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范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选(九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1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范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3题;共68分)

1.

(3分)读下面段落。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本段围绕________ 来写的。本段中的反义词有:________ ________

2.

(5分)读下面一段话,在括号里填入由“静”字组成的词

夜深了,周围________了下来,在县中医院的病房里,明明________地坐在李老师的身边。他看着李老师________的脸,想起李老师以前倾注给他无限的爱,心情久久不能________,眼泪暗暗流了下来。罗医生抚摩着他的头,轻轻地说:“遇事要________,不要激动和慌乱,李老师吃了药,慢慢就会好的。”

3.

(5分)阅读课文《将相和》选段,回答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这段话中从哪里能看出蔺相如的勇敢?

4.

(5分)根据语境填写诗句、谚语、名言警句。

文文的表妹美美从小在美国长大。去年,美美回到中国,文文带她到各地游览。她们来到杭州,站在美丽的西湖边,美美不禁赞叹道:“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接着,她们坐船去天门山,看着波涛滚滚的长江,美美不由吟诵道:“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回到深圳后,文文教美美读《三字经》:“________,________,性相近,习相远。”转眼间,大年初一即将到来,文文告诉美美:“农历2017年是鸡年,农历2018年就是________年啦!”

5.

(4分)带着问题来读书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季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________的热爱。

(2)《村居》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是(

A

.

乡村里的房屋

B

.

居住在乡村

6.

(5分)读古诗两首《小儿垂钓》,文中“莓苔”是什么意思?

7.

(4分)读课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写出下面加引号的字词含义。

①包住地球的“大网”指的是:________

②无数条“线”指的是:

________

③“网上商场”指的是:

________

④“电子钱包”指的是:

________

8.

(5分)阅读课文《走进丽江》,围绕着神奇而美丽,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哪两个景点?

9.

(7分)根据课文《一分钟》内容填空。

①他很快地________了脸,________了早点,就________着书包________去了。

②元元________脸,________头,________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10.

(2分)根据课文《难忘的一课》的内容填空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这是一句________句,意思是说:________。

11.

(4分)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méi

mao​

xiá

jūn

zhǔ

li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

(8分)形近字组词。

镜________ 峡________ 眉________ 螺________

境________ 夹________ 媚________ 累________

13.

(11分)填空:

《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包含了五处地名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2题;共28分)

14.

(18分)赏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A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

.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

(10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

(2)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3题;共68分)

1-1、

2-1、

3-1、

4-1、

5-1、

5-2、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二、诗歌鉴赏

(共2题;共28分)

14-1、

14-2、

14-3、

14-4、

14-5、

第2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范文

【教材分析】

例文是一封信。小作者在信中小朋友描绘了家乡迷人的风光,介绍了家乡古老的风俗,其中赛马风俗写得具体、生动。

文后提示对例文要点做了简明概括,帮助学生把握例文和习作要领。

习作要求提示部分启发学生选择家乡与众不同之处,激发写作欲望。明确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信,信的内容是介绍家乡,方法是选择一两个方面写。

【教学目标】

1.能介绍家乡与众不同的一两个方面的特点;

2.初步领会写信的要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乡的特点,能借助文字较生动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中的乡土人情都大不相同。如果有朋友想了解你的家乡,谁能告诉我,咱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他?同学,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把握书信特点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古老的风俗

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

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赛马写得特别具体。

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

6.合作交流。

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

(4)祝福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

(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

三、读懂习作要求,交流家乡特色

1.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

2.齐读习作要求,参照例文小组交流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

3.说说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家乡的图片提示)

小结:我们家乡的风景区:南恩瀑布、石门峡、茶马古道等。

戛洒的风俗:正月初三赶花街,五一泼水节,十一汤锅节等。

戛洒的特产:储橙、妃子笑等

板书:自然风光 风俗习惯 特产美食

四、练写片段,展示家乡特色

1.结合图片欣赏片段。南恩瀑布想一张白色的轻纱,被人遗忘在山上,给山谷增添了许多魅力。上游的水源源不断地冲下山,像冲锋陷阵的勇士一般义无反顾。凸起的岩石被瀑布冲击着,溅起数不尽的水花,奔腾着,欢悦着。

2.动笔写家乡特色的片段(可写美好的自然风光、奇特的风俗习惯等)教师巡视。

3.交流点评学生习作片段。

4.小结本节习作课,鼓励同学互相学习、修改习作。

第3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范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目录上册

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二 *繁星

三 冰心诗四首

四“诺曼底”号遇难记

五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写作 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 我爱文学

第二单元 金色年华

六 往事依依

七 幼时记趣

八 十三岁的际遇

九 *伟人细胞

诵读欣赏 现代诗二首

写作 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著推荐与阅读 《汤姆 索亚历险记》

第三单元 民俗风情

十 社戏

十一 *端午日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十三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

*我的思念是圆的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

写作 从生活中找到“米”

语文实践活动 走进图书馆

第四单元 多彩四季

十四 春

十五 三峡

十六 济南的冬天

十七 *夏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写作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 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第五单元 关注科学

十八 斜塔上的实验

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十 *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诵读欣赏 《论语》八则

写作 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 模拟科技新闻会

专题 狼

第六单元 奇思妙想

二十二 天上的街市

二十三 *七颗钻石

二十四 蔚蓝的王国

二十五 皇帝的新装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附录一 应用问示例

附录二 名家书法赏析

附录三 字词表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目录下册

第一单元 人物风采

一 童年的朋友

二 一面

三 *我的老师

四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五 赵普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周,你在哪里

写作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口语交际 做一回小记者

第二单元 童年趣事

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 月迹

八 *三颗枸杞豆

九 我们家的男子汉

十 *柳叶儿

诵读欣赏 两小儿辩日

黄纱巾

写作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口语交际 劝告

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十二 巍巍中山陵

十三 *凡尔赛宫

十四 短文两篇 黄鹤楼

于 园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二)

写作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口语交际 话须形象才动人

第四单元 动物世界

十五 松鼠

十六 *松树金龟子(节选)

十七 国宝——大熊猫

十八 黔之驴

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写作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语文实践活动 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

名著推荐与阅读 《西游记》

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

十九 三个太阳

二十 录音新闻

二十一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二十二 新闻两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诵读欣赏 七子之歌

写作 写消息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 网上读写与交流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二十三 毛泽东词二首

二十四 古代诗歌三首

二十五 现代诗二首

二十六 *歌词三首

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写作 自由作文

语文实践活动 赛诗会

附录一 应用文示例

附录二 语法简表

附录三 字词表

看了“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目录”的人还看了:

1.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目录

2.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课本目录

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

第4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68-01

在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教材中,用“通”、“同”是等来解释文言文中的用字现象,涉及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通用字等文字学概念。但每一个术语没有定指,比如“通”有时候指假借,有时候指通假:这无疑给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将这些术语所涉及的字既比较准确又能照顾到初中生的特点讲解出来,做到“深入而浅出”,这是本文讨论的焦点。

要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文字现象进而通释相关全句句义,首先在教师的心目中对以上提到的文字学概念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假借字指语言中已经出现了一个词,但没有文字来记录,于是借用一个和这个词读音相近的字来记录这个词,被借用的字称为假借字。通假字指古人临时写的同音别字。古今字一般指出现有先后、在形体上有相承关系、意义上有内在联系的一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异体字指形体结构不同而意义和读音都相同的字。通用字指在同一个时代里,读音相近、意义相通、而且在当时可以通用的一组字。

其次,要认真分析“通”“同”等术语指的是哪一种文字现象。因为“通”“同”等注释术语并不定指某种文字现象,所以有必要运用文字学的知识,查找文献用例,重新分清这些文字的性质,进而对文义予以确解。本文初步探索了这些用例中的文字现象,也尝试作了一番解释,当然每位老师可以据此再进行考察,以便心中有矩。

下面主要结合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三年级教材,分别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深入分析和讲课的角度——浅显讲解两个方面,说说如何讲解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中与“通”“同”等有关的用字现象。

一、通假字例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拂”本义指拍打而过;“弼”本来有辅正的意思,二字没有意义联系。辅正一义有“弼”字表示,“弼”“拂”同为质部蓝纽字,音同。可见这里“同”指通假。讲解:拂,通假字.本字是“弼”,辅正的意思。另如“具”和“俱”(《岳阳楼记》)、“与”和“欤”(《孟子二章》)、“被”和“披”(《陈涉世家》)都是本字和通假字关系。

二、假借字例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苏教版8年级下册诵读欣赏《山市》)分析:“仅仅”一义在古代可以用缦、裁、财、才等字表示,而且这些例子一般均在汉代以来的文献中出现,说明在先秦时代没有文字记录读音与“裁”或“才”相近、意思和仅仅相同的词,后来以音近为原则,借用“裁”“才”等字来表示该意义,这里“通”实指假借。讲解:裁,假借字,借来表示仅仅的意思,后来借用“才”字表示。假借字指语言中已经出现了一个词,但没有文字来记录,于是借用一个和这个词读音相近的字来记录这个词,被借用的字称为假借字,如“仅仅”一义本来没有字记录,借用一个读音相同的字“裁”来记录。

三、古今字例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曾”的本义指口气上出,穿过透气天窗而散越,所以有增加的意思;“增”本义指增加,二字有内在意义联系。先秦多用“曾”字表示增加的意思,后来则用“增”表示。这里“同”实指古今字关系。讲解:曾,增加的意思,后来用“增”字来表示,“曾”和“增”是古今字关系。另如“属”和“嘱”(《岳阳楼记》)也是古今字关系。

四、异体字例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分析:“徧”本义指到处,普遍;《广韵》认为“遍”字是“口”的俗字,所以这里的“同”是异体字关系。讲解:徧,遍及、普遍的意思。后来用俗字“遍”表示,二字是异体字关系。

五、通用字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畔”的本义指田界,田界是判分田地的;“叛”本义指闹分裂,二字意义有联系,都是“判”的派生词。二字都从“半”得声,音形皆近。表示“闹分裂”的意思先秦多用“畔”表示,也有用“叛”的例子,所以通用。这里“通”实指同源通用字关系。讲解:畔,和“叛”都有闹分裂、背离的意思,二字属于通用字关系。通用字指读音相近、意义相通、而且在当时可以通用的一组字,如“强(疆)”和“僵”形体、读音相近,在僵硬这一意思上古代可以通用,所以是通用字。另如“辟”和“避” (《鱼我所欲也》)、“辨”和“辩”( 《鱼我所欲也》)都是通用字关系。

【参考文献】

[l]许 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2]余遁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3]刘兴均,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三字”问题.中国训诂学研究

会2004年会提交论文。

[4]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1—8卷,四川辞

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1990年。

[5]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九年级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摘 要】在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教材中,用“通”、“同”等来解释文言文中的用字现象,涉及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通用字等文字学概念。要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文字现象进而通释相关全句句义,首先在教师的心目中对以上提到的文字学概念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次,要认真分析“通”“同”等术语指的是哪一种文字现象。第三,要将这些术语所涉及的文字现象及词语意思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讲解出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68-01

在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教材中,用“通”、“同”是等来解释文言文中的用字现象,涉及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通用字等文字学概念。但每一个术语没有定指,比如“通”有时候指假借,有时候指通假:这无疑给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将这些术语所涉及的字既比较准确又能照顾到初中生的特点讲解出来,做到“深入而浅出”,这是本文讨论的焦点。

要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文字现象进而通释相关全句句义,首先在教师的心目中对以上提到的文字学概念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假借字指语言中已经出现了一个词,但没有文字来记录,于是借用一个和这个词读音相近的字来记录这个词,被借用的字称为假借字。通假字指古人临时写的同音别字。古今字一般指出现有先后、在形体上有相承关系、意义上有内在联系的一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异体字指形体结构不同而意义和读音都相同的字。通用字指在同一个时代里,读音相近、意义相通、而且在当时可以通用的一组字。

其次,要认真分析“通”“同”等术语指的是哪一种文字现象。因为“通”“同”等注释术语并不定指某种文字现象,所以有必要运用文字学的知识,查找文献用例,重新分清这些文字的性质,进而对文义予以确解。本文初步探索了这些用例中的文字现象,也尝试作了一番解释,当然每位老师可以据此再进行考察,以便心中有矩。

下面主要结合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三年级教材,分别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深入分析和讲课的角度——浅显讲解两个方面,说说如何讲解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中与“通”“同”等有关的用字现象。

一、通假字例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拂”本义指拍打而过;“弼”本来有辅正的意思,二字没有意义联系。辅正一义有“弼”字表示,“弼”“拂”同为质部蓝纽字,音同。可见这里“同”指通假。讲解:拂,通假字.本字是“弼”,辅正的意思。另如“具”和“俱”(《岳阳楼记》)、“与”和“欤”(《孟子二章》)、“被”和“披”(《陈涉世家》)都是本字和通假字关系。

二、假借字例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苏教版8年级下册诵读欣赏《山市》)分析:“仅仅”一义在古代可以用缦、裁、财、才等字表示,而且这些例子一般均在汉代以来的文献中出现,说明在先秦时代没有文字记录读音与“裁”或“才”相近、意思和仅仅相同的词,后来以音近为原则,借用“裁”“才”等字来表示该意义,这里“通”实指假借。讲解:裁,假借字,借来表示仅仅的意思,后来借用“才”字表示。假借字指语言中已经出现了一个词,但没有文字来记录,于是借用一个和这个词读音相近的字来记录这个词,被借用的字称为假借字,如“仅仅”一义本来没有字记录,借用一个读音相同的字“裁”来记录。

三、古今字例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曾”的本义指口气上出,穿过透气天窗而散越,所以有增加的意思;“增”本义指增加,二字有内在意义联系。先秦多用“曾”字表示增加的意思,后来则用“增”表示。这里“同”实指古今字关系。讲解:曾,增加的意思,后来用“增”字来表示,“曾”和“增”是古今字关系。另如“属”和“嘱”(《岳阳楼记》)也是古今字关系。

四、异体字例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分析:“徧”本义指到处,普遍;《广韵》认为“遍”字是“口”的俗字,所以这里的“同”是异体字关系。讲解:徧,遍及、普遍的意思。后来用俗字“遍”表示,二字是异体字关系。

五、通用字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畔”的本义指田界,田界是判分田地的;“叛”本义指闹分裂,二字意义有联系,都是“判”的派生词。二字都从“半”得声,音形皆近。表示“闹分裂”的意思先秦多用“畔”表示,也有用“叛”的例子,所以通用。这里“通”实指同源通用字关系。讲解:畔,和“叛”都有闹分裂、背离的意思,二字属于通用字关系。通用字指读音相近、意义相通、而且在当时可以通用的一组字,如“强(疆)”和“僵”形体、读音相近,在僵硬这一意思上古代可以通用,所以是通用字。另如“辟”和“避” (《鱼我所欲也》)、“辨”和“辩”( 《鱼我所欲也》)都是通用字关系。

【参考文献】

[l]许 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2]余遁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3]刘兴均,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三字”问题.中国训诂学研究

会2004年会提交论文。

[4]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1—8卷,四川辞

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1990年。

第5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范文

言为心声,我们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了解其内心世界,感悟其精神品质。写作文时,成功的语言描写能够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语言描写通常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习作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呢?其实,课文中就有很多精彩的语言描写片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拜教材为师,从课文中学习描写语言。

一、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就是把镜头对准所要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文章主人公),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性格特点的语言描写方法。

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这段话是对谭千秋老师进行的语言直接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以学生为重、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指挥有方的老师。

再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一文:“‘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这段话也是对人物进行的一个语言直接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虚心好学、拜师心切的人。

二、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就是借他人(非文章主人公)之口从侧面来刻画、烘托文章主人公,从而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丰满的语言描写方法。

如在《最后的姿势》中,作者就分别借了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获救的学生和一位老师之口,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从侧面来描写人物的语言,使恪尽职守,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谭千秋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感人、真实可信。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写人作文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刻画主人公。

三、提示语

好的提示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是谁说的话,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说话人当时的动作、表情、心情等,从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理想的风筝》一文:“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把一个对生活充满了爱,不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的人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再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这既有人物的动作描写,又有人物的神态描写,读后我们不难感受到这是一位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豁达开朗的老人。

我们所教的课文出现的人物语言描写,涵盖了提示语使用的三种基本形式,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为例:

①牵羊式。即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提示语之后用冒号。如“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②推车式。即说话内容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如“‘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

③挑担式。即提示语在说话内容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如“‘先生,你好!’小姑娘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

当然,在读者能够根据说话者的语言环境清楚地判断是谁说的话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掉。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被海水淹了。’‘火呢?’‘灭了。’‘机器怎样?’‘停了。’”这一片段就没有一个提示语,因为这段对话是船长哈尔威和机械师洛克两人之间的对话,所以省略了提示语,而且这样写,语句更简洁明快,更能突出当时情况的危急、时间的紧迫、船长的镇定。

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需不需要提示语。写提示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灵活变换提示语的位置,让句式富有变化。

第6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范文

关键词:歇后语;小学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0―0086-02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本文主要通过搜集、整理我国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入编歇后语情况、分析该情况产生的原因,总结该情况对实践的启示作用。

一、我国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歇后语入编情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歇后语的基本情况,现选择其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三个版本: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进行数据统计,并分别对小学语文这三个版本全十二册的语文天地、练习、语文园地(回顾*拓展)部分所编入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六种语言形式的出现次数进行了统计,这六种语言形式包括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和对联。

1.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调查。北师大版教材这六个语言形式按出现次数由少到多依次为:歇后语0次;谚语、对联均3次;格言警句10次;成语14次;古诗文43次。这六种能体现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在此版本总共出现73次。该版本教材在一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下册中没有出现任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歇后语出现在全十二册中出现次数为“0”。由此可见,此版本存在过分重视古诗文的学习,而忽略歇后语重要性的现象。

苏教版六个语言形式的出现次数由少到多依次为:谚语1次;歇后语、对联2次;格言警句5次;古诗文31次;成语61次;总计101次。数据显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说传统文化贯穿于小学六个年级全十二册教材的始终。但是,该教材过度强调成语和古诗文的学习,使得其它语言形式出现的机会甚少,比如,歇后语和谚语等。因此,苏教版歇后语教学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人教版六个语言形式出现次数由少到多依次为:谚语2次;歇后语、对联均3次;格言警句9次;古诗文21次;成语31次,总计69次。此表在数据分布上显示出“整体均衡”的特点。歇后语在此教材中总共出现3次,对比之前两个版本有所增加,但其数量仍不足。

2.分析及结论。

(1)三个版本共同收录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的总次数为243次。三个版本所收录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句分别为:歇后语4次;成语106次;谚语6次;古诗文95次;格言警句24次;对联8次。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分别占总收录数的比例约为:歇后语1.65%;成语43.62%;谚语2.47%;古诗文39.09%;格言警句9.88%;对联3.29%。

(2)在所选篇目中,成语出现的概率最高,其次是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谚语,而歇后语排在最末位,在概率上远远落后于成语及古诗文。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选的是全国应用最广的三个版本的歇后语数据统计,而其中北师大版的数据统计表格中竟然出现了歇后语总数据为“0”,即完全不收录歇后语的情况。

(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全十二册尚未收录任何歇后语。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收录了以下歇后语,人教版收录的歇后语共十七则,相对丰富一些,但也非常有限。无论是只字未提的北师大版,还是相对较多的人教版,简简单单数则歇后语相对于广阔歇后语海洋,可谓沧海一粟,极难显现出歇后语独具魅力的语言形式。在重拾中国传统文化呼声渐高的如今,歇后语却似乎渐渐被教材“免疫”,被遗漏在历史的洪流中。

3.原因透析及实践启示。这三个版本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我国所有教材中歇后语的入编情况,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歇后语缺失的严重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的:

(1)可能是来自于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要求。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要规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就必须地对语文教材的语言文字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做到严谨、规范。而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过于鲜活,有时甚至打破常规,不如“成语”、“古诗文”等形式规范。

(2)这与小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有关。从时间范围说,儿童首先认识的是眼前和身边发生的事情,然后逐渐地知道过去的人和事。从空间范围说,儿童认识事物,一般是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接触面逐渐扩大。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不论识字、阅读还是作文,其内容的选编都应当做到由近及远,逐步扩展。而歇后语是经过千古传诵而发展至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往往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功底才能够实现透彻的理解,这一点也导致歇后语不被广泛采用。

此外,不同版本教材的歇后语收录情况各有差异,这也代表着各个不同地区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和重视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歇后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比如,北师大版在整体上不如人教版和苏教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歇后语完全未入编也是可想而知的。苏教版是三个版本中最能体现“传统”二字的小学语文教材,但是苏教版更加倾向于收录成语和古诗文这类形式较规范的语言形式。而人教版则综合了前两者的特点,追求较均衡的结构,以最宏观的方式呈现教材。

然而,不论是何种原因造成了歇后语的缺失,歇后语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都不应该被小学语文教学拒之于千里之外,因为其本身的独特性以及小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充分证明歇后语教学存在的必要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蒋蓉.小学语文教学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2]唐作藩.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王岩.论汉语熟语的审美功能及其语用意义[J].汉字文化,2007,(6).

[4]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第7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识字编写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识字写字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内容,识字教学对于学生打好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字量、字种和分布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0册,总计识字量2614个,略高于《江苏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2500个。其中一、二年级识字1180个,占总识字量的45.14%。

从上图可以看出,识字量的高峰在二年级。但每篇课文的平均识字量,以三年级第二学期最高,这跟进入三年级后课文篇数减少有关。

每篇课文平均识字10.17个。单篇课文识字数量最少的2个生字(四年级第二学期《古诗二首》)。一年级上册有两篇课文每课4个生字。单篇课文识字量最多的13个字,出现在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下册。

在字种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一、二年级有6个要认和写的字超出3500常用字表和次常用字表的范围,它们是:

嗒咚呱佗菏绮

另有5个带读字也不在3500字表中:

缶笠尧瞅

表面上看,学生认了这些字并没有什么不好。但由于低年级把识字量定在1200个左右,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非常用字挤占了常用字的位置,导致部分常用字没有进入低年级教材。我们的看法是,非常用字可以注音随文认读,没有必要作为生字识写记忆。整个小学阶段的生字都应以3500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为标准,非常用字可以随文注音认读而不必识记。

二、生字编排方式

这套教材的识字,在低年级采用小集中识字和随课文识字两种方式编排。小集中识字又分成“拼音识字”“读句子 学字词”和“认一认”三种类型。

1.“拼音识字”16课,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完拼音以后。主要形式是看图识字,读纯拼音儿歌(跟要识的字有关),并出现一些由生字和熟字组成的词语。16课中,只有一课“山 石 田 土”用了象形字。

“拼音识字”教材具有四种功能:(1)借助图画和拼音识字;(2)读纯拼音儿歌巩固拼音,发展儿童语言;(3)适当扩展词汇量;(4)学习写字。但纯拼音儿歌功能比较单一,如果读汉字注音的儿歌,可以兼有认读汉字的功效。

2.“读句子 学字词”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12课,第二学期4课。这种形式实际上是短文或短小的韵文。如一年级第二册第1课《花》:

春天桃花红,

夏天荷花开,

秋天黄,

冬天腊梅香。

有“春、桃、夏、荷、冬、腊、梅、香”8个注音的生字,要求读写“春、桃、夏、荷、冬、香”6个字。

“读句子 学字词”避免了单打一的识字,在语言环境中看图,识字,学词,学句,功能多样。这些句子意思浅显,理解上没有多大困难,教学重点就放在识字上。

3.“认一认”类识字教材,突出了识字方法。像“合起来”“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等体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多识字,快识字。这种编排方式虽然很多教材都采用了,但重视识字方法,是这套教材的一个特色。

“读一读 认一认”出现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这5课采用短文或儿歌形式,在读中识字。形式有:(1)儿歌识字。如:“你姓什么?我姓胡。/ 什么胡?古月胡。”又如:“双木林,树林的林。/ 三木森,森林的森。”(2)反义词识字。如:“好对坏,内对外,保护对破坏。”(3)归类识字。如:“翠鸟会捉鱼。啄木鸟会捉虫。猫头鹰会捉田鼠。”集中学习几种动物的名称。

(4)字族识字。如“尧――用水浇,用火烧,手儿挠,尾巴翘,日出东方天刚晓,丰衣足食才富饶,左边绞丝弯弯绕,尧多一点就错了。”

三、字的音、形、义

一、二年级课文分成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课文三类。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生字注音,课外阅读课文全文注音。三年级以上分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类,全部采用生字注音。

一、二年级生字在课文后用田字格呈现,标注新的笔画和部首,笔顺比较特殊的字有笔顺分解。三年级以上生字用小方格呈现。各册都附有生字表。

四、识字写字的要求

这套教材是识写一致的,即要认的字就要求会写。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同样有识字要求。但实际编排中,除了要认要写的字,还有一些生字只要求在课文中能认读。如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注音的生字有8个,课后标明要识记和写的字是7个,有1个“弯”字有注音不要求认读和书写。这样的“带读字”在一二年级的课文中大量存在,有的数量还相当多。

参考文献:

第8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范文

[关键词]想象;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一、品文想象――拓展文本空间

想象作文以课文为媒介,激发学生从各种角度进行发散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对文中人、文中事进行多方位的想象,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强、延伸和改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有效渠道。

1.改写课文。通过对课文进行改写,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从不同侧面对事情发展过程以及人物性格行为进行想象和描述,初步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能力。

(1)改人称:通常可以将文中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木兰从军》一课,可让学生将自己当作花木兰,在心理活动上展开想象,理解文中“为国为家分忧”的具体内涵。

(2)改结构:把顺序改为倒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事情因果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爱滋病小斗士》一课运用倒叙的手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转换顺序,在小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以及与艾滋病顽强抗争的事例上着力展开想象,刻画细节,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改体裁:把诗歌改为记述文,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古诗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古代诗歌洗练的文字对于场景也有着鲜明的刻画,这些为学生进行体裁改写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延伸结尾。教材中有一些课文的结尾都有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对这些结尾进行延伸思考,既考察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对事情发展的合理揣测,也引入了学生对于文中人物的或喜爱或厌恶的情感因子,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关联课文。以课文为依托,不仅仅局限于孤立的单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有内在联系的一些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其中发挥想象能力,学生从中得到了对于教学内容整体性的认知和把握。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可将《北大荒的秋天》、《西湖》和《拉萨的天空》串联起来,让学生想象一次漫长而又精彩的旅程,体验祖国的美丽景象。

二、聆音想象――提升审美素养

音乐是艺术之母,在音乐的激发和渲染下,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最大的张扬。在音乐声中,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的享受,思维细胞得到充分激活,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灵感。

1.创情境。音乐不仅仅可以作为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完整的情境。以音乐所创设出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别致和新颖,在音乐架设的美妙氛围中,学生的想象思维更是别具一格。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结合文中“原野热闹非凡”的描写,笔者精心搜集、录制了各种声音,如雨声、雷声、鸟鸣声、流水声等等,让学生根据这些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想象美妙的场景,想象动人的景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激情感。或激昂、或舒缓、或欢快、或忧伤,各种旋律能够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在经历一定的情感酝酿与发酵之后,学生的想象力中灌注了自身的情感因素,所想象出来的情景、事物和经历也会如同乐曲声那样自由流淌。如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写作《秋天的树叶》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细细聆听著名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在优美的琴声中想象秋天的浪漫与温馨,想象秋天的午后,想象秋风中的红叶,调节学生的情绪,为后继写作做好铺垫。

三、图物想象――开发视觉启迪

引导学生对图画、实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从一个个细微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所见激发所思,让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细致。

1.观图。同一个图形,由于生活经验以及思维特征不同,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不同联想。教师要有意识地放开束缚,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发散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想象得以充分的发挥。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建议》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配图,想象画中的色彩与声响,将春天的美景在脑海中变得丰满鲜明起来,为春游活动的建议积累了素材。

第9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范文

关键词:中等教育 语文 教材 教参 人生如梦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作者运用对比映衬,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山水寄豪情,以英雄托壮志,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流芳百世,被誉为千古绝唱,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都把它作为名家名篇收为课文。词的最后两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词的点睛之笔,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其中对“人生如梦”的理解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和教参却对“人生如梦”的内容重视不够,甚至忽略了对这一句的理解,因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效果。

各种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和教参对“人生如梦”的处理方式和表述内容是不尽相同的。所有语文教材的阅读提示和注释都未提到该句。教参虽然提到该句,但未指出其具体含义,如语文出版社赵大鹏主编的职高语文教参作了如下表述:“词的末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更是把长江、江中的明月与词人感悟人生,洒酒祭奠江月的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看上去有些消沉,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不是失望和颓废,而是情感激越的洒酒奠江月的壮怀,是豪迈之情。”①这段话讲出了词句的表达效果,并指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是激越的壮怀和豪迈的情感。而“人生如梦”的内容并没有说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教师用书》写道:“‘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②与之配套的《语文第三册教案》也写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一般认为结尾消极,但诗人未想到隐退或表现及时行乐,诗人只是以‘人生如梦’,并不甘于消极。他遥想公瑾当年,感叹壮志难酬,表现他不忘世情的用世精神。”③两书都只谈到“人生如梦”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不是消极的,也未说明“人生如梦”的内容。职高人教版语文教材认为:“种种复杂的心情最后凝结成四个字‘人生如梦’,这是人生失意的悲叹,又是自我解脱。”④也未对该句内容作具体阐释。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一是认为字面上没有阅读障碍,浅显易懂,无须再作进一步解释。二是受一些大学的作品选和流行的宋词读本的影响。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里就只提到:“由于作者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结处转为‘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情调有低沉的一面。”⑤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样分析:“面对现实,转念人生如梦,风流人物也是要为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消遣吧,词人在失落中找到了解脱……此词在缅怀历史英雄中暗含崇人嗟己之情,‘人生如梦’中有不能逞志的忧伤。”⑥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他主要是渴望为国家建立一番事业,而‘人生如梦’是伴随着事业无成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⑦这些作品选的注释和提示都未提及“人生如梦”的内容,只不过认为“人生如梦”所反映的人生态度有消极与积极的区别而已。

再看苏轼的家庭生活。在贬官到黄州以前,苏轼相继失去了三位亲人,即母亲程氏、发妻王弗、父亲苏洵。其母亲在苏轼幼年除了关照他的生活以外,还注意了对苏轼的学业和思想品德的培养,这对苏轼学识的积淀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处世态度都有重要的影响。发妻王弗十六岁嫁与苏轼,两人恩恩爱爱,她对苏轼为人处世提出中肯的建议,上敬双亲,下爱儿子,常与苏轼陪读,是苏轼的贤内助。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在他写的《江城子・记梦》中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可见其失去亲人的痛苦情真意切。父亲苏洵对苏轼的影响就更大了。苏洵十分关注苏轼苏辙的学业,亲自教导他们,特别是二十七岁后的发奋苦读,苏轼耳濡目染,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轼晚年回忆自己跟随父亲读书的情形,觉得受父亲勤奋读书作文的影响颇深。苏洵带苏轼苏辙进京应考,拜访京城名士,很受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认为苏洵的文章可比汉代的贾谊、刘向,并向朝廷推荐了二十二篇文章,一时名声大振,这为苏轼树立了真才实学的榜样。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指出:“(苏轼)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地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⑧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段论述是比较中肯的。为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生如梦”中“人生”和“梦”的相似点,苏轼选取的是梦的短暂性、虚幻性、无法主宰性。如果用一句话把“人生如梦”的内容表述出来,那就可以写成:“人生像梦一样短暂、虚幻、无法自我主宰。”

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注释和教参应该就“人生如梦”的内容作一定的表述,可以在教材注释中作简单的解释,也可以在教参中作较详的阐述,还可以在教参中以资料的形式补充说明。这样,教师就能准确掌握文本,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正确的感悟苏轼的思想精髓,体味词人在词中抒发的真正情怀。

参考文献:

[1]赵大鹏主编.语文教学参考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年118页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语文第三册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 53页

[3]伊道思主编.语文第三册教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育出版社 2009年 61页

[4]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语文(基础版)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81页

[5]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30页

[6]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3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