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城市亮化管理范文

城市亮化管理全文(5篇)

城市亮化管理

第1篇:城市亮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管理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展现城市风貌的城市夜景亮化工程,也在各大城市当中逐渐的推广开来。每当夜幕落下,城市街道、河流码头、高楼大厦……,处处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但是在这些亮化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也暴露出种种问题,例如:布局不合理、亮度不合适、质量不可靠、管理很无序……

1城市夜景亮化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1.1布局不合理

受制于水、电、暖、天然气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的历史问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往往是“摊大饼”,从一环到二环,从二环到三环,从三环到四环……。在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且商业繁华,灯具的布置密度过大,几乎是亮如白昼。而偏僻区域的灯具布置密度又过小,除了路灯,几乎没有其他夜景亮化。在夜间从空中俯视城市,往往是中心一大坨,周围几条线。

1.2亮度不合适

某些领导片面为了追求灯具外观的好看,讲究高端大气上档次,忽略了亮度问题。某一段时间各个城市都在模仿长安街上的华灯,造型是很漂亮,灯泡多但是亮度不够,不得已只好以增加灯具密度的形式来达到亮度指标,使得工程造价大为提高。还有一些灯具,光亮度太强造成了灯光污染,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睡眠,每年为此发生的投诉及上访事件都不在少数。

1.3质量不可靠

就如同早些年的“北京欢迎您”,变成“北京欢迎你”,再变成“北京欢迎尔”。夜景照明灯具和线路及控制器很多都是裸露在室外,承受风吹雨打,夏天热,冬天冷,春秋刮大风,环境非常恶劣!往往一个点出故障,就会引起一条线甚至一个面的照明受影响。而亮化工程一旦出现故障,就会让人如梗在喉,非常不舒服。

1.4管理很无序

城市夜景亮化工程是一个非常科学、系统性的工程,但是在建设过程当中,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时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最后造成“千城一面”的局面;施工时讲究短平快,很多是献礼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后期维护又缺乏足够的重视,维护保养少有人管,各部门推诿扯皮现象严重。

2提升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及管理水平的方法

2.1坚持良好的规划及布局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色,其市政规划和布局不同,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规划和布局也应该有所区别。总体来说,我认为应该具备三个原则:适宜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延续性原则。

2.1.1适宜性原则

在做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规划和布局时,必须考虑本城市的实际特色,既要体现历史人文气息,又要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划和方向。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区域因素、人文因素、历史因素等等,做到科学引导,统筹规划。

2.1.2整体性原则

城市夜景亮化工程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它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必须为整个城市建设服务,不允许独立出来。某些城市白天一面,夜晚一面,号称“城市千面”,这实际上是不可取的。城市夜景亮化工程与城市建设的整体工程应该保持一致,这样做不但可以节约资金,而且可以方便城市照明管理以及落实城市照明管理的各项政策。

2.1.3延续性原则

城市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在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规划和布局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延续性。延续性能够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延续性能够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延续性能够保障城市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需求。

2.2强化设计注重细节

拒绝“短平快”,摒弃机械式的设计手段,设计一定要有创意,要满足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实际需求。同时在细节上一定要精雕细琢,充分考虑环境和人文因素,细节决定成败!

2.2.1明暗得当,动静协调

简单的装上几个灯,提高指定地区的亮度,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和谐社会对美的追求了。简单的亮如白昼不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美,而明暗得当的城市街区反而另有一种韵味。静止的照明画面会让人觉得单一,炫目的屏幕变换也会让人觉得烦躁,而如果把二者统一起来,就会使夜景绚丽多姿,生动怡人。

2.2.2合理控制照明亮度

在控制照明亮度的时候,一定要兼顾照明前景和照明背景的影响。所谓照明前景就是灯光所照到的部位。既要考虑其在灯光照射下的视觉效果,还要考虑其反光程度。所谓照明背景是指灯光所照部位的周围环境。量与暗是相对的,如果照明背景较亮,那么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加强灯光的亮度;而如果背景较暗,那么就需要减少灯光的照明亮度。

2.2.3控制灯光色彩

很多时候人们发现同一处景色白天看和晚上看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夜晚与白天的环境亮度不一致造成的。夜晚的黑色往往给人们以阴森、冷酷的感觉,而合理的照明亮度,恰到好处的灯光色彩往往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点。所以夜景亮化工程的设计人员应当结合人们的实际感受,合理设置灯光色彩。

2.3提高亮化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量化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靠四部分保障:①要保障设计方案正确无误,不存在设计隐患;②要保障所有灯具、控制器、电缆等照明设施都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③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④在亮化工程的运行过程中,系统的维护保养一丝不苟、认认真真,最终确保亮化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4构建完善的管控体系。

虽然目前城市夜景亮化工程都实行了严格的预决算和招投标制度,但是其中的各个环节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城市亮化工程管理和维护制度。

2.4.1推进工程管理的标准化和程序化

把整个工程的管理目标以及管理内容进行标准化、程序化,使得各个工程子项目有序合理衔接,容易形成具体的管理表格,降低工程技术管理的难度。按照标准化的管理结构,把所有的具体事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身上,层层负责、件件落实,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

2.4.2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合理利用目前市场上繁多的各种信息处理软件,将其与工程管理实践相结合,努力实现工程管理过程智能化,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项目管理过程当中的执行力度。

2.4.3构建完整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质量管理监督机构,明确监督人的责任和义务,切实保障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整体质量。

3结束语

总之,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实施,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城镇居民的夜生活,从而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希望我们的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为创建宜居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登茂.浅析城市的夜景亮化工程及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4):200+203.

[2]陈小祎.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方法[J].居舍,2019(23):6.

[3]吴尧芳.公园亮化提升探究———以莆田市绶溪公园夜景工程为例[J].绿色科技,2018(11):246-248.

第2篇:城市亮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管理

1城市夜景亮化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1.1布局不合理

受制于水、电、暖、天然气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的历史问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往往是“摊大饼”,从一环到二环,从二环到三环,从三环到四环……。在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且商业繁华,灯具的布置密度过大,几乎是亮如白昼。而偏僻区域的灯具布置密度又过小,除了路灯,几乎没有其他夜景亮化。在夜间从空中俯视城市,往往是中心一大坨,周围几条线。

1.2亮度不合适

某些领导片面为了追求灯具外观的好看,讲究高端大气上档次,忽略了亮度问题。某一段时间各个城市都在模仿长安街上的华灯,造型是很漂亮,灯泡多但是亮度不够,不得已只好以增加灯具密度的形式来达到亮度指标,使得工程造价大为提高。还有一些灯具,光亮度太强造成了灯光污染,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睡眠,每年为此发生的投诉及上访事件都不在少数。

1.3质量不可靠

就如同早些年的“北京欢迎您”,变成“北京欢迎你”,再变成“北京欢迎尔”。夜景照明灯具和线路及控制器很多都是裸露在室外,承受风吹雨打,夏天热,冬天冷,春秋刮大风,环境非常恶劣!往往一个点出故障,就会引起一条线甚至一个面的照明受影响。而亮化工程一旦出现故障,就会让人如梗在喉,非常不舒服。

1.4管理很无序

城市夜景亮化工程是一个非常科学、系统性的工程,但是在建设过程当中,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时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最后造成“千城一面”的局面;施工时讲究短平快,很多是献礼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后期维护又缺乏足够的重视,维护保养少有人管,各部门推诿扯皮现象严重。

2提升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及管理水平的方法

2.1坚持良好的规划及布局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色,其市政规划和布局不同,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规划和布局也应该有所区别。总体来说,我认为应该具备三个原则:适宜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延续性原则。

2.1.1适宜性原则

在做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规划和布局时,必须考虑本城市的实际特色,既要体现历史人文气息,又要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划和方向。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区域因素、人文因素、历史因素等等,做到科学引导,统筹规划。

2.1.2整体性原则

城市夜景亮化工程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它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必须为整个城市建设服务,不允许独立出来。某些城市白天一面,夜晚一面,号称“城市千面”,这实际上是不可取的。城市夜景亮化工程与城市建设的整体工程应该保持一致,这样做不但可以节约资金,而且可以方便城市照明管理以及落实城市照明管理的各项政策。

2.1.3延续性原则

城市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在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规划和布局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延续性。延续性能够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延续性能够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延续性能够保障城市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需求。

2.2强化设计注重细节

拒绝“短平快”,摒弃机械式的设计手段,设计一定要有创意,要满足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实际需求。同时在细节上一定要精雕细琢,充分考虑环境和人文因素,细节决定成败!

2.2.1明暗得当,动静协调

简单的装上几个灯,提高指定地区的亮度,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和谐社会对美的追求了。简单的亮如白昼不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美,而明暗得当的城市街区反而另有一种韵味。静止的照明画面会让人觉得单一,炫目的屏幕变换也会让人觉得烦躁,而如果把二者统一起来,就会使夜景绚丽多姿,生动怡人。

2.2.2合理控制照明亮度

在控制照明亮度的时候,一定要兼顾照明前景和照明背景的影响。所谓照明前景就是灯光所照到的部位。既要考虑其在灯光照射下的视觉效果,还要考虑其反光程度。所谓照明背景是指灯光所照部位的周围环境。量与暗是相对的,如果照明背景较亮,那么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加强灯光的亮度;而如果背景较暗,那么就需要减少灯光的照明亮度。

2.2.3控制灯光色彩

很多时候人们发现同一处景色白天看和晚上看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夜晚与白天的环境亮度不一致造成的。夜晚的黑色往往给人们以阴森、冷酷的感觉,而合理的照明亮度,恰到好处的灯光色彩往往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点。所以夜景亮化工程的设计人员应当结合人们的实际感受,合理设置灯光色彩。

2.3提高亮化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量化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靠四部分保障:①要保障设计方案正确无误,不存在设计隐患;②要保障所有灯具、控制器、电缆等照明设施都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③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④在亮化工程的运行过程中,系统的维护保养一丝不苟、认认真真,最终确保亮化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4构建完善的管控体系

虽然目前城市夜景亮化工程都实行了严格的预决算和招投标制度,但是其中的各个环节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城市亮化工程管理和维护制度。

2.4.1推进工程管理的标准化和程序化

把整个工程的管理目标以及管理内容进行标准化、程序化,使得各个工程子项目有序合理衔接,容易形成具体的管理表格,降低工程技术管理的难度。按照标准化的管理结构,把所有的具体事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身上,层层负责、件件落实,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

2.4.2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合理利用目前市场上繁多的各种信息处理软件,将其与工程管理实践相结合,努力实现工程管理过程智能化,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项目管理过程当中的执行力度。

2.4.3构建完整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质量管理监督机构,明确监督人的责任和义务,切实保障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整体质量。

3结束语

总之,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实施,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城镇居民的夜生活,从而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希望我们的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为创建宜居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登茂.浅析城市的夜景亮化工程及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4):200+203.

[2]陈小祎.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方法[J].居舍,2019(23):6.

[3]吴尧芳.公园亮化提升探究———以莆田市绶溪公园夜景工程为例[J].绿色科技,2018(11):246-248.

第3篇:城市亮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尤为复杂,原因是管理人员需全面监测环境、项目进展、工艺标准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情况,再结合项目图纸计划进行管理监控,以期提高质量监管的有效性。因此,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现场管理及监控的必要性,给予必要的总结和分析工作,再结合相关操作标准进行比对,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能巩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主要业务包括工艺特点、项目操作标准、管理规范、材料使用状况、施工方案等工艺的合理性的探讨,需结合相关操作标准、控制标准进行总结,以期提升建筑本身的核心利益[1]。因此,强化质量监管的合理性有利于凸显出建筑项目本身的地位,能够总结出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施工人员、用户的财产和生命健康不受到侵害。另外,新时期质量监管过程中,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也能综合性的评估出项目的材料使用情况、预期效益以及项目可行性报告指标,同时对勘察、设计、操作准备阶段进行比对,有利于促使整体操作始终在额定标准内进行。一旦管理中发现质量问题,管理人员也能依据问题的发生原因、项目标准、监管要求进行测试,并给予工程进行科学的调控,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安全,也能巩固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的经济效益[2]。

2.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不力的危害

2.1工程核心质量不合理的危害

质量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出建筑工程项目的潜在问题,再给予必要的处理与优化,进而消除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但是,若部分操作细节监管不全面,抑或监管趋于表面时,会导致项目的核心质量不达标,诱发诸多安全管理的问题。另外,工程监理所使用的思想意识、管理方法、审核目标不系统,就会直接危害工程本身的安全性[3]。例如部分项目没有依据项目图纸进行操作,仅侧重于减少施工工期,抑或是在项目沟通中监理方、承建方、开发方没有进行全面的沟通,致使项目分解存在一定实践问题,进而导致实际工程开展与项目预期计划有一定差异问题,也会影响工程本身的质量。

2.2项目标准无法达到应用标准的危害

监理人员应采用所设定的项目标准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监控,探讨出与工程相关的控制方案,分析材料购进投入、工艺指标的要求,在进行对比测试,确保各项工艺实践标准达到应用要求。但是,若部分项目无法达到指定标准,例如材料使用不科学,抑或是融入了劣质的使用材料,会直接危害房屋建筑的稳定性,降低房屋本身的承载力、抗震指标以及承载力,极其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另外,所使用的工艺技术指标无法满足设计之需,可能会导致项目质量差、项目成本支出不合理,影响了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性,自然无法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所以,监管人员应总结出可行性的控制标准,提高整体工程的科学性[4-5]。

2.3工程管理体系不合理的危害

质量监管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总结出合理的操作、控制体系,分析出承包工程的特点及工程进展,再利用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控制,以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若部分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容易导致多项管控措施无法推进,极其容易导致项目实践的不科学现象[6]。另外,项目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监管人员没有重视总结成本控制要求及操作利益,如所使用的承包体系不科学,可能会导致核心管理项目、管理秩序絮乱,影响工程的正常开展。

3.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的有效措施

3.1设立完整的控制目标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过程中,应设立完整的管理控制目标及管理体系,要求监管人员依据制定的管理方法、项目操作标准、施工图纸、合同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出质量保证控制方案中材料供应厂家、工艺工序的操作特点,再给予必要的抽检分析,有利于提高工艺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因此,管理人员应设定抽检方案,确保抽检概率超过32%,检查部位为重点工艺、重点操作部位、施工工序等模式,同时完成检查记录表单,以便提高控制规划案例的有效性。其中,管理人员应对前期场地勘测、项目计划、工程策划要求、操作流程等,采用有效地控制原则进行监管分析,并及时引入新型材料、工艺操作模式,确保所使用的样板引路操作模式符合管理需求[7]。通过采用事前监控、事中控制管制以及事后监管反馈三个阶段进行技术看监控,能够为工程推行提供客观依据。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运用信息化技术分析已完成的样板及正搭建的样板模型,测试出配置样板的稳定状态,秉承严谨、宏观的操作方案进行工程,待完成样板监控、工艺程序分析后再进行工程。其中,管理人员应使用控制流程展开监控:受理工程质量监督任务→质量管理、项目监督及抽查分析→建设工程实体质量抽查、巡查→工程重要分部、子分部质量验收监督→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3.2完善计划变更方案的监管控制

管理人员应重视对子工程、总工程的实况特征,进行监督、验收,全面分析出与质量控制相关的管理方案,总结出与设计不合理的实践问题,再给予必要的变更测试,能够巩固建筑工程的核心质量。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使用BIM技术分析出图纸细则及图标特征,分析工程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关系;若分析出操作不合理、场地实施不合理的问题时,管理人员应立即给予修改完善,消除操作方案不合理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运行计划方案切不可进行随意修改,原因是各项操作步骤都会影响项目的主体质量。例如勘测要求达不到要求时,管理人员应结合现场状况进行重新监控,再对工程项目进行调控,而这一措施会延长整体工程工期。总之,管理人员应秉承严谨、科学、专业的理念,采用可行性较强的控制方案进行监测控制,同时结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安全分析,有利于将项目主体的操作进度控制在额定期限内[8]。

3.3确立全过程监管方案

采用全过程控制、监管方案对房建项目的工艺标准、施工进度、材料使用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估,再确立出各项目的操作、控制方案,有利于全面提高控制的合理性。例如项目进度控制中,管理人员应年度、季度、月度表单数据进行统计,以期提高主体控制计划的合理性。其中,管理人员应总结出项目的预期计划标准要求,测试出不同材料的供应、监管要求,以期提高房屋建筑的管理质量。另外,材料控制监管中,应使用相应信息化软件对材料的供应商、运输流程、使用情况进行测试,分析出实际工程进行时的工艺标准及技术概况,测试出不同工艺标准与施工进度的关系。通过调研出材料的校验、控制、操作标准,再使用额定控制流程、施工方案对所使用的材料应用方案进行测试,以期消除材料投入、使用的问题。当控制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出现应用问题时,管理人员应要求施工人员及时更换所使用的材料,以期消除管理、材料使用、设备投入的负面影响。装置使用测试中,技术人员应重视对装置的保养与维护,确保所使用的装置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消除材料使用、装置应用的问题[9]。最后,管理人员应完善工程组织的管理与协调,结合如图1所示的组织控制流程对所涉及的项目、操作技术、项目进度、成本投入进行控制,让所有职工充分意识到个人的核心责任,有利于消除责任分配、管理协调方面的负面影响。

3.4配置高质量监管体系及控制制度

管理人员应配置出科学的监管、控制技术,结合项目实践的操作要求、控制要求、管理要求落实监管控制体系,再将需要进行管理的项目进行展示,促使各单位、各施工部门意识到当前监督技术、管理技术对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因此,管理人员应设立必要的奖惩体系,对竣工验收所得到情况进行公示:例如可表彰表现出色的项目团队,给予必要的奖金支持,同时对工程进展不科学、质量控制不合理的项目团队进行处罚,促使核心项目的操作、实践方案始终在科学的、高质量的控制模式中进行。总之,管理人员应设定可靠的、高质量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再配置出标准性较强的管理机制,以期巩固主体项目执行力度[10]。同时,管理人员也应根据工程现场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工程概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消除、改正不合理的部分,对这些工艺项目进行返工处理,进而提高整体项目的合理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管理标准,设定完整、科学的操控体系,并给予必要革新分析,有利于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朱云霞.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居舍,2019(006):148-148.

[2]王刚.试论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措施[J].商品与质量,2020(006):22.

[3]沈少川,郭克莎.新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预期管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学术研究,2020,426(05):104-109.

[4]张小川,杨友伟.新时期涪陵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040(003):63-66.

[5]莫琴芬.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9):66.

[6]韩建军.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017):121-122.

[7]李晶.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J].消费导刊,2019(012):115.

[8]林小川.试论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018(005):352.

[9]李凯朝.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探究[J].价值工程,2020,39(08):95-96.

第4篇:城市亮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尤为复杂,原因是管理人员需全面监测环境、项目进展、工艺标准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情况,再结合项目图纸计划进行管理监控,以期提高质量监管的有效性。因此,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现场管理及监控的必要性,给予必要的总结和分析工作,再结合相关操作标准进行比对,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能巩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主要业务包括工艺特点、项目操作标准、管理规范、材料使用状况、施工方案等工艺的合理性的探讨,需结合相关操作标准、控制标准进行总结,以期提升建筑本身的核心利益[1]。因此,强化质量监管的合理性有利于凸显出建筑项目本身的地位,能够总结出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施工人员、用户的财产和生命健康不受到侵害。另外,新时期质量监管过程中,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也能综合性的评估出项目的材料使用情况、预期效益以及项目可行性报告指标,同时对勘察、设计、操作准备阶段进行比对,有利于促使整体操作始终在额定标准内进行。一旦管理中发现质量问题,管理人员也能依据问题的发生原因、项目标准、监管要求进行测试,并给予工程进行科学的调控,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安全,也能巩固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的经济效益[2]。

2.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不力的危害

2.1工程核心质量不合理的危害

质量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出建筑工程项目的潜在问题,再给予必要的处理与优化,进而消除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但是,若部分操作细节监管不全面,抑或监管趋于表面时,会导致项目的核心质量不达标,诱发诸多安全管理的问题。另外,工程监理所使用的思想意识、管理方法、审核目标不系统,就会直接危害工程本身的安全性[3]。例如部分项目没有依据项目图纸进行操作,仅侧重于减少施工工期,抑或是在项目沟通中监理方、承建方、开发方没有进行全面的沟通,致使项目分解存在一定实践问题,进而导致实际工程开展与项目预期计划有一定差异问题,也会影响工程本身的质量。

2.2项目标准无法达到应用标准的危害

监理人员应采用所设定的项目标准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监控,探讨出与工程相关的控制方案,分析材料购进投入、工艺指标的要求,在进行对比测试,确保各项工艺实践标准达到应用要求。但是,若部分项目无法达到指定标准,例如材料使用不科学,抑或是融入了劣质的使用材料,会直接危害房屋建筑的稳定性,降低房屋本身的承载力、抗震指标以及承载力,极其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另外,所使用的工艺技术指标无法满足设计之需,可能会导致项目质量差、项目成本支出不合理,影响了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性,自然无法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所以,监管人员应总结出可行性的控制标准,提高整体工程的科学性[4-5]。

2.3工程管理体系不合理的危害

质量监管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总结出合理的操作、控制体系,分析出承包工程的特点及工程进展,再利用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控制,以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若部分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容易导致多项管控措施无法推进,极其容易导致项目实践的不科学现象[6]。另外,项目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监管人员没有重视总结成本控制要求及操作利益,如所使用的承包体系不科学,可能会导致核心管理项目、管理秩序絮乱,影响工程的正常开展。

3.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的有效措施

3.1设立完整的控制目标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过程中,应设立完整的管理控制目标及管理体系,要求监管人员依据制定的管理方法、项目操作标准、施工图纸、合同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出质量保证控制方案中材料供应厂家、工艺工序的操作特点,再给予必要的抽检分析,有利于提高工艺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因此,管理人员应设定抽检方案,确保抽检概率超过32%,检查部位为重点工艺、重点操作部位、施工工序等模式,同时完成检查记录表单,以便提高控制规划案例的有效性。其中,管理人员应对前期场地勘测、项目计划、工程策划要求、操作流程等,采用有效地控制原则进行监管分析,并及时引入新型材料、工艺操作模式,确保所使用的样板引路操作模式符合管理需求[7]。通过采用事前监控、事中控制管制以及事后监管反馈三个阶段进行技术看监控,能够为工程推行提供客观依据。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运用信息化技术分析已完成的样板及正搭建的样板模型,测试出配置样板的稳定状态,秉承严谨、宏观的操作方案进行工程,待完成样板监控、工艺程序分析后再进行工程。其中,管理人员应使用控制流程展开监控:受理工程质量监督任务→质量管理、项目监督及抽查分析→建设工程实体质量抽查、巡查→工程重要分部、子分部质量验收监督→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3.2完善计划变更方案的监管控制

管理人员应重视对子工程、总工程的实况特征,进行监督、验收,全面分析出与质量控制相关的管理方案,总结出与设计不合理的实践问题,再给予必要的变更测试,能够巩固建筑工程的核心质量。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使用BIM技术分析出图纸细则及图标特征,分析工程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关系;若分析出操作不合理、场地实施不合理的问题时,管理人员应立即给予修改完善,消除操作方案不合理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运行计划方案切不可进行随意修改,原因是各项操作步骤都会影响项目的主体质量。例如勘测要求达不到要求时,管理人员应结合现场状况进行重新监控,再对工程项目进行调控,而这一措施会延长整体工程工期。总之,管理人员应秉承严谨、科学、专业的理念,采用可行性较强的控制方案进行监测控制,同时结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安全分析,有利于将项目主体的操作进度控制在额定期限内[8]。

3.3确立全过程监管方案

采用全过程控制、监管方案对房建项目的工艺标准、施工进度、材料使用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估,再确立出各项目的操作、控制方案,有利于全面提高控制的合理性。例如项目进度控制中,管理人员应年度、季度、月度表单数据进行统计,以期提高主体控制计划的合理性。其中,管理人员应总结出项目的预期计划标准要求,测试出不同材料的供应、监管要求,以期提高房屋建筑的管理质量。另外,材料控制监管中,应使用相应信息化软件对材料的供应商、运输流程、使用情况进行测试,分析出实际工程进行时的工艺标准及技术概况,测试出不同工艺标准与施工进度的关系。通过调研出材料的校验、控制、操作标准,再使用额定控制流程、施工方案对所使用的材料应用方案进行测试,以期消除材料投入、使用的问题。当控制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出现应用问题时,管理人员应要求施工人员及时更换所使用的材料,以期消除管理、材料使用、设备投入的负面影响。装置使用测试中,技术人员应重视对装置的保养与维护,确保所使用的装置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消除材料使用、装置应用的问题[9]。最后,管理人员应完善工程组织的管理与协调,结合如图1所示的组织控制流程对所涉及的项目、操作技术、项目进度、成本投入进行控制,让所有职工充分意识到个人的核心责任,有利于消除责任分配、管理协调方面的负面影响。

3.4配置高质量监管体系及控制制度

管理人员应配置出科学的监管、控制技术,结合项目实践的操作要求、控制要求、管理要求落实监管控制体系,再将需要进行管理的项目进行展示,促使各单位、各施工部门意识到当前监督技术、管理技术对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因此,管理人员应设立必要的奖惩体系,对竣工验收所得到情况进行公示:例如可表彰表现出色的项目团队,给予必要的奖金支持,同时对工程进展不科学、质量控制不合理的项目团队进行处罚,促使核心项目的操作、实践方案始终在科学的、高质量的控制模式中进行。总之,管理人员应设定可靠的、高质量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再配置出标准性较强的管理机制,以期巩固主体项目执行力度[10]。同时,管理人员也应根据工程现场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工程概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消除、改正不合理的部分,对这些工艺项目进行返工处理,进而提高整体项目的合理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管理标准,设定完整、科学的操控体系,并给予必要革新分析,有利于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朱云霞.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居舍,2019(006):148-148.

[2]王刚.试论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措施[J].商品与质量,2020(006):22.

[3]沈少川,郭克莎.新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预期管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学术研究,2020,426(05):104-109.

[4]张小川,杨友伟.新时期涪陵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040(003):63-66.

[5]莫琴芬.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9):66.

[6]韩建军.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017):121-122.

[7]李晶.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J].消费导刊,2019(012):115.

[8]林小川.试论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018(005):352.

[9]李凯朝.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探究[J].价值工程,2020,39(08):95-96.

第5篇:城市亮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有巨大的作用,因而在建筑工程中应给予重视。同时,建筑工程质量关系着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施工中的任何问题都极易影响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因而必须重视施工质量管理的提升,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但就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来看,其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亟需解决,而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大幅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增加收益,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没有严格按工程标准及要求进行施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在建筑行业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还不完善,因而一些建筑工程单位故意钻法律的漏洞,并且相关的质量标准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难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要想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就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而言,其中存在大量不完善的地方。不同的施工企业对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也有不同的看法,导致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工作存在差异,因而在质量检查方面难以统一,常出现考虑不全面的状况,致使施工质量管理的效率下降。

1.2市场监管不完善

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就目前的建筑工程发展来看,建筑市场处于饱和的状态,这种情况更加剧了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因而在招标活动中,一些建筑企业为了中标不顾自身企业的资质,只是盲目的开展工程,出现建筑市场混乱无序的状态;此外在施工中为了增加企业的收益,在施工过程中用偷工减料的方法降低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的收益,这些市场监管缺失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建筑行业的混杂。

1.3施工队伍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施工技术方面却仍需加以改进。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中,施工人员还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并且大多数是不具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因而在工作过程中按难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另外,对于施工人员,大多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在施工中不注重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而只是一味地强调工期,赶进度完成工作,难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1.4建筑材料质量把关不严

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会选择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出现偷工减料的状况;并且在施工现场对材料把关不严,使得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导致施工质量存在安全上的隐患。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因为利益上的冲突,对材料检验审核不严格,即使发现了质量问题也不更换材料。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复杂且时间较长,施工现场涉及的施工人员及设备较多,因而有必要建立起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此,可以建立为保障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的质量标准管理小组,负责现场施工的质量标准,监督施工人员按标准施工,每天对工程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要及时通知相关的人员加以处理。同时,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对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宣传引导,强化施工各环节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此外,要建立更加全面有效的质量责任制度,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一旦工程项目在使用年限内出现问题,应向具体的项目负责人追责,推动质量终身制的建立,将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提高。

2.2做好定期的巡查及暗查工作

需做好定期的巡查及暗查工作,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控制工程的质量。但凡发现任何违反相关质量要求的施工工作,应勒令进行整改,并对每部分的施工进行验收,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对于不合格的施工项目坚决不给通过,并督促其进行返工。另外,在工程质量问题上不应有任何纵容、忽视,只要发现施工中存在问题都应及时进行汇报,督促解决。

2.3强化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将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的技能水平、责任意识等都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而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因为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还有可能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不正当的操作,损坏机械设备,给施工单位造成损失。因而要提高工程的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是重点,在质量管理中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增加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懈怠地完成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对于施工技能方面应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对不同的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在工作中对于新的技能知识进行培训,并对一些新的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指导。此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应有专业的施工人员对现场的施工进行培训与监督,对施工环境、施工的重点难点等进行培训,还要重点强调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建立质量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避免施工上出现失误。

2.4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要想做好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应做好材料的选购工作,根据施工的需要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商,仔细核对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等,确保材料的准确无误,并安排专业的人员按合同规定抽取相应的材料进行试验。根据材料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做好材料的选购工作,保证材料符合工程施工的相关标准,而不符合相应标准的施工材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使用;其次,为保障材料的质量还应做好相应的材料存储和管理工作,在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材料的存储工作,对材料的安放及搬运等进行控制管理,注意水泥的防潮工作、钢筋的防锈工作以及其他各项材料的分类安放工作;再次,在处理地基时还应防止不同材料的混杂,并且在工作中还应对各类材料进行标识,方便材料的安放与使用,并按规定的要求对材料进行施工处理,防止材料的变形或损坏。

2.5重视技术交底工作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涌向出了许多新的工艺与技术,因而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提高施工的技术含量,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在技术交底工作中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要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严格按施工程序实施各项工作,对工程的施工方案等做好相应的技术论证工作,对施工的工艺、设备以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做好风险的预测评估工作,减少施工中突发状况的出现,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对施工各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对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进行质量上的把关,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但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应针对这些问题实施强有力的质量控制,真正的从问题出发,促进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成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185-187.

[2]周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1):46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