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本土学历提升范文

本土学历提升精选(九篇)

本土学历提升

第1篇:本土学历提升范文

一、补充教材,丰富教学

例如,讲授《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中“秋收起义”这一知识点时,我特地补充了“江阴的秋收起义”中江阴人蒋云、钱振标等革命志士如何领导两次后塍起义,最终取得起义的胜利,鼓舞了农民群众的斗志的事迹。通过补充乡土史内容,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江阴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当然,我在运用乡土史补充历史教材的时候,注意到了这几点:正确处理乡土史与历史教材的关系,只适当补充一些生动的情节,不喧宾夺主,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最终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

二、“钓”起兴趣,推动教学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不被学生喜爱和重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认为学习历史用处不大,加之教材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离现在的我们太久远,尤其在学到理论这一块内容时,学生尤其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因此,如果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补充一些乡土史,则可缩短学生与历史的空间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最终让学生贴近家乡,贴近生活,贴近历史。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乡土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乡土史就在我们身边,几乎是触手可及。另外乡土史有相当一部分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趣味性强的东西,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一课时,我首先展示了刘半农的一张图片,学生因不认识刘半农而感到一片茫然。于是,我接着呈现一首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并让他们齐声朗读这首诗。很多学生都认为它是爱情诗,我适时引导,解释道,这是刘半农先生1920年在伦敦时创作的一首白话诗,是在当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广泛流行的一首中国艺术歌曲。本诗中出现了“她”字,但在刘半农之前中国还没有开始使用“她”字,也就是刘半农第一个开始使用“她”。“她”字的意义非同小可,因为它不止对白话文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让中国的女性在文字上有了一个专有的位置,我们女性同胞们应该感谢他。这首诗道出了刘半农在异国他乡思念祖国家乡的心声,他来自哪里?中国江阴。此话一出,学生一片哗然,从学生的眼睛和神情中,我看到了骄傲,这是对作为同是江阴人的骄傲。最终,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被“钓”起来了。

三、培养情感,升华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资源往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向导,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有力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家乡是生我养我之地,每个人对家乡都怀有特殊的情怀。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因此,课堂就成为乡土史教学的主要阵地。

例如,讲授《解放战争》一课时,我就适当地补充了江阴渡江英雄第一船和江阴要塞起义等有关乡土史。我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王小弟的英雄事迹:“这是一艘普通的渔船,却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洗礼!如今这艘船成为了千舟竞发、一帆当先的渡江战役的象征。” “江阴要塞起义,打开了军长江下游防线的重大缺口,使渡江部队切断了京沪线。此次起义在为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中具有战略性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军队以少量的牺牲换取成功的重要起义。”此举让学生与英雄人物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学生对家乡的历史事件有所了解,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情感体验,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好好珍惜,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油然而生。

四、提升能力,有效教学

第2篇:本土学历提升范文

[中图分类号]c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3-0003-04

本文所讨论的乡土历史课程及教学,限定在基础教育领域。

记得英国的课程专家曾就乡土历史课程的学习时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即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当学生欲进行系统的历史学习时,本着地域位置“先近后远”的原则,先由家庭(家族)的历史出发,进而涉猎社区(乡土)历史,再到本国史,最后才是外国史。这个观点为很多国家所采纳,有些国家即便未在本国史的系统学习之前专列乡土史,其本国史的开篇部分也总不忘先从家庭(家族)的历史引出,进而涉及社区(乡土)史,然后才算“言归正传”,开始本国史的学习。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世纪也曾采用这种历史学习的序列。中国大陆在最近的五六十年中,则多将乡土历史的学习置于中国史与世界史(严格意义上似应称为“外国史”)之外的“辅助”地位,也就是所谓“结合乡土历史资源”开展教学,或者虽将乡土史课程单列出,但设置上则作为选修,其从属性的地位不言而喻。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对于乡土历史教育的逐渐重视,乡土历史教学的地位似有所抬升,但其从属性的地位并没有本质性改变。这一时期,乡土历史教育自民国后再度被赋予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即所谓“爱家乡是爱国家的前提”。基于这种观念的乡土史教学也以获取可信的历史知识作为强化这种教育的前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由知晓而生关爱之心”。这种认识本也无可厚非,只是既然以获取知识为基准,以知识直达思想教育为鹄的,那么严格意义上讲,不必走出校门,在课堂上由教师“布道”乡土历史知识,岂不也能达成这种目标?这也就难怪,直至今日,乡土历史教学能以穿插式、专题式进入常态课堂,已属不易,间或有抬出“读了常易忘记,做过遂入人心”的教育心理学理论,采用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学习方式开展教学的,其基本的立足点也异化为“实地去看看”或“了解到真相”,即认定借此可获取无可置疑的历史知识,因而也就很难说这是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更谈不上史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及贯通了。

如果我们对这样的观念,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教学现状习以为常,乡土历史的教学恐怕也就无所谓前景而言。好在当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渐人人心,促使我们不断反思这样的观念及现状,因而也就觉得乡土历史教育的目标内涵应予拓展,乡土历史教学中的史学思想方法应当彰显,乡土历史的教学方式应该具有实质性的完善,或许只有这样,乡土历史教学才会有新的前景。

一、拓展目标内涵

当下的课程改革,认定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因而,乡土历史的教育自然也应以公民教育为目标。毋庸置疑,爱国家爱家乡仅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公民教育还包含着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以及仁爱与包容、自由及民主、反思和批判等内容。

因而也可以这样说,爱国家从爱家乡做起,关心国家、了解国情从关注身边的人文历史开始,从唤醒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开始,应该把乡土历史教育抬升到公民责任、公民人格的培养角度去审视。透过乡土历史,固然可以引导学生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振兴祖国大业,唤起他们自立世界之林的公民觉悟,也能激发其传承人类文明、保护文化遗产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或许更为直接,更具显性的操作价值,所以理应成为当下乡土历史教育致力的方向。

不难想见,因为了解家乡数百年来石拱桥建造的历史,因为目睹家乡古石拱桥当下堪忧的维护现状,便油然生成“保护家乡古石拱桥”的意识;因为了解到虹口八字桥畔抗日将士浴血奋战的历史,因为惊诧于当今来往于八字桥旧址的人们已普遍遗忘了那段过往,便觉得应该自发编制、分发宣传页提醒人们勿忘前事;因为了解到霍元甲及精武体育馆的历史,因为感慨于旧址的荒废及旧事的湮没,便奋笔疾书,呼吁有关部门善加管理,并希冀将其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直至事成。不甘于仅是知晓过往,不甘于将历史承载的爱国之情仅是蕴于胸中,而是秉承公民的责任,通过具体的行为将这种“知”与“情”,化解“惊”与“忧”,这种不甘于“坐着说”,而是“起来行”的观念及实践,这种由自觉、倡议、激发周遭更多的人来关心身边历史的人文情怀,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的体现。

二、贯通史学方法

从历史哲学的高度审视,历史无疑是基于史料证据和视角的解释。因而,历史并不是不需要怀疑和证明的,那种把历史当做绝对客观真理的做法,极易导向历史认识的教条主义或是虚无主义。同样,因为将历史学习定位于“绝对相信”,历史教学也就很容易陷入“背多分”的泥潭。

历史认识是基于史料证据的。从史料学的角度看,乡土历史的学习会更多地用到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这便与学习中外历史课程的常态教学有很大不同,因为常态教学是相对偏重文献史料的。虽说作为实物史料的遗迹、遗物未必能反映历史的全貌和原貌,但其毕竟足以弥补文献的空白;口述史虽然重要性与危险性并存,但其毕竟扩展了获取证据的渠道及数量。史料的求证过程是“疑”字当先的,只有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推理排除了这种“疑”,方可获得可信的历史。因而,发掘并借助实物、尤其是口述史料学习乡土历史,对学生史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而言大有裨益。当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尽可采用文献、实物与口述三类史料参证及互证的方法,以形成历史认识的证据链,能够有效提升认识乡土历史的信度与效度。

以上文提到的“家乡古石拱桥的保护”为例,学生由当下家乡古石拱桥的现状引发忧思,接着便可从区(县)志、镇志及有关档案文献中搜集并摘录关于家乡古石拱桥建造的年代、人物、背景、作用等历史信息,将其整理成表,进而在地图上标示;在文献检索时尤其要注意古石拱桥的原始照片,可复印后贴在表图的相应位置。然后,采用实地考察与调查访问并行的方式推进。实地考察这些古石拱桥的现状,并以笔记报告辅以摄影、摄像方式(这便是获取实物证据了)记录下来,根据受损及保护隋况分成若干等级,在表图上做好标记,最好把历史上的原始照片复印件及实地所摄的照片置于相邻位置,以便于比较,从而更好地说明问题。同时,可以访问生活在古石拱桥附近的老人,请他们谈谈对这些桥的印象,说说这些桥的历史,同样以笔记报告辅以摄影、摄像方式(这便是获得口述证据了)记录下来,在表图中做好标注。最后,把文献、实物、口述三方面的证据摆在一起,互相印证,去伪存真,留下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便可撰写关于“家乡古石拱桥的历史及保护现状”的调查总报告。之后将报告文本以书面形式递交有关部门,以此呼吁保护古桥建筑,珍惜文化遗产。学生通过如上乡土历史的学习过程,其对于各类史料证据价值的认识无疑会有所提高,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一定会有所帮助,这种浸润着史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方式,便是在倡导历史学习“疑而求证,证实方信”,“无征不信,孤证不立”的思维品质,较之一味传达所谓“绝对可信”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方式,高下立判。其实,上文提及的“八字桥的回忆”和“精武体育馆的历史”两例,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开展学习。

历史认识不仅是基于史料证据,也是基于多重综合视角的。因而,乡土历史教学一样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思想认识等具体处境的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影响;一样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有重点地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的联系、特征、作用与影响;一样可以指点学生运用基本特征、主要贡献、创新意义的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解释与评价优秀文明成果的主要特点及贡献、作用与影响;也一样可以点拨学生运用时间与空间、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量变与质变、背景与条件、原因与结果、动机与效果的概念和范畴,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但审视乡土历史,或许最重要的视角还在于从乡土的历史管窥国家的历史,构架起乡史与国史之间的关联。如何从近代乡土历史及其家乡生活习俗、人物命运的变迁中透射出国运盛衰的跌宕起伏?如何看待国家历史的荣辱嬗变、社会思潮的喷涌碰撞投射到家乡历史的变化轨迹,乃至乡里乡亲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何从乡史与国史相似的发展墨迹中看出细致的差别?如何从两者间不同的表征中看破其内在的联系?

以上文提及的“精武体育馆”为例,对于这样一个近代历史文化的遗存,其认识既要置于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民族觉醒、民族抗争的大时代背景下,又应关注清末民初武术是如何被抬升到国术地位,“以武保国强种”的社会思潮如何激荡普通民众心灵的时代特征,还须揭破为什么要在上海这个近代中国最大的城市创办精武体育会,同时点明以霍元甲(尽管他不是上海人)为代表的近代武术家倡导“弘扬爱国、正义、修身、助人的精武精神”背后的传统文化因子。如此,就将一个历史遗存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视野下来看待,所谓“物中有人,物中载史,物中蕴魂”,从而赋予了历史认识所需贯通的史学思想方法。也只有这样,方能真正窥破今天对于保护精武体育馆、弘扬精武精神的现实意义,乡土史的学习也就在这意义上有了“精气神”。

三、完善学习方式

如果说拓展乡土历史的目标内涵,是为了使学生由知晓而理解,由理解而热爱,由热爱而形成保护传承之心的公民人格意识,那么,贯通史学思想方法则将这种知晓和理解赋予了讲证据、重逻辑等史学特有的理性,从而使历史的学习方式更趋完善,也显得更有质地。

乡土史教学中史学思想方法的传达,离不开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模仿与迁移;学生模仿与迁移的前提是教师的示范(站在学生的角度便是接受与理解)。因而,即便是今天常态课堂中,以“穿插式”“专题式”引入乡土资源开展学习的,教师也务必要基于“我们如何知道(过往)”,“我们如何认识(历史)”的史学思想方法作出相应的示范,即重在对引入资源的证据价值进行信度与效度的判断、揭示,重在对引入资源的释史视角进行逻辑分析、比较,而绝非导向。对历史资源、历史信息的盲从偏信。尤其不要出现“拿当下的实物照片叙述过往的历史场景”,“拿单个人缺乏旁证的口述揭示历史真相”的荒唐逻辑,至于拿某些“戏说”历史的影视片段说事,所谓展现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真实可信的历史细节,就更要不得了。

乡土史的学习方式要以史学思想方法作为主轴,甚至是核心,仅仰仗教师示范是不够的。以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机缘,学生的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比对排梳等,是推动模仿与迁移史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参观“一大会址”,考察家乡的历史场馆,还是针对移民城市的特点探究“家乡的居民从哪里来”,抑或是以家庭账本、票证为载体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变迁,又或者是以家乡的作坊、邮局、报馆、交通、学校等管窥近代包括经济、市政、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在内的发展轨迹,凡此种种,均要着力体现对考古发现、档案文献、笔记回忆等不同资料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的认识;致力于对包括小说、诗歌、楹联、绘画、雕塑、戏剧等艺术作品在内的各类史料价值的判断;重视“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的区别,明了因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会发生变化;习惯于以多元视角综合解释与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明成果;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乡土史的学习必须运用以上史学思想方法而达成学习方式上的实质性转变。也只有这样,当学生以一个乡土史问题的探究作为自身综合素质评价的课题时,才能显现出其特有的质量与水准。一是在选题上会显得颇具匠心,至少会使人觉得具有家乡的文化情结;二是在探究方式上显露出史学的专业意识,即借助实地考察与调查访问获取资源,并引入了史料价值的判断和历史认识的多维视角。因为有自身基于乡土意识的实践经历和心得感悟,就有可能规避人云亦云的误区。至少,比起选择一个大而无当,或前人学者已做过深入研究的非乡土史课题而言,在缺乏新材料的大前提下,以一个十来岁中学生的阅历与感悟,要想另辟蹊径找到新视角对历史再作诠释,几乎无望。比之简单地拾人牙慧,乡土史的探究学习还是有望开拓出一片新天地的。毋庸置疑,借助于史学思想方法的实践,可以转变传统意义上以摘录、汇编、介绍为主要流程的乡土史学习方式,如果能进一步考虑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史学探究能力与课题的规划、组织、协作等运作能力相结合,这便是从本质上完善了乡土史的学习方式。

第3篇:本土学历提升范文

1.1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从而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总结

第4篇:本土学历提升范文

一、乡土历史教材有培养人文情感的有利条件

1.乡土教材所具有的亲切感更能密切教材、学生和实践的联系

教育工作的生命在于,源于学生,贴近学生实际。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文化古迹,大部分因地域的距离遥远而阻碍着学生身临其境去考察、去探究、去感受。书上的文字远没有实际的事物那样直观。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邕宁有可供学生参观、考察的旧址旧貌,有易于查找的邕宁历史发展的见证人,有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等,这些都利于学生开展调查访问,以本地区为实践探究的基地,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参观、搜集实物等,寻求多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弥补教科书在这方面的不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尽量挖掘利用身边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确实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历史,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形成“历史就在我身边”、“榜样就在我身边”的理念,学生将会以在身边的人、事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努力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博等精神。这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有说服力的历史教材。作为邕宁人对邕宁历史和人文一无所知,就等于把带有亲切感的乡土历史教材丢弃了。

2.乡土历史教育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爱国先要爱家乡,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受社会、学校、家庭和他们自身条件的局限,他们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历史课外阅读量极少,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大多也是道听途说,或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戏说,知识面狭窄,缺乏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学习目的不明确,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历史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3)爱集体、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淡薄,情感认识和实践行动不一致。

随着我校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增多,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无法通过家庭教育来获得提高,因此,通过学校对农村寄宿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邕宁乡土历史是对当地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在调查和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学生对邕宁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但知之甚少。引导学生探究本地区历史,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具体、更丰富,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学生通过对本地区发展史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邕宁联系得更紧密,他们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得到增强。

二、乡土历史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具有突出价值

(一)理论价值

新课标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理念是科学和人文并重,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促使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历史课程的历史性在于突出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传承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独到的历史教育功能。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学生结合邕宁乡土历史的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国家以及家乡的命运,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实践价值

1.提高人文素养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以培养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既尊重学生个性,又发展学生特长。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但农村学生因为受其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因素的局限,他们的人文精神素养缺失。“读史使人明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塑造自身的品格和人文精神,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们的人文素养水平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提升一个人或者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就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它的目标就是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最终使社会全面和谐进步。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发展,人们逐步清晰地认识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使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 21世纪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其中,人文素养是人才的根本素质。新《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地方历史故事、历史传说世代口耳相传。这些口碑资源深入人心,有的家喻户晓。学生从小接触乡土历史遗迹资源和口碑资源的机会较多,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师把学生已感知的乡土史知识作为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基础,引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去探究乡土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几年来,我校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邕宁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当学生身临其境,置身于历史之中,与历史亲密接触后,便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之功效。

三、乡土历史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

1.在校园中营造邕宁传统历史文化氛围

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已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组织课外活动中,教师要将人文素养培养和乡土史教育紧密相连,营造校园人文环境,让师生感受人文气息。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近年来我校在历史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如:邕宁历史每周一读,每月一乡土历史主题版报,每学期一历史讲座,每人每学期一份学习乡土历史体会。加强乡土史普及,介绍邕宁历史名人名言名事,在校园的每一个宣传园地都能让师生感受到邕宁的历史。我们在增强人文素养的实效上下工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使我校历史学科在人文教育的实践中充满勃勃生机。我们历史教师在传承邕宁传统文化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邕宁八音走进学校”和师生一起向老艺人了解、学习八音;开展“邕宁山歌”历史讲座和学生共学共唱邕宁嘹罗山歌等等。我们探讨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利用乡土史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为学校进行教学常规管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为历史科制定农村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2.课堂上加强邕宁乡土历史教育

以往农村学校的历史教育主要关注考试,对试题的钻研和应试技能的训练几乎成了历史课的主要任务。长期忽视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使我校学生对邕宁历史一无所知,其爱家乡情感和责任感的教育更是缺乏。在课堂教学中,我查阅邕宁的相关文献,适时补充本土历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在了解人类起源时补充顶狮山新时器时代遗址等;在学习国家的产生这一内容时增加邕宁建置沿革的历史;在谈到改革开放成就中介绍城乡建设情况,介绍邕宁古遗址遗迹等。知古鉴今,促进对家乡现状的思考,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邕宁联系得更紧密。

3.课外开展乡土史的实践探究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积极开展活动,能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学校的校史教育,不仅要渗透到课堂教学系统中,坚持德育与历史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而且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结合起来。探究活动的设置与开展是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人教版教材每一课、每一单元的教学实践中都注意结合邕宁历史安排一定的探究性问题。如:教学《人类的起源》(七年级上册)中安排学生调查自己姓氏的来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八年级上册)一课中了解“向你身边的党员了解邕宁党组织的早期活动”;讲到战争时期,要求学生调查“你身边的英雄”;讲《改革开放》(八年级下册)时组织开展“变化中的邕宁”摄影展。2008年以来,在探究邕宁历史活动中我校师生先后开展了以下工作:追溯校史我爱我校;探寻邕宁英雄足迹,弘扬前辈精神;清明扫汉林墓,走访调查汉林墓汉林街的来源,进行感恩教育;实地考察邕宁五圣宫等古居古宅的历史,欣赏邕宁古建筑的特色;考察邕宁顶狮山新时器时代遗址,追根朔源;参观文物馆和走访专家等。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物质文明,但同时我们更需要人文素养带来的精神文明。历史教学中只有落实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认同邕宁历史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自觉弘扬传承邕宁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报效邕宁、建设家乡的情感,我们的邕宁才能真正得到和谐而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彩云.试论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J].江西教育科研,1997(5).

[2]赵子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J].求是,2005(21).

[3]陈方南.新课改形势下的乡土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2007(1).

第5篇:本土学历提升范文

关键词:铜川;乡土资源;中学历史;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铜川是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城市。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有责任与义务帮助学生了解并传承本地历史文化。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尽管本地区的学校领导69.2%的人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有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关的活动,但事实上关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教育还是不够的。87.6%的同学只是表面知道本地域的典型历史文化名人,如孙思邈、柳公权、令狐德薄⒎犊淼取5这些人对历史的具体贡献不清楚。此外,同学们很少意识到本地历史文化的深厚。即便去一些历史遗址,也只是走马观花式的看,而非真正从历史文化角度感受。铜川乡土史资源这样一些接地气的知识却与同学们离得很远。这对于地区教育发展是一种缺失。中学历史教育只注重正统历史的教育不能顾及各地实际的乡土历史文化。而真正更能让学生体会的历史却恰恰是身边的历史、家乡的历史文化。怎样将两者结合并达到更好教育学生,提升本地学生人文素养,便是我们课题组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系统地开展乡土历史文化的学校教育,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影响辐射更多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文化。

二、铜川乡土资源在中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指导学生进行个人研究

从小问题入手,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我们从身边的小历史问题入手,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调查,并指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学生调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形成研究性成果。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本地历史文化的主题,在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活动中、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研讨中,通过手抄报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还就活动本身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同学们更进一步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学生个人研究深入而有效,这些研究促进了学生个人的成长。这些教师参与指导研究的内容也对教师相应专业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指导个人研究的有效模式:每学年开学之初,对学生进行研究鼓动(学生此时对新的学习阶段有所期待,将前面学生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的研究热情。)

9月――12月,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野游,发现研究题。(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存在学习倦怠,以此方式调整并转移学生视野,对研究十分有益。)

2月_次年2月,学生收集整理相关地方文献资料。(这段时间学生快放假,心理压力稍减,制定研究计划在假期进一步地进行研究,有效而有意义。)

次年3月,完成论文。(这样的安排为参加每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次年5月_6月,教师对学生研究内容反思与进一步整理。

教师在指导中,也逐渐摸索出了有效的方法:

1、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从身边的历史遗迹着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研究方法:尽管研究中都要进行实地考察走访调查,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研究程度要求不一。高中学生在研究中更注重相关史料搜集与论证,初中学生则只需简单常识积累与简要分析。

3、结果陈述上,初中突显趣味性而高中则需更为严谨。这个过程中,完成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有:《耀州延昌古塔文化遗存探源及其纠偏技术设想》、《孙思邈的后人哪里去了――陕西耀县孙塬村姓氏文化探究》、《对清代耀州城内现存古民居建筑的调查与探究》等。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丰富的校园活动拓展

由于本地历史文化深厚,在学校实际的课程讲解中没有更多时间用于专门的课程讲授。为了覆盖更多学生,让每个学生能接受到真正的铜川乡土历史文化的教育,我们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教育途径。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我走过的铜川历史遗迹》、《迎国庆、祖国家乡美》主题手抄报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身边的历史;大规模地组织学生搜集整理铜川历史名人故事,以讲故事比赛形式弘扬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了解了本地历史文化遗址,感受到了铜川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本地历史文化的探究兴趣。综合了地理、历史、美术、通用技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并在参加学校活动中积累拓展乡土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从 “身边的历史”感悟铜川地域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这些活动,通过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他们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染,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围绕参观博物馆等开展活动,集实践性与参与性为一体,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未知的世界与现实了解历史之间的距离。研究实践活动以其独特的视角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在学校活动开展中,尤其是手抄报等比赛活动中,逐步摸索有效的活动开展模式。以手抄报开展为例,活动包括⑴、活动筹划, 在组织活动前,首先进行全面的考虑。包括近期学校活动安排,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分析,学生自身课业负担等是否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其次,活动的主题确定。以怎样的方式展现学生理解清晰而明确,主题尽可能是熟悉而便于操作的。然后,才是活动的具体要求,包括活动安排、具体排版制作、评分方式等。⑵、发放通知环节,注意各个层面信息的多渠道。包括学校、班主任、学生、家长。⑶、实施环节,活动组织方,可以相应地科任老师联系,利用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指导学生手抄报的制作。适时,提前展示,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⑷、评比环节,组织方要考虑参与方的实际情况,在奖项设置上,尽可能涵盖更广的学生。为更好激励班级活动的开展,在奖项上,一定要考虑集体奖的设置。⑸、展示环节,我们将优秀作品选好以后,还需对作品进行展示。所选作品一定要注意数量、质量,这会影响我们制作的展板。展板排版也要讲究美感。让参观者一看即感受组织方的用心。展出的位置也是需要考量。⑹、品味环节,引导学生评价手抄报。可利用课堂时间专题品味。组织者注意引导学生品味的几个方面,以此指导学生学习手抄报制作,提升审美能力。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教师的课程开发。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最终搜集整理铜川乡土历史文化,形成可用于课堂讲解的乡土历史文化讲义《可爱的铜川――历史篇》。此后,进一步完善以历史传说的角度来解读铜川历史文化,形成课程《铜川的美丽传说》。

三、效果评估与反思

从整个系统操作来看,我们基本在这几次反复实施中,由最初的指导个人研究到集体活动开展,再到校本课程的形成。铜川乡土历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逐步渗透拓展。各种层次的教育模式也更趋成熟。

1、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性:

(1)、突破传统中学历史教育的弊端,在学校教育中,开展本土化的历史文化教育。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去感受、体会,让历史更生动。

(2)、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田野,通过历史书本与乡土实际的文化碰撞,更能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学生在实际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能提升学生的能力。

(3)、乡土历史对师生来说相对较陌生,师生在共同研究中学习,打破了以往师生的主动与被动关系,对双方都是一种成长。是一种较新的教育模式。

(4)、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开展乡土历史文化的相关活动,通过学生的行动教育影响其他学生更具影响力。

(5)、课程开设由单纯的家乡历史文化的讲授到传说故事更具针对性的讲解与分析,使乡土历史文化有趣又不失历史的思辨性。

2、效果与反思

(1)、高中学生中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我们课题组开始探索在本地区学生中开展家乡历史文化问题探究,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走进生活,去发掘不被人们重视的那些散落在铜川各地的文化遗迹。考虑到W生实际能力,我们试点了高中的学生。同学们最初由不知如何进行调查、提出哪些问题、以及怎样进行问题研究,形成研究性成果,到后来在老师帮助下去实地调查,查阅本地文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在一步步中,逐步学习,收获颇丰。如延昌古塔,发现古塔背后的古寺文化与现实中古塔偏斜问题的解决。如耀县清代民居,当老师带着他们走进民居,在房屋主人的介绍中感受历史文化的积淀,体会那种传统家族文化的美,孩子们发现文化就在身边。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解决。对学生来说收获的是一种别样的满足。如垭口遗址,当同学们在田野中,发现铜川周边竟有如此之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不禁感触此地历史之深厚。

学生的个体研究,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研究动力,其学习更深入,在研究中学生能得到更多地锻炼,提升其研究的能力。但是,在教育更广泛层面的学生上,却是存在不足。于是,开设校本课程便是我们思考的方向。课题组将前期积累的铜川历史文化课程进一步完善,在高二年级开设了选修课程《铜川的美丽传说》,为学生介绍了铜川的历史文化故事,并引导学生分析了故事后面的历史。如妙善公主传说,故事悲泣,却反映了魏晋时期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历史实质,完成了预期效果,达到了教学的要求。

(2)、初中学生中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在高中进行研究取得要过的同时课题组开始进行初中的研究。初中学生的研究能力远不及高中学生,而其想象力却超出我们的预料。在指导学生个人研究方时,七年级学生李某对自己村子的姓氏文化进行走访调查,其所做的研究有趣而不乏历史的厚重。他的研究成果《孙思邈的后人哪里去了――陕西耀县孙村姓氏文化探究》。在初中学生中我们更多地开展系统性的各类活动。在八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主题为《我走过的铜川历史遗迹》主题手抄报比赛。学生们用自己的眼感受家乡历史,并将自己看到的展示给大家。让初中学生正式在学校教育中接触家乡历史文化,普及家乡主要历史知识,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组织初中学生对学校周边历史遗迹进行实地的考查。活动后,学生对不清楚的家乡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调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们非常喜爱这样的活动。在七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家乡历史故事编辑、演讲比赛。学生们对铜川人文历史感受更深刻。为拓宽对学生的影响面,随后,讲故事的同学们分班对八年级同学进行演讲。达到以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八年级第一次开设《可爱的铜川》历史课程。大部分同学们对这样的课感到有意思。在完成课后的作业时,也十分具有开创性。

第6篇:本土学历提升范文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基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实证分析、历史理解和解释及价值观等基本能力。文章就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历史教学经验,研究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中学历史;核心素养;构成;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95-01

为了顺应当前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提升人才教育的质量,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今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就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研究。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

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学生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中国的基础教育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着力培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具体到历史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实证分析、历史理解和解释及历史价值观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历史的时空观念就是要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分析特定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懂得将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时空中来分析,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史料实证。历史学是以史为鉴,来指导今天的社会发展。史料实证就是要客观地对待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重现历史。要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让学生正确地对待历史的昨天和今天,从众多的历史资料中甄别有效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3)历史理解。历史理解是指从历史的角度正确对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和正确评价历史上的人物。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分析历史上的人和事,对是非功过做出公正的评价。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学生首先要理解历史,才能解释历史,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

(5)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最高层次。教师在对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历史哲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精神,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策略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忌把历史课上成故事课,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讲解要精练,抓住主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讨论。例如,在讲到“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要施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制度?这个制度对你有什么启示呢?学生们回答得很积极,有的从农民的角度阐述这个问题,有的从洪秀全作为领导者的角度阐述这个问题,还有的同学从农民土地问题讲到今天的“三农”问题。讨论发言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科学分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造情境教学,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历史课如果纯粹地讲历史无疑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或创设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因为,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当中,从而产生思想的共鸣。例如,在讲“红军创建革命根据地”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利用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穿上红军服、背上红军杯,穿上红军鞋,让学生与历史产生碰撞。这样,遥远陌生的历史仿佛就发生在今天,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知识。

(3)倡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历史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素养就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使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团队合作为基础,通过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开展自主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例如,在讲授“土地政策”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其探究步骤如下:首先,学生围绕“土地政策”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究,分组制订计划,明确成员分工,研读史料,梳理中国古代的土地政策、近代的土地政策和今天的土地政策,探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探讨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对今天的土地政策的指导意义,并完成研究报告。最后,进行班级汇报,接受同学和教师的提问,根据同学和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成文上交。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结束语

总之,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线的历史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提升业务水平,探索出适合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第7篇:本土学历提升范文

【关 键 词】 课程改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不应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和应试,而应该充分发挥历史课之人格教育主渠道作用,尤其是通过乡土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纪之交,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启和深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日益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1]新颁《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部分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凸显出乡土历史资源整合利用的新特点:一是明确提出乡土历史教学概念,将其作为支持历史课程的一种途径;二是强调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三是乡土历史教学的目的更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是新课改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对于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意义重大。

一、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许多地方都已将博物馆、历史遗迹、历史音像资料以及大量的历史文献作为历史课程资源运用在历史教学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云南,目前历史教学中基本以教材作为全部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较为滞后。一是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依靠少数的学科专家,并没有将广大的一线教师调动起来;二是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仅仅局限于课堂;三是从对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看,对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还不够,导致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历史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利用,并且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造成乡土历史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四是从课程资源内容看,统编教材资源偏重于知识特别是学科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教材结构单一,相应学科知识的发展和课程资源渗透与融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意义

(一)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新课程《纲要》中指出:历史教学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那么何谓乡土史?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乡土”是指县(含市、区)一级的行政范围。乡土史也就是指发生在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本乡本土的历史。2001年,教育部公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使每一级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成为各级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200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正式颁布。2004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四个省(区)最早一批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2009年秋季起,按照教育部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计划,我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成为推进我省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要素。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因地制宜,有计划,并且主动地进行适度的课程开发,既满足了广大师生个体差异的需求,又融入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而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学校课程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同时,通过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使学生成为学业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当今学生普遍存在的学力不足的状况;培养学生自主交流、主动探究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

(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长期以来,中学课程资源的选用实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课程,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这样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环境里,不同地域的学校、不同学生和教师,无论是在生存背景、个体需求、先天素质、后天努力等多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差异,国家课程资源“只能忽略差异性而共同性与统一性”,往往形成课程设置与具体学校的“课程需求和条件之间发生严重错位”。多方因素影响下,造成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乡土史知识匮乏,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的局面。

2009年,我所在的学校昆明市官渡区一中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由关上搬迁至官渡古镇对面的云秀书院。面对古镇,一方面,搬迁至此的广大师生们对古镇的历史和现状知之甚少;另一方面,近年来官渡古镇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了对古镇的开发和建设,从金刚塔的“整体顶升”到一批古建筑的修复,从古镇的整体规划到宝象河的治理再到一系列湿地公园的兴建,从服饰、小吃到民风民俗,乡土史资源十分丰富……于是我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官渡古镇周边学校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开发上,尚未有一所学校系统地在进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形成文字结论。我所在的官渡区一中身处古镇腹地,古镇乡土资源的利用也仅仅在高中一、二年级作为选修课每周开设一次,力度和效度远远不够。并且我在古镇乡土史资源资料的收集中,发现就连古镇政府也未能有一个具体的职能部门对相关乡土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于是现行课程资源造成地方教育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家乡未形成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学生成年后大都对自己的家乡不认同,不愿扎根家乡,亦很难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由此可见,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更符合地域性、彰显地方特色、彰显以人为本的时代特色,还可以让学生在关注主流文化的同时关注生养自己的一方水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民族和国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客观需要

大家知道,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关于教师的作用和力量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化解,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这说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念,更是广大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使得教师由国家课程资源开发下的课程计划的被动贯彻执行者到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实践主体,它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调动教师课程开发的潜质,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需要,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使得教师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三、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广阔前景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既能拓展历史课程资源,又能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讲解一些乡土历史,往往能克服统编教材自身的不足,能更好地发挥历史课程固有的各种功能。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一是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与学生的时间、空间距离都比较大,加之现行的评价、考试制度,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通过乡土历史资源的应用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二是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普遍了解得不多、不准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甚至有很多错误的认识,有必要对学生补上这一课,使学生能对家乡的历史有一个全面科学的了解,通过对家乡有关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发挥历史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功能。三是对比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人文主义精神,发挥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应有的功能。

为保证开发与应用顺利进行,必须落实历史资源开发与应用中的人力支撑及制度保障。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应组织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年富力强,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生有爱心、耐心、细心,事业心强,专业知识丰富,人员组成合理的团队承担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研究任务。其次,要加强教育指导督导工作,健全长效机制,从政策、机制、经费等方面保证团队成员的相对稳定,要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研究水平。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矫正、调控研究过程。加强研究实施资料的积累、整理和分析并能及时反馈到研究过程中去。研究实施过程中,要极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实验氛围,以确保实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8篇:本土学历提升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本土化;道法自然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04-01

一、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文化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景观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是城市的亮点,是城市的眼睛,是认知城市文化与品牌的途径。城市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留存于城市和建筑之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是文化的凝结。透过景观设计的传达,人们可以探寻出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气息、地域风貌,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和记忆。在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中城市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

二、做好文化定位,打造城市品牌

文化使城市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特色印记,城市文化又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系统,地域文化景观是地方性文化的具体体现和载体,是存在于特定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地域文化景观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保存了大量物质形态化的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化的传统习俗,共同形成较为完整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体系,并延续至今,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记录,为了使城市景观设计更好的体现出其城市文化形象和影响力,成为可识别本土区域特色的视觉符号,我们赋予建筑以文化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成为灵魂的文化载体。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康有为对青岛的定义,传统的城市色彩某种程度上展示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对其传承和保护就是对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青岛的形成和发展来看,青岛无疑是得益于山水自然的钟灵神韵,海的浩瀚和山的钟秀构成了青岛城市的自然文化情致,并内化为城市的精神气质,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伙伴城市,青岛成功承办了奥运帆船比赛项目,以此为契机,青岛正着力打造“帆船之都”这一城市品牌,作为一座现代化旅游城市,人文奥运理念的推进和青岛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凭借“帆船之都”这张名片,这种强烈的可识别性大大提升了青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根本上提升了青岛的软环境 、软实力,同时也体现了市民对城市生活价值的认同感和趋同意识,青岛的城市竞争力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种强大的精神感召力,这些价值无限的文化资产,使山海和谐,自然而然,美不胜收的青岛更具人文魅力。青岛正是综合考虑了文化特色的历史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多元性,才更有准备的应对城市品牌竞争,也使的青岛这座年轻的城市不在显得单薄、苍白,这种怒放的生命使青岛迸发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三、做好地域性关怀,提升城市竞争力

在当下城市品牌的竞争中,经济发展固然是城市生存的前提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但是除了经济实力的比拼之外,一个更具魅力的城市,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独特的历史积淀作为底蕴,这种浓厚的人文色彩的不可模仿、不可复制性使的这个城市更具竞争力。要丰富城市文化的内涵,首先要从该城市的地域文化入手,找准文化定位,更好的做到地域性关怀。既要坚持尊重历史,把历史积淀和历史遗存作为文化发展的深厚基础和宝贵资源,又要坚持延续文脉,把文化底蕴和文化遗产作为培育文化个性的源泉和根脉,在尽量保持原有风格,在城市格局、街巷肌理、建筑形制等方面对文化个性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给予新鲜体现;还要坚持自主生长,尊重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肌理和形制,让城市文化在自主生长中形成鲜明的个性。要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统一起来。把握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亲缘性和连续性,不能把二者割裂对立开来。要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统一起来。民族性、地域性、差异性、独特性是本土文化最显著的特色,是一个城市的人文瑰宝。本土文化既是在深厚的风土民俗土壤中生成壮大的,也是在不断吸取外部文化营养中丰富发展的。不能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排斥对立起来,也不能任由外来文化同化本土文化。

第9篇:本土学历提升范文

【关键词】本土化 包装设计 民族品牌构建

1 包装设计本土化提出的背景

当今世界发展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面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社会与全球化问题,我们提出“包装设计本土化”的概念,是在设计包装领域内应对全球化趋势所做出的积极回应,这一回也得到了广大设计师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响应。现代产品包装手段多种多样,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可以更多地借助计算机,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本土化的设计中,形成符合人们现代审美习惯的包装产品。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内涵,是提高我国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目前的社会条件和国际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探究本土化包装设计的内涵特色,对于刺激消费、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物质水平的提高,社会文化的进步,都在促使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且日益增长的产品种类也使得生产者不得不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竞争,这也使得商品生产者将越来越多地关注商品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从而寻找市场空白点,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起初人们只是对产品的基本功能有着一定的要求,可是在目前已经完全能满足人们这一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已经逐步转移到精神价值上来[2]。所以生产者对于产品所注入的情感内容,使其产品所赋有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条件,而这一情感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生产者对产品的设计包装上。毫不夸张的说,产品的包装已成为联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纽带,所以,产品包装的设计理应受到生产者越来越高的重视。因为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第一吸引眼球的就是产品的外包装,好的包装设计甚至可以直接刺激消费者购买。可以说,产品包装就是直接吸引顾客的第一要素。所以生产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包装区别与其他产品的包装,有特色,有内涵,有吸引力,使其在与其他产品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产品的外包装本身作为一种对产品的宣传,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好的外包装无形之中就对产品本身做了好的广告,自然而然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高该种产品的销售量。这既是对传统元素的成功运用,也是对传统元素的提升与再创作。同时,不同的产品也有着不同的包装需求,有些产品可能是需要更多的本土化元素的融入来提升自己的价值与竞争力,但是有些产品本身就需要将本土化元素与一些其他元素结合才能充分体现所要表达的理念,所以我们提出的“包装设计本土化”并非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要将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相结合,在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的交融中,形成产品包装设计的独特内涵,实现包装设计价值的最大化。

2 包装设计本土化的概念

本土化,指共同地域的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稳定的共同体[3]。设计本土化并非指传统元素的简单排列组合,这只是一种机械地堆积,并不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品的本土化包装。在当今的国际化形势下,本土化的包装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为产品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某些富有传统特色的文化因素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包装设计本土化主要体现于包装产品所使用的传统文化的一些符号,符号虽是一种物质化形态的东西,是一种概念,但是借助这些符号可以形象地表现一种思想,一种文化。这些符号的使用建立起了事物与人们内心世界的联系。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这些成就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审美观。以传统文化为题材进行符号的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种本土化的设计所代表的深刻寓意和内涵,反映了人与社会的某种关系。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极大地丰富产品符号的深刻内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作为文化的象征,人们可以通过传统元素符号去解读包装设计,进一步了解该种产品的深刻内涵,这对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传达的作用是事半功倍的。所以越来越多的生产者要为自己的产品设计一种符号,把它印在外包装上,凭借它去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因此如何对符号进行设计就成了摆在设计者面前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3 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我们经历了由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的每个社会阶段我们的传统文化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发展方式。不同社会阶段的文化发展必然要受到当时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多种多样的。每一阶段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除那些带有迷信落后色彩的成分,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可以实现优秀传统元素成功融入产品的设计包装。 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这些富有思想和内涵的文化财富,时至今日,仍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传统文化财富并没有被历史淹没,而是随着岁月的洗礼,慢慢地沉淀下来,直到今天,仍然可以古为今用。正是因为他们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不会被历史遗忘,将其运用在现代产品的外包装设计上,不仅是这些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元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提高了产品本身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应用于进出口产品的外包装设计上,是对我们传统灿烂文化的继承和传扬,对于我们树立本民族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

4 本土化包装设计内涵的特色分析

世界上每个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截然不同的习俗文化、生活习惯。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信仰,独特的审美标准,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56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局面,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气质和风俗人情,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在本土化包装设计时能够吸收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必然是一种对符号所能代表涵义的更完美的诠释[4]。在这片孕育了56个民族的土壤中,我们一直所追求的中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的纯朴造就了今天富有智慧的人们。人们起初对自然生产工具的设计体现的是人们善于利用自然的思想,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美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经过劳动人民设计后的经济实惠、使用方便并体现着自然美的包装形式,焕发着浓郁的乡土情调和民族气息。这些包装形式有的延存至今,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产品,更能代表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从传统审美观点来看,设计作品要文质兼备,也就是说人们所追求的包装设计的形式要与功能相结合,这体现了人们要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材料上说,生产者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符合贴近自然的观念,选择的包装材料应该尽可能贴近自然,使人们有一种更贴近于大自然的心态,给人一种绿色产品的感觉,这样的包装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本身就是一种对商品文化价值的提升;从传统造型来看,东方的审美观点是追求一种对称美,无论是对称的传统建筑,还是对称的服饰或是器皿,都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对称、环行和自由时空的传统构图方式,也给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种类多样,形式丰富多彩,这对产品包装的设计工作者而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这些丰富的素材,激活了设计师们对外包装设计的思维态度,使他们设计出了精美绝伦的作品,在这些年的国际设计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因其融入了传统的文化元素而获得青睐。

5 本土化包装设计对我国民族品牌构建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我们羡慕美国人的奢侈与豪放,也欣赏英国人的古典与华贵,我们看到了日本人的精明儒雅,更欣赏德国人的沉稳与含蓄,我们同时向往法国人的浪漫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特有风俗的诠释。包装设计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形态,在目前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本土化的包装设计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优越性。包装设计应该创新和不断发展,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长久的历史脉络,我们中国人宽容、含蓄、富有智慧也是其他国家的人民所望尘莫及的,我们深厚而精湛的灿烂文明,为我们沉淀下来独有的文化遗产。面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更多元化的需求,注入更多传统元素的本土化包装产品恰恰能符合多元化的需求,本土化的包装设计不仅仅体现的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一种现代意识的体现。历史在发展,文化在进步,现代文化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而本土文化所体现的作用是外来文化所不能代替的,本土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顺应时展的要求,不断更新。当今产品的本土化设计融入了现代文化的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在本土化设计中的消失,换一个角度来看,由传统文化沉淀而来的现代文化,深刻体现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中国的文化在整个人类的文化宝库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注重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继承,我们应该以现代人的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和提炼,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用于产品包装的本土化设计中,突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创造符合当代审美观念的本土化包装产品。

结语

本土化的包装设计是设计领域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开拓市场、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方面,本土化设计无疑一种获得是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认可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本土化的包装设计也是一种继承传统文化的良好形式。把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把其精神元素融人包装设计之中,使其更具文化性与民族性。同时,借助于本土化的包装,将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也可是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象征符号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尤为重要的是,蕴含传统文化的本土化包装设计可以将本民族的特色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各族人民都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实现本土文化质的飞跃,从而对构建中国民族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萍.包装设计本土化的内涵与外延[J].包装学报,2009(1).

[2]于宏艳.设计的本土化[J].文教资料,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