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高考历史命题趋势精选(九篇)

高考历史命题趋势

第1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1.试题命制情境化。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命制都采取了设置新情境,撷取新材料的方式,如诗歌、地图、图画、漫画、数据、表格等。设置“情境”能够有针对性地综合考查学生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等。

2.历史要素隐藏化。历史试题命制过程中专门隐去与解题有着直接关系的时间、人物、地点等某些历史要素,需要学生通过题目提供的蛛丝马迹和有限信息去发现、去判定,然后结合明示信息予以作答。

3.能力测试加强化。高考经历了一个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过程,但是这一转变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检测存在不足。全部情景型、材料型试题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目标立意”。通过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可以检测学生所学知识,考查学生多种能力。

4.超纲试题经常化。历年试题均存在这一现象或许正是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的必然,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采取科学有效的做题方法完全能够正确作答。

5.隐性知识显性化。课下注解、插图、地图近几年多次成为考查内容,要求我们的备考必须高度重视、全面设防、细致入微。

6.梯度区分科学化。高考题目的命制技术近几年成熟很快,不但选材新颖、贴近生活、捕捉热点、设问灵活巧妙,而且同一道题目的多问之间难度梯度划分合理,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细分和高效的精细选拔,减少学生随意作答得分的现象。这也被称为“发展评价”,即学生的学习要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水平。新高考改革将逐渐改变过去以踩分点评分的做法,代之以按考生的答题层次感给分。

7.经济史观突出化。经济史观和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突出的方向,还有一些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也囊括到了新教材和高考试题中。

8.重点知识常规化。高考试题的主体依然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是全国高中历史教学的指挥棒,高考备考绝不会也不能脱离这一方向。

9.标准答案开放化。标准答案的开放化是探究学习的必然结果,也是要求学生须在教材知识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进行开放式思维的结果。这有助于防止学生生搬硬套、死记硬背。

第2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关键词】法治 文化 兰州

第一部分 对高考命题问题的认识

一、1.新课标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清晰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从命题特点、形式很难再有新的突破。

2.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

二、新课标高考命题原则:“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三、不再简单呈现所谓的热点问题。关注社会热点而非学术热点,与其关注周年热点、科研前沿成果,不如更强调史学的新视角、新理念。

新史观、新视角下的知识整合

文明史:

从人类文明的纵向发展看,它经历了野蛮蒙昧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和信息文明时代;从人类文明的横向发展看,它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重点,即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与碰撞。

整体史: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对哥伦布航行美洲的认识,不仅要看到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从整体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它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大贡献。

从社会的多角度观察历史

工业革命时期,一方面促进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深刻最重要的一次转型;另一方面,工业革命的发展也带来诸如城市化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学生成绩提升难,主要在于中学教学相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滞后。

高考突出考查独立学习历史、独立探究、独立整合信息的能力

第二部分 题型分析

1.文化常识题与史学观题

2.选择题的新走向

类型一:材料解读型

(10年新课标)27.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檄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10年新课标)29.图4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11年新课标卷)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11年新课标卷)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类型二:阶段特征型

(11年新课标卷)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11年新课标卷)33.1962年,中共中央文件规定,农村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类型三:基本原理型

(11年新课标卷)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类型四:多重思维型

(11年全国卷)16.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岸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

(11年新课标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3.主观题40题(25分)审视

*大跨度,古今中外;依课标,主干知识;正取向,价值引领;

*考能力,多维审视;巧回避,冷热话题;显功能,贴近现实。

4.41题开放型试题应该引起重视

*如何看待41题的选点(关键在答题的技巧。)

从吴四伍《深化历史学科高考内容考查改革的若干思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本题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旧的史论可以,但是所针对的问题无法回避。

*历史测量并非考查对学术热点的熟悉程度。历史测量需要给各个答案提供空间,让各种能力都有足够的空间展示。因此,考查的内容可以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学术热点。对于师生来说,考什么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知识的范围,更包括能力的程度。对于同一知识,同一教学重点,可以测量不同层次的能力。说的更通俗的话,同一个教学内容,考试可以年年考。

*本题答案之所以力图开放,最重要的考虑是怎样合理的完整的展现学生学科思维的差异。对于一个有材料、有中心的史学命题怎样论述,怎样做到甄别史料、选裁史料、史论结合,这是开放性试题的魅力所在。

第三部分 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1、适度进行主题式材料教学。

难理解,和易混杂部分的教学中安排材料分析,来源一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历史教材结资料。二是引用有学术代表性的书籍,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北大出版社,中国历史十五讲、欧洲文明十五讲、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2、精选题,选好题,符合高考命题思路,提高复习效率。

3、讲方法是前提,习题量是保障,关键是细节的强化训练

4、练速度

第3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时刻紧盯试卷命题趋势,并在明确其特点的基础之上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方式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契合高考特点的教学模式。如此,方能在改善历史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同时,为他们日后更好地应对历史高考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命题趋势;高中历史;历史材料

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经过对全国高考历史卷大量试题的分析与研究,高考历史题目越来越侧重于对学生历史发散性思维的考查,要求学生以高中教材陈述的理论知识点为根基进行独立自主的综合分析与问题解答,具体表现为“虽然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包含在教材中,但题目的形式、内容、题材却与学生频繁接触的教材大不相同(也就是所谓的‘观点在书中,题目在书外’)”。在此情形下,我们高中教师在展开具体的历史教学活动时,应当改变以往灌输式、填鸭式等陈旧的教育方式,及时摒弃单纯要求学生背诵所谓教材历史知识点的落后理念,改为积极创造条件,尽量多地促进学生进行高中历史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真正理解历史教材的基础之上,学会独立自主思考、解决历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此,方能在发展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自身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的综合发展。例如,在教学“新航路的开辟”时,教材只简单讲述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国家经济、贸易中心、生产关系等的影响,却并未详细讲解新航路开辟对其他一些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为此,在教学了本节内容的相关知识点后,我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在一定成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封闭及孤立状态,这同样也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请结合已学的历史知识,从经济、外交、文化三个方面尝试分析新航路开辟带给中国的巨大影响。要求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收集整理资料、发挥集体的聪明与才智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如此,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独立自主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透过教材的表面挖掘出更多教材之外的实质性历史内容。新航路开辟之后,交通带来的便利使得一些原本不属于我国的农作物不断传入,在丰富了我国粮食品种及产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从而为当时中国人口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客观前提。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强国开始了对我国长时期的侵略。面对侵略,中国人民顽强抵抗,誓死捍卫国家完整;但也致使眼界狭窄的封建政府实施“闭关锁国”的错误外交政策,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文化、经济的长远性发展。……上述都是学生独立自主分析、总结的看法,虽不十分切贴,但却表明他们的积极探索精神、创造性学习思维以及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等都获得了很好的锻炼与发展,而这些都将为他们日后在高考中更好地应对发散性较强的历史试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引进大量丰富的史料素材

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另一大命题特点就是:给出一定的历史材料,要求学生在对该材料进行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该材料下的特定历史题目。高考的这一命题趋势实质上对高中学生获取、解读历史材料、信息的相关能力。鉴于此,我们高中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适应命题的这一变化趋势,即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尽可能地将丰富且科学的历史材料运用到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来。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会有意识地向学生输入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历史材料。如,在教学“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整体时,针对不同的层面我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社会领域人士对该体制的看法:在讲到“英国君王不掌握实权,权利真正掌握在议会手中”这一知识点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某一英国宪法权威人士的言论:“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在讲到英国议会拥有无限权力时,又引用了“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一略带夸张的表述。此外,更是引用了伏尔泰关于英国政体的评价“谁相信从这个可怕的深渊里,从这个不睦、残酷、愚昧、狂信纠缠不清的混沌里,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随后,便鼓励学生尝试结合这些历史材料对英国政体的先进性进行分析与论证。如此,既借助这些史料的补充极大地扩充了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范围,使得“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形式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实现对其的更深刻认识、理解与灵活掌握,从而为其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应对材料性题目做足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时刻紧盯试卷命题趋势,并在明确其特点的基础之上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方式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契合高考特点的教学模式。如此,方能在改善历史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同时,为他们日后更好地应对历史高考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文彩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参考文献:

第4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有效复习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对旧有知识的系统整合,把以往零乱无序的知识、概念以及解题思路等整理、归纳,从而达到条理化、体系化,最终实现浓缩化。一堂高效的复习课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一理念下,历史复习课也要进一步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领悟历史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必修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课为例,谈谈新课程下提升高中历史复习有效性的几个策略。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和考试说明,指导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和方向

高中历史考试说明是考察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要求、考试范围等,也是高考复习的指明灯。所以教师首先要积极研读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从而为每一节复习课抓准复习目标和核心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做法就是: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标和考试说明中对于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行为动词,把握其要求的难度与深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一般而言,常采用“知道”“了解”“理解”“概述”“归纳”“认识”和“探讨”等行为动词,以区别不同的能级要求。如《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节的课标是:“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其中“了解”属于相对浅层次的知识的概述与再认的要求,“认识”在能力方面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探讨”则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下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特点。

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这些行为动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知识难度的界定,从而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策略,并有效掌控复习过程中的难度定位,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复习课的有效性。另外,在研读新课标时,必须严格以课标为基准,凡是与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没有关联的,都可以进行删除,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二、大力夯实基础,加强学法指导,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高考命题,离不开历史基础知识,知识又是能力和思维的奠基。只有全面夯实基础,注意知识之间点与点、点与线、线与面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清晰连贯的历史知识网络。中学历史的复习课也是要求在全面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弥补以往的知识漏洞,并多方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学生积极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自我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再次深刻理解主要历史概念的内涵、重要历史现象的本质以及知识间相互的内在联系,从而整体把握这个阶段的体系特征?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进行教材的研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阅读书前目录,思考这节所在单元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其次阅读本单元每节的标题,思考每节内容与单元标题之间、各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单元引言加以理解和掌握。进入本节研读时,不仅要读前言、正文、插图,还要读书上的注释和习题(包括“学思之窗”和“本课测评”)。在研读中还要求学生做到及时思考课文中段落、章节、图文的一些内在联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同时笔头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或者教材没提及但是有助于理解本节重难点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进一步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夯实并促成提高。

例如,本节处于必修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节,首先分析出与前面单元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及我国的改革开放密切相关。接着单元内各节之间分析如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区域集团化则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短期内又会对全球化产生阻碍。接着,进行本节的教材研读和梳理:第一目“经济向全球化发展”要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历程、原因及经济全球化影响”;第二目“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要读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宗旨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第三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围绕“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以及这一举措对中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领会全球化是必然趋势,进而深刻理解全球化下中国应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进而积极融入全球化。

三、积极创设情境,努力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

复习课的教学时,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知识的掌握,一般的归纳反复往往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极易产生思维疲惫现象。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无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复习内容产生了新的兴趣,学习动机再次被激发,对历史的体验与感悟进一步加深。在多种的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可以算是打造复习课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情境的创设有很多种,如问题情境、角色情境、情绪情境等,不同的情境也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及其作用”考点的分析中,笔者先呈现了一段材料,由此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地将已有的知识积累积极调动起来,对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充分体验了作为学习主体的成功,从而突出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提升了课堂的复习效率。

“2002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对大多数国家的多种钢材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30%的高额关税,这意味着欧盟、日、韩、中、俄的数十亿的钢材无法进入美国的钢铁市场,但这并不对加拿大、墨西哥实行。”问题如下:(1)最初是哪一国际机构来维护世界贸易公平的?为什么说它是奠定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之一?(2)既有关贸为何还要新建世贸?(3)世贸组织的宗旨与之前所学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有冲突吗?几个问题在回顾旧知时,激发探究欲。由此得出:世贸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其发展的重要表现,过渡至另一考点。

四、加强资源的重组,合理构建知识体系,调动学生的迁移能力

复习课的教学,特别要注意一个方面,即如何不会演变为单纯的重复?所以复习时应把所学资源重新组织,将各个静态、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动态的串接,同时调动学生对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再加工,链接成一清晰合理有序的知识网络,以促进内化和吸收,运用时也就能够由点到线,连线成面。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那么复习课的资源重组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究竟能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真正的实效,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将其合理有效的迁移到新问题的解决中去。所以复习课的资源整合也不能只局限于本单元,可延伸至不同模块,甚至是地理和政治的学科知识,最终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相应也就提高了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例如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的复习,先以2009年江苏高考一道错误率较高的选择题引入:“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①全球化导致了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从本题中分析出要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入手,那么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究竟有哪些不利影响?如针对造成“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和感染性也将增强”这一问题,可以联系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和第六单元“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也是继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和影响也日益加深。

接下来看到:反全球化者不单单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也来自发达国家。那么这两类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作出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进而领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那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还要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呢?将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个案,直接过渡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考点。

接着联系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以及必修一中中国历史上闭关锁国带来的问题和危害,分析出中国为什么应该扩大开放,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趋利避害。政治学科的“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也提及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中国加入世贸的意义”,可以引入补充,加深对中国入世的必要性的理解。

五、精选习题,改编中提升解题实效,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复习课的教学中,练习设计需要更多地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水平。教师也就需要积极钻研题目,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典型性加以选取,搜集来的题目也不能生搬硬套,拿来就用。要经过重新整合改编,考虑好学生的个体特征,处理好难度和数量,并通过解题来再现知识点的串接,感悟其中的方法和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答题得分率,这也是复习课练习的根本意义所在。

另外,在选题中,还可以多加利用近年的高考题目,训练学生活学活用,注意答题规范,预先体验高考。这样的“实战演习”也使学生多次接触了高考题目的难易程度、出题思路,逐步减低对高考的恐惧心理。同时试着让学生更改某个角度,编制新题,把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解题能力的提升有效联系起来,进而指导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学会主动发现和捕捉命题角度,相应也就提升了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

例如,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进一步分析时,选用了已经做过的高考题:(2010年全国卷I)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先让学生分析出解题的一般思路方法和采用的哪些知识点,把规范化要求渗透于平时训练过程中。分解如下:“解题思路:解读题干,再审问题,划出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知识迁移,最后看选项,确保逐项分析,明显错误的结论首先排除,剩余选项精细判断。”“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从而得出:民族性显示的是地域性,明显与全球化冲突。其难以生存并不是说完全消失,而是寄存融入于全球化中发展成为世界的、跨国的企业。由此足可看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推动力。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然后,让学生调动已有的其他相关知识,更改某个命题条件,编制分解为几个新的小题,逐层设问。如:①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关系?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那么什么因素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③经济全球化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问题?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境遇有何不同?原因何在?④发展中国家应对这一趋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⑤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等等。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直接回答或者理解的问题,教师再辅之以相关的史料补充,从而加强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层次领会。

六、建立历史新视角,联系热点,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文明的演变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些变化必然要引起高考命题的相应变化。因此,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引入是现阶段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是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不同文明的交往与碰撞也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也历史的必然选择。

另外,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社会、关注世界。而热点问题更强调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和“以史为鉴”的功能。所以,上历史复习课时要注意把实际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是要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多角度地挖掘现实问题所涵盖的历史考察范围。例如本节最后总结探究时,给出下列问题: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评价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中的重要合作和发展问题;近三十年来,中国是怎样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总之,提升高中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我们要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和总结,把有效教学理念更好地运用在教学上,提升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于沛.全球化和全球历史观[J].史学集刊.2001(02).

第5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一、要用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引导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觉转变史学观念。黄牧航教授告诫我们:“如果不转变史学观念,所谓转变课程观充其量是使教师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资料收集者。而所谓转变教学观,也很有可能就是运用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原有的一些陈旧错误的观念加以强化。”当前除了传统的唯物史观以外,史学界还引进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新的史学研究范式。杨宁一教授曾指出:“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文明史观为总纲,以全球史观为导向,以现代化史观为前瞻,不断强化学生的史观意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要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构建历史和现实的桥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基本理念设置上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客观上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实,坚持现实中的问题,努力在历史中去寻求借鉴;思考历史中的问题给现实带来怎样的启示。

三、要从培养实际应用人才的角度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特别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与考核,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之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41题关于对“近代欧洲的崛起”的论述的观点的考查实现了思维的多元化与思维的突破,命题设计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引领学生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出发,强化了对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核,适应了当今开放性、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能否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是判断一节历史课成功与否的根本依据。这是由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和高考命题的客观趋势所决定的。

第一,新课程观相对于旧课程观而言,特别强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与旧课程观过分注重历史专业知识的考核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高考命题的客观要求。当前高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日益增强,杨宁一教授指出,“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以近两年高考为例,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9题考查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爱国主义情怀,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34题通过对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史实的考核,坚定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坚持党的领导的决心。

五、要从提升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角度充分挖掘各种有利的课程资源

第6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关键词:特点;复习;策略;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90-03

2013年福建省高考已经尘埃落定,2014届的高三复习又开始了。那么,历史教师将怎样开展高三复习备考呢?又如何才能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呢?要回答这一重大问题,历史教师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准确且深入地把握当今高考的特点和趋势,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才能明确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那么,当今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呈现了怎样的特点与趋势呢?通过近几年尤其是对2013年省高考历史试题的研究,我认为凸显了以下几个新特点或趋势:

(一)依托新史观,创新情境,创新思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新课改的推行,高考的命题思路更为明晰,以新史观指导"文综"历史试题的设计和命制成为最佳选择。新思想、

新思维、新观念、新情境等在逐渐成为命题的必备要素,试题大都成为耳目一新亮点。如2013省高考第38题围绕"工业化"这一主题,以英国、苏联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为载体,从全球化视野和近代化(现代化)视野切入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紧扣时政热点,突出史鉴功能的考查。以史为鉴,面向现实与未来,这是历史学科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高考命题中往往通过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联系,直接或间接考查热点问题,从而突出史论结合、探究实践的学科特质思维能力的考查。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题第20题突出了抗战主题、第19题和38题突出了中国梦主题和正能量主题等等。第41题以诗词为载体进行命题,时值诞辰120周年之际,在纪念和缅怀伟人的同时,此题更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三)适度的学科渗透,考查学生文科综合素养。通过适度学科间相互渗透,以考查了考生的文科综合素养,近几年的考试屡有体现。如2011年福建文综第14题的新疆坎儿井题; 2013年历史试卷第13题,以"赤壁之战"(历史)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考生历史、地理(风向)知识,同时突出强调了历史"左图右史"的学科研究方法。

(四)突出海西特色,融入家乡情感教育。近几年福建省高考试题都适当地体现了我省海西文化的地方史特色,突出爱国爱乡的情感教育。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题第16朱熹"劝农文"题不仅反映了朱熹的理学思想,更散发出浓浓的闽文化的乡情。第41题试题的诗词再现了当年闽西革命老区"分田分地真忙"、"风展红旗如画"的壮观画卷。

2014届复习必须结合近几年高考的新特点或新动向,尤其是以2013年的省质检和高考为风向标,认真研读高考考试说明(福建版),根据本校的校情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做到高效有效备考。历史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运用多元史观,创新思维。复习课不同于新课教学,所以高三复习切忌的炒旧饭,否则会造成学生对复习的厌倦,更达不到提升能力的目标。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创新寻求新的突破。而运用多元史观开展教学提供新的平台新的视野,提供新的复习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极大地提高复习效率。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史学界的新思想、新思维、新观念尤其是以历史新课改提倡的文明史范式、近代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观来重新整合历史知识,创建新情景新角度,增强知识的创新。学生觉得新鲜而感兴趣,同时又能达到拓宽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

(二)以时代性引领,拓展视野。新课改提倡时代性,体现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提倡历史教学要关注现实、贴近学生生生活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所以教师在高三复习过程中适当以热点如关于问题、台海关系、中东问题、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周年记念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学科角度思考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社会现实、热点问题。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把时事的热点、焦点问题、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记念等渗透到复习中,关注热点,焦点和人类的重大的问题,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科综合素养。

(三)关注学科渗透,多元思维。事实上,新课改强调从多学科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文综卷的重要意义之一。高考文综卷的组卷从整体上来说是拼盘式的,但是也注重史地结合(即时空结合)、史政结合(即历史与现实结合)。从我所任教的几届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单科考试成绩感觉都还不错,但一考文综卷很多学生就不行了,其中主要的原因文综卷要求学生对同一试题提出的问题需要用多科知识综合解答。对此,在复习过程中,历史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串串门",注意历史与地理和政治学科的时时多学科交叉点,适时引导学生发展整体思维、综合和跳跃性思维能力,即围绕该中心点,让学生串连起历史、政治、地理三科的相关知识,从而形成综合化知识网络。

(四)关注海西文化,融入情感。自从福建省文综自主命题以来,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发掘和利用相关的福建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复习课,既可以为教学提供新角度新情境,也可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升华情感。如必修一:从闽台缘文化角度切入复习台海关系与祖国的统一大业问题;古田会议与中共领导的近代红色革命等。如必修二:可从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角度切入古代经济史复习、从近现代厦门福州泉州等地经济与社会的变迁切入复习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之洋务运动改革开放等。如必修三:从福建大思想家李贽的角度复习古代儒家文化、从泉州南音切入窥探古代戏曲文化等等。

第7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一、注重能力培养

研究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历史出题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纯粹考查基础知识阶段,侧重考查记忆能力。在这一阶段,只要把书背好,一眼就能找到答案。(2)前几年,命题范围更加细化,开始考查平时老师和学生不注意的地方,如教材中的小字和注释部分。(3)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常常设置新情境,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提升能力考查的层次,既立足于主干知识,又超越主干知识,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但是,也有部分试题学术性太强。(4)目前,高考命题在突出基本历史素养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鉴于目前的高考历史命题趋势,我们在平常的复习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些新场景新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各种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坚持了一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传统的三轮复习方法做一些改变

为使学生的复习更为有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传统的三轮复习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2008年9月―2009年3月仍是传统的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把握每一个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经过、内容、结果、影响、意义等,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和特定时期的阶段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使课本知识结构化、体系化。针对本校大多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受文理分科情况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相对薄弱、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的实际,我们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在细致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隐性知识。(2)在2009年3月―5月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相结合,以专题复习为主,辅以综合考试训练。(3)进入2009年5月,我们将剩余的20多天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回归课本,整理以前做过的习题,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三、关注文史常识

从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考查皇帝谥号开始,文史常识被引入命题领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是高考历史的一大亮点。这种做法与新课程改革相呼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针对这一命题趋势,在2009年的复习备考中,我们专门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史常识的讲解和训练。因此,我校学生在应对2009年高考试卷中考查姓氏起源这一题目时能游刃有余。

四、注重历史观的培养

过去的历史观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包括:阶级分析法,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用辩证的眼光看历史问题。现在的历史观不仅仅局限在这些方面,还出现了新的观点,如:(1)文明史观。人类社会逐渐走向进步、文明、开放,历史既是人类社会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社会的演进史。(2)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统一性去考查历史。(3)以人为本。把人类生存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人文主义、理性思考。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与复习备考中,融入这些历史观,开展各种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其以新的历史视角来审视历史问题。

五、夯实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备考,无疑是“无米之炊”。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高考绝不可能脱离基础去考能力。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力求做到“面全、线通、点透”。面全,就是对各个历史阶段特征力求宏观把握;线通,就是对历史线索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点透,就是对每一个知识点做透彻的分析,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力争让学生做到既知其一、其二,还要知其三、其四。

六、密切联系现实

鉴古察今是学习历史的基本作用,贴近时代潮流、不避社会热点是高考历史试卷的一贯传统,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大都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积极寻找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确定新的历史专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用历史的眼光留意生活中发生的日常小事,更要注意观察影响世界趋势的国家大事,从而引导学生传承惩恶扬善的人文精神,承担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理念,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将热点和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七、掌握解题技巧,规范作答

掌握解题技巧、规范作答是提高得分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专门总结了《历史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技巧》、《答题规范》、《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等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专门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另外,通过学生互评、老师面评的办法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八、精选试题

第8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关键词: 四川高考命题重点方向

影响历史命题走向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四个:第一,历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体系、内容安排、教学方式变化等,直接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走向,这一点在2009年高考试卷中已经证明。第二,史学研究的进展及其重大成果。史学研究新范式的引入、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新成果的获得等,会使试题的内容选取、切入角度、观点提法等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注意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文明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生态史范式五种新范式,这是我们的共识。第三,现实社会与生活。从国内看,全党、全国人民正为实现“小康”目标而奋力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这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必然会有影响。从国际看,来势汹汹的“金融海啸”很可能影响2010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第四,历史命题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题型的变化必然受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制约,既不可能固定不变,又不可能全部更新。

综观近年试题,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命题范畴外,新型的社会史和生态史试题已经大幅出现。由此,综合以上这些重要因素和对2009年全国特别是四川卷的特点与问题的探讨,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条结论:2010年四川卷必将遵循传承与创新共存、基础与能力并重的走向。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2010年四川卷可能的命题方向与重点区域。

1.命题重心仍然坚守传统阵地,继续坚持文明史视角,政治、经济和文化文明史试题仍占重要地位,以便突出对基础主干知识的重视、对中学教学形成正确导向。这个方向是我们备考的重中之重。

(1)重点考查历史主干知识。

历史主干知识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性、关键性、起里程碑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与现象。

(2)传统主要是指考试的命题区域与形式。

命题内容与考查手段显然会发展创新,必将把情感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必将把重视传统基础知识与重视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相结合。

(3)政治史考点向政治文明史转移,政治制度文明史是重中之重。其重点包括:

①古代: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秦朝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清内阁和军机处等)、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等)、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主要是科举制)、少数民族政权重要政治制度及其特色(特别是双轨制、区域自治,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社会和谐问题)等。

②近代:清代晚期政治制度的变化轨迹(民主政治构想、总理衙门设置、时期的相关措施、清末“新政”中的机构变化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和《临时约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及相关的政治制度(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

③现代:人民政协制度和《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

④世界史:重点是近代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如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英、美、法等国重要宪法等。同时,要注意苏俄和苏联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⑤政治制度与政治观念文明史的关联部分:如“三权分立”观念在美国转化为“三权分立与制约”政体、无产阶级思想和人民民主思想转化为国体政体等。

⑥受周年大事的影响(特别关注尾0的大事),革命史范式也需注意。众所周知,1840年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的标志。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重视对中国近代后期的革命史视角,亦即民主主义革史的考查,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我们有必要注意:引起社会重大转型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思想、经济原因,如1919年前后的历史与民族资本主义、三民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及由此衍生的国共关系与政治民主化、国家统一问题等);1949年前后的历史与思想;1979―1980年前后的历史与邓小平理论;甚至世界史中的类似问题,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1787宪法的形成与完善、法国大革命中的政体与革命思想和措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1950年及1990年前后世界局势与各国政治体制的变化等。相信2010年高考必将重视对这些事件的考查,特别是原因、影响方面的考查。

(4)经济史考点从物质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制度层面即生产关系的制度表现(如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法令、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等)。以往的经济史试题主要考物质技术层面的内容,近年重点则明显地向制度层面转移,经济体制及其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与调整成为重中之重。这与世界金融危机,以及我国正在深入进行的经济改革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所谓“攻坚”,其关键就是改革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为此,需要很好地关注总结我国及他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变“危”为“机”,在全球化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挑战、金融危机挑战中,抓住机遇、调整模式、升级产业、确保增长、促进发展。为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历史上的经营管理制度的演进:作坊制手工工场制工厂制垄断制跨国公司制(全球化竞争)。在此系列中,工厂制的出现是重点。

②中外古今的重要经济政策、制度和法令。如中国从古到今的土地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尤为重要)、农业与商业政策、中国历代重要改革过程中颁布的经济法令(特别是农业税制与农业商品化以及商业)、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经济措施及其在战后的运用与问题。

③英美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自由资本主义),前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形成与运用、影响与问题,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产生及其在七十年代的问题与八九十年代以来的调整改革与发展趋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亚洲国家崛起的经济模式与问题(特别关注东亚中国、韩国、日本,东南亚泰国、新加坡,南亚印度,西亚两伊与沙特等,各是一种模式),近现代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改革等,要注意结合国际国内环境对比分析。

④三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中苏经济结构的问题,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美、欧、中、东盟、西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及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变化与国际市场争夺,并将此问题融入全球化、区域化重大问题中考查。与之相关的还要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问题(如圈地运动、西进运动、中国古代北民南迁与江南开发、古代和近代农业商品化、经济结构变化与近现代城市化人口迁移、民工潮人口迁移等)。

(5)文化史将历史的精深问题与生活的常识问题相结合成为一种趋势。

①各个时代的新思想是文化史考查的重点。例如:中国历史流变中的“新思想”在古代最重要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或思想家)的思想,近代则是林则徐和魏源“师夷制夷”思想、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派的改革变法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含从激进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等。现代重要的是中共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思想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世界历史流变中的思想,最重要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思想、工业革命下的自由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列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等。

②文化常识也成为一种考查趋势。由此我们要注意教材中小字部分,新增加的社会生活史,以及文化史中一些常识问题的把握与延伸。如纪年法,帝王封号与年号,四川相关的文化现象,如方言、食品、饮茶、制盐、丝织、诗词、人物、习俗等。

2.创新试题将多方面开拓创新,坚持“三新”出彩,以扩大考查的内容,转换命题的视角,丰富历史测评的资源,充实试题使用的概念。

在近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了两类以往没有的试题:一类是社会史试题,一类是生态史试题(亦可称为生态环境史试题)。我们知道,按照现在我党的文明观念,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至少包括四个文明,即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进一步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建设社会文明(也就是常说的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这一观点在十七大一经提出,立即得到高考试题的积极响应。物质文明特别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社会的重要影响,社会史问题亦即与之相关的民生问题频频闪现;生态文明更是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特别是在2009年考题中尤多。对于历史高考复习来说,不必在这方面下过多的功夫,只要大体上知道“社会问题”是指什么,包括哪些主要方面,往往与哪些问题相关,以及发生与克服的规律、成功经验与教训启示即可。

(1)重点掌握特殊时期的社会问题,关注物质文明引发的社会巨变与转型中的民生问题。世界史中经历手工工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转型,要关注引发的民生问题如:赈灾与抗灾问题(战乱、气候、疾病、地质、环境等灾难)、农民问题、住房问题、生活资料问题、城市化与就业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贫困与社会动乱、社会危机乃至国际冲突问题、社会救济与福利保障体系问题、家庭婚姻关系问题、政策失误导致的社会问题等。

(2)生态文明要关注科技创新、工业化与环境、资源的关系问题,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与土地开发、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建国后工业化与资源环境问题、联产承包以后土地开发与环境问题、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3.继续采用专题考察形式,扩大考点知识覆盖。专题考查形式,有利于坚持主干知识的重点考察,突出研究型学习的有力导向,为新课程改革做好铺垫并逐步接轨。

4.突击抽查边角知识,增加试卷的新颖度。边角知识是指教材中标识的章节、教材中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等,有利于考察知识的严整性与认识的深刻性,并丰富卷面。

5.创新试题形式,考察思维探究过程。比如可能增加小论文,或者进行“完形填空”,或者探讨观点,具有开放性特点。特别是选择题,可能更多地出现开放性、研究性问题。虽然材料新颖、情景鲜活、选项概念新奇,但可以从历史教材或中学学科体系中找到可以被普遍认可的答案。

结合以上分析,2010年四川高考后期备考复习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复习方向。

1.转型时期的重大社会问题。(特别是贫富分化、扩大就业、社会保障、赈灾抗灾、社会矛盾、国家统一、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保护等问题。)

2.三农问题与扩内需、保增长、促民生。特别是土地问题、农村市场与农业商品化、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等。

3.经济危机下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体制改革、抓住机遇振兴民族经济问题。要注意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及其机遇与风险,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开拓竞争,中国与世界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及其与科技创新和能源、环境问题(特别是二战后的演变与改革调整),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包括WTO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重大危机问题。郑和下西洋与抗击海盗,近代各国克服民族危机的运动,国共合作克服民族危机,一战后两个世界的合作与争端解决,二战中国际合作抗击法西斯威胁,战后国际合作与斗争,全球化与区域化组织及其合作与竞争。

5.全球化与区域化下的中国与东盟、中美日三角关系问题。全球化与区域化及其机遇与风险,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亚洲国家的崛起与发展模式,亚洲合作抗击殖民主义侵略,中国同东盟、日本、欧盟的交往与世界多极化、全球化问题,以及现实条件下中美日亚太三角关系(对比欧盟一体化问题,重点研究亚太经济共同体问题,思考台湾在此问题中的出路)。

第9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一、以科学的历史胸怀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看作一个整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连续性和规律性,有利于抵制思潮

党的十报告和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正是以科学的历史视野,进行宏观的概括,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的历史胸怀。

党的十报告在阐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胸怀:“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着眼“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肯定和评价了历届党中央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做的努力。这样的历史胸怀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报告在阐述我们党的重大责任时,也采取了科学的历史的视野进行阐述:“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

回首历史的进程,立足现实的情况,展望未来的方向,这种联系到历史、现实、未来的观察问题的方法就是科学的历史胸怀。对于这种科学的历史的方法,做了精辟的界定和论述:“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这种联系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路,必然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看作一个整体,把其中每一个阶段看作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不仅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的内涵,同时也拒斥了民族虚无主义和。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更是运用这种科学历史方法的典范。他科学地分析了新中国60 多年的历史,澄清了长期以来纠结思想理论界的一些思想混乱,引起思想理论界的强烈共鸣和极大反响。他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样的分析结论,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精神完全一致,从根本上防止了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两个不同时期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以一个时期否定另一个时期的错误倾向。同时也堵塞了借口肯定其中一个时期而否定另一个时期的倾向。

这种对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的历史胸怀,还体现在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经验,梳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系统地追溯和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一直追溯到我们党做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计6个时间段。讲话有力地说明,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讲话也使我们明白了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史,从而使我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报告和十前后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的历史胸怀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看作一个整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连续性和规律性。这不但对于新进中央的领导干部而且对广大党员群众是一次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教育,同时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教育。

二、以科学的历史胸怀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能够更加坚定地看清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大趋势,超越社会主义发展的低潮和曲折,把握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流和主线

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它的发展历程不可能是笔直、平坦的大道,在披荆斩棘的探索中,出现曲折和错误,甚至出现低潮,是丝毫不奇怪的。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必然运用科学的历史胸怀,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透过曲折、失误和低潮,坚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的“两个必然”的结论,把握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流和主线,拒斥一切否定和抛弃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和一切思潮。

以科学的历史胸怀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早在1956年,西方各国借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而出现风潮之机,中共中央政治局经过认真讨论,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关于无产阶级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的历史经验》重要文章,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首先以科学的历史胸怀,深刻分析了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会出现曲折和错误。文章首先从人类社会几个不同的阶级发展的纵向历史脉络,分析了作为新生事物的无产阶级出现曲折的原因。文章写道:“自从人类社会分裂为几个利害不同的阶级以来,经历过奴隶主的,封建主的,资产阶级的,这些继续了几千年;而从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人类才开始经历无产阶级的。前三个都是剥削阶级的,但是封建主的比奴隶主的要进步些,资产阶级的又比封建主的要进步些。这些在社会发展史上曾经起过一定进步作用的剥削阶级,总是在很长的时期中犯过无数历史性的错误,而且是反复地一犯再犯,才能积累他们的统治经验。但是随着他们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他们仍然不可避免地要犯更大的更多错误,激起被压迫阶级的大规模反抗和他们内部的分崩离析,以至促进了自己的灭亡。无产阶级的和以前任何剥削阶级的,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它是被剥削阶级的,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是为了创造没有剥削、没有贫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也是最后一次的。这样的,担负着历史上最伟大、最困难的任务,面对着历史上情况最复杂和道路最曲折的斗争,因而它的工作――正如列宁所说的――也不能不犯很多的错误。”“整个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只有一百年多一点的时间,从十月革命胜利以来,还只有三十九年的时间,许多革命工作的经验还是不足的。我们有伟大的成绩,但是还有缺点错误。……而成绩总是多于缺点,正确的地方总是多于错误的地方,缺点和错误总是要被克服的。”这种科学历史的分析,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和群众的政治觉悟。

在《再论无产阶级的历史经验》一文中,又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凸显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应该历史地、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文章指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如果从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时候算起,到现在还只有92年。在这92年中,虽然有许多迂回曲折,但是整个运动的进展是十分迅速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占世界土地六分之一的苏联;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犯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敌人就高兴起来了。有些同志和朋友就难过起来了,其中有一些人甚至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前途发生了动摇。但是无论敌人的高兴、同志和朋友的难过或者动摇,都是没有充足理由的。无产阶级初次担负国家的管理,迟的只有几年,早的也只有几十年,要求他们不遭到任何失败是不可能的。短时间的、局部范围的失败,不但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但是任何有远见的人决不会为此而感觉失望和悲观。”接着,文章又将社会主义的初期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初期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对等地、历史的比较,从而无可辩驳地说明:一切新生事物虽然经过曲折发展,但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规律,人们不能用一时的曲折和失败,否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今天之所以引用党中央1956年的这一段论述,是因为它的预见性竟然是如此强烈,针对性竟然是如此准确,简直就像针对今天人们的思想实际而言。只有以科学历史的胸怀观察世界历史,社会主义制度初期发生的这些失败或者曲折,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这些所谓曲折和失败与当年的资本主义制度初期相比,确实算不了什么。照一下历史的镜子,资产阶级统治者今天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和理由指责和否定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状况。历史规律就是这样:“哪有一种新生的事物没有困难和弱点呢?问题在于未来。我们前面的道路无论还有多少曲折,人类最后总是要走到光明的目的地――共产主义,这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的。”(《再论无产阶级的历史经验》,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

运用科学的历史方法观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会超越低潮和曲折的迷雾,看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每一次高潮与低潮都是交替出现的。低潮反映了敌对势力的镇压和破坏,同时也反映了进步力量的弱小和缺乏经验。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是冲破了一次次的低潮,在低潮中总结经验,积累力量,最终还是形成一次次新的高潮。历史地看到低潮与高潮交替的规律,就能够不为浮云遮望眼,把握事物的本质,建立对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苏联东欧发生剧变的原因的20多年中,一些研究者竟然基本上或者完全抛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的甚至陷入历史发展的“不可知论”,所谓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再次泛起。西方也极力煽风点火,妄图借助于其某些“基金会”的力量左右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极少数人甚至宣传苏联是没有按照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进行改革,等等。也有少数人很别致地提出“从档案里发现历史真相”,似乎借助于某些档案材料的挖掘就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固然,历史学家重视历史档案的作用,但是,仅仅靠档案研究历史是靠不住的。第一,你选择的是什么样的档案?选择哪些档案?你选择的档案全面吗?第二,你选择的档案真实程度如何?第三,对于同一个档案描述的事实看法大相径庭怎么办?第四,靠某些新发现的档案能够看到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吗?对那些新式的迷信考据材料的人,对那些看到一星半点的所谓新材料就大叫发现历史“新大陆”的人,有必要提出以上这样的质疑。

近来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侯惠勤同志的自选集,其中一段论述令人很受启发。他说:“考据学不能代替历史学,考据方法不是历史研究的根本方法、当然更不是唯一的方法……因为考据最多可以鉴别史料的真伪,而难以真正确立史料的历史价值,即在多大程度上再现了历史。……历史的复杂性就在于它存在着无数相互冲突的事实,从微观角度看,它们同为真,都是‘事实’,而从历史趋势看,存在的并非都是真实的,相当一部分现存的事物已经失去了客观必然性,成为偶然的、纯表象的实例。”“要区分最能表现特点的材料,需要正确的历史观,需要认识和叙述历史的科学方法论。”(《侯惠勤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05-206页)这番议论真是一针见血,揭示了那些常常以宣布发现历史“真相”来制造轰动效应的人们的虚伪。

三、以科学的历史胸怀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能够科学地、客观地评价无产阶级领袖的地位和作用,捍卫革命导师是捍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9-150页)这是唯物辩证法在评价历史人物中的全面综合的运用。科学的历史方法反对以今比古,把当下自己的思想挂在古人的名下;同时,也反对苛求古人,要求前辈知道今日的具体情况、要求前人符合今天达到的某些认识。

党的十和讲话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以科学的历史胸怀客观地、科学地评价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袖人物。在党的十开幕式上,全体代表起立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默哀,表示深刻的缅怀。十报告评价:“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同时评价:“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乃至东欧国家的崩溃无一不是从否定甚至丑化自己的伟大领袖开始的。我们坚持思想的指导地位和正确维护同志的历史地位,不仅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从沉痛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教训得出的结论。这体现了我们党政治上的清醒和成熟。

对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领袖的态度和评价是一个关系重大的政治问题。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者不仅仅是一个卓越的领导人,更是一种制度的象征,一段历史的标志,一代人的精神归宿,客观上也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化身。一切想继续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人,都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领袖。反之,一切国内外企图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人,必然把没落阶级的疯狂和复辟旧制度的希望化为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仇恨,否定、攻击和丑化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袖。所以,在当代,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创始者的态度,就集中反映了对待社会主义事业的真实态度。这是一块试金石。实际上,这是我们始终面对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上了敌对势力的当,就会导致的悲惨命运。

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一切敌对势力常常抓住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某些错误或者所谓的“错误”,撕开缺口,掀起否定领袖的风浪,目的在于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更加需要人们以科学的历史胸怀,识别真伪,避免上当。在苏联的所谓“改革”中,的敌对势力从否定斯大林入手,接着就把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共产党的领导,统统当成所谓“斯大林模式”加以否定和批判。有的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都当成所谓“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加以否定,甚至颠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在斯大林遭到长期的否定和丑化之后,依次发生的事件是:列宁遭到粗暴的否定和批判,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遭到取缔,社会主义国家宣布灭亡。这完全实现了西方敌对势力几十年分化、西化和颠覆的夙愿;也是混在党内的那些背叛者公开出卖无产阶级事业的大暴露。当人们看到戈尔巴乔夫反对斯大林的全部真相时,社会主义事业大势已去!悔之晚矣!这个沉痛的教训令全世界无产阶级无不扼腕叹息!借口攻击斯大林而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这是20世纪西方玩弄的大阴谋,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再也不能忽视或忘却的教训。

四、关键是培育党员干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修养,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在全党培育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增强党员干部的基本理论修养和科学的历史胸怀,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思想条件。只有这样,党才能有凝聚力,党和人民才能有共同的话语体系和共同的逻辑,形成同心同德的局面,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掌握科学的历史胸怀,本质上就是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运用科学历史的胸怀审视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从事物纵向发展的脉络来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更能够清晰地看清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观察问题的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体现。这样观察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更加能够看清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能不能运用体现科学世界观的历史胸怀审视历史和现实,能不能在理性层面上解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能不能经得起严峻考验、能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命运问题。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证明,党的干部队伍的理论修养是合格的,经得住考验的。否则,就不能解释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克服种种艰难曲折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现实。但是,这种合格的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现实的各种曲折中不断努力学习、思考和实践。

近年来一直强调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干部的读书、学习和理论修养。他指出,一些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经不起考验,出现一些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和作风方面的问题,根本原因还是唯物史观不牢固。有了唯物史观,眼界才能开阔,站位才能高,才能看到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传家宝。”“这些基本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之中,内容博大、思想精深,需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深入钻研,需要原原本本地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才能领会得更加深透。”“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就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求是》,2010年第7期)前不久,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