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典教育理念范文

经典教育理念精选(九篇)

经典教育理念

第1篇:经典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课程思政;红色经典歌曲;高校声乐教学

红色经典歌曲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意义深远,展示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文化,对于我国和人民的意义非凡。直到今天,红色经典歌曲的巨大价值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育人育才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向学生教授红色经典歌曲,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革命历程,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激励大学生奋发图强。

一、选取红色经典歌曲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水平。很多高校在声乐教学中选取了红色经典歌曲,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的声乐知识,还能够了解红色经典歌曲的历史背景,深入地体会红色经典歌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有利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实施。然而,在选取红色经典歌曲的时候要注意考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水平,选取的歌曲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演唱和鉴赏的时候爱上红色经典歌曲。学生只有对红色经典歌曲产生了感情,才能够去了解歌曲创作的时间、历史背景以及背后的含义。如,现在广为传唱的红色经典歌曲《中国梦》,旋律优美,与流行音乐很接近,与现阶段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接受能力很贴合。这类的红色歌曲能够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也符合“课程思政”理念。(二)歌曲情感要极为丰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红色经典歌曲走进高等院校,学生学习演唱和鉴赏这些歌曲,歌曲中蕴含着的勇于拼搏、敢于争先的革命精神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我们伟大民族核心凝聚力的形成。选取的红色经典歌曲要感情真挚,或者是歌颂伟大祖国,或者是歌颂先进人物,或者是歌颂广大群众的拼搏精神,总体来说就是情感要极为丰富,这样才能够用情去育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课程思政”理念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松花江上》《十送红军》《黄河大合唱》等,这些都是蕴含着丰富爱国情感的红色经典歌曲,选取这类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更利于大学生了解红色经典歌曲蕴含的文化,促进大学生奋发向前,积极的加入“中国梦”的建设之中。

二、注重红色经典歌曲在演唱时的情感体验

声乐教学最重要的是歌唱教学,它的基础是嗓音训练,以情感表达为主要手段。在进行声乐作品的演唱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演唱者对于情感的体验和演唱者自身的感受,引起情感共鸣。这样的情感体验能够深刻影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利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实施。例如,《映山红》是儿童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曲,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八岁儿童潘冬子在我们党和革命先驱的影响教育下,与土豪胡汉三进行生死争斗、逐渐成长的革命故事。《映山红》这首歌曲响起的时候,小英雄潘冬子的眼中闪烁着仇恨的泪光,这部电影的爱国情感达到高潮。学生在演唱的时候会有葫芦丝伴奏,如泣如诉,主人公的心情也会感染到学生的演唱,将学生也带入到战火纷飞的年代,真正体会主人公和那个时代人们的爱国情感,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

三、注重红色经典歌曲的演唱评价导向

第一,声乐教学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检验专业技能能否合格,还要检验思政学习目标是否合格。利用评价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达到目标的地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他们奋勇争先;不合格的地方教师就需要与学生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统一价值认同,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价值观的树立。第二,在红色经典歌曲的声乐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潜移默化进行的,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评价原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动态发展情况。学生在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形成积极乐观的价值观。还要注重帮助学生克服掉羞涩、胆小、不自信等心理问题,从而更好的表达红色经典歌曲的文化内涵。

第2篇:经典教育理念范文

一、特色来自学校自身教育实践

回顾办学历程,湖南省凤凰县箭道坪小学(以下简称“箭道坪小学”)在较长一段时间之内,办学中遵循一条“执行上级文件、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完成教学任务、参加各类活动、争取各种竞赛成绩”办学思路。不可否认这没有错,也取得不少成绩。但是,没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没有突出的办学成就。人们在箭道坪小学看到的整体教育教学情况在别的学校也可以看到,或者反过来说,在别的学校看到的也可以在箭道坪小学看到。过了多少年了,能够说得出来、让别人刮目相看的也就是多年前的“童话引路”教学实验和语文电化教学实验。回过头来检讨,“童话引路”“语文电化教学”等实验,只不过是语文教学实验。学校整体办学思路没有大的突破,更遑论后来这些实验有的已经偃旗息鼓,有的没有新的突破。多年来,零敲碎打、走走停停地开展一些实验,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办学思想,学校的整体办学面貌没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没有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教育思想大改革。因此,整个办学思路、教学方法没有脱离旧的窠臼。为了实现《纲要》提出的“提供给每个学生适合的教育”,我们提出“典范教育”的办学思想。

二、 典范教育的内涵

儿童认识事物首先是从具体形象到概念,也就是说从形象到抽象。儿童从学前到学校之后,需要学习的知识增加了许多,而且逐年增加。他们学习知识需要学会掌握概念,然后运用概念进行思维以获取新的知识。新的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依然需要掌握新的概念,再用新的概念学习新的知识。逐步积累,逐步递增,这样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完成小学阶段的接受教育的任务。

学习新的知识都需要从学会掌握概念开始。没有概念的掌握,也就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从概念而后到规则,学会运用规则将更加有利于新的概念的掌握,更加有利于学习行为的规范。

对概念的学习和掌握首先是对原型概念的认识,而后再到范畴概念的认识,再到概念规则的认识和掌握。例如,“英雄”这个概念,少年儿童开始不知何为“英雄”。首先要让他们看一步电影片《英雄儿女》,告诉孩子们:王成就是英雄。为什么是英雄?他勇敢杀敌人。这时,王成的形象就是“原型概念”。这时孩子们记住了王成的形象,由仰慕产生模仿,再到认知。通过类似的英雄人物的形象,例如和平时期的雷锋也是“英雄”,他为什么是英雄?因为他为人民做好事。孩子们产生第二个概念,做好事也可以成为英雄。第二个概念“雷锋”就是范畴概念。各类概念集合起来进行归类,就是“英雄”。进一步,概念规则诞生了:“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这是对雷锋精神的概括,这就是对“英雄”概念规则的归纳。孩子们运用这个概念规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就完成了对概念的认知和运用。

运用原型概念来教育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原型概念的选择运用,换句话说就是选择“典型范例”。这样一种教育方式,我们称之为“典范教育”。

三、 典范教育的运用

记忆的选择和保持。记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没有记忆便没有学习。如何让学生产生长时记忆?心理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看见的比听到的记忆深刻,做过的比看过的记忆深刻。这就是记忆的选择性作用。为了加深学习的深刻性,要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正确选择。这就要确定正确的原型概念――典范。通过典范的学习,使学生加深记忆痕迹。在教育活动中,典范的行为进入学生眼帘,学习典范过程形成一种自己的学习活动,使之深深刻在学生的记忆中。这种记忆将形成学生的长时记忆,影响学生的终身行为。在教学中,有两个方面应该运用:一是教学中知识的典范例子――原型概念的选取,通过对原型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扩张到范畴概念中,再到概念规则;二是对于典范学习方法的选取推介,对典范学习方法的学习,形成对于学习方法的深刻理解,再到形成自身的、内化了的学习方法。学生对于典范学习方法的学习,比之教师对于学习方法的语义描述要深刻得多。

对典范的模仿和创新。模仿在儿童学习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无论是对行为的模仿还是对学习知识的模仿都是儿童的重要学习方法。心理学家对于模仿的实验都在儿童阶段进行。即使是成年人的学习也是从模仿开始。

在模仿阶段是从典型范例开始,从无意义模仿到有意义模仿。典型范例具有正负方向,因此模仿也就有正负方向。对于典型范例的认可,儿童多数情况下是从成年人眼中反射中获得的。选择典型范例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典范的模仿,学生将学会必要的规则,再运用这些规则模仿高级的行为模式,不再是简单模仿,而是具有特殊的创新成分在内了。这时的模仿已经成为学生运用典范概念规则进入到复杂的、更高级的、具有个人思维特征的新的模仿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加入个人思维的新成果。在加入新的思维成果时,学生会运用已经学会的典范概念的规则加以判断是与否,以此来确定模仿的方向正误。这就是学生从模仿走向不断创新的过程。

在所有情况下,模仿行为都是从单纯模仿到复杂模仿再到概念规则运用的判断模仿。这是传授知识的方式在任何一种学习过程中都起到决定作用。

这种典型范例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要求依然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典型知识范例的选择和典型范例的学习方法的推介;二是新的典型范例学习方法的形成和新的推介。

规则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典范概念规则的形成从意会到明确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形成开始只在个体中存在,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拉尼称为个人知识。由于个人对于知识的意会到明确并形成明确规则,而后才逐步扩散到其他人以至于整个群体。在此,我们认为形成这个典范概念的个人也就成为掌握典范概念的典范。对于典范个人以及由他发现的典范概念的典范方法肯定并加以推介,这个个人也成为群体中的被学习典范。

儿童行为成为学习典范对于儿童人格形成产生极大影响,促成形成更加坚定的意志力,完成新的知识学习。根据阿德勒的人格哲学,一个人的早年遭遇会影响其终身。受到鼓励和奖励的童年会激励终身,促使其更好地形成健全人格,会产生一种朝向目标努力的动力。相反,则会形成一种自卑心理,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很多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说明,少年时期的挫折而没有得以及时矫正,最终促使其走上一条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道路,并产生与社会冲突的动机。健全人格对于少年儿童在校学习极为重要,是其健康典范的前提条件,是其终身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四、 启动典范教育的几大支撑体系

一是典范教学工程。学校要形成自己的典范意识,教师也要形成自己的典范意识。学校从领导成员到全体教职员工要付出意志的努力,创造出典范式的典范教育。

二是典范教师工程。学校需要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但是这样的队伍只能依靠自己来培养。典范教师工程只能立足自身,通过实施典范教师工程来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典范教师诞生于学校骨干教师群体,这样一些教师,就是《纲要》中提出的“名教师”,是骨干教师队伍的带头人。

三是典范教育科研项目。教育教学改革所有项目从启动到实施有个过程,但是必须逐步成为典范。在典范形成的过程中,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必然会催生和带动一批新的微小项目,逐步壮大,形成新的典范项目。

四是典范教育的学校文化。典范教育的学校文化包括:班级典范教育文化;典范教育的课程文化;典范教育的环境文化;典范教育的制度文化;典范教育的教师文化;典范教育的学生文化。

典范教育实施后的短短时间,已经初见三大喜色。

一是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大为改观,积极学习、主动参与教育改革的教师人数明显增加。

二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人人学典范,个个当典范的风气初步形成,正在努力实现主席说的“让学生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成长在学校”。

三是教师从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逐步改变为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角度来评价学生。

第3篇:经典教育理念范文

1 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表达工具,也是一种人类与生具来的能力,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思维的再现。我国的幼儿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时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语言教育不仅对幼儿一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在幼儿阶段,小朋友已由幼婴阶段只言片语式的表达,进入到初步具备简单的表达一般思维的语言能力。

2 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幼儿感知能力

通过“眼到、手到、口到”的诵读,人类与生俱来所具有的自然的观识(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幼儿提前大量连贯地识字,而无需逐笔逐划来一个个地认字。传统的教育大纲中,小学阶段只学2000~3000个的生字。在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经典诵读实践证明,经过坚持不懈的诵读,许多学龄前小朋友即可轻松地学会认识2000多个生字以上,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若能将国学经典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从小到大必须普及的课程,分幼、小、中、大、研、博几个级别,分别列入各个级别的教育纲要。如此,我们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延续,就具有一代接一代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纲领性的保障。例如,收拾玩具时张×小朋友被报告打人,他申辩说:“他拆我的玩具” 我说那你可以叫他别拆呀。张×说:“我跟他讲了他不听”。我说:“是不是平时你不听话爸爸会打你”?他点了点头。“你愿意爸爸打你吗”?他说:“不愿意”。“那为什么呀”?“打了很疼”。“爸爸打了你你心里怎么样”?他不好意思地说:“很难受”。我温和地对他说:“你不愿意爸爸打你,希望爸爸好好跟你讲道理对吧?小朋友更不愿意你打他。记住,以后不愿意别人怎么对待你,你也别这么对待他。好吗”?他使劲地点着头。我通过把移情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相结合的方式唤醒他的情感体验,使他明白到不能用打人解决问题。之后我又让全班幼儿闭上眼睛感受,如果自己的眼睛被打伤了看不见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想象这错误行为导致的结果,懂得自己不愿意有这样的事发生就不能做会受伤害别人的事情。

3 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幼儿人文素质

最佳的记忆应留下对人生最具价值的概念和理念在幼儿阶段,人的大脑处于迅速发育成长阶段,记忆力奇佳。根据现代医学对大脑发育思维形成的认识和理论,幼儿所接触外界的任何事物、概念、表象等,都会在幼儿的大脑形成最初的突触,如果有价值的突触越多、越牢固,就越有利于以后其他突触的发育成长并彼此建立联系、渐渐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因此,在大脑发育的最初阶段,利用记忆最佳的特点,应该让幼儿尽量接触和诵读经典文化,留下对人生颇具价值的概念、知识、理念和文化。户外活动时小朋友向我报告李X摘花还把花瓣一片一片撕下来玩。我对李×说:“你今天穿这裙子真漂亮,象这树上的茶花一样美。你喜欢茶花所以摘下来玩是吗”?她点点头。“陈老师很喜欢你这裙子,可是我要把它脱下来玩再给它撕碎可以吗”?她害怕了。“陈老师才不会那么残忍撕你的裙子呢,你害怕漂亮的裙子受伤害,那漂亮的茶花被你活生生地摘下来,茶树该有多难受呀”。我让李×自己试着用力拉自己的几根刘海,问:“怎们样”?她说:“很疼”我又说:“你愿意别人把你的头发一根根地扯下来吗?――茶花被你摘下来就像你的头发被人扯下来一样的疼,你现在还会摘花吗”?李×使劲地摇着头。通过体验李×感受到自身行为的结果懂得我们不愿意受伤害就不能伤害我们的朋友和动植物,让幼儿通过生活的事情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3.1 浓缩的词汇有助于提高抽象能力

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化,其文体通常都是非常的简练,言简意赅。一部《千字文》,仅仅100个字,四字一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常识伦理、皆于其中。《中庸》把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归纳浓缩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受经历和阅历的限制,幼儿一般还是习惯使用简单的表象和词语来表征外部事物,他们还不善于使用复杂的词汇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即思维仍受限制,只能在实物和实际情景中应用已经形成或掌握的概念或词汇。在幼儿这个正处于接收外部事物表象,在大脑建立相应概念轮廓的宝贵阶段,从小通过大量诵读国学经典文化,掌握并习惯于简练的词汇,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

3.2 精练的语言习惯可促进幼儿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

人类的思维建立于语言词汇概念等等的集合基础之上,只有掌握了大量明确的词汇概念,并建立彼此的有机联系,才会形成思维过程。我国博大精深的国学宝库,正是现成的经典教科书。在幼儿教育纲要中也提到,“科学教育对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总理,经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处处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一种大国的高风亮采。

3.3 从小养成的习惯影响一生

从现代人才培养的理论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意识会推动他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会养成他的习惯,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其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会决定其命运。因此,幼儿养性,从幼儿感知外部世界,形成自身最原始的观念知识、道德意识的积累开始,通过大量的诵读国学经典,自幼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以期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逐步培养与周围的事物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的能力,这些都将对小朋友人生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3.4 传统经典文化对形成高尚人格的积极作用

第4篇:经典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典型引路;高校;工会;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79-03

高校工会加强对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乎高校教育的整体质量,还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高校教职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工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主题鲜明、内容具体、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又要依据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坚持寓教于乐,特别应该充分发掘典型教育的传统优势,同时建立典型教育的长效机制,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实现典型引路常态化,重塑榜样的思想引领地位,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更多大学校园的青春正能量。

一、“典型引路”的内涵

在政治学中,“典型”总是与“榜样”和“模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词源学的角度,“典型”最早在希腊文中是“铸造用的模子”意思。在中文里,“典型”的内涵可追溯到古籍《说文解字》:“典,五帝之书也;型,铸器之法也”。段玉裁注:“以木为之曰模,以竹曰范,以土曰型,引申之为典型。”可见,“典型”是一个由工艺学名词引申出的概念,原指模型与模范,中国古代谓之“典范”,“典”者即“典制”“经典”“常道”“准则”,典范又称示范、榜样、楷模和样子。在当今社会,“典型”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学含义,现指在同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包括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典型经验、典型做法等。

中国社会自古至今都将“典型”的示范作用用于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孔子曾主张“祖述尧舜,文武”,以古代帝王为典范来改造社会;孟子提出“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强调“君子”有责任和义务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教化“下民”。时至近代,“树典型”也成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和工作方法,优秀的典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如同一面旗帜激励人们前进的方向。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求恩、张思德,解放战争时期的刘胡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王进喜、雷锋,改革开放后的张海迪、孔繁森、郭明义等,都成为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精神航标”。但“典型引路”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树典型”,是对传统“树典型”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理论化,除了一般意义上介绍典型的先进事迹之外,更注重对典型精神的深度挖掘、对典型宣传的科学设计、对典型自身的连贯培养,特别是将“典型引路”上升到社会道德价值观理论建设的高度,究其内涵可从价值、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价值维度:维护伦理道德在中国社会的核心地位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社会的“社群认同”和“伦理承认”趋于弱化[1],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滋长蔓延,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形成商品拜物教和等价交换原则,一旦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必然造成人类道德大滑坡,“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个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的价值。”[2]“典型引路”能够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社会伦理建设出现的认同危机,利于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进一步维系。纵观党的九十年发展历程,典型引路工作可以最早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这些“典型”的形象充分体现着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和伦理选择。“典型引路”通过对选树典型的宣传、推广和表彰,使社会广大民众有了生活的榜样,同时在内心自觉形成伦理认同,能够引领伦理关系发展的主导趋势,同化或吸收日常生活道德话语的优秀成分,建立绝大多数民众认同共享的先进伦理关系体系和道德话语系统,以克服社会道德的混乱和社会伦理秩序的失范,有力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理论维度: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验证,中国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西方思潮不断冲刷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甚至直接冲击、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和国家通过“典型引路”的示范引导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改革积极性,为社会思潮和精神风尚引领了方向和目标,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精神上不彷徨、不迷路、不糊涂。每个典型都是内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符号,“典型引路”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营造出一种能提供政治认同及引导民众政治态度的符号模型”[3],将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具体化、形象化,把抽象的道德说教演变成形象的示范,把空泛的价值概念幻化成实在的样板,把形而上的精神感召变成形而下的具体行动,不断丰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有利于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三)实践维度:探索社会管理和动员的长效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环境基础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不良风气滋生,社会动员的方式逐步让位于科层化、规范化的方式,社会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典型引路”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整合的重要机制,是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的有效方式,通过“典型引路”方式在社会动员中利用象征符号资源,从而使社会动员的方式具体化、生动化,树立一大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模范人物,运用榜样的力量,发挥示范效应,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最大程度上优化了社会管理的效果。

二、高校工会开展“典型引路”工作的意义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育人和科研的双重任务,也是各种思潮碰撞交锋的思想阵地,其稳定与否事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大局[4]。高校青年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修养也直接决定了未来国家建设者的精神风貌,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5-6]。高校工会作为广大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在新形势下发挥自身优势,以“典型引路”工作为重要载体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价值观教育,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服务学校长远稳定与发展,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现实需要: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对高校而言,落实以人为本就是实现全校师生特别是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同时也要重视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要。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加上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压力增大,极个别青年教师在政治信仰、思想道德、育人意识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模糊或错误认识,主要表现为“重个人轻集体”“重业务轻政治” “重科研轻教学”等。作为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相对成型稳定,对他们而言,“言传”的影响远不及“身教”来得深刻,“典型引路”以其生动具体、贴近生活、易于接受的方式为青年教师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努力的方向,易于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引起共鸣,易于形成以典型激发典型的链式反应,用先进事迹催生新的先进事迹,强化典型示范成效。

(二)内在需求:加强人文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反映大家共同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学校的个性特征和精神灵魂。高校“典型引路”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典型们,身上往往鲜明体现着所在高校的大学精神与内涵,而大学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典型引路”工作通过凝练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可以将学校典型固化成学校符号,锻造成校园文化的优秀因子,实现高校优秀办学传统更加具体、形象和生动。“典型引路”不仅仅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并提供精神食粮,对高校而言也是对自身大学精神的挖掘与重塑、凝练与传承。全校师生对先进典型的学习与借鉴,会逐步内化为师生附着于身的精神力量,并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在青年教师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师德师风的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营造有利于师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提高的育人环境。

(三)本质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特别是高校内,亟须加大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典型引路”通过对先进典型的选树、学习、宣传及其精神的挖掘,能够有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催动高校内部上下齐心并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将促进整个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形成整个社会坚强的精神堡垒,以抵御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各种思潮涌入所造成的冲击。高校作为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机构,应继续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借助“典型引路”思想平台将全校师生的理想信念凝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为构建和谐社会汇合所需要的强大民族凝聚力。

三、高校工会实现“典型引路”常态化的路径

高校工会开展“典型引路”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让典型教育切实有效发挥价值观教育功能,还需要充分探索“选树典型―精神挖掘―深度宣传―示范引领―典型连贯培养”的典型引路基本路径,并不断健全完善,形成典型引路常态机制。高校工会应充分结合学校日常教学、科研、德育工作实际,从典型树立、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教育等多维度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让“典型引路”的影响深入校园、走入人心、辐射社会,让典型引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典型树立与普通认知相结合,增强教师对典型的角色认可

在先进典型的选树方面,要做到典型的真实性与群众性相结合,避免刻意追求典型的“高大全”形象而忽略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高校青年教师对过于“神化”的榜样十分反感,不真实的典型也无法真正让他们信服。因此,高校工会选树典型时必须坚持以“普通人”的视角,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切实将校园里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先进个人或事迹挖掘出来,按照“普通人”的方式去塑造和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典型,给受教育的教师更多的选择自由,受教育者基于个人判断去认识和感知典型的魅力。同时,要认识到青年教师对典型选择的多样性,不能试图用一种典型或一个优秀事迹达到启发所有受教育者的目的,因此在典型选树上要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和真实性,切实达到追求先进有标杆的效果。

(二)典型培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扩大典型在校园的示范效应

在先进典型的培养方面,要做到“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能因为是某方面的典型而把其刻意美化为十全十美。优秀典型的选树不容易,应客观看待先进典型的成长过程也是逐步趋于成熟,在加大宣传的同时不能忽略对优秀典型的严格要求和后续跟踪培养,要及时帮助典型克服存在的困难、遇到的问题,出于“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原则促进典型进一步完善、提高和成长。特别是在高校内,许多优秀的典型本来就是青年学生或者青年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成熟,要积极引导青年典型正确看待荣誉和得失,同时也要坚决反对和制止嫉妒、贬低、打击先进典型的不良倾向。与此同时,高校工会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放大典型在校园的示范效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宣传和学习先进典型,积极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三)典型宣传与主客体互动相结合,强化教师对事迹的情感体验

在先进典型的宣传方面,要做到“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传统典型说教的方式已不适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典型宣传工作须适应时展而转变观念,创新方法。在典型事迹宣传过程中,要尊重教师受众的主体性,转变典型宣传教育臆测性、单向性、强制性为互动性、合作性、适应性,切实将典型事迹与教师受众的主观感受,找到二者的共鸣点和契合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生活质量、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教师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富含教育价值的生活资源,使教师在生活体验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不断增强典型宣传教育的可接受性。同时,要注重典型宣传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相结合,显性教育方式与隐性教育方式相结合,集中教育、课堂探讨与分散教育、校园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借助博客、微博、微信、人人网等网络媒体增进典型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引导高校教师对典型事迹进行讨论,促进典型宣传教育向多维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海平.全球化、高技术、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和谐伦理关系的调查研究[J].江海学刊,2010,(3).

[2]李衍柱.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概述[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

[3][英]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主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任俊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1.

[5]李文君.《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4,(1).

第5篇:经典教育理念范文

一、科学认识理解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离不开理论指导和不断学习。从国家统一规定课程的落实到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经历观念的变革和行为上的变化。经过理论学习我们重新认识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这一界定包括三个要素:

一是学校本位。即以学校为基地,在学校中发生并一步步展开;以学校为基础,要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优势、资源为开发的依据;以学校为主体,是学校主动的开发行为,是一种校本化的课程实践,决策的主体是学校内部成员。

二是关注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开发,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必须把握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一般学习要求为基础的,而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为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总之,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从学校育人的目标出发,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公民素质这一学习需求。

三是持续动态的过程。既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课程不断改进、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背景、新理念

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宏观要求出发,《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标》强调的新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具体要求: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三是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显然,这些课程实施的新理念,自然成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的指导思想,为我们反思近年来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武器和方法指导,也为今后校本课程的开发指明了新的思路和广阔前景。

三、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发的实践反思

(一)开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缘由和过程

每天早读,各班诵读古诗的朗朗声音传遍校园,学校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借此契机,从2010年春季开学,学校有目的地开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至今有近三年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主要做法是:

1 课程开发组织: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责任人。由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处、教科室和少先队共同组织课程开发实施。

2 课程内容实施:共性内容――古代诗歌;分层内容――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安排《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由教学副校长、教科室、教导处,随机检查各班早读古诗朗读,背诵情况,及时反馈。

(--)开发校本课程的成效反思

我们认为,倡导诵读经典,特别需要理性地认识诵读经典的作用与价值,认真分析诵读内容对学生学习的适切性,关注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选择适宜不同年龄儿童诵读的内容,同时注重诵读的多种策略并辅助以其他手段,以丰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形式。

四、开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新设想

(一)内容设计:将校本课程每周一节的授课同早读统筹安排,将古代优秀诗歌与国学启蒙读物有机整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设计课程开发内容;

(二)思路规划:以校本课程内容开发的适切性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小学生三个年级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内容的选择呈现由易到难的梯度。同时,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落脚点,将儿童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述,其目的是重诵读、重涵泳,不断熏陶、长期滋养、感悟、积累。将经典诵读与日常的阅读结合;把语文和相关学科结合;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多种活动结合,以丰富校本课程的内涵,增强其融通性和渗透性。

国学经典的传承,是关涉国人生命素养的根基之学,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谈到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国学经典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人格、文化生命的培育。

因此,在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开发设计中,应当贯彻“读经典之书,做有根之人”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循序渐进,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涵泳,在涵泳中领悟,因为学识涵养、品行气质是无形的,是长期熏陶、滋养而成的。正是在与经典的持久而自然的“亲近”中,达成对中华母体语言文化的深层体认,将国学经典教育转化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

第6篇:经典教育理念范文

一、培育廉洁文化,各级管理人员要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加强合规文化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对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法违纪和预防案件发生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古人常说“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各级管理人员是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和推动者,通过加强合规文化和反腐倡廉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改造世界观、价值观,在头脑中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健康的行为方式,错误的观念引发错误的行为,所以教育和管理要“双管齐下”,把对人的思想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将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党纪国法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当中。一是以制度保障为抓手,以规范金融从业人员的行为为重点,重点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违反廉洁自律“七项要求”政纪处分规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重要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各级管理人员的从业行为,提高领导干部遵守制度的纪律性和自律意识,拧紧各级管理人员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总闸门”,不断提高各级一把手的“一岗双责”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二是《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要通过主动带头学习中央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学习各种廉洁从业学习资料、上廉政党课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自身对“腐败可耻、腐败危险、腐败不值”的认识,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职业生涯,经得起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和考验,在工作岗位上坚持理想与信念,洁身自好、远离腐败,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真正做到廉洁意识和理念深深植根于心。三是“跟着好人学好样,跟着瘪三学坏腔”。领导干部要谨慎交友,洁身自好,时刻警惕诱惑,做到防微杜渐,永葆清廉本色。此外,领导干部还要通过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做勤政廉政的模范,努力在企业中形成“思廉”“养廉”“崇廉”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也是领导干部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培育廉洁文化要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员工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根源和基础,基础打不好,根基就不牢固,所以,培育廉洁文化要切实抓住广大员工这一庞大的群体。特别是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经营头脑愈来愈灵活,业务越做越大,发展的步伐加快了,观念超前了,收入增加了,相应地,虚荣心、攀比心理的也增强了。由于一些处在重要岗位的员工放松了对自身的思想改造和行为的约束,、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现象也渐渐显现出来。这些人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内幕交易、收受贿赂、挪用资金,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下迷失了方向,走向了罪恶的深渊,断送了职业生涯。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过程中,打击是治标之举,预防才是治本之策,等到案件发生了才想起来预防的重要性就晚了。只有提前做好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目标才能得以全面实现。对此,要通过一系列能被员工所接受的方式来约束和控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让廉洁文化的陶冶功能真正释放出潜在的约束力,促使员工真正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廉洁的重要性,自觉改正不廉洁的行为。可以通过组织员工学习《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员工行为守则》《员工行为禁止规定》《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以及“银行案例警示”等材料,观看反腐倡廉建设专题片和图片展,联合检察院、公安局、银监局等司法机关共同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专题讲座,参观当地警示教育基地,纪检监察部门结合参加“基层案防会”开展案例警示教育,每逢节假日对廉政案防工作进行提醒等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利用职务之便做有悖于原则的事,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是错误的,是坚决不可取的,明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通过教育中净化灵魂,在教育中受到启迪,在教育中深刻反省,在教育中提高认识,真正发挥教育引导的突出作用,达到教育目的的最大化和实际效果,在企业中积极营造廉洁自律、合规经营的良好氛围。

三、培育廉洁文化要突出抓好正面典型教育

廉洁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和服务方向,企业可以借助正面典型鼓舞干部员工,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内容充实干部员工的精神世界。弘扬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是构建和释放廉洁文化的正能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面典型可以弘扬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具有辐射效应,用正面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进行示范教育,受教育的人更容易受到感染。正面典型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通过树典范、立标干、做榜样等对正面典型的宣传,把抽象的说理变成生动的形象,从而引起干部员工的共鸣,从而激励他们效仿榜样做人做事。正面典型是干部员工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准绳,可以引导干部员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廉洁从政、廉洁从业的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并通过搜集和建立廉政宣传阵地,以金融系统及身边人的先进典型来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员工认真履职,做好本职工作,将不能为、不想为的廉政要求变成员工不愿为、不想为的自觉行动,以此达到感染、鼓舞、教育人的目的,真正在全行上下形成和构建学先进、赶超先进、廉洁自律、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使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第7篇:经典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经典影视;教育功能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68-0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是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社会越开放越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影视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特点,是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从政策纲领上强调了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和要求。同志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十七大报告都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些都说明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推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日益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正在迎接新的挑战。教学手段单一,形式僵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就要求高校要根据新环境下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研究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措施。而“红色经典”无疑在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担当重要角色。

二、红色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伟大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操和高尚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诉求,蕴藏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文化。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等崇高信念具有较强的隐形教育功能,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传承和一致性,是我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受教育者通过观影产生自我的情感共鸣与感受释放,自觉接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信息。这种双边互动的教育接受模式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红色影视”以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形式,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优秀的“红色影视”标示着国家文脉和社会文化的核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时代精神。它作为一种视听综合艺术形式,在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映用诚实劳动获取美好生活的同时,兼具了先进性、大众性和娱乐性。红色经典的教育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为。

(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作是继承与弘扬革命精神的鲜活教材。作品当中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爱国情怀感染了一代代国人。对于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这一主题,我们通常是运用理论进行说教,这种做法让学生难以从根本上产生共鸣。而“红色经典”作品中再现的逼真画面与场景,却可以通过直观感受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把无形的教育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很容易地受到感动并接受。例如,影片《风声》中的中共地下党员顾晓梦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不顾个人安危,置身险境。被捕后,她凭着崇高的爱国信念和坚定的民族理想,战胜了肉体的痛苦和消亡。这种信仰的力量燃烧了千万观众胸膛里的热血,激发了观众深层的爱国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让革命先烈在面对小我与大我间的取舍时如此的大义凌然、视死如归。在“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革命、建设年代积淀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起到了继承和发扬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教化作用。如在《潜伏》热播后,地下党员余则成这一角色深入人心。其勇于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正是因为心中坚持党的信念、誓死为党效忠一生的信仰。该片表达的信仰的力量也深深影响了大学生,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党的事业的伟大和前辈们的牺牲精神。通过观看类似这样的“红色经典”作品,容易让大学生自觉的接受爱国爱党教育并自觉的明确坚定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政治信仰。

(二)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向上的精神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当今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特别需要用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和艰苦奋斗精神。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体现了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作品中所蕴含的诚信教育、责任心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本身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艺术表现手段,能够有效地使大学生自觉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并自觉的明确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比如电影《黄河绝恋》中的女主角安洁,因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投身革命的坚定信念,放弃了安逸的生活而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最终因护送国际友人欧文而牺牲。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是革命时期革命英雄的缩影,集中体现了坚定顽强的精神面貌。这些作品蕴含着革命志士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正是因为心中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他们在各种艰难的处境中都能够坚毅顽强。

(三)集体荣誉感和感恩教育

集体主义强调一切行为要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历史的中国能获得诸多的胜利并取得当下的成功,正式由于有无数先辈们舍己忘我并为国家为集体奉献一切。他们将国家、民族与集体的利益看的比一切都重要。但现在的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却非常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反观红色经典中的英雄人物,他们能够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如《闪闪的红星》中年纪虽小却时刻准备为革命牺牲自己的冬子、《》中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大集体的胜利和《潜伏》中为了完成国家和党交给的使命任务放弃了个人幸福和爱情的追求的余则成。从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身上,大学生能了解到只有当集体主义成为个人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的时候,这个人才能够成为一个思想纯洁和道德高尚的人;在巨大的个人利益的诱惑面前和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才会用生命和汗水捍卫国家的尊严。另外,感恩教育同样是新时期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重点。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国富民强的新时期,有着优越的外在条件,但有些学生却无感恩之心,不能自觉的用勤奋与努力来回报国家、社会和父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可以以红色经典影视作为切入点,选取震撼心灵的优秀红色影视,让学生看到前辈的艰苦奋斗、战争年代的恶劣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总之,红色经典影片有效结合兼顾了思想性和观赏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在直观可感的影像中,体味那段浴血斗争的革命岁月,感悟革命先驱英勇坚毅的革命情怀,达到净化灵魂、震撼心灵的良好效果,这对当下语境下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张红明.“红色影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8,(02).

第8篇:经典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材;人文教育;知识观念

伴随着中学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入,其教育现状的不足之处也愈益凸显。语文教学作为学校知识教学体系的三足之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其大多内容围绕应试而展开,削弱了对教材中人文因素的挖掘,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本文基于此现象,对教材中人文教育进行阐发和梳理,使得教育研究者对人文教育有更明确的认识。

一、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内容概述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

早在古代,中国和西方已有“人文”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易经》。《易经》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1]显然,早期的“人文”一词是与“天文”相对的概念。可见“人文”在提出时就已经表明其一个功用就是化成天下,即通过对于人性和社会各个阶级的观察考究,把握内在联系,通过施行的一系列总的教育来教化民众,直至化成天下。可见,我国古代“人文”的核心是对人的教化以期实现社会大化而成。西方的“人文”最早出现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古希腊以其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民主为西方近代文明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文献典籍。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者把人性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人开始成为独立的个体,脱离了神的枷锁而存在,在这一时期“人文”内容大大丰富,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立性,人性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二)人文教育的内容

人文教育内容就是塑造培养人性,提高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作为独立体的认识自身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上述三种关系延伸出来的人文教育内容就包括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是指人对于自身生命体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一些理念信仰。道德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语文教材中道德教育事例形成道德观念,教师并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外化为具体的外显的道德行为的过程。生命教育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对于生命体的正确态度与认识,这里生命体不仅包括人类还包括自然界中有生命的其他物种,并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语文教材中人文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

(一)人文知识

陈思和先生认为学校教育分为技术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技术知识是外加于人的知识,而人文知识是指对于人本身生命体的一种熏陶,它不是显性知识,而是隐藏在文学读本中的人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来获取的知识。通过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本身的存在和价值意义,体验生活,追求人生理想。如七年级上册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所体现的思想一是如何去克服困难,转危为安,二是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的引导教导孩子。这篇课文就透过这个小故事体现人生的哲理,它是人文教育内容的体现。

(二)经典阅读

经典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名作,还是它之后时代的名作。在语文学习中尤其重视经典选读,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也都是各时代的经典名著。中国有史记载文明达四千年以上,历经千年沧桑,垂范后世的经典更是女数不胜数。中国著作,远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诗经》,到中原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近至近当代《新闻两则》。各种题材繁多,诗如李白杜甫等之作,或雄浑或飘逸或低沉或沉痛;赋如司马相如等名作、词如苏轼柳永之语、曲、小说,新闻等众多。此间文言文,白话文点缀其中。语文教材是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所以都是以“本国”精典为主,恰当的引用外国的经典名著,如契诃夫、莫泊桑等人的作品[2]。取材精准,用之有度。经典文选是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经典学习,对于名人、伟人的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其思想闪光融入学生个人思想体系,正确引导学生培养情操,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

(三)文化意蕴

语文人文教育中应重视文化意蕴,教材编写中力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代的技艺成果。初中是中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材应承担起培养学生性格、性情,使学生走入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中,增强学生的本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这种文化传统包含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土人情、律令职官、天文地理等方面。语文涉及题材应精而广,博而深。

三、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 学习《走一步, 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领会在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让人无法预料的困难与挫折,但是应该学会“走一步,再走一步”,再大的困难都会被解决;学习《散步》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领悟家庭中亲情的可贵,培养学生对亲人关爱的珍惜;学习《老王》《信客》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体验生活在最低层的普通人民的淳朴、善良和默默无闻的美好品质;学习《背影》这

篇课文,就是要学生学会与父母相处,要记得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对他们时刻怀着感恩之心。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塑造的人格所具有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学生在人格上的感染与精神上的启发。比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指导学生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了解孩子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代表对父亲进行告白。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和家长的感情,与此同时还能让每个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第9篇:经典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文化经典 生命 教育

近年来,国学蓬勃兴起,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在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信仰的缺乏,价值观的迷离,使他们的生命迷茫而困顿:沉溺于网络,漠视生命,斗殴自残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大学”已经不是一个让人充满无限美好遐想的一方净土,一桩桩自杀事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的殒命到武汉大学的博士的自杀,乃至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一个个生命的凋零似乎用鲜血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

由此,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传播文化经典来挽救大学生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声疾呼大学生生命教育必然要进行文化传统教育。而且一些院校开始了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设,到南阳理工学院在学生中推行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的人。人的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人,夸美纽斯说:“有人说:学校是人性的工场。这是明智的说法。因为毫无疑问,通过学校的作用,人真正地成为人。”[1]郑晓江先生把人的生命分为“血缘性生理生命、社会性的人际生命和超越性的精神生命”。[2]前者是生理生命,后两者是人文生命。人文生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位列三才之一,可以顶天立地,在于人有情有义有灵,即人的精神性生命。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经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思想品格,生命教育中社会性的人际生命与超越性的精神生命都是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传统文化经典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其一,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思想类经典,具有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命。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学者徐春林把传统文化经典分为四类:即思想类经典、文学艺术类经典、生活类经典、科技类经典。思想类经典可分为儒释道三类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四书五经,讲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成己而成人,着重建构人的社会性生命。道家经典以《道德经》、《庄子》为代表,以得道成仙、自然无为为旨归;侧重生命的超越性精神生命。佛教禅宗经典以《坛经》为代表,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核要,直指人的灵性存在,侧重生命的超越性。儒释道经典中所探讨的生命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万论归一,讨论的是“有心灵生命的存在”。

其二,传统文化经典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智慧,有利于提升人格,涵养心灵。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无法离开传统文化而自成一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如道家的重生养生、少私寡欲;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佛家智悲双运,自利利他等思想,对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生命的价值与信念,保持良好心境,处理人际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智慧与修养,不无裨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纵观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仍然不尽人意。虽说《论语》、《孟子》等一些传统文化经典一直是很多大学本科生的必读书目,但在经典教育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面临困境。

原因似乎显而易见:

其一,西方的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实用主义的思潮,伴随着市场经济,席卷中华大地。人对物表现出无限的贪恋,金钱曾一度成为生命价值的标尺。大学校园亦非净土,实用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观,“学ⅹⅹ有什么用?”成为大学生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所谓“有用”即是否有利于考证、就业、赚钱等等,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所学知识与教育的价值。“教育即成长”的内在生命价值消失,“大学生”的生命开始物化,实用功利成为生命的全部价值,精神价值与智慧价值一片荒芜。美国教育家艾略特不无讽刺地说:“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利或更多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3]所以阅读经典在一些学生看来,费时费力,又不能获利,没什么大用。自然不会去阅读,更谈不上以经典涵养生命。

其二,一些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人文素养无法承担教育的责任。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高中“应试教育”以高考为终极目标,与提升人格的教育主旨无关,与功利性的目标有关。学生在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生开始失去方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而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人文素质,道德水准不尽人意。无法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院校中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教师,数量并不多,难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让人堪忧,君不见高校教师抄袭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其中不乏名校;一些“专家学者”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正在使这一称号失去光环,“高校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不再神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在的大学教师更多是在“授业”而非“传道”。大多在“谋食”,而非“谋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4],一语道破高校教育现状。很多教师成为教书的机器和工具,而非教育者。人文教育与素养,绝非几节人文课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的言传身教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庸》有言:“修道之谓教”[5],讲授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师,应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

古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庄子认为教诲之人,“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7]反躬自身,仁义忠信,恭俭推让这种素养,我们多数为人师者并不具备,而大学生命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启迪!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的生命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得以涵养,必须塑造教师自己良好的人格与心灵,否则无法涵养学生的生命。夸美纽斯说:“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它就是学习能提升我们、使我们思想高尚的智慧——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之为道德和虔诚。”[8]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迪与教育将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胜过任何教学技巧。老子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9]

针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与教育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尝试:

其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在阐释“和谐社会”的理念时,从“和而不同、中和为美、以和为贵”等角度阐释其文化内涵,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儒家理念。并介绍道家和谐观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与自我生命的和谐,强调道家“道法自然,敬畏与尊重生命”的发展理念。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过多讲述,为使学生达到自身生命的和谐,把笔者所撰写的论文《老子的心理和谐观》发到学生公共邮箱,供学生阅读与参照!在阐述先进文化时,介绍传统文化之精粹,激发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鼓励学生修身养德,经邦济世,承担社会责任。其次,课外开设讲座,讲解经典的读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应学生社团之邀,专门做了“以经典浸润人生”的讲座,结合自己的求学读书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以经典浸润人生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意义。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所执教的班级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对传统文化经典产生了兴趣。

再次,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计入学分。在笔者所列学生的书目中,除了与毛邓课程相关的一些红色经典外,还有《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朱光潜说:“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经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10]所以在开学初,我告知学生“与其到处挖井,不如深凿一井”,在对书目做了具体介绍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本,作为本学期的经典精读书目。让我感到惊异的是,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论语》。要求学生的读书笔记字数不限,但必须结合人生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的体会。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位同学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她关于曾子三省的体会:我们每天也应该反省自己,回忆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的地方,反省一天中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已经熟练掌握了,不能虚度每一天!”。从所交上来的读书笔记来看,学生确实从阅读文化经典中受益。

其二,课外组织《论语》读书会,以经典滋养生命。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因势利导,组织了《论语》读书会。之所以选择《论语》这本经典,原因有三:首先学生之兴趣与需要。近几年,随着于丹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的热播,《论语》几乎家喻户晓。大学生渴望接近《论语》又缺乏指导,尤其是人文知识比较薄弱的理工院校学生。其次从《论语》这本经典的文体来看,是格言语录式的对话,又比较贴近生活,很少有抽象思辩与论理,大学生读起来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读来会有亲近感。再次,《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魂”之所在,其所体现的实用理性有助于学生在行动中践覆。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里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孔子的回答)总是‘如何做’的问题。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11]所以这些处事格言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从而成为准宗教性能的教诫与体会。因此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

因此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与学生一同学习与讨论《论语》,学习分为几个过程:注音解字、释意连篇、涵泳讨论。由教师先主讲几次,每次不可贪多,不宜超过五章。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主讲。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论语》的学习,了解儒家文化,体会人生,躬身自省。在讨论阶段必须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如孔子在《论语》第二篇《为政》中集中论述了“孝道”观,我结合《弟子规》与《孝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孝的文化观念,也指出要辨证看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道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到了对父母的孝道,发现按照儒家的孝道观,我们每个人自身有很大的差距,深刻体会了孔子所说“色难”之理。结合社会现实,大家也讨论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观的冲击。最后形成了“行孝当及时,论心不论迹”的共识,对待父母尽力做到愉色婉容。在这样的经典阅读中,《论语》变成了启迪生命的文本,生命与生命可以真诚地交流,卢梭说:“利用日益成长的感性给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正是由于在他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12]。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个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每一次与学生讨论《论语》,自己仿佛做了一次心灵体操,自身的生命同时得到教益与提升!在共同的阅读中阐述道理,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滋养生命。

其三,在读书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成立“《论语》修身会”的学生社团。社团以“阅读文化经典,提升人文修养”为宗旨,以生命来影响生命,形成良好的氛围。学生在读书之余,组织了考察孔庙的活动。学生组织者对杭州孔庙先进行了考察,有一位学生讲解,提出相关问题,并召开了协会的会议,大家互相介绍,彼此熟悉。在考察的过程中,对孔子生平主要事迹,儒家思想及礼仪有了感性和具体的认识,又发现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论语》。结合孔子弟子颜回与曾子的事迹进行教育,当学生面对塑像时候,他们了解知识与人物的愿望比较强烈,教师的言语更容易渗入他们的心田!“《论语》修身会”刚刚起步,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在探索以传统文化经典浸润大学生生命的过程中,深感“知易行难”!以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生命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还不能吸引起大多数学生加入其中。同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指导学生进行传文化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真诚。孟子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也”[13],坦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生命的悲欢与感受!此外,一人的力量极为有限,需要学校多方力量的配合,教育应该形成合力!由于初步探索与实践,从笔者自身素养与教学教育实践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生命教育本身是“以心传心”的。没有经过实践与思索的理论是苍白与肤浅的,生活与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鲜活与丰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而行!相信经过同仁的共同努力,生命教育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会成为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8][捷]夸美纽斯著:任钟泉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第191页.

[2] 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6—105页.

[3] [英]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04页.

[4]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18页.

[5][6]陈绍编:《大学·中庸》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第10页.

[7]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7页.

[9]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 页.

[10]朱光潜:《谈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2008年版第92页.

[11]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