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的认知范文

工程管理的认知精选(九篇)

工程管理的认知

第1篇:工程管理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科学管理;知识

1 知识管理的先驱

科学管理对于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认识,是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有力证明。

1.1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对象

在科学管理中,知识对象并不是一个明确提出的概念,但是已经开始用知识的眼光来看待对企业有用的对象。

企业中的知识基础很广泛。企业中每项劳动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方法,按照正确的劳动方法,就容易顺利地完成工作。对于熟悉的劳动,操作者常会在实践中积累有一些经验技巧。企业中总是有一些根据特定的工作环境制定的制度,也有一些不是很明确也不是很正式的惯例,还有一些明显的规则或者潜在的规则。这些操作方法、经验技巧、制度、惯例、规则,都属于企业的知识。知识分布很分散。正是这样的分散,使得知识容易被司空见惯地习以为常。企业每天像前一天那样运转,员工每天像前一天那样劳动,在这样的静态环境下,知识在无意中被人利用,而人却不知道利用的就是知识。而一旦静止状态被打破,在动态中,问题就出现了,如新员工进入企业。当一个新员工开始工作时,他就会发现,操作机器需要操作指南,需要前辈师傅的经验,他还需要了解制度安排,需要知晓明暗规则。也就是说,他会发现,工作离不开这些知识。

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有三层含义:一是科学管理将原先不连贯的知识组合在一套统一的组织目标或思想之中,这里制定工作标准的前提就是认识到这些工作规则,也就是认识到知识;二是科学管理将知识标准化,使之在需要利用时,就能方便地获得,知识的价值是在应用中被体现的,知识的标准化加快了知识的价值体现,标准的制定,实际是已经知道知识的价值,而对知识价值都已经了解,显然,是已经发现了知识;三是科学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将知识进行存储,为无形的知识提供表现的载体,知识通过载体的表现形式更容易被发现。

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对知识的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知识被视为企业拥有、购买、生产、或销售等活动的对象。知识与企业中的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一样,都是企业中关注的对象。企业知识管理是为了发展、应用和改进知识。在知识管理中,首先要研究的就是对无形知识的识别,然后在认识了知识对象的基础上才能研究知识的利用等问题。知识管理中对于知识识别的研究,追溯源头,就是科学管理中发现知识对象的研究。虽然在科学管理中,并没有指出知识的概念,但实质上,科学管理是在发现了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使知识发挥了作用。

尽管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但是科学管理对于知识的认识仍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在科学管理中,只承认管理者拥有知识,管理者制定一切标准,工人仅需照章办事。这是历史的局限所致。

1.2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过程

科学管理中,也关注到知识的创造过程。知识的创造过程是知识管理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科学管理先见地研究了知识的创造过程,因此,科学管理无愧于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前驱。和对知识对象的研究一样,在科学管理中也没有对知识的创造过程作出概念上的详细表述,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对知识管理的贡献。

发现知识不是目的,利用知识才是最终目的。当知识被发现后,下一步就需要在合理的组织结构中被利用。知识是在应用中体现价值的,也是在应用中又创造出新的知识。知识的应用是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安排而进行的。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对知识的创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科学管理中,已经认识到合理的组织结构将对知识的创造过程起到激励推动作用。换言之,科学管理已经在寻找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管理试图找到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这些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

计件工资制通过差别计件发放报酬,使达不到工作定额标准的工人只能获得基准工资的80%,而达到标准的工人可以获得125%的工资。这样的刺激办法消除了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工人按照自身的努力程度获得报酬,这极大的激发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工人的创造力在报酬的激励作用下得到提升。

职能工长制是一种监督方式。具备良好品质的工长负责相应职能的管理监督工作,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和谐关系,有利于达到利益一致。专业知识是职能工长向工人下达命令的基础,而不是依赖职位的权力。在职能工长的安排下,工人之间更易于产生合作精神。工人的合作将使工作中的创造力得到加强。

例外原则是指工厂中的总经理应避免处理车间中的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留给专门人员去处理,总经理应该关注例外问题,这些包括在过去正常情况下未出现过的,或非标准的各种例外情况,既有特别好的例外情况,也有特别坏的例外情况。例外原则能检查出责任承担者是否履行了其承担的责任。例外原则对于责任的追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因此,责任者将减少在工作中的懒散,而将致力于完成工作,提高工作中的创造力。

科学管理在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等方面的作为,实质是在探索更有利于知识创造的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已经认识到,知识创造必须依赖于合理的组织结构,人员在有效的管理模式下,才更易于发挥能动性,创造应有价值。

2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缺陷

从科学管理的理论逻辑上,可以找到更完善的答案。根据科学管理的知识前提,可以显见,泰勒提出的不可能是知识管理。

科学管理有两个关于知识的前提。

前提一: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

前提二:工人不需要知识。

科学管理制定工作制度的前提假设是: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科学管理,首先是有一个分工的工作安排,即工人进行劳动,管理者进行决策。泰勒推行职能制,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计划部门与执行部门各行其是。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生产任务的有效完成,需要计划、组织、控制三个职能的协调。工人进行劳动,执行管理者制定的计划,控制着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管理者组织整个生产过程运转。工人的操作技能知识和管理者对于组织的知识需要有效的完整结合。管理者之所以是管理者,拥有决策权,是因为管理者更聪明,掌握有科学管理原则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像那些工人一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科学管理详细地制定了规则,工人应做的劳动规定动作,甚至搬运货物弯腰的角度等等。这些表明,管理者是掌握了工人所应有的全部知识,管理者根据这些全部知识做出决策。科学管理在描述用铁锹挖煤矿和搬运铁块的过程中,一再地强调工人要按照所规定的动作劳动。管理者已经充分了解挖掘和搬运的过程,工人不需要再进行思考,而只需要按照规定去做就行。

科学管理的第二个前提是:工人不需要知识。在科学管理中,在挑选工人时候,是以头等工人为参照的。泰勒在实验中以钢铁公司搬运生铁的施米特为研究对象,根据他的劳动产量制定了劳动定额,在普通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每天1.15美元的情况下,施米特平均每天可以挣到1.70美元。四肢发达的施米特是泰勒理想中的头等工人,在当时的环境中,像施米特这样的头等工人是很少的。科学管理中需要的是头等工人,而头等工人正是像施米特这样使劲出力气干活的人。在搬运生铁实验中,泰勒要求施米特完全按照所规定的时间和强度搬运生铁,施米特所做的就是来回地搬运和定时的休息。显然,头等工人是不需要知识的,头等工人所需要的就是力气。

泰勒在阐述他的工资制度时候,指出每一个部门的目标是:应让每一个工人做他的能力和体力所能胜任的尽可能高级的工作;应让每一个工人尽量达到同级别的头等工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泰勒认为那些在身体条件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但是却没有达到最高产量的工人,是二等工人。在科学管理中,对于非头等工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科学管理考虑的基础就是头等工人。

工人不需要知识,仅需要力气,这样的前提,显然是和知识管理格格不入的。知识管理强调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就是员工的知识,就是可以共享的知识。

知识管理认为,管理者不可能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工人也需要知识。而管理者在客观上又必须能够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因此在知识管理中就有知识的共享,企业中的所有人,无论管理者或是工人,都能够在统一的知识平台上共同分享对企业有益的知识,知识是企业中最大的财富。

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是对知识管理中提倡的知识共享的否认,认为知识是仅为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这也是知识不民主的态度。在知识管理中,所有人都拥有知识,也都能创造知识。在合作共享的良好气氛中,知识管理提倡的是知识民主态度。

以知识的观点来剖析科学管理,可以看到在“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假设下的科学管理,在理论上的脆弱性和事实上的伪真性。显然,泰勒提出的只能是科学管理而不是知识管理。

虽然以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科学管理有些缺陷,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管理无疑是有突破性和推动性的学说,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结论

知识管理的研究概括起来,也是对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研究。从静态的知识对象认知,到动态的知识过程创造,知识管理也是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从研究的内容实质上看,知识管理继承了科学管理。虽然科学管理并没有明确提出一些关于知识的概念,而且在知识的前提上有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意义。

科学管理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先驱,但是,对于知识的解释,知识从组织中抽象出来的过程,知识优化等问题,科学管理并没有给出说明,认识也不足。这些问题是留给知识管理的挑战,也成了知识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篇:工程管理的认知范文

调查显示需解决四大问题

我们发现,不同企业有关知识管理的风险意识,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比如:缺乏知识管理战略规划,没有将知识管理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从而使知识管理失去驱动力;没有把知识管理与企业日常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大家一忙,把知识管理给忘了;没有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缺乏交流导致用户缺乏了解;没有时间学习复杂的系统;缺乏技能方面的培训;用户无法看到个人的收益;缺乏管理层的认识和配合;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技术实施上的失败等等。

最近,我们针对中国企业知识管理项目失败原因进行了调查(如图所示)。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知识管理的建设中,有五大挑战需要引起特别关注:(1)缺乏高层的理解和推动;(2) 没有融入业务流程;(3)缺乏必要的知识管理技能;(4)知识管理优先级不够;(5)缺乏激励共享的诱因。

为跨越这五大障碍,基于以往的知识管理实践经验,我们认为一个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时需要渐进解决四个问题:

“想不想”的问题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高层:高层“想不想”做知识管理这个事情,有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支持知识管理这个事情。而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0.07%的被调查者表示“缺乏高层理解和推动”。

“会不会”的问题解决了“想不想”的问题之后,机构需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2.36%的被调查者表示“缺乏必要的知识管理技能”是推动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因此,在“会不会”这个问题上,适时、适当地引入外脑是很重要的。

“能不能”的问题外脑引入之后,可能交给企业一堆方案报告或者是搭建一套IT平台,但是这些方案报告或者IT平台是否真正能够转化为企业自己的生产力呢?还不一定,这就是“能不能”的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没有融入业务流程”、“知识管理优先级不够”被认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障碍,认同率分别达到48.48%和41.15%,而这两点也是经常导致企业“不能”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原因。比如:由于没有融入业务流程,就会让员工觉得知识管理工作和日常工作没什么关系,是一件附加事情,积极性不高;而“知识管理优先级不高”,则会导致员工在知识管理项目期间去做些贡献,而工作一忙起来就不管它了,因为知识管理优先级不够,有更紧急、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么,在“能不能”这个方面,如何进行系统的知识管理建设规划,如何结合业务流程进行知识梳理,如何建立真正适合工作需要的IT平台,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关键议题。

“愿不愿”的问题即使企业能够解决“能不能”的问题,还是会碰到更大的一个难题,就是“愿不愿”的问题,就是每个员工是不是真正愿意主动、长期、不断地做这个事情。而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35.94%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激励共享的诱因”也是一个主要障碍。因此,配合知识管理建设的绩效和激励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企业需要在知识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文化转变方面下功夫。

只有真正解决了“想不想”、“会不会”、“能不能”、“愿不愿”这四大问题,一个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才能从思维观念上的“意识到”,到工作中的“行动到”,只有持续坚持,知识管理才能真正内化成为企业的行为模式和工作习惯。

实施的基本原则

企业要想成功实施知识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实施知识管理的动力源自组织内部的变革需求。知识管理的实施动力,与其说是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不如说是源于组织内部的变革需求更为妥贴。事实上,也只有源于内部组织和流程变革的需求,才能驱动组织从上而下去共享、积累和应用知识,不断向“核心知识型”的方向靠近。

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实施知识管理之前,组织应根据自身的现状,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期望获得的改变排出优先顺序,以此来确定实施目标。

知识管理IT落地要先做知识管理规划。知识管理应贯穿于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高效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实现信息创新和知识共享,是组织成功实现知识管理IT落地的保障。

实施知识管理从业务流程入手。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知识管理是否与核心业务流程有机结合。在许多知识管理项目中,决策者和知识管理项目经理往往只注意知识本身的收集、分类、存储、查询和再利用。虽然信息的收集是知识管理项目不可或缺的内容,但信息的收集与再利用只有与特定的业务流程密切联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实施路线

认知认知是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统一组织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组织管理的意义,评估组织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组织认识是否需要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

主要工作包括:全面完整地认识知识管理,对组织的中高层(特别是高层)进行知识管理认知培训;利用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等评价工具多方位评估组织知识管理现状及通过调研分析组织管理的主要问题;评估知识管理为组织带来的长、短期效果,从而为是否推进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决策支持,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和推进方向等。

规划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

主要工作包括:从战略、业务流程及岗位等角度来进行知识管理规划;进行组织管理现状与知识管理发展的真实性分析;制订知识管理相关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并对流程进行合理化改造;进行知识管理落地的需求分析及规划;在组织全面建立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试点此阶段是第二阶段(规划)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根据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

主要工作内容:根据不同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和知识应用特点,拟订最合适、成本最低的知识管理方法,这称为知识管理模式分析KMPA。另外,考虑到一种业务体系下有多方面的知识,如何识别关键知识,并判断关键知识的现状,进而在KM模式的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升行为,这可以称为知识管理策略规划KSP。

推广和支持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组织内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

第3篇:工程管理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专业认同;组织认同

随着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突出,知识型员工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同时也给传统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知识型员工的概念最早由德鲁克提出,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给产品带来附加值,控制了财富的创造水平,是企业成功的潜在影响力。近几年,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已经从关注知识员工本身的性格特征转向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有效促进他们工作的方法与途径上。从冲突视角进行分析,为管理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好方法,尤其是专业―组织冲突这一议题,在目前国内研究尚不普遍。本文从这一视角入手,在对知识型员工专业―组织冲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方法。

一、冲突的定义

冲突并不存在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Thomas认为冲突是“一方感到另一方损害了或打算损害自己利益时所开始的一个过程”。Fink认为冲突是“在任何一个社会环境或过程中两个以上的统一体被至少一种形式的敌对心理关系或敌对互动所连结的现象”。Wall和Canister的定义是“冲突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感知自己的利益受到另一方的反对或者消极影响”。因此冲突可定义为行为主体之间因某种因素而导致的对立的心理状态或行为过程,或是两方或多方彼此感觉对立的情况。冲突的含义很广,既包括人们内心的动机斗争,也包括外在的实际斗争。

二、知识型员工的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冲突

相对一般员工而言,知识型员工由于所从事职业特点与自身特点导致与组织的关系存在双重认同的冲突―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冲突。这是造成组织层面冲突与个体内心冲突的根源,可能导致知识型员工敬业度降低、工作倦怠和离职等一系列行为。

(一)知识型员工的专业认同

知识型员工会体现出强烈的专业认同倾向。专业认同是指“个体按照其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从事该项工作个体的典型特征定义自己的程度”。专业工作角色具有独特的态度属性和价值观。当一个知识型员工认同自己的专业时,他会将这些独特的职业特质和价值并入自我的身份中,成为引导态度和行为的基础。可见,知识型员工将工作视为进一步发展专业技术和建立专业声誉的过程。

(二)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认同

Male与Ashforth(1992)认为组织认同是成员与组织一致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的知觉。由于认同都是针对特定组织而产生,为此具有难以模仿的特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当人们对某种团体产生认同时,会表现为组织成员有较多的合作行为、较多的与组织对手竞争的动力以及较多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认同已经被证明与绩效正相关与员工离职率及离职意向负相关。知识型员工组织认同感的产生意味着“我们感”的形成,是与组织结成事业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心理基础。对知识型员工而言,若是组织认同已经构成了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离职对他们而言则意味着某种心理上的缺失。

(三)知识型员工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冲突分析

知识型员工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存在矛盾,从本质上说是由于知识型员工从事的行业,专业化分工与外部网络实体对组织内部劳工分工提出了不同要求。一方面,专业化趋势要求在某些领域内形成一定行业内部团体,他们与组织传统的层级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制度上的、文化上的冲突。知识型员工倾向于以他们涉足的知识领域来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他们在特定的机构中工作,但他们并不对这些机构有归属感。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不同机构中从事同一种知识工作的人更有认同感,而不是对同一机构中从事不同知识工作的人有认同感。

组织―专业冲突在组织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不匹配时发生。由于组织关注于控制和职权、规则和制度,对组织的认同可能与知识型员工对专业的自主性和高标准的主张相冲突。这种冲突会引起专业人员在满足组织要求与满足专业价值观和判断时进行妥协。这种妥协越多,冲突就越大。在组织中,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更多的是通过工作小组的形式来实现,使得在任务小组领导者的行政管理体系之外,又可能存在一种专家体系,激化专业―组织冲突。这种冲突会激发知识型员工心理的矛盾和冲突,产生疏远心理和行为,最终导致敬业度降低、工作倦怠和离职行为。

三、组织认同: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的出发点

知识型员工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之间存在的冲突,以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雇主对员工选聘与解聘权和知识型员工利用其手中掌握的知识在组织间的自主流动形成了雇佣双方的双向选择,往往造成知识型员工流动性较大,员工与组织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因此,员工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看成是组织中的一员,即建立所谓的“组织身份”(organizational identity),进而培育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认同,是知识经济条件下对知识员工管理的重要出发点。

(一)建立鲜明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凝聚力。当一个企业的员工面对其他企业高额报酬的利诱而不为所动的时候,这就是企业文化所发生的作用。通过建立专业导向的文化、支持专业形象的提升来增加专业认同,从而增加组织认同,减少组织―专业冲突和离职率,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如微软公司就建立了及其鲜明的组织文化与层级机构,尽可能避免管理层与知识型员工之间价值观以及行为层面产生的冲突。微软拥有既能抓生产又能参与技术决策的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对专业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通过流程设计与组织文化特点成功避免了官僚行政机构的过度控制,高度共享的组织文化与高员工忠诚度也使得管理层在给员工较大程度自的同时保持着对员工产品设计方面的必要控制。因此,对知识型企业来说,用文化来对员工实施软约束,提高他们对自身组织身份的认同感,尤其是通过建立专业导向的文化,减少知识型员工组织―专业冲突,是培育知识型员工组织认同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员工的社会化过程

组织社会化是指使一个人了解承担组织角色或成为组织成员所需的价值观、能力、期望行为以及社会知识的过程。组织社会化对个人绩效、工作态度、组织认同和适应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在有针对吸引合适的知识型人才进入组织后,组织可以对新进员工采取伴随策略建立和培育组织认同。所谓伴随策略是指组织固定安排有经验的成员伴随新进者进行社会化,最典型的是“导师制”。通过导师的指派,新进人员可能将对导师的情感迅速转移到组织中,提升对组织的认同。根据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经验情况,选择适当的社会化策略,对他们组织认同的培育和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专业―组织冲突的协调建立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合理的工作团队与任务流程

对知识型员工来说,工作中较多的采用的是团队合作与任务小组的形式,因此,组织需要给知识型员工足够的独立自主空间,在流程设计上保证团队与小组不受行政管理体系的过度控制,同时为专业人员提供有效工作的资源,建立组织中知识共享、集体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提升员工的专业认同的同时,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认同。处理知识型员工与组织关系的关键并不在于建立一种严厉的控制系统,把人套牢挤出知识,而是希望形成一个人人愿意奉献和创造知识的管理系统。其内在要求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协调,实现组织与知识型员工的共同发展。

(四)设计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针对知识型员工流动性较高的特点,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是留住人才的一个关键步骤。尤其在传统薪酬设计之外,根据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点,采用员工持股、期权激励这样的方法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许多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员工持股计划对组织认同的正向效应。因此,实践中可尝试采取股票期权、利润分享以及技术入股和管理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个人对组织的所有权。

(五)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

建立开放而规范的正式沟通网络,加强对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引导和利用;同时,采用多元化、人性化、柔性化的管理方法,及时了解知识型员工所思所想,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在工作上帮助他们减压,设计弹性工作制度等等,都是提高员工组织认同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彼得・得鲁克.变动中的管理界[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张向前.知识型人才冲突管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

3、韩雪松.从冲突到协调: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认同培育模型[J].企业经济,2006(12).

4、Harry Scarbrouch.Knowledge as Work:Conflicts in the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Workers[J].Technolog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1999(1).

5、吴红梅.组织支持:解决知识员工冲突管理的良方[J].人才开发,2004(12).

6、秦文波.冲突在知识员工学习过程中的激励作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5).

第4篇:工程管理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组织,机理

1 项目管理的组织(运行)模型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项目建设和开发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日益增强,对管理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管理学及项目管理组织应运而生。

根据组织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通过系统思考,可以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模型。项目管理组织模型包括内核和外核两个层次。内核反映了项目管理组织的内部运作机制,可以以两部分结构来描述:在表面或显性的,是由“项目技术方案和措施”(简称技术)、“项目管理知识与程序” (简称管理)、 “项目管理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简称组织)三个模块组成的项目管理程序系统。在下部或隐性的,是由“项目管理人员的心理”(简称心理)、“项目管理人员的行为”(简称行为)和“项目管理组织规模和结构”三个模块组成的项目管理协作系统。外核反映了项目管理组织的环境,包括微观影响环境和宏观影响环境两个方面。微观环境主要涉及项目规模、技术与资金条件,项目公司的规模和技术管理能力;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技术与管理规范、社会环境等方面。具体模型如图1:

2 项目管理组织的“内核”

2.1 项目管理程序系统

项目管理程序系统由项目管理组织、技术和管理三个模块组成。项目管理程序系统的核心是工作。

项目的技术模块是项目管理组织的技术基础,其内容是由项目本身的技术特征决定的,要求有较高专业性。此模块的存在表明,与一般的企业管理模型不同,项目管理组织本身是技术开发与运用的组织,需要具备一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基础上进行管理活动。

项目管理知识与程序是相对固化的东西,具体包括项目管理知识与程序两方面内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首先提出来的,用以表示项目管理领域知识的总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括在项目概念(规划)、开发(计划)、实施和收尾阶段所涉及的所有一般管理理论和方法及专业领域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而项目管理程序是对项目管理知识的程序化和具体化,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决策、监督、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程序和工作。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针对所有项目而言的知识总和,内容繁多,无法也没有必要全部运用到一个特定的项目上。涉及到某一个具体项目,将由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决定项目知识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各阶段采用的管理、统计、控制、评估方法。同样,虽然在不同项目之间管理程序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否需要设置项目的每一个管理环节,某一阶段管理程序的次序和持续时间,也将由项目的技术措施和方案决定。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是“技术”定了“管理”,而不是“管理”决定了“技术”。

无论技术还是管理,都将受到项目管理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制约和影响。当项目组织规模不同,采用的技术方案和管理程序也不同。通常,项目管理组织规模大,技术方案和管理程序就有更大的选择空间,项目管理质量也更有保证,但增加了管理成本。项目管理组织一般是一个分层的组织,包括项目经理、专业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及行政后勤人员。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背景和经验都将体现在技术方案和管理程序中。因此,项目管理组织模块将对技术和管理模块产生直接影响。

项目技术方案模块与措施及项目管理知识与程序模块反作用于项目管理组织规模与结构模块。为了保证一定技术措施与方案具有实施的能力,项目组织规模必须满足最低要求(有些地方以政策形式规定了在一定项目规模下项目管理组织应配置的最低人数),项目组织的结构必须合理,专业配套齐全。同时,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要求项目管理组织专业结构合理,以组织决策的方式去弥补个人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空白领域;项目管理程序要求项目组织具备一定规模,以保证工程师有精力去履行工作职责,保证项目管理程序的落实。

2.2 项目管理协作系统

项目管理协作系统是由项目管理组织、心理和行为三个模块组成的。项目管理协作系统的核心是人。

项目管理的主体是人,项目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人。对项目管理组织的探讨,是不可能将人的心理因素排除在外的。人的心理过程包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可能根据自己掌握的项目的感观和文字资料,对项目目标、进程、技术和管理措施有一个初步的判断,这就是所谓的经验。随着项目的进展,管理人员会不断地修正和增加认知的内容,其认知程度也由弱到强。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反映对客观事物的好恶倾向。通常,当项目进展与项目管理人员预期的认知过程越吻合,管理人员越易于获得由工作带来的愉快和满意。一般管理理论认为,良好的情感过程对提高管理效率是有帮助的。意志,是人的一种品质,是人确定目标后坚持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当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有明确的认知(有经验)或认知过程顺利,就会有较坚定的工作意志(工作能动性);而坚定的意志也会促进其对项目认知的深入。

项目管理人员的行为是指在项目任务开始到结束期间为了实现项目目标,以个体或群体形式进行的建议、检查、指令、监督、确认、协商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由于项目管理工作具有一次性的、非程序化的、专业性强的特征,强调项目管理人员判断、创造和探索的能力,其行为更多时候表现为个体行为。但是,由于项目的复杂性和个体在决策中的获取信息、设计方案、决策和审查活动中所面临的缺陷,就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要通过建立一种特定的组织职责和组织单位来管理非程序化决策的制定”。为此,项目管理组织既需要注重个体,注重了解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动机,保持对其有效的激励;又需要关注群体,关注人际交流,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

项目管理人员的心理对其行为有重要的影响,项目管理的非程序化和探索性特征,使项目管理人员的行为更多是受到心理而不是环境的影响。当项目管理人员在心理上有公平感,认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和有意义,并且能得到应有的物质报酬,其行为更多地表现为认真负责、勤奋和团结。反之,则会由于心理作用而出现消极的工作态度。

在项目管理的协作系统中,项目管理组织的规模与结构与项目管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模块是紧密相关的。结构决定行为,若项目管理组织将群体组成一个自我管理的高绩效团队,形成强文化,项目管理人员在心理上将对组织有归属感,在较少的物质激励条件下就可以形成积极的心理和行为。管理人员的心理感受和行为也会反作用于组织。当管理人员心理上有满足感和信任感,就会形成开诚布公的态度,易于组织进行“深度汇谈”;在行动中既考虑自己的利益,又考虑别人的利益,用语言和行动支持组织。否则,则易形成组织中的“隐形墙”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习惯性防卫”,对组织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3 项目管理组织的“外核”

3.1 项目管理组织的微观环境

影响项目管理组织的微观环境很多,主要影响力来自于项目本身和项目管理公司两个方面。

项目的规模、技术和资金条件等决定了项目的总体轮廓、技术特征和进程。通常,项目规模决定了项目管理组织的规模。项目规模大,项目管理组织的规模也相应较大。项目的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管理组织的稳定性。有些项目持续时间达数年,其项目管理组织形式接近正式组织。项目的技术特征决定了项目组织的专业配套情况。对特定的项目,由相应技术背景的专业人员来实施项目管理工作,绩效会更好。项目的资金条件决定了项目管理人员可能具备的素质条件,充裕的资金,是配备高素质管理人员的必要条件。

同时,项目管理组织受项目管理公司的影响也很大。项目管理组织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组织氛围和工作作风,有些开放而随和,有些严谨而保守,这些特点主要是由项目管理公司的企业文化决定的;不同的项目管理公司有自己较为专长的工作领域,这也决定了项目管理组织的技术特长;大部分项目公司都制订了自己的管理程序,并通过项目管理组织将此程序落实;项目公司的技术人才储备也决定了配备高素质项目管理人员的可能性。

3.2 项目管理组织的宏观环境

影响项目管理组织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技术及管理规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虽然项目管理是管理方法的一种,但其内容多涉及管理和技术交叉的内容。项目技术和管理两个模块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及管理规范变化的影响。出现新的管理规范,将增加项目管理知识库的内容,可能改变管理程序;出现新的技术,也为项目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且,技术及管理规范的改变可能会导致项目管理目标和管理重点的改变。如在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领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出现,使安全监理成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会环境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有重大影响。当社会上弥漫着利己和腐化的气息时,项目管理人员易产生不公平感,即可能认为存在外部不公平,进而产生行为上的变化,如接受商业贿赂,降低职业道德标准。如果社会主流是一种敬业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项目管理人员则易于在心理上保持平衡状态,保留对工作的投入和奉献。

4 结语

项目管理组织(运行)模型是建立在项目管理理论、组织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尝试。项目管理活动虽然表现为一定的技术和程序,但实质反映了项目管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而这一切都将通过项目管理组织来起作用。项目管理的各种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也将通过项目管理组织的规模和结构起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惠民,等.工程项目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8

第5篇:工程管理的认知范文

一、图书馆管理员情绪认知工作内涵

1、图书管理员情绪认知的相关理念

图书管理员的情绪性是涉及心理学、管理学、行为思想学等多种领域,复杂且万变。本文界定了高校图书馆这个范畴,以职业岗位员工的情绪化作为分析对象。借鉴相关学者的定义,图书馆员的情绪认知是指图书管理员在从事图书管理工作中,持续监控自己情绪表达,遵循表达规则过程中是否有差异,努力采取一定情绪调节控制降低差异的思维认识形态。

2、图书管理员情绪认知工作的深刻内涵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那么图书管理员情绪认知工作就会遵循一定的意识规则。图书馆管理员情绪工作认知从岗位职责、职业道德、图书馆文化三种形式制定了相应的规则,例如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图书馆员文明服务规则等。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图书管理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会受到:规则难易度,工作任务难易度、工作环境因素、读者个体原因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高校图书管理员对情绪认知规则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产生差异。

3、图书管理员情绪认知的特性

图书馆管理员情绪认知表现在工作上,能够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查找资料的情绪和行为,故而存在对读者心理的间接目的性。图书管理员的情绪有感染和交流的作用,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时候会让读者有被重视被尊重感,这与大众在各项业务中享受“客户至上”待遇的感觉一样,这种情绪工作能够影响读者,产生愉悦心理,实现阅读需求。其次,图书管理员的情绪化具有可调节性。图书管理员的情绪是可变的,这是受自身与读者情绪反应产生的可调节变化。而这一变化必须要符合职业要求和组织期望,当出现与上述两方面背离的情绪时就要及时有效的进行调控,引导自己和读者情绪走向良好。图书管理员受到工作环境的制约,其内心情绪会因为图书馆岗位职责、职业道德以及行为规范的约束而在具体工作中波动。

二、情绪认知下促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转化

1、情绪认知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转化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情绪认知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一种体现,更是该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转化的关键。服务模式的执行者是高校图书管理员,这些服务执行者的情绪认知不到位,将直接影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构建的关键节点就是管理人员的服务要到位,模式转化的推进者是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员,管理员在服务过程中的情绪认知程度高低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转化的先决条件,认知程度高则服务模式转化小,认知程度低则需要强化转化。

2、情绪认知情况下如何转化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

在理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接下来将针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员认知程度分析一下怎样进行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转化。

首先,由于高校图书管理员情绪认知层次底下,转化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势在必行。在这种情绪认知情况下,必须强化“以读者需求为本”的服务理念,改变原有规则要求,实施严格管理和监督服务模式,排除在读者心中产生的不利影响。要重新明确读者在信息时代所追求的服务,明确获取文献资料的类别,明确可向读者推荐的资料,深入进行面对面咨询,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员专业知识和服务态度的基础上,更新服务理念,不再坐班熬点,树立“读者第一,服务为上”的服务观,将服务从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运用现代高科技实现自动化管理,提升管理时效,从不良情绪转变为积极服务情绪中来。

第6篇:工程管理的认知范文

基金项目:台州学院校立教改项目(jg2011032)

作者简介:肖磊( 1975-),男,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e-mail)379040707@qq.com。

摘要:《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将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列为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六大核心知识领域之一,如何提高该类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亟待研究。文章基于“引导深层学习,培育创新能力”的理念,从构建知识框架、加强课堂实践、改革考核方法3个方面提出引导学生深层学习的具体方法。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改实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思路。

关键词:土木工程;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solo分层法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45041998年专业目录调整,土木工程专业增设了经济管理类课程,但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并未得到各方的足够重视。2011年9月颁布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将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列为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六大核心知识领域之一,充分体现了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该类知识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处地位的重视程度。

土木工程专业经济管理类核心知识领域包括“工程项目经济原理” “工程项目管理” “土木工程法规”3个核心知识单元[1],文章所述管理类课程主要针对后两者。审视近年来该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下述问题:首先,学生普遍对管理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动力;第二,学生普遍对工程管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难以理解,缺乏深入探讨;第三,理论教学环节中缺少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训练,实践能力提高有限。为充分发挥管理类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笔者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尝试了教学改革,以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学改革理念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探索中,笔者曾基于“教学对象仿真、教学内容仿真、教学环境仿真”的理念,努力构建适宜的教学环境,收集实用的素材和实际案例,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学生综合能力却未见明显提高。集中表现在:第五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极少能运用管理的眼光去观察现场、发掘问题、分析问题。然而,实际工程中,管理环境变化万千,任何工程管理人员都面临如何把其他场所的工程经验成功应用于“本案”的创造性人工再造问题,所以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对基本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培育学生建立对工程管理先进理念和方法的正确认识,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锻炼学生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能力, 是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

(一)引导深层学习

“深层法”(a deep approach) 是由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biggs)教授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该方法以理解思想和探寻意义为目的,关注各个论据的意义、要旨和相互关系,而不是词语、文本或者公式本身。针对高校学习情况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深层学习法与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有密切关系。如果学生有能力把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且懂得如何将这些知识及其相互联系用于新的学习环境之中,他们获得的学习效果要比没有能力这样做的学生好得多[2]。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肖磊,等土木工程管理类课程“深层学习”引导法教学实践和思考

管理类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综合性强。比如:不能抛开施工项目管理而单谈合同管理,不能抛开合同管理而单谈造价管理,也不能抛开造价管理而单谈施工组织管理等。各门课程实际上是统一的整体,解决实际工程管理问题时往往是各门课程的综合运用,而这种综合运用恰恰应该是工程管理人员核心技能的综合体现。其所涉及的知识有相当的广度,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满足广度的要求,又要兼顾一定的深度,传统的讲授方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管理类课程的知识点就其表层含义来讲是不难读懂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了解。教师讲授的重点是针对繁杂的知识点梳理逻辑关系,揭示逻辑内涵,并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原理解释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4]。为此,引导学生开展“深层学习”十分必要。

(二)培育创新能力

创新能

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谓“创新”就是“创造和革新”,谈到管理创新,很多人觉得离自己很远,其实,管理创新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新观念、新构想的形成;二是已有先进观念和构想的运用。工程管理理论中有很多先进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可以很好地指导和支持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活动。根据笔者多年工程管理实践的体会,当前的现场工程管理仍然过多依赖于经验管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仅仅在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受到关注,而真正将其运用在管理改革和管理创新实践的少之又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实施过程中缺少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基层工程管理人员,因此,培育学生的工程管理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工程管理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积极引导学生创新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和参与现场工程管理创新活动,有利于学生达到建筑企业精细化管理所需人力资源的要求。

二、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

“如何引导学生深层学习”是教学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此为切入点,从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等3个方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一)分析知识逻辑,构建知识框架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必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下功夫。《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及时的引导。该《规范》强调,专业教学的内容由知识体系、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构成,与课程名称表达教学内容的方式相比,能避免课堂教学中知识的重复或遗漏。其中涉及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有3个,其中之一的工程项目管理涵盖8个知识点,分别涉及学院培养计划中的三门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1.基于pmbok对知识进行分解与再综合

根据项目管理学科和其他领域的关系(如图1),把上述三门课程中融合三类知识的内容分解,分别归类,帮助学生理清各相关知识的源头,更有利于学生联系已有任务,找出所学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先分别站在管理学和项目管理学的角度,把管理学的一般知识和项目管理学的专有知识分解,然后在建筑工程应用领域的实践中综合运用管理知识和技术能力,让学生明白通用管理原理和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途径。希望学生不仅是掌握一项操作技能或记住一些行业标准,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建立和管理技术应用方法的掌握。同时,提高学生认识,拓宽学生视野。

2.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逻辑树

借助“思维导图”工具(mindmanager)构建知识逻辑(图2),利用其可视化的绘图软件,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功能,引导学生有序地组织思维、整合资源,合理安排学习进程。鼓励学生将其作为一种学习管理工具主动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乃至今后的工作效率。

图1项目管理知识范畴

图2工程项目管理知识逻辑树

3.运用“霍尔结构模型”构建知识框架

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显著的系统工程特点。由于学生自身知识构建能力有限,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往往了解得支离破碎,很难形成系统认知,从而影响其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对某些具体任务,借助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构建立体化的知识框架,以便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对施工质量控制的问题,通过设计五维质量控制模型(图3),运用系统观来看施工质量控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并运用分层法对其进行分类,从而在貌似繁杂的因素中理清头绪、分清主次。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并且记忆深刻。

图3五维质量控制模型

(二) 合理设计课题加强课堂实践

对理论的理解需要通过实践来深化,加强课堂实践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课堂实践形式的选择、组织和课题的设计是保证课堂实践效果的重点。

1.课堂实践的形式

笔者主要采用课前作业加课堂汇报讨论的形式。提前一周将要汇报讨论的课题、案例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发给学生,明确汇报要点,充分调动学生探讨知识的积极性。通过主动研读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正是当前大学生所缺乏的[5]。以此引导学生摆脱知识灌输的惯性,积极尝试深层学习,积极尝试从管理角度认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问题,激发学生工程综合管理的潜质,为几年后走上管理岗位奠定基础。

2.课堂实践

课题设计

课堂实践要想获得较好的效果需要合理的课题设计。课题必须面向实际,但绝不是简单地模仿实际操作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把学习讨论作为对实践活动的一种领悟过程[6]。比如:在讲述项目组织时,提出“运用组织学原理设计一份项目组织策划方案”的课题。项目可以选择学生已有的经历,如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再结合学习任务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在讲述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时,设计了“运用五维质量控制模型设计桩基工程质量控制方案”的课题,在已有桩基施工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观看待桩基工程质量控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通过课堂作业和课堂汇报讨论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

(三)强调学习过程,改革考核方法

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传统考核采用选择、判断、简答、案例等题型。学生往往依靠考前强化记忆来通过考试,不仅占用大量时间,而且对所记忆的大量概念性知识点不能灵活运用,很难达到教学考核的效果。为此,笔者也尝试了改革。

1.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强化平时考核

设置座位分。以平时成绩加分的方法鼓励学生坐在教室前三排,客观上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

设置汇报讨论分。对参与汇报讨论的学生给与表扬和加分,鼓励学生主动汇报作业,并积极参与讨论。

2.采用开放性试题和solo分类法评价学习质量

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即可观测学习结果的结构,由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biggs)教授及其同事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提出, 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7]。solo 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

solo 分类法的基本观点包括: (1)以研究学习质量为主要目的,从学习结果在结构上的复杂程度出发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2)关注认知过程, 而不仅仅是认知结果,分析学生针对某项具体任务的反应是描述学习进步和认知结构的最佳方法;(3)可以从能力、思维方式、一致性与收敛和应答结构4个方面对学生的回答分成不同的水平。

为了改变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的局面,尝试开卷考试,设置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组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开放性地回答问题。依据“solo”分类法的原理,根据学生回答问题中所使用素材的数量来评价学生掌握工程管理类知识的量, 从学生回答中所表现的思维方式、一致性与收敛情况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即运用基本原理认识、分析、解释工程实际的能力。

三、 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为了解教学改革的效果,设置了开放性的调查问卷,主要采用“自我评价”的方法[8](表1)。结果显示,相比往届学生,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成效都有明显提升。

表1 学习效果调查统计表序号调查问卷情况反馈所表达的主要观点人数1课程互动很有兴趣52

对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53对所学课程知识有基本的了解144对所学课程知识感到有明显收获35

开拓了眼界,对监理行业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17注:学生共44人,根据调查问卷情况反馈所表达的主要观点分类,分入一类后就不再计入其他类。 四、总结与反思

“引导深层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是土木工程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从提升教学质量的角度,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开拓视野、完善思维方式、锻炼综合能力。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来看,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被动接受的思维惯式,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在缺乏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总结的情况下,很难适应跳跃性的教学方式,结果甚至不利于其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上述矛盾要求教师继续深入思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仍应兼顾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传授的学习需求,而通过加强网络课程平台建设,以及开拓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方法来“引导深层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另一个思路是从新生进校开始,即在各门课程中全面实施“深层学习”的引导教学,随着学业进展,逐步改善学生被动接受的思维惯式,为专业课阶段的“深层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11.

[2]澳·迈克尔·普洛瑟, 基思·特里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何凌.关于《建筑工程监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9):73.

[4]吴华,程嗣怡,叶广强,等.搞好专业课教学应遵循的理念及实施方法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2(6):47-51.

[5]李彪,宣恒农,等.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析[j].江苏高教,2012(3):78-80.

[6]唐徐林.建设工程监理概论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2(11):29-30.

[7]吴有昌,高凌飚.solo分类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95-99.

[8]郭胜伟,张稚鲲,谢松,等.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江苏高教,2012(2):85-87.

guidance teaching method for students’ deep learning in

management courses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xiao lei, shu xiaole, yang zh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318000, p. r. china)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 is one of the six core knowledge areas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how to improve the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needs to be research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eading students to learn deeply and cultivating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we proposed specific methods from three aspects of building a knowledge framework, enhanc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reforming the exam method. finally, combined with our teaching experience, we presen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第7篇:工程管理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知觉;归因理论;知觉管理;员工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2

对于一名管理者而言,有效地同员工进行沟通并对他们进行激励,是成功实现组织目标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能。但是,管理者却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员工对于管理者的行为所做出的反应往往并不是以客观现实而是以他们自己的知觉为基础的,他们是针对他们所看到的世界进行思维,因此,准确的把握员工对他们工作和管理活动的知觉无疑是一切有效管理活动的前提。

一、知觉的基本概念

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对自己所观察对象的解释说明,进而发展成为个人态度,并且影响个人的行为。知觉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分别是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其中,选择性指主体在同时接受刺激时,会选择性地把其中一些当作知觉对象,把另一些对象当作背景;整体性指主体会将知觉对象中的多个孤立部分认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解性指主体会通过经验与知识对知觉对象进行解读;恒常性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映像并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会相对保持稳定。

由知觉的特征可以看出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到知觉的形成,从而使得知觉主体面对相同的事务却可能产生不同的知觉,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知觉者本身——当看到被知觉的客体并试图进行理解时,主体特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应的解释;(2)被知觉的客体——被知觉的客体的特点会影响到知觉,同时,目标与背景的关系也会影响到知觉;(3)知觉情境——因为物体被看到的时间会影响主体的注意力,因此观察的背景同样十分重要。

二、知觉研究的管理学意义

知觉对组织中个人行为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员工在平常的工作中,对现实的知觉通常并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对于同一知觉对象,不同主体的知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无论组织在向员工传递期望信息时付出何种程度的努力,成员在感知时仍非常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同时,这种偏差会随着群体的扩大而迅速累计,最终大幅提升组织的沟通成本与冲突成本、削弱组织的运营效率。

所以,对于管理者而言,加强对知觉过程的理解,在传递信息时,认识到知觉偏差的存在及其产生的根源,将能够极大地提升其在判断组织管理问题方面的准确性以及处理相关问题的有效性,从而保证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组织目标的最终达成。

三、从归因理论角度审视组织员工的激励问题

1.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

管理者在平常的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对象往往是具有不同信念、价值观和意识的人类,当观察个体时,通常需要对其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动寻求相应的解释。归因理论指出:对某一特定行为所做出的归因不同,主体对个体的判断也会十分不同,当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主体总会判断它是由内因还是外因造成的。内因行为是在个体控制范围之内的行为,外因行为则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行为。

根据归因模型(图1-1),主体的归因判断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区别性——被观察个体在不同情景下行为的重复程度;(2)一致性——不同被观察个体在类似情景下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3)一贯性——被观察个体行为的稳定程度与持久程度。对于观察者而言,当个体行为表现出高区别性、高一致性、低一贯性的时候,很可能认为该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因素主导的,反之则很可能会认为是由员工自身的内在因素主导的。

图 1-1 归因模型

2.归因理论与员工激励

归因对于员工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上。例如,如果失败被归结为内因,管理者就会选择更有能力的员工或对其进行培训;如果将其归为外因,管理者暂时就不需要采取措施。但是,在现实当中,由于基本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和利己归因偏差现象的普遍存在,管理者在进行归因时想要避免失真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正因为如此,管理者想要给予员工客观的评价,保证组织的士气与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来降低这种归因过程中的失真。

首先,应帮助员工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管理者需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员工,明确员工的任务目标。员工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状态和对未来的考虑制定一组目标,而管理者会根据企业战略形成对于员工的期望目标,如果两者差距较大,就有可能困扰员工,使其对前景产生悲观。

另外,应帮助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在帮助员工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与组织成长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反馈,客观地找到导致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员工的绩效持续改进,并顺畅绩效管理的整个循环。同时,利用反馈鼓励正确的归因,还可以帮助发现隐藏在员工行为背后的机理,有助于管理者以更为有效的手段强化企业期望的行为。

最后,应始终强调以事实为依据。具体而言,要求对典型的事例进行记录,对员工的行为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线索,以此为员工行为及绩效的归因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管理者也可更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和监控。

四、从知觉管理的角度审视组织员工的激励问题

1.知觉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知觉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自我认知评价,作用模式被总结为“成功——失败模型”。该模型描述了自我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对成功或失败结果的观察与自我解释,形成对自己与他人的认知,并由此产生接受他人或自己的态度,最终转化为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第二部分是个人角色认知,作用模式被总结为“角色认知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个体通过相互接触,从多个渠道接收了行为期望,在观察结果后,会接受这种期望并形成认知,并由此产生接受或拒绝角色定位的态度,最终转化为积极、驳斥或者中性的行为;第三部分是控制点,作用模式被总结为“内部控制——外部控制认知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对相互作用进行观察,形成了对控制点的认知,即对什么在控制我以及我周围的事的认知,最终转化为不同类型的行为。

2.知觉管理理论与员工激励

知觉管理与员工激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自我认知影响着员工的成功与人际关系。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评价影响着自尊的形成,只有形成积极的自尊,才能积极行动并接受他人,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工作定位。(2)角色认知影响工作成效。清楚且现实的角色认知能促使个人作用最大化,尤其是在与个人价值观相符的情况下,能够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巨大的驱动力。(3)对控制点的认识也将影响员工接受激励的程度。控制点是指个人对命运决定因素的主观感受,区别对待内控者与外控者,实施与其控制点一致的内部激励或外部力量促进,是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重要前提。

根据知觉管理与员工激励的互动机制,综合现有的理论成果与实务经验,本文总结出了三种运用知觉理论实现员工激励的策略。

在帮助员工实现良好自我认知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的岗位培训以及鼓励员工开展自我培训,并对参加培训的员工给予适当补助,对其培训成果进行客观考核,帮助员工明晰其职业生涯规划,拓展其自我发展空间,促进认知提升。同时,管理者应积极关注员工,强化沟通,帮助员工形成积极的自我尊重。

在提高员工角色认知方面,管理者可利用详尽的职务说明书、轮岗制度等,给予员工恰当的工作角色期待和清晰的工作职责描述,并在分派工作时充分结合员工的能力、价值观、兴趣与职业发展规划,确保工作与员工个人特质的匹配,使员工各尽其能,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提升任务难度,使工作可以始终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另外,组织应该认识到员工不仅需要工作上的成就感,更需要家庭的美满与社会的认可,因此管理者可以利用福利、健康咨询、理财服务、开展丰富的业余活动等方式,鼓励员工追求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平衡,表现出对员工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充分认可。

在重视员工行为控制点方面,作为管理者,应对内控型员工和外控型员工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激励方式。对内控倾向的员工,可以授予他们恰当的权力,因为他们通常更具有参与决策的需要,恰当的授权对其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同时,管理者可以适度鼓励内部竞争,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对于外控倾向的员工,可以考虑奖惩并用,引入末位淘汰制,通过提高他们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实现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改善。此外,管理者应该通过健全规章,加强引导,发挥组织制度管理方面的作用,使其评价有据可依。

五、结束语

组织的管理者想要更加有效地对员工进行管理,必须时刻注意员工对应的知觉,同时有效地利用知觉管理激发员工的潜能及工作热情。最后,组织的管理者还应明确,一个优秀的员工因为不正确的知觉而离职与其由于正当的理由而离职对组织所造成的损失是等同的。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戴斌.基础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

[2]关培兰.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吉弗·哈里斯斯塔德拉·J.哈特曼.组织行为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第8篇:工程管理的认知范文

尽管许多人口头上都知道知识管理不仅仅是一套软件和系统,但在实践中,许多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其知识管理的实施都是从购买了或价格低廉或昂贵的知识管理软件、系统开始的。

由于知识管理理念在国内传播的时间还较短,许多企业的人员对知识管理并没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这样就造成需求方和知识管理软件、系统的厂商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知识管理软件和系统厂商的“忽悠”将许多企业的知识管理负责人弄“晕”:每家软件厂商说的听起来都很有道理,都没错,都仿佛很高深,都许诺他们的软件和系统能够解决企业的问题,让人无所适从。

有一些机构已经购买了知识管理软件、系统才发现问题:这些软件跟自己的需求不搭界,或者虽然满足了部分需求,但关键的需求和关注点却没有满足,造成项目的失败。

本文试图对知识管理软件、系统的五个主要问题进行辨析,使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文了解关于知识管理软件、系统的一些知识,降低选择的盲目性。

什么是知识管理系统?

所谓知识管理系统(KMS),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支撑组织知识管理实施的IT系统。

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名词,知识管理领域的专家、软件厂商、不同用户等心目中的知识管理系统概念并不统一。

知识管理领域的专家们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认识上分为两个流派,一是技术与工具观,一是系统观。T.H.Davenport and L.Prusak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经设计和开发的为组织的决策者、用户提供决策和完成各种任务所需知识的一种系统。Peter H.Gray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集中于创造、聚集、组织和传播一个组织知识的信息系统。知识库和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系统的两种常见类型。”

而IT系统和软件厂商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定义就更是五花八门,从IBM、微软、甲骨文这样的国际厂商到国内三五个人搭成的草台班子,都在“制造和开发”自己心目中的知识管理系统:做OA的说自己的是知识管理系统、文档管理系统厂商、内容管理系统厂商、数字图书馆、远程电子学习(E―Learning)等厂商都在宣扬自己的系统是知识管理系统。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说,制造型企业与研发型的企业眼中的知识管理系统一定不同,而一个初创型的公司需要的知识管理系统与一家具有一定规模和信息化基础的公司的需求差别也一定很大。

在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定义上,专家们冗长拗口的定义让人看不清楚,TT系统广商在自说自话,自卖自夸,每家都有多少成功案例和成功应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各异,每家企业所需要的或者已经在使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差异很大,这就是当前知识管理系统面对的问题。

笔者认为,所谓知识管理系统(KMS),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支撑组织知识管理实施的IT系统,其本质是一种经由网络通信技术、知识仓库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等等技术上建立的组织应用平台、工具、软件等。根据组织规模、类型、发展阶段的不同所需要的系统也不同。

系统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管理实施中的保健因素,虽然不能够推动知识管理实施的深化,但却很容易成为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

知识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管理的活动和实践,所以知识管理系统的作用不能被无限的高估,这也是国际知识管理界的共识。我们认为知识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显性知识的有效管理(获取、评估、存储、分享、利用和创造)和创造一个方便隐性知识显性化、共享的氛围。

有据可查的记载,最早的知识管理项目是一个美国Chaparral Steel的公司实施的,那时候有关互联网的技术还不存在,局域网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知识管理相关的技术还没有充分的研究,因而当时的知识管理实施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IT系统支撑,他们依靠内部管理和公司战略,明确知识管理活动内容等来实施组织KM。通过知识管理实施,现在该公司仍然是钢铁行业内质量与效率的领先者,同时他们一直保持了不太注重技术和平台的知识管理实施方式。

Chaparral Steel公司的案例不能作为知识管理实施可以不依靠系统的证明,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Chaparral Steel公司的知识管理实施不可能拥有比较完备、功能强大的IT系统来支撑。他们良好的管理基础和在知识管理实施上的努力和管理投入来弥补这个缺陷。

很少一部分人认为当前知识管理实施不需要知识管理系统一样能够实现,这是一种很狭隘和“傻瓜”的想法,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软硬件价格水平的下降,通过IT系统来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成熟经验和管理方法的固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在对待知识管理系统上最大的错误观念就是将知识管理等同于知识管理系统,认为有一套系统就实现了知识管理,就成就了知识型企业,这是很有害和错误的观念: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使用者都是知识工作者,所以知识管理的根本还在于人,知识管理系统本身不能带来知识管理的实现。

进一步说,知识管理需要发挥每个知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即便你强制每个人每天都必须用知识管理系统,但如果员工没有对知识管理的正确认知和主动参与,那么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就成为员工的应付,那么知识库就将成为垃圾库,知识管理永远无法实现。

对于知识管理系统的认识,我们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管理实施中的保健因素,知识管理系统本身虽然不能够推动知识管理实施的深化,但却很容易的成为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系统只是打下了一个知识管理实施的基础,但如果知识管理系统不适合组织的业务、不能够满足知识工作者的应用需求,那很容易成为知识管理无法实施下去的原因。

应该具备什么功能

完整的知识管理系统功能包括知识利用和创造、知识存储与查询、知识表达。知识管理系统最起码应该能够帮助员工做到在需要知识的时候知道去哪里查找,并简单方便的找到(知识库、知识地图);而在工作中产生的知识能够自动的沉淀、保存(员工协作工具、知识库),方便利用。

更进一步说,在对组织的核心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每个流程节点的知识需求和产出,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将员工工作中需要的知识自动推送到员工面前。

知识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的简单分类(见表1):

表1分类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不同需求的组织侧重点不同,而三个分类下的应用是互相交织的。对于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组 织,可能已经拥有了不同业务部门的协作工具,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可能是知识存储和表达的工具(例如统一的知识库和整个组织的知识地图)。

而对于起点比较低的企业,需求可能就是以员工协作工具为主,基于流程的管理系统,在这个基础上加强知识存储和表达功能。

知识库、知识地图、知识社区通常被称为知识管理系统的“三宝”,是知识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但知识管理系统在组织的IT系统中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必须跟其他已经存在的业务系统、其他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必须要能够跟桌面软件例如wo rd、excel紧密集成。必须能够处理PDF、txt、htllll、xml以及一般的动态网页,对于有需求的还要考虑支持多种语言。知识管理系统与其余系统的结合在我国当前的现状下更加必要。

如何选择

如何选择?第一位的是你的需求明确。另一方面要考虑变化、人(使用习惯、简单易用等)、业务流程。

组织选择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也是组织的知识管理需求明确的过程。只有明确了对支持知识管理的IT系统的功能需求、技术平台需求,加之对现有信息系统现状的分析,才能够制定出一个详细的知识管理系统需求说明,才能够去选择系统。对于系统,不少大型企业选择了自行开发,对于外购系统也要考虑是购买成型的产品还是购买可以二次开发的系统平台。

知识管理系统的选择必须考虑组织架构和业务类型的变化。当前,组织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比较大,组织架构和业务类型变动的几率也较高。所以知识管理系统的选择中必须考虑到系统的“柔性”,如果组织架构变动了,系统如何做到“虽需应变”。例如原来某几个人属于某个部门,某部门属于某事业部,如果将这个部门调入另一个事业部,其知识存量怎么办?如果部门撤销了,属于这个部门的知识该怎么处理,系统是否支持自动、快速的具体到岗位、部门的变动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知识管理系统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以后使用的员工的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人是知识的最重要载体,是知识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所以在选择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除了功能的需求外,必须考虑系统的可用性、易用性。不论这些系统功能有多么强大,但如果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有较陡的学习曲线,这样的系统很难在组织内真正发挥作用。

知识管理系统必须为所有使用的员工创造一个自然、简便的操作环境,结合每位员工完整的日常工作,做到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自然的进行文件管理、知识分享、知识利用和创造,从而让企业自然而然地建立知识管理基础架构,成功迈向知识管理之路。

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是融于员工的日常工作的,而知识工作者对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应该就是工作的本身而非额外的工作。让使用者在日常工作中自然而然地保留经验与知识,是收集知识最有效而快速的方法。让员工在工作的每一步都能获得以前的知识积累是提高知识利用率的法宝。

如果将知识堆积起来等待员工去发掘,这样的“知识库”很难让员工有兴趣去使用。提供员工一个更有效率、更方便的工作环境,让所有人在最方便的环境中,以有效率的方式沟通,创造全新的优质工作团队。

知识管理系统选择同时也是对知识管理系统、软件、工具厂商的选择。由于知识管理系统涉及组织的各个而且不同组织的需求差别较大,所以必须选择那些能够真正理解用户需求,真正能够从用户角度考虑问题的厂商,只有这样的厂商才能够真正的下功夫去满足组织的需要。

另一方面,国内的知识管理系统厂商大都不能够完全满足干组织的全部知识管理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明确自身的需求外,必须能够与厂商紧密合作,共同成长。

什么是好的知识管理系统

所谓好的知识管理软件和系统,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当前对知识管理实施的需求,并能够支撑将来需求的变化。而且要员工乐于使用、简单、快捷。对于不同的需求,没有一家厂商能够提供全部的系统和满足所有的功能,不同厂商拥有不同模块和功能。

好的知识管理系统起码能够满足:

功能需求既满足当前显性的功能需求,也能够发现隐性和将来的需求;

系统的技术架构需求技术架构具备先进性,能够与已有技术架构整合;

业务流程融入流程并支持流程。知识的产生、存储能够在流程中自动实现,知识的创造与共享能够有推送机制和环境;

第9篇:工程管理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技术;前景发展

1.建立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1.1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PMBOK

PMBOK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是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 nt Institution , 简称PMI ) 所创建的一套项目管理知识体系,1986 年首先推出, 又分别在1996 年和200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PMI 于196 年在美国宾州成立, 是目前全球影响较大的项目管理专业组织, 它的成员主要以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为主。

1.2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ICB

ICB( IPMA Competence Baseline―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标准) 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简称IPMA )于1996 年推出的一个项目管理知识范畴体系。IPMA 于1965 年以欧洲国家为主成立的一个国际项目管理专业组织, 现在它的成员以代表各个国家的项目管理研究组织为主。

1.3 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2003年6 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由国内一批著名的工程管理专家学者《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一书, 它是由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IPMP) 中国认证委员会授权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CPMC)组织编写的,它在借鉴国际上通用的项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近20年推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初步建立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管理知识体系(C - CPMBOK)”。

2.实行项目管理资格认证制度

2.1 IPMP

IPMP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是IPMA在全球推行的四级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体系的总称。IPMP是对项目管理人员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的综合评估证明,根据IPMP认证等级划分获得IPMP各级项目管理认证的人员,将分别具有负责大型国际项目、大型复杂项目、一般复杂项目或具有从事项目管理专业工作的能力。IPMA依据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标准ICB,针对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不同将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质认证划分为四个等级:(1)A级证书CPD(Certificated Projects Director -认证的高级项目经理);(2)B级证书为CPM( Certificated Project Manager -认证的项目经理);(3)C级证书为PMP( Certificated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认证的项目管理专家);(4)D级证书为PMF( Certificated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tioner -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

2.2 PMP

PMP是由项目管理协会(PMI)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知识体系之上建立并在全球推广的一种项目管理专业入士认证制度。现由三种资格认证体系构成:(1) CAPM( Certificated Associate in 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专业助理师资格认证;(2) PMP(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3) CAQ(Certificate of Added Qualification) -行业项目管理师资格认证。

2.3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质认证

中国建筑业协会为了提高中国建设工程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和建筑业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在全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别是培训内容中增加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引进了国际项目管理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标准。

经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同意并授权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简称CPMC)负责IPMP中国建设行业的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工作,其中包括建立国际项目管理(建设行业考前)培训体系的建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考前培训的教材绕一使用中

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编写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以及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授权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专业培训教材。

2.4 注册建造师

注册建造师是国家实行的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执业资格管理制度,这一执业资格制度将逐步替代原有的施工项目经理行政审批制度。现阶段实行注册建造师与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双轨制,至2008年2月27日过渡期满后,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将停止使用。

第一次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将于2004年9月25和26日进行。注册建造师共分14个专业,每个专业分为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依据规定,一级注册建造师可以担任《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中规定的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可承担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二级注册建造师只可以担任二级及以下建筑业企业能承担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

3.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创新

近年来,在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上,突破了传统的业主自行管理、设计一管理、项目管理承包与项目管理、项目总承包、CM和BOT等模式,提出并应用了一些新的组织模式。

3.1 Partnering棋式

Partnering模式是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80年代末在美国产生。它是指项目参与各方为了取得最大的资源效益,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短期或长期的相互协定。这种协定突破了传统的组织界限,在充分考虑参与各方的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共同的项目目标,建立工作小组,及时地沟通以避免争议和诉讼的发生,培育相互合作的良好工作关系,共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共同分担风险和成本,以促使在实现项目目标的同时也保证参与各方目标利益的实现。

Partnering模式在组织上的特点就是有一个Partnering主持人(Facilitator),他是由参与各方共同指定的负责整个Partnering模式的建立和实施的人员。Facilitator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其主要任务是策划、准备并主持所有的Partnering讨论会,指导形成Partnering协议书,指导建立项目评价系统、争议处理系统和工作小组。组织Partnering模式的培训,并在Partnering模式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指导和强化Partnering模式。

3.2 动态联盟模式

动态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者特定的事业部和职钝部门,为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的一种网络式的联合体,它是那些欲结盟的企业在自愿原则下,出于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不确定性、实施优势互补等目的,以契约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合作模式。

动态联盟的主要成份和组织结构可以根据特定的项目进行重新的组织安排和组合,这种组合是经营战略、结构和管理方式的一种特殊结合,既不同于市场也不同于企业,而是第三种组织形态。在项目管理中,动态联盟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3.2.1供应链式动态联盟

即施工单位和原材料供应商之间建立供应链式的动态联盟,施工单位向供应商提出对原材料的质量、交货期、价格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双方的信息共享,供应能够及时了解施工进度和原材料需求,施工单位也能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动态联盟建立可在投标前,也可在中标以后。

3.2.2总承包式动态联盟

对总承包发包的项目,可在招标前若干施工企业、设计单位和材料供应商以动态联盟方式组建施工联合体进行总承包投标,中标后根据联合协议以动态联盟方式进行工程建设。也可在中标后,由总承包企业组建设计单位、施工分包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的动态联盟,以动态联盟方式进行工程建设。

3.2.3冈络式动态联盟

总承包式的动态联盟是建立在合同关系基础上的,而网络式动态联盟是建立在自愿合作和信息与活动交互基础上的,动态联盟体内的各方未必有合同关系,各方之间根据联盟协议进行合作,这使合作各方能够在等地位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

3.3伙伴关系模式

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伙伴关系管理模式是指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通过签订伙伴关系协议做出承诺和组建工作团队,在兼顾各方利益的条件下,明确团队的共同目标,建立完善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和矛盾的友好解决的一种项目管理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是介于Partnering模式和动态联盟之间间的一种模型,它即没有Partnering中的第三方协调人,也不似动态联盟模式中以总承包企业为主导的临时性和项目型的共同联盟关系,而是一种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的一方处于领导地位,如业主方。伙伴之间根据一种”伙伴章程”来相互约束和协调。负责香港公营房屋的兴建、出租和出售的香港房屋委员会近年来一直致力地推行这种模式,房委会还在其制定的2001/2002机构计划中进一步强调了“与顾客及其他参与者建立伙伴关系,并加强与员工和顾客的沟通,清楚了解彼此目的和需要”的策略方针。

4.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在项目管理中,项目计划与控制方法已不在限于传统的计划与控制图技术(如甘特图、进度计划网络技术和资源分配图法等),随着人们对项目管理要求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思想方法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4.1项目风险管理技术

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一直把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附加内容,而不是把它作为项目管理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复杂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技术逐渐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如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决策树技术、风险评级技术、模糊数学方法、风险分析模型、风险注册数据库系统(Risk Register Database System)等。项目风险管理技术的一个新的思想,是将风险管理整合到项目管理的框架体系中,实现全寿命周期的风险管理,称为风险管理过程(或程序、流程)技术(RMP -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4.2 项目集成化和结构化管理技术

现代项目管理取得革命性发展的一大特征,是在项目的组织、计划与控制以及人力系统采用了集成化的管理方法,将项目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整合,形成管理的整体化和集成化。实现集成化的主要方法就是项目管理的结构化技术,包括项目结构分解技术(PBS)、组织结构分解技术(OBS)、工作任务分解技术(WBS)和费用结构分解技术(CBS)。项目管理的结构化,不仅为集成化提供了框架,而且为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系统的设计、计划与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帮助。实际上,现代项目管理主要就是依靠这种结构化技术。

4.3 项目管理可视化技术

由于项目管理酌复杂性、庞大性和专业分工的多样性,为项目团队的沟通、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这是项目管理的不可见属性。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可视化项目管理方法。这种技术借助信息技术,采用精心设计的图表和3D模型,将项目管理的顺序管理和情景管理行为与项目管理的通用词汇表、团队协作、项目周期和项目管理元素结合在一起,使复杂的项目管理形象化为简单的流程和原则,为项目团队提供了一种易于沟通和信息交流的管理平台。

4.4项目过程测评技术

一个项目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很好的计划,但不意味着项目的成功。项目管理中如何能保证项目按预定的计划执行,一直是项目管理者头疼的问题。项目过程测评技术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该技术是为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可控阶段,并设计每一阶段应交付的工作成果和阶段结束时的检查清单,每一阶段结束时及时检查项目进展状况并对项目过程的健康程度做出评价,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即将面临的风险,确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5 项目回顾和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思想与方法

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是指评价一个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成熟程度。一个创举性的工作是Kerzner鸭提出的成熟度评价PMMM模型,该模型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水平划分为五个层次(级别),并说明达到每一层次关键之处和升级标准,模型还分别为每一级别设计了评估题,根据得分评估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4.6 大型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方法

大型项目通常涉及到数以百计千计的承包商、设计单位、咨询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因此项目的计划、协调和监控是相当困难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源于德国的项目总控管理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大型项目管理的问题。这一模式就是设立专门的项目总控单位,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业主提供项目总体目标的策划和控制服务,这样就形成了为大型建设工程的业主提供控制服务和项目管理的两个层面,即项目总拉和工程监理。

大型工程项目往往是由多项目组成的,一个企业内部也有多个项目同时在运行也是普遍现象。

5.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改革与发展

尽管我国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和实践较晚,但业内人士已意识到实行项目管理建设模式的巨大意义。近年来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社会各个方面都在为建设我国的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而努力。从理论界来看,项目管理专家们一直致力于引进和介绍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组织模式和项目管理技术与方法,并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从政府方面来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继颁布了系列政策、规程和规范,如《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旨在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项目管理体系、规程和方法。从企业方面为看,企业界有识之士也正在把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引入实践中,一些大型施工企业把经营战略转向工程总承包领域,有些企业在尝试动态联盟等项目组织管理新模式,有些业主单位引入了国际上通行的项目管理承包和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服务模式,有些监理企业正在转换经营思路,积极开拓项目管理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