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精准扶贫帮扶范文

教师精准扶贫帮扶精选(九篇)

教师精准扶贫帮扶

第1篇:教师精准扶贫帮扶范文

2014年,中国政府正式确定每年的10月17日为国家扶贫日。今天是我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第2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是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的总体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与教育部、全国各省市同步启动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

刚才,代表不同教育类型的12家单位现场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明确了结对帮扶的合作内容、工作方法等,很有代表性,也涵盖了我省4个贫困片区。江滨幼儿园、师专附小、云南粮油职业教育集团、云南大学等7家单位和云南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队的代表作了发言,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介绍了构建全领域结对帮扶工作的成效、经验和下一步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好。大家对教育扶贫的认识是深刻的,制定的措施、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对于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全省教育扶贫全覆盖工作,讲3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

(一)深刻领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站得高、看得重、落得实、抓得紧。多次就扶贫开发进行视察调研,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站在党的使命、社会主义本质的政治高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明确、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即: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贫一批。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扶贫工作新机制,是新形势下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完善和升级,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精准扶贫开发新格局。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词就是“全面”,就是不能让任何一个地区掉队、任何一方群众落伍。加快扶贫攻坚,关乎“四个全面”的协调推进,尤其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以全面小康的时间表倒逼扶贫攻坚的路线图,以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引领扶贫攻坚的顶层设计,以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营造扶贫攻坚的良好环境,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绩筑牢扶贫攻坚的政治保障。教育系统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紧扣“精准扶贫”主线,把总书记的战略思想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各项教育工作中来,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和务实有效的举措,推动贫困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使贫困地区孩子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共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

(二)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

教育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2012年,十闭幕不久,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指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2013年9月,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时又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4年6月,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又着重强调了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今年教师节前夕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总书记又再次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在昨天举行的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又强调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10月12日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扶贫日活动新闻会上,宣布了5条很重要的扶贫措施,第一条就是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于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视和肯定。同时,更是对教育在消除贫困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提出的殷切期望。

(三)教育扶贫对于我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贫困人口数量多,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有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 7个省级重点县,4个连片特困地区涉及15个州93个县,是全国片区县、重点县最多的省份。2014年末建档立卡有贫困乡镇476个、贫困行政村4 277个、贫困自然村98 393个、贫困户195万户574万人,贫困发生率15.49%,贫困人口居全国第二位。2014年末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 299元和7 456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24%和71.08%。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42.99%,其中1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贫困发生率高达28.17%,傈僳、佤、景颇、布朗、怒、基诺、德昂、独龙、拉祜、哈尼等部分少数民族,是新中国成立后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基本处于整体贫困状态。综合分析我省4个片区贫困原因,大体涉及基础设施、自然条件、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等多个方面,尤其是滇西是典型的素质性贫困。现展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对生产要素的组合,除当地既有的自然资源外,还要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两者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发相对富足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丰厚的人力资本,不断引入新观念、新思维、新资源,有利于打破既有的内部要素均衡,可以提高区域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连片扶贫目标。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缓慢、财力有限,我省的贫困地区也是教育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从我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两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迪庆州、怒江州、临沧市、昭通市、红河州、德宏州、普洱市、版纳州、临沧市等片区州市均距离规划目标有较大差距,昭通、怒江、迪庆、临沧等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各项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还与全省平均水平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全省教育系统必须勇于担当、责任上肩,提早介入,掌握基数,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全覆盖,把贫困家庭的教育兜底问题解决好、落实好,让能考的考出去,能学的学出来,彻底斩断贫困复制链条。

二、准确把握教育扶贫全覆盖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始终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2013年7月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2013〕86号),明确提出了教育扶贫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具体内容。同时,国家层面先后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学杂费、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生活费政策、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20项教育惠民政策。我省还启动实施了怒江州、迪庆州职业教育全免费全覆盖试点,两个州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的农村户籍学生,均能获得免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些全覆盖教育扶贫政策中:既有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总体部署,也有具体支持项目;既有面向学生的举措,也有服务于教师的政策;既有普通教育,也有职业技术教育;既有面向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也有专门针对新疆南疆四地州、、四省藏区的特殊政策;既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也有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通过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的实施,努力办好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遍及每一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孩子。

在形成了一个立体完整的教育全覆盖政策体系之后,关键是要把政策落实到位。因此,教育部决定依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结对帮扶为抓手,以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为重点,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确对准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力图举全教育系统之力,建立各级教育结对帮扶关系和学生结对帮扶关系,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及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具体内容包含以下7个方面:

(一)学前教育结对帮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城区公办幼儿园、优质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级幼儿园,在县域内建立“县―乡”和“乡―村”两层结对帮扶关系。

(二)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市级义务教育学校、市辖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县级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乡镇中心校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小学、教学点,在县域内建立“市―县”“县―乡”和“乡―村”三层结对帮扶关系。

(三)普通高中结对帮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区域内优质高中分别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在县域内建立“省―县”和“市―县”的“二对一”结对帮扶关系。

(四)职业教育结对帮扶。教育部统筹安排东部地区职教集团对口帮扶片区地市级职业院校,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一对一”对口帮扶片区各县中职学校,在市域内建立“职教集团―市”和“示范校―县”两层结对帮扶关系。

(五)高等教育结对帮扶。教育部结合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会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1所部属高校或东部高校+1所省属高校”的形式对口支援1所片区高校,在省域内建立组团式结对帮扶关系。

(六)继续教育结对帮扶。国家开放大学统筹安排东部地区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一对一”对口帮扶片区县广播电视大学。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开展公益性继续教育,打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国家开放大学升级版,为片区县每一个行政村培养若干后备干部、创业青年和致富带头人。

(七)贫困家庭学生结对帮扶。依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动员大学生志愿者与片区农村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长期结对帮扶关系。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志愿者与片区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长期结对帮扶关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建立校长、教师“一对一”对口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

这7个方面的结对帮扶,总体上以学校对学校层面为主,同时包括了志愿者与贫困学生的“一对一”帮扶,以及校长、教师“一对一”对口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内容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涉及国家、省、州(市)、县、乡到村各级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最终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结对帮扶网格体系,是一项需要上下协同、多方努力的系统工程,同时要做好20个项目。

三、迅速掀起教育扶贫全覆盖工作的新热潮

(一)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教育扶贫全覆盖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各相关职能部处室、各州(市)县教育部门、各支援方和受援方,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系列扶贫思想的高度,认真抓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工作。各部门必须强化责任担当,着力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一级抓好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各级各类教育结对帮扶体系,真正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联动、合力推进的体制机制,确保教育扶贫全覆盖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尤其是支援方和受援方作为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的实施主体,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一方面支援方要讲担当、讲奉献,充分动员自己的优质资源,动真情、使真力、真扶贫;另一方面受援方要消除等靠要思想,主动对接,找准着力点,充分挖掘和用好支援方的帮扶机遇,不断增强自生发展能力,最终缩小与支援方的差距,同进步、同发展。

(二)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摸清贫困基数,打好全覆盖基础。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摸底。教育厅相关职能部门、各州市和县级教育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职责,对本系统和辖区内的教育资源和贫困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责任清,为开展结对帮扶提供真实情况和准确依据。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各级各类教育薄弱学校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区分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育质量和缺项目、缺资金、缺师资、缺理念等情况,列出需求清单,做到因校结对,精准帮扶;要对各类贫困生和贫困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排查,区分因灾、因病、因学或缺劳力、缺技术致贫等情况,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真正做到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准。要健全档案资料,收集完善文字资料和网格化管理资料,建好省、州(市)、县(市、区)、乡、村五级教育精准扶贫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网络监管系统对教育薄弱学校、贫困学生、贫困学生家庭和扶贫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现基础数据和需求信息互联互通。

(三)以精细化的工作方案,认真抓好各领域教育帮扶的对接落实。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内容丰富、惠及面广、配套程度高、支撑力度强,教育系统各级各部门都要做好对接、抓好落实。省教育厅财务基建处、发展规划处、基础教育处、职成教处、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要积极加强与教育部的对接协调,争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流向我省贫困地区;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层面的20项教育扶贫惠民政策,尽快建立完善我省教育扶贫全覆盖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并协调对接部属高校、东部职业教育集团、国家示范中职改革示范校与片区高校、州市职业院校等的对口帮扶工作。各州(市)、县教育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教育扶贫政策,吃透精神实质,大力强化政府综合统筹,履行好本级结对帮扶职责,立足州情、县情和乡情实际抓紧做好各自的工作方案,细化目标、细化任务、细化举措、细化责任,如在县域内建立“县―乡”和“乡―村”两层学前教育结对帮扶关系,建立义务教育“市―县”“县―乡”和“乡―村”三层结对帮扶关系,建立普通高中“省―县”和“市―县”的“二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在市域内建立“职教集团―市”和“示范校―县”两层结对帮扶关系;在省域内建立高等院校组团式结对帮扶关系。在结对的过程中,要讲求方法、务求实效,充分尊重支援方和受援方诉求,不搞“拉郎配”,不搞形式主义为结对而结对,把重心落在真结对真帮扶真提高上来。

第2篇:教师精准扶贫帮扶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二、工作目标

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的原则,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构建覆盖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的资助体系,保证其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通过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提高就业致富能力为重点,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机会全覆盖;通过构建关爱服务体系,实现建档立卡家庭留守儿童关爱全覆盖。

三、实施对象

所有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生、大学生和农村中小学校。

四、主要措施

(一)构建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

1.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学生资助政策,推进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资助全覆盖。

2.市、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结合市县扶贫办对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进行全面摸底,按学段分年级做好我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工作,并与市、县扶贫办的基础数据对接和系统互联互通,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一个不少。按照定人定向原则,精准施策,跟踪救助,构建到户、到人精准资助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3.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完善资助对象的评定办法,建立与民政部门和扶贫部门联动的学生资助监管体系,克服和杜绝扶强不扶弱的情况。注重发挥资助资金的效益,按资助对象家庭贫困程度区分资助档次,切实解决“济困不解困”的问题。

4.切实完善资助政策,建立健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残疾幼儿入园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加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积极推进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全面落实高校国家奖助学金政策,保障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5.及时发放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中职国家助学金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学生免教科书费,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实行免教科书费、教辅资料费。

6.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将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纳入各类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资助范围。

7.切实加强对各县市区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市直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各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项目进展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监督检查,并作为对县市区、学校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责任科室、单位: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基教科、学前科、职成科、督导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列前者牵头,下同)

(二)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1.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全面改薄”专项资金,2018年全市计划投入1.2亿资金,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0所。投入资金5000万元,改造建设62所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点,力争到2018年底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

2.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四改三化”(改食堂、改寝室、改旱厕、改澡堂,净化、亮化、绿化)工程,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生活设施、体育场所达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及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情况。县市重点建设的公办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省级示范校及以上标准。

3.结合省、市级“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继续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建立健全公开公示、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

责任科室、单位:基础教育科、督导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三)推进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及计划

1.加大贫困地区幼儿园建设力度。实现贫困地区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提高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入园率,2018年全市计划投入3000万元,改造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18所,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

2.开展贫困村幼儿园全面排查,消除危房和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对贫困村幼儿园的指导,配足配齐幼儿园办公设备、室内外玩教具及图书等,改善办园条件,满足保教活动需求,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3.规范办园行为,基本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责任科室、单位:学前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四)推进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计划

1.足额安排培训经费。按照不低于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1.5%安排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农村学校应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8%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

2.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7-2020年),实施扶贫地区校长教师培训工程,有针对性地对扶贫重点村小学(教学点)校长(园长)、教师进行轮训。支持贫困村小学开展教师培训,对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质。

3.逐步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要根据乡村学校教师“退员补员”的实际需要,制订好公费定向师范生中长期需求计划和年度培养计划。建立完善与国家免费师范生相衔接,各类型、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的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确保公费定向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有编有岗。

责任科室、单位:教师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五)构建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1.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并充分利用基础教育信息管理平台,为每名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2.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积极回应留守儿童心理诉求,营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校园氛围。

3.建立家校定期交流沟通制度,依托家长委员会,开展家教宣传、家长走访、讲座咨询等活动,多方位、多渠道向留守儿童父母传播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履行好监护人的责任。

4.办好“留守儿童之家”。指导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专门建设或结合现有功能室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室,配备图书和阅览设施、计算机、亲情电话等,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阅读、亲情联络等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

5.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继续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辍学率。各地要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即明确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逐一对辍学学生进行劝学。建立工作台帐,实行销号管理,劝返一个销号一个,推动落实各地各学校落实控辍保学任务。确保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1%以上。

责任科室、单位:基教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六)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支持平台

1.根据扶贫攻坚工作需要,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增加职业学校有效供给,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贫困家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2.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开展招生。征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意愿,引导他们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就读专业。以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实施“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精准脱贫”。

3.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习就业档案,指定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帮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贫困家庭学生自主创业,优先推荐农村贫困毕业生就业。

责任科室、单位:职成科、基教科、计财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七)扎实推进“点对点”结对帮扶工程

继续推动实施“点对点”结对帮扶工程,进一步引导城镇中小学与农村贫困中小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已开展结对帮扶的市直中小学校要强化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结对帮扶效果。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全力跟进,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

1.教育教学帮扶。实施联合教研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联合教研会议,统筹开展学科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观摩等活动,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科课程实施水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络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校管理帮扶。推进实施管理人员挂职交流活动,结对帮扶学校每年至少互派1人挂职。指导受援学校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3.办学条件帮扶。根据学校实际,尽力向受援学校捐赠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改善受援学校硬件设施;向受援学校学生开放图书馆、功能教室、运动场所、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提供必要的教室指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责任科室、单位:机关各科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城镇以上中小学校

(八)建立贫困村教师补充、交流和帮扶机制

1.建立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教学点交流轮岗。每年交流到贫困学校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20%。

2.加大贫困地区特岗教师招聘力度。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调整和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满足招聘特岗教师需要。要保障特岗教师的工资及各项待遇的落实,为特岗教师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生活条件。特岗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与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

3.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足额发放乡村教师津贴,教师体检常态化,加快贫困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贫困地区教师生活条件。实施教职员工扶贫工程,开展“千名教师扶持行动”,让教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开展“乡村最美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责任科室、单位:人事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市、县、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汇聚合力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格局。市教育体育局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王德华同志任组长,喻玲玲同志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同志为成员(具体名单见附件)。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幼儿园)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教育扶贫工作的领导,确保完成各项任务。要切实加强与扶贫办的沟通联络,会同统战部、总工会、团委、妇联、人社、民政、工商联等部门,抓好教育助学扶贫工作,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主体责任。各地、各学校要根据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市教育体育局相关科室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根据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时间。真正做到教育精准扶贫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

(三)强化经费保障。坚持把教育扶贫摆在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先地位,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支持,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市教育体育局2018年预算安排“点对点”结对帮扶专项资金100万元。加大教育经费统筹,重点向脱贫任务较重的薄弱学校倾斜。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加强教育扶贫项目与资金的管理,突出教育扶贫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足额预算扶贫所需经费,在财力上保障扶贫措施的落实。

第3篇:教师精准扶贫帮扶范文

小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局、学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支持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

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成立蒲窝中心小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XXX XXX

(二)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县级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要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

(三)建立信息台账。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四)加强舆论引导。我校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小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印发《XX县教育局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支持计划工作实施方案》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我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具体工作

1.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同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学校政教处要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要认真遴选贫困户贫困学生受助对象,积极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

3. 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学习教导处要积极落实政策。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要把控辍保学工作上升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教育强县的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大计上面来,要通过定期家访及召开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规劝辍学学生重新返校,使我校的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4.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抢抓国家、省上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机遇,根据《XX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扶持资金,该善我校基础设施条件。年内为12个教学班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力争实现班班通。总务处要开源节流,制定购物计划,定期修缮办公及教学设施,年内添置200套课桌凳,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5.切实保证惠农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县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总务处要会同膳食委员会定期检查学生营养餐落实情况,政教处要教育学生不要购买三无食品,要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用着购买健康放心食品上,财务室要对各班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定期教学

督查审核。

6.切实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台账。教导处及政教处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组织保障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要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我校成立了上良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员:XXX XXX XXX

四、工作要求

1.明确分工,全员参与。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实行了全体职工划片包抓负责制,校长为总负责,召开教职工会议,具体分配任务,全体教职工分片进村入户调查问询,摸清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所有贫困户学生,并登记造册,清理建档。

2.强化宣传,加强引导。学校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充分利用手机短

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贫困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扶贫助学的传统美德,让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相互协助,靠实责任。为了确保我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分配给各个处室的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做到责任到人。同时要积极配合县局及上良镇人民政府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惠农工作。

小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三

我校对精准扶贫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了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根据省、州和临夏县人民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和联系村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核心宗旨是让广大扶贫对象彻底脱贫,在获得物质生活条件根本改善的同时,切实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和水准。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扶贫先扶智,我省在之前的扶贫工作实践中所创立的教育扶贫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2月25日《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对全省通过开展教育科技扶贫拔穷根的组合拳进行了专题介绍,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实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纳入整体扶贫工程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顺应精准扶贫工作形势的发展,结合我省教育扶贫工作的要求,发挥临夏中学师资优厚、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校精准扶贫的重点应放在教育扶贫上,着眼于关注农民实际需求、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跟踪服务在校学生,以智力扶贫为核心抓手,切实发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

二、工作内容

(一)掌握路盘乡联丰村全村各受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信息,并进行跟踪调研和跟进服务。对全村所有在校学生,包括村幼儿园、村级小学、初中、以及在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就读的学生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弄清楚其家庭状况、经济条件、成长特点、基本需求和主要困难等情况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从下半年开始选择其中有代表性、急需帮扶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体现精准特点。

(二)对梅冬岭小学进行专项帮扶。梅冬岭小学是路盘乡的中心小学,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是联丰村当地农民子弟,具有普遍的教育帮扶需求。同时,由于该校办学条件所限,许多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帮扶的需求空间。根据对该校的调查了解,2016年拟对该校进行如下帮扶活动:

1、帮助解决部分体育用品。购赠一些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

2、开展六一、教师节慰问活动。

3、开展一次心理辅导讲座。

4、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传统文化讲座,开展送文化下乡。

(三)对户籍在联丰村且已完成初中学业、渴求升入临中学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一定分数录取。高三补习生补习优先录取,减免部分费用。

(四)邀请相关科技人员到村上进行专题辅导和培训。针对联丰村农民在养殖、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获得相应知识技能培训的实际情况,我校将聘请相关专家给予技术指导。

1、学校邀请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到村上对牧业养殖户传授养牛、养羊技术。

2、邀请种子公司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培训种子的选用、化肥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五)电子商务培训学习。

组织我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具备条件的中青年农民进行一次网上购物、网上致富信息查询与等方面的专门培训。

(六)组织村民上党课。

安排我校党务干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上1-2次党课,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

(七)完成常规性工作。

1、完成每月2次的入户调查工作。

2、上传反映调查情况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3、完善相关表册。

4、及时编印《精准扶贫工作简报》。

(八)相关物质帮扶工作。

1、购买、发放一定数量的啤特果树苗。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联丰村农民在春耕生产中比较重视植树育苗、发展经济林建设,我们计划购买一些啤特果树苗,适时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2、联丰村在整治和改造村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短缺,我校可视具体情况解决村上的部分欠款。

第4篇:教师精准扶贫帮扶范文

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的个人问题,而且是整个民族勠力同心的国家行动。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1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内容要怎么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五篇,欢迎参阅。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一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7月1日上午9:00在贵阳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将宣读有关表彰决定,并共同为获表彰个人和集体颁奖。我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在高中教育城四中学术报告厅收看电视直播,认真观看的同时积极进行谈论学习,并深入思考。

为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强化四“严”保障机制,通过工作力量的进一步充实,形成“上下衔接、协调联动、聚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开展党员干部帮扶结对行动,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责任单位和帮扶人。要以切实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户数量为主要扶贫工作考核指标,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贫困群众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委政府单打独斗不行,各行各业各自为战也不行。必须要加强统筹、转变思路、形成合力。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做到长短结合、点面结合、主次结合,使扶贫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更好体现扶贫的社会性、底线性、公平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强大社会合力。要创新精准扶贫帮扶模式,号召全社会合力共建,积极动员私营企业主、社会团体、在外地的本籍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捐资,共同参与扶贫开发。为贫困群众各尽所能、伸出援手,结对子、想点子、捐善款、当义教,献一片爱心,点一盏希望,举全社会之力,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向小康!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当前我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因此需要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二“教育扶贫”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其根本在于“精神扶贫”。它不是简单的对扶助对象“授之以鱼”,更多的则是“授之以渔”,引导受助者寻找造成贫困的根源,鼓励他们树立改变落后面貌的思想,提高教育文化素养,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辅助”作用大于了脱贫的“扶助”效果。

但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对“教育扶贫”的理解失之偏颇,将“教育扶贫”形式化、表面化。为了追求短期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往往采取“过节送礼、寒冬送衣、捐书捐物”的方式,让受赠者感恩,表面上能解燃眉之急,“立竿见影”,实则忽略了扶贫的根本在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

为贯彻落实对小学生的“教育扶贫”,开学初,也农村贫困户按国家政策实行了免费,享受免书本和学费政策,“教育扶贫工程”的另一表现是对农村村建远程教育设备的投入和村建图书室的捐赠。远程教育设备的有效使用。但是,如果对投入的设备和捐赠的图书不能有效利用,而只在上级检查时拿出来做做样子,这样的投入不只造成物质上的浪费,还给学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还有一些地方,对贫困地区学校投入大量实验器材、图书资料,但由于学校教学人员的不足或学校硬件设施的缺乏,只能造成器材和资料的闲置。有的村小教学点专业教师缺乏,便由中心校指派教师“走教”;一些学校对不能正常入学的“三残儿童”实行“送教上门”,但对“走教”和“送教”的老师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教学人员只图完成任务,“走教”“送教”流于形式,校长在上级检查的时候“面子”有了,还可能被上级表扬“有创新”,但这样的“扶贫”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贫困,这样的“扶”不能很好的将“辅”贯穿于扶贫过程,所起作用是很小的。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要让专业人员对他们悉心辅导,让贫困者树立脱贫致富的意识,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它更不是面子工程,而要求我们真抓实干,只有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才能使贫“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三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然而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四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五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贯彻落实同志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继续深化贫困县考核、干部驻村帮扶、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贫困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精准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实施七项专项行动,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确保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行动,确保医疗救助缓解一批,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减轻其医疗负担,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金融扶贫行动,拓宽扶贫投入渠道,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施劳务协作对接行动,推动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探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模式;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交通条件,为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施中央企业与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营造社会参与扶贫氛围,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把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改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产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转移就业成效;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帮助贫困地区打开产品销路;实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工程。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第5篇:教师精准扶贫帮扶范文

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

——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学校先后承担了凉山州美姑县嘎姑乃拖村和马洛村、布拖县、巴州区青莲村、简阳市大堰村、蒲江县洪福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思路,学校先后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切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一、学校实施的帮扶举措

(一)领导高度重视,教职工全员参与

1.学校党委统筹负责,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口扶贫工作,专门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研究部署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学校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先后带队深入扶贫点、贫困家庭调查研究30余次、走访群众近百余人次,与当地政府反复论证,制定了帮扶实施方案和实施路径。学校建立了班子成员定点联系扶贫点的工作机制,每位校领导联系一个扶贫点,校领导每月定期带队前往扶贫点调研、督查扶贫工作,构建了学校党委统筹负责、班子成员负责到村到户的工作机制。

2.精准选派驻村干部,获得群众高度认可。“精准”选派扶贫干部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学校根据扶贫点不同情况,制定了驻村任职党员干部暨第一书记的具体要求,除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底子要硬外,更需要因事择人,瞄准贫困的靶心,结合个人专业特长选出更加适合贫困村、贫困户的干部。学校要求驻村干部每周坚持至少3天走访贫困户,开展贫困因素的分析,找准穷困的病根;规定驻村期间为群众解决民生问题10余件,主动宣讲党的精神4次以上,坚决杜绝“走读式”、“挂名式”帮扶等现象。经过层层考核,学校先后派出了陈志欣、蒋斌等7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蹲点负责精准扶贫工作,均获得了驻村点相关部门和当地百姓的高度评价,其中陈志欣、蒋斌2人被中共凉山州委评为“凉山州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何英华在2017年度考核评定中被蒲江县委组织部认定为优秀,刘利被中共巴中市巴州区委认定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郑怀海被中共简阳市委评选为2019年度先进驻村工作队干部。

3.党支部主动作为,教职工自发参与帮扶。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党总支(直属支部)主动作为,为扶贫点的困难家庭全部建档立卡,涵盖了贫困户302户、1122人的数据,确定每个党总支负责2-3户困难家庭。通过大量走访摸清了每户困难家庭底子,掌握了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地贫困家庭致贫的原因,发掘困难家庭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符合家庭需要、满足个人意愿的帮扶措施,做到扶贫措施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学校教职工对扶贫工作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各类帮扶工作,借助教师的专业优势,主动用教学无人机为农户喷洒农药等,变被动帮扶为主动帮扶,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人人参与的帮扶局面。

(二)实施党建扶贫,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阵地建设,有效改善村委办公和便民服务条件。一是修建村文化走廊。学校出资20余万元建设简阳市大堰村文化走廊(文化院坝),并捐赠台式计算机2台,打印机1台,为村委提供了村级文化宣传阵地和解决了办公条件不足问题。二是修建村党建宣传栏。学校汽车学院党总支为蒲江县洪福村出资1万元修建党员宣传栏2个,为村委捐赠党员阅读书籍50余本,“两学一做”专用笔记本50余本,为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供了基础平台和精神食粮。三是改建村活动场所。针对巴中市清莲村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问题,学校出资14万元用于原村小学墙体翻新、装修教室8间,为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提供了基本办公条件,为广大村民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开展集中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

2.开展结对帮扶,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学校行政一支部、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等10个基层党组织分别与蒲江县洪福村杨友霞、骆邦元等10户贫困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出资6.21万元用于开展技能培训、购买柑橘树苗、农业工具或节日慰问品等,让10户贫困家庭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学校行政二支部、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等10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分别与巴中市清莲村雷猛、王秀现等10户贫困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先后出资近8万元资金用于购买鸡崽、猪崽、桂花树苗等,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提高贫困家庭经济收入,以达到脱贫致富目的。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学校驻美姑县嘎姑乃拖村第一书记蒋斌按照“帮钱帮人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的思路,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员岗位责任制,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协助村级党组织完成换届工作。二是建立网络供销平台。学校驻蒲江县洪福村第一书记何英华,利用专业知识建设“蒲江大塘洪福特产直销店”淘宝和微信平台,为本村贫困户销售柑橘1300多箱,共7000余斤,直接增加经济收入1.5万余元;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爱心企业,前后筹集帮扶资金100余万元。财贸管理学院专业教师团队为美姑县农特产品进行线上直播销售。三是积极宣讲扶贫政策。驻巴中市清莲村第一书记刘利,利用“农民夜校”平台开展党建培训,积极宣传党的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政策,让偏远山区贫困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扶贫惠民政策,增强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提高主动脱贫致富意识。

(三)实施教育扶贫,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1.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美姑县教育局实施“一村一幼”学前双语教育计划为契机,2016、2017年学校出资80万元在嘎姑乃拖村、马洛村各捐建幼儿园1所,解决了两个村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难题,让两个村的儿童从小学习普通话,有力助推当地实施双语教育计划。

2.资助贫困生上学。学校坚持扶贫要先“扶智”“扶根”,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并决定学校分别为特困户曹述富、困难户黄建国的孙子到学校学习机械加工和汽车维修专业提供上学机会;为残疾家庭唐元吉的两个孩子唐文丽、唐灵凤捐助学费和生活费。

3.开展辅导员培训。2016年7月,学校与美姑县教育局对接,先后选派何莉、巨晶等5名专业教师开展为期6天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为美姑县培训学前辅导员102名。2018年6月,学校为美姑县选派的31名幼师开展为期8天的教学技能提升培训。

4.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学校教职工积极为美姑县依波窝村小学捐赠3万元用于购买学习用具,爱心企业为瓦吉吉村小学捐赠3千元学习用具及2千元体育教育器材、为嘎姑乃拖村幼儿园学生筹集5.28万元购买过冬衣物。学校行政一总支发起“一日一蛋”活动,广泛传递社会正能量,得到爱心人士大量帮助,为马洛村、嘎姑乃拖村幼儿园贫困儿童提供了一年免费午餐。

(四)助推产业扶贫,提高经济收入水平

1.发展柑橘种植产业。在蒲江县洪福村,学校出资30万元发展优质晚熟柑橘产业,新栽和改种柑橘近1000余亩。为畅通柑橘销售渠道,洪福村鹤天为农合作社、**市技师学院、**优果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农校企示范基地,推动该村合作社与四川维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供销协议,直接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提高了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2.发展羊鸡养殖业。在美姑县马洛村、嘎姑乃拖村,学校开展“决战贫困、党员在行动”示范养殖项目,并出资近7万元为建卡贫困户购买基础母羊和草科鸡,逐步壮大“借羊还羊、借鸡还鸡”规模,健全“市场+合作社+农户”家禽业发展模式,先后为两村81户贫困户购买母羊187只、购买黑毛猪50头发展黑毛猪养殖,种植“青薯9号”土豆20余万斤,户均增值千元左右。

3.开展种植技术讲座。学校邀请**果品协会会长为蒲江县140名贫困村民开展为期3天的柑橘和猕猴桃种植技术专题讲座。聘请专业人士对当地土壤进行取样检测,经过对土壤pH值、电导率值等养分指标科学分析,确定了“千亩柑橘产业园•百亩柑橘观光园”产业提升计划。参培群众既学到了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了树苗种植成活率,又学到了果品保鲜储藏知识和市场营销技巧,提高了将种植成果转为经济价值的能力。

4.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学校结合巴中市巴州区清莲村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产品种植不成规模的特点,经过科学论证和村民研讨,确定了发展水果产业园区和观光旅游园区的方案,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大面积种植、规模化生产的方式,提高贫困家庭收入,带动和发展乡村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学校投入5万元建立产业试验区,实施开荒,修建机耕道,规模发展椪柑园和紫薇树景观树旅游园,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让困难家庭入股确保有稳定产业收入,同时合作社聘用当地村民,解决了困难家庭就业难题。

5.助力当地农副产品销售。为帮助美姑县产业发展,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请示**市委市政府,协调市财政部门在2019年度增加了20万资金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用于美姑县购买冷链车辆,解决山区农产品输送难题,持续提升当地群众经济收入。2020年学校在校内超市设置美姑、巴州扶贫产品专柜,帮助对口帮扶村的农特产品销售。学校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展“以购代捐”活动,累计购买扶帮扶村农特产品13万余元。

(五)助推文化扶贫,开展申遗和技术讲座

文化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发掘和发展当地文化,通过文化力量激活脱贫的内生动力,启迪群众心灵、鼓舞村民斗志。**市蒲江县的川西二人转“幺妹灯”是当地非常有名的一种文化表演形式,为打造区域文化特色,丰富百姓文化生活,防止传统文化流失,学校出资10.80万元修缮舞台和陈列馆,并与**云相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编排表演节目和录制宣传片,积极助推蒲江县大塘镇开展“幺妹灯”申报省级文化遗产工作。

(六)实施技能扶贫,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1.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学校领导赴凉山州深度贫困县布拖县实地调研后,根据当地政府的实际需求,实施帮扶新型农民技能培训项目。截止2019年10月,学校共选派了8名教师共20余人次到布拖县开展了九期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为来自布拖县合井乡、火烈乡、洛古乡等1171名家庭贫困人员提供了焊工、电工、砌筑工、灰土回填、墙面刷涂、中餐点菜、烹饪原材料切配、汽车美容、灯具安装等实用技能培训。

2.开展职业技术培训。针对美姑县全县无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学校为当地贫困群众开展“建筑、焊接、汽修、幼师”等多方面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实现了由帮扶单位“输血”到提高贫困群众自身“造血”能力的转变。

二、帮扶取得的成效

(一)打好控辍保学攻坚战

通过学校在美姑县嘎姑乃拖村、马洛村捐建幼儿园,累计为当地近300名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学位;并为贫困户子女提供免费到我校上学的机会。目前,两个村均无适龄儿童辍学的情况,有力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二)促进民族交流融合

学校为美姑县培训幼教师资约133人,提升了当地幼儿教师教学能力,使彝族地区的儿童掌握普通话技能,促进了彝族地区人民与各族人民的交流融合,并不断把普通话技能转变为自己就业、创业的技能。

(三)思想观念积极转变

在驻村干部和村委班子的积极引导下,各帮扶村大部分贫困群众逐步放弃“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将“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意识明显增强。蒲江县洪福村贫困户李祥林在江艳华老师的帮助下主动将茶园改成柑橘园,每年增收约4万元;巴中市清莲村贫困户岳永明积极发展养猪养鱼业,每年增收2万余元。

(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美姑县嘎姑乃拖村、蒲江县洪福村、简阳市大堰村等对口帮扶村逐步完善了教育基础设施、修缮了村委活动场所,实施了危房异地搬迁、改建了村级公共道路、连通了广播电视、开通了4G网络,民风民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国家“真扶贫”幸福感。

(五)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

学校为美姑县培训贫困人口近1000人,当地贫困群众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了充分就业,大大提升自身内生动力。蒲江洪福村贫困村民骆安良在学校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免费焊工培训,拿到焊工技能资格证书并实现再就业后,每月工资可增加收入500元。布拖县四棵乡贫困人员莫色尔你参加了布拖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和**市技师学院联合举办的焊工技能培训后,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金属加工焊接小作坊,技能带动了创业。蒲江洪福村贫困青年罗智远在学校汽车工程学院学习了汽车美容技术后,回家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通过技能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他自主创业梦想。

(六)激发村委干事激情

学校党总支与对口帮扶村村委“结对子”,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各村委成员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了村委干部带头脱贫致富的激情和信心。蒲江洪福村村委成功换届后,村委班子战斗力和个人业务能力明显提升,新任村支书主动带领村委班子成员引进牛郎山酒厂,并为酒厂新征土地90亩用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为当地村民新增近500个就业岗位。

(七)贫困群众致富能力持续增强

种植业规模逐步壮大,蒲江县洪福村柑橘规模达2300亩,猕猴桃规模达800亩,预计3年后,柑橘平均每亩产值约1万元,猕猴桃每亩产值约0.8万元。养殖业已初具规模,美姑县嘎姑乃拖村和马洛村81个贫困家庭养殖山羊320余只,合计经济收入25.68万元,除去成本每户可增加收入约2000元。

第6篇:教师精准扶贫帮扶范文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问题,是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了《修订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包括10个部分100 条,其中7个部分共有12条专门论及扶贫助困。其中第二条指出:应将技术和职业教育视为有助于减轻贫困的一种方法。世界银行(2009)研究报告指出,减贫重点应该放在增加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经济的知识技能培训、教育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提高自主治理能力等,为贫困居民创造脱贫发展的条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认为,教育扶贫就是指针对贫困地区教育和受教育人口进行投入和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使贫困人口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贫困往往和教育不发达同生共长,受教育程度对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化程度有很大影响,受教育程度低容易导致贫困。我国长期的扶贫开发得出的经验是: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1996 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总则中明确提出: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都把消除贫困作为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之一。职业教育是一种民生教育。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80%来源于农村,其余20%的学生大多是城市低收入家庭。每年有数百万的贫困家庭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了有效就业、体面就业。职业教育为我国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二、我国职业教育扶贫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促脱贫帮解困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贫困问题,新中国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 年)》、《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1996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10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等一系列政策规划。随着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2013 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2015 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吹响了全部脱贫、全面脱贫的号角。多年来,配合国家反贫困战略的实施,教育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开展教育扶贫。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或三农问题,教育扶贫从农村开始。1995 年6 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通过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农村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0年7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200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4 年3 月农业部等六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11 年11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2013 年7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在2014 年7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学习贯彻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指导和支持下,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大批技术技能人力资本,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国教育统计数据表明,2013 年与2005 年相比,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增加了1.1%,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增加了20.18%。其中,东部地区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下降了6.39%,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增加了9.25%;中部地区普通高中在校生下降了4.3%,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增加了8.81%;西部地区普通高中在校生增加了20.03%,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增加了59.89%。也就是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西部的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增加,三类地区都有增加,但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西部地区。从西部地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之比来看,由2005 年的1.77∶1 变为2013 年的1.33∶1;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比例由2005 年的36.13%提高到2013 年的43%,提高了7个多百分点。可以看出,近些年西部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但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更快。

(二)免学费政策保障了贫困学生人人就学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农村概念。进入新世纪,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贫困问题越来越凸显,国家对农村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扶持政策。在教育领域,农村中小学教育实现了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两免一补,建设标准化校舍,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改革创新示范校建设等。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从2007 年秋季起,国家设立中职学校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全日制在籍的一二年级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标准每人每年1 500 元,受资助学生约占90%。2008 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而且要逐步实行免学费。从2009 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开始免除学费;2010 年免学费范围由农村学生、涉农专业进一步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2012 年秋季起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进行了调整,扩大了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助学金制度,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享受免学费政策,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助学金资助。针对物价上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支出不断提高的实际,从2015 年春季学期起,助学金标准从1 500 元提高到2 000 元,旨在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已覆盖91.5%的学生。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基本成了一种普惠制,但对贫困地区学生影响最大。贫困地区的普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育水平也落后,加之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多,必然导致贫困地区学生升学率偏低,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却为他们免除了上学的后顾之忧,顶岗实习期间就可以拿到报酬、毕业后马上能够就业,上学效益明显直接,所以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三)东部和城市对口支援和联合招生

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扶贫开发战略的需要,国家和教育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支持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要求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支持农村和西部地区的职业学校,包括培养培训骨干教师,帮助改善办学条件,校长和教师去任职和办学,开展合作办学等。2003 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指导工作。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而且要与西部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教育扶贫等有效结合起来。针对城市和东部地区职业教育资源丰富、生源不足和就业市场潜力大的特点,而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不足、办学条件薄弱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二者合作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要大力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此后教育部还组建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协作会,成立相关组织,每年定期组织召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为东西部、城乡教育部门和学校之间洽谈提供平台。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对扩大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与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的东部地区职业院校,国家将通过奖补机制来予以支持。

在这一大背景下,各地区、各职业院校积极创造条件,以各种方式践行着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如,四川藏区等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项目实施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一条州内打基础、内地学技能的办学模式,7 年时间内地先后有90 所优质中职学校、5 所高职院校承担藏区9+3教育任务,共招收藏区9+3学生4 万余人。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与海南省9个市县联合办学,在全国首创以城带乡的1+1+1三段式办学模式,为贫困市县培养了近5 000 名毕业生。

(四)职业技能培训扶贫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国家就开始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扶贫工作,1995年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单位组织实施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帮助贫困母亲治穷、治愚、治病。《职业教育法》总则中明确指出: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失业人员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帮助妇女接受职业教育,扶持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1996 年,全国妇联与农业部共同实施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推广培训计划。此后,1999年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组织实施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2000年由全国妇联等六部门组织实施的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以及全国妇联实施的建西部美好家园行动,2003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的雨露计划,2003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2004年农业部等六部门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教育部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2010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2013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2015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把教育扶贫作为五个一批之一。

缺乏技能、难以就业是致贫、返贫的重要根源,职业培训是直接而有效的扶贫手段。政府设立扶贫专项资金,通过资助、引导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培养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等途径,推进技能富民、就业安民,扶持和帮助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发展机会和提高劳动收入成为技能扶贫的一条基本经验。各地创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如,陕西省实施了一网两工程,四川省开展了千万农民培训工程,浙江省开展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江苏省开展了两后双百工程等。这些有益的做法为今后技能扶贫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以往的教育扶贫,虽然不乏点对点的精准帮扶,但总体看,教育扶贫主要是针对区域性教育薄弱、广泛的贫困人口,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不够精准。对未来五年脱贫提出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指导思想,结合教育扶贫的特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各地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开展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扶贫。如海南省教育厅提出六个全的精准扶贫方略,湖北省制定实施了五个精准实施方案,甘肃省教育厅实施了7+1系统化的教育精准扶贫项目。总结以往的经验,借鉴各地的经验,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办学条件十分简陋,难以有效发挥精准扶贫的作用。根据全国建档立卡数据的统计分析,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主要是疾病、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四个方面。其中,因病致贫的贫困农户占42.1%,因缺资金致贫的贫困农户占35.5%,因缺技术致贫的贫困农户占22.4%,因缺劳力致贫的贫困农户占16.8%。[4]当前,精准扶贫面对的是2 000 多万户贫困家庭、7 000 多万贫困人口,也就是说有448 万贫困农户迫切需要掌握脱贫致富的技术技能。一些贫困地区积极谋划对职业教育的规划和投入。如甘肃省教育厅、省扶贫办联合制定了《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明确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到2017年,计划每年新增贫困家庭接受免费教育学生,中职8 万名、高职高专4.6 万名。到2020 年,每个地级市(州)办好1~2 所,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好1 所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中职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职教育比例不低于40%。这些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地方政府是难以实现的,需要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给予精准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满足精准扶贫的需要。

(二)积极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贫困地区职业院校一对一精准帮扶工程贫困地区职业学校也需要扶贫。长期以来,我们对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只注重资金的投入,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办教育仅有资金是不够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建设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建设和积累,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落实好国家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进一步发扬对口支援的政策。东部地区的省市政府、职教集团和职业院校对口支持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可以采取双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岗置换形式,即东部地区职业院校重点专业教师和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到西部地区任课、挂职,西部职业院校被代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东部地区任课、挂职锻炼学习。当然,在政府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的手段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增强贫困地区职业院校造血功能,变输血为造血。如,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依托东部职业院校进行委托管理、合作办学,委托管理和合作办学所需的经费由政府支付。结合转移就业扶贫,东部地区和城市职业院校与贫困地区开展联合招生,实行1+1+1办学模式,即一年在贫困地区职业学校,一年在东部或城市职业院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也可以采用一二分段二一分段三年对半分段等模式。__

(三)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发挥精准扶贫的主体

力量,贫困地区职业院校是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当地产业和就业需求,了解贫困人口的急切期盼,与贫困人口有着地缘、血缘的关系,甚至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扶贫的主体仍然是当地的职业院校。贫困地区应出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如,湖北省2015 年底全面启动了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实施 五个精准精准改造,让贫困户子女不仅有学可上,而且能上好学校;精准招生,让贫困户子女不仅拥有受教育机会,而且拥有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精准资助,让贫困户子女不仅上得起学,而且免费上学;精准就业,让贫困户子女不仅有业可就,而且能够持续发展;精准培训,让贫困农民拥有一技之长,能够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最主要的扶贫方式。多年的产业扶贫实践证明,许多贫困户在国家政策和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旦国家支持政策取消了,生产经营就陷于困境,这与贫困户缺乏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有关。因此,职业院校要配合产业扶贫,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密切配合,做好农民的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的培训工作。

易地搬迁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我国许多贫困地区民居生活的自然环境较恶劣,有的地区是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需要搬迁到适宜生存的地方。易地搬迁扶贫要让移民在移入地安居乐业,安居通过政府资金政策支持一般没有多大问题,但乐业需要多方努力,让移民掌握一技之长是实现乐业的重要条件。所以,移入地的职业院校也要针对移民从业需求搞好技能精准扶贫,使他们通过教育和培训,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能够好就业、就好业,尽快融入当地。

(四)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教师是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最薄弱、最稀缺的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我国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大多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师资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素质亟待提高。2014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21∶1,西部地区仍高达25∶1,青海、宁夏、贵州、广西四省份仍高达30∶1 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大于30%的省份有10个省份,东部11个省份中有7个,西部12个省份中仅占2个。我国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全国建立了100个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300 多个省级培训基地,国家设立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各省份也出台教师培训计划,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期间,部级培训和省级培训,一方面培训指标分配要向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倾斜,另一方面对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也要实施精准培训,尤其是省级培训,要准确识别培训对象和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

第7篇:教师精准扶贫帮扶范文

以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工作思想

五年来,我校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特别是关于脱贫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县局镇中心学校教育脱贫工作会议精神,以资助教育为核心,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加快教育脱贫步伐,促进教育强民、资助惠民。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二、政策宣传

1、五年来本年度对我校建档立卡学生及名低保学生家庭共每年都进行两次家访,宣传了扶贫政策,在所有家庭张贴了富平县教育局扶贫政策宣传彩页。了解了家庭贫困的原因,进行了有的防矢的帮扶。每年召开了两次家长会,向所有家长宣传了党的扶贫政策,学校通过学生大会、国旗下讲话、班会向所有学生宣传了扶贫政策。让国家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实行“两免一补一计划”,(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你、营养改善计划),对在我县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给予生活补助。

2、加强舆论引导。我校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群、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进一步统一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三、帮扶资助:

1、加强组织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处、政教处、后勤处、少队部领导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总务处郭靠善主任具体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监督落实各班贫困生资助及教育工作。学校每年都制定《杜村小学扶贫工作计划》和《杜村小学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

2、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生给予生活补助。

3、每年向所有建档立卡学生和低保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在家访期间,每次都向每位建档了卡学生发放了学习、生活、运动、防疫等用品。

4、帮扶老师每周不少于两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了解,和他们谈心、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上的疑难问题,给他们精神上以鼓励。并通过扶贫小程序上传扶贫过程,有力的促进了帮扶效果。

5、建立贫困学生档案。摸清贫困生及贫困生家庭的基本信息,了解贫困原因,方便教师在平时工作中给予恰当帮扶。

6、学校领导、党员、班主任老师、科任教师开展一对一贫困生的帮扶活动,在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前提下,确保每位老师选择恰当对象进行帮扶,此项工作中途不间断,并力争使帮扶对象品学兼优,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7、召开了建档立卡户学生家长、学生、帮扶领导党员教师三方见面座谈会,宣传了帮扶政策,引导家长如何让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力的促进了家校合作。

8、师生齐动员,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让所有学生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少点吃喝穿,省下零花钱”入手,实施爱心捐助、挽留贫困学生。不会使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四、帮扶成果:

1、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让贫困生走出家庭贫困的阴影。

鉴于这类学生的家庭特殊,他们往往会缺少家庭的关爱,生活中,学习上偶尔会有自卑心理。因此老师们都能从情感上真正地贴近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老师不断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要求全体教师平时都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集体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得孩子们能在学校健康成长。

2、生活上给予帮助,解决孩子们的后顾之忧。

贫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老师们为这些孩子们捐物、买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让他们不因为缺少学习用品而落下成绩,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在学习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第8篇:教师精准扶贫帮扶范文

一、目标任务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通过强化贫困家庭学生入园、上学、升学保障体系,实施教育人才支撑和对口帮扶计划,落实扶贫政策,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校校有帮扶”;确保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落实到位,完成2016年以来覆盖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督促未完成的覆盖贫困村项目按期完成;确保控辍保学、学校结对帮扶和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落实到位;完成教师交流、培训、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档案材料整理;完成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提升省扶贫重点村运动场地、辐射区域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巩固我县教育和体育事业总体发展取得的成果,顺利通过各级脱贫攻坚验收评估。

二、工作重点

(一)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情况

责任主体:办公室

1.2016—2020年局党委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情况。

2.2018年下半年局党委学习贯彻落实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

3.2019年上半年局党委学习贯彻落实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讲话精神情况。

4.2019年下半年局党委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情况。

5.2016—2020年局党委学习省、市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等情况。

(以上材料要求有学习贯彻落实的会议纪要,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的通知、学习内容、研讨交流发言等资料)

(二)印发文件和专题会议情况

责任科室:规划财务科、资助中心、基础教育科、人事科、教师工作科、法规科、装备中心、职教科、体育和运动服务中心

文件类:2016年以来省、市、县扶贫部门出台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历年工作总结和计划。

会议类:自2016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召开的系统内专项扶贫会议等通知、纪要、照片等相关材料。

落实台账:2016—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学生落实政策台账(按年度分学期整理,包括享受资助时建档立卡个人及家庭信息、享受资助项目、资助金额、发放时间等)。

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三)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

责任科室:资助中心

学前教育资助:对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予以资助,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200元,具体分为3档,1档1000元,2档1200元,3档1400元,建档立卡学生每生每年1400元。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寄宿生补助面为在校寄宿生的30%,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补助面为在校非寄宿生的8%,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建档立卡寄宿生和非寄宿生补助标准均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并享受免校服费、校车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认定条件为建档立卡、低保、残疾、特困供养、孤儿、父母一方亡故、单亲家庭等家庭经济困难情况。

普通高中资助: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就读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为在校生的10%,平均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标准2500元每生每年;对建档立卡、低保户、残疾、孤儿学生免除学杂费。

中职学生资助: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住宿费、教材费;为中职一、二年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全面落实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每人每年贷款额普通本专科学生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对在部属、外省高校就读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按实际缴纳学费标准给予补助;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

省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未资助建档立卡学生台账(明确未资助原因)。

(四)覆盖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情况

责任科室:财务规划科、基础教育科

1.“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建设规划文件及台账(涉及的贫困村学校)。

2.2016年以来制定的学前教育建设规划文件(财务规划科)。

3.2016年以来覆盖贫困村的学校、幼儿园建设进展情况,内设配备进展情况(台账及建设照片)。

4.2016年以来合作办园、农村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工作(应包含相应工作通知、活动开展的照片)。

5.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财务规划科、基础教育科

(五)控辍保学、学校结对帮扶和留守儿童关爱情况

责任科室:基础教育科

1.出台的学校结对帮扶相关文件和结对帮扶工作台账。

2.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室设立的相关文件和设立、使用情况台账(覆盖贫困村学校应进行特殊标注)。

3.2016—2020年控辍保学档案材料按年度分学期整理。

4.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

(以上材料应包括:印发的控辍保学相关文件、贫困户学生辍学排查台账、劝返复学通知书、送教上门台账及相关档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开展照片等)

(六)教师交流、培训、对口支援、扶贫协作工作开展情况

责任科室:人事科、教师工作科

1.出台的有关人事和教师培训工作中涉及扶贫的相关文件。

2.2016—2020年城镇教师乡村支教、教师交流、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农村学校教师招聘等工作开展情况。

3.2016年以来农村“三名教师”培养工作、贫困村小学校长、教师轮训工作档案。

4.2016年以来选派教师援青、、援渝支教情况。

5.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

(以上材料按年度整理,应包括通知文件、人员名单、工作台账及相关活动照片等)

(七)加大投入,提升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健身广场建设水平

责任科室:体育运动服务中心

1.场地建设。积极对接镇、办政府及村委会等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健身场地建设工作,力争让所有不达标的健身场所面积达标。

2.器材维护与配备。联系市体育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大全县健身场所的投资力度,重点做好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健身场所的器材维护和配备工作。

3.健身指导。结合2020年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加强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做好健身指导服务,切实提高健身质量和健身水平。

(八)落实好帮扶责任人联户工作

责任科室:法规科

进一步完善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各分管同志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机制,各帮扶责任人要密切联系贫困群众,严格落实帮扶具体责任。坚决克服不负责任、散慢懈怠、弄虚作假等工作作风,确保所有帮扶责任人每季度至少入户走访一次,疫情防控期间严格落实每周电话联系不少于2次,并结合帮扶工作实际和上级有关工作安排,随时入户走访,及时落实上级有关要求、排查问题解决困难。重点排查疫情防控期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空中课堂”学习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责任科室:职教科

1.出台的与职业教育扶贫相关文件。

2.2016年以来中职学校精准招生、定向培养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档案应包括招生文件、工作开展的照片等)。

3.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

(十)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责任科室:装备中心

1.2016年以来出台的与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文件;

2.2016—2020年农村学校网络建设、班班通建设、同步课堂开展情况包括:工作台账、相关文件、活动开展的照片等,应对覆盖贫困村学校进行特别标注。

三、节点安排

(一)自查评估。各责任科室完成脱贫攻坚档案和台账整理工作,3月底前形成教育脱贫攻坚自查评估报告,经局领导审核后报县扶贫办。

(二)问题查摆。4月份,迎接市局开展的覆盖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的教育脱贫攻坚评估验收督查,以问题为导向,彻底查摆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形成台账。

(三)整改提升。4月—6月底,教育攻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科室对各学区、各县直学校进行自查评估,从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边查边改、逐项整改。

(四)长效机制。9-12月,对原计划于2020年底前完成的工作任务,要强化工作举措,加快推进实施,11月底前全部完成。12月做好迎接省、市扶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我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验收,确保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自查评估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侥幸心理和松懈情绪,全面布置,精准细致地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确保教育脱贫攻坚责任、政策落实到位。

(二)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和体育局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扶贫办公室,形成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专班。

(三)强化舆论宣传。围绕扶贫工作重点,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典型宣传,使各项政策措施深入人心,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督,凝聚合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四)增强合作意识。脱贫攻坚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形成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各有关科室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各项教育脱贫攻坚任务。

(五)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有的放矢

第9篇:教师精准扶贫帮扶范文

二、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 (一)工作开展情况。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一切都得从头 开始, 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 熟悉工作环境, 我坚持做到了 “三 勤” :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三 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驻村后,在村两委成员的陪同下走村入 户对村情民意进行了细致的了解,摸清了村民的需求和产业现 状,为驻村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XX 村基本情况。XX 村位于 XX,全村面积近 X 平方公 里,全村辖 X 个村民组,常住和暂住人口约 XX 人,村党委下设 X 个党支部,现有党员 X 人;全村共有企业 X 户,其中集体企业 X 家,大型工业公司 X 家,餐饮服务及运输企业 XX 余家,个体捕捞户 近 X 家;全村全年经济产值近 X 亿元,固定资产投入 XXX 万元,利 税收入 X 万元,人均收入 X 万余元。

三、狠抓党建,谋求发展合力 作为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按要求我第一时间将组织关系转 到了村支部,目前本村支部共有党员 XX 名。为抓党建、强班子, 我利用区委巡查契机,召开支部书记会,强调了基层党建工作的 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下一步我将到党建先进模范村 观摩学习,进一步规范完善本村的党组织活动场所 ,抓好党内组 织生活制度具体落实。

四、依靠派出单位,服务经济建设 XX 村位于 XXX.目前,村里面临两项重要经济工作,一是推进 XX 项目,二是 XX 问题.作为区 XXX 局派出的第一书记,我积极与 局领导沟通,请局里给予政策支持和引导。X 月 X 日,局长 XXX 亲 自带队,副局长和业务科室人员一同来到 XX 村,倾听村里需求, 为村里答疑解惑,为下一步 XX 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XX 村XX2018 年 X 月 X 日

驻村第一书记日常工作情况汇报_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工作情况总结驻村第一书记 2018 年工作情况总结 2018 年即将过去,我到 XX 村也快要八个月的时间了,这八个月来,从机关工 作人员到第一书记,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不同,使我肩负的压力和责任更重, 酸甜苦辣,感触颇深.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XX 乡 XX 村为省级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XX 村坚持精准扶贫,因村 制宜,因户施策,通过实施 五个一批 扶贫攻坚和 一户一策 精准帮扶,2018 年成功实现 贫困村摘帽 ,2018 年预脱贫的两户贫困户都为他们申请了公益性 岗位,每月有八百元收入, 户脱贫 没有问题,所以我们 2018 年工作重点主要 放在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

工作开展第一大方面: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积极开展 党的精神 大 讲堂系列活动,学习宣传贯彻 党的 精神。党的以来,XX 村利用 农民夜校阵地,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开幕式、闭幕式,通过 第一书记上党课 、 百姓上讲台-我心中的 、 党的精神 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全方位 多形式对党的精神进行学习宣传贯彻。10 月 28 日,九九重阳节,XX 夜校 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庆重阳茶话会,在茶话会上,村第一书记李秀向 前来参加活动的近百名村民进行了精神宣讲, 前来听宣讲的村民坐满了夜 校教室。

11 月以来,XX 夜校 党的精神 大讲堂通过入户宣讲、课堂教学等形式开 展学习宣讲,从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讲起,从 XX 村五年来的变化讲起,从国家 大事到身边小事,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从报告的十三个部 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工作一一讲起,组织宣讲 10 余次,群众 300 余人。11 月 17 日,XX 夜校组织在家党员、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 20 余人,开展 百姓上讲台我心中的 , 活动再次对党的 精神进行学习, 参会人员人人发言, 自己的感受自己讲,大家围绕 党的精神 为中心,从实际出发,结合 XX 村的发展变化和自身情况,畅谈心中的 。特别是村科技示范户罗伦福、 致富带头人刘述琼、人大代表李秀琴的发言朴实感人,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 XX 村发展的期盼, 引起共鸣, 教室响起阵阵掌声。

11 月 24 日, 区委宣传部 党 的 精神宣讲队走进 XX 村,全村在家党员、群众代表、村三职 20 余人参 加。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冯云从国际国内形势分析、身边发生的变化,详细解读了 党的报告,内容详实,语言生动有趣,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12 月 1 日, XX 夜校舞蹈班正式开班,全村一百余名妇女在村委会文化广场经过 专业舞蹈老师的培训,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这是 XX 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所开展的精神专题培训, 今后, 我们还要成立 XX 舞蹈队、 XX 腰鼓队、XX 合唱团,让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下一步, XX 夜校还将继续开展 党的精神 大讲堂, 不限地点, 不限人员, 用坝坝会、入户宣讲等鲜活的形式将 精神传达到村民心中。

工作开展第二大方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助力,壮大集体经济 第一,产业扶贫,找准方向,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是依托香花子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与省贸易校、区农业局对接, 在传统茶叶种植的基础上,发展新品茶-黄金茶种植,2018 年共发放黄金茶茶苗 12 万株,实现种植 40 亩,2018 年,在村集体土地茶园里我们加大黄金茶种植, 建成黄金茶观赏园,种植规模近 100 亩。二是技术帮扶,提升贫困户发展致富能 力,着重增强造血功能。依托农民夜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实用技能培训, 如茶叶种植、 采摘、 加工、 厨师等技术培训, 让贫困群众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为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实现脱贫减贫提供必要条件,截止目前,XX 夜校已完成 法律知识学习、政策宣讲、感恩教育、健康知识共计 21 期,开展厨师培训、手 工茶制作、茶叶管理技术、猕猴桃种植技术、舞蹈等各种培训 7 期,邀请了来自 区委宣传部、区人社局、区档案局、区卫计局、区文新广局等区级部门、省贸易 校及本土的专家老师进行授课,培训学员近千人。经过夜校培训,全村拿到厨师 职业技能证书的村民 49 人,这个职业技能证书是经过市人社局职业技能鉴定中 心公证的主要就业依据,全国范围内通用,2018 年荣获名山区民宿达标的位于 至美茶园绿道旁边的怀林农家店主郭燕琼就是通过夜校培训拿到厨师证后开办 的。全村拿到手工茶职业技能证书的村民 53 人,XX 村五组村民李万雄拿到证书 后,准备在游道旁开办 XX 首家手工茶制作体验馆,目前正在装修中,明年春天 能试营业。职业技能证书为外出务工提供了更好选择,村民们学到了技术、增强 了法制观念、明白了道理,致富能力提升了,邻里之间更和谐了,日子美,心气 顺,生活越过越安逸! 第二,社会扶贫,动员力量,抓紧抓实抓到位 一是项目帮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社会各界支持,解决贫困群众关注的热点 难点问题。

2018 年以来,共实施灾后重建、水利设施、茶产业经济走廊整体提升、美丽乡 村、幸福美丽新村、川茶产业发展、提灌站等项目,估算总投资达 1600 万元, 通过产业发展、培育致富带头人的造血方式,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最终实现全面 脱贫。

二是健康、教育帮扶,建设标准化卫生室,配备村医,区卫计局多次组织蒙顶 山医院、XX 乡卫生院对全乡贫困户、老年人、妇女儿童进行免费身体检查,全 村新农保参合率 100%,对全村符合教育扶助条件的贫困户子女 2 人(罗梁君、罗 帅)进行补助申报,这两人同时也得到了隆力奇的助学补助。

三是文化帮扶,建成标准化文化室、图书室、广播室、文化广场,并配备器材 设施,多次积极邀请省贸易校、区文化馆老师进行文化艺术教学,联合内江师院 开展爱心助教,2018 年共开办绘画班 1 期,声乐班 1 期,舞蹈班

驻村第一书记日常工作情况汇报_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我叫 XX,XX 县人武部军事参谋,XX 年 10 月下派 到 XX 镇 XX 村人第一书记,XX 年 6 月 10 日转任帮扶 工作队队长,从事扶贫工作。本人在 XX 镇镇党委、政 府的领导下, 在 XX 村双委会成员的支持下, 心系贫困 群众,用心帮扶贫困群众,把党的温暖送到贫困群众 心上。

一、提高认识 深刻体会 作为一名下派扶贫干部,我倍感责任重大,更加 认识到扶贫尤其是精准扶贫工作非常重要、意义非常 大; 它是建设中国特色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 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天职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认 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 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教育扶 贫、健康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水平和身 体素质,才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打赢脱贫攻 坚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精准识别是前提。积 极配合 XX 村双委会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下,按 时按质全面精准完成贫困对象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工 作,并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精准帮扶是基础。在精准 识别扶贫对象的前提下,就要真正走进农户家中,进 第 1 页 共 5 页 一步了解贫困农户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是自然条件太 恶劣, 还是发展产业条件不够?是缺生产技术, 还是劳 动力不足?只有摸清了每家每户的贫困情况, 找准了各 家各户的贫困根源,确定好贫困户的贫困类型,才好 因户施策,确定具体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做到 帮扶精准。三是精准管理是保证。精准管理是一种意 识,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保证。要做好扶 贫资源的精准管理,首先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贫 困农户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不跑冒滴漏。四是 精准扶贫是根本。要落实精准扶贫,仅仅靠帮扶,靠 输血,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水、 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 活.条件;通过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发 展好下一代教育。只有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 的造血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让 贫困不再滋生,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

二、端正态度 踏实工作 一是加强自身学习,切实提高扶贫工作本领。为 了把此项工作干好,不负党的重托和群众厚望。认真 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国家移民方针政策和十八大精神, 学习农村各种养殖业等实用技术,努力提高为人民服 务的本领。在进村入户开展民意调查、召开村组和党 第 2 页 共 5 页 员坐谈会等活动期间, 及时将所学到的党的理论知识、 养殖业实用技术和国家有关移民方针政策向当地群众 进行宣传、讲解,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 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增收路子。鼓励他们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消除等、靠、 要被动思想, 积极主动走致富增收路。

通过不断宣传、 讲解,增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增强了基层 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同时也及时为当地群众答疑 解惑,消除了各种矛盾隐患,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认真搞好调查研究, 积极探索助民增收路子。

选择什么样的扶持项目能让当地群众尽快地富裕起 来,并得到实惠,是我们刚刚下来开展帮扶工作的每 位工作队员面临和思考的问题。为了摸清帮扶点的村 情、户情,本人与其他同事、村干部一道进村入户开 展村情、户情调查,全面摸清和掌握了帮扶点的基本 情况。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当地群众对实施人畜 饮水工程、种养殖业等项目比较积极,且要求迫切。

针对这一情况,使工作明确了帮扶目标,确定了要求 尽快启动实施的帮扶项目。

三是积极抓好所包村的组织建设。坚持“围绕经 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巩 第 3 页 共 5 页 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农村基层组 织建设为己任,积极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 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支 部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组织、每名党员成为脱贫致富 的排头兵。

四是真心实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在所帮扶的 张凤娥脱贫工作中,针对张凤娥智障,缺劳力原因致 贫,和村双委会、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多次探讨、 研究,决定由熊光聪代管发展猪苓种植产业。为孩子 购买学习用品,为孩子补课,联系学校为孩子减免学 费,定期为张凤娥打扫卫生,义务劳动。

三、积极努力 成效明显 一是精准识别得到坚强,通过九种情况鉴定、数 据清洗,使 XX 村精准识别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程 序合法、档案齐全,为我镇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扶贫进展顺利,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本人 和其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XX 村扶贫工作开展有声有 色,道路得到了硬化,水、电入户率 100%,环境卫生 显著改善,贫困人口收入明显提高,医疗保险、义务 教育等全覆盖。

三是扶贫工作良好,通过对各户贫困户一对一帮 第 4 页 共 5 页 扶,对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中蜂养殖、中药 材种植等产业帮扶,有效引导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 增加了收入和脱贫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