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范文

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精选(九篇)

人工智能素养教育

第1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范文

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的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19 56年。这一时期所召开的有关会议,所颁发的有关文件等,都是提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 发展的教育”。第二个时期是1986年至今。其中的第一个主要标志是1986年国务院制定的《七五计划》中明确 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贯彻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 第二个主要标志是1993年制定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美育所做的专门论述。但直到现在,在教育 方针的表述中,都一直没有包含“美”或“美育”一词。不过,应当看到,今天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与1957年毛 泽东同志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对我国教育方针所作的第一次权威表述是有很 大不同的。这里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当年的表述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很明显,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与培养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二者仅从字义上讲就不一样:“德育、智育、体育”是就学校全面发展教育 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言的,这里没有提美育,也就意味着美育不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造成的严重后 果,这之后的教育实践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而“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中的“德、智、体”这是就个体 素质结构而言的,而不是就教育的组成部分或教育途径和内容而言的,因此这样的提法本身应该说丝毫也没有 排斥美育,也就是说,教育方针中没有“美”字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中就不存在或不提倡美育了。具体讲,美 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甚至劳动教育一样,同样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并在培养全 面发展型人才这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更何况“德、智、体等”中的“等”字还把个体的审美素质包含在 内。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虽然并没有“美”字,但无论是中央领导的有关讲话还是政府制定 的教育法规和文件大都包含了美育的内容,美育在这几年依然受到一定重视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 ,只要我们能对教育方针的理解是科学的、正确的和全面的,教育方针中加没加上“美”字对美育来说并不是 决定性的。当然,如果能加上去,那么美育就会更加名正言顺、一目了然,能避免许多误解,这对学校美育事 业的发展必然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教育方针表述中的“德、智、体”与“德育、智育、体育”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并不等同。建 国初期的有关规定到同志对教育方针的界定,在语言表述上并不严谨,犯了偷换概念的毛病,把属于学 校全面发展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同于了个体身心发展素质的德、智、体。这一问题,在19 86年重新确立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后,应该说已经得到了解决。近十多年来,无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有 关讲话,还是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文件,都是从培养个体素质的角度提“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德智体等方面 全面发展”或“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而再没有出现过“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之类 的表述。(当然,提“德智体全面发展”一时不用“等”,一时又用“等”,一时又用“等诸方面”,也表明 在这一问题上认识不一致,表述不规范。重视美育的人用“等”,不重视美育的人不用“等”,谈美育时用“ 等”,不谈美育时不用“等”,“等”字几乎就成了美的代名词。)

现在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是与《宪法》关于教育的规定 一致的,《宪法》的规定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进一步 证明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是“品德、智力、体质”意义上的“德、智、体”,而不是“德育、智育、 体育”的简称。那么,究竟可不可以把教育方针中所表述的“德、智、体”理解为是“德育、智育、体育”呢 ?应该说不可以。下面将要谈到这个问题。

二、关于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 才,以及与学校开设的各学科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1.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系。上面已经谈 到,二者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不可等同。除此之外,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们之间是手段与目 标的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 、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手段和途径 ,而且这种教育必须是整体的和全方位的,即只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 ,甚至三个方面,都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四方面教育与德、智、体、美四方面素质之间并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相对对应的关系,这也 就是我们不能把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美理解为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简称的根本原因之一,即我 们不能理解为德育只培养德的素质,智育只培养智的素质,而美育只培养美的素质。而应该这样去理解,德育 主要是培养德的素质,但同时也兼顾培养着智、体、美等素质,依此类推,美育,不仅主要培养美的素质,它 还兼顾培养着德、智、体这三方面的素质(在这方面学者们已有诸多论证)。这样的话,就算教育方针中没有 “美”字,就算人们不怎么关注美的素质,美育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依照这一理解,我们就应该强调一点:培 养学生美的素质也并不是美育独自负责的事情,德育、智育、体育同样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这一点,往往被 我们忽视了,却又恰恰本应由我们美育工作者自己大胆地提出来的。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学校各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实施涉及到包括

教 学工作在内的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但是它们最主要、最有效的实施途径还是教学,而课程是学校 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托,因此,也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教学方面的主要媒介和具体实 施。可见,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德、智、体、美诸育则是课程设置的 主要依据。具体说,为了实施德育,学校教育设置了德育方面的课程,如思想品德课;为了实施美育,便设置 了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因此,各学科课程与德、智、体、美诸育是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但这种对应关 系同样不是绝对的,因为,所有课程都承担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如属于美育课程的音乐与美术 等艺术课,不仅承担着美育的任务,也同样力所能及地肩负着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一些任务,这也是我们 经常强调的,同样的道理,除艺术课程之外的学校其他课程也应该力所能及地承担部分美育的任务,对于这一 点,恐怕不仅是其他课程想都没想过,而且美育工作者自己也很少想到过。这就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不 平等地位,正是这种不平等地位的存在,才导致了人们把美育等同于了艺术教育,甚至等同于了艺术教育中的 音乐、美术课程,也才导致人们片面地认为艺术课程不仅是为美育服务的,理所应当也是为其他几育服务的, 而反过来艺术课程之外的其他各科课程则堂而皇之是无须为美育服务的,如此,美育的唯一所属就是音乐和美 术课了,这便是目前美育的最大悲哀所在。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窘迫,美育工作者自身要承担部分责任,以 往我们强调美育和艺术教育对其他几育的奉献太多而索取太少,以至于美育和艺术教育主体地位容易丧失,容 易被人瞧不起。

弄清楚了上述两种关系,理解学校所设课程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系就简单了,二者同样也 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所有不同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音乐 、美术等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美的素质,同时兼顾培养德、智、体的素质,而其他非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德、 智、体的素质,但也应兼顾培养美的素质。即只有各门课程既分工又协作,课程设置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 型人才才能实现。

综上所述:其一,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与其他方面教育平等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 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二,培养学生美的素质的任务虽然主要依靠的是美育 ,但美育不应也不可能负担起全部的责任,德育、智育、体育等同样必须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同理,培养学生 美的素质的任务不仅仅是包括音乐、美术课程在内的艺术教育的责任,同样也是学校所有其他课程的责任;其 三,美育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总之,我们要 树立的这种美育观是一种大的美育观或较为宽泛的美育观,美育工作者更要树立这种美育观,其他的所有教育 工作者更要树立这种美育观,因为只有这样,美育才有可能真正被人们重视。

三、关于美育的界定与具体实施问题

1.关于美育的界定问题

界定美育首先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吸取各方面的精华,给美育做一个相对科学和完善的界定。其次还要 敢于跳出美育的自我圈子,站在全面发展教育的高度来审视美育。对此,界定美育的性质,既要突出美育的特 殊性,又要考虑教育的普遍性;界定美育的任务和目的,既要突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整 体素质;界定美育的内容与途径,既要强调艺术教育,又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既要突出教学工作,又要关 照学校的其他方面工作,总之,我们给美育所做的界定,应该在强调美育自身特点、确保美育主体地位不动摇 的前提下,要特别明确地给人们传达一个这样的信息,即美育是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学科共 同的事情,美育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关于美育的具体实施问题

第一,依靠艺术教育主渠道,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虽然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但艺术教育始终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美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维系于 艺术教育。

说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主要原因还是上面我们所强调的美育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学校教 育齐抓共管的事情。而在许多人看来,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的主要理由是美不仅有艺术美,还有现实美、科 学美等,因而从内容上讲,艺术教育没有包揽美的全部内容。不能说这种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至少可以说其 理由缺乏说服力。因为一方面,就美的内容而言,艺术美除了艺术形式本身的美之外,艺术内容之美实际上就 是现实美的高度提炼和集中,因而不能说通过艺术教育,学生领略不到现实美,恰恰相反,人们尤其是学生对 现实美的领略往往大多是通过欣赏艺术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关注的是美,而不是美育,较 少考虑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学生欣赏现实美、科学美较多地还是在校园里、课堂上、书本中,对于学 生来说,除了通过艺术教育欣赏到现实美、科学美之外,还可通过其他学科乃至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来欣赏现 实美和科学美。

不过,这些方方面面也是有主次之分的,对于美育来说,艺术教育是专职,其他方面是兼职。如果美育专 职者艺术教育自己都搞不好,那么在美育还并不太受重视的今天,把美育的希望寄托在美育的兼职者身上是不 现实的。因此可以说,艺术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美育的成败,艺术教育搞不好,美育必然不会有成效。这就 要求艺术教育一定要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完成好美育交给它的任务。如果艺术教育只顾帮其他方面(如 德育、智育)的忙而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艺术教育就不再姓“美”,不再是美育了,美育也就徒有虚 名。因此,搞好美育的关键问题是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第二,建立完整而开放的学校美育体系

要根据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目标,遵循青少年学生审美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地整 体规划各教育阶段美育的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

要根据学校美育工作的特点,建立美育工作管理体制,把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 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主动承担起美育的任务, 自觉地把美育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发挥各自的审美育人作用。包括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各类学科课程 同美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创建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美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学校美育要 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家庭、社会合作,动员、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维护学校美育工作及其成果 。

第2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范文

近年来,关于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有关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如何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有关的理论观点还不够完善。因此,通过各种途经和方法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将非智力因素引人大学生思想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一、非智力因素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义

1.引入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更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观念。以往的思想教育往往把大学生单纯看作是消极被动的客体,教育者将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硬性灌输给他们,并要求他们规行矩步、驯服听话。这种陈旧错误的教育观念自然不能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一个人只有当他的非智力因素获得良好发展,他才具备真正的独立性。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就是人们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也就是其独立性的表现。将非智力因素引人大学生思想教育,就意味着高校思想教育者必须承认和注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尊严,鼓励大学生大胆地进行独立思考,促使他们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此前提下,高校思想教育者就不能单纯地将大学生看作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大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能够在自己原有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对教育者的要求进行评价和选择,并且能够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吸纳教育内容、调整认知结构。这时,大学生的行为还会反作用于教育者,形成双向反馈或螺旋过程,从而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2.引入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明确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任务。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并使其健康成才。这里的“全面发展”表现为外在的身体与内在的“心”的和谐与协调,而内在的“心”的方面,归根到底就是智力与非智力的和谐与协调,其中以非智力因素为主导。因此,要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目标,就要在思想教育中引人非智力因素。其次,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看,大学生思想教育包括四项基本内容,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分别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在这四项品质中,心理品质居于中心和基础的地位。所有的心理品质都是由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组成的,所以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然要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范围。再次,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看,思想教育过程可分为认识阶段、情感阶段、信念阶段、意志阶段和行为阶段。这五个阶段中,除了认识阶段属于智力范畴外,其余四个阶段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也就是说,在整个思想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主导作用,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主要是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所以说,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应当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3.引入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一是,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差错。思想教育一定要做到关键地方,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效率。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就能摸透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就能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减少盲目性。二是,非智力因素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了解人的思想产生及其变化规律的钥匙。可以及时抓住大学生思想苗头,把思想教育做到前面,增强思想教育的预见性,取得工作的主动权。三是,有助于继承和发扬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学生思想教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优良的传统,其中,有些好的传统是自觉地研究人的心理的成功经验,有些是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知识。学习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有利于把传统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的高度。

二、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重视入学教育。经过紧张的复习备考,被选拔进各个高校后,大学生们都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然而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与中学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他们就像久困的小鸟被放飞,渴望自由却不知飞向何方。“郁闷”、“迷茫”、“空虚”等成了他们常挂嘴边的口头禅,这真实地反映了他们此时此刻的心境。因此,学校要不失时机。认真地搞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包括以良好的生活环境、热烈的迎新氛围来迎接新生,运用报告。录像、学习、参观、讨论等各种形式对新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对学校。专业的浓厚兴趣,将自我提高需要同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在校期间以至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能够始终保持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并且具备愉悦良好的心境。

2.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首先,教师必须要有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非智力因素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现代教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而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在内容上体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业务水平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个人的专业学科知识、文化修养、教育素养、个性、人格。教风乃至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风格。人际关系都对学生起着导向和引领作用。再次,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为事业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师通过言传和身教的结合,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和效果,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改进课堂教学。一是,应强化“两课”的课堂教学。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两课”完成的,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但如果“两课”教学仅仅是通过讲授灌输,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等内容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社会生活实际,通过生动活泼的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需要结构,从理论、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选择能力,激发他们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仅要训练学生理解领会知识和逻辑关系的能力,同时还要从目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仔细领悟和体会前人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运用科学的胆识和思维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并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坚毅的性格、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自学能力除了知识方面的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在自学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其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开发。

4.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文化活动、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事实证明,优秀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多元的载体。大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动机、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可以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得到充分培养和自由发展。它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还能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所在,从中激起他们朝着自己的方向继续探索和研究的信心和恒心;通过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体魄、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等各种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刻认识社会和自我,培养他们爱国居民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心;另外,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大学生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人,这对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开朗乐观的性格能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5.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建立完整的学校心理辅导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寻求心理健康是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开设心理课程,使学生获得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调适能力,培养和完善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人格,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动力结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配备心理医师,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心理不适、冲突和矛盾问题,从而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此外,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辟“心理聊天室”,为大学生设置倾诉的平台,并且积极开展网上的正面宣传,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使他们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健康成长。

第3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素质教育是当前各类学校教改的热门话题之一。文章对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作了探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但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是值得每位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认真去探讨的,本文就这方

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是能够稳定、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能力结构,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由于素质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结构体,所以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及定义也是众说纷纭的,但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是,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要注意素质的提高。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陷入以下的误区:(1)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教师的教学过于控制人的个性的发展,即过于鼓励学生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专心听讲的“好学生”角色行为,抑制学生独立思考、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独立”行为;过于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而轻内在能动;(2)以为开发智力就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或者是全部内容,并有意无意地用开发智力来代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认为在教学法中多设计一些问题,多启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就素质教育了。WWW.133229.cOM其实创造力与智力不同,创造力包含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也就是说,培养创造力一定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混淆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的区别,用开发智力代替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3)认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把“教”变成了“训练”。“教”和“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的内容是深邃丰富的且许多内容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没有错与对、好与坏之分的,如书画的欣赏,“教”的方式是点到为止的。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教”的方式,点到为止地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受训者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忽视受训者的主动性。许多教师没有区别“教”和“训练”,把“教”混用于“训练”,甚至把“教”变成了“训练”,把学生训练成掌握某种技能或训练成考试高手。(4)学校或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轻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独特性。

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得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

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所提出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掌握、四种能力和一个健康。

1.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也强调: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德育教育放在各项素质教育工作之首。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要的。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庸才,因此,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把它纳入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并采用有力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有效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点,这也是教师要提高的素质之一。

3.“三个掌握”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是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条件。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知识、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以胜任某专业技术工作,成为初级专门人才。

4.“四种能力”是中等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

继续学习的能力: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不继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学习将伴随人生的全过程,学会学习、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新型的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选择职业定终身的传统择业观念已不是新时期的择业观,一个人一生中会面临着职业的多次变化 ,即使是同一个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职员也会有新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只能在已习惯的、固定的模式里工作,那是很难成功的,在职业选择面前也会显得束手无策的。因此,作为职前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立业创业能力:由于国家改变了以前“包分配”的就业制度,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仍在待业或失业,这现象的主观原因就在于毕业生缺乏立业创业意识和能力,被动地在等待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没有主动的立业创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光有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立业能力和意识,具体内容有:更新观念,实现学生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转变;激发学生创业动机,培养对创业的浓厚兴趣,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调动学生创业的情感,锻炼其创业意志,形成对创业起调节、整合作用的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生活的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等均是这种能力的表现,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5.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适应社会的保障。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凑、工作繁重压力大的环境,一个身体孱弱、心境烦闷、情绪低落的人不可能有勃勃的兴致及充沛的精力去适应激烈竞争的职业世界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有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社会,才能为社会作贡献,才能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高明海.从高职素质教育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第4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知识经济,高职学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它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比过去任何时候更重视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转化。只有更好地实现教育期望,知识对于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才会显示出来。作为被人公认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其责任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大,肩上的担子将显得更重。高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从国际、国内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总形势看,高职学校的教育不能象给马力不足的车子加重一样,只重传授书本知识,而要考虑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培养时代所需要的素质全面的人才,这是整个教育的出路。

教育,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职能。任何社会要向前发展,就必须重视教育。我国自建国至今五十多年的历史中,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对教育非常关心,他们都强调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认真深入地贯彻执行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抓,德智体美劳全面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因其重视人的能力培养、品德培养、意志锻炼、创新拼搏精神的培养等,教育出来的学生素质全面,适应社会能力就强。高职学校应把这种具有深远眼光、更具科学理性的教育思想完全吸收来,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得以体现。

实施素质教育,并非不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因为开发智力

是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职学校始终要注意到不能因循守旧、死板教条地开发学生智力,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学有成效。

当然,种种的智力开发能够使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以及思考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但仍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高职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重任,一定要树立以生存、以改革求发展的观念。绝不能只顾改善办学条件,而忽视教育质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思想品德合格、职业技能过硬的劳动者,而绝非那种在智能上是超人、在精神上是废人的学生。因此,高职学校要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诸多事实表明,高职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关键还是看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如何。而素质教育就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东北师范大学张旭东、贺岭峰所下的定义是:“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与智力因素联系表现出来的,影响成就活动的意向性心理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动机、兴趣、自我意识、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这些因素都是对物我之间的认识和体验,对人的成就活动起着动力、定向、调节、强化的作用。”我很赞同这个认识。他们不仅较明确地指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就活动中联合表现,而且指出后者更具决定性。因此,我认为高职学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心应是非智力因素。

具体来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首先是动机和兴趣情感教育。所谓的“动机”,就是指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如果在高职教育中,有意加强动机教育,就能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高职学生在教育的引导下,一旦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功用,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自觉学习的意识就加强了。另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也是相当重要的。目前,有绝大部分高职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没有产生较深的学习情感。这样,其学习就带有很大的被动性。从表现上来看,出现了漠视甚至敌视等不良情绪。这种情况很不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如果高职学校采取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专业、对学习、对社会、对生存等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强烈的情感,那么,高职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就会表现积极配合、自觉成长的良好状态。

其次是自我意识和意志教育。高职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就是指对心理的调节、调控培养。当高职生在兴趣、情感、动机与目标产生矛盾时,自我意识就起相当重要的作用。论文参考。进行这方面的培养,直接有利于高职生有意识正确地处理好这种矛盾,既不影响行动目标,又没有削弱情感动机带来的动力,使学习行动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同时,高职教育也应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意志。不可否认,高职生在毕业后寻找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候个人意志就会显示其力量。如果我们高职学院注意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那么学生毕业后,既使遇到很多麻烦,也会坚定信念,继续在社会中磨炼自己。我认为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和意志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学校安排各种集体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既加强自我意识,又培养了坚强的意志。比如:会计模拟实习,体育运动会,集体劳动,校外实践活动等,都有助于这方面教育的实现。

第三,要加强人格教育。论文参考。可以肯定地说,重视人格教育,也就是重视学生。而高职教育在过去很普遍地没有重视学生人格的教育。论文参考。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他们都很重视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却很少关心学生的人格。而学生走出校门后出路难寻之下,容易产生灰心丧志的想法,主要原因何在?就是学生的人格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几乎呈现一片空白。只有把人格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去抓紧抓强的话,高职教育才会培养出一批具有独立自主意识、敢于探索创新、意志坚强、观察力敏锐、用正确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有专家这样说:素质教育,是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也是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这里,把教育提到了以人为本的高度。从以往高职教育出现的许多失误来看,今天重视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人格是多么必要和关键。因此,我们高职学校的教育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敢于探索创新的个性、顽强不屈的意志力以及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这样,学生毕业后,就会表现出和社会自然的亲和力,在独创意识的作用下,开创出无比宽广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郝克明,谈松华等,《对21世纪我国教育体系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教育研究》,1990,(2)。

2、李纲,《浅析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教育与职业》,2005(15)。

3、周鹏程,《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教学与管理》,2005年3月。

4、楼一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职教论坛》2005年4月。

5、周远清,《新世纪要把教育质量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科学教育》,2002,(3)。

第5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德商、智商、情商;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全面建设高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职业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笔者从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德商、智商和情商的内涵、相互关系,以及对提升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三商"协同发展理念下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为职业院校切实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一、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不受重视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备受关注[2],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3]。而许多职业院校在努力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的同时,却忽视了"育人功能",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4-5]。长期以来,唯技术主义教育观影响着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的偏差、教育资源的不足和教育机制的缺失等原因造成了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缺乏计划性、内容缺乏系统性、落实缺乏保证性[6],影响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二)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整体水平不高

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入校后的教育,另一方面与学生入校前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均有很大的关联。由于职业院校的生源高考取在第四、第五批中,大多数来自"三类生"(即职高、中专、技校),大部分学生入校前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知识,但总体水平不高、知识结构单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人文知识严重匮乏,人文素养较差、人文精神缺失,人格品味不高、缺乏健全的健全人格、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弱[7]。因此,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整体水平不高。

二、德商、智商、情商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一)智商(IQ),就是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包括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人的先天多种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人的智力发育水平会有所不同。因此,智商是遗传基因控制的,人为无法改变。

(二)情商(EQ),是指测定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指标,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宽容即团队合作精神。情商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情商之父"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的知名判断是: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占20%,其余80%取决于情商[8]。

(三)德商(MQ),是指测定人的道德素养的一种指标,具体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当时社会所公认的道德操守、行为规范,包括体贴、尊重、容忍、宽容、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等各种美德。2005年美国学者道格・莱尼克和佛雷德・基尔提出了有别于"情商"的概念--德商,认为德商是一种精神、智力上的能力,它决定我们如何将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一些正确原则运用到我们个人价值观、目标和行动中。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科尔斯教授认为,情商更胜于智商(知识和智力),然而德商(品格和得行)更胜于情感和智力。因此,在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中,智商教育较多体现在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掌握;情商教育则使学生具备高度的自制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德商教育则是对学生进行一种精神、智力上的能力培养,同时也包含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等内容。可见,"三商"协同发展理念给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发展机会。

三、德商、智商、情商对提升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人文素养既人文素质,可理解为一个人的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5],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9]。这与德商、智商、情商的评价指标不谋而合。可见,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可以用德商、智商、情商来衡量。下面,笔者就德商、智商、情商对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做进一步阐述。

(一)德商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认同感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可见,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把学生的"德商"培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长期以来,许多职业院校存在"重科学、轻人文"的思想,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得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甚至被戏称为"没有思想的行动者"。因此积极培养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德商,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认同感。

(二)智商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度

由于我国的职业院校不同程度的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等现象[10],加上学生生源层次结构等自身的原因,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人文素养整体水平不高。人文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人文精神[11]。因此,拥有一定的智商是职业院校学生有效提升人文素养水平的基本前提。只有不断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智商潜能,学生的认知度才会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才能进一步推进,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

(三)情商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自制力

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学生们这个时候面临学习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这些都会使他们造成心理失衡和复杂的心理矛盾,严重的便可以产生种种不良的后果。如叛逆、厌学、考试焦虑、与同学关系紧张等都是情商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情商就是把不能控制的情绪部分变为可以控制的情绪,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这也是衡量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的情商提升即是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是可以实现的。

四、"三商"协同发展理念下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融合"三商"建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要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必须倡导新的人才培养观念,把"三商"理念融合起来,实现由单一技能人才教育向职业"全人"教育的回归[12],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智力技能型人才。同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不断提升知识、情感、人性等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中的地位,以确保人的整体性可持续发展。

(二)融合"三商"重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知识的普及必须通过人文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质量的关键和保障。不容忽视的是,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以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为建设前提,融入德商、智商和情商协同发展的理念,根据职业院校 "2+1"的教学模式,合理配置四个学期的人文课程,做到层层推进,不断深入[2]。

(三)融合"三商"提升人文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行为主体,其人文素质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提升可通过其德商、智商和情商来体现。因此,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各类培训、授课竞赛等不断促进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德商和情商的培养,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9],关爱与欣赏学生、尊重与宽容学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人文体验。

(四)融合"三商"打造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

大学校园是科学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主阵地,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情的陶冶、情感的提升、境界的升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结合"三商"协同发展理念,不断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开展提升德商、智商和情商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特色社团活动,并面向企业和行业开展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践,做到知行统一[4]。

(五)融合"三商"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素养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落实人文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应从职业院校职业性的特点出发,一方面确立对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职业人文素质评价体系[4];另一方面,融合德商、智商和情商协同发展的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小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崔晓炎.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3]刘宠.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2.

[4]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2007.

[5]左文静.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6]汪为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7]刘平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8]姚鹏等.药学类学生"德商、情商、智商"培养体系思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5.(3):304-306.

[9]聂凌燕.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

[10]李莉.试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1]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政策,2004,(2).39

[12]公绪姣.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与理性回归[D]曲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第6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 情绪智力;大学生;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6708(2009)09-0132-02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的正式提出至今仅仅不到20年,却迅速受到教育实践工作者、理论学者及工商企业管理人士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追捧。人们发现,相比认知智力、操作技能,情绪智力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社会成就及心理健康水平,是主宰人生的重要因素。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有责任适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及培养内容,为未来社会输送更多建设中坚力量。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范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但由于人们对情绪智力的关注毕竟时间短,情绪智力培养的实践经验积累少,如何有效开展情绪智力培养工作成为了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1 什么是情绪智力

由于尚处在发展中,目前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学者们还存在分歧,但大致集中于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和混合模型。

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由学者Mayer和Salovery在1990年首先提出,并定义为“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9年他们把情绪智力进一步修正为4方面能力:1)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2)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3)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4)调节、管理自身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把情绪智力明确划归到了智能维度。

情绪智力的混合模型以Goleman和Bar-on为代表。Goleman(1995)在其《情绪智力》一书中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根据他的观点,情绪智力包括了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5个方面。Bar-on(2000)是最先用EQ来表示情绪智力的,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相比之下,他们的情绪智力概念更侧重社会适应性,且同个性等概念存在一定的重合部分,是情绪智力的扩大化了的混合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情绪智力的培养来说,不管是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还是混合模型,情绪智力作为一种或一系列技能,都被认为是可教可学的。不同于智商更多的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情绪智力是一种一生都在发展的能力,它具有很大的后天可塑性和可开发性。

2 情绪智力培养相关研究

由于情绪智力对个人成就及社会人际互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迅速催生了一大批情绪智力相关咨询及培训产业,

也吸引了学者们对情绪智力培训相关研究进行积极关注。

目前,情绪智力的培养实践虽多,但还未有普遍有效的培养标准。尽管如此,学者Kunnanatt(2008)认为,一个精心设计的情绪智力培训项目大体上应包含一系列逐级递进的环节:情绪绘图(emotional mapping)、情绪诊断(emotional diagnosis)、情绪鉴定(emotional authentication)、情绪导航(emotional navigation)、建立移情(empathy building)和构建社会影响力(building social influence)。

“情绪绘图”和“情绪诊断”环节主要帮助学员对自己的情绪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清晰意识自己的情绪世界及自己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现状。“情绪鉴定”、“情绪导航”环节涉及个体对自己情绪情感的有意识调控、管理和使用。而“建立移情”和“构建社会影响力”与个体的人际交互活动、社会关系管理直接相关。Kunnanatt相信,经过以上6个环节训练的个体,其内在情绪管理能力及外在社会适应状况都将大获助益。

针对具体的情绪智力培养模式,有些学者提倡根据现有的大学具体课程,适当加入情绪智力培养内容。如Reilly(2005)认为可以利用法律专业的谈判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提出在谈判课程中加入情绪智力培养的基本内容:敏锐捕捉他人情绪细节、提高情绪自我感知能力、处理情绪冲突、判断情绪发生原因、合理表达情绪及利用情绪作出明智决策等。Ornstein 和Nelson(2006)表示,应当在商科学生的国际旅行课程中加入情绪智力相关内容,建议根据旅行前、旅行中及旅行后3个不同的阶段,配合不同的情绪智力教学内容及方法。

对比单纯的情绪智力培养课程及活动,Clarke(2006)对一系列情绪智力培养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指出,非正规的学习或工作中的学习更有利于情绪智力的提高。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非正规的学习环境为情绪智力、特别是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为真实的背景条件。

此外,针对大学生辅导教师的工作任务,Liptak(2005)指出,目前大学生职业辅导教师(career counselors)的工作内容仅侧重职业生涯管理及求职技巧,急需重视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并提出情绪智力与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并重的一种综合辅导模式。

3 我国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状况

大学生人才培养成果面临直接的社会实践性检验,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把素质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注重提高学生整体修养。情绪智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自然应当是高等教育重点关注及积极提高培养水平的范畴。然而,尽管情绪智力教育的理念目前已为很多人所知,我国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没有明确的情绪智力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目前,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基本沿用了传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路,没有“情绪智力培养”的明确提法,更没有针对情绪智力的较为系统的培养计划及方案;其次,缺乏相应的培训师资力量。高校任课教师及辅导员本身也可能情绪智力不高,并缺乏情绪智力培养技巧,不利于情绪智力培养课程及培养活动的开发、开展。目前,情绪智力的培养工作提倡多、落实少,实际工作开展全凭教师个人的理解和操作,处于类似可有可无的状况。此外,情绪智力培养工作缺乏培训资料。因为明确的情绪智力相关培训开展少,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情绪智力培训教材、教案等材料,培训工作缺乏经验累积。

4 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方法建议

结合已有情绪智力培养相关的研究成果,要改善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培养目标、方案的制定确保情绪智力培养工作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展开。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对于促进个体人际交互能力及社会适应性的情绪智力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首先要建议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重视培养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情绪智力,明确情绪智力培养在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其次,情绪智力作为一种与人际交互密切相关的能力,在一些助人行业有特殊的适用性,如销售服务业、医护行业、教育行业等,建议此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在制定时加重并深化情绪智力相关培养内容。

2)以师资力量的提高促进情绪智力培养工作

教师作为情绪智力培养工作的实施者,其教育态度、心理素质、情绪智力相关培养技巧的掌握对于情绪智力培养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是任课教师,除了本身该具备较高情绪智力外,应当提高任课教师对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开绪智力培养环节,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自然结合情绪智力培养内容;

其次是大学生辅导教师及班主任教师,他们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及日常生活的指导者,对于学生情绪智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恰当介入和帮助,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于辅导教师及班主任教师的选拔任命更应该首先考察其情绪智力水平、教育意识,并不时对其开展心理素质及思想教育工作能力的提高培训;

最后是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者,他们接触的往往是情绪智力水平相对较低、最容易在学习及生活中出现问题、最需要进行帮助和引导的学生群体。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心理学工作者的缺乏,很多学校具备专业资格的高素质心理咨询人才缺乏,学校需要在积极引进的同时,选拔合适人员参加专业心理咨询相关进修。

3)以课程及实践活动的开发创新情绪智力培养工作

首先是需要开发并设置专门的情绪智力培养课程,可以某专业必修课程的性质,也可是全校公选课程性质。内容上,结合学生实际情绪智力水平,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有所侧重地进行情绪绘图、情绪诊断等环节内容的培养。形式上,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学生参与度较高的角色扮演、模拟练习、课后实践作业等;其次是注重专业课程内容与情绪智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尤其一些情绪智力相关专业课程,如服务心理学、管理沟通、商务谈判等,可采用适当的形式结合情绪智力培养相关内容,这对于专业课程本身的教学也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实践活动方面,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校内外学生团体活动以及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研究证明,实践活动相比课堂教学对情绪智力培养有更好的效果。情绪智力的培养,应该注意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反思和提高。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协助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践的指导工作,注意在多个环节中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力,形成积极、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培养乐观向上、善解人意的良好性格。

参考文献

[1]Salovey,Peter.Mayer,John D.Emotional intelligence.Imagination,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1990,Vol.9:185-211.

[2]Mayer,John D ;Caruso,David R..Salovey,Peter.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ets traditional standards for an intelligence.Intelligence,1999,Vol.27:267-298.

[3]Goleman,Daniel.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New York:Bantam,1995.

[4]Bar-On,R ,& Parker,J.D.A..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Theory,Development,Assessment,and Application at Home,School and in the Workplace [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2000.

[5]Kunnanatt,JamesT..Emotional intelligence:theory and description.A competency model for 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Bradford:2008,Vol.13:614.

[6]Reilly,Peter.Teaching law students how to feel:Using negotiations training to increase emotional intelligence.Negotiation Journal,2005,Vol.21:301-315.

[7]Ornstein,Suzyn.Nelson,Teresa.Incorporat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mpetency building into the preparation and delivery of international travel courses.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06,Vol.43:41-56.

第7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10月,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国家层面的大力倡导下,全社会掀起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热潮。近年来,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投身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为实现人工智能与传统汽车技术的融合而不断探索创新,引发人们对未来智能出行的无限遐想;传统制造业企业大量引进智能机器人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让人们体会到智能制造的魅力;快递企业引进快递包裹智能分拣系统,让人们体会到网上购物的便捷。可见,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不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生产力的变革。当人工智能不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时,职业教育作为劳动者这一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之一,不可避免地要积极思考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大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人工智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命题。因此,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深入分析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动探讨职业教育如何突破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人工智能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现实挑战

1.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矛盾会进一步加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吸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部分岗位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将加剧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推动企业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减少用工需求,从而加大毕业生就业难度。二是企业中不需要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岗位、简单重复机械操作的职业以及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工种,由于容易实施人工智能,企业会逐渐采用人工智能替代人工生产,减少对毕业生的需求。三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同样也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如会计、医生、银行职员等。四是职业教育目前本身就面临着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难题。一方面,企业大量缺乏高级技能人才。中华全国总工会李守镇2017年曾疾呼,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另一方面,每年均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因找不到满意工作而选择待业。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被替代的从业人员短期内获得体面就业的难度较大,与未就业毕业生叠加,就业矛盾会更加突出。

2.治理体系不完善问题会进一步显现。职业教育是一类“具有多重利益格局的社会组织系统,高度分化又高度聚合,具有特殊的治理结构”。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将面临现实环境和虚拟世界同时并存的挑战。

一是重构治理结构存在挑战。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增加人类社会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性,产生众多数据空间,管理方式上更强调让数据“多跑路”,组织结构期待扁平化。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高校还存在强有力的行政隶属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源调配依赖关系,管理体制自然是以行政管理为主。人工智能新时代,改变这种均衡状态,调整治理结构,重构治理逻辑,面临挑战。二是变革治理方式面临考验。当前,人工智能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治理方式上强调靠数据来说话,强调以大数据为核心,推动职业教育治理方式现代化。但在职业教育领域,与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治理结构共存的、依靠既有传统经验进行治理的方式还依然大量存在,变革相对低效、传统保守的治理方式面临诸多考验。三是界定治理范围,实现治理机制创新存在阻力。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多元协同的复杂系统,现实空间治理边界和虚拟空间治理边界并存。这需要职业教育重新审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重新界定治理范围。增强各利益主体的协同性,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的约束、激励、保障等机制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不断创新与突破。

3.教育教学变革压力会进一步增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系统教育教学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各类经验、成果层出不穷。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变革会面对更大的压力。

一是人工智能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模式提出新要求。平等沟通、分享互动是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在此精神的不断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更加注重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分享等获得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因此,他们容易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现在还广泛存在的被动式、灌输式教育模式。变革势在必行,压力也与日俱增。二是各种新的信息化媒介通过大数据的挖掘,不断迎合新一代青年的“口味”,推出其最容易接受的知识传播方式,使其形成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调动其学习热情,传统教育方式方法面临变革压力。三是大数据挖掘、数据画像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为全方位评价教学、考查学生提供了途径。如何通过新技术运用,使职业教育告别“批量生产”,走向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对教育教学变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4.人才培养格局突破难度会进一步增加。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技能和素质,这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职业院校如何在既有体制机制下,培养出能够从事创新型工作,综合素质、技能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格局的普遍提升,需要突破重重难关。

(二)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1.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机遇。纵观人类社会历经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快了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步伐。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我国工业化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巨大成就,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事实还客观存在,部分领域甚至还存在代际差距。然而在人工智能引发的新一轮技术创新中,我国始终处于第一方阵,部分技术研发与应用走在了世界前列。新时代,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我国已与主要发达国家处于齐头并进的态势,只要抓住机遇,就能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2.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改革注入新动能。职业教育改革是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不断深入的。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做出了积极应对,走在了前列。例如,汽车维修专业。为胜任未来智能汽车维修的需要,一些职业院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课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直观地为学生呈现未来智能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场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创新提供新理念。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用工需要的人才为目标。诸如“学徒制”“订单班”“订单培养”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典模式,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训课程、企业实践等,即通过“标准生产线”,被塑造成为“合格产品”。为此,一直以来职业教育都被认为过分强调“工具属性”而广受诟病。人工智能时代,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被智能机器人取代,学生得以从简单的训练中脱离出来,更加关注个性化需求的生产工艺,投入到创造性、创新性活动中去,职业教育因此得以回归教育的本质——不管用什么手段,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关注生命的、关注心灵的、关注精神的。

三、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一)转变培养理念,拥抱人工智能

首先要勇于投身到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以人工智能、“互联网+”的思维重构我们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都在抓紧谋划和布局,力求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导权,我国也理应积极投入,抢占先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必将引发经济结构的重构与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面对这种新形势,一定要主动作为,而不能被动引领,要用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重构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具体来说:一是树立职业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的提升、能力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打通职前学历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让社会各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都可以享受到职业教育,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为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而应有的贡献。二是树立职业教育开放包容的人才培养理念。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被淘汰的落后产业从业人员和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简单、重复性操作工作人员,以及随着城镇化而来的农民工群体,他们都有再就业培训的需要。职业教育应承担起社会化职业培训的重担,提升就业人员专业技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树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人工智能时代,岗位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已经突破单一学科或单一知识体系。因此,职业教育应树立共享理念,突破原有共享边界,甚至是放眼全世界,在全球职业教育领域进行广泛交流,共享职业教育资源。

(二)提升培养格局,对接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将发生改变,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基本配置”,这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格局,突破以就业为导向、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有格局。

一是从单一型到复合型,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人工智能时代,生产方式将从“标准化大生产”向“个性化私人定制”方向发展,更强调客户体验,“小订单、多批次”将成为主流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流程、价值链的整合方面将发生剧烈变革,产业更加趋向知识密集型。由此,职业教育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从共性到个性,提升人才个性化创新能力。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岗位、新业态不断涌现,学习从“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学习也不再以就业为终极目标,而以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为目标。从共性培养到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创新力、创造力的释放和潜能的开发,更好地对接人工智能。三是从“工具属性”向“个性发展”,回归到教育本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是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有助于职业教育回归教育本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格局。

(三)调整专业布局,适应人工智能

职业院校由于经费、资源等原因,目前较少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滞后于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应聚焦区域经济发展,贴合自身实际,提前谋划,调整专业布局,满足人工智能发展需要。

一是突破瓶颈障碍,设置新专业。人工智能时代,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发展速度加快,职业院校要充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需要,突破各类障碍藩篱,提前谋划专业布局,增设新兴专业。二是适应人工智能,改造原有专业。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无人控制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相关的专业应在职业院校专业体系布局中占据重要席位。考虑到新设置专业面临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问题,需要巨大的资源和经费投入,职业院校可以通过重构已有专业,对贴近人工智能的专业进行改造,进一步缩短响应时间,降低人才培养周期的不利影响。三是探索设置交叉培养专业,适应人工智能未来需要。为适应未来人工智能对人才知识、技能、创新等并重的复合型需要,探索建立机械制造、信息技术、智能控制等交叉培养的专业,力求与人工智能发展保持一定的同步。四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人工智能技术迭代速度加快,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联动,保障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端在结构层次、质量水平上协同。

(四)深化产教融合,融入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要想引领发展潮流,在人才培养中抢占高地,就必须提高人才精准有效供给能力,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真正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而实现人才精准有效供给,唯有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融合。

一是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融合。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是建立在关键技术突破基础上的,本质上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学生正式的学历教育与非正式的企业培训相融合,为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二是实现知识、技术与行业企业的融合。职业院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着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产教融合,一方面,能够实现科技成果与行业企业的融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业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也需要进行体验和推广,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很多本身就可以运用到教学实践、技术研发的过程中,通过体验使用、反馈数据更好地促进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三是实现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互聘互通融合。随着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格局的提升,对教师“复合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产教融合,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可以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研发实践,成为具有高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娴熟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的工程师,通过培训后具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可以受聘到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五)创新课程教学,发展人工智能

第8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 中等生 养成教育 教育对策

长期以来,人们非常关注对优等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转化,这在学生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交流中曾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殊不知,在我们热烈讨论该话题时,却忽视了介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的一个偌大的群体――中等生。作为中职学校,当前面对的生源,无论从学习成绩还是思想表现哪方面来考查,多半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中等生、中等偏下的学生。正是这部分学生在中职学校再一次聚合、重组,重新产生三六九等,自然以中等生的队伍最为庞大。要使整个班级、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我们必须抓好中等生教育,方可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肩负起时代的重托。

一、中等生的特征及分类

中等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且其他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他们往往在班级中人数较多,一般不会给老师添太多麻烦,有时表现较好,有时表现较差,不断向两极分化,所以有人称中等生是后进生的预备队,也是先进生的后备军。

中等生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比较聪明,能较快地掌握知识,但缺乏毅力,学习不刻苦,巩固不及时,因而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第二种是智力因素一般,非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对问题的反应较慢,但学习踏实努力,一部分学生能提高学习成绩,一部分学生成绩停滞不前。第三种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理解能力较差,学习又不够努力和深入,成绩自然是中、下等。

二、中等生的教育对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可以分成快智思维和慢智思维两种形式。慢智思维型的人虽然对知识的入门较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只要一入门,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比他人深刻,而且也不易遗忘。这些人往往有某些特殊的爱好,学有专长。慢智思维型的学生虽然成绩差一点,但并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发明和创造。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爱因斯坦就是最好的例证。班主任在施教的同时,要理解、关心、尊重和信任自己班上的中等生,虽成绩不好、表现一般,但要始终坚信他至少是在某一方面通过努力能有所作为的,并为他撑腰、打气,这是做好中等生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关爱学生、相信学生,才能打通师生之间的隔膜,在教育工作中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近年来,我在中等生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点成效。基本上分为三步走:一是抓养成教育,二是注重潜能开发,三是多给他们表现机会,三步相互依存,步步层递,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如传送带将中等生一拨一拨送往优秀层。这充分开发了学生潜能,培养了中等生健康心理,塑造了健全人格,在不同层面的学生中分别形成了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扬长避短、学有所长的良性循环,在逐步向“快乐教育”、“和谐教育”局面迈进。

1.加强对中等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树不修不正,苗不追不长”。养成教育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需要,严格的养成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对于学生来讲都将终身受益。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我认为可从五个方面来告诫学生,并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学生:一是应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学生必须以学习为中心,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专业技能,总之要勤动脑勤动手,学有所获,学有所长,从学习中去寻找乐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应养成良好的守时守信的习惯。学生从小要培养起较强的时间观念,对将来从事任何职业有利无弊;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来都是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理念,追而求之,歌而颂之,做人之本应先教学生守信。三是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首先必须是不要有任何有损身心健康的不良嗜好,其次是要有很规律、很科学的健康的饮食、起居习惯,再次是要讲究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四是应养成团结互助、尊师爱友的习惯。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团结协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必须树文明新风,待人有礼,友爱同学。五是应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弘扬勤俭节约之风,重点指导好学生在消费上不可盲从、攀比,衣食住用应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不可不经家长同意提前消费。

养成教育是一堆琐碎事,也是一件大事,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很明白,在班里进行该项教育宜早不宜迟、宜硬不宜软。早,就是要早规定,组班之日起,就要约法三章,有章可循,不能让学生无所适从,模棱两可,可为与不可为应交待分明。硬,就是要令行禁止,一旦有学生严重违纪,处理问题就要准、快、狠,原则性问题不可越雷池半步,争取在较短时期里将班风尽快扶正,把班级管理引入积极、健康、向上的轨道。

2.注重对中等生的智能开发,使其学有所长。

当今中国,在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培养目标与“多元智能理论”是基本吻合的。传统的智商(IQ)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它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可采用单一的、量化的智力检测手段来测量人的智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则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的智商理论的假设,明确提出人类存在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可将人类的智能类型分成8种,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以多元智能为代表的新型智能观具有兼容并包的特性,该理论兼容了人的智商、情商、品德等要素,也兼容了学科课程方面的内容。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从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健全人格做起。我们也势必要把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和能力观。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每一个学生在认识和发展自己最强能力的同时,不仅能控制自己的优势(强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把握大多数智能的发展。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也就是说,学生的智能无高低之分,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强弱的差别。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以充分的理论基础去真正“因材施教”,挖掘学生原本具备的较强的智能和潜力,有侧重点地引导中等生去钻研、去学习他们最感兴趣、最具天赋的理论或技能,即可使学生学有所长,以求在将来竞争激烈的各种求职场合多一份胜算。我每次所带的班级里,均有少数在田径、球类、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受过专业训练或具备较好功底的同学,他们学习成绩不一定很好,表现也一般,大多属于典型的中等生,有的甚至是后进生。在强化训练这批学生的同时,还可以氛围带动周围有一定潜质或有兴趣的同学。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中职学校的中等生形成完善的人格,提高创造能力,实现远大理想,让每个学生看准自己的强项,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好好学习专业的同时发展好自己的特长。近年来,我尝试采用不同方法引导他们向不同的更高领域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学生已在各自岗位上崭露头角,有的是全凭着特长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开发中等生潜能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到卓有成效的确不易。除了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外,还要注意讲究方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使中等生能拥有一技之长,我们的主要任务应是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补短扬长,发展个性。

3.多为中等生创造表现机会,培养健康心理。

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把自己的成绩、智慧展示于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班主任在教育中等生的过程中,积极为中等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各种成功的体验,是促使中等向先进生转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班主任应以积极的态度,为他们创造机会,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更快地促进中等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至少不能让他们常处于自卑状态,自认为学习成绩不如人、专业技能不如人,就整天郁郁寡欢,失去对学习、对生活的激情。

一是可以通过担任学生干部给中等生表现机会。当学生干部是绝大多数中职生较向往的,确实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培养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无论优等生还是中等生,一般会愿意担任。班主任应把握好度,并不是所有中等生提出申请或有意向担任就任命为干部,应按公平竞争、适当调剂的原则科学分配。在我所带的班级里,特意设立了后备干部库,即已经通过竞选或民主选举且符合干部条件,只是没有干部职缺,若有干部同学,就立即启用后备干部。这给了中等生一个公平的、宽阔的竞争平台,能者上,庸者下。

二是可以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给中等生表现机会。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的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使教育指令、外来知识内化为自己新的信息和知识能量,主体性在自主性活动中便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老师要充分挖掘活动因素,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学习舞台。比如组织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在一个班级里,有激励便有竞争。也可组织游戏活动,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在满足游戏兴趣的同时,活动能力、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都能得到有效发展。我班有一名叫熊丽娜的同学,各门功课学得很一般,偶尔还违反纪律,但该同学就只对中文录入特感兴趣,班上每周进行一次中文录入比赛,她都是第一名,而且在全校比赛中也拿了一等奖。这种学生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其他功课过得去,具备较突出的特长,今后在社会上就一定会有生存和发展空间。

我认为,通过抓养成教育,再注重潜能开发,同时,多给中等生表现机会,环环紧扣,步步层递,如此循环往复,是可将中等生一拨一拨慢慢送往优秀层的。当然,要想把所有中等生都培养成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材,还须做更多的工作,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更加讲究方法和技巧。要教好中等生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心血,付出更多的耐心与执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1983.

[2]王鹰等主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第9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范文

教育创新 学生 人才培养

21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人才强国战略,以人为本的教育格局。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传承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社会转型、价值重组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呼唤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着力点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一、创新是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

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巨匠,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富民强的重任;恪尽着维护人类生存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天职。实现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它不仅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更是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一次重要变革。

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局出发,以为社会造就一代层次不同的专门人才为己任,转变观念、锐意创新、主动探索,积极实践。

二、顺应时展的要求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呼唤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创新的实践层面上,积极探索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和“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育。

1.角色的转化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精心设计,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教师的“导演”下,历来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理应终止。代之而来的,教师理应积极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自身的指导者转化;此刻,学生则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自身的撷取者转化。师生角色的转化不仅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地位的更迭,重要的是这二者的地位变化凸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改革实践。

2.从教学改革实践视角出发。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不应局限在某些学科,如综合实践活动课,而应在各学科中充分实践其研究性学习的行为。

受传统教育、教育理念的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涉及教育、教编排、角色更迭,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关联学科等,其中的关键则是融入人文精神,以充分发挥师生主体性价值为取向的师生互动教学改革的课堂实践。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这至关重要。诚如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述:“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

三、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的关爱与尊重

1.关爱学生的身心成长,为发展学生的潜能创设条件,促使所有学生成才,既是期盼,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激情呼唤,

这种关爱,“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仅仅设想成为慈祥的、关爱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智慧,以便在自己对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在改革的实践上,这种关爱还应体现在以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取向的师生互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层面,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其创造性,体现了对学生最大的关爱。这种关爱不仅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尊重,而且将极大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学习,事业的发展,使学生终生受益。如果学生在校过程中,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那么只能产生极其有害的后果。因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折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这样告诫我们:“只有教师关爱学生的尊严感受,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四、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参与了心理因素:一是认识(认知)性活动心理机能,即智力因素;二是意向(非认知)性心理机能,即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主要体现在能力,如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其中核心是思维力,而作智慧活动的学习,则与智力因素息息相关,十分密切。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其中个性是核心。

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配合。离开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虽然也可在智慧活动中进行,但收效远不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为作用所取得的成果。从学生的发展程度来看,凡是学生自身(当做也含一定的外部力量的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发挥,在其成长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应善于协调二者的关系,特别是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