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国土资源管理范文

国土资源管理全文(5篇)

国土资源管理

第1篇:国土资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国土资源管理;优化措施

1前言

国土资源指的是主权国家管辖之下包括领土、领空、领海的全部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国土资源属于一切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开发利用好国土资源能够帮助提升我国社会生产力,提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适应力。如果国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只重视了利益没有重视生态经济原理,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影响生态环境发展。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必须要加强我国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2目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现存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一直在稳定发展,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当地各自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发展情况来制定出相应的国土资源管理发展策略,保障了我国国土资源的功能发挥,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土资源管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影响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进步。部门管理人员由于思想政治意识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有可能会在利益的诱惑之下私自利用自身职权来收受贿赂,工作中实行暗箱操作,把国有土地资源占为己有或者是违规出售,然后从中谋取利益。有一些地区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由于相关资格证件不够齐全,因此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不够合理合法,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导致国土资源被违规占用,影响到了国家利益。如果国土资源管理的现存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会严重影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质量,导致国家利益受到侵害。

3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强化我国国土资源管理

3.1完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

国土资源管理跟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对于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视力度。针对目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完善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调和目前国土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在制定好管理规划之前,首先需要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深入调查和分析目前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开发潜力,最大化的发挥出我国土地资源效益,帮助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来进行,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制定出完善的土地资源利用计划,引导市场需求,帮助优化土地结构,合理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避免出现重复建设行为,在管理工作中明确土地利用的目标。在城镇化发展区域内部的耕地数量、生态用地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析,确保我国土地资源能够被多样化利用起来。要在管理工作中坚持用地的基本原则,对于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对于限制土地依法进行处理,从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要在工作中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治理,在保障生态用地的前提下满足经济用地需求,促进我国城镇化持续稳定的发展。

3.2建设高质量的国土资源管理队伍

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人员也是工作执行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工作素质直接影响了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因此想要强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质量,首先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针对现有的国有资源管理人才队伍,一定要加强培训工作,不仅需要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所加强,也需要熟练各种工作中的业务操作,还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训,要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基础上,让工作人员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严肃工作态度,认真对待工作。单位也要加强先进技术人员的引进,加强跟相关机构和工作部门交流,针对于管理职能和技术掌握都非常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一定要给予优厚的福利条件以留住人才,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充实管理队伍。为了能够保证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需要在工作中加强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加强考核制度,健全管理工作体系,保障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公平、公正的顺利进行。

3.3建立健全的土地市场运营机制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想要提升国土资源的管理有效性,需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建立起完善的土地市场运营机制,实现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的重组运营,满足我国土地市场环境的良好发展。建立完善的土地市场运营机制还能够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公平、公正,保障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实现。例如利用好市场运营机制组织拍卖会,实用公开竞争的形式出售土地的使用权,并且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公示和查询制度,不仅能够提升经济效益还能够确保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为其他的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提升了企业土地信息的对等几率。

3.4优化管理模式

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利用网络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优化管理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建立起一套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把国土资源公开化处理,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公布国土资源的相关信息,提升了信息的利用效率,也帮助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4结语

国土资源管理关系着我国的长远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方针,科学有效的管理国土资源,确保国土资源管理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来为经济建设做贡献。为保证国土资源管理水平,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城镇化发展方向,及时的调整好工作重心,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管理方案,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荣剑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291.

[2]栾立臣.强化国土资源管理的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271.

[3]程萌,郭莎莎.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20.

[4]熊爱平.城镇化进程中国土资源管理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2(3):101.

第2篇:国土资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土地统计;问题及原因;建议措施

土地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珍惜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在国土资源管理中,要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首先就是要做好土地的统计和分析,准确掌握土地的面积、权属和利用情况等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决策。土地资源属于可重复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但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土地资源紧张与浪费的现象并存。公路、铁路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工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百姓的衣食住行更是离不开土地。在当前形势下,国土资源部门必须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意识,锐意进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加强体制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土地统计工作水平,从而为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持。

一、土地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土地统计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是对土地信息进行的一项全面性、系统性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管理措施,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土地统计主要是以数据的形式来反映土地的面积、分类、权属等情况,它不仅仅是对未利用土地信息的统计,而且还包括对已开发利用土地中合理利用和浪费现象的核查。具体来讲,土地统计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整体性。土地统计不仅仅只是加强对土地管理工作的控制,还包括对土地资源从整体上的规划与设计,是对整体的土地工作的研究。2.数据性。土地的方位、面积大小等信息在土地统计中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数字来反映的,土地统计不仅是对当前土地权属利用情况的调查和规划,还包括对土地调控工作相关数据的变化分析。3.工具性。从土地统计的实际作用来看,土地统计是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必要工具。土地统计所提供的各种数据信息,如土地的面积、权属情况和使用情况等,都为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及时而翔实的信息支持。

二、当前土地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领导重视不足。有的国土部门的领导只片面重视土地管理,只关心土地如何规划,如何使用,如何产生效益,而对于基础性的土地统计工作却重视不足,对土地管理统计的重要性和内涵缺乏认识,缺乏对土地统计工作必要的投入,继而造成了土地统计人员短缺、设备落后、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还有的国土部门在机构改革调整中,对土地统计的相关机构和岗位进行了裁撤和合并,使原本就缺兵少将的土地统计工作更显得捉襟见肘,遇有统计任务时,则临时组织人员兼职投入工作,在大量、繁琐复杂的土地统计工作面前,人员明显不足,土地统计工作的质量也根本无法保证。2.土地统计工作制度不健全。土地统计工作制度不健全造成了统计工作的混乱和统计数据质量的下降。在统计工作中敷衍了事,应付差事,有的统计指标在平时不注重收集,到用时才临时凑数编报;调查统计中瞒报、漏报、虚报以及篡改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当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许多新的统计指标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各种虚报瞒报和凑数编报的情况更加突出。这些问题也导致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较差。3.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虽然近年来土地统计工作人员的学历在不断提升,队伍日趋年轻化,很多大学生的加入,使得统计队伍更富有朝气,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土地管理统计中的土地管理和统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欠缺,人员基本都是“半路出家”,并且大多都为兼职,这些都影响了土地统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在工作中,由于缺乏必要的鞭策和激励,很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也都比较差,很少有人愿意挤占时间去学习统计相关理论知识,工作中也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土地统计工作的质量很难保证。

三、对加强土地统计工作的措施研究

土地统计并不只是简单的数字的加减计算,它涉及土地出让价格动态监测,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复垦整理,存量和所增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土地统计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各级领导必须把土地统计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把增强统计指标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放在首要位置,加大对土地统计在人员、经费、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完善统计管理制度,科学设置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土地统计队伍建设。1.建立完善土地统计管理体制。一是要建立专业的土地统计机构,全面负责各项统计指标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等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综合考虑和处理土地管理中所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如果是出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考虑,可不设专门的统计机构,但应设立专门的统计岗位,由专业人员专职负责,以保持土地统计岗位的独立性和专一性。二是建立完善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制度,明确统计指标收集、整理的标准和实际业务的衔接要求,以此来规范和指导各科室的统计工作。由于土地统计的很多基础性统计信息,如土地储备信息、耕地保护信息等都是由各业务科室掌握的,所以为了确保土地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还应进一步明确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和统计责任,使其按统一要求来提供完整的土地基础信息。2.科学设置统计指标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土地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土地统计的指标体系也要不断地改革完善。指标体系的设置要力求规范,包括指标概念、名称、统计口径、取数来源等方面要加以统一和规范;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既要面面俱到,又要力求细化,除了土地管理工作信息外,还要将农田保护、农民利益保护状况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信息纳入其中。同时还要坚持适度超前,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不断调整指标体系,以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工地管理工作的需要。3.建立规范的部门统计数据报送制度。目前,土地管理部门内部依然存在部门统计数据信息报送渠道不畅、信息报送不及时的情况。对此,必须要建立规范的统计数据报告制度,明确各业务科室应报送统计资料的内容、渠道、方式、时间等,并对这些问题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和约束,从而提高统计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统计服务水平。4.加强土地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教育引导等,使土地统计工作者认清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提高工作责任心;在人员选拔方面,统计人员除了应具有一定的学历外,还应注重专业对口,尽量选拔统计学和土地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充实到土地统计队伍中;同时还应加强对人员的业务培训,采取各种激励和引导措施,不断提高人员学习土地统计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努力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冬梅.做好国土资源统计工作促进地方国民经济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2(1).

第3篇:国土资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国土资源;国土规划;测绘技术

一、国土资源管理测绘新技术应用重要性

(1)实现了工程测绘项目的技术革命。针对传统测绘方法而言,因为精密仪器设备比较少,所运用的测绘理论缺乏科学性,基本利用人工开展测绘工作,这样所存在的误差比较大,一旦测绘数据产生重大错误,不单单很难保证工程项目的成功,还会浪费国土资源,情况严重的极有可能对区域国土资源的功能属性做出改变,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促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得到更加良好的进行,研究人员立足于传统测绘技术,开展了改进与创新工作,将其与智能测绘设备紧密联系起来,将更加精确的数据提供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加之,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2)完善了国土资源执法制度体系。利用测绘新技术,能够动态化监控国土资源。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重点区域国土资源监管工作,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还可以对国土资源数据库进行建设,通过计算机突出的处理能力,可以对国土资源的变化情况,开展实时对比活动。利用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能够针对国土资源开发区所存在的问题,开展预警活动,自主上报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数据库进行建设,健全土地执法制度,高效保护相关的国土资源。(3)国土资源管理中“3S”技术的应用。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和设计更具生态性,实现城市多功能分区建设,则需要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划分,做好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市政用地等土地的合理规划,借助土地性质进行城市功能区分,让城市的土地得到更好利用,让城市更具多功能性,带动国土资源管理效能的再发展。

(4)“3S”技术与宅基地测绘。在宅基地测绘工作中,利用“3S”技术,能够确保无缝精准覆盖工作的顺利完成。通过这GPS定位技术,测绘工作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中,录入所有测量点的相关信息,进而以图形化的形式呈现出被测宅基地的形状、面积与位置。在对宅基地信息进行数字处理化工作之后,还可以与传统信息开展比对活动,这样国土资源部门就可以对农村宅基地的变化做出系统掌握,将更加优良的土地资源信息服务提供给城镇一体化建设工作。

(5)“3S”技术与农田保护。为了对农田资源给予保护,针对我国现有农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分别开展了编后工作,并依次完成的测绘活动,通过移动定位设备与便携式计算机,全国各地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能够测绘辖区内农田,将汇总数据上报至国土资源部,其负责集中管理的国家农田资源。利用相关工作的开展,国土资源部门对农田性质不可更改作出进一步确定,促使城镇化建设工作更加科学。

(6)实时了解国土资源利用情况。将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卫星与遥感技术、GPS技术紧密联系起来,针对全国的国土资源,能够对其开展实施测绘活动。利用卫星通信系统,还能够回传有关信息。还能够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将有关数据存储于终端计算机之中,在此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对三维立体国土资源图像进行建设。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国土资源变化情形作出系统掌握,与国土资源管理软件联系起来,还能够动态化监控某一重点区域。

二、国土资源管理测绘新技术应用策略

(1)早期准备工作。第一,计算面积。可以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范流程》做出参考,通过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将相关面积计算出来。第二,数据影像。在进行有关活动的过程中,运用的是正射影像图件,属于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全确权颁证项目,其所运用的正射影像数据的分辨率为0.5m,由当地测绘局统一提供该图件,可以开展相关的修测或者补测活动。第三,软硬件设备。在本次项目中,所运用的软硬件设备比较多,其中,数据库平台、管理平台、粮食功能区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外业调查平台与县级两区划定电子政务系统属于软件设备的内容。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脑平板、绘图仪、打印机、汽车、GPS-RTK流动站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备属于硬件设备的内容。

(2)基本技术路线。以省农业厅所颁布的有关条例为依据,所有县市可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开展数据分析活动,在掌控两区面积的前提条件下,对控制面积作出明确。依据调查研究结果与划定条件,对区域内的划分情况开展集中确定,促使区域测绘划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保证。依据“两区”规划规定技术的基础规定与当地的基本情况,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形式,促使该地区大致数据路线的生成。通过相关数据调查技术,对“两区”范围作出明确,并与当地勘查结果紧密联系起来,科学勘察所划定区域的具体情形,针对地区所有耕地的等级,还可以开展认真的记录工作,确保数据库的生成,并对“两区”划定成果做出编写与制定。

(3)准备工作。针对施工现场的所有区域,就要开展相关的勘查工作,并以勘察具体结果为依据,对“两区”划定的有关重点内容,做出判断与确定,在此基础上,开展有关研究与分析工作,确保有关工作能够得到统筹安排,能够利用最短的时间,确保项目各项工作的实现。关于有关工作要点方面,注重与所收集的数据紧密联系起来,开展认真的现场勘察工作,进而对地区农作物的长势等内容作出了解。在进行具体的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关于当地地理与气候特征方面,注重认真开展相关的记录活动。在对有关资料内容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可以使所有数据资料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得到保障。利用数据具体分析工作的开展,对现势性的数据资料做出选择与应用。认真开展数据格式的转换活动,在扫描并记录纸质资料之后,还可以对其开展整体的纠正活动。在转换矢量数据的过程中,所转化的数据可以成为GIS通用格式。

(4)测制图件。①绘制工作底图。关于所明确的永久基本农田成果方面,可以在此的前提条件下,对土地承包使用权结果、高保护农田等方面内容作出叠加,整合所有资料内容,并对重点区域的边界作出审核与检查,设计两区和与之相对应片状地形的预编码,对电子工作地图做出获取,利用分析、叠加等一系列的方式,确保表格制作工作的完成。②室内勾绘。在开展室内勾绘工作的过程中,注重以永久基本农田为依据,对有关基础数据作出明确,在进行测绘工作时,关于分辨率较高的图像方面,还可以将有关数据叠加进来,确保区域内边界室内预划工作的实现;在最新高空间分辨率中,可以将预划边界叠加进来,在此前提条件下,逐步进行室内预划工作;以边界划分情况与室内预测结果为依据,和室内分析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对实地核查的重点区域作出明确,并将其标注出来。③预编码。以“两区”片的编码规则要求与规定为依据,认真处理数字化工作底图中的功能与保护区域内的不同片所赋予的预编码。关于“两区”编码规则内容方面,县级以下行政区域划分代码与“两区”类别代码属于代码结构,二者共同创建了相关的结构,该结构的组成就是13个阿拉伯数字。在该代码结构中,9位是县级以下行政区划分代码位数,能够将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体现出来。1位则是两区类别代码位数,这样便能够将粮食生产功能区与重要农产品区区分开来。3表示的是顺序码位数,这样便可以将县级以下行政区划分类粮食生产功能区或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数量表现出来。在选择与应用编码方式方法的过程中,以“两区”代码结果为依据。在选择赋码规则的过程中,可以“两区”的代码结构为依据,根据GB/T2260的要求,开展划分工作。在结束相关编制工作之后,注重促使编码的稳定性得到保障。④图件编制。以标准农田建设情形为依据,分别对“两区”地块与片状情况进行实施,在完成编号活动之后,相关的空间分布图就会生成,将有关信息标注至该分布图中,可以对主要田间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情形、土地流转等基本情况做出获取。在开展有关工作的活动中,图形矢量化处理与偏快生成与属性上图属于重点技术。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通过一些数据,能够界定不同的工作区,并对矢量化边界区域作出划分。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具体情况作出调研,并对边界线作出明确。

(5)数据建库。关于国土资源测绘新技术的诸多环节方面,数据库建设这一环节居于重要地位,测绘工作质量直接受到数据库建设情况的影响。在完成数据库参数的设置工作之后,在对数据库结构进行掌握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数据集中的逻辑结构等内容作出记录。在建构“两区”数据库的过程中,可以对数据图层进行建设,对表单数据作出记录,其中,空间参考数据等内容属于涂层的设置参数。在进行数据入库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农业部所颁布的统一文件为依据,开展相关处理活动,下级部门负责检验矢量与属性数据,并在本级数据中将其导入进来。关于数据库内容方面,注重将划定“两区”的系统资料,加入进来,科学处置所有类型数据,并对其中的空间与非空间信息数据开展研究与分析活动。

三、结语

自改革开放,我国家测绘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进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时,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测绘新技术正在不断将传统测绘手段取而代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3S”技术优势,高效表现出来,还对这些测绘新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之处有着正确认识,利用技术改进与创新工作的开展,明显提升了国土资源测绘质量与效率,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石会洲.国土资源管理测绘新技术的运用之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173.

[2]郭强.试析测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01):242+244.

[3]刘双俞.国土资源管理中新型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9):155-156.

[4]宋冬冬.测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智能城市,2019,5(12):101-102.

第4篇:国土资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籍测绘;国土资源管理;土地执法;3S

引言

土地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存的重要基础,为了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开展地基测绘工作,确保国土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和有效的管理。

1地籍测绘及其与国土资源管理的关系

地籍指的是对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面积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资源进行反应,地籍测绘指的是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信息进行测绘,从而建立起地籍测绘图、表、册及地基数据库。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①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②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③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④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⑤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⑥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绘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和前期性的工作,必须充分的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做好地籍测绘工作,充分和全面的利用现代地籍测绘技术和成果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服务和保障。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地籍测绘成为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工作。

2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1土地利用调查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就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短缺问题会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地籍测绘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土地利用调查是测绘技术对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应用表现,利用GPS定位、遥感数据等方面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由数据、图件和影像等方式完成土地分析工作,对土地调查工作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结合相关管理标准,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方式处理,进而制定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数据记录,及时更新和替换土地利用信息,这也是测绘技术最根本的优势所在,对土地资源的现状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2土地规划设计

地籍测绘技术还被应用在土地规划设计中,通过地理位置、价值成分、分布情况对其开展土地规划工作,将土地信息、数据图件、基本资料等方面完成呈现在设计内容中,让调查者能够一目了然的掌握土地信息。对于土地规划设计,[2]在土地性质、数量、质量等方面,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布局方法,秉持“清晰直观”的建设理念,将土地信息准确度延展至最大化,实现土地规划更具价值效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明确表示,土地规划设计的制图绘制工作需要秉持“合理、长远”的观念,通过量化数据和信息模拟分析,可适当建立土地资源分布模型,为土地实际利用情况进行优化整合处理,保障土地规划设计科学化和价值化发展。

2.3土地勘测定界

土地勘测定界就是将土地征收、划拨、转用、开发和整理等相关作为基础,对规定范围中的土地实现实地界定,同时对界址位置和用地面积等进行确定。我国目前的土地勘测定界以“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汇、归档阶段”为主,利用GPS和PTK对其进行详细定位工作,利用流动站的实时监测系统对其实行分析对比,为土地勘测定界提供精度保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勘测定界是以土地划分范围为关键性依据的,依据《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对用地审批、土地测绘、权籍调查等工作进行实时管理,为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程序提供中间环节支撑服务体系。

2.4土地执法巡查

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中的应用中土地执法巡查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与土地使用动态直接挂钩。在土地执法巡查汇总,利用测绘技术的优越性,结合RS技术的遥感影像作用,对土地实际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土地矿产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制止,保障土地执法巡查工作的全面性。将GPS定位系统和PDA技术有机结合,全面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形成“精准定位、高校服务、层次管理”综合管理手段,为现代化测绘基准提供体系保障。

3地籍测绘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合称“3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针对当前土地变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土地变更调查与“3S”技术之间进行衔接分析,提出了面向土地变更调查“3S”集成系统构建方法,介绍了依据文中所提集成模式研制开发的土地变更调查应用原型系统及其应用效果,最后展望了该系统在新一轮土地调查中的应用前景。

3.1“3S”技术与土地变更调查衔接分析

通常将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分成下面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变更证据收集,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工作底图、表格和测量工具的准备;第二阶段为外业调查阶段,应用测量技术和调查基础资料,将境界、土地权属界线、线状地物和变更图斑补测到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底图上,并加以图斑属性注记,同时填写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记录表;第三阶段是成果整理阶段,即内业进行图斑变更、面积量算、统计汇总和编绘成图。从目前技术发展看,3S技术可以为土地变更调查提供技术基础。

3.2“3S”集成系统体系结构

面向土地变更调查的“3S”集成系统(简称“3S”集成系统)指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开发与传统土地变更调查业务流程相衔接的实用化软、硬件系统,建立适合不同区域和不同调查比例尺的应用模型,实现变更调查全流程或关键环节作业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数据传输网络化的一种技术系统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模式。该系统是一个规模庞大、技术十分复杂且跨度很大的系统,从理论和技术方面来看,包括技术系统、集成模式和组织模式等。

3.3土地变更调查“3S”集成应用系统原型

土地变更调查“3S”集成应用系统原型是在国土资源部“十五”科技专项计划《土地变更调查现代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资助下完成,系统研发以图形图像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理论方法为基础,跟踪“3S”技术、空间数据引擎技术(SDE)、数据压缩技术及元数据等技术发展前沿。系统由基于GPS土地变更调查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基于RS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获取及处理软件系统和基于GIS土地变更调查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间通过数据流实现协同工作,即系统采取松散型耦合。

4结语

综上所述,地籍测绘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的工作,地籍数据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数据,国土资源管理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地籍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地籍测绘基础性工作。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中得到了非广泛的应用,主要以“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勘测定界”和“土地执法巡查”为典型代表。结合当前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特点,在保障现代测试技术可靠性前提下,不断引进新型测绘技术,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实质性帮助,也能不断改进测试技术对其管理的实际举措。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对土地资源格局的全面发展具备实际作用,在未来的改革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测绘技术,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雨.国土资源管理中地籍测绘的作用分析[J].神州,2016(12):97.

[2]蔡庆生.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探索[J].中华建设,2014(6):96~97.

[3]杨铜梅.地籍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服务功能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023.

第5篇:国土资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国土资源;创新;管理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了当代鲜明的特征,信息化在各个领域也都充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不断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保证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具有高效化,不断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持是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的重要依据。

一、信息化背景下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土资源信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信息资源,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过程中,只有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相关信息化的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信息化技术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完美融合也是发展的主要趋势。国土资源信息化也是土地管理科学合理化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才可以促使国土资源工作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持续发展壮大,有效的推动国土资源工作可以有序的开展。

二、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对于国计民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首先应该明确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的目标要求,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才能在有关工作落实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我国始终将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具体要求作为整体目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相应的智能化和功能较为完善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有效地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加强了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实际的运行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工作还需要人为的进行完成,对于数据采集处理水平有待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层缺乏对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视,造成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如同摆设,不能发挥信息化系统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工作人员对相应工作进行管理。由于我国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土地面积范围十分广阔,给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也要不断加强数字化信息的积累,对于目前滞后的数据更新能力,还要针对底层的土地资源情况进行实际正确的了解。以上问题的产生对信息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将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解决,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

1、加强完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制度。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要对法规制度足够重视。如果没有相应的法规制度,那么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也不能正常的进行,只会一直在原地踏步。在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新方法的创新,通过创新的过程,对有关的事物用法规制度的方式进行明确,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发生。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机制体系,可以更好地引导单位参与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当中,促进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可以采用试点到试行到逐渐推广的思路进行创新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的管理模式,明确相应的程序、方式、范围、时间等,让其他单位可以一目了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加强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规范性和执行力。

2、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作为系统的主要操作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也要重视起来,只有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素养才能确保实际工作中可以拥有较高的责任感。其次,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训练,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为有关部门的人才储备做好工作。另外,还应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或者奖惩制度,有利于激发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也能促进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

为保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切实做好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措施的有效实施。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完善和创新相应的管理工作方式,为实现国土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促进社会的全面建设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窦琛荣.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思考[J].华北自然资源,2019(0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