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社交焦虑治疗精选(九篇)

社交焦虑治疗

第1篇: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社交焦虑患者注意特点的探讨和有关文献的回顾,揭示出社交焦虑患者的认知风格并指明治疗方向。

    [关键词]  社交焦虑;域内视角;自我关注

    社交焦虑患者是影响人口非常多的一种神经症,根据美国、加拿大、德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其终生患病率为%~%。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失态(脸红,目光不端,紧张),而刻意去回避社会交往的场合,导致机会减少,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有很强的内省能力,对自己在社交场合紧张和恐怖,一般都比较痛苦,有强烈的求治欲望。

    Clark DM等[]建立了社交焦虑模型,用来解释社交焦虑产生的过程。该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其中自我意识过剩,自我关注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核心的认知风格。见图。

        社交焦虑者应对社交场景采取一种警惕?回避的态度,非常在意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对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很敏感,能很快感知到他人的细微动作;但是却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加工,而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形成错误的印象和判断。这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有些社交焦虑患者对于别人吐痰、轻微的笑声等都能够注意到,却无法判断别人的行为是否是故意针对自己的,感到很迷惑。Koster EH等[]在点探测任务中,分别以ms、ms、ms呈现不同高威胁(被毁坏的身体)和一般威胁刺激(带小刀的人)的图片。结果显示高社交焦虑被试者在ms、ms对高威胁图片有更强烈的警觉反应,在ms情况下,却有更加强烈的回避反应。在中等威胁图片下,高焦虑患者依然采取和高威胁图片一样的反应方式,而低焦虑患者在ms、ms的情况下没有对中等威胁图片的警觉反应。表明无论是高或者中等的刺激,高社交焦虑者都倾向于采取一种警惕的态度,容易受到威胁信息的影响,引发比较高的焦虑水平。而为了降低焦虑水平,又促使其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无法正确地处理信息,对正常行为产生影响。眼动的研究给出了更加直接的证据,Garner MJ等[]呈现不同面孔来观察被试者的眼动,发现高社交焦虑者快速注意到情绪面孔,但是相对低焦虑患者,只能够维持一个短期的注意。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在一个短暂的对情绪面孔警惕后,是长时期的回避。

    躯体化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明显的特征,HAMA焦虑量表有项躯体症状项目,占总项目%。可以推测,社交焦虑患者回避对外部信息的注意,而转向关注自身。Mansell W等[]通过比较被试者对外部刺激(呈现在屏幕的面孔)和内部刺激(手指头上的颤动,被认为是代表了被试者的唤醒水平)的注意偏向,发现高演讲焦虑个体在预期演讲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注意从外部刺激转移到内部刺激上来。而在非威胁情况下,没有该效果。

    自我关注,导致高焦虑患者把自己当成社会交往中的客体来对待,采取域内视角的方式看待自身。即社交焦虑的个体在脑海中产生了一种他们在别人眼中是何种样子的消极形象,好像第三者从外部观察自己一样,采用的是一种观察者的视角。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域内视角,指站在自己本身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眼睛身体去观察周围的情况。Wells A等[]通过让被试者回忆特定的情景,然后让其判断自己在回忆该场景的时候所采取的角度。结果发现社交焦虑患者在回忆容易引发焦虑的社会场景中,采用的是域外视角;而在非社会场景中采取的是域内视角。

    而有研究表明类似域内视角的客体自我意识(objective self-awareness)经常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这样容易产生一种实际的行为和自己期望的行为之间的落差,而当人自认为无能为力消除这种落差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Jane M等[]通过让被试者进行演讲,演讲前通过指导语的诱导让被试者产生不同的视角。结果发现,无论高焦虑被试者还是低焦虑被试者,在采取域外视角的情况下演讲,都有比采取域内视角更加强烈的焦虑反应。说明域内视角这种认知方式容易产生和维持焦虑,而高焦虑患者比低焦虑患者更加容易采取这样的方式。

    总而言之,高社交焦虑者通过对自我的持续关注,导致和维持的焦虑的产生,而通过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外界或者任务上可以缓解其症状和焦虑。Bgels SM等[]通过发展了一种新的任务导向的注意力训练,患者通过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任务和环境中,以降低对自我的注意,大大降低了红脸恐怖等社交恐怖的紧张和担心。Wells A等[]通过例案例研究,发现暴露加注意外化实际上导致从域内视角朝域外视角的转化,比单独采取暴露疗法,更加有效的减低了社交焦虑。焦虑障碍的认知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咨询师客观了解评测社交焦虑患者的心态,应用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取得好的疗效。

[ a novel paradigm.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Well A,Papageorgiou C.The observer perspective:biased imagery in social phobia,agoraphobia,and blood/injury phobia.Behav Res Ther,,():-.

      Jane M. Spurr, Lusia Stopa.The observer perspective:effects on social anxiety and performance.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Bgels SM,Mulkens S,De Jong PJ.Task concentration training and fear of blushing.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erapy,,:-.

第2篇: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1、催眠疗法:

精神分析师将你催眠,挖掘你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疗法时间长,花费也比较大。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2、强迫疗法:

医生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让你站在自己很惧怕的异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对你进行强迫治疗。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3、情景治疗:

让你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精神分析师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4、认知疗法:

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医生不断地告诉你,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你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5、药物疗法:

这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你的发病是因为你体内某种化学物质的失调所致,所以运用某类药物调节平衡。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6、 心理治疗为主

行为治疗:通常是采取逐渐暴露、脱敏的方法,针对患者对社交场合极度害怕、逃避的行为,帮助他逐步适应社交场合,学会应对困难的场合,从而达到减轻和控制失当行为的目的。

认知治疗:自省当时的体验,分析社交中重要的方面,从对别人态度反应的过度关注中解脱出来,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进而正确对待社交行为。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7、 辅以药物治疗:

药物通常对社交焦虑障碍有效,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方法合用,有助于减轻核心症状。它通过纠正脑内化学物质的失衡,消除焦虑症状,确保其他治疗方法的顺利实施。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8、 结合放松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身心平衡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社交焦虑患者在焦虑情境中,及时控制焦虑情绪,获得一种终身受益的身心放松方法。

另外,给下面是一些自疗的方法:

1、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哦”,“天生我材必有用”。

2、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3、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4、友善地对待别人,助认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5、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第3篇: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摘 要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社交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及阿普唑仑组,疗程均12周。疗效评定采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四级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3.5%,有效率85.3%;阿普唑仑组显效率69.7%,有效率84.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少于阿普唑仑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社交恐惧症疗效肯定且比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阿普唑仑 社交恐惧症 对照研究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escitalopram and alprazolam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Zheng Mei

The Health School of Donggang District,Rizhao City,Shandong 276826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citalopram and alprazolam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Methods:67 cases with social phob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scitalopram group and alprazolam group.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all 12 weeks.We assess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ith 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LSAS) and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and evaluate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ith side effects scale(TESS).Results: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the excellence rate of escitalopram group was 73.5%,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5.3%.In alprazolam group,the excellence rate was 69.7%,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4.8%.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dverse reaction of escitalopram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alprazolam group.Conclusion:The effect of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is good,and its adverse reaction is less than alprazolam.

Key words Escitalopram;Alprazolam;Social phobia;Control study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SP)又称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高发于青春期、成年早期显著影响个人功能及社会功能的神经症,是继抑郁症、酒精依赖症后第3种常见的精神障碍[1]。用于SP治疗的常用药物有苯二氮 类、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我校门诊部分别选用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配合心理治疗SP,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SP患者67例,年龄18~46岁。入组标准:①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中有关SP之诊断标准[2]。②HAMA(14项)总分≥14分。③首次发病,无癫痫病史,无其他精神疾病史。④排除下列患者:有严重躯体疾病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酒精、药物依赖者;1周前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者;对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过敏者;对苯二氮卓类药物过敏者;高空作业、驾驶员、精细工作、危险工作者;不愿完成临床研究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①艾司西酞普兰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33.62±12.97)岁,平均病程(32.31±30.19)个月。②阿普唑仑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32.92±13.11)岁,平均病程(33.51±27.26)个月。两组病程、年龄、性别、HAMA及LSAS初始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两组均在心理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或阿普唑仑。全部采用口服给药,艾司西酞普兰片开始剂量5 mg/次,1次/日,然后每周增加5 mg,直至20 mg/次,1次/日。阿普唑仑开始0.4 mg/次,3次/日,逐渐增加至1 mg/次,3次/日。

观察指标:疗效评价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采用LSAS和治疗前后HAMA评定疗效,以TESS评定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临床疗效评定按疗程结束时的HAMA总分减分率做四级评定,即≥75%临床痊愈,50%~74%显著好转,25%~49%好转,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量表评分及减分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LSAS评分,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见,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显效=痊愈+显著进步;有效=显效+进步。治疗12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痊愈11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4例,无效5例,显效率73.5%,有效率85.3%;阿普唑仑组分别为10、13、5、5例,显效率69.7%,有效率84.8%,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1~2周起效,较阿普唑仑组起效快,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不良反应比较:用药2周起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艾司西酞普兰组12例有不良反应,同时兼有2项的5例,兼有3项的3例,计23项次;阿普唑仑组17例有不良反应,兼有两项的14例,兼有3项的4例,计39项次。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出现少且晚,症状较阿普唑仑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SP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他们经常把一些常人看来没有威胁性的事件看成是有威胁性的,因而经常陷入恐惧、焦虑状态[3]。

SP的病因有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等。其中生理原因是因为5-羟色胺失调所致。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在调节机体的情绪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4],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研究证实,5-羟色胺能够稳定唤醒状态,防止未控制的焦虑和恐惧发生[5]。

SP的治疗以药物加心理综合治疗效果好。药物治疗考虑到药物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倾向于将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s)作为一线药物用药[6]。SSRIs的基本药理是通过抑制神经突触细胞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再吸收从而发挥抗焦虑的作用。动物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能增进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能的作用,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用于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的治疗。不良反应轻,无成瘾性。有报道称SP伴有的恐惧焦虑等症状,选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7-9]。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实用简本将艾司西酞普兰列入治疗SP药物[10]。阿普唑仑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 受体(BZR),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主要用于焦虑、紧张,激动,也可作为抗惊恐药,有成瘾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阿普唑仑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LSAS和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及阿普唑仑对SP均有效。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后各周LSAS和HAMA评分和阿普唑仑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对SP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组1~2周起效,较阿普唑仑组起效快。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出现晚、少,症状轻,比阿普唑仑组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配合心理治疗社交恐惧症,与阿普唑仑比较,起效快,不良反应轻且无依赖性,更适合社交恐惧症的长期治疗。

参考文献

[l] 汪辉文,胡朝兵.社交恐怖症的综合心理治疗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5):463-466.

[2] 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20.

[3] 陆睁,张明园,蔡军,等.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症的多中心开放性验证[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35(2):115-118.

[4] 韩惠民,李荐中,崔先成.社交恐惧症患者治疗前后神经递质免疫学特点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518-1520.

[5] Westenberg HGM,Den Boer JA.Social Anxiety Disorder[J].Amsterdam Syn-thesis,1999,218-224.

[6] 吴文源.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实用简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0-61.

[7] Kasper S,Loft H,Smith JR.Eseitalopram is efficacious and well tolerated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Int J Neuropsychophannacol,2002,5:131.

[8] Kasper S,Stein DJ,Loft H,et aL.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randomised , placebo-controlled , flexible-

dosage study[J].Br J Psychiatry,2005,186:222-226.

第4篇: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科学生活》:陈医生,您好!焦虑是我们现代人不可避免的心理问题,可对于焦虑症我们依旧是无知的。您能和我们谈一谈什么是焦虑症吗?我们又如何确认自己患上了焦虑症?是否有类型之分?

陈珏医生:焦虑症,全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常常有持续的或发作性的焦虑、恐惧、紧张、担忧、不安等心理症状和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等躯体症状(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震颤、运动性不安等运动

症状。

但不是有焦虑情绪就是焦虑症,我们要区分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平时我们的心理咨询工作接触的就诊者多数为病理性焦虑。而人们在考试、演讲等重大事情之前,常常会有紧张、心慌、失眠等焦虑性反应;这些焦虑反应与特定的情景、事情有关系,持续时间短,在特定的情景、事情结束后消失,程度上不至于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因此,这种焦虑属于正常焦虑。所以对病理性焦虑和正常焦虑的判断,一是要看它持续的时间,是否超过6个月;二是要看它的强度,是否影响生活、工作、学习,或是内心有痛苦感;三是要看情境性,也就是说脱离了特定情境,焦虑是否还存在,例如考试结束后,就不应该紧张、焦虑、不安、失眠,若持续有这些症状,那就有病理性焦虑症的可能了。

焦虑症在心理上有着紧张、焦虑、害怕、恐惧、惊恐、惊慌等症状;在生理上会引起全身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为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焦虑产生的躯体症状与交感神经亢进有关,所以会产生躯体不适,如心慌、胸闷、出汗、口干、头晕、尿频、腹泻、便秘等。焦虑除了心理症状、生理症状外,还有运动症状,如坐立不安、手抖、震颤等。

我们国内将焦虑症分为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又称浮游性焦虑,也就是没有明确对象、无原因的紧张、不安,持续时间6个月及以上,无法自我调节、自我恢复。另一个就是急性焦虑症——惊恐发作,又称惊恐障碍,患者突然焦虑发作,常感觉心慌、胸闷、透不过气,有濒死感、发疯感或失去控制感,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1小时。这种发作性的疾病一般第一次发作后,担心再次发作的时间超过一个月,或是一个月内发作三次,这就可以诊断为惊恐发作。

国外将焦虑症归为焦虑障碍的一种,焦虑障碍里除了有急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还有恐惧症(恐惧症还可分为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单纯恐惧症等等)、强迫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疾病等)所致的焦虑障碍、物质所致的焦虑障碍等。

《科学生活》:如今,社会氛围稍显浮躁,焦虑也越来越多见。这是否意味着患有焦虑症的人群逐步扩大?这是否是一个全球趋势呢?

陈珏医生:从流行病学数字上来说,焦虑症的患病率的确是增高了。如1982年,我国十二个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焦虑障碍(包括急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的时点患病率为2.37‰,也就是100个人中有1~2人患有焦虑症(包括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而2001至2005年国内一项四个城市的调查研究显示焦虑障碍(包括急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时点患病率达到了5.6%,是1982年的23倍多。1984年美国焦虑症的患病率为1.5‰;21世纪初国外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的终身患病率为5.7%,惊恐发作(急性焦虑)为4.7%,即焦虑症的患病率达到了10.4%,较1984年明显增高。

焦虑症的发病是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因此随着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心理压力增大了,有时甚至超过了个人的承受能力,人就容易患焦虑症,导致患焦虑症的人群较以往明显扩大。

《科学生活》:陈医生,有哪些人会成为焦虑症的多发人群?是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孕妇容易患病?

陈珏医生:刚刚我们说到焦虑症本身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从心理因素上讲,焦虑症有一定的个性基础,也就是性格内向、胆小、羞怯、敏感、多疑、孤独、怯懦的人易患有焦虑症;从生理因素上讲,健康状况不是太好的人易患有焦虑症;还有就是对外界的心理社会应激应对能力比较差的人易患有焦虑症。

所以,高级知识分子也不一定容易患病。这主要取决于个性基础和环境压力的大小。而从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得到的结果显示,焦虑症与遗传基因、外界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若是天生具备焦虑症的遗传素质,再加上从小养育的环境不当,会造成个体易感性,在以后的生活当中,遇到了挫折、过度的压力、不良的生活事件,就会诱发焦虑症。

另一方面,孕妇的生理发生了改变,其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了变化,而心理上又要面对抚育孩子的问题,担心、害怕自己不能胜任,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诱发孕妇产生焦虑的现实的问题比较多,加上个人特殊的生理状态,所以可能会容易焦虑,但不一定会变为焦虑症。若是孕妇焦虑一直得不到缓解,一直担心,如孕妇体检中发现了一些轻微异常导致孕妇终日惶恐不安、反复检查,一直得不到缓解,那就需要引起注意,请医生诊断是否患上了焦虑症。

《科学生活》:焦虑症作为心理疾病的一种,对病患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呢?或者说病患的生理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陈珏医生:一个人若是一直处于紧张、不安当中,甚至生理上还有各种各样不舒服的反应的话,那么他就会静不下心来,日常生活中将无法投入地去学习、工作。甚至也会影响他的思维、认识能力,本来可以按正常的方式去思考一件事,可是在紧张不安、过度担心的情况下,其思维方式就会发生改变,认知也会受到影响。还有就是焦虑症会影响人的应对方式,会导致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手足无措,或是反应不足,或是过度反应。

《科学生活》:随着压力的变大,生活中有些焦虑是无法避免的,这种焦虑是否有害呢?这是否会导致患有焦虑症呢?焦虑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

陈珏医生:焦虑是否有害要看焦虑是否超过个人的承受能力。若一个人承受焦虑的能力较强,即使焦虑的强度大,只要没有超过其承受能力的话,那焦虑就是无害的;同样,若一个人承受焦虑的能力比较弱,一旦有焦虑就会无法承受,那该焦虑即使轻微也变得有害了。

其实,在一定范围内的焦虑反而是有益的。轻度的焦虑会调动人体的一些应激激素,如皮质醇,会使人比较警觉,处于亢奋的状态。如考试前稍有些紧张、焦虑的话,考试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点。焦虑会让人更投入,因为担心考不好,所以行动上会积极准备,以避免失败的后果。相反,过度、过强、持续过久的焦虑就会对身体有害。

焦虑症的发病原因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引起焦虑症的生物学因素有生化、遗传等因素。生化方面,如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乳酸盐、神经肽等,这些物质的水平过高或过低容易引起焦虑。焦虑症的发病和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证据之一,同卵双生子焦虑症的同病率(即双生子中一人患焦虑症,另一人也患焦虑症的几率)达到50%,而异卵双生子同病率只有2.5%,因为同卵双生子遗传物质的相似性比异卵双生子高,由此说明焦虑症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联;证据之二,家族中如果一人患有焦虑症,两系三代的亲属中同样患焦虑症的人的比率要比普通人群高。通过这两个证据说明焦虑症发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能说它是一种遗传疾病。

心理因素主要指个性基础,之前已讲到,就不再重复了。除个性基础外,还与应对方式有关,应对的方式越健康,那么焦虑症越不容易找上门。

社会因素主要指的是环境因素,使人产生应激也就是令人感觉一定压力的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良生活事件、容易让人产生不愉快情绪的负性社会事件,容易诱发具有易患焦虑症的个性基础和不良应对方式的个体,产生焦虑症。

《科学生活》:陈医生,请您教一下我们读者朋友,如何分清自己是焦虑情绪还是焦虑症。

陈珏医生:焦虑情绪的话,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一些体验,比如焦虑、紧张、害怕、恐惧等等,这都是焦虑情绪。那具体是不是焦虑症,就要从诊断标准来看,看焦虑的心理、生理和运动症状强度上有没有影响社会功能、持续时间是否超过6个月以及是否可以排除其他精神障碍。上述都符合,才是焦虑症;只要有一条不符合,那就够不上焦虑症了。

《科学生活》:一旦出现焦虑状态,该如何是好,是否应该治疗?怎样防止焦虑情绪进一步发展?请陈医生给我们谈一谈应对如何减少焦虑情绪带来的烦躁、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失眠。

陈珏医生:一旦出现焦虑状态,具体要看焦虑状态是否影响工作、学习、生活。若是没有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或是自己可以调节的话,也未必一定需要纠正,因为焦虑本身是人的一种自发的保护机制,适度的焦虑对人尚有积极的意义。治疗是因为焦虑对社会功能产生了影响,社会功能的第一层次、最基本的是生活自理,接下来是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家务劳动功能,第三个水平就是人际交往功能。有些人可能没有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可因为他紧张焦虑了,他回避与人交往,这就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面对焦虑情绪首先要坦然,不要觉得一有焦虑就是不正常,出了大问题。首先你要了解你的焦虑是否是有原因的,若是能找到原因,你就不会那么害怕与恐惧了。其次要根据原因积极预防,根据原因积极调整,不要逃避。这就好像一些失眠的人,躺在床上会不由自主地担心自己睡不着,结果越担心、紧张越睡不着觉。所以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他就会针对这个原因进行干预,通过调节生活节奏、调节压力,就会慢慢好起来,要有信心。而且调节能力会随着你应对事物增多、经验增多而增强,就好像你这次挑了十斤的担子,逐步适应后,你慢慢就可以尝试挑十五斤、二十斤的担子了,人的能力就是如此锻炼出来的。另外,要了解焦虑也有好的方面,焦虑可以激发人的潜力,不要一有焦虑就觉得非常糟糕的。但如果感到自己不堪重负,就要及时暂停,调整一段时间以后再来面对问题。感到焦虑时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瑜伽、自我催眠、自由舞、散步等,用来缓解焦虑。

《科学生活》:出现了焦虑症如何治疗比较妥当呢?心理生理双管齐下有哪些好处呢?

陈珏医生:一旦出现了焦虑症首先考虑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考虑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

心理生理双管齐下确实是对的,既然焦虑症的发病原因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所以在治疗上也要考虑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学治疗方面,确实有些药物对于焦虑症非常有效,如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剂,因为其没有成瘾性、疗效好,所以比较受欢迎,但是起效慢,至少一两个礼拜以上。起效快的是以前的抗焦虑剂,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这些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焦虑,甚至半个小时即可发挥疗效,但是它们有成瘾性,服用2个月以上可能会有依赖性。所以我们一般短期用2~3周,同时合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剂,等抗抑郁剂开始发挥功效,就将抗焦虑剂慢慢减少,注意不能一下停抗焦虑剂,否则会有焦虑反跳,需慢慢逐步地减少药量。

药物治疗同时还要进行心理治疗,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预防复发,对焦虑症有效的心理治疗有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森田治疗等等,需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治疗师来做,每周1~2次,每次45分钟,至少在10~20次,甚至更久时间。

《科学生活》:焦虑症的预后情况是否乐观?治疗后怎样预防复发问题?家人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好环境的条件?衣食住行上有哪些注意点?

陈珏医生:焦虑症的预后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有药物可用以治疗,效果也是比较好的。而从心理上来讲,就如刚刚所讲对焦虑症的发病原因还是比较清楚的,并有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森田治疗等多种心理治疗手段,从我们住院病人的恢复情况来看,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是数一数二的。

预防焦虑症的复发,一是用药治疗时,需要一定的巩固和维持治疗时间,即使病情好转,也需要巩固维持治疗半年到一年时间。二是需要了解自己焦虑的原因,通过自己的领悟,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应对方式。

有些焦虑症与家庭因素有关,这些焦虑症进行治疗时就需要合并家庭治疗;如果家庭问题得到处理,焦虑症有可能得到缓解,甚至还可以起到预防复发作用。

第5篇: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关键词】 康复期; 抑郁症; 交往焦虑; 认知行为干预; 运动治疗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8-0003-03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抑郁症亦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该病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药物治疗的进展,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康复期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良好,存在更多的是心理问题。这个时期的患者对自己的现实情况和周围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考虑更多的是出院后社会适应问题,此阶段的患者治疗的重点是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很多患者由于精神疾病的病耻感,在出院后存在明显的交往焦虑,而过高的交往焦虑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造成较大的影响。

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临床上常用的的心理治疗模式,是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结合行为训练,使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行为的治疗方法,最终可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治疗疾病[1]。同时,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驱散抑郁状态下释放的激素、葡萄糖和油脂,提高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的能力,起到降低抑郁水平的作用,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使抑郁症患者的情况得到改善[2]。认知行为干预结合运动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交往焦虑的作用,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本研究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康复期抑郁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2)病情处于康复期,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良好;(3)所用抗精神病药物(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等)剂量基本稳定;(4)受教育程度均在高中及以上。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联合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组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所用药物均为单纯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量;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干预和运动治疗。常规治疗组中,男12例,女23例,平均年龄(28.09±4.68)岁;联合治疗组中,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龄(29.68±3.97)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构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支持,所有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和干预8周后接受问卷测查。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3]: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包括15条自陈条目,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1=本条与我一点也不相符,2=本条与我有一点相符,3=本条与我中等程度相符,4=本条与我非常相符,5=本条与我及其相符。量表Cronbachα系数超过0.87,重测信度为0.80。

1.2.2 认知行为干预 采用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在该疗法中,认知重组起关键作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向患者介绍认知治疗的一般原理和过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引导患者察觉自己的负性认知。中间阶段:向患者解释认知和情绪的关系,帮助患者识别负性思维,逐步指导患者用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负性自动思维。同时利用自信训练增加患者自信,改变对自己、人和事的看法和态度。第三阶段:巩固疗效,进一步解释负性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帮助患者分析负性认知的性质,找出检验负性认知的方法。

1.2.3 运动治疗 联合治疗组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每种运动项目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每天均进行45~60 min的户外运动,主要包括慢跑、打羽毛球、打乒乓球、体操和瑜伽等形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IAS调查分析

干预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IAS调查,并与常模比较。康复期抑郁症患者IAS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交往焦虑的变化

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前交往焦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P>0.05)。经8周治疗后,联合治疗交往焦虑值下降,且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0、3.93,P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发病病因与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及心理原社会因素有关[4],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是治疗后期的重点,此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生活环境对疾病的预后和康复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防治疾病非药物的自主疗法,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进行一定的运动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同时认知行为干预对该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5-6]。认知行为干预最初由梅肯鲍姆提出,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该疗法主要是使患者认识到不合理的观念,有助于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本研究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运动疗法对康复期抑郁症患者交往焦虑的作用。杨云秀等[7]研究指出,药物治疗配合运动处方形式进行的运动疗法能提高中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李菲[8]研究认为,采用个体化运动疗法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本研究在进行干预前首先采用IAS量表对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交往焦虑进行调查,表1显示研究对象IAS得分高于常模,提示抑郁症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交往焦虑。表2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交往焦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联合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交往焦虑值下降,且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发现,对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找出自动性思维和产生自动性思维的认知方式,改变患者曲解的认知,改变对周围事物和情绪的主观体验,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用新的比较现实的积极的认知取代不良的认知,对缓解患者的社交焦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让患者在认知改变的基础上付诸于行动,辅以运动疗法,可以更好地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持久稳定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刘丽,安丽伟,刘璐,等.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首次透析时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3(3A):625-626.

[2]孙有智,张云华.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抑郁症的预防治疗效应[J].湖北华音科技,2004,23(4):493-49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230-232.

[4]秦羽.个体化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8):5927-5928.

[5] Khatri N,Marziali E,Tchernikov I,et paring telehealth-based and clinic-based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adul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a pilot study[J].Clin Interv Aging,2014,42(9):765-770.

[6]倪思玉.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运动疗法的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4):5-6.

[7]杨云秀,杨清珍,吴清培.运动处方在中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评价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6):1334-1335.

[8]李菲.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09,9(9):32-33.

第6篇: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广泛性焦虑;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9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b)-0058-02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lam)是西酞普兰的左旋体,是纯粹的5-HT再摄取的抑制剂(SSRI),具有明显的强效、低毒优势,是目前抗抑郁的理想药物之一。本研究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广泛性焦虑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的诊断标准;(2)年龄18~65岁;(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8分;(4)排除躯体疾病及脑器官疾病;(5)排除酒精、药物成瘾所致的精神障碍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0.8±6.5)岁,HAMA评分(23.90±3.28)分;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1.4±5.8)岁,HAMA评分(23.60±3.79)分。两组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实验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15 mg/d,对照组予艾司西酞普兰模拟剂15 mg/d。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于治疗前、治疗后1、4、6周观察焦虑的变化,并以HAMA减分率评价疗效,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74%≥减分率≥50%为显效,49%≥减分率≥25%为好转,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或配对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经过6周的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疗效显著(P < 0.01)。根据治疗前与治疗后1、4、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观察焦虑变化的结果来看,尤其在治疗第4周HAMA下降明显,治疗6周达到高峰(P < 0.01)。详见表1、2。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5例(10.0%),头痛4例(8.0%),口干3例(6.0%),疼痛2例(4.0%),出汗2例(4.0%),腹泻2例(4.0%),失眠2例(4.0%)。对照组不良反应不明显。

3 讨论

艾司西酞普兰在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同类药物中是对5-羟色胺选择性最强的一种,是目前抗抑郁首选药物之一。由于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共病关系[1],有学者认为焦虑症与抑郁症共病现象可能是5-HT神经细胞在不同功能区状态失衡的结果[2]。基于这机制运用SSRI治疗抑郁与焦虑都可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国外已有不少报道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与抑郁症的疗效。Rush AJ等[3]对门诊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为期8周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的开放试验,结果证明,艾司西酞普兰对各种典型的抑郁人群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耐受性。Davidson JR等[4]选择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门诊患者315例进行艾司西酞普兰与安慰剂双盲治疗,证明艾司西酞普兰耐受良好,不良反应低。Kasper S等[5]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不同剂量给药的研究方法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社交性焦虑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各种社会焦虑症的有效性和耐受性,结果是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高于安慰剂(54% vs 39%),证实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社交性焦虑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而国内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的研究较少[6]。本文通过对5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运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结果显示HAMA评分明显下降,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70%),且不良反应低,跟国外的文献报道相似。因此,可以证明艾司西酞普兰对广泛性焦虑患者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Wagner W,Iabormy BA,Gray TE. Fluvoxamine:A review of its safety profile in worldwide studies[J].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sycho Pharmacology,1994,9:222.

[2] 袁勇贵,吴爱琴,张心保. 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谈共病的诊断[J]. 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2001,28(1):17.

[3] Rush AJ,Bose A. Escitalopram in clinical practice:results of an open-label trial in a naturalistic setting[J]. Depress Anxiety,2005,21(1):26-32.

[4] Davidson JR,Bose A,Korotzer A.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double-blind,placebo controlled,flexible-dose study[J]. Depress Anxiety,2004,19(4):234-240.

[5] Kasper S,Stein DJ,Loft H.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flexible-dosage study[J].Br J Psychiatry,2005,186:222-226.

第7篇: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约翰,29岁,单身男性,多年来一直在你的全科医学诊所看病,不过他来的次数很少。如果他要预约看病的话,总是要求你上班后第一个给他看病。这次他再来看病,仍然要求你在别的病人来诊所之前给他看病。他跟你说,他有资格获得工作上的晋升,不过新的工作岗位要求他与同事们一起工作。他说自己做不到跟别人一起工作。他来问你是否可以帮帮他,让自己不在公共场合感到害羞和脸红。

其他病史

约翰说自己很难“跟别人打交道”。他从来不能在大庭广众前讲话;在与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他感到很不舒服;他不能去餐馆吃饭。他回忆说,即便在上学的时候,也总是害怕老师在课堂上叫他回答问题。他从来没有过女朋友,同性的朋友也很少,而且很少跟朋友一起出去玩。他的工作还可以,有自己的办公室,大多数情况是用电子邮件与别人沟通。他跟你说,他担心别人会把他看成傻瓜,害怕别人谈论他。所以,除了万不得已,他会回避任何可能被人看不起、或被别人议论的社交场合。

体 检

约翰是一位身材苗条、衣着合体的年轻人。每次看病总是在预约时间之前到达诊所。体检结果:脉搏规律,72次/min;血压125/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脏听诊正常;面部皮肤有些小湿疹;其他方面正常,没有明显的痤疮或皮癣。心理状态检查:他愿意跟你谈话,不过在描述他的问题的时候,显得非常焦虑。他否认自己感到抑郁。他的想法集中在害怕别人怎么想他、怎么议论他,以及害怕自己看上去很傻。当别人问他问题的时候,甚至别人看着他的时候,他就会脸红。没有证据表明他有思维障碍、妄想或偏执。他没有知觉障碍(如幻觉)。他对自己的情况有较好的洞察力,判断力也正常。常规检查(包括全血化验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全部正常。

提 问

问题1:可能的精神病学诊断是什么?

问题2:应该考虑哪些其他诊断?

问题3:需要哪些其他病史和其他检查?

问题4:你能做哪些治疗?

问题解答

问题1的解答

最可能的诊断是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也称为社交恐怖(social phobia)。社交恐怖是病人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场合的明显恐惧。社交恐怖可以表现为广泛性形式,不过更常见的是在要求做出成绩的情况下表现出非广泛性形式[1-2]。

广泛性社交焦虑症或广泛性社交恐怖

(generalise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or generalised social phobia):病人害怕自己的行为举止给自己丢脸,或让自己尴尬。病人可能表现出发抖、脸红、惊恐发作。当病人暴露在恐惧的场合时,会产生焦虑。如果有可能的话,病人会尽量回避社交场合。病人自己能认识到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是没有道理的。通常,病人对计划中要发生的社交场合表现出焦虑性期待(anxious anticipation),比如病人可能在计划中的社交事件发生的几个星期前就开始担心,并在事件中忍受恐惧和焦虑。社交恐怖往往影响人际关系和求职。

问题2的解答

应该考虑到广场恐怖(agoraphobia)。广场恐怖与社交恐怖是不同的,主要区别在回避社交场合的范围和种类,以及患者的认知程度。社交恐怖的病人所害怕的是遭到别人的负面评价,因此病人只是要回避遇到陌生人的场合;而广场恐怖的病人所害怕的是在惊恐发作的时候不能逃避或得不到帮助的场合,因此广场恐怖的病人要回避的场合很多,如封闭的空间、空旷的环境、拥挤的人群、公共交通、购物中心等(请参见本期的《惊恐发作》案例分析)。如果某人总是担心别人会怎么想自己,或者别人会怎样说自己,或者认为别人正在议论自己,那么很有可能这个人存在妄想思维(paranoid thinking)。这种病人担心别人会伤害自己,别人在议论自己,别人在跟踪自己,或者别人在计划伤害自己。妄想思维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较为常见,在严重抑郁症患者中偶见。

问题3的解答

由于这个病人存在焦虑症状,所以要进一步检查病人,以排除生物学因素造成的焦虑症状。因此,要给病人检查甲状腺功能,询问病人使用咖啡因的情况,以及使用违禁药品的情况。社交恐怖的病人往往会使用某些药物。更为重要的是,有些病人可能存在药物滥用情况,如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或通过饮用酒精来抑制自己的恐惧和焦虑症状。

所以,对社交恐怖的病人一定要核查他们使用药物和饮酒情况。其次,社交恐怖的病人经常会有抑郁症状,所以一定要询问病人是否有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和食欲不振、缺乏兴趣、缺乏精力和动机等。一定要询问病人是否有自残想法;有些病人即便没有抑郁症状,也会有自残想法。

可以采用自评问卷来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如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自评版(LSAS-SR)[4]。这个问卷不是诊断工具,而是在确诊社交焦虑症后衡量症状严重程度的工具。它还可以用于评估在治疗过程中的症状改善程度。该量表中文版参见附件[5-6]。

问题4的解答

广泛性社交恐怖是一种慢性的心理障碍,经常始于童年时期。有这种心理障碍的病人往往朋友很少,社会支持也很少。在社交恐怖的治疗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般性的放松策略、压力管理技术和社交技能的培养,是针对性治疗的重要基础。认知行为治疗(CBT)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采用逐步社交场景情景重现的方法,并配合焦虑管理方法,采用认知策略来纠正患者的思维模式。采用增强自信心的策略,能帮助患者克服对负面评价的恐惧。如果病人症状严重,并有明显的功能损伤,则在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药物治疗。可以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这类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如果病人伴有抑郁问题,或者病人通过酒精或药物滥用来应付自己的症状,那也必须要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治疗。换句话说,如果不对病人的抑郁问题和酒精或药物滥用问题进行治疗,那么针对社交恐怖的治疗措施也不会有效。

相反,对于非广泛性社交恐怖来说,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特定的生理学症状(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这些症状(如颤抖、心悸、出汗)往往出现在进行某个特定任务(如面对听众做演讲)的过程中。在特定任务发生前30~60 min前使用β-受体阻断剂,如心得安(propranolol)10~40 mg,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在“害怕/焦虑”栏,填写能代表你对各种场景害怕程度的数字。在“回避”栏,填写你通常想要回避各种场景的数字。各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见下表:

量表分数的计算和评价

第8篇: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关键词] 心理干预 IVF-ET 疗效 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不孕是全球所面临的问题,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不孕症在2l世纪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全世界估计有8000万~1.1亿的不孕夫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孕症患者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0%~15%[1]。不孕症的病因多种多样,也包括心理问题,其中焦虑和抑郁是不孕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俗称试管婴儿,是当前解决广大不孕不育夫妇生育问题比较直接有效的手段,患者在接受IVF-ET治疗的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可能对提高受孕成功率有益。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我们对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到我院接受IVF-ET治疗的206位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5-43岁之间,平均年龄34岁。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IVF-ET治疗前后有心理干预,103例,对照组IVF-ET治疗前后无心理干预,103例。2组年龄分别为(29.3±3.8)岁和(31.0±3.9)岁,不孕时间分别为(2.1±1.4)年和(1.9±1.5)年。2组原发性不孕比例分别为60.7% 和61.2% 。2组间在年龄、不孕时间和原发性不孕患者比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IFV-ET治疗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进入IFV-ET用药治疗周期后,均采用长方案超排,即先降调14天后再用Gn处理11天取卵。研究组在IFV-ET治疗前后同时经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在IFV-ET治疗前后未经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干预治疗。

2.2 心理状态评定方法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该量表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信度,量表的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总分可以用来评价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各种药物、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估。HAMA总分≥29分,为严重焦虑;≥21分,有明显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 ≥7分,有焦虑;如

2.3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因素进行比较,差异较小,无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研究组进行心理治疗后,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并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t检验,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

2.4 干预措施

2.4.1 心理治疗

本研究的心理治疗是在心理咨询师介入下进行。

2.4.2 心理支持

2.4.2.1增加交流,缓解焦虑和抑郁, 交流的目的是让患者的情绪能得到可控性地宣泄和释放。交流对象包括:①夫妻之间的交流与扶助,重视夫妻性生活的和谐。②亲朋好友间的沟通。③患者积极主动与医护人员保持经常性的沟通。④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间交流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利用其同病相怜的心理可缓解焦虑和抑郁。⑤利用网络媒体与外界交流,也可以释放心理压力,以解除焦虑和抑郁。

2.4.2.2提供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信息,正确认识IVF-ET技术,患者所获知的关于IVF-ET技术信息量及信息准确性是影响他们心理最主要的因素,为患者提供充足有效的信息是IVF-ET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

2.4.2.3 健康教育 首先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尊重和关心患者,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健康教育从患者就医开始,包括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相关信息,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讲解正常的生殖过程、辅助生殖技术等,使患者心理达到最佳状态。

2.4.2.4 心理咨询 对在治疗过程中有适应障碍而难以调整者,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认真倾听,发现患者所面对的问题,明确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原因,了解可以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危险因素,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患者和心理咨询师经过相互了解,分享有关信息,建立彼此信赖的关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一套心理治疗计划;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患者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而获得内省力。通过内省力来影响外在行为。

2.4.3 认知行为治疗(CBT)被认为是唯一循证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将认知技术与呼吸训练、放松治疗等行为方法整合在一起,其疗效已获大量研究的支持[2]。将认知技术与行为方法相结合的重要目的是帮助患者把上述技术应用于治疗以外的时间,指导患者建立每天、每周的生活日程,使之扩大治疗影响,这在治疗初期患者焦虑和抑郁,缺乏内省,无法对付自动思想时尤其必要。

3 结果

3.1 2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研究组轻度、中度焦虑分别为56例和11例,轻度、中度抑郁分别21例和1例,焦虑合并抑郁14例。对照组轻度、中度焦虑分别59例和10例,轻度、中度抑郁分别19例和2例,焦虑合并抑郁13例。2组间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2 心理干预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心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心理干预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3 2组妊娠情况比较

经χ2 检验,2组间的妊娠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

4 讨论

人类受孕的机制十分复杂、微妙,而女性不孕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器质性病变、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与精神因素等。对于绝大多数不孕症夫妇来说,往往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3]。

人体的生殖生理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性腺轴,下丘脑—垂体—卵巢,下丘脑分泌GnRH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来调控卵巢的功能。同时卵巢分泌的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又具有反馈调节作用,为女性受孕奠定了基础,当女性精神紧张、恐惧、情绪不稳、心理压力过大,人体性腺轴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障碍,均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而影响卵巢功能[4],导致激素分泌紊乱,排卵障碍而引起不孕。

研究发现,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且以ET后第20天最为多见,焦虑和抑郁症状存在较高的共存率。究其原因:(1)不孕症妇女往往受到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我国,传宗接代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心中,尤其是在农村和比较偏远地区。这使不孕患者背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双方父母的过度关心也是造成不孕夫妇焦虑和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使患者正常心理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2)本研究也发现不孕症患者大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很多得不到家庭和丈夫支持和呵护的患者类似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3)患者对自身疾病有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原因之一。患不孕症病程长短,病因的不同,治疗过程,以及患者本人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到患者所承受的压力。治疗过程中的期待则更易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形成焦虑和抑郁。本研究发现,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在胚胎移植后等待结果的两周内,许多患者承认自己非常紧张,甚至影响睡眠与饮食。一旦治疗失败,立即陷入过度焦虑和抑郁。(4)医生的态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在频繁求医中变得精神高度紧张,过度焦虑和抑郁,若接诊医生的表情冷漠,过分重视仪器检查和生理病因而忽视心理因素往往加重患者的焦虑与抑郁。

焦虑和抑郁可能是不孕症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孕症的结果,不孕症可以导致情绪变化, 而反过来情绪变化又影响着受孕[5]。因此,心理干预对于减缓不孕夫妇的焦虑和抑郁并使其配合医生的治疗以获得最佳疗效至关重要。

心理因素导致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影响IVF-ET治疗的成功率。本研究表明,通过对103例接受IVF-ET治疗患者心理干预后,可以让患者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减少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有利于提髙IVF-ET治疗的临床妊娠率(表3)。在本研究中我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争取家庭的支持理解。通过建立相应的心理支持机制,在心理咨询师介入下,对焦虑和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在不孕症患者心理干预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了解患者的思想顾虑,跟踪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引导患者解除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精神上保持愉快情绪,以平和的心态接受IVF-ET治疗。 这些正确的心理干预成功地缓解了患者负性情绪,使他们的情绪相对稳定,健康地度过IVF-ET治疗过程的各治疗周期。

参考文献

[1]卢惠霖、卢光绣主编.人类生殖与生殖工程[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5

[2]Falk L.Wolfgang H,Michael Weissberg,et al.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and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Techniques,Efficacy and Indications[J].Am J Psychother. 2006,60(3):233—259

[3]潘敏珠. 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其生活质量调查[J]. 中国现代医生,2012, 50(17):24-25.

[4]陈晓勤、谢黎等,人工流产与输卵管不孕的病例对照研究[J].生殖与避孕,2007.28(9):598-603

[5]梁阿娟.不孕症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1):67

作者联系方式:

第9篇: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初发II型糖尿病患者54例,入选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既往无精神病史,现无合并其他心身疾病,目前未服用精神科药物,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根据单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病情严重程度等相匹配(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年龄(岁)性别

性别文化程度(例)

男女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

观察组2738±12.51161158113

对照组2737±12.21171039132

t值0.08

χ2值>0.051.003

P值>0.05

1.2 方法

患者初发确诊后,所有病例均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及空腹血糖的测定。两组患者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只作一般健康教育,则观察组根据全面评估后,在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了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护理。6周期间每周以电话交流及面对面交谈交替使用,每次时间20~30 min。6周后两组患者情况再行比较,并评价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收集并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比较(表2、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生焦虑人数的比较(例)

焦虑(+)焦虑( )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

干预组18 6 9 21

对照组19 158 12

注: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χ2=27.33,P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生抑郁人数的比较(例)

抑郁(+)抑郁( )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

干预组17 9 10 18

对照组18 15 9 12

注: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χ2=10.12,P

3 讨论

作者单位:36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

本研究对54例初发T2DM患者进行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而干预组应用为期6周的心理上干预护理,发现其焦虑、抑郁缓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而且血糖也明显降低(P

T2DM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3]。发病原因复杂,但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看,心理因素是其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证明不良心理反应会影响血糖波动,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的功能,如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造成全身小动脉收缩、血压上升、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最终血糖升高[4]。因此,干预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已逐渐成为糖尿病第三级预防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因此,对初发T2DM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使患者提高了糖尿病知识水平,坚定了信心,消除疑虑及担忧,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凤云.糖尿病教育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0):1735.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