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户外儿童教育范文

户外儿童教育精选(九篇)

户外儿童教育

第1篇:户外儿童教育范文

关键词: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模式;探索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不同阶段,各阶段有各自特点。学前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此时身体各项机能还保持在相对幼弱阶段,但是身体各项指标是呈积极向上态势,所以,此阶段良好的健康以及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将来积极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1户外体育游戏对儿童成长的积极意义

体育对于人生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同样,学前体育对于幼儿身心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完善合理的体育活动将加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推动身体各指标良好发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作为一种新型体育形式,能够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运动方式,加强身体部位协调性,提升幼儿活力,并且幼儿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游戏乐趣,锻炼幼儿适应环境能力,提升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观[1]。

2学前儿童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预想以及策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更多的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幼儿园的办学方针也逐渐向儿童健康方向转变,以“增强儿童身体素质、培养儿童优良习惯”为核心。在总结原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型户外体育游戏理念,“户外大畅游”作为游戏体育的表现形式,将三个方面化为整体。首先开办体育游戏教学课堂,一周两节课,然后举办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以天为单位,最后举办大型活动———“户外大畅游”,以周为单位,凸显举办主题,面向全部师生,活动体现全面性。举办活动次数也可以具体分析,并非一定拘泥以上要求。

2.1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

儿童学习基础体育动作,学习时间大约在半个小时左右,据情况而定,为体育游戏活动奠定基础。幼儿园总结一套基础运动动作,并为儿童提供具体情境,促使儿童反复练习基础动作,提升儿童运动水平,推动儿童活动向科学方向发展。

2.2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

幼儿园完善相关运动器材设备,并利用器材举办相关体育活动,保证儿童活动时间在半个小时以上。科学划分体育器材,按学习方向规定区域,譬如走、跑、跳、投等相关本领,因材施教,了解掌握儿童短板,以便体育游戏活动开展时,教师能够合理安排儿童活动区域。儿童活动区域与自身短板吻合,能最大程度发挥游戏体育的作用[2]。

2.3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

“户外大畅游”是一种新型体育游戏活动,是对已有体育游戏活动的创新,总体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环节设置趋于综合化。举办次数大致以周为单位,时长在一个小时左右,每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举办两次,由于此活动面向全园,需要按年级划分组别参与。活动举办地点需要宽阔场地,例如操场、草地等,儿童训练项目需要设计合理,教师模拟有关情境,并适当结合运动设备器材,针对儿童不同问题提供不同运动项目,引导儿童参加合适体育游戏项目,寓教于乐,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儿童不足之处,并时刻让儿童体验到体育游戏的乐趣所在,展示自身学习本领,提升儿童自信[3]。

3户外体育游戏模式的实践与摸索

3.1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

一部分是探索研究原有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诸多弊端,例如以下情况:(1)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标准是相关教学,并不是遵循儿童自身规律,从而导致体育活动安排不科学。(2)体育游戏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可行性、顺序性、连贯性。(3)错误理解体育游戏教学,将教学活动侧重于游戏方面,加之教师的不合理引导,从而使教学活动失去体育意义。另一部分是对儿童体育游戏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不断修正发展方向。举例说明,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区别安排,合理定制专属活动目标,安排适合各自年龄段的教学活动。按照儿童身体素质划分,以促进全面发展为核心,针对儿童各自短板,进行针对性练习,在不同基础体育动作上,如走、跑、跳、投等等,创新学习方法,形成系统化锻炼方式,让教师熟悉掌握各个基础动作课程,促进全体儿童平衡发展。体育教师聘请专业人员,并且由于女教师的局限性,可以安排青年男性担任体育教师,但需要保证专业性[4]。

3.2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会定期举办有关户外体育运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将较多注意力放在学生安全方面,其他则会关注较少,譬如体育活动是否有序进行,儿童运动量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身体发展需要。教师在儿童活动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并非如此,某些教师不了解体育活动的核心理念,随心安排教学内容,目标制定不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甚至体育活动直接与儿童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规律脱离,最终导致体育活动作用的丧失。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有关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基础内容;带领教师参加实地学习,分析体育游戏活动成功举办因素,并总结经验等等。

3.3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

随着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摸索研究出一种新型活动———“户外大畅游”,“户外大畅游”是包含自由性、创新性、乐趣性、连贯性的新型体育游戏活动。由于此活动展开不久,我们需要对其各方面进行探索实验,譬如,活动细节(活动进程、背景配乐、活动目标等)、具体体育游戏活动策划、教师与家长在各个环节担负的责任,如何提供自身帮助等等。首先,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必要的。前期准备主要指热身,由于季节不同,对于热身时长则不同要求,夏季需要10分钟,冬季因为气温较低,则增加5分钟。前期热身工作能够提高活动参与者积极性,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师生、家长跟随专业人员,慢跑或者做热身运动。然后,使用5分钟大致介绍活动环节,让儿童对活动项目的参与方法有所了解,熟悉体育游戏活动项目展开地点。介绍环节主要由专业人员主持,并且可以让儿童与家长示范;主持人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提升活动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其次,由于此活动具有自由性,儿童在进入活动场地后,可根据兴趣,自我决定符合自身的运动设施,独立学习并掌握活动参与方法,相互间不断交流联系,积极参与游戏过程,从中享受游戏的乐趣,并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在此环节,教师以及家长,主要职责是守候一旁,提供安全保护的功能,适当的引导儿童进行活动[5]。最后,做好体育游戏运动后的休息工作,休息环节大致10分钟左右。体育游戏活动会使儿童身体疲惫,休息环节主要为了调整儿童身体指标,降低儿童因运动带来的心理紧张或者高涨心情。与前期准备工作一致,休息放松需要全部人员参与,并且有序整理体育游戏器材,做好活动收尾工作。在整个过程,背景音乐最好合理衔接,为活动环节做好提示作用,让活动参与者清晰活动进程。

4结语

长期的探索研究,我们在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方面成效显著。科学完善的户外体育游戏模式不仅提升儿童的身体机能,还培养儿童正确的体育观,对于以后成长影响较大。但是新型体育游戏模式仍存在较多弊端,需要我们不断革新发展,不断推进“三维一体”工作进度,不断提升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水平,培养儿童良好的健康习惯,科学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李明灯.户外体育游戏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干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7(01):158.

[2]韩冬丽.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和应用[J].好家长,2015(43):47.

[3]郝香茹.对大班体育游戏“小猴摘桃子”的记录与反思[J].山西教育(幼教),2017(01):88.

[4]宋雨颖.教师在幼儿园体育游戏的介入时机研究[J].考试周刊,2017(02):156.

第2篇:户外儿童教育范文

一、报名条件

1、入学年龄:六周岁(即2002年8月31日以前出生)。

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小学年龄为六周岁的规定,不得招收不足年龄的儿童入学。

没有丧失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残疾儿童为正常招生对象,其入学年龄可针对具体情况放宽到7周岁或8周岁。

2、适龄儿童入学应具有所在施教区家庭正式常住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随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是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三者一致。属下面三种情况之一的适龄儿童,并持有相应的证明,按正常入学办理:

(1)儿童随父母一方在施教区常住,父母中的另一方是不在*地区工作的现役军人(含武警)、在外地工作、务农(包括本市农村户口)或出国定居;父母离异,儿童户口随法定监护人在施教区常住的。

(2)儿童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施教区常住的,其父母双方都是不在*地区的现役军人(含武警)及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

适龄儿童随父母户口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处落户的,其父母双方均未购买或未分配住房并实际常住且户口从未迁移过的。

(3)儿童户口单立,其父母是不在*地区的现役军人(含武警),且户口应与实际居住地一致。

3、适龄儿童与监护人不在同一户籍、户籍与常住地址(产权证)不符的,由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学校就读。

二、报名时间和入学办法

1、报名时间:5月18-19日。

2、适龄儿童监护人根据划定的学校施教范围,在学校公布的报名时间内到学校报名,报名时监护人需出具监护人及适龄子女在本施教区的户口簿、房产证、预防接种卡等有关证明。办理手续时,学校可了解儿童有关情况,但不得进行智商等各种测试。

3、新生入学后,学校要使用省教育厅统一的学籍管理软件建立电子学生档案,并报区教育局备案。

4、学生在非户籍所在施教区入学作为借读处理。凡是因故要到*区外借读的新生,也应先在户口所在地小学办理报名手续,取得学籍后,才能办理借读手续,到借读学校就读,并注明借读年限。

5、凡是小学新生报名工作开始后出现的适龄儿童家庭住房、户籍变更的,由学校登记情况并报区教育局根据具体情况统筹安排。

三、发榜时间

5月底以前,各小学完成新生报名工作;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向监护人发放入学通知书或将新生名单张榜公布。任何学校不得让学生提前或推迟入学。

四、其他事项

1、各小学要严格按施教区招生,切实保证本施教区范围内适龄儿童全部按时就近入学。

2、班级学额要严格控制,便于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行“小班化”教学试验的学校班级学额不超过28人,实验小学的班级学额要严格控制,以不超过45人为宜(最多不超过48人)。

3、拆迁和购买二手房的家庭,其子女一年级入学问题按市教育局宁教初[2006]9号文《*市小学学籍管理补充规定(修订)》办理。

4、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监护人凭户口簿、暂住证、独生子女证、监护人相对稳定的工作证明(就业合同或营业执照等),到指定小学登记报名,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

5、各小学要认真贯彻《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意见》,残疾儿童到施教区学校随班就读或进入*区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应尊重家长的选择,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施教区内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入学。(同时,对于盲童或低视力学生可向其推荐到市盲校联系上学。)

第3篇:户外儿童教育范文

引言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是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开拓大脑功能的黄金期。孩子此时心灵纯净、天真无邪,接受事物往往可以高速度高质量。这一时期利用好了将大有裨益。此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须的,比如,可以让他们学习唐诗宋词、读经典书籍、发展一门特殊的技能等等。如不进行学前教育,势必使儿童起步更晚,发展更慢。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已是燃眉之急。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世界之大,总有更好的地方吸引着更多的人前去。为了生计,多少父母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城市打拼。这便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相比而言,幸运的孩子被父母带走,同去外地,彼此相见不曾是梦,他们成为了流动儿童;不幸运的是那些被留在了老家,孤苦伶仃,盼星星盼月亮,多少年都见不到父母的,这便是留守儿童。国家前几年实行了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一、何为流动儿童与学前教育

(一)何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在15岁之前就随父母迁至异地,户口仍为出生所在地。如此一来,他们并不能像迁移地儿童一样享受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据统计,2013年流动儿童规模比2005年同比增加41.37%,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被关注的群体,他们一直被社会排斥着,亟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何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即为学龄前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灵活且快,是开发儿童脑力的关键时刻。天才的形成,往往与这个时期适时正确的引导大有关系。老师或家长可以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诱导,以激发他们大脑的无限潜能,提前激活他们的水平。聪明的有智慧的家长,大多数都会紧把这个时期,督促引导学生,无限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二、现存状况

据统计,迁移人群中迁移方向大多是由农村到城市,且农民工居多。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离开祖籍不远千里去拼搏,且这几年数量每每增多。每五个城市儿童中就大概有一个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可想而知,上学难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流动儿童。其实,也存在城市向农村、城市向城市迁移的情况,这里面就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有涵养的人物。

另外发现,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这部分父母往往阅历丰富,有独到的见解,能为孩子的教育时时刻刻去着想;还有,迁移到省内的往往比迁移到省外的家庭儿童更容易接受?W前教育,迁移到省外必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户籍未变但人却进入另一个省,这样一来迁移地政府便不会让其享受免费教育,所以不难想象,迁移到省外的流动儿童想要得到学前教育实非易事。

三、现存状况原因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工作需求,不得不迁移外地,其中家庭经济背景贫困还是占大多数。人人都有上进心,总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会起身去更大的城市、更繁华的地界。这里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给予他们以心灵的抚慰。

(二)我国国情

我国现存国情为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城市地区发达,农村地区落后,这就引起了很多打工一族的游离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有年轻一代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务农,相反,他们纷纷外出,以求更多钱财,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迁移人口的增多及流动儿童数量的上升。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只对本地儿童履行免费教育的义务,而对户口为外地的流动儿童则受到跨域户籍的限制,导致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四、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影响

据一项调查显示,迁移人口当中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少,可能因为农村家长思想觉悟较低,文化水平不够,故而没有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可能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比男儿童少得多。

从一个省迁移到另一个省的儿童比在同一个省内迁移的儿童更易接受到学前教育,原因可想而知,某些体制的限制导致外省的儿童并不能随心所愿地在迁移地接受学前教育。

能够知道为子女教育积极筹划存钱的父母,其教育的流动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几率往往更大。这主要与父母的素质涵养有关,这些父母常常有预见性,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各种教育。

最后调查发现,父母文化水平也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些父母大都是高学历群体,他们有素质、有涵养,可以以自己接受教育的过去来启发如今对孩子的教育,从而让孩子更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五、建议

(一)国家修改完善相应政策

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选择,尤其是跨省流动的儿童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教育拒之门外。国家曾搞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认为,有关政策还有必要继续修正和完善,譬如针对跨省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针对户籍难以变动的问题等等。只有国家做出引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局。

(二)政府积极行动

如果说国家是事件的引领者,那么政府就是事件的实行者,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与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可以扩建幼儿园,以期收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持平等态度,从思想上纠正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另外,政府可以统计流动儿童的多少,让他们办临时户口,并积极容纳有临时户口的流动儿童。政府也可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使更多农村儿童在本地接受教育,而不会像在迁移地那样无助。

(三)家长提高自己、积极督促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要尽量少搬迁,非到迫不得已不要迁居异地;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文化水平,从自身去真切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再有,家长要合理规划、积极存钱,有条不紊地为孩子的教育打算好每一步。

(四)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对流动儿童关注度不够,导致他们在社会愈加没有地位,愈加难以上学。我们必须要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流动儿童,了解流动儿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爱流动儿童的良好风气。这样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他们值得被关注,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第4篇:户外儿童教育范文

中国的儿童教育究竟怎么了?前有“狼爸”、“虎妈”,后又有个“鹰爸”。

“我不是要培养‘超常儿’,我只是想别让孩子成脑瘫。”被喻为“鹰爸”的何烈胜这样回应网友的质疑。南京“鹰爸”何烈胜对儿子多多的训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多出生时被医生判定为未来可能会脑瘫,何烈胜训练儿子在冰天雪地裸跑,3年之后,多多智商潜力大大提高。

南京爸爸何烈胜训练有脑瘫可能的儿子雪地裸跑,被称为是“鹰式教育”。这样做,是残酷,还是对孩子最好的磨练呢?本刊邀请到资深户外人士深入探讨户外儿童教育这一话题。

是残酷,还是对孩子最好的磨练?

作为一名父亲,何烈胜认为这种看似残酷的锻炼是对孩子最好的磨练。他说:“教育和管理都是严肃的爱!父爱如山,我只是希望他能如正常孩子一样,未来可以独立于世。如果没有锻炼的残酷,也许他到今天还什么都不会。”

裸跑、赤脚跑被公认是一种更亲近自然的运动方式。儿童是否能在冬天裸跑呢?对此,运动训练学博士张健温和赞同。他认为,倡导大家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这种提法肯定是正确的。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人的运动功能正在退化,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和个体机能适应性的问题。比如爱斯基摩人,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情况下照样生存得挺好。“让小孩裸跑,要考虑小孩能承受多冷的天气,如果身体已经明显出现不良反应,那就应该马上停止。”

对于鹰爸的教育方式,攀岩高手赵凯表示反对。赵凯说,在寒冷的天气里裸跑并不能给孩子带来什么锻炼。“这种方式并没有科学依据,我觉得这个爸爸实际上这样做是在哗众取宠。至于他爸爸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意志品质,我也不觉得,相反我倒是觉得这样做容易塑造出孩子性格畸形!”

深圳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李松涛也认为鹰爸的训练方式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值得提倡。“采取何种教育方式,与施教者所持的教育理念有关。但就现代社会的基本教育理论来说,绝大多数人都还是认为教育应该以孩子为中心,服从并服务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培养兴趣、合理疏导、自我管理等方法。”李松涛说。

儿童户外运动要解决安全性

什么样的户外运动适合儿童呢?

专家皆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户外运动,只要安全有保证、强度适中、技能匹配、符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的,都适合青少年和儿童。

“关键在于难度和强度。”张健强调,比如,科技馆有一个专为小孩设计的岩壁,下面有5米厚的垫子,那就没问题。

李松涛具体介绍说,儿童在具备基本的运动能力之后,就可以接触攀岩、徒步、自行车等活动。“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户外运动是有助于身心成长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户外运动是与‘极限’、‘探险’、‘挑战’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以基本的运动、健身、健康为目的。”

让孩子攀爬,顺其本性

幼儿喜欢爬来爬去,攀岩高手赵凯、张清夫妇从自己的孩子身上观察到了这一点。

“把吸引他(11个月大的孩子)的东西放在小岩壁上,结果孩子很高兴地去取了,而且攀爬远比我们想象得好。”赵凯说,这让他们意识到,攀爬是人类的本性。

由于长期从事攀岩训练的研究,赵凯对幼儿的攀爬也有所关注。

“我们相信孩子的攀岩只要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不会对他发育造成负面影响的。”赵凯讲到,对于小孩的训练,第一阶段是培养兴趣阶段,在1岁到2岁之间完成,第二阶段是2岁到3岁之间,主要是培养身体感觉。

在第一阶段,赵凯夫妇使用了很多手段,比如和孩子一起攀岩,搞些新鲜的花样让孩子每次攀登都有新鲜的动力,暗示孩子在无聊的时候可以通过攀岩吸引大人注意等等。在第二阶段,赵凯夫妇计划以大的好抓的支点为主,使攀岩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身体语言。“因为幼儿小肌群没有发育完全,过小的点会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大点可以做很多动作。当然不停调整岩壁的角度也很关键,可以让孩子适应各种地形攀岩。”

国内需建立相应的户外制度

我国的户外教育起步非常晚,目前还没有形成普遍的儿童户外运动的氛围和观念,针对儿童的户外设施以及户外培训非常之少。“绝大多数媒体、学校、家长并不了解户外运动作为教育载体的功能和效应,更谈不上如何合理实施。”李松涛对现状表示担忧。他建议,媒体、学校、家长自己都应该了解何谓“户外运动”,学习户外运动的一般规律。采取开放的态度来应对社会变化,既不视户外运动为洪水猛兽,也不应认为户外运动可以起到奇特效果。应该大力提倡青少年人走出家门,回归自然,多多参与户外运动。

据李松涛介绍,国外的青少年户外更多是以体验教育的方式出现的,比较出名的体系有“童子军”、“少年军”、“国际青年奖励计划”等。户外活动是一种教育的载体,作为体验教育的重要方式,它更看重青少年是否在其中得到意志品质、理想情操、沟通交流等方面的锻炼而非具体的技能。“这在观念上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在中国,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的户外运动都存在相似的问题。“审批程序、流程管理、急救措施等还有待规范和完善。比如攀爬5000米以上山峰就应配备一名户外指导员等,一些相应的户外制度亟需建立。”张健说。

“大环境”很重要,赵凯也强调这一点。“要有类似西方的自由式教育体现,如果这个不具备,那么这种机构很容易变成类似体校一类的机构,从而偏离了我们的初衷。”

户外运动提高孩子体质

有媒体报道呼吁,中国儿童的体质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好日子培养出了弱孩子”,城市儿童的肥胖率在快速上升。作为父母,应该怎样给孩子做好健康投资呢?

户外训练是提高孩子体质的方法之一。张健说,户外运动在帮助未成年人克服困难、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未成年人认识大自然。“了解一些户外知识对防害减灾也有一定帮助。比如,家里着火了,如果学过高空速降,打个8字结,从窗户出去,或许还能捡回一条命,至少比跳楼强。”

第5篇:户外儿童教育范文

关键词:户籍制度;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一、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

我国的教育制度是与户籍制度紧密相连,要探讨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必须将其置于户籍制度的大背景下,由于二元制户籍制度的客观存在,我国在教育领域也存在诸多不公平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教育不公平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城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以户为单位外出的农业家庭比例上升,随父母流向城市的儿童的人数不断增多,他们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

1.流动儿童入学困难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均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而事实上流动儿童并没有享有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据2003年底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等部门的联合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2001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提出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为基本途径,但这种体制意味着流入地政府要负担着更多的义务教育经费,一些学校便向流动儿童家长收取“借读费”或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流动儿童入学,导致流动儿童因为费用问题无法接受本该享有的教育。

2.就读于城市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受到排斥

有些流动儿童通过缴纳高额 “借读费”等方式得以进入城市公办学校读书,但部分学校对流动儿童单独编班,对他们平日的学习和生活疏于关心和管理。虽然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都能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一视同仁,但仍然有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歧视流动儿童,不关心他们的学业成绩,更提不上对流动儿童的谈心、家访了。另外由于“借读”的身份,流动儿童往往被同龄的城市儿童视为特殊群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评优评奖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和不平等的待遇。来自各方面的“排斥”让流动儿童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的校园生活,不能与城市的同龄儿童平等交往,导致他们自觉地把自己划为城市中地位较低的群体,产生深层次的自卑感,这会给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深远的不良影响。

3.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

大部分流动儿童因为费用问题不得不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学习,而这些学校由于政府对此类学校的经费投入和积极性不够普遍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从师资方面来看,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良莠不齐,大部分教师都不是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从教学设施方面来看,这些学校大多是租用的厂房或民房,教学设备极为简陋,办学条件普遍很差。尤其是与当地公办学校的相对比,农民工子弟学校既没有政府支持又没有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办学差距显著。

(二)城市居民子女按户口划片入学,择校之风盛行

目前我国城市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与户籍密切联系以“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为基本原则,适龄儿童要进入户口所在地的学校接受教育,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学校间在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远远达不到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预期。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和孩子本身对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一些重点学校见势开始招收“择校生”,只要学生达到学校规定的最低接收标准,由家长支付一笔高额的“择校费”就可以入读。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花费高额择校费或者不惜通过买房调户口等非常规手段让孩子上到心仪的学校读书。

择校之风的盛行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影响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且容易引发学校不规范的办学行为。择校使校际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引发生源不正常流动,重点学校供不应求,教育资源紧张;薄弱学校则生源短缺,无法完成招生计划。

二、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教育公平实现的基本途径

(一)改革户籍制度,破解二元制结构,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给予支持

1.改革户籍制度,破解二元制结构

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当前户籍制度造成的身份差别。要改变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实现义务教育的平等,就必须改革户籍制度,破解城乡二元制结构,切断户籍与利益联系,

2009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社区对1896人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显示69.5%的人表示教育应该与户籍门槛脱钩。

改革户籍制度,破解城乡二元制结构,是要将社会保障、就业、教育等附加利益与户籍分开。在教育问题上,应将学籍与户籍分开,实行动态管理,随人的迁移流动。各地应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纳入到流入地公办学校的招生计划之中,使他们能够按照居住地就近入学。

2.政府和学校要对流动儿童入学给予支持

政府和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支持还应体现在经费的支持和人文关怀上。

第一,流动儿童的父母为流入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流入地政府理应针对流动儿童的设立专项教育资金,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要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帮助提高师资力量,促进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政府还应鼓励民办教育,鼓励爱心人士将资金投入到流动儿童的教育事业中,调动他们的力量参与创办学校,为流动儿童的教育提供财力支持。

第二,学校要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流动儿童远离家乡,内心敏感,老师和同学的排斥会加深他们的孤独和自卑,不利于他们融入城市的校园生活和学习质量。学校要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爱,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参与校园活动。也可进行城乡学生混合编班,有针对兴地活动,鼓励同学间交流、沟通感情,以增强流动儿童的归属感。

(二)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

第一,要整合教育资源,就是使教育经费、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均衡分布在每个学校,让每个学校均衡发展,让每所学校都为学生和家长所接受,每个学校也就能录得综合素质均衡的生源。此外还要对本地区所有学校进行整合,对一些生源少、基础薄弱的学校进行撤并,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扩建或新建了学校,满足区域内每个学生的就学需要,为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创造条件。

第二,要扶持薄弱学校,坚持不断扩大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重视师资力量、管理、教学经验等软件的提高。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可以结成帮扶对子,加强交流和学习,选派优秀校长和干部到力量薄弱的学校任职,提高他们的管理经验。此外,要加强不同学校教师间的业务交流,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学素质和职业素质。

第三,要将优质教育资源平均分配至每个学校,这样既提高了地区所有学校的整体水平,也使得优质的资源在各个学校得到无差别的分配,这样校际间差距得以逐渐消失,择校现象也就随之消失。

参考文献:

[1]郎雪云 . 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与户籍歧视的伦理思考 [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陈凡 . 教育公平: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J] 青海社会科学 2004 (1) 149-151

第6篇:户外儿童教育范文

儿童安全教育的资源的使用者主要以成人为主,儿童更多的是接受教育和保护的一方,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儿童网民上升情况明显,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的占比分别为11.2%和36.3%,相比2012年底均有所上升,尤其在初中群体中的升幅较为明显。[1]这表示儿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直接使用网络安全教育资源。面向儿童设计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对儿童来说,他们对网站认知、理解与应用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网站建设必须从使用者的年龄特点、认知情况和接受能力方面出发,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将网站的受众分为学前儿童用户(7岁以下)、小学儿童用户(7~11岁),初高中儿童用户(12岁~成年)[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定位受众,来保证网站的内容、风格和运营等符合受众需求,从而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以确保网站的应用价值。国内外以儿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按以上三个年龄层定位受众的网站较少,美国我的宝贝网(MyPreciousKid:www.mypreciouskid.com/),有专门对7岁以下儿童提供安全资讯和产品的服务;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www.safekidschina.org),即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分支,其使命是降低14岁以下儿童的意外伤害和死亡。

2支持者———家长、社会、政府

面向支持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必须考虑支持者的特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安全,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家长、社会、甚至政府的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支持者定位受众,往往决定了网站的功能定位。支持者普遍对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需求是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如“我的宝贝”网会提供论坛服务,在论坛中大量儿童安全教育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无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儿童安全教育做了推广;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可以提供一定的儿童安全教育资源,需要网站具有资源和在线专业及技术支持的功能;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扶植政策,需要网站具有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功能。例如,美国国家儿童安全理事会(NCSC:www.nationalchildsafetycouncil.org)就是致力于儿童安全的慈善组织,该组织提供300多类儿童安全教育材料,辅以50多个安全顾问,每年为40多个国家,约6000个公共安全机构和超过16000000儿童提供儿童安全资料。

3实施者———教师

第7篇:户外儿童教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留守儿童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滞留在家乡的儿童,这一群体与一般儿童的不同之处在于“留守”二字,因而研究者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往往集中于留守的模式上〔1〕。本文中的留守儿童是一个和流动儿童相对比的概念,是指父母外出打工时随同父母在外的儿童。留守儿童是儿童阶段性的生活状态而并非一个“标签”或“身份”,但这种“阶段性”的属性更增加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因此这一问题更加具有研究价值。

本研究调查的对象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其位于重庆东部、长江南岸、渝鄂交界处,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和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一体的特殊县份。石柱县的留守儿童工作模式较有特色,形成了“4+1”培养模式、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寄读托管模式等等,这些工作模式被媒体称为留守儿童工作的“石柱模式”,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而选取石柱县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留守儿童转为流动儿童的可行性

(一)对现有模式的反思

2004年5月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标志着留守儿童问题正式进入政府的工作日程,成为留守儿童问题的报道、研究和干预“升温”的重要推力①,也成为各地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动力。此后,各地涌现出了一批留守儿童的工作典型,如青神、宿迁、石柱等等。对这些典型地区所采取的举措做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其设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还原论”的思想,即通过政府、学校、老师、社会等支持力量还原出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弥补其缺失的家庭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作为孩子生活和成长的环境,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和不可替代的教师。笔者认为家庭教育和父母对子女耳濡目染的熏陶是任何学校教育都难以弥补的,这种还原论在理论上是难为的。而另一项调研则表明,如果“留守小队”和“家长制”的经验在全国普遍推开,每年的经费各需约1亿元和3亿元,“但目前真正能落实经费的地方屈指可数。”②我们在石柱县的调研发现该县因其留守儿童工作具有特色的缘故,获得了较多经费支持,然而也存在农村教师工作繁重、生活老师严重缺编的现象。但是,这样的经费投入与捐款项目在其他地县是很难达到的,这种模式在实践上也是难为的。

(二)可行性

1.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的可能性

留守儿童转移到城镇中成为流动儿童所遇到最主要的社会排斥来自于制度排斥。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的形成,其制度上的原因均为城乡户籍的二元设计。国家为解决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就是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在2001年5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以下简称 “两为主”)。尽管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原因出现了地方政府消极应对,学校不愿接纳流动儿童等诸多情况,这项政策仍然为解决流动儿童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也显示了政府为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努力,同时也为各地制定流动儿童受教育政策提供了指导思想。

2. 城乡一体化提供了经济的可能性

流动儿童难以到城市里的学校接受教育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流动儿童在经济上受到的排斥。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最低工资制度、清除一些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收费、学校禁止收取借读费。这些政策为留守儿童到城市里读书降低了成本,创造了机会。重庆市石柱县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模式,利用其是部级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有利条件将流动儿童读不起书的问题放在了整个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去解决,允许远郊农村居民自愿就近就地登记为城镇居民①, 转为城镇人口后享受城镇养老、医疗、保险、教育等政策。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由于转为城镇人口后实现同工同酬,留守儿童在经济上排斥大大减少了。尽管重庆市是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实验区,但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趋势,这为留守儿童转为流动儿童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

3. 特殊的家庭环境增进留守儿童的城市文化理解力

农村儿童在城市里的适应、融入过程实质上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农村儿童的父母由于进城打工,接受了城市文化,因而在这方面能够起到增进儿童对城市文化理解力的作用。这正如哈里斯的“濡化理论”所言,在一个社会中,下一代的文化往往在许多方面与上一代相似,生活方式之所以能够延续,部分原因是由于受到一个被称为濡化(Enculturation)的过程的作用。他认为,濡化有一部分是有意识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在这一过程中,老一代引导、敦促和强迫青年一代采用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濡化,主要是老一代人掌握了奖励和惩罚儿童的手段,每代人都被教导不仅要重复老一代人的行为,而且要奖励符合他们自己濡化经验的行为,惩罚那些不符合去濡化经验的行为,至少不是鼓励②。通过濡化作用,农村儿童对城市文化有了更好的理解,对城市文化更容易接受,因而在文化上做好了由留守儿童转为流动儿童的准备。

三、留守儿童转为流动儿童的体制机制改革

(一)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二元体制

户籍制度包括与之相关联的公共福利政策仍然是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源,也是留守儿童转为流动儿童制度上的障碍。必须对现有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消除、弱化公共福利政策与户籍制度的关联性。值得欣喜的是,政府已经采取相关措施改革户籍制度。如江苏省自2003年5月1日起已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浙江省在2008年初全面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划分,推行统一的居住证制度〔2〕;重庆市政府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农转非的试点工作。这些改革措施在为当地留守儿童转为流动儿童扫清障碍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改革提供了示范。在进行户籍改革的试点以及推行工作的同时,也应当建立相关接纳流动儿童的政策。各地应在“两为主”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拨出专门经费用于流动儿童的教育工作。

(二)修订义务教育政策,改革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建立“投资委托+教育券”的教育投资政策

最早提出“教育券”制度的是美国的货币经济学派大师弗里德曼,他在《资本主义与自由》写道:“为了偿付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学校教育经费,政府可以给家长们票证,如果孩子进入‘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这些票证就代表每个孩子在每年中所能花费最大数量的金钱。” 〔3〕“教育券”的投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由于教育经费分配③造成的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之间的推诿,也有利于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然而,在对各地教育经费实际投入的研究发现仅实行“教育券”制度仍然难以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问题。2000年教育经费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各省、直辖市普通小学生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差距极大,例如上海市生均2756.71元,而河南省生均仅251.45元〔4〕。因此,笔者建议,教育投资应当由中央、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具体来说,在对全国的教育情况进行摸底的情况下,确定出应投入资金的总额,由中央财政负责拨款,委托各地县对教育进行管理,形成中央――地方之间的委托关系。中央对地方的拨款数额应当根据当地学生数量多少拨付,各地再对学生发放等额的“教育券”。

这样由于中央和地方之间形成的委托的关系,避免了中央直接管理而出现管得过死的情况;同时由于采取中央直接对教育投资使教育不再成为区域性的公共产品而转为全体公民共享,避免了各地因教育经费问题而消极对待流动儿童;拨款方式改为中央按照各地生源数量拨付,避免各地对教育投入不同而导致的生均教育事业费的不同,使“教育券”制度能够有效发挥。同时,这种财政拨款方式的转变对流动儿童陷入免费义务教育“真空状态”的弊病也是有效的。目前,各地对于免费义务教育对象的划定, 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农业户口在本区域普通中小学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而跨县流动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暂不列入免费对象。这样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了义务教育中被遗忘的人群〔5〕。采取投资委托加“教育券”的教育投入方式,由于教育经费分发到了学生,能够解决流动儿童不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问题。

(三)增设适应城市学校课程,建立留守儿童预备学校

流入地政府消极应对流动儿童问题的原因,除了因为解决流动儿童的就学问题需要付出一定的财政代价外,还面临着教育质量下降的潜在风险。这种潜在风险在许多地方已经变为现实。当前各种有关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流动儿童来自贫穷的农村,学习基础一般较差。这必将给各区县整体的教育质量带来影响,进而影响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业绩和形象。这会使流入地政府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并认为自己承担了本来不该做的事情〔6〕。针对此类问题,重庆石柱县开设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课程”――中小学要按照要求开设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并逐步提高这两门学科的教学水平,以保证留守儿童转变为流动儿童后的教学有效衔接。笔者认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转为流动儿童这一过程,流入地和流出地肩负着同样重要的责任。因此,流入地政府不仅要解决好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更应当为流动儿童到城市上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针对于此,流入地政府可以在假期抽调出各学校的教学骨干,组建出流动儿童预备学校。通过该校对流动儿童进行各门课程补习与加强,让流动儿童能够跟得上,学得好。

(四)改革升学考试、就业制度,逐步解决流动儿童教育出口问题

流动儿童所受到的社会排斥主要包括教育机会的排斥,即在入学机会上存在的社会排斥现象;入学后因为学习成绩、文化差异等问题受到的社会排斥,这可以理解为教育过程的排斥;由于目前政府包括学界关注较多的是流动儿童的入学机会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对于教育结果――流动儿童在毕业后的去向却关注甚少。特别是在目前各省市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尽相同的情况,即使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了较好的义务教育,但是,义务教育结束后的出路仍存在问题,政府应当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使流动儿童能够在异地参加中考和高考。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提出了“有条件的准入、无条件的高考”①的思路对解决流动儿童教育的出口问题有较大的借鉴作用。这一思路,关键在于“有条件”的“条件”设计上,必须做到严宽结合,既防止条件过宽引起新“高考移民”,又要使所有符合条件的流动儿童获得这一权利。对“条件”的设计,可以参照政府在调控房地产时出台的限制外来人口购房的相关做法,例如,提供一定年限的纳税、工资领取证明等。义务教育结束后,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要走向工作岗位,此时让流动儿童参加中职或相关职业培训就显得分外重要了。在掌握了一技之长之后,流动儿童才能真正扎根城市,成为城市的新市民。因此,要加大对初中后流动儿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筹集专门资金对家庭确实困难的流动儿童进行资助,帮助他们完成职业教育。

第8篇:户外儿童教育范文

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双重困境的深层原因

第一,长时间以来,大家对外出务工的农民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是很深入。(1)部分人对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认识不到位,一些人只是片面地觉得现在的大量外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短暂的现象。时至今日,这种外流还是没有得到缓解,只能说是速度减慢了,从而使得他们不得不承认这种长期存在的事实。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种大规模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改革开放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帮助了一些农村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2)部分人对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所带来影响的重要性不理解。有些城市的领导片面的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留在农村也可以,并且个别人把农民工务工解释为单独的个人行为,其子女在哪上学也是其自己的事情,不应当受到影响。

第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体制根源。这个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后,我国为了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工业基础,促进社会工业的发展,当时就使用了转移农村居民的政策,让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可以自由迁移。在1958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在就业方面逐渐困难,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渐渐减少,当时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从政策上明确提出要严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此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态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后,在物资供应短缺的时期,购买生活用品需要凭票,供给小于需求,城市和农村被分成不同的阵营,二元结构逐渐形成,在工作、考学、就医、子女户口等等各个方面都跟户口扯上了关系,长时间形成的二元结构使得城市与农村,城里人和农村里的农民有着多种不平等,户籍制度让很多地方把外来人口和农村务工人员阻挡在服务范围之外。

二、具体案例

改革开放之后,广西中的百色市平果县成为众多劳动力输出大县之一,由于广东对外开放的效果很好,吸引了从全国各地的人,现在,平果县在广东务工的劳动力达7.5万人,另外在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同时,一些到县城的务工人员也增多了,足足有4万多人,比较近的是来自周边的乡镇,比较远的是从四川、湖南、重庆等地长途赶过来的。随着外出人口的增长,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数量也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劳务输出比较大的县城,每十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一比例随着年月在不断变化。例如马头镇中心小学校现有700余名在读生,其中是马头镇本地的学生不足100人,剩下的都是“流动儿童”或者是寄居亲戚家里的“留守儿童”。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孩童来讲,认识这个社会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教育: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入学后的学校教育和出校后的社会教育。对于这些“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没有缺失,或多或少收到父母、亲戚的管教和关怀,但学校教育随着不停的流动质量受到影响,社会教育也在不断的奔走中参差不齐;对于这些“留守儿童”从一定程度上没有缺少获得学校教育的机会,但是长期远离父母和没有到较远的地方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效果不好。由于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影响这孩子的成长,所以在这些劳动力流动性比较大的地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有很多问题: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品性好换不一,道德观不健全,课堂上违纪违规多,思想观念上还有待改善等等。

针对产生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平果县的领导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充分考虑了多种因素,体现了他们为民、爱民的思想境界。针对个别家庭的孩子来讲,义务教育其实就是他的终身教育,一旦过多的“留守儿童”在农村里占了绝大比例时,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指导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事情,是改善整个农村教育问题的重点。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困境的出路

农民工子女上学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的深层原因有认识、体制、法律、素质等四个方面,这些原因对教育公平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公平是区别于教育差别而言的。

(一) 让农民工子女到城里读书――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根本出路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好子女的入学问题是必须的,这样可以缓解为人父母的担忧,使得他们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工作。把这些孩子教育好也简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量。假如今天这些孩子因为某些原因而没能接受正规的教育,那么10年或若干年后城市到哪里去招聘既懂技术又有文化的人呢?第二,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也使得一些地域在城乡经济发展不是很平衡,一些偏远地区的儿童随着父母的迁移进入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这也为城市化进程注入新的人口和力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的稳步转移是必要环节。

(二) 政府实行“义务教育补助卡”制度,改“户籍入学”为“居住地入学”

第一,政府实行“义务教育补助卡”制度,让孩子就近入学。“义务教育补助卡”制度有效处理好农村人口与口粮分离的矛盾。现行的义务教育按户籍所在地入学制度表面上看是一种户籍管理带来的行政体制问题,深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其源头在于义务教育的费用该由谁负担的问题。第二,实施“居住地入学”政策。现有的法律解决了“居住地入学”的障碍。外出务工的农民要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城里的学校,“户籍入学”就成为了入学的阻碍,这也催生出了一些学校向学生收取借读费等各种费用的依据。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按一定的方向合理流动,就要求取消户籍制度,以身份证取而代之,儿童则按居住地入学。

第9篇:户外儿童教育范文

【关键词】户外改变观念教学新环境

作为幼儿园课程发展体系必需的组成部分之一,户外教学环境是一种寓教于学的轻松的环境。良好的户外环境与幼儿教学相得益彰,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也让大自然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象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激发幼儿好奇和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与此同时,教师与幼儿、幼儿之间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户外教学环境的现状

尽管户外教学在幼儿园课程发展体系占据重要的一席之位,但是目前幼儿户外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视结果忽略过程。作为幼儿园教育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创设需要师生共同的参与,其教育性主要体现在幼儿在环境创设活动过程中的参与,而非仅仅是属于教师的责任。很多时候,教师事先将幼儿引到事先已创设好的户外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而结果往往不尽如意。缺少了在户外教学环境创设过程中的参与,面对各种教学器械,幼儿丧失了探究的好奇和欲望,这与此环节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除此之外,户外教学环境过于单一、内容单薄,教学的活动质量并不能保证。二是,形式大于内容。追求户外教学环境形式上的完美无可厚非,但绝不能仅仅是唯一的目的,户外教学环境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自身创造性。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所看到的是按照课程方案所预设的整齐统一的布置。比如在“我爱大自然”主题下,各个班级陈列的是红太阳、绿草坪、小房子和一群游玩的儿童。这种环境创设相当缺乏创造性,也缺乏个性和生命力。三是,过于标准化而不因地制宜。各种儿童发展指南所能提供的只是相对统一的标准,绝不是绝对统一的,在户外教学实践中,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绝不容忽视。由于预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每个幼儿都能在同一时间完成,教师通常会优先选择少数完成较好的作品,而大部分幼儿富有个性化的作品就被搁置一旁了。这种对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忽视挫败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改变观念,创设幼儿户外教学新环境

首先,改变户外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尤为重要,应该要考虑如下因素:一是丰富户外教学的方式,比如制作户外活动的相关幻灯片,供幼儿欣赏学习,预设环境。相对于传统的口述传授方式,幻灯片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动静结合,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更加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学方式多元化的特点,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二是活动的趣味性,户外教学活动的内容设计以幼儿的喜好和其年龄特征为基础,才能让能吸引到幼儿的兴趣。三是活动的多样性,为了充分满足每个儿童自我实现和自我挑战的需求,户外教学活动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充分利用好园中的资源,让幼儿玩得尽兴,充分满足其探索未知的需求,让教学更加富有个性化色彩。四是可探索性,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思考。在整个户外教学过程中,老师扮演的不是手把手地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在旁边静观其变,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对幼儿的探索发现给予鼓励,而对他们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记录下来,以便事后一起参与讨论,并对此次户外教学活动进行总结。

其次,教师应该适当改变在幼儿户外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观念。一是教师发挥主体功能,以积极热情的情绪带动整个户外教学。户外教学活动的质量直接与教师的情绪态度挂钩,在整个户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的形象是积极向上、乐观活泼、充满生气的,这样才能调动整个环境的气氛,用自身去感染儿童。二是适当放手。幼儿的安全问题是教师在整个户外教学活动中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导致他们经常不敢让幼儿做大胆的尝试。比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旦发现幼儿有你追我赶的现象,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会对不遵守纪律的幼儿进行批评,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有着挑战自我的需要的幼儿也逐渐变得循规蹈矩,失去了探索和挑战的兴趣和欲望。三是引导幼儿自主探究与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教”与“学”的统一需要教师不断努力,让教师教孩子所想,让孩子学其所想。户外教学环境给予孩子们一个周围环境让他们去自我感知,自我探索和理解。通过相互观察和模仿,并亲身体验,孩子们可以很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四是多加观察幼儿的情感变化。在户外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与幼儿一起身临其境,不光是动作要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跳远动作时,有的幼儿放不开,并且暂时没有掌握动作要领,此时,教师不能不耐烦地重复讲解动作要领,不能一味的追求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忽视儿童的情感变化。

再次,家长的参与可以对儿童户外教学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改变传统上认为学习只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长的参与对幼儿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需要在户外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互相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并清楚户外教学的目标,然后可以对户外教学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户外教学更加个性化。

最后,充分发现利用户外教学环境的教育价值。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户外教学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投放并没有真正以幼儿内心的需求出发,而多半是以教师自身的主观臆断或者经验累积为依据,并且教师本身对于户外教学环境布置应实现的目标并不清楚,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

作为影响幼儿身心发展重要场所之一,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由于幼儿年龄有限决定他们对于环境的依赖性,因此创建一个新的户外教学环境可以发展幼儿的主动探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7.

[2]张蓓红.整合、创新、发展――幼儿园整合教育课程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46.

[3]李丽娜.幼儿园情境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