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学范文

经济发展学精选(九篇)

经济发展学

第1篇:经济发展学范文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第2篇:经济发展学范文

论文摘要: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通过研究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观的背景,内涵和不足提出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及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发展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所热切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发展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发展为核心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不发达的困境。在发展经济学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新发展观。因此,对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模式向新模式转变,即经济发展不仅限于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追求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而所谓新发展观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观念体系,它涵盖了当展经济学家对于对发展问题的许多新认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的方式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对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的这一重要缺陷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它认为经济发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必须反对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索取。只有这样,发展才能持续下去;2.发展的目标应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它们最终是要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新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认为发展过程必须是公民真正参与的过程,是本着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则稳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所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逐步充分实现;3、对发展的机制和手段做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新发展观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极不充分,因而,政府和市场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理论上讲这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纠正,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司法成本通常超过了调节争端的预期收入。由此,新发展观另辟蹊径,提出了配置资源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只有实现国家、市场与社区三者的互补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新发展观的产生不仅昭示着发展理论的研究正在向更大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新发展理论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为发展目标的泛化。汲取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惟一发展目标的教训,新发展观把经济增长、分配公正、政治民主、环境保护、人的自由实现等等都纳为发展的目标,虽然面面俱到,却不免使人无所适从。面面俱到的发展目标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各个发展目标并不完全具有相容性,各目标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这方面很大程度上被新发展观所忽视;其次是缺乏对不确定性发展的关注。新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基本上都属于确定性发展和随机性发展——尤其是确定性发展,这种对人类发展理性的过分推崇,难免会造成发展的某种迷失;最后为发展的视野狭窄。当今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国的发展都不可能再是国别范围内的封闭式行为。然而新发展观的发展视野基本上局限于民族国家的界限之内。超国别范围的共同体、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新发展观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更缺乏建设性的理论体系建构。

2在新发展观模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笔者认为,当展经济学家植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通过系统反思传统发展理论的优点和不足,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新认知。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及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

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都依赖或取决于科技进步。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政府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正副总统任正副主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二战后的50年中,美国生产率增长的1/3应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就亚洲来讲,日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1959~1979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854项,居世界第一位。因而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2)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从美国等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看,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这是使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措施。而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其开发和投资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将农村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出来,并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引导,进而实现工业现代化。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我国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进行发展管理来弥补以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应主要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西方国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从产业合理化入手,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则可能实现经济集约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因此,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却造成矿产资源和能源日趋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后果。据统计,2003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实现GDP却仅占世界的4%,并使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陕西省在石油和煤炭等能源开发上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付出了沉重代价。因而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6)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

综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甚至效_果会适得其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立刻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选择集约化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扩大要素投入,更具有客观现实性。当然,在投入时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程度,逐渐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为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型转化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7)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我们所谓的体质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发展经济学研究体制应把体制作为发展的因素。构造合理的经济运行模式,实际上是寻找一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机制。以发展为纲来研究体制问题,使体制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如何,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参考文献

[1]常修泽.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理论参考,2004.

[2]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

[3]李国.自主创新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05,(4).

第3篇:经济发展学范文

我的回答是不可能的,因为客观上并不具备诞生这种著作的条件。众所周知,经济科学是探索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而这些规本论文由

则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条件下的某种客观必然性。如想发现这些规律,必然要以它所依存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为前提,我们不可能想象在该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尚未发展成型,或发展得不够成熟之前就能超前地探索到某些经济规律,这正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难以掌握一样。马克思为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特地选择了英国这个资本主义发展较为成熟的经济形态作为对象进行解剖,从而才有可能撰写出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的巨著——《资本论》。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尽管马克思有超人的天赋,也难以实现他的研究目标。

我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很不发展的基础上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在取得政权后又过早地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实施了与这一口号相应的政策措施,结果走了一些弯路,使社会发展不得不回过头去进行补课。直到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才开始进入一个社会转型阶段,我们把它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说,距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还相当遥本

供远。试问在这种条件下,要求经济理论工作者拿出一部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科学著作,是否过于理想化?更何况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长期接受一套意识形态教育,在脑海中已形成了许多条条框框,对这种完全创新式的探索显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现阶段经济学者应把经济理论建树的重点放在哪里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当前的实际又是什么?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进行从计划

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型,又要从城乡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型,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型。不难想象,在这一系列的转型过程中,会有多少重要的经济难题摆在我们

面前,等待我们逐个加以研究和解决,以便为中央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分析资料。当这一系列重大问题一旦有了较为成熟的成果,一方面在理论上就有可能形成一门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科学门类,另一方面也为今后更具有科学价值和更长远意义的经济理论积累宝贵的学术资料。这样做,不仅具有可触摸到的现实可行性,也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所以我认为,把中国转型经济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教材内容无疑是最实际的合理选择。三、应如何面对现在被广泛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和西方经济学教材

在社会上,尤其是在高校中,政治经济学(包括社会主义部分)不仅是作为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基本课程,而且它在高校中还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被广泛学习。应如何看待这种现状呢?马克思的学术著作基本上都是科学的革命理论,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概括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非常准确的。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把政治经济学作为政治理论课也是合理和必要的。但应注意,这里并不包括“社会主义部分”。因为在马克思当时的著作中,还没有创建出(事实上也不可能创建出)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通称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是在斯大林主持下由苏联科学院的众多院士集体创作的。实践证明,它已被社会淘汰,可见它算不上科学的著作,当然也算不上是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今天在高校作为政治理论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即资本主义部分,当然仍有存在的价值,只是要与时俱进,有所发展,有所扬弃。例如,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既要看到它的基本矛盾仍如马克思当年分析的那样依然存在,又要看到它的许多方面,包括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因而矛盾的形式和尖锐程度也有所变化。对这些情况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予以剖析,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至于如何对待现存的社会主义本论文由

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则可有不同的思路。其一是用转型经济学替代它们,因为转型经济本身既包括生产关系的内容,又包括资源配置的内容,可以说上述二者都已兼容在内了。其二是如不想改变传统的做法则继续保留二者现有的位置也是可考虑的。按照传统的理解,马克思经济学是以研究生产关系为侧重点。在阶级已基本消灭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把着眼点放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相互的利益关系上。具体展开则是国家

、企业与个人的关系、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不同收入阶层的关系等等。且在一定阶段还要找出主要的矛盾关系及其化解矛盾的方式。这样做可能与转型经济学有一定的重复,但它的长处是可系统地分析这种矛盾。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理论概括,它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它反映的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但针对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通过对它的学习也可借鉴许多有益的经验。因此,没有必要对它采取歧视的态度。

现在新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把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合并为一体已成为一种时尚。从节约课时和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重复来说,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理论和逻辑角度审视,就会发现它也存在一些重大矛盾。例如,从这些教材的内容看,社会主义部分已不限于研究生产关系,资源配置的内容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一部分并不是以研究

第4篇:经济发展学范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三洲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走向独立,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方式谋求发展,世界上出现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于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对发展问题较有研究的经济学家,发达国家也有一些激进经济学家试图去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这就产生了发展经济学。

在二十世纪4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发展经济学主要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

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的经济学家有刘易斯、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和罗斯托等人。 强调资本积累的理论,从两方面发展。

一方面,切纳里等逐渐认识到,障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只是投资规模的大小,还有必须用来购买进口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外汇储备的多少。他们提出了两缺口模式,即国内储备的不足需用国外资本的流入来填补。

另一方面,舒尔茨等人从智力开发作用的分析,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并非只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

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的发展经济学家,有伯根、刘易斯、罗森斯坦·罗丹和切纳里等人,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是:单纯的市场作用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结构变化;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成就给与了人们深刻的印象;先进的计算程序和高速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使比较复杂的模式的建立和计算成为可能。

切纳里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价格往往不能反映出真正的稀缺价值,主张使用“会计价格”或“影子价格”去校正市场价格对稀缺程度的偏离。他们还从社会边际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在最优化的一般均衡体系中去研究计划和资源配置问题,在一些特定的假设上建立起模式,在数学的意义上求出完美的解答。以后这种模式又向动态规划、非线性的方向发展。但正如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家泰勒等人自己承认的那样,模式的实用性是有限的。

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和刘易斯等人也非常强调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普雷维希和拉美经济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也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工业化;哈伯勒和克尔恩克罗斯等人还依据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静态比较利益理论,从动态观点分析了国际知识传播和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了国际贸易有益于发展中国家的结论。

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是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的战略。这种战略的理论根据是传统的保护幼年工业论、普雷维希的贸易条件恶化论和“中心”剥削“”论,以及由缪达尔进一步强调的国际结构具有不平等性质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经济学开始更多地采用了新古典学派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更多地采用了经验分析的方法;较全面地注意到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进一步研究了增长和发展的目标。

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斯特里顿等提出,应当以保证基本需要,而不以国民收入最大化为增长和发展的目标。即在增长过程中,要注意改进卫生、营养和教育等条件,以直接对人力资源产生积极作用。不应当有过多的、不恰当的结构和技术变革以及资本支出,要注意采用减少消费和改进现有技术 等比较简易的方法去提高生产率。这种看法称为“基本需要论”。

由于发展中国家早期快速增长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发展经济学家们开始感到,用统一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去指导各个发展中国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恰当的。应当根据各个国家的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作具体的分析,提出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赫希曼把这种统一理论逐渐失去作用的情况,叫做“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停滞”。

发展经济学的主流是新古典学派,其依据的基本思想是传统庸俗经济学,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的思想。他们认为发展是渐进的、连续的、累积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边际调节来实现的;发展是和谐的、平稳的过程,是以自动的均衡机制为基础的; 继续发展是可能的,其前景是令人乐观的。

总之,经济发展被认为是一个无冲突、无飞跃、无质变的过程,它所要求的仅止于创造适当的刺激、完善市场的机制和起动会自行运转的增长机器而已。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已。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遭遇着田难并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尽管发展经济学有上述的庸俗观点,但也有一些有益的成份。它所分析研究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其本身是有参考价值的。发展经济理论中对一些局部的、具体的问题的分析,并非都是谬误。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各个侧面如人口、工业、农业、贸易、财政。金融以及教育等等,作了相当细致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论点。

第5篇:经济发展学范文

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和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概括地说,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不发达状态向经济发达状态演化的条件和规律的科学,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科学依据。发展经济学的任务是:最切合实际地分析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本国或者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把握发展的趋势,指导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有关发展的政策,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在长期的过程中,成本最小、时间最短、最节约稀缺资源地完成从经济不发达到经济发达的过渡,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

首先,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条件和特殊国情,探索和研究如何开发、创造和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其次,发展经济学应当揭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第三,发展经济学还应当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为发展中国家选择经济发展道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各项重要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体系和分析方法

发展经济学作为研究发展中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演化过程的一般规律的经济科学,有其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首先,要概述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性质、结构和特点,经济发展的含义和衡量等等。其次,将分别考察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力资本、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分析这些因素的现状、开发和利用,以及变化规律,进而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三,重点分析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及其变动,分析其结构状态、变动规律和优先选择等,以便使经济发展协调有序。第四,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研究如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观念、国际环境和条件等),促进经济发展。第五,必须进一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演化规律,以及如何通过宏观调控使经济顺利发展。

整个发展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关系为:

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机体特征成长因素制度因素结构状态空间状态系统开放动态调控。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科学,它与其他经济科学有着共同的分析方法,但是作为研究一个广阔时空经济的科学,它又有自己特殊的分析方法。

首先,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短期经济运行上的平衡和经济运行结构的均衡和优化,而着重探讨经济系统长期的优化发展过程中各要素和结构的动态性组合、协调和演化,侧重于动态研究方法。

其次,发展经济学侧重于结构分析,经济发展是一个结构转换过程,各种经济结构的演变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因而,要把它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变量来考虑。

第三,发展经济学侧重于制度分析方法,更加关注发展的制度成本,传统制度对发展的制约,制度创新对增长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等问题。

第四,发展经济学运用非均衡、非平衡和均衡、平衡结合的分析方法,但侧重于非均衡和非平衡的方法,根据耗散结构原理,任何一个发展着的动态系统的内部结构是不均衡的,其演化过程也是不均衡的,正是这种不均衡和不平衡成为开放系统发展的活力。经济发展,就是经济机体内部各种结构从不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转化,又从均衡向不均衡状态变化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五,发展经济学还较多地运用经验、比较和模型分析方法。

三、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演变过程

发展经济学主流学派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60年代初),早期发展经济学家,比较注重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形成了结构主义的基本思路,强调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期),针对早期发展中国家“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发展经济学家更多地使用新古典主义分析方法,并扩大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运用。对发展的目标、计划与市场、农业问题、对外贸易问题、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在进行宏观分析的同时,更注重微观分析,建立了社会项目评估的理论框架,发展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更加接近对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分析。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发展经济学家开始注重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及人力资本的内生的经济增长去研究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发展问题,更多地考虑经济发展深层次的人的因素,文化、体制等背景,将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视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变量,从重新设计制度和进行制度改革和积累知识及技能入手寻求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探讨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问文秘站:题。

四、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和联系

发展经济学回答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问题。

经济发展,简言之,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经济发展包括以下内容:(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地增长;(2)居民生活环境,包括社会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3)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金、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4)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和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6)社会事业、环境和生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7)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适合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以及时、彻底的废除和更新,新的文化、新的价值观念能够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8)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经济增长则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有区别的,从概念的内涵上看,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的发展问题;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从学科角度看,经济发展所关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落 后状态向发达状态过渡的经济演变过程,而经济增长则侧重研究和反映某种成熟状态的经济进步的动态化问题。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又是紧密相联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将是不可能的。只要有发展,便必然有增长。

五、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1、农业企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一个拥有10亿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比重大,农业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已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发展经济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一个中间阶段,即传统农业向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转化的阶段,现代农业方式开始出现,但距离专业化、现代化的商品农业阶段(即农业现代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现阶段如何积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企业化是一条重要途径。

农业企业,是指使用一定劳动资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经济组织。

农业企业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即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在现有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从而聚集力量,装备和武装农业,即调整增量,扩大新经济增长点的生产规模,也调整存量,优化资源组合,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为农业提供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把传统的封闭性农业转变为现代的开放型农业的过程。

通过农业企业化,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改变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业商品化,并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脱贫致富,从而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规模化、企业化的农业生产,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增强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可能利用现代化的要素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改造,对经营方式进行改革,实现土地、劳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山、水、田等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达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实现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农艺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开辟一条通向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2、工业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

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一部分,工业化是推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从经济不发达到发达的最重要的动力,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工业化是必由之路。

发展经济学研究表明,工业发展是一个工业结构渐次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主导部门,主导部门通过一种效应(前向或后向联系),影响带动整个经济增长。主导产业的确定,一般应优先选择后向联系效应大的部门。因而,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准确判断不同地区所处的工业发展阶段,而且必须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等特征确定工业的主导部门。对于贫困落后地区而言,工业发展的程度还很低,工业基础也比较脆弱。所以,在工业主导部门的选择上,就应该根据不平衡的倾斜发展工业化战略和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把着力点放在后向联系效应大的最终需求型制造业上,首先重点发展占有比较优势的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从高梯度地区淘汰或外溢出来的产业,比如纺织、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皮革、建材及服装、运输设备等。在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时候,等到国内中间产品市场足够大时,再有条件地开展从事中间产品制造,直到最后发展基本材料部门,从而确立起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体系,实现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化。

3、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经济发展是工业化的同时城市化的过程,工业化以城市化为条件,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动力,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人口、市场、企业、基础设施在地理上的集中过程,即城市化过程,必然是劳动力由低收入和就业机会少的地区向高收入和就业机会多的地区迁移和流动,这是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方式之一,城市化是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

在经济发展的空间中,一个大中型企业的建立,一个城镇的形成,往往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极点,即发展极,并由此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实现现代化就主要是通过在该地区建立中心城市,并使之成为该地区的增长中心来实现。

经营城市就是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城市化的重要战略举措。经营城市是为了保证城市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具体的就是要明确本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确立城市的主导产业,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的扩张,改造城市环境,塑造城市个性,最终使城市达到可持续发展。

4、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当代人不以消耗甚至破坏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谋求发展,保持生物的多样性,资源可以得到永续利用,生态和环境适于居住、生活和工作。

发展经济学认为,对于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要注意防止出现“公地的悲剧”,要从根本上改变产值、数量和速度目标导向,并由物质资源投入推动的、经济结构失衡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效用质量和效益导向的由技术、资源和劳动合理组织推动的经济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方式,以谋求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经济发展学范文

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发展经济学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对发展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7

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二: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

摘要: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研究主题。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研究的愈来愈深。

关键词:新时期;发展经济学

一、新时期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新突破

(一)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水平都有了明显的增长,从全球来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国家与国家间的各项贸易数量和金额相比之前都有了大幅的增加。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开始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各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等国际性组织作用的逐渐凸显,发展中国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日益增强。经济发展的问题成为全球而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斯特里顿((Streeten,P)就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及早地从全球的视角去考虑各国之间政策的相互影响力,从而分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害同盟关系。从他的主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今时代,从全球范围去考虑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所必需的新视角。

(二)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出现新发展

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在借鉴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始从过去同类型的研究转向不同类型的对比研究。从哲学的角度上来分析,这就意味着发展经济学家放弃了对普遍理论的研究而关注个别理论研究,具体来说,就是开始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析或个别分析,从而改进了研究的范围和力度,加深了研究的深度。一般来说,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研究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地区的差异来分类,主要是依据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第二类是以地区的发展业绩来分类,参考因素主要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增长点等;最后一类是以地区的发展条件,这一种分类主要是考虑了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当地外部资源等。根据这种分组研究,不但对研究的范围有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在同一组内,也方便对各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促进了发展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更新。

二、结语

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研究主题。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研究的愈来愈深。因此,通过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危机及新发展趋势的分析,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又是通过这些分析,尤其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能更好地为发展经济理论的丰富发展奠定一定的方向依据。

参考文献

第7篇:经济发展学范文

(一)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水平都有了明显的增长,从全球来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国家与国家间的各项贸易数量和金额相比之前都有了大幅的增加。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开始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各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等国际性组织作用的逐渐凸显,发展中国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日益增强。经济发展的问题成为全球而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斯特里顿((Streeten,P)就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及早地从全球的视角去考虑各国之间政策的相互影响力,从而分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害同盟关系。从他的主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今时代,从全球范围去考虑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所必需的新视角。

(二)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出现新发展

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在借鉴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始从过去同类型的研究转向不同类型的对比研究。从哲学的角度上来分析,这就意味着发展经济学家放弃了对普遍理论的研究而关注个别理论研究,具体来说,就是开始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析或个别分析,从而改进了研究的范围和力度,加深了研究的深度。一般来说,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研究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地区的差异来分类,主要是依据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第二类是以地区的发展业绩来分类,参考因素主要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增长点等;最后一类是以地区的发展条件,这一种分类主要是考虑了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当地外部资源等。根据这种分组研究,不但对研究的范围有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在同一组内,也方便对各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促进了发展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更新。

二、结语

第8篇:经济发展学范文

论文摘要: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通过研究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观的背景,内涵和不足提出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及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发展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所热切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发展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发展为核心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不发达的困境。在发展经济学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新发展观。因此,对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模式向新模式转变,即经济发展不仅限于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追求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而所谓新发展观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观念体系,它涵盖了当展经济学家对于对发展问题的许多新认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的方式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对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的这一重要缺陷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它认为经济发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必须反对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索取。只有这样,发展才能持续下去;2.发展的目标应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它们最终是要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新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认为发展过程必须是公民真正参与的过程,是本着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则稳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所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逐步充分实现;3、对发展的机制和手段做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新发展观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极不充分,因而,政府和市场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理论上讲这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纠正,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司法成本通常超过了调节争端的预期收入。由此,新发展观另辟蹊径,提出了配置资源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只有实现国家、市场与社区三者的互补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新发展观的产生不仅昭示着发展理论的研究正在向更大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新发展理论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为发展目标的泛化。汲取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惟一发展目标的教训,新发展观把经济增长、分配公正、政治民主、环境保护、人的自由实现等等都纳为发展的目标,虽然面面俱到,却不免使人无所适从。面面俱到的发展目标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各个发展目标并不完全具有相容性,各目标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这方面很大程度上被新发展观所忽视;其次是缺乏对不确定性发展的关注。新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基本上都属于确定性发展和随机性发展——尤其是确定性发展,这种对人类发展理性的过分推崇,难免会造成发展的某种迷失;最后为发展的视野狭窄。当今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国的发展都不可能再是国别范围内的封闭式行为。然而新发展观的发展视野基本上局限于民族国家的界限之内。超国别范围的共同体、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新发展观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更缺乏建设性的理论体系建构。

2在新发展观模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笔者认为,当展经济学家植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通过系统反思传统发展理论的优点和不足,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新认知。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及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

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都依赖或取决于科技进步。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政府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正副总统任正副主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二战后的50年中,美国生产率增长的1/3应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就亚洲来讲,日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1959~1979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854项,居世界第一位。因而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2)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从美国等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看,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这是使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措施。而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其开发和投资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将农村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出来,并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引导,进而实现工业现代化。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我国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进行发展管理来弥补以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应主要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西方国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从产业合理化入手,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则可能实现经济集约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因此,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却造成矿产资源和能源日趋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后果。据统计,2003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实现GDP却仅占世界的4%,并使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陕西省在石油和煤炭等能源开发上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付出了沉重代价。因而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6)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

综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甚至效_果会适得其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立刻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选择集约化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扩大要素投入,更具有客观现实性。当然,在投入时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程度,逐渐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为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型转化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7)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我们所谓的体质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发展经济学研究体制应把体制作为发展的因素。构造合理的经济运行模式,实际上是寻找一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机制。以发展为纲来研究体制问题,使体制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如何,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参考文献

[1]常修泽.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理论参考,2004.

[2]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

[3]李国.自主创新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05,(4).

第9篇:经济发展学范文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学科定位;中国公共经济学;发展前景

Abstract:This paper is to the current public economic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paper analyzed some problems and described. it analysi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economics in China. To the government as the center of the economic problems of public policy, public,it will become the new period of the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of gravity and hub in china.

KEY WORDS:Public Economics;Subject Oientation;Cinese Public Eonomics;Development Pospect

一、前言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公共经济学源于早期的公共财政学,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20世纪50年代,萨缪尔森[1]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以及马斯格雷夫[2]的《公共财政学理论:公共经济研究》的相继发表和出版,标志着公共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虽然公共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有50年,但真正被中国人所认识和了解则不过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因此,本文试图就当前公共经济学认知领域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来分析公共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手段

公共经济学是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应该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8]。

要准确地认识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首先需要对公共部门作出科学的界定。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 (NG0)和非营利机构(NP0)。公共部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清晰地界定公共部门应该主要从事哪些经济活动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组织和实施;二是尽可能地把握和预测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各种结果;三是对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科学、公正地进行评估[9]。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科学,要分析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首先需要掌握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与研究方法具有最紧密联系的三种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

实际上,这三种哲学基础在经济研究方法中是不应该哲学基础的应用上会有所侧重。因此,在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当中,我们应该从这三种哲学基础中汲取营养,依据要分析的不同问题而有重点地选择。

我们知道,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寻找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规范分析则强调价值判断,对经济现象按某一目的或方向进行论证和说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有机结合。公共经济学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引入到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之中,将公共部门模拟成市场经济中追逐效益最大化的利益主体,运用实证分析手段研究公共部门的活动领域和公共收入与支出的经济影响,揭示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运用规范分析手段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评价可供选择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的效果[10]。

成本--收益分析法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应该是公共经济学中所运用的特有的分析手段和方法。用"成本--收益"方法来分析研究经济活动的效果,在微观经济领域使用得比较多,在公共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公共部门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同样需要有效率地使用资源,因此也要运用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一项经济政策对社会产生的收益和社会为此而付出的代价。

此外,诸如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博弈论方法等,也可以在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公共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中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将为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开辟出全新的视野。

三、公共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在中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人所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以专门研究市场与政府关系、界定政府职责和规范政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经济学理论在中国迅速流行起来,"公共经济学"的译著和著作陆续出版。较早出现的成果主要有:阿特金森和斯蒂格里茨合著的《公共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等。2000年以后,研究公共经济学有关理论的论文、著作以及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樊勇明主编的《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黄恒学主编的《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另外,2007年"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在北京宣告成立,而且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于2007年开始编辑出版《公共经济评论》。通过理论界、教育界的传播,与公共经济学有关的词语,如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机构、公共财政等,在各种报刊文献中随处可见,成为继"市场经济"、"法制经济"等词语之后,在新闻媒体中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汇[11]。

尽管如此,与国外相比,中国公共经济学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尚处于"前公共经济学"时代。这主要体现在:第一,以公共产品的供求及其经济效应为主线构建框架体系。第二,公共收入研究方面,比较注重某种收入。第三,对公共支出的研究还处于标准公共经济研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第四,有的著作虽然冠名为"公共经济学",但其研究内容、方法等仍限于传统财政学的范围和方法。

四、公共经济学在中国的前景展望

公共经济学在中国方兴未艾,随着中国政府职能公共化趋势的日益显著,公共经济理论在中国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的转型为公共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与此同时,在学习吸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与分析,逐步提炼、总结基于中国体制背景的公共经济理论,是中国公共经济学的唯一出路。

虽然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公共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也并非一路平坦。

首先,西方公共经济学研究本身还处于发展当中,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论,因此借鉴西方理论,需要中国学者的甄别与创新。

其次,中国的经济学也处于发展当中,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研究中国公共经济问题,还面临许多知识储备因素的制约。

最后,进行公共经济研究,还面临着实证数据匮乏、统计制度不健全、政府行为不透明等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中国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Paul A Samuelson.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01.36,No.4.(Nov.,1954),pp.387-389.

[2] Musgrave.R九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McGraw-Imll[J].New York.1959.

[3]华民.公共经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彼德・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M].郭庆旺、刘立群,杨越译.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

[5]洪银兴,刘建平.公共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