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卒中的康复训练范文

卒中的康复训练精选(九篇)

卒中的康复训练

第1篇:卒中的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stroke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Methods 12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roke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64 cases. 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same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training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system. Using the Barthel index score.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Conclusion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Keywords] stroke;  hemiplegia;  rehabilitation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1]。据统计,脑卒中的致残率高达85.6%,约有75%的脑卒中患者遗留偏瘫,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早期康复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2-4]。2007 年2 月~2009 月8 月间,将我院128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4 例)与对照组(64 例)进行了康复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 年2 月~2009 年8 月在我院经临床和CT确诊的住院脑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4 例。康复组中,脑出血30 例,脑梗死34 例;对照组中,脑出血31 例,脑梗死33 例。两组性别、年龄、运动功能、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发展后即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采用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心理疏导。肢体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患肢按摩、患肢被动运动、系统功能训练等。按照脑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

1.2.1  康复训练时机

康复训练应早期介入,但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只要病人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 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一般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24~48 h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48~96 h后介入早期康复训练为宜。

1.2.2  肢体功能训练

①保持良好的体位:急性期病人症状严重,必须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处于正确、良好的姿势和体位,防止患肢关节变形。仰卧位时,肩应稍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与腕均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并分开,整个上肢可放在枕头上。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夹紧并稍内旋,患侧大腿外下侧放置垫物以防下肢外旋。为避免伸肌痉挛,膝关节稍垫起使微屈并向内,踝关节呈90°,足尖向上。病人不宜长时间仰卧,应帮助病人学会与健侧或患侧位交替。健侧卧位时,应在病人胸前放一枕头,使患肩前伸,肘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放枕头上,不能垂腕,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布卷或纸卷隔开;患腿屈曲,踝关节尽量保持90°,健肢自然放置。患侧卧位时,患肩前伸,避免受压和后缩,肘伸直,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患腿在后,膝微屈,踝关节尽量保持90°,使患肢处于功能位。定时翻身,体位每2 小时变换1 次。②患肢按摩: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作用中等强度,不使用强刺激性手法,对肌张力高的肌群(如上肢屈肌)采用安抚性的按摩,使其放松;而对肌张力低者如上肢伸肌,则给予按摩和揉捏,按摩可配合循经点穴以增强疗效。③患肢被动运动:病人昏迷或其他原因在数日后仍不能开始主动活动者,应做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每日2 次以上,直至主动运动恢复。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幅度从小到大,以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组织。要多做与挛缩倾向相反的活动,特别是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踝背伸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被动运动可与按摩交替或配合进行。④系统功能训练:包括急性期床上正确的肢体摆放、拍打按摩、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挤压等;之后,左右侧翻身、上下肢控制能力训练等;待病情稳定后,床上活动,如向患侧翻身、患者独立向健侧翻身、床上桥式运动、床上四点跪立位。床边坐位独自坐起指导,从坐位到站立的训练及站立平衡训练,步行及上下楼梯训练等。

1.2.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如投球、拨算珠、套圈、搭积木、抓木钉等,指导患者穿脱衣服、进餐、如厕、入浴、洗浴、刷牙、洗脸等,2 次/天,30 分钟/次。对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进食指导、吞咽功能训练等。对有语言障碍的进行语言训练。

1.2.4  心理疏导

贯穿于整个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训练时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即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如对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悲观、失望、孤独感等应及时引导、安抚,建立其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提高其康复的主动性,增强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

1.2.5  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不能停止训练,每天坚持累计训练3~4 h,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定期回访,有条件的可在正规的社区康复机构继续康复。

1.3  评价方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定比较[2]。Barthel指数总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强,依赖性越小。60 分以上者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 分者为中度残疾,生活需要帮助;40~20 分者为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明显;20 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2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见表1。入组时,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至两组出院时,康复训练组>61 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例(×10-2)〕

组别

例数

>61分

61-41分

40-21分

≤20分

对照组

64

17(26.6)

23(35.9)

21(32.8)

3(4.7)

康复训练组

64

33(51.6)

24(37.5)

7(10.9)

0(0.0)

3 讨论

脑卒中病人在神经功能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代偿和重组能力,这是康复训练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5]。大量研究表明,脑功能恢复在脑卒中发生后3 个月最快,因此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6]。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对病人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早期的康复训练以保持肢体处于良肢位为主,给病人静态的、被动的抗痉挛体位治疗。这种抗痉挛的预防治疗无论对缺血、还是出血病人都是安全的。通过各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训练,可建立随意的、协调的、分离的正常运动模式,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障碍也是影响脑卒中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肢体功能障碍不仅造成病人的身体残缺,而且引起抑郁、悲观、情感异常等心理障碍,势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必须把心理康复作为全面康复的枢纽,疏导、支持、鼓励病人积极参与训练,使康复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康复组患者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说明康复训练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也证明了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在促进中枢神经的功能重组,帮助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应用的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计划比较全面的概括了偏瘫康复的基本动作,不需要任何器械,不受环境限制,简单易学,适用于医务人员、社区康复工作者、患者及家属。但由于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在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训练强度。

参考文献

[1] 南登昆,缪鸿石. 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8.

[2] 张帆,曹红,李华高,等. 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4, 19(4):214-215.

[3] 李红玲.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远期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1):15-16.

[4] 东汉黄夫. 脑血管障害·临床和研究的最前线[M]. 东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2001:141-144.

第2篇:卒中的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功能恢复;社区康复

Case Study on the Rehabilitati on Training in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for A Child with Cerebral Palsy

Abstract: Objective A convalescent stroke patient received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his motor functi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abilities , an inp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plan was made for he, including motor ability , selfcare skill , and intervention parents was emphasized. Results After 6 month training, he has improved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rea to different level. Conclusion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is good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Key words:Stroke; Functional recovery ;Rehabilitation;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脑卒中康复医疗通过社会的参与,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脑卒中和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再发[1]。中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约150万,患者总数600万~700万,约3/4存活者有残疾,而目前康复技术资源相对匮乏,社区康复具有资金投资少、服务覆盖广、康复效果好的特点[2]。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病程已超过1 a,若能充分发挥残存功能的代偿作用,加强适应性训练和健肢替代疗法,同样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患者王某,男性,51岁,2006年1月6日在康复活动中心进行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时间为13个月,该患者的诊断符合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相关标准[3]。伴肩关节半脱位、足内翻、画圈样偏瘫步态、无意识障碍、无严重心肺及神经肌肉骨骼功能障碍,自愿配合测评。

1.2 方法 在患者家属的参与下医生与各专业治疗师组成的康复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初期评估,通过评定了解患者的需要,据此选择适宜的活动,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记录患者的进步情况并随时调整训练活动,注意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诱发正确的精细动作,运动量及幅度由小到大。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坚定信心,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制定康复训练6个月后预期实现的目标,预期实现运动功能、姿势矫正的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增强。针对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和困难,依据“训练评估”表确定的训练项目。根据患者障碍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每3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是从培训家属、家庭制作简易训练器械、开展咨询等方面入手。如简易站立架、平衡板、踝关节矫正板,康复中心定期举办讲座,并进行个别询问调查、训练场所中康复机构与患者家庭紧密结合,力争使患者达到较大程度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手法:患肢采用主动与被动训练,综合选用以Bobath法为主的运动疗法,动作由被动—辅助—主动,由粗大精细,由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反复强化,引导完成动作,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1次/d,40 min/次~5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家属进行培训后,运动治疗由家属进行,2次/d,20min/次;作业治疗:重点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传授简单的日常生活知识,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针对患者自身特点,进行了清洁脸部训练、穿脱衣服、进食训练等。1次/d,40 min/次~5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小物品摆放、剪纸、书画、中国结、绣花、手工贺卡、园艺、雕刻等,以及其他各种金工、木工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指导患者参与一些使人产生兴趣,能够生产出产品或学到具体的生活、职业技能的活动,同时进行作业治疗康复成果展示、评比,把康复活动融入到的趣味活动中;心理辅导:全面细致的解释病情,让患者家庭认识患者的运动障碍,给予患者的支持与鼓励,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2次/周,3个月为1个疗程;对于康复方法、目的、原则、手法、技巧、家庭训练措施,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让家属在训练场地实际观察学习,使他们对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操作,并灵活应用。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循序渐进,避免训练的单调与乏味。评估法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4]、Brunnstrom法[5]、FuglMeyer评定法[5]进行评定。

2 结果

患者经过6个月的社区康复训练,Barthel指数训练前30分,训练后69分。FuglMeyer评分训练前31分,训练后77分。训练前BrunnstromⅢ级,训练后Brunnstrom Ⅳ级。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等项目提高。下肢姿势稳定性开始提高,肌耐力增强,可完成穿脱衣、洗脸、上下楼梯。经过心理辅导患者自信心增强,能主动的与他人交流,运动功能恢复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具有一致性。

3 讨论

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运动模式已基本定型,废用手功能已无实用性的恢复,残存功能需加强代偿和适应,治疗时间主要是在家里,社区康复在患者康复训练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重建实用代偿功能。康复医务人员指导全面康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残疾人的预防和康复,重视与有关的社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重视发挥社区在残疾人、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康复中的作用。重视参与社区康复工作,支持残疾人融入社会[6]。将社区康复训练引进患者家庭是对服务机构的一种补充,更是让康复需求者享受家庭温暖、实现心理康复的一大举措。对于康复方法、目的、原则、手法、技巧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家属讲解,让家属在训练场地实际观察学习,使他们对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操作,并灵活应用。应把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去,保证患者得到长期系统合理的科学的训练与治疗。在正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家属的参与将利于疗效巩固和提高,也为今后的家庭康复打下基础。康复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过程,病程1 a以上,康复疗效差及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降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了与其家庭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的运动训练计划,并有治疗师进行指正,尽可能改善生活自理。康复知识的教育与运用,不仅局限于医院或康复中心,要扩展到家庭、社区,增强脑卒中偏瘫的康复知识,完善自我管理,同时,医务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学习的愿望,当患者有能力满足自理需求时,医务人员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康复需求,开展多种多样的相关康复活动,并及时给予鼓励,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偏瘫恢复在发病后数天开始,1个月~3个月恢复最大限度,3个月后因“失用综合征”或“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恢复减慢,故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而偏瘫后遗症期的康复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显然不同于急性期[4,7,8]。脑卒中恢复后期和后遗症期,回到社区和家庭,仍然要坚持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王茂斌,戴红.新崛起的康复医学[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128.

[2] 卓大宏.社区康复与社区卫生服务[J].中国全科医学,2000,3(5):46.

[3] 贝政平.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3.

[4]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35,18471848.

[5] 黄晓琳,尤春景.康复医学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68369.

[6]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0.

第3篇:卒中的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障碍;康复训练;认知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原因,在近些年来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不断的上升。对于很多的患者脑卒中患儿而言,再其发病后一般都会伴随有不同程度上的认知功能障碍[1]。对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而言,因为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低下,会给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而在本次研究就是基于此,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55~75岁,平均(60.50±0.80)岁,患者病程4个月~1.5年,平均为(10.50±3.50)个月,其文化水平均在小学及以上;在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患者年龄56~75岁,平均为(61.50±0.60)岁,患者的病程3个月~2年,平均为(9.50±1.50)个月,本组患者的文化水平也均在小学及以上。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后证实,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具有差异性(P>0.05)。

1.2诊断标准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制定的相关的诊断标准[2],在结合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的情况证实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均为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病、痴呆症等病史以及先天的肢体功能障碍、残疾。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针对治疗以及功能锻炼(常规的康复训练),常规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常规的步态训练、平衡训练、转移训练、作业治疗等。而观察组中的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了更为系统的认知功能锻炼,其主要包括了注意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

1.4临床观察与评定指标 主要考察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林,在认知功能评定方面采用的是MMSE量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量表的满分为30分。在运动功能分别采用的是ADL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予以评定,主要依靠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

1.5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数据资料等都均以样本x±s的形式来加以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前其MMSE以及ADL的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值分别为0.781和0.991,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后,MMSE以及ADL的评分之间的差异显著(P

注:两组康复训练后两组MMSE评分与ADL评分之间的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6.981和9.118,P

3讨论

对于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而言,其均在不同程度上伴随有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问题,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而彻底的根治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症状主要还是得依靠康复训练,在以往的康复训练中主要以患者的功能锻炼为主,这些训练和锻炼主要包括了患者运动能力、行动能力的训练,当然其中也包括了一些认知能力方面的训练。但是这类的功能锻炼比较笼统,虽然其在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上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针对性[4]。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更为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认知功能训练措施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了训练。在这这其中主要包括了注意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训练活动充分的使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在长时间的坚持下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过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5]。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前其MMSE以及ADL的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后,MMSE以及ADL的评分之间的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的显著效果,而更为系统的认知功能训练的介入其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更佳,因此这种系统的认知康复锻炼措施值得在临床领域继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Geusgens CA, van Heugten CM, Cooijmans JP, et al. Transfer effects of a cognitive strategy training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apraxia[J].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2009, 29(8): 831-841.

[2]崔尚强等.脑卒中后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认知障碍改善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01(09):21-23.

[3]黄捷,蓝娇娜,覃兴乐.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减少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02(01):284-285.

第4篇:卒中的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stroke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Methods 12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stroke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64 cases. 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same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training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system. Using the Barthel index score.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words] stroke; hemiplegia; rehabilitation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1]。据统计,脑卒中的致残率高达85.6%,约有75%的脑卒中患者遗留偏瘫,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早期康复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2-4]。2007 年2 月~2009 月8 月间,将我院128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4 例)与对照组(64 例)进行了康复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 年2 月~2009 年8 月在我院经临床和CT确诊的住院脑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4 例。康复组中,脑出血30 例,脑梗死34 例;对照组中,脑出血31 例,脑梗死33 例。两组性别、年龄、运动功能、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发展后即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采用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心理疏导。肢体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患肢按摩、患肢被动运动、系统功能训练等。按照脑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

1.2.1 康复训练时机

康复训练应早期介入,但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只要病人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 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一般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24~48 h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48~96 h后介入早期康复训练为宜。

1.2.2 肢体功能训练

①保持良好的体位:急性期病人症状严重,必须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处于正确、良好的姿势和体位,防止患肢关节变形。仰卧位时,肩应稍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与腕均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并分开,整个上肢可放在枕头上。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夹紧并稍内旋,患侧大腿外下侧放置垫物以防下肢外旋。为避免伸肌痉挛,膝关节稍垫起使微屈并向内,踝关节呈90°,足尖向上。病人不宜长时间仰卧,应帮助病人学会与健侧或患侧位交替。健侧卧位时,应在病人胸前放一枕头,使患肩前伸,肘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放枕头上,不能垂腕,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布卷或纸卷隔开;患腿屈曲,踝关节尽量保持90°,健肢自然放置。患侧卧位时,患肩前伸,避免受压和后缩,肘伸直,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患腿在后,膝微屈,踝关节尽量保持90°,使患肢处于功能位。定时翻身,体位每2 小时变换1 次。②患肢按摩: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作用中等强度,不使用强刺激性手法,对肌张力高的肌群(如上肢屈肌)采用安抚性的按摩,使其放松;而对肌张力低者如上肢伸肌,则给予按摩和揉捏,按摩可配合循经点穴以增强疗效。③患肢被动运动:病人昏迷或其他原因在数日后仍不能开始主动活动者,应做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每日2 次以上,直至主动运动恢复。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幅度从小到大,以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组织。要多做与挛缩倾向相反的活动,特别是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踝背伸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被动运动可与按摩交替或配合进行。④系统功能训练:包括急性期床上正确的肢体摆放、拍打按摩、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挤压等;之后,左右侧翻身、上下肢控制能力训练等;待病情稳定后,床上活动,如向患侧翻身、患者独立向健侧翻身、床上桥式运动、床上四点跪立位。床边坐位独自坐起指导,从坐位到站立的训练及站立平衡训练,步行及上下楼梯训练等。

1.2.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如投球、拨算珠、套圈、搭积木、抓木钉等,指导患者穿脱衣服、进餐、如厕、入浴、洗浴、刷牙、洗脸等,2 次/天,30 分钟/次。对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进食指导、吞咽功能训练等。对有语言障碍的进行语言训练。

1.2.4 心理疏导

贯穿于整个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训练时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即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如对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悲观、失望、孤独感等应及时引导、安抚,建立其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提高其康复的主动性,增强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

1.2.5 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不能停止训练,每天坚持累计训练3~4 h,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定期回访,有条件的可在正规的社区康复机构继续康复。

1.3 评价方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定比较[2]。Barthel指数总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强,依赖性越小。60 分以上者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 分者为中度残疾,生活需要帮助;40~20 分者为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明显;20 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2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见表1。入组时,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至两组出院时,康复训练组>61 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例(×10-2)〕

组别

例数

>61分

61-41分

40-21分

≤20分

对照组

64

17(26.6)

23(35.9)

21(32.8)

3(4.7)

康复训练组

64

33(51.6)

24(37.5)

7(10.9)

0(0.0)

3 讨论

脑卒中病人在神经功能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代偿和重组能力,这是康复训练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5]。大量研究表明,脑功能恢复在脑卒中发生后3 个月最快,因此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6]。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对病人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早期的康复训练以保持肢体处于良肢位为主,给病人静态的、被动的抗痉挛体位治疗。这种抗痉挛的预防治疗无论对缺血、还是出血病人都是安全的。通过各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训练,可建立随意的、协调的、分离的正常运动模式,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障碍也是影响脑卒中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肢体功能障碍不仅造成病人的身体残缺,而且引起抑郁、悲观、情感异常等心理障碍,势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必须把心理康复作为全面康复的枢纽,疏导、支持、鼓励病人积极参与训练,使康复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康复组患者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说明康复训练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也证明了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在促进中枢神经的功能重组,帮助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应用的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计划比较全面的概括了偏瘫康复的基本动作,不需要任何器械,不受环境限制,简单易学,适用于医务人员、社区康复工作者、患者及家属。但由于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在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训练强度。

参考文献

[1] 南登昆,缪鸿石. 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8.

[2] 张帆,曹红,李华高,等. 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4, 19(4):214-215.

[3] 李红玲.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远期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1):15-16.

[4] 东汉黄夫. 脑血管障害·临床和研究的最前线[M]. 东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2001:141-144.

第5篇:卒中的康复训练范文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在脑卒中患者多数出现一侧肢体偏瘫,而偏瘫患者都有一定的焦虑、恐惧心理,使之产生依赖、自卑、消极情绪。因此,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个连续过程。开展康复护理并使之延续,可以预防和控制继发性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应尽早进行功能的锻炼,使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语言障碍逐渐得到恢复,避免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1 康复护理的重点

1.1 在病情平稳期间进行功能训练:应保持正确体位,防止肢体痉挛,防止错错误代偿,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内容包括:体位护理,关节被动活动训练,患侧肢体主动运动的训练。体位转换,功能协调性训练,坐位耐力训练,卧位起坐训练,动态平衡,稳定性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开始时运动的强度不宜过大,以免病人感到痛苦而拒绝训练,应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还要加强病人的意志锻炼,要顽强坚持,持之以恒。

1.2 病房环境的管理和心疏导:偏瘫患者因运动障碍而产生无无能感,抑郁心理。

1.2.1 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通过耐心的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告知病人和家属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潜能,在康复训练长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情感活动难以自制等现象,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建立自信心,逐步的部分或全部地照顾自己。

1.2.2 采取保护性措施,改善周围环境,完善训练设施,在走廊厕所等活动场所装上扶手,地面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各种警示标志清楚,清除活动范围内的障碍物。不单独居住,房间内温度、湿度适宜,通风、光线良好。从生活上指导或帮助病人完成个人卫生等日常生活需要保持床单位整洁。

1.2.3 注重心理护理及康复过程,了解学习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听音乐、看电视、读书报等情感交流。保持愉快心情,平常心,乐观平和的心态。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开导病人,同时嘱家属给予病人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消除忧郁、恐惧、悲观情绪,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关心病人,避免任何刺激和伤害病人的自尊的言行,多与病人交谈,保持自尊,自强的良好心态。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2 积极控制诱发因素,合理安排饮食

2.1 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诱发血压升高,情绪激动,紧张可使心率增高,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机率,和心绞痛,心肌梗塞发生的机率。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心病、肺炎、哮喘等呼吸道感染也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2.2 合理饮食,劳逸结合,戒除烟酒,忌刺激性辛辣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指导病人进低脂,低胆固醇,低盐,充足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水果和蔬菜,每日限盐6g以下,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血液循环的通畅。适当运动,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在寒冷季节不宜早起,起床是动作应缓慢,最好安静10分钟后,缓慢起床,防止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晕厥,体位更换时,转头不宜过猛,动作要缓慢。

2.3 定期体检,防控“三高”:保持血压稳定,有条件者可每日监测血压,一日两次。高血脂患者在适当运动的前提下,可服用降脂药。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mmol|L以下,餐后血糖应控制在9mmol/L以下。服用药物必须按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减药,加药,停药,并告知病人,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如有不良症状或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2.4 保持排便畅通:排便不畅,造成便秘,可使患者感到腹胀不适。引起燥动,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担,同时使血压增高,进行排便训练,防止便秘,让患者感到舒适,保持情绪稳定。应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病情许可时,应尽早下床活动,多做腹部轻柔按摩运动,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定时排便。并给予充足的排便时间及隐蔽的排便环境,配合腹部按摩及热敷,促进肠蠕动,也可辅以药物通便如果导、硫酸镁、番泻叶,必要时可给予灌肠通便。

3 康复护理的出院后延续

第6篇:卒中的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感觉功能训练;上肢功能恢复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211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脑卒中这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在逐年升高, 而脑卒中又是一种恢复速度慢, 发病快, 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1, 2]。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这种运动障碍又是脑卒中的主要后遗症之一, 所以在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对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如何训是临床治疗和康复医学界讨论的焦点。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的方式研究在药物治疗和运动能力训练的前提下, 进行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并发上肢功能障碍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51例。所有患者纳入时符合第五届脑血管大会所划定的诊断标准, 通过CT和核磁共振进行确诊, 同时排除脏器、神经或骨骼等因素所导致的运动能力障碍。102例患者中, 男62例, 女40例, 年龄53~89岁, 平均年龄(67.2±7.3)岁。脑梗死患者57例, 脑出血患者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发病原因、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功能恢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 具体如下:①针刺上肢患侧浅表皮肤, 针刺时用力要均匀, 要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调整力度。②使用棉签等物体碰触患肢皮肤。逐渐加大力度, 变换位置。③使用不同温度的湿毛巾擦拭上肢患侧, 可适当升高或降低温度。④通过患侧侧卧对患者进行压迫刺激。⑤工作人员帮助患者进行患肢和手指的运动。让患者认真感受这种运动的方式和肢体感觉, 反复训练直至患者能自主完成指定的运动。⑥对患者的患肢关节使用弹性绷带缠绕, 压迫治疗。⑦将不同种类的触觉不同的杂物放置患者面前, 可让患者睁眼帮助分辨并记忆触觉, 后闭眼触摸物体。上述步骤每日重复1次, 持续60 min, 连续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 3 疗效评价标准[3] 使用Fugl-Meyer量表对患者的上肢运动能力和感觉水平进行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5.92±9.81)、(52.33±10.08)分, 感觉功能评分分别为(10.28±5.01)、(16.20± 4.32)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6.00± 9.49)、(66.33±10.14)分, 感觉功能评分分别为(10.48±5.01)、(18.30±4.32)分。两组感觉水平及运动能力对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 超过70%的脑卒中患者同时伴发着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 并且常遗留到脑卒中患者康复出院的后期, 严重影响康复的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4]。脑卒中造成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一直在研究之中, 有学者提出[5], 脑卒中患者的神经中枢有不同程度损伤, 而导致低级中枢神经无法被控制, 使患肢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损伤, 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以, 针对上肢运动能力恢复基础是引导患者感受传到皮层的正确信号, 并作出相对应的反射。

在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期间, 在临床治疗药物的基础上, 应用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可以通过针刺、冷热交替刺激患肢, 患者物体触碰记忆触觉, 一定程度压迫等方式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刺激。可以有效加速血管收缩, 减少渗出, 促进静脉和淋巴液回流。本次实验结果表明, 经过一段时间的感觉功能训练后, 实验组脑卒中患者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高于仅应用药物治疗和运动训练的对照组(P

综上所述, 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晓, 胡永善, 吴毅, 等. 针刺结合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中国康复, 2007, 22(5):314-315.

[2] Marouf R, Mohr G, Assimakopoulos P, et al. Apolecitic macroadenomas theoutcome of the residual pituitary gland.Neurochirurgie, 2010, 56(4):324-330.

[3] Romano A, Chibbaro S, Marsella M, et al. Carotid cavernous aneurysm presenting as pituitary apoplexy. Journal of Clinecal Neuroscience, 2006, 13(4):476-479.

[4] 张谊, 张雅琴, 高娜. 应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泵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中国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6(4):417.

第7篇:卒中的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 早期;失语;语言训练;康复训练档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8(a)-0121-04

Application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files of languag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stroke in ICU

LIU Yan SHEN Jing DONG Huimin YUAN Guanxing TAN Huawe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CU,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iles on the recovery of language functional of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stroke in ICU. Methods 67 cases of aphasia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0 to May 2013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CU of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2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Routing nursing was provided to the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ecord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addition. Also nurse concern of the patient's aphasia condition and plan of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ere offered to observation group. Language function of patients from bo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①The degree of aphasia and depress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 1.80, 2.93; all P > 0.05); the degree of aphasia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 5.97, 6.57; all P < 0.05). ②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94.20%, the control group was 68.75%,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779, P < 0.05).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monitor aphasia condition of patients after stroke in ICU, and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function of language function effectively.

[Key words] Early; Aphasia; Language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iles; Nursing intervention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认知功能,也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脑卒中后失语是脑血管意外后的常见并发症,有资料显示,21%~38%的脑卒中患者伴有语言功能障碍[1]。失语患者由于出现交流障碍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抑郁,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病率为25%~80%[2],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其生活质量。特别是重症监护室(ICU)环境的特殊性,因无家属陪伴,患者更易紧张、焦虑,不利于恢复。因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ICU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建立语言康复训练档案,实施整体化系统管理,观察患者失语状况,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住院的6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均大于45岁,平均(57.5±3.3)岁;完全性失语11例,运动性失语32例,感觉性失语24例;脑梗死41例,脑出血26例;所有患者均以汉语为第一母语。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卒中,患者发病期间均有语言障碍,神志清楚;②所有患者均为右利手,发病前均能正常进行语言交流;③经简易智力量表(MMSE)进行测试,排除有严重智力障碍的患者;④失语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aphasia battery in Chinese,ABC)[3]进行检测,以确定为哪一种类型的失语患者;⑤患者住院时间均在4周以上。选取于我院神内Ⅱ科ICU的失语患者32例为对照组,在神内Ⅰ科ICU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及失语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进行各种药物治疗,如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细胞、清除自由基、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严格卧床2~3周,恢复期给予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治疗;脑梗死患者则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促进脑细胞代谢、营养脑神经等治疗。避免探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刺激,加强沟通,给予心理护理,恢复期由言语治疗师进行语言功能训练[4]。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管理,护理人员以ABC失语量表评估患者,一旦确定为失语,立即建立语言康复训练管理档案。

1.3 建立语言康复训练档案,制订失语康复训练计划

管理档案标明患者入院时间、姓名、床号、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CT或MRI结果、文化程度、失语类型及严重程度、治疗过程及训练内容、治疗后效果及掌握情况、责任护士及备注。其中,训练的内容是根据患者失语类型及程度来选定,如运动型失语的患者以语音训练为主,首先让患者经常做一些张口、伸舌、鼓腮、龇牙、抿嘴、撅嘴等面部肌肉运动,以便能更好地恢复语言功能,教会患者语言表达技能,根据患者表达程度定为四个阶段进行训练,第一阶段从学习汉语拼音发音“a、o、e…,b、p、m…”学起;第二阶段学习读数,简单的字;第三阶段学习常用的生活用语,如“吃(饭)”“喝水”“尿”“饿”“家人”“苹果”等简单词;第四阶段鼓励患者表达自己需要,采用主谓宾的形式,同时复述耳熟能详的诗歌,读书读报,制作卡片让患者指出想表达的意思及要求等,患者由单音的训练逐步进行字、词、句子及阅读的训练。感觉性失语以提高理解能力训练为主,第一阶段针对于病床周围用物及环境识物复述训练,指着各种用物进行命名及说明,反复强烈刺激;第二阶段手势训练,责任护士用语言并配合手势进行训练,如拿杯子喝水动作,教患者说喝水,反复说直到患者能较清楚地说“喝水”,再进行下一词训练;第三阶段反复训练其听语如听音乐、广播、听他人读报,同时进行指字、指图、指物等与患者较熟悉的手势刺激患者的听觉和思维,以增加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完全性失语其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均严重障碍,语言训练重点是患者对听和对字的理解的训练,以非语言交流为主,让患者看字学认字,看图识物,辅以发音训练,训练患者的表达能力。此类训练过程中易出现词不达意、对牛弹琴,因此训练时不宜过急。责任护士每天负责与患者交流沟通,每次语言康复训练20~30 min,每天2~3次,同时记录每日的训练内容,对掌握的情况进行说明,根据患者掌握程度进行第2天学习训练内容的安排,决定是否进行下一个训练内容。每天早上责任护士在护士晨会交班上进行汇报失语患者状况,科内所有护士会观看语言康复训练档案,一起参与患者的语言训练,如在晨间护理、口腔护理、翻身、擦洗、大小便、喂食、输液、注射等基础护理及治疗时,主动询问患者姓名、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根据失语的类型和程度,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使患者随时处于一个语言训练的良好环境中。

1.4 效果评价

以ABC失语量表和SADQ-H抑郁量表为评定工具,两者均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ABC失语量表从听理解、谈话、复述、阅读、命名、书写及相关认知功能检查等7个方面来测试患者,以便区分患者失语的类型及判断失语严重程度。如根据其7个方面若干个项目得分分为轻、中、重度;得分超过项目总得分的75%者为轻度失语,50%~75%者为中度失语,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语程度的比较

治疗前后,对照组失语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80,P > 0.05);观察组失语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97,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语程度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的比较

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无明显变化,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2.93,P > 0.05);观察组失语程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57,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比较(例)

2.3 两组SCL-90清单评分的临床疗效评定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SCL-90得分减分率临床疗效评定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9,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效果比较[n(%)]

3 讨论

对于卒中后语言障碍的康复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的理论方法运用于实践研究[7-9],语言康复训练可刺激受抑制的神经通路,使脑部生物电活性能力增强,脑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快,激发大脑皮层的潜在能力,同时加快大脑皮层细胞的代偿活动,从而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相反未经系统治疗及护理的患者由于缺乏相应的刺激,大脑皮层细胞活动较弱,其语言理解表达的能力恢复较差[10]。由于监护室环境相对封闭,患者与家属隔离,患者病情重且变化快,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特别是失语患者,其恐惧、悲观心理更严重。为避免患者抑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为失语患者建立语言康复训练档案,对监护室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进行系统化程序管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失语类型及失语的严重程度,制订康复训练内容。每个训练阶段制订不同的学习内容,第2天检查前1 d训练结果,以提问形式给出,让患者口头回答,根据患者掌握程度进行第2天学习训练内容的强度,避免患者心理压力过大产生消极心理,影响康复训练的开展。从康复训练档案记录的患者训练内容掌握情况,可以动态观察患者语言康复训练效果,便于责任护士对训练内容侧重点的掌握。同时护士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由科室专门的语言治疗师全程参与,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

有研究报道,患者失语严重程度与抑郁程度相关,表现为失语程度越严重则抑郁发生率越高,其抑郁程度越严重[11-13]。因此,早期关注卒中后失语患者失语程度及抑郁情绪,给予全面治疗及护理,对改善其预后、保证患者早日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卒中后失语患者档案,对患者循序渐进进行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患者在其过程中获得了更多医护人员的关注度,使患者了解自己失语的状况,知晓每天康复训练的目的及内容安排,消除了其紧张不安、茫然悲观的心理状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患者主动进行言语训练。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失语程度有明显改善,同时抑郁程度、心理状态也有显著改善。可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科学地评估患者失语的类型与程度后,及时建立语言康复训练管理档案实施护理,如早期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系统语言训练、程序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失语和抑郁程度,且患者失语恢复越好抑郁程度越改善。值得注意的是ICU医护人员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应注意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进步及表现,关注语言康复训练方法,掌握因人而异、从易到难、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同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应ICU环境,主动配合语言训练。

由于患者在ICU治疗时间较短,大部分患者会转至普通病房后出院,研究人员下一步需要总结出各类型失语语言训练路径,教学辅助用具的研发和制订,包括患者出院后家属对患者语言康复继续训练内容和安排,保证康复训练的持续性以达到最佳的恢复效果,从而提高ICU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Berthier ML. Poststroke aphasia: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J]. Drugs Aging,2005,55(2):163-182.

[2] Robinson RG. Poststroke depression:prevalence,diagnosis,treat-ment,and disease progression [J]. Biol Psychiatry, 2003,54(3):376-387.

[3] 高素荣.失语症[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6:434-452.

[4] 刘艳,毛善平,朱华风,等.实施早期连贯性护理干预对卒中后失语患者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1):87-88.

[5] 许璇,王维清,刘晓加,等.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特征比较[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学科杂志,2011,17(2):143-145.

[6] 许璇.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应用界值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42-48.

[7] Simeon D,Giesbrecht T,Knutelska M,et al. Alexithymia,absorption,and cognitive failures in 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a comparison to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healthy volunteers [J].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2009,197(7):492-498.

[8] Zhou BR,Sun XF,Zhang M,et al. The symptomatology of climacteric syndrome:whether associated with the physical factors or psychological disorder inperimenopausal/post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anxiety-depression disorder ? [J]. 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2,285(5):1345-1352.

[9] 彭宙,符少杨,黄玉华,等.治疗性应用抗抑郁剂对伴有失语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6):37-38.

[10] 卢智珍,程永东,韦景清.颅脑外伤失语患者早期康复指导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7B):55-56.

[11] 王维清,刘晓加.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在卒中后失语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医院版,2009,17:417-422.

[12] 石丽娜,朱庆雨,荣根满,等.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与临床特点[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42-143.

第8篇:卒中的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 针灸;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c)-0117-03

Effects on life qu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poplexy-induced hemiplegia

YIN Jiu XIIONG De-fei

Rehabilitation Ward No.3,Baian Branch,Central Hospital of Three Gorges in Chongqing City,Chongqing 40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n life qu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poplexy-induced hemiplegia. Methods 11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induced from May 2010 to April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5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acupuncture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Clinical efficacy and changes of motor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2.7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80.00%),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 Acupuncture;Rehabilitation;Cerebral apoplexy-induced hemiplegia;Feasibility

脑卒中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患者在临床上进行相应对症治疗后,通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偏瘫最为常见。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可行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脑卒中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1]中相关诊断标准,经CT或MRI确认;②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③均无意识障碍;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②有针灸禁忌症者;③不同意该试验者;④合并其他系统器官严重疾病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男38例,女17例;年龄44~70岁,平均(61.3±6.5)岁;平均病程(63.1±15.8) d;按类型分类:脑出血21例,脑梗死34例。对照组55例,其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45~71岁,平均(62.0±6.7)岁;平均病程(62.1±14.9) d;按类型分类:脑出血23例,脑梗死32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稳定病情。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初期以被动治疗为主,使患者处于功能位,同时加强抑制机体痉挛的训练,逐渐进行坐起训练,鼓励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在床上进行主动的被动运动,双手上举训练,肢体可适当活动后进行日常生活行为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具体内容如下。①针刺疗法:取百会、命门、大椎、膻中、气海、曲池、合谷、曲泽、内关、手三里穴,痉挛可加配申脉、跗阳、照海穴,迟缓者加配足三里、阳陵泉及昆仑穴,伴有吞咽困难者加配水沟、哑门穴,伴有构音障碍者加配哑门、廉泉穴,口角歪斜者加配颊车、地仓穴。取穴时注意补虚泄实,得气后留针30 min,每15分钟针刺1次。②艾灸:取关元、神阙穴。两组患者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定参考《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①基本恢复:治疗后积分相比治疗前改善 ≥81%;②显著好转:56%≤治疗后积分相比治疗前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治疗前后Fu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Fu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u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u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x±s)

与治疗前比较,*P

3 讨论

脑卒中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也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对其并发症的防治也逐渐受到了临床医师的重视[3]。研究显示,神经系统可塑性极强,机体正常时,大部分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一旦神经系统受损,休眠状态的脑细胞可迅速转变为功能状态[4-5]。康复训练主要通过长期的、规律的功能锻炼,维持患者神经生理功能,唤醒休眠的脑细胞,重塑神经系统功能,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是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主要方式,但临床研究显示,康复训练仅对肢体活动障碍的改善有效,而对吞咽功能、构音障碍的恢复仍存在缺陷[6]。本研究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好,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邓建华.中医治疗中风偏瘫简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2):81-84.

[2] 涂映琼.针灸推拿与药物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5):92-93.

[3] 刘素梅.针灸并康复治疗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158-159.

[4] 霍新慧,赵百孝,周钰,等.艾灸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下肢痉挛状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2):105-107.

[5] 杨二红,郭政权.针灸、推拿联合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62例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1):61-62.

[6] 尹杰.早期针灸治疗配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8(2):216-218.

[7] 何春.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21-122.

[8] 刘学荷.脑卒中的中医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17-118.

第9篇:卒中的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总比例的70%~80%[1]。脑卒中最主要的负担是慢性失能而不是死亡[2],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我科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2例脑卒中患者,为 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住院病例,诊断符合1995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的首次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病程1-3个月,住院病历资料完整。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46~75岁,将其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4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5岁,住院时间最短15天,最长30天。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和既往史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采取科内常规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治疗时间均为4周。

1.2.1 康复训练:包括指导患者保持良好肢体的摆放,通过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定时更换体位,积极进行适应性训练。用呼吸体操来增加感觉刺激和清洁与按摩皮肤等,可以防止或减轻中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各系统的功能障碍,以及皮肤及其附件的萎缩和压疮。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器械及徒步运动),运动训练应按照发育的顺序和不同姿势反射水平进行:从翻身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来进行。主要训练方法为: ①坐位平衡训练:应尽早进行坐起训练,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从患者能无支撑坐在椅子上达到一级坐位平衡,到让患肢能做躯干各方向不同摆辐的摆动活动的“自动态”的二级平衡,最后完成能抵抗他人外力的“他动态”的三级平衡。②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③站立的平衡训练:先站起立床:然后逐步进入扶持站立,平行杠间站立,让患者逐渐脱离支撑,重心移向患侧,训练患者的持重能力,能徒手站立后,再实施站立平衡训练,最后达到站立位的三级平衡。④步行训练:恢复步行是康复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先进行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再到徒手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重点是纠正划圈步态。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ADL包括床椅转移、穿衣、进食、上厕所、洗澡、行走、上下楼梯、个人卫生等。通过作业治疗,动作训练从进食、个人卫生、穿衣、洗澡、书写、工艺治疗-编织、刺绣、绘画、陶瓷、橡皮泥塑,到训练两手协同操作、打字、大结、垒积木、拧螺丝、拾小物品、弹琴,训练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生活自理辅助器具、家务劳动、户外活动,使患者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强调个体化治疗,采用“一对一”方式, 并根据患者功能状态的改善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法,循序渐近地增加训练次数,延长训练时间,一般每天2次,每次 45min,每周 6~12次,共进行4周。

2 评定方法

应用简易Fugl-Meyer积分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4周后的肢体活动功能进行评定。Ⅰ级<50分;Ⅱ级50~84分;Ⅲ级~95分;Ⅳ级~99分。

3 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训练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见表1。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定。

(表1)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定

由表1可见,经x2检验,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康复效果康复组明显由于对照组。

4 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护理这是护理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患者脑卒中后由于对自身疾病的转归存有顾虑,很痛苦,心情沉闷,情绪焦虑,悲观或恐惧,所以康复护士对患者要耐心开导,对家属要详细解释。同时,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开导患者,详细向患者介绍本病的防治知识,并列举成功的病例,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强调康复训练的好处和不锻炼的严重后果,只有坚持不懈地治疗与锻炼,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以使其了解本病的性质、转归和预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此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康复过程。

5 饮食护理

患者的饮食结构应调整为高蛋白、低糖低盐低脂肪、丰富蔬菜水果、清淡、易消化。辅助进食时让病人取半坐位,将少量食物由病人健侧放入口中,以利下咽。如病人吞咽困难者则以半流质饮食为宜,并防止呛咳,食后漱口避免食物残留在口腔。无吞咽功能者则留置胃管,定量流食,定期换管。根据中医的辨证,阴虚者给予甘凉食物,如绿豆、小米等;阳虚者宜食甘温食物,如胡萝卜等;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者,宜多食白菜、黄瓜等蔬菜;便秘者宜食高纤维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高血压者进低盐饮食;注意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戒烟酒。

6 讨论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我国脑卒中每年的发病率为185/10万~219/10万[4],脑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一直是康复治疗的难点,也是目前是康复医疗面临的重要挑战。1971年美国护理专家Orem提出“自理模式”,强调个人应对自己健康有关的护理负责,必要的护理介入只是为了帮助其提高自我照顾能力[5]。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是一个复杂的、周期较长的工程。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康复时间越早越好[6]。自我效能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个体对控制行为和周围环境能力的一种感知或信念[7]。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挖掘脑卒中患者的自动参与潜能,通过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促使提高心理适应水平和生活水平。成功的心理护理是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护理的基础,完善的饮食护理是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护理的关键,功能锻炼是脑卒中病人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对并发症的预防是康复护理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8]。只有上述措施的合理应用,广泛实施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才能使病人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缩短康复期。因此,脑卒中后做好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患者肢体残疾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石凤英.康复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100.

[2]Wolfe CD.The impact of stroke[J].Br Med Bull,2000,56:275286.

[3]高丽萍,霍春暖,张雅静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92.

[4]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5):388.

[5]韩淑燕.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脑出血病人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2):140141.

[6]陈进,倪朝民,陈瑾.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2):109113.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