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工程测量管理范文

工程测量管理全文(5篇)

工程测量管理

第1篇:工程测量管理范文

1.1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主要特征分析

处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对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作用发挥已经比较重要,而测量管理自身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测量管理的普遍性以及重要性层面,其中的普遍性特征主要是由于实际的水利工程测量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存在着多样化的风险,水利工程的重要程度所存在的隐患危害就愈大,这就需要对水利工程的每个细化环节都要能充分重视,还要能够通过全面的管理对水利工程加强控制。所以对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工作就有着普遍性。除此之外在重要性方面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是对水资源科学进行的调整以及全面性的控制,是对基础性工程的充分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就要能够对区域生态和当地的社会环境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如此才能确保其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1.2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水利工程测量管理要能够将测量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监控,这样才能够保障整个项目建设质量以及成本和进度。水利工程测量主要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技术,在合理科学的数据下能够对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起到重要作用。从具体的重要性上来说,主要能够体现出准确周密的测量,这是对水利工程能否按照施工的图纸顺利施工的重要基础。加强水利工程测量能够对质量控制及检查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具体方法手段;同时也能够为施工及运营的安全提供必要基础资料以及技术层面的依据,所以对水利工程管理要能充分重视。

2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主要问题及优化策略

2.1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水利工程测量管理方面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测量仪器的落后以及在实际的投入量方面不充分。水利工程测量仪器是对其测量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测量仪器的使用现状来看,在各方面的投入都比较缺乏动力,对实际测量的精度就会造成影响。还有就是测量人员自身的专业性还有待加强,有的企业在专业的测量人才方面比较缺乏,对仪器性能及操作等还没有充分了解,这就会导致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测量中的误差就比较大。另外,企业的测量管理的观念和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没有得到有效契合,随着新时期的发展,在测量工作方面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受到以往的工作、理念影响,这就造成了和新的阶段的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的结合性不好,很多的企业在测量资源的匹配性方面相对较差,管理层面的工作相对较为滞后,测量队伍也存在着不稳定的情况。再有就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测量质量监督和监控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对工程测量检测没有充分重视,很少对测量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这些层面的问题都使得水利工程测量的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2.2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对水利工程测量管理进行优化要从多方面进行着手,首先要能够对测量工作管理加以强化,对测量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从具体的测量管理上就是要对测量仪器和人力层面的管理得到加强,尤其是对测量仪器的精确性要能得到有效保证,通过对新的测量技术的应用和新方法的实施,再加上测量人员的队伍能科学合理的构建,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强化。第二,要能够将队伍测量管理队伍的建设进行有效加强,将工程测量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从具体的方式上要能够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以树立,并要能够发挥人在生产当中活跃的因素作用,通过加强相关的培训来对水利工程测量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还要确保有足够符合素质要求的工程测量人员,在软硬件方面都要能够具备。水利工程测量人员要加强自学和培训将业务水平能力的有效提升,掌握工程测量常用测设额方法及技能,对水利工程的设计要能熟练等。第三,对水利工程测量的仪器投入量也要加强,在测量的精确度上进一步提高,测量仪器自身的精确度是保障测量结果精确的关键,在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下,一些新的测量技术取代传统的测量技术就成了趋势。在这一基础上,对监理测量的控制得到有效强化并有效促进测量水平的提升就比较重要。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理进行强化并将工程测量成果检查和验收归入到监理的工作当中,对监理的队伍也要进一步强化,提高组织协调以及应变能力,对水利工程测量严格监控就能将测量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第四,对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机制要加强完善,水利工程的发展速度的加快,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相应的提升。从具体的措施实施来看主要就是要能够使得水利工程测量管理者将多部门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对相关的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确定。在制度上的构建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通过动态全面监控来促进水利工程每个环节都能够有所保障。还要能对水利工程管理市场化力度进一步加强,要结合市场的标准,对水利工程的测量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强化。第五,对水利工程的测量水准通过相关的测量方法的科学化探究来进行完善加强,在新形势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测量方法以及手段和新时期的需求已经不相适应,在水利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下,施工的技术要求也有着相应的提升。所以对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管理要想得到有效完善就要结合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基准点和相关的国家规范要求,对施工的控制网要能合理化的设立,将测量质量控制得到有效加强。

3结束语

第2篇:工程测量管理范文

作为一门应用技术,工程测量在不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电力工程设计中测量技术的应用有着更加显著的特征和重要性。具体到电力工程设计项目,工程测量不仅能够为电力工程设计提供各种数据资料,并且工程测量也构成了电力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促进电力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这其中既涉及到水文测量、地质勘探,还包括国家测量控制点以及测图控制网的建立等。若是缺少了必要的工程测量资料,则对电力工程设计工作势必将造成一定阻碍。在变电所及发电厂的输电线路及平面图设计方面基本采用的地形图设计的方式,因此于工程设计的对应阶段都需要由测量人员对相关图纸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交给工程设计人员,这对于工程设计人员工作开展是不可缺少的依据。由此不难分析,工程测量知识是电力工程设计人员应用具备的专业素质,只有切实了解工程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从电力工程设计中工程测量的服务内容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在电力工程线路设计方面,运用工程测量技术解决跨越位置及线路路径的选择,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工程测量工作展开平断面图测绘、拥挤地段平面图测绘以及定线测绘等工作,除此之外,杆塔定位过程中也需要应用到测量技术。

(2)在发电厂设计方面,于厂址选择方面发挥必要的勘探作用,与此同时还在供水管线、水源地及灰管线实地勘察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对于电力工程设计而言还在纵断面测量和大比例地形图测量方面有着显著优势,这一测量资料是工程设计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3)在变电站设计方面,配合现场勘查环节完成站址选择工作,除了需要对变电站站址地形状况进行准确测量外还需要与国家统一高程与坐标系统进行联测。

(4)通过与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和水文勘察人员的统一协作对钻孔放样位置和洪水位最高高程进行测定,进而更加准确有效地服务于电力工程设计。

2电力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步骤

2.1电力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测量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具体的职责分工除了包括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的贯彻与落实之外,还涉及到技术作业指导和测量质量文件的签发,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争议和技术问题进行处理,对勘测设计文件记录卡进行审核和签署。最后,通过测量成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展开完成不同质量等级的评定工作。

(2)将质量检查人员和质量管理检查机构控制在职权范围之内。对于测量质量检查人员及质量管理检查机构而言,除了需要负责质量管理的年度质量计划编制及日常工作外,还需要在技术标准要求下深入贯彻质量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完善现场作业检查和质量监督环节,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开展对应的内部质量控制及审核。

(3)优化生产人员岗位职责。在相关规程标准下提高规范化作业的基本要求,切实保障电力工程测量工作的实施质量,这是由于产品质量与测量工作有着直接联系,因此质量责任意识的形成不可或缺。作业人员需要在测量大纲的要求下完成对应的测量指示,且承担作业成果的质量责任。

(4)通过工程测量质量负责人制度的建立明确测绘项目中项目质量负责人的直接责任,这对于测量质量管理而言至关重要。

2.2电力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

从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完整性出发,完善的测量质量管理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测量计划、中间检查以及测量成品质量控制。

(1)测量计划的制定。工程测量大纲的制定需要切实与测绘合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相符合,选择科学的作业手段与方法,明确作业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并对应质量控制措施。测量技术人员通过对现有勘测文件的分析针对存在问题予以纠正,完整内业整理、原始记录验收和测量质量文件编制等工作。与此同时,现场作业原始记录也是测量技术人员的岗位工作之一,在检查仪器设备后以校审意见为依据对勘测文件进行修改。测量作业过程需要与质量目标相对应,在行业技术标准要求下由专业人员对执行情况展开监督和检查。

(2)中间检查环节。所谓的中间检查即是指测量过程监视及测量作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是这一环节的测量作业指导核心,通过对测量实施全过程的监督以促进预期测量成果的实现。与此同时,质量意识是人员所不可缺少的,这是质量职责权力行使的关键所在。中间检查环节的工作重心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实际执行情况与工程测量方案相符;

②按要求检查现场勘测技术实施情况;

③校核数据采集和原始记录后需要确认签署;

④对测量图件修改和内业资料整理进行确认;

⑤对现场仪器设备进行校正与检验;

⑥完成勘测现场各项物资和工序的检查。

(3)测量成品质量验收及归档。在测量成品检查和校对方面需要保证测量资料的完整性,从质量检查、质量验收和最终质量审定等方面提高测量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测量质量负责人还需要完成对应的测量技术报告,对资料文件进行归档。审核方面应当切实融合记录手簿、勘测大纲、作业图纸以及计算成果等项目,与资料内容不符的工程项目不予验收,并依据其中的错误遗漏和技术性差错等问题实施质量等级评定。

3结束语

第3篇:工程测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管控措施;有效应用

1实施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管控的必要性

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实施有效的测量工作,加强施工管控十分必要,其直接影响了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如果在水利渠道工程测量施工中,测量的结果误差比较大,超出可接受范围后,便会导致后续施工出现问题,导致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使工程的性能无法满足设计需求。为此,应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实施高效的CORS测量技术,以提高平面控制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准确定位,在控制点的选择上更加灵活,还可以缩短观测时间,快速建立控制网。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加以重视,制定完善的管控制度,严格管理,以保障其测量质量,规范测量流程,实施有效的管控措施,从而为后续施工奠定扎实基础[1]。

2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

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要求有以下几点:1)一般情况下,在布设施工控制网时,平面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误差应小于10mm。要根据水利渠道工程的实际情况,基于水利渠道工程的规模、控制网用途以及精度要求,来确定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级别,可采用环形网,加密网可采用结点网形势。为了保障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水利渠道时,需要将控制点引至水准点上,做好控制网校正工作,使之稳定性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在实施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活动前,网点的布设位置应在承台位置上,需要检测水准基点,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2)通常而言,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数据结果误差最受影响的部分是控制点的测量,为避免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则需要选择适宜的测量方式,实施科学的检测方法,确定好控制点的位置。可基于水利相关部门的测量要求,选择边角网的形势来进行布设和测量工作,以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处理。可利用CORS技术来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其中,导线的长度不可超过30km,边长要小于1km。

3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的测量工作

3.1测量准备阶段

在进行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要根据水利渠道工程的实际情况,召开预备会议,参与人员有设计人员、测量人员和甲方,会议中需要确定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目标,明确各项职责任务。一般情况下,都要先收集工程所在地的地质资料,若没有地质资料,便需要先按实施地质勘探工作,测量方案要满足甲方要求。2)基于甲方的需求,来绘制水利渠道现状导线图,如若甲方未提供草图,测量人员应充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联合第三方进行绘图。完整的渠道现状导线图中包含了多项内容,比如说,要标志渠道不同的起点、拐点、终点,以及建筑物的位置、建筑物名称、上下级渠道名称等。3)处理好业主和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好现场交班工作。为实施有效的施工测量工作,应充分发挥设计单位的功能,提供科学的导线图、水准点,以免影响后续的放样质量。测量监理工程师要在行业要求基础上,进行反复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4)要进行联合测量工作,将放样交接桩的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提高联合测量的精度。如若出现问题,则要找出原因,再加以调整,修正方案[2]。

3.2测量阶段

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基于设计数据的要求,来进行科学放样,确定好渠堤的中心线、跛脚线,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开挖时需要检查填筑断面和原始断面,做好验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测量监管人员,应重点监测深挖地段,确保渠口的宽度达到设计标准。在测量涵洞、水闸和桥洞时,则需要基于开工报告中的放样坐标来进行计算,确保测量放样位置的精确度,避免放样位置计算错误。测量人员应予以重视,认真核实,避免出现失误。与此同时,在进行渠道防线测量工作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沿路的地形地貌特点,并且做好桩号记录,看水利渠道沿线是否穿过了农田、居民区等,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地形图的绘制。要测量水利渠道的横断面高程,计算土石方的使用数量,提高测量精确度。由于水利渠道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诸多隐蔽工程,因此,要确定好隐蔽工程量,针对工程中出现变更的地方进行再次测量和复查,所有的数据都要真实上报,为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

3.3交工验收阶段

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的交工验收阶段,需要全面复测加密导线、水准点,以免其受损,确保数据的精确度。测量监控人员对于呈报上来的数据,要进行严格审核,需确保所有的测量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如若是有需要还可以与相邻施工单位进行联合测量,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需要注意的是,中间交工验收过程中,不同的工程项目在验收标准方面有所不同,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执行,做好渠道土方填筑、混凝土浇筑工程验收。验收的过程中,应保障中线位置准确,渠道横断面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3.4完工验收阶段

在完成水利渠道工程施工后,要做好竣工测量工作,并将测量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将其作为之后的审核凭证。测量监控人员不仅要测量建筑物的控制高程,还要测量渠系建筑物的尺寸,确保所有的数据都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应秉承认真严谨的态度,管控每一个数据细节。

3.5有效应用PTK渠道测量技术

在水利渠道工程测量工作中,可充分应用PTK技术。1)要根据水利渠道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布设PTK渠道测量控制点,需考虑渠道长度、范围、高程位置3方面因素。2)要进行PTK渠道断面测量。指的是根据水利渠道工程设计中所选定的渠道线路,来进行相应的断面测量工作。断面测量前,要架设基站,充分发挥三脚架的作用,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每架设基站一次,便可以于30km内自由作业。可根据断面测量的结果,来标定中桩、上边桩、下边桩,做好记录,用代码来进行区分,测量边桩时,精确度有所放宽,需将其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RTK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测量渠道交叉建筑物的控制桩,提高水利渠道工程测量工作效率,选择合适的渠道设计方案。

4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管控措施的有效应用

4.1放样精度管控

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放样精度管控工作。放样工作应于水利渠道工程施工开展前实施,要做好工程测量工作,并保障工程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基于水利渠道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订适宜的工程测量计划方案,于施工现场区域构建控制网,包含了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方面。要将工程勘察阶段的平面控制网边长投影至测量区域的高程控制网面上,并进行反复检测,直至其测量精度满足于水利渠道施工需求,用于施工现场的控制网中。在设计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网时,可采取闭合环线模式,在布设施工现场的水准点时,则可以将其放置于较为稳定的部分,要控制好水准点和水准点之间的距离,通常情况下不可低于1km,与建筑物的距离则不可短于25m,回填土边线的距离则不可少于15m。

4.2施工精度管控

在进行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时,要对其施工精度进行管控,将此项工作贯彻落实于整个施工过程中,重视混凝土模板的前期制作工作,施工阶段确定好混凝土模板的安装位置,并加强对混凝土模板浇筑环节的管控,管控的重点应侧重标高和模板保护2方面。与此同时,在进行施工时,还要确保混凝土衬砌面的承载力达到标准要求,处理好施工缝隙,以免缝隙受到外界的影响而逐渐变大,造成严重的损坏,降低水利渠道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需保障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质量。一旦发现施工中有裂缝出现,则必须做好相应的测量工作,基于裂缝出现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施工记录。

4.3形变监测管控

在实施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时,应实施形变监测管控,主要是对水利渠道工程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挠度的变化进行监测。要选择科学的形变监测手段,全面收集工程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的水文地质数据、岩土工程资料,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基于水利渠道工程类型、规模、建筑结构、基础埋深等因素,来编制适宜的变形方案设计。比如,当水利渠道工程中的墩柱所承受的负荷越来越大,墩柱和墩柱之间发生了沉降变形,在混凝土徐变的作用下,其水准点不够稳定,测量数据不够准确,无法反映其实际状况,为此需要对其水准点的稳定性进行科学监测,及时发现其沉降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另外,还要选择恰当的挠度观测点来进行埋设,把控挠度的观测时间,避免日照温差对于挠度观测结果的影响和干扰,一般在早上6:00~8:00点进行观测和记录,除了要记下所观察的挠度值之外,还要记录观测期间的空气温度。

5结语

现如今,水利渠道工程想要取得长远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则必须重视施工测量工作的开展。要基于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要求,实施有效的测量技术,选择科学的测量方法,以保障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将现代化测量施工技术,贯彻落实于整个工程施工阶段,为之后的施工工序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管控力度,从放样精度、施工精度和形变监测3个方面来实施相应的管控手段,从而保障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莫雪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9):161-162.

第4篇:工程测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长隧洞测量;贯通误差

0引言

水工隧洞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为满足导流、泄洪、灌溉、引水、排沙等需要修建的水工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引水洞,导流洞,泄洪洞,排沙洞,放空洞等。随着中、大型水利项目的开工,越来越多的长大水工隧洞被相继开挖,而测量工作是水工隧洞顺利贯通的重要保障。在设计阶段,要进行洞外控制网的布设;在施工阶段,要复核原有洞外控制网是否满足贯通要求,隧洞开挖时要布设隧洞内的施工控制网。目前,涉及水利工程隧洞测量的规范[1、2]一般只对相向开挖长度介于0~20km的隧洞贯通精度进行了规定,如长度超出20km的隧洞则要求单独做控制测量技术设计,而新的《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3](SL52-2015)对相向开挖长度0~50km的隧洞贯通测量极限误差值做出了明确要求,并对相向开挖长度0~50km的水工隧洞贯通中误差值进行了分配。本文根据水工隧洞测量新技术、布网新方法,就减小贯通误差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新规范中贯通中误差值的分配进行了验证。

1隧洞贯通误差

1.1隧洞贯通误差的来源

目前,隧洞洞外平面控制测量一般采用GNSS网取代传统的导线网及三角形网,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导线网或边角网;洞内、洞外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精密电子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进行。隧洞测量时,由于受地面、地下控制测量误差的影响,使得隧洞贯通面的中线与设计产生偏移,即产生贯通误差。隧洞的贯通误差包括横向、纵向及竖向三个方向的贯通误差。按来源环境又分为洞外贯通误差及洞内贯通误差。纵向和横向贯通误差主要由洞外GNSS网误差、联系测量误差及洞内导线测量误差引起。其中,纵向贯通误差主要由洞外的GNSS网测量及洞内的测距引起,对工程贯通影响不大,也能较好地控制,本文不做分析。竖向贯通误差主要由采用精密电子水准测量时水准仪的精度、大气折光等因素引起或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时的照准误差、折光系数误差及地球曲率影响引起,由于水工隧洞的特殊性,如竖向误差超出限差,会引起水流变缓或出现倒坡,导致隧洞的过流及承压发生改变,甚至使隧洞不能顺利贯通。横向贯通误差主要由洞外GNSS网测量、联系测量及洞内导线测量引起,主要误差有测距误差、测角误差、垂线偏差、对中误差及旁折光误差。其中,测距误差对横向误差影响极小,测角误差和对中误差对横向误差影响较大,隧洞的主支洞高差较大时,垂线偏差对方位角有影响,而气象因素引起的旁折光对控制网的横向误差也有一定影响[5]。

1.2隧洞贯通误差值得确定

一般情况,根据隧洞相向开挖长度(包括支洞长度)来确定横向、纵向及竖向相应的贯通中误差值的大小[3],最新的《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SL52-2015)是国内首个对长度超过20km的隧洞贯通精度做出明确要求的规范,给出了相向开挖长度50km以下水利工程隧洞贯通容许误差值的分配。如相向开挖长度大于50km的隧道则需做专门技术设计。当在主斜洞内贯通时,纵向误差按横向误差值的大小确定,对于上下两端相向开挖的竖井,其极限误差值不超过±200mm。横向和纵向贯通容许极限误差取值相同,竖向贯通要求极其严格,极限误差值为横向及纵向贯通极限误差值的三分之一左右。进行隧道贯通测量设计时,一般取极限误差的二分之一作为贯通面上的贯通中误差。在《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SL52-2015)中,根据隧洞相向开挖的长度,横向、竖向及纵向的贯通容许极限误差值和贯通测量中误差值按权函数法进行分配并做了适当的调整[6]。地面、地下及贯通面的中误差分配值满足式(1):M贯通面=±M2地面+M2地下姨(1)如顾及联系测量时,则贯通面的中误差分配值满足式(2):M贯通面=±M2地面+M2联系+M2地下'姨(2)

1.3减小贯通误差影响的方法

对于洞外GNSS网,通过优化控制点布设、采用双频三星接收机、进行星历预报、增加观测时段、增长观测时间和利用精密星历解算等措施,可大大减小洞外GNSS网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6]。水工隧洞断面一般较小,测量时要面临高温、高压、高湿度及多粉尘的影响,洞内平面控制只能布设成边长短而狭长的导线网,测量时可通过增加照明度、通风降尘、保持仪器干燥、严格规范操作、增加检核条件等方法减小贯通误差影响。操作仪器时,每站限差检核合格后再搬站。为增加检核条件,洞内平面控制网可布设为洞内交叉双导线网或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布点时尽量避开洞壁侧边,减小旁折光的影响。联系测量时洞外高等级控制点至少有一点与洞内通视,高差不要相差太大,定向边应有足够的长度,以减小洞内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为避免施工的影响,洞口的控制点应布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并埋设强制对中观测墩。洞内导线点分别埋设贯通用的基本导线点和放线用的施工导线点,基本导线的边长应尽量的长且近似相等,施工期间应定期检核基本控制点的精度。当隧洞单向开挖长度大于8km时,加测陀螺方位角能减小横向误差的影响[3]。光电测距三角高程观测时,采用对向观测,能有效的消除球气差的影响;往返测选取气象条件相近的时段进行,能削弱大气折光的影响。

2应用实例

2.1工程简介

蒙自市杨柳河引水隧洞工程位于蒙自市鸣鹫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03°33′~103°40′,北纬23°25′~23°28′,隧洞全长9.88km,隧洞轴线平均高程1830m,洞内设计坡比1/1000,隧洞穿越区地形复杂,植被茂密,最高海拔2030m。云南省红河州水利水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该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通过该工程引水入菲白水库,为蒙自市城区供水提供保障。

2.2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引水隧洞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投影面为隧洞平均高程面,中央子午线采用过测区中央的子午线103°35′。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NSS测量,施测等级按三等进行,仪器采用南方测绘S82-T型GNSS双频接收机,静态标称精度为5mm+1ppm,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4]要求的10mm+5ppm技术要求。洞外控制网布设在满足精度要求时主要考虑网型的可靠性,作业效率,施工阶段方便对洞外控制点的使用及联测[7]。GNSS控制点选在土质坚实,视野开阔,远离高压线,便于加密、交通便利的地方。洞口控制点满足导线测量进洞引测需要,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受旁折光的影响。静态观测时,先检查接收机,进行仪器的自测试,每站记录测站名,仪器编号,天线高及观测时间等信息,同步观测时间长度大于90分钟。在GNSS控制网基线解算前,先进行外业数据质量的检查,再进行基线解算;基线解算合格后,进行无约束平差及约束平差计算;最后进行精度分析与评定[8]。该工程根据地形条件采用边连式共布设12个GNSS控制点,网中共有32条基线参与平差计算,闭合环最大节点数为3个,闭合环总数32个,其中,同步环总数20个,异步环总数12个。二维网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362607,精度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中小于1/80000的要求;对于近10km长的隧洞,对贯通误差的影响值中误差为10km×1/362607=±28mm,小于规范要求的±30mm,且控制网中其它边的精度均高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因而洞外GNSS控制网对贯通误差影响值中误差要小于±30mm。

2.3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基本导线布设为交叉双导线网,控制网的等级按三等施测,仪器采用徕卡TS09型全站仪进行,测角标称精度为1″,测距标称精度1.5mm+1.5ppm。观测时,角度至少进行2~3次重复观测,每次照准读数差小于4″;角度测回数为6个,一测回读数较差小于3mm;边长进行往返各2次测量,往返较差小于5mm,满足测角中误差小于1.8″,导线平均边长相对中误差小于1/150000的技术要求。洞内三等导线网横向贯通误差估算按下列公式计算[3、9]:MY=±(m2Yβ+m2Yl姨)/n(3)其中:mYβ=±mβ/ρ∑R2x姨mYl=±ml/l∑d2y姨式中:mYβ———由于测角误差所产生的在贯通面上横向中误差,mm;mYl———由于测距误差所产生的在贯通面上横向中误差,mm;mβ———导线测角中误差,(″);Rx,dy———导线各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和投影长度,m;ml/l———导线边长相对中误差;n———独立测量次数。该工程为直线型隧洞,中误差估算时洞内平均导线边长按500m计,洞径为3m,设贯通面位于隧洞中间,采用交叉双导线对横向贯通的误差影响值可按单导线的1/姨2计,把数值代入上式计算得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为±52mm,小于规范要求的±75mm。从上面计算中可得,对于直线型隧洞,测距对横向贯通的影响可忽略,横向误差主要误差来源是测角的影响。如要减小测角引起的贯通中误差,可从增加导线边长、增加独立观测次数、采用更高精度测量仪器等方面进行。该工程在施工阶段,设计方对施工方进行了技术指导,并在临近贯通面时进行了洞内外控制点的复测、联测及统一平差,隧洞贯通时贯通面中误差小于规范容许值的要求。

2.4高程控制测量

由于该工程地处高原、地形复杂,洞外,洞内高程控制测量采用三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水准测量[3、4]。洞外测量路线满足交通便利、尽量利用平面控制点,洞内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共用。测量时,采用对向观测方法进行,以消除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平差计算时,要进行气象、边长投影、边长加乘常数等项改正。洞外,洞内高程测量误差对竖向贯通误差的影响按下列公式计算[3、5]:Mh=±(m2h外+m2h内姨)(4)其中:mh外=±MΔ姨L外mh内=±MΔ姨L内式中:mh外,mh内———洞外、洞内高程测量中误差;MΔ———洞外、洞内每千米高差中数的中误差;L外,L内———洞外、洞内两洞口间的线路平距长度,km。该工程洞外高程控制测量平距长度为12km,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平距长度为10km,三等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为6mm,代入上式得洞外竖向贯通中误差mh外=±20.8mm,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mh内=±19.0mm,竖向贯通中误差Mh=±28.2mm。其中,洞外竖向贯通中误差值稍大于容许值±20mm,但小于容许极限误差值±40mm,所以,洞外、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可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相应等级的水准测量进行。

3结束语

水利工程隧洞贯通测量是按设计的要求,将洞外控制点引测至洞内,并按照贯通误差的估算,在建立地面和地下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放线及指导施工开挖。由于采用GNSS技术,测量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洞外平面控制点数量大大减少,使得洞外控制测量误差引起的贯通误差也相应减小。在严格控制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对于隧洞的顺利贯通起决定性作用。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在山区及复杂地形条件下能较好的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新规范要求在工程实例中进行水利工程长隧道误差值的估算,对隧洞贯通测量的技术设计及施工放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DL/T5173-201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SL52-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4]SL197-201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5]刘永林,陈永彰,李晓明,等.特长输水隧洞工程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6]张正禄,张松林,伍志刚,王卫国,周通,张国良.20~50km超长隧道(洞)横向贯通误差允许值研究[J].测绘学报,2004,33(1),83-88.

[7]冯大福.矿山测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8]向垂规.水利工程GPS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要求的确定[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5(8):56-59.

第5篇:工程测量管理范文

1核电工程土建承包方测量技术管理的特征及内容

1.1核电工程土建承包方测量技术管理的特征

核电工程当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各公司各项目测量技术管理方式方法均有所不同。测量技术管理自身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由核电工程土建工程特点所引起的独特性,包括施工周期长、精度要求高、测量子项繁多、接口单位多和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针对上述核电工程特点,土建承包方应在测量技术管理工作上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满足项目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对测量工作的要求。

1.2核电工程土建承包方测量技术管理的内容

在核电工程项目中,测量技术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八块内容:(1)基准点管理;(2)测量仪器计量管理;(3)测量数据管理;(4)测量方案;(5)测量加工、采购计划;(6)测量文档管理;(7)测量质保管理;(8)测量培训管理;(9)人员资格管理等板块。其中又以基准点管理、计量管理、数据管理和文档管理4大板块为重。下面将结合核电工程土建工程特点,对上述4大板块进行针对性阐述。

2测量技术管理的策略

2.1基准点管理

测量基准点是开展现场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是保证现场测量工作质量及进度的本质保证。核电工程土建阶段子项众多,三级测量控制点数量共计可达上千个,分布广、使用周期长。因此,做好土建阶段测量基准点管理工作是测量技术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土建阶段测量基准点数量大、分布广、周期长的特点,在基准点管理工作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厂区所有基准点由专人负责维护,建立三级基准点台账,班组所有在用基准点台账必须经维护人签字确认;(2)三级基准点台账更新后,必须将班组旧的台账回收作废后发放新的台账,避免旧的基准点数据继续使用;(3)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厂区基准点进行巡查,对基准点保存情况、可实用型等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同时更新基准点台账;(4)每个基准点均应建立起点之记,作为基准点台账支持性材料放入电子云端,通过点之记明确基准点所处位置。

2.2测量仪器计量管理

测量仪器设备是现场各项测量工作的基本保证,是现场测量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核电工程土建阶段测量任务量非常大,高峰期需要各类测量仪器近三十余台,相关配件及配套设备近六十余项。因此,相较规模较小的工程项目,在核电工程项目需要针对测量仪器计量进行专项管理,以适应现场工作及质保管理需求。在常规测量仪器计量管理工作之外建议采取以下制度。(1)安排专人负责测量仪器计量管理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2)除测量设备清单以外,重点建立测量设备配件管理清册,并对所有配件建立编码统一管理;(3)测量设备实行班组配给制,以班组为单位固定测量设备,由班组长负责;(4)建立仪器出勤记录台账,及时跟踪仪器及配件出勤记录;(5)对测量配件实行季度自检,根据配件管理清册对配件工作精度进行检查维护。

2.3测量数据管理

测量数据即为现场开展测量工作所需各项数据,包括轴网数据、定位数据、复测数据、限差数据等等。核电工程土建项目测量数据非常庞大,传统的受委测量管理所造成的测量工作缺乏计划性、前期梳理工作不足的缺点已直接影响了现场测量工作的开展。针对核电工程土建阶段测量工作特点,在测量数据管理工作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在工程开工前,结合FORUSE的厂区总平图建立厂区轴网图,提取各轴线坐标形成表格由技术负责人签字后交付班组使用;(2)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批复后,结合通用质量计划由测量技术人员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测量数据计划;(3)测量数据计划应包含编制依据、各阶段测量工作所需基准线坐标数据、限差要求、报送资料与否、拟形成资料清单等一系列内容。测量数据计划编制完成后由施工队技术人员校核,由测量技术负责人审批提前报送监理审查;(4)通过测量数据计划的编制,对各子项后续施工测量工作提前进行梳理、校核。后续各工作仅需结合现场实际施工依照计划开展即可,弥补了过往受委测量模式缺乏工作计划性、委托书归档困难、技术性资料可查性差等缺点。

2.4测量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工作是一项重点技术管理工作,优秀的文件管理工作为后期竣工、验收、商务结算、分歧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持。核电土建工程中测量文件较一般工程项目数量大、参与编制人员多、文件种类多、记录要求高,需要更加完备的测量资料管理制度。针对核电工程土建阶段测量工作特点,在测量数据管理工作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文档管理工作由一名技术主管以上人员总体负责,明确文档管理工作责任人;(2)结合测量文档特点制定标准文档命名、存档、保存制度,特别是文档命名建立统一规则、统一存档;(3)利用现阶段云盘协同办公技术,将所有技术资料电子化存档,将最终文档存放至一台电脑统一归档并定期检查;(4)在测量外业记录管理工作上,依照子项区域建立记录本,记录本不跟随班组跟随子项工作,增强原始记录的可检索性;(5)建立记录定期检查制度,由技术主管负责每两周针对测量记录进行检查。

3结语

通过对核电土建工程与一般工程测量工作的特点分析,结合历史施工经验在测量基准点管理、测量计量管理、测量数据管理、测量文档管理四大板块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建议。不断优化改进测量技术管理工作对整个核电工程尤为重要,在工作中应结合核电工程管理制度、施工技术等对测量技术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通过对福清核电土建工程测量技术管理工作探讨,为求相关建议措施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断推进核电工程测量技术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GB50633-2010.核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范.

[2]NBT20172-2012.核电工程测量基准网的建立和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