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户外亲子活动总结范文

户外亲子活动总结精选(九篇)

户外亲子活动总结

第1篇:户外亲子活动总结范文

找准研究切入点

网查资料显示,实践性教学一方面指学科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另一方面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

《指南》明确指出:要珍惜游戏和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综合思考认识有三:一是教师的课程活动设计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内容、形式要游戏基本形式开展。其一是教师设计的,其二是幼儿自发的。二是幼儿的学习要在生活或活动中亲身直接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或在材料环境中亲身实际操作,或在过程中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其三是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和推进必须立足园所教学一线实践方可取得实效。

幼儿园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幼儿园的快乐剪纸特色课程。今后如何进一步丰富课程,落实《指南》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促进幼儿主动游戏和活动,在自主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快乐发展是幼儿园必须思考的问题。结合园所实际,幼儿园带领教师学习《纲要》《指南》,开始思考什么样的环境是游戏的环境,能真正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老师们也从行为上开始尝试“放手”,还给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利。

幼儿园尝试运用《指南》学习“放手”,把游戏真正还给幼儿。幼儿园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便从学习落实《指南》精神,针对大家研讨公认的教学高控问题现象,从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开展了实实在在的研究进程。

以《指南》为引领实施改变行动

调整户外活动场地时间安排 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与时间。由于幼儿园活动场地相对狭小,为确保全员幼儿户外充分活动与自主游戏,幼儿园调整了不同年级户外活动时间,由原来的统一时间活动分成不同时间段活动。调整后,保障了小班、中大班幼儿在户外自主活动时间和相应的活动场地面积。

改变幼儿户外活动形式 户外循环区域活动形式是针对户外体育活动贫乏的问题开展的研究,它很好地促进了幼儿体育基本动作方面的综合发展。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那就是幼儿受到高控程度较高,游戏缺乏自主性,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幼儿园便将原来的户外循环区域形式调整为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形式。

营造并提供幼儿自主选择的条件 依据尊重幼儿,提高幼儿自主游戏的指导思想,幼儿园整体布局、因地制宜,积极创设适宜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户外活动环境和相应材料。如:将幼儿园户外角落充分利用,借助树木、玩具和墙体等资源,精心设计建设成幼儿软绳高空挑战区,为幼儿提供自我挑战的活动区域。利用新建的户外活动场地平坦特点,绘制公路线图,教师幼儿利用已有的多种幼儿车辆,设计形成幼儿车区,孩子们玩起了驾车交通的社会游戏。还在墙边空间运用花盆、石头、花砖等废旧材料建设成自然平衡步道区、运用栏杆围墙形成小小足球区、迷宫区、运用竹子搭建形成的竹排、竹梯的钻爬区域等。依据游戏需要重新布置小房子、平衡步道、小秋千等中小型玩具,形成了孩子们游戏“水吧”“服务区等”。与此同时,依据游戏的进程先后投入软绳、跳绳、地垫、玩具锤子、足球、纸箱等多种材料,为幼儿的自主游戏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努力转变教师观念与指导策略 立足园本培训与研究,在幼儿园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往复教学研究中,教师们在不断地转变着幼儿游戏的观念,总结形成了组织幼儿自主游戏的适宜策略与方法:树立正确游戏观引领教育行为、注重幼儿游戏自给予幼儿游戏选择机会、经常组织幼儿游戏讨论提升经验、定期有计划实施观察与支持、充分发挥同伴作用影响进行学习、以表扬鼓励为主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逐步通过园内的基于实践的教学培训与研究,转变并促进着幼儿的自主快乐与发展。

总之,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孩子们学会独立地思考并解决问题。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支持,相信孩子一定会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各种问题的。

第2篇:户外亲子活动总结范文

大家上午好!

****乡在各级党委关于做好“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正确领导部署下,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和***书记在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上“要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要求,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为基准,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不断创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发展,大力推进我乡民族团结工作做好、做牢、做扎实。在全乡广大群众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乡“民族团结一家亲”氛围日趋浓厚、活动开展如火如荼。现就我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2016年10月****县“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我乡结合实际开展全乡动员大会,成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施方案》,专门设立“民族团结一家亲”领导小组办公室并配备“民族团结一家亲”专职干事2名,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党政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乡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确保“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注重工作创新,突出活动实效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展的关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把创新提到中国“五大发展理念”首要位置,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开展中,创新也必应置于首要位置。“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大半年以来,在结亲工作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许多问题,在用老方法收效甚微时,我乡大胆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工作创新,突出活动实效。一是坚持让干部每月为结亲亲戚干一件事,可以是和结亲户一起平整院子、拔草等小事,转变结亲工作只是简单的买东西去结亲户家看看的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用心与结亲户交流谈心,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结亲,真正做到思想上扶贫。二是将干部和结亲户户主的一寸照贴在个人档案盒封面上,便于管理识别。三是将结亲户家中长期不在家的家庭成员的近期彩色生活照置于档案盒中,加强对流动人员的了解掌握。四是开展独具创意的餐饮比赛,充分发掘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弘扬本地传统美食文化,进一步拉动民族特色餐饮业持续快速发展。五是举办首届集体婚礼活动,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积极鼓励基层群众告别陋习,倡导移风易俗,简约婚礼风尚的新浪潮,让广大青年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教育广大青年感恩伟大祖国,激发广大青年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做新时代的新农民。

三、发挥领导小组职能作用,铺就民族团结进步基石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各族干部群众是铺石人。我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实际结合起来,将各级党委的系列安排部署落到实处。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六项活动内容”、****“十大活动”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实化活动内容,确保“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落在实处,取得成效。

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档案工作,办公室共有公共卷档案柜一个,个人卷档案柜一个。一是规范各类公共卷档案,将2016年民族团结资料单独建档。共建30个档案盒。二是对全乡干部职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情况设立个人台帐,确保计划的各项内容落实到位。每名干部职工均单独设立个人台帐,包含内容有:干部姓名、结亲户姓名、入户时间、办好事实事情况、费用合计等,将每月干部职工活动开展情况一一分类,分别整理,让活动开展情况更加直观。三是把在全乡结亲的各个县直单位负责“民族团结一家亲”联络员的联系方式汇总成表,便于及时联系沟通结亲情况,及时准确上报每月的民族团结月报表。四是从主体抓起,建立一人一档。维护民族团结,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自治区上下领导干部的分内之事,我乡结合实际,为干部职工建立“一人一档”。“一人”是全乡参与结亲的所有干部职工,以结亲干部职工为主要抓手,牢牢抓紧与农牧民之间的联系;“一档”是我乡科级及以下干部职工结亲的两户农牧民相关资料建档并存放于一个档案盒内,档案设个人卷目录,内容包括结亲户花名册、生活照、户口本复印件等信息,便于结亲信息查看,实时监督掌握每位干部的结亲状态。

四、扎实落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十项机制

我乡严格按照“要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总要求,建立健全结对认亲干部教育、“双语”学习、群众思想工作、扶贫帮困、协调联动、宣传、督促检查、组织保障、信息通报、考核奖惩十项机制。一是加强对结对认亲干部职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党的惠民政策教育、民族风俗习惯教育、宗教基本知识教育,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干部职工树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通过干部大会教育干部职工树立群众工作的思维,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三是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工作和扶贫工作统一部署、资源共享,更便于扶贫帮困结亲工作开展。四是督促干部每月入户后及时向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登记备案结对认亲人员情况、走访情况、活动开展情况。五是根据文件要求让村每月、各单位每两月组织开展一次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奖励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五、“拼”民族之艺,润团结之花,丰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内涵,形成长效

第3篇:户外亲子活动总结范文

一、合理选择游戏玩具材料

从实际出发,我们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和自然物来以物代物弥补现有玩具的不足,满足幼儿游戏兴趣需要。简单的玩具,在孩子们的眼里却是难得的宝贝,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增加了幼儿自主学习玩耍的更多机会,促进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好奇心及兴趣培养,帮助幼儿形成了一定的同伴合作意识。球、绳、竹竿、报纸、乒乓球、轮滑鞋、自行车等等,看似常见,把这些游戏材料玩出花样、玩得有技巧,让人羡慕,这确实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工夫。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发动家长,为每个幼儿准备足够的游戏材料,巩固掌握游戏材料的多种玩法,及时更换补充游戏材料,让孩子们的游戏技能技巧、同伴合作交往、公平竞争意识、游戏规则的建立等等,都从户外游戏活动的多样性上得到促进和发展,让孩子们的户外游戏活动变得多姿多彩。

二、合理选择并创新运用传统的游戏活动

传统的民间游戏让人倍感亲切,这些游戏为我们所熟悉,不受场地和时间的局限,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有的是徒手进行的,有的只需十分简单的材料,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传统游戏活动当然被教师列入选择的范围之内。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的体现,游戏中发自肺腑的笑声和不加掩饰的童真童趣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些游戏不仅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同时在与小朋友的共同合作中,幼儿可以从中满足被关注、归属感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帮助幼儿形成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等行为,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结合课程内容选择符合课题目标的户外游戏

在户外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与幼儿日常活动相融合,密切结合主题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活动。我们结合主题教学,充分利用节日、季节天气变化,将活动场地扩展到了社会环境之中,使幼儿的视野更加开阔,为幼儿创造了与社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九九重阳节”大班幼儿与社区老年中心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献爱心活动,有趣的游戏“两人三足”、“大脚和小脚”、“小帮手”等,在老人与孩子的共同参与合作竞赛中,共同见证了尊老爱幼、相互关爱的感人一幕,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课。

四、在亲子游戏中共创和谐家园

利用家长开放、幼儿园大型活动、节日活动等机会,让家长和孩子亲密接触,在其乐融融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感受亲情、体验运动乐趣的亲子和谐氛围。如:在我园庆六一“快乐我做主”亲子运动会上,在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中,我们的运动场上井然有序,孩子们在父母的关注下,在运动场上更积极地表现自己。运动会为家长、幼儿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增强了家长、幼儿、老师之间的凝聚力,培养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蚂蚁搬豆”、“虫虫爬”等幼儿游戏,让孩子们在竞争中学会了合作,在运动中获得了健康;“大手牵小手”、“快乐一家人”等亲子游戏,让孩子们在关爱中体味了亲情,体验到了家庭的温馨、快乐;“快乐带回家”等家长游戏,让家长在游戏中体验了童趣。给孩子们带了快乐,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各种游戏比赛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和发展。游戏“跳绳变变变”,不但锻炼了孩子们的协调能力,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力,他们变出了数字、图形等等;通过观摩活动,使各班的老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让家长看到了孩子们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品质锻炼。

第4篇:户外亲子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幼儿园;户外环境;原则;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0-00

在我国,“素质教育”等同于“多才多艺、多专多能”,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数孩子都参加了舞蹈、美术、乐器、英语、奥数等特色班。过多的才艺技能培训充斥着孩子的生活,看似充实的童年并没有培养出孩子与他人及社会交往的技能,这就造成了孩子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找不到一个知心朋友;擅长四位数的加减乘除,却不会到超市购物。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缺失可能导致儿童成长过程出现心理问题,未来将丧失更多的发展机会。

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一般指3~6岁的儿童,以下简称“幼儿“)一天中与社会发生关系的有效时间大部分是在幼儿园中,幼儿园是对他们有着最直接、最深远影响的社会环境,拥有优良设计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可以起到暗示、诱发儿童积极行为的作用。

1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的定义与内涵

1.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社会性发展(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是指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观念以及这些方面随着年龄而发生的变化。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1]。

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每个人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形成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我们帮助他人,常常不是因为这种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是简单地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做。如在公交车上为老幼病残者让座、拾到东西交还失主,这些都是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和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或受到谴责的。概括起来亲社会行为包含四个方面的价值[2]:

高社会称许性:亲社会行为被特定社会或群体所认同并获得高评价;

社会互动性:亲社会行为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行为;

自利性:亲社会行为的本意不是要伤害自己,而是获得自我或他人的肯定;

利他性和互惠性: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有好处,常常也对行动者有好处。

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幼儿通过真实的体验,理解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从而产生亲近社会、亲近他人的行为。

2 国外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幼儿园户外环境研究

2.1 日本

日本制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纲要》强调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大领域,并具体规定了相关课程内容[3]。日本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自然、材料朴实,在我国人们眼中既落伍又危险的单杠、攀登架、荡绳、平衡木等在日本幼儿园中都随处可见。有的幼儿园在场地上特意堆起小山坡,让幼儿进行登、滑、钻、爬等活动,甚至还为孩子准备了玩沙、玩水的设施,并且在操场上开辟园艺区,满足孩子对自然观察体验的需求。日本幼儿园还充分利用自然物及废旧材料,很多玩具都是幼儿自制的,一切都为了唤起孩子们的自然活动和自发活动。日本幼教专家小林芳文提出早期幼儿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增加儿童自然体验和社会体验的机会,纠正偏向智育的倾向[4]。

2.2 美国

在美国,特别著名的幼儿园里面可能有总统、明星、高官的孩子,按我们的想象,这样的幼儿园应该非常宏伟、豪华、漂亮。但是真正见识过美国幼儿园的国人会发现他们的校舍是如此简陋,还有特别有名的幼儿园只是借用一个教堂办学,他们的资金不是用来盖多么好的房子,而是用来帮助孩子怎么进行更多更好的游戏。在这些幼儿园里,或大或小的户外活动场地上分散摆放着看起来有些陈旧的大型玩具,比如,旧泡沫制作的城堡,废轮胎制作的秋千,小型塑料滑梯,软绳或旧铁桶连接而成的攀爬架,木制平衡木等。玩沙区一般比较大,并放置铲子、铁锹、耙子和桶等玩沙工具,孩子们可在沙地里自由玩耍。各种简单的运动器具随处可见,有绳子、皮球、小推车、木马和塑料圈等。幼儿园中一般没有塑胶跑道类的人造设施,大多是自然的泥地、草地、沙砾地,其中既有平地,也有坡地,便于孩子们自由活动。户外游戏是美国幼儿园的重要的一项教育活动,上午和下午一般都有1.5 h的时间。

3 基于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幼儿园户外空间营建方法

3.1 设计原则

3.1.1 以幼儿为本 美国学前教育工作者认为,“学前教育机构是儿童初次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的地方,学前教育机构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化的环境,使儿童能自然地离开家庭,自信地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学习。”这种“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化的环境”是“以幼儿为本”的环境,是根据幼儿生活和发展的需要来设置的。幼儿并不需要豪华的幼儿园,而是温馨、快乐、自由和可以学习、创造的乐园。

3.1.2 多样性和差异性 好的设计需要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各类需求,不仅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分为几个阶段,而且还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身体机能和亲社会行为方面的不同的趋向性。

3.1.3 可选择性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身体、心理上的各种差异,这就需要给幼儿提供不同的空间供其选择。有些幼儿喜欢群居空间,有些幼儿则喜欢比较私密的空间,但这都是暂时的,当他们在这些被精心设计过的空间中找到了舒适感,慢慢地放松心情后就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了。

3.1.4 灵活性 了解幼儿园每一类户外空间的使用目的和功能,以及所服务的人群,各类空间的设计应该是灵活、易于调整的,能适应幼儿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需求。

3.1.5 方便使用并使幼儿乐在其中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幼儿在使用道路、广场、建筑入口、标识等元素时的所有可能性,并以发展的眼光对全局进行规划,如交通流线模式、扩招等。

3.2 设计方法

本文选取幼儿在幼儿园较为常见的合作、分享、爱心、助人、责任五种亲社会行为作为依据,旨在探讨什么样的户外环境能有助于唤起和发展幼儿的这些亲社会行为。

3.2.1 多样化的游戏器械 幼儿钟爱游戏器械[1],而其中一些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器械对幼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是这些具有吸引力的器械有时会对较胆小的幼儿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之产生挫败感,失去自信心。为了使这种可能性降低,我们应该让幼儿在使用游戏器械时有多种选择。例如,对于攀爬类的游戏器械,一些胆小的幼儿会感到不安和焦虑,为了避免幼儿原路退回,这时就需要为他们找一个体面的“理由”回到地面上,这个“理由”可以是距地面一定高度的蹦床,也可以是有一定坡度的攀爬网,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幼儿对上或下有了多样的选择,可避免他们因害怕而不能顺利到达地面从而失去伙伴的赞扬,有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事实上也促进了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图1为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多样化的攀爬器械。

3.2.2 自然空间 自然元素是大自然赋予幼儿的美丽、神奇的伙伴。幼儿在玩耍中对树木、花草、溪水等自然元素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小动物都有了直观的接触、感性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儿童的爱心与环境意识不无益处。由于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在选址、占地面积、经济等方面的局限,其户外很难拥有一个像公园般完整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空间。但我们可以根据幼儿日常活动的需要,或集中或分散地为幼儿提供能够采集自然元素的空间。

例如,可以为幼儿提供树枝低矮、易于攀爬的结实乔木供他们攀爬,以激发幼儿征服体积庞大的大树的自豪感;我们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斜度、宽度适宜的草坡地,幼儿可以在上面自由地舒展身心。

3.2.3 私密空间 尊重秘密空间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在小尺度的空间中,孩子们可以收藏自己的小“秘密”。幼儿会有自己的秘密,也有和好伙伴之间的秘密,他们都努力保守着。在保守秘密、收藏秘密的过程中,儿童形成了责任意识,培养了同情心和羞耻心,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奠定了基础。图2为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中的私密空间。

3.2.4 驻足观察的空间 观察是幼儿学习、认知的重要途径。许多研究表明,幼儿活动场中,2 5%~5 0% 的幼儿在观察其他的幼儿或教师。驻足观察不仅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从幼儿的心理角度来说,它可以成为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序幕或是退出活动的借口。如图3,我们在对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的户外环境进行改造时,就有意设置了多处能让幼儿驻足观察的空间,这些空间不仅有益于儿童思考进而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又可以让儿童巧妙地利用它们来达到“体面地”加入或退出活动的目的。

3.2.5 提供“假想游戏”的空间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格罗斯将它视为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在假想游戏中,幼儿可能假扮老爷爷过马路,也可能假扮警察抓小偷,这些游戏行为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地实现着各种转换,还能与现实时刻保持着联系。由于幼儿在假想游戏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要处理相应的人际关系、生活事件等问题,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设置“假想游戏”空间时可以在其中放置一些基本的小道具,但这些道具不要太过于具象而限定了幼儿的假想思维。还要注意的是,在高度上设计者往往能够注意到适合儿童的小尺度,而在长度上却忽视了,这使儿童在假想游戏中常因为距离而终止行为。

3.2.6 混龄拓展空间 混龄拓展空间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一起游戏、玩耍的空间。幼儿园户外环境中应该设置专门的混龄拓展空间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对象交往,幼儿采取的策略是有差异的,如对哥哥姐姐,幼儿可能采取“请求”或“联合”的策略加入他们的游戏;而对弟弟妹妹,幼儿可能会直接友好地“邀请”他们加入,这无形中便为幼儿提供了学习和实践各种社交策略的许多机会。

在设计中,要根据幼儿交际能力单调、兴趣变化快的特点,设置一些密度小的大空间场地,再在其间布置一些曲折变化的压缩空间,可以满足不同性格特点的混龄幼儿集体活动。图4为怀化市幼儿园中的混龄拓展空间,场地中安排了适合各年龄阶层幼儿共同游戏的小空间和器械。

4 对我国幼儿园户外空间营建的启示

在为几所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外部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外部环境应该充当一个对儿童教育起辅助、调节和催化的积极角色。

4.1 提高业界对幼儿户外环境设计的重视度和责任感

现在的幼儿缺的不是高智能的玩具,而是童真、童趣。幼儿游戏环境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因为设计师和使用者无法进行专业沟通,设计尺度较难掌握,安全设计要求很复杂,没办法耍酷,需选用的设备太多,造成设计含量下降等。上述原因都造成了设计界对幼儿户外环境设计的忽略或是无视,我们迫切需要新生代的设计师们多多关注祖国未来的花朵,使我们创造的环境能够激发他们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任何一个幼儿园环境设计最重要的便是为儿童的未来创设生活的空间[5]。

4.2 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多次提到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要求:“对幼儿要做好社会性的养成和教育,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人群中具有自信心;能够乐意参加人际交往,形成互助、合作、分享的学习氛围,对弱势群体具有同情心;社会性的另一个方面是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具有初步的责任感,具有不怕困难、积极完成力所能及事情的能力;同时,幼儿还要从小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集体、尊老爱幼的爱心。”这些都说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一个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责无旁贷地从环境入手,积极配合《纲要》要求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户外环境。

4.3 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应参考结合幼儿心理和生理上的研究成果

国人对“幼儿健康”的认识存在着关注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的片面性,教育手段也沿袭了传统的督促灌输方式,对综合素质的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只有对“幼儿健康”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让我们对幼儿成长环境的关注更准确,才能让幼儿园创造出更加适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优质环境。

4.4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升幼儿户外环境的内涵

在幼儿户外环境的设计中,除了要考虑一般幼儿的身心教育外,还要考虑常被忽视的残疾儿、自闭儿,以及留守儿童等社会边缘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对社会公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各阶层各类人群的人格尊重。如何呼唤人性的真、善、美,协调社会资源,通过设计提高社会公平性和合理性,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是设计师、建设者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5 结论

在对几所幼儿园的户外环境的改造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外部环境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外部环境应当充当一个对儿童教育起辅助、催化和调节的积极角色,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器械堆砌和24色的色彩拼凑,设计者必须关注每一步台阶的设置,每一棵苗木的栽植,从细微处给予幼儿关爱,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态共同创造与维护和谐、关爱的社会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井渌,赵晨雪.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3):166-169.

[2]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曹能秀.近十年美英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差异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1,(9):9.

第5篇:户外亲子活动总结范文

回归工作岗位已经一个多月了,众多上班族的“后”春节症状都差不多没有了。然而,小编仍固执地选择了营销人的春节话题。

中国人的过年应该是传统的,关于“年兽”传说流传至今。春节,家家户户贴红对联、燃放烟花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然而今天,春节期间,有些人走在路上,旅行着;有些人呆着家里,陪着家人,享受着;有些人,仍旧在异乡,与公司团队在一起,努力着。但是,不管营销人如何度过春节,它都会带点营销味儿。

小编采访了营销广告圈的6位朋友,展现了营销人在2012年春节的所举所动、所想所思。

“移动营销”狂人:果合移动广告 联合创始人 张宁

Q:您的春节状态属于以下哪类?A.家里蹲 B.度假狂 C.工作狂 D.……

A: 典型的工作狂。利用春节假期总结一年的工作,思考果合在新一年中如何帮助客户实现更精准、更具互动性的移动营销,这对我来说比旅游更有趣。

Q:谈谈您春节期间关注的几大事件?

A:“春晚”是不能回避的事件之一,但是我的关注点不在“春晚”本身,而是有关“春晚”的舆情,总有一些聪明的营销人能在舆论中营造出一些“病毒”传播素材;另外,我观察到一些公司通过分析自己的移动产品在春晚期间使用情况的数据,了一些有趣的“春晚”话题,从中我们看到通过对消费者移动应用使用习惯的数据挖掘,品牌广告主可以在移动端实现更加精准的营销。

Q:您在春节放假时还是个工作狂么?

A:如果“工作狂”是褒义的话,我是工作狂。如何实现更高的campaign参与度一直是国内营销人绞尽脑汁的事情,品牌广告主越来越倾向将能否从线上营销转化为线下实际的市场反应作为campaign成功与否的标志。春节期间,我试玩了很多平时没有时间玩的应用和产品,从中寻找能适用在中国市场上的移动营销点。营销人必须把触觉深入到任何可能有潜力的媒介和渠道,然后去创造与分析。

Q:您认为2012年的春节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即便是“工作狂”,最大的收获也莫过于和家人的团聚,这应该是所有营销人和中国人的最大收获。注重亲情和团聚是民族的集体意识,这也是所有广告主的春节campaign多年来都以“亲情”和“团聚”为诉求的主要原因。

Q:您的春节关键词有哪几个?

A:团聚,亲情,放松,思考

除了能够和家人团聚,春节也给了我一个去静下心来放松思考的机会。果合在2011年正式成立,和移动营销市场一起快速成长。我们的步伐节奏是否恰当?我们的战略是否得到了市场环境的验证?我们是否能为客户做得更好……这些都是需要静下心思考的。

Q:您认为,“春节”对于营销人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A:“春节”是公认的“节日营销”重头戏,很多消费类品牌广告主把营销预算的很大一部分投在这个时间点上。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扩张和移动应用数量的爆炸式增长,手机客户端里的各种社交、工具、阅读和娱乐类应用占据了国内受众春节的大部分时间。虽然传统的电视和互联网广告仍然是品牌广告主的重点营销媒介,但不能否认,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开始向移动端转移。作为营销人,深入了解移动端的消费者洞察,会为客户带来更好的ROI。

Q:春节后,您在生活和工作上有哪些计划和期待?

A:计划和期待很多,最主要是希望果合的产品和服务能更进一步,充分利用在过去一年中打下的基础,更好的创造一个让广告主和应用开发者都满意的移动广告产品,从而让移动应用成为2012年品牌营销和效果营销中真正重要的元素。

“大杂家”的过年生活:黑龙江省琦峰广告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海峰

Q:您的春节状态属于以下哪类?A.家里蹲 B.度假狂 C.工作狂 D.……

A:工作狂和家里蹲的结合,在家养精蓄锐迎接春节过后繁忙的工作。给了自己6天假期,不喝酒不应酬,主要生活是睡觉、看电视、上网、听收音机。

Q:您在春节放假时还是个工作狂么?

A:半个工作狂。春节期间,我一直在黑龙江人民生活广播《私家车友会》 节目做嘉宾主持,录制了7天的录播节目。琦峰是龙广全台的综合公司,做这个频道对于我们的业务很有帮助。我在录播节目时可以评车,引导私家车友会的听众们玩,给听众推荐一些跟车有关的户外活动。这个节目的私家车主有一万辆车,换个角度看,就有四万个轮胎、四万个电瓶和无数个油,由此,投放在我们媒体上的产品客户就找到了销售出口,另外,我抓住汽车客户的同时也获得了汽车后市场。

Q:您认为2012年的春节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捋清了公司运营和发展的大方向。

Q:您的春节关键词有哪几个?

A:休息、天伦之乐、理想。

Q:您认为,“春节”对于营销人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A:平时工作比较繁忙,春节期间可以好好陪家人。特别是陪儿子,尽了作为父亲的责任,我也经常给儿子灌输做男子汉想赢不怕输的精神。

Q:春节后,您在生活和工作上有哪些计划和期待?

A:2012琦峰广告在进一步做跨界,从广告、传媒集团、餐饮集团、运动用品和哈尔滨特色食品商店向电台主持、汽车油和高端旅游产品等跨界发展。另外,琦峰广告要加大公司的品牌建设投入。

“淡生活”式过节:芒果网总裁助理 周源邵

Q:您的春节状态属于以下哪类?A.家里蹲 B.度假狂 C.工作狂 D.……

A:生活工作两不误,陪家人的同时关注行业和春节业务进展。

Q:谈谈您春节期间关注的几大事件?

A:关注电子商务行业和旅游市场新动向,因为工作原因,对这些行业很关注,比如三亚旅游事件等。其次,回家过年,春运路远,每年这时春运总是社会最热门的事件。另外,春运也是在线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机会。

Q:您在春节放假时还是个工作狂么?

A:不能算是工作狂,但有时在媒体上看到在线旅游和芒果网相关的事情就会所有思考,职业营销人必须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协调。

Q:您的春节关键词有哪几个?

A:快乐、充实、忙碌、希望。

Q:您认为,“春节”对于营销人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A: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过去一年工作和生活的总结,也是新的一年投入有效市场的整体筹划时刻。

Q:春节后,您在生活和工作上有哪些计划和期待?

A: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希望在新的一年,带领芒果网的团队在行业大干一场,做出响亮的市场动作,创造更好的市场业绩。

“儿子和父亲”:悠视网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 吴海

Q:您的春节状态属于以下哪类?A.家里蹲 B.度假狂 C.工作狂 D.……

A:典型家里蹲。过年对于我来讲,其实很简单。我的儿子2009年出生,现在2岁多。春节期间,我一直在家里陪家人,最主要还是陪儿子,我甚至连北京周边都没有去逛。

Q:谈谈您春节期间关注的几大事件?

A:春节期间网购的物流问题,物流问题是我们能切身体会到的。人们现在都趋于网购,特别是过年前大家网购年货。物流是网购配送的基础,而我们的客户大部分是电商企业,由于物流停止,消费者的网上商城下了单,供应商不却能发货,所以客户让我们春节前后停止上广告了。

Q:您认为2012年的春节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很简单,就是获到了充足的时间陪小孩。

Q:您的春节关键词有哪几个?

A:休息、儿子、放松

Q:春节后,您在生活和工作上有哪些计划和期待?

A:年初的时候,我们已经定好了年后计划。大的方向就是跟着公司战略调整,跟着产品成长。悠视网不断完善,现在悠视网的客户端了新版,添加了实时回放和打点分享功能,其中打点分享功能是我们独家的。其次我们分析和调查了悠视网的主要用户,男性用户多,且偏成熟化,年龄段一般在25-39岁之间。从这个层面可以反映我们的受众相对高端,年后,我们主要做对应我们用户的品牌商,瞄准高端,做出差异化。核心目的是依托平台客户的热点,把目标客户做深。

“旅游达人”的国外春节行:苏腾科技北京公司总经理 曹理才

Q:您的春节状态属于以下哪类?A.家里蹲 B.度假狂 C.工作狂 D.……

A:整个假期都在菲律宾旅游,属于“度假狂”。营销人平时工作繁忙,行业变化很快,压力比较大,难得有一个相对平淡的假期生活。

Q:旅游期间,有没有不自觉地关注一些与营销相关的事件?

A:有,菲律宾是个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的国家,互联网普及率低,但我在街头看到了facebook的很多广告,这使得我更加深刻地体会了“社交化”的大趋势,明确了媒体社会化的必要性,致尚在最初新浪微博开放的时候成为第一批与微博对接合作媒体。致尚的很多品牌内容和策划,都围绕社交,由此我们2011年的个人用户体验效果特别好。 Q:您认为2012年的春节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旅游生活的点缀,回忆起来非常美好,同时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放松。明年计划去埃及和大堡礁。

Q:您的春节关键词有哪几个?

A:家人、长滩、放松、顿悟。

Q:春节后,您在生活和工作上有哪些计划和期待?

A:一个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各种繁琐的事情出现。春节期间能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公司应该沿着什么方向走。2012年存在很多很好的机会,广告主对移动平台的认可度越来越成熟,但是移动终端缺乏好的投放渠道,致尚要在2012年年抓住机会,为品牌广告主提供更好的展示和效果营销方案。

团聚的时光:上海有的放矢广告有限公司(VPON)运营副总经理 赵品权(Darren Chao)

Q:您的春节状态属于以下哪类?A.家里蹲 B.度假狂 C.工作狂 D.……

A:我是台湾人,在台湾,大家过春节比较传统,就是吃吃喝喝、走亲戚、拜拜(编者注:台湾去寺庙祈福的习惯说法)。听说北京会比较冷清,车会少到可以躺在大道上。以后可以考虑一下在北京过年。但我在春节休假也会经常拿出手机收发Email处理工作,尤其是紧急事件。

Q:谈谈您春节期间关注的几大事件?

A:春晚和微博。有事没事都习惯看一下微博,发现大家都挺喜欢在微博上“吐槽”,比如很多人发微博说王菲春晚唱得很烂,我就会好奇到底有多烂。春节时微博话题更多围绕在春晚,也体现出病毒式营销的威力。相比之下,台湾的年轻人会比较少关注电视媒体,而是更关注微博这类的社会化媒体。

Q:您认为2012年的春节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睡很饱。营销圈子的人都会超时工作,我春节最大的收获就是让脑筋稍微放个假。比如做音乐的人会暂时有一段时间不听音乐“洗耳朵”,在此之后对音乐会有更多的想法与灵感。做营销也如此,营销人一直都处于高压力状态之下,也许没办法激荡出更多的好想法,春节放空的状态回来之后,可能会发现不同的角度。

Q:您认为,“春节”对于营销人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A:可以和很久不见的亲戚、老同学和朋友交流,是一年一次的团聚时光。

第6篇:户外亲子活动总结范文

八珠村西距永宁乡政府约6,9公里,东南距泸沽湖16.8公里,是永宁乡泥鳅行政村辖下的一个自然村。八珠村东与则波自然村和格姆女神山——狮子山相邻,西与打波自然村相毗连,南面靠金处山,北面是耕田。在历史上,曾有数位八珠村人进入土司统治系统担任伙头。管辖一个至几个毗连的自然村,因此。八珠有“头人村”之称。此外,八珠村还负责为历代土司办理一切重大节庆活动,因此,也被称为土司府的“歌舞团”。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子,八珠村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存着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和阿夏婚姻。(1)同时,村中杂居的少量汉族、彝族、普米族家庭使我们能对不同民族的婚姻家庭形态与农业生态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八珠村共有72户家庭,397人,其中摩梭人40户,242人;普米族16户,77人;汉族16户,76人;彝族、傈僳族各1人。在242名摩梭人中,有婚史人数134人,其中有7人为异居婚,占有婚史人数的53%;43人为同居婚,占有婚史人数的32%;20人为一夫一妻制,占有婚史人数的15%。

村中汉族的婚姻形式主要是一夫一妻制。在全村76名汉族中,有婚史人数35人,其中30人为一夫一妻制,占有婚史人数的86%;4人为异居婚,占有婚史人数的11%;1人为同居婚,占有婚史人数的2.896。村中普米族也有同汉族相似的情况.全村77名普米族中,41人有婚史,其中有6人为异居婚,占有婚史人数的14.6%;5人为同居婚,占有婚史人数的73.2%。显然,由于长期与摩梭人杂居,汉族、普米族的婚姻形态也受到了摩梭人的影响。

从家庭形态方面看,在40户摩梭家庭中,保持着摩梭人独特家庭形态的家庭有33户,占摩梭家庭总数的82.5%,其中26户为母系大家庭,6户为双系家庭,另外7户为父系家庭,1户为独户。16户普米族家庭,16户汉族家庭则全部为父系家庭。

摩梭人独特的婚姻形式“保留了若干的群婚实例和血缘婚残迹,与典型的对偶婚也不一样,显然还处于初期对偶婚阶段。”(2)汉族、普米族的婚姻形式属于专偶制婚姻.即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是一种联合家庭类型。“即由(父)母和多个已婚子女甚至包括已婚的孙女组成的大家庭”(3)汉族、普米族的一夫一妻家庭基本上是扩展家庭或是核心家庭。(4)这两种不同的婚姻家庭形式对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的控制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薪柴与森林及生态;土地占用与土地资源合理使用;森林管护等四个方面。

1、人口数量的控制及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人类是生态运动的能动参与者,但过多的人口只会破坏人口、资源、生态三者之间的平衡运动。控制人口,将人口数控制在该社区的生态、资源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同时合理安排使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是保证该社区内的居民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前提条件。就摩梭人而盲,独特的婚姻家庭形态使摩梭人在人口数量控制,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方面比同村的汉族、普米族都表现出更多的合理性.

从控制人口数量方面看:1970年八珠村摩梭人共30户,计210人。(5)到2001年1月,全村摩梭人有40户,共242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o.474%;而普米族、汉族人口增长比较快,1970年普米族有7户,计47人,后来由于儿女结婚分家,先后由原来7户普米族家庭中分出了9户普米族家庭。到2001年1月,全村有普米家庭16户,计77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6%。汉族和普米族相似,1970年,全村汉族有9户。计45人。由于不断分家,到2001年1月,全村有汉族16户,计76人,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1.76%。造成摩梭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子女共有观念对人们生育行为的遏制。在母系大家庭中,各姐妹团结友爱,共同生活在一起。她们的孩子由姐妹共同抚养,视为姐妹共同的儿女,不会产生只有亲生的才是自己的后代的意识。所以即使是小孕妇女。只要姐妹中有人生养孩子,也就等于自己生养了孩子,自己不一定再要生养一个自己的孩子。

(2)独特的家庭结构对人们生育行为的遏制。在农村社区,家庭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单位,家庭的生产力、富裕程度同劳动力人口数有直接关系。但在摩梭人独特的母系大家庭中。所有家庭成员几乎终生同自己的母亲、姐妹兄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母亲带领下,共同生产劳动、生活。因此,同其他民族的小家庭相比,摩梭母系大家庭拥有相对充足的劳动力,他们没有必要通过人口增殖来使家庭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源和劳动力。

(3)“生育不是阿注婚所要达到的目的。在阿注婚中,男女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基于感情的关系。生育行为无疑会减少年青人性生活的愉悦成份。特殊的家庭结构也使他们不必为生儿育女而结合,加之在摩梭人中,对安全期避孕常识在解放前就有了普遍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6)因此,阿注关系的特定内涵无疑在客观上减缓了摩梭人口增长速度。据调查,在实行异居婚的73名摩梭人中有约22%(16人)的人没有生育过小孩。

汉族和普米族的家庭是不断从父系家庭中分离出来的小家庭。这种新建的小家庭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他们通过增殖人口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使得汉族、普米族人口增长很快。另外,汉族、普米族传统的传宗接代的人口观念也是造成两个民族人口增长快的原因之一。据调查,在普米族实行异居婚的6人中有!人没有生育小孩,百分比为17%;在实行一夫一妻制的30人中有2人没有生育小孩,百分比为6.796。汉族有婚史的35人(包括实行异居婚的4人)则全部生育了小孩。

从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看:全村各家各户基本上都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业。此外,部份劳动力资源相对富余的家庭还从事运输、零售、木工或外出打工等副业。这样的摩梭家庭有24户,占所有摩梭家庭的60%;普米族家庭9户,占普米族家庭总数的56%;汉族家庭3户占汉族家庭总数的8.8%。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虽然摩梭人口增长缓慢,但因为摩梭人很少分家,所以每个大家庭中人口较多(平均每户6人),利于分工协作,可以从事多方面工作;汉族、普米族虽然人口增长快,但由于不断从大家庭中分出小家庭,人口分散,故每户家庭人口较少(汉族平均每户4.7人,普米族平均每户4.8人),劳动力较摩梭家庭紧张,只能从事有限的劳动。

2、薪柴、森林和生态。薪柴的大量消耗是导致森林消失,生态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不可能不烧柴的情况下,提高柴的利用率,减少用量,能有效地减轻对生态的压力,维护生态的平衡。

同许多农村一样.木柴在八珠村的生产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木柴主要用于两个方面:a、老虎灶。老虎灶是指用来煮牲畜饲料的灶,因用柴量大,故俗称老虎灶。村中的大型牲畜(猪、牛、马)共有261头,人均0.7头,(7)以此推算,平均每户摩梭家庭养畜4.2头,每户汉族家庭养畜3.3头。每户普米家庭养畜3.4头。由于摩梭家庭饲养的大牲畜比汉、普米家的多,老虎灶的用柴量也就比汉、普米家多。

b、火塘。村中无论是摩梭还是汉族或普米,每家都设有火塘。火塘主要用来作饭、照明、取暖。此外,与汉族、普米族不同,摩梭家的火塘象征家族的兴旺,一般不能熄灭。所以,摩梭人和汉、普米族相比,无论是老虎灶还是火塘的用柴量都高于汉族、普米族的用柴量。据调查:摩梭家平均每户日烧柴量为60—70公斤,普米族、汉族家平均每户日烧柴量50—60公斤。但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摩梭母系大家庭很少分家,众兄弟姐妹共用一个火塘,烧柴利用率高。而汉族、普米族的父系家庭一旦儿女结婚就立即从家中分出炉灶,形成三、四人的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烧柴利用率低。因此,尽管汉族、普米族的每个父系小家庭的绝对用柴量较摩梭家少,但若将分出的几个小家庭合为一个父系大家庭,用柴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因为各家各户另起炉灶造成了许多重复的不必要的消耗。据调查:如果以每户摩梭家庭平均有人口6人,有大牲畜4.2头,每日平均用柴70公斤计算,每人、每头牲畜每天耗柴6.9公斤;同样,以每户汉族家庭平均有人口4.8人,有大牲畜3.4头,每日平均用柴60公斤计算,每人、每头牲畜每天耗柴7.4公斤;以每户普米族家庭平均有人口4.7人,有大牲畜3.3头,每日平均用柴60公斤计算,每人、每头牲畜每天耗柴7.3公斤。

据此计算,摩梭家庭每人每只牲畜每天平均比汉、普米家节约0.4—0.5公斤柴,单位节柴率为6。8%。按此计算,摩梭家庭每年可节约薪柴1496.5公斤。

3、土地占用与土地资源合理使用。土地占用问题主要是指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宅基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就八珠而言,同样存在这一矛盾,八珠村摩梭人的住房布局以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多,平均占7分;汉、普米以二合院、三合院居多平均占地4—5分。汉、普米族的占地要比摩梭少2—3分地,但住房占面积的增长却比摩梭家庭快。

1970年全村摩梭人30户,按每家住房占地7分计算,总共占地210分,到2001年1月,全村摩梭人40户,按每户住房占地7分计算,总共占2110分,平均每年住房面积增长率为0.96%;1970年,全村汉族共有9户。按每户住房占4分计算,总共占地36分;到2001年1月,全村汉族为16户,按每户住房占地4分计算,总共占地64分,平均每年住房占地面积增长率为2.1%;1970年,全村普米族共7户,按每户住房占地4分计算,共占地28分;到2001年1月,全村普米族16户,按每户占4分计算,共占地44分,平均每户住房占地面积增长率为1.5%。

从上述情况看,摩梭人也存在宅基地占地问题,但远远没有汉族、普米族宅基地占地问题突出。其原因就在于摩梭家庭对土地利用率高于汉族和普米族家庭。具体而言,汉族、普米族有分家的传统,所以在全村32户汉、普米家庭中,三代同堂家庭仅有10户,占总数的33%,二代同堂家庭2:2户,占69%,家分的越多,住房占地增加越快。摩梭家很少分家,在40户家庭中,四代、三代同堂家庭有9户,占总数的58%,由于三代、四代人使用同一块宅基地,土地利用率高,住房占地增长自然就慢。

土地占用的另一种形式是坟地。这只存在于汉族、普米族家庭,摩梭人因为宗教的影响都实行火葬,只有汉族、普米族采用土葬。摩梭人与汉族、昔米族曾经因坟地占用耕地发生过纠纷。对汉、普米族而言,土葬也是造成土地占用的一个方面。

4、森林管护。对森林的保护直接关系着生态的平衡,但农村社区周围的森林往往与社区内居民的生存有着密切联系,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是一个难点。

八珠村南靠金处山,北对永宁坝。森林分布主要在村南的金处山,山上植被保护良好,生长着冷杉、白杨、松树等七、八种树木和野鸡、猫头鹰、老鹰等二三十种动物及上百种中草药。金处山森林能保护得如此良好,一方面是因为村中订有相关村规民约禁止到山下打柴、砍树;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宗教。八珠的摩梭人与其他地区的摩梭人一样笃信喇嘛教。全村40户摩梭人家,有28户设有经堂,有5户家中有人作专职喇嘛。金处山上建有佛塔,树林间插有许多经幡。每年正月十五,村民要举行隆重的转山敬神仪式,金处山成为村中摩梭人心中的宗教圣地、神山而受到全体摩梭人的自觉保护。尽管山上树木茂盛,但村中摩梭人打柴仍然舍近求远到离村4—5公里的“依挖我”打柴。村民的汉族、普米族也被摩梭人禁止到神山放牧打柴。依靠宗教的力量,辅之以乡规民约,金处山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

我国向来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称,但是如果从人均占有量看,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耕地、草原)远远少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农业正面临不断激化的农业生态危机.

就全国而论,我国农业生态危机集中表现为:“由过度人口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所引起的耕地危机和森林危机”(8)。和汉族、普米族家庭相比,摩梭人独特的婚姻家庭形式在实现人力、资源、生态三者平衡运动和减轻由人口问题所引发的以耕地危机、森林危机为代表的社区农业生态危机方面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主要体现在:

1、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避免了人口过度增长对社区农业生态形成压力。

2、尽量合理、充分、有效、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以避免因要获取过多自然资源而造成农业生态失衡。

注释:

(l)摩梭人的家庭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母系大家庭和与之相适应的阿夏异居婚。这种家庭的特点是:建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各居母系家.男子只是夜晚到阿夏家居住,清晨返回母亲家。家庭成员的血统完一以母系计算,财产按母系继承.在这种母系家庭中,全是母系成员,无父系血缘亲属关系。

二、母系父系并存的双系家庭和阿夏同居婚。这种家庭内,既有母系亲属成分,也有父系亲属成分。同居婚是造成双系家庭产生的必备条件,这种婚姻男女双方不再是各居母家,而是同居一家。阿夏同居婚可以男居女家,也可以女居男家男居女家,所生子女仍须戴女方家名,其亲属关系一律从女方计算。这种男居女方的阿夏同居婚.虽然改变了阿夏异居婚的形式,但并不能根本改变阿夏婚母系家庭的性质。女居男方性质就不同了,这实际上是男娶女嫁,只不过没有举行婚礼,其所生子女须戴男方家名,亲属关系按男方计算。这种阿夏同居婚不仅改变了阿夏异居婚形式。而且在母系家庭注入了更多的父系成份.使母系家庭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由母系家庭变为母系父系“双系”家庭。

三、父系家庭的一夫一妻制。摩梭人的父系家庭,一般是近几年才从母系家庭中分居出来的小家庭,世系短,人口少,通常只有一对夫妻及其子女。(以上分别引自:拉木.嘎吐萨《走进女儿国》,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8,第20页,陈烈、秦振新《最后的母系家园》,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0,第109,130页。)

(2)王承权《也论永宁纳西母系制和阿注婚的起源》。载《云南社会科学》1989,4。

(3)张克荣《当代社会学》(上)群众出版社,1988.4第164页。

(4)核心家庭:凡是由一对夫妻及未成年的或未婚的子女组成的家庭,都是核心家庭。扩展家庭:由父母和一个已婚子女同居的家庭。叫扩展家庭。(引自张克荣《当代社会学》(上)第164页)。

(5)数据由八珠村民直巴永嘉(女,78岁)提供。

(6)李平《宁蒗彝族和摩梭人人口发展问题比较研究》,载《云南社会科学》1989,3。

第7篇:户外亲子活动总结范文

秦人有俗语:“娶媳妇盖房,花钱没王。”足见娶媳妇和盖房在秦人生活中的分量。

农家人娶媳妇花大钱是见怪不怪的事,那是一种责任,也是传宗接代、光耀门庭的大事,除非家境贫寒,却又两情相悦,实在豪华不起,只好嫁娶从简。而盖房要不要“没王”地花钱,大概十里乡俗不同吧,江南人讲实惠,大西北人往往豪华不起。房本是为人服务的,能避风挡雨,坚固可抵大灾大难,这是基本的功能,如果确实富有,追求一下装修的效果、设施的精良也未为不可。

但关中人的骨子里往往不这样看,攒一辈子的钱,给孩子娶了媳妇,剩下的一定要投去盖房;甚至借钱也要盖房,当然还得节俭。关中人盖房还有很多讲究:屋脊不比邻居低,门楼要比邻居大;里边且不论,外边一定要气派;房子谁来住,要想到儿子辈、孙子辈甚至重孙辈。一句话,要乡邻高看一眼,翘了大拇指评价说个“好”,心里才觉踏实。

父亲是正宗的关中人,对于盖房是绝不含糊的。中秋节热热火火给孙子结了婚,不到立冬又张罗着盖房。不需要和子女过多商量,悄无声息拉来几万砖,悄无声息把老房子拆得干干净净,悄无声息请来亲邻工匠运筹规划,悄无声息地动了工——铁了心要给他的儿孙们盖房。

父亲今年70岁,这已是他第三次盖房了。第一次我还没有出生,第二次是在我11岁那年,父亲用他和母亲挣公分的收入盖了全乡3000多户人家中数一数二的房子,当时据说全县也没有几户一砖到顶(砖木结构)的农房,父亲的精明能干着实让我骄傲了很久。这回他要盖三层高的楼房,他的理想是盖起来后我们兄妹四人家家有份,所有的孙子谁回来都有的住。

对盖房的情有独钟,让我反复的琢磨父亲坎坷的人生和不屈于命运的性格。爷爷在父亲5岁时被土匪夺去生命,那时父亲还住在秦岭山坡上的土窑洞里,奶奶凭借爷爷留下的田产苦苦支撑父亲读书,一件破棉袄系上腰带可以伴父亲在学校渡过一个冬季,一根木椽从60里以外扛到集市上变卖就是他平日读书的盘费,口粮要用独轮车从山里运到遥远的县城。高中没有读完,已经家徒四壁,无以为命。父亲终于只能辍学,然后结婚,然后盖房。我们兄妹就是在父亲盖的第一栋房里相继出生的,那是三间用土坯和夯土混合筑起的土木结构的房子,占据着半山坡一处开阔的地带,坐北向南日光充裕,可以举目眺望日出,一览远山近水,可以聆听山风呼啸,可以欣赏喜鹊在古槐之巅嬉闹。那所房子标志着我们家走出了窑洞的生活;我童年的故事和那所土坯房总有千丝万缕的纠缠。

第二次盖房之前,父亲做过生产队队长,小学教师,大队支部书记。那些年他总是精力旺盛,干农活可以不要命地使力气,教书可以教的十里八乡出尽风头,做书记能做的全县有名,乡里敬服。

分田到户的那一年,我们家从山上搬出,父亲第二次盖房。印象中那所房子整整盖了半年之久,靠亲戚邻居和本家天天帮忙盖起来,除了砖头其他都是不花钱的——木料是地边产的,工价是人情换的。据说结构是仿照当年县城的一家富户的房子盖的,其实也仅是金玉其外罢了,里边不过用土坯隔了过墙,屋顶是我和哥哥上山割了半月的藤条编织起来的。那时我已经明白,为什么十几年家里不曾添一条新被褥,为什么母亲总要没日没夜的做缝纫工。但父亲的确因为盖房赢得了很好的声誉,我们家也不再从山谷深处的水潭里向山上挑水吃,我和哥哥翻山绕梁的上学路也从此变得平坦起来。

人生的坎坷总是难以料定的,生命在规律和不规律的运行中凸显着上天赐予的运势。木讷的人常常享受慢生活的幸福,精明的人总要承受出风头的痛苦。第二次盖房以后,我们家开始再次走向败势。漫及全国的经商热撩动了父亲不安分的心,他盘下了一个毫无生机的橡胶作坊,从此越陷越深,沉重的三角债像一座大山压在了父亲和母亲的肩头。他那里知道,诚实在改革初期的商海里是根本行不通的,被欠很可能就是被骗和被赖,而父亲只信奉真诚。在人们梦想做“万元户”的年代,父亲欠下了五六万元的帐,那时正是我们兄妹读书花钱的要紧时候。记忆深处只有父亲用麻袋扛着他的产品,在西安至宝鸡的班车上苦苦奔波的疲惫,看人眉高眼低的屈辱和饥不择食的狼狈。那一年,母亲乌黑的头发在无言中静静地变得花白。除了房子,家里能卖的几乎卖尽。

风雨浸衣骨更硬,艰苦的岁月没有将父亲击垮,他像雄鹰一样在风雨中更加坚强。我们兄妹也在十年债务的阴影里,陶冶出对父母的无限深爱和对学业事业的孜孜以求。我们一家人陪着父亲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始种果树,一担一担施肥,一桶一桶浇水,一车一车拉出去买,花开花落,日子渐渐地又好起来。

30年后的今天,父亲又要盖房。他到底攒下多少积蓄,我真不知道,但我们兄妹早已成家立业,而且衣食富足。我猜测,父母的箱底里也许还藏着20年前我给他们的零花钱吧。 这一回支持父亲盖房其实并不为我们大家真要去住,一年四季在外奔忙,城里的住房尚有宽裕,在老家居住的时日甚为寥寥,只有逢年过节与父母相聚,只是我们一定要支持父亲坚定的盖房决心。

第8篇:户外亲子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社会关系;教育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428(2006)10-0069-05

一、引言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吸引中国经济学家的重要课题,现有的一个普遍观点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于农户或中小企业缺乏资产作为抵押,同时也缺乏信用记录,导致了无法从正规的商业银行那里获得贷款。基于这种考虑,各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校正这种“市场失灵”。在中国,对这一问题的考虑可以体现在农村扶贫贷款政策上,比如中国每年的几百个亿的农村扶贫资金中有超过一半的资金为贷款,部分是贴息贷款,部分是非贴息贷款。这些贷款的使用对象就包括需要资金支持且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但是,通过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以支持农业经济的策略至少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些被确定为支持对象的低收入农户是否需要贷款(包括普通的银行贷款和扶贫贷款)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如果需要,那么他们能否真正获得贷款?如果他们能够获得贷款,他们又有机会、有能力进行各种投资经营活动以增加收入吗?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取决于我们对农村金融的一个直觉:那些能够贷款的农户可能并不是最需要得到支持的农户,那些最需要得到支持的农户并不一定能得到支持,那些在政府或银行看来需要获得贷款的农户未必真的有能力捕捉并进行各种投资经营活动。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查数据提出对这些问题的基本判断。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于2004年组织的农户问卷调查。该调查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了20个省份,并在这20个省份中各随机抽取2-3个村,每个村中再随机抽取20个农户,最后共获得了1000份数据完整的农户问卷。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该调查。

表1给出了问卷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和有效比例。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样本基本覆盖了全国大多数地区。

表1样本农户的地区分布

下面针对被调查农户的各种背景资料作一些统计描述:

一般家庭内部的重大事务是由户主决定的,所以样本户主的教育背景对于一个家庭借贷行为可能会有重要影响。表2给出了户主的受教育情况统计。在调查问卷中,我们采取的是户主的受教育年限,下表中则根据受教育年限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文盲是指受教育年限为0,小学是指受教育年限为0-6年,初中是指受教育年限为6-9年,高中是指受教育年限为9-12年,高中以上则为12年以上。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农户的户主受教育程度大多为小学或初中水平。

表2样本农户的户主受教育程度

农户家庭收入是一个反映家庭背景的重要因素,也可能是影响农户信贷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用被调查农户在2003年的家庭人均总收入作为衡量家庭收入水平的指标,并将家庭收入划分为8个档次,总体收入情况分布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家庭的人均收入在869元到4000元之间。

表3样本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水平

一个家庭的社会关系对家庭的各种行为也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在问卷设计中询问了被调查农户有几家亲友在政府部门工作、有几家亲友中有党员、有几家城里有经常联系的亲友、有几家亲友在学校里工作、有几家亲友在医院里工作,以及被调查农户中是否有成员任村干部。表4给出了被调查农户中是否有成员担任村干部、是否有亲友在政府部门、学校、医院工作,以及是否有亲友在城里居住和是否有党员亲友等情况的统计。表4中的比例为有该种社会关系的农户数占样本农户总数的比例。

表4被调查农户社会关系统计

三、农户信贷行为分析

下面,本文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从几个角度对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做一些统计性的描述和分析。

(一)什么样的农户申请了银行贷款?

统计显示农户申请银行贷款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在过去四年(2000-2003年)里共有138户农户向银行或信用社申请过254次贷款,平均每年有3.7%的农户向银行或信用社申请了贷款,这些家庭在过去的四年里平均申请了1.84次贷款。另外,我们整理的数据也显示:所有被调查农户中,在2003年共有305户农户还欠亲友的钱,占被调查农户的30.5%,这一数字说明,发生于亲友之间的民间信贷在农村非常活跃。这一方面体现了亲友之间的互相帮助,说明了目前的农户的信贷行为大部分还局限于亲友之间,而亲友之间的这种小范围融资显然存在有资金规模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了正规的银行贷款的高交易成本以及农户借贷行为的偏好。下面我们主要从户主教育背景、家庭收入、社会关系和地区分布等几个方面针对申请贷款的特征作进一步分析。

1.申请过贷款农户的户主教育程度。

为了观察户主的教育背景对于家庭的投资、借贷行为所产生的可能影响,我们对所有申请过贷款的农户的户主教育背景的分布与全部被调查农户的户主教育背景的分布进行了比较。

表5被调查农户和申请贷款农户的户主受教育程度

我们首先将教育程度数据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描绘出申请贷款农户的户主受教育程度分布,然后描绘出申请过贷款的农户的户主受教育的分布情况。表5表明了这两个分布。从表5中的对比可以看出,对那些申请过贷款的户主而言,户主的教育程度为文盲、小学、高中以上的部分的比例都低于被调查农户的户主的对应文化程度的比例,户主的教育程度为中学和高中的部分的比例都高于被调查农户的户主的对应的文化程度的比例。这一点可能蕴涵着这样的解释:户主为文盲、小学的家庭可能缺乏捕捉投资机会的能力,或者即使捕捉到了投资机会,也未必有使用银行贷款进行投资的经营管理才能,所以他们很少申请贷款;而对于户主为高中以上程度的农户,他们可能会由于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而有较高的收入作保障,从而不需要进行贷款;而对于那些户主教育程度为中学和高中的家庭,他们可能需要,而且也有能力获得贷款并进行相应的投资经营活动。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用每一受教育水平下申请过贷款的户数除以该教育水平下的被调查总户数,所得比例可以来表示贷款意愿,即在每一教育程度类别中,有多少比例的农户申请过贷款。图1表明:在高中以前,随着户主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家庭申请贷款意愿在不断增强,而户主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的农户则只有较低的贷款意愿。

图1不同教育程度家庭的贷款意愿2.家庭收入水平与申请贷款比例。

下面我们来考察农户的收入水平与贷款意愿间的关系。我们依然按照将收入水平划分为八个档次,然后将每个档次中申请过贷款的家庭占该档次中所有家庭的比例与这一档次中所有家庭占全部被调查家庭的比例做一个对比,表6给出了对比的结果。

表6农户收入水平与申请贷款情况

从表6可以看出,在人均收入水平低于6000元的五个档次中,除了第三个档次中,申请过贷款的农户占该档次中全部被调查农户的比例比该档次中的农户占全部被调查农户的比例高出0.42个百分点以外,其他四个档次中,申请过贷款的农户比例都低于该档次农户占全部被调查农户的比例;而在收入水平最高的三个档次中,申请过贷款的农户占该档次中全部被调查农户的比例比该档次中的农户占全部被调查农户的比例都要高出1.3个百分点以上。从这一对比可以得出的一个可能启示是: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户越有可能进行贷款,可能的解释是收入水平高的农户更有能力偿还贷款,或者他们有自己的部分资金充当投资过程中的流动资金,他们可能会希望借助于银行贷款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或者满足更高水平的消费等目的。

3.农户的社会关系情况。

现有的很多研究都发现,受政府补贴的各种贷款或补助往往都被有社会关系的富人获得了,真正的穷人往往难以获得。那么,这一情况在正式的贷款中是否也存在?下面我们来考察我们所调查的农户的家庭社会关系与该家庭是否申请过银行贷款的关系。

表7的第三行给出了申请贷款者中有社会关系的农户占总申请贷款者的比例,通过与第二行中拥有某种社会关系的农户占全部被调查农户的比例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拥有每一类社会关系的家庭中,申请过贷款的农户占拥有该类社会关系的农户的比例都高于拥有该类社会关系的家庭占全部被调查家庭的比例,特别是对于那些亲友在政府部门工作和有亲友是党员的家庭而言,这一贷款比例更高。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拥有社会关系的农户可能会更有渠道申请并获得贷款。

表7申请贷款者的社会关系与总体社会关系比较

4.申请贷款农户的地区分布。

最后我们再来考察一下申请贷款的农户在东、中、西部的分布,表8和表9给出了我们的调查结果。表8中的申请比例为某地区申请过贷款的家庭占该地区全部被调查家庭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申请银行贷款的家庭比例更高,这可能一方面体现了西部地区的农户更需要得到银行的贷款,另一方面可能体现了西部地区农户普遍收入较低,所以民间信贷相对于东部、中部地区不发达而致使他们向银行寻求更多的贷款。

表8申请贷款家庭的地区分布比较

表9给出了在2000-2003年的254次贷款申请以及被批准的243次贷款在地区间的分布。从申请贷款次数和批准次数来看,从2000-2002年,西部和中部都较东部地区更多,相应的,被批准的贷款次数也就越多;但是2003年却与前三年不同,东部地区的申请次数和批准次数都超过了西部和中部地区。从表9来看,总体而言,地区间的差别并不是特别明显。

表9申请贷款家庭的地区分布比较

(二)什么样的农户获得了贷款

在前文,我们只是从贷款意愿,或者说从农户是否申请了贷款的角度考察了农户的贷款行为与家庭背景的关系。但是,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搞清楚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农户最终获得了贷款?他们获得贷款与其家庭的各种背景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果:在2000年到2003年中,共有138家农户申请过贷款,其中有135家农户的申请被批准,虽然申请者占总被调查者的比例非常低,但是他们总共申请贷款254次,其中共获得了243次贷款,在这四年里只有11次贷款申请没有得到满足,申请贷款的成功率平均高达95.67%,表10给出了这四年中申请贷款和获得贷款的情况:

表10申请者获得贷款情况统计

所以,我们这里已经不需要再按照前面那样,分析每一种家庭背景与该家庭获得贷款之间的关系,因为绝大多数贷款申请都得到了满足。我们可以根据前面关于申请贷款的分析做出如下推断:那些户主教育程度高的农户,收入水平高、拥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农户会更愿意申请贷款并且更能够获得贷款。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目前中国的农村地区,往往是那些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本或者社会关系、从而有经营管理能力和较高收入的农户,才会倾向于去申请贷款,并且也最终获得了贷款;反而那些缺乏人力资本、缺乏社会关系,从而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和较低收入的农户,却不会去申请贷款。所以,如果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农村金融,从而为那些低收入、低人力资本农户提供贷款,从而促进他们的收入水平的上升和生活状况的改善,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设想可能需要加以改变。因为,这样的贷款实际上最后根本到不了这些人的手中,即使到了,他们也未必有能力使其增值。

(三)农户申请贷款的动机是什么

农户的贷款动机也是了解农户信贷市场的一个关键点,我们在问卷中询问了申请过贷款的农户的贷款动机,并将贷款动机划分为6类:生活消费、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子女教育、养老治病和其他。由于我们在问卷调查中询问了农户从2000年到2003年的贷款动机,从而可以从静态及动态两个角度看出农户信贷动机的结构和结构变动方向。表11给出了我们的调查结果:

表112000-2003年被调查农户申请贷款的动机

表11中的数字显示出了几个明显特征:

第一,从静态上看,农户贷款的主要动机为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而用于消费、养老治病、子女教育(2002和2003年例外)及其他方面的动机较少。这表明了农户的贷款主要动机还是投资性的,特别是用于消费和养老治病等非生产的贷款动机则占非常低的比例。

第二,从动态上看,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在全部贷款动机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到2003年,农业生产的贷款动机的下降幅度高达16.3个百分点,非农生产贷款动机的下降幅度达9.1个百分点;然而,农户贷款用于子女教育的动机却显示出了一个极快的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7.5%上升到2003年的23.8%。这一方面可能体现了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导致农户对于农业的投资积极性不高,也可能体现了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农户不愿意投资于农业及相关产业;对于子女教育贷款动机的上升,可能表明了两个原因: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教育成本的上升导致农户不得不更多地贷款以进行子女教育,另一方面可能也体现了农户对于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的提高,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或教育的高回报促使他们有积极性通过更多的贷款来培养子女。

第三,用于消费的贷款动机波动较大,但是总体上还是呈现下降趋势,基本保持在5%以下水平;用于养老治病的贷款动机在波动中有所上升,这可能反映了农村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体制、医疗水平的落后,以及人们更加注重养老和健康,从而更多的贷款用于养老和治病。

从上面关于农户贷款动机的结构以及变动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农户贷款用于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比重在逐渐降低,而对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在迅速上升,所以政府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大力加强对教育信贷的支持。无论是农户由于教育成本的上升而不得不贷款,还是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而更积极地贷款,满足了他们的贷款需求,对于农户和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促进农户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促进全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促进农户收入水平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四)被调查农户对获得银行贷款难易程度的评价

在问卷中我们也设计了农户对于贷款获得性难易程度的评价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农户信贷市场的发展状况。问卷设计了三个选项:容易、一般、很难。在样本中,评价贷款容易的农户占全部被调查农户的8.26%;评价一般的占31.51%,评价很难的占60.22%。这里我们仅仅根据人们的收入水平作为划分原则,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与他们对贷款难易程度的评价之间的关系。

表12给出了每一个收入档次下的农户分别给出“容易”、“一般”、“很难”的评价占该收入档次家庭总数的比例,该比例明显地反映出了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对于贷款难度评价的不同: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户给出的评价为“容易”和“一般”的比例就越高,给出的评价为“很难"的比例就越低。

表12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对于贷款难度的评价比较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在所有八个收入档次中,给出“很难”的评价的农户的比例比“容易"的比例都要高,在前面七个收入档次中,给出“一般”的评价的比例都比“容易"的比例高,而给出“困难”的评价的比例都比“一般”的比例高。

四、总结

第一,贷款倾向高的农户往往是那些户主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农户,教育程度为文盲、小学和高中以上的农户贷款倾向反而低;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农户人力资本过低会使得他们无力捕捉投资机会,或者没有利用贷款进行投资经营管理的能力,或者由于人力资本水平过低而导致收入水平过低,从而无法提供与银行贷款相配套的流动资金;而那些户主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家庭,由于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因而可以获得较高收入水平,从而不存在贷款需求;

第二,是否申请贷款和能否获得贷款与农户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具有相关性,这说明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农户只有通过社会关系才能够得到银行贷款,没有社会关系的农户可能无法获得贷款;如果还存在着大量的无社会关系但是有足够的人力资本以及投资能力的农户,那么说明现有的农户信贷市场还存在较大的效率改进空间;

第三,真正申请了并获得贷款的农户往往是那些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而那些收入水平最低的农户未必申请了贷款。所以,将目标瞄准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户的信贷政策(包括扶贫贷款)可能需要再考虑。因为我们所调查的农户的银行贷款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所以,如果低收入农户是由于没有能力捕捉投资机会、缺乏经营管理能力、缺乏与银行贷款相配套的流动资金等原因,不需要获得用于投资活动的贷款的话,那么通过银行贷款使他们通过投资实现收入增长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而如果这些低收入的农户需要贷款以解决临时性的消费、医疗、养老等非生产性方面的难题,那么就要考虑通过其他政策来解决。

第四,农户申请银行贷款的动机主要还是用于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用于非生产性的贷款较少。但是近几年里,农户贷款动机中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值得重视:随着农户贷款的农业和非农业生产贷款动机的下降(体现为比例的变动,所以是一种相对下降),伴随着农户用于子女教育贷款的动机的大幅度上升。无论原因是什么,农户用于子女教育的贷款动机的上升,都应该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因为无论是从微观还是从宏观层面看,增加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我们还发现正规农户信贷市场还是很不完善的,农户通过银行贷款的途径获得资金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而通过亲友借款则占有很大比例;同时,农户对于获得银行贷款的评价为“很难”的比重还相当高,农户普遍认为获得银行贷款并不那么容易;这说明目前的农户信贷市场还存在较大的改进余地。

第9篇:户外亲子活动总结范文

我们不是一个民族但是生活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

从远处看,郑家庄和周围的其他村庄没有什么区别,地处三营坝子的中央,稻田环绕中,老房子是大理地方典型的三房一照壁,新房子是花园洋房。走进村里,清流迂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邻里和谐、童叟共乐。房屋在树木的掩荫下,显得格外美丽、宁静、祥和。道路干净整洁,沟渠清泉淙淙,到处青瓦白墙,绿树红花,让人感到仿佛是步入了世外桃源。最引人瞩目的是家家户户院墙上的壁画,有白族传统的山水花鸟,有藏族的吉祥八宝,有傣族的佛塔竹楼,还有纳西族的东巴文字……

久负盛名的“茶马古道”除了是一条连通中国西南的商路,还是一个体现各民族迁徙、交流、融合的大走廊。作为滇藏茶马古道沿线的村落,郑家庄起初的土著居民以汉族和白族为主,后来,逐渐有其他藏、傣等民族落户于此。经过近百年的繁衍生息和世事的变迁后,渐渐地,村子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民族成分因为婚迁等原因也由藏、汉、傣、白四个民族逐步增加为藏、汉、傣、白、纳西、傈僳、彝七个民族。再后来,雄志高从丽江的宁蒗泸沽湖畔婚迁到郑家庄。如今,全村已发展到125户,人口共525人的村庄,形成了“七个民族一家亲”的大家庭。

“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断。一家人只有和睦相处,才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郑家庄属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各民族的、生活习惯都存在着较大差异,针对村内多民族杂居、习俗各异的特点,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由群众自发组建中青年联谊协会,闲时组织联谊活动,开展各种文化娱乐,组织互助活动。每逢春节,藏族祈福的经幡飘荡在村文化活动广场,五彩的经幡随风飘荡,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染了每一个村民。供奉本主本是白族群众的传统习俗,全村各族群众都随白族一道,初一、十五到本主庙烧香拜佛。一到春节,尤其是每年的正月十五,长期外出经商的群众都要千里迢迢赶回来,全村男女老少在民族文化广场一道吃团圆饭,这是郑家庄全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多年来,郑家庄村不论村里的什么民族,不论哪一家,只要有难事,村民们都不分彼此,相互帮忙,汉语和纳西语交织在一起,藏族歌曲和着白族调……说起这些,村民们总是津津乐道:“我们不是一个民族,但是生活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就得亲如一家!”

只有团结才能和谐只有团结才能发展

在郑家庄,村民只要遇到外人,总会热情地招呼。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不同,彼此生活习惯不同,郑家庄村7个民族能在50多年里和睦相处、亲如一家。20多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和一起社会不稳定事件。

郑家庄村委会围绕遵纪守法、团结和睦、勤俭致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内容,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并以展板、上墙等方式张贴于村民活动中心和村内主要活动场所,加强宣传教育,聘请7个民族代表为监督员,确保村规民约有效执行。

“我为全村守一周,全村为我守一年”,在郑家庄村,有1支治安巡防队,分组轮流对全村进行巡防,每3户为一组,18岁以下、60岁以上的村民参加。每组人员负责值班一周,形成了村里的群防群治格局。

根据郑家庄村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郑家庄村党支部通过多民族议事决策、多民族当家理财、多民族约定村规、多民族群防群治等方式加强民主管理,选举产生了由7个民族代表组成的村民议事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坚持小事村民议事小组讨论决定,大事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原则,定期对村务、财务进行核查,实现民主议事,阳光操作。

村里建立了党员帮扶小组,帮助乡亲们解决一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还建成了村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和农村书屋。目前,郑家庄村拥有各种报刊2000余册。由于村里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这个村里走出了20多名大学生。

郑家庄的主要收入方式,源于藏族人的“祖传生存技能”药材销售,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郑家庄现任村支部书记何国祥,藏名“曲登”,一家人在50多年前从香格里拉迁居至此。改革开放后,曲登看中了中药材市场,孤身一人做起了中药材生意,短短数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大王”。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郑家庄的中药材生意也开始做起来了。

曲登成了村里先富起来的人,但他觉得:光自己发展好了不行,必须把乡亲们都带出来,走共同富裕之路。曲登从亲戚朋友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亲戚朋友和他一起闯市场,做中草药材营销。起初,乡亲们因为没文化、见识浅、胆子小,尽管心里十分羡慕曲登,但也不敢跟着干。为了帮助乡亲们尽快掌握中草药材的营销知识,曲登一有空就向乡亲们介绍经验,帮助乡亲们掌握市场运行的规则。在曲登的影响下,乡亲们思想观念转变了。如今,全村125户,每户都有人经营中草药材,市场遍及全国各地。曲登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大哥”。他也因带领大家共同发展致富,而被乡亲们一致推选为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