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精选(九篇)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

第1篇: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

一、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存在的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期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课程设计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并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1]然而,这种理念上的初衷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实当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谓问题丛生,具体表现如下。

1.选修模块多样有余而科学不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围绕这五个系列,各个学校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选修模块,如“论语选读”、“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总体来看,这些选修模块在表面的“热闹”下却掩盖不了存在的缺陷。首先,选修模块大多限于语文学科领域内的“自娱自乐”,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糅合,少有的一些交叉内容却也仅限于简单的移植。显然,选修模块的狭窄视野必然带来学生学习视野的狭窄。其次,选修课程模块对学生发展关照不够。我国普通高中需要完成两个层次的教育任务,“第一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国家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使之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第二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高三学生对于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选择而分别进行升学教育与择业就业教育”[2]。而从现实来看,大多学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只是关照到第一层次教育任务以及第二层次教育任务的升学教育目标,而择业就业教育的目标却极少体现。这与西方发达国家选修课程相比,是有很大出入的。再次,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校本特色凸显不够。一些学校选用了某一版本的必修课教材后,接着就选用该版本的选修模块教材,这样,校本、地方特色的语文选修模块开设空间就显得非常狭小了。最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时间保障不足。大多数学校往往在高二学年集中实施选修课程,以致学校无论如何加快速度,最多只能开设三个或四个选修模块。而《课标》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四个模块。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三个模块。”[1]显然,时间的保障不足可能带来选修模块的“走马观花”以及学生学习的“消化不良”,并且给学校的师资、场地条件带来巨大的压力。

2.选修模块限制有余而自由不足

区别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其主旨在于关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由与选择是选修课程的最大特征,这也是落实选修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囿于传统认识、教学设施、教学任务、教师水平和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中学在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上作了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可以概况为三种:一种是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明确要求只开设与高考内容相关的几个选修模块,并且要求全体学生都选这几个模块,如此导致选修课程“名存实亡”,湮灭了选修课程的本真含义和价值。一种是由于学校师资、教学设施限制,或没有更多的教师来开设选修课,或没有更多的教学场地提供给学生走班、自由选课,因此,学生只能“看菜吃饭”,统一时间、统一教室、统一教师指定选修课程。第三种情况是由于必修课程任务繁重,高三升学压力较大,许多学校干脆大量挤占和压缩选修课程的时间,使选修课程仅仅停留在静态的课程设计层面。

3.选修模块功利有余而功效不足

《课标》要求“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1]。然而,当前大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状况却正应验了这种担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教师在选修课教学时,照常按照惯性思维大肆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至于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意识等等或无从顾及或视而不见。二是将选修课上成高考专题辅导课。如开设“诗歌与散文”模块时,许多教师就选择古代诗歌、文言散文或诗词散文阅读专题训练;开设“小说与戏剧”甚至“文化论著研读”模块时,也是把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专项训练的宝贵题材。三是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师单纯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漫无计划,凌乱随意,效果甚微。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的优化思路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优化是指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限制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调控以及各选修模块之间最优化的组联方式。科学设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诸多要素。要有机整合各种要素,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兴趣、语文能力,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凸现课程的选择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有效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课程结构入手。

1.宏观结构——探索“双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模块实施模式

基于新课程理念而言,“走班制”应当是选修课程实施的最佳方式。然而,考虑到高中教育需要保障相对稳定而有序的教学秩序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条件限制,高中选修课程实施要完全实现从传统的行政班授课制转到理想化的“走班制”,在当前多少是不可实现的。因此,实行“双轨并行”应当是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可行路径。所谓“双轨并行”是指把选修课程模块分为两轨,且两轨平行进行。其中,限定选修模块(即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模块)为一轨,任意选修模块(学生可真正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为一轨。限定选修模块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并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统一实施。而任意选修模块则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并打乱E有行政班格局真正实行“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每周确定一个固定时间,全部安排任意选修课程。这种开设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也缓解了大规模走班上课所引发的教学秩序混乱和教学设备不配套的矛盾。

在选修课程模块开设时间安排上,许多中学基本上是先上完必修课程后,再集中开设选修课程。这种安排的弊端在于必修课上得太匆忙而没落到实处,而选修课过于集中导致学生身心疲劳,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以实行“同步穿插”的方式进行,即在时间上适当同步,在内容上必修与选修相互搭配,交叉安排,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学校可以拉长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在高中12个学段内(将以往的学期制改革为学段制,一学年分为4个学段,每个学段10周,其中9周学习,1周考试),第3~5学段开始设置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第9学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必修与选修同步穿插的课程实施模式,会给学生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上带来新鲜感,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2.中观结构——构建“统一集中+自主选择”的选修模块组联模式

高中阶段,“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必修课程是主要和核心,选修课程只能是“锦上添花”,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选修课是在约束性下的选择性修习。因此,在高中12个学段的划分范畴内,学校在第1~2学段可只开设必修课程,原因有二:一是高中第一学期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语文习惯各不相同,有必要对语文常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必修学习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的培养。第3~5学段可以开设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学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还不够扎实,不能开设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性的选修模块,以防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二是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一是因为这一学段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有了可能;二是必修任务大多已完成,有充裕时间集中选修,为学生的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学校可在第9学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主要解决高三学生分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上选修课程模块组联模式,通过兴趣选修模块进入限定选修模块,再到专业提升和择业就业准备选修模块,模块切换频度适中,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更注意关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3.微观结构——施行“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模块内容选择模式

“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选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适当控制选修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3]可见,各个学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遴选。

第2篇: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高中语文设置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及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但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语文老师依然新教材旧教法,选修当做必修上。

比如:在选修教材的选择上,仍然根据上一年度高考考纲的指挥棒来选择。与高考考点有关的选修课成了首选教材,与高考考点无关的选修课程被束之高阁。由于大多数老师都是第一次使用选修课教材,所以我们不是优化选择,而是根据高考要求来选择,不分轻重主次地教。由于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只好对教材简单化处理,照本宣科,不深入,不拓展,没时间巩固,教师陷入被动教学的怪圈中,完全失去了创造性。

另外,语文教学观念陈旧,对选修课的目标要求不明确,有时,选修课成了习题课和知识点归纳课了。深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老师们在教学上也特别功利,只关注升学的分数与人数,除了技术性、机械性的训练之外,没有了对文本的解读,没有了那浓浓的语文人文气息。有的甚至把选修上成大学专题课,把高中语文选修课上成了专业的文学鉴赏课。有的老师对选修课的一些课程随意生发,任意挖掘,忽略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是高中基础课程的本质。这样操作选修课就失去了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新课标中的意义,给师生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新课标的高中语文教材开设了几十种选本的选修课,让师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措施的不利,教育资源的不足,师生在高兴的同时,留下更多的是手足无措与身心疲惫。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上好高中语文选修课,冷静而理智地应对选修课教学,就成了当务之急。

首先,加大对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力度。目前,高中语文教师能真正上出具有真正意义的选修课的人不多。只有老师素质提高,观念转变了,才知道怎么教,才会教,学生才有可能会学。教育部门应为老师提供足够的培训的机会与时间,让所有在一线的语文老师能够得到有效的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新课程特点,转变传统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真正明白选修课的性质与特点。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真正按选修课的要求进行管理与规范。目前,很多学校大多按“学校选定的课程,教师班级授课,学生班内听课”的模式进行选修课的教学。在名目众多的选修课程中,我们首先应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然后让学生选择课程之后,教师分工合作,分模块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之后,编排班级,让学生跑班上课,再根据学生的出勤、作业、考试情况给学生一个评定,记录其学分,作为语文学习形成性评价的要素。

第三,要调整好选修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比重问题。从人教版的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来看,选修课程的名目多,内容丰富。我们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一定要有“三年一盘棋”的思想,进行合理规划。必修课占两个半学期的时间,其余是选修课时间,这种安排不合理。比如,本人所在学校规定在高二下半学期里要完成《语言文字运用》《先秦诸子》《中国小说阅读》。这三门都是选修课,专题式的内容比较集中,实践表明,学生容易出现“审美疲劳”。而必修一至必修五,在高二上半学期就全部结束了。这样一来,必修与选修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师也备感吃力。

第四,科学地运用选修课的教学方法。选修课的教学,需要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选修教材中的文章不必每篇必教,我们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教几篇,可以选教文章中的几个段落,甚至可以选教几个句子。有的要精读,有的略读。比如《先秦诸子》中,《论语》《孟子》选段可以精读,因为,甘肃省高考中要求考查这三本经典名著的选段,我们精读这几章,也是与高考接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比较思考、提纲挈领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应对高考,让选修课与高考接轨。

第3篇: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选修课 思考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期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课程设计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并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然而,这种理念上的初衷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实当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可谓问题丛生,笔者就结合选修课中的课文进行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选修课程多样有余而科学不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然而纵观来看,这些选修课程在表面的“热闹”下却掩盖不了它的缺陷。首先,选修课程大多限于语文学科领域内的“自娱自乐”,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糅合,少有的一些交叉内容却也仅限于简单的移植。其次,选修课程对学生发展关照不够。从现实来看,大多学校语文选修课程只是关照到教育任务以及教育任务的升学教育目标,而择业就业教育的目标却极少体现。这与西方发达国家选修课程相比,是有很大出入的。再次,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校本特色凸显不够。一些学校选用了某一版本的必修课教材后,接着就选用该版本的选修模块教材,这样,校本、地方特色的语文选修模块开设空间就显得非常狭小了。

2.选修模块功利有余而功效不足

《课标》要求“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然而,当前大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状况却正应验了这种担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二是将选修课上成高考专题辅导课。三是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师单纯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漫无计划,凌乱随意,效果甚微。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优化思路

科学设计语文选修课程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诸多要素。要有机整合各种要素,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兴趣、语文能力,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凸现课程的选择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有效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结构入手。

1.宏观结构———探索“双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实施模式

在高中选修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轨并行”。所谓“双轨并行”是指把选修课程分为两轨,且两轨平行进行。其中,限定选修模块(即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为一轨,任意选修模块(学生可真正自主选择的课程)为一轨。限定选修模块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并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统一实施。而任意选修模块则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并打乱已有行政班格局真正实行“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每周确定一个固定时间,全部安排任意选修课程。这种开设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也缓解了大规模走班上课所引发的教学秩序混乱和教学设备不配套的矛盾。

2.微观结构———施行“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内容选择模式

第4篇: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

关键词:中等教育;修辞教学

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是中等教育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认真细致地选择,并且能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恰当的说法,就是修辞能力。”修辞能力强的人,能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达到预期目的。长期以来,中等教育的修辞教学以指导学生判断修辞格为主,不少人误将修辞格看成是修辞的全部内容。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辞。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的这样一个工作过程。要使修辞达到预期的效果,选择语言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等教育的修辞教学应该围绕“选择语言材料”这一中心来进行。

选择语言材料的原则——修辞教学的基本内容

要准确地选择,必须把握选择的原则。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明确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

符合题旨、力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是修辞的首要原则 学生若能掌握这一原则,在分析别人的作品时,就会下意识地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在“会其意”的同时“悟其巧”,在“悟其巧”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深刻涵义的理解;在言语活动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更好地为表达内容服务,而不是为了单纯追求华丽的辞藻而修辞。

切合语境、得体,是修辞的又一原则 一切修辞活动都是以适应语境为先决条件,检验修辞效果也要以语境为依据。学生只有明白修辞切合语境、得体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利用语境,根据语境去选择语言材料,甚至主动创造合适的语境,提高表达效果。

修辞还要切合语体 语体对语言的运用有制约性,某些词语、句式、修辞格等常常与某一语体相适应,修辞必须符合相应的语体要求。学生只有了解不同语体的修辞特点,并掌握这一原则,才有可能在运用语言材料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修辞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同义形式选择——修辞教学的重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言同义形式中进行选择和调整,是最普遍的修辞现象。有效运用语言的核心问题是对各种同义手段的选择。语言的同义形式包括同义词和同义句等固定的同义形式,还包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构成的可以互相替换而不影响其基本语义的语言同义形式,即临时同义形式。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首先来自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词语的意义,掌握和辨析词语的意义,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最基本条件。

正确运用同义词,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最为重要 同义词的差别,有的表现在语意的轻重或者程度的深浅上,有的表现在词义范围的大小和适用对象的不同上,同义词往往还具有不同的色彩,因而它们在使用场合上也各不相同。要准确地选择,就必须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教师应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准确辨析同义词的差别,以便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能够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恰当的词语。

实词和虚词,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辞效果 应该根据目的、语境和语体等进行正确的选择。例如,要把人或事物表现得具体、生动形象,就必须认真选择动词和形容词。

要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有表现力,必须注意句式的选择 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句式中有些可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选择句式,不但要考虑说话或写作的目的和侧重点,还要考虑上下文之间的递接关系,并且要切合语体的特点。学生只有做到对各类句式心中有数,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指导学生了解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掌握它们的表意作用和修辞效果,是修辞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同义形式的选择还包括修辞格与非修辞格的选择,以及修辞格中这一辞格与那一辞格的选择 理解和运用修辞格,是修辞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同类型的修辞格有不同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对不同特点的修辞格要采用不同的理解方式,或通过恰当的联想和想象理解其深刻的含义;或结合语境,对句子做出合理的解释;或根据语意强调的重点、语言的气势、语脉的连贯等方面来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悟出其“意”,品出其“巧”,使学生通过欣赏他人的技巧,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并通过模仿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比较——修辞教学的有效方法

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一直是由古今中外众多的优秀读物和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构成的。课文中提供了运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的范例。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比较法,容易化解知识难点,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不同文体比较 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各有不同的写作目的,运用比喻的要求也不一样。记叙文多在感性方面使用比喻,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如临其境;说明文侧重于理性,目的是增强说明效果;议论文则是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长江三峡》、《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和《拿来主义》分别为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少的比喻句,将这三篇文章的比喻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在欣赏作品语言技巧的同时,感悟到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重要性。

同一内容、不同作家、不同写作目的比较 例如《荷花淀》的作者为了突出水乡游击战的特点,巧妙地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将荷花比作“哨兵”,暗示着荷花淀即将发生一场伏击战,体现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荷塘月色》的作者寓情于境,将暂得片刻逍遥的喜悦之情,挥洒在静谧醉人的月下荷塘的美妙之中。文中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舒展挺拔之美;将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体现荷花之美。两篇作品都以荷叶和荷花为本体,由于作者写作目的不同,喻体也不一样。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形象地认识到修辞必须切合题旨的道理。

同一作家、同一作品比较 例如,郭沫若的《梅园新村之行》中有两句感情色彩非常鲜明的句子:“特种任务的机关林立,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三十号的周公馆,应该是这儿的一片绿洲了”。“狼犬”的比喻和“眼睛”的重复,突出了特务多如牛毛,到处都在窥伺盯梢,体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作者深情地赞颂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的“周公馆”是“一片绿洲”。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领悟到:选用什么样的事物作喻,受到选喻者的情感和对该事物褒贬态度的支配,修辞要注意感情色彩。

不同句式比较 语言大师和著名的作家都非常重视通过选用合适的句式,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如郭沫若在修改《屈原》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屈原深受冤屈,迫切要求申诉的心愿,将原来的疑问句“大王,可否容许我申诉”改为祈使句“大王,请容许我申诉”。又如鲁迅的《祝福》,在祥林嫂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的情节中,四婶先后有两句意思相同但语序不一样的话:“祥林嫂,你放着吧”和“你放着吧,祥林嫂”。第一句是常式句,第二句是变式句。学生通过结合语境比较这两个句子的表意作用,不难发现,变式句根据题旨、语境的要求,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句式的表意作用,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必须注意句式的选择。

替换词语比较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此在学习者的方面,就必须知道了“不应该这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鲁迅的《药》中交接“药”与“钱”的情节,用词非常精确,表现力极强,对体现人物性格特征起重要作用。“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如果教师启发学生用其他同义词分别替换上述句子中的动词,并比较原词与替代词的不同表达效果,从替代词的表达效果中悟出“不应该这么写”的道理,将有助于学生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体会到恰当选择同义词的妙处,而且对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的情感,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他适合比较教学的内容 如材料相同、体裁不同的文章比较,不同作家写的同一题材的文章比较等等。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习,随时随地留意各种修辞现象,还可以在课堂上预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再让学生从生成的答案中,将成功的修辞与失败的修辞进行比较,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准确、得体地传情达意,需要将所学修辞知识与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不断实践。运用比较法,可以化解知识难点,使学生形象地认识锤炼语言、选择句式以及合理运用修辞格的重要性;在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的同时,养成认真推敲、仔细选择的良好习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2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2]《修辞》编写组.修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第5篇: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88-02

一、反思教学误区

由于对选修课定位不准,认识上过于理想化或过于实际,许多老师在选修教学中存在着思想和做法上的种种误区。误区之一:认为选修课就是类似于语文第二课堂的活动。在教学中缺少明确的课程目标,缺少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缺少适应选修课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缺少对课程的多元的科学的评价,往往是学生随便说说,教师随便聊聊,或者放几张光碟,看一点录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选修课的课程目标,学生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发展。误区之二:简单地照搬大学选修课的模式,不顾教材的规定性以及学生的实际,随意拓展,任意生发,把大学的内容简单地搬到中学选修课堂上。误区之三:在应试高考的压力之下,把选修课扭曲为应试的复习课。无视编者的良苦用心,干脆将课文拿来作为练习的材料,于是课堂成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各种特殊句式的大汇总。这种常规教学应试化的做法,不仅降低了语文选修课程的培养目标,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轻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也无法真正在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来。进入课改后,许多老师都担心语文会不会在高考中吃亏,其实,只要认真地按照课改的精神去做,不仅不会吃亏,还会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因为,从根本上说,高考最终考查的是学生的素养,素养提高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明确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定位

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为了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因此,我们必须弄清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首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新课程既强调基础性、均衡性,又重视选择性的特点。高中阶段开设必修课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最基本的语文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具备必需的语文素养;选修课的学习,则是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让具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学习某些较深的内容,从而发展专长。选修课程应当以必修课程为基础,必修课程的开设应当为选修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其次,因为“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存在着内容侧重点与培养目标等的不同,因而选修课也有着必修课不同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思路。如果仍沿用必修课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这是重复机械的叠加,显然与选修的初衷相悖。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前提与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与拓展、补充与巩固,选修课程的教学比必修课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拓展性。

三、选修课应突出个性化,因材施教自主合作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①必修课要完成培养共性的任务,选修课程更多的是要完成个性发展的任务。“个性发展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个体能力、动机和价值的独特模式的确立,它使个体事先倾向于以独特的方式,对各种情境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②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这是选修课程开设的初衷之一,自然也成为教师开展选修课教学的一个原则。在内容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某一选修模块,也可以在同一选修模块内依据兴趣、能力等选择不同的方向。教师要充分尊重并积极支持学生依据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产生的选择结果,而不以教师自身的喜好为目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如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就诗歌专题的内容,有的学生愿意研究其情感、意境,有的愿意研究诗人的创作背景,有的愿意研究其翻译的准确性……很多学习任务的差异,课内要尽可能让学生“自选”。当然这并不排除教师组织的集体学习和统一学习,而是要注意两者相结合。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上,也要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统一学习、个别性学习、合作学习,讲授式、资料索引研究式、专题辩论式、论文写作式……多样化的方式都可在尊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自主确定。但重点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宜总是讲授和灌输,一定要将学习的自向学生倾斜,要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学生学习个性化了,主动性起来了,有了探究与合作,这个选修课就到家了。因此,选修课在教学上的核心问题仍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问题。

结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之,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应“因课制宜”,体现出不同的选择性与个性化,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只会去思考接受的单一方式,坚持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这样,作为新课程改革一大亮点的选修课的积极功能自然会体现出来。只有真正解放思想,真正在思想上接受新课程的理念,才能将选修课区别于必修课,还选修课以广阔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

关键词:课程本质;人的发展;评价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40-0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的推出,有望成为第8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但事实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课的具体实施,与改革的预期相去较远。由是,有必要在既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修课程与人的发展及其评价关系作一些探讨。

选修课程的本质是什么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并据此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两大部分。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选择性”的界定是:“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这样看来,选修课程是普通高中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满足学生对发展个性化需要,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的修习内容。如果说,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有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其本质特征是,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发展人为根本目的,顺应社会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授受社会人生的经验,包括更高层面意义上的反思人本身;那么,选修课程的本质就是基于人的个性发展的学习选择。选修课程是这样前所未有地反拨社会加给高中课程过多的应试行为,转而尊重教育对象——人本身,它深刻而又生动地把学习个体积极表达出来的“发现”“探究”“创造”等,视为人本身发展、完善的有机构成,深情关注学习个体要求自主成长、自我实现的全部诉求。所以,人的个性发展是选修课程的起点与归宿。

选修课程的推出使人的发展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成为可能,而这种发展亟需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平台。毫无疑问,新课程已然对评价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提出新的要求。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难以替代的导向作用。选修课程的构建与高考制度的改革,迫切需要操作层面上(包括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题型等)以变革性的有力支撑,作为评价的一部分,针对选修课程而设的选考内容就备受关注。因为,对于学习主体而言,选修课程修习情况及其评价是反映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和特长发展的重要标志。

进入新课程学习评价以来,高考语文卷中对选修课程有所呼应的选考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考试的单一评价维度,个性发展的主题使选考内容迥异于必考内容。这里,无意于全面展开“人的发展评价”的讨论,仅就高考语文卷的选考内容谈几点评价原则。

1.学习主体的个性发展原则

人们说:“唯有教育,可以按其合目的性和品质来引导人类走向健康的合作与和平的生活,走向繁荣和文化。”(《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当教育与人的个性发展是和谐一致的时候,课程是卓有成效的,这也是为什么私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同样也出人才的地方。可是,如果过分范囿教育、统死课程而无视人的个性发展诉求,这种教育从理念到模式就会变得日益死板和僵化,课程的任务非但不能完成,还会走向它的反面。在很多国家正表达出现代教育的民主精神日益要求恢复人的学习自然动力的时候,应试教育却主导了我们的课程,人的个性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程“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新课标历史性地切割出选修课程板块及其评价,让选择成为课程永恒的主题之一,旨在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强调课程的选择性,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人才的多样化。这就意味着高考语文评价在选考这一块要预设考生的立场,容留学习主体的个性得以发挥的空间。在关注具有共性的语文基础的同时,尊重不同考生的学习个性及学习诉求,包括某种潜能的开发,尽可能地提供更为宽阔的考查平台,为广大的考生提供有所选择进而展现其个性特长的语文试卷试题。这样一来,选考内容特别是阅读部分就不应该固化为二选一的模式,而应积极创造条件,推出三选一模式乃至更多。可以说,语文课程的选择性应该带来高考语文评价的选择性,这不光是试卷、题型的变化,而且是人在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之后,渴望得到权威检测的公平对待。

2.选修课程的学习需求原则

第7篇: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正常的。因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本身自然是一个开放的架构,但我们却没有符合课标要求的评价系统。在一个课程理念开放而课程学习实际上只有唯一评判标准的课程实施环境里,课程教学实施者和课程学习者整体上会不约而同地趋向现实的评价要求而非课程目标要求,这样语文课程教学自然会面临整体把握的矛盾与问题。所以课程实施出现了缺陷:选修模块教学与必修模块教学一样,成了单篇文本教学的简单累加。如此看来,评价系统的保守与滞后是造成这一课程实施缺陷的主要原因。

这么说不等于我们今天面临的课程实施难题学校与教师就没有责任,也不等于教师可以不必有课程的建设性作为,只需静等理想的评价改革的到来。任何根本性的变革都是实践的结果,学校与语文教师要厘清在课程整体实施过程中自身的不足与缺点,用积极的态度去弥补评价不足对课程实施带来的影响,让教学行为更加靠近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

调查中我们发现,全省绝大多数学校的课程实施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这也是多数学校与教师普遍反映的课程教学安排的问题:必修课程在1.25学年内完成,选修课程在1.75学年内完成。学校与语文教师的整体感受是必修教学时间安排仓促,学生“吃不饱”;选修教学内容繁多,师生又“吃不了”。其实,调查者内心也清楚,在实际的课程教学操作中,1.75学年的选修课程教学时间根本无法保障,几乎没有学校还能够在最后0.5学年继续选修课程的教学。更为残酷的,许多学校进行选修课程教学的时间仅为0.75学年,即高二便结束高中所有课程的学习,高三只是高考冲刺。选修课程“吃不了”的情况多数是人为缩减了课程授课时间造成的。

我们必须要有选择课程的勇气与眼光。即便1.75学年的时间全用于选修课程教学,我们仍然要面临课程选择的问题。笔者认为,问题不在于课标对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而在于我们学校及教师在1.25学年的必修课程时间和1.75学年的选修课程时间里如何选择课程教学内容。

巢宗祺老师早在新课程实施之初就撰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课程的实施也富有弹性,课程具体开设的情况可以因校而异”,“各地区、各学校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学校之间甚至差异很大,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秩序”[1]。现在看,只有为数不多的学校打破了先必修后选修的课程安排秩序。有少数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在高一年级就开始选修课程的学习,在苏教版整体16个选修模块中,他们的课程选择超过了选修课程总量的50%,这就是一种灵活的课程实施安排。而在必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些学校也作了大胆的取舍,同样的人文母题教学,他们精减文本,在不同的模块确定统一的教学内容,从而节省下教学时间。这样,必修模块的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吃饱”,选修模块也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研修学习。相较于多数学校从高考现实需要出发,选修课程只选择《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等为数不多的模块学习,少数学校的课程时间安排与课程内容选择的探索经验值得借鉴。解决我省高中语文课程实施缺乏灵活性与机动性的问题,这种课程整体处理的方式可以作为一个参照。

另外,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整体合理安排问题,还应回到课程设计理念上去考虑。与必修课程一样,选修课程也是从语文课程功能和人的主要行为取向出发,围绕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选修课程同样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培养,同样注重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此前提下,高中选修课程的五大设计理念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即课程设计基于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底蕴、提高母语素养、激发个性潜能、引领专业发展。前三个设计理念的关键词是“拓展”“丰富”“提高”,选修课程是进一步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是进一步丰富学生人文底蕴的,是进一步提高母语素养的;后两个设计理念着重强调选修课程在学生个性学习方向上的重要作用,我们要通过选修课程让学生发现其个性潜能,让学生寻找自己可能的发展方向。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整体课程设计理念,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5个选修系列中开发出16个模块供学校和师生选择:

调查表明,评价机制的导向让全省多数学校在选修课程的整体安排上趋向雷同,不论何地区、何等级的学校,高考题型决定了他们选修课程的构成,这就违反了选修课程的设计理念,学校没有考虑课程资源状况和学生实际的个性化课程需要。同时,学校与教师又对这种迫不得已的课程结构选择表达着不满。这就形成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方面学校与教师对课程整体选择有不同想法,而另一方面又不愿作调整。如此看来,在评价机制一时难以改变的前提下,学校与教师应该勇敢地往前迈出一步,在尊重评价现实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课程选择更加丰富,更加个性化,正如上文提到的,大胆打破必修与选修的时间限制,大胆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让选修模块在低年级就进入学生的学习领域。在选修模块学习内部,同时对学习内容作出专业的调整取舍,根据教师情况和学生需要有重点地进行模块内容的学习。

这就关涉到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目前,普遍的问题是教师不敢对选修课程内容本身作选择,具体的课堂教学依然是单篇的文本教学。前者,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判断,依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的个性需要作归理整合;后者,教师要有整体教学的观念,由于是选修模块,教师应该在广度、深度、整体上做文章。比如《唐诗宋词选读》模块,如果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只需重点解决唐宋时代重要的诗家诗风,那就大胆舍弃此模块中以时间为标志的专题,只留下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专题重点研习探究。进入具体的专题教学后,教师如何在广度、深度、整体上实施教学内容的选择呢?如在“‘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教师就不能再以单篇诗歌教学的形式完成专题五首诗歌的教学,而是要借用专题诗歌作例,带领学生研习初唐诗是如何“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歌与前朝诗相比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明显不同的变化,与之后的诗歌创作相比,此时期的诗歌作品又有哪些明显的不足,总之“风神初振”四字要让学生研习透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亦是如此,教师不能再孤立地一首一首地教学李白诗歌,而应把专题中的四首甚至更多的李白诗歌放在一起,让学生从中发现、揣摩、体味李白诗“豪放飘逸”的风格特征。

如此的教学就是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别于必修模块的课堂教学,就能够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中拓展视野、丰富底蕴、激发个性潜能的选修模块设计理念。苏教版16个选修模块都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开发出的学习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习指向皆不相同,学校与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模块学习的目标与任务,从而正确选择教学内容。

关于选修课程的评价,许多学校与教师普遍感到困难,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没有统一的课程评价范式。但正是缺乏统一的评价范式,才让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探索选修课程评价的可能性。笔者认为,不是我们缺乏评价的智慧,而是我们面对现实的高考评价机制没有探索创新的勇气和底气。现在选修课程的评价有两个倾向,一是笼统使用缺乏区分度的等第判断,一是简单与高考评价模式挂钩。笔者的建议是,把二者合理的成分加以整合,基本的知识评价仍然以纸笔测试的形式进行,不适宜现场考试的课程学习检测可以通过论文写作、课程报告、综合实践报告等形式完成,甚至有些课程可以小组综合学习体验总结的形式来完成。我们不能非此即彼,搞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对学生的个性评价完全可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完成,有些课程内容的学习本来就不是靠简单的数字评价判断来区分的,不然个性化学习的课程标准永远难以实现。

总之,课程实施靠的是教师的课程观念、课程理解与课程实施能力,在现实课程系统并不理想的前提下,学校与教师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大胆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实施之路,单纯地等待与批评只能让自己更深地陷入课程教学的困境中,比责难更重要的是实践探索和务实建设。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第8篇: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

一、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让他们有的放矢地选择

老师对学生进行详细、充分的选课指导是选修课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老师要对课程作详细解读,使学生了解选修课程的内容、结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各个选修系统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充分了解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具体性。让学生认识自己,根据自身的语文习得实情,以及学习兴趣,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课程模块,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潜修,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在高中开设选修课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很好的课程设计,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学生扩充知识面的重要途径。所以在选修课开设之前,最好先关注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爱好。同时由于学生对课程、自己人生规划等缺乏了解,选课中常常有盲目性,有随大流的趋势,所以要做好选修课的指导工作。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来选择课程。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以及发展意向引导他们有选择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均衡、可持续性发展。

二、要适应转换角色,发挥主导作用

开设选修课,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由必修课的讲授转变为选修课的指导。我们不需要篇篇串讲,只需精讲示例,发挥教师主导,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对选修课的定位要准,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用好教材和教参;注意指导学生去读,不要一味的讲读。课标的“教学建议”要求“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也由于此,课标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强调“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教学中,首先通过扫读速读,准确及时的“面试”,力争第一时间第一印象的整体把握,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采用“整体感知-局部阅读-整体深化-训练迁移”的教学方式,使整体把握实施于阅读教学,提升整体感知能力。其次深入文章,研习探究,抓重点,突破难点。关键处不厌其烦,让每一个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其三讲求方式方法,教学有层次,研讨有角度。指导学生审视文后的赏析文段,理清思路,分清赏析角度,学会欣赏别人的赏析文章,通过学习,学会闻一而知十。

三、处理好选修与必修之间的衔接与拓展

在具体的选修课系列中,拓展性的目标会各有侧重。要注重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衔接,关注学生必修与选修的平稳过渡和顺畅连接。同时也注重选修的适度深化,达到拓展与延伸。大部分的选修课教材在“课文”、“探究讨论”后有相关链接。有的是对创作背景缘起的介绍,有的是后人对选文的相关评述,这与必修课程明显不同,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拓展延伸,深挖教材内涵,学会比较赏析。选修课与必修课是紧密联系的。如在高中必修课中摘选了《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篇文章,语言简洁精练,容易理解。选修课《〈史记〉选读》模块中相关篇目,可以拿来作为那两课的拓展和延伸,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认真研读,仔细揣摩,触类旁通,以求用必修课上所学的知识来为选修课服务。选修教材在课的安排中有许多同体裁题材文章的比较阅读,这也是要求我们在必修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比较阅读能力,老师要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式方法,授之以渔。选修教材中,有许多新选篇章,教师参考书中很多也没有阅读指导、译文,且目前市场上也没有相关资料,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些疑惑,怎么办,教会学生上网,介绍一些中文实用网站、网络字词典,文言文翻译网站等。使用网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视野。

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选修课程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虽然近年来人们批评考试制度,但是很少有人怀疑考试评价的公平性。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要求没有错,专家们提出的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过程评价等方法正逐步推行,评价正在走向多元化。比如“现代诗歌的鉴赏与写作”选修课程中可以要求“背诵10首诗歌,了解10位现代诗人,创作一首诗歌”,显然,这些属于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还可以非量化评价指标,即“言谈、举止、态度、习惯等”。广大教师要努力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教师应提前规划设计好每个模块的评价选题。评价选题应照顾到不同兴趣爱好、不用智力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形式,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从而用评价促进学习。由于个性差异,教师要对薄弱学生放宽标准,不“一刀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被奖赏的快乐。还要鼓励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确保语文课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来自多方面的肯定性评价,为他们的个性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第9篇: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即将结束它的第一轮历程,面对这个“第一”,非常有必要对它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只有冷静而客观地认识到这个“第一”的成功与不足,才能有新课改理念的真正贯彻和有效落实,才能取得属于新课改的丰硕成果,也就能实现新课改的美好教育愿景。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高中语文新课改下的选修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由此产生的迷惑,试图进行反思和探究,以期能起到微薄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 新课标

轰轰烈烈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在理论引导、教学实践中一路摸索着走到了现在,走到今年这第六个年头,该是要对这第一次新课改的全程进行验收、反思和总结的时候了。第一次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第二次就应该依据第一次过河者的得失经验设置航标,以引导后来者更顺畅、更快捷地达到目的地了。所以,笔者在此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情况及问题进行反馈、反思与探讨,希望借此来为课改的理论家们、执行者们作一点参考。

回顾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程,笔者认为五个必修模块中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两部分的内容和目标,与新课改前六册教材有很大的沿承性;新增设的“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两部分,也只是将以前教材中需要老师总结和补充的隐性知识,改革为由师生一起(尤其以学生为主)来探究、归纳的显性知识课题,也就是说,这两部分的教学重、难点及目标都没变,只是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已。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在内容上没有太大变动,但在课时安排上却有较为明显的紧缩。课改前六册教材有近六个学期的教学时间,而课改后五个必修模块要在二个半学期内就完成,课时几乎被压缩了一半。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主要是新课改的另一处大手术――选修课程的设置――带来的影响。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选修课程的增设,使高中语文的教学安排、教学实施以及教学效果都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当选修课成为显性课程之后,其地位陡增。不仅课时几乎与必修课平分秋色;而且,从经济学的“二八法则”――关键的少数决定着大部分的结果――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决定着课改成败的是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选修课的实施效果,更为直接地影响着整个高中语文课改的成绩效果;在体现新课改理念精神上,选修课怎么上、上什么,比必修课怎么上、上什么,具有更重要、更关键的意义。

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意图主要通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情况的反思,来表达对新课改的一些探究式的思考。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现状

笔者从亲历的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现状有如下几点问题:

1、选修课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定,许多地区都是以教育部门的行政决定或以学校教师的选择,代替了学生根据自我特长、兴趣、发展需要而实施的选择权力。许多学校都是将高中语文五大选修系列中每一系列的各种课程都不加选择、取舍地全盘拿来,十二本选修教材,内容庞杂地一古脑全都堆发给学生。由于课时紧张、短时内学校教师知识资源有限等原因,致使许多学校的教师即使是拼命赶进度,也最多只能统一选讲六本选修教材;学生忙于应付新课知识,其它选修教材几乎是连看都没仔细看一眼就都被束之高阁了。这种既不根据学校的课程资源,也不顾及学生的需求的教育盲目且独裁的做法,造成了财力和人力的极大浪费,而且效果不佳。

2、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地位、作用的区分不明,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在课时量、教学方式、教学对象上几乎都是同等对待。

3、与新课改之前相比,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课时量没变,而现在必修和选修加在一起,教学内容却翻倍增多。对如此庞杂的教学内容的处理,各校普遍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唯高考方向是从式,即高考考什么内容、题型,哪些选修课程与高考考点有直接关联的就选讲这些,其余课程就束之高阁,不会去“浪费”课时和精力;二是选修为必修作嫁衣式,即教授完一个必修模块后,从选修课程中选取与该必修模块内容相关的课程进行讲授,将选修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意在巩固必修所学知识,或拓展阅读,选修课程的性质和作用相当于是必修课的教辅资料。

4、由于内容增多导致课时紧张,为完成必修和选修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学校都在疲于奔命地赶进度。十周左右就要完成一本教材的教学任务,结果是必修模块的基础没时间落实和巩固,选修课的发展没时间展开和实施,整个教学都是处于一种“多、快、省”的式的浮躁和盲动状态,致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都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贪多嚼不烂。

5、当前的选修课程仍只停留在唯本本主义的阶段,缺乏对课程的二度开发。

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反思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症结所致:

1、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导致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不明晰。

高中语文教学向来是急功近利的。从高一伊始就关注高考新动向:考什么题型,就在教学中渗透训练相应的考点应试能力;考哪几部名著,就只需抱好这几只佛脚,全力围歼就能于此处得分无虞了;某位位贵言重的教授今天批了哪种文体、提倡了哪种文体,作文指导立即就跟风转向,天下文章如变脸一般,转瞬便是千文一面,尽是某某体……这些做法甚嚣尘上,使得教育的落脚点不是放在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上,而是陷入了如何获取高考试题高得分的权谋泥沼之中不能自拔,从而迷失了教育的初衷和终极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界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同时,还认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必须体现高中教育的共同价值,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2],因而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了课程目标。而我们惟高考是从、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行为,支离和片解了新课标中关于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以高考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破坏了“两性”的和谐统一以及对学生素质提高的要求的整体性。这就如同一个园丁在培育花朵时,漠视甚而无视对气候、土壤、种子、肥料等整体和谐因素的调控和把握,而一心只想获取人们一时追求的花香、花蜜一样,终究会因植物没获得整体护理生长不良,而最终得不到优质的香料和花蜜,甚至于植物因此夭折而徒劳无获。

虽说高中语文新课标及课标解读都已明确提出并充分阐释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但“县官不如现管”,再好的教育理念、设想、主张,都远不如直接攸关成绩的高考试题的导向性强,其作用影响都没高考试题来得立竿见影而且深入人心。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氛围,直接导致了教学惟高考是从的短视和盲动。为了应对高考,漠视甚至无视新课标中设置选修课程的教学理念、具体课程目标的定位以及课程实施的建议指导:只选与高考范围有关的选修课程;只片面关注了选修课程的基础性而抛弃了它的多样选择性;只为增大学生在高考中能避难就易的投机得分率,而盲目地强制要求所有学生学习所有与高考有直接关系的课程,泯灭了选修课程所具有的选择性、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性等特性。凡此种种,从理念到实施都是在曲解、甚至否定了高中语文新课标设置选修课的必要性。

因此,上述种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氛围及心态,使我们教育者们或自觉或被迫无奈地眼睛只盯着高考成绩目标,支离和片解了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的根本教学目标,而漠视甚而无视必修与选修设置的不同课程目标。然而,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晰,又何谈正确实施课程教学,更何谈有效地实现新课改选修课的理念及培养目标呢?

2、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不明晰导致教学内容的处理失当。

只以高考作为高中语文的价值取向,这种教育指导思想的错位,使得我们的课程教学目标不明晰,从而直接导致了上节所列问题3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处理失当的种种错误做法。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提出设置选修课程的理念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要“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1]而且,新课标还对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中的每个系列都分别相应地提出了具体的课程目标。这些理论指导我们教育者在处理选修课程时,应尊重学生依据其学习需求、兴趣及自我发展方向而对课程进行选择和取舍的权利,并基于学生的自主选择结果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对象和方式。

尽管新课标对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既作了总体设计,又进行了细到每系列的具体目标定位,但实际教学操作却是因为教学定位、教学目标跟着高考试题风向走,而使得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因应试而被片解甚至抛弃,致使教学内容的处理失当:既然高考有涉及选修课程的内容,就“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有关高考考查范围的所有选修系列及篇目都得要对所有学生讲到、讲全。这种为求万无一失而采取大而全的教学策略,既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负担,而且还导致了学生吃多嚼不烂的通病。本想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却是一个也没抓牢。教材是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学生却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3、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处理失当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明确了设置选修课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及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2]由此可见,新课标下的选修课程本是一种个性教育、特长教育、潜能发展教育。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失当的选修课教学内容处理,使得我们的教学又返祖到课改前的泯灭学生个性的所谓通才教育了。而且较之以前,要求学生所通之才名目更多了,大有把人人都培养成全能王的架势。

从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内容或者说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有切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的需要,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以及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而给以不同形式的教学引导、扩充和拓深,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出发点和人文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在教学目标定位受高考导向的扭曲之下进行的教学内容取舍,只会更多地关注高考,少量、甚至根本就不考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真正需要。

这种教学内容的失当处理,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在多门选修课的轮番强制轰炸中更加混乱而迷失;更甚至于由于这两种因素,使得学生在忙于应付繁杂的学习任务时身心疲惫,而对语文失去了耐性;以及由于强制要求所有学生学习所有课程,而使得一些学生会出现因某些选修课程不喜欢或不擅长,而失去对语文的兴趣与激情。凡此种种都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与终极发展。

总之,急功近利地以高考为唯一价值取向的高中教学指导思想的错位,导致了教育者们对选修课课程目标定位的错位;选修课课程目标定位不清,又导致了对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处理错位;而教学内容的处理失当,就最终会导致我们教育培养结果的错位,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贻害无穷。

尽管在这第一轮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选修课程的实施存在着上述缺陷与弊端;但是,新课改及新课标中对选修课的性质及其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设想,在顺应时展、切合学生成长需要等方面确有可取之处。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教育者不可一叶障目、因噎废食,不可因为教育执行模式上有缺陷和弊端,而将好的教育设想及理念也一同否定和抛弃。我们应该抛弃的是先前挂课改之名行应试之实的伪课改的行径;我们应该中止先前必修、选修一把抓,对具体课程、不同教育目标不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盲目课改的做法;我们应该更鲜明地高举新课改的理念大旗,坚决地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探究选修课程改良的可行方向,真正协调好选修与必修的关系,在选修课的设置及教学实施的落实上,真正回归到选修课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以此为突破,进一步推动语文新课改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使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更好地体现课改精神,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培育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改推行到今年,即将迎来它教学课改实验的第一轮纪念。虽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继续将改革进行到底,并且不断完善,诸如要打破一卷定终身的高考选拔模式,改革教育乃至社会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及学习选择权,在选修课程中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以及要打破选修课程的唯本本主义,增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使高中语文课程能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但是,不可否认,新课改在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尤其是教学理念上,都为我们开辟了崭新的视野,引发了语文课堂乃至教育者思想的改革风暴。一切都仍是方兴未艾,我们在这第一轮课改纪念之际,唯有以孙中山先生对改革的执著精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来共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