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

第1篇: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育;新课标;点滴认识

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学习方式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任何有弊端的东西都必须想方设法被优化,教育也一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传统教育在理念上存在的弊端,让自己接受一次深入骨髓的“大手术”。新的理念,即以开放的、包容的心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关注学生发展的生态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自身成长和学生成长的关系。如: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合作与交流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展思维、深化认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师者权威”等专制封闭思想,要求我们学会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会向真理“膜拜”、学会敢于求变求新,师生共同建构完美的精神家园。

二、变革教学方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课堂“填鸭式”讲授,教师漠视学生的反应,甚至几乎完全忽略了学生。教师关注的是自己设计的一节课内容是否完全讲完,自己教案上的东西是否丝毫不差地向学生灌输完毕,至于学生能否消化吸收则似乎不在教师的管辖范围之内。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个性发展无从谈起,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了一句空话,教育的效率自然就差了。而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光辉点的同时,大胆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凡是有利于学生的就是正确可行的。我在教学实际中,采取“兼容并包”的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学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不武力统一,“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区别,不采取和平的方式中国就不能统一吗等诸多问题。我鼓励学生多角度分析,多研读史料,多与同学合作交流。具体做法是:(1)每节课都解决学生最关心的问题;(2)科学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4)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价,学会自我规划、自我发展;(5)教师集导演、演员、顾问等多重角色于一身,和学生一起体验课堂的成功与失败。

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学、“乐”学。整个教学流程,师生和谐互动,共同探究历史的真相,进而理解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整个学习过程,知识与方法交融,智慧与能力碰撞,素质与创新之火点燃了学生生命的激情;整个课堂是生命的课堂、人文的课堂、创新的课堂,师生共同演绎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

三、擎创新旗帜,有效整合教材

新课程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教材编排方式的变化,“旧教材”注重通史教学,注重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而“新教材”以专题的方式编排,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学生很难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每一节课的设计教师都要从整体着眼,要把每一个独立的子题放在学科知识链条、学生“能力培养场”中进行系统研究,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体系。

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教师要把每节课都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读教材,掌握每个历史阶段的特征。例如,高一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包括三节内容,这三节前后联系可看作是一个整体,其基本线索为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那么以后讲任何一节时都可将其放到这一条线索中去,使学生能更清楚地把握历史。

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中学历史教科书曾被一些史界同仁形象地称为“压缩饼干”。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当然,拓宽是适当地向教材有关内容的顺延,对史料的补充、理论的深化等,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很有益处。例如:我在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时,引用了农民战争的相关史料。然后对学生总结阶级斗争观点进行辅导,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节课一般会涉及几个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点、难点,还要注意深化各个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应在严谨课堂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下大功夫,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们要向有限的45分钟要质量,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四、拓宽知识视野,聚焦社会热点

第2篇: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认识;思考

四川从2010年开始正式实施国家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有哪些新的特点?在实施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一类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尽快地了解,尽快地思考。现将本人学习中的几点随感转录于此,以求教各位同仁。

1.对高中课标内容的几点认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相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在课程理念、文本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它提出的要求包括:

1.1 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个性发展。“课标”前言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文素养的提高是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历史学科作为“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理应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本身就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应该做到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来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反对、反对战争等),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恐怖威胁、爱滋病与其它传染病、环境恶化、核扩散与核辐射、贩毒与吸毒等予以关注),弘扬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

“课标”课程性质中提到:“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个性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从历史人物鲜活的事例中获得精神滋养(历史上仁人志士既有勤奋学习、热爱祖国等共同的特征,但他们成长、成功的道路又带有不同的特点,这种鲜明的个性风格与共性特征毫无疑问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另一方面在学习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这就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培养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2 讲究过程方法,扩大情意目标。“过程与方法”过去往往被看成是为了完成与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步骤与手段,而现在的课程标准中第一次将“过程与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即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同化与顺应的建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学会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交流学习方法,反思学习过程,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来学习、掌握与运用,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从大量历史材料中去提炼观点、提取信息,切实提高材料解析的能力。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学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高中课程标准扩大了情意性的目标,突破了教学大纲思想教育的范畴,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提出了更全面、更科学的要求。“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不仅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更主要的是人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历史人物的众生相会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恰如歌德所说,我们从历史那里得到的最好东西是它所迸发的激情,正是这一种激情,使我们的历史教育充满了生气和活力;“态度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历史课程目标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责任、学习态度,更主要的是积极进取与宽容他人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与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价值感是人们对思想、态度、行为的取向标准”,历史学科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观、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观、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观,在内心树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本身的价值判断一定要放到他们(它们)当时所处的特定历史时空中去考量。

1.3 突出历史作用,增加活动建议。“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课标”课程设计思路中要求让学生“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由此革新了课程内容,使学习内容比较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这样的设计就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历史课程讲授的内容是人们过去的活动,但是,其立足点却是现实。历史是现实与过去的对话,人们的观念永远是现实的,人们的方法永远是现实的,所以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任何一个学习要点从某一个角度来说都有可能对当代有影响。因此,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来对学生心灵造成震撼,来影响学生精神生活的方向与质量,而且可以通过历史对现实的观照来加深对现实的认识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课程内容及时地反映了这种发展和进步(如新增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课程内容还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地吸收了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如在选修课程《探索历史的奥秘》中,要求“讲述古代埃及金字塔研究中遇到的疑难和奥秘认识金字塔建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和意义。”以及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等内容)。课程内容还体现了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课标”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各个模块中都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建议,而已经出版的各个版本的历史课程标准教科书都无一例外地根据活动建议在课本中设置了专门的活动探究课。以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例,课程标准中有两个活动建议:一是以“改革与发展”为题,组织讨论会。二是以“”和“明治维新”为例,列表比较中、日两国近代道路的异同。人民版历史教科书根据第一个建议,设计了两个学习与探究课,本人承担了其中的“论改革与革命———以俄国为例(辩论会)”的编写工作,编写中我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参加,并设计了活动目标、提出了准备事项与活动建议、做了活动说明,并有相关的知识链接,又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从教的角度对活动目标、准备事项与活动说明提了建议,突出了活动过程、活动总结,提出了教学评价建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过程、活动建议),并附了资料与注释通过编写,我深切地感受到“课标”的活动建议绝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应该做、必须去做的,因为它是其它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2.对高中课标实施的几点思考

2.1 关于模块与专题先后安排。高中课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么多种类的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如何安排,颇费思量笔者认为作为市、县教研部门要在专业引领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方面积极地出谋划策,从将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法定要求)执行到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的课程资源(教学设施、设备、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等)等角度来思考,根据本地区高中的分层布局,对不同学校应有不同的建议:重点中学应尽可能多地提供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规定的选修模块基本开设到位;一般完中在满足基本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应尽可能根据学校教师学习研究方面的相对优势,将几个选修模块先行,其他几个选修模块实行全面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全员学习与个别学习相结合,以使选修模块的开设在3年内基本过渡到位。对于必修与选修务必要明确:必修之中有选择,选修之中有规范、有限定。基础必修模块要全面扎实过关。选修模块的优化组合,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其中对于“探索历史的奥秘”这一模块,有志于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学生应必选,大学的考古专业也必看;而从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第1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的要求来看,有志于历史学研究工作的学生应必选,大学的历史学及历史教育专业也必看,因为它有助于理解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一个随着历史学研究而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另一方面,大胆地放手支持。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3个层次构成。从学分获得的要求来看,学生每个领域均需涉及,不可偏废,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理念,但具体到每个领域,则可以偏科目,偏模块,体现个性发展的要求。课程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大一统的格局,赋予学校和学生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选择权。合适的教育才是优质的教育,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优质的。过去一定要按照王朝体系、编年先后来编写历史和学习历史,现在“课标”中不同的历史模块之间学习可以不分先后,一方面从理论上来看“必修课”与“选修课”可以不分先后,同时学习;另一方面“必修课”的3个学习模块与“选修课”的6个学习主题,它们相互之间也可以不分先后。其实每个学习模块内部的学习专题也完全可以不分先后,让学生将他自认为“精彩”的内容抢“鲜”看,学生对他们爱不释手的内容会津津有味地看,对他们爱戴崇拜的人物会津津乐道地侃,也许正是在看与侃的过程之中,他对学习历史产生了兴趣,对其它模块或本模块内部的学习专题也开始了关注。而教师也可以根据有关需要(如配合时事或重大纪念日的教学需要),像语文、英语老师调整课文篇目那样,对教学内容的先后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技术上、顺序上的调整从总体上来说不会影响整体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

2.2 关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学校课程以及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将越来越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而且也越来越不是知识最新最快的渠道。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已经是陈旧的、过时的处理方式。教师必须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在课程资源的选取上,古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在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将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一标(课标)多本(多种版本的教科书)”是课改的新景观。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一个省范围之内,应该有多种版本的教科书进行实验。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不同教科书的邻近地市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比如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关于“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内容的编写中,单元“学习建议”里建议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和当今的现实状况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文内容还注意了学科之间的融通,尤其考虑到美国史的特点,引入了与这部分历史有关的英文(美语),练习或导言中有中英文对照,甚至要求学生翻译图片背景中的英文广告,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学生读外国史学原著的激情与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英文学习的能力;单元的最后部分考虑了单元一结,既有本单元的小结,又有本单元的历史感悟,而且这种小结与感悟因为单元内容少且与罗斯福新政相关度比较高,因而都能够比较及时,这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保持所产生的兴趣,有利于记录下学史的心得与留存下学史的疑问(无独有偶,人民版也在本单元的最后有类似的内容,它还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收获与“奇思妙想”。此外,在课文中穿插的“想一想”还就罗斯福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从情感、价值观层面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说出“罗斯福总统193年的就职演说展现了他怎样的人格风采?”)。岳麓版教材尽量做到以史实的客观叙述为主,反映了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每课的活动建议都能结合本课学习的内容来要求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中与之有关的问题(史实与现实相对接,发挥了史之为用的作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发挥了活动育人的作用),必修的3本教材也尽量避免内容上的割裂,在教材后附的大事年表中有相对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方便中学生认识这些历史因素的交互影响,体现历史是综合发展的。诸如此类的这些方面都可以吸收借鉴过来,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管用什么版本的教科书,其教学内容以及尺度的把握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教师深钻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就可用教材教。能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发现、一种创造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适当增补。综上所述,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对课程单元内的课堂教学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2.3 关于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课标”中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规定“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总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学习主题中,都规定了“教学活动建议”,要求“组织课堂讨论”、“举办讨论会”或要求“收集”相关史料,办展览,举行“演讲会”或组织“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等,这些都属于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索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我们要关注学生主观的、情境的、默会的“个人知识”,关注学生从直接经验中进行学习,关注学生建立主动的、体验的、建构的学习方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也应该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模仿学习也不失为课程改革后学生学习的又一种方式。另外,情境模拟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强调“身入其境”,让学生换位思考,置身于历史人物所处的特定情境中,在经历与体验历史的同时,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而让学生充当历史中人,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才能明白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发展,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

“课标”中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就素质而言,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长,有的擅长说出来(说书、讲故事),有的擅长唱出来(编成琅琅上口的歌谣),有的擅长写出来(用纲要、信号、图示、板书),有的擅长演示出来(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将更有利于教师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更便于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课改的变动性、多样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在教研听课中我们看到,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手段去教学,效果好;而有的教师用原汁原味上出来的原生态的课也不错。这说明只要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用最朴实、最常见的教学资源及手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能上出最好的课。

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改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警察”形象,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朋友”去进行对话,精心营造民主和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只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动探究,课堂就会变成有生命力的课堂,就会“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朱汉国,王斯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历史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 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第3篇: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选修内容;教学体会

高中历史选修课本的六个模块中我们学校选择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内容与必修一,二、三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学好选修一也是对三本必修的复习巩固。同时,改革史的内容丰富多彩,贯穿中外,涉及古今,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很好的激发和培养。

一、历史改革的概念及改革的原因

学好改革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改革,对改革这个概念要全面理解。改革就是变,就是革除已经过时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思想,创造富有生机的新制度,新文化和新思想,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书《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到广东考察时说:“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理解了概念会更有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改革的其他内容。

理解概念后我们很自然的就想问为什么要改,也就是改革的原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原因,我们可以总结为两大点,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改,多与社会矛盾有关,改革往往是社会矛盾的积累导致社会危机出现的时候发生的。可能性就是改革的条件,也就是能不能改,会不会成功。

二、历史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的表现有:一是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在于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二是旧的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了社会发展。(如孝文帝改革,鲜卑族旧习俗、制度阻碍了北魏的发展。)三是为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而进行的改革。(如战国时代弱肉强食,不变则亡,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进行变法,迅速强大,最终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四是统治阶级面临的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王朝面临内忧外患,以富国强兵为核心的改革。)

(二)可能性的体现有: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具体体现为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如商鞅变法就是封建经济出现发展的结果。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二是新阶层,新思想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如商鞅变法的支持者是新兴的地主阶级,法家思想是其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进行的,维新思想是其理论精华。)

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改革在各国不断上演,不管怎样的改革,其内容可总结为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彻底的改革变动大,如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分前后两个阶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局部的调整往往涉及政治,或经济方面。

一场改革成功与否,我们不能单纯看改革者的个人命运,那么判定改革的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改革,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看其是否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是否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成败的标准不以改革者的命运做判断,而是看改革的积极成果是否得到保留,改革的措施是否得以延续。

第4篇: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一

    历史分为本体和认识两个方面,历史本体是唯一的、永恒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一经产生,就无可更改 ,是不为人的意志和行为所左右;而历史的认识则是丰富多彩的,是主观的,历史只存在于人的记忆和思考之 中,历史怎样,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记忆和思考,同样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乃至不同的人对其会有 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与历史的两个方面相对应,历史理论也分为两大块,即关于历史本体的理论和关于 历史认识的理论,而目前困扰历史教学的又主要是历史认识的理论。

    所以,历史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历史认识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方法论。具体地讲,包括历史研究的对象 、历史发展的动力、形式及规律的探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民族的形成等一系列指 导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另外还有历史研究所采用的各种不同的方法,从传统考据法、考古法,到现在所 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心理分析法等等。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构成了历史理论的主干。

    当然,历史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会有不同 的理论,甚至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也会有不同的历史理论,归根到底,它是时代和社会现实的产物。

    二

    历史认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与其他认识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它把人类过去的活动作为认识对象,却又 处处着眼于当前实际和未来的发展,从而拥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功能。根据历史层次的分析,将历史认识论分为 微观历史认识论、中观历史认识论、宏观历史认识论。

    微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的个别史实、个别现象,为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的认识活动,是历 史认识中最基本的层次;它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认识方法相对单一,认识面也相对窄小,但它是整个 历史认识论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真实的历史情况,才能作出可信的价值判断,准确地揭示历史运行规律。相对 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微观历史认识论就是具有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的能力,而这是《考纲》能力要求的第一 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要求;也是《教学大纲》“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体现。高考问答题考试设计的第一问实际上就是考查的微 观历史认识,强调的是“是什么”。

    中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运动的局部过程与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介于微观史学和宏观史学之间的历史 认识层次。它反映了历史运行中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果关系与价值判断等联系。如果说微观是解剖麻雀的话, 那么中观就是对麻雀之间,它们与其他鸟类之间关系进行考察,相对于微观而言,它是整体;相对于宏观而言 ,它又是局部。对中学而言,中观历史认识论就是要求具有掌握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探究历史 发展的复杂过程及过程中的因果联系。如95年高考第42题第1问“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 历了哪几个步骤?”将建国以来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归纳出来即可得 分。又如94年高考第42题第3问对中国维新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等, 考察的实际上就是中观历史认识。

    宏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的整体联系,把握历史运行的本质联系、规律和模式,为历史科学参与社会决 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历史认识活动,是历史认识中的最高层次,对微观和中观历史起理论指导作用。用“历史不 会重演”来体现微观历史,那么,宏观历史就可以概括为“历史常常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主要强调历 史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等。相对于中学而言,宏观历史认识论就是要将史实在中观归纳、概括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高屋 建瓴,去看待历史发展的进程,作出科学的判定。如95年高考第42题第3问“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 遵循什么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求总结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来为社会提供科学依据,答案就必须具有宏观调控 的功效: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考察的实际 上就是宏观历史认识。

    三

    历史方法论是整理并分析史料、考察历史的因果联系与本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各类技术手段和方法, 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历史的关键环节,是到达彼岸的桥梁与渡船。随着史学的发展,方法论和认识论一样, 也出现了不同的方法改革与创新,主要包括考据法、考古法、历史模拟、逆问考察、经济学分析、计量分析、 人类分析、心理学分析、人口学分析、历史分析、阶级分析、逻辑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打破了原先 只用阶级观点分析历史的单一性,正逐步走向多样化、丰富性。而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 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又被称为历史哲学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 运用,它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内在辩证关系和本质特点,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实质上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而《考纲》也明确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大纲》亦然,这也是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之一。 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能等同于历史理论,它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原则。

    历史分析法主要从全面、发展、变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历史问题所处的历史条件去研究历史,即 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感。如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只有将其放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中去分析,才会 发现战争的性质在过程中不断变化,由开始的正义性——打败欧洲君主的武装干涉到后来的非正义——侵略、 奴役他国,这样才能较全面地看待拿破仑发动的战争。

    阶级分析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去观察、分析阶级社会历史上的经济形态、上层建筑、 意识领域等种种历史现象,它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要注意,阶级分析法并不是唯一的,阶级斗争只在一 定的范围内进行,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只有历史地看待它们,才能正确估价它在历史上的运用。如农民阶 级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具有狭隘、保守、自私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 软弱点,故农民斗争总以英雄史诗开篇,以悲剧而终结,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如李自成起义的失败,太平天 国的失败均是最好的例证。

    比较分析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的方法,是矛盾同一性与对立性的直观运用,同中求 异,异中求同。如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历史背景的不同,分析一成一败的原因,主要从封建的经 济基础、封建的政治体制、封建统治的阶级力量来分析,说明戊戌变法失败,明治维新成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第5篇: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历史逻辑思维;历史课堂;重要性

历史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历史学科领域形成的一种认识世界观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对社会历史进行理性认识的思考,主要包括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历史推理等思维形式。高中阶段,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只依赖于史实的学习,还需要形成相关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以应对应试考试为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历史学习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记忆上,而且历史知识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太高。因此,当前的历史教学流于形式,历史逻辑思维的教育没有受到重视。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必须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一、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科是高中教学的一部分,在高考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我国历史悠久,了解历史是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观念的必要途径。但是,在以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中,尤其是要面临高考大关的高中教育,历史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历史逻辑思维的培养没有益处。

1.历史知识的学习流于表面

高中阶段处于大学和初中之间,学生的思维处于半成熟期,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是价值观,都没有完全形成。纵观当前的高中教育,尤其是历史教学,更多的是浮于表面上的教授,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对表面知识的学习。高考是高中生所要面临的重要关卡,师生多把注意力放在了历史知识的记忆上,以应付考试为第一要务。教师在课堂上以表面知识的讲解为主,对历史概念、历史知识以及相关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等,只是按照课本上所书写的机械地教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负责认真听讲。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引导,学生只是机械地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缺乏思考,多以死记硬背为主。这样,就会导致历史知识的学习流于表面,学生只在考试前忆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却缺乏相关的历史逻辑思维,使其分析、推理能力欠缺。

2.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

当前的历史教学,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用认真听讲即可,既不用分析为什么发生这些历史事件,更不用去推理为什么这些历史人物会提出这样的口号。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和历史意义,却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历史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导致学习历史的时间被压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主科上,教师在课堂上只专注于教,与学生缺乏互动,更不注重历史逻辑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

二、历史逻辑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历史逻辑思维包括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和历史推理等思维方式,是形成历史思维的关键,也应该是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在历史教学中推进历史逻辑思维的培养,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历史逻辑思维的认识

教师在课堂中起关键作用,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历史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不断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历史观融入自己的教学观念中,指导学生系统学习,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要引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点,并学会思考,多思考“为什么”“怎么做”,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做好课堂工作,培养历史逻辑思维

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要做好各项准备。首先是课堂导入,教师必须做好精心设计,使课堂导入更加精彩有趣,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讲到“辛亥革命”的时候,可以从历年的高考卷中选取有关辛亥革命的题目,以所提问题为主,让学生主动推理。在推理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推理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增强了兴趣,吸引了注意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导入,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其解决问题。

历史逻辑思维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史观教学 高三历史复习 史观、史实、史法的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1-01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高考历史复习工作,是摆在每位高三历史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方法固然有,如选择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等等,只要有利于学生做好复习,即为可行的途径。但笔者认为,除此以外,应用史观重新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将史观教学引入高三历史复习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为例,浅谈史观教学与高三历史复习的关系。

一、提高认识,重视史观教学的作用

史观,是历史研究的理论模式。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伴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后出现了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多种史观,至今大多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文明史观开始在我国兴起,至今已取得丰硕研究成果。

毋庸置疑,史观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构建作用。但是,在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却难寻其面。传统基础教育历史教学由于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导致了史观教学的缺失。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基础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史观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较多渗透了史观教学的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育部为适应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制订的基本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标准》提出了崭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了以往《教学大纲》的双基要求。《标准》中不乏史观体现。

2.史观教学符合课改环境下的历史高考的要求

从较早进入课改的外省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史观印记明显。以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考查为例,史观考查的题目很是热门。

此外,从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来看,史观体现亦明显。总而言之,做好史观教学,对课改环境下的高三历史复习意义重大,应高度重视。

二、构建知识体系,将史观教学带入高三历史复习

既然史观教学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高三历史复习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将史观教学带入高三历史复习呢?

1.整合所学知识内容,重建知识体系

现行高中教材,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大多采用专题史模式,很多同一知识内容出现重复或散落的情况。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高三历史复习,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整合教材、整合知识。在整合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重建知识体系。

2.以史观再次构建知识体系,重新认识历史发展脉络

知识体系重建后,我们需要以史观再次构建知识体系,史观的带入同时也必将使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发展的脉络。历史事物发展的新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新认识、历史影响的新认识等等将使我们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因此也必然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

依然以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认识为例。重建了工业革命的知识体系后,学生可以清楚掌握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重大发明等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入史观教学方法来认识工业革命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角度一:以唯物史观构建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唯物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关系角度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同时工业革命也加剧了东西方国家的差距,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角度二:以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构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工厂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是近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也体现了文明的进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的进程也明显加快。城市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令人深思。

角度三:以整体史观构建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世界贸易的范围得以迅速扩大,一个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同时蒸汽机车和汽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因此,人类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了,人类逐渐走向整体化。

综上所述,多种史观的引入,为我们重新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构建了一座座可行的平台。而以史观构建下的工业革命的影响,又使我们从多种不同角度重新认识工业革命。既能重新认识历史发展脉络,又能开拓新的历史思维,这无疑对学生进行高三历史复习是非常有益的。

三、以史观教学为基础,实现史观、史实、史法的有效结合

将史观教学引入高三历史复习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但是史观教学并不能孤立存在,还需要与史实、史法有效结合。只有实现了有效的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史观教学的作用。

第7篇: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历史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1 前言

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已有一段时间,并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为了能够让广大教师更好地认识与解决这些问题,克服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文章从四方面提出了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2 基于多媒体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对多媒体教学功能的认识不足

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中,高中历史教师存在两种比较偏激的想法,是认为多媒体技术完全没有用,完全忽视了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种是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完全忽略了传统教学方式,这两种错误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效果的发挥。在这两种观念的影响下,历史教师均表现出对多媒体功能认识上的不足,也客观地说明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观念的落后,高中历史教师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2 对历史教材的处理和历史素材的选择存在误区

目前,高中历史教师对多媒体网络历史素材的认识存在着以下三种错误想法,一是完全依赖于网络历史素材,而忽视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及要点;二是单纯地利用多媒体,照抄照搬教材,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教材的电子版,毫无创新意义,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三是有些历史教师盲目注重课堂内容的大容量,使课堂教学内容没有主次之分,而学生也会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这些误区将会对教师教学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并直接体现在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反应及学生成绩当中。这种错误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国家对历史教学的要求相违背的。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不当

在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往往会被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要点的特点所迷惑,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总结能力下降。再加上有些历史教师盲目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历史知识的反复简单演示,并未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与启发,导致学生很难具备创新能力及历史思维。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历史教师没有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手段,需要教师逐渐认识并改变这种错误观念。

2.4 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从当前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过程有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强制灌输知识的趋势。部分历史教师盲目响应学校多媒体教学要求,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师应做的所有工作,忽略了作为历史教师本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未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结果导致课堂单一无趣,没有个人风格,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中的情况。

3 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3.1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是为了避免历史教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而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出现,并实现各种教学要素的科学合理分配。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处理好教师本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二是处理好多媒体环境下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关系,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师需适当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3.2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关系

为了保证基于多媒体环境的历史教学课堂与历史教学本身的一致性,应当结合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性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以教学内容与细节为依据,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针对历史事件、历史图片等可以通过多媒体影视资料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而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则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二是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历史教材的结合,避免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而忽视教材内容结构安排及重难点划分等情况。实际上,不管技术如何发达,教学手段多么丰富,都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获取应当以教材为参考。历史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与教材内容相一致,不能为了节约备课时间从网络中直接下载与教材内容不相符的课件,保证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符合国家的各项要求与标准,促使师生共同掌握完善的历史知识。

3.3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历史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结合课程教学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并能够在科学合理利用多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四方面不足,并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要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望能够为未来的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为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河北 唐山064000)

参考文献:

[1]李慧军.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能力培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第8篇: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

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多,远胜其他学科。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等内容,使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如何引导学生教学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此外,根据高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状况,加强阅读势在必行。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基本上局限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以及对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谈不上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也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步入高中后,由于历史教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差距拉大。阅读历史书籍处于机械、无意义状态的学生往往成为教科书的奴隶,为记忆历史知识背上沉重的包袱,渐渐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由于不具备阅读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运用都有困难,影响到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与高中历史教学同步进行是促使学生由机械学习向有意义学习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历史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

二、阅读应立足于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1.了解、掌握历史重大事件,是历史阅读的一大特征。

历史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由无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组成的,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记忆这些客观现象,不过,这是较低层次的阅读能力。第二步的学习要求是认识为什么发生这些事?这些事件在历史上起什么作用,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并能找出历史的基本规律。这属于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要求。

记忆并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历史阅读的基本活动内容,占去学习历史的大量时间。如何帮助学生高效、省时、牢固地掌握历史事实是阅读的一项任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有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四个部分。其中经过和结果是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历史的经过又分为时、地、人、事四个基本要素,即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时间、空间、重要人物、基本过程。这四要素是历史事件的精髓,记忆与表达历史事件必须牢牢抓住四要素,并采用归纳法,阅读要求做到准确、精要、完整。另外,还要摒弃逐字逐句、整段整章地死记硬背课文的陈旧阅读方法。

2.认识并掌握历史的基本结构,是历史阅读的又一特征。

掌握历史知识结构,采用结构式的记忆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人类社会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往往A事件的结果是B事件的原因,B事件的结果又是C事件的原因。同一类事件发展的进程就成了历史的基本线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立体的,多方面同时进行的发展过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因此必须把历史发展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是动态的整体。认识并把握这个历史发展的基本结构,是高考要求考查的能力之一。然而由于课本编排的局限,学生难以在中阅读认识历史的整体结构。

所以,历史阅读的又一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识知识的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联系,明确每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特定地位。通过把握整体知识结构的阅读,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整体的、动态的、有联系的,使知识的认识水平能够由表及里地逐步提高。

三、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式学习历史

“层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历史时间的发展过程从粗到细、从大阶段到小阶段不断分割的层次;二是把历史的全貌所包含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的分割,一直到每一个知识点。在归纳和分割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史和论的结合,我们往往采用表解的方法,把某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及其联系展现出来。

采用表解辅助的层次阅读法,具有要点突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等优点,既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历史基本进程,又能突出各个阶段特点,落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实践证明,采用层次阅读法复习,能大大提高学生认识知识的准确性和学习的效率。

四、加强阅读的基本做法

1.加强教师的阅读示范活动。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的。因此,阅读活动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阅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反复强调和不断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例如:讲授新课内容时,应注重讲授教材中的章、节、子目的标题含意,讲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注意引导认识教材中史实与结论的关系,突出历史事件的四要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性质、影响等,带动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阅读课文。在掌握课文内容精髓的同时,还要开拓思路,进行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这样,由于教师的反复示范,促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特点的认识不断强化,阅读能力也逐渐提高。

2.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要使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转变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活动来完成。阅读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在思维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我就这一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有:①强调历史课的预习作用。学生依照教师的预习思考题预习课文,通过预习,认识课文内容的基本结构及它们之间的联系;②发动学生设计板书标题,教师对他们设计的小标题进行评论、评比,培养阅读概括和提炼观点的能力;③讲授完某个历史事件后,要求学生根据“四部分”、“四要素”,用简炼的语言概述历史事件,培养归纳、概括能力;④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局限于课文结论,不简单灌输观点,而是开展课堂讨论,发动学生广开思路,根据历史的客观情况,作合情合理的分析。这样,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还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阅读能力训练的机会。

参考文献:

第9篇: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1.史料级史料教学的基本概念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作为对历史进行诠释的材料,是在历史事件发生时遗留下来的一些印记,当前在历史学科中,史料一般包括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一些史料的补充,但是往往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其它科技的发展,一些图片、视频也被纳入到史料范畴中来,直观的对历史事件进行诠释,大大的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2.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意义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大的难题。史料作为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诠释,往往比课本上的知识点更加丰富生动,一些事件都是按照故事的模式进行解读,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一些史料记载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意义有着较为全面的解说,所以利于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进程进行判断,也激发出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2.2 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史料往往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系统性的诠释,所以对于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结果、影响等等都有着很全面的描述,所以学生可以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对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总结,对于历史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认识。比如说在对"侵略与反抗"一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对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等等事件进行串讲,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让学生明白中国是如何从封建社会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惨痛,让学生认识到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必要性。

2.3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当前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所以教师要通过史料让学生对历史时间进行准确的认识,让学生能力将事件串联起来,通过图表或者是其它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解读,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认识,并且要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运用史料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对策

3.1 选用鲜活史料激活教学。初中生刚刚接触到历史,所以教师必须以简单直观的史料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通过这些丰富的简单的史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开展历史教学。初中生往往没有太深入的对社会形成认知,所以教师在选择相关的历史史料时也最好是选择那些相对简单一点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说在对"女皇武则天"进行讲解时,如果是按照一些典籍中对于此事件的记述来看,几乎没有学生能力理解。在《资治通鉴》中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对于教师而言这都是很难理解的,更不用说学生。所以教师在史料的选择上一定要简单化,通过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进行记忆,这大大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极大的鼓舞。

3.2 适时、适量运用史料,形成史料教学高效化。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从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对史料进行解读。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历史史料是非常多的,并且在网络上有许多种真假资料,教师在选取过程中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选择那些合理的资料供学生学习,不能只是简单的将史料进行复制粘贴,要对历史事件形成准确的解读和认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第二,对于史料的运用要恰当合理,一节课的时间要进行合理的分配,打造高效快乐的学习氛围,在选择的史料上要具有高度的代表性,能够突出历史事件的特点和需要表达的意义。比如说在"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一节中,教师在自己搜索材料的基础上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搜索相关的资料,并且就当前中日的一些事件进行联系和解读,对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靖国神社到底是什么样的所在,通过当年的史料对于靖国神社中的许多战犯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日本军国主义的猖獗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对于中国是什么样的意义,从而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论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