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精选(九篇)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第1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已经引发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项目、R&D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突发性短缺,在短期内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力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与交融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基本功扎实;能力结构合理;独立批判力;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特点。下面以社会或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界定的杰出人才特指创新人才。

(一)高校正加快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并初见成效

1.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高校的创新活动,大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各高校都在强化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在过去5年中,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占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65%左右,数量从2000年的87个增加到2006年的120个 (资料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网:chinalab.gov.cn/labsite/Site/index.aspx)。截至2005年底,科技部共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个,其中分布在高校的有34个,占23.0% (资料来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网:cnerc.gov.cn/bulletin_01.aspx)。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家依托地方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达117个,占总数的33.2%,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占总数的26.3%(资料来源:edu.cn/xin_wen_gong_gao_1114/20070328/t20070328_225246.shtml)。

通过承担高水平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2005年共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8人,分别占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的28.1%和12.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2人,占全国总数(1500人)的34.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1人,占全国总数(1248人)的30.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7人,占全国总数(829人)的23.8%。2005年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站的博士后、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人数分别是2002年的1.40倍、2.14倍和2.02倍 (资料来源:chinalab.gov.cn/labsite/Site/index.aspx,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2005年度报告。)。

2.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方兴未艾。团队协作已成为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也是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体看国内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不容乐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团队并不多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

随着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政府创新支持项目的实施,近年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2004-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共对94所高校的244个科技团队实施了为期2年的资助计划。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以北京大学为例,至2005年北京大学有10个科技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至2007年有14个科技团队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大了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资助力度。例如,2004-2007年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2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117人,占49.2%,45-54岁的有112人,占47.1%; 2000-2006年进入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1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72人,占52.2%,45-54岁的有54人,占39.1%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相关公示信息统计。)。总体看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二)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第2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这次全省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现场会,是我省职业培训工作的又一次重要会议。省领导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会前,孙刚副省长听取了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要求我们把这次会议认真开好,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省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创我省职业培训工作的新局面。省国资委张启元副主任刚才也就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省国资委对这项工作和这次会议的重视,体现了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全省技工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请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这次会议精神,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省厅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为开好会议事先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充分准备。同时,这次会议还得到了省电力公司和一大批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劳动保障厅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向省电力公司等企业领导和技工院校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是在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15号文件),贯彻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视频会议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刚才,省电力公司、南昌飞机制造公司、*铜业公司和省无线电高级技工学校等单位就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进行了经验交流。*现代技师学院、赣州技师学院等十所院校与一批合作企业在会上正式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这表明了我省技工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已进入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下午,我们还要到省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参观考察该校通过校企合作创建高技能人才和技师培训基地的情况,进一步学习他们管理规范起点高,把校企合作的理念贯穿到教学和管理全过程的宝贵经验。我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大家一定有较大的启发,一定会对我省技工学校全面开展校企合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这次校企合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发15号文件精神,总结交流我省前一阶段校企合作的经验,分析目前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探讨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并就如何深化下一阶段校企合作提出具体要求进行工作部署,从而进一步推进我省技工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经验交流的会议,也是一次站在新起点上对校企合作工作再动员的会议。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我省校企合作的经验,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

*年,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了高技能人才的战略地位,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重要任务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在全国启动并实施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三年五十万”新技师的培养计划。*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15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进入了快车道。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的精神,提出了“人才强省”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吸引、激励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全省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到*年底止,全省共有技能劳动者230.34万人,其中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35.8万人,占全省技能劳动者总数的15.2%。仅*和*两年就新增高级技工5.6万人,新培养技师1.2万人。全省涌现出了袁振海、刘火生、李贵镇等中华技能大赛获奖者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高级技师,他们不仅为我省赢得了荣誉,而且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我省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来全省通过实施工业园区技术岗位对接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样板工程,岗位成才示范工程和小企业孵化工程以及开展百名“名师带徒”活动,加快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新技师的培养速度。从*年开始,我省还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作用,努力扩大了高级技工班和预备技师班的招生。到*年底,全省技工学校高级技工班在校人数达21674人,技师班人数达近千人,高级技工班和技师班在校人数占全省技工学校在校生总量的20%,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今天,我们又正式成立了全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协调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围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考核、评价、表彰、激励、保障等工作环节,与省内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积极推进和指导校企合作,这对于尽快形成加速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对于尽快把这项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又提供了重要保证。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一是有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全社会形成了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加快成长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二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对技能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为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大批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初步建立了符合企业特点的技能人才开发、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的工作新机制,发挥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三是技工院校的职业培训和企业的职工教育工作能适应新形势,瞄准市场需求,在又快又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加大了力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技工院校正在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四是由于抓住了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个高端,因而促进了初级工、中级工的培训和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进而带动了整个职工培训和职业教育工作上了新水平,使技能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近几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通过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充分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是又多又快又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今天发言的几个单位的典型经验,也充分说明这点。认真学习、研究和推广这些学校和企业的经验,我认为应当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进行消化和吸收:

一是政府方面。要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加大宣传等手段,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省里近几年推进的“四大工程”、开展的名师带徒活动、批建技师学院、扩大高级技工班招生、建立高级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技能人才表彰制度,广泛开展技能竞赛,以及这次成立协调委员会的举措就是为了创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搭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平台。

二是企业方面。企业作为高技能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单位,要从企业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长远目标出发,高度重视与技工院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省电力公司、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和*铜业公司的经验证明,企业有高技能人才的短缺需求,有强烈的紧迫感,而且认准与学校合作,就可以较快地解决企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他们通过技工学校培养的预备技师到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选派企业的高级工到技工院校去强化提高;通过合作培养和资源共享,为企业又快又好又多地培养了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从这些单位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还可以激发企业在职在岗员工学技能、争当技师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三是学校方面。学校要瞄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练好内功,壮大办学实力,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培训成果,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不能等待观望。省电力高级技校和无线电高级技校就是认准了要增强学校的活力就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因而表现出寻求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出强烈的紧迫感。在寻求合作的同时,学校主动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办学实力,通过过硬的培训效果赢得了企业的青睐。因此,技工学校要想加快校企合作的速度,就必须做到以质取胜,练内功,强管理,其中包括邀请企业一道来共同研究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训方式。这样的学校企业当然是欢迎的,而且是可信赖的学校就不怕没有合作的企业,校企合作就有可能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浅层次向深层次、由短暂合作向长远合作发展,并走上良性合作互利互赢的轨道。

这些单位经验还表明,哪个学校校企合作搞得越好,服务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效果就越明显,学校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发展后劲就越足。哪个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搞得好,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成长就快,员工素质水平就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强。校企合作的结果一定会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

全省技工学校都要认真总结自己校企合作的工作情况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单位的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实际行动来推进本校的校企合作,促进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在加强校企合作上下大功夫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对各类人才包括高技能人才都产生了强劲需求。但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现状是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而且按目前的培养规模和培养速度是难以满足这种强劲需求的。中央15号文件提出,到“十一五”期未,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要达2750万人,要比*年净增89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增加190万人,高级工增加700万人。

我省在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目标,这就是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劳动者素质得到明显改善,高技能人才比例有明显提高;到“十一五”期末,全省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300万人,其中,中高级技工分别达到207万和42万人,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5万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已经开展的四大工程基础上,省厅又准备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实施“金蓝领”工程,重点实施工业园区企业技工定向培养计划,每年政府资助培养中级技工10000人;青年高技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政府资助培养高级技工6000人;紧缺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政府资助培养技师,高级技师5000人和首席技师计划,每三年评选首席技师100人。并设立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确定今年全省要培养新技师9000人。因此,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

要完成艰巨而又繁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我们必须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但是,最根本和最关键的是要抓好培养。没有技能人才源源不断的培养和产生,就谈不上其后的评价和使用,就不可能产生高技能人才。

一般来讲,高技能人才培养有三条途径,一是企业培养,二是院校培养,三是个人岗位自学成才。但这三条途径都存在速度慢,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速度快,效果好的培养途径还是校企合作携手共同培养。这是因为校企合作突破了传统的培养模式,它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调动技工院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对新生劳动力进行高技能学制的培养,同时与企业紧密结合进行强化实训;另一方面学校面向企业对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同时把企业员工有机结合到学校进行专业进修。通过优势互补和紧密校企合作的方式和机制,使大批技能劳动者能通过这一渠道迅速成才,从而满足企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需求。因此,为了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我们的技工学校不仅要努力加大对高级技工班和技师班的招生力度,扩大学制教育人数,努力将教学实践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同时还要努力走校企合作之路,加大对高级工的社会培训和对企业在职高级工的培训。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上走出一条新路子。

当前推进校企合作,我们也面临一些难题。一是认识问题。一些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仅仅希望企业帮助学校克服学校自身师资、实习基地不足的困难和疏通学生就业渠道,而没有从如何满足企业对高技能需要的角度来考虑校企合作。一些企业也还没有认识到自身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潜在危机,没有紧迫感,在技能人才培养上舍不得投入,缺乏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一些地方政府把校企合作仅仅看作是学校和企业的事,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校企合作,把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当作软任务,抓得不紧不实。二是工作问题。就我省现状而言,目前多数学校和大多数企业的校企合作,还处于自发式和浅层次状态,合作内容不广,相互结合比较松散,校企合作这种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三是政策制度问题。推进校企合作还缺乏配套的制度保障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因此,各设区市、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立即行动起来,把校企合作作为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根本性工作来抓,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必须具备的一项硬性制度来落实。各技工学校和各企业要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上来,采取有效措施,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要求,掀起我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高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作为检验各地高技能人才工作成效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加大宣传,要使校企合作能逐步成为技工院校特别是国家重点以上技工学校办学的基本模式,成为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重要方式,成为劳动保障部门指导技工教育和职工培训发展的重要内容,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落到实处。要力争在二三年内,我省校企合作工作有一个新突破,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进展;要立即行动起来,掀起我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高潮。

(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建立制度、完善政策、加大宣传入手,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一是要积极推动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抓紧牵头成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建立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制定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规划。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搭建技校与企业合作对接平台。

省里已经成立了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正在逐步展开工作。各设区市劳动保障部门也要根据本地技工院校和企业的状况,参照省里模式成立相应的协调指导委员会,指导协调本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工作。

二是要围绕规范合作行为,指导校企双方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签署合作协议,保证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合作协议要明确合作目标、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和合作结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合作双方进行监控和考核评估。

三是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税费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抓紧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激励性措施,调动院校、企业包括小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并及时交流经验,抓好典型,推广经验,务求实效。

今年年底,省厅准备组织力量,对全省国重以上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进行一次调研和检查。

(二)技工学校要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办学的理念,逐步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的基本模式。

全省技工学校要进一步发挥办学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实操训练扎实的优势,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的深远影响,牢固树立起要发展就必须走校企合作路子的办学理念,把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的基本模式。

要切实从企业需求出发,寻找校企合作的切入点,采取最能满足企业需要和发挥院校优势的合作方式,形成校企联合培养技能人才的工作机制。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技工学校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与企业开展合作。有条件的学校要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重点。学校的专业咨询委员会不仅要正常开展活动,而且要围绕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紧密结合企业的先进生产装备和技术发展,与企业共同制定合作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同时充分运用好企业在师资、技术、设备设施方面的优势,把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与岗位操作技能训练以及课题攻关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

全省要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所有技师学院的高级工和预备技师在校生的比例达到40%以上(或不少于1200人),每年开展企业在职职工的高技能培训至少500人次。所有高级技校的高级工在校人数达800人以上,年开展企业在职职工的高技能培训至少500人次。

今后,凡国家重点以上技工学校培养高级工都必须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国重以上技工学校每一个高技能培训专业,都要有相应的合作企业,并制订详细的合作培养方案。省厅将把校企合作作为国重技校评估和高级技校设立以及技师学院审批的必备条件。

2、坚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既可以一校多企,也可以一企多校,多校多企;既可以将企业的资金、设备、师资和技术引进学校,也可以主动送服务上门,将培训送到车间和工厂一线;既可以承接企业定单,根据企业用人数量和规格开展定单培训,也可以校企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实施联合培养。要结合实际,选择最符合双方需求,能产生最佳效益的合作模式。

3.技工学校要把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和加强企业在职职工的高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技工学校要继续做好与企业联合培养预备技师等后备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处理好学校培养与企业实践以及岗位成才之间的关系,促使后备高技能人才尽快成长。同时要将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对企业在职职工普遍进行高技能培训上来,根据企业生产安排和实际需要,为企业举办专门技师班或高级工班,把学校建成企业职工的高技能培训基地,力争教学为现场服务,内容与岗位挂钩,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应用型,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技工学校就将极大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竞争力,给学校发展带来深刻变化。

(三)行业和企业要将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纳入行业企业发展总体规划,给予高度重视。

刚才,省国资委张启元副主任已对行业、企业参与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里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提出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标准,做好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指导本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与技工院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合作,加快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要协调和整合行业内中小企业的需求,指导行业培训中心或技工学校开展针对性培训。

二是各类大中型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和支持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要将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建立健全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机制。及时将企业自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包括专业、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反馈给合作学校,指导学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并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设备、接受合作学校老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选派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合作学校指导教师、组织优秀学员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生产、技术攻关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建立完善培训与考核、使用、待遇相衔接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岗位使用和待遇分配,激发广大职工参加培训、争当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促使职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要统筹安排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和生产的关系,解决工学矛盾。今后,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要积极参与企校合作,已经办了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的要继续办好,没有自办职业院校的,也要根据实际,与社会上的技工院校开展多方面合作,做出制度性安排,共同为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四、振奋精神,乘势而上,不断开拓职业培训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部“十一五”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规划,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最近,劳动保障部下发了《“十一五”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规划》,这是劳动保障部为贯彻落实“十一五”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的一项专门计划。《“十一五”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实施一个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三个项目(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标准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教学改革培训基础开发项目)的工作任务。为了贯彻落实为这个规划,使规划提出的服务任务落到实处,省厅也准备着手制定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设规划。望各地和各行业给予大力配合和协助。同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己实际制定本地区、本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分别落实目标任务,并将其纳入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规划。

二是要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创建高技能人才更好更快成长的环境。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安排一定的专项费用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各行业部门要督促企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确保有一定比例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是各地劳动保障部要大力推动公共实训中心建设。要依托具备条件的技工学校和企业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把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成能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

(二)抓好技校建设,把技工学校打造成我省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随着社会经济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增长,近几年来我省技工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省目前有技校80多所,在校生11.5万人,去年全省招生达到4.1万人。全省技校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有不少技校基本条件还很差,实习实训设备还很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整体来看还不很高等。这些都是阻碍我省技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是各技工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加大教学设施基础建设,要尽可能地扩大学校规模,增加实训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为了加大对技校基础能力的建设的投入,省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编制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将对部分中职学校给予支持。我们在争取技校纳入建设规划时,发现不少技校前期工作做得不够扎实,不够及时,至使错失良机。请同志们一定要按照省里的统一布置和要求,抓住机遇,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到技校基础能力建设上来。

二是要认真抓好今年的招生工作。招生工作一直是我们技校的首位重要的工作。招生规模上不去,技校发展就成了空话。现在已是5月底了,今年招生工作又进入攻坚阶段。请各位校长引起高度重视。从今年招生形势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全省今年初中毕业生总量比去年下降了10%,另一方面,省有关部门要求每个县都要创建一所优质的职业高中的力度加大,因此可以预料,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生源争夺的形势将比去年更为严峻。各校领导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早作安排,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完成全省4.2万人的招生任务。高级技工学校要进一步加大高级技工班的招生力度,力争高级技工招生人数达到全年招生总量的30%以上。

三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示范项目,加大对技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力度,要争取用4年左右的时间,使技校教学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基本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加强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多媒体培训资源中心的建设以及实训装备标准的建设。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在掌握一技之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要严格学生管理各项制度,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带动我省职业培训工作发展。

第3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派;参政议政;机制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55-02

高校派成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学历层次高、民主意识强,在高校教学、科研和民主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派建设,既是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统战工作的政治需求和重要任务。研究高校派成员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探索创新工作机制路径对于优化派队伍管理,提高派参政议政实效性,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和保障作用。

一、新时期高校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现状

近年来,高校派成员数量有了明显增多,他们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中的骨干与精英,在推动高校和谐、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高校派成员队伍的扩大使高校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面临着新的挑战,很多高校在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中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问题。

1.组织协调机构不健全。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校派参政议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派参政议政机制建设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的统战部门是以科室为单位,而不是专门的组织机构和部门,工作人员配备少。其中,一部分统战工作人员缺乏统战知识,对统战工作的战略地位缺乏高度认识,对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统战会议精神的学习流于形式。同时,高校派自身也缺乏完善的组织协调机构,多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局面,影响参政议政职能的发挥。

2.参政议政渠道单一。一些高校的派参政议政首先是通过参加学校定期召开的派成员座谈会,听取学校发展的情况通报;其次是每年上交合理化建议,这些合理化建议由高校统战工作人员整理后上报高校党委;再次就是行政职位高低与参政途径宽窄挂钩,行政级别高的派成员可以参加学校重要会议,参与决策制定与工作部署。事实上,绝大部分高校派成员有参政议政的意愿,希望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在学校改革发展决策制定过程中发表他们的意见,但实际的参政议政情况并不太理想。

3.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失衡。目前,许多高校的派人才培养缺乏长远规划和人才选拔任用制度,管理不够科学、规范。入口决定出口,高校派在发展成员这一入口环节要把好关,一定要甄选高专业素养和政治素质的人。在发展成员的基础上,要做好人才培养,将阶段性培养和长期培养相结合,划分年龄、专业资质、参政议政能力等多个层次,做好人才选拔任用工作,使他们能够人尽其才,更好地参政议政,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

4.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缺失。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是推进高校派成员参政议政的剂。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校派在参政议政方面还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使派参政议政缺乏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的缺失严重制约高校派成员参政议政积极性的发挥和调动,制约派成员在高校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中发挥促进作用。

5.工作调研理论研究不够。高校派成员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他们在高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作为派成员特殊身份在党派发展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表现在党派意识不浓厚、参政议政积极性不高,工作调研理论研究太少等方面。在长期的发展中,派成员往往重视成员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忽视了调研机制的重要性,参加一些会议也往往是走过场、重形式,没有实实在在深入基层进行实践调研。由于派多是兼职,成员更重视科研工作,对派相关理论研究严重不足,有些派成员对党派性质、历史、定位等内容了解不够,更谈不上研究著述了。同时,高校派之间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联合调研机制。

二、创新高校派参政议政机制建设路径与对策

1.完善参政议政组织协调机制。良好的高校派成员参政议政工作组织协调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参政议政工作稳步发展;二是要组织高校派参政议政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参政议政工作;三是要提高高校派内部领导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取得各级执政党组织和有关政权机关、部门的配合与帮助,丰富参政议政资源;四是提高高校党委、统战部门领导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为派成员参政议政架设桥梁,鼓励他们为高校发展建言献策,与派进行民主协商,使他们为高校科学民主管理助力。

2.健全参政议政渠道建设机制。高校一是要加强对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支持和领导,建立健全派参政议政工作制度,完善派参政议政职能部门建设;二是要加强派参政议政渠道建设,探索网络信息化时代参政议政新渠道,拓宽信息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推进派参政议政工作不断发展。同时,高校派一是要主动运用多方渠道,整合各方面信息资源,积极争取高校党委和地方政府对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支持,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探索科学化、高效化、常态化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二是要不断提升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综合能力,真正参与到高校民主化管理、地方人大、政协会议中,提出有价值的提案意见。

3.加强人才培养选用机制。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合理化、规范化、制度化地加强和建设派队伍。一支思想政治成熟、社会影响力大、文化层次高的派队伍将会极大地推进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发挥,也将推进高校统战工作的跨越发展,同时也会促进高校民主化、科学化管理常态化机制的稳步发展。高校党委一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机制。从学校长远发展需求出发,重视在派成员队伍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升派人才综合素质,使派人才在高校发展中人尽其才,有所作为,大有可为。二是要健全人才选拔聘用机制。高校党委要将培养选拔派干部纳入到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并形成健全的机制,使派人才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政治职能和专业技能。

4.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目前,高校派成员多是兼职从事参政议政事务,积极性并不高涨,更多的人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提案调研等工作当中。为了提高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党委一是要协同派管理层对派成员参政议政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对派成员承担的党派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他们本职工作综合测评相结合,与高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激发派成员参政议政热情,浓厚派成员参政议政氛围,形成人人关心国家大事和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高校党委应在派参政议政激励机制的制定过程中,与派成员达成共识,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对派参与高校发展建设的优秀建议要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优秀的派成员,高校党委应秉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践行“有为才有位”的标准,在干部选拔中优先考虑,给予行政级别和相应待遇,采取多种举措鼓励派成员积极参政议政。

5.做好工作调研和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是派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职能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工作调查研究是提高派成员参政议政有效之举,纸上谈兵、凭空设想和主观臆断是要不得的。一个好的提案和建议,需要派成员从社会发展、人民需要等方面做多重考虑,只有深入广大的群众之中,才能了解民情民意,才能形成有价值的提案和意见,才能形成对实践具有指导性的调研成果。派要认真抓好工作调研和理论研究,一是要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做好课题选定工作;二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提高促进调研成果转化的能力。

总之,高校派的参政议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实践活动。高校应不断创新派参政议政机制建设,建立必要的运行机制和操作规程;完善派参政议政的组织体系,使派参政议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畅通渠道,多方面提供资源,支持派参政议政。同时,高校派应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提升自身参政议政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派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钟俊.论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的完善[J].重庆社会主义学报,2012(4):25-27.

[2]王丽欣,刘薇.论高校统战工作机制创新的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0):100-101.

[3]吴艳春,徐丹.派参政议政工作探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21-24.

[4]李双翼.由高校无党派人士思想现状看高校统战工作机制创新[J].理论界,2013(6):15-17.

第4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一、订单培养迅猛发展、纠纷不断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称为“订单”培养)是国家提倡的“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内涵是学校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就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选择订单培养模式有利于转变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导的旧观念,为学校市场意识增添了途径,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深受高职院校的推崇。就目前而言,我国尚无在订单培养方面的法律规范缺失,对订单培养协议缺乏专项立法,缺乏相应的立法指导,未能从立法的角度明确订单培养协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在实践中,订单培养中所发生的法律纠纷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 “订单”班招生宣传内容与学生毕业后实际待遇不符; “订单”企业不同意按照订单培养协议接收“订单”班毕业生; 订单企业按照订单培养协议培养了学生,而学生毕业后不进入订单企业工作; 学校与订单企业因权利、义务约定不明发生的纠纷; 学生在“订单”企业实习培训期间发生人身伤害,因人身伤害培养导致的纠纷等等。因各种法律纠纷的发生,不少企业和学校的订单培养流于形式,阻碍了订单培养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订单培养协议的研究,明确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其现实意义。

二、订单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对订单培养缺乏详细规定。我国立法对于订单培养无专门的法律进行规定,尚有的规定散见于一些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中,其规定比较笼统、效力层次比较低,其操作性和指导性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原则性规定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另外,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鼓励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对于订单培养主体、订单培养协议的内容、订单培养协议法律关系、订单培养的政府监管等具体法律问题缺乏规制,学校、企业、学生等主体的责、权、利缺乏清晰界定,一旦在培养过程中发生分歧,难以依据明文法律规定进行解决。

订单培养协议内容简单、约束力不强。 从目前高职院校签订的订单培养协议内容看,其合同条款比较简单,只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兼职教师聘任、学生的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了约定,有些甚至是原则性的约定,特别是对于违约责任、安全保障义务缺乏规定。如某职业学院的订单协议全文五个条款,仅涉及学校与企业的义务和责任、学生教学实训成绩考核及管理。

对订单培养协议主体缺乏明确规范。从目前订单培养签订的实践来看,对订单培养协议主体缺乏统一的认识,做法不一。有的学校其订单培养协议仅涉及学校和企业,有的将学生纳入其内,还有的将政府主管部门也囊括其中。因我国法律对订单培养协议主体缺乏合理的界定,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话语权,导致学生等主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利保障。

对订单培养协议的法律效力认识不够,违约概率高。实践中,订单培养协议参与主体对其法律效力认识不够,违约概率高。如: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招生,在招生宣传中将订单培养作为其宣传的重点和亮点,称保证就业、在入学前就已为学生找好了就业单位。有些学校在新生入校时就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但在许多问题的考虑上不成熟,致使在学生就业时,违约现象屡屡发生,违约率普遍偏高。有些高职院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只是为了追求宣传效果,扩大社会影响,内容简单、空洞、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弱,对各主体约束力不够。有些企业在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时,仅抱着挂名的心态,不参与订单培养过程,在学生毕业时随意增加附加条件、抬高录用门槛,使学生和学校利益受损。有些学生在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时,仅抱着试试看、找一垫底单位的心态,对订单培养协议的法律约束力认识不够,在毕业时不考虑违约的问题,严重打乱了企业的用人计划。

相关主体权利、义务不对等。企业作为订单培养的主体,应与高职院校一起承担相应的义务,因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职院校急于开展校企合作,从而导致订单培养协议向企业方倾斜,导致企业拒绝学生上岗或隐性下岗的情况时有发生。企业以其优势地位,获得优秀学生而不用付出太大的成本,而学校却因订单培养要付出和承担额外的教学成本,承担许多隐性的违约责任,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其次,订单培养协议中对学生的权利少有规定,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构建和完善对订单培养机制的法律思考

加强立法明确订单培养的内容和范围。订单式培养存在着严重法律缺陷,法律必须严格限定订单培养的适用范围和运行机制保障社会公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明确订单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订单适用范围,明确订单培养协议签订程序、向社会公开需要师资力量、公开竞标;三方签订订单,除了企业、学校外,学生和家长也应签署。

合理树立明确的“订单培养”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是为了某个企业的一时之需, 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订单培养”的价值取向既不能只顾企业的暂时需求, 也不能只考虑学生当前就业和学校的办学规模及生源, 而应立足于人的发展。在考虑企业用人针对性的同时, 还要考虑学校办学的前瞻性, 考虑学生个人发展的全面性, 树立兼顾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利益的正确的“订单培养”价值取向, 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制订订单培养协议示范文本,从形式上进行规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高职院校、企业、学生等相关主体代表共同制定订单培养协议格式合同,待成熟后发展为地区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并可考虑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强制推广。制定“订单式”培养格式合同可以弥补相关主体法律资源不足、有效地节约缔约成本,提升运行效率,纠正“订单式”培养参与各方实际地位不平等的现象。考虑到地方经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地方政策的差异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教育中“订单式”培养合同也应根据以地方法规、经济发展状况、高职教育发展状况的不同,制作适合于本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具有地方性的格式合同。

《职业教育法》和相应的配套法规应当对学校和企业签订的订单培养协议条款内容等内容进行细化规定。通过立法明确订单培养协议的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明确各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同时规定订单培养协议的主要条款应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标的、当事人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安全保障制度、争议解决方法等。合同当事人即参与订单培养整个过程的主体,包括学校和企业、学生。如:学校和企业共同权利和义务包括:共同管理、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招生、共同培养人才、共享培养成果、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等。由企业单方承担的义务有:企业有义务根据订单培养协议的约定接收合格的“订单”毕业学生,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期间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义务。又如应明确规定学生在订单培养整个过程中应有自由选择权、接受教育权、人身安全保障权、知情权等,同时应规定学生在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后有义务不断提供职业技能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此外,订单培养协议应细化违约责任条款,对合同当事人各方违反合同约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规制,争议的解决办法包括由双方协商解决、第三人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在订单培养协议中,也应当约定争议的解决办法。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中,势必会出现许多问题,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很难解决问题,需要专门的政府机构或其他机构进行监管肯协调,因此,可由教育主管部门对“订单”培养的开展进行统一监管。如:为了制止和减少不公平订单培养协议条款的出现使用,可由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查处,做到事前救济能起到预防作用,切实有效地保护学生等合同当事人的利益。一旦发生纠纷,再运用司法和仲裁力量进行事后救济,以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建立订单培养协议审查备案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劳动主管部门备案、教育内容应以国家课程计划为标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社会综合竞争力,既要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又要保护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同类岗位应留有一定岗位向社会开放。

第5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今天,学校隆重召开2017年教学工作会议。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刚刚受到表彰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向一直以来支持和帮助学校建设发展的各附属、教学医院的领导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去年年底,中央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今年5月初山东省又召开了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两个会议分别从国家和全省层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不久前,学校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一三七”发展思路,将创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作为学校奋斗目标,将强化以审核评估与专业认证为重点的质量建设作为学校三大重点任务之一,实施以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为引领的“七大工程”。今天,我们召开本次教学工作会议,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步伐。刚才,管英俊校长作了《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这几年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我校下一步教学工作任务,对于新形势下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刚才听了8位师生的大会发言,非常精彩,很受启发。下面,围绕本次会议主题,我谈四点意见。

一、发展一流本科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

进入21世纪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当前,创建“双一流”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哪里,怎么建设一流大学,是当下大学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世纪之交,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重塑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呼吁各大学要给予本科教育更多的重视,研究型大学要使每个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验,为学生提供整体性教育,引发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强烈关注。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纷纷回归本科教育,开启了以设置立足基础知识的核心课程、实行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等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2016年5月,英国教育部了《作为知识经济体的成功:卓越教学、社会流动性及学生的选择》政策白皮书,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出“教学卓越框架”,持续巩固其高等教育全球领先地位。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吹响了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在高校,教学决定生存,质量决定兴衰。提高教学水平,基础在本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就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对我们学校而言,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创建高水平医科大学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就会无从谈起。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今年,教育部将就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出台意见,进一步规范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我省也将全面推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5月25日,我省召开2017年全省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强调高校要全面落实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各项任务,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七个方面提出要求。我们必须要在国家和全省高等教育发展、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发展一流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高校自身发展突出问题、实现更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全校师生医务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不断推动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高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内涵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将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列为“七大工程”之首,这既是我校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重要内涵。

我校有66年办学历史,我们的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我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0万多名优秀医疗卫生人才,我市三甲医院临床科室中有50%以上的科主任出自我校,我们的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和杰出校友,这是学校发展的最大成绩和最大优势。实现高水平医科大学奋斗目标,必须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首要任务和主要目标,也是启动新一轮教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怎样做,我想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强化现代教育核心理念上下功夫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指出,目前,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差距。我们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教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首要职责,学校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首要标准;二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把实现学生的价值追求,做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要大力营造教学的“质量文化”,建立教育质量标准,让高质量教学、高标准育人的理念成为教职医务员工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追求。

二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下功夫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深入贯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关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明确要求,用足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各类课程、培养环节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要明确“立德”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任务,把促进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求,把知行合一作为第一原则,舍得用力,下足功夫,把立德树人真正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上。

三要在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上下功夫

本科教学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必须不断巩固和强化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做到政策措施激励教学,工作评价突出教学,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党委要围绕教学谋划各项工作,校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放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党委对本次教学工作会议高度重视,多次听取筹备情况的汇报,并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医院管理处等部门通力合作,认真筹备,围绕本科教学制定了1个主体文件及7个配套文件,希望以此为契机,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真正解决制约本科教学“上水平”和人才培养“提质量”的关键问题。

三、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是改革的“瓶颈”问题,也是核心问题。我们要以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为契机,瞄准培养目标,抓住关键环节,对教育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和全方位创新。要继续实施好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社团,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模式的改革,尽快解决医学人才培养“短板”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积极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和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学生评价方法改革。

二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难点也在教师。我们要打好“培养+激励+考核”的组合拳,解决好“不会教”和“不愿教”的问题。首先,重培养,学校刚刚修订了教师在职培养管理规定,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投入,加快教师队伍博士化,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尽快出台教学团队建设和管理办法,打造一批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力争取得省级、部级教学成果;第二,重激励。学校本次围绕教学工作制定的8个文件,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从教师职称聘任、年度考核、业绩津贴等人事制度下手,制定奖励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向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激励和引导老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三是重考核,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深化教师业绩考核与评价改革,力求全面评价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和教学质量。

三要不断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今年,教育部将实施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可以说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上迈出较大步伐。面对当前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两大任务,我们重点要做的就是“补短板、定标准,抓规范”三件事。先要补短板,实践教学是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在这方面学校新修订了3个文件,我们要在见习实习管理、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上下大气力;再要定标准,标准是质量的“尺子”,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要针对教学中心环节,逐步完善工作标准,抓好质量规范制订;最后,要落脚到抓规范上,标准有了,关键在落实,要按最新标准,规范所有的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环节全方位质量监控,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全力推进工作落实,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强保证

一要强化责任促落实

要以本次教学工作会议为契机,加快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学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办校治校的主体责任,管好宏观、管好政策、管好协调、管好服务。校领导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把心思放在办学上,把时间用在治校上,把功夫下在提高质量上。各院(系)院长、系主任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教学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做到思想落实、政策落实、任务落实。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和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政策、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

二要加大保障促提高

近年来,我校教学投入以年均14.8%的比例增长,未来五年,学校还将继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打造更好的教书育人的软环境和硬条件。财务、资产、后勤等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积极落实资金支持、信息化建设、基本条件等保障措施。要加大政策激励,对长期坚守教学一线、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要多关心、多支持,制定激励奖励政策,让更多的教师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在教书育人中追求卓越。要优化资源配置,要把一流资源配置给本科教学,还要努力聚集更多优质资源,使我们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

三要汇聚合力促发展

第6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就业反馈机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一、梳理政府数据,把握专业设置的数量与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上是具有一定的自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是在自身的办学定位基础上,结合师资力量等情况,综合考虑而形成。但是,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而言,就业对专业设置的反馈作用,是增强专业设置合理性与科学性不可或缺的因素。2014年教育部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公布了2012年和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共有15个专业位列其中。而这一举措的出台,主要在于引导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积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和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是以人才需求为依据设置专业,在人力资源配置完全市场化的今天,高职院校既要看到内在的师资力量对于专业设置的影响,更要看到外在的市场需求对于专业设置的决定性作用。当前,教育部要求各个高校《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并将相关报告归置到统一平台,方便社会、学校和公众查询。虽然这一由政府主导、高校完成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可能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但是,通过这类报告,高职院校至少可以在专业设置上获得两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每一所职业院校都是以一个大的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职业院校中综合型院校较少,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依托各个高校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在横向上比较同类院校之间的就业情况,了解对应专业的行业就业总量情况,能够为自身的专业设置与调控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依据。其次,每所院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会细分到每一个专业的就业情况统计,高职院校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设置情况,由就业部门和专业教研室牵头,以单一的专业或者临近的专业就业情况为线索,梳理就业情况,从而梳理出单个专业就业的整体情况,进而决定这一专业是否需要调整与撤并。当然,高职院校在依托政府机构数据进行专业设置预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专业人才需求的滞后性。所谓滞后性是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之间,因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变化,导致高校专业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出现阶段性过剩。前文提到的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中,不少专业就因为滞后性问题,使得之前的“朝阳”人才需求,转变为之后的“夕阳”人才培养。要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在政府提供的数据基础上,尝试构建专业设置预测体系,吸收政府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以及教育机构就业中心人员,做好与自身专业设置相关的人才需求预测,并据此作为专业设置、调整、规划、合并的重要依据,将被动的专业设置工作转变为主动的专业调整,实现专业设置的科学化。

二、征集企业建议,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向

如果说依据政府数据信息把握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从宏观上把握并解决专业的“存废”问题,那么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征集企业建议,并据此调整专业的教学内容,则是在中观维度上改善教育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按照《职业教育法》,“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是规定了企业应该为高职教育等职业教育提供实习场所,接纳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实习,承担企业人员职业教育费用,而对于企业如何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如何根据企业人力资源使用要求改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等,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社会分工来看,学校负责人才培养,企业负责人才使用,两者之间确实有着明确的不同。但是,职业教育作为专门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认为高职教学质量管理要“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而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指出高职院校要“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某种程度上,高职院校吸收企业单位对于就业人员的意见与建议,是一种提升办学内涵质量的必然需求。而在就业过程中征集企业意见、调整教学内容的关键,在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在使用高职人才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学生质量与用人要求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而这种差距对企业而言,越小的企业所需要付出的人力培养资本就越低,如果差距较大,企业的人力培养资本将较大。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虽然是主体,但是企业应该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从这一角度来讲,高职院校在就业过程中除开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之外,还应该积极地取得企业的认同,征集企业的相关意见与建议,并能够通过某种机制传导到教育教学改革中。一般来讲,承担这一任务的是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这一机构中一部分人员是行业、企业中的业务经营者,一部分人员是高职院校中的专业带头人和其他教师。而在征集企业建议的过程中,主要是要将企业的建议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导教学内容的调整,强化实践教学工作。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制定之前向企业征询意见与建议,按照企业的考虑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本位,根据职业活动中的环境、内容、过程等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真正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职业人。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上,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企业的反馈,调整并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对于一些紧缺的教材配置与使用,高职院校可以在就业反馈中联合企业编写校本教材,从而解决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匹配问题。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是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不少企业单位提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动手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联合企业单位改进实训设施,提高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重视学生意见,提升培养的效果与质量

高职院校的就业反馈机制建设,较为重视政府机构的就业信息数据,因为政府机构的就业率统计可能直接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增设与存废;也较为重视企业单位的就业信息反馈,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企业是高职院校“人才产品”的“客户”,与企业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就业的数量与质量。而在学生就业信息反馈方面,高职院校的直接动力机制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采纳学生的就业反馈意见。但是,从基于就业反馈机制提升高职办学水平而言,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经历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又作为企业的员工直接感受到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变化,学生的就业反馈意见对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是更为直接的。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中应该建立更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不仅要统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单位、岗位对应情况、薪酬、地域区域、行业等基本信息,还要及时通过电话、实地调查等,了解毕业生在初次就业后的相关情况,如是否二次就业,是否提升了薪酬等等。而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该就其教学质量的问题,针对毕业生进行问卷式调研,集中听取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这些意见内容可能包括学校教学是否符合行业、企业要求,教学模式与企业实践的联系是否紧密,能力培养是否与需求岗位对应,职业素养的培养效果等等。特别是由于学生刚刚进入企业,他们感受到的企业能力要求较为明显,而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培养之间形成的差距,学生拥有话语权。这些意见与建议能够很好地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高职院校除了在毕业生就业之际对毕业生展开就业质量调查之外,还应该在毕业生适应一段岗位工作时间之后,再次走访毕业生,深入访谈专业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问题,因为毕业生在工作岗位沉淀的时间较长之后,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岗位的能力要求之间的认识,可能更为理性,也更为具有建设性。可以说在就业反馈机制的学生意见采纳中,高职院校能够较为明显地感受到专业办学的效果。当然,要使得这种反馈能够系统化、科学化,还需要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反馈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过组建地域或者行业内的校友会的形式,强化学生反馈的组织性,从而将分散的学生反馈变为一种群体的反馈,以每年一次的频率,综合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与建议,既能够联络学生对母校的感情,更能够让学生为母校未来的发展贡献资源与力量。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提升反馈效果的科学性。高职院校要尝试构建网络化的毕业生反馈系统,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集中系统地征集毕业生特别是优秀毕业生的意见与建议,从而提高反馈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李凌.教育部公布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15个专业上榜[N].中国教育报,2014-10-15.

第7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2

在2005年的时候,国家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第十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决定很客观地指出了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应体现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方针,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传统的以灌输理念知识为主导的教育转向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同时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本位的转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而如何更为有效的地实现这两方面的结合,本人认为“校企合作”模式较为彻底贯彻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企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既有别于“学校本位”,也有别于“企业本位”,是基于市场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是学校为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对口企业人才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在于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核心是工学结合、校企双向参与人才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促进学校、企业的共性发展。

我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自新职教理念提出以来,就积极探索、热情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进程中来。专业建设初期就与众多房地产企业签订了企业人才供需培养协议、企业人才培养基地等一系列富有成果的“校企合作”机制。2009年开始更是进一步开展了“冠名培养”暨“冠名班”的校企合作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企业课程设置、企业内训师上课、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奖助学金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深度的合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笔者自“冠名班”成立以来,一直担任一线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同时在阅读了中外部分有关著作的基础上,对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一、“校企”合作更应该是“政企校”三位一体的合作

纵观我国各界职业教育模式,还是以学校为主体,是“学校本位”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虽然自1996年国家正式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这第一部职业教育专门性法律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各种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总体上还是学校一头热,学校更多的专业还是没有企业参加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或是极小程度地参与教育过程中的某一小部分内容。由于学校与企业双方在教学与培训之间的关联较少,所以合作还是较局限于浅层面,存在“形而上”的弊端,最易体现的就是: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节、学校实践环节与企业培训环节相脱节、学生对岗位操作能力认识还不够、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是未能达到用人单位的一些基本要求以及学生对合作企业缺乏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但究其产生的原因,本人并不觉得是学校和企业间有很大的问题,相反这正是他们的难处。我国政府并未制订具体的校企合作法规政策,对推进校企合作的力度并不够,这就导致了企业缺乏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并且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校企的深度合作是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学校如要进一步进行市场调研、企业学习、师资培养也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但政府却缺少基本的“给养”,因此合作热情不高、深度合作开展不了也是自然的。

纵所周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界学习的典范,而“双元制”的核心就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德国为了保证“校企合作”深度开展,共有包括《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章程法》、《劳动促进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关于工商业协会权利的暂行规定的法规》等一系列法规中都基本上有对“校企合作”的一些指导条例,尤其是合作保障的内容。包括英国政府也有这方面的相关规定: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企业可减少缴纳教育税额;加拿大政府也通过退税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参与校企合作。

因此,建议我国也尽快出台“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教育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在这一法律的框架下,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体系、制度和章程等。同时从学校和企业的一些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内容,包括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贷款、税收等优惠,解决好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近期和长远利益问题,才能持久、稳定地吸引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形成稳定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学校,在各方面、各场合加大对其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该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为学校的招生办学提供便利;同时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尤其是“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训地块、实训室建设资金等给予相应资金,进一步保障和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

二、“校企合作”更应该是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合作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可持续性低、开展受众多局限”是我国各大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普遍现象,大部分专业和学校甚至只局限在与“某某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而根本没有任何实质的合作过程;而有部分专业或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同时也参与了部分实训课程的指导,但缺乏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也有学校的“校企合作”就是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现场接受指导,除了个别有条件的企业可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之外,大部分学生接受到的实践教学时间很短,无法得到系统指导学习,更难说学到全面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知识。诸如此类,本人都觉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仅是纸面上的合作,并没有深入开展。

我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较好地认识到这些不足之外,曾先后经过了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教材”、“企业特色课程”等方面与企业的进一步沟通、协调和共同合作,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较显而易见的就是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回归,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得到了较大的加强。但本人认为,深度的“校企合作”更应该是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合作,而如何做到全过程的“校企合作”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从高度上确立“校企合作”的地位

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要建立合作小组并确定成员。同时建立学校、企业双方组成的“校企合作小组”,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合作小组应由校、企主管负责人、中层负责人、教师和技术工人组成,共同负责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职业岗位更替研发或调整新、旧专业设置;明确培养目标、调整或研发旧、新课程;共同参与教学计划制订调整、实训标准和职业规范的制订、修订等。当然这个过程都需要用到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议政府、企业、学校多方筹措资金,设立校企合作办学的专项基金,并用于“校企合作小组”的会议、研讨、考察、学习等各方面。

(二)建立完善的学生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模式,而校企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就是用人单位的“订单”,这张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订单,更应该是一份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而这个培养计划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类专业。基本上应包括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订单培养计划。如我校的“冠名班”培养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召开“校企合作小组”会议研讨行业情况、岗位的工作内容、学生基础、学生素养等一系列情况,从中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和学生培养的典型方法形成“基础课+专业程+校企特色课+顶岗实习课”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所有的课程开发中都有企业和学校的成员参与,体现完善性。同时,这样的研究会议并不是一次两次就止的,而是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行业调整的不同时期、学生年代的不同及时召开,达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校”本教材和“企”本教材的开发

“校本教材”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教材开发成果了,相信绝大部分教材还是比较贴近行业和职业的专业能力要求,但教材的变化是永远滞后于行业或是市场的变化的,如何做到贴近行业的第一线,紧跟行业发展的节?使得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更适应社会、行业发展的需要呢?当然经常性地修改教材、出版教材是比较困难的一种方法,而且耗费的人力、财力会比较大,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本人觉得进一步开发“企本教材”应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并配套“校本教材”的教学使用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一方面有利培养企业需要的最新人才、使学生掌握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丰富课堂内容及教学方法。

(四)尽快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成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前提和保障,“校企合作”不仅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提供帮助,也应成为专业教师成长与提升的平台。各职业学校,应该在以往“校企合作”的层面上,进一步开展师资层面的合作,在达到一定成熟的合作条件后,偿试建立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顶岗挂职,企业专家到职业院校兼教(尤其是实训周课程的教学方面)的“相互顶岗挂职”制度。而寒暑假期,更应该与企业建立常态性的教师实践学习的合作。同时,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开展员工职业资格证的考取、技能鉴定等的培训,并由合作小组共同商讨“校企合作”基金的筹措,最终实现共赢。

通过校企合作,对用人单位而言,降低了招工的成本和用人风险,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和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提高了办学水平增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对学生而言,校企合作是学生实现就业理想、人生发展的有效通道。因此,政府应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以相关政策为指引,有效地规划学校和企业的有机连接,同时通过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最终办好人民满意、政府满意、学校满意、企业满意、学生满意的中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双元制”职教模式评价的国际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20-22.

第8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技师学院。1998年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1999年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2003年更名为江西现代高级技校,200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为技师学院,成为当年江西省省会唯一的一所技师学院。2008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年获得了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成为江西省首家通过质量认证的部级重点技工学校。2003年学院高层领导人不等不靠、抓住先机,在南昌市昌东教育园区建成新校区,新校区占地600亩,新老校区建设面积达40万平方米。新校区建成后,省市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在视察完后对校园环境、教育模式、教学体系等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专业的覆盖面上,为了更好地与企业接轨,与市场融合,现开设有房屋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监理、计算机及应用(网络方向)、计算机及应用(软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中兴通讯NC合作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维修与检测(中锐华汽合作班)、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珠宝加工、物流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等四十余个专业,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充实教学内容,使学院的专业设置始终处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超前发展状况。

一、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多种方法及经验

高技能人才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江西现代技师学院一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原则,注重校企合作,坚持走开放式的办学之路。截至目前,学院已与中国建材集团公司、深圳斯洛模具公司、深圳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公司、上海中锐华汽教育集团、深圳清大协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江铃集团公司等众多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仅2009年产学合作企业数就新增35个。

(一)强强联合,提升校企合作的品牌效益

2009年3月,经过五个多月的洽谈协商,学院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创建了“华汽教育”合作办学模式。上海中锐教育集团作为中锐控股集团旗下的主要成员,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先后投资开办了10所学校,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民营教育集团。2008年12月,我院正式与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兴通讯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通讯行业人才培养教学基地。该基地已于2009年7月建设完成,现已投入使用。根据合作协议,组建了“中兴通讯NC学院”,实现了专业共建,进行完整的NC专业课程教学。

强强联合首先带来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中锐教育集团与我国多家汽车商、服务商有良好的合作背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教学,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更加贴合企业实际,使学生与企业真情实景“无缝对接”。其次是提升专业品牌实力。协议签订后,企业即投入价值300万元的生产应用型设备,使我院汽车专业实训条件大大改观。“中兴通讯NC学院”的实训平台总投资金额为120万,其中中兴通讯NC学院出资80万。再次就是实现了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驱动。就读华汽班的首批160名学生进校即与中锐教育集团签订就业协议书,学生毕业后即可走上专业对口、待遇较好的工作岗位。中兴通讯NC学院首批学员60名,校内期间将接受NC体系认证,20%的学员将进入中兴体系或渠道商、外包商体系就业。

(二)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合作的“零对接”。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学院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共培、教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新生进校的前二个学期,为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进行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第二个阶段,学生进校后的第三、四学期,为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阶段。依据企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重点实施校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校内实训教学和订单企业轮训。第三个阶段,学生进校后的第五、六学期,为岗位技能培养阶段,主要开展校内综合性的生产实训和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在培养的全过程中,学校实践性教学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工作岗位锻炼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全过程,融专业入行业,达到学生学习与就业“零对接”。

(三)技术引进,实现校企合作的“零距离”

学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设较早,但实际生产领域中的数控技术日新月异,为实现零距离地培养技能型人才,2008年底,学院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洽谈。在国内数控行业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华中数控将数控系统上具有自主版权,开发华中“世纪星”高、中、低端系列数控系统产品安装在我院实训场地,华中数控江西技术服务中心正式在我院挂牌。

建筑材料类专业一直是学院的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为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我院于2009年10月和12月分别与上海鲁班软件有限公司、深圳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引进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鲁班软件及IBM软件,同时引进了企业优秀的师资免费培训学生,进一步推进了校企合作办学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四)产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院通过产学结合,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分析职业岗位,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工作过程设计系统化课程体系,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实现校内实训生产化、校外实训教学化。如与华中数控的技术交流,锻炼了学院一支优秀的数控“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能够真正地“走出去”,充当维修工程师“真刀实枪”的工作环境,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经验。校企双方根据市场变化,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及开发实训设备,使校企合作成果得以实质性升华。

产学合作使人才培养从校内走向校外,改变了由学校单方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单一模式,使职业教育与各产业部门在人才培养上、科技开发上、创办产业上优势互补, 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毕业生得以充分就业。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且持续多年毕业生供不应求。

(五)订单培养和模块化教学,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度”

订单式培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学院顺应职教改革的发展,积极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合作和共建,逐步形成一批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订单教育,学院先后与江西泰和水泥有限公司、南昌远鸿珠宝饰品有限公司、南昌锦都皇冠酒店等十余家企业签订定向培养企业冠名班协议。2009年,学院与南昌远鸿珠宝饰品有限公司鉴定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在我省首家开设了珠宝加工专业。双方本着平等、友好、双赢的原则,三年内连续招收初中优秀毕业生,合作培养生产型技术人才。

在长期的合作办学中,学院积极借鉴德国双元制办学优点,凸现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企业需求编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环节推行模块教学。这样做最大的优点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尽快的运用于实践,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促进,使学生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和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学好精湛的技艺,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推进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学院在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各方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不够,各参与方积极态度不一

由于各种原因,现实情况往往是学校一方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很高,而许多企业对校企之间开展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学校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还是出现问题和困难时主要解决者和协调者,学校负担过重。事实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指的是“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并不只是学校和企业参与其中,还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协调指导作用。

(二)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形式不多

目前校企合作无论从合作内容与文化的融合,弹性学制的建立等方面缺乏深度,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因此,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是一种“换工式”的合作。虽然“换工式”合作在目前现实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但“换工式”合作是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拓展思路,只要是有利于双方效益提升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各种形式都可以尝试。如企业引进模式、设备共享模式、技术推广模式、校企共训模式、岗位承包模式等,努力寻求更为全面的校企合作。

(三)内涵建设还有待加强,自身综合实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如专业设置与社会(企业)需求还有脱节,部分课程开发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实训条件仍需改善,传统的教学管理不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需求,“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等。“好林才能引凤凰”,为吸引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学院还需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建立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在专业的调整与设置、课程的体系构建与内容开发、教育实施与评价、综合素质教育等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上,进一步吸引企业参与,让企业与学校共同成为办学主体。这种模式的校企合作才是最有效最理想的。

第9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订单培养是指在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事先确定订单培养流程以及岗位等内容,通过资金合作、联合办学、应届生在最后一学年下企业等方式执行协议,最终按原则输送或录用人才。订单培养就业模式应用了二元主体订单培训模式,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充分肯定订单培养就业模式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好处及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促进订单培养就业模式的顺利开展作贡献。

一、校企订单培养就业模式的好处

从学校角度来看,此类就业模式存在以下好处:第一,校企合作,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为企业开辟了聘用人才的新途径。第二,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资金合作,有效增强了学校的生命力,拥有更多资源培养企业需要的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突出高校本身特色。第三,对高校学生就业具有指导性作用,有效提高就业率。校企订单培养就业模式针对性较强,能够较好的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之间的过渡,提高就业率。第四,促进学校师资整合,促进综合性教师成长。第五,推进课程改革。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充分面向市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订单培养模式正好为高校创造了参与市场合作的机会,有利于高校及时、有效地把握市场需求,积极改善课程设置,有效提高学校的适应性。

从企业角度分析此类就业模式的好处:第一,有效降低企业招聘及人才培训成本。第二,提高培训效益,这种培训充分运用了学校的部分教育功能,有助于使企业内部的培训更加全面,更有深度,使员工能更快更有效的上岗。

二、校企订单培养就业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订单培养就业模式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我们也应当正视此种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学校角度分析,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设置的稳定性较差,定单培养需要根据合作企业的要求设置课程,而企业变更、发展变化就会使对人才的要求产生变化,学校设置课程的变更跟不上,不利于课程稳定发展,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脱节。第二,资源配置重复率较高,在订单培养中,高校需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应的调整师资结构等资源,一旦合作项目改变,学校就必须重新设定教学课程、师资结构等。第三,协议风险大,校企订单培养就业模式中,学校要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学生也要与企业签订个体协议,任何一方毁约都会给学校造成一定的违约风险。

从企业角度分析,校企订单培养就业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一,协议风险大,订单培养中,企业与学校、学生都签订了协议,协议本身就存在较大的风险。第二,市场反应的滞后性,企业自与学校和学生签订协议起到最终录用,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而这期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会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就要调整培训内容,与学校协商课程改革,与个体协商职位变更等,在很大程度上延误了对市场的反应。第三,收益期过长,校企合作,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企业的收益期过长。

三、促进校企订单培养就业模式发展的对策

(一)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一方面,学校应当定期调整课程设置,提高课程适用的弹性。做好“订单班”的课程开发工作是校企双方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其中学校承担主要职责。适度调整课程设置,需要高度重视以下三点:第一,充分结合传统课程与新课改。订单培训在高校教育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它不适合所有的技能教育。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课程,应当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第二,进行课程改革时,要充分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只有密切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尤其是技能需求,并将此需求分解为具体的技能要素,作为课程改革依据,才能使所设置的课程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第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人才培训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两大方面的培训,学校教育大部分较为倾向于理论知识的培训,在订单培养中,要做好二者的衔接工作,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合理应用到实践中去。

另一方面,适度调整师资,提高学生对企业的上岗能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具有更为明显的针对性,其可操作性较强,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充分结合基础课师资与技能课师资,要一改传统院校偏重理论课师资的培训,偏重对技能课师资的培养。第二,加强校内师资与校外师资的结合,高校在调整校内师资的同时,应当积极外聘校外优秀教师,尤其是企业所拥有的培训师资,加强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训。

(二)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企业应当:第一,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岗位设置,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特色,选择最能促进企业发展的岗位;第二,设置富有弹性的岗位,由于订单培养的收益期长,预先设置的需求岗位可能会由于期间企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企业应当在结合企业现状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增强企业设置的灵活性,有效降低协议风险。

企业要注重技能分解,强化技能考核。首先,企业要在设置岗位的基础上,对岗位职责进行细分,通过记录岗位整个操作流程及其相应技能的方法,分解岗位技能。其次,加强技能考核,考核是订单培训后期一道关键的“关卡”,是评定人才是否满足需求,企业聘用员工的重要依据,技能考核是重中之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就业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适合我国实际发展需求的,值得在广大高校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仿中,唐春龙.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惠州工程技术学校“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科技与企业,2014(1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