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护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疗档案;管理;合法权益
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实施了全新的医疗诉讼措施,在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举证责任倒置”,而医院的档案管理,正是举证责任倒置的重要依据。因此,医疗单位应该对档案管理给与高度的重视,尽量减少医疗的纠纷,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一、医疗机构切实加强对医疗的档案管理
医疗档案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能够公平的处理医疗纠纷事件的重要依据。因此,各个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相关的医疗档案,确保医疗档案的管理更加科学、完整有效。
1.建立健全医疗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医疗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医疗单位的患者档案与病例,对患者一切资料进行详细的手机,各个医疗机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指定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且随着工作的进展,不断的对这些制度给与补充与修正。
2.医疗档案管理中档案的书写要做到规范。所谓的医疗档案管理,是指在病人就医的过程中,医院对病人接受医院的检查、政治、护理、病情、医治?情况或者是出院、转院的相关记录。因此,档案管理是由病人与医护人员共同签署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本。医疗档案是举证的重要的证据,书写必须是规范的完整的,否则在医疗纠纷中就会产生举证不力的情况,医患纠纷很难得到公正的处理。
3.医疗档案管理的归还时限要被严格管理。当病人在医院结束自己的治疗之后,就会办理相应的出院的手续,这个时候医院的档案管理部分需要将病人的全部的资料收集全,并且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其归档。不仅仅档案管理部门要给与高度的重视,病人的主治医生极其相应的护理人员对此也要负责,将自己医治过程中病人接受的诊断、治疗、检查极其护理都做到细致的记录,并且纳入到档案管理中。医生不要以自己工作放慢为借口,对病人的档案管理与医治记录忽视,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医生也记不住哪些病人的具体的医治的过程,在发生一些医患纠纷的时候,医生没有证据,即使在自身没有出现医疗事故的情况下,也很难得到公正的处理。
4.改善医疗档案管理的存放条件。在当前大多数医院的医疗档案管理中,医疗档案大多是放在病案室保管,医院中缺乏专门的医疗档案管理的系统,医疗档案管理缺乏专业的人才与部门。从医患纠纷的角度将,医疗档案是一种法律性的证据或者是文件,如果医疗档案管理没有合理的保管,就是法律证据的缺失。因此,改善资料档案管理的条件刻不容缓,不能只在口头上给与重视,还要真正的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为病人、为自己保留一份证据。因此,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档案室来管理,在档案室内,配备加温器、消毒柜等设施,防止在管理中,文件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发霉的情况。
5.医疗档案管理要做到保护患者隐私。相关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曾经指出,患者对其的疾病极其诊治的情况具有知情权,医疗部门对患者要知无不言,有告知的义务。患者对其疾病情况的信息要有所了解。在一般的救治过程中,病人的档案资料一般有两种类型,分为主观资料与客观资料。在客观资料的记录中,一般是患者的疾病特征、患病症状、体制特征以及检查结果等等,或者是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或者实施特殊的医治过程的时候,病人直系亲属签署的同意文件等等。主观的资料是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观察,对治疗过程的分析等。病人的档案管理是病人的隐私,只有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公之于众,也只有病人自己或者病人的委托人才能够取得资料。因此,这些资料需要复印,一式两份,分别留给医院存档与病患自己留下,以免在出现医疗纠纷的时候,出现指责彼此伪造文件的情况。在病人出院之后,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将相关的档案与资料呈现在主治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眼前,在双方确保无误的情况下,有专门的人员打印出两份,医院由专门的人员保管,嘱托病人妥善保管,切实维护医院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总的来说,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医护人员通过档案管理维护自身的权利,保护好档案,更有利于对患者的利益进行维护,医护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有效的发挥自身的责任,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将档案等同于自己的生命,提升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6.对医疗纠纷的事件也要存档,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以史为鉴、察往知今是档案保存的意义所在。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这反映了人们群众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也有利于促进医护人员爱岗敬业、尊重患者的生命。因此,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将医疗纠纷的档案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在这部分的档案管理中,要详细的记录医疗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原因及其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因此医疗纠纷的档案管理也具有警示作用与借鉴意义。在这部分的档案管理中,具体可以体现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医疗纠纷的具体情况及其医患双方的具体情况;二是医疗机构对医患纠纷时间的调查及其是否有明确的举证等;三是法律部分对实践是如何处理的;四是最终的结果及其给与人们经验。
总之,医疗档案管理是对举证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因此,在医疗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真正的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就医的环境、服务态度都有更高的要求,医疗部门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解决好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作者单位:吉林省临江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Abstract: The mixed ratio design of asphalt mixture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aoan—Hujiafang First Class Highway is introduced,illustrates the essential process of target mix ratio of asphalt mixture design and suggests that some items should be notic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design may be as the reference to the same construction design.
关键词: 一级公路;热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
Key words: first class highway;hot asphalt mixture;target mix ratio;test
中图分类号:U414.7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25—02
0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的交通量、轴载、车速都不断增加,沥青混凝土路面提供的服务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许多沥青路面还没有到达设计年限就发生严重的破坏。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配合比设计正是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的基础,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直接用于指导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其设计成果好坏,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出厂质量,因此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流程进行严格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高胡一级公路北起高安市区,南接昌樟高速公路,全长40.6公里,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3米。本文以高胡一级公路为例对AC—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1 材料的选择
原材料的质量对于建成后的路面质量使用性能及寿命其有决定性作用,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提高对原材料质量的重视程度,对各种规格的碎石备料要从生产源头把好质量关。
1.1 沥青 上面层沥青混合料使用的是普通基质沥青,各相关指标按照规定方法进行试验,其各项指标标符合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1.2 集料 AC—13型沥青混合料所石灰岩集料为:高安市灰埠石场10~15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0~3mm石屑。所用集料检测结果均符合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表面层沥青混合料用集料质量要求。
1.3 矿粉 采用从上高市产矿粉,所用矿粉检测结果均符合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2 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及验证
2.1 确定最佳级配 经试验后确定上中下三条级配曲线,经分析上下级配曲线不符合设计要求,由于上下两种级配的矿料间隙率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14%,最后确定采用中间级配曲线。
采用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使用的最佳级配,经过计算机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计算的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曲线图如图1。根据AC设计经验、改性沥青AC—13的配合比设计以及AC实体工程的实践经验,其油石比估计为
3.5~5.5%,为此先按3.5~5.5%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
2.2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按JTJ052—2000,T0709—2000规程进行了AC—13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见高胡一级公路AC—13目标配合比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表3),根据AC—13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希望的设计空隙率为4%~6%,VMA>14%,VFA为65%~75%,马歇尔稳定度>8.0KN,流值为1.5~4mm的条件,初步确定AC—13油石比为4.8%。
2.3 确定目标配合比 由上可知,AC—13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采用10~15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0~3mm石屑:矿粉=25:24:21:25:5以及油石比为4.8%。其合成配合比见表4,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见图1。
2.4 AC—13配合比设计检验
2.4.1 水稳定性检验
①残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采用油石比4.8%制备马歇尔试件,并对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其残留稳定度为90.89%,满足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中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大于85%的要求。
②冻融劈裂试验。采用油石比4.8%制备马歇尔试件,同样进行冻融劈裂试验,其冻融劈裂强度比为93.75%,满足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中冻融劈裂强度比大于80%的要求。
2.4.2 高温稳定性检验 采用油石比4.8%制备车辙试件,对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其动稳定度DS=5323次/mm,满足现行施工规范1—4区一级公路中“AC—13马歇尔配合比技术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中改性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大于2800次/mm的要求。
2.4.3 试件渗水性检验 采用油石比4.8%制备车辙试件,对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渗水试验,试验结果为41.3ml/min,满足A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中渗水系数不大于120ml/min的要求。
3 试验结论分析
3.1 上述检验结果表明,所设计AC—13目标配合比级配满足AC—13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和AC—13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要求。即采用10~15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0~3mm石屑:矿粉=25:24:21:25:5。制备的AC—13沥青混合料,其最佳油石比为4.8%,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427,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为2.544。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渗水性试验检验,均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3.2 结合同类工程的所积累的经验,考虑施工过程中可操作性及级配范围应主要以现行规范为准,应灵活对级配范围作适当的调整,使其与实际生产需要的合成级配相一致。AC—13混合料矿料调整后的级配范围和目标配合比如表4。
3.3 试验表明所供材料配制的沥青混合料高温和水稳试验等检验试验均能满足要求。但在工程正式施工开始前,材料将会有变化,工程单位必须重视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此配合比仅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和试拌使用,最终的AC—13路面生产配合比采用的油石比应根据生产配合比设计并经试拌、试铺和试铺段压实结果最终确定。
4 结语
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关键,也是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配比试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和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脱离现有的技术条件,严格控制材料的选取,对材料要求进行平行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平行试验精度要求。②在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死搬硬套《规范》规定。在不脱离《规范》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条件,灵活的进行配比设计。③在进行目标配合比阶段确定最佳沥青含量时,可以采用经验法或估算法拟定沥青含量范围,找到最小的最佳沥青含量所处的范围,再进行马歇尔试验,可以减少工作量,节省时间。④必须克服以往只对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目标配合比,而忽视生产配合比和验证配合比。特别应注意在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要严格控制冷料仓和热料仓的配比,当材料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混合料的生产始终控制在设计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2]刘建云,郭芳.赣韶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与试验[J].公路2006,12.
关键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2型糖尿病;居家护理方案;专家会议法
2型糖尿病现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病。老年糖尿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等特点,因而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9073养老方案中,居家养老占90%,因而居家护理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手段。多项研究证明[1-4],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居家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降低医疗费用。但目前我国居家护理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数停留于家政服务层面上,难以满足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2011年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随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我国各地区逐步展开,其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5]。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居家护理相融合,形成具有特色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值得探索。因此,本研究通过专家会议法构建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方案,为社区开展糖尿病护理服务和为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成立科研小组:科研小组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1名硕士生导师,5名硕士研究生,2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科研小组成员主要任务为确定研究主题、查阅及分析相关文献、设计访谈提纲、确定访谈对象及与会专家,准备专家会议的资料,对专家会议结果进行整理、分析。1.2初步拟定居家护理方案:本研究基于前期基线调查,了解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居家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采用文献分析法,检索国内外著名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相关文献,并参考相关书籍和政策文件,整理出关于居家护理方案的框架及重要内容;采用目的抽样法,对7名社区医务人员和8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围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的内容展开,进而补充方案的相关内容。最后经过科研小组反复讨论,初步拟定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方案初稿,包括居家护理方案构建目的、原则、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居家护理服务内容以及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6个部分。1.3专家会议法:专家会议法是指在规定的原则下遴选一定数量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组织专家会议,发挥专家集体的智能结构效应,对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状况做出判断的方法[6]。
2结果
2.1专家基本情况:10名专家中男3名,女7名;年龄37~59岁,平均(45±6.8)岁;工作年限10~36年,平均(19.7±8.3)年;博士1名,硕士1名,本科8名;高级职称3名,副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2名;从事护理教育2名,糖尿病专科护理2名,糖尿诊疗1名,全科医疗/慢病管理3名,社区护理与管理2名。2.2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表示(Cr),由判断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决定,公式为Cr=(Ca+Cs)/2[10],经计算,本研究专家会议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910,熟悉程度系数为0.820,权威系数为0.865,说明与会专家权威程度较高。2.3专家会议结果:会议历时60min,经专家反复讨论,居家护理服务方案的结构由居家护理服务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及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组成。专家认为方案中构建目的和原则过于宽泛,无法体现服务方案目的,建议删除,同时增加“居家护理服务宗旨和目标”的内容;经专家建议,居家护理服务团队成员中增加“糖尿病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删除“营养师及其他成员”的相关内容,最终居家护理团队由家庭医生、糖尿病专科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组成;在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中,针对服务流程,专家建议以护理程序为理论指导,简化“居家护理服务流程”(详见图1),保证服务实施的简便性及可操作性。对于服务内容,专家建议将居家护理评估表的内容进行精简和归类,分为基本资料评估、基础护理评估和专科护理评估3部分内容。经修改后的居家护理服务包由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公共卫生服务包和居家护理个性化服务包组成,个性化服务包仅由基础护理服务包和专科护理服务包组成,且个性化服务包的内容与护理评估的内容相对应,基础护理服务包的项目包括压疮、皮肤、口腔、疼痛、排便、排尿、排痰、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安全预防9项护理服务,个性化服务包项目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糖管理及低血糖5项糖尿病专科护理服务。专家认为居家护理服务评价指标中应删除“生存质量、糖尿病相关知识评价等指标”,以“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为指标针对性地评价每项护理措施即可,最终形成的居家护理方案包括居家护理方案的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三部分。
3讨论
[关键词] 糖尿病;乳腺病;治疗;综合护理;一体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a)-0143-02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Program Treatment Program of Diabetes Patients With Breast Disease
ZHANG Zhuo,DING Xiu-rong,ZHENG Wei,LIU Jing-yan
Tumor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Jilin Province, 13001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medical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the treatment level of the doctor and patient has become a characteristic topic.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obtai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number of diabetes patients present is in the high rising speed,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found breast disease and diabetes patients, which requires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a diagnosis and giving treatment to take into account two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needs of patients and treatment of, which requires provide integration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treatment. This paper is combined with the daily treatment of specific experienc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breast disease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scheme, which could provide better treatment for diabetic patients with breast disease patients.
[Key words] Diabetes; Breast disease;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grated program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医疗技术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提升医患的治疗水平成为了特点话题[1]。近些年来糖尿病的患者的数量呈现较快的上升速度,同时,在乳腺科治疗过程中就发现存在乳腺病和糖尿病合并患者,这就要求在诊治过程中需要兼顾两种病理特征,从患者需求和全方位治疗出发,这就需要提供治疗及护理一体化的治疗方案[2]。该文就是结合日常治疗工作中的具体经验,探索糖尿病患者合并乳腺病的治疗及综合护理一体化方案,从而为糖尿病患者合并乳腺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支持。
1 糖尿病和乳腺病的关系研究
在治疗过程发现,存在一定数量的糖尿病合并乳腺科疾病的患者,这就说明这两种疾病存在一定的关系,根据当前的研究分析[3],其中两者的关系体现在具体的病理中。糖尿病主要特征就是由于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不能降低体内的血糖水平,从而出现了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的问题。而乳腺科疾病主要以女性为主,主要是其自乳腺出现病变,产生了相应的症状[4]。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胰岛素作用不仅仅在于降低血糖,而且还能够直接影响体内有丝分裂、抗凋亡作用及其影响体内性激素环境,产生相应的作用,这些作用于乳腺科疾病就有着密切的关系[5]。胰岛素的主要靶器官是骨骼肌、月旨肪组织和肝脏;但是,许多其他组织,包括健康的乳腺组织和乳腺细胞,胰岛素的结合导致了酪氨酸残基在细胞内亚单位的自动磷酸化并激活酪氨酸激酶,这就对乳腺疾病的发生有着促进作用。
血中高内源性雌二醇和雄激素及SHBG与绝经后妇女乳腺疾病风险强相关,通过增加雌二醇和雄激素的生成并降低肝脏SHBG的生成可导致血中性激素的失常,这种情况提示其为联系绝经后肥胖和乳腺疾病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糖尿病妇女中可发现性激素和SHBG有同样的变化,女性糖尿病患者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升高,而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升高正是乳腺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VEGF还是一种血管渗透剂,可以升高血管尤其是微小血管的渗透性,使血浆大分子外渗并沉积在血管外的基质中。糖尿病患者高水平的胰岛素及IGF均可上调VEGF,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增加肿瘤血液供应,从而促进肿瘤生长。已有学者研究证实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且常伴有血清VEGF水平升高。
2 糖尿病患者合并乳腺病的治疗及综合护理一体化
在糖尿病合并乳腺病的诊治过程中,就需要兼顾两种病症的关系,并且出两者发病作用机制,提出治疗方案[6]。同时,患者的诊治包括治疗和护理两部分,通过实施一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就能够提升治疗能力,并且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①治疗与护理一体化分析
在糖尿病患者合并乳腺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制定与综合护理的一体化方案,这就要求在实施治疗中需要保证患者能够稳定的恢复,能够在治疗中与护理制定衔接方案,具体包括:第一,在给药方面,医生和护士应该制定符合糖尿病患者合并乳腺病护理的给药方案,例如,针对患者的糖尿病症状需要考虑患者出院后的用药方便性,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所提供的药物需要满足服用要求;第二,在治疗过程中考虑负作用,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承受情况,选择毒副作用尽量小的方案,保证糖尿病患者合并乳腺病患者能够在护理中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②治疗与综合护理一体化方案实施分析
糖尿病患者合并乳腺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在治疗过程中就应该融入护理干预,这就能够实现治疗和护理一体化的效果,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取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其中,医生和护士应与患者形成良好的交流机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增强其康复信心,提升患者的心理认识,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让患者接受治疗,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在心理上进行主动克服疾病带来的压力,从而能够在治疗后获取更好的恢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就应该向患者提供护理支持,让患者掌握日常生活中控制疾病的方法,并且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检能力,在需要进一步实施治疗及时反馈。此外,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糖尿病的治疗、乳腺科疾病治疗以及两者相互结合的要求,能够相应的给予综合化的治疗方案,在护理过程中也应注重两种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③治疗与综合护理一体化的应用
医院应建立糖尿病患者合并乳腺病患者治疗和综合应用模式,能够在患者中建立管理信息档案,针对患者的治疗需求提供相应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记录患者的具体表现,并且在患者出院后能够继续提供医疗服务,让患者接受更加长期的护理服务,实现新型的治疗方式。
4 结语
糖尿病患者合并乳腺病患者的治疗要求医院提供更加全面的方案,能够考虑患者的长期稳定恢复要求,在治疗过程、护理过程以及出院后的康复阶段,都能够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患者能够获得多角度的医疗服务,从而能够减少疾病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董天宇,徐义杰,李智瑶,等.糖尿病性乳腺病超声表现一例[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2):177-178.
[2] 韩嘉嘉,蔡洁,龙莎莎,等.围术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研究,2014(9):1100-1101.
[3] 张卓,于洁,张Z,等.老年乳腺癌患者的2型糖尿病化疗效果探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1):104-105.
[4] 刘小平,唐利立,付正英.糖尿病性乳腺病误诊2例[J]. 武警医学,2015(10):1041-1043.
[5] 张宏,刘佳,张庭威. 糖尿病乳腺病的最新进展[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6):3-4.
关键词:门诊;输液护理;投诉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77-02 门诊输液护理患者人数受季节变化影响,季节变换阶段输液患者会明显增多。门诊输液护理的服务对象范围较大,由此个体血管差异性较大,部分护士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常出现护理失误,导致医患纠纷而引发投诉情况[1]。本研究针对门诊输液护理中投诉的原因,分析其有效的防范措施。
1 门诊输液护理投诉原因分析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部输液室接到的21起患者投诉,其中8例由护理失误导致,5例由静脉穿刺不顺利导致,4例由护士服务态度不佳导致,2例由医患关系不佳导致,2例由护理方式不当导致。
1.2 原因分析
1.2.1 护士服务态度与水平问题: 秋冬换季阶段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发病增加,门诊输液患者突然增加而增加护士工作量,护士与患者沟通时间仓促,对患者咨询问题回答简单,缺乏耐心,也是引发纠纷的原因之一。门诊输液的护士较多为年轻护士,对静脉穿刺技巧掌握不够精确,增加患者多次穿刺痛苦;还有难穿刺的儿童需长时间找静脉,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起纠纷。
1.2.2 门诊医疗环境与设施问题: 随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升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选择权也愈发扩大,流行性疾病多发的情况下部分患者对门诊输液环境抵触情绪较大,不配合护理与治疗方案。门诊输液患者较多的情况下大多患者无法静卧休息,影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导致患者对门诊输液护理依从性较差,引起护理投诉[2]。
1.2.3 护理方案与方法不当问题: 由于门诊输液护理的服务对象范围较广,门诊输液护理中对老年与儿童患者的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无差别,未考虑到老年与儿童患者对门诊输液护理的特殊需求,导致老年与儿童患者护理效果不佳,护理失误频发,是引发门诊护理投诉的重要原因。
2 门诊输液患者投诉防范措施
2.1 护士服务态度与专业技术全面提升: 门诊输液室管理人员需对护士进行思想指导,使其在护理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及时和患者沟通。要求护士树立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掌握小儿头皮穿刺的技术,操作规范熟练,举行技能操作训练及比赛,进行一定奖励,培养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提高病人的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2.2 门诊输液护理的医疗环境与管理优化: 门诊输液护理医疗环境与管理制度是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另一主要因素,在秋冬季节,门诊输液室患者较多,管理人员应当适当调整患者的休息区域,实行弹性排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必要时还可从其他病房空闲床位进行适当调配,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才可提高患者对门诊输液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护理投诉情况。门诊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可设立意见箱和进行问卷调查发放的形式,询问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改进意见,征询患者对门诊输液护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并将患者反映较多的问题反馈与实际护理工作中,避免护理失误,从而提高门诊输液护理水平。
2.3 不同年龄、特点患者护理方案合理化: 门诊输液护理工作应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的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如老年患者应选择合理的血管穿刺方法,减少老年患者在静脉穿刺时的痛感,提高门诊输液静脉的安全性,并在输液中配合适当的心理护理,缓解老年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情;患儿应着重加强护理干预有效性,为患儿选择合适进行静脉穿刺,为患儿提供玩具、小红花等吸引注意力,避免输液中乱动情况影响治疗,减少由静脉穿刺失误引发的护理投诉;合理安排人力,在儿童输液区每天增设巡视班。门诊输液护理中还应在患者护理中加强对健康知识的宣教力度,指导患者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减少流行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3 结论
综上所述,门诊输液护理工作中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优化医疗环境与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与方法几项优化措施,可有效解决目前门诊输液患者投诉情况,并相对提升门诊输液护理水平与效果,树立医院良好信誉。
参考文献
[1] 刘敏.门诊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淮海医药,2011,29(02):173-174.
【中图分类号】R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就目前来说,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往往都采用对症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没有注重患者的治疗目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但也难以满足医师对于患者治疗目标的护理要求,不仅浪费了时间和医疗资源,多次的查房和诊断也会影响患者的感受,导致其他护理工作难以得到落实[1]。尤其是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时,其护理工作可能会与医师的治疗目标出现误差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护理质量,更对医院的形象造成了直接影响[2]。所以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急诊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提高医患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急诊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随机抽签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0例患者;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为18-4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4.1±6.4)岁;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为18-4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5.3±6.3)岁;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查房工作均由同组医护人员进行,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案,主要配合医师的治疗工作,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做好患者的止血和生命体征检测工作,保证患者的生理状态处于正常。
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案。首先医师与护理人员成立专门的医疗工作小组,在进行早晨交班时,护理人员应当向夜班护士了解患者状况。了解完毕后,由护理人员与医师进行沟通,了解医师对患者的治疗目标;了解目标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史和临床症状,制定相应的优质护理计划。
在进行各项工作的护理时,应当有护理人员对目标进行吻合度评估,如果护理工作与治疗目标的契合度较低,则应当在随后的护理工作中进行调调整尽可能提高护理工作与治疗目标的契合度,从而保证医护人员的目标一致,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还应当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心理咨询,做好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整,避免患者急诊入院后,出现恐惧或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医师的治疗工作的开展。
1.3 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分。并记录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方案的主要目的主要是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建立了新型的互补型医护关系。这样有助于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即时交流[3]。同时,在同步工作的过程中,医护双方能够对工作内容采取配合和协作的态度,尤其是当患者的病情发生突变,需要进行抢救时,能够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处理,能够使医生和护理人员互相满足对方的角色期待[4]。
[关键词]护理绩效;绩效考核;分配方式;创新及问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213
在医院里,护理与医疗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整个医疗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医、技人员的工作内容相比,护理服务具有工作量大、工作涉及面广、技术含量相对较小、专业服务立项少、收费低、群体占比高的特点。正是这些专业特质决定了构建护理人员综合绩效评价框架的维度和考核的内容。
1护理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的实施背景
长期以来,在医院的劳务分配中普遍采用收支结余按比例分配,护士所得直接与科室经济效益挂钩的模式。由于目前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中存在劳务价格的倒挂现象,这种分配模式最终引起了护理人员的劳务分配与其服务内涵和劳动价值相背离,造成分配秩序倒挂,激励机制失灵,人力资源配置引导失灵。医院临床一线科室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事业忠诚度降低,急、危、重症病房不但人难招且辞职率高,人护理人员队伍不稳定等情况不断出现。
以上现象引起了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2011年起我院开始着手对医院护理的管理模式及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质量的考核、分配路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护理绩效考核―分配方案,于2013年7月开始实施至今。
2护理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的框架设计
根据国家医改精神及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卫医政发〔2010〕108号)、《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文件中相关要求,结合绩效管理原则和护理工作的目标和我院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习惯,医院决定建立并实施BSC与KPI相结合的护理绩效考核体系。内容涵盖工作质量、满意度及卫计委关于护理工作管理的其他重点管理考核指标。主要包括:
(1)设置护理人员岗位奖。以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设置护士岗位奖,按各单元编制护理人员数量发放。对急、危、重症及高风险科室适当提高标准实施倾斜。
(2)将日常护理工作量区分为基础护理工作量及护理治疗工作量,依据技术和风险要求,分别赋值体现。测算全院各护理单元的平均护理时数,将各专业间不同技术要求、风险程度的护理工作同一量化为可比工作量系数。
(3)各单元的绩效工资总额=本单元编制护士人数×岗位奖标准+基础护理工作量分值×工作量系数+护理治疗量分值+(―)质量、满意度等考核奖励(处罚)金额。
(4)个人的绩效奖金由科室护士长按各人出勤、职务、岗位、班次等考核情况进行统计、考核及分配。
3护理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的创新及亮点
(1)护理绩效考核分配方案设计过程中,美国哈佛大学的RBRVS价值评估理念,“平均护理时数”标准以及二维均衡绩效管理考评―分配模式等国内外先进的考核工具和方法的采用,在理论依据、考核分配模式及实施方法上保障了新方案更具备科学性和先进性。
(2)方案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实现了卫计委关于“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较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管理要求。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方案实施后临床科室特别是护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急、危、重症科室均在分配中排在前列,而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工作内容单一、风险小的科室则相对靠后,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护理薪酬分配的正确排序、分配结果的公正和透明。
(3)实施后的护理岗位薪酬支付水平,是依据市人社局公布的年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工种)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指导线和人工成本水平结合我院规模按高标准进行的设定,为如何合理确定护理劳务价格提供了权威的劳资市场参考。
(4)薪酬结构的整体平衡上,以“建机制、保基本、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指导思想为抓手,将工作重心放在建立符合护理工作性质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上;增设反映地区物价指数,保障护士基本生活水平的岗位奖;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将分配比例更多体现在护理专业内涵和岗位职责上,向无服务立项或项目收费低的基础护理倾斜。这样既兼顾效率要素又体现了公平,并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健康范围内。
(5)分配过程中,既综合考虑护士岗位、班次、职称、工作量等因素,又能根据本院护理管理的特点,灵活设置要素实施考核,分配办法更贴合护士工作习惯,方便计算,很快得到了护士们的理解和接受。
(6)方案推行的同时,实施护士整体岗位竞聘,开放了人员流动平台和通道,让护士与岗位间实行双向选择,动态平衡,护理岗位管理更趋公平、公正、透明。
4护理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新的护理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经过半年的试行,在全院职工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下,日趋平稳。今后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
(1)护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以平衡计分卡(BSC)结合KPI指标为基础设计的。BSC评价法的四个维度(财务、质量、客户以及发展成长)方案中只涉及了质量、客户和发展成长维度,由于项目标准成本库尚未建立,财务维度中关于成本控制、资产管理以及效率方面的评价内容急待厘清与完善。
(2)电算化手段仍然无法跟上,对核算的完成、信息平台的搭建,直至形成一体化成熟的工作成果均相去甚远。
(3)试行后,应探索建立绩效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效率情况实施追踪评价的评估模型,用以实现对绩效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及不断完善。
5结论
我院作为全区首家实行护理垂直绩效考核分配的医院,在探索建立医疗绩效评价体系和医务人员薪酬支付机制的研究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护理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的成功实施,形成了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护理岗位和质量管理机制,对促进高素质护理队伍的形成,对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系统、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不断完善符合绩效PDCA的管理模式,也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护理绩效考核分配的成功实施,也为今后医、技人员薪酬支付机制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获取了宝贵经验。
1 临床路径
路径的概念起源于工业界中的关键路径(Criticalpath),它是用来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而后迅速应带到不同的领域,如产品设计、造船及城市设计等。在医疗护理界中,临床路径的慨念最早起源于2O世纪70年代早期:Shoemaker认为:将医疗护理标准化是有益处的,可促进服务的完整性并可评估患者的病程及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的工具: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医学中心(New English Medical Center Hospital,NEMCH)是公认的美国首家采用临床路径概念和做法的医院。临床路径是指医疔人员,包括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营养师、麻醉师、检验人员及行政人员等,对特定诊断或处置制订的一套标准治疗模式.并按住院时间予以表格化,表格内容包括每天医务人员的治疗措施及应用的药物等。临床路径是一种包含了质量保证、循征医学、整体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诊疗标准化方法[2]。是提高医院质量的理想载体,是医疗管理者用来改善服务质量及控制医疗成本的方法之一,也是临床转归管理的工具。
2 药剂师在临床路径中的作用[3]
药剂师在临床路径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参与给药方案的制订药学监护、药物应用评价及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在保证治疔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患者的药物费用,节省医疗资源。临床路径制订需要多部门的合作,以医师为主导,包括护理人员、药剂师、检验人员、营养师、行政主管、会计人员等这是决定临床路径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临床路径制订中[4],进人路径的患者条件、疾病的定义和分级标准一定要明确,路径目标要切合实际。有时需要规定阶段性的标准,逐步达到最终目标。不可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忽略治疗效果和医师的自。药剂师要参与路径中给药方案的制订及在制订给药方案时,药剂师应根据已发表的科研结果提供药物信息和最佳给药建议。协助医师制订给药方案,避免应用不必要的药物,从而降低药费,减轻患者负担。在执行过程中,药剂师的主要职责是药学监护,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核查处方的完整性、药物的相互作用、注射药的配伍禁忌、患者个体情况、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给药频率等。患者用药监测:包括解决药物相关问题如应用药物不当和对个体差异大、治疗窗口小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等。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特别是出院用药,在有限的住院日内,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用药概念,使患者了解药物的处置、治疗方式及不良反应。药剂师在临床路径中要进行用药分析,包括临床路径合理药费、患者平均药费、每月平均药费超过合理药费的患者人数及百分比、造成药费差异的药物、医师间的用药差异、药物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等分析。药剂师通过用药分析后,找出差异.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临床路径中的给药方案进行修正。
3 临床路径的意义
临床路径能够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并维持较高的治疗效果。临床路径的主要精神是多部门的合作,通过协调会的召开,可增加科室之间的沟通。特别是药剂师走进临床,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通过临床路径药房管理,促进医生、病人、医院管理者三者间相互制约管理模式的建立。并可以理顺医疗护理程序,规范诊疗行为。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日期,减少医疗成本,减少病人住院费用,最终实现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以患者为中心,以病人为本”的新型医疗原则。通过临床路径的运用,还可积极引导病人及其家属参与整个医疗过程,提高了患者满意程度,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云龙,罗普泉,刘蔼成.对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认识.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6):427-428
[2] 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临床路径在医疗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0):11
1.1临床资料
从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所有入选对象均同意参与研究,研究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8.9±2.3)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4.5±0.4)年。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68.1±2.5)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4.4±0.5)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士按规定结合医嘱为患者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督促其服药检查,给予日常指导,辅助进行康复锻炼。研究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1)组建专业医疗团队,就循证护理进行全面学习,准确把握护理要点,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听从医生指导结合患者建议开展临床医疗工作。(2)患者入院之际辅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简单介绍医院概况、主治医生临床经验,借助以往成功病例,消除其恐惧心理;组织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根据病情、症状及精神状态设计个性化护理方案及预控方案。(3)与患者家属交谈,培养患者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家属可从旁督促;告知家属患者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多给予其鼓励。(4)根据患者体检结果及精神状态设计循证问题,以健康检查结果为依据,结合临床症状、文化程度、家境、精神状态,设计护理问题,如多数老年患者长期忍受病痛折磨(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易滋生负面情绪,且担忧医疗费用和预后,根据患者病情设计问题,整理资料进行论证,调整护理方案,实现一对一教学指导,选择劝导、安慰、解说、保证等多种手段有的放矢的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多与患者沟通,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同时分发血压测量仪,传授患者自行测量血压的方法,便于患者自行进行测量,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分发药物时告知药物功效及自行停药的危害,督促患者正常饮食,谨防低血压。
1.3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包括: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健康状况、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6个维度),每项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证明生活质量越佳;分析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发作时静脉血浆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