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价值范文

社交媒体价值精选(九篇)

社交媒体价值

第1篇:社交媒体价值范文

关键词:社交媒体 大学生先进典型 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F270;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08-02

一、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现状

当代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参与,作为驱动未来时代迅速发展的重要群体,青少年的培养则显得极为重要。青年群体覆盖领域相对较为集中的高校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塑造健全青少年人格品质的基地,为了促进我国各项指标迅速发展进步,逐步增强中国教育领域的科教力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理应承担起培养社会楷模的重要责任。有关心理学家曾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独处时极易产生孤独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情绪的出现,他们往往比其他群体更易结群。此外,大学生在群体生活中易受他人的行为与价值观念影响,即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同一个人生成长阶段,相互沟通时具有共同语言,彼此所传达的观念以及话语导向更加具有感染力,群体染化效应表现得尤为突出。

基于以上讨论可知,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显示意义,它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促进中国梦更快、更好的实现。回顾我国历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先进典型案例,都可以从中看到未来的希望:有“自强自立孝老爱亲”美誉之称的武汉大学黄来女不畏生活艰难,在保证学习成绩优异的同时背着父亲上大学,孝感动天;优秀志愿者典型――杨子威,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生,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献血捐髓的案例被人们牢记,其精神深入人心等等。这些优秀典型都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续写一个个感人的诗篇,实为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楷模,引导着同时代大学生更好地塑造健康的人格、素质与正确的义利观与道德观。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外元素交流频繁,当代大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远比上一代人多,尤其现在正处于网络信息十分发达的时代,学生借助手机、网络等电子媒介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更易于接受新的观念,因此大学生的人物性格与价值观念逐渐趋于多样化。目前许多高校在开展先进典型工作时却还以传统单一的“雷锋精神”作为宣传题材,虽然活动开展期间可见成效,但活动过后工作成效甚微。“雷锋精神”是应该作为我们宣传的典型和榜样,但是宣传内容和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时代相隔较远,多数学生无法从中产生共鸣。基于当代新的时代背景,国家在推进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时应改变以往过于单一、形式、老套的宣传方式,突破传统模式的框架,紧跟时代潮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创新发展新的宣传渠道,选择合适的先进典例代表。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工作道路曲折,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的长期感染下,大学生遇到的先进典例都是被学校包装、改进过的完美型人格楷模,他们往往完美无暇,不存在一丝缺点,不过这种宣传形式却不被大学生所认同,完美型人格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学校所塑造先进典例的人物形象不够饱满,学生无法产生共鸣,甚至有可能会出现逆反心理。此外,传统高校更加偏重教育者的主体性,却忽视受教育者本身的主动性,强行向受教育者灌输他们不曾接触过的冰冷、无感的文本类道德思想知识,其工作成果收效甚微。

二、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

随着全球发展趋于多样化的大潮流,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与交流沟通的渠道十分丰富。在物质文化发达,精神文化多样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遇到的诱惑也随之增多,长时间处于温暖安逸的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大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对塑造大学生坚韧、进取、勤奋、刻苦的精神造成消极影响,使大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担当。为此,高校应从实际出发,紧抓主要矛盾,顺应当代社会发展潮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大力推进国家培育大学生先进典型工作的发展,使大学生受到先进楷模的典型事迹的感召,引导大学生思考社会所需要的正确义利观与道德观,并遵循社会需求积极选择正确的价值观。由此看来,高校积极推进培育大学生先进典例的工作具有十分鲜明的导向价值、激励价值与文化价值。

1.导向价值。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相互交流,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流入对中国社会起到十分深远的影响。西方文化倡导人性的张扬,提倡自由,受到西方文化的感染,人们的人物特性得到充分释放,人们的个体意识、自主意识与权利意识逐步增强。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被过度宣扬,中国传统优良素质却被一部分人逐渐淡忘,享乐主义、个人中心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想开始在社会中蔓延,这种现象会对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消极影响,使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义利观、审美观发生扭曲,导致出现错误的社会行为。近年来社会上不断滋生出许多不良风气使当代大学生深受其害,一部分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宣扬个人中心主义,毫不顾及他人的境遇与感受;一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冷淡,对周围所发生的事采取漠视的态度,漠不关心,并对志愿者等奉献精神不屑一顾,缺乏对同学、朋友或其他人的关爱,缺少社会担当精神;有些同学则将个人利益看得太重,即使他人无意触犯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会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高校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大力宣传与开展培育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在保留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优良素质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张扬个性,塑造健康的人格。

2.激励价值。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所接触的文化、思想、人物与环境都有可能决定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与行为价值的选择。大学生目前的人生阶段尚不具有成熟的思想,年龄阶段、心理特征与精神面貌都不能使他们足够理性地对周围事物的价值观做出正确判断。他们行为大胆,思想开放,可塑性极强,相比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他们更易接受新的思想。因此在这个重要阶段,高校应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人物楷模,激励他们大胆出发,积极为理想奋斗。高校在选择先进典型使应着重典型的真实性、时代性与鲜活性,用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案例激励大学生,感动大学生,使大学生从先进典例身上引起共鸣,并从中学习楷模的优秀素质与成才经验,不断激励自己向着梦想前进。高校积极培育大学生先进典型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价值。

3.文化价值。当代社会的一个鲜明标志是网络社会,网络将全球各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不同地区与人民能够快速学习与引进其他地区的文化,但是从某个层面来讲,在物欲纵流的时代,多元文化冲击与新鲜元素的流行并不是一绝对的好现象。高校积极培育大学生先进典例,对于高校文化底蕴的传承与个性气质的发扬起到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此外,发展先进典型工作有利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优良的传统素质,促进中国社会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推进中华文明的宣扬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基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冲击的大潮流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高校应紧跟时代潮流,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内容,以学生成长需求为着力点,积极推出合适的大学生先进典型,促进大学生更多地思考人生,以实际行动达到大学生先进典例培育工作的目的。

因此,高校积极推进培育大学生先进典例的工作具有十分鲜明的导向价值、激励价值与文化价值。

三、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的探索

首先,积极开展大学生先进典例培育机制的前提是做好宣传工作。基于当代新的时代背景,高校应改变以往过于单一、形式、老套的宣传方式,突破传统模式的框架,紧跟时代潮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创新发展新的宣传渠道。高校可利用校园资源,在校园内开展先进典型表彰会议,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合理利用网络电子媒介,通过各大媒体平台或报纸杂志加大对先进典例的宣传力度,为大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先进典型案例,避免形式主义,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应深入学生内部,与学生深入交流,积极推动广大学生一起探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从中思考当代社会所需要的行为价值,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道德观念。

其次,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先进典例推广机制。高校可采取“传承”的形式积极推动典型先进推广工作,建立“老生带新生,一届带一届”的纵向传承机制,以典型来促进发展,不断激励各届同学为下一届同学做好楷模,实现先进典例宣传示范作用最大化。除了纵向传承机制,高校还可采取点面横向宣传机制,即构建网状体系。确立个人为先进典型代表,以此为圆心向外延伸,使个人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扬,以裂变的效果将先进典型的进步思想与优良精神手口相传,营造出人人学习典型、人人争当典型的积极向上的气氛,促进典型培育工作更加有效的进行。需要明确的是,高校选择先进典例代表时必须具有针对性、代表性与真实性,高校需要建立长期的考察制度,通过认真工作深入调查筛选出真正合适的先进典例。

再次,在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趋于多元化的时代,不仅出现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其价值观点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因此在选择先进典型形象时也需考虑多元化。虽然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同一个人生成长阶段,相互沟通时具有共同语言,彼此所传达的观念以及话语导向更加具有感染力,但是群体染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大学生的道德标准与人生价值发生改变。想要促进先进典型的多元化,需要选择不同领域的楷模,不仅仅需要道德楷模,还需要工匠楷模、生活楷模、创业楷模、政治楷模等。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合理利用群体感染效应,积极宣传工匠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不同领域的先进典型楷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极呼吁同学学习楷模的综合素质,教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与正确的道德观,使大学生在确立人生目标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优秀楷模,学习楷模的进步经验与优良素质,从而利用自身的力量与才华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最后,充分将网络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利用网络机制宣传先进典型,多采取交互流形式与网民进行实时沟通,深入网民内部,了解网民对先进典型的看法,为广大人民营造出更加和谐、积极、正能量的网络育人环境。目前大学生查找知识与获取信息的大部分渠道都是来自网络,网络媒体具有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查找内容形象具体的特点。互联网可以通过动画、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综合界面传达给大学生更加具体形象的知识信息,促进大学生对思想道德教导内容的理解与接受。再加上近年来电子产品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大多数人都可以接触到网络,通过网络可以使学生投入极小的成本换取极大容量的有效信息。高校应紧抓这一特点,加大力度推进大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案例,教导大学生遇见问题时先从自身找原因,对他人宽容,对自己严厉,对身边的事物始终保持热情向上的生活态度,借助网络优势培育大学生自觉构建出自我教育良好环境。高校可利用各大媒体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楷模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与大学生实现沟通与交谈,以此消除大学生与先进典例的距离感,使大学生产生共鸣,由此促进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楷模所传达出来的优良精神。通过与楷模的沟通交流可以促进受教育者由被动变主动地学习楷模的优良精神,以自身切实行动表明学习先进典型的决心。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为广大学生推出各个领域多元化的先进典型人物及其相关典型事迹,用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案例激励大学生,促进典型培育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极呼吁同学学习楷模的综合素质,教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与正确的道德观。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典型示范效应研究(编号:16Q119)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照清,袁以明.大学生先进典型形成群体示范效应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 赵正洲.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6)

[3] 李炜.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浅析[J].高等教育,2013(12)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学校办公室 湖北武汉 430200)

第2篇:社交媒体价值范文

我认为,“媒体是公共环境的一部分”,作为公共环境当然要为公众提供公共价值。媒体需要看门人,一方面,社会性的公共价值并不能自发产生,即使群体能够形成共同价值,也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媒体应该尽可能提供对公众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成为信息泡沫的收纳箱。这两个方面都要求媒体有选择性,能够对信息价值负责,也就是要有信息看门人。

传统媒体的看门人是媒体机构委任的,从编辑到主编,他们是专门的把关人,但是他们会公正吗?他们会不会被雇主或者客户的利益左右?尽管人们对传统媒体心存疑虑,但在没有更好的替代者之前,媒体依然值得信赖。

社交时代到来,传统媒体的影响被网民的嘈杂声稀释,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服务的普及,获得影响力已经成为普通网民和媒体们关心的问题。社交服务能否提供更值得信赖的媒体服务?至少,社交平台不是传统媒体的敌人。事实上,微博里有影响力的大号,微信的公众平台,媒体机构或者媒体人占了半壁江山,剩下的要么是,要么是意见领袖,他们在传统媒体时期也常常是记者们的座上客,媒体相关人员依然是社交服务的重要影响力。

那么,社交平台上,有志于成为媒体的账号(以后称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什么不同呢?

传统媒体是内容、渠道一体化的:杂志社不仅有记者、编辑队伍,还有发行部门将杂志发到每一个读者;电视台不仅制作节目,还有收视频道直接通向客厅。相比之下,社交媒体只有内容,渠道是虚拟的,社交媒体的渠道由两部分构成:社交平台的点对点传输能力和社交媒体的粉丝关系。

社交媒体如何具有媒体的能力在于两个方面:看门人+公共传播。社交媒体的看门人是开放的,即便一个社交媒体账号原本就是传统媒体,除了决定自己直接粉丝的内容选择之外,是否能够形成二次传播(转发)还决定于粉丝或者“粉丝的粉丝”的态度。用一个比喻来说明看门人的区别,如果说传统媒体是独立大法官的话,那么社交媒体就是大众陪审团,社交媒体的“看门人”则是为粉丝用户考虑的,社交媒体的内容选择还决定于网络上的活跃粉丝的立场。

社交媒体要成为公共传播,就必须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足够的粉丝,如果社交媒体的粉丝重合度低,之间都没有形成交集,就不能形成公共影响力而只成为个体影响,换句话说,当你的粉丝或读者都没有相互关联,你的内容就无法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你跟粉丝之间,到底算写信还是做媒体呢?

要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社交媒体,关键看有没有能力摆平看门人和公共传播。

比较一下微博和微信,微博是面向信息流的服务,微信是面向用户的服务,实际上,其他社交平台可以看作不同程度面向信息流与面向用户的综合。

面向信息流的微博看上去具有营销能力,支持从一个普通账号成长为社交媒体,如果社交媒体不在社交平台之外做足够的营销推广,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实现媒体应该达到的规模,实践也表明,完全以社交平台本身进行的推广营销会带来严重的信息泡沫,因为营销与运营的着力点不同:运营以粉丝用户价值为出发点,营销以推广自己为出发点。

微信是面向用户的服务,不支持平台自身的营销推广,如果微信不做营销之外的工作,成为社交媒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想成为社交媒体,必须有能力解决看门人和公共传播两大问题,评估好了这两点,才有可能成为事实上的社交媒体。从这个角度看,个人做社交媒体(一些称自媒体),难度几乎跟单腿起跳成为卫星一般。一些津津乐道的自媒体“成功案例”,仔细一分析,要么从传统媒体界已经获得了既定资源,要么享受了社交平台早期推广红利。

社交媒体看上去很诱人,但如果你认为社交媒体就是营销,那在社交网络时代雇用“自媒体”软公关,是一条不可持续之路,最后会跌入“打群架”的深渊,社交平台倡导的用户价值驱动力,就会套上“软公关”的皮,稍稍被滥用,这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第3篇:社交媒体价值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育人功能

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崛起的新媒体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结构性调整。新媒体承载媒体的一般特征,继承了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之外也呈现出一些新特性,传播的高效化、去中心化、低门槛化等优势。它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实现了双方信息无扭曲化表达,减少了信息传播的失真性,有效推动了信息的传播、共享、互动,发挥了实践育人功能、信息传播功能、舆论引导功能以及价值整合功能。

一、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价值契合

作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经过传播和社会化才能发挥其巨大价值,才能成为真正风向标,这个过程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或途径来完成。新媒体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克服了视听和文字无法整合的劣势,可以全方位、无时间分割地进行传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筑了全新生态。

(一)新媒体重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格局

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筑了一个动态而复杂的生态环境。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政治现象,无论是各种具体政治行为还是意识形态的的生产,都是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人类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局部改变的结果,也是物质支配力弱化现象在政治“场域”中的表现。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物质奴役之下信息交往的地域性与封闭性,促进了信息传递的世界性与开放性,使得大众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公平分享信息、参与、维护个人利益的机会和平台。新媒体解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原有意蕴和实践的边界。

(二)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新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互动。”新媒体环境重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新的生态,它完全具备这两个条件,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网络等新媒体有效结合。通过整合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可以全方位向受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最终达成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感知、教育、激励、调控的目的,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另一方面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开放的平台,去中心化、便捷化、低门槛化为教育主体和客体自由互动和交流提供了便捷。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媒体注入活的灵魂

新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新媒体进行重塑和整合后进行传播、扩散,在有效时间和空间内迅速传递各种信息动态,让公众知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内容,保障了信息的时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反过来也会促进新媒体的发展与完善。通过对传播对象、时空等的把握,了解新媒体的被使用情况、受众获得的体验感、存在的不足之处等,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发优越、人性化的传播方式。此外,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和践行,针对虚拟空间中的反主流文化思想将会在技术上进行设计和监管,规范新媒体的使用,保证新媒体环境的健康有序。新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下传播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线上线下传播和培育的不二阀门。

二、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影响

(一)打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物理格局

传统媒体对时空格局的分割,不能将其有效整合,造成信息社会不对等占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传播和人类的交往。而新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全天候、全覆盖,面对浩瀚的信息,网民可以自由利用零碎的时间获取信息。新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便捷的信息接入模式、一个终端,可以接入的网络,就可以打破传统“参与到场”的现实,逐步过渡到“参与不到场”进行信息的制造与分享。新媒体推进了交往地域性走向世界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

(二)实现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的同一化

传统媒体构建的传播架构体系,在受众与信息源或传播者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固定、单向度的传播关系。传播者是信息的富有者,掌握着主动权,他们对信息内容进行严格把控和筛选。信息源经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到达受众,信息的受众只能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消费者,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原路传递回去。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单向度格局,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经过筛选的信息,他们也在制造信息,分享他们的看法,表达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态度。新媒体交互性促使受众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认可并被尊重,他们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接受者也是者,传播者与受众的边界被打破,他们身份开始变得模糊,而对其身份划分的意义在减弱。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互动性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和功能的不断开发,可以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增强互动性、降低学习成本等。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及时沟通交流、跟帖、转帖、转载、点赞或“@”,形成巨大扩散效应。新媒体实现了信息沟通时效性,无处不在的信息制造者源源不断通过各种软件将信息推送到受众眼前,任何一个话题在网络上都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无数网民的关注。信息获取的便利化,互动成本的低廉化等促进了网民互动热情,保障了互动内容丰富性、互动群体多样性、互动范围广泛性。

(四)新媒体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从本质上讲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媒体系统扬弃的结果。是继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网络媒体被誉为第四权力部门的新闻媒介,发挥着政治宣传、舆论监督、公民参与等政治作用”,作为媒体和其他媒体一样,新媒体第一职能便是传播职能。而且,新媒体的新特性,例如去中心化、低门槛化、便捷化等特性,能高效利用零碎时间,亲民化、草根化的表达,必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产生深远影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持久动力和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开放性、对称性的传播,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争鸣和讨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效果。

三、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功能

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的价值契合,是对新媒体工具性价值的肯定。新媒体跨越了信息制造者与消费者相分离的现实情境,实现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二者同一化,为受众打造了一个相对自由平等的选择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互动,冲击了传统平面媒体信息的霸权,而且对传统社会的固有结构的挑战也是明显的。根本上讲,新媒体也是一种生产力,它重塑了传统社会交往关系,一定程度上解构和平衡了传统话语权力架构,实现了对话语权的束缚和监督。提升了受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建设权,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与传播拓展了新的实践空间。

(一)实践育人功能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奉行的原则。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也发挥了较强的实践育人功能。一方面,作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传参与到信息生产和消费中,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不同的受众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有助于传播者反思自己的言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参与者要求具备一定媒介素养,而媒介素养的养成则需要不断地进行新媒体环境下各类实践。良好的媒介素养,会随着其参与网络活动、使用新媒体的实践次数而逐渐养成这个过程,也是受众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传播功能

通过新媒体在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获得较大覆盖范围,渗透到不同的深度和层次。新媒体以自身的优势,海量的信息、及时性、对等性,受到了社会关注,作为媒体,传播是第一性的,新媒体也不例外,它可以提供大家生活各类信息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结合则发挥了较好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化价值。在虚拟空间,意识形态斗争异常激烈,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使其更为迅速、有效到达受众形成初步的覆盖,激起参与者的热情,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三)舆论引导功能

通过“意见领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正确方向。借助新媒体,网上形成了各种论坛、各种虚拟组织等公共空间,俨然成为意识形态交锋新领地。新媒体环境是一个开放、多元文化并存生态体系。在这个开放的生态中,多元价值观并存,一方面面临国内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得应对国外意识形态的冲击。在激烈地碰撞与交融过程中,不论糟粕还是精华、丑的还是恶的、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外来的还是本土的都在这里展现和集聚。在这圈子中往往有些意见领袖,网络大“V”他们的舆论不同程度上影响周围人的意识观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们的声音也需要引导他们发声。通过一些意见领袖引导公共情绪向正向发展,形成积极的公共舆论。同时还要抵制论坛、贴吧、网站等反主导价值观的言行,及时纠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错误思想、价值,着力发挥好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价值整合功能

文化体系一般有三层构成,外层的器物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核心的意识形态,三者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统一体。一个良性的文化运行系统是三者的互相统一,它可以有效推动社会的稳定,缓和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在社会发展中,过度强调核心层或者器物层都将产生文化堕距现象。在奥格本看来,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进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文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后现象。因此要充分挖掘新媒体生产力的价值,提升大众媒介素养,提升大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上层建筑,有强大驱使功能,可以推进器物层面的载体的更新和发展,有效整合新媒体生产力的巨大价值,重塑既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和运转机制。葺

[参考文献]

[1]张苗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2).

[2]郑永廷,朱白薇.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8.(10).

[3]姜丽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运用现状及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郑洁,汪玲丽,白崭.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及功能[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04)

[5]崔妮.网络政治时代的中国政治文化建设[D].济南:济南大学,2012.

[6]代玉梅.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J].云南社会科学,2011,(12).

[7]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

第4篇:社交媒体价值范文

【关键词】新媒介 大学生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140-03

新媒介不专指某一种特定的媒介,是对为适应信息传播的需求而出现的媒介的统称,它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模式无处不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乐于和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更是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的生活,但同时,新媒介文化中的不良信息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带来了许多影响和冲击。

一 新媒介环境的特点

新媒介环境是指以最新的科技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形等信息的网络、手机媒介所构成的对人们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广泛影响的外部条件。新媒介环境有几点显著特征:

1.互主体性

新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互主体化,又称交互性或去中心化。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相对固定,信息流通过程相对单向,信息反馈存在滞后性,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有限,造成中心化与边缘化现象,处于中心地位的人或权力集团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而处于边缘化的其他人没有主动权,只有依靠权力中心才能获得信息,是被动的接受者。但在新媒介时代,人们实时交互地操作着信息交流系统中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即每个人既是接收者,又是传播者,每个人不仅能接收信息,还能自主选择所需信息,还可通过多种方式发表看法,做出评论,提出建议,表达诉求,由此传递给其他信息接收者。

2.虚拟性与超时空性

新媒介的虚拟性是指人们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所创造的、与现实的物理空间相对应、以信息交往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层面的“虚拟的世界”,人人都可以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虚拟的行为进行信息交流。超时空性是指新媒介空间无屏障、时间无屏障、资讯即时传播,彻底改变了过去远距离、长时间、高成本的信息交互方式,突破了以往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上的时空限制。

3.融合性与个性化

新媒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信息形态如图片、文本、视频、音频等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存贮、传输和整合,将信息与受众互联,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受众尽情享受新媒介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新媒介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其更个性化、专业性的服务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品味的受众需要。

4.价值多重性

新媒介时代,全球所有信息尽收眼底,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不同的受众主体对同一信息理解不同,之后的信息价值利用也截然不同。人们处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新媒介时代,被各种正确与错误的、有用和无用的、先进和落后的信息包围着,一般人凭借个人经验很难对信息的真伪做出判断。因此,同一信息由于个人价值观的不确定性使得信息价值具有多重性。

二 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积极作用

1.丰富了大学生汲取思想教育信息的渠道与传播载体

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信息传播媒体的多元化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汲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渠道,同时外部环境的转变也不断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载体、创新传播形式、改进教学形式,逐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纯的主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模式,给予大学生更为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使其思维更趋向开放和灵活,为其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激发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大学生更为主动、自觉地培养和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2.提升了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了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新媒介环境的互主体性,使人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者、传播者或是反馈人,而新媒介环境的虚拟性更是打破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从而使大学生群体可以在平等、自由的状态下通过媒体平台发表看法和意见,并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这种新媒介环境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同时,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去争取自身的权利,自我独立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有助于辨清网络虚拟事件的是非对错。

3.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转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

新媒介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社会交往程度高、交往面广、社会关系丰富的环境,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视野越来越开阔,社会发展程度更加全面。同时,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交往的时空限制,冲破了地域之间、社群之间等的束缚,更形成了交往方式的多样化,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球交往的可能,使大学生的交往更深入、更广泛。

三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负面影响

1.网络文化中社会矛盾的真实映射带来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恐慌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文化更深入也更细致地复制了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而当这些冲突和矛盾依赖新媒体环境的跨越性和融合入网络虚拟空间后,极有可能融合成一种反主流化的网络氛围,严肃的社会新闻被娱乐化,理性分析被情绪化、任意解读所替代。这样,极易使大学生在价值观认识方面发生偏差,而冲突和矛盾的放大化,又会使大学生在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出现一种恐慌的情绪。

2.主流传播媒介导向功能的弱化带来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迷茫

新媒介环境最显著的特点是互主体性,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随即出现了传播主体大众化和传播途径多样化现象,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信息及信息传播媒介,由于他们思想认识尚不够成熟、思想观念尚不稳定、缺乏足够的鉴别力和抵制力,加之社会尚未形成系统的监管,在面对大量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很容易真假难辨,极易被现代媒介环境中的不健康信息所误导,致使其思想观念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扭曲。传统主流传播媒介导向功能的弱化所带来的大学生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弱化,更引起了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重新认识,这种重新认识的冲突使大学生处于一种价值观构建的迷茫状态。

3.网络信息的无序波动带来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彷徨

新媒介环境具有不可控性和易感性,容易就一些细小的干扰做出激烈的回应。“小微博大力量”的事实很多人已经不陌生,以微博一己之力撬动重大社会事件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由于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政策和审查制度,许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得不到正确引导,甚至会出现无核实、无审查的疯狂追踪,致使事件距离真相越来越远。这种网络信息的波动带来的后果是网络文化走向的异动,而大学生群体在这种网络文化氛围中往往会出现价值观构建的彷徨。

四 新媒介环境下减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负面影响的对策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唱响网上主旋律,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新空间。” 我们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化科学发展,网络文化的多重价值观与多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键是要使其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方向前进,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力度,强化高校网络德育工作

高校要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提供的有利条件,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信息化建设;其次,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开创、丰富富有创造性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渠道;再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网络素养;最后,高校要积极构建大学生媒介行为监控机制。

3.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监控管理工作

大众媒体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受众获得各种信息需要的同时,应创造一个干净、负责的传媒世界,尤其要剔除、过滤有害信息,增加对大学生有利的健康内容,使网络媒体成为生产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国家和各级信息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管,要对网络信息进行甄别、过滤,切断一切有毒有害的信息源,并逐步健全完善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确保网络环境中的各项问题都有法可依,呼吁大众共同创造一个健康、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

4.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

一方面,政府和高校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育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批判反应模式;另一方面,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管理,反思内省,自觉培育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正确有效地利用各种媒介获取知识、休闲娱乐、建立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不断地充实自我,进行社会活动。

参考文献

[1]姜飞.传播与文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美〕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何道宽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李后强、彭剑、张立伟.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N].光明日报,2012.03.05

[4]胡玮、马静.“微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5)

[5]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6]刘奇.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策略[J].教育探索,2013(12)

第5篇:社交媒体价值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点

新媒体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根据新媒体的内涵,相比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新媒体具有典型的“去中心化”特点。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特点是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中心化”特点而言的,体现为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和传播影响力的非垄断化。由单向传播模式变为交互性传播模式,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样,传播主体就不再作为唯一的中心主导传播过程了,其他的个人、组织、机构也成为传播主体的一份子,中心被泛化,传播主体由一元走向了多样。(2)新媒体具有显著的“碎片化”特点。首先,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具有碎片化特点。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不同,新媒体主要是一种交互性传播模式。“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每个人都己经参与到整个传播过程中,这必然导致信息的激增和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3)新媒体具有明显的隐匿性特点。首先,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关系具有隐匿性特点。与传统媒体环境下传者与受者的角色和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确定的不同,新媒体环境下,传者与受者的角色大部分是虚拟的,交流双方的性别、年龄、身份等都可以进行屏蔽,双方只需要借助虚拟的符号就可以实现无障碍的交流。这就使得建立在虚拟数字信息交流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也带有一定的虚拟性。这种虚拟、隐蔽的特点,虽然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但也增加了人际交往中的信任成本。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反映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态度。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我国所面临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使其价值观念的差异日趋明显。社会各界部门,特别是高校,高度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但发现利用传统授课、宣讲理论的方式过于单一,大学生理解理论尚有难度,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的作用有限。如何利用新媒体更加高效地传播在学生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今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激情的群体,他们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对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的新媒体平台爱不释手。如今,社会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如微信、微博和手机应用等,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时,正确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便捷和涉面广泛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内容及时传递给在校的大学生们,一定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因为相比于传统做法,新媒体的传播效率更高,范围更广;其独特新颖的传播方式也更易让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以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提升其创新能力,培养青年学子的时代精神和科学意识,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1)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新媒体技术一改传统媒体形式单一性,有效地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融光、电、音于一炉,构成图文并茂、声情交汇的丰富语言和形式活泼多样的传播渠道,可以有效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高校教育工作者可积极利用新媒体的这一技术优势,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具体来说,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熟练运用其多样便利的信息传播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打造一批意蕴深厚、情感饱满的微视频、微文学作品,为大学生创造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产品,让大学生在文化熏陶中受到教育,自觉认同并积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建设优秀的校园新媒体平台的意见领袖队伍。这个队伍中既可以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由辅导员和优秀的学生干部组成。意见领袖队伍必须拥有熟练的新媒体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并懂得如何顺应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引导新媒体平台舆论,进而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2)健全新媒体监管机制,净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舆论环境。面对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在监管机制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社会成员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甚至有不少“黄、赌、毒”信息也掺杂其中。对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监管机制的建设,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首先,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网络道德和网络立法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学校要健全校园新媒体平台的领导协调机制,重点要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开通官方的微博、微信平台,体现我国高校利用新媒体做好教育工作的决心。最后,要针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建立全天候引导机制。新媒体的交互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及时干预学生不良思想的有利条件,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大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价值观念,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向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3)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当前部分大学生在互联网络中出现的一些传播网络谣言的不当行为,这反映的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高。因此,借助新媒体平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须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首先,提高大学生高效筛选新媒体信息的能力。面对海量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不少大学生因不知如何正确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感到迷茫不解,这就需要学生管理部门开设媒介素质教育的相关讲座,教会学生运用新媒体工具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选择,以高效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果大学生缺乏鉴别信息的能力,就会被虚假信息所迷惑而做出错误的选择。通过教育要使大学生懂得在信息面前不能自听自信,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最后,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关部门可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让大学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不仅主动利用网络主动选择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摒弃错误思想,确保所发出信息的正确、可靠,坚决不违背道德及不违反法律。

结束语: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一定要结合新媒体所具有的特点,总结以往的经验,积极创新教育方式与模式,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使其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社交媒体价值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 独立学院 大学生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G206 文献标识码:A

1新媒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新媒体一词的诞生,可追溯到1967 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 P・高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的商品计划中。自此以后,学界和业界人士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对新媒体下了不同的定义。美国 《连线》 杂志认为新媒体是“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的媒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在数字化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别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高度“卷入”中国社会。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而言所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海量性与共享性,新媒体海量信息交融传播,集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图形、图像于一体,内容丰富多彩;同时能够及时更新内容,供用户随时检索;第二,交互性与即时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传播者――信息――接受者”的模式,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第三,虚拟化与个性化,在网络虚拟化下,人们可以利用虚拟的身份自由的进行沟通、交流,充分的表达自我观点;第四,碎片化倾向,时间上可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的搜索浏览信息,内容上个性化的特征促使用户所关注消息呈现片面化、模板化、零碎化,缺乏有效的组合。

2新媒体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2.1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一,企图逃避现实的挫败感,高考的失败会使这部分学生进入独立学院之后的学习生活埋下了心理困境的根源;第二,独立学院大学生们缺乏学习动力,意志力不强,热衷于课外及社会实践活动;第三,家庭背景贫富差距大,在个性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从而使得他们的内心更加敏感,对自己的社会定位缺乏认识。

2.2新媒体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从积极影响上看,新媒体以其自身的海量性与共享性、交互性与即时性等特点,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有助于大学生迅速建立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其次,新媒体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交际领域。缓解了少数人群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尴尬与紧张的心态,促进人际交往。

从消极影响上看,新媒体的普及,使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随着新媒体带来的巨大的信息洪流,社会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低俗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次,新媒体带来的不良信息混淆视听,影响其价值观的判断,使他们的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困扰,对大学生的生活起到强烈的误导作用;同时,新媒体多样化的发展形态,使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渐缺乏。不少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对现实社会的状况缺少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独立学院大学生过分关注自我的不良价值取向,进一步导致大学生道德缺失事件的发生。

3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可行对策

我们通过对新媒体传播主体多元化、空间开放性、信息庞杂性等特点的把握,并针对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新媒体、大学生自身等不同角度提出几点建议,以正确引导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价值观。

3.1从新媒体的角度来看,新媒体作为施力者,需要立足实践,发挥积极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观

首先,新媒体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应当加强自身的信息管理。新媒体应加大自身的规范力度。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新媒体应发挥其强大的社会交际作用;作为一种社会工具,新媒体应认识并承担自身职责,规范自身发展,为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安全保障。

3.2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作为受力者,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部门要依法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行为;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条令,积极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从学校层面来看,首先,转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可以运用新媒体将画面、声音、文字、数据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实现新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由此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开展校园新媒体活动,结合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服务、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从个人层面来看,首先,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应克服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通过关于新媒体的知识讲座,掌握传媒运用技能,提高自身对媒介信息的辨识与分析。其次,应加强自身的独立人格塑造,克服不良情绪。独立学院大学生应在现实生活中,正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放平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利用新媒体的积极因素,为生活提供便捷服务,而不是一味沉溺其中,满足自我情感的宣泄。

4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当前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深受新媒体的影响。因此,当前独立学院应认清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遵循新媒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外在的社会环境与大学生内在价值观双向出发,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引导独立学院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社交媒体价值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以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媒体形态,或者说是一个“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内地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18亿人,网民增长规模趋缓,但微博用户数量增幅达208.9%,从2010年底6311万爆发增长至1.95亿,成为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网络、手机、电视、微博的迅猛发展,无疑意味着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作为新媒体的最大受众群,当代大学生在享受者新媒体技术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发深入的受到新媒体文化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使用新媒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现实表现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面对大众传媒瞬息万变的信息海洋,既极大激发了大学生们的求解欲望,同时也让大部分同学无所适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发生着深刻的嬗变,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1.大学生价值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变迁。新媒体的发展极大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网上索取所需,在主动、积极、放松状态下自由获取信息,打破了权威的限制,一方面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大大增强,能动性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又导致他们个体意识极度膨胀,自我中心倾向也逐步显现。他们开始追求独立人格,注重自我感受,崇尚个人生活,个人主义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更容易把满足个人要求与实现个人理想放在较高的位置上,而不重视社会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2.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迁。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新旧观念交替、冲突,通过新媒体,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理念、社会思潮、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中不乏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等,这些纷繁芜杂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导致其理想信仰迷失、价值观混乱,无形中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西方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等多种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交错。

3.大学生价值目标由理想化向功利化变迁。新媒体传播方便、快捷和即时的特点,对利益激励、竞争等一系列市场经济机制的过多宣传强化,助长了大学生的浮躁心理,易于形成急功近利的心理形态,盲目追求一种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追求的是崇高的精神,理应以为社会作贡献为荣,价值选择表现出典型的理想主义倾向。但如今大学生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念的主导性被削弱了。不少大学生把挣大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他们普遍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表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式”转变,传播内容的琳琅满目、鱼目混杂,新媒体的“拟态环境”也就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三大因素。

1.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既是采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也是融合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于一身的“全媒体”,主要有快捷性、大众性、互动性、多元性四大特征。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大众性无限延伸了大学生的认知世界,使“鼠标一点知窗外事,足不出户听世界音”成为常态,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把握客观世界、增长社会知识的能力;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进一步融合了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打破了地域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界限,使大学生与外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更乐于用匿名方式和网络虚拟空间交流思想,表达对自由、平等、互动、开放的向往;此外,新媒体不断地涌现,内容涵盖面广,其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信息、观点都是多维和变化的,大学生在理解事物时需要更加多维化和主动化。在这种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极大地迎合了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猎取信息的新鲜感,大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选择、、传递信息,从信息消费者到集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于一身,这一过程无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世界变为“地球村”,只要鼠标一点,人们就可以进入一个以光速传递的信息网络世界。新媒体的开放性、共享性,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相对封闭、易于国家监管的界限,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都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向世界各国传播,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政治目的,经常利用其先进的设备、雄厚的资金、娴熟的传播技巧,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我国大学生实施意识形态、价值观“革命”。与此同时,新媒体文化的日益大众化趋势,一种低俗、平庸、易于即时理解和吸收的“快餐式文化”应运而生。它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日常生活中的世俗性事件,不追究这些平常性事件背后的社会历史,一起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消遣欲望,极力倡导享乐主义。在这样一种浮躁的虚拟世界里,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误导。

3.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新传媒最显著的形式是“拟态环境”,网络下的“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隔断了大学生与现实外界的交流,价值体系难以很好构建。美国的著名舆论学家李普曼认为,由于人们活动范围的有限性,人们接触到的外部信息,除了较少部分通过亲身体验以外,大部分都是通过传播媒体来获得的,因此人们心目中的客观现实,其实不是真实的环境,只能是一种由传播媒体有选择提示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着差距。由于新媒体丰富的信息和图文并茂的资料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与感受,他们对网络的依赖也逐渐增加。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各种资料,与人沟通交流,游戏娱乐,发泄不满情绪,缓解精神压力甚至逃避现实世界,久而久之就会让大学生沉溺网络不能自拔,造成性格孤僻、情绪消沉,最后离现实的世界越来越远。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对策探究

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正因为此,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并限制和消除新媒体的负面效应,重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

1.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正确把握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整合校园媒体资源,改进教育方式,转变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只有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价值观的诱惑。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日常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除了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外,还可以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网络、手机、博客等为新的教育手段,建立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主流网站和网页,大力弘扬和宣传社会真、善、美的一面,拓展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空间,充分利用QQ,MSN,BBS等新型教育工具,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对话和交流,增进师生间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在平等对话中潜移默化的进行价值观教育。

2.多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所谓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面对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海洋,如何识别、利用媒介信息成为社会公民必备的社会素养,作为新媒体最大受众的当代大学生更需要这种媒介素养。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创办社团普及网络媒介素养知识,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网络知识竞赛、电子商务比赛、网络信息化社团活动月、网络创意大赛、手机短信设计大赛等活动,打造广大学生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积极倡导“健康上网”“正确使用媒体”观念,加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规范和控制。

第8篇:社交媒体价值范文

一、新媒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种类很多,主要有博客,播客,维客、搜索引擎(如Baidu、Google)、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简易聚合、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等。其中,有些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些是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和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信息传播极强的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最鲜明的特点所在。在传统媒体条件下,通常存在着某一类强势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传播主体是一元的,传播模式是单向的,是一种“我说你听”的传播: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是以网状模式进行的多对多的互动传播,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

(二)参与个体和传播内容的虚拟性

虚拟性主要表现为交流双方身份的虚拟性和传播内容的虚拟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交流双方的身份通常会被“符号化”,传统媒体条件下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被这种虚拟性的人际交流所取代。另外,在新媒体条件下,信息者可以借助于各种工具软件,对各种影像、图片、文本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其所要的信息,或是凭空“创造”出各种虚拟信息。

(三)信息传播的即时、共享及无屏蔽性

在新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在时间、内容和方式方面都体现出了很强的即时性,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人们能够利用新媒体,很容易地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现代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在时间、空间和速度上的局限,信息传播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开放性进一步加强。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价值取向是介于价值观念和行为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判断均需通过价值取向才能在实践中实现。就大学生而言,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和行为选择。新媒体的日益兴盛,已经彻底改变了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取而代之的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物质基础的网络文化。由于提供了全球丰富的文化信息及互动交流的方式,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个体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双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多元化,易受多方面冲击和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中击和挑战,新旧观念交替、冲突,一些原来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变得陈旧,在实践中屡屡受挫;而另一些原来难以被人们所接受的、甚至是被普遍否认的价值观念却被冠以“新”、“合时宜”等名而登台亮相,并开始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网络的出现,促使了“地球村”的形成,鼠标轻轻地一点就可以浏览全球,视频聊天更可以结识天下朋友。由于网络的存在而距离变得不再遥远。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其中不乏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等,这些纷繁芜杂的价值理念、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中击,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而且,由于网络起源于西方,其价值指向受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加之西方国家也千方百计地试图通过网络给中国青年灌输其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故而进一步地促进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二)道德判断力削弱,价值取向紊乱

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各种有害的信息混杂于网络,其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要求存在差别,这大大加剧了大学生确定其价值取向的难度,很容易使之产生价值取向的困惑。在网上,大学生清楚地感到自我的存在,感到自己能够控制许多事物,从而造成虚拟和现实的分离,也造成了他们价值取向的现实与虚拟的分离,道德判断力削弱。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模糊起来,原来支持自身价值观念的社会本位价值失去了昔日的权威。个体开始对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社会价值观念也难以保持统一,以致于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进而造成道德评价失范、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

(三)价值取向的自我化与功利化

新媒体交互机制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网上索取所需,在主动、积极、放松状态下自由获取信息,打破了权威的限制,这一方面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大大增强,能动性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又导致他们个体意识极度膨胀,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凸显。新媒体对利益激励、竞争等一系列市场机制的过多宣传、强化,导致了物质价值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之间的失衡,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日趋显露。此外,新媒体的内容多是来自于大众,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博客,个人言论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出现了草根大众操纵的“自媒体”和个人控制的“独立媒体”,导致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政治价值目标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价值观念自我化,人生理想庸俗化,行为取向呈现无政府化。如此种种,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重个人轻群体、重功利轻道德、重时尚轻传统、重索取轻贡献的不良倾向。

三、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及其新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自由传播、传播者的平民化、传媒机构的企业化、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也会扰乱信息传播环境,造成新媒体的失范,使个人隐私的社会伦理问题、信息的管理与控制问题、强势文化的过度影响问题、现实世界虚拟化问题、舆论导向的偏颇问题等频频发生。可见,新媒体的发展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发展前景,也给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一)新媒体参与者的“草根性”和信息的“无屏蔽性”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而且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从而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中心化和权威化,体现了大众参与的广泛性,它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富知识;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也必须看到,大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面对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如何又快、又好地从中获取对于自己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而不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而不是寄希望于信息搜索?如此等等,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以有效地正确引导。

(二)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约束的不良影响

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等新媒体都具有很明显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在新媒体空间,大学生多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新媒体中的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甚至可以公开承认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可导致人际间的信任危机,道德约束形同虚设。新媒体的道德约束缺失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自己与他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交往角色的虚拟和心理交流的间接性也可能使大学生去除承担任何责任的心理负担,因而可能在新媒体交流中表现得异常真实和坦率。而在新媒体中经常性的表现一旦固定下来,并与现实具有很大差异时,就会出现个体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如果频繁地转换,必然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挑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是全新的,挑战也是全新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这种直接认知方式不知不觉地剥夺了青年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大学生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被动性接受,最终会失去理性和自我。然而,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步伐。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经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前沿认知。显而易见,我国高校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四、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思考与对策探讨

在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或自我意识,他们乐于主动地利用各种资源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进行认知。因此,新媒体高速发展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和冲击,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改变传统策略、贴近大学生的平台与契机。

(一)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科学的网络认知能力,着力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高校应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组织教师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提高教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只有这样,教师在大学生中才能树立起榜样先锋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加大师生之间的网络互动效果。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等舞台,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就自己感兴趣的人与事展开讨论。其客、QQ、飞信、微博等形式就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建立QQ群、博客、飞信、微博的方式及时地与大学生保持沟通。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下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针对各种实际情况,对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效果。

(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优化高校教育资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坚持学校教育、社会疏导、家庭辅导、自我提高多种方式构建对大学生的立体教育网络,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模式。将新媒体作为新形势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是一项全新的社会工作,信息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网络、手机等的信息监管,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育科研机构,要注重对新媒体的研究和思考,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开发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责任等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新媒体教学软件和数据库,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教材体系建设,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展需要的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

(三)积极应对教育者角色的转变,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识到一个全新的局面,这是由网络等新媒体带来的全新的信息、知识、技术融合交汇的局面。这种全新的局面下,大学生可以直接从互联网获得大量有利或有弊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地位逐渐减弱,此时,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重新认识到自己与大学生的角色和地位的改变,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在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作为如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后,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网络变成当今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工具,为之后长此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服务。例如可以开通“官方新浪微博”、“校园手机报”等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新媒体,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明校园网络,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

(四)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管机制,提高新媒体信息监控的实效性

第9篇:社交媒体价值范文

【关键词】新型主流媒体;公共领域;主流价值观

何为主流媒体?国内学术界仍有争议。笔者认为,主流媒体是指服务社会主流人群,主导社会舆论,有强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严肃媒体。主流价值观是指反映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基本取向的价值观,它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一直以来,主流媒体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柱。[1]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传统的主流媒体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泛指一切使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发展正日益造成传统主流媒体的边缘化,也引发主流价值观失落的危机。因此,传统主流媒体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既是主流媒体生存发展所需,也是建构主流价值观的使命使然。

一、网络社会的兴起与价值观的多元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2]我国互联网发展的20年,既是中国网络媒体从边缘到主流的20年,也是中国社会逐步迈入网络社会的20年。从Web1.0到Web2.0,网络媒体日益从信息载体向社交平台过渡。[3]网络社会重构了中国的社会生态,促进了中国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

首先,网络社会中个体身份的多元化促进了价值观多元化。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的身份是在社会上构建起来的。身份的社会组成基于基本的制度价值观――如家庭、社区、教会、职位、国家,等等。[4]在网络社会中,我们的身份是多元的。既有现实身份的再现(比如在“强连接”型的社交媒体中,如微信),也有虚拟的身份建构。相比现实社会身份的建构方式,虚拟身份有着完全不同的建构逻辑。基于网络社交的目的,它既可能是依据民族、种族、、阶级、性取向等社团属性的原则来建构,也可能是基于各种兴趣爱好来建构的,或者基于商业目的、自我表达甚至网站内容分类等来设定。同一个体,在网络社会中可能存在着完全不相关的多重身份,这些身份可能都是匿名的,网民在使用这些身份进行网络社交时,大多以“弱连接”的方式。虚拟身份的建构原则、匿名性、弱连接性、自主选择性,使网络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呈现自我封闭和群体极化的倾向。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网民自主建立了无数的社交小组,既为个体提供了可以自由选择的“同质圈子”空间,同时,又强化了逃避异质群体的“与世隔绝”的机会。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赖以社会交往的身份是建立在社会主流的价值制度上的,它约束着人们更多按主流价值观来思考、交流和行动。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们身份建立的原则是自由而多元的,同质而极化的“圈子”气候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见、态度。相比现实社会平台提供的更多信息、观点交流机会,以及基于共同价值观而易形成社会共识,网络“圈子”自我封闭的“孤岛”特征使得信息渠道单一狭窄、意见同质极化,强化了价值观的多元化,阻隔了社会共识的形成。

其次,网络社会中个体地位的民主化,加剧了价值观分裂的局面。在现实社会中,个体地位是由社会身份的既定位置以及基于归属感标准并约定俗成的价值观赋予的,这些标准是等级、权位、头衔、财富、种族等。网络社会重构了个体的社会地位,网络赋权的原则不是基于主流价值观及基本社会价值制度,而是网民在网络世界中的“表现”,即证明专业、效率和效力的可衡量的事实。[5]在网络社交中,人们通过强调自己的个性、专业能力、素质禀赋,以及自我包装的种种独特“形象”来吸引“粉丝”,获得地位。网络社会中个体地位的获得,本质上是个人“形象管理”的成果。在现实中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可能通过极端的言论、反常的行为、持续的“爆料”、美化或丑化的视觉形象等受到网民追捧,成为“网络红人”,获得知名度和社会地位。现实社会中的娱乐明星,可能通过塑造自己关于公共事务的“公正”形象,而成为公共事务领域的权威,获得现实社会中不可能获得的巨大话语权和公共事务影响力。现实社会中默默无名的“技术男”,可能因为自己的某些特长,而成为网络“圈子”中的权威专家,获得众多的追随者。社会地位是控制权的体现,在网络社会中,它更多是与传播权力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社会中的传播权力表现为与社会地位一致的金字塔式的垂直体系,国家机构、权威人士、主流媒体拥有普通个体不可企及的传播权力,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网络社会中,社会地位民主化了,传播权力也分散化了。掌握话语权的,既可能是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威,也可能是形形的“网络大V”――“网络红人”、娱乐明星、民间“达人”……。传播权力的分散化,使得社会价值观的整合变得困难,社会难以形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再次,新媒体巨头对信息和意见的垄断趋势对传统主流媒体建构主流价值观的努力形成挑战。早期的互联网理论家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自由、平等的,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发现,互联网媒体有天然的“赢家通吃”特征,新媒体巨头正逐步成为信息和意见的垄断者,网络有沦为社会控制工具的危险。在中国,正形成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对互联网世界进行垄断的局面。截止2014年底,百度搜索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3亿,手机百度客户端用户规模突破5亿;腾讯QQ活跃用户规模达到8.29亿,腾讯微信用户达到5.49亿;淘宝网注册用户数量超过5亿,每日活跃用户1.2亿。[6]扣除“一人多号”部分,这三家媒体对于中国网民的覆盖率都超过了50%。而新浪微博注册用户也已经超过5亿,微博上的“网络大V”们动辄拥有超过百万的“粉丝”,他们的信息和意见,影响力绝不亚于一家传统的主流媒体。现在,中国公众使用媒体正呈现移动端超过PC端,PC端超过传统媒体的趋势,信息和意见的获取渠道正转向移动的、视频的、社交化的媒体终端,这也意味着,传统的媒体渠道正在被公众抛弃。比如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国内重大事件发生时,有30.6%的受访者首选商业门户网站,这个数字是13家上海传统主流媒体首选占比之和的2.23倍。[7]在新媒体巨头的平台上,每天都在生产着海量的UGC(用户生成内容),这些内容主导着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和意见气候,并对现实社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当传统主流媒体日益失去接触公众的“端口”时,其对主流价值观的支撑自然无从谈起。从建构主流价值观的角度来说,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建构一种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符合公众媒体使用习惯的新型主流媒体,已是大势所趋。

二、基于用户思维的媒介融合与主流价值观的“全用户传播”

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主要途径已成社会共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有多年的实践。互联网兴起之初,传统媒体纷纷开办网站。随着媒介融合理论的引入,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更加深入发展,到2007年左右,传统媒体逐渐兴起“全媒体化”的潮流。2014年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指明了方向,即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并不是传统主流媒体的简单数字化和互联网化,而是一项传统媒体产业的根本性变革和传统主流媒体全面转型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身份上全面转型为数字产业,市场上全覆盖所有目标用户,传播上全介质、全渠道传播,运营上全数字化、全流程IT再造,组织上全能化、能够匹配数字生产与营销。[8]传统主流媒体全面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将导致主流价值观传播的深刻变革。

(一)从“受众本位”到“用户本位”

受宣传使命和大众传播强效果论的影响,我国的党报党台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坚持“宣传本位”。但这种基于“传者本位”的传播方式效果并不佳,特别是市场化的晚报、都市报兴起后,受众急剧流失。出于“先留住受众,再达到宣传目的”的传播策略以及传媒市场竞争的现实,从受众需求出发的“受众本位”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将媒体的使用者理解为“受众”,实际上仍然是认为媒体在信息和意见的生产、分发中处于主导地位。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逐步颠覆了媒体的这种主导地位。网络媒体的使用者不愿意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和意见,而是主动生产、发现、分享信息和意见,“受众”真正变成了“用户”。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意味着媒体从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转变成内容平台的建设者,媒体使用者自己成为了内容的主要生产者和主动传播者。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也意味着媒体主导的“舆论一律”的局面被打破,用户主导的网络舆论众声喧哗,与官方舆论已成分庭抗礼之势。传统主流媒体全面转型成新型主流媒体,首先需要从受众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在传播主流价值观时,从原来的媒体推送,转变成让用户主动“发现”和“分享”。

(二)从分众传播到聚众传播

传统主流媒体的市场逻辑是“二八法则”,即20%的核心受众创造80%的媒体收益。因此,传统媒体一般采取受众细分的市场定位,在传播上则表现为分众传播。新型主流媒体是平台化的,其市场逻辑遵循的是梅特卡夫定律,即媒体的价值与平台上联网的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海量的、个性化的用户需求聚合在新型主流媒体的平台上,这些“长尾”的需求仍然可以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所以,新型主流媒体是一个用户聚合的平台,在传播上表现为聚众传播。所谓聚众传播,是指基于媒介体系建立的,融合多种传播类型和传播方式,以建立社会文化认同为目的的群体传播形态。[9]聚众传播既包括人际传播形式,也包括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形式,它使得所有用户都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形成全面互动的联系,形成某种媒介社区共同体。相比传统主流媒体,新型主流媒体在建构主流价值观时,能使所有用户以更自由、更便捷、更深入、更广泛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参与、互动、交流,从而形成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传统媒体的分众传播模式,还使“主流媒体”本身成为一个众口难调的概念。因为转型时期社会中的精英群体、主体人群和主要消费人群呈现分裂状态,那么,到底定位哪种人群的媒体才可被视为主流媒体呢?传统主流媒体的这种困境,是其建构主流价值观的主要挑战。[10]新型主流媒体作为用户聚合的平台,越来越呈现“全用户”覆盖的趋势。CNNIC最新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年龄结构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有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的趋势;学历结构以高中以上学历人群为主,有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职业结构中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和企业/公司管理人员、一般职员合计占比超过40%,学生群体为24.6%;收入结构中中等收入人群占比为43.4%,无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合计占比也有10%左右。[11]总体来看,互联网不仅占据了中国最主流的人群和新生力量,而且向全民覆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因此,新型主流媒体在传播主流价值观时,不仅将更深入、全面的互动,而且将最大限度地覆盖全社会人群。

(三)从舆论引导到公共领域

传统主流媒体对主流价值观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倡导,对主流价值观正面阐述和宣扬;示范,树立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先进人物的典型形象,讲述体现主流价值观的故事;解读,以主流价值观所固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当前形势、重要新闻事件、剖析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解读新的政策、法规;抵制,对内部滋生的、外来渗透的敌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进行揭露、批判。[12]总体来说,传统媒体是通过占领主流人群,并为其他媒体设置议题框架的方式,把支撑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和意见向全社会传播,引导舆论走向,建构全社会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在新媒体时代,网民们不仅自己生产内容、自主传播信息,而且日益将来源于社交媒体的内容作为主要的信息和意见来源。于是每当重大事件发生,在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常常形成两个舆论场,呈现众声喧哗、价值观分裂的景观。新型主流媒体融合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就是要整合两个舆论场,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交流中,形成社会共识。

以人民日报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为例。

在“人民日报”统一品牌下,既有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纸质《人民日报》、纸质杂志,也有作为新媒体的网络电视、手机报、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PC网站、手机网站。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按照“做大用户规模”的市场逻辑进行整合,线下的报纸、杂志、电子阅报栏、线上的网络电视、手机报、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都扩大了“人民日报”的品牌影响力,从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将用户流量导入人民日报网站,在网站上沉淀成巨大的用户规模,然后通过用户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开发相关的增值服务实现流量输出变现。这种“数据海洋+钻井平台”的商业模式将是新型主流媒体的主要商业模式。作为新型主流媒体用户流量聚合的网站平台,其所建构的社交空间、聚合的非商业化自媒体、因趣缘形成的种种讨论小组、用户匿名发言和自由交流,以及用户身份的民主化、网络结构的去权力中心化等,都使其接近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指一种介于私人领域与国家权力领域之间的空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13]正是在新型主流媒体的网络公共领域中,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可以实现良性互动,逐步建构起更具公众认同度的主流价值观。

三、基于公共领域建设的主流价值观建构

理想的公共领域无疑是主流价值观形成的最佳场所。但理想的公共领域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公众的普遍参与,二是参与者地位的平等,三是围绕公共议题,四是理性的辩论,五是有保障的公共讨论空间。那么,网络公共领域是理想的公共领域吗?互联网平台不仅聚合了大量的用户,也聚合了规模庞大的讨论小组。以Facebook为例,它在全球有超过12亿的注册用户,这12亿多用户分布在几百万个讨论小组里,每个讨论小组,甚至每个用户都是一个自媒体,它们自主生产着海量的信息和意见。虽然公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或者组建自己的讨论小组,但这些小组并非可以自由进入,它们是依据民族、种族、宗教、阶级或兴趣原则建构的“同人社区”,有着与生俱来的封闭性。考虑到参与者的同质化,在讨论公共话题时,“同人社区”总是倾向于形成更加单一的观点。同时,网络平台聚合着数量巨大的用户和海量庞杂的信息,真实但平常的信息、理性而平和的观点往往不能引起关注,只有骇人听闻的信息、极端暴烈的观点才能引起轰动。桑斯坦认为,“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而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14]网络平台最令人诟病的是,它虽然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平等、更加自由地参与公共话题的通道,但也充斥着虚假的信息、谣言以及极端言论、煽情意见。显然,自发的网络公共领域并非理想的公共领域。在推动网络平台建设理想的公共领域方面,新型主流媒体大有可为。

首先,新型主流媒体可以为网络公共领域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报道和理性、权威的意见。在西方,“主流媒体”意味着“以事实为基础”的报道传统,坚守新闻专业职业操守。[15]在我国,主流媒体必须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成为社会主流人群所倚重的资讯来源和思想来源。[16]主流媒体要具有较强的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要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17]一直以来,我国主流媒体强调“新闻立媒”,将真实、全面的报道和媒体的公信力作为媒体影响力建设的重点。在网络公共领域中,主流媒体生产优质报道和意见,为用户自媒体生产提供议程和参考框架,扮演着互联网平台上的“意见领袖媒介”的角色。

其次,新型主流媒体可为建设理想的网络公共领域制定规则、提供服务。网络平台的匿名性、极化性特征,使理性的讨论难以开展。新型主流媒体可以通过制定社交规则和社区公约的方式,限制网民的非理性言论,通过制定奖励和惩处制度,鼓励网民负责任地信息、发表意见。当然,限制行为与网络的自由开放“天性”相悖,新型主流媒体主要还是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推动健康的公共领域建设。

一是聚合服务。包括优质的内容聚合和用户需求的聚合。全面多样又高质量的资讯是公众了解外部世界、评判社会事务的前提,新型主流媒体不仅自己生产高质量的资讯,而且通过聚合其它媒体生产的内容,以及用户生产的优质内容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在传统主流媒体中,受限于受众细分的市场逻辑,只有核心受众的核心需求才会得到满足。而新型主流媒体平台上,任何用户的“长尾”需求聚合起来都能产生商业价值。通过用户大数据的分析,新型主流媒体可以聚合公众的个性化资讯需求,列入报道议程或作为新闻线索进行追踪报道,或者了解公众对某些问题的争议和困惑,邀请专家释疑或进行舆论引导。比如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平台――澎湃新闻,它定位“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自己生产同时也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中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同时,其主打的“问吧”“跟踪”等功能,又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聚合在平台上,邀请专业人士给予满足。

二是搜索发现服务。这项服务能让用户根据自己的意愿搜寻感兴趣的话题或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自主发现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和意见,是公众高质量地参与公共讨论的重要保障。搜索发现功能的发展方向是更加智能化、精确化、主动化,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个性化诉求。比如最近火热的APP应用“一点资讯”,依托兴趣引擎、搜索引擎、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用户可以订阅关键词自定义个性化频道,“让用户做新闻的主编”。该应用还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推测用户的兴趣需求,“让资讯找到你”。搜索服务的机器学习、技术分析特征,意味着新型主流媒体可以通过关键词设定等方式,将虚假的信息、极端的言论、敌对的价值观点屏蔽,而将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和意见优先显示。它甚至可以通过分析用户数据,以更具个性化的方式将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内容主动推送给公众。

三是分享推荐服务。用户分享和推荐某些内容,既是为了享受与朋友分享的乐趣,也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分享和推荐的前提是内容有质量、有价值,因此这项服务往往与用户评价系统联系在一起,通过聚合用户“好评”来扩大分享范围。分享推荐服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用户的互动社交来分享推荐,一种是媒体平台依靠机器分析大数据来推荐。无论哪种方式,都离不开用户参与评价。多项研究显示,在互联网中网民意见也受到“沉默的螺旋”效应的影响。也就是说,更多用户“好评”将带来更多的“好评”,呈现出意见市场的“马太效应”。新型主流媒体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系统推荐等方式,将受到用户认同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突出呈现,引导公众主动“分享”这些内容,壮大主流价值观。

传统媒体时代强调“内容为王”,新媒体时代则主张“服务为本”。新型主流媒体应将传统主流媒体的“人民性”发扬光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和意见的同时,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办报”,积极支持用户自主生产内容,并通过更加完善和优质的服务,引导公众更广泛、更理性地参与网络公共领域,在建构一个民主的、平等参与的、自由讨论的多元公共领域的理想框架下,建立一个核心――边缘良性循环生产的多元的公共空间。[18]在这个空间里,边缘的意见将被主流意见吸收整合,使得主流价值观获得更多的认同,更具代表性和合法性。■

注释:

[1][10][12]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1.

[3]童星、严新明.网络社会控制的悖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3(2).

[4][5]马修・弗雷泽、苏米特拉・杜塔.社交网络改变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8、131.

[6]根据百度搜索不同来源相关数据整理.

[7]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2014上海传媒蓝皮书,2014-2.

[8]嵇美云、查冠琳、支庭荣.全媒体社会即将来临――基于对“全媒体”概念的梳理和剖析[J].新闻记者,2013(8).

[9]罗自文.人类传播3.0:范式理论视角下的聚众传播[J].现代传播,2011(6).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7.

[13]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91.

[14]凯斯・桑坦斯.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51.

[15][18]齐爱军、洪浚浩.西方有关主流媒体研究的多元理论视角论析[J].新闻大学,2013(1).

[16]喻国明.一个主流媒体的范本――评《纽约时报100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1-20.

[17]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基本评价[J].中国记者,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