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需求分析范文

劳动力需求分析精选(九篇)

劳动力需求分析

第1篇:劳动力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潼湖镇;劳动力需求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3

潼湖镇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带中,伴随着20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也开拓了潼湖镇城镇化的道路,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林立。特别是2010年初划入仲恺高新区以来,潼湖镇凭借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人文底蕴、美丽的田园风光与四通八达的交通,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1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7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3.14亿元,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0.80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工业总产值14.03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税收收入5852万元,同比增长17%。其中,国税3480万元,同比增长19%;地税2372万元,同比增长15%。完成工商税收854万元,同比增长17%。其中,国税322万元,同比增长19%;地税532万元,同比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农业总产值2.05亿元,同比增长6%。农村人均收入7152元,同比增长8%。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就业的需求,2010年潼湖镇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10094人,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分别达到15368人和6047人,分别比1994年增长了29个百分点、17倍和3倍,而加入仲恺高新区又为潼湖镇引来了大批企业投资,将进一步带动当地就业。

一、潼湖镇劳动力人口需求预测

1.影响劳动力需求因素分析

(1)GDP总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在一定阶段内,随着GDP的增长,劳动就业人数也随之增加,中国大部分省份仍处于工业初级阶段,尽管潼湖镇所处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程度较高,但潼湖镇发展相对滞后,甚至落后于中部一些城镇,因而符合该经济规律,如图1所示,GDP与劳动力就业人数尽管存在一定波动,但两者均呈现上升趋势。

(2)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根据2001年至2011年《惠州市统计年鉴》以及潼湖镇2007年至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计算得出潼湖镇第一、二、三产业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列表,如表2所示,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尽管增长率并不稳定但不难看出伴随着该产业GDP的增长,就业量不断增加。比较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影响,因为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势必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而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也有利于增加就业,第一产业据推测就业人数应呈下降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对劳动力需求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将推动新产品开发和新产业兴起,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增加投资也有利于科技的应用和创新,而这将促使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使更多的劳动力被资本所替代。若模型中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为正,则说明第一方面的影响大于第二方面,反之亦然。

2.建立模型

通过对劳动力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以GDP,第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以劳动力就业人数为因变量,建立模型。

3.模型选择

将一、二、三产值及固定资产投资值带入eviews,结果第二产业自变量的系数为负值不符合经济规律以及潼湖镇实际,且P值高达0.923,可见存在严重的共线性,且R-squared仅为0.8899;去掉第一产业值的模型二产自变量的系数为负,且三产P值高达0.5373,也存在一定共线性;而将一、二、三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值,GDP值的log值为自变量,以就业人数的log值为因变量,R-squared较高为0.935,但除固定资产总值该项系数符合要求外,其余项系数的P值均在0.3以上;用GDP代替第一产业值带入模型,结果符合经济规律,系数符号可以解释,P值相对而言可以接受。结果如下:

其中Y为就业人数,GDP为潼湖镇生产总值,T为第三产业产值,S为第二产业产值,FIX为固定资产投资值。结果表明:R-squared=0.8899,方程拟合良好;第二、三产业产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它们的变动将对劳动力需求产生正向影响,这与实际数据符合,而GDP的相关系数为负,且通过了t检验,说明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可能是受第一产业的影响较大,导致系数为负,实际上潼湖镇第一产业接近于GDP总值的一半,影响GDP该项的系数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伴随着GDP,劳动生产率也会提高,机械化水平也会提升,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力的需求。根据模型系数,可推断,每增加一万元GDP则减少2个劳动力就业,每增加1万元第三产业产值则增加将近5个劳动力就业,每增加1万元第二产业产值则增加2个劳动力就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万元则增加将近1个劳动力就业。

4.潼湖镇劳动力需求预测

(1)三产比重假定

假设短时间内该比重不会变化,按2004年至2011年三产比重平均值计算,则2020年预计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7.313亿元,28.855亿元,11.542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额预测

对gdp根据凯恩斯理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会通过乘数效应,促使GDP增加,相反GDP增加,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而通过下图不难发现,潼湖镇GDP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因而以固定资产投资为因变量,以gdp为解释变量,结果如下(为方便计算未设置常数项,仅是为后文通过生产总值估计固定资产投资):

(3)潼湖镇2013-2020年劳动力需求预测结果

根据2001至2011年潼湖镇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得到棋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4.99%,而根据假定的三产比重,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模型预测结果,2013-2020年潼湖镇GDP及第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劳动力就业预测结果如下:

二、意见建议

从预测结果来看,潼湖镇未来对劳动力的需求将远远超出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结果,如果不能满足当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那势必会阻碍潼湖镇经济的发展,而通过招聘流动人口进入潼湖镇又势必对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住房、职业培训乃至当地治安带来压力。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实现产业升级降低劳动力需求

1.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具有替代作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有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但是并没有因此冲击到农业生产,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从而降低了对农业劳动力数量的依赖。政府应加大对农机推广的支持力度,发展中小型机械。进一步提高农机补贴的比例,扩大农机补贴的范围,将打谷机、抽水机、增氧机等小型农业机械难入补贴的范围。同时,要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综合保障能力和综合效益。

2.加快企业转型

企业应加快步伐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从根本上减少用工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过去廉价劳动力供大于求,使一些企业有了赖以生存的人力资源,不愿意把大量资金投向设备。而在劳动力短缺的今天,企业必须走现代化生产和管理之路,加大设备投入,从而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从根本上减少用工需求。

(二)采取措施保障劳动力供给

1.调整户籍制度和产业布局

政府可通过户籍制度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消除劳动力供给的外生,增加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尚存的人口红利。长期以来,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我国人口流动受到限制,劳动力无法充分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地区间、城乡间的分配。此外,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而中西部地区富余劳动力众多,乡土观念和迁移成本等也制约了一部分劳动力的外出就业。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中化的推进,又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潼湖镇可以通过放宽户籍限制、产业转移和农村经济改革等措施进一步挖掘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富余劳动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2.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针对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措施,投入必要的培训资金,建设相应的教育、培训网点学校作为外来员工培训基地,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要分管理层和技术层两大块。对于管理层要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而对于技术层要偏重于提高操作技术为主。

3.建立劳动力资源基地

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为解决劳动力短缺的情况,政府应当做好发展规划,在广东周边甚至全国范围内,特别是人口大省以及西部地区建立劳动力资源基地,随时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4.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现在许多企业都能认识到:留住员工要给他们一个“家”的感觉,使工人们觉得企业比家里还舒服。采取一系列形式,让员工有宾至如归的感受,注重工作、生活环境并举,建设一流的厂区,并配备一个环境优雅的生活区。条件优良的食堂,并按最低标准收取餐费。同

时为员工建造一流的住宿公寓、员工俱乐部、图书馆、电脑培训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

5.增强人本意识、树立企业文化

用诚意留住员工的心,无疑是验证企业对民工重视的一次考验。企业必须树立人本意识,只有以员工为主体,确保员工利益的实现,才能真真正正吸引员工留住员工,企业除加强员工待遇外,还应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特别是流动劳动力大部分家人在潼湖镇外,应定期举办一些丰富有趣的活动项目,如运动会,团拜会等,对经济困难或贡献巨大或供职时间长的员工,要格外予以照顾。独特的企业文化也是吸引劳动力就业的一大原因,良好的企业文化,将提升劳动力的劳动者素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社会生产率,最终为企业盈利。

(三)制定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劳动力短缺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人口转变所带来的不利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同时也成为我国劳动力短缺的伴生问题。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险体系将是缓解未来高抚养比,减轻未来企业和政府负担,应对人口负债的重要举措。以目前老龄较为严重的日本为例,其在1961年建立“全民皆保险”制度时,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到6%。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1970年老龄化水平达到7.07%,1980年达到9.10%,1990年为12.08% ,2000年为17.36%,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日本原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即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渐降低时,出现了“交保者少、食之者众”的问题,加重了当前日本政府的财政和企业的纳税负担。对此,我国可借鉴日本、西欧等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地解决代际、地区、城乡之间的均衡问题,尽可能地避免不同年龄群体之间产生利益冲突,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的公共环境与较轻的社会负担。特别还应对外来劳动力提供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保正他们的权益,避免流动人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四)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水平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吸引劳动力的一大重要手段,特别是实现交通运输的通畅既能方便当地居民以及迁入人口生活也能减少企业产品的运输费用,而加强当地教育水平将减少因为子女教育而迁出的劳动力,特别是要加强师资力量,保障教师利益,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教师职称考试。潼湖镇还应加强卫生医疗建设,实现潼湖镇医院等级升级,增加病床床位,增加药物储备,定期组织医院医生护士进行培训,从而满足临床需要。

(五)加大力度维护社会治安

1.实施流动人口登记制度

着眼长远,就是要着力依靠改革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产生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体制性和制度性根源,比如建立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对潼湖镇长期居住的流动人口进行登记,逐步地、有条件地、分类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居住的流动人口落户问题,使任何人依法享受当地居民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这样也有利于实现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有效监控。

2.加强教育,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

犯罪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根本性和长远性上看,在整个控制犯罪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文化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将社会对人的外部要求内化为自律意识,从主观上消除或减少犯罪意念的产生。从主观上看,不断加强文化教育,对流动人口进行思想和法制教育,进行流动前和流入后的职业培训,使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消除不良心理,这是控制和预防城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对策。

参考文献:

[1]金玉秋.2001-2020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预测分析[J].经济观察,2005(24).

[2]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加快引进和开发使用高级人才优惠政策规定.[Z].2008-12-09

[3]郑功成.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J].理论视野,2007(06).

[4]祁建广.人口经济学预测问题研究[D].沈阳:大连理工大学,2006.

[5]甘蓉蓉,陈娜姿.人口预测的方法比较—以生态足迹法、灰色模型法及回归分析法为例[J].西北人口.2010(第1 期第31 卷).

[6]邢娟.劳动力供求矛盾条件下扩大就业对策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6.

[7]马晓彤.北京市劳动力需求预测分析[J]社科纵横,2013(04).

第2篇:劳动力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 凯恩斯就业理论;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1-0035-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但就业形势却日趋严峻。在此,笔者从凯恩斯就业理论中所提出的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模型入手,从理论上的整体失业概念阐释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及其治理对策。

一、凯恩斯就业理论与中国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提出

对就业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考察,第一个层面是潜在的就业规模。它是指意愿劳动力的总需求与意愿劳动力总供给相等时的就业规模,即均衡就业规模。第二个层面是充分就业规模。它是指非自愿失业为零时的就业规模。在新古典理论中,均衡点右边的失业均为自愿失业,只有在均衡点左边才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因而,在均衡就业规模上就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潜在就业与充分就业虽然内涵不同,但外延是一致的。第三个层面是实际就业规模。它是指经济社会中所实际存在的就业规模。

凯恩斯就业理论中所提出的失业类型是周期性总量性失业。他认为,潜在就业就是充分就业,解析非自愿失业的基本思路是将实际就业规模与潜在就业规模分离开来,而分离开来的基本工具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在一个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的社会里,价格向量(包括工资)是呈刚性的,有效需求可能是不足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市场萧条,企业就会通过解雇工人来对付产品滞销,从而一部分工人就会被迫离开他们的供给曲线,成为非自愿失业者,这种失业不能通过实际工资的变动而减少,必须提高总的有效需求,使商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消失,才有可能重建充分就业均衡。在他的理论框架中,充分就业规模是一个外生变量,而实际就业规模受到有效需求的调节。有效需求限定了总供给,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使社会总产出与有效需求趋于一致。这一自发均衡产出规模决定了厂商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进而决定了实际的就业规模。实际就业规模与充分就业规模之间的差额就是非自愿失业。他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解释了总量性的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并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这种非自愿失业是总量性的,但是这一理论只能解释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时的非自愿失业,而对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有效需求旺盛时的非自愿失业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这种周期性失业具有阶段性,只有当有效需求不足时,总量性失业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实质上是他对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只作出了短期回答,而没有作出长期回答,他仅解析了短期的总量性失业。

从中国的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的失业问题主要应该归结为劳动力的总供给超过了总需求,而不是市场的功能障碍或者有效需求的不足。不可否认,在中国,摩擦性、结构性和周期性失业都是存在的,但是中国失业人口的主体应该是劳动力总量大大多于就业岗位的总量而造成的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即使在经济处于高潮时期这一失业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这时的失业率稍低一些。在中国的失业人口中,既不能由自然失业解析,也不能由周期性失业解析的那一部分就属于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的总失业率在30%左右,而周期性失业率只能解释5%左右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只能解释4%~6%的失业率,还有20%左右的失业率属于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因此,现阶段解决好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问题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建构

(一)相关经济学流派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相关阐释

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萨伊,1803),经济社会不可能出现总量性的经济危机,社会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否认了总量性失业存在的可能性。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1867)认为:相对于劳动人口的绝对数而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独立变量。资本家以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资本只有在其增殖的范围内才会雇佣劳动。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只是把工人人口分为产业现役军和产业后备军。同样,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言,劳动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一个独立变量。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减少了单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限制了资本总量扩张,因而,劳动力的总供给不可避免地超过资本增殖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这种相对于资本价值增殖需要的过剩人口(产业后备军)显然就是长期的总量性的失业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提出揭示了长期的总量性失业产生的机制。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但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局限,他未能对这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的形成机制作出深入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确定了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劳动边际收益的就业边界的原则,合理地解释了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是它没有解释现实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大规模的非自愿失业现象。

现代新古典经济学将失业的成因归结为劳动力市场的功能障碍。依据新古典就业模型,工资的自由浮动可以出清劳动力市场。失业的持续存在,一定是工资的下降遇到了市场力量以外的其他障碍因素。这些因素引起了自然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它对经济社会长期的失业作了部分回答,即它仅能对长期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作出合理解释,而对其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缺少解释的功能。虽然它可以说明长期的失业,但这种失业主要是由摩擦和结构性原因引起的。

刘易斯在其提出的二元经济的传统经济部门进行分析时认为:在传统经济部门劳动边际生产力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但劳动者的工资必须要能维持劳动者的最低生存,按这种价格提供的劳动超过对劳动的需求,劳动的供给是无限的。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点之外,尽管劳动的边际成本高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但在传统的经济部门中,劳动者都能直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就业,劳动者实际上是处于隐性失业状况,其劳动边际生产力小于这个给定的不变工资的劳动人口。如果把它从传统经济部门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部门来考察,他们就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他是从基于劳动边际生产力水平的角度来分析失业的,为解析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提供了一个思路。但是他是在传统经济的隐性失业的形态上研究失业问题,而不是在失业的一般形态上的研究。同时他只解释了国民经济整体中的一个局部(传统经济部门)的失业总量,而没有解析国民经济整体的失业问题。他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只作出了局部回答,而没有作出整体的回答。因而,要构建一个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需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原理推广到整个国民经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典经济学认为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总量性失业的;马克思用相对人口过剩理论指出了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可能性;新古典经济学仅解释了自愿失业,没有解释非自愿失业;现代新古典经济学也只解析了长期的摩擦和结构失业,没有解析长期的总量性失业;刘易斯也仅是在从国民经济的局部解析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没有从整体上有所阐释。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诠释。

(二)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生成机制

笔者首先分别从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状分析着手,然后在此基础上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构造出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

1.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认为,工资(劳动的自然价格)是由工人为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属的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而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则是由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劳动的供求关系不调节劳动的自然价格,而是劳动的自然价格调节着劳动的供给量趋向于劳动的需求量。不是劳动的供给数量调节工资水平,而是劳动的工资水平调节劳动的需求量。正是因为在长期劳动的供给量总是趋向于劳动的需求量,劳动资源总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依据其工资理论,劳动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终止于与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劳动的需求价格,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劳动的供求均衡决定了均衡的工资水平。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依据的是古典经济学劳动成本决定工资的决定理论,它是把劳动的边际效用和劳动的边际成本结合起来分析均衡工资的决定。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成本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W)进而决定劳动供给量(L)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劳动成本应是劳动的生产成本与劳动的使用成本之和。劳动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指生产维持劳动者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劳动的使用成本主要是指补偿劳动者因其劳动而带来负效用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古典经济学只研究了劳动的生产成本,而忽视了劳动的使用成本,因而只得出了劳动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的结论;而新古典经济学只研究了劳动的使用成本,忽视了劳动的生产成本,因而只得出了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结论。它们都是片面的。所有的劳动者都要求工资必须补偿劳动的生产成本。有些劳动者不仅要求工资补偿劳动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必须补偿劳动的使用成本。不同的劳动者对劳动的使用成本的评价各不相同。因此,与劳动的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工资水平为最低工资水平,劳动供给曲线不能向左下方无边界地延伸,在最低工资水平之下,劳动的供给为零。而在最低工资水平上,所有的不要求补偿劳动负效用的劳动者愿意工作,劳动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到了平行线的右端以后,要再增加劳动的供给,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工资水平。依照对劳动负效用的评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供给劳动,劳动供给与工资水平正相关变化,劳动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到劳动的供给量到达劳动存量水平时,劳动供给就达到了极限。无论工资水平怎样提高,劳动供给量都不能增加,劳动供给曲线与横轴垂直。因此,总的劳动供给曲线如图1所示。

2. 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于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位置。对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变化的分析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进行。

(1)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短期分析。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是以资本存量不变为前提的,它是一种短期现象。若资本存量发生了变化,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就会发生位移。在不同的短期有不同的资本存量,其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位置也就不一样。一般来说,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劳动边际生产力是向右上方移动的。资本积累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位置的影响,实际上表现为不变投入――资本的变化所引起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移。因为在短期,资本的投入是固定的,其边际成本为零,产品的边际成本全部表现为劳动成本,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化从反面反映了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变化。而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本积累,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短期,劳动人口是一个既定的数量,在资本积累的推动下,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总可以调整到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工资率的位置,从而劳动力的总需求就可以吸纳所有的劳动人口。但在现实经济中资本积累是普遍不足的,这是因为资本存量已经调整到最优规模,无法再进行资本积累,即使进行了资本积累,资本增量也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只有扩张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厂商才有资本积累的需求。而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有限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不仅在短期调整内无法解决,在长期调整中也是难以解决的。所以,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从这个角度看就不可避免地带有长期性了。(2)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长期分析。从长期来看,资本品是一种中间产品。对资本品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所决定的。资本品的价格受初级生产要素的优劣的影响。而由于初级生产要素都是有限的,而且在质量上有优劣之分。同时人们在进行资本品生产时,按照从优到劣的顺序使用初级生产要素。笔者在此假定产品的需求价格是既定的。当使用最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生产产品时,如果产品的供给价格低于产品的需求价格,这说明这种产品还有扩大生产的利益空间。但是,最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是有限的,当这种等级的初级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以后,要继续扩大规模,只能使用次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直至产品的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扩大生产的利益空间完全消失。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是由资本品的边际成本决定的。因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有资本品的成本耗费和普通利润构成。这就要求使用最劣等的初级生产资料的厂商也必须得到普通的利润,否则这些生产要素在经济上就无法利用,因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是逐渐递升的,这就引起最终产品的成本上升。

假设产品的边际效用线不变,而最终产品的边际成本线是上升的,两条线必定会在某一点上相交,这个交点就是效率约束条件的边界。这一点是宏观意义上长期调整所达到的最佳产量状况,整个社会的福利也是最大化的。在这个产量水平上,如果还有劳动力资源没有利用,那么这些劳动力资源只能处于一种闲置状态,这种失业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这些闲置的劳动力资源不是不能利用,只是利用这些资源生产的产品的供给价格高于需求价格,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因而,只要确定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就可以确定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因为最终产品的需求决定了对资本品的这种派生需求。而该最优规模又是由效率约束条件所决定的产出规模来确定的。资本存量最优规模的确定就进而决定了厂商对资本品的投资需求。而厂商对资本品的需求限定了资本品的供给,资本品的供给一旦确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也随之确定了。

3. 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如图2)。在该模型中,ON0为在一定时点上经济社会的劳动人口的存量。在E点左边的劳动人口ON2处于就业状况,在E点右边的劳动人口N1N0因为不愿接受均衡的工资水平而失业,属于自愿失业,而N2N1的劳动人口的失业则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性质:(1)非自愿性。这部分劳动人口是在愿意接受均衡工资水平的条件下仍然处于失业状况,因而是一种非自愿失业。(2)总量性。这部分劳动人口之所以处于失业状况,是由于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小于劳动力的总供给,因而是一种总量性失业。(3)长期性。社会对劳动力的总供给是一种长期的总供给,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是一种长期的总需求,供求之间的不平等的状态无法通过短期调整来消除,因而是一种长期性的失业。从整体来看,这一部分失业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

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把劳动力供给曲线不看作一条完全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而是把它分为三个不同的区间,一个区间与横轴平行,一个区间向右上方倾斜,一个区间与横轴垂直。当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曲线在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的区间(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相交时,潜在的就业规模与充分就业规模不仅在内涵上发生了分离,而且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分离。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终端所对应的经济规模为充分就业的经济规模,而劳动力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所对应的经济规模为潜在就业的经济规模,这两种经济规模之间的差额将引致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这时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特别的重要。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不与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相交,那么经济社会将不会存在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如果交点位置位于这一区间,那么长期的总量性失业就必然会产生,并且交点的位置越往左,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规模就越大;反之,这种失业的规模就越小。在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劳动人口的增加表现为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区间的延长,从而表现为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人口的增加;反之,则减少。

三、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治理对策

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对治理周期性总量性失业的对策是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扩张有效需求。这些对策对治理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是有效的。但是用扩张有效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却是失效的。因为这种扩张有效需求最多只能将实际就业规模调整到潜在就业规模,而要将潜在的就业规模调整到充分就业规模,只能依靠扩张效益约束边界。凯恩斯认为,假定商品价格普遍上升而货币工资率不变,劳动力需求将增加,而劳动力供给保持不变,从而,效益约束边界可以扩张。因此,如果存在失业,通过增加货币量使价格提高就可以减少失业。但这种效益约束边界扩张仅是一种货币幻觉,而这种货币幻觉是不会长久,工人及其工会会觉察到价格上升所造成的实际工资下降,从而要求提高工资,并且在以后签订工资合同时把现期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这样,工人逐渐将他们的预期价格水平调整到实际水平并且力求使实际工资调整到与价格上涨一致的水平,以弥补购买力的损失。因此,从长期来看,不能通过扩张需求的方式来扩张效率约束边界。在到了效率约束边界以后如果再继续扩张有效需求,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只能拉动通货膨胀。

凯恩斯对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对策主要是将实际就业规模调整到潜在就业规模。这种调整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是不产生影响的。根据上面的分析,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治理应当是将潜在的就业规模调整到充分就业的规模。当潜在经济规模小于充分就业规模时,两者的差额所对应的劳动力人口就是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这种调整就是要消除长期的总量性失业。这一方面,应该缩减充分就业规模。充分就业规模是由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的终端位置决定。因此,缩减充分就业规模,实际上就是要减少在生存工资上的劳动力供给量,即缩短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其主要手段是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降低劳动参与率和适当地缩短劳动时间,实行灵活的就业制度等;另一方面,扩张潜在就业规模,引致资本积累增加,从而推动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向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趋近。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的根本手段。从比较静态的角度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实际上是经济规模扩张问题,实际经济规模的扩张以潜在的经济规模为基础,潜在的经济规模由效率约束边界限定,而扩张效率约束边界一方面可以提高社会总产品的边际效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社会产品的边际成本。其基本方法是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管理改善等。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厉以宁,吴凯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M].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

[5]杨宜勇.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第3篇:劳动力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 供求关系 人力资本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相互关系

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参与交易的对象是人的劳动,但是,劳动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因此,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只能是对劳动力本身和劳动生产率的需求。同样,劳动供给也在于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动本身。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形成实际是基于对劳动的供求所形成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旦匹配成功,就进入了微观的劳动力配置领域,因为劳动提供过程与劳动需求满足的同时性,当劳动者提供的供给无法满足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要求时,就会导致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寻求更佳的劳动力来提供劳动。这样内部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会间接影响到对劳动力的需求。同理,由于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和环境使得劳动者无法提供充足的劳动,劳动力就会退出企业(失业)或消极怠工,劳动需求无法满足,进而企业会形成新的劳动需求,而且也可以成为一种信号,引导劳动力的供给。在目前劳动力供求相互匹配的过程中,会因为劳动力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匹配不到位,使得劳动力供求呈现着相应的特点。

二、劳动力供给的特点

1、劳动力供给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增幅趋缓。从劳动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间还会维持10年左右,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其规模会逐渐缩小(张车伟,2007)。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劳动参与率较高,特别是青年和妇女的参与率较高。但由于在校学生会有所增加、自动失业者的比例增加、女性就业结构和比重趋向合理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口比重会有所下降,我国的劳动参与率会在年龄构成上有所改善,在总量水平上有所下降(金玉秋,2005)。因此,从劳动力供给总量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不会一直持续增加,而是会到某个时点(2011年)后逐渐缩小,而且会因为劳动参与率下降使得整个规模下降得更快。

2、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相对高龄化。从目前劳动力市场供给年龄结构来看,45-59岁和60-64岁相对高龄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20年里将迅速增加,4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由2000年的19227万增加到2010年26151万,再增加到峰值年(2025年)的32642万人,其后缓慢减少;60-64岁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由2000年的4136万增加到2010年的5693万,到2030年前后达到11000万以上。这期间相对高龄劳动力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远大于这一时期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从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9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来看,16-24岁求职人数较2006年有降低2%,25-34岁求职人数则增加2.9%,45岁以上求职人数增加0.9%,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3、劳动力供给整体素质水平偏低,但随着教育水平和范围的扩大,素质水平在逐步提高。根据劳动保障部在2007年年初组织开展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虽然其中有2/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但近半数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只接受过15天内简单培训的占25%,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仅占13%。从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数据发现,2007年第四季度,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3.9%,其中58.5%的求职者是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6.6%;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0.6%;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9%。由于大量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使得劳动供给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提高。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数量的势头会逐步减弱,但仍然会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存量和增量,存量大部分为中年劳动力,真正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中50%年龄在40岁及以上,也就是说,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增量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因此,作为劳动供给重要来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势必会减弱,会影响到未来城镇劳动力的进一步增长。

三、劳动力需求的特点

1、劳动力需求总量在不断扩大。中国GDP连续5年持续增长10%以上,超出了以往的任何时期,经济增长带来了劳动需求量的增加,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具体而言,非农GDP增长所引致的新增非农就业需求在795万人到1530万人之间变化(都阳,2007)。

2、素质要求在提高。根据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数据显示,用人单位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9.5%,其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59.3%;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4.8%;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5.9%;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7.7%。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5.4%,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6.6%。

3、第二产业需求比例有所增加,第三产业需求比例有所降低。我国经济增长是很大程度上靠出口拉动的,而产品更多集中于工业消费品等低值商品,在2006年对121个城市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在所有人员需求中,制造业占24.9%、批发和零售业占17.9%,住宿和餐饮业11.7%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8%;在2007年表现出制造业需求增加,而服务业需求量有所下降。正是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劳动力,使得服务行业的需求比重有所下降。

4、国有企业需求变缓,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从企业性质来看,经过前些年的国企改革,许多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生存发展,但是总体来看,除了极少数国有垄断企业以外,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需求并不旺盛;相反,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需求在持续增加。

5、地区劳动力需求不平衡。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仍然吸引更多的投资,使得这些地区的劳动需求一直并未下降。但要注意到,因为工资成本在缓慢上升,再加上本地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在中西部的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外出打工者回流的现象。因此,已有企业将投资目光转向了中西部地区,这将会给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布局带来较大的影响。

四、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特点

1、供给大于需求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不排除出现拐点的可能性。通过前面对劳动力供给问题与需求总量来看,劳动力供给仍然大于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不会改变的。但相对于新增的劳动力资源来看,中国很可能面临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折(都阳,2007)。

2、素质结构不匹配,高技能人才缺乏。从供求两个方面来看,低素质的人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对于高素质人员的追求,特别是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称的人才更为难得。因为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水平与素质要求与企业的要求并不相配,经常出现“毕业就失业”的尴尬现象。这并不正常。而且大量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就业,由于缺少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得他们更多集中于次级劳动力市场上,造成就业拥挤效应。因此,素质结构的不匹配是造成供求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3、地区供求结构矛盾依然突出。2004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引发的“民工荒”现象目前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常态。从企业(行业)看,招不到农民工的主要是一些条件比较艰苦、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较低的企业(行业),以民营企业居多。

五、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1、劳动力短缺会造成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点会逐步消失。与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工资大幅增长不同,我国保持了比较平缓的工资增长势头,而且比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低很多。一旦我国劳动力出现短缺现象,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拐点以后,工资水平将会有较大程度的上涨。因此,关注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将会给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也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方面。

2、引导地区劳动力的跨地区配置,流动的障碍将会进一步拆除。劳动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将会引导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在某些发达地区将会进一步完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提升工资水平,扫清各种障碍,为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发育提供极佳的条件,最终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由于人工成本的考虑,中西部地区将会吸引较多的投资,这也会促使这些地区的政府完善公共物品的供给,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更为完善的机制。

3、引导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劳动力供求重要的特点即为结构不匹配,而素质结构则成为重中之重。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进行劳动工的培训等都会引导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关注技术工人的培养,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就会成为目前政府和社会充分考虑的事情。如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会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

4、引导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家庭为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关键在于投资的收益,在过去的几年,大学生的投资收益锐减,甚至有的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会造成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失败,经过几年的市场检验以后,家庭也会逐步扭转观念,不再盲目进行大学教育投资,而是投向更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上。比如高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较高,投资于职业教育、专业的技术班等则有可能获得这样的回报。

5、劳动政策、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从我国长期的发展来看,即使劳动力人口出现了降低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优势不再,劳动力短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消除,因此,目前着眼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同时,考虑到劳动力供给本身,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与劳动政策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车伟:中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吗?――也谈劳动成本优势能保持长久吗?[DB/OL].中国人口网,2007-2-5.

[2] 金玉秋:2001- 2020 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预测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5(12).

[3] 王金营、蔺丽莉: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J].人口学刊,2006(4).

[4]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7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EB/OL].http://molss.省略/gb/zwxx/2008-01/22/content_222087.htm,2008-3-5.

[5]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6年度全年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EB/OL].molss.省略/gb/zwxx/2007-04/27/content_175320.htm,2008-3-5.

[6]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R].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6-13.

第4篇:劳动力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贸易开放度;制造业;工资差异;劳动需求供给模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中国吸收外资的水平连续增长,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本文从制造业部门出发,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希望找到中国贸易和FDI的发展对中国制造业部门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贸易开放对工资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的分歧也不断增加,从传统的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认为,作为高技能劳动力丰裕的发达国家,贸易开放会带来高技能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从而扩大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而作为低技能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会缩小劳动力工资差距。然而,实践结果与S-S理论有所出入。Feenstra(1996)模型分析了当发达国家逐渐将本国低技能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即进行外包,这将会减少对本国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而扩大工资差距,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承包的这些生产环节仍然是高技能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这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并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也会扩大工资差距。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关注贸易开放与我国工资差距的问题。喻美辞(2008、2010)分别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对外贸易和进口以及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行业的对外贸易开放会导致劳动力工资差距的扩大。王中华等(2009)、邓军(2011)、王云飞和朱钟棣(2010)、赵明亮和臧旭恒(2011)主要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角度入手,发现研究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和产品内分工的加深会扩大我国工业行业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

由于选取的数据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使得学者们对开放与工资差距关系的结论也有所不同。本文,笔者将借鉴Avalos等( 2006) 的方法来衡量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工资差距,利用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同时考虑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分析对外开放与中国制造业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关系。

二、模型设定及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本文以Murphy等(1998)的模型为基础,同时加入于中国国庆有关的相关变量,得到一个如下的方程:

在式中,i代表截面单位(各省市i=1,2,…,28 ),t表示年份( t=2007,2008,…2011)。

本文通过引入供给和需求模型,从影响劳动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因素的角度,重点关注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对工资差异的影响,这便是上式的研究意义。

(二)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2007-2011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被解释变量为上30%与下30%行业平均工资之比的回归结果

注:各变量回归系数后面括号中的数字为t 统计量,****、***、**、* 分别表示在

1%、5%、10%、15%的水平上显著;下表同上。

表1是采用截面加权的广义最小二乘EGLS得到的回归结果。模型(1)中贸易开放度为正且在10%的水平上是显著的,这说明贸易开放扩大了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工资差距,进一步解释为贸易开放提高了对熟练工人的需求,或降低了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熟练工人对非熟练工人的相对工资,使得工资差距越来越大,这与S-S定理是不一致的。模型(1)中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地缩小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工资差距。模型(2)加入了研发费用的投入R&D这一估计量。结果发现,它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R&D能够显著地缩小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工资差距。这可能与以往的经验相反,以往的经验是R&D的投入主要提高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从而直接提高熟练劳动的工资,扩大相对工资差距,但中国的生产优势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非熟练劳动力的产品往往是需要加大科技投入的产品,因此对这些产品的科研投入越多,越能提高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这就提高了非熟练劳动工人的工资,使熟练和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差距缩小。

模型(3)加入了教育水平edu这一变量,其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加熟练劳动供给,熟练劳动供给的增加会降低熟练劳动的相对工资,从而缩小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工资差距。

模型(4)继续加入popu,urb和ref三个变量, popu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它可能扩大了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工资差距。urb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扩大了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工资差距。ref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中国实行市场化经济以来,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这说明市场化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工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

三、结论

本文选取2007-2012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劳动力供需关系模型对对外开放对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缩小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而贸易开放则扩大了制造业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

参考文献:

[1]王中华,王雅琳,赵曙东.国际垂直专业化与工资收入差距 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7).

[2]邓军.制造业的生产分割与工资收入差距16个行业证据[J].改革,2011,(1).

[3]王云飞,朱钟棣.贸易发展对我国熟练及非熟练劳动力相对就业与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0,(4).

第5篇:劳动力需求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在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突显的背景下,矿产资源价值与价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供给需求出发,辨证分析了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提出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认识矿产资源价值,以均衡价格论来研究矿产资源价格的辨证观点,形成了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辨证统一。

    0引言

    矿产资源是指赋存于地下或地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自然富集物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国家资源安全问题突显,因此开展矿产资源价值与价格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时代的迫切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矿产资源价值

    1.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点是揭示了商品的社会性和劳动的二重性,他指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作为劳动自然属性的具体劳动,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作为劳动社会属性的抽象劳动,体现了人和人的关系,创造了商品的价值。马克思指出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而劳动是由社会劳动时间来衡量,进而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涵义,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考察矿产资源价值,关键在于确认矿产资源中是否凝结了人类劳动。马克思在阐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时曾论述到:“如果它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么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给产品。它的作用只是形成使用价值,而不形成交换价值,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产、树木等,都是这样”,这种论述长期以来,造成人们对马克思理论的片面理解,产生了“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矿产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天然产物,不是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此矿产资源是没有价值的”传统资源价值观。

    1.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矿产资源价值是不依赖于价值认识或评价主体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矿产资源价值,矿产资源就难以得到合理地开发利用;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正确认识矿产资源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矿产资源价值,也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

    在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新的形势提出了对劳动价值理论如何理解和认识的新课题。江泽民总书记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也明确指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理论观点,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矿产资源是由天体、地壳的运动及其他地质作用形成的,但矿产资源与普通自然赋存物不同。一方面,矿产资源的物质性能和存在形式是自然界赋予的,直接来源于自然界;另一方面,矿产资源是经过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逐步形成的,而且大部分是经过地质勘查劳动后才发现和确定的。实践证明,地质勘查工作既包含了简单的体力劳动又包含了复杂的脑力劳动,最后确定了矿产资源的具体空间位置、矿产资源数量以及品味。总之,矿产资源是经过人的努力而被认识的,在进入社会、被开发利用前经过了一系列的劳动,可以说,矿产资源在人类认识其使用价值、开采、加工利用的过程中已经凝结了人类的“附加劳动”;为了了解其使用价值、开采矿产资源及创造加工利用矿产资源的条件而付出的劳动就形成了矿产资源的资产价值。

    笔者认为,尽管劳动价值论可以从人类认识矿产资源的角度作为解释矿产资源价值的基础、理论核心,但运用劳动价值论全面解释矿产资源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价格是不完全的,尽管价格取决于价值,价值又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但根据经验观察不难发现,无论商品包含了多少劳动量,或耗费了多高的成本,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那么价格就低;相反地,即使一件物品不含任何劳动量,如果其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价格也将很高;因此,为了全面、正确地解释矿产资源的资产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价格,还应从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关系等方面继续研究。

    2供给一需求理论与矿产资源价格

    2.1马克思的供给需求理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马克思指出,供给是’‘某种商品的卖者或生产者的总和”,需求是“这同一种商品的买者或消费者的总和”,而且这两个总和作为两个集合力量互相发生作用,而供给与需求对价格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马克思始终坚持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反复指明价值是价格围绕着运动的重心,价格的不断涨落也是围绕着这个重心来拉平的。价格上下波动和偏离价值,始终围绕着价值这个中心进行。

    马克思关于供求理论的阐释,揭示了价值对供求关系的深刻影响,是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全面掌握和理解劳动价值论对我们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2马歇力’的均衡价格论在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提出了现代万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理论—均衡价格论。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形成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直接决定的,均衡价格就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

    在论证均衡价格决定和形成的基础上,马歇尔认为需求价格,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价格越高,购买者就越少,销售量就越小;反之,如果价格越低,购买者越多,销售量就越大。供给价格就是售卖者对自己提供一定数量商品时愿意接受的价格,它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商品的均衡价格就是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撇开价值来谈价格决定,使价格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资产阶级庸俗化的表现。同时,供求决定论只能说明商品的市场价格如何围绕价值波动的现象,而对于供求平衡时的价格决定却无法解释。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显然更具有科学性。马克思指出:“供给和需求可以说明为什么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会涨到它的价值以上或降到它的价值以下,但不能说明这个价值本身。假定说,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平衡的,或如经济学者所说,是相互抑制而停止发生任何一方面的作用。当供给和需求相互平衡而停止发生作用的时候,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同它的实在价值一致。所以在研究这个价值的本质时,我们完全不用谈供给和需求对市场价格发生的那种一时的影晌”。另外,均衡价格论还引入了边际效用论。马歇尔断言,商品的需求价格决定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通过买者主观上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来测定,但人们的需求是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取决于“效用递减规律”。这就把价格围绕价值的市场性波动归结于人的主观心理因素,显然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尽管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还存在一些理论缺陷,但是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首先,马歇尔将物理学的均衡概念引入经济学分析,完善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体系。马歇尔就是用供给和需求这两种力量平衡和相等来说明市场体系的均衡,从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的。这种方法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矿产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分析工具,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均衡价格论中有关供给、需求、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分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的形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尽管马歇尔抛弃了价格的基础—价值,用价格决定取代了价值决定,但是他关于供给、需求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对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市场机制实现形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作用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必须进行客观的、辩证的分析,决不能轻率地予以全面肯定或否定。

    最后,关于价格偏离价值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辨证的理解这个问题。短期内由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导致价格出现波动,价格可能偏离(或高于或低于价值),但是长期来看,这种价格的偏移始终是围绕着价值这个中心进行,事实上价格的波动始终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来进行。

第6篇:劳动力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市场调节;政府作为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5-0079-05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虽然大幅提高了经济效率,但收入差距却越拉越大,并日益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对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了专门研究,提出了“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的政策主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报酬是在初次分配中实现的,而初次分配又是一种市场分配,从而劳动报酬是在市场分配中实现的。因此,讨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就有一个收入分配的市场调节和政府作为的问题需要研究。理论界一般认为:市场分配追求效率[2],倾向于拉大收入差距,因此难以发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作用[3];而只有依靠政府作为,才能有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4]。但笔者以为:市场分配只是在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市场非均衡的条件下,才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以及市场的逐步均衡,市场分配将会显示出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从而实现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因此,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精神时,不能忽视甚至否定市场的作用,而应该把市场调节和政府作为有机地结合起来。

上述认识分歧的存在,深刻反映了对作为分配制度基础的价值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同志曾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解,要用发展了的劳动价值论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5],当然也包括收入分配的调节问题。本文将首先从方法论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涵义,然后据此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市场调节和政府作为问题。

二、比较动态分析:劳动价值论的新视野

马克思在继承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理论科学成分的基础上,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恩格斯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6]。但是,马克思在研究中运用的是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未能把稀少性和动态性引入到劳动价值论中。因为他认为使用价值属于商品学的范畴,没必要对它作出更多、更深入的分析。实际上,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随着比较动态分析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使用价值理论重要性的深入认识,我们不仅应该把使用价值理论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更重要的是要在研究中引入稀少性和动态性概念,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动态化。

基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科学的。人们赞誉他“创立了以剩余价值理论学说为核心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完成了政治经济学伟大的革命”[7],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已经穷尽了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空间。笔者以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们完全可以寻找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那就是在充分肯定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核心的基础上,结合但又不拘泥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将稀少性和动态性概念引入到劳动价值论中运用比较动态分析方法,诠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显然,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可以但不应局限于扩大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即将非生产性劳动也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8],而应该对马克思未曾深入研究的使用价值理论进行深化认识,即用比较动态分析方法诠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1年第5期2011年第5期(总第173期)李松龄,李丽纯:收入分配的市场调节与政府作为

劳动价值论比较动态分析的关键是理解使用价值的两重性[9]。所谓使用价值的两重性,是指商品使用价值的有用性和稀少性,它与效用价值的两重性特征类似。使用价值的有用性是指物的有用性,这是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所下的定义。使用价值的稀少性则是传统使用价值定义和计量标准所不能演绎出来的价值特征。传统价值理论中把使用价值视为商品体,并且使用价值是随着商品体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的,两个商品体的使用价值就是一个商品体使用价值的两倍。实际上,依据马克思的定义,使用价值作为物的有用性,只是商品体的属性,离开商品体就不存在,但它并不等同于商品体。就像食物具有充饥的使用价值,但充饥并不等同于食物一样。所以,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而不是商品体。既然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那么物的有用性就会随着物的量的增加而边际递减。我们虽然不能像证明数学定理那样对它作出证明,但是可以用不断实证的方式对它作出论证,或者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假设前提或公理。如果物的有用性是随着物的量的增加而边际递减,那么使用价值就具有稀少性特征了。因为物越丰裕,它的边际使用价值就越低;反之,它的边际使用价值就越高。马克思把物的有用性作为使用价值的定义,效用价值论者将物的有用性作为效用价值的特征,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显然,劳动价值论者不能因为效用价值具有稀少性特征,就把稀少性特征拒之于使用价值的门外而不予以引用。

以上我们便通过对使用价值两重性的分析,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从比较静态分析引申到比较动态分析,从而开辟了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视野。这一新的研究方法既坚持了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的本意,又借鉴了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论的合理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融合。接下来我们将基于劳动价值论的比较动态分析具体研究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市场调节和政府作为问题。

三、收入分配的市场调节

假定市场中只存在占有生产资料但不参与劳动的企业主和一无所有只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社会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企业主的高收入和劳动者的低收入。就企业主而言,他将参与两类市场活动:一是在劳动力市场购买并使用劳动力;二是将商品生产出来后在商品市场进行销售。以下我们将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比较动态分析,阐述在市场机制完善和法律法规健全的条件下,上述两个市场中市场分配是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

1.劳动力市场(见图1)。在市场机制完善和法律法规健全的情况下,劳动者和企业主具有完全对等的市场谈判权利。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由于劳动者占据谈判主动权,所以对于一个确定的工资水平,劳动者倾向于提供更少的劳动时间(见图1中的L1)。此时,劳动者将以劳动力边际价值(LMV)为依据向企业主讨价,确定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价格;企业主将以劳动力的使用所能创造的边际价值,即劳动力边际使用价值(LMU)为依据向劳动者还价,确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价格。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是:劳动力的实际交换价格高于供给价格,低于需求价格,劳动者能够获得生产者剩余,企业主也能够获得消费者剩余。于是,劳动者有积极性扩大劳动力的供给,企业主也有积极性扩大劳动力的需求。随着劳动力供给和需求量的增加,劳动力价值边际递增,进而以劳动力边际价值为依据的供给价格上升;同时,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边际递减,进而以劳动力边际使用价值为依据的需求价格下降,最终使得劳动者和企业主讨价还价的空间缩小。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见图1中的L2),市场力量则会使得企业主和劳动者分别减少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当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时(见图1中的E点),劳动力的实际交换价格等于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消失,没有劳动剩余产品可供企业主占有(剥削也就不存在了)。总之,在劳动力市场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市场效率不断得以提升,企业主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剥削)或劳动者损失的生产者剩余则不断减少。这便是在市场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市场分配提高效率同时又缩小收入差距的第一重意思。

2.商品市场。在市场机制完善和法律法规健全的情况下,企业主和消费者具有完全对等的市场谈判权利。当商品市场供不应求时,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企业主获得超额利润[10]。正是由于这种超额利润的存在,将驱使企业主进一步扩大生产,从而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先前的劳动力市场是均衡的,那么此时企业主扩大生产将会导致新的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依据前面的分析,劳动者将再次获得生产者剩余,企业主也将再次获得消费者剩余,但在市场的作用下,最终将会实现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同时消失。当商品市场供大于求时,则会引致出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但同样,在市场的作用下,最终将会实现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同时消失。当商品市场供求均衡时,企业主则无法在商品市场获得超额利润。这便是在市场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和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市场分配提高效率同时又缩小收入差距的第二重意思。

基于对劳动价值论的比较动态分析,我们发现,即使是在市场机制完善和法律法规健全的条件下,由于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非均衡,也会使得企业主有机会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和商品价格高出价值的超额利润,从而导致企业主和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拉大。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各类市场也经常处于非均衡状态,因此,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也就更有其必然性了。但是,造成这种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市场经济本身,而在于相关的制度缺陷和市场的非均衡。因为在优化的制度环境和均衡的市场状态下,企业主不可能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或商品价格高于价值的超额利润,也就不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决不能认为市场经济促进效率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实际上,当市场由非均衡向均衡转换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程度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由此可见,收入分配的市场调节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公平。

四、收入分配的政府作为

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一般通过遗产税、所得税等把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征收上来,再通过转移支付补贴低收入者,也就是所谓的再分配。再分配被认为是调节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的工具。“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11]这句话的意思:一是政府作为应该通过再分配的形式来实现,二是政府作为的目的是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实现分配公平。不过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政府虽然可以在收入分配调节中有所作为,但切不可乱作为,只有切实针对初次分配中的不合法和不合理收入进行调节,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市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明确了企业主的收入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对劳动者的购买和使用,占有劳动者创造的部分剩余价值;二是通过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获取价格高出价值的超额利润。企业主正是通过这两种收入渠道拉大了和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但在本质上,导致两者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三是市场(包括劳动力和商品市场)非均衡。政府作为市场的补充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必须针对拉大收入差距的三个本质原因对症下药,才有可能收到实效。

首先是针对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两者实际上都属于市场以外的因素,同时也是目前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予以重点解决[12]。具体来讲,一是要充分认识市场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努力营造发展市场经济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强化市场的统一性,运用政策和法律法规打破形成市场分割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三是要强化市场的竞争性,运用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四是要强化市场的有序性,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五是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科学制定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六是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研究制定和完善各类经济法律规章制度等。

其次是针对市场非均衡的问题,由于它属于市场内部因素,所以政府在干预时务求谨慎,否则很容易导致政府的乱作为。实际上,基于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比较动态分析,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所引起的收入差距较之商品市场非均衡所引起的收入差距是存在性质差异的,而这种性质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政府在这两个市场的干预行为差异。以下我们分析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在非均衡状态下政府应该分别采取的干预措施。

1.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1)劳动力供过于求时,由于劳动者处于不利的谈判地位,所以对于一个确定的工资水平,劳动者倾向于提供更多的劳动时间(见图1中的L2),劳资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是:劳动力的实际交换价格高于需求价格,低于供给价格,劳动者未获得生产者剩余,企业主也未获得消费者剩余,因此也就不存在剥削,当然也就没有调节过高收入的理由。此处的政策含义是: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经济下行时),即使企业主付给工人的工资偏低,政府也不应该干预企业主的收入。因为此时的劳动力交换价格虽然没有达到劳动者预期的边际价值(即供给价格),但它同样也没有达到企业主预期的边际使用价值(即需求价格),所以企业主的收入既合理又合法。对于此类市场非均衡状况,只要给予一定的调整时间,即可由市场本身的力量实现均衡,如果政府冒然干预,则可能适得其反。(2)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前面已经做过分析(见图1中的L1),此时劳动者获得生产者剩余,企业主获得消费者剩余,由于此时企业主存在剥削,其收入虽合法但不合理,所以有必要对其过高收入进行调节。此处的政策含义是:当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时(经济上行时),即使企业主付给工人的工资偏高,政府仍然应该干预企业主的收入。政府应通过所得税等手段将企业主在劳动力交换中获得的部分消费者剩余征收上来,再通过转移支付补贴劳动者。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企业主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增加劳动强度来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则属于非法收入,政府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予以约束。

2.商品市场的非均衡。(1)商品供不应求时,企业主获得价格高出价值的超额利润,是既合法又合理的收入,政府不该冒然调节。受超额利润驱使,企业主追加资本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劳动力的购买数量,从而引起劳动力市场的供不应求(或缓解供大于求),那么依据前面对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分析,政府此时可视情况分别采取合适的手段进行收入分配调节。此处的政策含义是:当商品市场供不应求时(经济上行时),企业主通过追加资本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将获得来自商品交换和劳动力交换两个方面的收入,尽管其收入水平可能很高,政府也不宜过度调节,因为其中有一部分收入对企业主来说是既合理又合法的。如果调节过度,则有可能抑制企业主的扩大生产行为,造成商品的长期短缺,最终影响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2)商品供大于求时,企业主将承担价格低于价值的利润损失,对此政府虽然没有义务进行“逆调节”(即补贴企业主),但考虑到企业主接下来很可能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劳动力需求量,从而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或缓解供不应求),企业主在劳动力市场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也将随之降低,对此,政府则有必要适当减轻对企业主的收入调节。此处的政策含义是:当商品供过于求时(经济下行时),政府为帮助企业尽快完成生产转型走出困境,进而减轻劳动者的失业压力,可考虑对企业主适当减税,降低对企业主的收入调节力度,从长期来看,此举实际上是有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

五、结 论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劳动者收入之所以长期普遍偏低,固然有其自身素质不高、劳动力使用价值较低等多种原因,但长期以来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普遍不利于劳动者以及劳动力供过于求的非均衡状态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市场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和促进市场均衡才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出路。政府运用再分配手段虽然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但终究只是治标之策,而非治本之道。因为只要市场机制仍然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健全、市场非均衡仍然客观存在,那么业已缩小的收入差距随时都有可能被再次拉大。总之,要从根本上改变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政府的着力点就不仅仅只是运用再分配手段调节收入分配,而应该更加致力从市场内、外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地优化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各类市场均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

[2]李雄,余向农.强化市场分配机制下的个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1986,(11):57-61.

[3]彭志强.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9-11.

[4]曾国安.论市场经济中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必要性[J].经济评论,2000,(2):16-21.

[5].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283.

[6]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7]陈孟熙,郭建青.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357-358.

[8]谭华辙.有关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6,(3):15-27.

[9]李松龄,岳文焕.收入差距扩大的市场原因及理论注释[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8-11.

[10]李松龄,李素文.市场、所有制与分配和谐[J].山东社会科学,2010,(8):80-85.

[11]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2-113.

[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8.

[13]程恩富,胡靖春,侯和宏.论政府在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中的作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6):51-61.

The Market Adjustment and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of Income Distribution

LI Song-ling1, LI Li-chun1,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9,China;

2.School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Changsha, Changsha Hunan 410004,China)

第7篇:劳动力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福利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8(02)-0053-06

一、引 言

自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实行扩招以来,更多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与此同时,随着每年数百万各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劳动力市场,由大学毕业生求业数量远远超过招聘岗位而导致的就业难题日益凸现。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相伴随的另一个现象是,部分正在求业或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其工资水平明显下降,而那些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求业者(例如: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却在上升。

早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1]就把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公众对教育的需求而大规模扩张教育致使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而失业的现象称作“知识失业”(educated unemployment),并且把拥有较高教育背景的求业者去从事原先只需要较低教育背景的人做的工作的现象称作 “教育深化”(educational deepening)。时至今日,“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这类曾经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难题,现在也已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但问题在于,应当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问题?

国内一些学者早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工资下降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李实和李文彬[2]对当今中国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作了计算,其计算结果是,中国教育的收益率从1998年的3.8%上升到1995年的5.73%。赖德胜[3]认为中国当前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过低,而提高教育收益率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赖德胜等[4]还利用工作搜寻模型分析了“知识失业”的原因,认为造成“知识失业”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曾湘泉[5]则利用部分自己调查的数据和国内部分院校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大学毕业生求业困难的原因,他认为高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脱节是造成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重要原因。张林秀等人[6]采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劳动力市场、教育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受过教育的农民更容易就业,而且其受教育的回报率显著上升。本文拟对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收入下降的问题作一纯理论的分析。为此,本文建构了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和未接受高等教育两类就业者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对扩招后给不同的求业者个人、用人单位和全社会所带来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工资下降问题的政策建议。

二、一个分割的劳动市场模型

假设同时存在着一个接受过大学教育者的劳动力市场和一个未受过大学教育者的劳动力市场。这一假设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中多半是存在的。例如,在某些行业(如高科技)的技术岗位上,企业只会考虑雇用大学生①,而不会雇用未接受大学教育的求业者;而在另外一些行业如建筑业,在雇用一般建筑工人时多半不考虑雇用大学毕业生。这就意味着,在某一类就业职位上只会雇用与该职位所需要的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劳动力,因此,在一个市场上就业的劳动力不会在另一个市场去找就业机会。把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受过或未接受大学教育两类劳动力的最主要因素是学历。这一点在近年来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中颇为常见。

(一) 劳动的需求曲线

假设企业只有一种投入要素即劳动。我们分别用Lg(graduate labor)和Ln(non-graduate labor)表示接受过或未接受大学教育两类劳动力,并把接受过大学教育者的劳动市场称作大学生劳动市场,而把另一个市场称作非大学生劳动市场。不同的劳动市场意味着:第一,该企业同时提供要求不同教育水平的两种职位,但这两类职位的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第二,大学生和非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技能水平。例如:同样是种植小麦,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知道采用新的种子,更科学地施肥、浇水、防御病虫害等。因此,当大学生的知识与技术潜能得到发挥时,其生产率比非大学生更高。

我们进而假设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同时设一个有代表性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Hg>Hn,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劳动生产率比非大学生更高。为了使分析简便,这里我们忽略了技术水平对不同劳动的要求,但这一忽略并不影响我们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代表性企业的生产函数会是一个凹函数,并且是连续的、可微的。

假设企业对两类劳动支付的工资分别为wg和wn,而且这两类工资是外生的;同时还假设该企业的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也就是说,该企业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企业的产品市场价格定为1,即p=1。

该企业实现其利润最大化:

三、对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福利分析

1999年是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 9万人猛增为1999年的413.4万人,升幅为21.3%,此后,招生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参见:图(4))。持续多年的高等院校扩招使得数百万青年学子圆了“大学梦”,同时也促成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转型。这一巨大转变化对大学生和非大学生两类求业者、企业和整个社会将带来什么样的福利效应?下面我们首先讨论扩招所带来的总福利的变动,然后讨论如何改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12)式意味着,随着高等院校扩招,从全国劳动力构成来看,未来高素质的就业者的总量将增加,从而推动整个国家长期增长,未来总产出也将趋于增长。这就是说,在实现完全就业的条件下,扩招扩大了整个国家的福利。

(二)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情况下的劳动市场福利分析

在前文中,我们设劳动市场上每个人的保留工资为0,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市场上会有部分求业者在接受较低工资条件下就业,现在我们改变这个假设。兹假设部分大学毕业生考虑到投资于高等教育的费用较高,想等待更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因而选择暂时不就业,或者因专业不对口等原因而就业困难;此外我们还假设,个人的保留工资为一个随机变量。设保留工资服从密度函数为g(s)的分布,则愿意选择就业的人数为:

由图(6)可见,新的均衡点将拉动均衡工资上升,因此,选择就业或就业成功的大学毕业生福利状况得到改善,即他们的工资w*g上升了,但是整个国家的状况变坏了,即(A+B)的面积减小了,同时企业的剩余也减少了,即B的面积减小了,根据方程(12),全部工人的总福利也减少了,即A的面积减小了。如果那些选择暂不就业或就业困难的大学生降低自己的保留工资,则就业问题有望解决,社会的总产出也将增加。

此外,在部分大学生的保留工资维持较高的情况下,亦即就业率lim[]α-∞∫w*αg(s)ds偏低的情况下,社会总福利会因为部分大学生失业而带来损失,在失业的大学生的数量足够多的条件下,社会的总产出不但不会上升,甚至还会比高等院校不扩招情况下的产出还要低。

(三)市场规模扩大与增加就业

现在我们把市场中企业数量N理解为市场的规模,由此来考虑市场规模扩大对就业和工资所产生的效应。若一种产品的市场规模越大,则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就会越多,因而该行业对工人的需求也就越多,劳动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在提高各层次受教育水平的工人的工资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因此,在均衡工资w*g上升的同时,根据前文所设定的条件,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L0g(lim[]α-∞∫w*gαg(s)ds)增加――从L*g增加到(L*g)′,同时则其中lim[]α-∞∫w*gαg(s)ds(大学生的就业率)也增加,结果如图(7)所示。

从这个方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规模的拓展有助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均衡工资,进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lim[]α-∞∫w*gαg(s)ds)。因为市场规模扩大,劳动市场对两种劳动的需求都增加了,从而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建构一个分割的大学生和非大学生劳动市场模型,对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扩招后所出现的“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对大学生和非大学生两类就业者个人、企业及社会的总福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我们从对模型的纯理论的分析中得出了如下三点结论:

第一,在假设每个人的保留工资为零,劳动市场上有部分求业者在接受较低工资条件下就业因而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企业、全体工人和整个社会的总福利在扩招之后都得以改善。

第二,就大学生和非大学生两类从业群体而言,投资于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个人福利状况恶化,而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就业者福利改善。

第三,在假设大学生的保留工资不为零的情况下,将会有一部分大学生失业,这将带来整个社会总产出的下降。从文中分析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失业的大学毕业生足够多,则社会总产出甚至要低于扩招前的水平。由此,本文通过对扩大市场规模来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分析,得出了扩大市场规模以增加社会各界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并提高大学毕业生工资的政策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做的分析基本上是静态的和短期的,文中也没有展开计量研究和动态分析。对文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计量分析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是,若要从动态角度进行探讨,虽然文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不会改变,但某些假设(如市场分割假设)将会发生改变,而在考虑动态收益和改进收入分配的背景之下,分析结果将更趋复杂化。

参考文献:

[1] Gills M,Perkins D H,Roemer M,Snodgrass D R. Development Economics [M]. W. W. Norton & Company,1987.

[2] 李实,李文彬. 中国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的估算[A].赵人伟,基斯・格里芬,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赖德胜. 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 经济研究,1998(5) :42-49.

[4] 赖德胜,田永坡. 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 经济研究,2005(11):111-119.

[5] 曾湘泉.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 经济研究,2004(6):87-95.

第8篇:劳动力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部环境;职责

组织作为环境中的一个主体,需要随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只有了解外部环境,与外界环境中的其他主体有共生的机制,才能实现生存和发展,下面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分一般环境分析、具体环境分析及信息获取渠道三个部分对外部环境分析进行论述。

一、一般环境分析

所谓一般环境,即指对环境中任何主体都会产生影响,而不是针对特定组织的环境要素,这其中与人力资源相关的要素共有以下几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薪酬水平、劳动法规、社会心理及舆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1.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对组织而言是最基本的外部环境,作为组织的必要构成部分,缺少劳动力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正常运转。而评价劳动力市场不仅要关注劳动力供给的数量,还要关注其质量、结构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关注供给,还要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本文认为,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目前行业内的从业人数,随着分工专业化的加深,越是职业化程度高的劳动者,对职业的忠诚越高于对企业的忠诚,因此这部分人就成为了优质的潜在劳动力供应者,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能够了解行业内职业人员的总体状况及变动的可能性,以便为组织吸收优质劳动者,同时防止组织内优质劳动者的流失;二是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这其中大学毕业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人数、学历层级及地域分布等是企业预估劳动力供应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招聘,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把握好时间节奏和招聘的方式,如果招聘行动时间过晚或采取了毕业生不易接受的方式,将因此丧失一批人才;三是要关注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结构差异,不论是目前的行业从业人员还是新进入市场的人员都存在这样的差异,比如同是项目管理人员,是否全程参与过一个项目就成为一个关键的质量指标,而同是学习软件工程专业,是擅长JAVA语言还是C#语言就造成了结构上的差别,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相关外部环境分析时要有所侧重;四是要关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加入时间轴,动态的考虑相关要素对企业而言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未来三至五年由于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增加趋势,及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带来的就业范围扩大趋势等,都是做劳动力供给需要考虑的事项。

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是为了更好地获取适当的劳动力,而其他主体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对此产生影响,所以也有必要进行分析,例如某跨国企业决定退出中国市场的业务,由此会带来对该业务人才的需求的降低,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同行业的企业就面临相对充裕的人才供给,可以因此调整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

2.市场薪酬水平的分析。市场上薪酬水平的分析是环境分析中的重要部分。组织都希望以较低的成本吸收、使用优秀人才,但在节省用工成本的同时,必须注意到组织薪酬水平的外向竞争性。因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买卖双方,狭义上讲,用人单位通过付出薪酬来购买劳动力,而劳动者则出卖劳动力换取薪酬,虽然这个市场的建设存在着缺陷,但仍需要出卖的劳动力与薪酬是等价交换的关系,否则就难达成稳定的交易。这要求组织对劳动力市场上的薪酬水平有一个了解,再结合自己的战略定位设定相关制度。需要注意的是,薪酬水平不仅要看工资、奖金等形式,还要综合考虑各种福利、津贴等形式,换言之,要以劳动者能感受到的收益来评价市场薪酬水平。例如某应聘者年薪12万,但每月有一定数额的用车、通信、饮食补助,由公司提供停车位,且不定期的发放各种消费卡,此时他感受到的薪酬水平比只有固定年薪工资12万还高,公司单就薪酬水平讲,对他是没有吸收力的。

3.劳动法规政策方面。劳动法规是组织受到的诸多法律规范中的一种,具有强制性,又因与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大,是组织运营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劳动合同法》出台对企业的影响,该法规对劳动合同签订及期限、试用期、经济补偿金等诸多事项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及管理方式提出了规范的要求,一旦管理不到位,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此外,诸多地方性的政策法规也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及时掌握,例如医疗保险报销制度的变动、外来人员的用工制度、社会保险的跨界流动问题等等,这不仅是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的措施,也是为员工贴心服务,使其更好发挥作用手段。

4.社会心理及舆论方面。社会心理及舆论并不像薪酬或法律等刚性的环境要素,它对企业的影响可大可小,且其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机制也不像其他要素那样清晰,但如果组织没有注意到这个要素,就可能处于不利的竞争环境中。这其中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富士康在2010年五个多月的时间内连续发生12起跳楼自杀事件,一时间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事后回顾整个事件,12连跳有深刻的社会心理因素:高强度的重复工作,收入与理想的差距,工作生活条件造成的心灵空虚感、忧郁情绪的蔓延及交叉印证带来的情绪加强等等,这些社会心理不仅存在于富士康员工身上,而是社会中一大批青年的共同心理现象,富士康公司没有注意到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成了这种现象的第一个实例,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也极大的损伤了公司的美誉度。而事件本身也成为了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引起了人们对用工方式、体面工作的思考,站在富士康之外的企业角度讲,如果不注意这一舆论倾向,并采取相关措施,也会重蹈覆辙。

5.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全球化的一个特征就是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人力资源要素也不例外。对于组织而言,不仅会遇到自身利用全球人力资源的问题,还会涉及到与其他组织内多样化人员进行交流协作的问题,这与组织全球化的程度,法律经济文化方面的差异、全球化管理人才的供需、多元化员工的管理等有着密切关系,需要组织进行关注。

二、具体环境分析

所谓具体环境,是相对于一般环境而言的,它是特指组织所处的竞争环境,本节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思想[1],认为组织需要对购买者、供应商、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者等五个市场主体进行分析,因为这些主体是组织决策的限制条件,会对组织的协作、竞争、战略定位等决策行动产生影响。从人力资源角度讲,应该分别从这五个主体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例如,大型汽车厂商等与供应商有深度协作的组织,制定战略时必须考虑供应商有无足够的人员数量及人员素质予以保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组织就需要变更战略,或者寻求有足够人力的供应商,或者要求现在供应商做人力资源战略方面的调整,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缓冲,为了不影响组织战略的实现,在战略制定时就将其考虑进来是明智的。除此之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范围的竞争态势是值得注意的,换言之,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考虑这五个市场主体。

三、信息获取渠道

外部环境分析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可以借鉴竞争对手情报分析的相关理论方法,就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本文认为有公共信息渠道、人际沟通渠道、招聘渠道、专业咨询机构渠道等四个。

1.公共信息渠道。公共信息是最易获得的,但也意味着它的价值不会太大,这个渠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年鉴,专业协会及相关专家的行业性报告、专题研究,及个别公司主动披露的信息等,这是较直接的信息形式,除此之外组织还可以通过搜集社会新闻中的各种线索,综合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

2.人际沟通渠道。此渠道是通过各种会议、展览、交流活动等形式及个人的人际关系来搜集信息,与公共信息不同,这种渠道中的信息虽然也是公开的,但需要通过沟通来获得,对搜集者的交流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招聘渠道。招聘渠道是正常招聘流程的副产品,是通过向应聘者寻问前顾主的情况来搜集信息的,例如通过寻问应聘者在前工作单位的职级水平、下属人数等问题,来推测此单位的人员数量及结构关系,又如通过询问其期望薪酬或目前薪酬水平来推测此单位的薪酬水平等等。

4.专业咨询机构渠道。借助专业咨询机构进行信息的搜集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但同时成本也较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咨询公司的主业不是信息搜集,而是做管理咨询、招聘外包等业务,但为了开展工作它有机会接触到“圈内”企业的很多内部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它就成了信息的富集地,在信息网络中拥有了独特的地位。这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信息搜集的渠道,同时也提示组织在与这些机构打交道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保守组织秘密。

除了信息搜集渠道外,值得注意的是信息获取手段的道德问题,因为某些信息获取的手段与商业间谍、欺诈、盗窃行为之间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晰,如假装成记者向竞争对手询问相关问题,购买竞争对手的内部通讯录等等,这需要组织根据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作出判定,以免产生组织成员在道德上的危机[2]。

参考文献

第9篇:劳动力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动力学计算; 结构有限元分析; 疲劳分析

中图分类号: U664.121;TB115.1文献标志码: B

引言

连杆组件是柴油机最重要的运动部件之一,负责将往复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承受周期性拉伸和压缩载荷.连杆刚度和强度性能直接决定柴油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的失效形式为疲劳断裂.

对连杆的有限元分析主要集中于静力学分析、动应力分析以及谐响应分析等.静力学分析只考虑连杆在特定工作点某时刻的受力[1];动应力分析考虑连杆在变工况时[2]或者在某工况下不同时刻[3]的应力变化特点,进行疲劳分析;谐响应分析探究结构的振幅随外载频率的变化[4],避免共振对连杆产生破坏.

然而,对连杆的分析都没有考虑连杆的加速度以及旋转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连杆在上止点时加速度和角速度最大,其惯性力和离心力对连杆的应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1有限元模型

在Abaqus中,默认的C3D8R单元一般能以最低的成本给出最好的结果,但由于本身存在的沙漏数值问题而过于柔软,需要通过细化网格限制沙漏模式的扩展[5];C3D8I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精度,特别是非协调模式单元能很好地应用于接触问题;C3D10M单元是为复杂的接触模拟问题设计的,能适应几何复杂的零件.

连杆组件的几何模型包括:连杆杆身(包括小孔)、连杆脚、连杆盖、活塞销、衬套、曲柄销和轴瓦等,由于连杆具有对称性,取1/4建立模型,见图1.

图 1连杆1/4模型

模型单元总数为435 112个,节点总数为592 095个,其中,C3D8I单元数为167 620个,C3D6单元数为317个,C3D4单元数为267 175个.

1.1绑定约束

螺栓与连杆之间可以直接定义绑定,从节点跟随对应主节点保持相同的运动;也可以通过定义接触对,从而定义螺栓的轴线、螺纹区的节点集、螺牙节距和压力角等.后者如螺母与螺柱间定义绑定约束,可在没有螺纹几何参数的条件下,考虑螺纹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有时可能难以收敛.

1.2定义接触

活塞销和衬套与连杆之间以及轴瓦与连杆之间定义接触;连杆脚与连杆杆身和连杆盖之间也需定义接触;螺母与支承面之间定义接触.

通过加热方式模拟过盈配合,方法简单,但需要预先知道轴瓦的过盈量;也可以在销孔施加函数分布载荷来等效过盈装配[6],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且不能模拟销和衬套刚度的影响.因此,选择在Abaqus里定义接触时直接定义过盈量.

衬套与活塞销和连杆之间的过盈量可以根据尺寸公差求得.

轴瓦和连杆之间的过盈量可以间接定义,见图2.设计时一般会给出轴瓦的余面高度,因此可以将此值作为2个轴瓦之间接触对的过盈量(模型中未画出真实的余面高度).

图 2轴瓦之间过盈

1.3定义连杆小端受力

连杆两端的加载方式目前有多种:在销孔上、衬套或者轴瓦上加载余弦抛物线分布力[3];将分布力加载于活塞销、曲柄销上,并定义销、衬套及轴瓦之间的接触;另外,可将集中力通过耦合的方式代替分布力[2].

Abaqus提供分布耦合的定义方式,可以将一个节点集合耦合到某个节点上,节点集的每个节点所受的合力等效为施加于此节点的集中力.因此,可以使用分布耦合的方式定义连杆小端受力,见图3,衬套上、下2个节点集分别耦合到与销孔中心重合的2个节点上.

图 3连杆小端受力

1.4载荷和约束

连杆受到活塞组件离心力、重力、惯性力、气体压力、过盈配合和螺栓预紧力等,且在活塞上止点时,除装配力以外,其余均为最大.

连杆的平面运动可以分解成曲柄销孔中心的平移和连杆绕曲柄销孔轴线的转动,在上止点时,曲柄销孔中心的加速度等于活塞加速度,连杆的角速度最大.

对整个连杆施加离心力,只需在Abaqus里定义角速度,指定曲柄销轴线作为转轴.

除考虑整个连杆单元的重力外,还需考虑曲柄销中心孔的加速度.

惯性力和气体压力均为集中力,由公式求得,分别定义在活塞销孔中心的2个节点上.

螺栓预紧力的定义在Abaqus里有所不同,首先施加螺栓预紧拉力,在后续载荷步中保持螺栓长度不变,然后以前一步的螺栓应力作为初始应力.

1/4连杆模型需要设置关于x轴和y轴对称.曲柄销中心单元集为固定约束,能较真实地体现销与轴瓦之间的配合变形,同时避免出现应力奇异.

2定义载荷步和求解

连杆受到周期性的拉压载荷,一部分作用力由柴油机的转速和缸压等参数计算求得;另一部分作用力虽然是变化的,但在静载下是常力,如装配力等.

第1个载荷步主要涉及到的是装配力,即螺栓预紧力和过盈配合.

为研究连杆在不同工况下的刚度和强度特性,考虑4个特殊工作点:最大扭矩转速(570 r/min), 额定转速(600 r/min), 110%超速(660 r/mim)以及额定转速下施加气体压力等.

连杆计算模型含有接触模型,为便于收敛,需要对增量步进行设置,定义为0.012 5.

连杆的接触面之间可能会形成剪应力,因此将摩擦因数定义为0.199.[5]接触面相互滑移有2种模式:小滑移和有限滑移.小滑移在计算开始时建立从面节点和主控表面之间的关系,且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都保持不变;而有限滑移计算非常复杂.

3变形和应力分析

3.1轴向变形

连杆沿长度方向的变形会直接影响活塞的行程,进而改变柴油机的压缩比,对柴油机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加剧曲轴连杆活塞系统的振动.因此,有必要对连杆的杆身变形进行限制.连杆小端孔中心点的z向位移见图4.图 4连杆的轴向变形

第1个载荷步,在静载条件下受重力的作用;第5个载荷步,连杆受到气体压力,孔中心点的最大位移为1.14 mm;第2,3和4个载荷步,连杆在惯性力和离心力作用下受拉,孔中心点的最大位移为0.84 mm.很明显,随着转速的提高,拉杆受拉的变形也愈大.连杆轴向最大变形量为1.99 mm,符合设计要求.

3.2应力分析

除校核连杆长度方向的变形外,应力分析也是评价连杆安全性的基本内容.局部应力集中会引起连杆的塑性变形甚至断裂.一般校核最大和最小主应力评判连杆的强度.连杆在最大拉伸和压缩载荷下的主应力分布见图5和6.最大拉伸载荷下,杆身的最大主应力基本小于30 MPa.杆身下端过渡圆弧处容易发生疲劳破坏,最大主应力均值为260 MPa,最小主应力均值为-190 MPa.

图 5最大拉伸力时连杆主应力,kPa

图 6最大压缩力时连杆主应力,kPa

最大压缩载荷下,杆身的最小主应力均值为150 MPa,杆身下端过渡圆弧处最大主应力均值为210 MPa,最小主应力均值为-193 MPa.

杆身下端过渡圆角处受力比较复杂,由于受到螺栓预紧力的作用,对外载负荷的变化相对不太敏感.连杆小端由于受到过盈装配的作用,最大和最小主应力都较大,但基本处于200 MPa以内,而且在变工况时,应力变化范围不大.

3.3接触特性分析

连杆由3大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螺栓连接,如果螺栓预紧力过大,会导致连杆的变形,降低螺栓的使用寿命;如果预紧力过小,连杆各个接触面会分离,也不利于连杆可靠工作.

Abaqus后处理可以显示每个接触面的接触压力,连杆在静载下的接触面压力见图7,可知绝大多数小于160 MPa.此外,还可以显示每个接触面之间的间隙,连杆在静载下的接触面间隙见图8,可知在各种工况下接触面的间隙基本小于1 μm,即螺栓的预紧力足够将连杆的各部分紧密连接在一起,且不至于导致过大的接触压力.

图 7接触面之间的压力,kPa

4连杆疲劳分析

连杆在曲轴与活塞之间传递运动和力,其所受的应力周期性变化.在连杆的局部区域,如杆身、螺母承载面圆角以及连杆盖螺栓孔等,会出现较高的应力,这些应力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连杆的杆身在静载荷和受拉情况下最大主应力一般较小,但在受压的情况下会出现比较大的最小主应力,影响连杆的疲劳寿命.

图 8接触面之间的间隙,mm

传统疲劳计算方法只考虑连杆的von Mises应力,通过理论公式求解疲劳安全因数[7];谈梅兰等[8]利用临界平面法计算疲劳寿命,对疲劳的萌生及扩展形式进行说明,同时基于Python编制求解程序,得到连杆的疲劳寿命.FEMFAT软件求解方法也是基于临界平面法,其TransMAX模块可以求出连杆在不同工况下最恶劣应力的幅值,进而求解连杆的疲劳安全因数.

直接导入含有后4个载荷步的Abaqus结果文件,求出连杆每个节点的最大应力幅值.定义材料属性.零件的疲劳强度受到构件外形、体积(尺寸)和表面处理等因素的影响,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一般可采用默认设置.

根据变应力的特点,可以分3种情况对连杆的疲劳安全因数进行评价.结合连杆的受力特点,本文分别采用σm=C和r=C的方法对连杆进行疲劳强度校核.连杆的杆身在2种计算方法下的疲劳安全因数等值线见图9.

图 9连杆疲劳安全因数等值线

由图9可知,杆身危险部位的疲劳安全因数分别为2.21和2.14.一般规定,在平均应力为常数σm=C的情况下,极限安全因数为1.5;在应力比为常数r=C的情况下,极限安全因数为1.25.

5结论

连杆结构有限元计算时,考虑由于旋转而产生离心力和移动时的加速度,没有将载荷直接加于销孔上,而是通过定义过盈配合,利用分布耦合的方式定义连杆小端的受力.分析连杆在拉、压载荷下长度的变化量、应力分布以及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和间隙.

经过有限元计算和疲劳分析等,得出以下的结论.

(1)连杆在惯性力等的作用下,最长的伸长量为0.856 651 mm,对应的工况为超速工况.

(2)应力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应力均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900 MPa.

(3)接触分析的结果说明,连杆在惯性力等作用下,并没有发生接触面分离,螺栓预紧力能满足连杆在不同工况下的需求,并且接触压力也没有超过900 MPa.

(4)连杆的疲劳分析表明,在2种评价方法下,危险部位对应的疲劳安全因数分别为2.21和2.14,均大于连杆的疲劳安全极限.

参考文献:

[1]屠丹红, 姜树李, 曹茉莉. 498连杆组件的有限元分析[J]. 内燃机学报, 2004, 22(2): 176181.

[2]骆清国, 王旭东, 张更云,等. 变工况下的发动机连杆动态应力与疲劳损伤分析[J]. 车用发动机, 2012(4): 5357.

[3]马斌. 柴油机连杆的动态应力分析及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 2012, 29(4): 5962.

[4]张自明, 许春光, 郑巍,等. 频率变化对连杆动态应力的影响研究[J]. 车用发动机, 2011(6): 7175.

[5]庄茁. 基于Abaqus的有限元分析和应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6269.

[6]奉友勤. 柴油机连杆有限元分析[J]. 机械, 2008, 35(9):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