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精选(九篇)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

第1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一、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按照投入产出的具体指向内容不同,分为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

从宏观经济效益讲,投入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实际耗费,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产出指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提供满足国家、公众需要的服务和利益。从价值角度讲,包括工资、税金、利润、利息等等。某些经济活动即使没有税金、利益,站在国家的角度考察可能仍然具有经济效益,如技术开发实验,公共事业部门等等。可见,宏观上的投入产出是十分广泛的概念。

微观经济效益,主要指企业经济效益。投入就是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产出就是企业创造出的收入。产出与投入相抵,就是利润。企业投资过程,就是用已有的资本,利用外部环境,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使资本不断增值的过程。在宏观经济中一些投入产出内容如人力、自然资源、银行信贷资金、税金等等,在微观经济中都成为了外部环境。例如:借入资金投入经营,取得收入后就归还借款、支付利息。借入资金的循环过程是加大资本创收能力。企业可以视经营状况多借少借或不借。一个企业尽管缴纳了很多税金,支付了很多利息,如果它本身亏损,资本不断减少,虽从宏观算帐有经济效益,但因没有经济效益可言,投资人则认为是投资失败。

同一经济内容在宏观与微观中的这种变化,源于宏观、微观利益主体不同。而由于宏观经济效益、微观经济效益的计算内容不同,经济效益指标就不同。会计上讲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指微观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根据上述对经济效益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就是反映企业投入、产出关系的指标,基本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效益=产出-投入

经济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投入

经济效益是绝对指标,反映有无效益以及效益大小,经济效益水平是相对指标,进一步反映效益水平。从上述两个指标衍变出来,反映投入、产出和比较结果的整体、局部状况的各项指标即构成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二、利润指标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理由如下

1、利润是企业投入产出关系最综合的绝对额反映指标。企业节约投入,降低成本费用,可以增加利润;企业开拓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多创收也可以增加利润,每次具体经济效益最终汇集为企业利润。

2、利润是企业维持再生产的条件。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利润,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如果企业年年亏损,那么,企业就不可能生存。

3、利润是企业投资者追求的现实目标。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利润的绝对额越大越好。提高盈利水平也是为了在有限资本投入的前提下,获得更大利润。一般情况下,投资者都会采取投入更多资本或是提高盈利水平等多种方式来增加利润。

4、销售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资本增值率等相对指标都是以利润为前提,是利润指标的延续,并非投资者直接追求的目标。如果以其某一个为核心,如资本利润率,由于资本投入不一样,很可能得出获得一万元利润时的效益要优于获得一百万元利润的错误结论。

5、利润数额大小还反映企业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资本利润率再高,如果利润的绝对额不大,在市场的大浪中还是不堪一击。只有利润的绝对额大,才有能力承担潜在风险,获得长久稳定的经济效益。

6、利润是人们普遍认可、被广泛使用、能直观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

三、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分析》一文有如下的不妥之处

1、进行两数比较时方法不全面。既称“经济效益是一个比较量”,那么,就应包括两数相减得出的绝对比较和两数相除得出的相对比较,这是统计学的基本常识。因此,《分析》一文中认为“某些总量指标……不能直接说明经济效益”是不妥的。

2、将“利润指标”排除在经济效益指标之外,更是不妥。《分析》在认为“经济效益指标是财务成果比率指标”的同时,以此为据举例说明利润不是经济效益指标。前文已述利润是收入与成本的绝对和相对比较结果,包含绝对指标,应属经济效益指标。

3、混淆了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内涵。《分析》用“资金利润率”指标为核心,认为“企业经济运行成果之全貌,一般先从分析资金利润率入手”。首先,资金利润率=营业利润÷投入资金总额×100%,从宏观上,分母是全部社会资金占用,包括资本和负债,分子则应包括工资、利息、税金、利润等全部宏观效益;从微观上,如分子只含企业利润,分母就不应包括负债,分子分母应时时注意保持口径一致。从绝对技术角度看,“资金利润率”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如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不变,仅是筹资方式不同,筹资成本对利润产生不同影响,其资金利润率就会不同。如企业付息前利润率高于银行利率,以发行股票方式筹资,此时资金利润率就高,以银行贷款筹资,资金利润率就低;而计算资本利润率,结果却正好相反。传统的资金利润率是一个计算内容和意义模糊不清、没有实用价值的指标,不是完整意义的经济指标。

第2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讲求和提高经济效益不仅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途径。旅游经济效益,是指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占用和消耗同有效成果之间的比较。所谓劳动占用和消耗,是指旅游企业和部门在规划组织旅游活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占用和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即旅游成本和费用等。所谓有效成果,是指旅游经济活动的最终产出,它既包括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又包括通过旅游经济活动获取应有的利润,从而为企业发展积累资金。在一定的劳动占用和耗费情况下,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满足程度越高,旅游经营部门或企业的旅游收入越高,对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越好,则表明旅游经济效益越好。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因此,旅游经济效益既有和一切经济活动相同的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旅游经济效益是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旅游经济活动通常由旅行、餐饮、住宿、交通、观赏、娱乐等多种活动所组成,因而旅游经济效益实质上是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各种要素作用发挥的好坏,最终也必须体现在经济效益上,因此旅游经济效益不仅体现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使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及其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而且还要体现整个旅游产业的宏观经济效益,并通过旅游活动及其较强的产业带动效应,把旅游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辐射、渗透到其他产业和部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出旅游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

(二)旅游经济效益的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经济活动必须面向市场,以旅游者为中心。这就要求旅游经营部门和企业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必须树立为旅游者服务的经营思想和观念,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考虑,尽可能提供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是获取经济效益的前提。在充分满足人们旅游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和利润,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因此,从以上两方面来衡量旅游经济效益,可采用以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即接待游客人数、游客逗留天数、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旅游利润和税收、客房率、游客人均消费、游客投诉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以及服务质量等多项指标。

(三)旅游经济效益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旅游经济效益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也有量的规定性。旅游经济效益的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为取得旅游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必须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内和指导下,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含量和改善服务质量来实现。经济效益的量的规定性,是指旅游经济效益不仅能用量化的指标来反映,而且还能通过对指标体系的比较作分析,发现旅游经济活动中的问题,从而寻求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旅游经济效益质和量的规定性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离开了质的规定而片面追求量的目标,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旅游经济发展宗旨和方向,甚至成为不良社会行为生长的土壤;反之,若只考虑旅游经济效益的质的规定性,而没有量的追求,就没有积极开拓的进取精神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难以实现旅游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把旅游经济效益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保证旅游经济活动健康、正常地开展,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因素

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既有经济、技术因素,又有政策、法律因素;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等。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就必须对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研究。

(一)旅游者数量及构成。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和旅游服务的对象,也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前提。旅游者数量的多少与旅游活动中所占用和耗费的劳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若以较少的劳动占用和耗费,而为更多的旅游者及时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则旅游经济效益就好;反之,若为一定的旅游者服务而劳动占用和耗费不断增加,则旅游经济效益就差。因此,旅游者数量的多少对旅游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

旅游者数量及构成对旅游经济效益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者数量的增加必然相应增加旅游收入,从而提高旅游主要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利用率,增加旅游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占用和耗费,特别是表现为固定费用部分(如基本工资、折旧、管理费用等),在一定范围内会随旅游者数量的增加而相对减少,于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者数量越多,则对于每一个旅游者所花费的成本费用就相对减少,从而相应使旅游经济效益增加。

此外,在旅游者数量既定的情况下,旅游者逗留时间越长,所需旅游服务项目越多,则每个旅游者的平均消费支出就越大,于是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就越高。因此,不仅旅游者的数量规模大小对旅游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旅游者的结构状况也对旅游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二)旅游物质技术基础及其利用率。旅游物质技术基础是指对各种旅游景观、旅游接待设施、旅游交通和通讯、旅游辅助设施的总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旅游物质技术基础与旅游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关系。通常,旅游物质技术基础条件好,则吸引的旅游者就多,旅游人数多必然使旅游收入增多,而劳动占用和耗费相对减少,从而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就应促进旅游业适度超前地发展各种旅游设施,尽可能配备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物质技术设备和手段,以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耗费,为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同时,还必须不断提高旅游物质技术设施的利用率,而提高旅游物质技术设施的利用率,就意味着花费在单位游客上的劳动占用和耗费减少,从而降低旅游成本,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三)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旅游活动全过程涉及到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是相互联系、衔接配套的。因此,在旅游活动中能否有效地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能否高质量地组织和安排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就直接影响着旅游经济效益。因此,在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中,一定要针对不同旅游者的类型、需求特点、消费习惯等,有目的地规划和组织好旅游活动。尽可能在旅游时间安排上张弛结合,留有余地,保证旅游时间有效利用;在旅行线路上尽可能安排紧凑、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提高旅游者的兴致,使其得到最大的身心需求满足;在旅游服务质量上,要礼貌谦和、服务周到,使旅游者真正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四)旅游业的科学管理。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最根本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离不开现代科学管理。因此,旅游行业必须科学地组织劳动的分工与协作,把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衔接好、做好配套,才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决定劳动生产率能否提高的关键,因而要积极安排好培训,以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旅游经济效益评价

要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就必须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这也是评价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准。通常,对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价必须重视对以下方面的比较分析: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果同社会需要的比较。旅游产品作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购买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它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只有当旅游产品能够有效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时,才能实现其价值。否则,不仅不能体现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使旅游经营单位遭受损失,而且会因旅游者的反面宣传而使旅游产品失去更多的客源。因此,必须努力生产和提供旅游者满意且又物美价廉的旅游产品,才能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果同劳动消耗和占用的比较。作为广泛经营部门和单位,为了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必然要耗费社会劳动,占用资金,从而形成旅游经济活动的成本和费用。如果旅游经济活动只讲满足社会需求,而不计成本高低,则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因此,要讲求经济效益就必须把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果(主要是利润和税金)同劳动占用和消耗进行比较,以评价旅游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旅游经济效益的好坏。

第3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一、利率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利率是金融资产的价值表现,它作为经济杠杆,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利率不仅可以了解国民经济是如何以利率为桥梁来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可以了解微观金融资源价值的最优配置。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是它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利率也可以调节投资,它对投资在规模和结构两方面都具有调节作用,国家政府可以利用利率对资本流动所起的导向作用,通过实行差别利率政策,影响资本的流向。利率还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要达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须保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断变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即从不平衡走向平衡。而利率对供求总量的平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对企业而言,利率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对个人而言,利率影响其经济行为。一方面,利率能够诱发和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合理的利率能够增强人们的储蓄愿望和热情,不合理的利率会削弱人们的储蓄愿望和热情。另一方面,利率可以引导人们选择金融资产。在现实生活中,利率发挥作用并不是无条件的,某些人为的因素或非经济因素可能会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限制,要使其发挥作用,适当的利率水平也起着决定作用。过高或过低的利率水平都不利于利率作用的发挥。利率水平过高,会抑制投资,阻碍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利率水平过低,又不利于发挥利率对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因此,各国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都十分重视利率水平的确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市场化利率决定机制形成的过程中,应逐步确定并适时调节适当的利率水平。

对影响利率波动的因素西方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影响利率的基本因素有储蓄、投资、货币供给和需求,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投资或货币需求量增加(减少)时,利率将上升(下降);货币供应量或储蓄增加(减少)时,利率将下降(上升)。而我国由于利率受到管制,对利率波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对利率的研究将会成为热点。那么在利率完全开放之前我国利率的调整与投资、储蓄、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如何?符不符合理论分析?本文将利用计量模型对因素的长期波动关系做简要分析。

二、数据选取和计量经济模型建立

影响利率的因素很多,如平均利润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等。为了影响因素的可数量化和收集,本文选取的原始数据为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R,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居民储蓄存款S,均为年度数据(贷款利率的年度是以月为权数加权得到),样本区间为1995年到2004年,共10年(表1)。并利用EVIEWS软件对上述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对该方程进行统计检验,即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线性回归方程:R=a+bI+cS+ε。利用OLS法估计该回归模型参数,并对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检验。所得估计模型为:

R=11.89856+0.000346I-0.000255S

(3.735301)(-4.978289)

R2=0.897326F=30.58857

D.W=1.305592

在上述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R2=0.897326,表明该回归方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相当高,在一年期贷款利率R的变动中,由解释变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和居民储蓄存款S变化引起的为89.7326%。表明了本文选取的这两个解释变量的变动对一年期贷款利率的变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系数b=0.000346,表示整个样本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每增加1亿元,一年期贷款利率R将上升0.000346%,b为正数,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和一年期贷款利率R呈现正相关关系,符合投资和利率变动的客观经济规律。系数c=-0.000255,表示整个样本期,居民储蓄S每增加1亿元,贷款利率R将降低0.000255%,c为负数,表明居民储蓄S与贷款利率R成负相关关系,这与现实中居民储蓄与利率成反向变动相吻合。

另外,在方程显著性检验中,F=30.58857 (>临界值),通过了检验,认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和居民储蓄S对一年期的贷款利率R的整体影响显著。在变量显著性检验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的P值为0.0073(<0.05)通过了T检验,认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对一年期贷款利率R的影响显著。同样,居民储蓄S的P值为0.0016(<0.05),通过了T检验,认为居民储蓄S对贷款利率R的整体影响也显著。

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从长期观察,一年期贷款利率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同向波动,而与居民储蓄呈反向波动,这符合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也部分符合新古典学派关于利率的理论。同时可以看到贷款利率对投资的边际倾向为0.000346,而对居民储蓄的边际倾向为0.000255,这说明一年期贷款利率对投资的变化更为敏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国在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运用利率杠杆调节投资的作用显著,二者的密切联系导致投资的变动对贷款利率的影响比居民储蓄对其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它们对利率的弹性仍然很微弱,利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微弱,可能是因为我国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不强,虽然非国有经济的投资对利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由于非国有经济的投资不占多数,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依然很弱。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弹性低,可能与我国的居民收入偏低、资本市场不发达有关,这是因为在低收入水平条件下,利率的升降很难令居民从维持生存和温饱的消费部分中压缩一部分用以增加储蓄,因此,居民储蓄对利率的作用不敏感。同时,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同样制约着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弹性。

上述模型只是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一年期贷款利率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我们知道这种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影响利率的因素较多,诸如上文提到的平均利润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等因素在模型中均未体现出来。在制定利率水平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对模型进行修正。

设修正值为D,修正后的模型为:

R1=11.89856+0.000346I-0.000255S+Di

Di=D1+D2+D3

式中:D1为平均利润率,D2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D3为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第4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实验教学

一、引言

我国经济正处在以新常态为特征的新阶段,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转型,在此背景下,经济学教育也处在关键性的转折时期。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培养面向市场并为市场服务的人才是经济学教育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且更加多元化。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人才。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长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其二次就业能力。但在短期内,却不能直接影响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给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传统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重,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常常缺乏思考和创新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经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内容广泛、前沿性强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也应当不断革新,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国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从案例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出了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信度等概念。二是利用复苏情景的方法进行探讨,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理论及课堂互动有显著作用,能够弥补案例研究的部分缺陷。三是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在课堂上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经济学实验来解释和检验微观经济学理论,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得到了美国经济学教育协会的大力倡导。诸多经济学家也针对“完全竞争的新古典理论检验”“寡头市场的价格形成”“柠檬市场”“公共物品搭便车”等问题都设计了精巧的课堂实验。国外的研究为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实验软件和实验平台建设也为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出国内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和实验,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增加,促进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改善。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从微观经济学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授课内容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来源于微观经济活动,要求学生了解市场机制、需求、供给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普遍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导致许多内容难以理解。国内教材编写内容偏重于理论方面,概念、公式多,案例缺乏,习题也偏重于理论。碍于授课时间和实践条件等原因,学生经过讲授式学习,仍不能化理论为分析工具和能力。面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能应用所学理论。如何在教授理论的同时又让学生有所收获,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经济学素养,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

(二)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要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比较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保持率最高的是主动性学习,模拟实际案例,主动做事和参与的有效率高达90%;讨论和演讲的知识保持率达到50%;如果仅是被动听讲,知识保持率仅为20%。改变传统的听讲课堂,教师设计以探究性、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和自主性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可有效运用web3.0分享与参与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背景,以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以项目汇报演讲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和讨论。目前各高校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日益重视,还可借助实验室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资源和辅助教学手段,根据知识的传播、人的认知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层次模糊

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培养目标清晰,学科设置在不同学习阶段差别化特征较为明显。例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及耶鲁大学等名校课程的设置层次鲜明,分为基础课程、高级课程和研讨班。相比之下,国内地方财经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的层次不够明显,多数将其统一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面对层次、基础、目标各不相同的学生,作为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教学目标、教学难度渐次提高的特点。其次,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比较注重学科和理论发展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分析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以问题分析为导向,以能力培养和鼓励思考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思维模式更加多元和活跃。国外经济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丰富,一年级多为通识教育,经济学原理作为公共课,在随后二年级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将系统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目标定位细化,如斯坦福大学强调三项目标定位:熟知现代社会各类经济现象、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技能、具有评估公共政策的实际才能。相比之下,我国各学科间的划分界限仍比较严格,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较少,对学科发展前沿关注度也不够高。

三、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与授课方法改进

(一)课程目标定位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

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即基于经济人假设,在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最优选择。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学习中,应始终贯穿着对经济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分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围绕各种现实,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运用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目标设定上,要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直觉为主”指的是在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经济直觉”就是一种用经济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凯恩斯曾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习微观经济学,不仅是了解基本原理,更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对于初学经济学的学生,应该把重点放在培育经济学直觉上,对其经济学素质的构建将大有裨益。“工具为辅”指在强化经济思维培养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必要的数理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分析工具。但是与经济思维相比,数理工具处于“辅助”的地位。“突出实践”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把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实现从“黑板经济学”到“生活中的经济学”的飞跃。

(二)综合利用各种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理论讲授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理论还原到现实经济生活,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案例、实验中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课堂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方法。

1.以复苏情境法进行案例教学

采用“复苏与再生”情景法,选取经典和成果案例,结合环境、结合情景和结合演化三部分构成,设计“模拟表演”“模拟设计”,把交易过程再现,尝试生成和测试案例,尽可能使案例研究结论贴近现实,加强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与分析。在案例的选取上应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设计案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有众多经典案例,但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家,还有一些案例年代久远,会让学生觉得脱离现实,说服力不强。从报刊、网络上选取当下新闻热点为案例,取材于日常生活,又能反映热点问题,本土案例的设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激发学习热情。案例在体现知识性和时代性的同时,表现出了趣味性和实践性。如以春节期间购买回家火车票的案例,增强学生对需求规律及需求、供给弹性的理解;以明星演唱会门票价格变化的案例,体现价格歧视和消费者剩余的理论分析。以情境复苏法进行案例分析,还原真实经济情境,理论与所设的经济情境相呼应,激发学生的经济学直觉,增强对经济情境的思考和体验,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使得微观经济学教学回归真实世界,增强学生对真实世界问题的敏感性,又锻炼了用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

2.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运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游戏中深刻理解经济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国内诸多著名研究型大学也纷纷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通过实验课堂,学生主动参与并思考反馈,改变被动式听讲的单向信息流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与研究潜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我校的经济学综合实验课堂上,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市场竞价销售等环节实景模拟参与某个产品的生产、买卖过程,对市场竞争中价格机制如何通过供求作用自发形成及背后的深刻原因有了亲身体验。通过模拟实验启发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深入思考,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应用创新能力,是未来经济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明确课程目标层次,增强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方法和条件,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微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独特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方法的思路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清晰多层次教学目标,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衔接的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力求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并重结合,与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接轨,培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主动式学习改变大学学风,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创新性实践人才。

作者:赵怡虹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庆.实证中的思辨———论经济类实验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4).

[2]吕晓英,蒲应龚.实验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

[3]王尉东.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5).

第5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政府审计; 金融安全; 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39-02

一、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的构建需要遵循重要性、充分性、规范性、灵敏性、可操作性、互补性和开放性等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金融安全预警指标在重要的审计业务环节或对重要的审计对象与内容建立健全审计预防措施,实施审计预防;而对于一般审计业务环节或对一般审计对象与内容,则实施一般审计预防操作。充分性要求所选取的预警指标审计范围要宽,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考虑。规范性要求所设计的指标应尽量采用国际国内中央银行监管预警采用的指标,以保持审计口径的一致,便于审计数据的比较研究分析。为了与国际其他机构或历史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对比,在设置指标时,应尽量与《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风险指标及其概论基本保持一致,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还应考虑现行的有关制度与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一致,以便国内金融机构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灵敏性要求所设计的指标灵敏度高,即指标的细微变化就能直接反映出审计风险程度的发展变化。可操作性要求所设计的指标可量化,每个指标都能有精确的数值表现,并易于取得相对准确可行的数值信息。鉴于我国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指标的设计应尽量简单、明确,力求做到少而精、易收集并且能够抓住内容、突出重点,而指标体系的数据应易于从相关的渠道获得。互补性要求所取的指标之间要相关联系、密切配合,组成科学的有机整体。只有各指标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才能客观地反映金融风险的状况,才能在复杂金融活动中发挥金融预警作用。开放性要求预警体系设置的指标不能一成变化,而是随着金融环境和业务活动的发展应及时改进和完善。

(二)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的选取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指标选取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反映。宏观层面指标包括: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波动率;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储备指标:国际储备与进口付汇之比、国际储备与短期外债之比和国际储备与广义货币之比(本处所指的广义货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及持有准备近期内变现的长期投资等衍生金融资产);外债指标:外债总量与出口之比、年度还本付息与出口之比、偿债率、负债率及外债的期限和币种结构;流出、流入资本的构成和期限结构指标: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之比、长期外债与短期外债之比;通货膨胀率;利率和汇率指标:利率的变化系数、汇率的变化系数;贷款规模指标;价格变化指标:大盘指数变动率、板块指数变动率。中观层面指标包括:利率敏感系数;期限指标;汇率离差率;股价指数;股票市盈率;证券化率。微观层面指标包括:资本充足指标:资本充足率、资本与总资产比例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指标:不良贷款率、次级贷款率、可疑贷款率、损失贷款率和贷款欠息率;盈利能力指标:资本利润率和资本收益率;流动风险指标:存货比例、资产流动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质量管理指标:投入与产出比、人才拥有的变动系数、违规案件的数量与波动率、内部控制的评级。

(三)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

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可以综合利用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收集到的信息,纵向深化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成果的利用,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系统和事前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功能。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审计信息收集系统就是政府审计机构将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审计结果进行汇总,及时、有效、全面地收集有关金融机构的审计信息;审计信息评估系统是对所收集的审计信息进行评估,以判断信息的重要性;审计信息评价系统是对审计信息评估系统的深化,对被认为重要的审计信息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深入分析;审计信息的处理系统是根据审计信息对国家金融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将相关的审计信息落实到实际;审计信息的监督系统贯穿于上述四个审计信息系统。

借鉴国内外有关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可以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这三个方面出发,设计一套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各个层面的指标数据根据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所收集到的数据,并与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经验数据相比较设计相应的权重。同时,应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对各指标制定不同的变化系数,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在构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综合指数。

I=βiKiWi

其中:I表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综合指数;βi 表示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系数;Wi 表示各层面预警指标的权重;Ki表示各层面预警指标的分数。

二、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联动性分析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三个层面指标体系之间存在着联动关系。从理论层面上看,微观层面是构成宏观层面的基础,而中观层面是联系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纽带,所以,微观层面指标的变化及其累积必然会通过中观层面指标的传输反映到宏观层面的指标,从而导致宏观层面指标的变化。从形式层面上看,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都关注利率、汇率指标的变化,但宏观层面关注的是绝对水平,中观层面关注的是相对变化幅度,而利率、汇率又正好是微观层面的预警主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中的价格杠杆,资金的流动是三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联动机制。从现实层面上看,如果客户大量提取银行存款,导致微观主体的商业银行的主体预警指标很快恶化,同时,如果这些被提取的资金转移到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上,必然会导致这些市场对利率、汇率指标的较大压力。则必然会导致中观市场和宏观市场预警指标出现异常变化,导致整个安全预警指标的恶化。

参考文献:

[1] 陈英姿.以安全性为主要目标 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 [J].审计研究,2009,(4).

[2] 蔡春,李江涛,刘更新.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基本依据、作用机理以路径选择 [J].审计研究,2009,(4).

[3] 赵保卿.“免疫系统”与审计的预防职能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5).

[4] 张长全.中国金融开发与发展中安全预警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与科学出版社,2008.

第6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公共财政;宏观财政;微观财政;公共经济;公有经济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经济学为基础,并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财政学也正在经历重大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新的事物不断产生,旧的事物继续存在,新旧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特殊的转型状态。当前财政学教材版本众多,内容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使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在财政学教学中,对经济转型期财政学属性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才能走出困境。

一、公共财政具有公共属性,但以私人财政为基础

社会经济部门可划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两大部门。私人部门包括个人、家庭和厂商,公共部门主要是指广义的政府。研究私人部门行为的是私人经济,或称私人财政。研究公共部门行为的是公共经济,或称公共财政。我国习惯上将私人财政称之为财务,而将公共财政称之为财政。因此,在我国,财政仅指公共财政或政府财政,不包括公司和家庭等私人财政。因此财政具有公共属性,而不具有私人属性。从辩证法角度看,公共性与私人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公共”是“私人”的汇总,“公共”建立在“私人”的基础之上[1].

私人财政源于私人商品,公共财政源于公共商品。根据商品的特征不同,可将商品分为私人商品和公共商品,私人商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公共商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私人商品市场上,供求均衡决定商品的最优数量,私人商品的供给曲线来源于所有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的横向加总,而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的单个需求曲线横向相加得到。与私人商品不同的是,公共商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公共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由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纵向加总得到的[2].

对于私人商品来说,效率要求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相同,且等于边际转换率。只要市场是竞争性的,且运行良好,就能保证这一条件成立。对于公共商品来说,边际替代率之和必须等于边际转换率。因为每个人必须消费相同数量的公共商品,效率要求每个人对所提供的最后一单位的总评价等于社会提供给它的增量成本。当私人商品在竞争市场中交换时,人们对私人商品的评价不会说谎。但是,人们对公共商品可能会隐瞒其真实偏好。这种让别人付钱,自己坐享其成的动机称为免费搭车者问题[3].公共商品的存在使得市场缺乏效率,同时公共商品的供给相对不足。因此,私人商品由私人部门提供更有效率,而公共商品由公共部门提供更有效率。

私人财政是私人部门为提供私人商品,满足私人需求,凭借私人权利,进行私人支出和私人收入的经济活动。与之相对应,公共财政是公共部门为提供公共商品,满足公共需求,凭借公共权力,进行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的经济活动[4].因此,公共财政具有公共属性,不具有私人属性,但公共财政以私人财政为基础,与私人财政对立统一。在财政学教学中,应注意比较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才能使公共财政生动具体,脱离私人财政谈公共财政是抽象生硬的。

二、财政是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的统一体

一谈到财政,有人认为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微观经济学集中研究构成经济的个体单位———厂商、家庭和个人———的行为,研究这些个体单位的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范畴。政府同样属于经济的个体单位,而非经济总体,因此专门研究政府的行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范畴。相反,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特别是诸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平易这类总量指标的变化[5].

经济有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分,财政也有宏观财政和微观财政之分[6].宏观财政研究政府行为对经济总量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总量进行宏观调控,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有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共预算,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实现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有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有进行需求管理的短期财政政策和进行供给管理的长期财政政策。

微观财政研究政府作为一个部门的行为。“经济人”假设: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所追求的经济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该假设不仅适合私人部门,同样也适合公共部门。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是带有不同的具体利益内容同时又抱有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的个人进行经济活动的一个舞台。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主要由两大市场组成:一是经济市场,二是政治市场。经济市场上的行为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企业(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商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7].政治市场主体包括选民、政治家和行政官员。

微观财政不仅研究政府作为一个部门的自身行为,还研究政府对私人部门的直接管制。政府管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及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政府管制可以分为直接管制与间接管制,直接管制又可分为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间接管制解决的是垄断与不正当竞争问题,社会性管制解决的是外部性问题,而经济性管制则是为了解决自然垄断与信息不对称问题。

因此,财政既具有宏观属性,又具有微观属性,财政是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的统一体。财政既研究政府行为对经济总量的作用,也研究政府作为一个部门的自身行为,还研究政府对私人部门的直接管制。在财政学教学中,既要看到财政的宏观属性,又要看到财政的微观属性,宏观财政具有微观基础,离开微观财政来谈宏观财政是空中楼阁。

三、现代公共财政等价于公共经济,但有别于公有经济

公共财政的研究范围不局限于政府的收支,而是拓展到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因此,公共财政学也称为公共经济学,或者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现代意义的公共财政等价于公共经济。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是按商品特征划分的,而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是按所有形式划分的。

公有经济的典型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后改为国营企业,现在称国有企业。从规模上看,国有企业可分为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小国有企业。我国实行“抓大放小”策略,采取多种方式放活中小国有企业。从类型上看,国有企业既有竞争性国有企业,也有垄断性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国有企业亏损累累,我国实行“国退民进”战略,政府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垄断性国有企业有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我国垄断性国有企业主要是行政垄断,即采取行政手段,限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进入,维持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的限制减少,但对民营企业的限制仍然较多,造成“一等国民是国企,二等国民是外企,三等国民是民企,四等国民是民众”的现状。相对于竞争而言,垄断不增加社会财富,只是将财富从消费者向垄断厂商的转移,相反,垄断减少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损害社会福利。因此,应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尤其要反对行政垄断,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取消对民营企业的种种歧视和限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一种公共商品的公共提供并不一定意味着也由公共部门生产,比如政府提供路灯照明,并不一定设立国有企业生产路灯。政府是否出资设立国有企业生产公共商品,取决于效率。如果市场更有效率,政府设立国有企业生产公共商品则不可取。混合商品一般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但政府提供混合商品也不一定意味着也由公共部门生产,比如政府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并不一定要设立公立学校和医院,政府也可以直接补助学生和患者,由学生和患者自行选择学校和医院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

第7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一、激发学生兴趣,化深奥抽象为浅显易懂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较为深奥、抽象,文字、公式以及图表较多,在教学中,容易因为学生们缺乏兴趣而效果低下。教师应该多采用新闻事例以及身边的经济现象对知识点进行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理论与实践更充分的结合。教师亦可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做一些生动活泼的课件以打破课堂的沉闷。并优化教学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变困难为简单。同时,教师应该多向学生介绍学习经济学的好处,并向其讲清楚经济学学习的难度,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

二、引导接触热点,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融入

新闻每天都在更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接触财经新闻,探讨经济热点。一来,注重经济热点的学习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有利于其日后的工作生活。

二来,对于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微观经济学就是厚厚的充满了难懂的数学公式和文字图形的教材,微观经济学里面的专业术语和统计数据让他们觉得既枯燥又无味。而教师利用经济热点来引出知识点则可以让课堂更加活跃,打破学生“理论无用论”的错误观点。另外,与学生们共同探讨经济热点,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在帮助教师自身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能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学习进度,变死记硬背为有效引导

正如我们前文所分析的一样,经济系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即使有在大一时学过微积分,但也不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熟练的把微积分的知识运用到微观经济学的课程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微观经济学,理解书本中繁复的公式以及图形,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多注重基础的知识。例如“弹性理论”,在碰到这类需要用到微积分知识的课文时,不应该就微观经济学的课本理所当然的向学生授课,而应该更注重学生对微观经济学中与微积分相对应的那些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举一些简单的数学案例,先简明扼要向学生讲解一下相应的数学知识,激起学生对微积分的记忆,再进行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这样定然能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和数学公式。

另外,微观经济学还有很多坐标曲线,如“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就有一般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需求曲线、吉芬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等十几种曲线。虽然每条曲线都易于理解,但是容易弄混。有一句这样的谚语“Tell me ,I will forget;show’me,I may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都只能做到“tell and show”这样的话,学生就很容易忘记,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例如,我们在讲曲线的时候,我们在向学生讲解的同时,也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自己画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课前的备课,在讲解课本的同时,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最终将所有知识掌握,铭记于心。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熟悉概念原理,并能在操作的时候纠正学生的错误,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四、重视学习形式,化结果检测为过程调控

第8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西方财政学;财政学理论;理论基础

abstract: since 1892 bastable (bastable, cf) published in the "public finance", more than 100 years, western finance has developed, but their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problem is there are always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finance point of view belongs to the fundamental economics, but contains a certain degree of political science,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of cross-disciplinary; the financial activities of major and fundamental is the micro-economic activities, but also includes derivative macro-economic content.

key words: western finance; financial theory; theoretical basis

财政学仅是经济学,还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学科?

最初的专著性西方财政学是从经济学角度展开论述的,巴斯塔布尔指出,“从最初意义上看,财政科学是经济研究的产物。 ”(注:bastable,c.f.public finance.london:macmillan & co.,1892,p7.)汉特(hunter,m.h.)1921年《公共财政学大纲》第一章第三节标题就是“公共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注:hunter, m.h. outline of public finance.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1921,p4.),尽管作者接着于下一节“公共财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也指出了财政学与政治学、历史学的密切关系,(注:hunter, m.h.outline of  public finance.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1921,p4, pp5-7.)但并不否定他的关于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观点。

与这种经济学观相反,西方财政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了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观。道尔顿(dalton,h.)1922年的《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第一句就指出,“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注:dalton, h. principles of public finance.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 sons,ltd., 1922,p3.)不过, 由于英美早期财政思想传统的影响,直至本世纪50年代末为止,认为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看法在西方财政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张随着社会抉择理论从60年代开始逐步被纳入西方财政学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社会抉择论从威克塞尔开始,就是主张政治程序进入财政分析视野的。为此,作为社会抉择学派代表人物的布坎南,在1960年《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一书“前言”中就指出,财政学是涉及经济学与政治学两个方面的学科。 (注: buchanan, j. m. the public finances:anintroductory textbook.homewood:richard d.irwin,inc.,1960,pvii.)此后尽管许多财政学著作不再指出财政属于何种学科,但由于它们所包含的有关社会抉择论的内容,总或多或少涉及到政治学的分析。所以,现代西方财政学尽管从根本上看属于经济学,但又具有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将其视为纯经济学科的看法,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财政学仅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学兼有?

宏观经济学是本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的产物,在此之前西方财政学是谈不上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财政政策的成功运用,它逐步进入西方财政学中而成为其重要内容,就很自然了。这样,西方财政学除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之外,同时出现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威廉斯(williams,a. )1963年的《公共财政与预算政策》一书,就鲜明地体现了这点。该书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a编:微观经济学”和“b编:宏观经济学”,前者分析的内容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和预算范围等问题,后者则分析了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与增长、预算与经济政策等问题。(注:williams, a.public finance and budget policy. new york:prederick a.praeger,publisher,1963.)纽曼(newman,h.e.)1968年的《公共财政学引论》指出,公共财政学所分析的政府三大任务,即穆斯格雷夫所指出的效率、公平和稳定,前二者属于微观经济学,而后者即稳定任务则属于宏观经济学。(注:newman,h.e.a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fin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inc.,1968,p223. )温弗雷(winfrey,j.c.)1973年的《公共财政学:公共抉择与公共经济》, 也将财政的微观与宏观问题分开论述,即该书第三篇为“微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税收与公共支出;第四篇为“宏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的财政政策。(注:winfrey,j.c.public finance: public choices and the public economy.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1973.)此外,其后还有许多西方财政学也包括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表明传统地只局限于微观经济分析的西方财政学,已开始接纳宏观经济内容了。

但与此同时,许多西方财政论著仍坚持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传统。这点,只要看一看许多西方财政学仍然不包括财政政策的内容就可明了。布朗(brown,c.v.)和杰克逊(jackson,p.m.)1978年的《公共部门经济学》就明确指出:“……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是限制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知识范围内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使公共部门经济学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应直接归功于微观经济理论。”(注:brown, c.v. & p.m.jackson.public sector economics.oxford:martin rober-taon,1978,p7.)瓦格纳(wagner,r.e.)1983 年的《公共财政学: 民主社会中的收支》一书,也将财政学研究对象归入微观经济学中。他指出:“公共财政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分支:公共抉择和运用微观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学,检验的是公民个人对公共抉择的反映。”(注:wagner,r.e.public finance: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in a  democratic society.little brown & co.,1983,p4.)罗森(rosen,h.s.)的《公共财政学》在1995年的第四版中,仍未将财政政策内容包括在内,并且也如同其他许多主张财政学仅属微观经济学的财政学论著一样,设有专门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的篇章,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注:rosen,h.s.public finance.4th ed,homewood:irwin,1995.)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财政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主张。

进一步看,就是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内容的许多学者,也仍将财政学的分析基点和重点放在微观经济分析上。在西方财政学界有着很大影响的阿特金森(atkinson,a. b.  )和斯蒂格里兹(stiglitz,j.e.),在其1980年的《公共经济学教程》引言中指出, “最认真地说,(本书)不打算包括稳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内容。……在穆斯格雷夫时代,他可以在其《公共财政学理论》(1959)中包括210 页的有关稳定政策的内容。然而,自那时以来,经济学出版状况变了,人们在文献中对该问题作了大量的精彩描述。所以,我们的重点仅放在(政府)目标而不是稳定政策上。”(注:atkinson,a.b. & j.e. stig-litz.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 new york:mcgraw—hill,1980, pxv & p4. )尽管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含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至少表明了作者仍是将财政学重点和基点放在微观经济学上的。对此,米尔利斯(mirrlees,j.a.)在奎格里(quigley, j.m.)和斯莫琳斯基(smolensky,e.)1994年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总结性地指出:“在穆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学理论》中,他以三个政策目标:配置、分配和稳定等术语,概括了他的主题,……。该书以超过200 页的篇幅研究了稳定问题,即我们现在称之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在较后的教科书即阿金森与斯蒂格里兹的《公共经济学教程》(1980)中,宏观经济政策问题被排除了。……公共经济学,甚至公共财政学,被认为仅涉及配置和分配问题。而稳定问题则被留给宏观经济学及其教科书。”(注:quigley,j. m. & e.smolensky, ed:modern public 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p213.)

然而,西方经济学关于微观和宏观的划分,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而争论不休,这造成了西方财政学的争论和困惑。也是在奎格里与斯莫琳斯基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由戴门德(diamond,p.)撰写的第八章名为“配置与稳定混一的预算”,资源的配置属于微观经济学问题,而经济的稳定属于宏观经济学问题,因而该标题清楚表明了作者将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两大内容统一于财政的意图。(注:quigley,j.m. & e.smolensky, ed: modern public finance. 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p213.)

附带应指出的是,即使在主张财政也应包括宏观经济学内容的西方财政学著作中,其体系内容的大部分以及基础部分仍然是微观经济分析。因此,西方财政学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不在于有没有包括微观经济学基础,而在于有没有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总之,尽管现代西方财政学已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从根本上看,它沿袭的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传统。此外,西方财政学在其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还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变化而变化。早期西方财政学专著已包含了福利经济学思想,这在道尔顿《公共财政学原理》第二章“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中就有反映。作者在该章中批判了萨伊的“金律”,即“最好的政府是支出最少的政府,最佳的税收是数额最低的税收”的观点,反对了传统的“税收邪恶论”,提出了财政和税收的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注:dalton,h.principles of public finance. london:george routledge & sons,ltd.,1922,pp7—15.)此后,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支的福利经济成为西方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关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问题的分析,最终落实到社会福利函数所确定的最大效用点上。这使得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与私人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一样,都统一到福利经济学基础上来了。这是西方财政学完全建立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理论表现。

西方财政学的价值理论基础

不管是主张财政学具有何种学科性质,西方财政论著都必须对财政问题进行大量经济分析,因而必然要受到当时流行的经济学价值理论和概念影响,必然或迟或早地按照已变化了的经济学价值理论和概念来修正与重构自身的理论体系。

在英语财政学专著出现之前,西方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已经发生,边际效用价值论很自然地成为西方财政学的价值论基础。道尔顿的《公共财政学原理》鲜明地体现了这点。他在该书第三章第二节提出,私人分配支出所应遵循的边际效用相等原则也应运用到公共支出的使用分配上来,指出:“除了法律上的意义以外,公共当局并不是一个人,难以象一个人那样预计各种支出的边际效用。但政治家们据以开展行动的总原则仍是相同的。对于公共当局来说,各种公共支出的边际效用应该相等。从理论上看,既定支出总量在不同项目之间分配就是这样决定的”(注:dalton,h. principles of public finance.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 sons,ltd.,1922,pp17—18.)

在1928年的《公共财政学研究》一书中,皮古也有相同的表述:“就如一个私人应当通过在不同支出类别之间保持平衡,从而以其收入获得更大的满足一样,作为一个共同体通过其政府的活动也应如此。”(注:pigou,a.c. a study in public finance.london:macmillan & co.,ltd.,1928,p50.)皮古接着还运用这些原则,去解决公共部门如何决定哪些公共服务应予提供的难题,指出“支出应当用于战舰还是用于济贫,应按此种明智的方式,即由它们各自所提供的最后一先令所产生的相同的真实报酬来决定。”(注:pigou,a.c. a study in public  finance.london:macmillan & co.,ltd.,1928,p50.)按皮古的看法, 这一方式可用来得出某一精确的社会平衡点,即如果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存在体,“支出就应在各方面逐步增加到这一点,此时花费的最后一先令所获得的满足,应等于由于政府服务而相应要求的最后一先令所损失的满足。”(注:pigou,a.c. a study in public finance.london:macmillan & co.,ltd.,1928,p50.)皮古所建立的这一模型被称为皮古模型,是现代西方财政学关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若干著名模型中的一个。这样,皮古就从边际效用价值论出发,在理论上界定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资源配置的最佳点。

不过,皮古等人引入西方财政学的,是当时通行的可测度的、可比较的、同一的基数效用函数。这一效用函数在本世纪30年代,随着帕累托新福利经济学取代了皮古的旧福利经济学而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主观的个人评价的序数效用函数,等效用曲线等帕累托概念也被运用到财政学上来。其后西方财政学对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模型问题的分析,对于税收以及其他各种财政效率问题的分析等,也都建立在效用无差异曲线上了。

这样,私人经济分析所能适用的价值理论和其他基本概念,都被运用到公共经济分析上来了,公共财政学不再是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相抵触的一门学说了。与西方经济学在价值论上的统一,无疑为西方财政学在本世纪60年代及其以后的大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条件。

西方财政学理论基础分析的借鉴意义

第一,财政学从根本上看是一门经济学,但又具有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

关于财政学仅是经济学分支,还是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问题,我国财政理论界也曾有过类似争议,即关于“财政是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问题的争议,这是本世纪60年代初由于财政本质问题争议而引发的。此后,在后的80年代初,我国财政理论界结合着新的历史背景旧话重提,又一次以财政本质问题为中心形成了对此问题的争论高潮。这些争议大致形成了三大类不同的观点:(1 )主张财政属于经济基础,仅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认为只能从经济的角度去分析财政问题;(2)主张财政属于经济基础,但又兼有上层建筑的性质, 或者主张财政既是经济基础又是上层建筑。这就不能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待财政问题;(3)主张财政属于上层建筑。在我国财政理论界, 持第三种观点的人数很少,大部分持第一、二种观点,并且第一种观点还有逐步占据优势的趋势。但如同财政本质问题一样,这一争议在当时被视为是一种纯学术的探讨,经过那两次争议高潮之后,至今已极少有人问津,除了在高校教学中作为一种理论问题介绍外,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在实践中,人们则是将财政作为经济工作来对待的。

然而,财政作为政府的分配活动,它采用的不是市场自愿等价交换的方式,而是由政府以强制形式完成的;它不是以市场为媒介和通过市场渠道来完成的,而是由政府在国家预算的形式下,通过政治程序的安排与运作来展开的。这样,财政的运作过程就直接表现为是对市场的否定,具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和因素。对于计划经济来说,由于其本身就否定着市场,本身就政企不分,因而财政这种非市场性与计划经济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提财政的经济性而不提政治性,并不影响问题的实质,即不影响人们实际上从经济和政治两重角度去考虑财政问题。

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同。由于此时政企必须分开,这样财政所包含的两重属性合一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它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但作为通过政治程序直接安排和操作的活动,它又与政府的具体政治制度和规则密不可分。此时如果只谈论财政的经济性,其结果只能是忽略政治程序在财政活动中的作用,忽略政治权力凭籍财政分配介入和干预企业正常市场活动的可能性,这显然是不利于根据财政的特性去指导财政实践的。

我国财政理论否定政治程序是财政活动的内容之一,在实践上导致了忽视乃至否定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财政制度与程序的结果,使得我国实际财政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程序的规范、制衡与监督。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进展,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政治权力本身的不规范行为,导致了我国财政新老问题和弊端的急剧膨胀与扩大,是目前我国财政经济工作分配秩序严重混乱,腐败浪费低效猖獗的关键原因所在。因此,承认基本上是一门经济学的财政学,具有一定的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正视财政活动中所具有的政治性质与内容,在实际的财政工作中相应地从整顿规范与财政相关的政治程序和规则入手,使之从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基点转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点上来,才是对症下药之举。为此,在以经济学为基础理论的同时,也有必要从政治学角度来开展我国的财政研究。

第二,财政学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也包括着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关于财政学以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问题。我国财政学从未讨论过这一问题,但由于我国财政理论强调财政是国家作为社会中心组织进行的一种分配,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进行的活动,因而人们理所当然地视财政为一种宏观经济活动,而否定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待财政问题。在最近的政府机构改革中,财政部被列入宏观部门之内,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对此,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下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当时正是以否定企业的独立自主性和以国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直接安排国民经济活动为体制特征的,并且此时的财政是国家从整个社会角度安排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和基本手段。但在市场经济下则不同。此时社会的经济单位已不再是国家而是企业了,此时财政从宏观上调控经济尽管是其极为重要的内容,但尊重企业的独立市场运营主体地位,确保国家不干预企业正常的市场活动,则是我国政府和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学会的崭新内容。

西方财政学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财政问题,对我国是具有重要借鉴作用的:

1.西方财政学从微观角度分析财政问题,是隐含着这么一种涵义的,即此时的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其地位如同企业和个人一样,都是身份相等的市场活动主体,即企业和个人是处于市场有效运行领域的活动主体,而政府则是处于市场失效领域的活动主体,它们进行的都是同等的资源配置活动。这样,它们之间除了依法正常交往如照章征税纳税之外,只能是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干预,而不能是国家凌驾于企业和个人之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干预它们的市场正常活动。

第9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中级微观经济学;微课;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77

1课程教学目标与教材的选择

微观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初级微观经济学主要注重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中级微观经济学作为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和科研兴趣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做出分析和解释。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笔者所在学校的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创新与试验班等多个专业均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结合这些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基础,综合考虑后,笔者选用美国经济学家哈尔・R.范里安编著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作为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授课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编排有序、推理严谨,层层深入。该教材还配有课后习题与解答,便于学生自学和巩固知识。

2授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模型和理论

中级微观经济学里面有很多比较抽象的数理模型和数学推导,采用了“边际分析、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分析方法,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充分理解这些经济学模型。不少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到比较困难。教材里面有几个章节还涉及概率论的知识,比如“不确定性”、“风险资产”以及“拍卖”这三章就涉及均值、方差、期望效用等概念。笔者授课的学生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就开始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然而学生此时尚未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如果直接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讲授这部分知识,学生就会一头雾水,无法理解。

2.2部分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微观经济学里面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基本理论,学生很可能会觉得早已对其熟知,没有新鲜感,从而学习兴趣不足。对于那些比较抽象而艰深的内容,部分学生则有畏难情绪,不愿深入钻研,也就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2.3教材的内容繁多而课时不足

中级微观经济学涉及面广,涵盖的内容很多,但其教学时数一般都是51课时,课时明显不足。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就必须快速讲授,无法保证每堂课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或者是每节课尽量详细讲授且留出足够的与学生互动的时间,却无法完成全部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之间往往顾此失彼,不能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

3改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3.1应用“微课”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具有针对性强和时间短的特点。“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点与疑点)录制内容短小精炼的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课件、练习测试及师生在线问答互动等辅教学资源。学生要学好《中级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不仅需要高效的课堂学习,还需要课后复习与做习题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与强化训练。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也可以压缩很多知识点的授课时间,给教师在课堂上加强案例教学和师生互动留有更多余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必须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可采用学习情况汇报等方式将微课学习纳入课程成绩的考核。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微课课件的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校普遍在进行课程建设,如果同一门课程的微课资源不进行有效整合,就会造成教师重复劳动和课程建设成本的增加。因此,高校之间有必要加强微课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提高课程建设的效率。

3.2借助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那些枯燥的概念和抽象的数学模型。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引出理论、以案例印证理论,或者以应用理论来分析案例,都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教材中的案例多数是国外的案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但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并非密切相关。教师应该多采用那些学生很熟悉的经济现象作为授课素材,并启发学生开拓思路。例如在讲授“拍卖”这一章时,用学生很感兴趣的网上竞拍的案例来导出问题,分析竞拍者应采用什么样的报价策略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又比如在讲授“机会成本”时,首先不直接提出机会成本的概念,而是先让学生讨论“破窗”这种很可能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有人认为破坏玻璃窗可以通过乘数效应而创造大量需求,这种观点乍一看似乎有理,但实际上是片面的、似是而非。启发学生思考“破窗理论”的谬误之处,从中引出C会成本的概念。破坏玻璃窗不仅存在机会成本,而且还导致无谓损失。也可以就此开展案例专题辩论,让学生在热烈的辩论中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并提高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

3.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整本教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的不同章节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前后章节融会贯通。例如,教材的第七章分析了社会保险金指数化与消费者福利的关系。教材中利用无差异曲线图,根据消费者均衡点的选择来说明社会保险金指数化为何可以增加消费者福利。若没有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也许学生对该问题就不会有进一步的思考。但实际上还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对其作出解释。发生通货膨胀后,社会保险金指数化只是消除了通货膨胀导致的收入效应,但替代效应依然存在,即在实际收入不变的前提下,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消费者选择的需求束发生变化。因而社会保险金指数化在保证消费者效用水平没有下降的条件下,保留了物价变动带来的替代效应,由此使资源的配置得到改善,消费者的福利增加。因此在第八章讲授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后,就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前一章提出的社会保险金指数化问题还能作出何种解释。若学生不能迅速反应,就提示学生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来分析,从而使学生既能加深对两种效应的理解,又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同一个问题,启发思维的活跃性。

3.4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重点教学内容

由于中级微观经济学涵盖的教学内容很多,至少应安排64课时。但实际情况是除了经济学专业,其他专业都不太可能在51学时的基础上再增加课时。在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重点教学内容,以便学生重点掌握与本专业联系最密切的经济学知识。例如,为财政学专业的学生授课,应将涉及税收和公共物品的章节作为重点来讲授。对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应重点讲授外部效应等内容。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授课,则应将不确定性、资产市场和风险资产这些与金融学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重点来讲授。考虑到学生尚未学习概率论等数学课程,应先向学生简略介绍相关的数学名词与公式,再讲授对应的章节。由于整体经济的变动源于单个经济单位决策的变化,因此消费者的偏好、选择以及厂商供给决策等关于个体决策的内容,对各个专业都应该重点讲授。

总之,在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需要采用“微课”和案例教学等各种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总结经验和失误,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5.

[2]谢超峰.中级微观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金融教育研究,2016,(3):8184.

[3]邹晓涓,叶洪涛.微课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反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7):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