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工程一体化管理范文

工程一体化管理全文(5篇)

工程一体化管理

第1篇:工程一体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理;一体化服务模式

1监理企业开展项目管理服务基本分析

1.1工程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的内涵

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监理的一体化服务,监理企业监督工程设计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还要对工程进行科学管理,组建专业的项目管理和监理团队,既为工程项目提供监理服务业务,又要承担管理工作。监理企业在开展监理服务时,首先要立足工程项目建设开发的实际情况,以业主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简而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服务,在监理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管理,让当前项目工程开发管理实现多元化发展。提供管理服务时,监理企业可以按照业主的需求,可以是管理建设中的某一阶段也可以是,开发建设的整个周期,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通常监理企业在为项目工程提供管理服务时,是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过程。适应当前社会形势需要,监理企业实现了项目监理和管理服务的一体化,在这个发展的阶段监理企业,要不断创新改革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才能为业主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

1.2监理企业开展项目管理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2.1工程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近些年来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人们生活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需求日益增加,工程建筑施工中多个项目同时开展,房地产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还迈出了国门。据当前实际分析,很多国外企业加大了对我国的投资,在近三年内国外和港澳台,对我国的投资比例增长了8.12%。外资注入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在投资中不乏有一些高端科研项目,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投资比重比较大。不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外不投资企业,他们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都不太专业,所以项目工程开发过程中都是委托监理单位,要监理单位在建立服务的同时,加强项目的管理工作。近些年来我国国内投资逐年增长,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指引监理企业发展,促进监理企业的发展,监理企业要抓住此次机遇,在这个社会需求急需的情况下,转变自身发展模式,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为项目提供监理和管理一体化服务。

1.2.2工程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监理企业实现项目监理和管理的一体化的必要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从宏观上来说,鉴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工作是一种必然趋势,是国家未来对监理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监理企业走向国际的必然。很多监理企业不是很专业,所以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在项目建设开发的全过程内,为项目提供管理服务,这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建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视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要不断的培养管理专业人才,避免因缺乏专业知识而聘请国际团队。从微观角度分析,建立企业提供项目监理和管理的一体化服务,是适应现在市场环境的,目前对建立企业进行统计研究分析,经数据研究可知道,当前监理企业内部有很多监理人员,但是监理人远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监理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比较低,监理企业在当前这个环境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1.3管理监理一体化服务组织结构

当前监理企业在为项目提供监理服务时收费比较低,所以监理的服务质量不高,所以相关的建设单位对监理企业的形象打分很低。监理企业收费低导致监理人员工资低,这样就容易造成专业人才的流失,背离了国家发展监理企业的初衷,不利于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开展。面对当前监理企业发展中的问题,适应市场形势的需求,让监理企业逐渐向监理和服务一体化转变,监理企业拥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监理人员,在实施服务时同建设单位加强沟通交流,避免了相互间的磨合时间,工程建设过程中信息共享,有利于保障工项目建设的工期。此外监理单位实现监理和管理服务一体化,要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在项目设计和施工的整个阶段积极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

2推动监理企业开展项目管理服务实现一体化的策略

2.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适应当前项目建设市场的需求,实现项目管理的发展,国家必须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规范监理企业发展。有相关的研究学者曾说过,我国当前监理企业发展不完善,政策的导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这也是导致企业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的重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到国家政策的导向很重要。项目管理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会形成一些实际问题。没有项目监理和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监理企业就不能以管理者的身份在项目策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开展管理工作。国家虽然适时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但是市场不断变化,政策不能及时推陈出新,所以在项目管理工作中不能发挥作用。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要及时明确监理企业提供服务的费用,保证监理企业的收入,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监理企业提供建立和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进行政策性研究分析。

2.2推行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示范文本

近些年来监理企业监理服务费用较低,企业收入的不理想,面对这种现状就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合同范本,构建工程管理的统一标准,以此为基础监理企业为工程项目提供监理和管理服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当前项目管理工作,没有准确的数据对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相关政府部门及时制定合同标本,让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明确项目建设中各方的责任,减少纠纷。

2.3制定项目管理规范

实现监理企业监理和服务一体化,相关政府部门就要出台项目管理规范,规范制定的时候可以参照其他行业,也可以积极的学习外国,在探索的过程中立足实际情况,制定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规范,特别注意在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一些工程建设的个性因素,所以说规范不是统一的固定的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及时进行调整。

2.4提供个性化服务

项目工程建设领域不同,业主的实际需求也有所变化,监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的需求状况满足业主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以业主为中心提供菜单式服务,监理企业在参与项目管理时,在设计和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进行阶段划分,根据每一阶段的实际情况和各类工程的个性及建设单位的要求,适时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而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加强服务提升自身形象,为监理企业的发展转型做准备。

3总结

以上论述可知,为了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满足当前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需求,监理企业发展过程中就要提供监理和管理一体化的服务,逐渐实现向项目管理企业过度。很多相关研究学家把实现项目监理和管理服务一体化模式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监理企业可以参照研究的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中实现项目监理和管理一体化,为监理企业以后的发展找到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开勇.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思考[J].福建建材,2018(5).

[2]潘智弘.阐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0).

第2篇:工程一体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天然气输气一体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1一体化管理平台

本文以天然气管道项目为背景,对其管理模式展开探讨,切实考虑各层级用户的实际需求,以此为基本点围绕项目、决策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展开研究,从而构建出相应的建设管理平台。在管理模式的引导下,一方面可以提升项目各个流程的固化程度,另一方面则可以对管道全生命周期数据进行系统的管理。总体来说,一体化信息管理充分考虑到了各业务数据的移交等内容,符合项目部、施工方等多个部门的一体化管控诉求。将计划进度管理视为整体主线,将其深入至各个业务的管理工作中,提升计划进度与业务之间的数据协调性,从而将原本孤立的业务紧密地连接起来,进而提升了管理工作的协调性。计划进度管理系统充分考虑了业主、承包商等各个环节主体,从而使得计划进度得到具体量化。

2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

2.1系统开发思路

(1)基于“工作流程标准化”的方式可以大幅提升程序执行效率。首先对天然气项目的工作程序进行全面分析,而后充分联动了监督机构等工程相关部门,最后以此为基础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基于对工作流程的全局化监控,可以确保各项控制工作能够遵循流程而展开。(2)基于“工作表单化”可以提升现场检查效果。在制定标准化表单时充分考虑了各个专业对应的设计标准,从而将标准化表单作为工作内容的记录载体;除了基本的工程信息外,标准化表单还关联了操作提示等多方面内容,通过点选以及打勾的方式起到规范检查结果的作用。(3)基于“工作成果共享化”可以提升数据统计效率。具体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于项目工程基本发展内容而言,涉及业务流程以及各环节资料的共享,同时可以将信息进行汇集从而完成资料的自动归档;此外,还涉及到了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工程标准的共享。关于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内容[2]。

2.2系统框架内容

在本文所论述的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其对应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四大方面内容,具体如下:(1)工作流程标准化。以天然气工程对应的各个环节流程为参考,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项目的实际开展状况,并充分涉及监督机构行政管理层级这一要素,从而得出全面的工作流程标准,具体可细化为44个方面。(2)工作表单化。以项目的质监点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形成工作专业表单,基于高度的一体化特性,大幅改善了传统工作用表过于笼统的现象,从而提升其细化程度,此时各个质监点都有与之对应的专用表单,确保监督工作能够沿着透明化与细则化的方向发展。此外,还建立了在线查询系统,通过与法律资源库相对接的方式,显著增强了法律法规查询的效率。(3)工作成果共享化。工程在开展过程中涉及到检查表单、质量监督等多方面内容,基于成果共享化方式可以提升各项内容之间的关联程度,此时可以对任何一个数据进行溯源操作,通过全流程的追踪可以减少分析与统计工作所花费的时间。(4)信息系统移动化。基于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化特性,可以将其引入工程现场中,并给相应的工程人员配备终端设备。通过开发移动离线APP的形式,即便现场处于无网络状态,工程人员依然可以完成数据记录以及文件查看等多项操作,并通过拍照或是录像的形式进行取证;而后在网络状态下可以将所记录的信息上传至系统中。

3关键技术应用

天然气工程的跨度普遍偏大,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方式可以提升施工与管理之间的协调性。具体来说,当智能设备搭载相应的APP后,可以确保施工与管理工作的高效联通,此时将不再受空间与时间的束缚,相关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展开监管工作,确保了工期的顺利进行。基于移动终端的便捷性,能够实时获取现场的各类工程数据,而后便可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提升数据的对齐性,此方式避免了传统纸质记录易丢失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格式,二维码具有明显的密度高、信息含量丰富的特性,基于此形式可以完成钢管的识别作业,相关人员通过设备读取二维码的方式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对于钢管而言,二维码仿佛是它的一张“身份证”,具有高度的唯一性,它贯穿于生产、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之中,可以提供钢管的焊接质量等信息,提升了工程人员对于钢管材料的认知程度,避免了信息错乱的现象,以往普遍发生的数据间断问题将得到大幅改善。基于二维码的标识特性,可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完善性[3]。

4效益分析

基于一体化管理平台,可以明显改善传统方式下沟通效率低下的现象,各级管理人员在展开管理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通信费还是资料管理费均得到了明显的缩减。注重物料到货跟踪,通过此方式可以提升物料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信息协调性,现场可以全面掌握物料的就位情况;基于合理的投资计划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执行效率方面:基于一体化平台,有助于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与专题分类,加之综合展示的方式,管理人员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而在第一时间了解生产状况,显著提升了调度指挥效率。同时,相比于传统的电话沟通、纸质信息记载等形式,全新的方式具有高度的信息化特征,可以显著减轻了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人员误差造成的数据错误现象,对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而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精细化管理深度覆盖至工程全周期中,提升了对各个环节的掌控程度,此时业务操作的效率也得到了改善。管理模式方面:基于二维与三维的方式可以完成对数据的采集、上传与分析工作,此时工程施工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生产内容进行上报,决策者得到相应信息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分析并作出调度。当系统建成后,可以提升项目相关人员的工作意识,有助于岗位工作的量化,并优化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积极的方式焕发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可大显著增强监管力度,此时相关部门将会更加严格地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展开密切监督,作为高层人员而言可以更为准确地获悉生产信息,此时领导者对信息的覆盖面更加广泛,信息变得更加精细化。作为天然气项目,其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风险问题,一体化信息管理的方式能够为相应的风险管控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传统的结果控制形式升级为过程控制,更加注重对当下现状的分析工作,项目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充分融合可以打造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行业竞争极为激烈的背景下一体化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一张发展王牌。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是当下全球发展的主基调,上至国家层面下至各个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发展均需要沿着安全、节能的方向前行,此时一体化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对于天然气管道项目而言,基于一体化管理的方式可以将信息管理工作覆盖至项目全周期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性得到了大幅提升,资源的利用与共享变得更加高效,项目各个环节的管控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总体来说,对于石油管道工程项目而言,一体化管理对其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楠.管道工程项目后评价模型及软件实现技术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6.

[2]李东,焦书浩,赵珍,等.一种长输管道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3):69.

第3篇:工程一体化管理范文

因为建筑机电安装时间段的特殊性,其进度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控制其施工的进度的管理水平是反映整个施工队伍组织水平高低的风向标,除此之外,团队的反应能力的快慢,施工设备的利用率等方面也是否能实现机电一体化管理的决定性条件。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总筹划需要将施工总计划中的各个小部分目标和控制点按施工工程的进度安排具体分解到每一项、每一天的工程目标中,并严格按照计划编制详细的日计划、周计划、旬计划、月计划,并在每天的第二天召开施工总结、协调会议,总结当天的工作完成情况,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计划。项目管理者必须不定时检查施工进度,督促施工者按照计划完成相应工作。保证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按期竣工。

二、施工准备阶段

作为任何一个建筑项目的机电总承包商,都必须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准以及足够的综合施工经验。不但要能够漂亮完成分内专业任务,还要能很好地组织统筹安排其他所有参与机电系统工程安装的公司有条不紊地进行配合施工工作。特备是做好整个机电系统的规划以及施工监督很重要。对于整个系统内部的参数设置校核,材料设备的选型优化,各系统管线的流量、流速、温度的控制,水泵、冷机、风机等设备的选择参数,安装的位置,施工的顺序,等等方方面面都要进行详尽的准备性规划,讲具体详细的任务制定成本,发放到每个参与进来的机电专业公司手中,同时送到土建公司、甲方、监理的手里进行备份。总承包商承担了机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整个系统中的重中之重,要尽职扮演带头人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晚上并深化所负责专业的深化设计,如各系统管道设备综合支架体系的设计校核、综合廊道、设备才呢过、各机房的专业施工详图的设计等等。在争取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从承包商的责任,组织指导非承包范围内的其他专业承包商完成本专业的深化设计,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深化、消防系统的深化,电路系统的深化,输气系统的深化,并组织进行方案审核。总而言之,机电系统的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总承包商的发挥,在统筹讨论各专业的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优化,协调各专业的安装标高、空间位置,减少系统的交叉放工情况,推进支架公用的问题,提升机电系统的实体美观性、减少空间占用率。提升建筑的整体实效。

1.施工进行阶段

在施工阶段,各专业公司包括总承包商根据各自的具体任务,参考相应的图纸以及详细进程表,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因为机电系统的安装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技术活,所以仅仅靠前期的准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必要有总承包商成立一个施工调解组,负责施工期间个的施工监督、调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调矛盾,同时保持与土建部门的紧密联系,掌控现场的施工状况,总领全局,承上启下,上至土建总包、业主、监理,下至个承包商,施工组。同时定时召开工作总结会议,总结之前工作,要求之后工作。总之,总要有良好的调控能力,控制机电系统的安装施工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2.施工调试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系统完成安装后,首先先进行这个部分的调试,保证部分系统的运行参数达到要求后在进行;然后在机电系统整体完成安装后,就要进行整体系统的调试。这些调试都需要总承包商进行组织,严格按照施工前的设计方案进行参数对比,保证系统各方面的运行参数达到要求,安全性能得到保障,表面装饰完成后,方可确认系统完成安装,可以交付。

三、总结

第4篇:工程一体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应用策略

一、引言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科学的专业知识,更要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唯有如此才能在就业时获得企业的青睐.然而传统的高职教育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足,导致学生的实践水平普遍偏低,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企业而言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积极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渗透,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1.“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地点由固定教室转变为企业、工厂、礼堂,在教学方法上也不拘泥于特定形式,给予了学生新奇有趣之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具体而言,“一体化”教学包括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一体化、教师团队的一体化,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唯有如此才能对“一体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应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训练,并在实践训练中消化和理解理论知识,最终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2.“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是“一体化”教学的三个主要特征.开放性指的是“一体化”教学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桎梏,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参与性是指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程建设中,由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为其讲解建筑工程的作业流程,并为学生解答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疑惑之处,学生也要经常进行反思,确保在实践教学中真正有所收获.互动性是针对教学双方而言的,教师要设置问题情境,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和实际水平,或者用项目驱动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以便实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一体化”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由于传统高职教育普遍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给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高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使学生更加深入透彻地掌握专业知识,快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那么高职学生的就业也将不再是难题.“一体化”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还能促进学生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与同学和谐友爱的相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应用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应明确教学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这是“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必要前提条件,下面将对“一体化”实践教学实施的关键要点加以阐述.1.准备阶段: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完善的教学方案,并根据教学规划设计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2.教学阶段: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向各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等工作,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展示成果.每个小组在演示完成后,其他小组的学生要提出质疑,问题的涵盖范围包括建筑工程施工的法律法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等,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学生将会温故而知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在应用上也会更加的娴熟.3.评价阶段: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一方面要对全体学生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要指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自我完善.

五、提高“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首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反复的推敲,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便于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保证教学流程的紧密衔接.其次,选择的项目要具有代表性,既要反映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要反映现代社会的热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和工程实际.第三,优化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大纲,立足教育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积极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到现场学习实践经验,完成实践后要上交一份实习报告,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评价,可有效地解决课堂上不易理解的疑难问题.最后,建设“一体化”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工程素质、信息素质,确保教师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能符合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这对于培养信息时代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六、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一体化”教学的应用和推广,使其真正发挥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从而不断缩短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岗位的差距,为企业输送更多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博.浅析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28).

第5篇:工程一体化管理范文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当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工程规模

在农村的供水工程规划过程中,要先明确此工程整体规模,拓展范围以及惠及人们等方面状况展开了解。由于明确供水规模就能够明确工程范围,节省成本投入,提升效益。在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惠及的群众,并把不同状况的群众需求充分考量其中,并不是单一根据农村的条件进行供水工程,防止工程过于形式化[1]。农村供水单位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量长久发展,为日后的发展预留空间,考量到扩建的情况。建设供水工程时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性,符合可操作性以及长远规划,而要促使其自动化发展,做到现代化的管理。在国家提倡的新农村建设中融入供水工程,完成农村供水、生态环境以及素质教育的统一化。工程选址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就属工程选址,其关系到很多层面,例如所涉及的水资源量,选址尽可能距主供区近。选区位置要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切不可有软基或是滑坡、坍塌等问题,并且要原理冲沟、岩溶与堆积体等区域。选区地势以及地面坡度要尽可能符合工程布局的需求,降低石方开挖量以及土石的回填,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针对一些分散式且符合条件的农村,可利用山泉或者地势高的水库水源来运送[2]。

采购标准

农村的供水工程所用原料要通过招标的形式,确保其质量、价值以及实用性,加大对原材料的监督管理、存储运送等方面的管理,及时运输,防止材料的浪费以及挪用。并且要构建专项责任组对原材料的检验,出库入库以及运送等工作展开管理,及时对工程现场原材料的配件损耗进行检测审核。输水干管与支管在农村的供水工程过程当中,需要顺道路铺设供水干管,通常管径大于300毫米的干管可运用球磨铸铁管,管径100毫米到300毫米的干管要和村委会供水管网相互相连,可利用具有耐腐蚀、抗冲击强的聚乙烯塑料管(PE管),小于100毫米的支管可利用PPR管或是PVC管。在供水工程规划建设当中,因为群众有一定的落差,在水质、水量以及水压都有指定的标准,选用的管材要综合农村供水特性,有效利用日变化与时变化等参数明确水管道口径以及水泵等情况。输水干管以及支管在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缩减弯道,水管务必要深埋,对于过桥或过河管道要利用套管或是将其包裹防止管道露出、暴晒。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

明确供水规模

农村的供水工程整体规划落实,已是农村发展规划过程中的关键课题,往往存在建设困难等情况,很难施展其长久的发展效益。在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依照农村的具体状况明确其供水规模,在根据供应区域供水情况、经济情况、农村人口分布情况、用水需求情况、以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等方面展开充分的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而且有效进行科学审查。农村的主要供水量需求包含居民饮用水、公共建设、养殖禽畜、企业生产、喷洒道路与绿化等用水量,农村供水工程的规模务必要综合农村具体用水需求针对列项展开相应的选择,依照最高日用水需求进行测算,在设计过程中要依照区域类别明确具体的供水规模[3],同时综合农村的整体发展规划,考量农村的未来发展。

取水源的设计

农村供水需求重点水源来自井水、河水、水库水源以及溪水。若供水的水源来自井水,首先要充分检测分析区域内地下水源蕴含量的具体分布情况,可进行抽水实验。如若供水的水源来自于河水,要利用岸边式泵房展开水源的抽取[4]。如若供水的水源来自于水库水源,则需要测量水量的均衡,科学调整灌溉、防涝防洪以及饮用水,并且要对水库水源的水质进行数据检测分析,可利用岸边式泵房或者引流式取水。如若供水的水源来自于溪流,取水可设计水坝来进行,并且要测算水源集雨面积,而且要对上游是否有污染源与面源污染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

明确供水模式

当前农村区域供水工程重点有两种形式,一是集中式供水工程,而是分散式供水工程,当前我国农村重点供水形式属于分散式供水形式,基本是村民自己挖井或是几户集中等小型规模的供水形式。分散式供水模式规模较小,供水数量以及供水质量很难确保,若利用分散式供水形式,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居民就极有可能会受水源限制,致使存水设备当中没有充分的水量,极易发生断水的现象,饮水的安全性没有保障,人工成本较高。集中式供水工程是由供水单位统一性的取水,在通过净化处理之后再分配水源,可是集中式供水模式和分散式供水模式有所不同,集中式供水具有较大的规模,成本较低,并且具有更加先进的供水净化设备,能够大大提升供水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可是集中式供水形式的居民用户供水管网需要较高的成本投资,工程前期要利用较多的人工、物力以及资金。所以,充分实施《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对乡村的具体水源水量展开合理的研究分析,经过地势地形以及成本等情况的详细分析,选用符合农村规模的集中式供水模式。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把集中式供水以及分散式供水两种形式有效结合,在用户数量比较分撒或是水量水源以及其余条件不符合的农村可利用分散式供水以及小规模的集中联户供水形式。针对供水管网临近乡镇或郊区的农村区域,若条件符合可利用管网拓展的供水形式。针对水源水量条件好又或是比较集中大范围的农村可利用建设连片集中式供水形式。

井水构筑物的设计

在供水工程过程中,有很多井水构筑物种类,包含絮凝池、沉淀池以及澄清池等等。要依照农村具体状况明确供水工程的适应范畴,强化其对于供水水质、工程成本、工程运行等方面的管理。若水源的水质当中含有的悬浮颗粒浓度超出指标又或过大可设计预沉池展开预沉,若水源水质当中含有的微生物超出指标或者过多可设计预消毒。若净水单位规模没有超出5000吨/天,可利用穿孔旋流式反应池,若水质较差对格栅适当的增加,也可改换成网格旋流式反应池。针对小规模的农村供水工程,若其滤池没有超出5000吨/天的规模,可以设计重力式无阀滤池,若超出5000吨/天可以利用虹吸式滤池,若超出10000吨/天可设计V型滤池。

加大推广技术研究的力度,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

要强化对乡村劣质水源的相关处理技术,对于地表水源、微污染水源等改进技术展开分析研究。针对各种水源以及各项处理技术与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模式展开重点分析与研究,优化饮用水的消毒工艺,提升安全标准,同时对农村供水工程技术展开优化与完善,持续创新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促进现代化的农村供水工程。对于新农村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供水新常态,适当调整供水模式,尽量选用集中式或是管网拓展的供水模式,有效推动城乡的供水一体化,做到供水工程管理的系统化与规范化,确保农村供水的质量以及稳定性,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结语

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对农村饮用水问题有效改善已是当前农村经济在发展当中的关键问题,唯有真正解决农村居民的安全用水,对农村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展开严格的管控,才可以推进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人民群众愈发意识到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关键性,而且在此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已形成目标,依照现阶段农村供水工程当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工程规模范围、工程选址、水源选用以及工程运行的监管形式展开研究,利用合理的措施促进农村供水工程的合理建设,对当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要重点控制。

参考文献:

[1]朱卫东,农村供水工程发展模式探讨[J].甘肃农业,2017,(6):68-61.

[2]何海吉.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8,000(003):128-129.

[3]杨军.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00(0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