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

户外活动意见全文(5篇)

户外活动意见

第1篇:户外活动意见范文

关键词: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优化策略

一、积极开展户外自主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从语言学习、思维发展到运动能力的培养等,我们需要加强对幼儿的全面教育,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户外自主游戏是一项增强幼儿运动能力、锻炼幼儿身心的活动,既可以让幼儿到户外去得到充分锻炼,又可以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的积极性,使幼儿得以加强锻炼身心素质。然而,在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着户外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如过于重视户外活动忽视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占据主导而没有发挥幼儿应有的积极性;游戏活动形式单一、材料数量少等,这些问题都在影响着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效果的形成。为了推动户外自主游戏得到更好地发展,本文立足于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现状,深入探究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作为改善户外自主游戏的参考建议,促进户外自主游戏的蓬勃开展,使户外自主游戏可以得到更好地应用,发挥其对幼儿身心成长的积极作用。

二、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只有清楚了解到这些不利于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的问题,才能为推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提供有效的发展途径。目前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没有确保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的时间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每天参与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在幼儿一天生活与学习所安排的时间中,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时间并不多,加上早晨活动、户外活动等活动需要转换过渡,也会浪费一些时间,导致单次活动进行的时间不长,有时候只能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游戏,却无法将户外自主游戏真正实施起来,缩短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时间。

(二)户外自主游戏的材料少且内容形式单一

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一种重要途径,为了引起幼儿的参与兴趣,为幼儿提供的户外自主游戏材料和内容应该显得比较丰富和多元化,但实际上,不少幼儿园为幼儿所提供的游戏材料都是以固定的体育器材为主,如滑梯、秋千和攀登架等,辅之以皮球、绳子等一些常见的运动器材,除此以外则很少有其他的器材充实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而且这些运动器材也是长期不变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损坏的情况,这都不利于幼儿参与户外自由游戏积极性的发挥。

(三)过于监控幼儿户外自主游戏

由于幼儿教师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期望较高,而且出于对幼儿活动安全的担忧,在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部分教师还是将幼儿集中起来进行游戏,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与设计下开展游戏,要求幼儿务必遵守游戏规则,按照自己既定的规则去参与游戏,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性的发挥,没有体现出户外自主游戏的真正意义。

(四)没有认真观察与指导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

在了解中发现,不少幼儿教师认为开展户外游戏所带来的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幼儿人数多、教师数量少,不知在游戏中如何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因此,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保证其安全就好,没有必要对幼儿的行为再进行观察。教师缺乏对幼儿行为表现的观察,则无法了解到幼儿在游戏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就不能根据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没有体现出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意义。

三、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优化策略探究

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既不能放任幼儿漫无目的地自由活动,又不能受到教师过于严格的管制,而是在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把握适当的“度”,让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能实现教师对幼儿的教育目的。因此,在了解有关幼儿开展户外自主游戏问题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策略,提高户外自主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选择合适的户外游戏场地,增加游戏时间及内容

1.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丰富的户外自主游戏内容。幼儿作为户外自主游戏的主导者,玩什么内容和器材应该由幼儿做主,而幼儿的选择又会从其自身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体现出“我的游戏我做主”的开展原则。因为幼儿既有发展的共性又有成长的个性,教师在引导幼儿参与户外自助游戏时要关注群体特点还要关注个体发展,在设计整体游戏上重视发挥个体幼儿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如设计“溜溜乐园”的户外自主游戏时,教师可以在其中增加丰富的自主游戏内容,设计不同主题的环境,吸引不同兴趣需求的幼儿参与其中。在不同主题的游戏环境中有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野外探险活动,给幼儿设置一些有难度和挑战性的运动项目,虚构小河、灌木、草地和竹林等一些常见自然景物,让幼儿置身于大自然的情景中开展各种运动,感受自然的魅力,增强运动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在乐园中开设“超市”“玩具店”“鲜花店”等一些店铺,让幼儿加强对生活的体验,在店铺的体验活动中提高沟通交流能力。此外,还有绘画区、美工区等不同创意空间的设置,幼儿可以在乐园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游戏项目,从而满足自身的学习与游戏需要。2.合理规划游戏场地,开展多元化的游戏区域。游戏环境的多元化容易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在利用游戏场地时要做到合理划分,尽可能利用起游戏场地发展多种活动项目。例如,设计空阔平坦的活动空间有助于促进幼儿大动作的发展、开拓幼儿的思维;而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则是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体现,适合幼儿在其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如建构、绘画等。教师需要充分考察和了解幼儿园的场地特点,根据场地特点开展不同的游戏项目,为幼儿提供多种区域的游戏空间。3.合理安排幼儿一天活动时间,确保幼儿有充足的自主游戏时间。幼儿园为幼儿安排了一天的学习与作息时间,但这时间表安排的内容是可以弹性操作的,为了保证幼儿每天都能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户外自主游戏,教师可以将户外自主游戏与晨间操、课间操等结合起来,让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变得更加集中,减少活动分散所带来的时间损耗,从而为幼儿的户外自主游戏争取了更多的有效时间。有的幼儿园中每周都安排一次混龄幼儿的活动游戏时间,而这个活动时间内,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同伴、游戏场地和游戏内容等,混龄幼儿的活动时间也可以作为幼儿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从而满足了幼儿发展个性和充足运动的需要。

(二)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性,尊重幼儿的选择

户外自主游戏突出表现在幼儿的“自主性”上,即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和活动用具等,教师则很少或者不干预幼儿的选择,体现出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主导者地位。但有的教师却因为不放心幼儿,看到幼儿没有参与游戏,或者扎堆选择同一种游戏,又或者重复选择同样的游戏时就要去干涉幼儿的选择,并且事事干涉幼儿,阻碍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进行。事实上,幼儿在游戏中有着自己的认识,教师需要耐心观察而不急于去干预幼儿的活动,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再去解读幼儿的行为,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幼儿的游戏中,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尊重幼儿的选择,让幼儿成为游戏中的真正主人。当幼儿感受到自己的选择和活动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尊重时,就会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活动起来更有动力。

(三)从幼儿的需求出发,给幼儿提供多种游戏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幼儿有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意愿,但如果缺乏必要的游戏材料作为支持,游戏也难以开展起来。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需求特点不一样,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形象具体化的玩具会逐渐被结构复杂的材料所代替,年龄越大的幼儿对材料的探究性要求越高,因此,我们在布置幼儿游戏环境以及投放游戏材料时,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与性格特点进行区别建设与投放,如小班幼儿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时需要预先布置好主题环境,给其提供形象化的、固定的游戏材料,帮助幼儿熟悉游戏环境,使他们更快地融入游戏环境中。当幼儿年龄渐长,游戏材料、游戏主题以及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将选择权转归到幼儿的手中,由幼儿自主决定选择。因此,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以及表现,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投放不同的游戏材料,如小班幼儿的游戏环境需要固定,投放游戏材料要形象,对中大班幼儿则设置大主题的背景下让幼儿自主选择、布置与发展,只有从幼儿实际出发投放游戏材料、布置游戏环境,才能保持幼儿的探究兴趣,推动幼儿不断深入参与户外自助游戏。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

幼儿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目的是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培养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不仅是游戏,更是教师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形式。但有的教师并不重视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而是放任幼儿自由活动,也没有认真观察幼儿的言行,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认识幼儿游戏的价值,加上户外游戏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使教师应接不暇,从而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虽然有的教师也会观察到户外自主游戏的一些特殊现象或者内容,但是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不足,难以对幼儿行为进行科学分析与解读。因此,户外自主游戏的效果如何还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密切相关。为了便于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进行观察与记录,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观察记录表,将幼儿的表现进行量化记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情况,然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幼儿的行为展开分析,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集合教师们的意见,共同努力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在课后时间教师也要抓紧学习,多研究幼儿的行为表现,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将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全面理解,为幼儿的发展找到更加合适的教育途径。

(五)加强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从当前国内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设计现状可以看得出,这些户外游戏和幼儿的日常生活之间并没有多大的联系,这样的户外游戏不能有效地带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情境,缺乏真实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幼儿的生活情境,通过幼儿的生活层面提取生活中的各种元素,添加进户外自主游戏中,这样才可以将游戏建立在生活真实层面中。在幼儿园的各阶段教学中需要有效地区分大班、中班和小班的差异,强化幼儿自主游戏和幼儿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加幼儿的生活代入感。教师需要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组织中强化师生关系建设,提高师生的情感互动效果。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强化幼儿的生活体验。一方面,游戏建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下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会参与度,另一方面则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师生情感沟通,这也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

(六)加强情境创设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应用

幼儿的户外自主游戏建设中需要强化情境教学的作用,积极地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增加户外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幼儿户外游戏的情境创建中需要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按照教师自己的主观意愿创建幼儿的户外游戏情境。在游戏情境创建中需要充分地展现出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参加到游戏情境中。教师在游戏中起到的是辅助效果,不能覆盖幼儿的自主思维。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如果幼儿之间出现了矛盾,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干预,并且通过指导的方法解决问题。在问题处理中也需要发挥出幼儿的自主意识,提高幼儿面对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自主游戏中是保障幼儿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要角色,同时起到幼儿身体安全防护的作用。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观察学生的情况给予科学的指导,降低教师在游戏中的存在感,但是需要提高教师对整个游戏的把握程度。

四、结束语

第2篇:户外活动意见范文

小区景观设计更多要折射对应居民的心理上的满足,景观的观赏不如物理层面的直观视觉享受,不能用声觉和触觉来感知,只能用心理来进行感知,这种感知是经过人的大脑理性加工过的结果。这一过层当然必须先通过视觉来观察实现对景观的初步感知,经过思维加工后,人感由信生,因此,关注人性化景观感知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实现人与景观的天人合一。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二、国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现代化的园林景观的设计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带西方国家,由于工业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居住环境变得十分恶劣,这促使发达国家开始关注环境设计。日本和英国出台的居住环境政策比较典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是最早推行居住环境政策的国家,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的设计要符合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等要求。英国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城市和居住环境的建设中提出了新的设计原则,即强调“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这种原则引发了社会的共鸣,被广泛应用在建设领域之中。我国从二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引入国外居民社区的规模绿化的理念,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中国房地产蓬勃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兴起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民在买房的过程中,特别关注社区的绿化建设,以便人们更好的开展户外活动。

人们的环保和绿色意识的态度观,必然要求建筑设计除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外,还需满足人们的休闲与养生需要。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挑剔,居住社区的相关配套措施和绿色景观成为人们购买住房的主要条件之一,这种情况下,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在我国设计界成为必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并得到一定发展。在二十世纪初以来,现代建筑开始崛起,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就特别强除了社区的居住功能以外,居民的休闲和运动需求也应该得到关注,在其的建筑代表作马塞公寓中,在屋顶平台设计了一条就曾经在屋顶平台上设计了一条长长的环形跑道,作为居民活动场所。同时运用粗壮的鸡腿柱将整个楼架空,绿地设计在楼底的空地上,最大层度的合理利用空间,将景观区域设计实现最大化,为居民休闲的场地,最终满足居民的户外活动需求。由于现代化的建筑,往往都是高层建筑,人们居住的位置远离地面,必然使人们出现不舒适感,这就必须要求高层建筑周围要留出一定的空间来建设运动场所和休闲的绿色园林。所谓景观人性化就是指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多考虑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在休闲广场中,设计散步的林荫道、人造的小园林、休憩的池塘,健身运动设施等等。

而所谓运动的景观化就是指将许多运动设施作为一个景点来考虑,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景观化运动,从而也就将运动及休闲设施作为一个景观有机地组织到了居住区绿地系统中,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独到之处。那么居住区域进行设计的适合,设计的思路直接影响设计的最终效果,也是对设计者的设计能力的考验,所以设计的思路是底本,没有设计思路是不可能有好的设计结果,设计不能凭空捏造,在设计思路之前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小区的整体布局,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人情世故,研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才能迸发出设计的火花。接下来设计的定位是小区景观设计的首要问题,没有准确的定位,设计就会刻板无趣。因为社区居住的主要是居民,而设计服务的对象也是居民,因此,景观的设计要先去关注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首先在规划设计的准备阶段要对居民进行调研,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听听居民们的意见,以他们的意见作为基础,根据设计的原则进行有效结合,这样避免了设计者的主观臆断,使得小区景观设计更接地气。不管是何种流派艺术,但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原则及时与时俱进的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不同的流派为人们展现了多彩多姿的艺术手法,这也是包容的时代下形成的建筑文化硕果。因此,建筑的多元化需求,使得园林景观的设计既不刻板也不过于冲动,在激情的创造中坚持合理技术的运用,作为一种设计的参照,艺术景观的表现张力,不受到条框的过分约束。

三、结语

第3篇:户外活动意见范文

关键词:软器材;幼儿;体育活动;教学

1.幼儿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儿童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体育活动除了强化儿童的身体素质,还将对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课堂表现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因为运动通过建立神经接触点来影响大脑,神经接触点位于负责“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大脑中,它们可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指导他们的行为。体育活动还对幼儿的整个人生历程都有重要影响,教育部明确表示:今后中小学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幼儿体育活动虽然意义重大,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体育活动器材的选择上

如今,一些幼儿园不得不取消一些危险的体育教学项目,幼儿园和体育教师放弃体育活动的原因是什么呢?体育活动危险性较高。体育和娱乐活动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的活动。根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SAFEKIDSCHINA)于2008年的“儿童意外伤害和父母认知报告”,体育等活动中意外伤害的比例超过儿童事故总数的60%。许多幼儿园因为害怕发生事故而取消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体育活动。部分传统器材危险性较高。传统运动硬器械如一些铁制器材等,危险性较高,年龄较小的儿童不善使用,易造成意外损伤。幼儿园往往不得不采取较保守的体育教学方法,许多传统体育器材在运动器材室闲置。那么,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如何减少体育中隐藏的不安全因素呢?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评估儿童的活动能力,合理设计活动内容。例如,小班幼儿跑步,跳跃和使用运动器材的能力较弱,在设计活动时,应该考虑慢走,攀爬,钻孔等活动,这些活动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园体育活动使用软器材帮助减少伤害事故发生。运动器材在儿童体育活动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的限制,适当使用软器材能帮助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3.软器材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

3.1软器材是指器材的外部或内部使用泡沫、橡胶、皮革等软材料制成的运动器材,安全性较高。软器材的分类:从装备功能来看,软体运动器材主要分为上肢和下肢肌肉力量的发展(跳台,软杆,多功能坡,保龄球);灵敏的协调能力(飞盘,拱形门,彩虹通道,软环,双踏板,踏脚石);感官整合(彩虹滚轮,摇床,摇摆平衡木);平衡能力(梅花桩,交叉石,波浪平衡梁)和综合能力(足球,中继滚轮,坐垫)等。

3.2软器材的特点。3.2.1安全性较高。首先,儿童的大肌肉运动和身体素质处于发育阶段,协调性差;其次,3-6岁儿童的体力和耐力素质相对较差,内脏和运动器官非常柔嫩。这些生理特征使幼儿在运动时容易摔跤和碰撞;再者,孩子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冒险,但他们的判断和认知能力有限,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差。软器材充分考虑了幼儿阶段的生理特点,是一种柔软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儿童碰撞,能大大降低儿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隐患。

3.2.2趣味性强。3-6岁的孩子对许多事物和社会行为的参与欲望都很强。根据儿童身体发育和认知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喜好设计的软器材,与传统运动器材相比较,颜色更美,外观时尚,有利于营造和谐,积极的活动氛围,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运动器材和相关运动游戏的兴趣。3.2.3丰富的多样性。大多数软器材的设计是根据儿童跑步,爬山,行走,钻孔等的基本动作设计的,在儿童游戏过程中,软器材能激发孩子动脑思考并鼓励他们使用更多技巧。例如,软栏杆运动器材可以单独调节高度,孩子们将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不同高度的交叉跳跃方法,组织交叉跳跃和移动等游戏。3.2.4户内外兼用。由于软体育器材的表面材料多为软质的皮革等,因此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晒性能,能有效满足儿童体育教学设备的需求。软器材可以使体育活动更加安全有趣,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单独长期使用软运动设备往往会导致儿童对软器材的依赖,使儿童不再适应在刚性运动器材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它也不利于提高儿童在体育活动中保护自己的能力。因此,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身体协调能力、运动能力的增强,建议交替使用软体育器材和硬体育器材,让孩子逐渐学会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保护自己的身体。此外,软体育器材对卫生和清洁的要求较高,应合理使用以加强管理。

4.软器材在儿童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指

导在儿童体育教学中,软器材的使用可参考实行以下几方面:

4.1使用目的明确。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综合选择各种软体育器材,设计儿童体育活动及幼儿园教学实践。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小班幼儿和中班、大班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很大的不同,所需要设计的体育活动内容及需要配套使用的软教材也不同。小班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可多选择软器材,中大班幼儿则可以搭配部分硬器材来设计。

4.2布局和布置合理,运动器材和场地和谐相处。幼儿园可以在教学的基础上设置户外活动区,并配置各种大型软体育设备,方便儿童选择体育活动。例如,在大班幼儿体育活动教学中,设计“小鸭子穿越河流”游戏,将梅花桩和软体育设备中的交叉岩石混合在一起并放入两个小桥中,将孩子们分成两组玩“穿越河流”比赛,主要是培养大班儿童的平衡能力。

4.3充分挖掘软器材的多元化功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和运动能力,思考、探索和设计更多更好的体育活动,使软器材更加多样化并充分利用它,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运动中提高自己的体能水平。例如,在体育游戏“打破战争”中,我们组合了梅花桩,交叉石头和滚筒等软器材。游戏中,先把孩子分成了两组,站在起跑线上。比赛开始后,孩子们将迅速向前跑,到达梅花桩,他们的脚将靠近在一起跳过由梅花和石头交叉组成的“矿区”;在快速通过滚筒(“洞穴”)后,将“宝藏”放在指定位置,孩子再迅速通过“洞穴”返回;跳过“我的区域”并回到组中的下一个队友进行接力。在体育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4.4自制软硬结合型体育器材。自制运动器材也是幼儿教师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从各种渠道和方式获得的物料,用于制作体育活动用的新型软器材。例如,用超轻的废纸做成小小保龄球,用旧衣物做成软包,用塑料饮料瓶做成小小的滚筒,用抹布、饮料瓶、纸板、稻草制成飞盘等等。

4.5科学设置区域,合理配置设备,培养儿童的兴趣。根据幼儿园活动场所的实际情况,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规划户外活动场地,设置诸如钻探区域,跳跃区域,平衡区域,攀爬区域和投掷区域等区域。在每个地区,教师都提供尽可能多的运动器材。例如,在投掷区域,教师可以给小班他们最喜欢的大纸球,可以扔,可以滚;中大班儿童运动水平发展得更好,可提供如旧日历卷起的纸棒,废塑料油桶制成的龙等,鼓励孩子们探索各种方式。

4.6探索创新,并采用各种方式使用软器材。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教学时应注意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演技巧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和培养创新的信心和能力。例如,在玩自制软布袋时,教师可以先让孩子探索。孩子们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方式,一些孩子挖洞到布袋里学习袋鼠跳;一些孩子钻进布袋里学习毛毛虫向前爬;一些孩子两人一组,用袋子作为托盘扔球……不同的游戏内容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同时促进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当幼儿探索新的游戏方式时,教师应充分相信幼儿,并鼓励他们独立探索。

4.7家园合作。“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软器材的自制和使用上,幼儿园应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宣传和讨论体育活动中软器材的使用方式,听取家长对软器材使用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家长主动参加自制软器材。家长经常帮助幼儿收集废物,共同制作软器材。这样一来就弥补了幼儿园软器材的不足,还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环保意识。综上所述,软器材的合理使用,在激发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促进体育活动的参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儿童体育活动中有效使用软器材,能为儿童体育活动的安全和乐趣提供有力保障。儿童体育活动中,根据活动内容合理搭配使用软硬器材,组织设计儿童体育活动,能有力地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炜,李墨.论体育教学中儿童体育意识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2):62-64.

[2]章从文.孩子的健身良法:户外活动[J].幼儿教育,2009,(02).

第4篇:户外活动意见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学;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年龄较小、自我行为能力薄弱,其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也相对较差,因此安全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幼儿教育中,不仅要保证幼儿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安全主题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学习安全保护常识和技能,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对此,本文从安全主题教育的角度出发,展开详细论述。

一、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制定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在进行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之前,幼儿教师要根据班级内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等,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班级内幼儿遇到过或者极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教育活动的主题确定和方案的详细规划。在初步的活动方案探讨和商定后,任课教师需要将其整理为书面报告,并提交幼儿园的相关领导部门。经校方审核批准后,任课教师则可以开始着手根据方案进行相关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方案活动的细化执行、设备及教学工具的准备等,从而确保安全主题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开展。此外,活动方案的制定,其基础和首要前提是方案的可执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二、围绕安全活动主题,进行主题画报的展示

以相关安全活动为主题的主题画报的绘制和展示,是安全主题活动开展中极为有效的辅助性手段和形式之一。主题画报、黑板报、墙体画等的绘制和展示,可以更加生动地向幼儿展示安全活动的主题内涵,增强幼儿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任课教师也可以积极地鼓励幼儿参与主题报的绘制,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对安全主题活动的兴趣。

三、安全主题活动的实施及开展策略

1.根据主题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宽泛的,因此在真正进行安全主题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安全活动的内容和类型进行主题的分类。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安全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将其分为校园安全、居家安全、户外安全等,其中校园安全主要包括游戏安全、体育安全、消防安全等。而在居家安全和户外安全中所能够涉及的安全主题中,“儿童自我安全保护”则是极为核心和重要的主题之一,教师可以此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在确定了“儿童自我安全保护”的安全活动主题后,教师就可以据此进行系列活动的规划,帮助幼儿认识到居家环境中以及户外环境中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学习如何去避免和化解这些安全隐患,实现自我安全保护。如居家安全中的“用电安全”“不可随意触碰刀具”等,户外安全中的“不可随意在河湖中游泳”“避免烈日晒伤”等,都可以通过系列主题活动进行教学渗透。

2.利用游戏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游戏教学是幼儿安全主题活动教学中极为常见和有效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任课教师所创设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和学习安全教育的内涵和要义。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安全教育中相关教学目标文件的规定内容进行趣味游戏的设计和安排,如幼儿最为喜爱的乐高游戏、跷跷板游戏等都可以经过汇编和设计进而有效嫁接到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理解安全知识。例如,在进行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时,任课教师就可以设计和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和常识。在“模拟公车”的游戏中,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登乘公交车,并通过游戏规则的设定,使学生明白公交搭乘过程中的安全常识,如不能够将头伸出窗外,不在公车内嬉戏打闹等。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游戏情境的设定和相关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有意识地向幼儿传达“不要随意跟随陌生人走”“不可以随意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等安全常识,使幼儿更加深刻地记忆这些安全知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多种多样的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安全主题教育,将各种安全教育内容和常识策略性地融入到游戏之中,可以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理解和学习到相关的自我保护常识和自救技能,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

3.通过参与体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参与体验法对大班幼儿来说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安全活动主题进行演习活动的组织和演练,使幼儿真切感受到遇到突发安全问题时该如何进行撤离和自我保护。例如,教师在“消防主题”安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组织大班幼儿到当地消防队进行参观和体验,使幼儿亲眼看到平时消防队员们所使用的消防器械,并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知识,同时还可以演习一下如何在遭遇火灾时配合消防队员进行有效撤离等,树立起更加牢固的安全意识。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时拉响警铃,发出撤离信号,然后引导幼儿安全有序地撤离到空旷的操场上,使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幼儿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调动各种感官,不仅可以丰富体验,加深记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树立安全意识,学习自我保护技能。

4.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进行活动内容的制定我国幼儿园普遍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将其分为小班、中班以及大班。由于幼儿的年龄阶段不同,其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教师在进行安全主题活动内容及目标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差异,从而进行不同的活动内容的制定。例如,教师在规划“户外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时,就可以要求小班的幼儿在跟随家长一起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明白有哪些危险存在,从而尽可能地远离危险源;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除了了解必要的户外危险源知识之外,还要知道一些常见的自救方法等。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四、结语

总之,安全主题教育的有效开展关系着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及其家庭的平安幸福,应引起广大幼儿园和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安全主题知识的讲座等,不断丰富和牢固教师的安全教育知识基础。只有教师具有扎实的安全知识基础,才能够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幼儿园还应将安全主题教育贯彻和融入到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娟.以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开展[J].甘肃教育,2018(23).

[2]黄苹.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9(02).

[3]陶芹.培管结合,筑牢幼儿安全的藩篱———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09(10).

[4]王秀华.对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5]孙钠,蒋纹玉.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04).

[6]曹岩红.幼儿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第5篇:户外活动意见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个性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美术学科成为了小学教育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美术教学成为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和创新潜能的必备学科之一。通过个性化教学使学生全面化发展,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某位学者曾说过“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人才”。因此教师通过特色教学,扩展知识的广度、深度,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促使学生全能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1.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固定思维模式

起初学习美术,学生的美术天赋各有不同,几乎所有同学对美术概念的认知度和思想范围都不在一个方向上,而教师的审美观基本接近(教学标准)。按照固定的一个标准来评判学生的作业,从而抹杀了有些学生开启新思想的信心,以此扩大了学生“思维局限性”的范围。例如,教师给一个半成品圆,让学生自己组合完成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完成了作业,但是分数却出乎意料,有现实规模的,得到表扬,而一些学生通过科幻想象等完成的作业,有教师的不认可、有学生的嘲笑各方面的因素,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这些学生创新思想没有得到施展,在以后的学习规模中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从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1.2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塑造美术框架、构思模块、如何绘画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都很欠缺,因此他们没有对美术的学习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都喜欢美的事物,然而学生却没有发现美术真正的“美”,从而没有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来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发挥空间。

1.3师生缺乏交流

美术教学模式的单一,比如,没有组织学生户外写真,只是在课堂上根据一个标本自由发挥,学生不能衍生物品特征(实物接触),不能更好的发挥想象力。最重要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更多的交流互动,教师没有从思想、心理各方面去重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因此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喜好特点,无法引导学生的发挥能力。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学生无法提高事物的审美观,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2.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2.1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人,只要是感兴趣的事物,都会对它产生好奇,对它进行研究、分析。对于学科也一样,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个美术教师都希望学生在学习期间全身心投入到课程中,由于有些同学没有美术天赋,从而放弃美术的学习,不能说美术与以后生涯毫无关系,但它现在至少可以减轻学习压力,让小学生有一个梦幻完整的童年。从而加强了学生的认知度,对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用美的眼光来欣赏美术课程,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生的眼里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的思想单纯,而在此时就是大胆引导他们学习美术知识、大胆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对美术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从另外角度去发现美术的有趣。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2建立个性化施展舞台

在美术教育的最前端,开设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施展个性,给学生一个艺术舞台,来施展他们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拿起手中的画笔,给他们一个自由空间尽情发挥,中途学生有不足的或者无法继续完成的,老师给予耐心的教导,与学生多多交流与沟通,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不论学生作业完成的好与不好,老师应对学生给予奖励和鼓励,让每个学生对作业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对绘画信心十足,来培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3组织室外活动

一般的教学活动都在教室,但对于美术课而言,它内容的延伸性与扩展度较广,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外景配合,才能体现美术的生动与活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动就是他们的一大特点,或许加入一些户外活动,可能会让学生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中。教师通过组织室外活动(尤其是夏天),不仅使学生对审美有了定位,而且使学生的视野范围更加开阔,对美的认知度有了提升。才能让学生的想象力超常发挥,有些画面还能让学生的灵感突现,激发美术的创新潜能,完成与众不同的美术作业,对美术课程有新的认识,能从全方位描述事物特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在小学教育中,美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要让学生全力投入学习,应从学生的思想抓起,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来体现美术的真正意义。利用一些个性化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提升一个层次。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发现和探索美术的奥秘。

【参考文献】

[1]祝丽丽.论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2.20:153

[2]李传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赤子(旬),2014.01:370

[3]敖玉梅.对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的研究探讨[J].新课(上),2016.03: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