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范文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精选(九篇)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第1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 心理辅导 实验研究 理健康 大学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调查发现大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心理障碍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之一[1,2]。有关研究表明心理辅导(psychological counseling)能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身症状、促进人格发展[1,3,4]。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心理辅导大多缺乏规范、操作随意、效果参差不齐。因此,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模式,为高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有计划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健康协调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采取整群抽样从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2007级新生班级中抽取200名学生,随机分成两大组,每组100人,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1.2 方法与步骤

1.2.1 心理辅导模式采用心理卫生教育、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3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心理辅导模式。①心理卫生教育:分为专题讲座和第二课堂教育。心理卫生专题讲座教学安排8学时,以大班(100人)形式上课,讲授内容为心理健康导论、适应调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和性心理卫生等。第二课堂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沙龙、心理协会组织系列活动,促使学生课后参与实践。②团体辅导:与心理卫生教育紧密结合、每次心理卫生专题讲座教学之后进行一至两次团体辅导。团体辅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般主张发展性团体以12~20人为宜[5],本研究鉴于人力等资源的限制,人数定为20人。每小组各安排6次团体辅导,每次活动时间为两小时。团体辅导的内容有:人际关系学习、价值取向探索等,采取角色扮演、心理剧、行为训练、游戏等形式。③个体咨询:由学生主动提出或是研究者根据心理测查结果建议个体咨询,采取面对面或是电话交谈的形式,侧重于认知-行为取向,整个实验过程中共有26人接受了1~3次不等的个体咨询。本研究参与授课者和咨询者共3人,均为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心理咨询师和精神卫生、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2.2 研究步骤本实验研究为期一年半,2007-09始对实验组按三结合的综合心理辅导模式实施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心理卫生教育及团体辅导历时18周,个体咨询持续一年;未对对照组实施心理辅导和任何形式的心理干预。实验前(2007-09)、后(2008-10)及实验组心理卫生教育和团体辅导结束时(2008-12)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心理评估。

1.2.3 评定工具为epq、scl-90(采用0~4级评分)、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6]、gwb[7]、sccs[8]和sad[9]。

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被试一般情况考虑资料不全者及测查时人数不齐等因素,每次有效答卷数目不一,相应组间比较年龄经t检验、性别经卡方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表1 两组3次测查一般情况比较(略)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组t检验及方差分析两组3次测查对应组间行成组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内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各指标以±s的方式列表如下(见表2),有显著性意义(p<0.05)的结果列于组内组间比较一栏,其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2 3次测查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成组t检验及组内方差分析(略)

表2表明,实验前测查两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中,组间比较部分有第3次测查p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和第3次测查灵活性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部分,实验前后相比实验组强迫、抑郁、恐怖因子得分降低(对照组相应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及sad总分升高(实验组相应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另外,生活事件得分组间组内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大学生心理辅导研究中,多见单一辅导形式,对特殊群体或个体的研究较多,而采取心理卫生教育、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心理辅导模式对常态大学生人群进行辅导的报道较少见[1]。

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所在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三次测查两组所遭遇生活事件的质与量亦无显著差别,而干预进行一学期时实验p分(精神质)低于对照组。epq中p分是倔强固执、粗暴强横、行为古怪、社交退缩的指征[12],p分的降低显示干预促进了人格的良性发展。

干预结束时灵活性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灵活性为自我和谐的一部分,当个体体验到自我经验存在差距,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忧,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13],干预能提高自我和谐程度,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干预前后相比实验组scl-90总分及痛苦因子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都下降了,而e分提高了,高e分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子,研究表明比较外倾者心理更健康,而内倾或情绪不稳者较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心理卫生教育旨在提供心理健康模型,提高认知水平,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纳入心理辅导的范畴,亦有不少相关实践的报道[10,11]。团体辅导可使人感受团体氛围、学习模仿他人、提供人际互动场合等,对社交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5];个体咨询则可深入探讨和解决个体问题。正由于上述效应的单独或综合作用提高了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中团体辅导成员人数偏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动,可能对辅导效果有一定影响。总之,综合心理辅导模式能够改善被试人格结构、减少心身症状,促进自我和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俞少华,张亚林.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31.

[2]袁玉华 ,亚辉勇,赵拥华.大学因病休学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8,19(6):461.

[3]戴梅竞,刘新军,王 蓓,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追踪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73.

[4]黄薜冰,张亚林,杨德森.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43.

[5]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6]郭晋武,余双好.大学生生活事件评定量表试评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增刊):18,19.

[7]fazio.总体幸福感量表(gwb)[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83.

[8]王登峰.自我和谐表(sccs)[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1.

[9]wstson friend ,社交焦虑和回避量表(sad)[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1.

[10]马建青.当代大学心理健康善及干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8,4:47.

[11]杨眉.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第2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 恋爱心理问题;自尊;生活事件;团体心理辅导;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2,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4-0300-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4.省略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lo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mental health service and sexual education in college.Methods:Forty-five college students in Yunnan University were collected and assigned to experiment group(N=25)and control group(N=20).Experiment group was intervened for 9 weeks and control group was not intervened.The subjec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Self-Esteem Scale(SES)and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at baseline and the end of the study.Results:Before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S and ASLEC score(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ES score in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32.08±1.93)vs.(26.77±3.71),P

【Key words】 lo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elf-esteem;life event;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cross-sectional study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青春期的提前,随着高校招生年龄的放宽和在校生结婚的解禁,恋爱已成为校园的“风景线”。在缺乏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国情下,恋爱中的困惑与失恋成为大学生重要应激源[1-4],由此而来的低自尊和精神疾病,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5-10]。恋爱所致的心理障碍、因“爱”自杀、他杀等恶性事件的增加,成为学生管理和学校心理卫生服务急需解决的问题。将“校园恋”由“堵”转“疏”,成为高校健康促进和性教育急需解决的新课题[11-13]。大学生恋爱心理辅导,无论对其健康人格的培养,还是对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均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恋爱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为高校心理卫生服务和性道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云南大学通过海报招募本科生收集受试者。入组标准:①招募自评有恋爱心理问题(严重心理冲突、失恋、受困于性心理问题)者;②在募集的45名大学生中随机选择25名为干预组(男12,女13人),其余20名为对照组(男8,女12人),年龄19~22岁,平均(20±1)岁。

1.2 工具

1.2.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ASLEC)[14]

共27个条目,由人际、学习、受惩罚、丧失、健康5个因子组成。每个条目5级评分(1无影响,2轻度,3中度,4重度,5极重度)。得分与心理应激水平成正比。

1.2.2 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SES)[15]

评价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由10个条目组成,4级评分(1很不符合,2不符合,3符合,4非常符合),得分与自尊水平成正比。

1.2.3 自编“团体辅导观点调查表”

依据台湾黄月霞的团体辅导研究中的调查表修改而成[16],用于对团体活动的评价,有2个维度,分别反馈成员在知识、技能方面改变的主观体验和对活动的满意度。本文针对活动的具体内容修改后,也是2个维度,分别反馈成员在处理情感问题的知识、技能方面改变的主观体验(共4题)和对活动的满意度(共3题)。

1.3 干预方法

干预组接受团体心理辅导(表1),对照组处于常态自然学习,不参加团体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干预组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处于常态的自然学习,不参加团体辅导。通过对干预组成员访谈,并根据相关文献[17-18]和指导者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经验,有针对性地确定9个辅导主题,主要目的是让成员学会两性相处技巧、应对恋爱挫折、处理焦虑,引导其建立健康的婚恋观。在心理咨询中心的团体辅导室,由同一指导者完成9次干预(主要内容见表1)。每周1次,每次3 h,连续进行9周。每次辅导活动用不同的方式引出主题,然后采用价值澄清、游戏、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行为演练等方式,在接纳、支持、开放的团体氛围中,调动成员的参与性和团体的互动性,从而提高辅导效果。每次辅导结束要求成员写感悟日记,在活动中分享,巩固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具体方案见表1。

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ASLEC、SES测试,对照组在取得后测数据后进行一次关于“爱需要学习,真爱需要等待”的讲座,以期解决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并使用“团体辅导观点调查表”了解干预组成员对团体辅导的评价。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评分的组间、组内比较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ASLEC、S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而ASLEC的人际、健康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的SES得分高于团体辅导前,而ASLEC的人际、健康因子分低于干预前(表2)。

2.2 干预组对团体辅导的评价:

对自编主观问卷“团体辅导观点调查表”的分析显示,干预组成员对本次团体辅导持有积极的评价(表3)。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次团体心理辅导后干预组的自尊有显著提高,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人际和健康因子得分降低,心理应激减少,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但对ASLEC中的学习、受惩罚、丧失因子未产生显著正性作用,这可能与9次团体辅导结束正值期末考期带来的应激有关。实践表明干预组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健康状况,团体辅导能促进康复,降低人际关系引发应激量。提示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不仅对两性关系协调,对一般人际关系也有较显著的优化作用。综上,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团体辅导,对提高两往的技巧、正确应对恋爱危机,增强挫折承受力,理智处理爱与性的矛盾,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的原因有:一是满足了学生对两往知识、技能的渴求。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滞后与性生理发育,因异往问题而寻求心理咨询占较大比例,但大学教育中极少为两往及性心理发展提供指导和学习的机会。此外,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使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爱情观出现迷茫,增加心理健康的脆性,这需要师生在一个平等尊重的环境中对“真爱”做出澄清和反思。二是知易行难是青年学生的特点,团体辅导提供的人际互动、模仿,为其形成良好行为提供平台[19-20],为认知转化为健康行为提供了可能。正确的认知是心理健康的第一步,改变不合理认知结构,提高两往技能,可增强应对能力,团体辅导中成员健康乐观的言行可感染和带动其他成员[21],使行为与认知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团体辅导作为一门科学,必须遵循团体的原则;作为艺术,其活动安排需注重生动、情感与创造性。辅导者要有创造性地发挥个性特长,并与辅导风格和活动形式相结合。在活动的结构上,要注意理论探讨与行为演练相结合,团体活动与个人体会相结合;在活动安排上要张弛有度,从活动初的相识,到自我探索,再到后期交往情境的演练,必须创造条件使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在活动的设计中,感悟分享是重要的环节。它既可以检验辅导的效果,又达到同辈教育的目的,使之在“善解”中排解困惑,在“共情”中得到升华成长。

干预对象的收获与评价,证实该辅导对大学生异往、性心理发展、应激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肯定的效果。唯不足之处在于成员对“两往的技巧”、“失恋应对”单元提出时间较紧的意见。建议在完善干预计划时,应适当增加辅导的次数,以便成员在特定的场域和足够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技巧演练和经验分享,来提升干预效果。本研究为历时9周的干预性研究,因干预时间和样本量偏小,其远期效果有待随访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Murphy MC,Archer J.Stressors on the college campus:a comparison of 1985 and 1993[J].J college Stud Dev,1996,37:21-28.

[2]Armedi S,Gunthert KC,Cohen LH.stressor appraisals,coping,and post-event outcomes:the dimensionality and antecedents of stress-related growth[J].J Soc Clinpsychol,2001,(2):366-395.

[3]冯丽云,王宇中,吴国华,等.生活事件因素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4-6.

[4]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6):1403-1405.

[5]Misa R,MCKean M.College student' academic stress and its relation to their anxiety,time managnment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J].Am J Heal Stud,2000,16:41-51.

[6]徐长江,钟晨音.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100-104.

[7]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增1):168-174.

[8]李彦牛,王艳芝,孟海英.河北师范大学学生自我接纳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17-519.

[9]张林,车文博,黎兵,等.中国13所大学本科生心理压力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 27(5):387-391.

[10]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4-148.

[11]Green IW,Iverson DC.School Health Education[J].Ann Raw Public Health,1982,(3):321-338.

[12]Oumeish OY,Oumeish munity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J].Clin Dermatol,2004,22(6):533-536.

[13]刘永良,青少年和生殖健康教育动态和进展[J].中国性科学,2001,(10):7-10.

[14]刘贤臣.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6-108.

[15]季益富,于欣.Rosenberg M.自尊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8-320.

[16]黄月霞.儿童辅导与咨商[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5:157-158.

[17]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6):1142-1143.

[18]霍金芝.青少年性心理和发展及表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5):351-352.

[19]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0]王慧,孟婷婷,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31-1032.

第3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引言

从80年代初至今,高职教育可以算是一位仍在探索与发展中的青年人,由于高职院校的课程计划不同于普通高校,它强调职业性、实用性与岗位针对性,培养的都是专业技术性人才。然而,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使得许多高职院校在短时间内花大力气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没能同步学校的其他软硬件设施。诸如研究课题、培养方式、师资力量、学生素质与心理,甚至是校园安全等领域都存在着漏洞与问题。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校的一次又一次扩招,很多问题将会愈来愈明显。其中,大学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团结,而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于学校的安全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将以辅导员的身份对怎样进行校园安全管理的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一、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高等教育学校,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学校,认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是实施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亦是建设平安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生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它要求高校必须具备系统的安全管理的主体意识,符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制度及配套设施。合理的组织设置和人员配备、充足的资金投入、科学严谨的安全事故反应系统等因素。①

近年来,大学生校园治安、刑事案件的频频发生,越来越的校园安全危机事件受到了来自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一旦预防或是处理不当,将会给正常的教学及生活秩序带来严重的影响。预防工作是校园安全管理的首要环节,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指出“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而辅导员,作为战斗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指挥者与承担者,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同样的,对学生的影响也就最广泛最直接。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入学教育和日常普通教育等多方面措施,是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机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进社会而需要进行的工作。因此,作为学校第一道防线的辅导员,需要提升的安全空间很大。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安全素养

辅导员自身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素养,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大部分高职院校中负责校园安全管理的是保卫处,其他部门几乎不参与这项工作。但是,学生一旦遇上紧急或突发困难,第一个求助的往往是班主任或辅导员,笔者所带班级中就曾遇到过丢失钱包的事件,学生第一个打电话求助的是平日跟他们经常联系的辅导员。如果此时辅导员没有第一时间指导并教育学生做出合适的处理方法,那学生所损失的将会更多,除去钱财也将会丢失学生对老师及学校的信任感。因此,尽快且专业地掌握相关校园安全处理方法是辅导员的工作技能之一。

笔者认为我院的保卫处定期给相关辅导员进行谈话式的培训很有帮助,一来可以及时地掌握校园动态(学校组建的保卫武装QQ群会每天更新内容,第一时间将在校园里发现的可疑人员拍照分享),以便各系辅导员根据不同的内容及时展开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来定期开展这类活动,有助于各系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学习,及时更新有关安全知识的技能,也加强了辅导员对安全管理的正确认知,使得校园安全管理不再只是保卫处的工作,从而在各个方面确保学生的安全,维护校园的稳定。

三、提升辅导员的人文关怀

辅导员的工作可谓是繁琐而细小,其需要强大的责任感与职业素养。在处理校园安全事件时,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我系所开展的“幸福教育”主题活动便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教室中宿舍里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幸福感,这便要求每一位教师、辅导员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观点及权利。在安全管理中同样适用,辅导员该是学生在校园里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第一个掌握信息,提高危机预警能力。

如今的大学生心理构成复杂,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各种因素交织组合使得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精神生活。在建立了完善的学生档案之后,辅导员仍需要及时关注所带学生的最新动态,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②,培养其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心底热爱大学生活,热爱自己。

四、总结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近年来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这一块领域中更是需要加强认知与学习,因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是小事,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校园稳定、家庭幸福、学生个人成长的重大事宜。作为辅导员的我们,更应在其中发光发热,真正站好第一班岗。在平时的安全教育工作中积累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关爱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以自己的实际努力将“幸福教育”的理念落在实处,作用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相信一定可以减少或是避免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与校园的平安与幸福。

注释:

①汪建云.多学科视角下的高校安全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9).

②颜伟.大学生安全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2009,(17):93.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人们应付心理应激造成的压力,适应环境而是用的一种策略。大多在不知不觉地运用,可以使人们减轻由于心理压力或挫折而引起的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这是一种在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方式。

参考文献:

[1]汪建云.多学科视角下的高校安全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9).

[2]颜伟.大学生安全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2009(17):93.

[3]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学论文,2007(18).

第4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范文

本次守纪律树新风铭初心铸忠诚专项教育活动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加强辅警队伍管理,筑牢辅警思想意识,转变辅警工作作风,提升辅警警务技能为目的的,作为一名警务辅助人员,我做出以下自我剖析

一、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

本人在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敷衍应付,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感受不深、要求不严.在提升思想觉悟上随大流,缺乏创新,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有效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属于二十条重点整顿问题中第1条:对日常政治理论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滥竽充数、得过且过。

具体事例:政治学习笔记书写有时不及时不认真,在参加各项政治教育活动时,不认真,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得过且过问题严重,造成政治教育走过场,学习不深入,流于形式。

2.工作责任意识方面:

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对自身能力的进步不思进取,只能看到眼前不能想到长远,责任意识不足。属于二十条重点整顿问题中第4条:因循守旧、封闭保守,不思进取、看摊守业,缺乏创新精神。

具体事例:在站内工作中,有时没有主动的去学习本职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对于自身工作认识还不够,缺乏创新精神,只是按部就班的站岗换岗,很少思考自己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提高

3. 服务群众方面:

在平时工作中没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想着自己轻松一点,对待乘客的求助缺乏工作的热情,语言上不够规范。.属于二十条重点整顿问题中第10条:接待群众态度不热情,不使用规范用语,工作方法简单、语言生硬、态度敷衍。

具体事例: 在站内巡控期间,遇到乘客问路,有时把问题推给客服中心,没有表现出对群众的热情,没有耐心的指明方向,使得乘客不知所措,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敷衍了事,态度不热情。

4.内务管理方面:

对于警务室及休息室的卫生问题不重视,没有将卫生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能不做就不做,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想起来做卫生。属于二十条重点整顿问题中14条:文件、物品摆放杂乱,内部资料保管不严,宿舍区物品杂乱堆放,内务脏乱差。

具体事例:警务室及休息室内卫生较差,作为分队长也没有尽到自己的带头作用,其次,对于队员的管理方面较为松懈,警务室的卫生有时候民警说了才去做,没有主动去做卫生的习惯,文件柜的摆放也存在问题,首先是自己的思想意识没有看重,认为卫生没有那么重要,其次也导致了队员没有一个标准,大家都认为他也不做卫生,那我也不做这么一个心理,最终使卫生出现了脏乱差的情况。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思想认识方面:自我监督的能力有所欠缺,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明确,使得在政治笔记的抄写方面没有做到及时完成,并且对于其中内容一知半解。

2. 工作责任意识方面:车站人员较少,且问题不多,在思想上松懈,认为有问题找民警,与自己无关,这样的心态导致自己不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本职的相关业务知识,与民警缺少沟通,没有主动的去问有经验的老同志,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对于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还不熟练,常常是民警说了才去跟着做演练,并且没有领悟其中的重点,没有把工作的态度放好,缺乏创新进取的精神。

3. 服务群众方面:之前自己缺乏服务群众的热情,有时候因为对方对自己的不礼貌就不愿意回答乘客的问题,自己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造成了对群众的不热情。

4. 内务管理方面:由于自身的一些惰性,对于一些小事没有放在心上,卫生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也关系到我们在岗位上的形象,之前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三.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1.思想认识方面:增强政治意识,遵守政治规矩,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服务宗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的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加强政治修养和品行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放在首位。

改进措施:对于政治理论学习,根据所内的具体要求,一定确保自己按时按量的完成,时刻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抄写政治笔记,是所内领导和内勤为我们整理出来的,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更直接的去学习其中的含义,主动学习其中的内容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保证按照规定,完成相关任务,并督促站内全体队员,起到带头作用,确保东海路站不会因为政治理论学习上出现任何问题

2.工作责任意识方面:坚持工作务实求真,增强工作实效,要时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学习新理论、新方式,提出新举措,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改进措施:对于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项技能与业务能力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向有经验的民辅警学习,观察他们的处理流程,以及对待不同人群的不同的态度,多与所内相关人员沟通,在自己拿不准的时候第一时间通知所内,不能不懂装懂,也不能夜郎自大,时刻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不断的吸收,在业余时间多看一些法律法规以及应急处置的文章,做到有备无患,既然赋予了我们辅警一些权力,那我们必须要自身过硬

3. 服务群众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群众的求助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不能让群众心寒。

改进措施:在服务态度整治中,要针对服务当中存在的冷、碰、硬、顶等问题,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新风正气在全体辅警中开展文明用语培训,从动作、语言、表情等各个细微方面进行强化培训,努力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树立辅警好形象。我也要在未来的日子里热情对待群众的问题,不嫌烦不嫌累的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严格要求自己使用文明用语微笑服务,绝对不能出现冷脸语言生硬的不文明行为用高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树立好辅警形象不能给自己丢人更不能为派出所摸黑

第5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 面试焦虑;森田疗法;大学生;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055,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5-0375-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5.015

面试焦虑障碍(interview anxiety disorder,IAD)是一种非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是患者害怕限于面试这一特殊场合的单纯操作性焦虑。由于患者对面试场景过分的担心与恐惧,导致对面试场景的回避,或出现过分的紧张。其诊断标准为:①对面试场合呈明显持久的恐惧,在该场合出现焦虑;②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非广泛性SAD的诊断标准。

森田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非药物性心理治疗手段,用于改善SAD的焦虑症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1-7]。团体形式的治疗成为干预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典型代表是集团森田疗法[8]。但其实质是集体式一对多的心理治疗,忽视患者之间的团体动力作用。另外,已有研究未区分非广泛性SAD和广泛性SAD,症状的非同质性,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此外,研究者可能未注意研究者变量和评估变量对干预效果的影响[9]。

目前大学生面试焦虑的研究多现象学描述,尚没有干预研究。并且,提升森田疗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品格,也是森田疗法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10]。因此,本研究拟建立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Morita therapy-based group counseling,MTGC),发挥森田疗法对神经质症的文化优势,通过团体辅导营造高效的团体动力,探讨MTGC对大学生IAD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在某2所重点高校的三、四年级学生中,通过张贴海报、自由招募、会谈筛选面试焦虑障碍(IAD)学生。在校三、四年级本科生12170人(男7633人,女4537人),自愿应征121人(男63人,女58人)。一名精神科主任医师运用结构化面谈进行入组评定。入组标准:害怕仅限面试场合,符合DSM-Ⅳ中非广泛性SAD诊断标准,自愿加入并有强烈的改变意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有严重躯体疾病者,不合作者。最终入组41人,年龄20~24岁,平均(21±2)岁;病程0.3~5.5年,平均(2.6±1.1)年;起病年龄15.5~24.0岁,平均(18.6±3.9)岁;有共存其他精神病者2例,无共病者39例;依照社会功能诊断标准[11],评定病情严重程度,结果轻度11例,中度24例,重度6例。使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1人(女8人,男13人),年龄20~23岁,平均(21±2)岁;对照组20人(女7人,男13人),年龄20~24岁,平均(21±2)岁。

同时,榜样组由实验组组员选定,是实验组的学习榜样。入组标准:实验组组员心目中面试最自信的学生,自述无面试焦虑,学业优秀、心理健康。共入组21人(女6人,男15人),年龄19~24岁,平均(21±1)岁。

1.2 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方案

为了保证团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依照团体的正常大小(8~12人)[12],组员空闲时间是否吻合,将实验组分为2个团体:一个团体11人,一个团体10人。实验组接受每周1次,每次3小时,持续6周的团体辅导。团体领导者和助理均为心理学硕士、讲师,具有4年以上的团体辅导经验。对照组和榜样组不接受团体辅导。

根据文献综述[13-14]和了解的可能病理心理机制,以森田疗法为理论基础,合并部分认知行为治疗,在团体辅导的技术框架下[15],设计了具体方案(见表1)。

1.3 工具

1.3.1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S)[16]

评估症状改善程度。共28条目,分为回避、焦虑2个因子。每个条目1(无)~5(大部分时间)级评分。研究显示,其是评估中国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工具[17]。

1.3.2 自编自我量化报告

测量大学生面试焦虑的自我评价。结合团体目标及组员的症状情况拟定3个方面:面试自信、面试准备、就业目标。采用Likert 7点量表自我评价,1代表负性的不符合,7代表正性的最符合。

1.3.3 自编自我质性报告

分析大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团体后组员填写开放式问题。经过总结后,主要是4个方面的信息:面试焦虑的错误根源、面试的新态度、面试的新行为、努力的结果。

所有组员在团体辅导开始前、结束后及结束后2个月均填写SADS及自我量化报告,实验组在团体结束后填写自我质性报告及专家评估。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1.5录入数据,进行t检验、质性分析。

2 结 果

2.1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评分比较(表2)

2.1.1实验组、对照组组内前后测的评分比较

实验组SADS总分及2个因子分均是后测低于前测(t=-14.82,-11.15,-15.55;均P0.05)。

2.1.2 实验组与对照组、榜样组组间评分比较

在后测、追踪测试中,实验组的SADS总分和2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前测中,实验组SADS总分和2个因子分均高于榜样组。

2.2实验组不同时点自我量化报告评分比较

实验组自我量化报告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表3)。

2.3实验组自我质性报告情况

实验组在团体结束后的一周内填写自我质性报告,结果显示:18人在“面试焦虑的错误根源”上找到了答案,并调整了努力方向。如一些患者总结:“一开始努力的方向就错误了,面试紧张的根源在于太想消除紧张,反而忽视了该做的事”。17人在“面试的新态度”上坦然面对紧张,自然地面对自我的不足。如,“紧张没办法控制,情绪本位的生活体验给人带来了太多的主观臆断,比如我会失败等”。17人在“面试的新行为”上建立了“以事实为本位”的策略。如,“我会提前来到面试现场,微笑的面对竞争对手和面试人员,只要外表改变了,一切都是好开始”。16人在“努力的结果”上提升了自信。如,“我们的团体辅导本质就是行动的课程,只有踏实走过以后,才知道以前的懦弱”。

2.4专家评定情况

团体结束2个月后,1名团体领导者和1名精神科主任医师共同对实验组进行结构性访谈。评定分为治愈、好转、无效3个等级[18]。结果,21人中治愈16例(76.2%),好转3例(14.3%),无效2例(9.5%),总有效率90.5%。

3 讨 论

3.1 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首次将以森田疗法为基础的团体辅导应用于面试焦虑障碍的治疗,是森田疗法应用领域的有效拓展,也是团体干预的积极探索。面试焦虑障碍的发生机制符合森田神经质症的形成机理,患者具有完善欲望高等素质[19]。治疗关键在于通过团体打破“精神交互作用”的恶性循环,摆脱被束缚状态,形成“尽全力后情绪即自然”的心态,建立“以行动为本位、以结果为本位、以事实为本位”的面试策略。团体辅导第一阶段目标是“解”,即建立团体氛围,打破观念被束缚的机制,包括第1~3次活动,通过剖析精神交互作用,学会摆脱这种精神控制的方法[20];第二阶段目标是“做”,即建立森田式情绪和行动,并调整面试策略,包括第4~5次活动,通过行为作业的演练,交流团体经验,初步建立新面试目标;第三阶段目标是“融”,即分享成长,从他人角度思考,包括第6~7次活动,通过沟通练习,打破自我中心本位。

团体辅导的最大挑战是患者虽然理解不合理症状但无法摆脱,所以采用了附加奖惩条件的行为作业 [21]。通过收取保证金、运用家庭作业、树立面试榜样等策略促进大部分患者“一心一意”投入团体。少数患者评定为“无效”。一方面,可能与团体辅导方案、团体领导者专业水平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患者合并有其他神经症,这启示并不是所有患者通过这种方法都能得到帮助。

3.2 团体辅导治疗效果的评估

研究效果的评估是多维度收集证据的过程[22],所以本研究采用了心理问卷测量、患者自我评价、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这些事实证实治疗取得了效果。但本研究的疗效评估者也是治疗实施者,是否存在实验者效应而影响疗效评价,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重视。

另外,受大三、大四学生学习任务所限,追踪测试距离后测仅为2个月。时程是否影响治疗效果,行为改变是否能稳定保存[23],样本量(n=21)和高校类型(985高校)是否影响研究的外部效度,还需要深入地探讨。此外,探索其他的干预方法如药物治疗,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勤峰,田明萍,路英智.社交焦虑障碍的森田疗法与药物治疗[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429.

[2]冯媛,肖融,邱昌建,等.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的社交焦虑障碍集体心理治疗对防御机制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9(6):1018-1022.

[3]杨兴洁,施旺红,宋丽娜,等.社交恐怖症集体森田疗法的疗效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1):39-41.

[4]Baer S,Garland ZJ.Pilot study of community-ba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for adolescents with social phobia[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5,44(3):1258-1264.

[5]Gallagher HM,Rabian BA,McCloskey MS.A brief 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for social phobia in childhood[J].J Anxiety Disord,2004,18(4):459-479.

[6]刘兴华,钱铭怡.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6):431-435.

[7]Turk CL,Heimberg RG,Hope DA.Social anxiety disorder[M].∥Barlow DH,eds,Clinical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s:a step-by-step Treatment Manual.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1:114-153.

[8]施旺红.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13-232.

[9]吴娜娜,严由伟.中国七种心理卫生相关杂志心理干预研究模式及其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4):314-315.

[10]裴学进.森田疗法的可能发展方向――从“为所当为”到“为所乐为”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3):162-165.

[11]许又新.神经症[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46-155.

[12]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2-151.

[13]杨海晨,余常红,胡纪泽.社交焦虑障碍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65-666.

[14]刘东台,李小健.社交焦虑障碍发展成因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5):376-381.

[15]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72-375.

[16]马弘.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1-244.

[17]彭纯子,范晓玲,李罗初,等.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在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4):279-281.

[18]高良武久.森田心理疗法实践[M].康成俊,商斌,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7:86.

[19]大原浩一,大原健士郎.森田疗法与新森田疗法[M].崔玉华.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1.

[20]田代信维.焦虑与心理冲突[M].路英智.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70-79.

[21]Eysenk HJ.The learning theory model of neurosis:a new approach[J].Behav Res Ther,1976(14):251-267.

[22]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8-41.

第6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 为兵服务;心理辅导站;特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文章编号:1005-619X(2007)05-0276-03

对特勤部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落实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印发的《关于重视做好基层部队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的意见》,是军队疗养院工作规范中的一项内容,对于改进疗养服务模式,提高疗养质量,加强疗养员的政治思想工作,特别是空中防线有一定意义。对特勤部队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全军还没有一套可行的方法,疗养院与特勤部队联合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以集中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对特勤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军还是首次尝试。

1 疗养院与特勤部队联合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随着国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军队技术装备不断更新,未来战争特殊环境对特勤人员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对特勤人员尤为重要,许多事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空军某部在双座机飞行时,飞行员发现飞机出了一点故障,前舱飞行员遇事慌张,不经思考,毫不犹豫的跳了伞,而后舱飞行员沉着应对,安全的把飞机开了回来 。这是一种典型心理不健康的表现,遇到问题情绪极不稳定,不能冷静处理,没有考虑是否需要跳伞,即使跳伞也必须是后舱飞行员先跳,前舱飞行员后跳。这种心理状态在单座机飞行时就会造成严重的飞行事故。资料表明60%以上军人存在心理压力,其中20%心理压力较大[1]。特勤人员心理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军建设的质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官兵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健康的特勤群体,教育的目的是预防保健,它是部队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于配合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部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保障部队战斗力有积极的影响,对于部队管理、安全稳定也有一定作用。

2 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主要任务

2.1 定期在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年为部队上心理健康教育课1~2次。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是健康的群体,并不是部队心理问题严重才需要心理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预防保健,提高部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保障部队战斗力。

2.2 为部队官兵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利于部队在战时或平时的训练中对每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全面了解。

2.3 在心理辅导站建立心理咨询军线电话,使部队官兵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预防不安全事件发生。

2.4 对部队中参与心理辅导站的相关人员进行心理知识培训,让更多的人员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

3 心理辅导站的形式

3.1 我院成立特勤部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体现了我院面向部队、为兵服务的办院方针,体现了特勤疗养院为特勤服务的特色。

3.2 以军区范围内的各空军、海军航空兵飞行团或海军各潜艇为单位联合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先建几个,逐渐铺开),依托部队的卫生队或航医室开展工作,与部队的政治部门密切配合,不单独配置人员和设备。与上级领导部门特别是“三战办公室”取得联系,争取上级支持。

3.3 联合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对部队有利,对疗养院有利,这是一个新举措,更是体现为兵服务、保障战斗力的一种有效尝试。我院领导须与部队领导签订相关协议,使心理健康教育从组织上、制度上得到落实。

4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

针对部队官兵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准备授课内容,集中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每课时间为一个半小时。电脑幻灯投影课件力求艺术性强,方法新颖、资料翔实,课堂语言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实际,使部队官兵爱听、听得懂、记得住,真正从心理上受到教育。课后征求意见,力图不断充实和改进,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完善。自制心理教学幻灯片课件20余部,每部幻灯片讲课时间在1~1.5小时,包括军人心理健康(主要讲述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心理疾病(主要讲述心理疾病的分类、表现和诊断),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巧,心理疏导和压力的心理调试,心理战(主要讲述国内外心理战的状况和心理战的开展方法)及战前心理教育和战时心理防御等内容。课后了解情况,开展以集中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形式很新颖、有创新,充分体现了特勤疗养院的医疗特色,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很受特勤疗养部队欢迎。

5 建立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5.1 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政治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两者必须紧密结合,相互统一[3]。通过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认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5.2 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军事训练工作结合起来。特勤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心理上常承受着比常人更大的心理应激[4],对他们的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有个性病态心理特征的人员不能从事特勤工作。现代战争既是高技术的对抗,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敌对双方心理的对抗已经不分平时和战时,甚至早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十分重视心理防御训练,再强大的军队,面对战争的血腥与残酷,都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有17.5万人因心理崩溃而投降,美国有5万多官兵患上由疲劳、失眠、记忆力衰退等生理不适引起的心理疾病,造成严重的非战斗减员[2]。所以必须开展心理战有关知识、战前心理教育和战时心理防御等内容的教育,提高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对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第7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压力调整

作为一名高职学院的年青辅导员,面对现在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些甚至素质较差。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作为一名年轻辅导员,工作经验不足,处理问题时想的不够全面,在工作过程难免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压力,但是年轻辅导员还是要积极面对,争取把辅导员这项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

1 年青辅导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压力

1.1 学生难管

学生特点:①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没有考上理想大学心理迷茫感到失意,而高职院校一向都被他们排斥在外,最终不得已来上高职院校,心中充满委屈和不满,与理想学校相比更是相差太大,不服气、失落感、失意肯定会有的;②学习没有动力,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和耐心,欠缺进取精神,很现实,对学习有厌恶态度,学习风气很差,上学的目标模糊,更没有合理的规划学业,旷课、逃课根本不在话下。③思想消极,没有进取心。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父母离得远,少了父母的照顾,有的学生如脱缰的野马,无人能管;有些学生受周围环境影响,只看到社会阴暗面,产生悲观情绪,并影响自己的学习。④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现在学生基本是90后,大多数是在温室中长大,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当要他们要独立面对学习、生活、交友、感情、经济等问题时往往显得比较脆弱,表现出种种心理障碍,如烦躁、郁抑、孤立、愤世嫉俗、思想偏激等现象,令辅导员纠结头痛。

1.2 辅导员工作量过大

辅导员特别是年轻的辅导员更要到学生工作一线,每天要检查早操、晚自习、宿舍卫生、学生人数、请销假、假期管理区向登记等、暑期社会实践锻炼的检查,还要以保证学生到课率,要保证班风、学风、学风班风不好怪辅导员没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辅导员还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否思想有过激行为或想不开,要尽快了解详情,还要设法为学生保护个人隐私;面对学生旷课、卫生不合格,要批评学生所犯错误,还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自尊;要响应学校号召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大力搞课外活动,还要保证人身学生安全,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要关心每位学生学习和生活,心理和生理健康,否则会认为辅导员不称职,只要提到学生名字辅导员心里都会一紧,凡是涉及学生的事情都要找辅导员。辅导员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心理压力极大。

1.3 双重角色的矛盾

一是辅导员在学生面前是老师,是一个管理者,有一定的师道尊严和威信,但在高职院校里,有不少数学生不服辅导员管理,有些学生从没有打扫教室和宿舍卫生的习惯,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公寓检查卫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然而少数学生故意和辅导员特别是年轻辅导员唱对台戏。辅导员为了管理学生,耗尽了精力和时间,但现在的学生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向上级投诉辅导员,这使辅导员难以得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社会的肯定,从而使心理焦虑,产生心理压力。二是辅导员面对学校院系领导又是一个被管理者,要做好办公室内勤工作,要花大力气和时间应付上级领导不断布置的工作任务,还要没完没了接受学院学生处下达的的工作,院系分配的各种各样检查、评估、考核、填报资料、写工作计划、总结等等,还要处理办公室日常事物。年轻辅导员刚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却要在两种角色中变来变去,对工作前景并不乐观。

1.4 职业安全危机

在学校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和教学而开展,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辅导员通常被认为是管理学生后勤工作的,不被学生、领导、家长重视。而在学生管理中辅导员又处于最底层,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依靠辅导员来实施开展,为了保障学生不出事,还常常给辅导员施加压力,学生有点事就找辅导员,辅导员被誉为是学生的“超级保姆”,学生的吃、喝、住、行、学习、安全、卫生等等都要管理,没有前途,搞不好还被学生家长抱怨,不被理解。年轻辅导员工作再努力,但经验不足,有些事情处理稍有不慎,不能保证成百上千的学生不出意外,一旦事故发生,首先责问的就是辅导员,正是这种对工作中未来不确定事故而忧虑的正是辅导员职业压力。

1.5 个人生活与工作冲突

作为年轻辅导员除以上压力还有自身的待解决问题与工作的冲突,刚刚大学毕业不久,接着就要考虑个人问题:准备恋爱、结婚、生子等等现实问题。这些事情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但在工作中辅导员常常要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督促、管理学生。再比如5・12大地震,禽流感等大的事件面前辅导员又必须在学生公寓值班,没得商量,这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但是家里老人和小孩怎么办?跟着一起在公寓值班?年轻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辅导员的工作时间与平时休息时间就会发生冲突,与家人、朋友、亲戚疏远,不能感受家庭温暖,没有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有时候哪怕是刚把饭端上桌子,小孩生病住院,只要是学生的问题,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其他问题,辅导员就要到现场,经常处于这种工作状态,可能会导致家庭出现裂痕等。

2 年轻辅导员面对职业压力应如何调整

2.1 改善社会环境。

2.1.1 要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一种信任、理解、支持的环境氛围。给辅导员制定工作目标时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高不可攀,应当合理且符合实际。上级领导应当对辅导员日常工作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加以注意并及时予以表扬,以提高其工作成就感、增强其工作动力。这样,辅导员才会有职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才会把学生工作当作一项有前途的事业、职业、专业去做。

2.1.2 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明确辅导员的任务分配,详细阐明其工作角色和责任,避免角色模糊与分工不明确。学生工作涉及到思政、社团、学籍、学习、安全、生活、心理、后勤等各个方面。应当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理顺辅导员管理体制、理清学生处与院系对辅导员的管理责任,避免出现冲突的情形。制定良好的辅导员工作条例,使辅导员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1.3 经常进行专业化的辅导员培训。要为辅导员制定专业的发展路线,使辅导员能够明确其职业发展目标,进而激发其职业发展潜能。辅导员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兴趣爱好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学校应当尽可能地为辅导员的工作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辅导员不仅仅要做好学生工作,而且还应承担与学生工作相关的教学任务与科研工作。

2.1.4 客观评价辅导员工作。首先,辅导员并不是一定要帮助学生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而是激发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平常发生的问题,而不是将所有事情都揽在辅导员身上。如果没有学生自己的自我调节,辅导员什么事也做不了。其次,不能对辅导员工作过分追求完美。要克服对辅导员工作完美主义倾向、树立正确的助人目标,要正确地评价自我、热爱辅导员本职的工作。

2.2 辅导员要进行自我调整。

辅导员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且难以释放时,不仅社会、学校和组织要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其心理压力和负担,年轻辅导员自身还必须提高对职业压力的应对能力,及时进行调整。

2.2.1 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工作心态。辅导员应当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应对各种压力。一是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不但可以使人的生理机制保持和谐,同时也是一种减轻精神压力的有效方法。它可以使人分散注意力,让人从身体或情感上的紧张中放松下来。因此,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身心健康。如果辅导员在学生军训中坚持不了严格的军训锻炼,在实践课程中不能和学生一起在工地实践锻炼,如何能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二是要正确地了解自我、认同自己的辅导员身份,职业性质,不要被负面评价所影响,悦纳自我,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2.2.2 要适当进行自我反思。指通过对辅导员工作过程的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生事务管理的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把自己情绪带到工作中,采取合理有效的学生事务管理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反思,特别是年轻辅导员包括记录自己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的经验、心得,还要与多和有经验的教师,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探讨学生管理工作遇到问题,对问题共同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和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等。

2.2.3 有效积累职业能力和助人智慧。年轻辅导员应当多看一些有关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书籍、多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了解时事政治,及时把握方针、政策,以积累自己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增强自信、提高工作效率。

2.2.4 生活时间的管理。对于刚进校不久的年轻辅导员来说,绝大多数都是将醒着的所有时间几乎都贡献在自己工作上的人,并且24小时手机处于开机状态,可想而知,一旦这占到生命大部分的时间带来的压力、焦虑、愤怒和犹豫,很快就会成为人生之中的一个重大危机。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之余要花时间去休息、去享受家庭生活和温暖、享受个人时光,这不但能够减少职业压力的绝对数量,而且可以运用家庭、亲情、社会支持系统去抵抗和削弱已经形成的压力。

面对辅导员工作职业压力如何做心理调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积极的认知能使人增强自信心,从而精神饱满。学生工作内容的不断增加给每位年轻辅导员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和发挥自身能力的平台,如果真正把工作做好了,以全心全意培养学生成才为目标,把辅导员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职业,那肯定能带动和影响一批批的学生成才,学生和社会对辅导员的认同度就会大幅度上升。那时候辅导员将是学生终身难忘的良师益友。我现在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希望所有的辅导员同志都能正视自己的立场,把心思真正放在学生身上,那样高校的教育事业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辅导员要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扬长避短,学会制定现实可行的、具有灵活性的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取得的部分成功表扬自己,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善待自己。

参考文献:

[1]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67-572.

[2]高凯.大学生信心危机的表征、归因及疏导[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6).45-48.

[3]陈永森,邱海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21(4).111-114.

[4]郑辛酉.高校驻城郊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4).52-55.

第8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 教学工厂心智培育管理

新加坡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由于政府的重视,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教学工厂”理念享誉全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对学生心智的培育与管理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在新加坡的多次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迈入发达国家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高职毕业生理想综合素质比较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对毕业生的理想综合素质的要求具有创新能力、开发能力,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基础与多层面的技能,有勇于执行的态度,有终身学习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国民教育的认同,毕业生各方面均衡发展,具有优雅素质。

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两者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其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要求毕业生热爱祖国,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不同之处在于国情不同,南洋理工学院对毕业生有终身学习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我国要求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二、新加坡学生心智培育与管理方法

1.对学生进行全面与个别辅导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个人导师计划、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学生互助计划对学生进行全面与个别辅导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1)个人导师计划。导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院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南洋理工学院1个导师辅导24个学生,导师全由学生教师兼职,全校有2位全日制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安排活动,一般1个月1次。活动的主题:第一年为认识学院,第二年为积极参与,不能作旁观者,第三年为面向未来。

(2)学生心理辅导服务。专业心理辅导服务可以通过个人辅导服务、家庭辅导服务等完成,学校开展各种专题讲座,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人际关系、就业、考试压力等完善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情感、自我意识。不仅使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而且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面对社会。

(3)学生互助计划。发挥同学间的互助精神,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

2.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是必修单元,没分数等级,但必修合格。目的在于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及学生对于未来的信心。通过新加坡的奋斗史加强对学生的心智教育。树立“新加坡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归属地;我们要维护各族和宗教和谐;我们拥护任人唯贤及推崇廉洁;没人亏欠新加坡,我们要自力更生;我们要全面防卫我们的家园,包括了社区防卫、经济防卫、军事防卫、心理防卫及民事防卫;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信念。

3.职业与竞争能力培养

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工厂”的课程实施模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求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精神。学生通过企业实习、海外实习与交流及各种竞赛活动如国内外技能竞赛、陈嘉庚青少年发明竞赛、世界机器人竞赛、世界技能竞赛等培养学生的职业与竞争能力。

4.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通过各种团体如学生理事会、专业学术团体和非学术团体,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区服务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陶冶身心。各种乐团如交响乐团、华乐团、六弦琴组、口琴组、钢琴组、合唱团等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各种民族民间活动如龙狮队、舞蹈团、舞台演艺团等培养学生热爱各民族的文化。通过参加华族文化团、印度文化团、马来文化团、外国舞蹈团等融合各民族文化。通过大使团、国际学生会、国家青年成就奖学会、德国文化学会、法国文化学会、日本文化学会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参加网际网络学会、现场音响组、化装艺术组、摄相学会、摄影学会、天文学会、学生军、环保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各种社会活动能力。新加坡的国家青年奖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自己、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学生参加各种探险活动:如南洋理工学院探险园,国内外外展学校活动拓展视野、开阔眼界,培养自信心、团队精神、冒险精神和领导才能。学生参加各种体育与运动团体如乒乓、篮球、羽球、壁球、网球、排球、曲棍球、板球等,参加田径、长跑等活动,锻炼身体。学生积极参加脑力思考象棋、围棋、国际象棋、拼字游戏等活动,培养战略性与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学生参加水上运动团体如独木舟,龙舟,游泳,水球,救生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参加各种武术活动如中华武术,马来武术,合气道,柔道、跆拳道、剑道等培养学生对民族武术的认同和健全的体魄。通过关怀与社区服务,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均衡的教育环境,强健体魄,各种保健与竞技活动,各项体能测验等使学生在校能培养和发挥各种潜能。

5.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在开放性的校园内,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谐的人文环境,使整个校园充满动力,并且给每个学生无限的机会。

三、小结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心智的培育与管理上有其独特之处,可借鉴的经验很多。以学生为主体,从各方面、各环节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以及创新技能。这些对我国高职教育有很高的借鉴作用,通过全社会的公共努力,现今新加坡高职教育的成功也就是我们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8.

第9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范文

经过系统的培训,朋辈辅导员胜任力、自我效能感和健康水平均有显著性提高,证明朋辈 辅导培训内容和方法是有效的,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心理疗法;精神卫生;教学;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61.5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8-0707-03

Study on Effect of Peer Counselor Psychological Systemic Training in University/

ZHONG Xiang-yang, HU Hao-min, CAI Xiu-jua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5106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eer counselor psychological systemic training in university,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oun seling and consultation. Methods A sample of 39 peer counselors were evaluated by the questionnaire of competence of peer counselor, GSES and SCL-90. Results After the training,the score of competence of p eer counselor was higher than before(P<0.001),while the score of GSES and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were lower(P<0.01).Some factors of SCL-90 scored lower(P<0.05),such a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phobic anxiety,depression,o bsessive compulsory and psychoticism.Conclusion The competence, mental health and general self-esteem of peer counselors show significant impr ovement after psychological systemic training. The peer counselor psychological systemic training is effective.

【Key words】 Psychothe rapy;Mental health;Teaching;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简称“朋辈辅导”)改变了只有专业心理咨询师才开展助人活动的 状况,让更多的学生成为高校心理咨询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心理教育的主动性。由于具 有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较快的特点,在心理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1-3 ]。朋辈辅导是由受训或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过程,相对专 业心理咨询而言,被称为“准心理咨询”(Paracounseling)或“非专业心理咨询”(Para professional Counseling)。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朋辈辅导实施的重点步骤和关键环节是 有针对性的培训[4-6]。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培训体系成为朋辈辅导工作的 重要内容。本研究依据国外相关研究和临床经验,设计了较完整的朋辈辅导培训体系,并通 过评估培训效果探索其有效性,旨在为高校朋辈辅导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和可操作的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华南地区某高校同一学院经过面试初步入选的42名学生朋辈辅导 员,有效人数39人,问卷有效率为93%,其中男生18名,女生21名;三年级学生7名,二年级 学生16名,一年级学生16名。年龄(20.73±1.02)岁。

1.2 研究工具 自编朋辈辅导胜任力问卷,共16道题,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 ,主要调查学生对朋辈辅导工作的正确认知和胜任程度,得分高表示对朋辈辅导的认识更科 学,胜任力越高。该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71,有较好的初步效度,与GSES和SCL-90有 显著性相关(r值分别为-0.57和-0.58,P值均<0.00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7],用于测量一般自我效能感,为Schwarzer等编制 ,有多种文字的版本,本研究采用Zhang & Schwarzer(1995)完成的中译本,共10道题, 均为李克特4点量表,总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低。

症状自陈量表(SCL-90)[8],用来复查和评定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共90道题, 分为10类因子(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 性、其他),包含广泛的精神病状内容(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按5级评分。

1.3 方法 按培训计划主要采用团体活动形式进行,包括个人分享、小组讨 论、团体游戏等。课程分10个单位时间进行,每单位时间为3 h,1~2单位时间/周,为期6 周。数据采用SPSS 10.0处理。

2 结果

2.1 朋辈辅导胜任力 见表1。

2.2 自我效能感 培训后自我效能感问卷得分为(16.28±3.59)分,显 著低于培训前的得分(17.85±3.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P<0.01)。

2.3 症状自陈量表 见表2。

培训后朋辈辅导员的SCL-90总分显著性低于培训前的得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 、恐怖、精神病性和偏执等因子得分培训后显著低于培训前,躯体化、焦虑、敌对、其他4 个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朋辈辅导培训体系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培训,朋辈辅导员对 朋辈辅导的胜任力、自我效能感和健康水平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朋 辈辅导培训体系是有效的。此次朋辈辅导培训体系内容主要包括朋辈辅导的基本概念与定位 、人格理论和辅导技巧、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分析、精神疾病和危机的识辨与转介、朋辈 辅导员自我成长等部分,主要采用团体活动形式进行,综合运用了个人分享、小组讨论、团 体游戏等方式,目的在于初步建构朋辈辅导员心理咨询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促进学生朋辈 辅导员自我成长,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表3)。本研究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 [9-10]。科学有效的朋辈辅导员培训应有3个重点:第一,采取小组或团体培训的形式 来开展,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方式,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进行,充分调动团体的资源促进 朋辈辅导员的成长;第二,培训内容注重科学性与实用性结合,初步构建辅导的知识与技能 体系,深入浅出,结合个案和朋辈辅导员自身发展来展开,促进自我认识,增强对辅导的信 心;第三,运用心理测验手段进行效果的评估,不断总结和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增强培训 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尤其是通过心理测验使朋辈辅导员的培训与选拔、督导更好的衔接。

3.2 朋辈辅导在高校中的推广价值 有研究认为,朋辈辅导是社会工作模式 在高校心理教育中的运用,推动了高校心理教育的纵深发展,有利于克服高校专业心理咨询 不能满足需要的现状,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心理教育的主体作用,形成“自助―助人―互助” 的机制[2]。国内有关研究发现,多数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最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找 帮助,极少数人寻求专业的帮助[11]。所以,朋辈辅导逐渐受到重视和运用[ 12-13],应成为高校心理辅导重要的形式之一。如通过朋辈辅导员对高校“三困生”进 行个案工作,可以扩大心理教育的服务对象,相对于专业咨询而言,更能为这些有需要的群 体和个体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扶植。高校朋辈辅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员的 招聘、培训、选拔、跟踪、管理、督导等环节,其中培训是关键环节。科学有效的朋辈辅导 培训为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证明,朋辈辅导培训体系是有效的,因此,朋辈辅 导在高校的推广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朋辈辅导为当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 如何在本土实践中发展与创新该模式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致谢:感谢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3级社会工作专业何丽静、余欣、陈慧 敏、陆静华、林慧贤等同学的协助。)

4 参考文献

[1] 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运用.教育评论,2003,6:49-5 1.

[2] 高万红,杨婉秋,马晖.朋辈辅导在高校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王思斌.社会工 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3-2004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6:99-107.

[3] 吴代莉.心理委员制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63 -64.

[4] 李小鲁.从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看广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高教 探索,2006,2:12-17.

[5] 向光富,向靖.让同辈辅导在大学推行.中国心理卫生,2004,18(12):858-860.

[6] 张淑敏.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6,83(1) :100-110.

[7]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42-46.

[8] SCHWARZER R,ARISTI B,IWAWAKI S,et al.The 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b eliefs: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Indonesian,Japanese,and Korean versions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Psychologist,1997,40:1-14.

[9] 伍翔,陈国梁.朋辈心理咨询员训练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深圳职业技术学报,2005,4( 2):88-91.

[10]崔建华,许素萍.高校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内容与方法研究.国际中华应 用心理学杂志,2005,2(3,4):167-170.

[11]李华香,钟向阳,余善.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调查.青年探索,2006,133(5) :15-17.

[12]李旭新,冯尚飞.朋辈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辅导中的应用性研究.青少年研究 :山东省团校学报,2000,9:38-39.

[13]黄志坚.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开展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深圳职业技术学报,200 4,3(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