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

班级课程建设全文(5篇)

班级课程建设

第1篇:班级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办公空间设计;项目教学法;在线平台;模块化教学

1办公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办公空间设计》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结合了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实践、网络和理论多种教学资源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程实训部分更多的强调综合性和技能型,因此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重理论、轻实训,重形式、轻实效。传统教学过程围绕课本理论,教师就某一办公设计主题,列举案例,通过图纸图片等形式课堂教学,学生按照课程任务书的具体要求,查阅资料、讨论方案、绘制图纸、排版陈述等环节进行综合的练兵。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及职业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但局限性也比较突出,单纯的案例分享与实际的工程项目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脱离责任的角色,空泛的目标、流于形式的考核,理想化的过程控制,缺乏实践价值,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2)项目案例不接地气,育人选人衔接不到位。由于校企合作不深入,多数设计公司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更多的是希望从学校挑选优秀人才任用到公司的设计工作岗位中,而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并没有发挥企业希望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应有作用。3)教学与实训不成体系。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大纲的编写和执行不一致;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多以传统教学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教学计划和学习内容往往围绕课本教材,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和权威性,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脱离职业情境,与不断更新的专业市场脱节。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缺乏,限制了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际项目实践经验,这就容易造成他们在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4)实践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手段。实训室资金不断投入,但在实训教学内涵建设方面研究不够,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实训项目内容、实训教学方法等一直“在路上”,利用率和实施效果有待提升,《办公空间设计》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的综合能力,需要基础模块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持,还需要通过实践模块的教学获得提升,缺少实际项目实践,学生不懂材料和施工工艺等相关知识,导致设计方案缺乏工程实践价值。5)对旧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按二级学科各自开设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原有学科平台上构建完整的、贯通的综合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我们需要在实现“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新模式,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人才,使学生步入社会,面对市场,所以不能让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

2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其中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等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并完成,学生通过甲方提出的项目要求,融合该企业的品牌文化、经营理念,并且通过与甲方负责人的交流,对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如何高效办公、照明设计、软装搭配家具等知识体系更为直观地了解、参与和学习,学生可以有目的、有目标的去实践项目,实施纯粹的项目教学法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所设置的“项目”会包含一个专业当中多门课程的知识,例如我校的《办公空间设计》课程开设在二年级下半学期,与其平行开设的课程有《建筑材料与构造》《施工工艺》《装饰预算》,这时的学生仅是对设计有些浅薄的基础,还不具备实施课程项目所有环节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如制图规范、经济性、施工规范和可行性等知识体系都有所欠缺,因此,根据学生特点需要适当把项目分解、细化,做项目当中的模块化训练,例如在办公实训项目中可以把完整的实训项目划分为基础设计模块、施工材料模块、预算造价模块等,项目教学法强调了如何在项目中去做,如何更好地做设计,如何能把施工中的材料、施工、预算等问题融合设计,让项目真正落地,淡化课堂中单一枯燥的是什么、为什么等理论式教学模式。

3实训项目课堂导入的实施策略

3.1建立在线平台,打造以项目实训为主的精品在线课程

建立在线平台打造以项目实训为主的精品在线课程,把课程理论教学部分的框架体系、章节知识点、设计任务和设计案例等提前让学生线上学习,课前学生对课程体系有全面的了解,也能带着问题和课程任务有目的性的学习,对章节中的疑点难点通过网站进行反馈,教师根据班级反馈意见在课堂进行知识点答疑,课程理论部分的内容应用到实训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把近两年的典型项目案例制作成课件和录像,按照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工序制作动态视频,设计思维、施工图纸、效果展示等资料分享到精品在线课程网站,学生通过手机和电脑能在班级资料群中进行下载和学习。精品在线课程内容资料丰富,在良好的网络学习界面基础上不受实物陈列空间的限制,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进入网站进行在线课程的学习和资料下载。自建在线平台周期长、成本高、运维难,现在高职院校普遍采用通用平台,如超星系统、智慧树、蓝墨云,本课程综合各项因素最终选用超星系统,此系统完备的学习功能可以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学生可进行课程授课计划等信息的查看、相关课件、作业的下载、评教等,也可以通过系统中的留言板等功能模块,向老师寻求在线帮助及解答等。精品课程网站对理论教学主要突出一个“精”字,对每个知识点精心组织,力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对实践教学主要突出一个“练”字,在线课程各个模块是有机衔接的,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在网站上进行分项能力实训和专题能力实训,同时,课程根据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其他灵活的教学方法,如课程调研、参观考察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互交互融和开放性教学。

3.2“任务驱动、循序递进”用真实项目替代模拟项目

课程结合室内设计行业的工作岗位特点,以室内设计的技能为主线,按照基础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综合技能培养的顺序,以循序渐进的任务为驱动,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培养目标。实践训练的题目结合我院的建筑装饰设计工作室和合作企业的在建项目开展,学生参与项目的方案设计与绘图工作,真题实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优秀的设计方案或图纸如被企业采用,企业适当给予学生一定报酬,真题项目代替模拟项目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实现实践教学与专业岗位零距离。以我院的教师发展办公中心为例,该项目为校内的真实实训项目,启动于2017年7月底,于2018年3月初施工完毕,并于2018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性质为商务会议、阅读学习、互动研讨,旨在为教职工打造一个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学术研讨的场所,教师接到项目任务后结合二年级开设的《办公空间设计》课程,在实训课程中以真题实做的形式带着学生做项目。学生自行分组,根据课程计划,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市场调研,到现场拍摄和收集相关资料,勘查内容包括:原始空间类型、结构、建筑环境、测量尺寸、记录数据等。教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角色,指导项目的整体思路和方向,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生按照设计要求和预算成本进行空间方案设计,根据勘查结果、主题、元素、数据,再结合现场、材料、工期等提出初步设计概念,生成设计方案,以PPT格式报告呈现,完成考察-分析-整理-思考-设计的过程。课程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办公家具市场、材料市场,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设计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同时指导学生依据形成的概念方案动手制作模型,通过模型检验空间错误和设计的不足之处。甲方根据方案以及学生的图纸表现进行课程考核评价,考核的内容包括:方案展示和陈述、图纸表现、效果表现、成本预算、办公家具等,最终确定可以真正落地实施的设计方案,进行图纸优化和深度设计。以我院的教师发展办公中心为例,最终采纳的小组方案特质是,打破原建筑的盒子结构,利用建筑空间上方裸露结构梁以及管道,展现墙面粗旷的水泥颜色,呈现建筑原本硬朗的气质,搭配木质肌理的办公家具和暖色灯光,发挥出整个空间返璞归真、浑然天成的质感,这样的设计理念既符合现代办公的性质,同时在工期和成本上等,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任务时,学会通过分组、团队整合、教师指导等一系列环节,解决在该项目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通过与项目方的交流、组间方案交流讨论、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等,加强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及创新能力,强化了学生协调沟通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

3.3围绕实训项目按各专项能力配备师资力量

以“工结合、知行一”着眼于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在总体师资力量有限的条件下进行优化配备,教师到行业企业专职锻炼,提高专业素养,实现行业与课堂能精准对接,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设计第一线,熟练掌握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使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便能随时能用行业和企业的标准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改变各专业课的老师只围绕自己的专业课程来讲,能力靠学生自己整合的现状,围绕实训项目,将专业教师的授课结合到实训项目,引入企业导师,推进模拟化、情景化教学,组建适合该课程的综合实训室,达到实训室利用综合化、高效化、项目化,更贴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办公空间设计“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中,课程内容包括办公空间设计的项目调研、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过程、办公室的相关材料与施工、课程的预算、项目评估等实训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安排专任教师校内授课和企业教师现场指导,专任教师按照课程模块化进行设计课、施工材料、预算报价、家具软装等课程的指导,由不同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相对应的模块化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随时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相关专业问题进行最直接的解答,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在一门课程中只能进行单项技能的训练的问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穿插知识讲解、穿插技能训练的形式下得以增强。

3.4教学考评方式

《办公空间设计》是一门以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为了使学生获得客观的评价,应该采用教师考评与企业考评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应根据行业对学生的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绘图能力、预算编制能力和方案陈述能力等的考核标准并且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次邀请行业内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企业负责人以企业的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学校专任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制定课程实训考核表,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为主负责考核实训成果,专任教师为辅负责考核实训过程,最后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整理优秀作品,符合企业要求的实训成果图纸,企业可以采用并且适当地给予一些报酬作为奖励,激励学生对项目投入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根据项目的进展和建设要求继续深化图纸,同时专任教师可以继续整理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参加全国、全省高校艺术设计类大赛,让行业内专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核。

4结语

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特别是引入真实项目的案例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互相渗透,融会贯通。引入适合学生能力的实体公司的实践项目,在整个课程中让学生实际动手完成资料收集、现场勘查、质量检查、工程竣工与整改全过程的学习,实现工作学习的有效结合与生产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与市场对接的综合能力水平,还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其毕业后更具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楠.高职院校《办公空间设计》课程项目化改造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19(17):44-45.

[2]郑娟.浅谈项目化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室内设计专业CAD课程中的应用[J].读书文摘,2015,15(10):77-78.

[3]郭文斌.项目教学法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2015,31(6):33-34.

[4]庄伟,徐铭杰.《办公空间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Z].2018.

第2篇:班级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实践性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构建 

引言: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极高的高校专业课程。艺术设计不仅仅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企业中需求巨大,同样专业课程也需要能够将学生培养为实践性人才,因此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求相关的民办高校艺术教师能够积极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设计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构建不仅仅需要准也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实践性人才,同样也需要让学生在课程体系教学下能够有效的解决艺术设计的问题解决能力,建立教学研究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从而促进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1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需求下,艺术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设计来创造提升物品的艺术性和价值性,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相应的经济利益增加相应艺术品的销售数量。因此在经济竞争模式由价格转变成实际竞争后,艺术设计的实践性人才对于市场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体系下培养的专业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由于课堂体系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重视,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同样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以教材和课程为教学中心,不注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艺术设计中实践性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升。同样受到民办高校的资金影响,民办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往往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资金不足导致教学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不能够与相应的先进技术进行同步更新完善。但是由于市场的需求,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准也在招生规模上增加,而师资上得不到相应的改善,从而导致高校民办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不合理,教师的实践教学不能够覆盖到每一位专业学生。同样教学的艺术设计经验不足也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不够,导致学生实践性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从而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达不到实践性人才的教学目标。

2实践性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性人才培养视野下,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培养往往达不到专业的实践需求。对于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往往都是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学过少,不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问题自我解决能力。目前在民办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课程的教学体系没能够叨叨相应的发展创新,不能够和艺术设计的实践性需求接轨。在民办高校的实践性人才课程教学中,由于采用的以往课堂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技能教学,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教学培养,导致高校民办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达不到相应的市场标准。因此对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性课程体系构建显得尤为重要。3实践性人才课程构建意义民办高校构建实践性人才课程教学体系,不仅仅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同样也是响应国家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政策。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能够满足创新协调的发展理念,可以有效推动新颖的市场结构结构供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样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能够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与市场竞争之间的矛盾,从而可以促进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式往往束缚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打破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构建具有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以培养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要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为目标。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培养出适合企业和行业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对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创新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和设计解决能力,是促进我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4课程构建的要求

4.1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中,需要专业教师丰富学生的实践教学资源。由于艺术设计往往注重于当前的时代流行,从而具备较高速度的更新性,那么导致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材是不可能跟上实际的变化速度。因此在构建实践性人才课程教学体系中,需要教师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学,也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单钱的流行艺术进行专业的教学创新,从而改变传统的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通过专业教师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让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也能够适应当前的艺术设计,从而有效的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自主解决能力,让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够满足经济需求,成为符合艺术设计的实践性技术人才,保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健康发展。

4.2拓展教学内容

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中,需要教师扩展教学内容。在实践性人才教学中,需要教师创新拓展教学模式不仅注重教学教学结果,也需要注重教学内容。因此对于学生的艺术设计不能够是单一的固定标准。要重视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奇妙思想的重视,让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能够拓展相应的教学内容,重视艺术设计教学的流程和方法,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艺术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思路流行和完整性。同样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积极拓展教学内容,能够让艺术设计中的市场情况和经济成本以及方案的设计能够映入到学生的思维中,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拓展教学内容下掌握相关的艺术设计具体内容。同样丰富拓展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有效的提高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问题解决能力。帮助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快融入到艺术设计工作当中。

4.3加强师生关系

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中,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授课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实践性人才教学中加强师生关系。同样在实践性人才教学中,不仅仅重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同样让学生将知识与疑问提出来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建立,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独立思考问题和自主接受知识,能够有效的增强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之间的艺术设计互动协作,能够让学生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加强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

5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5.1构建多种类型实践基地

5.1.1构建艺术设计实验基地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中,可以运用构建艺术设计实验基地。艺术设计实验基地可以帮助专业的进行适度的调动师资配比问题,同样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的经济情况和艺术设计特色来建设相应的设计实验基地。例如建立家具实验基地和家庭勇气实验基地。实验基地的构建是为艺术设计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性高的模拟教学平台,从而有效的的提高艺术设计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艺术设计实验基地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空间与结构,对艺术技术与工艺也能够进行全面人士。构建艺术设计实验基地能够帮助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更加符合代签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时间综合能力。

5.1.2构建实习基地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中,构建实习基地是作为实践性提高的重要保障。实习基地的构建是对教师的课程教学体系的质量提升有着非凡的作用。实习基地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环境更加接近工作情况,从而为后期的设计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构建实习基地能够让学生的拥有更多的实践教学环境。构建实习基地能为教师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空间与发展空间。在实践性课程体教学环境的营造中,学生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习学习,教师也可以在实践的环境中进行教学,真实地实行现场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创业意识,营造出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性。构建实习基地能够帮助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添砖加瓦。

5.1.3构建工作室基地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中,需要构建工作室基地。通过建立特色的工作室基地能够有效的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性教学。在教学中利用工作室基地和课程教学的联动,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室构建能够帮助学生强化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艺术设计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样也能够很好的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性,在学习上能换个为高校民办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领域提供更广的空间。构建工作室基地能够加强教师的工作这人按和教学质量。构建工作室可以根据相关的需求进行特色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培养。构建工作室基地,能够帮助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在硬件上解决相应的设施需求。通过更加全面的教学设施,来帮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供相关的设备折佣,从而提高在相关设施使用中,提升专业学生的利用率,从而为学生实践性能力提升提供设备保障。

5.2构建课程教学研究体系

5.2.1构建新型教学课程制度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中,需要构建新型的教学课程制度。构建信息教学课程制度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教学框架,需要将教师进行详细的艺术设计教学整合分配,从而让学生能够选择多种教学工作设计室进行相应的教学知识学生。通过多位教师负责多样的教学内容,从而优化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让每一个专业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我的艺术设计工作室,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艺术的培养。同样构建新型教学课程制度能够满足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性能力提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构建新型教学课程制度能够优化民办学院的教学资源,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新型教学课程制度,通过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考核等方面的综合制定,帮助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具备独特的教学特色。

5.2.2创新课程教学大纲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中,需要创新课程教学大纲。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创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构建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在创新的教学大纲中,创新课程教学大纲是对导师工作室教学体系的实施,确保在技术层面上的有力支持与保障。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归纳六大个教学模块,其中涉及到理念思维能力、基础能力、形态基础、设计技术、产品工业设计能力与综合素养能力。针对每个创新教学大纲设计的教学能力模块,在教学大纲需求中,教学内容以企业具体实际案例教学与设计竞赛贯穿在全部的教学内容过程中。在时间安排方面,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第一教学单元模块教学大纲需求课程讲授具体企业实际操作案例和艺术设计实践。第二教学单元模块教学大纲主要以设计竞赛为课程主要内容。第三期教学大纲、第四学期教学大纲和第五学期大纲都是以实际案例作为授课内容,并以来自社会的实际课题作为设计实践内容。通过创新下的课程教学大纲从而保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5.2.3改革教学计划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中,需要改革课程教学计划。改革教学计划需要进行现有的教学内容的整合,通过将联系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为实践教学提高更多的教学实践。同样改革下的教学计划需要与学生的学分相机和,从而有效的推行导师教学,为导师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在教学计划在,改革下需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掌握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相关的项目实践实习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问题的解决能力。改革教学计划需要以来企业对于学生能力的实际要求,让学生的知识具备针对性。通过改革的教学计划下的课程将知识与能力强化到学生的基本能力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通过强化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表达能力,为就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设计问题的解决能力。构建教学实践研究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能够符合单钱艺术设计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样实践教学研究课程体系构建能够帮助专业学生提升积极性,为学生和教师能够提供广阔的学生与发展空间。构建实践性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汲取相关的实践教学金阳,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同样为社会提供重要的实用性人才,让学生在课程体系教学下能够有效的解决艺术设计的问题解决能力,建立教学研究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从而促进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姬.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9(05):96-97.

[2]孙文舒.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美术大观,2018(06):144-145.

[3]马雪霞.理工类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智库时代,2017(16):77-78.

[4]杜静文.浅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艺术科技,2017,30(08):361.

[5]程笑君.黑龙江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4):213-214.

[6]毕敬虎.综合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目标化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144.

第3篇:班级课程建设范文

一、擦亮“画都”品牌,推动市场交易良性循环

“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是潍坊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当前书画产业存在的版权问题,做大做强中国画都品牌,推动全市书画市场繁荣有序、书画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潍坊市创建版权示范城市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于利这样说道。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一直是潍坊市版权工作的目标,因此潍坊地方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版权保护工作。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年底,潍坊市围绕纺织服装、婚纱摄影、民间艺术、教育等主要特色产业,精心打造了七大专业版权服务平台,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画都”的潍坊,近年来书画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全市书画经营机构有2000家以上,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部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6家,形成了良好的书画产业版权保护氛围,书画作品登记数量保持高速递增。但是,在产业快速发展势态良好,书画作品登记数量可观的背后,市场中鱼目混珠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作为书画家聚集的文化宝地,潍坊拥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淀,但由于书画产业市场缺乏规范管理,使得这些宝贵的书画资源不能得到较好的保护。”于利说,潍坊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专门成立了中国画都书画产业平台专班,协同创建版权示范城市工作专班办公室共同保护书画版权。“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的上线,不仅着力书画版权保护,同时也是为潍坊建设版权示范城市建设助力。”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市书画专班办公室副主任宿立军说,希望书画版权登记平台能真正解决潍坊市书画产业版权保护的难点,进一步规范书画产业市场,吸引更多书画名家、大家落户潍坊,不断提高书画市场竞争力,形成书画市场交易良性循环格局,促进潍坊市书画市场大繁荣、大发展,擦亮“中国画都”品牌。

二、利用新技术,注重产业可持续发展

完善的作品登记系统、精准的真伪鉴定技术和安全的线上交易平台是促进书画作品交易、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记者了解到,新上线运行的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一键”解决了这些难题。负责开发、运营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的山东全影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传宇告诉记者,书画作品线上登记平台、书画鉴定技术平台以及线上书画交易服务平台是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的三大特色板块。其中,书画作品线上版权登记平台项目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作品创作时间和内容的快速存证,并即时生成“书画身份证”证书,为维权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此外,书画作品线上版权登记平台还接入了全国摄影行业版权登记平台,打破了传统线下登记费事费力的弊端,节约了申请成本,提升了效率,让作品登记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书画不同于其他美术作品,极易被人临摹。因此,对书画的版权保护除了登记和交易之外,鉴别真伪也尤为重要。”董传宇介绍,书画鉴定技术平台运用2000倍高精度扫描设备,对登记的书画进行辨别真伪,提高鉴定的准确率,同时为书画作品建立核心DNA数据,传输大数据中心,上传作品无需重复鉴定,为辨别作品真伪性提供了便捷通道。此外,书画交易服务平台项目还对签约的书画家进行了多方面的信息采集,利用线上销售和线下展览的优势,吸引更多优秀的书画家,通过对其书画作品代销等方式,争取更多的优秀书画作品。同时,平台把争取到的作品对想要收藏和消费的两大群体进行推广,利用平台搭建+支付端口对接的方式,实现数据透明化、纳税合法化和经营规范化。“书画版权登记平台是书画线上交易平台必备前置平台,版权鉴定服务平台可以完美解决版权登记过程中出现的赝品,提高交易平台的公信力。线上书画交易服务平台注重解决买方的售后问题以及客户流动性和信任度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线上交易平台的持续发展。”董传宇说道。

三、专业运营,提供一站式版权服务

第4篇:班级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字】教学改革;教学思想;教学实施

1.绪论

本课程是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专业课,很多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是遵循课本中的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学生看上去好像掌握得不错。但是如果让学生独立设计一个产品的话,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元器件的布局,导线的走线等等。我们专业打破了这种做法,课程的项目载体以来自实际电子产品,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的方法,最终把整个教学内容分成3个较大的项目,每一个项目中包含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多个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项目与模块的教学,使学生置身于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的实际工作环境中。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实现“教、学、做”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思想

(1)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思路基于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在课程整体设计前首先进行企业调研,召开行业专家座谈会,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进行了重新分析,按照从工作领域到学习领域再到职业能力进行逐一分解,然后整理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新的课程体系。该课程的学习项目设计按照电路板设计的工作流程分为三大工作任务:电原理图绘制———印制电路板设计———印制电路板制作,项目中所要学习的工作任务可以是交叉与重复的。项目模块中确立了载体项目为企业的实际电子产品,教学方式为任务驱动。电子产品来自合作企业的实际产品,来自教师自行开发的产品,以保证项目的可操作性。(2)校企合作保持项目共享本课程中的项目载体为企业的实际电子产品、教师作项目中开发的产品以及电子竞赛的项目。每一个课程单元提供多个实际项目、案例等,这些载体可以相互替换,课程内容始终保持电子前沿和共享性。本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使用这些载体作为教学资源,也允许教师从企业或实际项目中引入新的载体。

3.课程实施方案

(1)课程体系建设由各专业负责人牵头,课程组教师联系一家或多家企业,深入走访企业;在此基础上设计、反复修改实践专家的调查表,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实践专家与教师共同探讨,现场总结出该课程面向的岗位及职业发展轨迹,以及各岗位对本课程的依赖程度。会后,根据该课程面对的岗位所需的本课程知识指标和能力指标,重新梳理课程体系。梳理后的课程体系再次与企业专家研讨,最终达成共同的修改意见。课程体系的构建始终处于一个动态调整的状态,时刻抓住行业发展的动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引领的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课程体系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而不是静态的,不变的,即使是课程体系是被相关专家,尤其是企业专家认可的,也会在实践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课程体系应具有前瞻性和发展性。(2)师资队伍建设本课程拥有一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善于教书育人的专职师资队伍,并且正在形成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且擅长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在现有师资队伍基础上,打造一支具有双重理论和双重实践经验,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国际化的专业教学团队。(3)教学方法整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形式,整个过程采用项目单元任务驱动法进行授课。一个项目包括若干个单元。学生在课堂中需要不断是实践,修改,实践。实践的项目所设计的知识点与教学内容完全相符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学生动手制作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原理图绘制项目和印制电路板设计项目中教师采用多媒体广播软件在电子专业机房中完成,在印制电路板的制作项目中,学生在实训室中完成,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路板,完成其作品。教师采用多媒体广播软件在专业机房中以讲练结合方法,边学边练,学生作品点评,常见错误汇总讲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整个教学情况,及时纠正实际制板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授课教师更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实施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实践中教理论的思想,并通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和电子爱好者协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4.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在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上,摒弃了传统的做法,做了很大的改革。尤其突出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比如上课到课率,上课表现情况,单元测试,阶段测试等等。避免学生平时对自己放松,考试时候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教师每次会留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课程结束每位学生必须按要求提交作业,如原理图、PCB图等,这将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平时实践过程考核成绩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三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各项实训作业的完成情况。最后的期末测试也设置了一个实践项目,学生按要求完成原理图及PCB图,这是对学生技能掌握程度的一个测试。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潘宁.“任务驱动—同伴助学”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吴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4).

第5篇:班级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实践教学;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

0引言

2019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为防止病毒的传染和蔓延,国内通过多种措施实施了严格的隔离政策,除必要的外出外,都需待在自己家中。针对院校,延期开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为保障防控各院校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做了大量工作。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指导意见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快速响应,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制定了一地一案、一校一策或一校多策的在线教学方案。本次在线教学成功应对疫情带来的停学、停教、停课危机,稳住武汉高校、稳住湖北高校、稳住全国高校,而且在实践中创造在线教学的新高峰,探索在线教学的新实践,形成在线教学的新范式,对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创新发展意义深远。作为一名一线的大学教师,有幸全程参与此次的线上教学,感受良多,受益匪浅。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恢复正常线下教学模式后,通过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思考,认为在疫情没有完全消除,有可能出现反复的情况下,学校自主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建设十分必要。

1在线开放课程的数据统计

为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开展,截至2020年2月2日,教育部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制订多样化在线教学解决方案,免费开放包括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为此次规模宏大的线上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印发后,全国所有地区、所有高校都纷纷采取行动开展在线教学。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课程,其中既包括理论课,也包括实验课;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开设课程覆盖本科理、工、农、医、经、管、法、文、史、哲、艺、教全部12个学科门类。课程类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多种类别,授课模式有直播课、录播课、慕课、远程指导等多种形态。

2在线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的在线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老师,采用慕课、直播课、录播课以及远程指导等多种教学模式,下面就对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2.1慕课教学模式

对教师讲,这是工作量相对较少的一种教学模式,只需给学生指定某一课程的在线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观看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以本院网络工程专业为例,专业基础类课程《计算机网络》,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有湖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提供的在线教学资源,其中南京农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的资源还属于国家精品资源。这类通用课程资源可直接拿来使用,但与学生的交互还需借助其它通信工具如电话、微信、QQ等来实现。专业核心类课程《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没有找到名称完全相同的在线课程资源,究其原因主要是各个高校课程大纲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课程名称自己定义,使用的教材也是多种多样。这类专业课程资源无法做到直接拿来使用。

2.2直播课教学模式

直播课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借助直播平台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用到的直播平台有钉钉、腾讯会议、智慧树、超星、学习通等。直播课教学需在固定的时间段讲授者与受众同时在线,学生使用的多种学习终端,可能是计算机、笔记本、PAD、智能手机等,登录教师指定的直播平台,注册账号,选择授课教师建立的直播。既实现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又与传统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没有传统课堂的面对面,教师无法实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无法像在课堂一样对讲台下的学生做到一目了然,学生开着直播或许手头在做其它与课程无关的事,教师也无法及时发现,即使学生使用的终端开启摄像头功能,教师可通过摄像头看到每个学生,在授课期间,教师也无法一一点击每个学生进行放大查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也不能保证学生整个身体都进入到摄像头的范围内。这种学习模式依靠学生学习的自我主动性,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3录播课教学模式

录播课是指教师提前将课程的某个章节需要讲授的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录制好,放置在第三方平台服务器,让学生定期观看、学习。录播课优点是成本低,可设计课程,课程更精细化,并且不受任何条件限制,满足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的需求;录播课的缺点是无法进行实时监控和互动,学多都是个人进行,没有互动和交流,学习效果无法特别保证。在,录播课为了应急而准备,教师为了当下课程授课进度的需要而录制,具有随机性,最终呈现的只是一段一段放置在服务器端的教学视频,不具备完整性、更不具备系统性。以上三种教学模式因服务器属于第三方,无论是在线资源还是平台直播,如同时在线的用户过多,数据流量过大,会出现带宽不够,网络卡顿、断网甚至服务器崩溃的情况。师生间的互动都需远程指导作为有效的补充。如果高校根据自己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学习现有在线资源尤其是国家精品资源的先进经验,搭建服务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录制课程资源,打造师生互动平台,建立自主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3建设自主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

自主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建设包括硬件支撑、软件平台和课程资源三方面。下面通过对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特点的分析以确定体系建设各方面的需求。

3.1硬件支撑

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硬件的支撑,服务器和传输网络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数据内容主要是教师录制的课程视频,数据量很大,并且建成后网站的访问量也会较多,所以对服务器有如下需求:3.1.1大存储量。服务器的存储容量必须够大,能存储所有专业课程录制的视频;3.1.2大承载量。服务器的承载量必须保障在极值情况下不会出现宕机。换言之,服务器必须最低满足本院全体师生同时在线时不会出现崩溃的情况。对传输网络的需要如下:(1)高带宽传输网络的带宽必须最低满足本院全体师生同时在线时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2)双备份传输网络必须有备份线路,当主线路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切换到备份线路。目前,大部分高校均建立自己的数据服务中心,部署的服务器,本身就是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服务,从稳定性、可靠性、访问速度上,均能满足建设要求。

3.2软件平台

软件平台是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核心系统软件,在线开放课程体系一项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师生间的交互,这就依靠软件平台实现,因此软件平台具有以下的功能和特点:3.2.1友好的使用界面,具有可靠性、易用性、交互性和多样性等特性。(1)可靠性指的是界面要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能即时正确给出运行状态指示和出错信息,并且能引导用户改正错误;(2)易用性尽量减少用户负担,操作方式简单,容易记忆,输入/输出容易理解;(3)交互性对用户的应用请求都应在用户心理许可的时间范围内给出响应,即使不能得出结果,也应给出一定的响应;(4)多样性根据用户背景不同,提供多种接口,适应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3.2.2完备的功能体现,按照登录身份不同,可以分为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三种登录状态。(1)教师登录后的功能淤班级管理教师成功登录后,可创建自己所教授课程的班级,并且可以设置班级密码,该密码仅告知该班级的学生,该班级的学生凭借密码才可加入该班级,教师可对班级的学生信息进行管理;于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可将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制作的PPT文件以及音频资料等各种教学资源根据类别上传到服务器端,也可对教学资源进行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盂讨论答疑教师可看到来自学生的针对该课程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可对该问题进行答疑,或针对某个问题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榆作业和测验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作业,或对平时学习进行阶段性测试。(2)学生登录后的功能淤加入班级根据教师提供的班级密码,加入自己的班级,并且完善自己的个人信息;于课程学习根据教材的内容,可以自主选择教师上传的某一单元的各种学习资源,如课堂的教学视频、教师制作的该单元重点知识的PPT幻灯片等;盂讨论答疑学生可对教师提出的某个知识点进行讨论,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沟通;也可针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请教师进行答疑;榆作业和测验学生可查看是否有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者试卷。(3)管理员登录后的功能可进行系统的维护、数据的更新。

3.3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从以下三方面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质量。3.3.1加强平台技术服务和师资、技术人员培训。依托高校、相关机构、专家组织和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教师、学习者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开展课程建设、课程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培训,提高学校在线课程建设水平和数字化资源建设质量。3.3.2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标准。(1)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内容应该由时长5-20分钟的短视频组成,每个短视频应有针对的知识点或专题,并注重实用性。在表现形式上,合理地运用文字、图画、音视频等各类素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2)教学设计和方法结合开放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实现高效教学;(3)教学中的互动建立多元化的学习互动体系,比如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答疑,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等,可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问题交流、资源共享和学习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学效果与影响。对在线课程教学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并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掌握教学和学习的整个过程,分析学习者的学习个性、特点和行为,因材施教,改进教学的质量;(5)团队的支持与服务课程建设负责人及课程组成员均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的教师,并鼓励院校的教学名师和专家主讲开发课程。还配备专职人员,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形成一支教学、辅导、技术支持等结构合理、人员稳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3.3.3在线课程视频制作规范。制订出在线课程视频制作的规范:如音视频信号源的技术规范、压缩及封装格式等。

4自主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

4.1社会意义

4.1.1对每个院校来说,可实现优质教育课程资源更符合本院各层次、各专业学生的课程需求,在本校的资源共享,更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4.1.2对学习参与者来说,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接受本院教师的教育机会和渠道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4.1.3面对突发情况下,解决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4.2行业意义

整体推动教育+互联网的发展,为未来的智能教育提供基础。4.2.1对学校:实现了校内资源的整合和校外资源的融合,可以提升本校的教学质量;4.2.2对教师:可跨越学校和区域限制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影响力;4.2.3对学生:可选择更多的学习资源,使学习时间和方式更加的灵活、自由。

参考文献

[1]陈柄运.在线开放课程现状及发展的研究[J].才智,2019(13):203.

[2]高迪,兰海燕,申林山.疫情背景下在线课程学习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计算机教育,2020,(11):66-69+75.

[3]徐鹤.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研究[J].高教学刊,2016,(5):109-110.

[4]孙燕,李晓锋.学习者视角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040)020: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