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童医院户外景观设计探析

儿童医院户外景观设计探析

摘要:在儿童医院的户外景观环境中所存在的元素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病患儿童的心理状态。本文旨在从可以观赏的景观元素角度,如色彩、铺装、建筑造型、尺度、植物等方面去分析探索适合儿童患者需求的户外康复景观环境设计,从而调节儿童患者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减缓其压力。

关键词:康复景观;儿童康复;南京河西儿童医院;视觉景观要素

一、引言

儿童医院中绿地或活动区是儿童活动场所之一,承载着儿童活动、缓解心理压力等需求,要求一定的康复作用。现代儿童医院注重医疗技术对儿童康复治疗,往往忽视了外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研究表明康复景观可以通过运用植物、小品、线条等可直接观赏的元素,帮助患病儿童从肃穆完整的建筑物中脱离出来,向自然寻求庇护和想象的空间1,逐渐成为“能帮助恢复健康的场所”2。儿童在此年龄阶段人格尚未形成,对景观外观的感知力比成年人更为敏感,因此良好的康复环境能缓解在医院就诊的紧张感,降低患者儿童的消极行为。

二、儿童对康复环境感知特征

一个完整的儿童康复场地,需要兼顾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处于婴儿阶段(0-1岁)的儿童无学会用感知、行动能力去协调和外界环境的联系,丰富周围环境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和对环境的解读能力;幼儿(3-6岁)初步具备了空间感,更适合探索的景观引导,如方格铺装,木桩座椅等;7-14岁的少儿更注重学习能力,集体环境、涂鸦、智力攀爬等更适合他们2。随着儿童对空间感知的能力的增长,活动场地的流线、色彩以及游戏设施或其他小品的形式对他们吸引力增强。在对南京河西儿童医院儿童行为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他们更偏向于阳光充足的开放性活动空间,具有明艳色彩和自然动物、植物、卡通形象元素的空间能发挥更好的效益。

三、儿童户外景观调研

为了研究儿童医院景观使用者对不同元素的具体要求,我们选择实地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从而得出结论。南京河西儿童医院为专类儿童医院,为病患儿童创造大尺度的康复绿化空间,被称为新型医疗模式下的“童心乐园”3,广场楼前绿化,铺装,建筑造型营造了和谐轻盈的就医氛围,儿童活动区域有开阔的视野,因此我们选择其作为调研对象,并将场地,色彩,铺装,建筑造型,植物选择等方面纳入调研问卷范围,总结出医院户外景观主要的使用人群理想的景观元素必备的特质,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对南京河西儿童医院30名儿童及28名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儿童医院绿地主要使用人群为患者儿童,其中低龄患儿达43%(25人),为户外康复空间主要使用人群,30-50岁的成人占36%(21人),为绿荫景观的主要使用人群。(2)在医院康复景观外部观赏元素上,47%(27人)觉得设施的造型不够新颖,丰富程度不够,主要承载功能为座椅和观赏,不能满足各年龄段儿童患者的康复需求。(3)在构景元素倾向上,57%(33人)更倾向于自然的元素:沙坑,草地,水体的运用,少部分家长更倾向于攀爬架,滑梯的器械造型。(4)在树木围合景观上,成年人更偏向于树荫空间,儿童对阳光开放草地景观的倾向比例更大。经过调研分析,河西儿童医院主要用玻璃幕墙和陶土板装饰条构成建筑外观,做到虚实结合,减少儿童对医院封闭环境的抵触。户外下沉广场由于其优美的曲线和色彩搭配受到患者儿童的欢迎,但硬质面积较大且康复形式表达单一;受陪护家长喜爱的康复花园是用植物表现的空间,绿篱养护修剪得当绿化效果较好,对陪护家长的心理起到减压效果,但是缺少吸引儿童的康复元素。由此可见,儿童康复景观需同时将能够吸引家长、儿童的视觉元素串联,才能缓解在医院就诊的紧张感。

四、儿童医院户外景观要素处理

1.场地形式的选择

场地地形是可视性景观的重要因素,场地不宜过于高陡,尽量温和,可以和可坐式台阶相结合4。边缘曲线型优于直线型,曲线更为温和圆滑能承载更多的信息量,圆润的边角减少直角的凌厉感,更能够减缓儿童因生病而产生的焦急情绪。场地四周有所遮挡,避免强风对儿童健康的进一步伤害。据调研结果显示阳光充足的开放性空间更受病患儿童欢迎。

2.色彩

儿童最强的感官为视觉5,其中色调的冷暖,饱和度以及明度都会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调控。明快鲜艳的色彩普遍能得到儿童的关注。在冷暖度上,儿童都偏向暖色,这有助于患儿放下戒备,增加康复的信心,而冷色调可产生深远的空间感受,能降低陪护人员的忧虑情绪。低饱和度的色彩感觉比较弱,不会引起压抑感和视觉疲劳,如南京河西儿童医院地下广场,尽管采用黄色和蓝紫色的撞色铺装,但由于选择的色调饱和度较低,因此不会引起儿童患者和陪护者的焦虑感。但设置小面积高饱和度的座椅,条石等能调动他们的积极的情绪。

3.设施

在设施上应该减少已成型的构架设施的简单堆砌6。低龄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要求设施种类丰富且上手难度不宜过大。患病儿童的对环境的敏感度更高,因此各类设施造型不能太过抽象怪异,最宜设置能看出本质的小品或设施,比如:造型奇特的石头、鲜艳的雕塑等都可以成为患儿去接触的对象,这些设施与场地中的沙,土等结合,或者与景观树的树屋结合,可以助于刺激儿童的想象力的发展,从而减弱儿童在现实医疗环境中产生的焦虑程度。

4.铺装

儿童容易被图案的边界线和丰富的图形吸引,他们喜欢丰富多彩的图案和处于明暗交界线的东西。通过使用丰富多变的铺装,运用多种渐变拼接的材料可以减轻儿童的压力,使他们在喜欢的环境中就医。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低龄儿童尤其喜欢卡通图案拼接地面或者硬质铺装和软质草阶的拼贴地面,在铺装之间边界线内的花草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大龄患儿对渐变过渡的铺装形式更感兴趣,这种地面节奏的营造会让他们随之调整步伐,达到缓解情绪的目的。

5.建筑造型

研究表明建筑造型也是患病儿童感兴趣的对象7。康复阶段的儿童较容易收到消极情绪的影响,建筑的外观如果太过方正,颜色太过灰暗,会加重这种情绪的联想(如鼓楼医院的造型对儿童康复造成一定消极影响)。建筑的造型应当轻盈注重虚实,并且以流畅的线条优先,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用细胞的曲线形状规避方正的矩形的疏离感,用不规则的漏窗增加建筑的活力,以减少儿童的抵触情绪。

6.尺度

尺度是儿童在康复环境中引导他们正确进行自然感知的关键。在南京河西儿童医院入口处设有花架和透明玻璃,外部装有90cm高的卵石,这与3-4岁儿童身高等高,儿童常常会被吸引而趴在玻璃上端详。等高的尺度有助于儿童近距离观察,有益于增加患者儿童的好奇心和感知能力。攀爬架、树池的尺度设置与儿童身体尺寸协调为宜,高度可在80-120cm范围内。

7.植物选择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看护者更偏向树荫,病患儿童更喜欢阳光照射的草坪空间。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儿童活动空间应当适量点植数棵分支点较高的落叶乔灌木,夏可遮阴冬天落叶后可满足对阳光的需求,适当的阳光有利于儿童免疫力提高。对于看护空间,修剪整齐的绿篱更符合于成年人对休憩空间要求的私密性和静谧性,可以缓解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

8.安全要素

儿童的游戏行为具有突发性、随意性的特点,导致他们出现不会按照游戏设施的使用规则去使用小品的情况,甚至会对室外环境中的车辆、天气等置之不顾8。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游戏特点要求设计者对地面铺砖、环境的围合加以关注,将有视觉吸引力的设施放在场地中心或者靠近植被的角落,尽量弱化场地车道附近的景观表现。同时合适的标识设计引导也要被考虑在设计范围内,使儿童在安全的、健康的的场所内进行活动。

小结

景观环境的视觉表现是吸引病患儿童的首要因素,它所展示出的质感、色彩、形态给予儿童不同程度的吸引力,来引导儿童主动去玩耍。基于病患儿童的心理行为,景观中丰富多变的色彩组合构成的空间能有效获得儿童的关注;卡通形象以及自然界动物、植物、或云朵彩虹等自然物质的形态更易获得儿童的喜爱,过分的抽象形象不利于儿童良性想象力的发展,情绪低落或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在接触抽象程度高的物体可能会恶化消极情绪;场地内变化流畅的流线增加了景观环境的艺术感,也便于创造出舒适休闲的活动氛围。将景观元素在视觉上自然化,能充分降低患病儿童的心理负担,建立积极向上的就医心态。

参考文献:

[1]唐真,刘滨谊.视觉景观评估的研究进展[J].风景园林,2015(09):113-120.

[2]华尹.康复性景观理念在既有社区中的研究初探[J].设计,2016(01):154-155.

[3]本刊编辑部.新型医疗模式下的“童心乐园”—南京市儿童医院河西院区新工程[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7,18(12):22-36.

[4]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10:222-223.

作者:陈涵琳 侯路菲 季建乐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