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范文

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精选(九篇)

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

第1篇: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范文

关键词:国土;地籍测绘;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地籍测绘在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明显,它涉及到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地籍测绘本身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建立地籍测绘的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测绘的管理,特别是人员的管理上,要不断的发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是测绘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同时在进行地基测绘时要不断的提高质量,它可以说是地籍测绘的生命,如果数据上出现了问题,那么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1 现代测绘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1.1 GPS技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通过GPS建立控制网、利用RS快速的采集数据,更新基础地理信息,运用GIS来管理基础地理信息,完成基础地理信息的建库与动态更新任务,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

1.2 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4D产品以及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现代地籍测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测量方式。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

2 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2.1 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

2.1.1 本区域性土地资源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更新。

2.1.2 建立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及加密和复测。

2.1.3 对国家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

2.2 地籍测绘的服务功能。

2.2.1 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服务。

2.2.2 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服务。

2.2.3 可以为土地监测调控提供服务。

3 地籍测绘数据库的建立及对国土资源管理的作用

就“地籍测绘”而言它首先是一项政府行为,但同时它也一种法律行为。因此我国必须建立起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管理体系,来保证地籍测绘能够有效的实施。国家测绘局是我国最高级别的测绘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制定方针、政策、技术标准,管理资格认证以及质量监督。与国务院的土地管理部门和其他的相关部门一起制定土地的测绘与规划,并且组织地籍测绘工作的具体实施等等。我国的省级人民政府都有测绘机构存在,它的职能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地籍测绘方针和任务进行工作。

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经纬仪或GPS采集地籍要素,并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3.1 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

3.2 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并编辑入库。

根据上述测绘成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直接通过地籍档案资料,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布局、合理利用;以达到科学、合理、统一地管理土地资源。

4 国土资源管理对地籍测绘的需求

4.1 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地籍管理对地籍测绘的需求分析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它具有提供计税依据、产权管理依据以及用户需要的地块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统还是多种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系统,它为土地登记确认权属提供依据。

4.2 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动态监管对地籍测绘的需求分析

现代化的国土资源管理已经上升到卫星遥感检测,真正实现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立体监管体系。具体到如何查,那就需要落实到每一宗土地的详细情况,地籍测绘便是基础工作。地籍测绘的基础工作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一方面,为土地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查处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的动态控制提供地形图、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

4.3 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对地籍测绘的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此我们需要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来发现和提取土地变化信息,以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建设的需要。

总之,随着地籍测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能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土地管理部门面向社会的窗口,它的运行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国土资源管理执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伴随着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将增强土地管理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

5 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现阶段,地籍测绘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物权法》的实施对测绘尤其是地籍、房产测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确权、房产面积等纠纷可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测绘成果经得起公开查询、经得起行政诉讼。当前因为编制的限制,测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人员紧缺的现象,有不少业务人员对政策业务还不够熟悉,以致引起土地权属和房产面积的争议、行政复议诉讼等。这需要加强宣传,学习政策法规,并通过培训提高测绘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进而让地籍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促使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向更快、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因此,科学、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是解决资源、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矛盾的关键。地籍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土地资源等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指南[M].地质出版社,2008

[2] 梁玉保.地籍调查与测量[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3] 王运昌.地形测量学[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4] 孙福海,陈俊勇.测绘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地籍测绘地籍图界址点地籍调查面积量算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地籍测量的主要地籍要素是界址点,通常使用的仪器设备有:GPS、全站仪、便携机等。数字地籍测绘以其高精度和适用性强的特点,已在地籍调查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地籍调查中使用数字地籍测绘的方案进行了一番论述,并就其实现的方式进行了大致阐述,以期为我国数字地籍测绘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一、 城镇地籍调查现状

现阶段,调查人员通过权利人指界、调查核实、查阅资料、分析材料等方式来展开地籍调查。在地籍调查表上面填上调查结果、意见以及宗地草图等,并签字确认。其调查的内容包括如下两方面。

1. 调查相关权利人

对本宗以及邻宗土地的使用者状况加以调查。数字地籍测绘指根据精准的测定土地权属的界址点的位置,测绘出供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等管理部门占有并使用具有的大比例尺的平面图,并且测算土地和开发商使用地基面积。主要包括地籍图的测绘、土地面积的计算、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划分界址,这些都是地籍测绘的重要内容和核心部分。

2. 调查宗地信息

包括宗地界址、用途、四至、面积、权属性质等。此种调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数字化时展的需求,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手工绘制的宗地草图效率低、精度差;调查结果属于文字描述,在记载信息量的限制作用下,无法对调查信息、宗地信息进行详细描述。假如发生权属矛盾情况,对调查历史进行追溯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并且也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存储;作业方式太落后,并且费力、费时,效率低下。数字地籍测绘是将储存、处理、传输、共享融为一体的测量活动。是数字测绘在地籍测量上的使用,是一种全新的土地测量和检验的方法,数字地籍测绘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链接测量设备和软件,对土地进行测量,获得精准的土地测量参数值,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采和使用,数字地籍测绘工作是将地籍测绘内业和外业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活动,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建立各个地籍的地籍测绘图和地籍测绘数据库,为地籍调查和地籍管理提供信息。

二、 数字地籍测绘优点

数字地籍测绘目前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绘方法,与传统的测绘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程度高

数字地籍测绘采用全站仪测量,其数据作为电子信息在自动记录和存储、 自动传输, 以及计算机处理、成图等全过程中,基本无人工干预。 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适用性强

采用数字形式来对数字地籍测绘的成果加以存储,并按照用户需求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不同图幅大小和比例地籍图的输出。此外,数字地籍图还能对点位坐标、方位角、两点距离、输出地籍表格、量算宗地面积等予以自动提取,并能满足信息系统需求以及地籍数据库建立的需要。

3、精度高

数字地籍测绘在数据记录 、存储、处理、成图过程中,测量原始数据信息的精度基本没有损失,获得与测量仪器同精度的测量成果 ,从而实现了数字测图的高精度。地籍调查中使用地籍测绘技术,发挥地籍测绘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水平,实现地籍调查中针对不同地域进行准确的地籍测量工作,随时针对特殊地域情况作出数据调整、修改以及保存,使地籍调查结果及时更新,能正常反应不同地域环境的地籍情况,为土地局和房产商进行土地开发和使用提供准确的信息,确保地籍开发工作顺利安全的进行,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三、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应用

1、测绘控制点

总共在全测区布置 356 个一级 GPS 点,3 个 C级 GPS 点,并以此作为该控制网的起算数据。运用西安坐标系作为平面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使用投影在抵偿高程上的高斯正型投影 3°带。高程基准使用国家高程基准,中央子午线是 114°。此次作业方式为静态模式,按照边连接和点连接彼此结合的形式展开组网观测。其中,每时段的长度在 45 min 以上,数据采样的间隔时间为 10 s,卫星高度角大于等于 15°。将星历预报提前做好,确定最佳的作业时间段,PDOP≤6。同步观测卫星超过四颗,并且分布均匀。对天线高度进行精确量取,并开机进行观察。在各项指标与要求相符之时,接收机便可自动对数据加以记录,同时由观测人员填写观测手簿。使用 GPS 数据处理专业商用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实行网平差处理与基线向量解算。此次操作需严格按照要求来执行,数据质量可靠、精确度高,可以视作一级控制点来使用。

2、界址点测量

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的方法有极坐标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前方交会法等,根据不同的条件使用不同的方法施测。

3、地籍平面图

地籍平面图包括数学基础、地籍基础、地物要素和相关的土地利用要素等。运用数学的坐标轴原则、通过地籍测量在平面图上建立坐标轴,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标记批注;利用地物知识判断地籍土壤、水质、地形地貌等要素进行分析测量。同时精准计算地籍图的实际面积,最后进行测量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得到完整的地籍调查内容,实现地籍科学合理的使用。运用计算机来完成面积的量算,按照各界限连续点位坐标串,运用辛普森公式进行计算。在对面积加以量算之前,需注意检查各坐标串,从而避免出现线状地物和各种界线打折的情况。

4、数据汇总统计

在全面审查建制镇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以宗地或权属单位为基本记录单元,按照街道(乡、镇)、区(市、县)、市三个级别逐级统计汇总并以城镇土地统计台帐(城镇土地统计簿一、城镇土地统计簿二、城镇土地统计簿三)表格的形式打印输出。

结语:

现如今,数字地籍图上面不仅会对每宗地籍详细信息加以记载,同时还会对其附着物的基本状况加以记载。随着高新测绘技术(3S)在土地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籍测绘与传统的土地测量理论、技术和方法相比进一步使其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技术和方法更加规范化,不仅为土地经济价值的实现以及使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服务,同时还为土地使用制度的深化改革、环境保护政策、土地管理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石伟朋.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方面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6:253.

第3篇: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范文

关键词:遥感技术 地籍测绘 应用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042-02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地籍的管理,地籍测绘也得以发展起来,地籍测绘作为一种技术工作,但其属于一项政府行为,利用地籍测绘这种技术上的手段,从而使政府充分的行使土地管理职能,其主要是通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质量、界限、权属和利用现状等情况进行测绘,从而对其面积和形状进行掌握,地籍测绘作为一种行政技术手段,在地籍测量及地籍管理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地藉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地籍测绘开始在地籍测量中进行应用,其不仅在数据采集上实现了数字化,而且在成图成果上也实现了数字化,其利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对地籍图进行编辑,实地进行数据的采集,从而生成宗地图,建立地籍数据库,并输出面积汇总表,进行地籍数据动态管理等,通过地籍测绘,可以直接为各部分提供权威性的数据,有利于城市建设的进行。目前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将其在地籍测绘中进行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有效的提升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使社会效益得以进一步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是利用电磁波理论的一种探测技术,利用各种传感仪器,不需跟被检测人接触,便可知道被检测人的消息,其属于测绘技术的一种,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描绘。遥感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有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设备、接收装置及图像处理设备等。通过在遥感平台上装设遥感器,从而实现对图像的拍照、扫描等,所以遥感器可以是照相机、扫描仪、微波辐射计及合成雷达等。同时为了信息进行更好的实现与地面的传输,则利用飞行器器来完成信息传递任务。地面接受到的图像信息,则需要经过图像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后,才能有效的将地物的性质和信息进行反映。经过处理的信息需要进一步利用光学仪器或是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后找出其特征,从而作为识别的目标。遥感技术相对于其他探测技术相比,其不仅探测的范围较大,而且可以迅速的实现对资料的获取,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在对信息获取时具有多种手段,获取的信息量较大,而且可以全天候进行工作,所以目前遥感技术其应用范围涉及众多领域,而且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作为新一代测绘技术,其在土籍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应用,通过遥感测绘,可以很好地对土地情况进行检测,使国土管理部门很好地掌握土地的情况,而且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土地信息的实时更新,更便于对变更数据的掌握和管理,方便于分析和查询工作的开展。

在当前卫星和飞行技术装置快速发展下,遥感技术以此为依托得到更快的发展起来,其通过对地面及研究目标来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更好的实现对部分区域内土地环境及地籍资料进行获取的技术手段。虽然在上世纪遥感技术就兴起,但只有将航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部有效的结合后,才使遥感技术进入快速的发展阶段。目前航空遥感就是将遥感技术在高空飞行器上进行设置,从而进行相关测量。目前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遥感技术得以更广泛的应用开来,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地籍测绘领域中,通过遥感技术来对土地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记录,从而来实现对地籍相关资料的识别。

2 现代地籍测绘与“数字国土”的关系

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与“数字国土”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地籍测绘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测绘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地籍信息系统,进而就可以存放各种图形和属性等信息,并对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从“部”到“厅”到“局”的各种行政级别上的空间应用分析。“数字国土”包括广泛的数据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地图是其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地籍测绘正是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即“数字国土”的重要内容。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基本流程为:

(1)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准地籍测量”。

(2)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要完全按照数据库要求。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控制数据、地类数据。

(3)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整理、编辑、人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市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

3 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管理系统的进步,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地籍测绘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发展得以改善,同时也对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通过各种新技术的良好结合,使来源不同的土地信息都得以集中于信息管理系统当中,通过对信息的有效整合,能够更好的对系统内的土地信息进行管理,从而满足不同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3.1 动态监测应用

目前在地籍测绘工作中,其所应用的技术不断的成熟,特别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GPS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更有效的提高了土地测绘的水平,更易于土地测绘工作的开展。在地籍测绘中运用遥感技术,有效的实现了动态监测,其能够随时监测到土地的变更、土地调查和土地的动态信息,从而有效的掌握相关土地调查资料,实现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而且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将难以识别的对象进行信息处理,从而以可识别的文字和图像表现出来,更易于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合理对监测周期进行确定,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全新的监测,并将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最好的信息。随时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土地利用情况的核查,进行土地总体规划,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资料。通过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土地利用中违法情况,及时进行上报并查处,更便于对土地进行管理。

3.2 遥感技术应用

(1)数据选取:众所周知,地籍管理具备综合性、连续性以及高精度性等特征,当前的遥感技术对于数据的选取,一般通过美国和法国的Landsat TM、SPOT两种卫星数据来实现。当然,监测的精度一直是遥感技术最关键的,为提高精度需要,有时候必须结合相关土地利用图,作为监测的对比,并将人文、生态等相关指标列入地籍测绘资料中。当精度要求特别高时,必须接触 GPS等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作为补充资料。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在地籍测绘中的意义很重要,遥感所得的数据,通常需要通过计算机相关技术将之转化为可识别的信息,并予以修正,达到一定的精度。

(3)变化信息提取:所谓变化信息,是通过固定的时间段,土地相关资料发生变化时,是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最重要的应用,通过时间差,来判断不同的变化,从而可以为土地将来考虑,做出整体规划。

(4)监测精度评定:精度要求是评价遥感技术质量的重要砝码,通过记录和分析相关数据,对已测信息进行统计学研究,得出测绘信息的精确度,从而验证地籍测绘水平。

3.3 GPS RTK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建设用地中的土地勘测定界是实地确定土地使用界线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测量使用界线范围内各类土地面积并计算用地面积等测绘技术工作,它为各级政府的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土地、地籍管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为:审查用地文件及有关图件―现场踏勘―图上红线设计―实地放样―复核测量―面积量算―绘制建设用地界图―填绘建设用地管理图―资料整理―归档,经反复实地踏勘、图上设计、权属调查后制定放样数据。利用GPS R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能避免解析法和关系距离法放样等放样方法的复杂性,同时也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公路,铁路等大型工程更为有效。

4 结语

遥感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应用中十分复杂,目前在对遥感技术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人难点问题,所以还需要测绘工作者加强对遥感技术研究的力度。这就需要测绘人员要加强对遥感技术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其应用的技能,从而在实际测绘工作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应用,使其能够促进地籍测绘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伟朋.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方面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6).

第4篇: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籍测绘;自然资源;管理

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地籍测绘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是涉及到较多的方面的,因此其真正的工作起来是比较复杂的,而地籍测绘技术应用到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去的话,就能够提供最为准确的相关数据,从而简化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程序,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一定充分的分析自然资源管理中地籍测绘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将地籍测绘技术的价值发挥出来,促进自然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1自然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分析

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资产、资本属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可靠的空间载体和物质基础,能够将一定的产权关系表现出来,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在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对其空间分布和资源的数量情况进行分析,接着全面对自然资源进行监控,明确的分析空间的布局和变化情况,科学的评估自然资源,并且还需要对自然资源的服务信息产权等进行确认,更好的对生态进行修复,提高自然资源的管理水平,保证自然资源管理的有效进行。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自然资源进行相应的确权登记和监测评估,主要是依照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全面的调查自然资源,并且对数据进行汇总、检测、。另外还需要进行权属登记,主要是对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进行登记,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要求和制度,收集登记资料信息进行共享。在操作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并且在自然资源大幅度受到消耗时进行预警监测,做到科学的布局和管理,有效的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及时修复生态环境。见图1。

2地籍测绘概述

在我国的测量工作中,地籍测绘技术的效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一种技术,并且地籍测绘技术的工作原理理解起来也是较为简单的。在地籍测绘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要测量的地方进行仔细的分析,这样的话,后期的测量工作就会更加的方便,其次,需要利用测绘技术来测定出相关的界址点坐标,在确认了界址点坐标之后再把附近的建筑物、河流山川等绘制到相应的图纸中。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不知包括界址点坐标的应用,其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的成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先进的测量技术,比如说较为常见的遥感技术等,这些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充分的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我国自然资源国土面积的合理使用。

3地籍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

3.1地籍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地籍测绘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地籍测绘工作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测绘技术,这也就意味着地籍测绘技术是有着很鲜明的法律特征的,因此自身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存在,是受到相关的法律保护的。在进行相关的工作过程中,将地籍测绘技术应用到自然资源管理中可以将最为准确的自然资源地理数据信息获取出来,接着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政策的时候就有了科学的数据支撑[1]。除此之外,通过地籍测绘技术获取出来的相关准确的数据还能够为相关的机构实施的活动提供较大的助力。现如今,我国的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和之前相比人们的信息传输更加的快捷,信息也能够轻易地在各个系统之间快速交换,所以说在进行相关的土地征收活动的时候,地籍测绘技术就能够为相关的部门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相关的税务部门就能够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使用规划,促进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地籍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地籍测绘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和其他的测量工作相比,地籍测绘工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地籍测绘工作的覆盖能力比其他的测量工作要大很多,并且其测绘效率也不是其他测量工作能够比拟的,因此在获取地籍测绘信息资源数据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相关的方案的时候就能够对地籍测绘数据的成果进行科学的利用,使得设计的方案更加的准确,(2)自然资源的开发工作一直是我国最为重视的项目,我国现在面临着自然资源短缺的现象,因此开发的效率一定要得到相关的保障,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应用地籍测绘技术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使用地籍测绘技术所获取的信息还能够通过数据网络实现共享,这样的话,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工作就会更加的方便快捷,并且管理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最后,自然资源的规范开发工作也很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地籍测绘工作是一个系统并且较为复杂的工作,其涉及到的环节是较多的,并且这些环节是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哪一个环节做不好的话,整个测绘工作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地籍测绘工作中一定要对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充分的落实,测量出最为科学的数据,促进土地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4地籍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4.1在房地产事业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需要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而在房地产事业中应用地籍测绘救赎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建筑的质量。将地籍测绘技术应用到房地产工作中去,能够很好的对土地信息获取渠道进行拓宽,并且相关的数据信息也会更加的科学和准确,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地籍测绘技术还能够和测绘结果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科学的权属关系,促进后期土地财产的利用[2]。此外,从另一个性质来说,房地产也就是指对住房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地籍测绘技术在房地产中的应用能够保障居民的相关利益,使得居民居住的房屋实际面积更加的准确,促进居民经济财产的保护。在房地产工作中应用地籍测绘技术可以准确的测量房屋的实际面积以及利用情况,给投资人提供安全的经济财产保障措施(如图2所示)。

4.2服务城乡的规划和建设

在城乡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地籍测绘技术也能够提供较为良好的作用,在城乡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地籍测绘工作能够提供相关的数据建设成一个数据资料库,这样的话,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就会有准确的数据支撑,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就更高,资源共享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地籍测绘技术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城乡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提升城乡土地资源的价值,促进城市化的建设和城乡的顺利发展。

4.3服务城市交通管理工作

在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中应用地籍测绘技术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效率。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城市内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就需要科学的数据来支撑。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用地籍测绘技术就可以将城市内的交通情况比较直观的展现出来,相关的机构就能够通过地籍测绘技术提供的相关信息来对道路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的共工程情况进行了解,后续的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也就会更加的方便快捷,城市道路的管理水平就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此外,地籍测绘技术还能够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改造和优化,在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修正的时候就可以充分的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促进城市交通网络的安全运行。

4.4服务土地执法巡查

在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土地执法检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土地执法检查能够保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开展顺利。而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关键救赎在其中应用地籍测绘技术。地籍测绘技术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有着实时监控的作用,利用这一项优势土地执法检查工作开展的就会更加的顺利,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监控获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提高检查质量。还需要注意的是,再检查工作中可以结合PDA技术以及GPS定位系统,这样的话,在一些单位进行违法行为的时候,就可以严厉的对其进行打击,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4.5在土地开发中的作用

地籍测绘技术在城乡土地开发中的应用能够获取出最为准确科学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地籍测绘技术所测量出来的信息能够组成一个科学的数据信息库,通过这个数据信息库,管理单位在对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快速准确。相关的单位在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地籍测绘的数据对周边的资源环境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降低土地资源的开发成本、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3]。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是较为复杂的,因此其中会涉及到很多的问题,所以说就要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地籍测绘技术来提升自然资源的应用质量。

5自然资源管理中对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化

5.1合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提升测绘工作效率

现如今,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已经较为成熟,在对其进行利用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能够提前的编制工作流程以及相关信息,并且将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及时录入,这样的话,现有的测绘技术就能够适当的进行调整,测绘效率也会得到很好的保障,地籍测绘工作在其中的作用也会充分的发挥,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图2房地产测绘流程图

5.2利用卫星探测技术

上文中提到了,地籍测绘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和较为复杂的工作,其涉及到的领域是较为广泛的。因此可以利用卫星探测技术,在地籍测绘工作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要及时的录入到卫星计算体系中。卫星计算体系的计算能力是很大的,相关的测绘工作会更加的方便快捷,工作量减少,效率大大提升。(如图3所示)。

5.3加强应用先进的测绘技术

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应用地籍测绘技术一定要重视先进测绘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相应的技术作业流程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充分地发挥出地籍测绘技术的优势。比如说较为常见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绘激素,简单来说就是在无人机中安装五镜头相机,如图4所示。地面空间物体的信息就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采集,反映出空间地物的实际情况,人们多样化的位置空间信息需求就能够得到满足 [4]。

5.4深化多源数据融合

目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已在全国陆续展开,开展基础时空数据、公共专题数据,甚至物联网实时感知数据、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根据本地特色扩展数据的获取、存储、处理、共享、集成、挖掘分析、泛在服务的研究探索,既是对当前数据的综合运用,也是对今后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自然资源管理中运用多源数据的融合关键是要解决以实景三维模型为核心的多维空间数据融合可视化及数据操作的问题,在以Cesium为内核的可视化平台中,影像、地形数据主要是通过与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坐标匹配后进行服务,通过调用服务叠加于实景三维模型之上,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底图,实现数据的融合。对于矢量数据与实景三维模型的融合,需针对0维点数据、一维线数据和二维面数据分别制定与实景三维数据融合的方法,如图5所示。以实景三维模型为核心,在统一空间参考的前提下,对专题点、线、面类型数据进行层次和数据结构一体化定制处理,主要包括:根据点、线、面各类数据的几何结构和专题属性特点,建立专题图层组,图层组内按照数据几何特征划分独立图层,使应用数据结构清晰;优化空间数据结构,设计满足第三范式的非空间数据的数据模型和数据表结构,目的是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在系统应用时进行图形绘制,查询索引,调用压力的分流;非空间数据的面向对象化改造,在专题化的应用中,非空间数据要建立与空间数据的对应关系。通过收集自然资源片区内地上与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整合标准,对包含遥感影像、实景三维、地下空间、地质结构、地形图、地下管线及人口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初步建立多源异构的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快速融合的方法体系,为自然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关参考。结语总而言之,地籍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进行应用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优势,因此一定要做好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工作,认识的地籍测绘技术的作用以及优势,提升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促进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左美蓉,张教权.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7(15):58.

[2]韩娟,周攀.浅谈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11):143.

[3]欧阳玲.自然资源农村数字化地籍调查研究与实践[J].城市勘测,2019(3):147-148.

第5篇: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范文

关键词:现代地籍测量;测绘技术;数字测绘; 数字国土;3S技术

1 前言:

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区别,其主要标志在于技术是否高度集成和数据流是否连续。测绘仪器的智能化和内置软件的高度集成以及数据的无线传输,促进了现代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全国“数字国土”工程的全面展开,以数字测绘技术、3S 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在地籍测量中广泛使用。通过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多种测量模式的分析,比较现代地籍测量同“数字国土”之间的关系,总结地籍测量的基本框架,将现代测绘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地籍测量中已经势在必行,并且随着GPS 卫星的拓展和Galileo 计划的全面实施,各种航空航天设备的精度不断提高,利用卫星定位与PDA 组合模式和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将是现代地籍测量手段中最具有广泛前景的技术。

2 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流程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 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①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入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②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一般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③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包括已有的地形图、地籍档案资料、已有的控制资料和电子文档等)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准地籍测量”。

3 现代地籍技术的内容和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图、表、册、卡等)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讲,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S 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4种模式。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3.1 GPS 测量

GPS 本身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标志。在现代地籍测量中主要用GPS 控制整个测区,以满足精度的需要。随着RTK技术的迅速发展,GPS+RTK 技术几乎覆盖整个测量领域。这种测量模式能实时地获取地籍要素坐标信息(通过实例证明,可以得到厘米级甚至更高精度),能够满足地籍测量高精度的前提下,在作业现场提供经过检验的测量成果,摆脱后处理的负担和外业返工的困扰。GPS RTK 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①GPS RTK 接收机+测图软件。利用GPS RTK 接收机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数据,经过GPS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GPS RTK 接收机是一种实时、快速、高精度、远距离的数据采集设备。其显著的优点是控制点大大减少,测量效率大大提高。缺点是必须绘制测量草图,一些无线电死角和卫星信号死角无法采集数据,必须用全站仪进行补充。②GPS RTK 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克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可适应任何地形环境条件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的内外业一体化采集地籍信息。

3.2野外数字测量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规划、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地籍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同时如果基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标准较高,可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针对数字地籍测量的三个环节―――确权、测量、编绘,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作业工具的合理选择和搭配。野外数字测量主要使用的是全站电子速测仪,根据所搭配使用的硬件不同分3 种方式:①全站仪+电子记录簿(如PC-E500,G RE3,G RE4 等)+测图软件。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控制点和目标点)的数据,在数据采集软件的控制下,实时传输给电子记录簿,经过预处理后,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全站电子速测仪、电子手簿是目前最新的测量仪器,同传统的测量手段(外业白纸测量、内业数字化)相比,智能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实现角度、距离的自动计算,技术容易掌握,但受硬件设备的限制,操作可视性较差,草图容易出错,功效不高。

②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是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数字式地籍测量方式。通过全站仪在实地采集全部地籍要素数据,由通信电缆将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实时处理并显示所测地籍要素的符号和图形,原始采样数据和处理后的有关数据均记录于相应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由于现场成图,具有直观、快速、高效的优点,可价格昂贵、野外环境适应能力较差。③全站仪+掌上电脑(PDA)+测图软件。作业方式与②相同,采用蓝牙传输,这种系统定位于地籍数据的前端采集部分,通过使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PDA 来满足外业测量的智能化、电子化要求。从地籍测量外业的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多种数据格式的融合显示、多种地籍测量方法的可视化实现、自由测站的自动化计算功能,并且掌上电脑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现场成图、速度和效率都很高。这种系统虽然不完善,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3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__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三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四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如地形、地貌、建筑物、已有资料等)、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3.4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 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如正射影像地籍图、三维立体数字地籍图等),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该技术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数据,其控制点和目标点主要采用航测区域网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即所谓的空三加密,进而通过专有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地籍测量的内外业。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 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4 现代地籍测绘与“数字国土”的关系

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与“数字国土”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地籍测绘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测绘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地籍信息系统(其核心就是数据库),进而就可以存放各种图形和属性等信息,并对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从“部”到“厅”到“局”的各种行政级别上的空间应用分析。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的作用下,人们共享该数据库资源。“数字国土”包括广泛的数据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地图是其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地籍测绘正是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即“数字国土”的重要内容。

第6篇: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范文

【关键词】基础测绘 促进 钦州市 土地管理

现阶段,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今后一段时期,上述矛盾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因此,科学、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基础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经济建设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测绘的成果数据是各项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 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基础测绘成果是认识世界、利用自然不可或缺的媒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及延伸,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土地管理行政管理体系,利用现代技术强化宏观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由于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如果进一步把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基础测绘的技术、成果等优势,不仅能为土地管理提供服务和保障,也能更大范围地发挥基础测绘的作用。

1.1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

1.1.1建立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及加密和复测。

1.1.2对国家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

1.1.3本区域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更新。

1.1.4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对前述项目的内容进行复测或者更新。

1.1.5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1.2基础测绘的服务功能

1.2.1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服务。

1.2.2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服务。

1.2.3可以为土地监测调控提供服务。

1.2.4可以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服务。

2 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分析

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基础测绘作为前期性、基础性工作,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土地规划进行动态控制,才能达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等方面:

2.1地籍管理需求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它具有提供计税依据、产权管理依据以及用户需要的地块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统还是多种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系统。

2.2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此我们需要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来发现和提取土地变化信息,以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建设的需要。

2.3耕地保护工作需求

鉴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决心采取世界上最严厉措施、最严格制度来保护耕地,严格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借助基础测绘成果先后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开展耕地数量质量、耕地后备资源普查等专项工作。

3 基础测绘对于土地管理的促进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基础测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应用领域的最高形式,它向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定性、定量、定位以及可视化的工作条件,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管理办公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全方位地考虑土地问题的方方面面,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土地管理部门面向社会的窗口,它的运行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国土资源管理执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伴随着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将增强土地管理的综合效益,提高土地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

4 钦州市基础测绘工作已经成为土地管理工作飞跃发展的瓶颈

钦州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起步较晚,1993年钦州市城区才有了第一批65.75平方公里的1:500地形图,2001年才有了第一批100平方公里的1:1000地形图。在随后的几年的时间中,钦州市地形图的测绘和更新一直紧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步伐,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对基础测绘工作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不能及时对土地变化情况进行更新,致使土地信息更新跟不上土地管理工作发展的步伐。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5 把土地管理和基础测绘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基础测绘实施,促进钦州市土地管理快速发展

为了改变钦州市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较差的现状,明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基础测绘的目标和任务,发挥基础测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钦州市国土资源局本着统筹规划、保证重点、满足急需、分步实施的原则,紧密结合全市经济和城市规划发展,构建数字钦州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地理框架建设的需要,组织编制2008—2020年钦州市基础测绘规划,为土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础。

5.1空间基准体系建设,为土地信息获取提供了技术保障

5.1.1建立钦州市统一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近期布设D级GPS控制点18个,于2007年布设完毕,控制整个钦州市市本级,控制面积约4542平方公里。另外,2007年布设E级GPS控制点,共计51个点,控制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5.1.2 启动钦州市CORS系统建设。在钦州市规划区约1089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4个固定基准站和1个网络监控中心,并辅以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建成高精度、高效率、高覆盖率的网络GPS系统。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如因特网和广播网,可24小时、连续地向各类需要测量和导航的用户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的信号。

5.2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籍测量与地籍实时修测的工作成果是提高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为保持基本比例尺图的现势性,必须修测更新现有的地形图。根据钦州市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2006年正在进行钦州市主城区1:500和1:1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工作。2007年-2010年将对钦州市金光工业园进行1:1000地形图23平方公里进行修测。2007年修测金谷工业园1:1000地形图8平方公里。修测在原有数字化地形图基础上进行,并采用全数字化成图法修测。

此外,从节约型管理角度考虑,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在基础测绘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地籍要素的测绘,从而避免重复测绘,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生产成本。

5.3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

根据钦州市发展的需要,建设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分三步走,首先,选择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各种子系统,如数据采集、管理和数据转换系统、基础地形信息和基础空间数据管理、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地名库管理与应用系统、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系统等。其次,建立钦州市1:10000以下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初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最后,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数据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开展应用服务。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真实再现全市的地形地貌,为我们全面了解钦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支撑,并为可视化地掌握生态资源、模拟和仿真生态重建过程中重大决策实施提供基础支撑,确保我们能够科学地开发自然界,动态监测和合理地配置资源,有效把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平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增值服务。例如:通过以不同时期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和正射影像图为数据核心,结合土地利用详查图,可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为数据核心,结合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专题数据,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及3S技术,可更好地分析耕地分布现状,提出社会经济与生态合理退耕还林规划方案,增强退耕还林规划的可操作性。

5.4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物权法》的实施对测绘尤其是地籍、房产测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确权、房产面积等纠纷可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测绘成果经得起公开查询、经得起行政诉讼。当前因为编制的限制,测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人员紧缺的现象,有不少业务人员对政策业务还不够熟悉,以致引起土地权属和房产面积的争议、行政复议诉讼等。这需要加强宣传,学习政策法规,并通过培训提高测绘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

5.5推进钦州市信息化测绘进程

信息化测绘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为特征,强调数据采集内容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强调对测绘成果的再加工、信息整理、综合分析和深层次应用,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相符的。在思想上,测绘单位要改变观念,由提供产品转换到提供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测绘服务领域;在技术上,要跟踪国际测绘科技发展趋势,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组织快速空间定位、智能数据获取与生产、网络管理与分发服务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改造和完善现有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在管理上,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信息化测绘建设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钦州市基础测绘规划(1997-2010年).

[2]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在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作用.

第7篇: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范文

关键词:变更地籍测量;测绘;措施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由于地籍测量能充分把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所以在近代,地籍测量已经从以往以保护土地持有者的利益转变到如今的建筑建设和土地规划。地籍测量是以地基调查为测量方式,用测量的技术方法来完成测量的主要工作,其也是土地资源资料提供的凭据。地籍测量需要测量者拥有较好的绘画图表的技术,因为其测量的结果的数据要精确无误,为了保证其数据的准确性和方了更其它人员进行查看,所以其测量的数据要绘制成图表。地籍测量不仅是城市化建筑建设工程的基础,同时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值得分析和探讨。

1、变更地籍测量在以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地籍是指国家登记土地隶属关系的簿册。地籍工作是土地管理措施之一。一般用文字和平面图记载,标明土地所有者的土地面积、位置界线、土地质量、权属关系及利用情况等。中国地籍管理以土地产权为核心,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制度、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制度、土地调查制度、土地统计制度、土地动态遥感监测制度。一般来说,地籍资料具有三大功能:土地利用管理和规划的功能,财政税收的功能和法律功能。地籍作为蕴含土地基本数据信息的数据库,它是土地的“数字身份证”,通过对地籍信息的检索和查询,土地管理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迅速找出土地管理的最优方案。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飞速进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管理手段的引入,也将地籍这种数据模式电子化。而通过相关软件的比较分析,包含土地信息的基本状况和特点的地籍信息,便给土地管理者以清晰直观的感受,从而大大节省土地管理实践当中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这也是地籍作为土地数据集合的重要组成因素。在土地的基本数据库当中,实现地籍准确、以及具有动态性、实时化的地籍备案,对于土地管理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而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土地利用方式流转形态的增多,变更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的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逐渐成为测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以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模式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2、变更地籍测量的分类变更地籍测量

界址没有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界址出现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以及新增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主要有三种。

2.1、界址没有出现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

地籍测量界址没有出现发生变化宗地的地籍变更通常不要求到实地进行变更地籍测量,其在室内依据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书进行地籍变更。不要求到实地进行变更地籍测量的地籍变更情况主要有:继承土地使用权、交换土地使用权等等情况。因为宗地之内新建建筑物、拆迁建筑物等等情况出现的地籍变更,也不要求到实地进行变更地籍测量,然而实地应重新绘制宗地草图。并且需要重新绘制宗地草图之时,应该充分使用之前勘丈数据绘制或者是修改新建建筑物以及拆迁建筑物。

2.2、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

界址发生变化宗地的地籍变更需要到实地进行变更地籍测量工作。变更地籍测量通常使用的是解析法,暂时不具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之中规定的其他方法。而其实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等对于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需要使用解析法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对于界址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其在增加新的界址点之前,应该使用原宗地草图的勘丈数据以及界址点坐标,检查原界址点坐标是否出现移动或者是丢失。而一旦界址点坐标移动以及丢失,应该使用之前测量数据恢复界址点坐标,之后得到相关指界人同意之后而埋设新界标。对于虽已丢失,然而变更之后是废弃的界址点不要求恢复。对于界址没有出现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通常不要求进行检查界址点位。而对于新增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一旦使用之前的勘丈资料,需要对原勘丈资料进行检查。检查界址点同邻近界址点或者是邻近地物点的距离是采用经检验过的钢尺或手持激光测距仪,在现场直接丈量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或邻近地物点的距离,使用检测数据同之前的勘数据或者是原坐标反算数据进行比较。

采用公式:

3、变更地籍测量在测绘工作之中的实践

从变更地籍测量的分类中的内容来看,以下几个方面是其主要内涵:

第一,界址未发生变化的:不需要实地测量,若宗地内建筑物等发生变更的,需实地重新绘制宗地草图。

第二,界址发生变化的:检查恢复界址点;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测量;宗地合并测量。界址点的检查方法: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或邻近地物点的距离;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精度要达到P136。而具体到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测量放样数据准备及新增界址点放样:极坐标法、长度交会法、截距法。

第三,新增宗地的。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进行,进行合理并且合法的测量。在地籍变更的成果展示当中,离不开其对具体数据的更改和变化,其中的重要环节在于使得地籍图的具体数据和内涵进行合理有序的变更。地籍图变更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用数字法的,要保留历史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数字地籍图现状,这种图标往往用柱状图、饼状图和数字变化曲线的形式进行有效表示;而根据采用用模拟法的方式,地籍铅笔原图做永久保存资料完整,在地籍二底图变更,用红色笔标明,但一宗地变更两次或全图变更数量超过1/3时,应重新绘制二底图;当一幅图内或一个街坊宗地变更面积超过1/2时,应进行基本地籍图的更新测量,重新测绘地籍铅笔原图。通过前后数据的对照对比,和直观的模拟观察,土地管理者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到土地利用结构及类型的变化和发展状况。而这对于决策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管理

4.1、做好地籍测量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地基测量时,首先就要对地籍进行深人的调查,这是地籍测量的关键。要掌握好土地的现状、性质,并将其绘制成地籍图,将土地的现状、税收、统计分析以及徒弟的利用规划等一一反映在图表上,还要尽量满足人民大众对地基资料的需求。其次将测量需要的设备也要准备齐全,测量前要检查是否有损坏等。

4.2、地籍测量技术提高

实时动态技术是指在GPS设备高速发展的阶段,应当将GPS也应用到地籍测量当中,GPS有全国性,基本上全国的可见土地资源都能在GPS上可以看见,可以在各个地区设立固定的基准站,然后将基准站接收到的观测数据通过GPS卫星信息的无线电设备进行定位捕捉。但是卫星因为可以收天气和环境的影响,所以会出现误差,因此在实施计算测量的精准度时应当考虑其中的公共误差或者进行差分定位。

5、结语

测量成果的变更主要是变更地籍测量的基础之上而进行的,而缺少准确的变更地籍测量,则就不会有比较准确的测量成果,所以,变更地籍测量是测绘工作之中的基础性勘测,摒弃其测绘结果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永生.浅谈测绘工作中的变更地籍测量[J].知识经济,2008,12:117-118.

[2]刘新平.城镇变更地籍调查特性及调查组织实施研究[J].科技资讯,2009,23:214.

第8篇: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35-04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的精神,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建设主要有五项内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政策支持与投入环境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其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已有五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建设单位。本文通过对2008-2013届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213位学生进行“就业与课程设置相关问题” 的问卷调查,在分析当前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实践途径。

一、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专业设置的标准尚未统一,专业定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对行业人才的需求

根据2005年教育部首次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有关规定,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属“资源勘查与测绘大类”的“测绘类”,该专业的学习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房产地籍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房产、地籍测量技术及管理的能力,从事房产地籍测绘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从各开设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院实际情况来看,其专业设置标准和专业定位尚未统一,如表1所示。究其原因,主要是各高职院校设置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大多是依托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只有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是依托于国土资源管理专业而设置的,这已不能满足区域国土资源管理行业对土地规划、GIS应用和地籍测绘、土地估价等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课程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课程设置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课程体系是一个担负特定功能、具有特定结构、开放性的知识组合系统[1]。课程体系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各高职院校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刚起步,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一方面,因专业设置起初多源于各院校的工程测量专业,黄河水利职业学院该专业的设置直接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增开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方向,使得各院校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般都照抄照搬工程测量技术的课程体系,只是稍微变换一些课程,增加了土地管理总论、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法学等土地管理相关课程而已。另一方面,课程设置没有依据学习该专业的学生特点设置。通过对本校2008-2013届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2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表2可知,当学生被问及“您在校读书时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有65名(占30.52%)学生想从事测绘工作,有18名(占8.45%)学生表示要从事土地规划类工作,有52名(占24.41%)学生想从事房地产评估或经纪工作,有65名(占30.52%)学生认为要从事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工作,仅有4名(占1.87%)和9名(占4.23%)学生表示毕业后想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其他方面的工作。这些数据可推出,选择就读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或未毕业参加工作前,有135名(占63.38%)学生想在毕业后从事土地规划、土地评估、房地产评估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等土地管理相关工作,这表明学生想在校读书时加强对土地管理方面课程的学习,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测绘无疑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课程教学没有充分体现高职特点,课程内容重理论轻技术和实践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质的区别在于所培养的人才的规格和类型上。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或操作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要注重能力的培养[2]。许多高职院校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教学计划的编排上也体现出实践课。但是由于经费、师资、学生在外实习期间的安全等方面原因,有的实践课比例过小,有的则徒有虚名,上实践课或实习课则采取“放羊式”管理,随学生“自由发挥”,没有周密的实践计划和悉心的实践指导。另外,实践课的设置也没有密切与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相结合,学生的课程实践都仅仅停留在模拟实践上,没有让学生参与具体的生产项目实践。这些现象在高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也依然存在。

4.课程设置有所偏颇,不能体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05年教育部首次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有:测量平差与计算机程序设计、数字化制图技术、控制测量与GPS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基础、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房产地籍管理与法规、地形测量及实习、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房产与地籍测量实习、航空摄影测量实习、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等。就业方向是:在房产、土地、城建、测绘等部门从事房产、地籍测量技术与管理工作。从国家的主干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的确定来看,主干课程设置主要围绕地籍测绘进行了测量相关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即没有体现测绘和土地管理这两个不同的方向。另一方面从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对本校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看,也是偏重于测绘专业课程的设置,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8门主干课程中,有五门(超过半数)是测绘类课程;而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20门主干课程中,7门(占35%)测绘类、5门(占25%)土地管理类、8门(占40%)GIS应用及开发综合类。

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1.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核心的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就是相信人人是才、人人能成才;致力于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对今后的发展要求、个人气质等来设计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就是要突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应用性。一方面,要优化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优化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社会知识、文化艺术、职业道德、礼仪、环境保护等知识,这些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行业通用能力要求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标准开设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3]。即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在体现作为测绘类专业应有的专业定位和基本培养目标的同时,应考虑本专业的另一研究对象—土地管理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在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的适应性。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心声也反映了这一点,如表3所示。

2.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定位和完成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4][5]。

此外,从我们的问卷调查来看,如表4所示,被调查的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毕业或准毕业学生中,从事测绘工作的有73人(占41.95%),从事土地规划、房地产评估、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相关工作的有53人(占30.46%),且从2008到2012年,从事测绘工作的学生由占全班人数的62.50%下降到27.16%,这表明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就业趋势逐渐向土地管理行业转移,且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力度,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行业地位,增加了对土地规划、土地评估和地籍管理等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则我们的课程设置也应当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强化订单培养,增设农田水利学、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编制土地规划所需的相关专业基础课,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才能体现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两个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

三、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实践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国土资源工程系的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创建于2005年,现已招生6届(期间因生源少停招一届),共招收学生290人,其中已毕业3届,共有毕业生213人。专业开办以来,一直参照本系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和本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毕业生大多在测绘行业就业,但就业趋势逐渐向国土资源管理行业转移,在此基础上,探索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实践途径。

1.突出课程模块,重组课程体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我们将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优化,详见图1和图2。

2.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在课程模块化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各个模块的具体课程,且开课顺序也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参与具体生产项目实践的可能性,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以班为单位选修任意2~3门课学习,具体详见表5。

四、结语

当前我国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信息技术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各有关高职院校应当以国家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和示范性高职学院、骨干高职学院建设为契机,在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的同时,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进职业技能型、双师型教师,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壮金,严志强,廖赤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刘朝晖,陈礼芬.就业导向下高职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

[3]孟坤,卢润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

第9篇: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范文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籍测量;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测绘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使我们的城镇地籍测量工作者承受巨大的压力、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能够为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土地详细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测绘技术作为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的核心技术,加强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地籍测量的意义

现代地籍测量工作指的是利用现代的测绘技术对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等进行测定,该测定工作有一定的精度要求,最终可以反映出该地区的土地类型、分布状况、质量等级等,完善目前的地籍测量工作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首先可以为国家提供准确的土地信息,为掌握土地的现状以及加强土地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其次国家土地管理部门通过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搜寻科学、完整的土地相关资料,尤其是某个地区的地图资料,保护国家的土地所有权,捍卫领土以及政治主张。再次地籍测量为我国实现数据化国土提供者全面、规范、准确完整的土地数据,为建立数字国土奠定了重要基础。最后国家通过地籍测量掌握到的土地资料,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成为我国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成为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一部分。

二、地籍测绘的任务与特点

传统的测绘方式大多都是以手工作业为主,通过外业测量人员进行记录、测绘人员公国绘制地形的计算而编制出测量图的系统工作,是为用图人员提供资料,在图上人工量、算所需要的坐标、尺寸以及面积的综合性工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得社会各行业对数字化测绘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数字地理空间支撑条件,也是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基石。

1、地籍测绘的任务

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工作中一项极为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的工作目的在于保证土地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是当前土地市场上的主要衡量工具。地籍测绘工作在进行中既要保证土地信息资源的可靠性,也要确保测量的精确度,是以精确度测定土地的土质含量、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反映土地应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工作目的的测量技术,是为地籍管理以及其他土地工作做服务的工作新方法。

2、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工作是现阶段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个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基础性工作。这一工作的主要特点在于:地籍测量工作是一个具备着法律性的行政行为,是满足地籍管理精确度的工作行为,是一个配套性工作,是具备着墙式资料性的工作体系。

三、现代测绘技术分析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各领域对数字化测绘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的勘察成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GPS测量模式

GPS是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新发展出来的一种测绘技术,是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定位系统以及卫星导航系统,其本身作为测绘技术的一项标志,具有实时性、全天候、全球性、全能性的优点,在地籍测量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测绘工作的快速发展,一种新型技术应运而生-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法,这种新型技术快速发展,几乎已经占领了整个测量领域。这种测量模式的精准度较高,能够实时获取地籍要素信息,并且可以达到厘米级甚至更高的精度,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现场提供测量结果,能够避免后期处理时的往返负担。目前的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法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由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接收机与测图软件组成的。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接收机对要测量的地籍要求进行收集,在利用GPS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储存数据的同时利用测绘软件进行绘图。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接收机能够实现测绘工作的快速、高精度、远距离操作,同时还能够最很大程度上减少控制点,提高测量效率,但是也具备其固有的缺点,就是必须要绘制测量草图,但是却很难采集到一些信息死角处的数据,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用全站仪进行补充测量,但是设备的价格较为昂贵;第二种方式则比较全面,主要是由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及测图软件组成的。这一系列的配合能够克服各种测量模式的缺点,并且发挥出各自的优点,适应性较强,可以以任意比例进行地籍测绘,可操作性较强,将会广泛的应用于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

2、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

在我国现阶段的地籍测量工作中,应用遥感模式的应用率较高,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地籍测绘工作中也应用到了这一高科技,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通过具有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将大比例的航空相片作为数据采集对象提供众多的地理信息,然后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作业。这种模式的数字直观性强,不易受通视条件的影响,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准确的地籍规划,能够在减轻劳动者劳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较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3、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存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几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

结束语

对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整体城镇地籍测量工作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既要认可近些年来我国在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喜人进步,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我们的测量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