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精选(九篇)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第1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内圣外王;思想政治;启示

“内圣外王”思想是我国古代教化思想的精髓,这一思想的目标是内修身以成圣、外治世以为王,强调济世以修身为前提和基础,修身又以济世为目标,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内圣外王”最早由道家提出,但却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和政治理想相关内容的最好的表述。

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在战国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礼崩乐坏的历史大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深受孔子由人及礼、由礼启仁思想的影响,希望能通过个人修炼内心的“圣”,而达到社会太平、天下大治的政治目的。

一、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

(一)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

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人的心性生来就有向善的倾向,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谓“不忍人之心”,具体来说,就是人生来就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四心”又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孟子认为,“四心”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根本特征,只有人才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禽兽是不具备这些心性的。人有“四心”,也就拥有了成贤立圣的可能。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君子”、“圣人”,只有将“四心”不断地扩充和完善,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为,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才有可能成为“君子”、“圣人”。也就是说,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先验层面上论述的,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向善的心性,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善”的,顺从“四心”,就会朝着向善的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向恶的方向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孟子性善论中所论述的“善”,是超乎于善恶之上的,特指人性有向善发展的倾向。

孟子以“性善论”为依据和出发点,认为人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将“四心”不断地扩充,就可以拥有仁、义、礼、智四种德行,再将这四种德行不断完善,就能达到“人伦之至”,这是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内圣之道――外王的人格要求

孟子的“性善论”从理论上肯定了人人都有成贤立圣的可能,“圣人”是孟子理想人格的典范,也是个人自我道德的目标。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之所以会有君子和普通人的差异,是因为君子能遵从道德心的指引。他特别强调道德心的自发作用,认为道德心能促使人们由内而外地去注意自己的言谈是否符合规范,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礼”的要求。个人一旦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道德体系,就会意识到为善行仁的重要性。“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大夫不仁,不保四体。”这句话说明,不管是天子还是庶民,所遇到的祸福,无不都是自己行为的结果,为善行仁方能立国保身。孟子所认定的道德规范的评判标准有理想坚定、有为有守、持守中道、知所进退等方面。孟子理想中的圣人典范以帝尧、帝舜、孔子等人为代表,凡是能在内心和行为上都符合道德规范的均可以尊崇为“圣”。

孟子的内圣之道因其时代和认知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形而上学的观点。他特别强调“天”的概念和作用,认为“天”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天,更承载了神明的意义,既是道德的代表,又是道德的监督者,过分夸大了“天”的作用,是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中不合理的方面。

(三)外王之道――内圣的表现形式

儒家学说是一种强调积极入世的学说,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扩充四心以成贤立圣,达到相对较高的道德标准后,就应该将道德思想外化为行为,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推行仁政,以实现“圣王合一”的政治理想。

孟子认为实现外王的重要途径就是施行仁政。战国时期,战乱频发,民生凋敝,孟子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迫切希望结束战争,通过贤明君主施行仁政来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施行仁政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让民众有“恒产”,“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表明了物质条件是实现“内圣”的先决条件。孟子主张停止混战、轻赋薄敛、发展生产、保障民生,通过施行“不忍人之政”来实现保民、养民、富民、教民的政治目的。

孟子还认为施行仁政,就不能任由君权的无限扩张,就必须节制君权。君主的权利是民众赋予的,得民心,则国家昌;失民心,则国家亡。而想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就必须做到爱民、敬民、保民,孟子因此而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君主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得民心、得天下的保证,君主应礼遇下士,臣子应以德事君,防止君权的滥用,保证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民心向背是国家昌盛与否的关键。

二、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的特点

“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孟子建立于理想人格之上的政治主张,“内圣之道”在于加强自身修养,“外王之道”在于突显事功,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和前提,外王内圣的发展和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互有影响,初步建构了封建社会的理想人格,对后世政治文化影响深远。

(一)强调“内圣”和“外王”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强调必须做到内修身以为圣,外治世以为王,实现“圣王合一”。

一方面,“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存心养气,扩充四端,不断的修身养性,学习符合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而后才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另一方面,“外王”是“内圣”的必然要求。孟子认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治平天下”,儒家提倡积极入世,修身以达到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是保证封建社会持续稳固发展的基础。如此,二者是相辅相成,具有深层次的内在一致性的,逐渐形成了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常态。

(二)重视道德的力量

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实际上是勾勒出了一种道德典范,民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沐仁浴义,不断修身以达到仁义君子的标准,而后督促、辅佐君主施行仁政实现积极入世的人生目标。这种圣王合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泛道德化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治的运作提供了动力。

三、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在当前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很容易对人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应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好的约束和把握人们的思想动态。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基于高度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在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方面的启示和引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帮助。

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传统因素的涉及是在所难免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占据着最为主要的行为规范体系、价值体系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关注。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其进行关注,从而帮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明晰,对于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一)传统人际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强调内修身外治世,建立一个君圣臣贤、父慈子孝、长幼相亲、人际关系合理有序的理想社会。传统文化中的人际观是以国家为本位,因而能够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启示。在传统人际观当中,对于个人和整体关系的处理,要求人们牺牲自己的利益,满足集体的利益。这种理念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绝不能向极端方向演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对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良好的平衡,从而实现更为和谐的发展。

(二)传统人性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其“内圣外王”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基础、本源应当进行关注。例如,在孟子的人性论、程朱的天理、董仲舒的天等理念中,都是对道德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强调。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具有明确的依据和基础,才能够提出正确的行为要求和价值体系。在传统伦理文化中,认为人天生是具有善性等,因此应当进行良好的修养,提升自己道德。对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这种理念能够提供监视的基础和依据。此外,就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荀子的“性恶论”来说,也能够提醒人们对法律制度建设加以重视。

(三)传统德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以修身为第一要义,认为修身是成人成才、治国保家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构建内容来说,需要对优秀的传统伦理文化加以运用。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人性道德的提高十分重视,道德修养、道德教育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德育教育、德性养成等也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中,纳入了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教育。另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能够对传统伦理文化中优秀、经典的内容进行发扬和继承。

现代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传统社会,因此人们在社会当中更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极端的思想或观念的影响,进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对此,应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之外,仍然有很多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供良好的⑹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关注,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5年版.

[2]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3]李亚彬.道德哲学之维――孟子荀子人性论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第2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 中学语文教学 主体型人格

一、儒家代表的教育思想概述

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大师,其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数千年之久,在历史的长河中画下色彩浓厚的一笔。本文主要就《孔子》《孟子》这两本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入手,分析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1.孔子教育思想。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教育事业,其治学育人的儒家教育理论影响至今,归结起来,其教育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修己安人”两个方面。《论语》曰:“修己以安人”,修己是从教师一方来讲,要求教师首先保证自身修为,方可“安人”。梁启超在《儒家哲学》中这样阐述孔子的修己:“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可见修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要将修己做到极处,首先要谦虚好学,“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诸如此类思想观点,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其次,返躬内省是修己的另一要素,人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教学中遇到挫折或者困难,先要自我反省,在看到别人优点时需“见贤思齐焉”。教师做好修己后,怎样“安人”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出发,选取合适的方式与态度,使学生信服并以自己为榜样,进而促进其学习兴趣与效率。在孔子看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要对学生进行适当表扬,重视与他们谈论“志向”,还要给学生适当的批评与评价。通过与学生谈论交流可“听其言而观其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另一方面可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适当的批评与评价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

2.孟子教育思想。孟子除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精华之外,他还以育人为人生之乐。《孟子·尽心上》曰:“君子有三乐,而天王不下欲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对教育人的思想哲学上比较注重人格主体性的培养,他教育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要注重人格和意志自由。这种人格与意志的自由应用到语文教学时,体现在学生对文章的自由理解、对阅读空间的自由选择、对观点的自由辩论等。在塑造学生主体性人格时,主要通过反求诸己、自得、自觉三个方面。在教师观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他认为面对不同类型、不同资质的学生需要选择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但作为教师,其教学标准面对所有学生是一样的,不以学生资质论标准高低。

二、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分析

从语文学科教学的现状来看,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兼而有之,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升学标准等压力的存在,使绝大多数学校目前的语文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唯分数论”造成语文教育人文性缺失的结果,偏离了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语文教学模式不开放,走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架,重视多媒体等新式教学方法没错,但教学内容并未随之提升。第三,考核方式的单调使中学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地位。语文学科教学及考核不像其他理工科目,有成型的、标准的内容体系,语文是开放的、发散的,考核内容并非出自教材之内,而是关联的、延伸的,这就造成中学语文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第四,教师在教学的准备与进程中,备课及教课内容单调,过于“应试”。

三、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孔子所处时代因其教育不受制度限制,不具有制度性特征,因此孔子在对其弟子进行教育,往往因人而教。语文的人文性与诗意性要求语文教学课堂富有启发性,优美而深刻,但同时又要保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的设计多元化、层次化。比如对于公共知识或公共赏析用半节课或者多半节可完成,剩余的课堂时间则是分配给因人而异的教学,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进行“长善救失”。

2.深化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的深层次要求。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欲望。教育体制与教育环境的不同使目前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和孔子当时完全相同,不能达到孔子与弟子朝夕相处的地步。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现有可改变的东西和地方,尽可能的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创造机会。比如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建立班级社区,使教师和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进行有效沟通。

3.体会“反求诸己”的教师观教育思想,时刻保持自身素养的学习和提升。从内心来说,每位教师都想成为优秀教师,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沉重的业务压力使教师们对学生产生了高期望值。这种高期望值不是建立在语文能力上,而是升学及考试分数上。在这些压力下,教师可借着儒学“修己”的精神启示,在反思中寻求突破,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用智慧去教好语文。另外,教师应树立“自觉、自得”的心态,以学生未来成长为思考出发点,坚持正确的育人观。

4.在教师观上,坚持身正为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思想,同时,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避免过度“以学生为本”而使教师处于旁观地位。建立与语文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标准,这个标准的建立是基于教书育人、语文学科性质的,而不是由考试来决定的。这些正如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参考文献:

[1]杜娟.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

[2]苏明飞.儒家教育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3]秦晓春.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的启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第3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孟子;善治思想;当代大学治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0101-05

收稿日期:2013-05-26

基金项目:江西省2013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化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KS1303)。

作者简介:吴磊(1970-),男,广东海丰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赣南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的研究。

孟子的善治思想,主要是指他的有关社会政治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及其价值精神的思想。他要求为政者应严于律己、尽心尽责以及对“内圣外王”之思考体现了其思想的完整性;他阐发高深道理时使用循循善诱、巧妙比方的手法体现出浅近性;他以人性本善假设为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树立高尚道德、以成就圣人风范的主张体现出高尚性;他主张“民为邦本、有恒产者有恒心”等思想开启了先哲的智慧之门,具有启蒙意义。孟子的善治思想不仅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当代大学的治理也有指导价值。

一、孟子善治思想的基本内涵

研究孟子的善治思想,必须先从“善治是否有可能”这一本源性问题着手。通过研究发现,孟子的善治思想是从人性论开始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P159)。紧接着,孟子又论证了人心善成就了人性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1](P163)。孟子认定这“四心”一旦在人的头脑中发育流行,就能有助个体形成仁义礼智的品质。他继续指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P163)。因为这“四端”是人所固有的,是先天赋予的、善的,所以人性是善的。圣人、贤人都是人、都具有基本的人性;官员也是人,他们也与普通人一样具相同的人性。因此,从理论上说官员都可以成为好官。如果这些官员在为政的实践中能够时时保持和发扬仁心,则其为政也将无有不善。

孟子从人“心善”推出人“性善”,从人“性善”预知人行为的善。他正是通过人的“不忍人之心”推理出“不忍人之政”,认为仁政即源于人性中的“恻隐之心”,从而给仁政思想以伦理上的可能性。同时,其仁政思想是直接面对现实提出的,是性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人性善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全部基础。孟子的善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民生观。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为不为己”[1](P70)。在这里,孟子论述了对立统一的两个东西――“恒产”与“恒心”。“恒产”属于物质性的范畴,“恒心”则属于意识的范畴。孟子的观点是:恒产决定恒心,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可见,“有恒产者有恒心”是善治中的核心内容。“有恒产者有恒心”的前提是先有“恒产”,那么怎样保证老百姓有恒产呢?孟子认为,要使百姓有“恒产”,就必须从划分土地界限开始。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1](P74)。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从物质基础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肯定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正当性,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切身利益。

第二、“民贵君轻、仁民爱物”的权力观。“民贵君轻”语出《孟子・尽心下》,其完整表述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P195)。在孟子看来,“民贵”理应落实到对老百姓的生计及其相关事项的关注上。他认为,诸侯之宝有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他告诫说,在国家治理中,百姓是最为重要的依靠力量,统治者关爱老百姓必须首先对其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倍加珍视。如果统治者只以珠玉为宝,一定“殃必及身”。统治者不爱民、重民,最后必然落得逃亡或身首异处的下场;而行仁政、爱护老百姓,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得天下。孟子用当时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事实说明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浅显的道理。在这里,孟子除表明关注民生、执行民意是君王及其朝廷的天职之意外,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意旨――民众就是(国家)权威的来源。从关心民众的物质需求到得民心、从得民心到得其民、从得其民到得其政,显示了孟子的权力源自于民的思想。统治者治国不仅要明白权力来源于人民,而且还要把权力运用于为民服务的活动之中。由爱民而爱物是关心人民的生活需要,是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见孟子的权力观是: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统治者掌握权力不是只为本阶级谋利益,应该用手中职权关心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本固邦宁”。

第三、“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政绩观。权力既然来自人民,那么根据善治的基本要求,权力也必将要用来为民众服务。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P24)。孟子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政绩思想有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仁民爱民、视民如伤”的人性善光辉。首先,孟子的政绩观为统治者总结了治国的基本经验,即“得民者得天下”。紧接着,孟子进一步指出,得民的关键是得民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P61)。孟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得民是江山易帜、朝代更迭的根本原因,而得民的关键在于民心向背,民心向背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兴衰成败。最后,孟子认为得民心还须君主与民同忧同乐。他说:“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1](P110)。统治者只有把不断满足民众的欲望和需求作为追求,与民同忧同乐,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戴和支持。从孟子的政绩观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民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统治者切不可以救世主自居,应时刻牢记“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评价一切政治活动的标准在于百姓是否满意、是否赞成。统治者只有具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怀,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心,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第四、“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用人观。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视人才为治国之宝、执政之要。“得才者昌”、“失才者亡”成为政治家的共识。孟子作为当时杰出的政论家,对于如何识人、用人和选人、驭人可谓有较为独到的见解。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用人观主要包含四个要点:一是亮出了人才与否的评判标准――“贤”与“能”。“贤”是指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德”;“能”是指优良的智力素质,这里指执政能力,亦即通常人们所言的“才”。德才兼备是孟子的人才评判标准。二是指出了用人方法和原则。孟子的观点是统治者要“尊贤使能”。贤明的君主必然会选贤举能、广纳英杰,尊敬并任用贤能之人,使出类拔萃者得到应有的职位和认可。三是对于如何选贤举能、选拔人才,孟子提出两个原则:不分贵贱亲疏,任人唯贤;倾听国人举荐,不偏听偏信。只有真正做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国家才会治理有方、日益强盛安定。四是特别论述人尽其才的环境:“悦”、“愿”二字明示统治者要创造比较宽松的用人氛围,让真正的人才在工作中心甘情愿为统治者出力、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孟子的识才、用才、选才和驭才思想可谓登上了我国古代人才思想的顶峰。无论是司马光的“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的古训、还是现代人今天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几乎都继承了孟子的思想,无人能出其右。

第五、“取于民有制”、“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的廉政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廉政思想的精华。孟子主张统治者在执政过程中,不要与民争夺财富、而要尽可能让利于民。孟子说:“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1](P7)。孟子“薄税敛”的思想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阐明了治理目标,通过薄税敛而实现藏富于民;二是阐述了治理手段,通过在税收问题上“取于民有制”促成统治者的廉政。在这里,“制”应该理解为制度、规章的意思。“藏富于民”和“取于民有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前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后者有利于统治者的廉政勤政。孟子呼吁统治者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税率和税收办法,切实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统治者行廉政除了要“薄税敛”、“取于民有制”之外,对待名利时也要慎之又慎:如果不能警醒自己,就会流入贪污腐化而不自知。孟子针对当时贪污受贿等不廉现象,主张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显然,孟子以“义”、“道”为判断廉与不廉的标准;即使有人愿意把天下的财富都作为俸禄给他,他也会不屑一顾。他进而指出:“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不可取。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下》)。孟子的廉政观总体来说是:对老百姓要多予少取;一切以“义”与“道”做为廉与不廉的标准;对可取或不可取的东西最好不取;收受不该拥有的东西也是一种“非义”的行为。孟子的廉政思想已经触及到了权钱交易的某些内涵,虽然他没有指出贿赂的本质,在当时已实属不易了。

二、当代大学治理需要“善治”思维

大学是个小社会,社会是所大学校。大学总是服务于社会,或寻求服务于社会的机会;社会塑造了大学,使大学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大学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当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系统各守其分、良性互动时,大学就得到相应的发展;当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系统关系错位时,大学就面临生存压力,发展受到抑制。大学与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冲突关系客观存在,只有当大学在与社会各系统的冲突得到有效协调时,大学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契机。当代大学肩负着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的历史使命,在社会发展与进步当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当代大学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就必须对大学治理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使之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

自20世纪以来,大学功能多样化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制度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观念受到了挑战,大学自身的管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引发了大学制度与社会转型的矛盾。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大学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对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寄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可是,大学发展中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所以对大学治理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大学治理就是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在我国对大学治理进行改革,就是要建立当代大学制度。当代大学制度要重点解决三大问题,即政府如何依法管校,学校如何自主办学,社会如何参与监督。为此,要围绕政府宏观“管学”、学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进行制度创新[2]。大学的治理结构是当代大学制度的本质与核心,大学治理是联系大学内部以及外部各利害关系人的正式的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治理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更注重协调、而不是控制,主张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将“善治”引入当代大学管理,就是使办学效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进一步法治化的进程。它强调充分调动社会与学校、学校管理者与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大学管理的积极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与激励机制。对大学治理模式进行改革,既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遵守我国教育事业领域中的法律法规,同时对大学治理模式进行改革还要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三、孟子“善治”思想对当代大学治理的几点启示

如前所述,孟子的善治思想可以分为五个方面,民生观、权力观、政绩观、用人观和廉政观。如果对这“五观”进一步综合和挖掘,从民生观和政绩观中可以得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权力观中得出民主管理的理念,从用人观和廉政观中得出依法治理的理念。

(一)当代大学治理应该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很明显,前者就是提倡统治者要关心老百姓的生计,老百姓只有在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得到满足之后才可能有被教化的可能;后者则强调统治者要与百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这种观点,在今天而言,就是以人为本。它要求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教师是自由的、具体的、独特的、不断生长着的生命个体,尊重他们浓郁的生命期待和真挚的生命追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创建生命发展的自由空间,尊重人具体实在的生命本色,关注人的情感需要和生命体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做到以情为主线,靠群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进行管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人为本的善治理念体现于当代大学治理,具体可以从两方面着力:一是尊重教师。教师作为高素质的特殊群体,他们除了有物质欲望以外,更有高度的社会需要与心理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应该考虑到每位教师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其合理需求,尊重其人格、尊严与价值。此外,还要注意情感投入,做到以情动人、用情留人以促使其发挥出最佳的整体效能。为此,学校领导要善于倾听教师意见,以取得教职员工的信赖,并通过提高教师需要的满足度激励士气,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办学目标。二是关爱学生、激发潜能。商场上有句名言:顾客就是上帝。我想这句话也可以套用到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高校:学生也是上帝。以人为本的治理模式就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围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开展一切管理活动。它要求管理者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利益、需要、知识兴趣、爱好,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把所有学生作为全心全意为之服务的主体。

(二)当代大学治理应该走依法治理的路子

孟子被儒家尊称为亚圣,一般来说他对社会治理的方法手段是侧重于德治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说他有别于法家。但是孟子主张德治,也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反对制度治理的作用。在他的廉政观中,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取于民有制”,“制”就是制度、法律的意思;同时他还赞成当时的“井田制”,主张通过划分“经界”来保障“有恒产者有恒心”。因此,孟子并非反对依章治理日常事务。孟子的依章治理思想用于大学治理实践就是依法依规治理大学。

大学既不是企业实体,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事业单位”,而是具有鲜明自治特征的知识型社会组织。因此,当代大学制度强调政府的指导、评价、监督与服务作用,政府只能扮演“有限政府,无限服务”的角色。正因为政府对大学不能管得太多、太死,大学要实现自身的功能就必须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模式。从世界各国(地区)通行的做法来看,就是建立大学章程。

大学章程是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行,主要就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的、基本的问题做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3]。它是大学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大学成为法人组织的必备条件,是政府、社会及大学自身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加强大学章程建设是当前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是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的需要,是大学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当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从英国的开放大学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国立开放大学和泰国的苏可泰开放大学,都是通过议会立专门法建立学校章程;在我国香港,开放大学章程就被赋予了法律地位,并将其纳入香港法例或附属法例体系中,对香港公开大学进行依法治理。

大学章程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并非法律。大学作为行政主体,其行政相对人是大学教职员工和学生,因此章程具有约束力。但大学自身又是政府的行政相对人,受政府的管理与监督,其所制定的自治规则对于政府并不具有约束力。当然,大学章程的制定不能超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而只能在其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三)当代大学治理应该坚持民主治理的原则

孟子的民主思想在其著作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民贵君轻、仁民爱物”的权利观里,他实际上就具有了民众就是(国家)权威的来源的思想;同样,在“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用人观中,提出用人应该倾听国人举荐,不偏听偏信,这些都是民主思想的萌芽。大学作为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地,如果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民主的治理措施,是不利于大学治理的。大学民主治理以“民主、公平、公开”为原则,把自由、公正、平等的民主理念引入大学治理全过程,使各组织各群体成员平等参与、共同决策学校事务。当代大学民主治理的四个构成要素包括治理理念、制度、机构和治理方式。这四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理念是思想基础,制度是理论依据,机构是运行载体,方式是运行手段[4]。

民主治理大学当务之急是厘清大学的内部权力系统。目前,在我国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着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类最为主要的权利系统,不同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架构产生了不同的权利结构模式。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分属两种不同的权利系统,权力的行使都有一定的范围和程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失衡或冲突。从理论上说,两种权力应该是互补的、统一的,行政权力不可或缺,而确保学术权力的独立性是行政权力存在的依据。从我国高校的实践看,两种权力的发展不很协调:行政权力强化,而学术权力则相对弱化,以至于出现行政权力控制学术权力的不正常现象,违背了当代大学的价值取向。为此,要强化学术权力在大学治理中的地位,行政权力要重心下移,把学科和课程的调整和设置权、科研项目管理权、教师聘用权等学术权力委托给学院系一级,使学院系组织拥有一定的自。学校也需要建立起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专门机构,如民主决策机构、民主执行机构、民主监督机构、信息反馈机构,保证学术权力的地位不弱化;同时应该加强教代会建设,确保教师在学校行政权力架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教授博士委员会建设,确保在学术权力架构中教师的建设性作用。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的治理方式方法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搞好大学管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孟子等中国历史上的圣贤们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为当代教育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他们没有、也不可能预料到当代大学管理中会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如何治理好当代大学尚需当代人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孟轲.孟子[M].梁海明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159.

[2] 严文清.如何完善大学治理结构[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2-10-12(8).

第4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32-04

高考结束,试题的优劣、知识的正误,很容易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仅仅局限于考后的分析难免有亡羊补牢之嫌,与其追着知识点揣测明年的情形,不如在日常教学中就借鉴命题人的思路和学术思维。其中,建立历史大线索,联系重要历史节点,关注思想史发展动力的思路值得一试。

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25题: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C

这道题得分率较高,部分原因在于题干有明显的提示信息――“宋代以后”,很多学生不用深思,借助技巧即可答对。其实,命题人的立意十分高明,这道题不仅勾勒出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大线索,而且只用两个关键词――“周孔之道”“孔孟之道”就展现了儒学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在笔者看来,这条线索极为简明,可以作为主线放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讲解中。题目中有悬念(为何发生转变),也有可资探索的关键词,我们不妨利用它来做一些引申。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说法值得推敲,从源头来讲,儒家这套学问并不能算是孔子发明的。一些学者认为:孔子继承了之前两千多年的文化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很多人都知道周公“制礼作乐”的说法,实际上这套“礼”的仪式和规范,也是继承了殷商时代旧传统,至周公时才发展地较为成熟,立子立嫡制,以及由此引出的“礼”的观念,最终确定了中国宗法社会的基本伦理观念和行为准则。在这一时期后,中国思想史上形成了一种理性的秩序。是为节点之一。

东周以后,诸侯变得比周天子强大,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越来越虚无,整齐的社会秩序坍塌了,这就是后世所谓的“礼崩乐坏”,面对社会现实,孔子及其弟子发扬阐述“周道”,对“礼”的观念性内容进一步发展,儒学更加成熟:

第一,从礼仪的规则到人间的秩序,他们更注重“礼”的意义,儒者不仅懂得仪礼外在的种种规则,而且更加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以及这些思想观念对社会的意义;

第二,从象征的意味中,他们发展出“名”的思想,希望通过正名来确认或迫使社会确认一种秩序的合理性;

第三,推寻仪礼的价值本原,进而寻找“仁”,即遵守秩序、尊重规则的心理与情感的基础。①

仁,被孔子视为礼乐的根本,正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②到此,礼乐已是外在的东西,儒学已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而正是这种不言自明的权威性的律令由外在的礼乐转向内在的情感,古代思想世界中的神秘意味开始淡化,而道德色彩开始凸显,中国思想史就完成了他的‘蜕皮’过程”。①是为节点之二。

由上可见,周公、孔子都处在历史的一个关节点上。周前的唐、虞、夏、商古圣哲王的政教积累到了一个相当完备的程度,周公有德有位,恰恰在此时有所作为,开创了伟大的文明,所以,周公是“集大成者”;“礼崩乐坏”之下,孔子等人为维持政教精神不堕于地,于是删述六经,传周公之教,使儒家的道术再次被完整呈现出来,成为后世儒家教诲的开辟者,所以孔子是“先师”。孔子的学说与周公等古圣人之道一脉相承,因此汉代学者常把“儒者”“孔子之术”“周道”看做是一回事,“故隋唐以前,学校并祀周、孔,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盖言制作之为圣,而立教之为师”。②“周孔之道”盖由此而来。

孔子之后,儒家学派一分为八,荀子、孟子影响较大,而孟子从心、性、仁三者的关系论仁, 为性确定了四项基本的内容――仁、义、礼、智。这为儒家的人性理论确立了基本的方向。孟子在后世被称为“亚圣”,但是他的地位是被逐渐抬高的:

《史记》以孟、荀合传,将孟子当做有影响的大儒。

《汉书・艺文志》把《孟子》置于“诸子略”, 视《孟子》为子书。

唐代韩愈始崇信孟子,将研读《孟子》作为入圣的不二法门。

五代时的后蜀主孟叔命毋昭裔楷书包括《孟子》在内的“十一经”。

宋太宗又加以翻刻“十一经”,《孟子》开始由子书而成为经书。

理学家表彰《四书》,《孟子》为其中之一。

元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诏封为“亚圣”,从此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偶像,天下人都必须对他顶礼膜拜。③

显然,孟子地位的主要变化发生在宋代以后。事实上,孟子地位发生变化的时期,正是儒学从瓶颈期或者低谷期开始重新发展的阶段。我们先看一下秦汉以后儒学发展的线索:

汉武帝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儒学与政治结合日密。

两汉之际,儒学与谶纬相结合,呈现出经学谶纬化的趋势,活力渐失。

汉末党锢之祸后,注疏之风使儒学在理论上一蹶不振。

魏晋清谈玄学之风日隆,“引老入儒”与孔子玄学化渐成主流。

至隋唐,已经出现了“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局面。尽管国家的伦理规范仍然是儒家传统,但儒家哲学经学化以后,成为僵硬的章句之学,而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儒道思想,其关于心性义理之探讨,对文人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更易为中国人所接受。韩愈目睹儒家之积弊,着重对儒家文化内在精神的发明,重立儒家心性之学。在韩愈看来,儒家的“道德”是以“仁义”作为具体内核,而这正是释、道二教所缺乏的。关于人性问题,孔子很少提及,孟子倡“性善”之说,对于“性”的探讨,才成为儒家传统文化中一个占显著地位的问题。韩愈由此更崇尚孟子,把“性”说建立在人伦的基点上,论证封建伦理秩序合乎人性,指明儒学有体有用,能济世安民,异于佛、老之空虚不实,这为宋儒带来新启发。韩愈力图复兴儒学,由此成为学术文化史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的关键人物,后世学者研究新儒学,都要追溯至韩愈。④⑤是为节点之三。

由于受佛道及玄学精于形而崇尚思辨的影响,宋儒开始运用体用、本末、有无等新范畴来思考自身的问题,在融入佛理的基础上,他们对孟子千年前心性论的发挥,使得孟子的心性哲学再次发出智慧之光并得以传承。程颐说:“孟子所以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①而张载在继承孟子的同时,“自立说以明性”,对孟荀以来的性论尤其是人性论作了相当完整和富有哲理深度的重构。朱熹则进一步发挥了张载的命题,提出性为体情为用,并在性情之上,加上了一个统领主宰,即心,②认为理便在心中。心即理,理即心。通过格物穷理,积累既多,则胸中自然贯通,动容周旋,无不中理。③“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天使之性与气质之性”等心性论问题遂成为道学家们讨论的核心问题,六经注我的风气大盛。④经过宋儒的发展,佛教原有的性理之学方面的优势逐渐被新儒学所取代,先有北宋五子的努力,后有朱熹集大成的回应,儒家文化的主体地位重新被牢固地确定了下来。是为节点之四。

从孔子应对“礼崩乐坏”之势发展儒学,到韩愈、二程、朱熹以“心性之学”面对佛学挑战重新激发儒学活力,再到王阳明冲破理学禁锢重新从孔子学说中汲取养分提出“致良知”之说,儒学走的是一条不断面临挑战,再不断完善的发展路径。宋之后,宋儒透过佛学而重新认识到孟子心性论的固有价值,“孔孟之道”由此渐盛。

那么,以上这条线索,要怎样呈现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可从考察思想发展的动力着手:

一、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节点,关注思想史发展的社会动因。

从汉至唐、再至宋明,儒学的每一个转变无一不是应社会发展而生。因此,讲授中国思想史,应注意思想发生转变除了在于思想本身的进化外,还有社会和政治因素。“历代统治者大都尊孔,主要在于孔子主张中的‘礼’‘仁’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被不断放大,成为主流思想的大原则。”⑤同理,周公之所以在宋代以后被渐渐隐而不提,除了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时展,也与统治者的好恶有关。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用周公与孔子两个著名的主张作对比:周公强调的“敬天保民”,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也就是说,君王无道,是可以被取代的;而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论,强调做君王应有君王的样子,人臣应担人臣之责,各守其道,更看重对秩序的遵守。可见,到春秋时期,西周以来的一些传统已丧失,而国君因无道被百姓驱赶之例(国人暴动),再也没出现过。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儒学与官方结合的日益紧密,中央集权制的强化,官方意识形态是不可能容许周公“无道之君可以被取代”的主张的。因此,我们看后来孔孟的言论大多是从“仁”“德”的角度劝谏国君有所作为,即使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也是从为君之道角度说的。

五代隋唐之际,社会动荡,人心思定,而此时儒学的僵化虚空,与佛学对人心的指引形成强烈对比,人心尽归释氏,儒学难以解决社会问题,面临严重的信仰危机。自韩愈始,唐宋诸儒一方面向儒学元典寻找解决之道,采用孟子尽心知性而知天的理论模式,努力寻找和阐释儒家心性说原典,这直接导致了《四书》地位的上升和提高;另一方面从社会中汲取养分,受禅佛教的心性说启发,心性之学兴起。而无论是确定儒学“仁”的内核,还是将“性”说建立在伦理道德之上,唐宋儒者都突出了儒学的“济世安民”,这正是社会思潮,乃至官方思想需要儒学的关键。实际上,唐宋以后儒学的转型,是文化诠释之后,再行创造性转化而与当代思想及文化交融的典型例子,“《四书》取代《五经》,正是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转型、过渡之中,统治者寻找、确定意识形态的结果”。⑥程朱理学被元、明、清三代统治者钦定为官学,《四书》及程朱理学家为之所作注解被著为功令,天下士子自然要将《孟子》读得烂熟。《四书》成为学子进仕荣迁的唯一依据,三纲五常成为规范每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

二、引导学生从思想的发展再看文明发展,关注思想发展的外来动力。

周公之道到孔孟之道,既是儒学自身演进的结果,又有外来动力的影响,二者基本构成中国思想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一种动力前文已经讲了一些,至于第二种动力,亦同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的吸纳相连。香港学者黄枝连认为,隋唐时期因有佛学注入,中华文明有了不同于两汉时代的新发展。的确,经宋儒发展后的理学,使儒学继续延续,发展达到新的高度,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儒学兼收并蓄,才完成了发展的轨迹。

在历史上,汉代儒家依赖“王霸道杂之”的政治策略、“独尊儒术”的思想建设,和比附“阴阳五行”的经典解释,渐渐形成了一个笼罩性的、自我完足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虽然儒学的发展进入稳定时期,但它的变化相当缓慢。因此当社会境况发生变化,儒学却未随之发展,世人对儒学的回应就越来越少。公元3世纪以后,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在这一时期逐渐兴盛,仍然使业已定型的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这种新变化,学者难免会发出“周孔何以不言”的感慨,然而儒家传统熏陶下的士人不会背离儒道,于是便会从原道经典以及社会的新变化中吸取动力。“许多新知识进入旧世界,这个知识世界的边界会逐渐膨胀,或者社会环境发生变迁,使一些原本处于边缘的传统资源卷土重来,这个思想世界不得不重新开放边界,那么,它就会动摇原来的权威和经典,改变传统的预设和理路,使得传统主流思想世界不得不回应。”①在这种“冲击”与“响应”中,外来资源与本土资源互相融合,这是思想史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变化轨迹。

第5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业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有丁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能生成新时代条件下的主体性人格。中国传统教育中《孟子》的道德主体性人格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对当今社会以占有性为特征的主体性人格的重构具有某种内在的启示意义。现时代背景下的主体性人格培养应以人内在价值体现的道德人格培养为导向,以人夕陈价值体现的科学理性人格的培养为主题。

在大自然中,人是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物而存在;随着人的“类”属性的显现,主体性随之而成并随着人自身的发展而发展。“主体性就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亦即人的能动性、自主性、超越性。”’而主体性人格所表达的“主要是一种人格理想,以及在应然意义上对主体性人格所作的价值追寻”川。亦如朱汉明先生所定义的:“所谓‘主体性人格’.是指那种从道德主体的人本身来说明道德价值的源泉、自由意志对善恶的选择,而不是把这一切归之于某种外在权威的强制和传统习俗。”红2由此,我们可理解为主体性人格就是从人自身的存在来说明人存在的价值源泉,凭借个人存在的能动性、自主性、超越性来选择行为的善恶和个人的职责。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大自然主体的‘火’,其存在方式亦从单一的人对人的依赖发展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亦即向能力的依赖为发展方向的阶段阎。作为与人相依相存的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在现时代背景下应如何作为呢?

以儒家学说为传统文化的教育,历来重视人格教育,推崇主体性人格的人文精神,强调对“仁”的践履,在中华民族的人格生成中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其中,作为儒学经典之,的《孟子》,对主体性人格的论述是最精彩的,其所提出的“大丈夫”人格理想及其培养模式,对今天的人格教育理念依旧有着实然的启示意义。

一、《孟子》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及其教育理念

《孟子》对主体性人格的描述是为践履孔子的“仁”,从人性善的命题出发的。从物质生活待遇、人际关系和精神生活三大方面,亦即人驾驭自然的主体性一能动性,人驾驭社会关系的主体性一自主性,人驾驭自身的主体性一超越性,对主体性人格作出了自己的价值论断及其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首先,孟子认为人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之性的特殊本性,具有天生的善性,所以一切“仁”道的行为皆取决于主体自我,肯定了人人都具有价值自觉的潜力和成就圣贤、担当社会职责,成为“大丈夫”的内在潜能,也就是说《孟子》所弘扬的主体性人格是道德主体性人格其次,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受教育者恢复和发展人内在的’‘善端”一仁、义、理、智,旨在引领人之为人,亦即从个体内在心性中去察识、体认社会道德规范和知识的源泉,从而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扩充善端,弘扬自我的主体道德精神。

1.物质生活待遇与“寡欲,,思想的引导

物质的获得来源f人对大自然的驾驭能力,在这一方面,孔孟是充分肯定人在大自然中的主体能动性作用的。孔子有“火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孟子有著名的“良贵”说,俱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主体能动性。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社会的核心,能实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至尊“天”的价值,认为‘火能理性地适应世界,并能能动地管理和控制自然和社会,使自然和社会有机地在人的精心设计、安排下,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创造出为人类服务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充分确认人在大自然中所拥有的主体能动性。

在物质生活方面,孔孟学说从不排除物质需求对人之生存的必要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正当追求。孔子有“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以为之”(《论语·述而》)的言论,孟子有要求统治者保障“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的物质需求愿望。但对物质的获取方式,孔子认为“临财毋苟得”(《礼记·曲礼》),孟子认为“大丈夫”取物的标准不应在物的多少,而是看其是否合理,做出了所谓“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的人格价值论断同时孟子也认识到,人之“四体”的自然存在所具有的自然本能和物质欲望会或多或少地阻碍每一个个体顺乎人性的发展,彰显其道德的本然,以及善行、善性的保存和发展,从而难以符合“大丈夫”的思想品德要求。故此,孟子主张在教育中要注重从道德心理卜引导人之道德行为的“寡欲”二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章句下》)认为性是善之本,欲是恶之源,欲多则善少,欲少则善多,过多的物欲追求会使人失去善性。他认为当时社会的弊病和战乱都是人们的“求利”和“多欲”造成的,是“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膺”的结果(《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因此,他提出“先义后利”的义利观,提倡以“寡欲”作为颐养天性的主要手段,培养“大丈夫”清心寡欲、廉洁的心地,使其在处理生活物质问题时能为了正义的事业和自己的理想淡泊名利,不为物质利益所迷,不为私欲所惑;在个人面临进退伸曲乃至生死关头时,能以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为归属,做出理性的选择,彰显主体性人格的特征一自主、自为地凭借自身的存在来选择行为的善恶、个人的职责,从主、客观意义上进行价值的判断。

2.人际关系与推己及人之善端的发扬和培养

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自孔子始就奉行“推己及大,的行为模式,亦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及孟子,其性善论的提出,从人的“类”存在的发现和自觉上为“推己及大’的人际关系进行了阐释孔子“推己及大’的人际关系,要求人们进行人际交往时能以己度人,即以对待自己的行为方式作为对待他人的行为模式。这就逻辑地隐含着人与人之间必须有着共同的善良本性才能使这种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推度孟子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的仁、义、礼、智的“善端”说为这一关系的存在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和实施的可能。

孟子认为人之“善端”的具备如同人所具有的四肢一样,是人人生而固有的,所谓“仁、义、礼、智由外铎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孟子·告子章句卜》)不同的是人之“善端”是先天内在于人心的,需要人们在后天不断地去探索、发现,故而有:“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徒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章句卜》)的论断,表明了人性的道德自觉性,不过他认为人性的这种道德自觉性的充分发挥,需要大丈夫反求诸己式的独立思考和“诚”与“尽心”的习得孟子认为“大丈夫”反求诸己式的独认思考是获得人性之善端一仁、义、礼、智一最有效的途径反求诸己主要是指“爱人不亲,反其仁八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章句上》)亦即一个被称之为“大丈夫”的人,在爱人而得不到人爱时,不要责怪人,而要反躬自省自己的“仁”够不够在治人而得不到人治,亦不要责怪人,而要反躬自省自己的“智”够不够在礼人而得不到人礼之,亦不要责怪人,而要反躬自省自己的“敬”够不够认为人性之善端的开启和获得只有经过反求诸己式的独众思考才能内存于心,才能在实践应用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所谓“自币寻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孟子·离娄章句下》)主张教育要致力于对主体精神的扩展和大智慧的启迪、孟子认为“尽心”的养成才能对主体精神进行有效的扩张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将“学问”一人之为人之道一归之于对主体的存放,相信诸事做到尽心就可以彰显人之善端,就能以内在于己的本性之善施之于人,做到“推己及火’,外“足以保四海”,内足以“事父母”使人的社会道德本性得以充分的展现,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之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厂

3.精神生活方面与“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气节和独立人格的养成

在精神生活方面,孟子主张,“大丈夫”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应保持自己的气节和独立的人格。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大丈夫”理想人格的精神特征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孟子认为除了有向善的追求,尽可能地把本然的善发挥出来、为实现善的理想不懈努力,还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独立不屈的意志作保证,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对于“大丈夫”人格的培养,孟子认为最重要的是立志或“尚志”。所谓“尚志”,就是,二义而已矣”,(《孟子·尽心章句上》)就是以‘丫二义”为志,所谓‘火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是也,认为只有排除掉人之不当为者,方能集中力量去做当为者,从而自觉地以,二义”为准则去行动,同时孟子也强调“持志”对“立志”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章句上》)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使人不管处在何种境地,都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本真和初衷,才能不会迷失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到“居仁由义,大王之事备矣。”(《孟子·尽心章句上》)完成‘火皆可以为尧、舜”的理想目标,实现其天赋德性的价值,使得个人价值得以在社会价值中彰显

其次就是浩然之气的养成《孟子》一书,通篇回荡着的就是他那“吾养吾浩然之气”的凛然、刚正之气。何谓“气”?孟子曰:“难言也”,但他认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之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所以孟子的‘浩然之气”具有“至大至刚”、“集义所生”和“配义与道”的特点,也就是说“气”在孟子的眼中具有无可复加的刚性,产生于“义”行的不断积累,并随着“义”行的积累,道德水平得以提高,最终能达到与道德天相配的最高精神境界

其三就是志气、持志、养气相结合便构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志气”。对于“志”与“气”的关系,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意思是说,“志”是统帅“气”的,而“气”又是充于形体之中的〔所以志至则气至,志若专一了,就能推动气;气若专一了,亦能推动志,使志更加坚强由此观之,我们可以理解为孟子所指的“气”是实际存在的一种不同于理智的心理状态,亦即意念或情感,是“志”见之于’‘情”的体现,或曰是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虽不可言,却是可以感知到的。所以,孟子强调对“大丈夫”这一主体性人格的教育需将持志与养气结合起来培养,其目的是使意志与情感能达到统一,从应然意义上完成“大丈夫”与道义相配的浩然之气,实现“大丈夫”的人格价值追求。

“浩然之气”的生成,亦如孟子所言:“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章句仁》)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还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独立不屈的意志做保证。首先,孟子认为“持之以恒”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养成“大丈夫”‘’浩然之气”的重要保证孟子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以“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初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上》)为例,说明“有为者”在学习或工作中都要有不怕艰苦的劳动、不畏艰苦的耐力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及取得最后成功的决心。告诉人们“持之有恒”是取得成功的要决,同样道理,人之‘、叮’亦要天天用,持之以恒,才能不致堵塞,所谓“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章句下》)其次,孟子坚信人的道德、聪明才智都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炼出来的,所以他强调教育中要加强对意志的磨炼和培养。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疚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尽心章句上》)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前提是要经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炼,要做到“动心忍性”,才能“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章句下》)。以舜、傅说、胶扁、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人为例,说明古代有大成就的人,除了有理智、持志与扬弃的道德意志外,还都经历了思想匕身体上和物质上的艰难挫折和意志的磨炼,才堪以担当“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的重任,才能完成时代赋予人的主体性历史使命,才能在面临人生两难抉择的问题时,做到“知生干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章句下》)才能高扬人之为人的主体性人格。

孟子的这种教育理念所培养出来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一方面继续作为道德原则激励人们不为名利地位所引诱,而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孜孜以求;另一方面则向舍生取义的方向演化,连同那种“浩然之气,’,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植根干中华民族的性格生成之中,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人类历史上惟一一个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具有在强敌面前不畏惧、在险阻面前不退缩、在闲难面前不低头、在逆境之中求生存的强劲生命耐力

二、现代教育启示

《孟子》所倡导和培育的“大丈夫”人格特征“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人生修养和道德行为习惯”’,更成为人之为人自身价值取向的坐标和实践的途径。然而自“五四”运动始,这种以追求自身内在价值的人格培养模式日渐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教学所模糊,并随着人所拥有的物质条件的日益丰厚,人自觉不自觉地日渐沦为物的附属品,失却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支柱,在道德人格方面呈现出异化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终始从根本上引发了人类存在的某些危机,诸如黄、赌、毒的蔓延,暴力和犯罪的升级,贫富差距的扩大,生态环境的恶化,黑金政治和钱权交易的泛化等等,都困扰着人类社会那么作为现时代背景下的主体性人格教育培养模式应作怎样的调整或重构呢?

1.以人内在价值体现的道德人格培养为导向

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灵的不同之处,就是人的自我追问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就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内在标尺诚如海德格尔所言,人不是现存的东西,而只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在自己的存在中,人不断领会属于本身规定性的东西,而只能根据其内在的可能性在筹划,在自我设计,并不断获得自己的本质“。其中,“不断领会其本身规定性东西”的媒介我们可理解为就是教育中对道德主体性人格的培养模式。质言之,就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所倡导的诸如“大丈夫”人格的体现,亦即通过教育对“人之为尤’一“仁、义、礼、智”的大智慧的启迪和获得,实现内在于人心的“善端”一人性的张扬,从而完成人类精神的内在自律,使得人的主体性能得以深刻展示一打破肉体自身的束缚,使自己的存在获得开放的、应然的性质,从而不断展现、充实自己的本质,彻底摆脱自然存在物的那种封闭、即成、宿命的存在方式而获得人的内涵一从根本上体现人的存在价值。‘火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的”本质7〕使得人永不会满足当下的实然状态,不断地向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未然状态迈进一这就是创造和追究亦即人欲通过对存在于自身生存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征服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外在表现,这或许就是最初意义上的科学探索精神。

2.以人外在价值体现的科学理性人格的培养为主题

人类社会经历了二次巨业革命.业已进人了高度信息化的以知识经济为第一推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其中,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这就意味着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创造巨大财富的时代,而致富的资源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这就呼吁着科学理性人格的形成,亦即现时代背景下需要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备且包容了现代科学精神的精神体系的主体性人格。因为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才能适应以能力竞争求生存发展的社会,才能适应全球大环境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通过创造使得人的外在价值得以呈现,从根本上体现人的存在是一个不断创造价值的存在。但是历史的发展也呈现给我们一个事实,人.旦脱离其本体地位和目的性的规定,丧失其人类精神的内在自律,就不可避免地沦为手段性存在、工具性存在,从而扭曲人性的本然发展,不见“何以为大,的主体性“尤’的存在。而这恰恰违背了人类几千年来对‘火之为大’的本体地位和目的性的探讨初衷。因此笔者认为现时代背景下的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应是以人内在价值体现的道德人格培养为导向,以人外在价值体现的科学理性人格的培养为主题。

参考文献

[l]彭进清。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的人格化[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51一33.

[2]朱汉民儒家人文教育的审思[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46.

[3]韩庆祥人的依赖一物的依赖一能力的依赖[J]社会科学战线,1999(3):44-51

[4]金鸣娟儒家文化精神与现代社会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5

[5]朱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人格的形成[J]广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7一31

[6]王啸试论主体性教育的人学基拙[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8)8-10

第6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孟子。善性理论。道德教育

关于人性的论述一直是伦理学和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探索人性的原因在于追求生命的智慧,塑造理想人格。孟子作为伦理学和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善性理论对丰富的教育思想和道德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反思孟子的性善论,目的在于发现它的价值,为高校德育服务。孟子的“性”与性善有关。与告子言的生之谓性混淆了人性与野兽的区别不同,孟子强调人有着不同于动物的独特和固有的特征。“人若有一种生活方式,吃得饱,穿得暖,过得舒服,不受教诲,就像动物和动物一样。圣人有烦恼,以气为本,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人们只知道他们满足于简单的衣服、食物,居住和交通,并通过自身本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它们与动物没有区别,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是因为人有人际关系和道德。此外,孟子驳斥了告子对齐和刘的比喻,并证明仁义不是从外部强加给人的,也不需要人的努力,而是存在于人性之中的。关于对告子“仁内义外”的反驳,孟子认为义是为人的,他把义看作自己的主观事物。在以水论性的辩论中,孟子进一步阐释了对人性的动态理解。就像水的自然流动一样,人性是善良的。它不好的原因与人类的本性无关,就像水遇到障碍,走向相反的方向一样。这不是水的性质。这只是其势然也。同样,服从一个人的天赋也是好的。此外,儿童和成人都有道德意识,如仁义,这是天生的善。

和孟子也认为人性有四个目的、四颗心、良心和能力。四个端点是四本“善端”:“慈悲、仁爱、羞耻、正义、顺从、礼仪、对错和智慧”。它们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在孟子看来,这些善端是天生的,所以它们也是人的本性,四颗心类似于四个端点。良心和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良心、与生俱来的知识和能力,不需要专门学习。当然,

、孟子相信人性是好的,但他也相信人可以是好的或坏的。孟子认为人的物质与小麦种子一样,本质上没有区别。农作物多收少收,是因为土地质地不同,外部营养不同,人们的管理也不同。孟子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质量,就像植物和树木的开始一样。至于后进不好的人,也不是他的错,也不是因为他没有天赋,而是他没有沿着这个天赋的方向发展自己。因此,孟子把人的不良行为归因于后天的成长和生存环境。在他看来,人的天赋在出生时是没有区别的。正是由于环境和习惯的不同,才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使一些人无法变得善良,失去了良知。客观的社会生活是现实的,甚至是功利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寻求生存和发展,逐渐隐藏和消灭人的善良,形成恶习,以至于当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甚至受到损害时,他们的智力思维就得不到控制甚至丧失,就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走向邪恶。

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尽头,这是内部的良好本性的基础。有些人不是没有这个基础,而是不善于反思。因此,性善论的实践必须从思考开始。只有通过自我反思、自我鞠躬和自我质疑,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良知。孟子称这个过程为“思考”。思考是反的、反身的、反回归良知的,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而不是寻找外在原因,而反身的过程就是自满的过程,也就是获得良知的过程。自我追求的核心是“真诚”。孟子说:“在至诚不动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你不真诚,就没有人能动。”良心真的在那里。当你问它,你必须有一个真诚,虔诚和值得信赖的态度。如果你贪图利润,不诚实,你的良心就会被蒙蔽。可以看出,善性理论的实践始于思想,于诚。此外,

也要小心。孟子认为,一个人从小就具有亲情的本性和仁义的心。长大成人很简单,只要他能保证原来童心不失落。此外,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天性。诚然,诚实和善良的本质是天生的,但它是幼稚的、被宠坏的、容易损坏的,需要维护。为了培养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必须献身。否则,即使有良心的基础,也无济于事。孟子并不否认人有色欲,但他认为色欲是由良心制约和决定的,即所谓的“蒂凡尼早餐”。当然,我们也应该配得上于良心。我们应该无愧于我们的良知,让我们的良知稳定下来。最后,我们应该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本心的本体“属于内在,但必须发出。它属于知识,但必须在行动中看到。它属于自己,但必须是人。它属于内心,但应该实现于政”。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个人品德。然而,由于外来文化、网络诱导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自然道德缺失的报道屡见不鲜发生因此,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需要学习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精髓,引导大学生坚持内在善良,加强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人生价值。

·孟子曰:“君子的美德是风的美德。恶棍的美德是草的美德。草上的风会消失。”高校的道德行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因此,高校需要加强道德建设,高校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在大学生的选择中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一所具有良好德育文化氛围的大学,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和孟子虽然相信人性的善良,但他也非常重视后天教育在个人道德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孟子认为,良好的教育可以唤醒人们的良知,鼓励人们做好人。如果没有后天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幼稚娇惯的天性很容易被破坏甚至丧失,但主体却不知道如何寻求。因此,“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也是一座成年的成德”。

说:“内因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只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外在手段。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和道德修养身份“道德机器人只有道德外壳,没有道德精神。”大学生只有自觉接受道德认知,将其内化,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才能实践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虽然时代在发展,但孟子性善论的实践原则对当今高校德育建设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作为高校,我们要切实履行大学生德育的责任,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本善,保持本善,实践本善。我们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可以期待的。

[1]傅佩荣。傅佩荣对孟子的解读[M]。北京:线装书局,2006:885312481。

[2]梅良勇,乔团叶。孟子性善论思想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杂志,2004(01):81。

[3]陈国权。论政治监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65。

[4]关健英。“国学通识课”的教学尝试与教育定位——以“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5):109.

第7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着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着《论语》中。即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等,都有重要体现。

    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克已复礼为仁”);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2.孟子

    孟子是我国战国中期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1)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

    (2)孟子认为同物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智力平等的思想。

    (3)孟子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的“治人”的“劳心者”。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

    (4)孟子提出“教亦多术”的教学原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①对学习好的,“如时雨而化之”(即如雨露润泽草木一般);②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③对天资较高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④对一般的,采取“答问”法,以释疑解惑;⑤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

    (5)在德育过程和原则上,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先从志与善开始,能分辨善恶,为善不为恶,应以不能为善为耻。

    3.老子和庄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他主张“无为”,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老子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老子》一书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第一,文化堕落论;第二,人性“复归”论;第三,“绝圣弃智”论。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但庄子提出更多的是自身的修炼,也就是说更多的是让自己有道德,而不是让他人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倡导人类顺应自然。

第8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传统教育; 基本特征; 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教育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经定型的教育遗产,是中华文明进化的教育渊源。中国传统教育指的是"发生在过去、延续至现在并影响到将来的那些基本的教育特质,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含教育观念、教育理想、教育心理、教育态度等)两方面"①。如今,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难以克服的问题,因而经典被再次挖掘,其中挖掘到的就包括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其现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

1.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指的是政治和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从来没有过教育可以脱离政治、教育可以独立的思想,教育始终是为政治服务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强调的就是思想政治的教育,教育与政治融为一体,其中也有具体的教育方法、有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过目的都是为政治服务的。《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②。强调的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措施: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就必须认真实行这八条目。三纲领、八条目,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修己治人"的封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者五,所以行之者三,......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③。强调的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达德、五达道的方法,用三达德施行五达道,用至为诚实之道去施行三达德,这样人人都可以达到尧舜那样的德行,文王、武王那样的功绩了。在《大学》、《中庸》中,强调的是"修身为本",因为儒家主张的是以德治国,因而修身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政治服务--治国、平天下。显然《大学》、《中庸》的基本思想是教育要服务于封建政治,服从于封建道德。这里体现的就是"政教合一"的思想,"政教合一"虽是适应于封建伦理的,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其为政治服务的前提以及必要条件是"修身为本"、"修己治人",这是值得中西方的教育者乃至管理者吸取和学习的。

2.重视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特别是儒家教育,其重心在德育,德育内容始终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德育始终处于首要地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德育思想占有突出的地位,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也是以德育为主建构的。在道德教育与修养方面,孟子注重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道德观念、促使人们内在自觉性的发挥。《孟子·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④。强调了益智养气是经过长期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度自觉、志向坚定的崇高精神境界。《孟子·公孙丑下》:"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⑤。主张的是改过迁善,他进一步要求人们与人为善,这必须是具有很高修养的人才能做到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⑥。强调的是反求诸己,在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中,厚于责己,不要自暴自弃。以上是孟子道德教育和修养的原则方法,这些原则方法强调的是人们道德修养上的内在功夫,充分发挥人的内在自觉性,重视理解和把握道德修养的内在规律性,并把道德修养看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改过迁善、能反求诸己,不能掉以轻心、急于求成,孟子的这种道德教育和修养的观点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发扬的。

二.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价值

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克服、调整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这些恰恰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贡献和基本精神,是其教育的价值观。

1.内在观

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性,心性的内在道德功能观。孟子认为人性是内在的、主观的。这个人性在他看来就是善,就是道德。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⑦。他认为像仁、义、理、智这些道德观念和规范都是先天固有的,只要能将这四段加以扩充和发挥,就能达到最完善的境地。孟子的四端、四心,不仅启发了人内心的自觉性,也教育人如何做"圣人",如何实现自己治世、入世的社会理想,而这一切的起点和根源都是首先要修身即自我修养。孟子还进一步指出了要时时刻刻自反、自省:"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以求在人伦秩序和社会秩序中的和谐。重视内在的力量和修养,这是处在今天这个贪污腐败案频发,极端利己的物欲追求社会中所亟需发扬的!

2.大教育观

中国传统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群体和谐与社会稳定,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是一种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如《礼记·学记》指出:"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⑧。这段话被公认为儒家对教育与社会关系认识的集中体现,没有个体的发展与教育养成就难以保证国家的安危社稷。同时这段话也认定了教育和社会功能的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一是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形成良风美俗。《礼记·大学》所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套完整的循序渐进型道德教育模式,"治国"、"平天下"成为学习知识和修身养性的最终目的。《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这指出了教育对于巩固国家社稷、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意义。这些可谓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关于教育与社会功能的经典性的概括和总结,至今仍有其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教育的追求正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呼唤与要求。但我们要能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传统教育并不完全适应于当今社会 ,有其消极的一面,但这并不能掩盖其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今日所应绽放出的智慧光芒。

参考文献:

王炳照.《中国传统教育》[M].湖南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3.

②、③、⑧,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8.7.

④、⑤、⑥、⑦、,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2.

第9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一、主要代表人物的礼学精髓

儒家特别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追求谦谦的“君子之风”,从早期借鉴吸收祭祀礼仪,到根据个人追求、社会所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礼学教化系统。早期的原始社会的主要用于祭祀典礼,后来伴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化,奴隶社会逐渐被封建社会所取代,新的统治阶级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阶级统治,同时为了宣扬自己的理论学说,一代又一代儒家思想家将儒家的礼学思想与统治阶级的需要进行结合。

(一)孔子的礼学精髓

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那时伴随着周王朝统治力量的逐渐衰落,诸侯的之间连年争霸,因此孔子把目光关注于如何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在他短暂的为政生涯中,有一次在周游齐国时,齐鲁公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他认为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礼仪规范,进而在人们之间形成礼仪秩序,使得贵贱、长幼之间井然有序,从而进一步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他认为,治理国家需要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也是每个社会个体所要遵循的社会规范。

孔子的思想大多被记录在《论语》中,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孔子思想中关于礼的痕迹,比如在“学而篇”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他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知识,要必须学会注重师生之间关系,并且要学会对他人持之有礼才可。又如孔子曾经说过“以约失之者鲜也。”,即认为一个人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过程中,必须要学会用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孔子认为礼作为六艺之首是个人活动的所依从的规范准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把自己礼学精神贯穿于其伦理思想之中,把礼作为公民教育道德提升、社会长治久安的道德标准,在后世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孟子礼学的精髓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继承并加以发展,在他的治国理念中,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上下有序。比如在《孟子・离娄章句上》中提出“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即认为要想彻底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像在道路上遵从规则,要遵循礼的思想规范。

孟子的礼学思想除了认为礼学对国家安定的作用外,更多的把视线着眼于个人思想的提高。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在他的思想主张中,尤其注重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如《孟子・离娄章句上》中提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佛为。”认为不是社会规范,不是最佳的行为方式,成年人都不要去做;又比如孟子认为“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即在国家管理中,上下级之间要注重礼仪规范。孟子认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认为一个人如果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那么首先他必须学会以礼待人,遵循社会礼仪规范,这样在与他人的无形相处中就会不自觉的尊敬他人,反过来他人得到你的尊敬之后也会尊重你。孟子的这种仁礼结合的思想在当时以及之后都曾被用于个人的道德教育中。

(三)董仲舒礼学的精髓

礼学的发展在汉朝发展尤为迅速,西汉时期,儒家文化遭到黄老道家思想的排挤,为了宣传儒家文化,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这个思想得到了当时统治者汉武帝的采用。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中,首先,他提出了“天道”,即所谓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封建君主的权利是上天的选择,这在古代封建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到“道之大原出于天。”把礼合法化。他将礼与天道联系起来,认为“天”已经为人们的发展安排了具体的规范道路,人们应该遵从社会礼仪规范,这样社会秩序才会稳定。如果人们违背了“天道”,礼仪秩序被破坏,那么社会就会混乱,就会出现“天谴”,认为人们应该遵循封建的道德规范,把礼神秘化。

其次,在董仲舒提出的神学体系中,他将礼学进行了具体的规范,认为在国家的教育中要加强礼化建设。他将礼学精神放在自己的伦理思想中,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主张。他将先秦时期孔子孟子关于“君君臣臣”的礼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更加严格的规范了政府内部之间、家庭之间、父子夫妻的礼仪规范。

(四)宋儒礼学的精髓

礼学的发展,对古代封建统治者而言,更多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稳定,宋代对于儒家礼乐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欧阳修、朱熹为代表提出了自己对于礼的见解,他们认为礼在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时社会过多的注重形式轻视其作用,将礼过度的形式化,把礼作为政治的“饰物”。

宋儒对于儒家经典的进行重新的理解。具体而言,宋儒将礼学的作用归之为四,即一是规范道德,稳定秩序,二是抵制佛教泛滥,三是培育国家人才,四是修身养性。由此可见礼学对于社会的作用之大。在宋代的科举考试之中,礼作为必备的考试科目,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家对礼的重视。比如在苏轼担任杭州通判时,为了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百姓的安宁,他将礼用在当地的治理中。某次,高丽进贡的使者仗势欺人,与上级的官吏对抗。苏轼派人告诉使者:外国的使者来华都是仰慕我天朝的威严,学习我国的礼仪教化来的,而你们来了却是一点儿没有礼仪之心,蛮横不讲理。如果你们还是不知悔改,我就要上书朝廷。高丽使者害怕了,收敛了自己的态度。可见把礼学的思想应用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中,可以提升外交影响能力。

二、儒家礼学对于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当今社会,虽然物质水平提高了,但是人的精神追求却很是让人担忧。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国内公民不道德现象却时有发生,传统的礼仪文化被人们忽视或者遗失。如何发掘礼学文化精髓,对于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社会和谐,提升我们的大国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礼学对个人道德培养的启示

礼,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都是衡量一个人个人形象的重要标尺。古人特别注重个人的道德培养,追求思想上的“慎独”,在为人处世上特别强调要注意自己的礼容规范,如仪容上,注重自己的仪表形态,注意衣冠的整洁;行为上,见面行作揖礼。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理念中,儒家学者将公民的道德培养被放在了自身发展的第一位,特别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的提高,追求君子之道。

学习礼学文化,将礼灌注与自己的行为习惯中。生活中,我们在与他人相见时,在注意自己的仪表荣态时,交谈上多一份礼貌问候,在行动上多一分儿尊敬礼让。比如在我们找工作应聘时,如果我们平时就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在面试的过程中,多注意一些细节,不仅会在他人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而且有的可能影响自己面试的成功与否。

(二)礼学对和谐家庭建设的启示

礼,在古代被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古人重礼,将礼用之于家庭的建设之中。古人特别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长幼尊卑秩序。比如说,古人提倡的伦理纲常,即“三纲”“五常”,对于维护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关于家庭的夫妻关系,《后汉书・梁鸿传》记载的有这个故事,后汉梁鸿和孟光婚后,两人隐居在今陕西长安县东的一座的深山里。之后,他们搬家到江苏。在那里,两人男耕女织,共同劳动,互助互爱。梁鸿每天下地劳动之后,每次回到家里,孟光总是提前把饭和菜放在盘子里,双手到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敬地将饭菜送到梁鸿面前,梁鸿也行礼相谢。故事讲述的就是夫妻之间因为和谐礼让而形成的良好的家庭关系。

礼对于调节邻里关系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政治课上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则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朝堂之中有个名叫张英的大学士,突然有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书,家书上谈到家人在盖房时,因为三尺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希望张英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务关系,帮助张家人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完家书之后,略作思考,马上写了一封回信,并附了一首小诗差人送回去,诗这样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了来信,深深领会了张英想要传达的意思,便不再为三尺之地争夺不休,主动将三尺地礼让出来,邻居一看张家人竟然不在争夺三尺的宅基地,反而主动谦让出来,被张家人的礼让所折服,也将自己家的宅基地让出了三尺,就这样一条六尺之宽的小巷形成了,结果使得张家与邻居的矛盾得以化解,而且小巷的出现也使得过往百姓的生活方便了许多。可见如果在公民中进行礼学教育,那么就可以减少许多社会问题,进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建设。

(三)礼学对人际交往构建的启示

礼对于公民的人际交往构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身处社会这个大集体中,我们每个公民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群体,因此如何处理好公民之间的关系,成了需要面对的问题。“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指的就是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行为不受礼的制约,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变得不文明不道德,这样就会造成他难以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对他的生活工作就会造成极大的困扰。当今社会中,由于物质水平的不同,社会中所谓“城市人”歧视“乡村人”,“有钱人”歧视乞丐、打工者,官员歧视普通百姓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我们学习礼学,尊敬他人,爱护他人,社会中就会少一分矛盾纠纷,多一分社会和谐。

随着交通工具的增多,人们出行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随之社会矛盾也逐渐增多。比如在车站,有些乘客不遵循排队的礼仪规范,插队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时为了排队大打出手,造成流血、踩踏等恶劣后果,不仅不利于自己以及他人出行,而且影响了公共秩序的稳定;又比如,如果汽车司机在过马路时,注意礼让,那么我们城市交通就会更加通畅。

〔参 考 文 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

〔2〕张焕君.尧舜传说与中国礼乐文明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3〕陈洁,刘正刚.先秦时期儒家的“礼”、“乐”思想及现代意义〔J〕.求索,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