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高等教育论文

第1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1.研究对象

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

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逻辑归纳法等。

二、结果分析

1.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招生情况

对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的调查得知,该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几乎全是本科生,因此,XX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时的起点是一样的。通过调查发现,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情况有增有减,但基本保持平衡的状态。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高校就业问题一直是受到人们热议的问题,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并不很好,从我们开展的调查的情况也能看出来。据调查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12年的就业率平均54.8%,13年平均就业率45.1%,平均下降了9.7%。造成这一现象的发生,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不断增加,基本上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一方面,政府已采取很多的措施进行了调整,但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来看,跟发达国家比较,国内的服务业在GDP中比重还相对较小,而这一行业是最能容纳就业率的地方。这一矛盾,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减少。大学生的工作选择就只能是基层、中小企业、农村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渠道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毕业生的大量积累,很多人在就业岗位上感觉比自己的期望值要低,于是转头走进别的行业。另外,受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就业压力也慢慢增大。第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毕业生希望选择去类似政府、学校等事业单位或是国有企业,这些单位相对稳定,有固定收入,也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和空间,因此,对于体育专业毕业生来说,可以选择的渠道就更加狭窄。第三,对于一些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就业单位,一般都是对整个专业知识要求比较低的。如一些社会的体育培训机构,根本不需要相应的本科文凭,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

三、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的建议和措施

1.调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积极适应当前国家对体育人才的各种需求,对体育专业教育相关要求进行调整,按照国家总体规模控制好体育专业人才的招生规模,大力发展社会体育专业等,加强体育院校层次的控制,对不同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不同的定位,避免造成学生资源的浪费。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的灵活性,重视体育专业大学生全面素质和各种综合能力培养,积极培养为社会各个层次所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2.不断提高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注重提高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同时也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宽口径的培养模式,进行学科交叉环境下的综合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适应社会各种岗位需求,全面提升各种社会能力,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未来的就业面和就业选择。

3.努力培养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业意识

培养创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精神就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实施创业教育,通过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船业意识,拓展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加强对体育创业指导课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

4.调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心态、树立正确就业观

在就业的引导和教育过程中,高校应该组织好对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引导,多方面、多渠道、多领域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要教育学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进入到公务员或是视野的队伍中。同时,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也不是铁饭碗,国家也在逐步尝试建立能进能出的制度。要积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保持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

四、结论

第2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通常我们把概念理解为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对所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和提炼,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提升,即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思维形式。正是因为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结果,因此概念当然也随着社会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概念作为知识单元或理论的基石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是“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7]亦如黑格尔所说:“任何定义都是整个理论的浓缩,概念的展开就是全部理论。”[8]认识无疑源于实践且是对大量实践经验进行抽象的结果,但其反作用于实践即引领指导实践发展的前提,又基于人们能够把高度浓缩的抽象的概念或理论通过其特征和要素的展开使之具体化、可观测、可实践。高等教育现代化绝非只是一个概念符号,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进程,后者则要求我们必须把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个抽象概念转化为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操作价值的理论指导,否则高等教育现代化就难以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且也不具实践意义。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和要素的讨论之所以必要,就在于两者不仅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直观可视的具体化和基本构成,更是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行动的要领和方向所在。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讨论中我们已经有所触及,因为特征本来就是用来描述概念的。基于上述高等教育现代化概念的讨论,可以确定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决不是其内部独立要素的反映,而是高等教育内部及其外部诸多具有共性的特殊关系的体现。限于篇幅这里仅把这些关系归纳如下: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国际比较及国际化目标追求,又是一个注重本土现实的过程;高等教育现代化既包含数量发展的要求更强调质量的要求,是精英高等教育与普及高等教育的结合;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和状态;高等教育现代化始于国家竞争和国家现代化需要,又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并构成国家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基础;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建立在本土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关系高等教育宏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又是作为高等教育实施者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两者的结合,缺一不可;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理念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现代化的结合等等。

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概念的讨论我们还获得一个认识,高等教育现代化绝非是一个孤立的抽象概念,无论作为目标还是过程的变量其操作价值就在于它是由诸多具体表达高等教育某一状态或过程即一组高等教育要素构成的集群概念。因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多要素参与的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复杂状态和进程,根本无法用某个单一的高等教育术语来描述高等教育现代化及其进程。如果我们认同“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确实较好地表达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或者说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这一陈述是真实可信的,据此前提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这一基本理论的演绎获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以下六个主要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1)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这是30%以上的适龄青年有机会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的概念,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率先达成的基本目标。(2)高等教育的高质量。高等教育有两个基本职能或核心使命即人才培养和知识贡献,高等教育的高质量概念是杰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体现,高等教育的数量规模如普及化程度毫无疑问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之必需,但它必须是一个由效率及质量保证的数量规模概念,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现代化。(3)高等教育的善治结构。高等教育事业及实施高等教育的组织———大学均为复杂系统,其系统结构及内外部关系的复杂性、活动与目标的多样性等特征,决定了包括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构建特别强调效率优先、民主管理、整体设计、法治保障的治理体系即善治结构,这是确保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组织条件和制度前提。(4)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现代化本身就是国际比较且反映高等教育之国际最先进状态和最高水平的概念,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构成和体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素之最。为此,本文在第三部分将专门讨论之。(5)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计算机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普及及其日新月异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它对传统高等教育提出了从高等教育概念到高等教育方法手段的全面挑战并把高等教育带入了全新的大教育时代。尤其是由美国一批世界著名大学发起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运动,使得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已经不再是少数大学的垄断及少数知识精英独享的特权。这一由信息通讯技术的现代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高等教育途径方法而且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和大学的概念及其存在的方式和意义。尽管其对传统高等教育还未形成所谓颠覆性的挑战,但诸如MOCs这种全方位的具有海啸般冲击力的高等教育信息化趋势已不得不为国际社会所高度认同,并被视为代表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6)高等教育的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根本不同于学历教育社会,无论是高等教育的提供者还是接受者均不再只是以提供或获得某一特殊阶段的高学历为目的,高等教育学习成为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满足兴趣爱好和知识更新需要的闲暇教育和终身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理想,它是一种体现了学习时空的开放性、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学习机会的公平性、学习者的全民性、学习过程的主体性的社会形态。高等教育的学习化社会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终身化的社会诉求,也是让人们终身参与高等教育学习得以实现的基础。因此,高等教育的学习化社会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终极目标。或许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反映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但上述六大要素构成了高等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高等教育现代化如何实现

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长足进步,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还很大,除了规模总量,我们在高等教育效率和质量等方面尚无优势可言。这使加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显得尤其迫切。毫无疑问,以世界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最高水平及最强状态为基本特征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然而当我们认识到高等教育现代化之重要性及其强国作用的不可替代后,如何实现并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则成为我们当下面临的紧迫任务。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代中国巨变的成功经验,“改革”与“开放”两个关键词即可高度概括。正因如此,党的十后新一届党中央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破冰之船、载梦之舟。同志也多次告诫全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9]高等教育作为国家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且甚为复杂的系统又何尝不是如此?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也唯有选择改革开放别无他方。1.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讨论我国近几年来先后出台了三个2010-2020年发展纲要,即《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们注意到后者与前两者标题有所不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其为“改革和发展”纲要。从“改革”置前的词序安排逻辑解读,其是否具有我国之教育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前提的意蕴?教育的发展特别强调改革先行原因有二:一则缘于教育作为一种最为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涉及的社会因素包括利益诉求者最多,因此对教育的要求最多反应亦最强烈。其二,我们的教育积淀的久而未决的问题太多,在这些教育与政府、社会、学校、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相互缠绕的诸多复杂关系尚未理顺、矛盾尚未解决、障碍尚未搬除之前,教育的顺利发展则成为不可能。具体到高等教育亦然,尤其是对具有超越传统高等教育模式意味的高等教育现代化而言,改革毋庸置疑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动力和手段。就旨在以推行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而言的高等教育改革来说,必须率先解决好两个问题:其一,我们能否把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缩小与世界高等教育先进水平差距的不二选择并努力实践之,首先取决于我们有多大的决心和勇气改革落伍于时代和落后于世界的高等教育理念及陈规旧制。同志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10],“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11]。国家如此,处于国家体系架构中的高等教育子系统亦然。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和知识发展,这是高等教育内生的功能,其他均为由此衍生的社会职能。高等教育及其实施者———大学的这样两项基本活动决定了高等教育及大学有其不同于其他的内在规律,规律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可违逆。如果我们欲望高等教育更好地为体制服务,即让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强国之作用,为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那么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能否率先从观念体系和制度机制上革除阻碍高等教育及大学按其规律办学治校育人的不利因素。这样一种触及深水区的改革实践无疑要涉及同志所说的属于智慧范畴的认识问题,以及我们是否有更大的政治勇气敢于选择具有攻坚破冰意义的重大改革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高等教育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以效率和质量为目标的追求,因此以效率优先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核心价值,并以此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价值统领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及高等教育现代化诉求的,更何况提高高等教育及其实施者———大学办学治校育人和知识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原本就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2.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讨论热力学理论把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具有社会科学方法论意义的系统论把社会系统不仅定义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而且认为系统也是“由人财物及信息、技术等不同要素及其有机关联构成的组织”。所谓开放的社会系统即与外界人财物及信息、技术等有资源交换的社会组织,与之对立的是封闭系统或孤立系统。任何社会系统无论其规模结构大小、复杂程度强弱都是开放系统,即没有资源交换的社会系统是不存在的而开放是绝对的。但是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根据需要把某个社会组织确定为一个系统之后,其与外界的资源交换的强度、频度、速度等是与其他类似组织有大小之别的。当我们对开放系统有了基本概念之后,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系统论关于开放系统的如下结论:一个资源与能量强度相对外界较低的系统,一旦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开放系统就会与外界发生资源与能量的交换,通过吸纳外界的资源和能量该系统就会使自己逐渐达到与外界资源和能量强度接近的状态。这就是系统开放的意义和作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内在规定性使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具有了一致性,即高等教育是强调和追求效率和质量的社会体系。高等教育的这样一种普遍特征要求高等教育及其实施者———大学必须是通过不断吸收外界资源和能量以提升自己效率和质量水平的开放系统,而非与外界失去资源和能量交换的封闭系统,而这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不谋而合。所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即通过高等教育系统的对外开放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交流,促进国际高等教育包括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成功经验、科学技术、物质设备及人才和信息等资源共享和流动,以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活动及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通过学习、借鉴世界高等教育最先进方法、经验和技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到或接近世界高等教育最先进状态的有效途径。因此,如前述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讨论获得的结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是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手段和途径,也是反映高等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要素。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开放的最佳途径和欲达到的最高境界。以下案例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最好的佐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这份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主要趋势的文件把教科文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强调的高等教育主题词“针对性、质量和效率”改为了“针对性、质量、国际化”。时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在这份文件的前言部分指出:“高等教育对不断变革的世界的响应应当以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为指导,这三个口号决定着高等教育在地方上、在本国和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作用,教科文组织为促进变革与发展而发挥的作用和应作的贡献也正是结合这些目标制定出来的。”[16]这份文件通过分析和总结世界各国的不同经验以及各会员国、各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高等教育当局、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所表达的观点,进而提出了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主要趋势的观点,并分析了哪些趋势可以作为拟订教科文组织政策的基础。该文件称,迅速变革的世界导致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针对性”,指高等教育在社会上的作用与地位,包括它的任务、职责、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以及公平、责任及经费问题,强调学术自由和学校自治是保证和提高针对性所作一切努力的原则;其二“质量”,这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的概念;其三“国际化”,教科文组织认为这是高等教育在20世纪后五十年里已大大提高的一个特征。当然,笔者并不以为关键词的这一替换是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效率之重要性的忽视,而是在唯有高等教育国际化才能根本提升高等教育效率的认识前提下更明智的选择。“高等教育融入国际是刻不容缓、毋庸置疑的”[17],这是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著名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简•奈特获得的结论。如果要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一个最能代表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准的标杆,由于拥有世界最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美国的当选将无可争议。无论是杰出人才培养还是知识创新及其生产力转化等方面,美国高等教育均处在世界的最高水平并具有领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从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国际教育研究机构英国席孟兹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的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的THE世界大学排名的结果来看,无论在前10名或前20名、前100名世界最好大学中,美国大学都长期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美国何以能够后来居上超越历史悠久的欧洲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并崛起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和强国?除了受实用主义哲学影响,大学自觉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积极服务于社会外,其另一个成功的法宝便是致力于高等教育国际化。20世纪初前后美国持续派出大量留学人员赴德国学习,据文献称这些学成归来的留学人员回国后言必称德国大学,正是自觉于向欧洲高等教育取经的国际化道路迅速缩小了美国高等教育与欧洲高等教育的差距。当美国高等教育占据强势地位后,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模式和策略则悄然无声、顺其自然地转变为利用其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条件和地位把世界各国最具创造力及最富有发展潜力的学者和学生吸引到美国去访学、进修、学习和工作。

第3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1.政府支出结构。

在研究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文献中,普遍的结论是地区间标尺竞争和官员晋升激励竞赛成为产生地方政府支出偏向的主要原因。尹恒和朱虹(2011)通过比较县级财政可支配转移支付作“增量收入”和“既有收入”的用途,分析了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官员获得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激励,证明了县级财政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乔宝云等(2005)利用1979年~2001年的省级数据,发现地区间财政竞争导致政府存在对资本投资的偏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足,地方居民的经济福利被忽视了。平新乔和白洁(2006)运用1999年~2002年省级数据研究发现,预算内支出主要用于教育等公共品,而预算外支出则主要用于满足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傅勇、张晏(2007)运用1994年~2004年的省级数据同样发现政府支出结构存在“重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倾向。

2.政府教育支出结构。

Su(2004)认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对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效果,文章利用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证明基础教育的支出偏向会有利于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公平,实证部分探讨了公共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廖楚辉(2003)利用Logistic模型验证了政府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支出偏向以及带来的效益增长之间的关系,强调政府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期的重要作用。李贞(2012)从教育支出的地域结构角度,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收敛概念,提出政府应该缩小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以及人口大省有所倾斜。王蓉、杨建芳(2008)认为财政分权对省级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具有显著影响。郑磊(2008)研究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财政分权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等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比重产生显著的负影响,而财政自给度具有正效应。上述研究有助于澄清政府教育支出在三个层级教育以及区域之间分配偏向的原因,但很明显,目前国内学术界在对于本科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类高等教育类型的拨款划分比例研究上尚存在空白。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已经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来推进,但从基层实践的情况来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迎合我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3.职业教育投资回报。

DanielaGlocker、JohannaStorck(2014)利用夏普指数(Sharpe-ratio)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与风险,发现应用学科和职业教育的收益/风险比值要高于大学教育。JonathanMeer(2005)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不仅有助于降低辍学率,而且提高了弱势群体的收入。综上,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使得高等教育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在调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中应该发挥作用,但是我国高职高专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本文试图对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以及进行分析。

二、实证分析

1.计量模型、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地区经济特征,劳动力市场特征,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因素等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的关系。以地方政府对其所属普通本科学校和高职高专的拨款比值作为度量衡量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指标,建立以下回归模型:Yit=β0+βTXitT+ai+uit其中,Yit为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变量,本文使用高等职业教育地方财政支出与高等本科教育地方财政支出比作为衡量;XitT为各影响因素向量;β0为截距项;βT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ai不随时间变化的其他因素;uit为因时而变的其他影响因素。我们将可能影响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类:具体描述如下:(1)地区经济特征。地区生产总值,来描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地区生产总值不平稳,进行回归时会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对其取自然对数然后进行差分;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地区的产业结构;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比例,来度量地区的城市化程度。(2)劳动力市场特征。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招聘设有学历门槛,为了反映本科学历和高职高专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择业差异,我们采用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来反映毕业生就业灵活度;分别用就业人员中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来表示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或地区对技能型以及理论型人才的需求程度。(3)政府行为。由于考虑到目前我国本科高校具有层次划分,其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也不同。在本科大学中,国家重点建设的中央部委直属重点本科的经费由中央直接划拨,而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由省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拨款筹建。因此,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在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间的支出偏差,需要剔除中央政府直接划拨给重点本科的经费,表示为各地区本科院校中中央政府给重点本科的拨款比例,但由于我国有11省(自治区)没有中央直属本科学校,因此采用地方属本科学校政府经费与所有本科学校政府经费比值来代替;其次,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例衡量地方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分别用央地财政收入比值(收入分权度)、财政支出比值(支出分权度)、地方财政收入支出比值(财政自给率)作为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4)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也会受到该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能力,或者学生对该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我们用各地区本科和专科的学生规模作为指标。但考虑到本科学生规模的统计口径并未区分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这样国家直属重点本科的人数未能剔除,因此以各地区本科院校中中央政府给重点本科的拨款比值作为普通本科学生规模的权重。各变量度量指标的数据来源如下:地方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高职高专学校、中央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经费收入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各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央及地方财政收入、支出、地方教育支出均来自于《中国财政年鉴》;各地区本专科在校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大专学历占就业人数的比重、城镇化程度(城镇户口人数比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2.实证结果。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避免伪回归出现,要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分别采用基于同根假设的LLC检验方法和基于不同跟假设的ADF检验方法,结果显示,地方支付教育支出结构(y)、地区生产总值对数差分值(ggdp)、城镇化水平(city)、人才需求度(xl)、教育资源差异(dedu)、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hedu)、地方支出偏好(dexp)、财政分权各指标(czzj、srfq、zcfq)为平稳数据,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gyrs)一阶差分后平稳,故后续分析中采用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gyrs)的一阶差分(dgy)作为回归分析变量。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时,采用Huasman检验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根据结果,论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模型1中加入了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这一指标,结果显示其并不显著,同时与模型2进行比较发现,出去这个变量对回归结果影响很小,进一步更换财政分权变量发现,国有单位员工人数指标始终不显著,且去除后对回归结果影响较小,因此,本文认为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结果影响不显著。模型2、模型3、模型4选取了不同的财政分权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各回归变量都显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地区学历需求、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分权等指标的系数为正,而教育资源差异和地方支出差异两个指标的系数为负,各变量的系数变化不大,与预期结果相似,因此认为本文的回归分析具有可信性。

三、主要结论

分别来看各项因素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

1.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

从回归结果来看,地区GDP、城镇化水平、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分权指标的回归系数都为正,且地区GDP、财政分权和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三个指标的系数较大,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初步结论: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经济发展水平越强、财政收入越高的省份更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距。

2.高等教育资源差距大的省份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支出差距。

从教育资源差距这个指标的回归系数来看,各模型回归系数都显著,且为负数,系数较大,影响显著。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本科教育在校学生数反应了当地高等教育固有的发展状态和规模,这个指标的意义在于,地方政府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资源差距越大,地方政府越倾向于在财政支出方面进行弥补,缩小这种差距。

3.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学历需求结构对财政支出结构有引导作用。

第4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新变化,产生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原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同的是,新职业教育体系中将有更多的本科及以上的办学层次的高校。应用型高等教育是相对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一类高等教育,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关系。从高校的基本功能来看,国家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要肩负着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责任。这种应用型高等教育,有的是由前身是高职升格的本科院校,有的是由普通高校转型的本科院校,是新兴的人才培养形式。这种人才培养,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更注重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以产品研发、推广应用为主要目标岗位。它主要有以下特征:以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这里的应用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另一个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专业设置以新兴专业或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主要培养工程应用性、技术应用性、服务应用性、职业应用性、复合应用性等专业应用型人才;以构建应用性学科体系,发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设计强调学科和应用两个方面,两个体系之间是平台建设和应用培养的关系,而非主从关系;教学方法是学科性教学方法和应用性教学方法相结合,学生应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理论,训练技术;师资队伍应具备应用能力素质;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下的汽车专业的发展如何?针对这种教育体系,很多本科大学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调整实践课的内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始终围绕着“应用”。要想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理论课程一直都占据了文理科专业的绝大部分学时,而实践课程是少之又少,这样的学时比例很难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下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具备力学、机械工程、金属工艺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汽车及发动机构造及原理;具备对汽车及各部件、总成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制订汽车制造及维修工艺及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汽车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检测的初步能力;具备汽车技术服务的基本能力;具备企业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全国有四十多万人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而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服务营销人员还不到从业人员的百分之十,特别是经过专业化培训的优秀技术服务与营销人员,具备专业汽车营销能力,能够从事汽车营销、技术服务、汽车信贷、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交易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十分匮乏。汽车市场的扩大,使汽车技术服务营销人员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我国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人员的预测需求量约为100万,而汽车行业每年需新增从业人员近43万,急需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现代维修技能的行家能手。目前,汽车企业的发展和人员素质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之需。在现有的300万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级以上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门人才比例仅占26%左右,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10%,且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一级工人中40%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已成为制约汽车业发展的“瓶颈”。也正因此,汽车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被列入了“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作者:郭晓淼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第5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反观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军政势力控制之下。无论是北洋大学堂还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最早的近代大学都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民国时期尽管被认为是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可学术力量依旧在军阀混战、风雨飘摇中显得势单力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推行高等教育“苏联模式”,其最大的特色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严密控制。尽管后来这种“铁腕”的苏联模式得到摒弃,但是它对强化中国政府控制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作用不可小窥。纵观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似乎并未有过传统的自治,因此也就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自治的传统。直至今日,“行政对学术的过渡干预”,“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依旧是讨论的焦点领域。高等教育对行政权力的依赖自古有之,行政依赖即人们对行政权力、行政机构、行政公务人员及行政行为的过度的和非分的依赖感,以及与之相应的对自身独立的自我意志、自我组织和自我活动能力等的严重缺乏和极度不自信[4]。由此可见,行政依赖的内涵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行政权力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是自我角色的缺失。历史上,中国长期推行“人治”,地方官员也被称为“父母官”,百姓们事无巨细都要由官员操办,人们的衣食住行均与行政权力息息相关,人治下的治理取决于长官的意志,是非曲直皆由长官评说,官员的治理往往具有极强的随意性,缺乏一般规则和统一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人情大于法制,极易产生决策武断和暗箱操作的可能。长期的人治历史使得人们不得不依赖行政,依附官员。在几千年封建宗法的控制下,人的个性、自我意识以及独立意识都遭到了扼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唯书唯上的服从意识,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也都无疑加剧了对行政的过分依赖。除却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行政权力过大和资源的高度集中以及分配不均都是产生教育行政依赖的重要因素。教育行政权力过大,管的过多过细,导致行政权力对高校的过分干预,行政权力的高高在上使得高等教育产生了所谓的“行政依赖倾向”。由于我国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资源有限,且有限的资源往往掌握在少数的教育行政机构手中,导致了高校的行政依赖倾向更多的表现为高校及其学术人员对行政部门的资源依赖。根据美国学者菲佛的资源依赖理论,主体想要实现对某一组织的控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主体要占用一些资源;第二,主体占有的资源对组织来说非常重要;第三,主体对资源的专有程度;第四,主体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权;第五,主体让组织明白其偏好的能力;第六,主体对组织自主决策和行动的控制力;第七,主体了解组织行为的能力[5]。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中的行政人员和学术人员之间基本满足了上述的各个条件,资源和权力的过度集中使得很多高校为了“好办事”不得不依赖行政权力,产生了类似于迷信大权威,“抱粗腿”,要求特殊政策,借用领导权威推行工作等等一系列怪象。

二、教育行政权应该遵守的原则

有病就要医,治疗高等教育行政依赖的顽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讨伐,而是要从根本上给行政权力划定一个界限。中共中央总书记在2013年1月22日中纪委全会上曾强调说: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6]。这种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提法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接受,同国人几千年受权力压制的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此,许多学者和专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以大政府小政府论最为引人注目(“大与小”在这里指的是规模、强度等概念)。有学者认为,“关于中国政府规模的政策考量标准既不在于天然不合理的‘大政府’,也不在于明显不现实的‘小政府’,而在于‘适度’的政府。”[7]邓小平同志就曾经说过:“我们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要解决这一问题,单纯的大小政府和强弱政府论都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政府部门若能得到精简固然很好,但有可能出现“小政府、大权力”,加剧权力的集中。弱化政府职能,降低政府管理力度也并不能一劳永逸,行政职能既有该弱化的,同时也有该强化的,不仅如此,有些职能在某一段时间内应该强化,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就该弱化。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只有给政府行政权力划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界限,规定什么应该管什么不该管,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教育行政权力作为行政权力的一个分支,同样面临对高等教育机构管得过宽过细的问题。由于法制不完善、教育行政体制缺陷以及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教育行政权力很容易越界,所以,明晰教育行政权力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让教育行政权力科学运作,就成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关键。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行使行政权需要遵守两大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行政合理性原则指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教育行政权作为国家行政权的一部分,同样需要遵守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这两大基本原则。

三、教育行政权应该遵守的边界

第6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1.1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就业压力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变,这一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即GDP增速放缓。而GDP是与就业呈现正相关关系的。故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也存在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这就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及管理模式,使培养的人才尽可能多地掌握职业技能,减少失业。因此培养人才机构需要调整培养人才的策略和原则,注重就业,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策略,订单式培养,消除经济增长速度过缓造成的就业压力。

1.2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的要求

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短时期可以完成的,保守估计调整期至少为5年。根据历史经验,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会带来一些崭新的职业。这就要求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根据这些新增职业对本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合理调整。专业作为广大高等职业院校和社会经济的重要纽带与接口,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持续贯彻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总方针,关系到高职院校是否能够成功提高其就业率,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广大高职院校改革必须根据新常态下国家产业调整规划以及科技创新的动态来设置,根据高等职业学院的具体实际,从国家创新发展产业上寻求出路,并及时进行优化与更新。

1.3新常态下内外红利消失对创新驱动的需求

我国经济过去高速发展是由于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驱动,但随着老龄化加剧,经济潜在增速放慢,使得我国劳动力缺乏比较优势;且全球经济贸易平衡不断加速,外部需求及资本退潮加速导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表现为我国对创新人才和知识极为渴望。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加强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而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服务。

2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新常态经济形势的存在使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创新势在必行,且改革还必须遵循新常态中经济调整的产业趋势,与新常态这一经济背景相契合。本文旨在构建以促进国家经济水平提高、企业经济发展为核心,并符合我国具体实际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这需要我们转变发展理念,紧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并以学生就业为理念,从学生未来发展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新常态经济形势下的全方位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2.1政府及教育监管机构层面

首先,明确高等教育学校应适应新常态发展的方向。出谋划策是教育行业领军人物的基本职能。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方向必须紧跟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还需结合学校的已有特色和长处,紧密跟踪各级政府、企业等重大决策,及时提供动态监测、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综合深化改革,提升创新力,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其次,释放高等院校办学活力。政府和教育监管机构应以社会和市场来评价教学,而非大学所具备的“985”、”211”身份。在新常态下,竞争更加激烈,每所大学应该都可以通过创新来获得出彩的机会,从而激活大学活力。最后,完善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学校的考核也应当以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为导向。此外,考核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过于陈旧,分数和绩点不再是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而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和书本知识的具体化考核,综合性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人才。

2.2学校层面

首先,处理好高等职业自身规律与新常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关系。顺势而为,遵循高等人才培养的规律,调整思路,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推陈出新。其次,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具体办学之间的关系,围绕教育功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承载社会和历史使命,立足品牌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第三,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都要以岗位和职业为导向。注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和理论结合。第四,培养理论与实践双优的师资队伍。即一方面要求师资队伍中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同时也应需拥有实战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这既有益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对学生实践方面有较大的帮助。第五,加强“校学企”合作模式的建设。校企合作,促进学校进步的同时也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共同促进,实现双赢。

3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实现亟须解决的问题及策略

新常态经济像是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以新的考验,必须以新常态的思维来应对未来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着力改革创新。新常态下要实现上述教育管理体系还需从根本上解决以下问题。

3.1转变传统的“只管教,不就业”的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管理应当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在当前经济形势影响下,积极促成就业长效机制的建立,从而提升高校就业效率和质量,使高等院校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只关注课本知识灌输,忽略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势,不能有效地适应我国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和渴望。这就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对新常态经济形势下的机遇分析,以适应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坚持“学生出去能就业”的基本职业教育理念,有效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从根本上转变管理观念,将市场需求与就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目标与方向。

3.2有效把握高职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总方向,实现统筹协调

与时俱进,立足于国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循序渐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3.3扩展课程体系建设的视野

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职业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也设置了部分实践课程,但是大多只限于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进行贯彻和实施,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新常态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要求把课程体系建设放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首位。一方面要求学校课程设置围绕当前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需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比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性教学中来。

4小结

第7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一)教材结构

在教材编排方式方面,有按知识体系编排和以工作过程导向编排两种方式。按知识体系编排的教材,有其合理的一面,就是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较为扎实。但这种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材体系很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编排方式是根据酒店业务流程为单位,将教材内容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或项目。该过程突出表现为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地探求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笔者统计来看,现有教材以知识体系编排为主,比例达到86.7%、另13.3%的教材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编排结构。从2010年起,教材编排结构有所变化,以工作过程导向编排方式增长较快,在所有工作过程导向编排结构的教材中占78.6%。从发展来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编排方式将成为高职院校教材编写的主流。这是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吻合的。

(二)教材类型

以教材的适用对象作为研究对象,高职高专教材占24.7%,通用型教材占75.3%。通用型教材往往在前言中阐明教材适用对象较为宽泛,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还可供行业企业人士使用。这说明大部分教材没有明确区分高职高专、本科、中职等不同层次级别的教学。另外,教材以系列形式出版的较为常见,比例达到79%、其余为21%。系列教材的类别如表1所示。

(三)教材内容

在教材内容上,酒店管理专业类教材主要集中在管理理论知识、业务操作与管理(前厅、客房、餐饮等)、专业英语等方面,占教材出版总数的99%,其中,管理理论知识类占据41.1%、业务操作与管理类占据51.6%、专业英语类占据6.3%。毫无疑问,这些一直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也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对象。酒店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编撰也需要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从现有教材选题内容来看,酒店管理专业教材的传统内容高度重复,且新兴内容未能有效发展。从统计结果来看,2000-2013年关于饭店法规和酒店规划设计的教材仅占据1%,而且基本都是2010年后出版的。(四)教材编著者样本教材涉及编著者113名。从构成来看,97.3%编者来自于院校,其中86.7%的编撰者具有高职称资格。以高职称院校教师为主组成的教材编者团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材的质量。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材体系,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必然成为旅游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必由之路。[2]从样本编者来看,仅3名编者是来自行业企业的人士。尽管院校教师为主的编者团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材的学术水平,但是缺乏行业企业人士的参与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教材与行业发展的现实脱离。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材定位

尽管教育部早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就已经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正式明确地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就提出问题到真正实施和实践,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尽管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存在各种问题与滞后,如高职教材建设滞后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之前所述的高职高专教材远远落后于通用型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严重缺乏等都可窥一斑。

(一)人才培养目标是教材建设的根本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酒店经营管理与服务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能适应现代酒店前厅、餐饮、客房等部门一线工作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材作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实施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的技术应用型人才。[3]因此,基于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应定位于“酒店职业能力为本位”。

(二)教学改革是教材建设的基础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强调以实训实践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教学内容改革要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现代酒店一线部门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因此,基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材建设应遵循这样一种思路,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突出高职教材的“应用性”。

(三)酒店行业市场变化是教材建设的条件

一方面,过去30多年,我国酒店行业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对数量的极大需求,而且在质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既会操作、又懂管理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酒店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行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层出不穷。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材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酒店行业市场的变化,以行业需求调研作为基础,适应行业变化、及时调整教材体系以及教材内容的更新,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教与学的方向。

三、教材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契合

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状为基础,结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内容改革以及行业市场的变化,教材建设要突破传统教材模式,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都要体现鲜明的“工学结合”特色。

(一)教材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契合

利用学校和酒店行业两个平台的资源建设教材和实行模块化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必然要求。工学结合模式要求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首先,酒店行业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酒店管理专业教材要反映实际工作业务流程,要求体现实用性,这样的教材仅仅靠校内教师是很难完成的,只有和酒店业内人士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校企共同开发教材和实施教学过程,不仅可以保证对学科专业的准确把握,而且能实现教材、教学和行业现实发展的接轨,进而全方位对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其次,以教材结构模块化实现“做中学”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模式要求教学模块化和流程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要求教材结构与之相适应。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体系编排教材的做法,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根据工作流程将教材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或项目,这是教材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比如2010年出版的高职教改系列教材《客房管理实务》《前厅运转实务》和《餐饮服务与经营管理》均采用了模块化、项目化的结构编排方式,以“入门入职”作为首项目或者首模块,模块和项目以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编排。模块化、项目化等适合情景教学的教材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契合

由于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更强调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时不能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知识灌输,而是需要按照现代教材观念,进行自下而上的诱导。[4]高职生尽管学习自主性较差,但是他们喜欢参与教学活动、好动手操作、善于交流,所以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特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除传统课堂讲授外,教学手段还可以添加与纸质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资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鉴于现代媒体技术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教师可以利用博客、微博、E-mail、聊天工具等网络交流工具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答疑解惑。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要求教材素材的多样化,突破传统教科书的限制是教材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构建立体化教材平台。自2000年以来,高职类酒店管理专业教材仍然以传统纸质教材为主。据样本统计,仅有24.8%教材配套有教学资源包、电子课件等,立体化程度有待提高。立体化教材是通过多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它的特点之一是以多媒体、多模态、多介质方式来存储和呈现教学资源。[5]立体化教材不仅是媒介的转换,更是教材发展范式的转变。[6]随着出版技术的发展,教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光盘、网址都可以是教材。现代媒体技术不但可以将海量的资源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呈现。这种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可以把拓展性内容、辅内容和互动性内容结合在一起,达到超越纸质教材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丰富和发展纸介质的功能。[7]其次,自编讲义、自编教科书可以弥补现有教材无法满足教学目标与改革的需求。与欧美国家相比,自编讲义、自编教科书等在我国的发展尚不规范,基本上是各院校自主管理、自主认定和自主选用,自编讲义、教科书往往是作为现有教材在无法满足教学目标与改革需求时的一种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推进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教材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契合

教材内容是课程的具化形式。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学生的就业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来进行构建。[8]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高职类酒店管理专业教材在题材上仍然以基础管理知识、业务操作与管理、专业英语等内容组成,这是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但是,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实习实训课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实习仅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未纳入课程体系,居于从属地位。[9]实习实训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后地位将大大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训课程主要有综合性的实习教学环节和与专业课程对应的实训课程两个部分。在综合性的实习教学环节上,亟需开发类似于实习指导书和实习指导手册的教材,内容包括酒店从业生涯规划、酒店实习案例和方案等,内容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这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在实训课环节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和“调酒与酒吧管理”等,这些课程的实践实训比例都比较高,需要开发相关的实训手册以供指导。实训手册或教材应侧重于实训内容、操作要点和标准、操作流程和步骤等,应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

四、结论

第8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指出,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以政府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为基础,采用科学方法,系统分析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成本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等学校会计属于政府会计的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成本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学校的运行效率,因此,加强高等学校成本管理构成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的目的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经费投入的增加,从政府层面上,要求高等学校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竞争能力;从受教育者层面上,要求高等学校提供交纳学费的用途及在教育成本中的比重;从社会公众层面上,要求高等学校提供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因此,高等学校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客观地反映教育成本信息,满足有关方面的要求。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成本信息为基础,实现高等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控制成本,建立科学合理的费用分摊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有关方面的成本信息需求。

二、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环节

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的环节可以分为:高等教育成本预算、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高等教育成本控制和高等教育成本评价。其中,高等教育成本预算属于事前管理,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高等教育成本控制属于事中管理,高等教育成本评价属于事后管理。在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的诸环节中,成本核算是中心,只有提供科学可靠的成本信息,才能据此进行分析、决策;成本预算是目标,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合理的目标有助于成本管理目的的实现;成本控制是手段,是成本管理目的顺利实现的保障;成本评价是应用,对前期的成本管理活动进行分析,为下一期的成本管理活动提供整改的依据。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相辅相成,构成有机整体。通过科学严谨的高等教育成本管理,可以提供有关方面所需的成本信息,实现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

三、高等教育成本核算

(一)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

高等教育成本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一定层次、一定数量学生而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的货币表现。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部分高等学校以及研究机构采用统计方法进行高等教育成本计算。一般程序:一是将高等学校的全年支出扣除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等作为计入高等教育成本的支出;二是将计入高等教育成本的支出扣除资本性支出,再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确定计入本年度高等教育成本的支出;三是将全部学生人数按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系数1:1.5:2的比例折算为本科生标准人数,将计入本年度高等教育成本的支出除以本科生标准人数,计算本科生人均成本,再分别按照1.5和2的系数计算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人均成本。

2.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上述统计方法计算的人均高等教育成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成本对象与成本范围不匹配。大多数高等学校中,除了学历教育之外,还有许多非学历教育学生(如短期培训学生等),培养这些学生发生的耗费计入了高等学校的支出,但其不属于成本对象,导致人均成本虚增。此外,大多数高等学校均有为特定单位进行的专项科学研究,其科研经费计入高等学校支出,但与培养成本对象无关,也导致人均成本虚增。(2)会计期间的确定不合理。大多数高等学校进行成本计算时,采用日历年度作为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期间。但是,在高等教育扩招的情况下,由于某年度毕业生与新生的数量不一致,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年度学生的平均人数进而计算人均成本,无法客观反映某一级学生的人均成本,导致高等学校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培养某一级学生的耗费相关度不高,无法据以进行相关决策。(3)分配系数缺乏科学依据。以1:1.5:2的系数确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成本,意味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成本是本科生的1.5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成本是本科生的2倍,但此系数不是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确定的,而是根据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测算确定的。收费标准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个人负担递增原则确定,以此为依据确定成本耗费显然缺乏科学依据。(4)成本方法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高等学校不同专业(如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艺术专业等)学生的培养成本不同,同一专业不同年级(如本科一年级以课堂教学为主,四年级以撰写毕业论文为主)学生的培养成本也不同,以前述成本方法计算的某一年度人均成本不分专业、不分年级,所有本科生的人均成本相同,无法客观反映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成本耗费,无法实行精细化管理。

(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期间

前已说明,目前高等学校进行成本计算的会计期间按照日历年度确定,但在当年毕业生与学生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无法客观反映某一级学生的人均成本。一般来说,教育周期是按照学年划分的,因此,为了合理反映人均成本,计算教育成本的会计期间应按照学年度确定。但由于每年毕业生通常都是7月初离校,学校的招生工作一般从每年7月底至8月初正式运作,考虑新学年的准备工作从8月份开始,可将计算高等教育成本会计期间确定为当年8月1日至次年7月31日,即从招生工作开始至毕业生离校为止,使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更加符合学校特定的运行规律。

(三)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对象、成本范围与成本计算方法

1.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对象

明确高等教育成本对象是正确界定教育成本范围的必然要求,也是正确确认各对象成本的前提。只有对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进行辨别,分析各个对象的性质、特点,才能最终确定成本确认与计量的对象。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对象是指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但学校还有其他类别的学生,如短期培训生等,高等学校培训这些学生也会占用教育资源。但这些学生的培训时间不同、培训内容不同、培训方式不同,按照重要性原则可以不作为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对象。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对象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照学历分类。按照学历分类,可以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同学历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收费标准均有所不同,将高等教育成本按照学历分类,能够提供不同学历学生的成本信息。按照学历分类,是高等教育成本对象的基本分类,能够满足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的基本需求。(2)按照学科分类。按照学科分类,可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大类学科和更多的明细学科。不同学科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所不同,高等教育成本对象在按照学历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学科分类,能够提供不同学历、不同学科的成本信息,能够满足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的多方位需求。(3)按照年级分类。同一学历、同一学科学生在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本科生一般分为四至五个年级,硕士研究生一般分为二至三个年级,博士研究生一般分为三至四个年级。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以课程教学为主,高年级学生以教学实践、撰写论文和毕业设计为主,高等教育成本对象在按照学历、学科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年级分类,能够提供不同学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成本信息,能够满足高等教育成本管理多方位、深层次的需求。(4)按照教育作业分类。高等教育是通过实施不同的作业完成的,这些作业包括教学作业、科研作业、后勤作业、管理作业等。高等教育成本对象在按照学历、学科、年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作业分类,能够提供不同学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作业的成本信息,能够满足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的精细化需求。

2.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成本范围

进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应明确计入高等教育成本对象的范围。一般来说,高等学校发生的经营费用、上缴上级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与其教育活动没有关系,不应计入高等教育成本。此外,属于高等学校发生的与教育有关但与成本核算对象无关的支出,也不应计入高等教育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短期培训等业务成本。高等学校开展短期培训业务,将发生教师薪酬、教室使用等费用。前已说明,短期培训的学生不属于高等教育成本对象,因此,其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应计入高等教育成本,其发生的各项费用均应从总费用中扣除。一般来说,短期培训的费用在全部费用中所占比重较低,按照重要性原则,可以只扣除其直接成本,如教师薪酬、教室使用费等。(2)委托项目的科研经费。科学研究与教学互为因果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科研成果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也可以接受委托为其他单位进行研究开发。科研经费是否计入高等教育成本一直存在争议。一般来说,重大的纵向科研项目,属于探索过程,其研究成果对教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横向科研项目大多属于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接受委托为其他单位进行特定的研究,属于开发过程,是科研成果的应用,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像纵向科研项目那么明显。因此,按照重要性原则,可以将纵向科研项目的支出计入高等学校成本,而将横向科研项目的支出从总成本中扣除,以便客观反映教育成本的耗费。

3.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方法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方法,以成本对象为编制,一般可以分为层次法、专业法、年级法和作业成本法。(1)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层次法是以学生层次为成本核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层次法的特点是,仅提供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成本,而不提供不同专业和年级的教育成本。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能够提供按照学生层次制定收费政策的成本依据;但是由于不能提供不同专业和年级的教育成本信息,无法确定教育资源在不同专业和年级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政策。(2)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专业法是在学生按层次分类的基础上,以学生专业为成本对象核算成本的一种方法。专业法的特点是,既要计算各层次学生的教育成本,也要计算各专业学生的教育成本,但不计算各年级学生的教育成本。这种方法既能够提供按照学生层次和专业制定收费政策的成本依据,还能够提供教育资源在不同专业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成本依据;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按照专业进行成本归集,不同专业之间相互提供劳务需要进行交互分配,核算程序较为复杂。(3)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年级法是在学生按照层次和专业分类的基础上,以不同年级学生为成本对象核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年级法的特点是,既要计算各层次学生的教育成本,也要计算各专业学生的教育成本,还要计算各年级学生的教育成本。这种方法既能够提供按照学生层次、专业和学年制定收费政策的成本依据,还能够提供教育资源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成本依据;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按照专业和年级进行成本归集,不同专业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也需要进行交互分配,核算程序更为复杂。(4)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作业成本法是在学生按照层次、专业和年级分类的基础上,以教育环节的各项作业为初始成本核算对象,以不同年级学生为最终成本对象核算成本的一种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教育消耗作业”,即首先计算教育环节各项作业的成本,再将作业成本在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进行分配。这种方法既能够提供按照课程学分制定收费政策的成本依据,还能够提供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细化的成本依据;但是这种方法核算程序最为复杂,需要高等学校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四)高等教育成本项目和一般核算程序

1.高等教育成本项目

高等教育成本项目,是高等教育各项耗费按照用途进行归集的成本要素。一般来说,可以设置教师薪酬、学生奖助学金、教室使用费、科学研究费、教学运行费和行政管理费。(1)教师薪酬。教师薪酬是专职教师的薪酬,属于高等教育成本中重要的劳动力成本要素。教师薪酬在高等教育总成本中的比重、人均教师薪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教育师资的能力。(2)学生奖助学金。学生奖助学金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及维持贫困学生坚持学习的支出,属于直接用于学生自身的成本要素。(3)教室使用费。教室使用费是用于教学、实验的建筑物发生的各项耗费,属于高等教育成本中重要的劳动资料成本要素。教室使用费在高等教育总成本中的比重、人均教室使用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教育的物质保障能力。(4)科学研究费。科学研究费是进行科学研究发生的各项耗费,属于高等教育成本中提升教学水平的成本要素。科学研究费在高等教育总成本中的比重、人均科学研究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学校的科研能力。(5)教学运行费。教学运行费是高等学校基层教学单位为维持日常教学发生的各项耗费。教学运行费在高等教育总成本中的比重、人均教学运行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效率。(6)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高等学校行政部门为管理整体教学秩序发生的各项耗费。行政管理费在高等教育总成本中的比重、人均行政管理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学校的整体管理效率。

2.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划分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和不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将全部事业支出首先按照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分为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和不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对于不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以及不属于成本对象耗费的支出,例如上缴上级支出、对下级补助支出、短期培训支出等,应单独进行归集,在计算教育成本时不予考虑。(2)划分应计入本期教育成本和不应计入本期教育成本的支出。“本期”是指本成本核算期间,而不是本月。这是因为,在成本计算期结束之前,发生的所有成本均为未完成成本,不需要按月进行划分,所以属于本成本核算期间应负担但不属于本月应负担的支出,不必再进行调整。(3)划分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支出。将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支出按与对象的关系,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属于直接成本的,按成本核算对象直接归集;属于间接成本的,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后,再按成本核算对象归集。(4)计算高等教育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期间终了,通过以上步骤对教育成本分配和归集后,各项相关支出均已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相关成本项目,从而得出成本计算期内高等教育的总成本。各高等教育成本对象总成本除以该成本对象的总人数,即为单位成本。

四、高等教育成本管理其他环节

(一)高等教育成本预算

高等教育成本预算是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专门反映未来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期间内成本核算对象的预计成本。高等教育成本预算管理是高等教育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等其他管理环节的前提和目标。高等教育成本预算必须服从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同时,也要通过预算来实现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高等教育成本预算的信息应体现完整性、科学性、可行性和灵活性的要求。高等教育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口径应当与成本核算的方法、口径统一起来。高等教育成本预算编制与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编制的数据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的,很多财务预算中发生的费用最终都对象化并形成了相应的成本。高等教育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可以采用基数增长法和零基预算法两种基本方法。高等学校成本预算实际上是由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预算组成的,一经确定,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解,先落实到各归口管理的作业中心,再按照预计的用途分解落实到各实际耗费的作业中心,最终落实到不同级次、不同类型的作业中心,成为成本执行目标。

(二)高等教育成本控制

高等教育成本控制是高等学校根据成本预算及成本管理目标,对高等教育成本发生全过程实施的控制,是高等教育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成本按照既定的成本预算目标和管理目标执行的主要手段。高等教育成本控制,应当满足全面性、制衡性、重要性、及时性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要求。为了有效地进行高等教育成本控制,应构建成本控制管理整体框架,设置科学合理的控制环节;建立成本控制权责管理体系,确定行之有效的岗位制度;完善成本控制专项监督机制,实现定向的控制管理目标。

(三)高等教育成本评价

高等教育成本评价是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利用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成本构成、成本变动等情况,判定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找到保持合理成本水平、提高成本管理和改进成本绩效的途径及进一步全面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的总结性结论。进行高等教育成本评价时,不同的成本项目应不同对待,以体现成本性质存在的巨大反差。成本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比较分析法、构成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五种评价方法。高等教育成本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均教育成本、生均教师薪酬、生均教室使用费、其他成本项目生均成本、成本构成比率、资本性支出折旧(摊销)率、收入成本率、成本支出率、成本分担率等。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可以根据评价指标,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效率,利用高等教育成本信息进行相关决策。

五、高等教育成本信息应用

高等教育成本信息应用,可以分为初期应用和远期应用。

(一)高等教育成本信息的初期应用

在建立统一的高等教育成本管理体系初期,由于缺少客观的数据积累,高等教育成本信息一般适用于高等学校自身纵向比较,以分析高等学校自身前后期成本变动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高等教育成本信息的远期应用

随着高等教育成本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数据的不断积累,高等教育成本信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未来,高等教育成本信息主要可以用于学费标准的制定以及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1.高等教育成本信息在学费标准制定中的应用

高等教育成本是确定学费标准的关键因素,成本的高低能够决定教育受益对象(学生)的分担金额。高等教育成本可以根据本文前面提出的各种成本核算方法,按照学历层次、专业、年级分别进行核算,从而通过差异化的成本得出差异化的学费标准。在高等教育成本的基础上,还应考虑政府拨款、家庭可支付能力、学生未来收益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以及高等学校资金筹措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及不同课程的收费标准。

2.高等教育成本信息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中的应用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在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生均综合定额,即每年按照学生人数固定拨付的财政补助金额,用于保障高等学校的基本运行;另一种是为完成特定任务或达到特定目标,拨付给高等学校的专项资金。前者属于高等学校的可预期固定收入来源,后者则属于竞争性资源,需要通过评判专项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等来分配。因此,成本信息在两种方式下的应用也有所不同。在分配高等教育生均综合定额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客观的高等教育成本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区、气候等因素,合理确定生均综合定额。在分配高等教育竞争性资源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在客观的高等教育成本基础上,评价项目方案的经济性以及未来达到的绩效目标,确定投入的资金数量。

作者:武雷 林钢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波,霍平丽.高校办学成本及其构成项目新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9(7):26-28.

[2]王如彩,齐行抗.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J].财会月刊,2009(5):51-52.

[3]万寿义,赵聚辉.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J].兰州学刊,2009(2):218-222.

[4]崔邦焱.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9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基础权利;核心权利;程序性权利

Abstract:Theessay,undermarketeconomy,makesaelementarydiscussionabouttherightrelation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henceitexpatiatestherelationofthebasicrightrelation,thecorerightrelationandtheproceduralrightrelation.Theessaystatesthattherightrelationinthefield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soneoftheadmixtureofpublicrightandprivateone,ofbothantinomyandunification,amongwhichprivaterightrelationisfullofrichconnotationasitisinthevaluecenter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relationundermarketeconomyandconstitutesacorerightrelation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basicright;coreright;proceduralright

在高等职业教育由最初的国家福利性质向市场福利性质转变的过程中,市场力量的介入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形成了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不同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关系。这种新型高等职业教育关系最重要的特征是权利主体的多元化和权利内容的多样化①。认识和把握这种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权利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权利关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首先存在着一种基础性权利关系。这种基础性权利关系,决定了政府、学校、企业及学生等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主体各自的权力、权利及义务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内容。

首先是公权利②关系。此处公权利指法律所表达的由高等职业教育过程和结果所体现的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及社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既是为了从一个方面满足公民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此系政府责任,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此系全体社会成员义务。在高等职业教育活动中,就政府、学校而言,是通过权力的运作来实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就学生及其家长作为公民来说,是以积极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及其他相关义务的形式来实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均为义务主体,都必须为特定的公权利的实现而承担相应的义务。

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公权利还包括学生作为公民依《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利和劳动权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权利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而职业素质与技能通常需要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获得。因此,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利可以说是受教育权利和劳动权利的具体结合)。学生作为公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利,仍属于公权利。公民可以依《宪法》及《职业教育法》(第五条)向政府主张的权利,此时,公民是为该项公权利的主体,而国家负有给付义务,政府应通过行政权力运作,满足学生作为公民的该项权利要求。

但是,当高等职业教育在较大程度上由国家财政福利转变为市场福利之后,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至少已不完全是公共产品,而属于准公共产品甚至私人产品。近十余年来,政府主导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正是在不违背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性原则的前提下,以选择性而非普遍性的资源分配取向和分担式的支付方式进行的,从而逐步形成目前有限财政拨付、个人给付、市场供应的局面。

我们认为,如果个人全额给付或者给付比例足够大(这同时意味着学校没有获得政府财政支持或财政拨付额度极为有限),则学生与接受给付的学校之间的关系,除了教育伦理上的契约关系外,还存在双方作为权利主体的以财产利益、精神利益为客体的私权利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企业或其他民间财团作为办学主体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后,其经营可以是赢利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实际上确认了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时,享有向学生收取高于其经营成本的费用的权利。该权利主体即民间财团或学校(法人)本身,而义务主体应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这样一种权利关系中,双方均为平等主体,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当属于私权利。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基础权利关系,是上述公权利与私权利对立统一的混合权利关系。其中的私权利关系内涵丰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的价值中枢,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私权利关系主要表现为学生与学校之间所缔结的高等职业教育合同中的权利关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最现实、最具体、最直接的双边权利关系,因而可视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合同关系,因合同主体之不同而大体上有三种:一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同关系,一是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一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合同关系。

实践中,最主要也最典型的,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合同关系。这种合同关系又分别有三种不同情况:在双方义务呈对价关系的情况下,为真正双务合同;在双方义务不构成对价关系的情况下,为非真正双务合同;在仅部分构成对价关系的情况下,则为不充分的双务合同。学生同完全以市场方式运作的职业学校之间的职业教育合同关系,双方的义务呈对价关系;学生同公益性质的职业学校(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范围的职业学校)之间的职业教育合同关系,双方义务不构成或仅部分构成对价关系[1]。

对高等职业教育合同中的对价关系作出上述区别,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因为对价关系及其充分程度,将具体决定合同当事人的合同权利。比如,在为真正双务合同的情况下,双方享有充分的合同履行抗辩权利,在为非真正双务合同的情况下,学生作为享有合同权利的一方,其履行抗辩权利就要受到严格限制。

在这种合同权利关系中,对学校一方来说,作为合同权利要素的,首先是财产利益,包括学校一方按规定所应收取的学费及其他费用。其次是学校一方基于教育服务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其他权利要求,比如要求学生遵守学校某些规章制度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遵守学校所制定的与实现特定的职业教育合同目的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学生一方所应承担的合同义务)。

合同权利表现在学生一方,其标的是由特定的职业教育结果所包含的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

学生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尽管以人身为载体,但并非人身组成部分,因此不属于人身利益范畴。就其内在价值而言,主要还是一种财产利益,我们甚至可以按一般标准,对该财产利益的市场价值进行测定①。

①比如数控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数控技工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其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可以目前行业平均工资3500元/月标准为基本参数来计算;空乘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空乘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则可以目前行业平均工资5000元/月标准为基本参数来计算(/job/JobInfor588.aspx)

这种可能性使附着于人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质,可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标的,并且可以形成明确的合同对价关系。

此外,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高等职业教育合同标准的良好职业资质,不仅可以在经济意义上为个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还包含某种预期或潜在的精神利益,比如较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职业声誉,等等。

因此,就学生一方来说,合同权利包含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利益成分,一种兼括财产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复合权利,并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鉴于学校一方处于强势地位而学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法律应向后者倾斜,当然也不能以牺牲学校一方合同利益为代价。也就是说,学生应对学校一方履行的合同义务,一般不可以打折扣。只有在双方相互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才能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合同目的,双方才能实现自己的合同权利。

实践中,在学生一方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的某些义务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免除该义务,但是该义务本身不能缺省。比如,当学生无力支付学费或者不能按时足额交纳学费时,学校只能针对极少数的贫困生减免学费或允许其延缓交纳学费,并以不影响学校基本财政状况为限。而多数学生的该项义务可以在政府或社会公众的帮助下得到履行,如政府提供的奖学金,金融机构对学生的助学贷款,还有来自社会公众的对学生或学校的捐赠,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可视为直接、间接地代学生履行给付义务。这也正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的具体体现。

就学校来说,如果出现重大违约的情况,比如学校方面未尽义务而致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没有达到相应的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标准,则学校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中,除了退还学费、免费补课或“召回”外,鉴于教育的不可逆的特殊时效性,还应包括特定精神利益方面的损害赔偿(精神利益损害赔偿不同于精神损害赔偿。后者属于广义的人身伤害所引起的法律责任,限于侵权行为领域;前者则可以纳入违约责任范畴。理由是:职业技术人才的规格与价值存在一个通行的市场标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符合依合同可预见的市场标准而致学生精神利益如社会地位、职业声誉等损失,大体上是可以确定的,学生对学校所履行的给付义务与这种特定的精神利益同样构成对价关系,故应将其视为学生的合同利益之一,一旦学校违约致其受到损害,理应赔偿)。高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学生权利为本位来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中的程序性权利关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还存在两种重要的权力关系。其一是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关系,其二是学校作为法律授权组织,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关系。

第一种权力关系有法可依,自无问题。第二种权力关系则较为特殊,故法律没有也不可能对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行为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学校主要还是依传统的教育伦理规范而制定校规,并依校规对学生行使教育管理权力。

一般说来,校规除了可能存在实体意义上的不合理甚至不合法外,更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无视学生作为相对人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行为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

多年来,高校学生诉学校当局及教育行政管理行为违法的案件甚多(最早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例有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刘文燕诉北京大学案[2]),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程序违法,不尊重甚至恣意剥夺学生作为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当查实被告确系程序违法,如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允许被处罚者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后,未直接向被处罚者宣布或送达,等等,一律判决被告败诉。至于原告在案中有否应受行政处罚的违规情节,在所不论)。

赋予并保障学生在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作为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其意义有二:其一是程序性权利所具有的“工具”价值,能使学生的实体性权利得到更为有效的维护,进而从一个方面更好地巩固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核心权利关系;其二,程序性权利本身还具有另一些独立的价值,这些价值包括民主参与、个人尊严、理性、公正等等。在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无论实体结果如何,学生都应受到公正和富有尊严的对待。教育管理行为过程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教育,一种合法、合理的教育管理行为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民主意识的培育。

因此,确认并保障学生作为相对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也是教育本身的价值体现。

学生作为相对人在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听证权。从一般意义上讲,听证的内涵就是在行政主体作出影响当事人权益的决定之前,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从而保障相对人平等有效地参与有关决定。就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而言,学生作为相对人的听证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费,一是行政处罚。

在收费方面,传统的做法是,基本学费标准由政府行政部门与学校共同决定,其他收费额度由学校决定。

学校既为行政主体,同时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的一方而为民事主体。在兼有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主体身份的情况下,学校与教育部门共同或由学校单方面制定收费标准,不能绝对保证公平合理。所以有必要建立收费听证制度。

教育收费听证的内涵就是要求收费一方,主要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听证会上说明收费的理由。而交费的一方,主要是学生或学生家长,则应该说明反对收费的理由或者是提出自己的收费方案。听证的结果应该是各方利益的平衡,并不仅仅是学生及其家庭权益的保障,当然更不是维护教育部门利益的保护。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收费听证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高职专业门类较多,不同专业的教育成本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通过听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收费合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实际上可以将收费听证过程视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双方就收费条款磋商或谈判的过程。因此,听证程序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权利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保护机制。

在行政处罚方面,现行法律没有就学校当局对学生的行政处罚作出特别的具体规定。前不久,北京市教委出台《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若干规定(试行)》,该规定要求,学校拟对学生处以开除学籍处分时,应当书面告知拟被处分的学生有要求听证的权利,拟被处分的学生要求听证并且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书面申请的,学校应组织召开听证会。我们认为,除开除学籍以及勒令退学外,作出其他较重的处分决定,也应实行听证制度。

学生因为违纪违法被学校开除或受到其他较重处分,他理所应当享有提出申辩或异议、请求校方减轻或取消处分决定等权利。但以往的情形常常是,学校开除学籍的决定一旦正式作出,就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被开除的学生即便深感委屈,也只能被动接受。在学校与学生“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这个决定从程序意义上讲则可能是不公平的。建立行政处罚听证制度,一则可以弥补学校作出的处分决定在程序意义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为拟被开除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权利救济渠道,将有助于推动学校权力和学生权利之间的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行使听证权,应当由违纪学生本人决定。学校在送达违纪学生的处分意见书中须明确告知学生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如果该违纪学生及其监护人对学校处分意见书中关于其违纪行为的事实认定和拟给予的处分并无异议,或者认为听证无必要,则可以书面申请放弃听证权。学校应当尊重其放弃听证的决定。

其次是要求学校说明理由的权利。当学校对学生作出行政处分决定时,必须向当事学生说明作出该处分决定的理由,包括事实理由与法律理由。整个程序的进行,应当是一个说理和以理服人过程。当然,也可以是当事学生不断抗辩的过程。虽然行政处分本质上是行政强权的表现,但是学校在作出处分决定的过程中的强权主义作风是非常有害的。

最后是申诉权(程序抵抗权)。学生申诉权是《教育法》赋予学生的一项法定权利。它是指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认为其受教育权以及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受到学校或教职员工的侵害,依法向教育行政机关或学校申诉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学生申诉权作为学生的一种救济权,本身是一种抵抗权、监督权,它在权利结构体系中起着安全通道和反馈调节的作用,同时是对学校管理权的一种抑制和监督,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制约程序主持者操作程序时的恣意和专横,从而保护学生受教育权利与其他权利免受侵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