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预算的分类范文

工程预算的分类精选(九篇)

工程预算的分类

第1篇:工程预算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 工程造价;工程预算定额;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预算定额概念阐述

(一)工程预算定额的概念

工程预算定额是指在工程施工时,完成一定的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项目或者结构构件需要的人工、材料、所需现值资金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工程预算定额是用定额的方式计算工程中物料需求量、设备台班、劳力和所需资金来编制施工图预算。国家为了解决工程预算定额的混乱状况,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式“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

二、工程预算定额的分类及作用

(一)工程预算定额的类别划分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同的生产需要,工程预算定额参照不同标准划分为多个种类。按照施工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采类工程定额、建筑装饰类工程定额、道路类工程定额、通信类工程定额等;按照管理级别分类,可以分为全国统一性定额、区域或行业统一定额和企业定额三种;按照消耗量分类,可以分为物质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力消耗定额和设备台班消耗定额等;按照用途和编制程序分类,可以分为概算指标、预算定额、施工定额、概算定额、投资估算定额、工期定额等。

(二)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在工程建设定额中工程预算定额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预算定额可以预估未来工程中的价格费用和物质消耗量,承包商可以此来估算工程造价,确定报价和预计收益率,作为是否承包其工程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工程预算定额的作用还有:它为编制施工图的预算提供了依据,是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和确定的可靠手段,是分析项目投资的必要基础;是管理和施工人员职责工作安排的依据;在结算工程时要以工程预算定额的指标为参考依据;在工程预算定额的基础上,可以合理编制标底和投标,有效编制估算指标和概算定额;根据预算定额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确保符合规定、满足需求,技术先进又经济合理,从而筛选出最佳设计方案;施工企业可以参考预算定额对经济活动分项进行分析。根据预算定额,具体分析施工中的材料、机械、劳动力的消耗情况,发现施工中高消耗、低工效的原因,改进施工方法。

三、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一)工程造价成本上涨的因素

1.雇佣劳工费用增加,而且与之相关的附加费增加。比如,近几年国家政策调整,工人工资成倍上涨,还有工人的福利待遇提高,与之相关的用工附加费也增长了许多,这促使了工程造价成本的上涨。

2.物质材料价格的上涨。在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材料的需求加大,再加上通货膨胀,物质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造成工程造价成本的上升,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3.设计水平和配套标准提升。如今,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关注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问题,格外重视环境卫生问题,企业增加了这方面的造价比例。工程的设计水平和配套标准要符合大众的需要不断提升。建造别墅、套房、单元房等各式各样的住房,室内的水电安装、宽带网络、电话、房间设计、物业建设等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开支都增加了工程造价。

4.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相关技术,使工程造价费用上升,另外还有燃料价格的上升,机械的维修,安拆补助的都是工程造价增长的原因。

(二)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工程造价成本越来越高,而如何在确保质量的同时控制工程造价就变得至关重要。工程预算定额对控制工程造价效果明显。控制造价可以从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四个阶段来进行控制,预算定额可以把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确保质量的条件下实现工程造价的管理目标。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控制目标,在各阶段具体的控制措施如下:

首先是工程的决策阶段。在工程建设开始阶段,投资决策的合理控制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具有重大影响。运用工程预算定额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编制项目投资估算时要全面考虑,如工程建设时的材料涨价,政策变化以及其他问题的出现。还有建设规模和水平,机械设备和技术的选用,都影响着工程的造价成本。

其次是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建设中对控制工程造价其最大作用的阶段,必须设计和选择既经济又科学的最佳的方案。设计的质量牵扯到工程的费用和进度。设计多种方案,在各个步骤中都要严格要求,合理设计,做好经济技术分析,尽量节约投资成本,实现高质量、低费用的控制目标,这一切都需要运用工程预算定额进行定额设计和标准控制。

再次是招标阶段,在此阶段,要对投标人进行调查和分析,还要对现场进行实地调查,避免投标方追加成本。同时还要依据预算定额有效控制招标活动的开支,杜绝不合理浪费。

最后是施工阶段。在这个阶段,重点是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控制,避免浪费投资。在工程施工中要提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材料节约意识;尽量减少计划和方案的改变;严格实行现场签证管理制度;按计划赶完工期,避免拖延和造价增加等问题。同时还要建立应急机制,以防止突发事件,减少损失,使工程造价成本尽量控制在合理的预算中。

结语:工程定额预算是企业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盈利水平的必要手段。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企业由于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管理能力,很容易受到来自国际大工程公司的挤兑,失去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因此,国内的企业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强学习,结合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加强创新,培养本土化经营理念,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工程预算定额是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需要运用到实际中改进再改进,最终实现不断地为工程造价服务,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控制成本,提高利润,使企业竞争力增强,更好的为社会发展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利卓;;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06期

第2篇:工程预算的分类范文

一、层次分析法及其运用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homas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一种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方法,能够合理地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并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将整个决策过程进行层次化与数量化分析,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间接性及实用性的特点。随着理论的不断深化,层次分析法运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开始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发挥作用,其中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绩效评价方法开始得到普遍的应用。王建平(2006)将数学分析法运用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当中,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评价体系之后进行了准确地量化评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随后黄杰生(2010)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因素,为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将在下文详述。

二、研究设计

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业中的汽车行业不仅是品牌、质量、价格的竞争,更是管理的竞争,如何建立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尤为重要。作为国内汽车行业前四强,微车行业第一的MK公司,用了15年时间,形成了一套“创造价值、支持价值、保持价值”的特色财务管理体系,即闭环式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使企业的预测、评价、追踪、调整、考核等管理过程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链条中。MK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上力求战略和目标可视化,并将战略分解为最终目标。整个全面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等各环节形成闭环式管理,按照闭环体系,形成定期评价制度、定期预算追踪机制和预算调整制度,对战略进行回顾,通过分析形成了结合公司自身实际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标准化分析模板、预警机制以及管控机制。MK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以成本标准为依据分别预算,从全面预算管理到成本管控,MK公司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有效协调,从五方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即(1)战略、业务计划与预算的高度整合;(2)建立高层重视和业务部门参与的预算组织;(3)建立几上几下、上下互动的预算流程;(4)设计基于业务的预算体系;(5)建立动态调整和监控分析体系,实现了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能考评和追溯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一)指标体系设立

根据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整体发展情况,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与非线性加权综合法的评价方法评价该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选取了7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评价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水平。

指标体系构建情况如图1所示。

(二)模型构建

(1)权重系数模型构建

在确定指标权重时,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众多,且很多都没有具体数据,需要进行定性分析,故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层次的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最终确定最高等级指标的权重。

对于MK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用表示指标体系的权重集合,即目标层的评价指标权重;用Ai,i=1,2,……,7分别表示预算编制类、预算行为类、预算执行类、预算调整类、预算分析类、预算监控类以及持续改进类七类指标的权重,则A={A1,A2,A3,A4,A5,A6,A7}。

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邀请20位专家进行比较判断,并根据MK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独立、客观的打分。将各项指标的分值情况分为五个等级,即优秀(80,100]、良好(60,80]、一般(40,60]、较差(20,40]、差(0,20]。通过综合各专家的意见,对专家打分值进行统计,得到各指标的加权平均分值,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分值情况如表1所示。

综合上述专家对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软评价指标的打分情况及意见,构造不同层次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同理构建三级指标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通过专家打分获得的两两判断矩阵进行整理与排序,利用Excel求解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最终权重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以总结出,在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中,预算执行类指标所占权重最大,达到了27.05%,比居于第二位的预算分析类、预算监控类指标的18.97%高出近10个百分点。因此,MK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受预算执行类指标的影响最大,预算执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MK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效果,应引起预算管理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他指标对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预算调整类、持续改进类、预算行为类以及预算编制类。这些指标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以上对各级指标的权重比较分析,得到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综合重要度排序如表4所示。

(2)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对于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评价,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指标非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评价模型分为两个层次,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与二级。由于评价模型中的各项指标均有专家打分,评分标准一致,数据无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评价模型公式如下所示:

K=Π7i=l AiΠmjaijkij

其中,K表示综合评价结果;

Ai表示第i类指标的权重值,0≤Ai≤1,Σ7i=lAi=1;

m表示第i类指标中指标的个数;

aij表示第i类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值,0≤aij≤1,Σmj=1aij=1;

kij表示第i类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得分

三、全面预算管理绩效实证分析

(一)指标值的计算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得,二级指标中的预算编制类、预算行为类、预算执行类、预算调整类、预算分析类、预算监控类、持续改进类权重为:

A=(0.0582,0.0710,0.2705,0.1136,0.1897,0.1897,0.1073)

而三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A1=(0.1220,0.6483,0.2297)

A2=(0.3108,0.1958,0.4934)

A3=(0.2825,0.1834,0.1361,0.824,0.516,0.2640)

A4=(0.0966,0.5289,0.1551,0.2194)

A5=(0.2970,0.5396,0.1634)

A6=(0.2493,0.1571,0.05936)

A7=(0.1283,0.5954,0.2763)

从结果可以得出,在影响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的二级指标中,预算执行类、预算分析类及预算监控类指标权重之和占到了64.99%,对于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影响程度较大。公司的预算管理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只有充分执行全面预算计划,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与监控,才能有效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从结果可以得出,在影响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的二级指标中,预算执行类、预算分析类及预算监控类指标权重之和占到了64.99%,对于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影响程度较大。公司的预算管理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只有充分执行全面预算计划,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与监控,才能有效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对于三级指标,预算执行类指标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是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以及战略目标,指标权重分别为:0.2825、0.2640、0.1834;预算分析类指标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是差异分析的准确性,指标权重达到0.5396;预算监控类指标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是监控结果的有效性,指标权重达到0.5936;预算调整类指标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是预算调整原因与预算调整效果,指标权重分别为:0.5289、0.2194;持续改进类指标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是持续改进的合理性,指标权重为0.5954;预算行为类指标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是执行人员素质与预算执行态度,指标权重分别占到:0.4934、0.3108;而预算编制类指标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是预算编制数据的准确性,指标权重高达0.6483。

对M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层次分析,使得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充分了解了各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能够有目标地针对重要的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进而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二)综合评价分值计算

将各项评价指标值以及与指标相对应的权重值带入综合评价模型公式中,得MK公司2013年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软评价综合分值如下:

K=(77.30.1220×72.70.6483×71.20.2297)0.0582×(73.80.3108×74.00.1958×81.60.4934)0.0710×(75.70.2825×74.40.1834×79.50.2194)0.1136×(77.00.2970×76.60.5396×75.90.1634)0.1897×(83.10.2493×65.90.1571×76.50.5936)0.1897×(82.90.1283×75.30.5954×73.90.2763)0.1073

=72.90.0582×77.60.0710×78.30.2705×64.60.1136×76.60.1897×76.30.1897×75.70.1073

=75.3

根据计算可知,MK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软评价分值为75.3,在分值等级良好(60,80]范围内,说明MK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效果良好。从每一类指标的分值来看,除了预算调整类指标分值较低外,其他指标分值都在70分以上,且都比较接近,说明MK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做到了平衡每一个环节的操作与执行,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评价分值来看,MK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效果还没有达到优秀水平,在管理的个别环节上还是存在一定缺陷,如预算调整环节最为欠缺,需要引起公司预算管理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视,及时作出监督与调整,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3篇:工程预算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预算 定额 费用 依据 计算

中图分类号:G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091-01

预算定额管理是预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产品与消耗之间的关系。它不仅规定了科学的数量标准,而且还规定了相应分项工程的工作内容和工程内容,是编制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1.预算定额的性质

定额是由国家各级主管部门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组织编制和颁发的,它是一种具有法定性的指标。在规定的范围内,任何单位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不得任意改变,而且定额管理部门还应对其使用进行监督。定额是在认真研究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经长期严密的观察、测定、广泛搜索和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及有关的资料,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工时分析、作业研究、现场布置、机械设备改革以及施工技术于组织的合理配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制定的。

2.定额的种类

2.1 以物质消耗为内容分类的定额种类

劳动消耗定额――简称劳动定额,是完成一定的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主要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

机械消耗定额――简称机械定额,是指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规定施工机械消耗的数量标准,主要表现形式是机械时间定额,同时也以产量定额表示。

材料消耗定额――简称材料定额,是指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

2.2 以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的定额种类

施工定额――属于企业生产性质定额,是施工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它由劳动定额、机械定额和材料定额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性的定额,在编制工程施工图预算上计算工程造价和计算工程中劳动、机械台班和材料所需要量价使用的一种定额。

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编制的但比预算定额项目粗,内容综合扩大。供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时计算和确定工程概算造价,计算劳动,机械台班,材料所需要量价使用的一种定额。

投资估算指标――是在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的基础上,非常概略编制的一种定额。主要是用于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量等方面。

工期定额――它是为各类工程施工规定施工期限的定额(定额天数)。

2.3 以专业性质分类的定额种类

全国统一专业定额――是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分各类不同工程而编制的有关专业类的全国统一性质的定额。它为各省、市、各专业提供编制单位估价表;为造价指数、估价指标提供基础依据;也是作为建设工程施工甲乙双方结算的依据。如国家统一编制的装饰工程、维修工程、市政工程、仿古园林工程、机械台班费用等统一专业定额。

行业统一专业定额――是由各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专业工程技术特点,以及施工生产、机械配置和管理水平而负责编制实施的统一专用定额。如水利、冶金、矿建、铁路、石油等行业统一专业定额。

地区统一专业定额――是由省、市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和省、市有关专业定额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的本地区、本行业统一专业定额。如各省、市编制的各专业估价表、费用定额、估价指数等。

2.4 以管理层次分类的定额种类

全国统一定额――是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综合全国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机械配置装备和施工组织管理水平而编制的定额,并在全国范围实施。如全国统一工程基础定额、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全国统一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等。

行业统一定额――即行业统一专用定额。行业定额主管部门根据本行业的工程技术特点,以及施工生产、机械配置和管理水平而负责编制实施的统一专用定额。

省、市地区统一定额――是由省、市地区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实施的各类统一定额。如各省、市地区依据国家的基础定额、政策法规和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而编制的预算定额、劳动定额、概算定额、估价表、造价指数等。

企业定额――是由企业自己根据国家政策、参照部门、省、市地区定额的水平编制而成的定额。企业定额只在企业内部使用以满足自己企业的管理需要,达到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

补充定额――是由定额主管部门编制的,是对有关定额使用不足内容上的补充。补充定额使用面可能大,也可能很小,但其使用周期不是太长。一般都作为以后定额修编依据所用。

3.定额的内容组成

3.1 预算定额的总说明

明确定额的使用范围、指导思想和目的作用;说明定额的编制原则、主要依据及建设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定额编制修订文件;说明定额编制所采用的材料规格、材质标准和允许换算的原则;说明定额在编制过程中已经包括及未包括的内容;说明定额各分部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及使用方法。

3.2 预算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工程量计量单位的统一。以体积计算的为立方米(m3);以面积计算的单位为平方米(m2);以长度计算的单位为(m),以重量计算的单位为吨或千克(t或kg);其准确值分别为两位、三位、整数。

3.3 预算定额各分部工程定额说明

分部工程所包括的定额项目内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分部工程定额内综合的内容及允许换算和不得换算的及其他规则;分部工程定额允许增减系数范围的界定。

3.4 预算定额分项定额表头文字说明

预算定额项目表表头上方有要注明的工作内容、主要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

3.5 预算定额项目表

第4篇:工程预算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施工图预算编制依据 作用

一、施工图预算的内容

施工图预算有单位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建设项目总预算。单位工程预算是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人工、材料、设备、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资料,以一定方法,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图预算;然后汇总所有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成为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再汇总各所有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便是一个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的总预算。 一般汇总到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即可。

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2.1.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和标准图集。

2.2.现行预算定额及单位估价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企业定额也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依据。

2.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勘察及测量资料。

2.4.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工程造价信息及动态调价规定。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使预算造价尽可能接近实际,各地区主管部门对此都有明确的调价规定。考试大助您成功

2.5.预算工作手册及有关工具书。

2.6.工程承包协议或招标文件。它明确了施工单位承包的工程范围,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三、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与步骤

施工图预算由成本、利润和税金构成。其编制可以采用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两种计价方法。工料单价法是传统计价模式采用的计价方式,综合单价法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采用的计价方式。

工料单价法是指以分部分项工程单价为直接工程费单价,用分部分项工程量乘以对应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后的合计为单位工程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汇总后另加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生成工程承发包价。

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单价产生方法的不同,工料单价法又可以分为预算单价法和实物法。

3.1.预算单价法

预算单价法就是用地区统一单位估价表中的各分项工料预算单价乘以相应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求和后得到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在内的单位工程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可根据统一规定的费率乘以相应的计取基数求得。将上述费用汇总后得到单位工程的施工图预算。

预算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本步骤如下:

3.1.1准备资料,熟悉施工图纸。准备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现行建筑安装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地区材料预算价格等各种资料。在此基础上详细了解施工图纸,全面分析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充分了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注意影响费用的关键因素。

3.1.2计算工程量。工程量计算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a. 根据工程内容和定额项目,列出需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工程;

b. 根据一定的计算顺序和计算规则,列出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式;

c. 根据施工图纸上的设计尺寸及有关数据,代人计算式进行数值计算;

d. 对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进行调整,使之与定额中相应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单位保持一致。

3.1.3套预算单价,计算直接工程费。核对工程量计算结果后,利用地区统一单位估价表中的分项工程预算单价,计算出各分项工程合价,汇总求出单位工程直接工程费。

3.1.4编制工料分析表。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实物工程量和预算定额项目中所列的用工及材料数量,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人工及材料数量,汇总后算出该单位工程所需各类人工、材料的数量。

3.1.5按计价程序计取其他费用,并汇总造价。根据规定的税率、费率和相应的计取基础,分别计算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将上述费用累计后与直接工程费进行汇总,求出单位工程预算造价。

3.1.6复核。对项目填列、工程量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套用的单价、采用的取费费率、数字计算、数据精确度等进行全面复核,以便及时发现差错,及时修改,提高预算的准确性。

3.1.7填写封面、编制说明。封面应写明工程编号、工程名称、预算总造价和单方造价、编制单位名称、负责人和编制日期以及审核单位的名称、负责人和审核日期等。

3.2实物法

用实物法编制施工图预算,主要是先用计算出的各分项工程的实物工程量,分别套取预算定额,并按类相加,求出单位工程所需的各种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消耗量,然后分别乘以当时,当地各种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实际单价,求得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再汇总求和。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等费用的计算方法均与单价法相同。

具体步骤如下:

3.2.1准备资料。

3.2.2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现场。

3.2.3计算工程量。

3.2.4计算人工工日消耗量、材料消耗量、机械台班消耗量。

根据预算人工定额所列的各类人工工日的数量,乘以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算出各分工程所需的各类人工工日的数量,然后经统计汇总,获得单位工程所需的各类人工工日消耗量。同理,可以计算出材料消耗量、机械台班消耗量。

3.2.5计算工程直接费。

用当时、当地的各类实际人工工资单位,乘以相应的人工工日消耗量,算出单位工程的人工费。同样,用当时、当地的各类实际材料预算价格,乘以相应的材料消耗量,算出单位工程的材料费;用当时、当地的各类实际机械台班费用单价,乘以相应的机械台班消耗量,算出单位工程的机械使用费。将这些费求和。再加上按照当时规定的费率计算出来的其他直接费,即为单位工程直接费。

3.2.6计算工程间接费。

3.2.7计算计划利润和税金。

3.2.8确定单位工程预算造价。

将以上各项费用相加,即可得出单位工程预算造价。

3.2.9编制说明,填写封面。

四、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搞预算首先得看懂图,所以要对图纸有深入的了解,这对做施工内业资料员的岗位工作也是有相形的职业素求!

4.1看会图纸是指结合施工者来看,要做到一看到图纸上画的东西就至少知道这东西的施工流程,这样你才会知道这东西包含哪些,算的时候才能准确!

4.2千万别闷在办公室里看图纸,一定要下工地,还有熟悉定额是指知道每一项定额子目包含哪些内容和本子目的适用范围,以及类似子目之间的区别。当然,掌握定额计算规则和说明是必须的!

4.3积累经验就要自己留心,以后每做一个工程,做完要自己分析!多向别人学习!

五、施工图预算的作用

施工图预算作为建设工程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文件,在工程建设实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图预算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5.1施工图预算对投资方的作用

5.1.1施工图预算是控制造价及资金合理使用的依据。

5.1.2施工图预算是确定工程招标控制价的依据。

5.1.3旆工图预算是拨付工程款及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

5.2施工图预算对施工企业的作用

5.2.1施工图预算是投标报价的依据。

5.2.2旋工图预算是建筑工程包干和签订施工合同的主要依据。

5.2.3施工图预算是施工企业安排调配施工力量,组织材料供应的依据。

5.2.4施工图预算是施工企业控制工程成本的依据。

5.2.5施工图预算是进行“两算”对比的依据。

5.3施工图预算其他方面的作用

5.3.1对于工程咨询单位、客观、准确地为委托方编制施工图预算,可以强化投资方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利于节省投资,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5篇:工程预算的分类范文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实施绩效预算管理过程中,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全过程的绩效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绩效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待规范。绩效预算基础工作不扎实,除绩效理念、绩效文化、工作人员素质、绩效法规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因素外,关键还在于信息数据库建设不足,共建共享的数据库和交流平台尚未形成,在信息系统建设上,大部分地区尚未有成型、完善的模式,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的信息技术支撑作用还不强。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基础,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仍然在于进一步加强指标体系、信息系统、专家中介库建设。探索构建信息系统,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信息支撑目前在我国已有所突破:财政部在预算编制系统中增加了绩效目标管理模块,实现绩效目标申请、审核、批复的系统操作。广东省在“金财工程”的总体框架下,初步建成了涵盖专家评审、部门预算、财政专项资金、财政综合支出绩效管理,以及评价指标和标准库、项目库、专家库、资料档案库在内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技术对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撑和保障。从财政管理现代化的角度出发,信息是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性要素。政府预算改革的难点,不在于理论体系的科学设计,而在于如何获取、整理、分析、反馈与运用预算信息。预算管理信息是稀缺资源,是制约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提高与制度创新的瓶颈因素。建立完善的预算信息系统,是开展政府绩效预算管理的基础性条件之一。

二、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预算绩效运行监控

绩效预算信息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实施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运行监控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确保绩效目标实现的关键步骤。绩效监控的实施主要包括收集绩效运行数据信息、分析绩效运行数据信息以及形成绩效监控报告三个环节。收集绩效运行数据信息。绩效运行监控要对绩效目标的预期实现程度进行判断,需要全面、翔实、质量高、针对性强的数据信息做基础。绩效运行数据信息的收集是绩效运行监控实施的首要工作。绩效运行数据信息的收集,要以设定的绩效目标为核心,以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为重点。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对信息收集内容进行必要的扩展,以解决绩效指标不能对绩效目标进行全面表达的问题。另外,要将收集的信息和情况尽可能进行量化处理,为下一步的分析和判断奠定基础。

分析绩效运行数据信息。在收集各类绩效运行数据信息后,要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一是对数据信息进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二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包括绩效计划是否得到较好的执行,预算支出行为是否合理,内外部环境变化对计划产生的影响,相关分析围绕预测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展开。绩效监控过程中绩效分析和预算支出完成后的绩效评价,采用的方法基本相同,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等,还有数学模型、博弈和模拟、操作分析和经济计量等数学方法。区别是绩效监控中绩效信息分析的目的是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针对执行中的关键问题,重点关注对下一阶段工作的预测;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分析预算绩效计划的效率,是各方面情况的全面、详细分析,重点关注对前一阶段工作的评判。在分析绩效运行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绩效运行监控报告。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率,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绩效监控实施的第三个环节,在收集和分析绩效运行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绩效运行监控报告所提供的管理信息,不仅能及时纠正偏差,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还能帮助部门改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绩效目标,同时,也为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一)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1、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并实施以后,方便绩效预算管理部门和实施单位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迅速准确定位出现偏差的环节和机构,找出导致绩效运行偏离目标的症结,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或及时停止显著出现管理风险项目的执行。2、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关键环节。利用层层递进的绩效运行监控报告模式,进一步揭示各机构、各环节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从而识别和判断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效率。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业务流程,在对原来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的变革,重新设计和安排预算管理部门的管理业务过程,使之更趋向于合理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大幅度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3、促进部门内部协调配合。通过持续反复的绩效运行分析,加深项目参与者对既定绩效目标的理解,提高对当前工作性质的认识,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交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有利于逐步形成一种绩效理念和绩效文化。

(二)改进实现绩效目标的路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利用实时的绩效运行监控信息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寻找实现绩效目标的更优路径。1、优化预算绩效计划。一般而言,计划越明确,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指导下属工作越有利,但是具体性计划在周围环境变化时,所要求的明确指标和条件不一定全部满足,会出现弹性不足的缺点。按照绩效目标的要求,对预算绩效计划的工作量、工作质量、耗费时间和成本等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查找执行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计划,提高工作效率。2、设计新的预算绩效计划。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设计新的预算绩效计划,预测和权衡新旧计划之间的优劣,不断寻找实现绩效目标的更优路径。

(三)加强预算的执行管理通过绩效运行分析,督促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减少不合理支出,规范项目结余资金管理。1、开展预算执行进度分析。通过绩效运行监控报告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反映预算绩效计划的执行进度,为财政部门判断预算执行进度的合理性提供依据,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2、作为用款计划下达的依据。通过绩效运行监控报告对后期工作的预测,帮助财政部门合理估计部门支出需求,发挥用款计划的管理作用,减少部门的不合理支出,停止对预期无绩效项目的拨款等。

三、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流程设计

(一)政府项目信息系统的一般模型在政府预算管理实践中,信息接收、加工、创生与实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和六个环节的信息。五个方面的内容为:一是信息记录与存储。贯穿于信息流动的各个环节。即把相关交易信息以合适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如时间、主题等)保存好,以便信息检索、提取与使用。二是信息收集与传输。通过报纸、信函和其他出版物等可获取外部信息,利用复式簿记方式可以获得内部数据。收集与传输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信息交流,可以把记录或处理后的信息传给上级、同级或下级。收集者与接收者需要进行信息选择,对类似“噪音”的无用信息加以去除,以降低信息干扰,突出关键信息。三是信息检索与显示。在大量信息中找出或显示出有用的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显示出来,包括非数字化信息(如报告或部门间的通信材料等),也包括数字化信息(如成本会计数据或者销售分析数据)。四是信息分析。信息分析是流程控制和监督管理的基础,对收集和整理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包括数据分类、计数和进一步的计算。五是信息运用。信息运用是信息实现的关键环节,将收集、整理的外部信息或内部信息传输给决策者、管理者,经过系统的信息分析之后,做出相关决策或反馈控制,以实现预期的特定目标。从操作层面讲,政府预算管理(以项目资金的管理为例)主要处理以下六个环节的相关信息:一是项目管理;二是预算编制;三是指标管理;四是国库收付;五是账务处理;六是项目评价与反馈。政府预算信息经由多个环节的同化或异化,通过信息生成、传输、加工、创生,以预算审批后的指标、执行中的收付记录、政府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项目评价报告等形式发挥作用,最终实现预算所设定的目标。其中,预算指标、收付记录是信息传输与接收的直接结果,政府会计核算报表与财务报告是信息接收与加工的全面记录,项目评价报告则是信息加工与创生的具体体现,在图1政府预算信息系统的一般模型相关信息比较与反馈控制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信息实现阶段。

(二)预算资金的全过程管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确立于2011年,当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印发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就是要把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融合,逐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必须构建完善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体系,做好顶层设计。这个过程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强调预算支出结果对预算资金分配的导向作用,改变完全按部门支出需求安排支出的投入预算编制模式,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产出预算编制模式。首先,明确部门预算支出的宗旨和绩效目标,说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预期产出、效果;其次,编制预算绩效计划,说明达到绩效目标拟采取的行动方案;最后,依据行动方案,按照支出标准编制部门预算。依靠预算绩效计划,将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衔接起来。

(三)绩效预算的信息流程预算资金全过程管理的业务流程包括六个环节,分别依次是:一、项目管理;二、预算编制;三、指标管理;四、国库收付;五、账务处理;六、项目评价与反馈。在项目管理阶段,一般要经历部门预算单位的项目申报,预算绩效管理部门的项目审批,结合跨年项目情况形成项目可选范围,根据上年预算绩效评价报告的结果应用筛选出备选项目。在预算编制阶段,区分项目类别,专项经费引用自可选项目,并经过财政部门“一上”阶段的批复预审,切块经费由财政部门直接批复预算,通过审核后进入项目执行。同时,当年预算结合上级追加后,将筛选出的备选项目预算指标分解至具体项目,保证项目执行与指标执行同步进行,项目单位实施用款申请。在指标管理阶段,要重点体现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情况,指标在执行过程中依据绩效运行监控的反馈信息确定指标变动方向,分为三种变动形态:指标变动、指标调剂、指标回收。指标总体变动结果形成当期项目的指标结转,与上年结转指标合并形成结转净结果,连同指标分解一同作为项目下一步执行的依据,对于不符合绩效标准的项目予以中止,正常项目执行项目分析直至项目结束,重新进入下一轮项目申报环节。在国库收付阶段,形成一个关键性的绩效预算文件,即用款或收缴计划,它是由两方面的信息汇集综合而成:一是指标分解;二是指标结转的净结果。在用款计划的基础上,由财政和国库部门负责形成国库支付,同时进行财政预算绩效项目收支的账务处理。在项目评价及反馈阶段,账务处理结果在正常达标项目结束后形成当期的绩效评价报告,进入下一轮项目申报。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输入环节上,预算部门绩效目标申请构成的预算文件是预算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设计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流程的过程中,信息的加工处理环节关键要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转化为系统的预算指标功能模块,并考虑与国库收付、账务处理模块实现集成应用。而在系统的输出环节则需要设置统计汇总和应用汇总的功能,以实现有效的预算绩效数据分析和项目绩效评价。

借鉴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RPII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为保证管理计划符合实际,必须把计划和资源统一起来,以保证计划的可行性。绩效预算管理信息从绩效目标和资源能力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项目目标信息;一类是资源能力信息。项目目标信息由绩效预算战略计划、绩效预算年度计划、绩效预算项目计划、绩效预算项目目标构成;资源能力信息反映预算管理体系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财务运营能力的情况,根据绩效评价指标的“4E”原则,即满足“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公平性”的要求,可以由成本信息、产出信息和结果信息三部分构成。成本信息,反映预算绩效目标的立项投入情况;产出信息,反映绩效项目的产出规模和项目质量情况;产出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结果信息,反映绩效项目所能达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公众满意度情况。绩效预算的流程设计主要依据资金(管理)流程来界定绩效评价的四个环节,即“立项(投入)—实施(过程)—产出—效果”,各环节所包含的经济变量及其之间关系的总和反映了财政资金所实现的绩效的大小。流程要点包括:阐明要求和任务确定评价目的和可量化的目标建立指标体系与测量标准根据测量标准跟踪与评价绩效比较绩效结果与目标分析与报告绩效结果反馈与改进。

四、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

(一)绩效预算管理系统各模块和数据库分层体系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管道过滤模式、面向对象模式、事件驱动模式、分层模式、知识库模式、解释器模式、过程空置模式、异构模式的集成。分层模式是指一个分层系统采用层次化的组织方式构建,系统中的每一层都要承担两个角色,既为结构中的上层提供服务,同时调用下层提供的功能函数。分层系统的难点在于如何划分各项功能属于系统的哪一个层次。可以借鉴大型报表系统的开发,主要分为业务数据层、统计汇总层、报表应用层、系统安全层和用户界面层。其中业务数据层主要根据系统的业务流程,采集系统基础数据构成;统计汇总层由系统综合数据表组成,它是由业务数据表中的数据按统计汇总指标分类聚合计算得到,业务数据层与统计汇总层之间用SQL编写存储过程程序来实现;报表应用层主要存储输出报表对应的数据表,这些数据表是按报表的形式由统计汇总表经过复杂的汇总计算得到。应用层构造了系统的应用逻辑,是报表最终输出的数据源,由应用层中的数据与报表模板合并生成报表输出格式。系统的安全层为应用逻辑层和表示层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一条安全、可靠的通道。它透明地完成用户身份识别、用户权限控制工作,特别是对于报表系统由不同层次人员使用或不同层次人员对数据的访问有限制的情况时,安全层更有其特殊的意义。用户界面层是报表的屏幕表示层,这一层负责给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接口和表达逻辑,它面向最终用户。用户界面层提供给用户报表最终输出结果,其功能包括报表屏幕显示、打印预览、打印设置等多种功能。分块指按信息系统软件实现的功能将软件分为若干块,每一块既是一独立的子系统,又是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块与块之间通过数据表进行耦合,对于大型企业分布式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分块设计有很大的优势。功能分块设计使系统的维护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可以将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成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纵向上分为各子系统层、各功能模块层和各数据库层,横向上分为根据绩效预算信息流程设计的各子系统、各功能模块和各数据库。根据预算资金的全过程管理和绩效预算的信息流程设计,可以初步确定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最基础的部分,即业务处理系统应由五大功能模块所构成:项目申报、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收付、账务处理。项目评价与反馈因涉及到绩效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置于数据挖掘与应用系统的功能模块中。

(二)绩效信息数据挖掘应用系统传统统计分析工作主要以报表为手段,相当于数据的初次利用,是一种“平面化”的分析。数据挖掘的主要方式既包括报表统计,也包括数据建模分析和潜在知识挖掘,相当于数据的二次利用或多次利用,是一种“立体式”的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从庞大系统转变为模块化系统、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基于数据仓库智能信息分析等特征。未来绩效目标编制的范围原则上将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直到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绩效支出项目的异质性使得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是一个噪音很多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复杂,不确定性高。解决预算绩效指标设计问题的治本之策应该在于充分发掘预算绩效管理信息中所隐含的绩效现实,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能有效解决从大量噪音指标中筛选有效指标的难题。在选择数据挖掘工具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多方面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模型算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易操作性、数据存取能力与其他产品的接口。目前支持的数据挖掘模式及其模型算法主要包括:分类、关联、聚类、异类等分析模式。其中,分类分析主要包括决策树、贝叶斯分类、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关联分析主要包括频繁项集、FP增长算法、序列、子图、非频繁等;聚类分析主要包括K值、凝聚层次聚类、DBSCAN、簇评估等;异类主要包括统计方法、基于距离离群点检测、基于密度离群点检测等。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虽然各个部门在资金规模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很多部门在预算执行进度方面都存在执行进度偏慢的问题,每年年底都会形成一定的结余资金。在年底之前,预算单位在资金支付方面又出现资金支付金额和数量相对激增的现象,形成了资金支付的密集期,这也是预算执行进度不合理造成的一个后果。为提高预算执行进度的科学性和均衡性,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预算执行进度相关数据开展预警和预测,为财政部门开展预算执行进度事前督促和预测进行探索。

在《2013年湖北省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中,一级指标包括三类:投入、过程和效果。过程对应二级指标预算执行,具体包括的三级指标有:收入完成率、支出完成率、资金结转率、资金结转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总预算暂存暂付率。其中支出完成率的指标解释是本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数与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支出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预算支出完成数:某一地区本年度实际完成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数。预算支出数:当地政府预算批复的本年度公共预算支出数。支出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数/预算支出数)×100%。针对这一指标,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来进行绩效预算执行进度分析。预算执行进度预警和预测属于分类问题,常用算法包括决策树、基于规则的分类器、最近邻分类器、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各种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考虑到决策树方法对样本规模的适应性强,而且不要求输入变量之间条件独立,因此选择用决策树算法进行分类和预警适合解决进度预警类问题。C5.0算法选择分支变量的依据是以信息熵的下降速度作为确定最佳分支变量和分割阈值的依据。

五、结束语

第6篇:工程预算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土建工程;预算;审计;必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土建工程预算造价审计的必要性

风险分析作用(1)预算造价(最高限价)虚高风险

由上图可知,在情形1充分竞争状态下,最高限价虚高一般不会损害建设单位利益,但情形2在围标串标状态下,最高限价虚高则产生了风险,使得投标单位有串通投标,抬高标价的可能。同时由于把握了准确的预算造价,也就能把握相对准确的施工成本,能够识别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否定虚假的工程价格。

(2)预算造价(最高限价)过低的风险

显然预算造价过低则会导致招标失败,影响建设单位项目建设进度。

二、科学合理地开展工程预算

1.土建工程预算审计的准备工作

(1)做好预算审计的准备工作,就是要全面熟悉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技术设计方案,并对施工图的预算开展整理工作。(2)对预算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相关的要求与说明,全面掌握预算所包括的范围,进行必要的编制与说明。(3)充分了解施工图预算采用的定额。即根据要求与说明,审核施工预算的定额是否符合相关的合同规定。(4)了解国家与地区预算的相关规定。要明确预算的定额、材料价格的信息与各种取费标准、工程量的计算标准等。总之,要精益求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提高预算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2转变管理观念

传统的土建工程的造价控制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主要的工作理念是将目标值与实际值进行简单的对比,以尽量重合为管理目标。显然,这种管理方式和手段是无法满足现代的土建工程的造价管理的需要的,所以,我们要积极的转变管理观念,才能探索和改进新的管理方式。

3.合理选用审核方法

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应当采用不同的审核方法,这样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的审核质量。通常来讲,土建工程的预算工作在不同的工作环节,面对不同的工作对象时,所采用的预算审计方法也是有所区别的。加之不同的工程要求与工程规模,采用的预算审计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选用工程预算审计方法,要针对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只有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取得良好的审核效果。

几种常用的预算审计方法归纳如下:

(1)全面审核法。全面预算审计法与施工图预算审计并无太大差异,是指按照施工图纸,且综合参考专业定额、合同、设计等有关资料而进行的全面、细致的预算审计工作。全面审核法主要适用于投资资金不多、工程量不大、工程项目内容相对较简单的工程。(2)重点审核法。重点预算审计即是根据工程预算的重点而开展预算审计工作,与之相关的取费等审核工作都必须作为重中之重。(3)对比审核法。分析对比的预算审计方法首先是建立在足够多的材料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拥有充分的数据与材料才可以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到可以进行对比的数据项。(4)分组审核法。由于土建工程的各项预算工作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分组预算审计是指将相互关联的项目数据划分成一个小组,然后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与规律,按组分别进行预算审计。(5)常见病审核法。在土建工程预算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人员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差异,因此经常导致预算审计工作中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都是比较常见的,例如楼梯工作量重复计算等。在审核施工图预算时,审核人员可以从这些常见病入手,找到不合格部分,并予以剔除。最终准确计算工程量,合理确定定额单价,达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标。

4.结合实际,拓展常规审计方法

在土建工程预算审计工作中,选择常规的审计方法并不能满足实际的应用,因此还需配合一些其他的审计方法。

(1)标准预算审查法。标准预算审查法就是对利用标准图纸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先集中力量编制标准预算,以此为准来审查工程预算的一种方法。

(2)筛选审查。建筑工程虽然面积、高度、长度不同,但其同类工程单位建筑面积或其他指标却变化不大。将工程加以汇集、优选,找出其单位建筑面积工程量、单价、用工三大类单方基本指标,并注明指标的适用范围。这些指标可用来筛分标底相对应的工程量、价格、用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进行详细审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掌握、审查速度快,便于发现问题。

(3)小型零星预算审查法。建筑工程的面积有时可能会很大,在选择常规审计方法时,先选定其中的一些小范围作为代表加以审查,以便作出初步预算。

三、土建工程预算审计的重点

1.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情况

预算审核人员应当深入施工现场,及时了解情况,例如土方的类别鉴定、机械土方与人工土方的放坡系数和所套用的定额单价问题等,同时也可以了解施工过程,并熟悉建筑工程中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以提高审核工作的质量。

2.加强对工程的监理力度

项目预算审计工作必须加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力度,以保证其项目目标的实现。由于一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分阶段地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理,就可以有效地抓住土建工程预算的关键,从而节约资金。

3.做好复核工作

完成预算审查之后,为了检验审核成果的可行性,必须采用类比法即利用工程所在地类似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进行可行性判断。如果差距过大,应寻找原因;如果存在设计错误,应予纠正。

四、审计实例及效果

某大型国有控股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某项目公司是新建10万台产能的整车制造工厂,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投资预算约38亿元,2008年开始建设,项目建设期2年。按招标法规要求,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公开招标,按规定需要对外最高限价,公司聘请造价咨询公司编制最高限价,公司财务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审计,共审计子项目35项,相比造价咨询公司编制的最高限价,审计共核减约2亿元,核减率21%,同时对造价公司编制的错项、漏项、价格偏差部分进行了调整,保证了招投标的顺利进行,将土建工程投资控制在预算内,维护了公司利益。通过对方法的不断总结,从无到有,建立了工程造价审计方法体系,培养锻炼出数名具有工程造价审计能力的人才。

五、结束语

通过灵活运用审计工作方法,财务审计人员对土建工程造价预算进行审核,有效维护公司利益。土建工程预算造价审核较为专业,财务审计人员应加强专业学习;对主要材料市场价格,应建固定的材料询价渠道,并多方位核实,以确保询价结果的准确性,作为审计的依据。

参考文献:

第7篇:工程预算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预算问题 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方式的日益完善,工程预算计价程序的重大改革已不可避免,以工程量清单报价

作为切入点,实行量价分离,最终实现工程量计算方法标准化,工程造价确定市场化将是大势所趋。

1.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量重复计算

建筑工程地理环境相对复杂,地质勘探工作不够细致,设计考虑有待周全,使得施工中设计变更较多,导致现场签证单和技术核定单较多,施工单位预算人员在编制结算时,容易出现工程量重复计算的问题。在对工程量重复计算的同时,预算人员常将定额项目中已包括了的工作内容重复计算,如配电箱的安装,其工作内容已包括了接线、开箱、检查、安装等工序的工作内容,所以套用此项定额时就不能再套接线端子接线,可是有些预算人员就容易重复套用

定额。在整体面层中的水泥沙浆地面、水磨石地面中,每100平方米面积均包括95米的踢脚线,而预算中,预算人员常常把其二者分开

来做,以提高工程造价。

1.2工程量估算高

目前普遍存在对预算编制误差控制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建设单位对编制报表的误差没有出台相关的约束机制,预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做到公正准确,从而造成建筑工程预算中对工程量多估算较高。在屋面工程中,实际用40块预制空心板、而在决算中却列了44块;在油漆工程中,刷墙裙500平方米、却列了700平方米、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在隐蔽工程中应尤为注意,如果建设单位审查不到位,施工单位就趁机谋取不当利益,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工程量估算较高的问题。

1.3定额项目错套

预算人员在套用定额时往往低工程套用高价定额子目,如灯具的安装,定额子目分为组装型和成套型,组装型的定额基价比成套型的定额基价高一倍,施工单位在套此定额时往往都是按组装型套的。还有的定额项是以组、系统作计量单位的,施工单位采取以小组套大组,谋取不当利益。在建筑工程的基础项目中,人工挖土方定额项目套用人工挖基坑定额项目,以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来说,同样为挖普通坚土(深度均在2米以内),人工挖土方定额单价为732.39元/100立方米,而人工控基坑定额单价为:1150.41元/100立方米,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人工挖土方一类土、二类土、三类土等价格均不一样,预算人员在套用工程定额时经常按照最高价格来套用,而不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1.4材料价格虚高

随着建筑材料市场化的日益完善,建筑材料市场呈现了多元化的良好发展趋势,但也带来了建筑材料价格虚高的现象。在工程预算的间接费中,因为计算方法是以直接工程费为基数而导致工程造价产生失控的现象。因为在进行工程前期预算的编制过程中,仅能够对有限的几个材料的基价做出定价,而且价差是不能用于计算间接费用中,但是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会涉及到高达上百种材料,这些材料的预算价格除去规定的材料以外,都需要直接进入工程直接费用中去,材料费的增加是计算施工中间接费用的最为敏感因素,因为材料费越多的话,间接费也就越多。而且因为材料的价格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常常会造成材料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不符合的问题。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中材料费几乎占工程造价的70%左右。材料费价格因素在预算造价真实性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合理控制材料价格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设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5预算定额不健全

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诸如借用定额问题,例如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时候参照工民建标准进行定额,这类定额的借用,因为没有考虑到地域、建筑类型、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预算编制的不合理。

2.建筑工程预算问题应对措施

2.1合理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针对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过程中的借用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预算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根据建筑工程的地域分布和地质类型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预算编制定额体系。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地域差异和实际施工水平,按照工程定额进行灵活调整,即在工程预算基础定额基础上,根据工程的施工难易程度,设置难易系数,从而最大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经济效益,而且也要对技术发展、工艺进步以及人

工费的提高等所带来的定额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不断进行丰富和补充,严格控制建筑工程预算造价。

2.2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度

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时候,预算人员常常会因为计算方法的失误,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材料价格与预算价格差距较大,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失控。针对这种状况,首先需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时候,尽可能增加预算的材料种类,减少材料费,需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能够利用行业协会或者管理部门的作用,更广泛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信息,针对不同的时间和区域,材料价格变动的周期性信息,制定出合理的建筑工程调价系数。

2.3准确计算施工人员数量

由于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房屋建筑工程投资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预算编制的时候,应尽可能的按照实际施工情况去计算施工期的人员数量,然后计算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室外的工程量,最后再以相应的定额标准计算出较为准确的工程造价,从而避免由于公式的错误而导致的工程预算计算误差。

2.4考虑材料价差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工程量较大,工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建筑工程材料具有多样性且材料价格有时随时间变化的明显性,这就要求预算人员除了要多订阅一些建筑性报纸、杂志、建筑材料价格信息、指导等有关资料,掌握建筑材料的一些新变化、新动态、新趋势外,还

要深入到建筑市场了解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而做到预算中的材料相对准确,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完善制约机制为目的,与项目主管负责人员积极配合,尽量做到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合理。

结束语

建筑工程预算是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工程预算应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预算应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办法和相应的标准,全面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从根本上控制工程造价超支现象。

第8篇:工程预算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预算;预算审查;审核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概念及作用

工程预算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基本建设工程的预计造价计划价格,可以帮助建设单位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合理安排建设资金,有效控制工程进度款、降低建设工程造价。土建预算作为预算的一种,是相关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审查和批准的预算不仅是核实投资经济是否合理的依据,也是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标底基础。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尽量使其规范、系统和简单,除了要便于预算人员进行编制预算,还要有利于工程费用的结算。 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工程预算的审查工作,和注意审查的技巧。

二、土建预算审查的依据

工程预算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施工之前编制的,审查工作人员在审查预算开展之前应收集好预算编制所需要的文件和材料,根据这些资料来进行预算审查。 依据的审查资料如下:

1.由建筑结构专业人员提供的完整的土建施工图。

2.设计图纸和文字说明、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构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构筑物包括土石方工程、挡土墙、道路和围墙等。

3.建筑工程所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相似的工程的预算文件。

4.当地工程建设造价信息或市场价格、建筑工程所覆盖的地区的综合预算总额、所需材料的估算价格以及规定间接费用和计取费用的规范文件。

三、土建预算的审查方法

土建预算的审查方法一般有三种:

1.全面审查法

指审查人员重新编制新的施工图预算。这种审查方法的优势是预算的精度高,缺点就是重复工作,浪费资源。

2.重点审查法

这种方法也是重新编制预算,但不是全面重复,而是侧向于造价高或者功能多的重点分项工程。跟前一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工作量比较少,但是效果没有前者好,通常还需要重复编制预算。

3.分析比较审查法

该方法是对比前两种方法工作量大和周期长的缺点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即在分析总预结算材料时,总结出同种工程的造价和工料消耗的规律性,理清各自用途的不同。

四、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

对预算审查应侧重于重点,如工程量的计算、间接费的计取和单价套用工作。 对待审查的态度要严格认真,不容松懈。

1.工程量和单价的审查技巧

(1)判断预算编制时使用的综合预算总额是否满足本工程;(2)确保预算书中没有重复综合定额中的工程量;(3)是否按规则规定的定额进行工程量统计;(4)禁止出现错套单价的现象。

2.各分部分项工程预算的审查技巧

(1)墙体、门窗分部。应熟悉墙身和墙基的分界线规定,对于不同部位的墙应分别计算,计算墙体工作量时不能把窗口、门和体积大于 3.3 立方米的孔洞算进去,计算墙身的长度时,应扣除框架间墙的柱位、墙顶梁的梁高和墙顶板的板厚。门、窗的工作量应与墙体计算时扣除的面积相等,审查门窗时要注意门窗数量是否与平面图中的数量相符,还要审查对应的玻璃种类和厚度,如果与定额不一致则必须换算。

(2)土石方分部。计算运土量时要查看是否把回填土数量包含进去;对于有地下室的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时,要计入工作面的土方量,注意要把承台和混凝土基础的挖、填和运土量扣除;计算挖土的高度时,应扣除原先的泥土皮线标高,二不能把承台的标高作为挖土高度;对于不同的挖土类型要分别计算,不能套错单价;在高地下水压的地区的计算要包含排水费用。

(3)基础分部。审查时要分别标明各类桩基对应的机械组装、 拆卸费用和进、出场费用;要注意看像钻孔桩、人工挖孔桩和灌注桩之类的低于1m 的坎桩头费用是否在定额中已包含,若包含则不得重计,超过 1m 的坎桩头费用和机械使用费要计算进去;计算人工挖孔桩的工作量时要计算弃土工程量,不得重算已在定额中包列的扩孔 5cm 混凝土工程量。

(4)柱、梁、板分部。计算柱、梁、板的工程量采用的是计算图标尺寸的实际体积的计算方法。 审查时注意过梁、板与平板、梁板之间的分界线,对于悬挑梁高度在 1m 以上的钢筋混凝土要按钢筋混凝土墙计算, 高度在 1m 以下的按钢筋混凝土天沟计算;计算梁板时要扣除板厚、主梁要扣除柱位、次梁要扣除主梁的宽度;钢筋混凝土的计算量不能按投影面积计算,应按实际体积计算。

(5)脚手架分部。对于满堂脚手架的计算要注意看是否包含了增加层;对于高层建筑,应计算高层建筑增加费,对于裙房和主楼因高度不同,要分别套用相应的脚手架定额; 计算临街的房屋时要增加合理的防护措施增加费。

(6)楼地面分部。该分部审查要注意看各层的地面面积是否和建筑面积相一致,整体的楼地面设计与定额规定的量不同时要按照比例关系进行换算;楼地面采用的材料与定额不同时要进行换算。

(7)屋面分部。因屋面的防水必须用到防水粉,所以防水粉的用量已经在定额里面,若实际情况不同时要进行换算;设计采用的屋面与定额规定的不同时要进行换算;屋面的总的面积之和应约等于一层的建筑面积。

(8)装修分部。审查时要注意计算勒脚装修;能判断不同级别的抹灰,按不同的套价进行计算;涂刷水泥漆时要扣除定额内的石灰浆含量;快料的面层要按照实铺的面积计算;外墙如喷塑则要增加打底子项。

(9)构配件分部。审查构配件分部时要计算面层的装饰工程量;不能套用栏杆单价的方法把阳台台板及墙合并计算,防止增大造价。

3.间接费用审查技巧

对于一般工程项目、装修项目和打桩项目要分别采用不同的费用计取基数进行计算。高级装修的间接费用按土建工程取费率的百分之四十计算;打桩的计费基数按直接费合计数,制作和打桩则按百分之八十计算,单独打桩的按百分之四十计算,注意打桩不可计算取塔吊的费用;对于特殊的材料,可套用市场价格,不计算间接费而只计算税金。

在对预算进行审查完毕之后,要进行可行性判断,采用的方法是技术经济指标类比法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马琳.浅析工程预算的管理策略[J].建设科技,2006(16).

第9篇:工程预算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企业发展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且保障自身的正常运行。针对其经营成本以及资金预算,需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审核。笔者针对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成本管理问题以及资金预算问题,进行剖析研究,以盼能为我国企业中的此类问题提供解决参考。

一、企业成本管理

国家经济的发展由若干企业进行支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自身收益的稳定获取,对于其成本需进行一定的管理[1]。有效的成本管理,既能保障企业的稳定收益,也能够保障企业的长期运行。对于经营者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良好的意义。

二、企业资金预算管理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经营目的为盈利。企业为了持续盈利,需对外进行交易或服务活动。在此类交易服务活动中,为了保障交易服务的顺利进行,需进行一定规模的投资。企业为了保障资金投入的安全性,针对资金的投入会进行一定的预算管理。通过对交易服务活动的整体判断,审批最终的预算资金。以此保障后期交易服务的顺利进行,并对企业交易过程中的资金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控。

三、当前企业在经营中成本管理以及资金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关于成本管理以及资金预算管理的整体发展较为稳定,此类现状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类现状,笔者分析案例,将此类问题总结如下:企业成本预算中的审计部门权利较小、成本管理意识较轻、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变化与资金预算管理的冲突、资金预算管理实践方面存在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一)企业成本预算中的审计部门权利较小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关于成本管理以及资金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核统计。细化下,此类工作由审计部门执行。但在当前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审计部门的实际权利较小,导致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及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二)成本管理意识较轻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收益以及正常运行影响较大。当前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主要造成成本管理落实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为:成本管理意识较轻。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导致财务系统人员以及企业领导,在日常资金支取的过程中缺乏规范。最终导致企业的资金应用较为混乱,资金管理现状也较差。

(三)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障人员的稳定,以及流动资金的充足[2]。都会进行较为严格的成本管理。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有支撑成本管理实施的制度进行落实。当前部分企业在开展此类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此类现状下导致整体的工作开展效果较差,最终也难以实现成本管理的目的。

(四)市场变化与资金预算管理的冲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在此现状下,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企业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关于资金预算管理与市场的变化,也产生了较多的冲突现象。例如企业在开展某项业务时,前期资金预算为100万,整体业务周期六个月。前期交易发展都较为稳定,但在最后阶段,市场发生变化。后期交易物品价格整体上升,100万预算无法完成后续交易,需进行资金追加。但由于市场波动较大,资金继续追加投入有较大风险,最终资金预算管理与市场变化产生了较多的冲突现象。

(五)资金预算管理实践方面存在问题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正常经营的过程中,关于资金预算管理,都会进行超额预算。例如计算的过程中,最终的计算结果为4570元。实际操作中会按照5000元进行预算,以此保障后期的资金正常支出。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企业管理现状等情况,资金预算因人为原因,出现了较多的超支现象,造成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失效。

四、针对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与资金预算管理出现问题的改善对策

针对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与资金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分析案例,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对策。例如:明确企业审计部门职权、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意识培训、研究落实完善配套制度、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资金预算规则、落实审批责任制度。针对此类改善对策,笔者进行简要分析介绍。

(一)明确企业审计部门职权

首先明确企业的成本管理为财务系统的工作范围,细化为审计部门的权利。因此为了保障成本管理的有效执行,企业应赋予审计部门应有的权利[3]。例如员工申请资金应用,必须按照正常预算进行。如无预算,审计部门有权不予支付。

(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意识培训

成本管理除去财务审计部门的职责之外,也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因此为了提升企业收益,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企业应定期召开关于成本管理的会议,号召员工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工作中应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浪费,以此从上而下提升成本管理的意识,强化整体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

(三)研究落实完善配套制度

成本管理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除去树立员工成本管理意识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执行制度,通过制度配合员工执行,落实成本管理工作。并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明确奖惩制度例如违规支取款项的行为,或部门超支行为。除去合理运营需求外,针对其余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以此达到制度落实的最佳效果。

(四)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资金预算规则

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变化也逐渐复杂起来。在此背景下,为了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关于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应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资金支取规则的重新制定。按照范围内的市场变化规则,制定资金预算管理的浮动标准。根据标准进行资金预算管理,大额超出部分应进行风险评测,按照评测结果决定是否进行继续投资或撤资[4]。

(五)落实审批责任制度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人际关系或领导关系造成的违规操作现状。此类现状大量的存在企业中,为了有效的改善此类现象。企业应针对审批权利进行明确,并针对违规操作行为设立严格的处罚标准。落实审批责任制度,以此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资金合理利用。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企业关于成本管理及资金预算管理的发展,整体的态势较为良好。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针对此类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对策,以盼能为我国企业此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例如:明确企业审计部门职权、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意识培训、研究落实完善配套制度、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资金预算规则、落实审批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盛爱娟.探讨财务预算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

[2]付仰武.分析当前如何加强煤炭企业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J].财经界,2014,(27):2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