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土空间管控范文

国土空间管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土空间管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土空间管控

第1篇:国土空间管控范文

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意义

1、国土空间规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国土空间规划就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而提出的,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内容予以明确。在《若干意见》中再次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扩张型、粗放式、唯增长论的发展方式造成了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局面,直接关系到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新时代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任务。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且强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制,量水而行,保护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好修复,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将其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提高科学性”的重要内容。并且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以此对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念,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些要求既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手段,同样也是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保障。

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通过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对国土空间这一稀缺资源在多种可能使用之间进行配置,并且通过对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空间管制来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应当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整套的评价标准和操作规则,从而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2、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手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直面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通过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有效配置各项发展资源,促进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生产力、全要素效率,而不是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提升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从而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给人们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国经济现在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就要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建立在劳动力、土地和环境低成本的基础上各类生产要素不断扩张型投入的发展模式。但经济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转型的过程也充满着反复、危机和痛苦,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仍惯性式地发挥作用。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国土空间资源的配置、管控,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发挥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推动、促进、保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如习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所强调的:“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土空间规划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区域协调、城乡融合,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着力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续历史文脉,加强风貌管控,突出地域特色。坚持上下结合、社会协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发挥不同领域专家的作用。运用城市设计、乡村营造、大数据等手段,改进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3、国土空间规划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回顾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和经验之后,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质就是是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不断提高国家治理的执行力和效能,改变我国现代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中碎片化、短期行为、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以及由此带来的治理成本高、效率低、矛盾多的弊端。这种现象在空间治理方面同样存在,正如《若干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国土空间承载着社会经济的各项活动,相互之间相互协同又相互作用,因此只有建立统一的规划体系才能保证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若干规定》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是保障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由此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到,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承载着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实现的重大职责。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并构建起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五级三类”空间规划体系。在规划的内容上,“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性,自上而下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对空间发展作出战略性系统性安排”各层级的规划要“明确规划约束性指标和刚性管控要求,同时提出指导性要求。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提出下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分解落实要求,健全规划实施传导机制,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另一方面,要“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统领各类空间利用”“按照谁组织编制、谁负责实施的原则”,落实规划实施的主体责任,并提出“严格执行规划,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久久为功,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防止出现换一届党委和政府改一次规划。下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服从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坚持‘多规合一’,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有关技术标准应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存在主要情况及问题

1、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如下:各种规划职能分工不明晰,从空间规划发展历程来看,由于不同部门的规划顶层设计不同,他们的侧重点也不同,就如同空间规划的初期,主要就自然资源进行探索并对其进行功能分区,但是这样的空间分区会导致综合性国土空间规划不足,各类的规划职能不清,我国的国土空间分区在国家和省级层面以上构成了城镇体系规划,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三种分区方式,再者在国土空间分区过程中,各部门各司其职,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差,对经济社会与社会发展的规划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政府上层建筑决定的,这些以经济社会为代表的规划层的空间性的内容较少,这些层面的空间规划专业性强都是由负责部门进行组织编制,但是他们的各司其职缺乏协调性。

2、规划上下层及功能存在的交叉,随着规划层级的不断增多,规划过程中简单重复现象较多,因为在工作中这些层级的差异性较小,所以不同层级间重复功能多导致效率低下,规划不合理,另外除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外在其他规划的工作中,上下级的工作不明确,上级规划对下级的规划的约束性较弱,对下级规划指导性不强,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是通过从上级到下级的层层指导与约束,但是其他层面如经济社会层面,自然资源方面体现出的上下级指导功能较弱,约束力不足。

3、规划实施机制与法制化的规划建设有待提高,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并且规划实施机制有待健全,目前我国现在的规划类型几乎是编制实施与监督三位一体,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和制约机制,公众无法积极参与其中,并且随着我国规划类型不断增多,政府的审批工作也越来越多,这与政府进行改革的初衷不符,有待寻求新出路。

三、新时代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方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安全发展。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有效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抓手,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合理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之间的关系,促进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国土空间资源,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加快国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1、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管控。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约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治理导向相结合,坚持底线思维,优先布局关系区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命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传承等国土空间,协调衔接三条控制线划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保障科学发展目标的落地,通过国土开发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完善人地挂钩机制,协调优化各类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助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坚持顶层引领,统筹配置。

坚持全域规划,统筹考虑城乡和区域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促进生态健康、生活宜居、生产便利的要求,统筹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形成功能清晰、协调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4、坚持前瞻布局、用途管制。

根据全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等关系,处理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关系,统筹考虑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需求,保持规划前瞻性和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将用途管制制度扩展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自然生态空间。

四、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服务组团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开展前期评估,全面掌握“多规”的差异。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角度出发,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系统性分析评估,对现行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空间性规划进行综合性、系统性评估,科学分析“多规”差异,全面掌握现行各类空间性规划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加快推进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夯实基础。

2、注重“多规”有效衔接,摸清全县国土空间底数。在科学分析“多规”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全新定位,充分利用农村地籍调查、“三调”等调查成果数据,全面摸清县级国土空间的底数,切实做好现行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空间性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突破自然资源领域各类国土性规划的“壁垒”,形成“多规合一”的格局。

第2篇:国土空间管控范文

 

一、项目名称

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专项经费。

二、立项依据

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 2019〕3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要求,我局须开展编制《昆明市五华区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工作。

三、项目实施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自然资源局。

四、项目基本概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统筹优化五华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整治格局,提升区域国土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支撑五华区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人文魅力核心区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等省市文件及要求,在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为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五华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任务。

五、项目实施内容

(一)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

1.以五华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结合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评估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空间类规划及相关政策实施情况,评价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趋势变化、结构布局、使用强度和效率,评价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状况,分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开展国土空间风险评估。分析资源环境、人口经济、重大设施等要素与国土空间利用的关系和特征,分析城市的发展阶段及未来经济转型发展、人口与社会需求变化的确实,基于科技进步、气候变化等因素,开展多情景分析,研判未来自然资源以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在生态保护、人居环境、空间安全等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识别核心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开展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工作的函》以及云南省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开展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评估划定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将三条控制线作为城市发展的刚性底线,将自然保护地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严格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三)做深做实前期专题研究。

在双评估基础上,结合五华区发展实际情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重大问题前期专题研究。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重点对区域产业发展、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专题、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资源保护利用等影响全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专题研究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面上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应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为支撑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打好基础。

(四)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编制。

在双评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及重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云南省、昆明市相关技术要求开展五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成果的编制工作。重点明确:

1.制定规划目标和战略。明确五华区发展定位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明确五华区在落实国家、省和市重大战略部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主体功能区要求,结合全区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发展趋势、自然人文特色综合确定五华区总体发展定位。围绕“两个一百年”“三个定位”、云南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奋斗目标、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五华区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人文魅力核心区战略目标,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明确五华区在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所处的地位、作用及承担的主要职能,突出城市特色,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落实上位规划的约束性指标要求,从底线管控、结构效率、生活品质三个方面,制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规划目标和约束性的量化指标,提出规划规划近期(2025年)、目标年(2035年)的规划目标。制定五华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按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结合五华区自然资源禀赋,分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重大问题、面临挑战与机遇,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战略要求,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关系,合理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战略。

2.构建全域国土空间格局

(1)总体格局。落实国家、省和区域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为基础,明确“山水林田湖草”等保护类要素的管理边界和城乡、产业、交通等发展类要素整体布局,保障国家重大战略落地,体现全域分区差异化发展策略,构建城乡融合、区域一体的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2)区域协调。落实上位规划提出的区域协调要求,加强与周边市(县、区)发展思路的衔接,制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等区域协调发展策略和措施,积极提出跨行政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内容,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3)分类管控。结合五华区实际情况,分别构建生态格局、农业格局、城乡发展格局、安全格局、特色空间景观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及其他必要控制线,明确底线约束和管控要求。

(4)合理划分国土空间规划分区。统筹建设空间和山水林田湖草非建设空间,遵循用途主导功能的原则,合理划分覆盖全域全类型的国土空间规划分区,调整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利用格局,实现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分区管制,严格落实国土空间分区管制制度。在全区范围内划定城镇建设用地、战略留白用地、有条件建设区、对外交通用地、对外交通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水域保护区、林草保护区和生态混合区等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5)统筹安排建设空间。统筹划定全区城乡建设空间,增强规划调控的弹性,划定有条件建设区,在不突破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或机动指标落地。划定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保障对外交通地、水利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等用地需求。

(6)统筹“山水林田湖草”非建设空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和要求,系统梳理现状非建设空间内各类用地、设施之间的矛盾,加大对非建设空间用地治理和土地腾退整治力度,实现对全域全类型非建设空间整体统筹管控。

3.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1)国土规划分区与空间结构优化。按照主导功能明确、全域统一分区的原则,确定五华区国土空间功能导向和主要用途方向,在昆明市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分区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规划分区,制定用途准入原则和相关控制要求。落实昆明市国土空间规划指标,围绕总体目标和战略,明确主要用地的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统筹各类资源要素总量、结构与布局,提出五华区国土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方向及时序安排。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生态和农业用地,鼓励向有利于提升生态功能的用途方向转变。

(2)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保护。严守水源资源承载能力底线,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开展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明确用水总量、湿地面积、河湖水面率等控制目标,提出优化用水结构建议。保持自然河湖水系格局,明确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范围,维持河流的基本生态径流,提出地下水改善要求。

(3)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落实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目标要求,合理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提出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策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明确耕地后备资源储备规模和利用安排。强化全域综合整治,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耕地占补平衡方案,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实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提出耕地生态退耕、轮作休耕以及耕地补充的区域,改善土壤肥力,防止土壤退化。

(4)林草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明确森林覆盖率规划目标,优化森林资源布局,划定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等基本林地集中保护区,明确保护措施。构建生态防护林、景观生态林等林网体系。注重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与城市绿楔、通风廊道和园林绿化的通联。严格划定基本草原边界,优化草地空间布局。提出森林、草原资源用途转换规则和监管要求。

(5)生态保护格局体系。落实全省“三屏两带、一区多点”的总体生态格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要素,以自然保护地体系为基础,明确重要生态廊道、生态屏障和网络,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构建连续、完整、系统的生态安全格局。

(6)农业保护格局体系。综合考虑资源禀赋、水土光热条件、地形地貌、农田水利设施条件等,综合分析本地既有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明确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农业发展主要区域,建立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生产格局。严格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优先将坝子周边及范围内水土光热条件好、质量等级高的优质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

(7)矿产资源保护利用。按照节约能源有效利用的方针,测算能源需求总量和结构,制定能源供需平衡方案。按照防治矿山地质灾害,推动清洁能源、绿色矿山建设等转型升级,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提出重要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区域。正确处理保护与开采、地上与地下的关系,优化矿产资源能源开采布局。

(8)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目标和措施。提出存量用地盘活利用方案,特别是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目标和措施。

4.城乡空间布局与引导

确定区域镇村体系,确定镇村等级结构。依据上位规划明确的建设用地规模,确定城乡发展总体空间布局和规模,预测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潜力,预留城乡发展战略留白区。制定全域分区差异化发展策略,调整优化全域城镇空间,统筹布局中心城区、开发区、产业园区,以及各街道办驻地,明确各类城镇空间的职能定位、发展方向、人口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城镇与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围绕国家、省、市产业发展导向,落实上位规划和五华区发展战略规划的产业布局思路和要求,结合五华区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约束条件,明确全域产业发展思路与策略、产业发展方向和主要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布局产业配套设施用地,促进产城融合,科学预留一定比例的产业战略留白区,提出产业园区相关管控要求。明确全域村庄分类,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和农村建设用地总量的规划要求,差异化提出不同类型村庄的设施配置标准与建设管控指引,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和行动指引。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加强乡镇特色化发展,明确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的目标和策略,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空间布局,结合全域特色空间格局,引导布局农旅结合的特色小镇和乡村产业平台,重点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

5.支撑体系构建

(1)综合交通体系。立足交通供需和流量分析,落实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及交通部门相关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全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战略和布局,建立城乡协同的综合交通体系,明确重要交通走廊和重要交通枢纽设施的布局和控制要求,强化综合交通体系与空间资源、土地使用的协同布局,鼓励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公交优先,补充完善乡村公交线路和交通设施。

(2)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均衡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统筹布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明确设施配置标准。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提出协同共享、均等分级的配置要求。

(3)重大基础设施体系。确定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科学预测城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垃圾处理、通信需求总量,确定各类设施建设标准和规模。提出供水干线、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电力干线、燃气干管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和管控要求。在城乡密集发展地区,提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具体要求。预控重大水利、能源等区域性市政基础设施廊道。

(4)城乡特色要素体系。对接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区域性特色空间的界定和指引,梳理五华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人文和建成环境等特色要素,构建全域特色空间体系,提炼特色文化形象。提出全域特色要素保护利用的目标要求、基本策略和管控措施,重点利用特色要素集中区域,打造五华特色名片。

(5)安全韧性防灾减灾体系。开展综合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分析影响区域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灾害风险,评估各类灾害对城乡发展的影响,明确综合防灾减灾目标、设防标准和防灾分区,提出主要防灾基础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原则和要求,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和韧性应急能力。

6.研究城市文化和风貌保护

健全长效机制,保护和利用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和城市无形的优良传统,全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明确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框架、保护目标、保护原则和保护重点,明确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和要求,建立文化展示与传承体系。运用城市设计手法,确定城市总体风貌定位与城市特色塑造要求。

7.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和管控

将五华区处于昆明市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区域作为本次规划的中心城区范围。综合确定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优化城市形态,优化城市布局形态,以生态绿色、集约高效为导向确定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定位城市总体形象,构筑空间景观系统框架并提出总体要求。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协同新城建设与老城更新,促进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在昆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各分区的用地功能导向和建设管控要求,合理确定主要用地类型的比例结构。鼓励建设用地混合使用,倡导公交引导城市开发(TOD)模式,提高空间资源效率,明确用地结构调整方向,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合理确定主要用地类型的比例结构。鼓励“战略留白”,有效应对发展的不确定性。合理预测住房规模和结构,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提出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布局要求和配置标准。提出构建社区生活圈的目标、标准和实施路径,明确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配置标准,逐步建立全民共享、便捷实用的养老、体育、卫生、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重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提出整体保护各类遗产及其依存的历史环境和人文景观的要求和措施,提出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的目标要求和策略。建设结构完整、级配合理、均好分布、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确定公园绿地总量和人均标准,提出绿地系统等级体系,划定城市结构性绿地的控制范围,明确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覆盖率等均好性要求。保留、维护中心城区自然河道、湿地等城市生态用地,提出开敞空间与游憩网络的规划目标、布局原则和管控措施。综合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确定城市道路网结构、道路网密度,明确城市主干路系统和建设控制要求,提出城市交通设施和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目标与要求,制定城市绿色交通设施和慢行交通的规划原则和指引,形成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明确城市供水、污水、供电、燃气、垃圾处理和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确定各类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标准,明确主要设施廊道和重大设施布局。提出地下空间开发的总体规模和利用方向,划定地下空间集中建设区和管制区范围,提出地下空间管控措施。划定城市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的管控范围,提出管控措施。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定位,体现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确定中心城区风貌特色空间框架及公共空间系统,划定城市特色风貌重点管控区域,提出保护控制与利用引导的要求与措施。确定城市设防标准,明确防灾设施用地布局和防灾减灾具体措施,划定涉及城市安全的重要设施范围、通道以及危险品生产和仓储用地的防护范围,构建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明确城市更新的目标、重点区域和时序安排,提出不同单元城市更新的重点内容和具体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序引导历史街区、老旧居住区、城中村、老旧厂区等进行有机更新。

8.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

提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分析区域经济、产业、人口、发展方向和生态现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整体谋划水系湖泊生态修复、石漠化(荒漠化)防治、重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水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隐患点修复等时序安排,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划定国土综合整治区域,明确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整治时序,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等重点工程和措施要求。结合扶贫搬迁、空心村治理等,开展村庄土地整治,提出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等措施。明确城镇低效用地、城镇工矿用地、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的策略,提出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工程的规模、布局和时序。提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通过预防和控制综合整治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稳定,损毁的土地可供利用,生态功能得到恢复。以重要生态区、居民生活区、采空塌陷区、废弃矿山治理为重点,明确矿产资源综合整治的空间布局、类型和规模,提出矿山废弃地开发利用可能与方向,明确矿山企业改造升级、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与措施。

六、资金安排情况

 

 

明细项目

预算下达金额

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专项资金

国土空间规划现状评估与风险性评估

     107,500.00

底图一致性处理

     107,500.00

产业与布局研究

     170,000.00

总报告编制

     670,000.00

规划数据库及一张图建设

     107,500.00

五华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专题研究(主要研究低效用地挖掘与城市更新研究)

     170,000.00

五华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题

     170,000.00

国土空间三线统筹与规划分区管控研究

     170,000.00

乡村振兴与村庄布局布点研究

     160,000.00

适应高品质生活的公共服务保障研究

     160,000.00

五华区资源保护利用专题研究(历史、工业)

     107,500.00

五华区风貌特色专题研究(城市设计)

     125,000.00

五华区西翥街道“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020-2035年)

   1,500,000.00

 

 

七、项目实施计划

根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和昆明市相关要求,五华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在2021年06月30日前完成成果编制。故本次规划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开展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2021年1月30日以前;

第二阶段:前期专题研究编制阶段:2021年3月30日以前;

第三阶段:规划成果编制、征求意见阶段:应与昆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时间相衔接;

第四阶段:成果上报阶段:组织专家评审,完成成果上报程序,完成时间应与昆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时间相衔接。

八、项目实施成效

第3篇:国土空间管控范文

如何解决规划“打架”?中央明确提出,要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形成“一张蓝图”。国家发改委、国土部、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在28个市县推行试点,探索“多规合一”的路径和经验。那么,落实的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打架”:多重规划冲突之困

浙江某市招商局负责人曾告诉记者一次尴尬的经历:某镇曾设法引入某项目,从该市城市总体规划看,项目与之并没有冲突。就在项目即将落地时,国土部门却突然说“不”――和市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项目就这么“黄”了。“早晓得,一开始就不去谈了嘛。”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上述这种规划“打架”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一块地,在城乡规划中是建设用地,在国土规划中是耕地,在林业规划中是林地,挨着水库的是水利用地。土地性质说不清,这些地就没法用。

据统计,我国经法律授权编制的规划至少有80多种。但由于规划编制部门分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经规”)、城乡规划(以下简称“城规”)、土地利用规划(以下简称“土规”)、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环规”)以及其他各类规划之间内容重叠交叉甚至冲突和矛盾的现象较为突出,不仅浪费了规划资源,而且导致资源配置在空间上缺乏统筹和协调。

以陕西榆林市为例,在“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中发现,超过40%的城规与土规存在差异,林地规划与土规一致的仅有40%,加之各个规划自成体系、互不衔接,使得项目审批必须互为前置、串联审批,大大影响了行政审批效率。

“劝架”:规划利益协调之难

“多规合一”主要来源于三规合一,分别是经规、城规、土规。有一种形象的说法:经规是定目标,土规是给指标,城规是安坐标。三规合一是将三规中的交集部分统一起来,落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以避免规划“打架”。但“劝架”并不简单,背后涉及规划的利益之争。

有专家认为,在各类规划中,经规和城规是发展导向,而土规和环规是以资源保护为目的,各自的出发点不同,这是造成规划“打架”的根本原因。另外,规划涉及部门多,在规划目标、核心内容、规划范围、调控对象、工作方法上差异较大,协调衔接难度大、成本高。

在所有规划中,土规最为严格。“一个县的城规,市政府就可以批,但是土规必须要省政府批,乡镇的土规要市里批,而且这个数据库国土部还要备案。”山东某县国土局局长告诉记者,土规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是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是不能突破的。而城规却是自下而上根据人口增长规模,测算得出建设用地的指标,于是“城市化和耕地保护产生了矛盾”,而发改部门确立的项目又经常不在城规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

不同规划的期限也存在较大差异。经规的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又称“5年计划”,土规一般为15年,城规一般为20年。由此可见,规划期限为5年的经规难以指导15年至20年的土规和城规。此外,还存在各类规划的技术标准不衔接、各类规划的地位失衡等问题。

改革:“多规合一”的地方实践

既然空间规划体系已经“不得不改”,那么,实践层面的探索能否跟得上改革的步子呢?

“亮点纷呈,不负所望!”国土部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实践,国土部指导的7个试点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记者对其中几个地方进行了实地采访。

协调地上地下空间矛盾,是陕西榆林市“多规合一”试点的重点任务。该市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资源开发与城乡发展的矛盾突出,城规中有27%的空间与矿业权范围冲突,因而试点确定了“合理安排矿产开发时序及规模、划定勘查开发类型空间、协调采矿与其他空间国土开发利用”的解决路径。

针对建设用地比重大、土地碎片化严重等问题,广东佛山南海区提出要把“速度降下来、总量控制住”,打造新“南海模式”。他们的探索是,明确底数底盘底线、目标指标坐标,确立国土空间综合规划的核心、统领地位。此外,该区还在试点中建设“智慧管理”的统一信息联动管理平台,推进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统一协同审批项目,杜绝政出多门、审批烦琐、互相扯皮的问题。

为实现“合一”后的规划“可落地、可实施、可监管”,山东桓台县构建了以“三线”划定为核心的全域空间规划和以分类管控为重点的控制单元规划的“双层次”规划体系,按主导功能将全县划分为6片城镇单元、25片农村单元、2片生态单元,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空间管控的行政效能。

总的来说,试点地区基本上都做了以下几件事:做好“多规”技术衔接,统一各类数据基础;协调“多规”差异,强化空间规划底盘管控;开展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明确国土空间综合开发战略和目标;统筹各类规划要求,构建空间规划指标体系。

探索:保证“一张蓝图”干到底

试点改革已满两年,试点地方绘制的“一张蓝图”法律效力有多大?如何保障“蓝图”干到底?

北大城环学院林坚教授表示,应明确试点地区“多规合一”成果的法律地位,消除地方对于空间规划效力的担忧。适时推动空间规划专门立法和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修改,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的规划法律体系,构建一个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空间规划体系。

“虽然现在都在提‘多规合一’,但我认为有两个门槛很难跨越:一个是部门利益,另一个是在专业上迈不过去,不可能有一帮人什么都懂,人力上很难实现,我们在专业上培养一个规划人才要好多年。”皖北某县发改委主任表示,“多规合一”应该是一个规划协调工作,而非只做一种规划,事实上,“多规合一”真正要实现的是多规融合。

第4篇:国土空间管控范文

【关键词】基础测绘 促进 钦州市 土地管理

现阶段,我国人均资源匮乏, 经济 发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今后一段时期,上述矛盾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因此, 科学 、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基础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经济建设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测绘的成果数据是各项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 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基础测绘成果是认识世界、利用 自然 不可或缺的媒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我国 现代 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及延伸,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土地管理行政管理体系,利用现代技术强化宏观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由于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如果进一步把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基础测绘的技术、成果等优势,不仅能为土地管理提供服务和保障,也能更大范围地发挥基础测绘的作用。

1.1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

1.1.1建立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及加密和复测。

1.1.2对国家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

1.1.3本区域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更新。

1.1.4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对前述项目的内容进行复测或者更新。

1.1.5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1.2基础测绘的服务功能

1.2.1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服务。

1.2.2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服务。

1.2.3可以为土地监测调控提供服务。

1.2.4可以为 电子 政务建设提供服务。

2 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分析

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基础测绘作为前期性、基础性工作,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土地规划进行动态控制,才能达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等方面:

2.1地籍管理需求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它具有提供计税依据、产权管理依据以及用户需要的地块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统还是多种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系统。

2.2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此我们需要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来发现和提取土地变化信息,以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建设的需要。

2.3耕地保护工作需求

鉴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决心采取世界上最严厉措施、最严格制度来保护耕地,严格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借助基础测绘成果先后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开展耕地数量质量、耕地后备资源普查等专项工作。

3 基础测绘对于土地管理的促进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基础测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应用领域的最高形式,它向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定性、定量、定位以及可视化的工作条件,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管理办公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全方位地考虑土地问题的方方面面,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土地管理部门面向社会的窗口,它的运行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国土资源管理执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伴随着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将增强土地管理的综合效益,提高土地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

4 钦州市基础测绘工作已经成为土地管理工作飞跃发展的瓶颈

钦州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起步较晚,1993年钦州市城区才有了第一批65.75平方公里的1:500地形图,2001年才有了第一批100平方公里的1:1000地形图。在随后的几年的时间中,钦州市地形图的测绘和更新一直紧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步伐,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对基础测绘工作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不能及时对土地变化情况进行更新,致使土地信息更新跟不上土地管理工作发展的步伐。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5 把土地管理和基础测绘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基础测绘实施,促进钦州市土地管理快速发展

为了改变钦州市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较差的现状,明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基础测绘的目标和任务,发挥基础测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钦州市国土资源局本着统筹规划、保证重点、满足急需、分步实施的原则,紧密结合全市经济和城市规划发展,构建数字钦州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地理框架建设的需要,组织编制2008—2020年钦州市基础测绘规划,为土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础。

5.1空间基准体系建设,为土地信息获取提供了技术保障

5.1.1建立钦州市统一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近期布设d级gps控制点18个,于2007年布设完毕,控制整个钦州市市本级,控制面积约4542平方公里。另外,2007年布设e级gps控制点,共计51个点,控制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5.1.2 启动钦州市cors系统建设。在钦州市规划区约1089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4个固定基准站和1个 网络 监控中心,并辅以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建成高精度、高效率、高覆盖率的网络gps系统。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如因特网和广播网,可24小时、连续地向各类需要测量和导航的用户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的信号。

5.2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籍测量与地籍实时修测的工作成果是提高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为保持基本比例尺图的现势性,必须修测更新现有的地形图。根据钦州市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2006年正在进行钦州市主城区1:500和1:1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工作。2007年-2010年将对钦州市金光 工业 园进行1:1000地形图23平方公里进行修测。2007年修测金谷工业园1:1000地形图8平方公里。修测在原有数字化地形图基础上进行,并采用全数字化成图法修测。

此外,从节约型管理角度考虑,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在基础测绘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地籍要素的测绘,从而避免重复测绘,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生产成本。

5.3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

根据钦州市 发展 的需要,建设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分三步走,首先,选择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各种子系统,如数据采集、管理和数据转换系统、基础地形信息和基础空间数据管理、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地名库管理与应用系统、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系统等。其次,建立钦州市1:10000以下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初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最后,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数据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开展应用服务。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真实再现全市的地形地貌,为我们全面了解钦州市的 自然 地理环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支撑,并为可视化地掌握生态资源、模拟和仿真生态重建过程中重大决策实施提供基础支撑,确保我们能够 科学 地开发自然界,动态监测和合理地配置资源,有效把握发展 经济 和保护环境的平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增值服务。例如:通过以不同时期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和正射影像图为数据核心,结合土地利用详查图,可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为数据核心,结合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专题数据,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及3s技术,可更好地分析耕地分布现状,提出社会经济与生态合理退耕还林规划方案,增强退耕还林规划的可操作性。

5.4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物权法》的实施对测绘尤其是地籍、房产测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确权、房产面积等纠纷可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测绘成果经得起公开查询、经得起行政诉讼。当前因为编制的限制,测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人员紧缺的现象,有不少业务人员对政策业务还不够熟悉,以致引起土地权属和房产面积的争议、行政复议诉讼等。这需要加强宣传,学习政策法规,并通过培训提高测绘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

5.5推进钦州市信息化测绘进程

信息化测绘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 网络 化社会化为特征,强调数据采集内容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强调对测绘成果的再加工、信息整理、综合分析和深层次应用,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相符的。在思想上,测绘单位要改变观念,由提供产品转换到提供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测绘服务领域;在技术上,要跟踪国际测绘科技发展趋势,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组织快速空间定位、智能数据获取与生产、网络管理与分发服务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改造和完善现有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在管理上,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信息化测绘建设稳定发展。

参考 文献 :

[1]钦州市基础测绘规划(1997-2010年).

第5篇:国土空间管控范文

    关键词:土地规划   修编   探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部门间合理分配的有效方式,是落实土地管理法的重要手段。随着土地管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对作为土地管理依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更高要求,正值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对规划修编方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

    第一轮覆盖全国范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于1987年开始展开,到1992年前后在全国普遍推开,规划的目标年为2000年。该轮规划主要思路是借鉴农业区划成果、国土规划成果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利用规划指南》,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协调各部门用地需求为重点,提出实现“一保吃饭,二保建设”的规划目标。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1997年全国宏观经济调控和严格保护耕地的环境和政策背景下,结合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修订《土地管理法》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即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该轮规划基期年为1997年,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并远景展望至2030年。其重要特点是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和规程及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建立了乡、县、市、省和国家的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管理方法,为保护耕地尤其是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加强了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保障了经济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化了生产力布局,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和政策制度因素的影响导致规划适用性不足,规划管理的风险与难度加大,由于在规划理念上过分强调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对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的建设用地强调不够,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和需求研究不多,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考虑的不多,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社会关系,贯彻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手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体系,没有从宏观(哲学层次、科学层次)到微观(技术层次)的系统理论,而是诸多理论混杂,让人无所适从,规划编制研究和学科建设严重落后于规划实践,已明显制约了规划工作的发展。

    二、新的规划理念和理论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新要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当有新的规划理念、规划理论、规划方法,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1. 新的规划理念:理性发展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确定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规划目标、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时,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在规划修编的操作过程中树立全局观念、弹性观念和动态观念。在确定规划的目标时,必须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这一中心议题,由经济发展的单目标模式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社会进步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的高度协调统一。 

    2.新的规划理论:空间规划、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的规划指导思想的需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大胆借鉴和吸收相邻学科如城市规划、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的相关理论。

    (1)空间规划理论

    土地利用规划,是综合协调资源供需矛盾,统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中长期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地域性。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的基本模式为“用地指标调控与规划分区相结合”,其着重强调的是规划对用地数量的指标要求,而缺乏空间布局约束,在规划的分区方案中,对分区内部土地利用的要求过于笼统,不能承担起有效的控制分区内部用地的功能。

    因此,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借鉴西方空间规划的理论如:“田园城市”理论、“绿化带”制度、中心地域理论、“开发轴系统”理论等,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按照资源禀赋和区位比较优势,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和供应政策,进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地整合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规划修编要由上轮主要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定建设用地规模与速度向控制环境容量、开发时序、控制建设标准转变。本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应该是在协调和平衡经济发展、公众利益、环境以及规划部门等各方利益的前提下的空间规划,应当着重注意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各类建设用地,生态环境保护用地的空间安排和布局,确定其开发利用时序,并通过较大比例尺的地图如用1:1万确定城镇合理发展边界,引导地方政府提高城区建筑密度,实现现有城区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从而解决城镇无序扩张、优质农地严重流失等问题。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未来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不损及我们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而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在正确的管理下, 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反之, 它会退化、耗竭。故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要限制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限度内, 同时采用人工生态措施(包括邻域或更大的区域) , 确保土地持续利用。

    目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研究的国际趋向表现为应用生态经济学观点研究土地利用规划,使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协调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化。

    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无非是建设发达的经济、健康的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不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主题。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和理念贯彻进去,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保证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三、新的规划方法

    要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除了要用新的规划理念、规划理论外,应当按照规划修编的要求,尝试采用一些新的规划方法。

    1.评价方法

    规划实施评价: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各地必须对上轮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做出是否进行规划修编的结论性的意见。从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国土资源部并没有给出一个较为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各地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格、数据五花八门,无法进行汇总和统计。因此,有必要统一和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按照我国去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目前还缺乏具体的规程和办法,还需要进行统一和规范。

    2.系统工程方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着眼于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综合性的规划。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是国家最主要、可调控的资源,这一特点决定了土地利用规划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过程是多目标的统筹协调过程。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以数学模型为主要手段的系统优化方法就成为必然。可以运用不同的规划方法来解决,按这样的思路,规划的适用性会大大提高,规划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

    3.应用地理信息(3S)技术

    本轮规划修编要在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修订规划成果的主要载体,使规划修编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整体规划的技术水平。

    这两个数据库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重点普及遥感技术、GIS 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手段, 使土地规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处理、计算模拟、规划成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实现信息化。同时, 基于土地规划中需要解决的许多问题如资源优化配置、地区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 因此, 要特别重视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引入土地规划, 通过人- 机交互系统, 为决策者对半结构化问题进行有效决策支持, 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与决策的科学性。

    4.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国家的宏观规划,其编制应该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事情,而不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部门规划,因此,规划的编制应由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有关专家和相关社会群体共同参与,规划的主体要由以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为主向以政府规划部门和社会重要研究机构为主转变。公众参与不仅是像上轮规划一样为了提供信息资料,而是要参与规划目标、指标的分配和确定,规划方案的拟定、协商和协调。

    四、还需要把握的几点

    1.必须寻找一个能够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2.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各级规划必须在同一个平台上联网运行;

    3.可以与土地管理其他业务工作数据成果顺利接口;

第6篇:国土空间管控范文

关键词:土地规划修编探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部门间合理分配的有效方式,是落实土地管理法的重要手段。随着土地管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对作为土地管理依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更高要求,正值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对规划修编方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

第一轮覆盖全国范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于1987年开始展开,到1992年前后在全国普遍推开,规划的目标年为2000年。该轮规划主要思路是借鉴农业区划成果、国土规划成果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利用规划指南》,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协调各部门用地需求为重点,提出实现“一保吃饭,二保建设”的规划目标。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1997年全国宏观经济调控和严格保护耕地的环境和政策背景下,结合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修订《土地管理法》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即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该轮规划基期年为1997年,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并远景展望至2030年。其重要特点是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和规程及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建立了乡、县、市、省和国家的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管理方法,为保护耕地尤其是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加强了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保障了经济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化了生产力布局,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和政策制度因素的影响导致规划适用性不足,规划管理的风险与难度加大,由于在规划理念上过分强调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对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的建设用地强调不够,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和需求研究不多,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考虑的不多,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社会关系,贯彻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手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体系,没有从宏观(哲学层次、科学层次)到微观(技术层次)的系统理论,而是诸多理论混杂,让人无所适从,规划编制研究和学科建设严重落后于规划实践,已明显制约了规划工作的发展。

二、新的规划理念和理论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新要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当有新的规划理念、规划理论、规划方法,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1.新的规划理念:理性发展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确定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规划目标、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时,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在规划修编的操作过程中树立全局观念、弹性观念和动态观念。在确定规划的目标时,必须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这一中心议题,由经济发展的单目标模式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社会进步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的高度协调统一。

2.新的规划理论:空间规划、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的规划指导思想的需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大胆借鉴和吸收相邻学科如城市规划、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的相关理论。

(1)空间规划理论

土地利用规划,是综合协调资源供需矛盾,统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中长期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地域性。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的基本模式为“用地指标调控与规划分区相结合”,其着重强调的是规划对用地数量的指标要求,而缺乏空间布局约束,在规划的分区方案中,对分区内部土地利用的要求过于笼统,不能承担起有效的控制分区内部用地的功能。

因此,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借鉴西方空间规划的理论如:“田园城市”理论、“绿化带”制度、中心地域理论、“开发轴系统”理论等,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按照资源禀赋和区位比较优势,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和供应政策,进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地整合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规划修编要由上轮主要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定建设用地规模与速度向控制环境容量、开发时序、控制建设标准转变。本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应该是在协调和平衡经济发展、公众利益、环境以及规划部门等各方利益的前提下的空间规划,应当着重注意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各类建设用地,生态环境保护用地的空间安排和布局,确定其开发利用时序,并通过较大比例尺的地图如用1:1万确定城镇合理发展边界,引导地方政府提高城区建筑密度,实现现有城区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从而解决城镇无序扩张、优质农地严重流失等问题。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未来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不损及我们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而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在正确的管理下,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反之,它会退化、耗竭。故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要限制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限度内,同时采用人工生态措施(包括邻域或更大的区域),确保土地持续利用。

目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研究的国际趋向表现为应用生态经济学观点研究土地利用规划,使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协调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化。

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无非是建设发达的经济、健康的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不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主题。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和理念贯彻进去,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保证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三、新的规划方法

要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除了要用新的规划理念、规划理论外,应当按照规划修编的要求,尝试采用一些新的规划方法。

1.评价方法

规划实施评价: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各地必须对上轮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做出是否进行规划修编的结论性的意见。从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国土资源部并没有给出一个较为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各地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格、数据五花八门,无法进行汇总和统计。因此,有必要统一和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按照我国去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目前还缺乏具体的规程和办法,还需要进行统一和规范。

2.系统工程方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着眼于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综合性的规划。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是国家最主要、可调控的资源,这一特点决定了土地利用规划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过程是多目标的统筹协调过程。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以数学模型为主要手段的系统优化方法就成为必然。可以运用不同的规划方法来解决,按这样的思路,规划的适用性会大大提高,规划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

3.应用地理信息(3S)技术

本轮规划修编要在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修订规划成果的主要载体,使规划修编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整体规划的技术水平。

这两个数据库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重点普及遥感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使土地规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处理、计算模拟、规划成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实现信息化。同时,基于土地规划中需要解决的许多问题如资源优化配置、地区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因此,要特别重视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引入土地规划,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为决策者对半结构化问题进行有效决策支持,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与决策的科学性。

4.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国家的宏观规划,其编制应该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事情,而不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部门规划,因此,规划的编制应由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有关专家和相关社会群体共同参与,规划的主体要由以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为主向以政府规划部门和社会重要研究机构为主转变。公众参与不仅是像上轮规划一样为了提供信息资料,而是要参与规划目标、指标的分配和确定,规划方案的拟定、协商和协调。

四、还需要把握的几点

1.必须寻找一个能够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2.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各级规划必须在同一个平台上联网运行;

3.可以与土地管理其他业务工作数据成果顺利接口;

第7篇:国土空间管控范文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使城市边缘地区向城市中心地区渗透,在城市边缘地区不断蔓延的过程中,城市周边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段,即城乡二元结构混合态。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加大了城市边缘土地规划与控制的工作难度。城市边缘地区具有方式多样、权责归属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影响土地充分利用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这一地段形式多变,极不利于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因此,加强对城市边缘地区土地的规划与控制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证城市持续发展。

一、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的特征

(一)土地利用方式稳定性差

由于城市边缘地区不仅没有城市土地集约性质,也没有农村农业用地的性质,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稳定性极差。现阶段,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用地性质逐步向城市建设用地性质转型,这一转型持续时间还会很长,这一因素也是阻碍城市边缘地区规划发展的一项原因。

(二)土地利用方式复杂多样

城市边缘地区主要是指乡镇地区向城市转型的区域。随着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发展,边缘区域土地资源被逐日开发与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业用地面积。但是城市建设工作中,大部分的土地资源主要用于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以及居民住宅构建的发展,这不仅满足了城市建设的需求,也是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进驻,这也是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复杂多样的原因,影响了土地资源的规划与控制工作。

(三)土地利用权属性质不一

国家或相关政府为了构建城市化建设,在城市边缘地区征用了一部分的土地,造成国有土地与农业用地并存的局面,造成土地利用权属性质不统一,加大了土地权属管理工作难度,缺乏土地科学规划方案,使得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些土地闲置荒废,这也是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管理不善的另一原因。

(四)城市农村并存结构特殊

在城市一体化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中心地区的农村人口与日俱增。这不仅意味着人口身份的变化,也是满足农村人口与城市环境相适应的需求。此外,在其他地方,由于城市边缘地区向城市中心蔓延速度过快,造成城市边缘地区面积逐日加大。即便农村人口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暂时也难以适应城市环境。故而城市生活中大部分农村人口仍然沿用农村的生产生活习惯,造成城市农村并存结构日益突出。

二、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的影响因素

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主要用于建设用地或者非建设用地两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工作的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不仅有主观方面的因素,还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以下是具体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方面因素

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城市和人类赖以生存以及发展都需要借助自然环境,此外,自然环境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细微的变化上,因此,城市和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要秉持自然发展的原则,保护环境,以供人类持续发展所需。

(二)主观方面的因素

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开发建设的条件。只有在一定的建设条件下,才能开展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工作,故而主观上,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受开发建设条件的影响,在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时,一方面要符合建设条件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

三、强化城市边缘地区城乡用地规划的措施

(一)转变规划观念

做好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工作首先要从城市空间规划的观念中转变过来,转变为城乡空间统筹规划观念。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没有真正划入城市化建设工作中,从而造成城市与农村二元结构并存特征日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只有创新规划管理观念,勇于突破旧有的、单一的城市空间规划理念,从而向城乡空间统筹管理转变,这一措施要求对城乡土地资源进行重点规划,分别建设城市与农村用地。另一方面,立足于城乡建设的角度,要重点考虑城乡建设的用地与人口两方面因素,仔细审查并勘查当地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为日后城乡空间建设夯实牢固的基础。因此,在总体框架下,有机结合城市空间建设与乡镇空间建设,从而做好城乡空间统筹规划工作。

(二)生态导向下的城乡用地规划控制

城市和人类的生存发展都需要依赖自然环境的发展,在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工作中,一定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保证生态和谐发展。对立足于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而言,必须合理布局城市边缘地区城乡土地资源。可以利用自然环境的制约达到控制城乡用地总量,这样既能够维护现有的城乡用地,又能够促进城市边缘区的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因此,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是一个工程性建设,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去审视城市建设以及乡镇建设规划工作,坚持遵循自然环境发展规律,合理布局土地规划,有效提高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利用率,从而充分发挥非建设用地生态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土地管理机制

在管理城市建设土地与乡镇建设土地过程中,我国现行的管理机制是实行分别管理城市土地与乡镇土地,导致两者土地管理工作相对独立,没有协调关系。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是需要结合城市与乡镇土地的特殊地段。城市土地建设与农村土地建设必然会发生联系、造成权属性质复杂等问题。因此,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管理机制,从而强化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分清责任,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建议土地管理部门做好城乡土地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统一编制与规划土地,不仅要满足城市用地的需求,还需结合具体的土地规划审批制度,从而贯彻并落实土地管理机制工作。

结 语

综上所述,与农村向城市转型地区相比,城市边缘地区与其有性质上的区别。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不断改进并完善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方案,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才能使得城市边缘地区功能结构更齐全,这不仅影响到城市化进程,还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结合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缺乏相关健全系统的法律体系,造成了城市边缘地区土地管理不善。因此,立足于实际情况,了解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有效的发展策略才能科学合理做好规划与控制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诚. 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住区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张香芽.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第8篇:国土空间管控范文

关键词:预应力;空心板后张法;预制施工

1 概述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技术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在各种大型公路桥梁结构建设中,因此,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技术施工质量应受到严格的控制,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重要项目。

2 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工艺分析

2.1 模板施工

在实践施工中,通常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模板工程施工主要包括:(1)底模施工;(2)外模施工,有包含侧模施工和端模施工;(3)芯模施工。

2.2 钢筋加工及波纹管安装

实际施工中,在埋设预应力波纹管施工时要以底模为施工基准,同时根据预应力钢绞线的曲线坐标将与之相应点的高度进行测量,将直接得出的测量值标注在箍筋上,并以此标注值来定位波纹管曲线的位置,从而确保波纹管安装准确,同时将其绑扎牢固。在施工过程,通常波纹管需要预留孔道,孔道内径按照工作经验一般采用55mm或者70mm的波纹管,所选波纹管的定位筋为"井"型钢筋,其直径通常为8mm,同时将定位筋点焊于骨架上,点焊间距均设置为80cm。在焊接施工中,尽量减少焊接接头,避免在穿钢绞线时因焊接接头过多而引起穿束困难。如果施工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现场生产加工整体性波纹管。

施工现场,需要依据设计图纸的位置严格准确地将锚垫板稳固于端模上。同时把波纹管相应引入锚垫板的孔道,并用胶布辅助绑定,最大程度的避免波纹管滑脱。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端头锚垫板要保证垂直于波纹管孔道的中心线,如此设置是为了降低端板与孔道间的摩擦阻力。在后张空心板梁钢束的施工中,最常用的是先穿法,此施工方面方便易控制,且能成孔率。

2.3 浇筑混凝土

通常浇筑混凝土选用商品混凝土,同时辅以混凝土搅拌车来运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与设计要求实施浇筑。在浇筑施工过程中要借助于相应的设备、人工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其进行检查和监控。

2.4 预应力筋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施工要达到设计的要求,通常在混凝土的强度满足施工设计强度的75%~90%后,才能实施张拉工序。在预应力钢材进行张拉之前,需要预先调整到初应力状态,再进行张拉施工,同时测取伸拉值。通常采用的实际伸长值包括测取的伸长值,以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在进行预应力钢材张拉施工时,需要以伸长值作为校核标准。当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要求的理论伸长值之间的偏差超过6%,则需要暂停张拉,及时查出引起偏差的原因,然后针对相应原因采取调整措施,待调整后再进行张拉。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选择低松弛钢铰线,因此类钢铰线的自锚性能较强,其张拉方法通常选用双向对称张拉法。

2.5 封锚

在压浆完成后进行封锚施工,封锚混凝土强度不仅要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要满足板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要求大于等于设计强度)。

3 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3.1 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后表面浮浆过厚

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通常其表面会有很浮浆,浮浆严重时,其浆厚可以达到1-2cm。浮浆过厚的原因有几点:(1)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偏大;(2)混凝土拌和物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离析;(3)过振;(4)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混凝土合易性差;(5)外加剂控制不均。

3.2 空心板板顶厚度不够

危害:厚度不足在空心板预制施工中是最常见的质量弊病。成因:(1)芯模定位措施不当;(2)浇筑混凝土时芯模发生了上浮。预防措施:(1)浇筑前仔细检查芯模外形几何尺寸及定位措施是否得当,适当调整加密定位钢筋,定位筋间距以不大于40cm为宜;严格控制底板混凝土的厚度;(2)空心板芯模上浮是造成顶板厚度不够的主要因素,空心板的浇筑顺序一般为底板混凝土、穿芯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肋板及顶板混凝土。在芯模放入后,绑扎顶板钢筋时应与腹板钢筋一一对应绑扎连接,有助于芯模上浮,浇筑腹板混凝土时,下料速度及振捣不能过快,一旦芯模有上浮的现象,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外压的方法将其归位再继续混凝土浇筑。

3.3 梁体局部空洞

危害:在梁体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常会于钢筋布置稠密、变截面、预埋管道(后张法)、锚垫板等部位形成空洞。这将减少混凝土的受力截面积,影响其使用功能,严重时可使梁体报废。

3.4 预应力筋的预埋管道堵塞

危害:在后张法空心板梁施工中,往往因预埋管道漏浆而堵塞,导致预应力筋无法穿入或己穿入预应力管道中的塑料管无法拔出,造成张拉无法进行,影响梁板质量。

成因:管道破损,接头不严,振捣碰撞波纹管造成管裂等。

3.5 预制梁板外观质量缺陷

梁板外观质量同样视作是检测评定其质量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准。常见的梁板外观质量缺陷有:线形不直、蜂窝麻面、露筋、漏浆、跑模、接缝错台、板底鼓包、砂浆垫块痕迹明显、局部裂纹等。

4 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

4.1 底模和侧模的施工质量控制

为了尽量减少板梁的施工成本,同时还要保证板梁能够在安装过程中尽可能的平稳,一般采用在砼底座上镶铺钢板作为底模,对于侧模的选择一般都选用钢模,对侧模两边设置地锚也是为了将侧模进行固定,防止侧模有涨模的现象出现,还需要使用到钢槽和螺栓对侧模之间进行固定,而固定都是为了能够让侧模的尺寸尽可能准确,一般使用钢板来制作封头板,再使用螺丝直接将封头板固定在侧模上。

4.2 芯模的施工质量控制

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从经济角度出发,便选择了橡胶芯模,也能够大大减少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在橡胶芯模中充入空气,并且需要将其固定。检查充气情况是安装芯模前首要完成的任务,检查是为了保证不会有漏气的现象出现。在内膜选择的过程中,充气囊效果最好,但是可能会出现充气囊上浮的现象,或充气囊的左右位置发生位移,所以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在底层。同时还要对其左右进行固定,一般采用设置胶囊定位钢筋进行固定,避免了左右偏离,上下位移的现象,板梁的施工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4.3 波纹管的施工质量控制

板梁是否具有良好张拉效果取决于波纹管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落实与否,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先前的设计来对底模进行放样以及定位,同时要固定好,一般都使用钢筋将其在钢骨架上固定住,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要对波纹管采用密封措施,在对支架以及钢骨架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严禁波纹管触及到焊渣,都是为了对波纹管的通道进行保护。而本工程中在波纹管中使用了塑料管,在浇筑完混凝土便可以将其抽出并将钢绞线穿入其中,管道堵塞的现象便能够得到有效的避免。

5 结束语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技术质量直接影响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因此,能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加强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最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第9篇:国土空间管控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要性

1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土地资源的利用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是资源学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人类为了长久生存的大计,当前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就要迫切加快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实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政策。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人类今后的需要,包括两层含义:土地资源本身能够高效、持续的利用,又能与社会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质量组合方面与资源的禀赋相适应;资源时间安排上与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土地资源配置要因地制宜。

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土地的生产性、有限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上。

3.1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源,具有生产性。其本身的自然属性和人类的生产技术决定了其生产力的高低。光、温度、水、地形、土壤等组成元素决定了其自然属性,他们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配置协调上的差异,形成了高低不同的生产力,适宜于不同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或繁衍,称为土地适宜性的差异。而人类的生产技术对土地生产力也具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和克服、改造土地的限制因素的能力,以便充分发挥土地的适宜性,提高其生产力。

3.2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取决于土地所特有的空间性,即土地的面积及数量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显著增减变化的。土地的有限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总量有限,在现有科技条件下,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土地资源的。再次是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主要是由于土地自然供给的数量绝对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质量的区域差异性及土地报酬的递减性等因素造成的。另外,人口的增加、社会产业规模的扩大,都需要更多的土地,使土地资源更加紧张。

3.3 土地资源的区域性:土地具有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外貌,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特殊地质、地理条件,进而呈现出不同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土地不是按人类统一标准制作的,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质量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一是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在性状、数量、质量方面有差异,二是土地的交通便利程度不同导致土地资源的无形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3.4 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他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场所和载体。他作为人类的生存空间,是不可替代的生存条件;作为生产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人类只有与土地资源的自然力相结合适应,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土地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4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4.1 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寂静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农业与土地资源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土地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资料,没有土地资源就没有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而关系到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建设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圈中非农业用途的土地称作建设用地,即指城市、村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地。第一,土地是城市、村镇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空间,土地的利用方式及效率决定了城市、村镇的发展。第二,他是国民宏观经济大系统中各个地域分系统的中心,并且对周围的地区也具有影响性。第三,他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空间,人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所以土地资源是城市、村镇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和运行空间。

4.3 未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未利用土地即指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还未开发利用或利用中存在一定难度的的土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土地资源能力的提高,未利用土地最终会转变成可利用土地,为人类造福,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不断需求。

5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措施

5.1 建立并实施更加严格的土地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对农用地的占用加以控制,建立严格的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垦同等数量与质量的土地,农用地转用审批时严格审查补充耕地方案和资金落实情况,加大占用耕地的成本,从严审批占用耕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将80%的优质农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认真完成调整规划工作,把城镇周边、交通运输沿线的农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毁坏,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对农用地的种植结构加以调整,但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更不能搞房地产开发项目,一经发现从严处理,恢复占用农用土地资源;加强征地管理,制定统一的征地制度,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进而更好的保护耕地。

5.2 行积极而又严格的建设用地供应制度: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用地集约化水平,正确引导合理有序用地,对国家鼓励的项目优先提供土地,明确划拨工地的界限,及时调整公布《划拨用地目录》,控制用地范围。

5.3 立和实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政策: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制定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控制用地量;实行市场机制,形成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

5.4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加大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范围;实行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推行国有土地的租赁制度;提高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对土地的使用方向。

5.5 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组织对宜弄荒地、废弃地的开发和农田的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进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6 结语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对土地资源更高阶段的利用。土地资源的固有特性和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管理。只有实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解决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给人类一个美好、永久的生产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方芳.土地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