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城市的起源发展精选(九篇)

城市的起源发展

第1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由于资源种类的不同,资源型城市又可分为石油工业城市、煤矿城市、锡矿城市、森林工业城市等等多种类型。这些城市在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面虽然遵循着普通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一般轨迹(即存在一切城市发展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其城市兴起的条件和背景的不同,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又有其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集中表现在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两个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因此要认识资源型城市,寻求其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入手。

一、资源型城市现状特点

1. 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较短

一般说来,资源型城市都是在开发资源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时间较短,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兴起的城市和一般城市相比必然缺少历史的积淀和文化内涵,其城市建设也往往是粗线条的,仅仅是为了开发而开发,这样就使资源型城市很难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和风貌景观。

2. 资源型城市建设速度较快

由于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往往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这就导制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以油都大庆为例,本世纪五十年代大庆地域总人口不足2万人,到了九十年代,短短的四十几年的时间,大庆已成为人口近百万的举世瞩目的大城市,不仅大庆如此,其它资源型城市如鸡西、鹤岗、伊春等,其城市建设也存在类似情况,虽然超常规的城市建设速度,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生产服务基地,但这样的建设速度在当时的建设条件下,必然使城市建设缺少全面的规划和统筹安排,从而使生产和生活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冲突和矛盾(仍以大庆为例,在其市城内64%的城镇分布于油田内,尤以萨尔图地域最为突出,其生产和生活的冲突十分尖锐。)

3. 资源型城市建设主要以资源开发为核心

由于资源型城市本身就是由于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因而城市建设很难体现其个性特征,“点多、线长、面广”往往是资源型城市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造成缺少现代化城市应有的聚集效应,难以形成城市精神生活氛围的状况,同时也给市政设施建设与合理利用带来诸多问题。

从资源型城市以上几个主要现状特点来看,要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矛盾所在,从而探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分析

1. 资源开发的各个历史阶段的现实要求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的过程,往往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一般来说,在资源开发前期即创业期,条件较为艰苦,城镇建设主要为生产服务,其特征往往是资源生产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布局分散的小集镇形式,其城市形态是较为模糊的,虽然有些城市在此阶段也曾进行统一规划(如大庆的工农村规划)但这种规划往往是粗线条的短期行为的,因此很少遵循城市规划的一般准则,这必然与城市的长远发展产生一定的冲突。

在资源开发中期,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资源型城市在此阶段一方面为国家提供了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源,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因此其城市建设的力度也开始加大,大型居住区,商业区逐渐形成,但由于城市初期所形成的分散式布局的弊端,随着城市生活性的增强而逐渐显露出来,生产和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这两方面关系,直接关系到资源型城市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而到了资源开发的末期,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的矛盾更加尖锐,主要因为这个时期随着资源的减少,经济下滑,城市建设需要的资金相对减少,这必然影响和限制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原来仅靠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面临着向多元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若不能顺利进行,城市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就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切断,城市建设便无法顺利进行,其后果可能直接导致城市的萎缩乃至荒废。

2. 资源开发的分散性与城市建设的集中性之间的矛盾

任何一个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分布都不可能是均衡的集中的,开发资源过程也是分散的,这就容易使城市发展与布局形成“点多、线长、面广”过于分散的态势,这种城市形态相对于资源开发来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有利的,因为其便于生产服务,但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这种城市形态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首先,“点多”使城市空间布局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城市中心的聚集效应,建设重点不突出,无法突出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其次,“线长”必然造成城市交通的混乱和水、暖、电等基础设施的浪费;第三“面广”使城市建设的摊子辅的过大,建设资金分流严重,不便管理且缺少城市应有的生活氛围,因此,这种空间布局是不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

3. 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对资源型城市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资源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生产和生活分区并不十分明确的城市,因为在资源型城市中,工业生产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较大,在某些城镇中甚至达到50%以上,大面积的工业用地在城市中若得不到合理规划,长远安排,它所造成的空气嗓声,水质等方面的污染必然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从而对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4.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管理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不同的,双方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又互有交叉,各部分往往从各自利益出发,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协调和统一,从而给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之间带来人为的矛盾。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立足于资源型城市现状,充分认识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矛盾特点,才能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从而使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得以协调发展。

三、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对策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说到底仍然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因此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根据生态学家理斯(William Rees) 提出的“生态脚印”(Ecological Footprint)理论,“要保持一定地区现有的消费水平,一定会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生产用地和水域,才能支持该地区长期生存下去,他把包括这些生产用地和水域在内的相关地域叫做‘生态脚印’”也就是说一定地域内所能提供的资源只能维持一定限度的人口长期生存下去,超过这个限度,该地域的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任何一个城市(包括市域)它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城市的发展必须在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达到发展的可持续性。

用理斯的这种理论来分析资源型城市,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承载能力”是相当大的,它现有的人口数并没有超过它的“承载能力”但由于其它地域对资源的需求,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开发的过程成为了输出“承载能力”的过程,这就使资源型城市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因此要使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相协调,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使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结束后,仍能维持当时人口的长期生存,这就要求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与城市建设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同时要适时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经济发展,协调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为其长运发展提供条件。

协调发展对策1:建立密集型城市

从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理斯的“生态脚印”概念分析,建立密集型城市是减少资源与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

纵观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其城市建设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资源开发到哪里,城市建设就跟到哪里,从而形成了分散式布局的现状特点,使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各方面的矛盾,建立密集型城市则不同。首先,城市布局相对集中,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其次,密集型城市使生产与生活相对分开,减少相互干扰,安全性提高,使生产与生活起到相互促进作用;第三,便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从而解决了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众多矛盾。

但是,从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现状特点来看,分散式布局已基本形成,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密集型城市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市域内选择重点城镇集中发展形成密集型城市中心,重点城镇的选择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应具备市域核心的地位。这里所指的核心并不一定是地域内的中心,关键在于它 在市域内起到与其它城镇协调发展的作用。

应避开资源开发区,这样才能使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相对分开,避免为保证生产而进行的重复建设,同时可保证生活环境不受污染。

应具有便利交通条件。交通的顺畅一方面可保证市域内部联系(包括生产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可与城市外地域联系紧密,从而保证资源的输出与利用。

对策2:建立分散布局的卫星小城镇

建立密集型城市,并不是放弃现有的与生产相结合的小城镇,由于资源开发的需要,这些小城镇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这些小城镇的建设重点和方向应有所转变。首先,小城镇的发展应以满足资源开发为目的,集中发展生产服务基地;其次,应避免建设大型生活设施,这样可避免城市建设的浪费;第三,要充分作好转产的准备,从而为资源开发结束后的长远发展提供条件,转产方向可根据现有条件综合选择,资源开发结束后,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小城镇。

对策3:以大生态、大绿化观念建设的城市边缘区

密集型城市中心(生活性)与分散型卫星城镇(生产性),并不能孤立地存在,它们的结合部,即城市边缘区,也应统一规划,建立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和绿化系统工程,从而形成现代化田园式生态城,改变以往资源型城市景观乏味,环境质量差的状况,同时考虑资源型城市文化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要充分认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找出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所在,并以整体的、长远的观点进行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是完全可以协调发展的,从而使资源型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世纪;城市;西欧

国外学术界关于中世纪城市起源问题的探讨,早在十八世纪末即已开始。最先流行的是罗马起源说。该学术观点出现于18世纪,并在19世纪前半期得到史学界较高的评价。该学派主要认为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从罗马帝国城市直接继承而来的。该主张是从中世纪城市的城市机构和政治制度的沿袭角度对罗马帝国城市进行分析的。

随着批评的不断增加,最终罗马城市起源说的大厦被卡尔・黑格尔所。他在《意大利城市史》中,指出“如果中世纪的城市起源于罗马的学说是正确的话,那么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就更应该如此,但是他没有发现一个意大利的中世纪城市有起源于罗马时代的足够证据”。[1]伴随着罗马起源学说的破产,许多新的学说相继出现,在学术界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1816年,卡尔・埃希霍恩提出封建领地起源说。该学说主张中世纪西欧许多城市是从封建领地里产生的。威廉・尼茨施在《十一和十二世纪的王公大臣和平民阶级》一书中指出,中世纪的许多城市是从封建领地里产生的,德国的许多城市是这样。该书认为封建王国是一个领地,而城市居民和城市机构是在王室领地或贵族领地上产生的。

基尔特起源说。1831年德国学者威尔达在他出版的《中世纪的基尔特组织》一书中指出,互基尔特是中世纪城市的核心组织。基尔特是西欧中世纪城市经济活动中的行会组织,而其中早期基尔特又可划分为商人基尔特和手工业基尔特。无论是商人基尔特还是手工业基尔特都不可能成为城市产生的原因。正如马克思说:“行会是手工业劳动发展的特殊形态,它的形成是以劳动的、手工业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高度为前提”。[2]

马尔克起源说。毛勒尔在其著作《德意志城市制度史》中论述到中世纪城市是从古代日耳曼自由农村公社即马尔克公社演变而来,并指出在马尔克公社的早期,社员的财产和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只是在土地私有制产生之后他们才失去自由。早期城市中有许多城市制度可以从马尔克公社中找到相关根源。他的观点被后来德国经济史学家丰・柏罗所赞同,但其城市起源很有问题,因为他只是从制度角度进行分析,并没有看到社会斗争的作用。

特权说从微观的层面分析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特权说是由威廉・阿诺德在其《德意志自由城市制度史》著作中指出的。“奥托一世即位后,他想方设法笼络教会,册封大批主教,授予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行政和司法独立权力,史称奥托特权”。[3]主教们在领地上经营工商业,因而许多工商业城市相继在这些地方兴起。如德国中世纪城市科伦、斯特拉斯堡等城。

不可否认,西欧城市的兴起途径是相异的。尽管19世纪历史学家们对中世纪城市起源有以上的研究,但没有一种学说能为人们所接受。进入20世纪以来,史学界形成了两种主流城市起源说。

在西方主要流行商业起源说,它是由亨利・皮雷纳提出的。他认为城市生活的发展都必须依靠工商业,并且城市是商人围绕聚居地发展起来的。“商业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而地中海商业贸易的起伏直接影响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衰”。[4]客观地说皮雷纳的商业起源说在西方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他描述的中世纪城市兴起,也具有一定的弊病。其中之一就是,皮雷纳将城市的兴起归因于长途贸易。

手工业起源论认为,11世纪社会生产力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使农业有了剩余的农产品,而手工业则是技术日趋专业化。该学说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用在西欧城市兴起中的地位。以原苏联史学家波梁斯基等人为主要代表,但该学说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中世纪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缓慢的渐近的过程,很难看出在11世纪前后有很显著的变化”。[5]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起源问题,国内的吴于廑、朱寰、马克等学者看法各异。马克先生认为“城市兴起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6]西欧中世纪在数百年的衰落之后,随着经济的高涨,贸易的兴盛,10世纪起城市兴起成为一个大的浪潮,历经12、13世纪而继续发展。朱寰教授认为,“中世纪城市是在经济发展,农村能提供更多剩余粮食和食品的基础上兴起的,然而导致某个城市兴起的具体原因则各不相同”。[7]吴于廑教授在其《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的论文中提出“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创造了条件”。[8]国内关于西欧城市起源的研究不仅仅限于以上几位学者。沈芝教授在其《行会与市民社会》一书中总结到,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多元性结构特征为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国内关于中世纪城市方面的专著,近年来有刘景华的《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和金志霖教授的《英国行会史》。刘景华教授从“生产不足”出发,认为“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不同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物质生产上不能满足自我需要,因而必须寻求系统以外的经济养分来填补需求缺口,利用外部经济因素来满足内部需要,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便是这种寻求展开的必然产物”。[9]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起源,是一个复杂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通过上文论述,只能初步了解国内及部分外国学者研究概况。由于受到历史文献资料的限制以及当时时代的局限性,导致各种学说迄今尚无一致定论,但仍值得史学界不断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秉莹.欧洲近代史学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周乾.世界历史名人传略[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1993.

[4]李安敏.论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刘景华.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6]马克.西欧封建城市初论[J].历史研究,1985(1).

[7]朱寰.西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J].历史研究,1984(1).

第3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主权极小。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

表1 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问题/三危>总体表现具体表现油城煤城森林城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是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充分利用资源的观念更新为适度利用观念,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为资源再生、保护的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的观念,进而从根本上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由周恩来总理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

表2   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男工女耕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农业系统,工程互补建设城乡结合乡村式居民点现代化田园生态城有利生产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方便生活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小城镇及村庄中等城市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随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

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

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而宜采用不均衡增长。现代均衡发展理论的主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它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的再在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的协同。这对建设资源型城镇体系非常适用,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

生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因此,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由分散的以解决职工生活居住为主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构筑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资源型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资源型城市战略工程的实施,其目的的在于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表3)

表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

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贷(渠道多元化)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建设功能与意义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基地起到骨干和保证作用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和的现代化城市,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跨世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①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②要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③要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④要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表4)

表4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想举例

时段/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目的与作用经  济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地方经济发展工程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主题公园,资源为主题的节日弘扬产业文化精神,创造高品位文化氛围环境生态河湖水系治理工程,污染源根治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宜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快速交通运输工程,充沛的给水工程体系,城市美化工程改善、创造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其快速稳步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我国区际间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建强 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

第4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制约因素 对策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Our Country

Abstract: Most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our country arosed in the planned economy era.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was restricted to the rigid economic structure, the remote location, scarce talent and serious pollu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he government must identify the city position and plan early to develop substitute industries. In the meanwhile, they should increase system reform to develop middle-and-small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In addition, they should effort to increa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ake the talent advantage to advan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y.

Keywords: Resource-based city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Restrict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源型城市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如何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如何摆脱资源有限性或资源枯竭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个世界性问题。

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有40%以上的劳动力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如石油、煤炭、钢铁)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可以说,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盛起来的城市,其出现是工业化进程中一种普遍的现象。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约有200多个,在整个城市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这些城市中的大部分又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按照一厂一市的苏联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般是先有企业再有城市,比如大庆油田(大庆)、胜利油田(东营)、辽河油田(盘锦)、鞍钢(鞍山)、马钢(马鞍山)等等。

资源的自然禀赋是导致资源型城市产生的初始动因,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任何矿产资源都有一定的开采年限,都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所组成的生命周期[2]。以矿业为基础的城市同样也会出现相应的兴衰过程。大多数矿城由于过分依赖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通常都会出现资源开发程度不足和“矿竭城衰”、“煤竭城废”、“油竭城亡”的现象。因而,这些城市在资源尚未枯竭的情况下主动实现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要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化的、以信息科技资源为主的发展模式的转变,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并且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

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的障碍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目标是从以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城市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演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是计划配置资源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2.1 原有经济结构僵化制约了产业转型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格局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产业结构上,城市自身各个产业由于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而关联度极低,互相支持能力弱。大型企业主要同国家工业体系相联系,而与地方中小企业无联系或联系很小,形成资源开采业和初级加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及服务业并存,技术先进、人员高素质、规模巨大的国有企业与落后的地方中小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自身的调整弹性很小,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能力极低。在所有制结构上,国有工业企业在各种经济成分中占绝对优势,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少。在企业规模结构上,大中型企业多,小型企业少。在企业组织结构上,“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群体、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少。同时,由于城市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的欠缺,难以形成有效吸引外来资金的氛围,因而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薄弱。这样的经济结构格局,构成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巨大障碍。

2.2 地理位置偏远加大了产业转型的成本

资源的禀赋及分布状况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地理位置。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约80%分布在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这些资源型城市,如大庆、大同、玉门、克拉玛依、六盘水等深处内陆或边远的荒漠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国内市场,大多是在穷乡僻壤或戈壁荒滩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一般城市高;[3]同时城市缘矿而建,也难以进行科学的规划;在以往“先生产,后生活”思想的指导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生产发展。这些都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投资环境差,在吸引资金和人才方面难以与东部城市竞争。

2.3 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功能萎缩,不利于产业转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水快流”的急功近利的掠夺式开发,不仅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加剧了我国后备资源供给不足的危机。据权威预测,我国于50年代开始建设的矿山到本世纪初,大多数将进入闭坑期。另外,资源型城市的大气污染是普遍现象,“处处冒黑烟,沟沟流污水”即是其生动写照。资源型城市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城市的兴衰与资源的可开采储量以及资源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市场地位密切相关。资源型城市所依赖的石油、煤炭、金属矿山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资源走向枯竭,资源开采收益下降,或者遭遇产品市场不景气,城市的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巨大的波动。如果这一现象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那么资源型城市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人员素质相对低下,产业转型缺乏人才资源

我国资源型城市除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部分技术工人从外部迁入以外,大多数劳动力来自周边农村,文化教育水准低,技能单一;即使是科技、管理人员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的现象。同时,资源型城市的教育基础薄弱,难以自主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工作、生活环境明显劣于沿海开放城市,在人才自主择业、自主流动的条件下,不但难以从外界吸引人才,还出现大批本地人才外流的现象,导致产业转型所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奇缺。

3.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3.1 政府主导,及早进行规划,并协调城市产业转型

从国外情况看,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资源发生枯竭、经济出现衰退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自然人文环境不良,缺乏聚集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产业转型,往往难度很大,即使产业转型能够实现也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缺乏规划,或者仅仅将其定位为专业化工矿城市甚至采掘城市,不鼓励甚至限制城市经济基础的多元化,中国多数资源型城市都出现过这种问题,其产业转型难度自然加大。因此,必须及早进行规划,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化。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通过立法成立专门转型的领导机构是转型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统一的规划机构和规划措施的实施不论对城市群还是单个城市都是十分必要。产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政府主导并加强协调工作,必须通过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协调转型工作。这种机构,即要有一定的权力又承担相当的责任,其组成成员能够代表全局利益,又能同各方进行交流。机构成员要包含各方专家,他们应该能够借鉴其它地区的转型经验,又能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这样的领导机构能够保证转型工作顺利完成。

3.2 找准城市转型定位,发展替代产业

找准城市转型定位就是综合分析城市资源、区位、要素等各方面优势,确立新的主导产业和替代产业,做出城市转型定位,这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把原先的资源型城市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新的城市,加工制造业城市、旅游城市,还是交通贸易城市。应该说,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转型前都有明确的城市定位,如石油城、煤城、钢城等,然而恰恰是这种狭窄的定位限制了城市以后的发展,也为资源枯竭后城市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资源型城市原有的支柱产业开始衰弱时就要及早形成和发展新的替代产业。替代产业主要选择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发展有潜力的产业,是中心城市的资源型城市应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位于城市群中的大中型资源型城市应根据城市群中城市职能的分工选择替代产业,一般资源型城市应选择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产业。由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主体是传统第二产业,这种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不能一概地抛开原有的产业,而应当从实际出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而不是完全取代。

3.3 加大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国内资源型城市主要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带有十分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条块分割,企业办社会,观念陈旧,改革滞后等,这些都是造成产业转型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制度创新,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4]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为城市经济注入活力。

3.4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改善投资环境,包括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环境治理,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服务效率等,这是吸引外来投资、促使企业进入和建立的先决条件。政府应该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给于大力支持,以改善投资环境。但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仅靠自身积累和国家投入是不现实的,吸引外来投资是一条捷径,吸引外来投资,包括国外投资和国内其他地方投资。外来投资不仅仅带来资金,还伴随着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理念,这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同样重要。

3.5 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以人才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变化的牵动作用日益明显。因而,科技和人才是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必备条件。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无论是老企业的改造还是新企业的建立发展以及对多种经济成分的引导,都必须把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科技产业放在第一位,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与大企业合作等形式,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壮大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应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这既包括创造环境吸引高学历人才,也包括通过转岗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武春友.叶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朱铁臻.资源型城市如何实施转型战略[J].资源产业,2003,(6).

[3]刘玉宝.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4).

第5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摘 要 阻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因素诸如:区位因素、产业因素、人才因素、资本因素等等。本文着重从制度因素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从制度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制度障碍 产业转型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型城市大多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势必导致资源型城市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而衰退。国内学者对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的研究,多集中在区位、产业、环境、产权、资本、技术等方面,忽视制度对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推动作用。因此,制度障碍的分析对于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障碍的分析

(一)计划经济路径依赖严重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成立于建国之初,由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重工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大都走上了追求资源产品生产数量扩张的道路。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对计划经济的依赖效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资源产品低水平价格竞争,无法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盈利水平严重挤出。资源行业发展状况呈现出经济发展市场化水平偏低、城市功能缺失,发展后劲不足的态势。

(二)城市功能的二元结构限制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实施产业转型的基础较差,可续发展的能力较弱。资源型城市往往秉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的,缺乏综合规划的设计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混乱局面,重复建设、资金分散造成的后果是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生活和生产的设施,城市的功能严重缺失,逐渐形成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二元体系,不利于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机制的二元结构造成转型困境

我国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期,在历史上通常是现有企业后有政府,这就造成了资源型城市存在条块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普遍存在两类平行的社会管理机构,即地方政府和资源开采企业管理机构并存。两类社会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联动效应较弱,难以形成合力。这种格局下,地方政府难以帮助企业实现产业转型,企业有难以发挥对城市经济的辐射与带动功能,长此以往造成资源浪费与摩擦加剧。

(四)地方主体地位缺失与分税制制约产业转型

1994年分税制的实施,使中央财政在宏观调控中处于主动地位,从体制与制度上保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这也给资源型城市带来了负担,分税制使得作为城市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收入相当程度需要上缴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贡献较少,使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缺乏资金支持,需要国家资金支持的局面难以扭转。

(五)沉淀成本阻碍政策效果发挥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制度变迁往往是政府主导,地方政府作为被动的制度需求者。制度需求者对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的考量对于能否引起制度变迁起到了关键作用。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相同的制度供给,资源型城市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资源型城市存在着沉淀成本。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制度创新建议与展望

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国有大型企业的集聚地,例如大同、马鞍石、阜新等城市,这些企业从产权制度的角度看“国家”性质明显。企业不仅担任着经济角色也担任着行政以及社会角色。然而,现行的管办体制,政府权力独大,企业仅仅作为单纯的生产单位,不是独立产权的经济实体,阻碍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因此,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必须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产权为核心,破除单一的国有经济模式。

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开始于发展规划的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对于转型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要综合考虑区位、产业、资金、环境、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从改革法案的提出到征询各方面意见再到确定实施步骤,最后决策的出台,确保决策成文纲领性的文件。此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策的制定还需相应的保障机制。例如:大同的产业转型过程中,由于资金的缺乏,在建工程出现了停工的现象,“烂尾”工程比比皆是,无法按照规划经行实施。

尝试转型法制化改革

产业转型法制化,就是用法律来规范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确保转型有法可依,保障产业转型的顺利完成。国外的一些成功的转型经验中,也都采取了通过立法的方法来保障产业转型。例如:日本先后九次出台法案规范九州煤炭区的产业转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也制定了《联邦区域整治法》等。因此,我们亟需出台一部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法律法规,依据法规指导转型,少走弯路,尽快实现产业转型。

参考文献:

[1] 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06).

第6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关键词】东营;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城市类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一般以资源开采为主,其经济的发展也严重依赖资源产业的繁荣程度,往往会因为资源型产业的衰退而进入困境。作为典型的石油性资源城市,山东东营市正处于城市发展的转折点,只有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取得产业转型的成功,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东营市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

作为山东省乃至我国的典型资源型城市,山东省东营市是上世纪80年代因胜利油田的兴起而建设的配套型城市,其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入海口,西临滨州,南临潍坊、淄博,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人口总数200.48万人。得益于丰富的石油资源,东营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在山东省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东营市生产总值已突破3000亿元,人均GDP已达147430.85元。尽管人均GDP收入常年位于山东省首位,但东营市也面临着所有资源型城市必须对面的经济难题。自从建市以来,东营市的经济发展完全围绕着胜利油田展开,石油开采长期以来一直是东营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2012年为止,东营市三次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5:70.8:25.7,第三产业明显疲弱,石油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常年占据大半以上。由此可见,如何摆脱过于依赖石油业的二元经济为题,是困扰东营市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另一方面,石油属于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多年的大量开采之后,胜利油田的原油储量也质量已开始明显下降,在开采设备不断升级的情况下,胜利油田年常量已经多年徘徊在2500万吨上下。随着石油资源的进一步枯竭,胜利油田的原油产量递减以及开采成本的提高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然而,在石油需求日渐增长的今天,东营为了保证对国家的石油供应、维持稳定的原油产量,不得不进一步加大对石油业的资源投入,从而加速石油资源的枯竭,导致这一支柱产业的衰退。对于东营而言,寻找在石油资源之外的产业突破口,寻求产业转型已是势在必行。

二、制约东营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主要因素

(一)石油资源递减制约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建立得益于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因此此类城市的支柱型产业往往非常单一,其依托的资源开发产业占据了城市经济的大量份额,导致这些城市的经济活力极端依赖于资源开发程度。然而,由于矿藏类资源的非再生性,当资源型城市所拥有的资源开发过度,资源蕴藏量不足是,严重依赖于资源开发产业的城市经济也会同时步入衰退,这是所有资源型城市都难以摆脱的难题。对于东营而言,这个在曾经荒芜的盐碱地上从无到有建立起的城市,其诞生的第一天就依赖于胜利油田以及相关的石油化工经济,直到今日,石油产业经济仍占据了东营城市经济的相当大的份额。过度依赖石油资源的东营市经济,从最初便存在非资源产业动力不足的问题,而无法进一步发展的石油工业也使东营市难以提供城市转型所需要的巨大财政支出,从而制约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石油以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占据了东营工业的绝大部分份儿。而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都高污染型行业,废弃、废水的排放、土地的破坏、水土流失等都是东营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环境污染以及土地破坏的现状,使得东营必须面对沉重的生态坏境治理包覆,如果要进一步走产业转型之路,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必须得到治理和恢复,对于整座城市而言无疑又是一座巨大的财政包袱,制约了产业转型的资源投入。

(三)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大

就业问题,也是制约东营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现有职工家属以及子女等共40多万人,加上与石油产业有关的从业者,东营市很大一部分人口从事着石油化工以及连带产业相关工作。近年来,在领导层中石化一系列改革措施中,胜利油田先后减员数万人,虽然这一系列的减员增效措施让企业经营效益得到了提到,但也导致了下岗职工问题以及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开采属于技术性行业,胜利油田下岗职工往往在除了原本的油气开采技能之外别无所藏,导致再就业困难,使胜利油田面临着的稳定发展的难题。在胜利油田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其为大量职工家庭成员提供了本单位的就业机会,企业一旦裁员,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将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而这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任务,最终只能依靠东营市财政解决。

(四)城市管理的功能的异化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多是因为国家投资的资源型企业的兴起而发展壮大,因此资源型城市大多具有强烈的二元化属性,即资源型城市既具有一般城市的共同属性,如承担着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职能,又具有特殊的企业属性,即身为国家的重要资源工业基地。如此一来,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企业不仅具有生产运营功能,还要承担起城市所需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

上世纪五十年代胜利油田开发起,在投产的前三十年间,胜利油田一直没有独立的地方财政,市政管理相关的资源和经费全部由油田承办。即使在东营建市之后,政企合一的市政管理体制仍然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种混乱的城市管理体制所遗留下的后遗症,直到今天也未能得到全部解决,政企权责不清的情况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油田改制的深化需要将胜利油田的缘由社会职能全部移交给东营市政府,社会公共性事业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和公益性资源需求,使得油田与市政府两方在行使职能方面的推诿现象也时有发生。

(五)地方财政收入低、投资吸引力低

充足的财政收入实现经济利益再分配和地方产业转型的基础,如果地方财政出现瓶颈,政府将难以解决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入。作为资源型城市,胜利油田财政收入上缴中央,东营市地方财政收入常年处于较低水平,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而言,远远落后于山东省其他地区,对上级财政的依赖较高。地方财政收入低,使得东营市区域经济转型难以依靠自我力量发展,必须依赖外部资金注入。

另一方面,东营作为石油资源型城市,早年是在一片盐碱滩上发展起来的,地区环境恶劣。而当地的文教、生活等后期配套保障,也是跟随着石油资源的开采和挖掘而上马的,难免存在基础建设落后和陈旧等问题;大规模的石油开采和加工则进一步地破坏了当地环境。在较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尽管东营市年年增强招商引资力度,但仍有不少资本望而却步。

三、东营城市转型发展的可行性

作为依托石油产业兴起和发展的资源型城市,东营市近年来虽然面临着胜利油田储量减少的困境,但远没有进入资源完全枯竭的情况。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经济转型城市,东营拥有不少的产业转型优势。

(一)区域经济优势

位于山东北部的东营市,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其东、北两面临渤海,西、南则毗邻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的淄博、潍坊以及滨州等市,京津唐与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域都可辐射至东营。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跨法师发展,为东营市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东营市开展区域物流枢纽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国家政策优势

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早在本世纪初,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建设即被列入了我国“十五”规划纲要,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月,国家发改委通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作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市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

(三)统一规划优势

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是迟早面临的问题,对于东营而言,其产业结构单一的情况早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统一规划、发展和部署的行动早已展开。为了治理油田开采而造成环境破坏,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先后投资数亿元建设了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已经中心城防潮大坝等工程,为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提供了保证。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后,胜利油田也统一规划,在其所属数十万亩农业用地上开始推动生态农业建设。

(四)资源优势

虽然经过连年的开采,东营境内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减产将成为必然,但总的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仍然是东营的一大优势。拥有1200多万亩土地的东营市,不但人均占地较高,且尚有大量未利用土地。水资源方面,黄河贯穿东营市,境内总长逾百公里,淡水资源总量巨大。即使作为支柱产业的油气资源储量连年递减,但胜利油田的绝大部分储藏依然集中在东营境内。除此之外,东营还拥有400余公里长的海安县,滩涂和浅海面积近六千平方公里,非常适合发展近海养殖。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丰富的资源储量无疑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作为东营的财政后盾。

四、东营市发展与转型的政策建议

如今,推进东营市经济转型是已成为必然选择。东营市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布局,摒弃传统发展观念,努力创造新型转型发展之路。面对东营市除能源产业之外,其他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东营市的产业转型提出以下建议。

(一)摒弃传统发展观念,争取政府职能转变

传统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观念,是在大量资源消耗和开采上博取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一旦资源消耗殆尽,城市发展也陷入停滞。为此,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东营转型是大势所趋,而转型的第一步就是要摒弃以往依托资源的发展观念,认识到城市经济转型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更多的是发展观的更新。东营应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建立起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上,并符合科学发展观、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式,努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于政府而言,仅仅意识到发展观的改变远远不够,还应意识到当前东营作为资源型城市,政府职能在转变中的重要作用。不同于一些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达到顺利转型的目的,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的优势,制定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同时应尽力摆脱以往政企不分的困境,想服务型政府转变,将政府职能明确在公共服务以及经济调控等方面,通过政府的有效管理和宏观提埃空,建立起转型期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保持石油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替代产业

以石油为主的资源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与东营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为了为产业结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东营市必须采取措施,延长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为此,油田方面应加大勘探力度,并改革开采技术,最大程度保持石油产量的稳定,并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力争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为东营留下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作为日后产业转型的基础。

另一方面,在石油产量难以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东营市应考虑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应积极发展石油替代产业,进一步发挥石油资源的经济潜力。对于东营而言,最可行和最具竞争力的替代产业无疑就是化工业。如今,东营市的化工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仍仅仅限于石油化工方面。为达到产业转型的目的,东营市应在原有的石油化工基础上,大力发展化工产业链,争取建设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合成化工三位一体的替代产业群,争取石化衍生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三)积极治理环境,开发旅游资源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东营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东营县境内,既有以黄河湿地一类的自然景观,又有以石油工业为主的工业景观,还有古代齐鲁文化为主的历史人文景观,各种旅游资源的汇聚,为东营市发展旅游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生态旅游、工业旅游还是文化旅游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旅游也发展的规划上,东营即可以依托黄河三角洲,突出“黄河入海”这一无法复制的旅游特色,打造集观光、休闲、人文、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品牌,也可以参考参考大庆模式,发展胜利油田为主题的工业旅游资源。然而,常年的石油开采所造成的环境破坏,直接对东营发展旅游业以及其他生态产业造成了阻碍。近年来,东营也认识到了生态坏境对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在环境治理上投入巨大。为了旅游业的发展,东营应进一步开展坏境污染治理工作,美化城市环境,不但为发展旅游业创造平台,也为东营发展循环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追求科技创新,实施人才兴市战略

石油产业是资金投入大、开采风险高,因此需要很强的科技产量。在经过多年开采之后,如果仍希望胜利油田保持往年的高产,东营市必须在提升开采科技含量上做出努力。为此,东营市应依托中国石油大学的强大科研实力,支持研发中心的建设,加速科研、生产、办学一体化进程。

同石油开采一样,资源型城市转型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一批专业性符合人才来引导和实际操纵整个城市转型的方向。因此,东营市也应抓紧引进具备项目管理、社会保证、环境保护、法治等各方面专业素质的人才,确保产业转型顺利进行。总之既要着重培养自主一批专业和综合性人才,又要自持人力资源的引进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人才素质,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应重视产业性城市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资源产业,1999,8

[2]张飞相,陈敬良.国外城市转型的趋势及经验借鉴[J].企业经济,2011,5

[4]韩冰.资源枯竭型城市促进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李文君.工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第7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和谐;革新;生态城市

科学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城市合理布局及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什么样的城市规划,就有什么样的城市面貌。城市能否历经若干年的发展而达到功能完备、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城市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政府统筹协调城市发展各个领域的重要手段。而城市规划的“和谐”就是资源匹配、生态平衡、产业协调、布局合理、空间丰富、交通顺畅、环境宜人、居住舒适。城市规划确定了城市在产业发展、功能分区、资源配置、交通安排、环境设计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思路,制定规划应以和谐为本。和谐规划是建设和谐城市的基本保障,如何规划建设和谐的城市。总体来讲,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需要,城市规划必须转变观念,要从政策的高度认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必须要有整体观念、统筹城市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城市矛盾。制订规划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做到科学有序、综合平衡、适应并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即建设一个和谐的现代城市。

2 城市规划编制的方向

城市规划中实现环境保护的对策结合我国实际,按照“五个统筹”以及环境保护所采用的“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通过在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研究,城市规划领域中应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对策:

1)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应将环境、人口、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协同考虑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城市规划应同时编制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订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订最终治理对策。

3)城市规划编制应将整体环境“区域化”。区域化就是将城市的环境放到整体的区域中进行思考,用体系和城市群的概念来分析城市环境。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整体的城市,用辩证的思维来思考城市环境。

4)城市规划编制中环境问题思考的途径在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结合上,根据我国实际,并以现时的技术手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结合得更深入一步:

a.在城市总体规划或次区域规划层次上,确立环境限制是城市或区域发展限制性因素之一的观念,并通过对主要的环境限制因素及潜在的污染源的分析,合理界定城市的规模,选择适合的用地和人口分布交通运输方案;b.在改造和城区重整规划中,尽一切可能改善环境质量,包括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降低太高的容积率和人口、居住密度,增加城市空间和绿地,消除用地布局不当如工业与居住相邻引起的环境干扰;c.在郊区发展中,通过对非建设性用地的功能区划,确定生态保护区和敏感区、景观敏感区,保护其不受城市化的不利影响;d.在市政详规层次上,将污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厂与环境影响评估结合起来。

3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的调控手段。国家发展中出现了人均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是相当长期的矛盾。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真正牢固树立起资源节约的意识,在具体工作中逐步建立起有关的制度。在未来,我国空间资源的节约是一个大战略。因此,需要研究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思想。过去的粗放发展应当变成今后的精明发展、集约发展、合理紧凑发展,对各类城市都应当如此。

总体上,还是合理密度为好。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提高密度,目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潜力不小,可以通过农村合理规划建设,节约土地以支持城市发展用地。需要强调的是,有关用地指标的工作,需要非常慎重。同时必须明确,城市发展用地指标的工作,属于城市规划的法定任务,属于城市规划的基本业务范围。水的节约和水源的保护、能源的节约,都是在城市规划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2)规划建设生态良好的城市。这本来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任务。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还不够完善,且国家重视工业的大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执法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形势很不乐观。城市的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城市安全的层面,而且呈现区域污染的特点。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现在更加突出起来。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时,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此外,大城市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3)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群和城市密集地区不断增长,城市发展的区域问题突出起来。区域性规划:a.要解决好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问题;b.统筹安排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c.安排好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d.安排好城乡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后,从区域层面统筹安排乡村规划建设的任务就提出来了。做好村庄集镇规划也成为需要。农村建设和城市发展是分不开的。

4 城市规划的革新方向

4.1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活跃因素,当其与规划相结合时,也才能真正体现“规划”是为人服务的。二战后的西方城市主要面临的就是一系列经济问题,所以才成为制订规划进行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

20世纪20年代期间规划是以解决城市人口疏散为出发点,而今研究的问题就宽广得多,诸如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带来了新的因素,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虽然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完善、成熟了新的生命力,包括从城市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合理位置,到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如何解决人口就业、发展新区、保护旧城中心繁荣等问题结合起来。

4.2从更深层次和角度认识城市结构

1)社会经济作用的结果,对城市职能的多样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有了重新认识,即城市的空间结构必须适应城市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需要;2)从空间结构上,对“功能主义”观点提出挑战,引导人们重新研究旧城市;3)重视保护原有的社区结构,允许适当的高密度,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有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4)重视传统的建筑形式和旧建筑的有机结合,改变过去对旧城市全盘推倒,大拆大建,彻底求“新”的做法。

4.3城市发展连续化

人们逐步对城市规划的性质以及相应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主要是否定了把城市规划当作是城市“终极状态”理想蓝图的概念,而是逐步把城市的发展视作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现有关条例规定“5年小调,10年大调”的方针,其实也就是促使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能得以及时调整和完善。

5 构建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在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态城市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是一种目标,又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现实;是人的一种情怀,也是自然的一种表露。生态城市应具有:①节能、循环型城市系统。②水环境与水循环。生态城市的水系统应是在满足生产和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在城市内形成适度的循环系统,减少从外界的取水及污水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向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②城市绿化。城市绿化被认为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绿化具有防洪、防风、防火、防止噪声、防止大气污染等效果,为城市内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并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是包括自然生态要素和人工生态要素在内的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总和。而生态城市则是指各种主客体要素处于高效、有机协同状态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和谐、高效、安全、健康等特征。城市生态化的实质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进而达到一种稳定和有序状态的演替过程。

21世纪是人类创造空前文明,同时也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的极致。城市、建筑、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舞台。人类必须同大自然协调一致,运用知识建设一个更和谐的人类舞台。

6 结语

总之,城市规划需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但它理应建立在更扎实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们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以务实的作风建设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就一定能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和谐、美好城市。

参考文献

[1]汪光焘.以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城乡规划工作[J].城市规划,2004(3).

[2]谭锦湖.如何能更好的完善城市规划工作[J].建材发展导向,2010(7).

[3]潘京兰.当前我国城市规划问题研究[J].城市公用事业,2010(3).

第8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1 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发展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供应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角色,全国的煤炭、石油、钢材、金属等许多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大都由资源型城市供应。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其产业发展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城市,即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平顶山、铜川、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等。另一类是城市化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即随着城市化进程,为了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大力开发城市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发展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徐州、邯郸、鄂尔多斯等。这些资源型城市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重工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方政府常常面临两难选择。尤其从118座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看,大部分都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只有19座,如表1所示,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引导性发展战略

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从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都属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后,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对市场干预行为大量减少。然而,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不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有时无从下手。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2.1 “市场失灵”是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的理论基础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西方普遍认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角色,市场无需政府任何干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比喻,意思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市场中活动,不自觉地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无需政府的任何干预,完备的市场机制就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自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需要具备严格的假定条件,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具备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的存在,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够解决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率。

2.2 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政府实施引导性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纷纷兴起了重工业发展的热潮,逐步形成了金属冶炼、煤炭开采、钢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然而发展到目前,由于受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如资源高度依赖性、产业发展周期性、资本密集性、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因素较多,加上盲目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导致其产业一直停留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及初步简单加工上。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大多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偏慢。2004年包头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49%、鞍山市63.3%、大庆市88.15%、鹤岗市62.75%、克拉玛依市87.49%等,都是典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其次是产业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所带来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的压力很大。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央近几年一直提倡发展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道路。然而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巨大,导致许多企业利润下降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地方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最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过度开发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资源型城市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增长,盲目开发矿产资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面临资源枯竭而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00座矿山即将闭坑,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

3 制定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以产业的及时更替为基础,产业的更替需要战略的长期引导。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才能顺利更新产业。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更是需要政府提前从战略高度规划好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以往不同,不是为了简单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大,而是为了协调发展,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地区资源情况出发,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制定。

资源型城市因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有很大差别,其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至少包括现有资源和产业的确定、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国内外市场趋势预测、产业与发展目标的定位、确定政府引导性战略、调整战略等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

3.1 政府应调查分析当地及周边地区拥有的矿产资源和发展中的产业现状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以当地及周边地区资源为加工对象,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准确把握好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资源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除了勘查这些矿产资源,政府还应必须知道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发展集聚经济,避免重复建设奠定基础。

3.2 对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把握本地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资源型城市政府应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产业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政府应知道本地区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这样才能较准确的定位一段时期内的产业发展战略。资源型城市优势一般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市场优势、原材料优势、土地资源和价格优势、大气环境容量优势等;劣势有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铁路运力紧张、产业发展缺乏内生力量等;面临着的机遇主要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东北老工业振兴计划机遇、全球金属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机遇、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等;必须克服的挑战有集聚经济的挑战、现有产业链延伸的挑战、汇集周边资源的挑战、利用好周边产业和市场的挑战、搞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等。各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前应认真分析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为制定引导性战略提供依据。

3.3 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

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不同,前提条件必须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下一步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只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市场主要以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为方向,预测大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发展趋势,如原材料价格、产品市场供求情况、能源需求量等。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非常大。因此,政府也该注意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应知道发达国家原材料需求状况、石油价格走势等。

3.4 准确定位本地区产业发展及目标

政府应在把握上述资源、环境、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定位本地区产业和发展目标。产业的定位可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定,如“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国际科技合金城”等;也可以从产业的结构和内容来确定,如三次产业的比重、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确定等。产业发展的目标应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来确定,其中不仅包括产值目标,还应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能为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直接基础。

3.5 实施引导性战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战略

定位好产业及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并实施相应的引导性战略。为了应对产业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政府应该根据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发展战略,这也正符合引导性战略的本质内涵,即根据变化的环境而引导。如一定时期内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随后可能引导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战略等。也可能为了区域内的平衡发展,实施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因此,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应以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实施。

4 结语

资源型城市政府作为地区矿产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制定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与企业制定自己发展战略相似,同样先在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区竞争优势,定位产业和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否则战略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现实中有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引导性效果,对城市经济转型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该认真反思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探索更合理的制定思路。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9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国家促进资源型地区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

为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2007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提出2010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国家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央财政累计下达转移支付资金303亿元,其中2011年资金135亿元,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等。以资源枯竭型城市棚户区改造为例,自2007年4月起,国家先后对东北三省煤矿棚户区改造以及中西部地区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所需资金给予投资补助,并下达补助投资计划。对不能通过商业开发的棚户区改造所必要的小区内部基础设施、以及与市政公共设施连接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以及配套学校、医院的建设给予投资补助。2004年9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国土资发〔2004〕204号);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是国家组织开展的政策性扶持的商业性地质工作,主要目标是在有资源潜力和市场需求的老矿山周边或深部,新发现并查明一批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效

近些年来,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转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力性转移支补助资金为逐步解决民生和历史遗留问题、推动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二是接续产业培育初具雏形,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三是民生状况逐步改善;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五是城乡面貌发生重大改观,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六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自国家实施《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以来,资源危机矿山的深部及找矿专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如辽宁阜新八道壕煤矿、安徽省铜陵市铜山铜矿、河南灵宝市秦岭金矿、辽宁抚顺红透山铜锌矿等找矿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取了一些重要的后备资源。据统计,自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探获新增资源储量68.65亿t,其中原煤52.89亿t,铁矿石10.5亿t,铜金属量327万t,铅锌金属量848.9万t等,平均延长资源危机矿山服务年限17a,稳定职工就业60万余人,为国家提供资源保障、稳定矿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资源危机矿山所在的城市转型工作赢得了时间。

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旧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资源枯竭城市大多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电力、冶金、化工等相关产业已经面临着因资源缺乏而困的局面,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受到严峻挑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较长时期的探索来逐步化解,短期内不可能一蹴而就。且资源枯竭型城市现有工业企业中,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企业较少,效益普遍较低,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增加,经济转型过程中大量的支出需要国家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财政保障压力逐年增大。中央给予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对资源型城市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支持力度和时间还不够。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地方政府迫切需要国家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由于矿山采区、塌陷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环境和生态的不断恶化,因塌陷造成供水、供电、道路、学校破坏严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同时这些区域的移民问题已刻不容缓。交通发达是促进一个地区发展的必备因素,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设施落后,招商引资受到限制,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交通瓶颈问题依然存在,实施大通道建设迫在眉睫。

相关政策建议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近几年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下,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资源瓶颈问题仍然是制约资源型城市的主要问题,因此加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地质勘查工作,依然是一个城市面临的主要内容,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继续给与相关政策支持,使地勘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2008年以来,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的下达,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工作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10年经国家发改委评审,经批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实施期是到2015年,展望到2020年,根据规划启动的一批重大替代产业发展项目才刚刚起步,要真正形成替代产业还有一个较长过程,并且生态环境修复任重道远,民生问题解决任务艰巨,建议国家发改委延长中央财力性转移支持期,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同步,使资源枯竭型城市在中央财力的引导下,加快实现转型发展目标。《关闭条例》仅适用于因资源枯竭而关闭的矿山,不适用因经营不善等其他原因造成的矿山关闭;适用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矿山关闭(其中对国有矿山关闭要有特别规定);适用于独立法人和非独立法人矿山);适用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资源枯竭矿山,也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资源枯竭矿山。鼓励资源型(矿业)城市推进矿业循环经济,拓展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提早规划资源型(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目标,努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强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延长矿业加工的产业链。认真做好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矿业走集约节约、清洁高效、绿色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矿山生产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在矿山闭坑前,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矿山企业对矿业用地及塌陷区进行了恢复治理,但企业因资源枯竭闭坑后,受现有土地政策的制约,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量闲置的矿业用地无法转化为建设用地,建议国家建立相应的矿业用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自然生态的良好,是城市最好的“名片”。资源型(矿业)城市应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构筑绿色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抓住绿色经济发展带来的契机,引导绿色投资,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新的增长点,推进绿色转型。#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