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康复护理临床路径精选(九篇)

康复护理临床路径

第1篇: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摘要:目的 了解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在针灸康复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针灸康复科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抽样,选取90例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带教法,实验组执行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比较两组实习生培训前后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组实习生中医技能考核、理论、综合测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灸康复科临床教学中积极应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可显著提高实习生中医理论与实际操作水平,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针灸康复科;临床教学

临床教学主要是指协助实习生将所学基础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进而获取继续教育所需的个人技能。在现阶段,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中医医院推行的临床带教方法主要以西医护理为导向,缺乏中医特色。为贯彻执行《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彰显中医护理特色,必须要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训[1]。基于此,本文主要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针灸康复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应用中医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进行带教,旨在探究临床应用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针灸康复科护理专业实习生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有2例,女性有88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在(27.56±2.67)岁之间;本科45名,专科32名,中专13名。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这90例名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每组45名,两组实习生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带教法,待学生步入临床后,带教老师予以入科教育指导,并进行评估考核,阐述规章制度、科室环境,讲解日常工作流程。依据实纲要求,每周进行1次讲课,每月进行1次查房,并做好出科考核,其余时间跟班,按照工作与病人具体情况,当班老师进行适当讲解。实验组执行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第1d由带教老师进行接待,基于当天教学工作完成后进行入科教育与评估考核;第2d阐述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并熟悉患者;第3、4d进行操作示范,予以实践指导;第5d至2周介绍中医护理基本理论,阐述中医操作技术;第4周进行大纲要求实践,予以评估与综合素质考核。

1.3 观察指标

出科时,考核小组对实习生进行中医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掌握临床实习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培训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中医理论、操作、综合测评成绩明显较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实习生培训前后理论、操作及综合测评成绩综合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培训前 培训后

理论 操作 综合测评 理论 操作 综合测评

实验组 45 67.89±19.08 54.58±9.78 76.56±3.41 90.77±6.26* 92.86±3.12* 94.83±2.55*

对照组 45 70.48±18.06 52.65±8.96 75.23±3.01 87.50±4.12 84.72±3.20 91.84±3.53

t - 0.661 0.976 1.961 2.927 12.217 4.605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在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哈佛医学院在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中,将临床路径与其他带教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实习生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针对护理临床教学方法而言,以往主要应用学生跟班制,依据当天基本工作量,基于把握患者状况的前提下,当班老师进行适当讲解,在时间安排上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教学目标要求执行不固定,往往容易受带教老师素质或工作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漏讲、不讲等现象,教学质量不高。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将临床路径引入其中,做好时间管理,可有效控制质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实习生中医技能考核、理论、综合测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路径在带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而言,在带教中,把教学计划进行直接,细化到各个护生实习生身上,并依据时间管理计划,带教老师以教学计划为导向,制定有目的性的带教模式,一定程度上对老师教学行为进行了规划,可避免出现重复教学等现象,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3]。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应用于针灸康复科临床教学中效果颇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朝霞,李青.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1):1084-1086.

第2篇: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自我护理;患者教育;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式。它由患者的每一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 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 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1-3]。我科对268例手外伤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传统的健康教育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将我科收治的268例手外伤患者按照病例号分为2组,单号定为对照组132例,男96例,女36例;平均年龄36.5岁;平均住院21 d。病例号双数定为试验组136例,男106例,女30例;平均年龄38.5岁;平均住院18 d。损伤的类型为:脱套伤、热压伤、切割伤、炮炸伤、压轧伤。2组疾病程度、性别比、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试验组根据科室统一制定的护理路径书进行标准化的护理流程。 由责任护士按路径进行护理。 护理人员依据教育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动态、规范的健康教育。已执行的教育内容用蓝笔作标记, 未执行的用红笔作标记, 当班护士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未执行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 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法, 即在入院、 术前、 术后、 出院前给予健康指导, 其余时间则进行随机健康教育。我科设计了拇指再造的cnp、各种皮瓣的cnp等,下面以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的cnp为例,见表1。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在推行cnp前,对cnp的概念、特点、应用价值等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4]。参加cnp的人员要求:必须具有护师以上职称并经过cnp和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者,且有较好的专业水平和协调沟通能力等。试验组的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参与 ,管床医生、责任护士、共同完成,责任护士为主要实施者;观察治疗情况,评价、了解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 ,根据患者接受能力 ,按路径进行教育,护士长或质控护士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路径,并抽查患者知晓度和实际应用情况,并及时处理偏差。出院前对每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2.3 评价指标:健康教育的评价重点是患者 ,患者的“知、 信、 行”是健康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8]。①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患者出院前评价其是否认同护士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准确演示功能锻炼的方法,是否因知识缺乏或锻炼不当引起并发症 ,评价患者对有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②遵医行为,采用观察法了解患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③问卷调查住院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比较,见表2。表2 2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效果比较表1 手部屈肌腱修复术后临床护理路径表

签名手术日介绍护士长、主管护士、主管医生,病区环境,饮食要求。重点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如卧床、制动、抬高患肢的目的和意义术后第1天患者突如其来的手部损伤 ,易出现焦虑、抑郁、失望等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反应及表现 ,护士及时与患者沟通,以减轻其心理压力。讲解功能锻炼的对康复的影响 术后第2~3天术后用背侧石膏托维持腕关节屈曲约 20~30度 ,掌指关节屈曲 45~60度[5],指间关节伸直位,并密切观察指甲或各指末节的颜色、甲床充盈时间等术后第4~7天护士站在患者患指侧,一手扶住患肢掌腕关节,另一手自患者指尖开始按摩逐渐至近端, 注意动作轻柔,配合烤灯照射,利于水肿吸收,减轻肢体肿胀。讲解下一步锻炼的内容、目的、意义。防止患者因疼痛而丧失勇气和信心术后第1周按摩2 min后对患指即行被动屈曲、主动伸直,每次屈曲维持2~3 s,活动范围1~3 cm,每回 4次~6 次 ,每天 3 回或4回,注意动作轻柔, 以出现可忍受的酸痛为原则术后第2周因肌腱修复达增殖高峰,组织增生,肿胀明显,脆性大[6],此期肌腱处于软化状态[7],抗张力小,应适当减轻锻炼强度与次数, 每次屈曲维持 1~2 s,每回 3次或4次,3 回/d术后第3周锻炼同术后第1周,可将每次活动的次数增加到 10~20次。讲解锻炼的目的、意义以及并发症。多给患者以鼓励,增加信心出院指导术后石膏托固定4周, 去除石膏托,4~6周: 开始主动锻炼伸屈活动,指导患者行患指轻度主动运动,动作应缓和,用力适当,上、下午各 5次,每次5min, 活动度以出现关节酸痛, 但能忍受的原则,并对肌肉和关节进行按摩,无阻抗的恢复关节活动度。腕掌关节被动屈曲时,主动伸指间关节,被动屈曲个别的掌指关节近指关节;并有保护地背伸,此期开始进行勾拳与直替运动但不同时伸腕与指,并进行日常生活。术后6~10周,主动屈指活动。练习时必须掌握肌力练习要领,即每一动作都须用最大力量,持续2~3 s,要在10~20次中感到明显的肌肉疲劳,否则说明用力不够。并加强生活方面的练习

3 讨论

本组结果显示,在“是否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对护士满意度” 和“认知态度或行为改变”方面, 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 ,提示应用健康教育程序进行健康教育比传统的健康教育效果好。

3.1 强化护理干预意识 cnp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示,它由患者的每一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判断患者预后。通过开展临床路径护理模式, 患者术后并发症有显著下降。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通过cnp的应用,使患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

3.2 加强患者的医从性 cnp教给伤者具体做法并给予具体指导,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我们只是一般的告诉伤者应做锻炼,而不说明道理,不做具体指导,则患者常因为疼痛或感到单调枯燥而放松了锻炼,或因锻炼不得法而未起治疗作用。 护士加强健康知识宣教, 增进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使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配合治疗[9]。加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因此患者的医从性加强了。

3.3 使健康教育行为规范化 cnp克服了部分护理人员知识的缺陷,使有章可循,明显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10]。护理人员须评价每天的护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对预测差异进行干预 ,降低了工作中的随意性、 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 ,避免了由于遗忘或个疏忽造成的护理缺陷[11]。本研究通过对手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达到了高质量、个体化的护理需求,能推动手外科护理的发展,也为cnp在其他专科中的应用提供初步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磨琨, 黄茜.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18:170?172.

2 冯蕾,王艳梅, 蔺波. 临床护理路径国内研究进展.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26:903?905.

3 雪丽霜. 日本对cnp管理的研究.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1,20:547?549.

4 黄雪珠.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811.

5 王澍寰主编. 手外科学. 第 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7.

6 王澍寰.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功能评定.手外科杂志,1990,6:71.

7 杜克,王守志主编.骨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93?494.

8 赖红梅,程薇.骨科开展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

9 刘晓芳, 颜玲, 张维, 陈惠琼.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实用手外科杂志,2008,22:125?126.

第3篇: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康复科护理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制定康复科本科护生临床教学路径表,将2012年7月~2013年4月实习护生作为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2011年7月~2012年4月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本科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实习态度、理论考试、技能操作、组织护理查房和综合能力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仪表素养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生对科室教学氛围、教学安排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均有显著改善。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以提高康复科护理本科生的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提高护生组织护理查房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亦提高了带教科室护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康复科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本科教学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6.056

目前临床路径已较成熟运用于临床医疗与护理之中,临床路径能够改善医护质量,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我们将临床路径的管理理念引入到临床护理教育中,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时间管理具体化,管理者更容易控制带教质量,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给予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1]?。康复科护理实习教学专业性强,带教涉及面广,而临床护理实习的学生在康复科实习的时间有限。而且,在目前康复护理学未纳入大学本科教育的形势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护理本科生在康复科的实习效果,树立早期康复理念。为此,我科把临床路径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康复科护理教学中进行试验性探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4月在康复科实习的45名护生为对照组,沿用传统带教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4月在康复科实习的48名护生为实验组,应用临床教学路径教学方法。两组护生均为全日制本科,每批3~5人,在康复科实习时间4周。两组护生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湖北医药学院、嘉应大学、河南新乡医学院,由护理层级相同的老师带教,护生的教育经历、学历层次、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

1.2.1.1护生入科当日,由护长或教学组长集中护生进行入科介绍,包括科室环境、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教学计划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1.2.1.2护士长安排护生跟相对固定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带教。?

1.2.1.3本科室教学组长于实习第1或2周内任意一天对实习护生进行小讲课及操作示范。?

1.2.1.4科室实习期间学生自行收集一例在院典型病例,上交一份护理查房个案,并由学生组织个案讨论,带教老师参加并点评。?

1.2.1.5出科前由护士长组织一次师生座谈会,总结学生的实习及教学情况,为后期临床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1.2.1.6出科前进行理论与操作考试。?

1.2.2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

1.2.2.1临床教学路径的制定:以临床路径为理论框架,结合康复科护理的具体要求及护生反馈的信息和建议,由临床护理班主任、片区教学秘书、护士长及临床带教老师共同拟定了本科护生康复实习路径表。?

1.2.2.2对带教老师的培训: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临床教学路径基本知识,了解教学路径的观念。对科室护士重新进行带教资格认定,对有带教资格的老师进一步培训康复护理教学路径的实施方法、具体内容、目标和细则。最后将康复科教学路径手册摆放在病区教学资料夹内,便于带教老师及护生随时了解教学内容和进度,同时方便进一步督促路径的实施。?

1.2.2.3根据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安排护生跟相对固定的带教老师,我院康复专科实习期限为4周,采用五个阶段进行带教。具体如下:①入科1~2天:带教组长在实习护生入科当天详细介绍环境、规章制度、入科须知、实习带教计划及专业发展现况,完成护生的入科评估。每位学生手头上发一张康复教学路径表,使每位护生清楚地了解康复科实习的内容和进度。②入科3~7天:对护生的工作能力进行初评,使其熟悉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责,同时向其示范路径涵盖的护理技术操作,专科用药相关知识介绍、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与判断、常见及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③入科8~14天:专科常见病的康复护理常规介绍并示范;康复护理病历书写;康复科护理知识讲座、专科护理查房、工作能力阶段评估。④入科14~21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专科常见病护理 2~3例并完成护理病例书写2~3例、护理操作训练各10例;护理教学查房1次、工作能力阶段评估。⑤入科22~28天:护理管理带教、组织学生小课、征求学生意见、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出科鉴定填写、学生出科综合测评。?

1.2.2.4带教质量控制:护理教学组长与临床带教老师严格按照路径的计划与要求,到具体时间点落实具体教学内容;带教组长定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修正,对于因故延误的,在剩余的时间进行补充。?

1.3评价指标?

出科前由临床带教老师、带教组长和护士长中的两个人对每一位学生作出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仪表素养占5%,实习态度5%,综合能力30%,技能操作20%,组织护理查房20%,专科理论知识20%。专科理论:实验组、对照组均采用同一套试卷考核;专科操作:两组的考核均为同一种操作;护理病例查房:查房的成绩为带教组长、护士长、带教老师根据护生查房的准备情况、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学生互动情况按比例打分。出科后三天内,由护生对带教科室进行教学氛围20% 、教学安排60%、教学效果20%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使用SAS9.1分析软件,对两个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test, H?o(零假设):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教学效果相同,H?1(备择假设):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有差异。显著性水平取?α?=0?05,变量的?p?值<0?05,拒绝H?o(零假设)。?

2结果?

2.1两组护生实习期间各项考核成绩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test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实习态度、综合能力、技能操作、护理查房及理论知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同时,?t?值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组的差异越大;而两组护生仪表素养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实习护生对带教科室评价比较?

按照康复医学科护理本科生教学路径表带教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生对科室教学氛围、教学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均有显著改善(?p?<0?000 1),其中,两组对比后,实验组教学氛围?t?值绝对值最大,说明实验组中教学氛围的改善较其他两项突出。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对临床教学路径模式教学方法满意。见表2。

3讨论?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护理学生走进护士职业生涯的里程碑,是护士树立专业素质的关键一步。临床路径是一种高效、低耗、程序化、标准化、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先进的管理模式??[2]?。在护理教学方面,教学临床路径也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3-4]?。康复科的病种多,康复涉及的范围广,需要康复护理专业指导和宣教的内容也广。而传统的教学随意性大,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护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也不清晰。使带教容易和教学目标产生冲突,我们通过使用临床教学路径对本科生进行带教,使教学目标、带教方法、教学内容具体化,有利于教学管理者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给予干预,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3.1规范教学流程,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带教方法属于跟班式带教,带教内容局限于班内临床护理问题,易于忽略康复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尤其是康复护理学涉及的病种繁多,康复护理所涉及的病种很多,传统的带教容易使护生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不能清楚地判断康复护理中了解、熟悉、掌握的理论及操作内容。与此同时,由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并非专职带教,工作繁忙时,易出现对护生带教内容的遗漏或忽视。因此通过制定康复科护理临床教学路径表,将教学内容具体规范到每个环节, 使教与学双方明确教学内容,一方面使护生预先明确整个实习期间所需要掌握的内容,促使其提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带教老师查找在带教过程中产生的遗漏,从而在空余时间进行弥补。本次调查中也发现临床路径教学组的护生的在实习态度方面的得分要高于传统带教组。?

3.2使教学内容系统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带教方法,实习护生因带教老师所掌握知识的差异,导致学生学到的东西很片面、零散或者与教学大纲脱离。同时,带教老师能力和资历的差异易造成带教质量的偏差。而临床教学路径要求师生双方按照路径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限制地进行教学活动,避免教学内容中出现缺漏、重复或随意教学,临床教学路径发挥了教学的指引作用并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5]?。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注重要求护生掌握康复科常见的典型病例和康复科常见的康复护理操作,有的放矢的讲解、示范教学内容的重点,以避免在教学内容出现重复或缺漏,有利于护生掌握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我们在设计教学路径时除了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外,也加入了对实习的本科护生的护理管理能力和护理教学能力的培养。此外,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不断评价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对教学路径进行及时、恰当地修改,保证了临床教学路径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有利于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也有利于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控制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

3.3有利于带教老师和护生进行沟通,提高教学满意度?

姚瑞芳等??[6]?的研究指出,通过路径式的集中带教使护生〖HJ1.95mm〗能够尽快熟悉环境,为实践打下基础,减轻护生的心理负担,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护生对教学氛围、教学安排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传统的教学法。而且,临床教学路径明确了护生在本科室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师生根据教学路径共同完成实习计划并进行阶段性评价,这就促使带教老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通过沟通,一方面,带教老师能够及时的了解护生的思想和对临床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密切了师生关系,使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陈亚梅,任健凤,陈翠萍.ICU本科护生临床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成效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221-222.

[2]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

[3]张洁婷,邓丽丽.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2012,12(3): 112-114.?

[4]赵泽艳,邹家柳.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44-145.?

第4篇: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膝关节纤维性僵硬;关节镜;康复

[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1(a)-102-03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rehabilitation of knee joint fibrous stiffness after knee arthroscopy

YANG Che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izhou 22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s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pplication of knee joint fibrous stiffness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with knee arthroscopy.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fibrous stiffness received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with knee arthroscopy from February 2007 to February 201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6 cases for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primary nursing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management.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hospitalization costs, knee joint funct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when discharg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χ2=4.521, P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Knee joint fibrous stiffness; Arthroscopy; Rehabilitation

膝关节纤维性僵硬可以是关节内也可以是关节外病变,或二者同时存在,严重影响着膝关节功能,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种新的医疗护理模式,目的是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使患者达到最佳康复的效益[1]。我院于2007年2月~2010年2月,将CNP应用于膝关节纤维性僵硬膝关节镜微创治疗术后患者的康复,以改善患膝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行膝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纤维性僵硬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在治疗组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33~78岁,平均(36±6.4)岁;膝关节僵硬原因:胫骨平台骨折17例,股骨髁上骨折12例,股骨干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例,髌骨骨折2例;关节僵硬时间:3~10个月,平均6.2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0°~40°,平均18°,屈曲0°~70°,平均30°。在对照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29~76岁,平均(38±2.3)岁;关节僵硬原因:胫骨平台骨折19例,股骨髁上骨折12例,股骨干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例,髌骨骨折3例;关节僵硬时间:2~12个月,平均7.1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0°~45°,平均15°,屈曲0°~80°,平均3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僵硬原因、屈曲挛缩度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样本纳入标准:因下肢骨折引起关节纤维性僵硬行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膝关节感染性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疾患,合并危及生命的其他并发症,如心肾功能衰竭、脑卒中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病症。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或全麻。对关节活动度>40°者,有一定的残留关节间隙,直接刺穿置镜观察,钝锥和刨削器进行粘连松解和切除,镜下扩大髓腔松解髌上囊、侧沟、髁间窝并扩大成形,再切除挛缩的髌下脂肪垫,手法松动即可达满意的关节活动度。继发低髌者需松解内外支持带,切除挛缩的骨中间肌瘢痕。对关节活动度<40°者,先将钝锥送入关节腔分离创出关节活动空间镜下切断和清理粘连带,其余操作同前。术后预防感染和镇痛治疗。

1.2.2 对照组 采用膝关节镜微创手术责任制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患肢康复训练。出院3个月随访时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检查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

1.2.3 治疗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CNP管理。①制订康复训练方案:针对患者和家属不同的文化层次,由CNP小组指导,结合医生手术治疗计划对患者在院期间不同阶段存在的健康问题需求,制订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案,具体内容见表1。②由CNP实施小组对患者实施康复宣教,从入院到出院按CNP方案各个不同的阶段进行,要求具体化、个性化、灵活性实施。笔者安排统一病种、统一治疗方法的患者住在一个病房,以便于护理人员宣教,又利用患者之间交流和促进。每一位患者发放一本CNP宣教手册,结合医院健康频道录制的宣传讲座,护士利用每次深入病房机会不拘形式进行健康指导。③由护士长、主管护士、管床医生、患者家属共同组成的监督小组在每日下班前对当日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康复训练者存在哪些不足,再分别予以补充和强化教育和训练。评价时特别关注患者对不良行为的转换,及时分析患者的改进和进步,并给予相当的鼓励和褒奖,激发患者对康复的热切愿望。不断完善康复训练方案,使之更趋于合理,以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④患者出院前对其康复效果进行评价,教会出院后的康复训练、随访时间、注意事项、联系电话等;有问题电话咨询或及时复诊,出院3个月随访时,检查膝关节康复训练效果,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1.3 评价指标

住院天数,入院第1 天至出院的天数;住院费用(除餐费之外的所有住院费用);患者康复结果评价:术后首次锻炼和下床时间,出院3个月膝关节功能情况;3个月随访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和质量、功能恢复、住院费用等方面。分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治疗依从性:优为遵照医嘱要求执行,执行率≥95%;一般为大部分遵照医嘱要求执行,80%≤执行率<95%;差为不遵照医嘱要求执行,或执行率<8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数据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比较

从表2 可见,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和费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比较(x±s)

2.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首次锻炼时间、出院时关节活动度、3个月随访时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3 两组患者综合满意度比较

由表4可见,治疗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1,P

2.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从表5可见,治疗组实施CNP管理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2.358,P

表5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12.358,*P

3 讨论

膝关节纤维性僵硬是下肢骨折和膝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多为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囊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2]。开展针对性的膝关节纤维性僵硬关节镜微创术后的CNP,对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3.1 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CNP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开发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作为医疗护理的最终目标,它有力地抑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促进了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3]。在未实施CNP管理前,对膝关节僵硬患者行关节镜治疗、护理和康复的观点有较大差异,诊疗方案不统一;患者把满意的疗效如何完全归咎于医护人员,缺乏针对性强、系统性完整的康复训练方案。CNP使患者在最佳的康复时间开始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杜桂珍等[4]报道,对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干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和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

3.2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膝关节僵硬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但在其治疗后果上,康复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临床上笔者经常看到,患者经微创治疗后近期效果很好,远期效果不理想。早期正确的、持续的康复治疗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关节损伤的愈合,防止废用性肌萎缩、骨质疏松,减少粘连,缩短疗程,增进关节范围活动,促进伤肢运动功能恢复。患者行关节镜手术后,护理人员按照CNP的标准化进行护理指导,容易掌握,患者按此标准早期实施康复训练,下地康复治疗,更专业、系统、科学和规范,避免术后早期再粘连,使患肢康复水平和强度显著提高,从而提高康复效果。本组资料显示,患者下地时间提前,3个月随访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3.3 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

CNP是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订的一种治疗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接受治疗和护理[6-7]。通过对膝关节僵硬关节镜术后患者的CNP管理,提高对本病知识的认知能力。特别是文化层次低的患者,认为劳动就是功能锻炼,有的患者认为关节僵硬是老年病,伤后遗留关节功能障碍是必然的,严重影响遵医行为的实施。因此更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发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敦促患者的遵医行为,加强膝关节长期的康复训练。从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张正华,高居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意见和方法[J].中华医药管理杂志,2002,18(9):513.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44-748.

[3] Cheah J.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linical pathway programme in an acute care general hospital in Singapore [J]. 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0,12(5):403-412.

[4] 杜桂珍,刘雁,张劼,等.临床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9):40-42.

[5] 余绍卫.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技术规范实用手册[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822-823.

[6] 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211.

第5篇: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摘要] 目的 评价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应用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脑梗塞导致偏瘫的老年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BartheI指数为(62.35±2.19)分、FMA评分为(63.59±5.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96±3.75)分、(52.19±4.57)分,P

[关键词] 综合康复护理路径;脑梗塞;偏瘫;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b)-0178-03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脑梗塞的病死率有所缓解,但其导致偏瘫的几率仍居高不下。脑梗塞致偏瘫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生活的质量,而且还会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有调查显示,在脑梗塞导致偏瘫患者中开展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1]。该文主要就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及综合康复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并总结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次所选68例研究对象均整群选自于该院接收并治疗的老年脑梗塞导致偏瘫患者中,根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每组均34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60~76岁之间,平均(68±1.25)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61~78岁之间,平均(69±1.63)岁;研究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路径。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进一步对比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该次所选研究对象均参照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2]确诊,且均经头颅CT及MRI证实。该次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家属签字同意;均为单侧偏瘫,无肢体畸形者。所选研究对象均排除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排除短暂性脑缺血者,排除合并出血液性疾病者;剔除治疗中出现感染、呼吸衰竭及出血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病情监测、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具体措施如下:①护理:护理人员应尽量给予患者健侧卧位,保持患侧上肢的前伸,并在上肢的下方置一高枕,并在患侧下肢放置一个长枕;同时,保持患侧膝关节、髋关节处于屈曲位。选择患侧卧位时,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患侧肩前伸,前臂旋后、掌心向上;健侧的下肢在前、患侧髋关节、膝关节自然弯曲。此外,护理人员应每隔2 h变换一次,以防压疮;但在变换时,护理人员应避免头部的扭曲。②给予患者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先进行大关节的活动,然后再进行小关节活动;先活动健侧,再活动患侧;3次/d;活动期间,应以关节不痛为最佳。待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包括:屈膝、屈肘等,但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护理人员应把握好训练的强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③加强对患者语言认知功能的训练: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音乐、广播等来刺激患者大脑,增强其语言感觉;同时,护理人员还可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来提升患者语言能力;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并耐心引导患者开口说话。训练时,首先以单句为主,然后在提升训练的难度。④日常生活指导: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簌、解扣、如、握笔等,同时,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给予其站立行等训练。⑤心、肺及脑部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瞳孔等,有轻微脑水肿者,可给予其冰枕以降低颅内压力;对于病情较重者,可给予其呼吸机辅助治疗;对于呼吸功能较弱者,护理人员可遵医嘱给予患者插管通气。

1.4 效果评定

采用BartheI指数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其中,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能力越强;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其中,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运动能力越好;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3]。同时,对两组护理后康复效果进行评定,其中:护理后患者肌力强度至五级,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为显效;护理后患者瘫痪肢体的机体提高二级,部分生活能自理为有效;肌力无变化,日常生活无法自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5 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BartheI指数、FMA评分

护理前,两组BartheI指数、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护理后BartheI指数、FMA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上升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2.2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NIHSS评分

护理前,研究组NIHSS评分为(22.36±2.31)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21.96±3.2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6.32±0.58)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14.25±2.33)分;两组护理后NIHS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2.3 对比护理后两组的康复效果

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使得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多;加之,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合并基础疾病较多,致使脑梗塞后发生偏瘫的几率较高,给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给予老年脑梗塞致偏瘫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进而促进患者受损大脑的修复和重建,提升其生活及生存的质量[5]。

综合康复护理路径的内容较多,不仅包括、关节功能、语言功能、日常生活功能的护理,而且还包括心肺功能的康复护理;将其用于老年脑梗塞致偏瘫患者中,能够大大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6]。该次研究中,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路径的研究组,其护理后,研究组BartheI指数为(62.35±2.19)分、FMA评分为(63.59±5.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96±3.75)分、(52.19±4.57)分,P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开展综合康复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清强,王同慧,王永峰,等.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外伤偏瘫患者治疗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125.

[2] 梅杰民.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3):278-279.

[3] ⑿,王美玲.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79-81.

[4] 陈艳,李春利.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8-10.

[5] 蔡美娟.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7(5):513-514.

[6] 赵习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1):1357-1358.

[7] 张延红,赵晓丽,王东.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10):1564-1566.

第6篇: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胃穿孔 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61―02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它作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成效护理模式引起医务界的广泛关注[1]。2007年9月~2010年4月,我们对30例胃穿孔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6~72岁,平均40.4岁,均为急诊手术的患者,穿孔并发出血12例。行胃溃疡穿孔修补术28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32例,其中Billroth Ⅰ式6例,Billroth Ⅱ式2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组)与对照组(传统护理组)各30例,两组均根据要求选择患者并在病历封面贴上标记,便于护理记录和统计资料。两组一般资料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实验组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

1.2.1 人员培训 组织科室参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人员学习护理路径的概念、目的、特点及应用,掌握胃穿孔的专业护理知识。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设计方法 护士长组织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广泛查阅资料,征询专家意见。运用护理程序评估、设计、计划并分析和运用收集监测患者的即时病情变化。要求护理记录以临床护理路径表为标准顺序记录,不得漏记的资料制定出适合本科特点的护理路径。其中临床护理路径小组职责为:(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临床护理路径的特点,以取得配合。(2)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完成治疗、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各项内容。(3)协调医护、医患、护患关系。(4)发现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证处理。(5)提醒、监督每日记录,保持病历完整性。

1.2.3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 护士长组织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掌握流程内容并具体实施。从患者入院开始,责任护士即向其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并向其讲解表的内容及最后所要达到的护理目标。临床护理路径组责任护士每日按表的内容实施检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评估、评价,及时。

1.2.4 临床护理路径的评价方法 两组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互相调查患者对胃穿孔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制订胃穿孔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调查表共7个问题,每个问题3个答案:了解、部分了解、很少了解或不了解,分别定为3、2、1分,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调查,16~21分为优,11~15分为良,6~10分为一般,

1.3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1.3.1 急诊入院时 胃穿孔患者发病突然,腹痛剧烈,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医护人员首先要理解、体贴、关心、安慰、鼓励患者,做好入院介绍,消除病人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不良心理现象。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方式,讲解手术效果及同种疾病的治愈情况,解除患者的顾虑,以取得配合。同时护理操作要轻柔、准确、熟练,以此获得患者的信赖,使其有安全感。(1)入院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住院制度、注意事项。(2)护理体检:做好详细入院护理评估并记录。

1.3.2 术前 术前了解病情,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充分的估计和认识,制定周密护理方案。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年老体弱者,特别注意心、血管功能检查。禁食、输液、胃肠减压、停留尿管、腹部皮肤准备、普鲁卡因过敏试验、交叉配血、遵医嘱留置胃管等。(1)护士问候患者,评估患者的病情。(2)告知术前各种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疾病相关知识、术前康复指导、心理护理。(3)责任护士应及时评估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掌握情况。(4)责任护士检查并了解患者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5)术前进行皮肤准备,解释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6)术前心理指导。

1.3.3 术后~出院前1天 (1)术后麻醉消退,生命体征平稳即开始进行康复教育,责任护士及时督查并评估康复情况。(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治疗用药的名称及注意事项。(3)每日观察手术伤口及全身情况,有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对症处理。(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适当户外活动,有烟酒嗜好者戒烟、限酒。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组别 n 优 良 一般 差 优良率(%)

实验组 30 7(90) 2(7) 1(3) 0(0) 97.5

对照组 30 12(40) 6(20) 9(30) 3(10) 60.0

注:x2值=12.17, P=O.0069, 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优 良 一般 差 优良率(%)

实验组 30 28(93) 2(7) 0(0) 0(0) 93.0

对照组 30 19(63) 9(30) 2(7) 0(0) 63.0

注:x2值=9.63 ,P=0.0082 ,P

3讨论

3.1 临床护理路径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临床护理路径是以病人的入院时间为序,对患者的护理作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人,有效地控制了环节质量。它每日工作重点和内容随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同,保证了以病人为中心,具体、深入、细致的临床工作,因而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2]。

3.2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生理状态,经常向患者与疾病有关的问题与内容,由过去的被动沟通变为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促进了患者家属的参与,提高了健康教育达标率家属在患者康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家属是否能积极参与会直接影响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把家属与患者同时作为健康教育的对象,根据患者的需求、文化程度进行健康教育。采用口头教育、动作示范与书面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使家属掌握了相关的健康知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3.3 临床护理路径具体规范了患者术后的康复过程,护士每天严格按照路径表的内容为病人实施护理,使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有章可循,且循序渐进。科学、规范、具体的功护理工作可以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提高自护水平和生活能力 [3]。

3.4 利用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服务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是多学科的护理治疗技术,它表示了在健康护理过程中的序列过程 [4],应用护理路径使护理人员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逐项落实。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临床路径进行全程序的质量控制,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我们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本院情况,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并发症、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实践证明,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更好地推动护理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1-50

[2] 黄雪梅.临床护理路径在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2(6):50-51

第7篇: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关键词] 临床管理路径;护理服务模式;复明工程

[中图分类号] R473.7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c)-092-02

临床管理路径是以临床最新技术为依据,针对某种疾病事先设计好诊断和治疗路线,为每一位患者制订日程表,医护人员按照日程化的诊疗护理常规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服务,是同类患者得到相同的治疗。临床管理路径对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有着重要意义[1]。2006年6月~2009年10月我院眼科与当地市残联合作,在辖区13个乡镇共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 000余例。我科早期就将临床管理路径引入到白内障复明活动护理工作中,制定标准住院流程,为保证后期大批量复明手术的顺利开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实践依据。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6年6月~2009年10月抽取早期在我院复明活动中住院的白内障患者200例,年龄43~86岁,平均(64.50±4.60)岁。按入院时间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流程,实验组患者从入院起就进入临床管理路径,并按照指定的标准住院流程实施护理及其他服务,做到连续不间断护理,对路径上执行的内容在护理记录单上做依次记录。

1.3步骤

1.3.1做好术前患者规定项目筛检工作

1.3.1.1根据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

1.3.1.2年龄适合,≤85岁,身体状况良好,无恶性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及全身重要脏器损害者。

1.3.1.3 无眼部炎症、眼睑异常、泪道阻塞,无配戴角膜接触镜及一侧按有假眼者,结膜炎、沙眼需治愈2周后。

1.3.2组建临床路径管理小组

医院及科室领导为确保大批量复明工程手术的顺利开展,协调好后勤其他部门工作,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 的原则,由业务副院长、科室主任、护士长、主治医生、护理骨干组建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共同讨论制订出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白内障复明工程的临床管理路径方案,设计临床路径表,并根据病情和需要随时调整。运用护理程序动态评估,分析和运用收集的资料制订出适合本科特点的护理路径。

1.3.3人员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了解临床路径意义和作用,分层次开展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和护理骨干的重点培训,然后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学习临床路径的相关知识和实施要点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沟通、协调、理解的基础上,使大家明确职责,取得目标上的一致。

1.4实施与评价

1.4.1实施

对符合路径标准的患者,由医护人员共同商定后进入临床管理路径,并按照临床路径表实施医疗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主管护士发放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满意度调查表,负责入院介绍,联系主管医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临床路径有关内容。责任护士根据路径的指标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反复评估、评价,对存在问题及潜在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意见。护士长每天落实、抽查,及时解决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改进,并同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专项的满意度测评和变异原因的分析,对路径作出必要的修正和改善,保持路径的畅通,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1.4.2评价

对患者和家属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进行评价。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及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提高了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例)

采用确切概率法,P

2.2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例)

采用确切概率法,P

2.3降低了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

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比较(x±s)

3讨论

3.1提高了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效果

护理路径的开展,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对疾病知识的宣教能力,保证了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3]。护理路径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具体化,指导护士严格按照路径表的健康内容实施,循序渐进,分期分次,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教育和指导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3.2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优质、高效、安全的工作流程增加患者和家属信任感和满意度[4]。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是护理活动自始至终在护理程序的轨道上运行,与医生一起以各自的方式评估患者,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5]。临床管理路径以患者住院时间为顺序,把护理内容细化到住院的每一天,对患者的护理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人,有效控制环节质量[6],促进了护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心理状况,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减少了医疗纠纷的隐患,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3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和住院天数

通过在复明活动中对住院白内障患者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流程,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术前准备,深入细致地完成每日的护理工作,并随时评价改进工作,从而缩短白内障患者的住院天数,通过控制规范治疗费、药费、检查化验费及床位费,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达到降低住院费用和医疗成本的目的。有报道表明:实行临床管理路径能节省医疗费用15%以上[1]。表3结果显示与报道一致。

由于笔者早期对20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管理路径,使患者一入院就按一套完整的全面的医疗护理计划为其服务,管理井井有条忙而不乱,使各项诊疗护理工作具有连贯性,优化了住院流程,规范了护理操作程序,避免了护理工作的杂乱和重复,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促进了医疗团队工作,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在农村条件差、患者多的情况下,为保证后期大批量“复明”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实践依据,值得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韩璐.临床管理路径将在50家医院试点[N].健康报,2009-12-10(8).

[2]卫生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S].2009-8-14.

[3]黄淑馨.应用临床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2002,8(12):42-43.

[4]陈艳,付沫,陈实娥.急诊抢救护送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38-39.

[5]孙玲红,孙琦,龚有红,等.我国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24-25.

第8篇: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021008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多以文字叙述和口头指导为主,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不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我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患者手术前后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8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标准:①均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②年龄≥40岁。③无合并其他疾病。④麻醉、手术过程顺利。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42~80岁,平均63.7岁。对照组男32例,女8例;年龄50~76岁,平均59.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夜间急诊患者由次日当班护士进行)采取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患者健康教育时间分为入院时、术前、术后及出院时,并针对不同时间健康教育内容制订标准化的健康教育流程。按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流程制作若干张教育材料和图文并茂的教育卡片,宣传材料以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为主,教育卡片主要为术后康复训练,如股四头肌等张练习、直腿抬高练习的图片,并解说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责任护士每天健康教育30 min,按照临床路径的内容发放教育材料和卡片,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教育和评价,对患者能正确复述的内容打“√”,不能复述的内容打“×”,第2天再重复讲解,直至患者能够自觉采取有利于康复的行为。

1.2.2 评价标准

①住院天数。②医疗费用。③健康教育掌握程度。④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临床护理路径一方面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使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和程序化,避免了护理项目的遗漏。另一方面使护理人员能够全面、准确的观察病情,尽早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尽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由于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遗漏和疏忽。同时可以训练新的医护人员在短期内掌握医护规范和诊疗流程,提高工作自主性、自律性,有利于护理工作较好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护理质量。

3 讨论

第9篇: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28-02

脑出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及致死率较高,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其幸存者也不同程度的留有轻重不等的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属带来经济和身体上的负担。为提高脑出血中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神经及肢体功能的训练,开展临床护理的路径健康教育模式,现选取我院2010年-2010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分为两组甲组为65例,采取临床护理的路径健康教育模式,乙组55例采取神经内科现进行的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在进行区别的健康教育后,对两组的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2010年-2010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其中男患79例,女患41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0.5±11.5岁,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意识清晰、无肝肾。心脏的功能障碍,单侧肢体运动障碍;22例肌力为I级,34例肌力为Ⅱ级,41例为Ⅲ级,23例为Ⅳ级,存在运动性失语89例,吐字不清99例。

1.2 方法

1.2.1 临床护理路径:12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甲组为65例,采取临床护理的路径健康教育模式,乙组55例采取神经内科现进行的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为定期开展机体的健康知识讲座,为其发放一些健康知识的小册子。临床护理路径方法为:依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于患者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路线图,同时对家属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和讲解,负责的护理人员需依据每日的护理路径内容实施健康教育,对于已经完成的患者使用蓝笔画“√”并且签名证实,没有完成的患者使用红笔画“×”签名证实,当患者没有完成制定的路线时,值班护士应在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进展,统计分析原因及处理方式。岁患者要进行专职人员进行监督,由一名主要负责人员带领5名护理人员全程监督实施方案的执行。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评价:在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时 每天的下午由负责人员带领工作人员,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评价,掌握家属及患者关于康复训练知识及脑出血知识的了解程度,早期发现问题及了解原因,及时的进行强化教育及补充教育。

1.2.3 统计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 结果

甲组患者的对脑出血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行为的改善及早期康复训练过规范合理性,均优越于乙组的患者,两组患者的情况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健康教育路径的目的是对患者采取规范有计划及有规律的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明确工作能容、工作方法,并采取监督落实的方式进行实际的健康教育模式,而不是单纯的形式化护理。此外,健康教育路径规定准确的时间表为实施的指南,能够让护理工作人员对教育的内容有所准备。也会促使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复习 、沟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知识的主动学习,尤其是对年龄小,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少的护士更能提高专业素质,因而达到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目的。健康教育路径的开展,可大幅度提高了医疗及护理的质量。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增加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脑出血的专业知识,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提高了医患之间交流的几率更好的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及增加相互的依赖和信任程度。

在进行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的路径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度、增强脑出血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有效的改变态度行为,可以能加规范的进行康复训练,能有效的维持护理健康教育的完整性及持续性,明显增加临床效果,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