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健医学与研究范文

保健医学与研究精选(九篇)

保健医学与研究

第1篇:保健医学与研究范文

【关键词】婚前医学护理保健;现状;思考研究

作者:李珍玉,赵冰,朴冬玉

【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74-01

为确保婚前双方是否有存在生育疾病和影响婚姻的疾病,婚前医学是非常必要的。婚前护理保健是妇幼保健卫生的一部分,在医学及优生的角度,婚前检查对婚后家庭是否幸福美满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对优生优育十分受益,下一代的体质得到提高[1]。为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婚前医学保健的工作现状,现将2010年-2012年期间在保健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及疾病查出率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0年-2012年期间,在保健院进行婚前检查的未婚男女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1.2方法

将2010年-2012年期间的婚检人群作为整体样本,以整体抽样以及分类统计的两种方法,对本组样本检出疾病情况实施分类统计。

2结果

2.1婚前检查情况

2010年-2012年保健院婚前检查率平均保持在97.33%左右。自2003年新婚姻登记法的实施,强制婚检制度被取消,婚检率急速下降,这对未来婚姻及下一代的问题存在很大的隐患,保健院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优生优育率,保健院采取实施非强制性的免费婚检,使这一现象得到有效改善[2]。具体内容详见表1.

3讨论

第2篇:保健医学与研究范文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战略部署在卫生与健康领域进一步细化,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科技创新放在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特制定《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工作基础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在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保障健康作用不断增强。

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在干细胞、基因组测序、疫苗设计、结构生物学、肿瘤免疫治疗等国际生物前沿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在疾病作用机制、新靶点发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疾病防控领域,制定并推广了艾滋病、肝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150余项疾病的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防控策略;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重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完善了出生缺陷防控适宜技术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病原检测和监测体系,对未知病原体的鉴定和确诊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入境人员中首次检测出输入性黄热病、裂谷热病例,并进行基因组测序。在新药创制领域,药物大品种改造研究成效显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体系不断完善,药物临床前评价、新型疫苗和抗体制备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小分子靶向治疗、新型抗体、肿瘤免疫治疗等214个前沿创新产品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埃克替尼、西达本胺、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戊肝疫苗等24个I类创新药物获批生产,伊马替尼、替加环素等50多个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了国产化。在医疗器械领域,脑起搏器、骨科机器人、组织工程皮肤、128排CT、3.0T磁共振、PET-CT、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等一批关键生物医用材料和先进医疗设备开始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在预防康复领域,环境与健康、健康风险因素干预、健康科普等研究不断深入,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初见成效,康复辅具研究和开发取得进展。在中医药现代化领域,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内涵的科学认识不断深入,中医防治重大疾病水平不断提升,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麝香、沉香、肉苁蓉等一批名贵中药材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一批临床价值大、市场价值高的中药大品种得到二次开发,中药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在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了11个疾病领域的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部级转化医学中心,初步构建了多个疾病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

(二)战略需求

1.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科技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加重,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等传染病威胁仍不容忽视,新发突发传染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等疾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对出生缺陷防控带来新压力,医疗资源瓶颈问题更加凸显。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原动力,要为解决卫生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引领健康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

健康产业是保障卫生与健康的重要基础条件。健康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条长、增长空间大,是最具开发价值和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是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在技术驱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影响下,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以科技为引领,大力发展健康科技产业群和服务新业态,对于打造未来竞争优势,抢占新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推动供给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健康中国至关重要。

3.推进科技强国建设迫切需要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创新突破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战略布局中,继续将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作为重点优先领域进行布局,不断强化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公共财政投入,并陆续推出脑科学、精准医学、抗癌登月等计划,医学科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很多重大疾病、难治性疾病防控呈现革命性突破的端倪,系统化集成、多要素协同、规模化组织成为引领全球医学科技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稳定、可持续性投入缺乏,医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够,科研成果与疾病防治实践之间存在两张皮问题,科技创新质量和水平仍需提高,原创性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缺乏,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学科领域研究薄弱,重大慢病及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有待提高,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能力不强,由疾病诊疗向提升健康的战略转变亟待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医疗器械等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薄弱,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推进不够,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引领全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在健康领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高疗效、保障健康、惠及民生为目标,着力构建体现中国特色和领域特点的协同高效科技创新体系,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技术突破,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供给质量,为建设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发展健康产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攻克一批前沿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在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攻克重大疑难疾病防控难题。

需求导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民生保障需求,突出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简便、价廉、优效、安全的卫生与健康技术及产品,强化健康保障能力,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引领全民健康水平提升。

开放整合。强化医研企各主体研究力量协同创新,加强创新网络建设,推动科研数据、科技资源、实验设施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开放创新,推动卫生与健康科技国际交流合作。

机制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导向机制,以新机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创新活力更强、临床转化效率更高、产业化与普惠化更紧密衔接的创新体系。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部分重点领域的基础前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控技术获得重要突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明显改善,健康保障模式转型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具体目标

1.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在精准医学、再生医学、协同医疗、智慧医疗、整合医学等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

2.创新基地平台不断完善

在明确定位、分类整合的基础上,优化布局卫生与健康领域研发基地和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统筹布局国家医学大数据及样本资源库等平台基地,建成覆盖100万健康人群和10个重点疾病的大型人群队列,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医学科技辅助创新平台、中医药科技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动部门和地方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的建设。

3.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及优势企业等转化主体的作用,针对重大疾病和重大健康问题形成100项左右诊疗规范、技术标准、临床路径和防控策略,构建系统化、机制化的普及推广网络,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实施一批适宜技术示范项目,面向基层推广应用100-150项新技术,开展医学成果转移转化培训30-50万人次。

4.支撑健康产业发展

突破新药发现、高端医疗器械、个性化健康干预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制20-30种创新药物,开发一批新型医疗器械、康复辅具、可穿戴设备、生物医用材料等健康产品,形成20-3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品牌企业集群,引领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体系,推动新型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四、重点任务

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改革总体部署,通过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与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实施,加强基础研究和医学前沿技术研究,组织重大疾病防治、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和健康风险控制技术研发,研制新型药物和医疗器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卫生与健康科技保障示范。

(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聚焦个体发育、衰老调控、免疫、代谢、脑科学、环境与健康、心理健康、人体微生态、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中医药等方面的关键医学问题,加强部署基础研究,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基础。

专栏1:应用基础研究

1.个体发育基础研究。围绕胚胎-胎儿-儿童个体发育分化的重要阶段,研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以及常见出生缺陷疾病的遗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等。

2.衰老调控机制研究。研究衰老过程中的营养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衰老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找器官衰老的新靶标,开展生殖系统衰老与调控研究,提出延缓衰老过程的新策略。

3.医学免疫学研究。研究免疫细胞分化发育与功能调控机制,免疫识别、免疫记忆的分子机理和本质特征,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相关的急慢性炎症的免疫学基础。

4.人体代谢基础研究。研究人体代谢功能稳态维持及失调机制,重点关注疾病代谢模型建立、人体代谢组学研究、糖脂代谢异常调控、消化道内分泌功能调节、营养与代谢、微量元素的作用及稳态调节等研究。

5.脑认知与相关脑疾病研究。开展感知觉、学习和记忆、注意和抉择、意识和语言等脑认知功能研究,发现幼年期发育性脑疾病、中青年期精神类疾病、老年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异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开发神经活动检查、操控、基因调控以及功能成像等新技术。

6.环境与健康相关基础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大气污染、高寒缺氧等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

7.心理健康相关基础研究。针对环境、基因、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临床诊疗改进、认知康复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为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个体化干预等提供理论依据。

8.人体微生态研究。结合现代生命组学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中华民族典型人群的健康与疾病微生物组标准数据库和菌种库,开展微生态菌群对免疫、代谢等系统的作用以及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9.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开展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规模化培养等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控性为导向实现组织与器官再生,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10.中医药基础研究。以中医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多学科高新技术,开展脏腑经络理论、证候与辨证论治、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单方或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中医康复养生理论等研究,阐释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其生物学基础,阐明其系统思维模式,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

11.运动与健康基础研究。开展运动对各器官结构、代谢、功能的影响以及相关疾病防治基础研究,探索力、声、光、电、磁等刺激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开展运动对中青年抑郁症的防治基础研究以及运动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研究。

(二)推动前沿技术创新

把握生物、信息、工程等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加快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攻克一批急需突破的先进临床诊治关键技术。重点部署生命组学、基因操作、精准医学、医学人工智能、疾病早期发现、新型检测与成像、生物治疗、微创治疗等前沿及共性技术研发,提升我国医学前沿领域原创水平,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加快前沿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

专栏2:前沿技术创新

1.生命组学技术。基于生命组学技术发展新型疾病诊治技术与产品,重点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和其他分子诊断技术,建立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数据库,发现可用于疾病诊断、预测、预警和疗效评价的标志物。

2.基因操作技术。开展基因编辑及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探索新技术在模拟人类疾病、异种器官移植、提高细胞对病毒的免疫力、赋予细胞抗癌能力、加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进程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3.精准医学技术。建立百万健康人群和重点疾病人群的前瞻队列,建立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究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精准医疗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靶向药物治疗、靶向外科手术、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解决方案和支撑技术。

4.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医学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研究,开发集中式智能和分布式智能等多种技术方案,重点支持机器智能辅助个性化诊断、精准治疗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康复和照看等研究,支撑智慧医疗发展。

5.新型检测与成像技术。开展高分辨医学成像、功能与分子影像、无创生化指标检测等技术研究,发展生物标志物高灵敏检测、液体活检、即时检测、病理组织快速分析、全自动快速病原微生物鉴定、传染病溯源鉴定等技术,加快检测与成像技术突破。

6.疾病早期发现技术。加强慢病筛查预警技术及传染病溯源鉴定技术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7.生物治疗技术。加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生物治疗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创新治疗技术,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8.微创/无创治疗技术。运用影像技术与设备、机器人以及微创手术器械、分子靶向外科术中导航等创新成果,开展介入治疗、内窥镜辅助治疗、新型物理治疗、肿瘤切缘识别等研究,减轻患者痛苦、减小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9.康复辅助技术。研究功能障碍患者运动、行为、生理与心理特征,突破康复辅具普适与个性化适配技术、运动意图识别、感知增强与控制、神经-机器接口等关键技术,探索康复训练模式与效果评估方法,研发新型肢体康复机器人、虚拟康复训练系统等产品。

(三)提升疾病防控水平

聚焦威胁国民健康的疾病,加强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医疗新技术转化应用于临床,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优化疾病防控策略,显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

专栏3:疾病防控研究

1.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神经精神疾病和肾脏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慢病,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颈问题,研发30-50项先进诊疗技术和50-80项基层适宜技术,建立10-20个区域重大慢病临床大数据中心和流行病学监测大数据中心,建成包括至少300家市级医院和800家县级医院的覆盖全国、运行高效的研究协作网络,有效控制重大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2.重要传染病防控研究。继续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聚焦降低三病两率和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的科技瓶颈问题,以创新性的技术、方法、策略、产品为主要攻关方向,着力发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者向肝癌转归的新技术和新策略,进一步发展适合我国人群的艾滋病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预防与干预技术,着力开发肺结核的实验室诊断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实现突破。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网络体系建设,形成聚焦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平台和基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国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水平。加强细菌耐药风险评估、新型抗生素及替代品、疫苗、临床耐药菌感染诊断、治疗与控制等相关技术和产品研究。

3.常见多发病防控研究。围绕消化系统疾病、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眼耳鼻喉疾病、口腔疾病、皮肤病、地方病和职业病、妇儿疾病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等常见多发病,突破一批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筛选80-100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适宜技术,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提高常见多发病防控水平。

4.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针对我国出生缺陷防控、不孕不育和避孕节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覆盖全国的育龄人口和出生人口队列,建立覆盖全国的生物信息和样本资源库,研发4-5种避孕节育、防治不孕不育的适宜技术,7-8种新产品及标准规范,保障育龄人口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研究。研发包虫病疫苗、防治药品与检测试剂,开展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系统评价。加速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监测预警、快速诊断等技术和防治药品研究,研制消除血吸虫病技术规范。研究疟疾病例追踪溯源、检测筛查、媒介和药物抗性监测以及输入性传染源传播风险评估等技术。开展碘缺乏、水源性高碘危害、地方性氟(砷)中毒等地方病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适宜的防治技术,建立防治技术转化示范点并逐步推广应用。

6.重要疾病流行病学研究。针对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罕见病,开展规范的流行病学研究,结合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以及重点疾病大型队列的建立,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的疾病谱变化情况,为发病机制、疾病防治等研究提供证据。

7.临床医学检验标准研究。开展我国各年龄段人群生理指标标准值研究,制定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相关检验医学实用准则,推动临床检验金标准的建立和标准物质的研制以及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订实施。

8.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选择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病毒性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精神心理与心身疾病等疾病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临床评价、疗效机制等研究,形成诊疗指南,切实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服务能力。

(四)保障重点人群健康

围绕儿童、青少年、妇女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加强常见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营养、儿童疾病预防技术和健康评价工具、妇女重点疾病防治技术和保健服务模式、老年健康评估、老年共病、伤害防治及综合防治技术、智能康复技术与产品等研究。

专栏4:重点人群健康保障

1.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研究发育源性疾病、罕见病、生长发育不平衡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及其成年疾病早发风险的影响,加快研发营养缺乏与过剩的干预技术,开发儿童青少年体格、机能、素质、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维度发育量表及共享应用的适宜技术。

2.妇女健康。围绕女性恶性肿瘤、生殖系统感染、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妇女重点疾病开展早期预警及干预技术研究,建立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探索更年期等妇女特殊时期的新型保健服务模式。

3.老年健康。开展大型队列研究,判定与预测老年健康的指标、标准与方法,研发可穿戴老年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探索老年综合征和共病的发病过程与规律,研发综合防治适宜技术、指南和规范,构建老年健康管理网络。

4.残障人群健康。重点开展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认知康复、中医康复等技术研究,开发功能代偿、生活辅助、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具产品,实施互联网+科技助残行动。

(五)开发医药健康产品

加快临床急需药物研发,开发创新药物,强化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推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减少进口依赖,降低医疗成本;开发健康监测产品,实现个体化健康干预和持续改进。

专栏5:医药健康产品

1.药物研发。继续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研制完成30个左右创新性强、防治重大疾病、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针对重大疾病防治或突发疫情等用药需求,研制完成20-30个临床急需和具有市场潜力的重大品种,并切实解决产业化技术瓶颈问题;推动自主创新药物和高端制剂在发达国家完成临床试验或药品注册;依托重大品种研制,突破制约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新药创制的科技制高点;提升已建核心平台的服务水平、辐射带动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申请/授权专利1000项以上,持续推进专项品种和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化水平。

2.医疗器械研发。重点突破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重点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新型植入装置、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技术与产品、家庭医疗监测和健康装备、可穿戴设备、中医医疗器械、基层适宜的诊疗设备、移动医疗等产品。推动适宜、高性价比通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协同推进医疗器械技术及装备升级,完善设备标准体系,加强医疗器械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应用。

3.康复辅具研发。重点发展老年人护理照料、残疾人生活、教育和就业辅助、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领域的产品,加快人机智能交互、照护机器人、3D打印、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康复辅具中的集成应用。

4.健康监测产品研发。基于可穿戴设备和移动通信等获取的健康相关数据,构建以不同人群健康状况为基础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产品。

5.医药健康产品评价研究。开展健康产品应用、疾病防治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功能评价与性能测评方法研究,科学、安全、有效地引导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逐步建立相关评价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完善技术管理和市场管理;建立健康与疾病防治技术的质量保证技术平台,开展卫生与健康领域创新技术应用的质量保证技术研究。

(六)发展新型健康服务技术

加强整合医学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重点发展个性化健康服务、协同医疗、智慧医疗、医学应急救援等新型健康服务技术,创新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专栏6:新型健康服务技术

1.整合医学研究。整合临床各学科力量,打破学科壁垒,建立来自临床各科室、中医与西医等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诊疗团队,实现多学科协作、整体优化的诊疗模式;加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推进慢病健康教育、风险评估、高危人群早诊早治,推动晚期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早期健康促进模式;利用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整合相关专业和相应学科的研究成果,绘制重大慢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图谱,明确影响慢病防控的关键环节,开发重大慢病防控的集成策略,实现对重大慢病的全因素、全过程、全人群的综合管理;开展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疾病预警研究,提供连续性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推动医疗健康一体化服务发展。

2.个性化健康服务技术研究。建立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个体的连续性疾病管理模式,提供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及时有效的个性化健康评价、疾病预警以及主动式干预,强化健康促进。

3.协同医疗技术研究。研究互联网医疗、疾病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协同医疗相关技术,推进数字化医疗和移动医疗的发展,研究建立疾病评估及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以均等化为方向的协同医疗服务发展;加强不同地区间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和远程医疗网络的整合,开展区域化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和远程医疗网络研究,构建覆盖全国的慢病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4.智慧医疗技术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医疗健康与大数据分析的紧密融合,推动健康风险和疾病预警、预测、诊断、治疗与康复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发展,发展自动诊断、临床决策、手术规划、智能康复、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新模式,推动以智慧化为方向的智慧医疗服务发展。

5.医学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开展新型重症监护和战创伤救治等技术研究,集成多学科急救技术,建立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体系,优化医学应急救援链,提高我国应对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公共安全事件、放射性污染、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武装冲突等突发事件的医学应急处置能力和创伤救治水平,推动以高效救治为方向的医学应急救援服务发展。

(七)强化健康风险因素控制

以增进健康为导向,推动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提升为中心转变,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加强健康危险因素、科学健身、环境与健康等研究,重点开发健康促进、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保障、生物安全保障等技术,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制定和优化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提高健康水平。

专栏7:健康风险因素控制

1.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健康研究。系统加强吸烟、饮酒、营养、睡眠、心理、微生态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健康干预方案,使健康风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和发生率。

2.环境与健康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索气象环境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研发毒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3.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推进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探索早期职业健康损害和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开展尘肺病、职业肿瘤等重点职业病的致病机制、早期诊断、临床诊疗及健康监护关键技术研究,加强职业病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价和职业病危险因素控制和消减关键技术研究,研发重点职业病的工程防治、防护用品及快速检测等技术装备,开展职业健康损害的疾病负担研究。

4.健康促进关键技术研究。以定量监测、精准干预为方向,围绕健康状态辨识、健康风险预警、健康自主干预等环节,重点攻克无创检测、穿戴式监测、生物传感、健康物联网、健康风险因素干预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建设,构建健康大数据云平台,研发数字化、个性化的行为/心理干预、能量/营养平衡、功能代偿/增进等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加快主动健康关键技术突破和健康管理服务研究。

5.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研究。开展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机制及传播规律、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等基础研究,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监测评估、过程控制等技术研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研究,加强食品药品标准研制,建设食品药品安全防控技术体系,通过转化、应用、集成研究,针对食品加工和药品生产过程安全控制、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保障、网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从产业发展和监管支撑两个维度研究提出食品药品安全解决方案,提升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6.生物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开展生物威胁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检测溯源、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生物安全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开展动物模型创制及动物实验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发,建立生物安全相关的信息和实体资源库,构建高度整合的国家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推进互联网+卫生检疫,建立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智能监测预警、精准检疫的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分布合理、地域覆盖全面的现场、区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生物安全防护级别高的口岸智能监测平台,切实防止国际重大烈性传染病传入我国。

7.科学健身研究。开展全民健身技术规范研究,建立健身物联网并开展示范推广研究,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系统支撑平台及相关技术研究,研制穿戴式等新型运动训练及大众健身器材,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健身技术方法研究。

(八)推动科学技术普及

加强公众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的科学研究和系统筛选,从源头保证科普知识的前沿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探索科技传播与创意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促进新媒体技术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应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掌握健康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专栏8:科学技术普及

1.科普能力建设。加强健康科普基地建设,建立健康科普信息化平台,促进现代融媒体技术在健康普及传播领域的应用,探索科技传播与创意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加强科普团队建设,形成权威专家领衔、凝聚专业技术骨干和广大志愿者的品牌科普团队。

2.科普资源开发。加快建立面向公众的健康知识和技术筛选评价体系,研究筛选一批适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的科普资源,重点加强慢性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控、医疗急救、食品药品安全、中医药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科普,以及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科普资源开发。

3.科普宣传行动。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机制建设,丰富和完善科普宣传载体,继续实施公众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在充分利用好影视、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同时,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发展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办好科技大讲堂,拓展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科学权威地促进健康知识普及。

(九)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传承创新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健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中医治未病技术与服务体系,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医药疗效水平和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贡献率。

专栏9:中医药现代化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多学科协同创新,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古籍文献整理挖掘与数字化和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平台等,加强对中青年名中医的培养,提高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

2.中医药健康服务。围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开展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中医药仪器与装备研发等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完善治未病理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方法、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完善重大疾病风险状态识别和风险预警模型,提高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康复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仪器与装备研发,加快技术标准制定,构建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化发展。

3.中药资源保障与价值提升。针对中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突出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创制及集成示范应用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及种质资源保护、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养殖、中药炮制及配方颗粒质量保证、中药循环利用和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利用研究,形成以中药资源为核心的大品种、大产业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

4.中药研发技术和产品开发。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中药新药发现及评价技术研究、中药制剂临床标准化、中药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药新药创制及中药大健康产品开发、中药及中药材大品种深度开发研究、减少抗生素应用及中药替代研究、中药高端制剂研究和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5.中医药标准化。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医疗服务与设备标准、中药标准、针灸标准以及中医临床技术标准应用评价研究等,建立系统完善、适应发展需求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提高中医临床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保障中医医疗安全与质量,充分发挥中医标准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把握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学标准制定中的主导权与话语权。

6.中医药国际化。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实施规范、国际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研究证据循证评价等研究,结合国际医药合作重点需求并综合考虑科技合作总体布局,推动中医药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推动中药的国际化注册,进入欧美医药市场,促进中医药服务和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主流市场。

7.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开展民族医药传承保护与理论研究、民族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民族药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提升研究和民族药新药研究及健康产品开发,提高民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与临床服务能力,保障民族药资源与生态安全,提升民族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十)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和能力建设

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统筹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研发基地和平台建设,强化医学研究领军人才及专业人才培养,整体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1.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系统组织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打造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专栏10: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加强建设,合理布局。结合我国疾病谱,在目前已经部署的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妇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和老年疾病共11个疾病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感染性疾病、儿童健康与疾病、出生缺陷与罕见病、骨科与运动康复、眼耳鼻喉疾病、免疫与皮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职业病、地方病、影像医学、医学检验、医学营养、急危重症、麻醉医学、病理诊断、放射与治疗等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试点建设一批中医类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根据疾病防控的实际需求,原则上各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建设1-3家中心,重大疾病领域建设3-5家中心。在新建中心的布局上注重不同区域的平衡,探索推进省部共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引导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中心建立分中心。鼓励各地方建设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整合资源,加强攻关。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应用为导向,有效整合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优势力量,集成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打造覆盖主要疾病领域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覆盖全国的协同创新网络,重点开展大规模临床循证研究、创新性转化应用研究、规模化应用推广研究及持续性防控战略研究等四类研究。开展20-30项万人以上规模的疾病人群队列研究,开发50-80项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不少于15项国际水平的临床实践指南。

3.医研企协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依托协同创新网络,促进医研企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医药产品开发和临床评价研究,助力健康产业的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医药产品普及普惠,重点开展50-80项医药产品的开发和临床评价研究,助力摆脱高端药品和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

4.普及推广,提升基层水平。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创新网络,紧密围绕广大基层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先进适宜技术推广,加强实时远程会诊和指导等网络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统筹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建设

结合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科研条件保障不同需求,统筹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大数据和临床样本资源库研究平台等创新基地平台的建设。

专栏11:创新基地平台建设

1.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以建设医学科技强国为目标,聚焦医学科技发展最前沿,推进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建设,重点开展引领性原创研究、共性技术或核心技术研发和联合攻关,加强面向以基因技术、脑科学、人体微生态、医学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健康前沿领域和引领产业变革技术的研究,催生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支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2.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重大疾病防控需求和健康产业发展需要,新建一批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高端产品研发,为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技术产品、培育健康产业提供坚实的支撑基础。

3.转化医学中心。推动并完成已建成国家转化医学中心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构建一批转化医学研究综合性平台,开展疾病发生发展、创新药物、先进诊疗技术等转化研究,显著提升转化医学研究质量和效益。

4.卫生与健康大数据和临床样本资源库研究平台。研发系列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平台,解析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分子特征;整合现有医疗信息资源,建立统一、协调的医疗信息系统,构建医疗健康大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共享平台,形成全国联通、信息共享的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建立记录生命全程的国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基于疾病临床大数据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就医模式向智慧医疗的方向发展;通过健康数据采集、健康状态评价和疾病预警干预,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疾病模式分析及健康辨识系统,对健康大数据进行多层面整合分析,支撑疾病预防、临床诊治及健康管理策略优化。建立从疾病发生、发展、诊治、转归到预后的全国联动、开放共享的重大疾病防治大型临床样本资源库平台,推动临床样本资源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实现医学研究资源整合,为疾病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药研发与评价提供支撑。

5.医学科技辅助创新平台。围绕制约我国卫生与健康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行业重点实验室、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人类遗传资源库、药物中试化基地、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基地等重点协同创新科技平台,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同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深度合作,在基础学科、疾病防治、前沿技术或核心技术方面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区域开展医学科技改革,推动形成若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性改革创新平台。

6.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平台。统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搭建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加快前沿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健康产业集群发展。

7.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平台。依托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专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卫生健康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平台,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战略研究,强化战略论证、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打造卫生健康高端智库,为卫生健康领域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8.加强医学科研院所能力建设。组织实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在国家医学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集成转化应用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着力强化卫生与健康领域人才培养

加强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重点培养领军人才和医学研究专业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攻关创新主体。

专栏12:培养领军人才和团队

1.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对医学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支持聘请高端人才、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持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领军人才,培养世界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培养医学研究专业人才。加强科研设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质量控制、病例随访等临床研究专业人才的规范化培训,建立集中培训、统一考核、资质评价的培养模式,提高临床医学研究人员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协同作战,提升临床研究效率与质量。

(十一)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重点开展适宜技术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中医治未病、创新医疗器械、食品安全、科学健身等科技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医研企等各方面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积极性,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打造信息化、专业化的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产业化。

专栏13:成果转移转化

1.临床评价研究与卫生技术评估。依据循证医学理念,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构建临床评价体系,系统加强对已有临床治疗方案、药品、医疗器械以及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疗法等进行方法学、疗效学、经济学、疾病预后等评价研究。支持研究建立卫生技术评估体系和机制,重点支持开展高质量卫生技术评估100项,研究建立卫生技术评估在卫生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机制,促进卫生技术评估服务于卫生政策制定。

2.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示范基地,开展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诊断试剂、高端医疗装备以及医疗健康大数据等技术与产品的临床试验、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等,建设一支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队伍,开展医学成果转移转化培训30-50万人次,直接受益人群超过5亿人。

3.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围绕常见病防治,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平台的作用,建设若干个部级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和转移转化机构,建立国家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目录,遴选实施一批技术可靠、适宜性强、能够提高基层诊疗能力的推广示范项目,面向基层推广应用100-150项创新技术,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4.互联网+医疗健康科技示范。利用移动诊疗技术、健康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可穿戴信息采集终端,加快推进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诊疗、医养结合、个性化健康保障、中医治未病等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建立医患直接沟通、诊断、干预的网络创新平台并开展多元化医疗服务模式示范,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构建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个体的闭环持续性疾病管理模式。

5.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继续组织实施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在国产医疗器械创新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以三甲医院的引领性示范和基层医院的规模化应用为引导,组织开展临床效果评价研究并进行试点示范应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惠及千家万户。

6.食品安全科技示范。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科技示范,通过转化、应用、集成研究,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应急保障、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从产业发展和监管支撑两个维度提出食品安全解决方案,同时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发挥科技成果在服务产业发展和支撑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重要作用。

7.科学健身示范。积极推进科学健身示范工程,紧密结合大众科学健身需求,通过转化应用先进技术和成果,从体质检测与评价、开具运动处方、进行健身指导、跟踪体质研究等各环节开展综合示范,发挥体育科技成果在科学健身和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8.健康科技扶贫行动。加大科技扶贫开发力度,引导医药卫生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合理下沉,引进适合贫困地区的基层适宜技术,建立科技示范网络,组织开展科技推广和培训。针对地方病、特殊人群疾病等地区性重点疾病,在全国遴选100个县级行政区,推广一批基层适宜技术,建设3-5个健康科技扶贫示范区。

9.康复辅具应用示范。以促进康复辅具科技成果转化及共享应用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构建互联网+康复辅具的服务模式,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福利机构开展示范应用,实现康复辅具服务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使创新资源和要素得到有效汇聚和深度合作。

(十二)构建国际合作网络

充分利用医学科技公益性特点,针对重大疾病、公共卫生、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开放共享的理念,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优势,以联合研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展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在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推动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大科学工程论证与实施,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成效等方面取得突破。

专栏14:国际合作网络

1.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将医学科技合作和共同创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联系纽带和驱动力,通过与沿线国家共建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共同开展临床研究、强化传染病防控合作等方式,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技术共享和共同创新。

2.国际多边合作。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及全球基金会在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和重大科研项目,与全球共享医学科技发展的经验、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研究资源,提升我国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共享全球健康科技福祉。

3.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按照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国际领先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在基础理论探索、前沿技术开发、重大疾病防控、新药、医疗器械创制及遏制抗生素耐药等领域,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的研究水平向国际领跑的方向发展。

4.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研究机构,重点加强在传染病防控、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医药传播以及临床诊疗服务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健康。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部门协同机制建设

深化科卫协同机制落实,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科技、卫生、产业、监管、人才、财政、税收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监管政策研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协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加强省部合作,深化军民融合,促进我国医学科技高质高效发展。建立与部门地方重大工程、新兴产业密切衔接的工作机制,联合部署创新示范试点。

(二)推进科技管理改革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等职能,优化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符合医学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加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发挥省市县等各级机构科学技术推广和普及的作用,探索科技惠民新思路,促进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加快推进民生科技成果运用。

(三)构建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前沿性、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研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创业投资。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卫生与健康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推动竞争性支持和持续性投入相结合。

(四)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卫生与健康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和基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尖子人才和培育青年英才,注重加强对高级研究技术人才及交叉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化科技管理队伍。发挥医疗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完善卫生与健康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临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人员建立分类评价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五)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

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同发展,引导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做好与规划发展目标的衔接和重点任务的分解与落实。

第3篇:保健医学与研究范文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1.001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1-0001-02

中医预防保健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是指在固定场所由专业人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相关技术、手法、产品及知识等,以满足服务对象保养身心、改善体质、预防疾病、辅助治病和促进康复的需求。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在规范我国预防保健服务市场、提高预防保健服务水平、促进中医预防保健学术发展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现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相关标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 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的现状

由于时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中医“治未病”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践需求亦日益增加。随着国家的支持和重视,以及监管力度的增大,各类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相关标准和规范日益增多。

1.1 预防保健是中医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

预防保健是中医药标准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国中医药法监发〔2012〕43号)明确提出中医“治未病”标准为中医标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和权威学术团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大力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工作,并初有成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09年起先后出台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基本规范、服务机构标准等管理类标准,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服务内容、服务设施等多角度提供指导规范。2006-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共21项相关技术标准,为服务实践过程中技术操作提供专业指南。

1.2 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已初成体系

根据属性分类,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三大类。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其他两类标准则分别是对预防保健服务中的技术及管理等事项进行协调统一。

从总体来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已初成体系。但目前已的标准规范以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为主,基础标准尚不足。2010年,经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立项的《保健服务业分类》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41B03)

通讯作者:彭锦,E-mail:

(项目编号为20100122-T-469)2项国家标准经过2年的调研撰写,于2013年在中国保健协会休闲保健专业委员会官网上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规定了保健服务业分类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则及基本分类方式,填补了预防保健服务基础标准的空白。

1.3 现有服务标准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部分在市场上出现较早的预防保健服务,从国家到地方,从技术、工作到管理,各层面均有规范可依。以保健按摩(包括盲人按摩)为例,“保健按摩师”和“足部保健师”早已作为2种国家职业标准,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管、组织专业培训,以规范从业人员准入资质,保障服务质量。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4部委2009年出台《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后,各省、市、自治区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地方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办法。部分地区还进一步制定了工作和技术标准,以确保地方监管落到实处。

标准化是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环节。随着中医推拿按摩学科研究的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年了一系列按摩保健行业技术标准,其中,对9项按摩保健技术,从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他服务技术如沐浴、足疗和药膳,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标准规范。2006-2008年,上海、南京、扬州的相关机构分别了地方沐浴、足浴行业经营和管理技术规范;2008年,商务部出台了《沐浴业经营技术规范》、《足浴保健经营技术规范》;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足浴保健、中药药浴保健、藏药药浴等技术规范,中国药膳学会《中国药膳制作及从业资质基本要求标准》等。但是,就对该服务行业进行规范而言,现有标准无论从数量还是功能上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预防保健服务领域标准规范的空白区域仍非常巨大,从基础研究到体系构建方面均有待加强。

2 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工作的思考

随着社会对“治未病”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行业机构正逐渐壮大。为规范服务市场,保障消费者利益,本领域标准化工作已被国家提上重要议程。

2.1 加快学科发展,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体系

标准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尽管有几千年的实践历史,但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中医预防保健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现状为“基础研究薄弱、理论体系不完善”,而中医预防保健

服务标准化的发展正受此制约。因此,要加快学科的发展步伐,加大对中医预防保健学科的科研投入,应重视基础研究,完善理论体系。

由于市场的需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的实践常先行于理论。许多服务技术尚不明确机理、适应症、适应人群,未进行有效性、安全性等评价,就已在市场上付诸实践,这有损消费者的利益及身心健康。因此,在步骤上不能等待基础研究和理论体系构建完善后再着手制定标准,而应齐头并行。集合行业专家的智慧,从目前预防保健服务的现状进行反思,明确主次,逐步完善标准体系框架构建。通过标准的制定、推广、应用、反馈和修订这一螺旋上升过程,指导基础研究的方向及促进理论体系的完善,进而推动中医预防保健学科的发展。

2.2 “产学研用”结合,促进服务标准应用推广

一项标准生命力的体现在于推广应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的应用主体是企业。因此,如果仅由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自上而下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进行标准化,那么,在推广应用环节必将遇到阻碍。

标准化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所用的最高层次途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标准化更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确保能够有效指导并服务于实践。为此,必须在政府部门监管下,由科研机构和行业学会进行专业指导,邀请相关企业参与,结合专业培训机构,实行“产学研用”相结合,共同完成标准规范的制定。这既能保障标准的专业质量,又能充分满足市场需要,还能通过企业推广、培训等有效渠道进行应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鼓励企业参与的同时,要启动企业监管机制,规避防范不法企业借制定标准之名聚集钱财或垄断市场。此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应遵循中医理论的指导。因此,在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尤其当涉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核心技术时,应保证中医专业机构的参与。

3 结语

第4篇:保健医学与研究范文

中华医学论坛自2002年诞生以来,在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医学科技的普及和推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在论坛三周年之际,中华医学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和中国未来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华医学论坛及首届世界华医大会”,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次论坛旨在用祖国医学和西方医学观点探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肿瘤等危害公众健康重大疾病的关系,以提高生存质量,加强我国医学专家同国际华医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致开幕词,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宗淑杰讲话,北京医院原副院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家惠作了“要重视老年心理健康”的主题报告。之后,论坛移至中国科技会堂进行了三天的专题报告与提问交流,胡大一、孟迅吾、钱荣立、段向群、陈士奎、林中鹏、胡碧玲、陆广辛、唐一源、岳风先、刘锡斐等十几位中外学者,分别作了心血管预防、现代生活方式与糖尿病、中国骨质疏松症研究现状和展望、中医方法论、中医与哲学等专题报告。国内外专家学者、杏林名医欢聚一堂,共同就当前医学的热点、焦点与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平等交流,积极探索治疗重大疑难疾病及常见疑难杂症的良方。通过论坛搭起的平台,也为加强海内外医学交流与合作,加快医学现代化进程,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这无疑表明,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祖国医学已得到更高的重视。同时,有理由相信,在疾病谱和医疗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推动下,祖国医学和西方医学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必将对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研讨,提高与会者医药理论水平,传播临床经验与技巧,大会组委会还编辑了“论文集”。本次大会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北京红景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是世界华医携手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契机。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会长顾英奇,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医院名誉院长吴蔚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301医院教授王士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央保健局局长耿德章,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宗淑杰,北京市卫生局常务副局长、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郭普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未来与发展》杂志社社长秦麟征以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医药信息学会现代中医专业委员会、美国自愈力研究院等单位出会。

第5篇:保健医学与研究范文

当今世界,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国家不但对科技医学科学重视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亦相当重视。这是因为:

1.1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医学需要伦理学,有如人需要空气和鱼需要水一样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既具有其一般社会道德共性,又有着与医疗卫生工作直接联系的职业道德特点.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者一目了然。为解除患者对收费的疑虑,我院还建立了电脑査询系统,患者可持卡随时査询费用明细。我院还实行了出院患者结算复核制度,每天有专人用手工核算费用单据,杜绝了铕误收费。

为解决患者反映“看病贵问题,我院为患者提供多档次的医疗服务。门诊挂号费有60元的著名专家门诊,也有5元、3元的普通门诊和1元的简易门诊;超声、磁共振、化验、X光拍片检査也分为不同档次,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淸况选择。我院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药品管理,目前医院的药物品种巳由过去的1600余种压缩到目前的800种以内.品种虽少,但质量好,档次多,同类药一般保持有3个不同档次的品种,以供患者选择。全院上下在大力控制药品收人所占比例的同时,始终坚持药品收人不与奖金相挂钩的政策,有效地制约了大处方,减轻了患者负担。

为制止“药品非法促销",我院坚持每年召开药事工作通报会的制度,向药品经销商说明医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态度和决心,发现有违规促销行为,立即停止供药关系,将其在医院的药钧品种清除出去。近两年来,我院己同10余家药商终止了合同。在形象年活动中,我院首创了院长督察制度,领导深人一线,了解情況,并直接听取患者的意见,有些扯皮问题当场解决。同时,我院还通过发放评议卡和设举报电话,人户调查等多种形式征求社会群众的反映和患者意见,并及时解决和改正,对举报不正之风问题,一经査实,严肃处理。由于我院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深得百姓的赞誉,许多患者来信反映说:医大二院风气好,我们进去看病瓶心,离开医院放心。

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提离职工的嫌体索质在进人商品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建立一支髙素质、髙水平、高觉悟的职工队伍,是树立医烷良好形象,促进医院发展之根本^因此,我院按照“以德治医、依法治院”的指导思想,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经常结合职工的思想实际和行业特点,分层次的开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职此道德教育活动^钶如,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我院自行编写的《职业道德学习手册》,开展职业道褥培训、医德讲座、医德考试和医德讲评等活动,教育职工摆脱错误的利益导向影响,树立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观念;通过组织职工学习《执业医师法》,引导医务人员依法从医;通过组织职工参加u形象年”活动和卫生系统u白求恩杯竞赛,培育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力争上游、争创一流的向上意识;全院开展医患关系大讨论,通过换位思考和u敬业、创优、树新风"等育人活动,增强医务人员爱医院,爱岗位、爱患者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梢神。我院10余年来坚持对新分配到院的大学生、中专生、研究生和复员转业军人等新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对总住院医师进行上岗前宜誓,下岗时评选优秀总住院医师并予以表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离教育于活动之中,把抽象的职业规范化为具体形家的职业行为,增强了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同时,我们还每年树立一批医德高尚、技术高趄、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在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的同时,还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宜传先进事迹,引导大家向先进看齐,促进良好院风的形成。

为了提离职工的业务素质,我院每年都投人一定数量经费,采用多种渠道、各种方式.全方位的培养人才和培训业务人员。医院还建立了科研基金制度和医疗成果奖励制度,调动职工学业务、学技术、出成果的积极性,引导职工创一流质置,上一流水平,树一流形象,争一流效益。由于我院强化管理,育人治本,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文明行医、优质垠务已成为我院职工队伍的主流。社会举报、患者上访、医患纠纷、违纪案件显著减少,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调査中,我院社会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被中国质量万里行沈阳监督站评为老百姓满意医院,影响,两者都以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这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与追求。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形成与发展,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的变化.在医疗卫生领域,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及其对医德具有双重效应.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变化,地区、城乡差距,人口数量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特别是,卫生玫革的深入,医疗卫生行业推向市场,人们的道徳观念、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医疗机构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医患关系出现较紧张状态。如何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医德影响的双重效应,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和医德价值导向,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是必须重视认识和研究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全国卫生工作确定今年工作以《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以及其相关E套文件出台为重点,全国各地进行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已由点到面逐步铺开,必然会出现许多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进行研究,提出伦理选择与对策。

1.3道德建设的需要沈泽民总书记最近在全国宜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以徳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治国方略加以强调,对于推进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医学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伦理学一个分支,加强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与研究,不仅对于提髙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学会掌握医学伦理、痕则规范,正确处理在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培养徳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的髙素质卫生人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髙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完善现代化医学新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伦理学学科体系,推进卫生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的重点

由于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卫生改革的深人,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内容更为广泛深刻得多。我认为应当抓住三个问題:一是生命与健康伦理问题;二是生命技术及其高新技术伦理问题;三是市场经济下医德价值与医患关系等伦理问题。

2.1关于生命与健康伦理

20世纪生命科学有了重大进展,21世纪里,生命科学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对整个科学发展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报导,新加坡已经把生命科学定为新的国家战略,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重视生命科学的研究。生命伦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是由于先进生物技术及科技成果,在生命研究领域的产生应用,引发对相关社会伦理、法律等问题的探讨而形成的。

生命伦理学研究之初,是以某些专业行为的准则的形成为标志,如提出医生不允许做医学广告;反对索取酬金或钱财的规范,这实质上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规范医生的行为。生命伦理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主要研究的医患关系。而21世纪的今天,国际生命伦理学主席DanielWikkr把这个阶段称为人口健康伦理,目标是人人享有保健。因此,其研究的重点应该是人人健康或卫生保健。其主要内容是:

其一,确保全体居民公平地享有卫生保健(卫生服务).尤其贫困人群的卫生保徤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21世纪医疗卫生政策的原则:继续坚持人人享有健康(卫生保徤)策略,在各个成员国家实拖行动计划,在分S卫生资源时要确保全体公民公平地享有卫生保健,特别是要优先考虑贫困人,脆弱人群的妇女童和老年人

其二,提髙全体居民的生命质量,实现人人健康(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总干事G.H布伦特兰说;21世纪是改革所有年龄人口生命质量的世纪'人的生命质童,最核心是身体徤康,因为当代医学不仅限于病人和疾病,还要面向全体人群n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概念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好状态'这个概念反映了现代人的要求和思望。①它纠正了单纯认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的传统健康观;②克?了把身体、心理、社会分开的偏见;③把健康放在人类生话的大背录来考察,揭示人类健康的本质。而对什么是健康道德,目前人们认识还不一致,但是根据现代健康观念,用道德观来分析,我认为健康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使之适应人类健康的行为规范总和,这一含义有如下几层意思:①健康道德追求的目标是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完好状态;②健康道德调整的对象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与健康的关系;③增进健康的途径是加强健康教育,树立健康观念,人人参与防病治病。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3

健康伦理是医学伦理的深化和扩展,是社会公德在人类健康问题的具体化,是医学沦理一个新领域U往医学伦理主要研究与病人有关的伦理问題,很少考虑健康人群,如今卫生保健要逐步扩大到广大人群,因此,理应研究健康人群有关保健问题3如行为伦理问題。据调査资料表明,人类健康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口在非生物致病因子中有50%来自人的行为,癌症、心血管疾病.意外死占70%,抽烟、酗酒,过度紧张生活节奏都是健康大敌还有环境与健康伦理问題,艾滋病及其他传染病防治伦理等问题相当严重,需要我们进行伦理研究,分析其原因提出伦理分析与对策3健康伦理问题实质上是权利与义务的统

健康伦理问題牵涉到整个人类、社会、人群和个人,与社会公德相联。如环境问题,广州市近几年在整治市容市貌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如把人民公园周边围墙推倒搞成绿化广场,受到群众好评,又如控制艾滋病问题.主要靠预防,而预防的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公德?对于医疗卫生界来说,最重要是扩大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对于个人来说.一是建立文明科学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二是自觉维护他人健康]

2.2生命技术及其他高新枝术

2.2.1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今年3月,国外有人宣布克隆人计划将付诸实施。消息传出,再次引起舆论关注和争论。对克隆技术研究意见比较统一,但对克隆人分歧很大.各国政府目前都持否定态度。我国政府对进行克隆人的研究持反对态度。但我们应把克隆技术与克隆人区别开来。

2.2.2基因治疗的伦理问?基因治疗是21世纪新的医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它的基本方法是用细胞分子检査技术在人体有感觉或无感觉时査明细胞疾患.并用天然蛋白类物质,直接恢复失常细胞的功能,或者用克隆技术复制某种人体组织及器官供移植置换,从而大大延长人的寿命。据科学家预言,21世纪的新药将有50-70%来自基因工程,克隆人体组织和器官也会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一般说来,体细胞治疗只涉及患者个体,产生的伦理问题多是技术本身带来的应用问题,只要严格控制和规定审批程序,在治疗中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并保证技术服务的安全,就不会引发伦理争论。但克隆器官的生产(复制)和使用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比较多,费用也很昂贵,因此,在伦理上和法律上需要研究,并制定必要的规范。 2.2.3生殖技术伦理问题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在20世纪下半叶,诞生了试管婴儿,解决了精子和卵子緒存技术,随之出现借精或借卵生子,借腹生子,男性孕育等引起一系列伦理纠纷和法律纠纷,这就需要医学界、医学伦理学界和法学界对生殖技术伦理问题及法律问题,以积极慎重的态度加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法规。卫生部目前颁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将在今年8月1日全国实施。

2.2.4安乐死与临床关怀问题安乐死与临床关怀问题实质上是医务人员和国家如何对待临终人的生命问题。我认为,从我国国情看,暂不立法为好。

由于一些临终病人抢救费越来越髙,国家和居民家庭、关怀医院已感到伦理的力,为解决此问?,许多地方采取建立养老院,临终关怀病床、关怀医院、老年公寓等措施,但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与研究,如临终关怀医疗费如何拿握,治疗原则和临终前疼痛处理等都涉及伦理道理问题。我们需要调査研究为卫生行政、医疔保健部门提供伦理决策依据。

2,3市场经济下德价值与医患关系等闷题

2.3.1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原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形成与发展,引起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变化,对医德影响是明显的,如何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医德影响的双重效应。树立新的医德观,特别是如何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原则,这是卫生系统每个成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问?,越是改革深入越要坚持好这一原則,因为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是一定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医疗服务被纳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轨道,不能不受价值规律的作用。因此,卫生部门必须加强经济管理,进行经济核算,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也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一切向钱看,而应该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优先的位置,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更多更好地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广东省中医院长期以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抓优质、髙效、低耗,建制度严管理,取得明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其15验值得学习。2.3.2如何建立新勸文明和谐的医患关系传统医德认为,主体是医生,客体是病人a这种观点现看来不完整。我认为,就医德主体来讲不仅有医生,还有医院、卫生部门。因为不少医疗行为不是医生个人决定的。就医生而讲,也同以前不一样,现在的医生其价值目标和取向,形象定位都和过去不同,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医生权利与义务是一个大问题。就道德客体来看也发生变化。当今医学目标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就医生来讲所面临的对象不仅是病人,还有舶胃亚健康人、健康人,任务重得多,同时医学是一门高风险的事业,责任重大,在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我们要设身处地理解医生,关心爱护和支持医生。当然作为人奐的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就病人而言,也和过去不同,更重视对自身权利的觉醒和维护。但就我国病人来讲,还是脆弱人群,他们的许多权利未能得到尊重,更需要关心和理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意见还很太。医疗纠纷上升,医疗纠纷出现的新的伦理法律问题,我们应運循的道德原则还不明确。因此,必须进行伦理研究,探索相应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采取相应的对策调节与处理,逐步建立文明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

2.3.3临床诊疗道德问题临床道德是医学伦理学一般原則和规范在临床医疗实际中具体运用,是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水准的集中表现。在临床珍疗中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选择和制定符合病人利益的最佳诊疗方案.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高低.对于防病治病,救死扶伤,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具有直接意义。因此,必须对赏彻临床诊疗工作基本原则,包括病人第一原喇,最优化原则,知谓同意原则,保密与讲真话原则。对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研究,如知情同意范围如何界定公正;病人自主与医生决定权如何协调;保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的界定,以及人体实验纠纷如何处理等。

2.3.4树立新形象,弘扬白求恩精神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宣传医药卫生先进典型,宜传人民好医生、白衣天使、百佳医院,介绍他们的先进经验,努力塑迪现代医院,现代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的新形象,弘扬白求恩精神。对于一些反面典型,也应进行伦理剖析。

3改进研究方法

医学伦理学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选择优化法,我认为,主要有:

3.1坚持唯物辨证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3.1.1医学伦理学作为职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经济基础又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f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它的发展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医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医学伦理学研究过程中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对医德意识、医德现象和医德关系作出正确的回答。3.1.2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就是在医学伦理学研究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1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和掌握医学伦理学理论,同时要面向实际积极参加医学实践和调査研究,从中获得真实的第一手医德材料,然后概括出富有活力的医德理论,并用以指导医德实践。一个单位要调査的问题很多。可结合医院临床科研实际3进行调査研究,提出伦理判断与对策。

3.2进行典型实倒分析

一般的调査研究,只能帮助我们了解一般表面上的情况与问题,而进行典型实例分析(包栝正确和反面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深一层问题。如对先进典型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其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从中得到启迪。对某一项卫生政策的分析如医院评等级,就可以用伦理关系学来透视一下,可能对其政策提出意见,

3.3提倡数据统计

数学进入人文社会学科是一个巨大进步,在医学伦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课对有关问埋采用数量化的问卷调査和其他方式调査,对于促进研究深入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数据统计就能够发现问題和提出冋題,同时也使得出的结论更精确更科学,摆脱抽象空洞伦理,使医学伦理学研究更加生动活泼。

3.4堅持继承和创新

高尚医德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骄撖,在医学伦理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继承创新原则,力求在继承祖国优秀传统的同时分析批判,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科学成果,特别是人类进人21世纪,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医德提出许多新问題,在医学界与伦理学界共同努力下,为卫生改革与发展,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医学伦理学体系而共同努力。

第6篇:保健医学与研究范文

建设三级平台、五项业务、二个数据库、一个专网

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和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视察时指出,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卫生部已经完成了“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确定的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简称“3521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部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中的深入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二个基础数据库;建设一个医疗卫生信息专用网络。

据悉,“3521工程”将分阶段逐步推进。近期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制定“十二五”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出台“加强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开展试点工作,充分调动地区积极性,选择适当省市作为试点地区,大力推进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卫生信息平台相关标准和规范。

联合国启动“妇幼健康全球战略”

新华社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宣布发起“妇幼健康全球战略”,以推动改善全球妇女和儿童健康状况,减少孕产妇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实现相关千年发展目标。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在内的十余个国家的政要出席了当天的启动仪式。

潘基文在启动仪式上发言时说:目前全球妇女儿童健康的现实“让人难以接受”,在一些国家每八名妇女中就有一人死于生产,数百万儿童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今天启动这一战略给我们提供了改善全球数亿妇女儿童健康的机会”。

总理在启动仪式上说: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妇幼健康事业,签署了联合国多项妇女儿童保护公约,制定了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母婴保健法、青少年保护法等,为妇幼健康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城乡妇幼保健服务网络。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已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妇幼健康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印发

9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的通知。

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推进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卫生领域各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卫生部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卫办发〔2009〕46号)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卫办综发〔2009〕230号)基础上,又组织编制了《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为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业务指导。

山东财政筹资65.2亿推动医改

健康报消息,为推动医改工作,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各级财政部门努力筹措资金,累计拨付资金65.2亿元,为医改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山东省财政部门日前对医改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了简要说明:该省财政会同相关部门下发文件,明确自今年7月1日起,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省级补助资金按照先预拨、再审核、后结算方式及时拨付,为提高参保(合)居民医保待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用房整修、设备配备、人员培训及人才招聘等方面,财政部门予以积极支持。研究出台了《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机制的试行意见》,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正常运转。积极改革投入方式,不断扩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有效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逐步均等化。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支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和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设,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等医改重点工作。

云南公立医院将全部投保医责险

日前云南省出台《关于推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的意见》,要求到今年12月底,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疗责任保险,鼓励、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保。

据悉,《意见》由云南省司法厅、综治办、卫生厅、财政厅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省监管局联合下发。《意见》规定,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按照统一参保、统一保险方案、统一工作步骤、统一产品责任范围、统一保险费率、统一服务的“六统一”原则,在2011年6月前全部参加医疗责任保险。

俄亥俄州电子健康记录获2.2亿资助

作为美国进一步发展强有力的医疗信息技术(HIT)基础设施的关键一步,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近日宣布俄亥俄州的医疗补助计划将会获得联邦配套资金的资助,以上马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据悉,俄亥俄州将会获得大约2.2亿美元的资助。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可以提高俄亥俄州居民的医疗质量,使医护人员对该州患者的护理更加有效。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健康记录系统还可以使俄亥俄州患者更便捷地获得自己想要的就诊信息。“非常恭喜俄亥俄州获得了联邦配套资金资助上马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实现电子健康记录系统的“有意义使用”以及互操作性可以提高该州的医疗质量及效率,减少医疗错误,为该州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医疗及检验认证中心负责人Cindy Mann表示。

医生要帮助患者更好管理自身健康

12年前,英国人Zikmund-Fisher是一名28岁的学生,他被迫面临一个生命中的艰难选择:在几年内死于一种血液疾病或者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后者有可能治愈他,但是他也可能由于手术失败而在几周内去世。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Zikmund-Fisher决定进行骨髓移植,并在澳大利亚找到了与他骨髓相配的人,手术非常成功。如今,Zikmund-Fisher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疗沟通方面的助理教授。“12年前的经历告诉我信息对称在患者就诊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也使我选择了现在的工作。不过不幸的是,现在仍然有很多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不能获得充足的有关病情的信息。”对这种状况,Zikmund-Fisher呼吁医生在帮助患者诊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实现医疗信息的对称。

美国民众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日,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部长Kathleen Sebelius宣布HealthCare.gov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开设了专门页面。“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使Facebook的使用者了解更多《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Patient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的信息,这一页面可以方便民众了解和讨论与其自身及家庭息息相关的医疗问题。”Kathleen Sebelius介绍道。HealthCare.gov在美国社交网站上开设页面后,美国民众可以通过使用“Insurance Finder”工具了解保险覆盖面,正如Kathleen Sebelius所指出的,这可以使美国民众将他们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美国医药组织新的医药IT系统

近日,美国九家国际级医药组织了医药信息技术合作软件。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药剂师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需求及时整合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为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药剂师需要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了解有关患者病情的详细信息,医药信息技术合作软件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美国药剂师协会主席Tom Menighan博士指出。美国药剂师协会宣布药剂公司Spiro咨询是该医药信息技术合作软件的咨询商,它将会对药剂师在使用该软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美国正在抓紧培养新的医师队伍

为了应对老龄化危机,美国医疗系统急需培养一批新的医师队伍,这也成为它当前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对此,美国医疗协会(AMA)和美国医学院校协会(AAMC)于9月20日~22日在华盛顿联合举办了一次会议,探讨美国医疗教育的未来。“医疗行业正在以令人炫目的速度进行变革,医疗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照顾患者,与此同时,医疗教育也必须跟上变革的步伐。”美国医疗协会前任会长J. James Rohack博士指出。“一个世纪前,震撼美国医学教育的弗勒斯纳报告强调医学教育要实现标准化,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医学教育要再进行一次变革,满足当前患者的新需求。” 美国医学院校协会会长Darrell G. Kirch博士表示。

美国电子健康记录覆盖区域扩大

近日,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官David J. Brailer博士宣称将会进一步推广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以便早日帮助全美国的医生和医院实现从现有的纸质病历转向电子健康记录系统(EHR)。据悉。此次推广区域包括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Orange County和新罕布什尔州。“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上马了电子健康记录系统,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未来,我们将特别关注初级保健医生和小医院上马电子健康记录系统的情况。”David J. Brailer博士强调。

模糊思维揭示心脏病风险

有关评估一个人患心血管病、中风、高血压或心力衰竭疾病的新技术的文章发表在近期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Mining, Modelling and Management》杂志上。该技术是一个新的计算机程序,它使用模糊逻辑分析患者数据,能够对影响一个人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了解到他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位于印度第四大城市钦奈(madras)的安娜大学研究人员将模糊逻辑理论、遗传算法理论与人体神经网络结合起来,研发了一个能够预测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医疗诊断系统。

Nemours系统获优秀IT项目奖

近日,HIMSS宣布儿童医疗保健系统Nemours获得了HIMSS 2010年Davies Organizational优秀IT项目奖。该奖项在医疗信息化领域久负盛名,主要颁发给能够提高患者护理安全性和质量的医疗信息系统,如电子健康档案系统(EHR)。据了解,Nemours系统当前主要应用于美国特拉华州、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以及佛罗里达州等儿童医院。

用于心脏影像测试的智能手机

近日,美国一家公司了能够进行心脏影像测试的智能手机程序。该智能手机程序可以方便心脏病医生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病史、临床治疗情况以及其它重要信息,使他们对何时给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RNI)拥有了评价标准。据了解,该应用程序可以免费下载到iPhone、黑莓手机和Android手机平台上。在美国医院中,智能手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现在美国有72%的医生在工作时使用智能手机,据预测,这一数据到2012年将上涨到81%。

新数据库方便药物靶点的确认

近日,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副教授Avi Ma'ayan博士和他的同事研发了一个名为ChIP Enrichment Analysis (ChEA)的新数据库,它可以精简人体基因分析,使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疾病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区别。ChEA使研究人员确认药物靶点(drug targets)和生物标记物的方法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ChEA被研发出来前,研究人员在研究人体基因时所进行的不同实验会得到大量研究结果,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将所有实验结果整合到一起的中央数据库,他们常会为如何整合这些结果而头疼。“ChEA可以使研究人员第一次将这些转录因子与他们研究的基因联系起来,更容易了解到是哪些蛋白质导致了人体内致病基因的产生,方便研究人员更准确地确认药物靶点。”

Avi Ma'ayan博士如是说。

分析及控制病变细胞的软件

大约10年前,人类microRNAs(miRNAs)的发现解释了科学世界的很多谜团,使人类对很多疾病有了更深入地理解。MicroRNAs是一类非编码蛋白的RN段,长度大约为22个核苷酸。它是通过结合到目标mRNA上进而抑制该mRNA翻译来起作用的。 microRNAs无论在健康的还是疾病的机体中,都起着中枢调控基因功能的作用。一系列的研究表明,microRNAs在细胞生长和凋亡、血细胞分化、胰岛素分泌、大脑形态形成、胚胎后期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研发了一项名为miRNAkey的尖端技术(cutting-edge technology),可以使科学家非常方便地通过研究人类基因发现与许多重大疾病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

远程医疗可以缓解老年抑郁症

相关研究表明,常年在家的老人患抑郁症的比率非常高,令人痛心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罗德岛大学医院与其他关心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机构一起制定了家庭健康护理基于远程医疗的抑郁症治疗草案,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研究的早期成果在10月3日举行的美国国家家庭护理协会第29届年会上进行了展示。此项研究是在罗德岛医院精神医学系临床心理学家Thomas Sheeran博士领导下开展的。“过去几年,借助远程医疗为中风等慢性病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成功,现在,在家庭护理中使用远程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简便且快捷的治疗方式。”Thomas Sheeran博士阐述道。

美国处方药开具方法使患者头疼

75岁的Roland Lorenz生活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一所疗养院里。多年前,他动过一次大手术,至今他的背部和脖子处还分别留有手术螺钉。最近几周,Lorenz先生时常感觉到身体巨痛,于是他到一家专门治疗疼痛的诊所就诊。这家诊所医生要求他服用大量的止痛药―Percocet,叮嘱他去社区医疗机构开药,在社区医生监督下服药两周。然而,令Lorenz先生头疼的是,他所生活的疗养院没有全职的医生,因此他无法获得医生开具的处方单子,更无从谈起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在美国,处方药主要由管制局(DEA)管理,DEA规定患者只有持有医生开具的处方单子才能去药房购药,这对那些不能及时获得医生处方单子而又急需服药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利的规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有1400万人生活在疗养院,他们在服用处方药时都面临着困境。

老年痴呆症研究取得新进展

最近一年,美国在治疗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方面既有使人振奋的消息,也不乏令人沮丧的消息。84岁的科学家Paul Greengard的最新研究成果给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指明了一个新方向。2000年,Paul Greengard由于在神经系统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和瑞典科学家Arvid Carlsson、美国科学家Eric R. Kandel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此后,Paul Greengard一直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实验室进行研究。其实,早在25年前,由于岳父得了老年痴呆症,Paul Greengard就对老年痴呆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专门为他成立的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从事此项研究。正是在大量资金的支持下,Paul Greengard经过长期不懈的研究发现了组成β―淀粉样蛋白的一种新的蛋白质,β―淀粉样蛋白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大脑神经元超微结构产生影响。如果适当研发针对该蛋白质的药物,那么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将会获得全新突破。

用软件预测艾滋病治疗效果

近日,英国一家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研究机构RDI了一个突破性的IT系统,它能够预测艾滋病患者对不同药物的反应。该系统名为HIV治疗反应预测系统(HIV-TRePS),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它能够帮助艾滋病领域医生为其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HIV-TRePS充分利用了能够处理全世界成千上万条患者数据的计算机模型原理。艾滋病领域的医生先从网上下载HIV-TRePS,然后输入其患者的数据,该系统就可以预测这名患者对数百种治疗艾滋病毒药物的反应情况。在几秒钟内,艾滋病领域医生就可以得到一份报告,它会告诉医生接下来如何给患者配备药物。“这是一项令人激动的发明,艾滋病领域医生只需要轻敲键盘,就能为其患者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既省时又省力。”国际艾滋病协会前任会长Julio Montaner博士介绍道。

诺贝尔医学奖授予试管婴儿之父

10月4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G. Edwards)。今年85岁的爱德华兹因创立体外受精技术而获得这一奖项,他现在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名誉教授。

体外受精技术俗称试管婴儿技术。医学统计显示,当前全球有10%的夫妇不能通过自然受精的方式孕育下一代,而试管婴儿技术可以帮助其中绝大多数夫妇实现有自己后代的梦想。自1978年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诞生,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400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值得一提的是,爱德华兹的研究成果对癌症、干细胞研究等领域意义重大。“通过爱德华兹的研究,我们获得了一项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工具。我们成年后所患疾病有不少源自母体怀孕时期。”瑞典隆德大学生殖研究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吉韦尔克曼强调。

潜意识开发技术被研发

美国精神健康协会(NMHA)一份最新报告指出,超过6500万美国人正遭受着某种类型精神疾病的折磨。精神疾病被认为会成为美国2020年主要的疾病负担。据预测,届时精神疾病将使美国每年花费数千亿美元。总部位于加拿大的Northam Psychotechnologies公司对美国这一社会问题一直非常关注,并研发了潜意识开发技术――Semantic Stimuli Response Measurement(SSRM)来解决该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是世界上第一家对精神疾病进行测试的公司,借助SSRM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精神障碍患者,实现早诊断、早治疗。”Northam Psychotechnologies公司脑部研究员Semyon Ioffe博士介绍道。

视频游戏可以锻炼儿童大脑

美国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让儿童玩视频游戏可以锻炼他们的大脑。该研究指出,儿童在玩视频游戏的时候,他们的大脑皮层网络得到了锻炼。该研究是由加拿大约克大学视觉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行为科学”行业的优秀杂志《Cortex》的2010年10月刊上。

合理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

众所周知,当一个人的血压高压高于140、低压高于90时,就被诊断为患有高血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有2/3患有高血压,其中很多人经历了高血压前期。截止到目前,医疗界还没有发现治疗高血压快速简便的方法。不过,最近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出版的一本名为《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的图书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了一缕曙光,它指出有效的身体锻炼加上合理饮食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会发挥积极作用。这本书不仅列出了对降低血压有帮助的蔬菜和水果,还阐述了如何饮食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指出一个高血压患者每天食用2000卡路里的食物是恰到好处的,包括一个星期吃4~5次坚果以及喝4~5杯豆浆。

嘈杂的工作环境会导致心脏病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对至少有二十年工龄的6000名美国人开展了一项健康研究,发现那些年龄在40岁左右、长期在嘈杂环境里工作的人员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通过进一步研究,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嘈杂环境中工作至少1年半的人员比在安静环境下工作的人员患心脏病和严重胸部疼痛的概率高2~3倍。现在,美国有2200多万人长期在嘈杂的环境下工作,这也是加拿大健康研究学院(CIHR)资助此项研究的重要原因,其研究结果发表在了《英国医学杂志》(BMJ)专刊《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在线版上。

第7篇:保健医学与研究范文

1.1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潍坊市抽取3所高校(高等医学院校、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专科院校各1所),每所学校抽取6个院系,每个院系抽取5~6个专业,每个专业抽取10人,共发放问卷980份,回收有效问卷891份,有效样本率为90.9%。其中本科学生553名,专科学生338名;医学专业学生332名,非医学专业学生559名;大一学生478名,大二学生136名,大三学生199名,大四及以上学生78名。平均年龄(20.23±1.37)岁。研究开展前告知调查对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进行调查。

1.2方法

借助KAP理论模型及已有的文献研究[8-10],自行设计“女大学生医疗健康类APP的KAP调查问卷”并在2018年3—5月展开调查,问卷内容有:(1)个人基本信息,共10个条目,包括年龄、学历、专业、年级等;(2)自身健康关注情况,共6个条目,包括对月经周期、排卵期及安全期的关注情况,对体型、仪容仪表及肌肤状态的关注情况等;(3)医疗健康类APP知信行现状,共29个条目,包括对医疗健康类APP了解的程度及渠道,对APP上医疗健康保健信息、咨询诊治方案、专家意见及其未来发展的态度,是否利用过医疗健康类APP,主要利用过哪几类,是否持续利用,卸载的原因等问题。问卷条目内部一致性检验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信度较好。

1.3质量控制

研究调查员由经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组成,问卷发放后现场收回,调查员对调查过程中的疑惑问题进行及时解答;采取调查员自查和小组互查的方式保证调研质量,同时严格控制数据录入工作,以获得完整可靠的信息。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统计学方法为描述性统计、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女大学生医疗健康类APP利用情况

有55.4%的女大学生表示利用过医疗健康类APP,进一步分析得出生理周期类、健身减肥类、美容护肤类和健康信息类APP的利用人次数分别为229,290,56和75。在医疗健康类APP利用行为相关因素调查中发现,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利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55,7.72,13.96,P值均0.05),其中本科学生(62.2%)高于专科(44.4%);医学专业(61.4%)高于非医学专业(51.9%);二~四年级(63.2%,58.8%,66.7%)高于一年级(50.0%)。44.7%的人每月至少用过1次,26.3%每天用,12.1%表示不清楚自己的利用频率,62.2%在最近6个月没有持续用医疗健康类APP;61.9%用后认为医疗健康类APP一般,23.1%评价比较满意,10.5%表示比较不满意。

2.2女大学生医疗健康类APP利用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年就诊次数,年医疗花费,对APP了解程度,APP医疗健康信息、咨询诊治方案、专家意见认同度,APP市场前景态度不同的女大学生医疗健康类APP利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女大学生医疗健康类APP利用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将女大学生是否使用医疗健康类APP作为因变量(0=未使用过,1=使用过),将学历、专业、年级及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分类变量设置哑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医疗健康类APP利用行为与学历、年医疗花费呈负相关,与APP了解程度和对APP前景态度呈正相关。

3讨论

第8篇:保健医学与研究范文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工作重视发展中医药,把握了医学战略前移的方向,强化了健康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曹洪欣委员分析说,“但国内也存在着中医药养生保健与医疗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的现状,肩负着防治重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突发性疾病的艰巨任务,而且目前规范化的中医养生保健体系尚未形成;另外,在如何发挥中医药对促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措施。”

加快中医医疗养生体系建设

曹洪欣委员认为,应充分认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流行性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完善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体系,特别是加强覆盖城乡社区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实现慢性病防治重心下移、有效控制的目标。其次,构建中医药防治突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机制,保障中医药在及时有效地防治突发传染病中发挥作用,加强传染病医院中医防治能力建设,形成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体系。第三,要加快中医养生保健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将中医药养生保健纳入国家疾病预防医学体系。

曹洪欣委员表示,目前很多媒体开设了中医养生保健专栏,这对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推动中医知识普及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曹洪欣委员也注意到,部分非中医专业的人士也做起了中医保健知识的宣传,目前这种非专业的“科普”宣传比比皆是,且缺乏科学性、知识性与理论指导,甚至常出现明显的、常识性的谬误。这种现状不仅对指导养生保健无益,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声誉。由此,曹洪欣委员认为,中医保健知识的宣传亟需正确与科学的方法引导与普及,否则难以真正发挥中医药对人民健康的促进作用。

“我建议由政府主导,在全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同时,根据公共卫生和居民医疗服务的基本需要,加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资源配置。”曹洪欣委员认为,这对调整优化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科普宣传必须专业化,宣讲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建立必要的审批程序和机制,杜绝非中医专业人员宣传中医知识与理论的现象,健全中医药医疗养生保健服务网络。”

推进中医药自主创新

目前,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都设立了中医药研究专门机构,并迅速加大经费投入开展研究,陆续有产品问世。

曹洪欣委员认为,证实疗效、揭示中医药的作用机制,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特别是坚持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是中医药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建设中医药国家实验室是有效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保持我国中医药原创优势的战略性选择。

然而,目前在科技部重点支持的众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没有一个属于中医药领域,这样就影响了中医药与其他国家实验室的学科交叉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曹洪欣委员建议科技部在加强科研院所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把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建设纳入规划,重点支持中医药国家实验室、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全面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流行性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方法的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保持中医药原创优势与中医医疗保健水平的国际领先地位。

发展中医文化

中医学起源、发展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的医学科学。它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人文与生命有机结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形神统一”的方法论特征以及“大医精诚”的伦理追求,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既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发展中医理论的原始动力。

第9篇:保健医学与研究范文

一、养生发展正当时

一直以来,我们呼吁,养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创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祖国医学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尤其在整个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大力发展养生。养生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知识、丰富多彩的方法、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鲜明的东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它以中国古代的天、地、生、文、史、哲为深厚底蕴,以中医理论为坚实基础,融汇了历代养生家、医学家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养生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需要,养生已成为一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古老而新兴的学科。

专委会的成立,也是养生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几十年来,我国各地在探索衰老与长寿的奥秘、老年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都不断取得新进展。对于抗衰老的理论研究,从中医延年学说和现代科学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提出了多种衰老学说和延年益寿的方法。不仅如此,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很多传统的养生保健理论、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对导引、调气、咽津、存想、针灸、推拿、药物、食疗、情志、音乐等传统养生方法作用机制的多方面研究,对抗衰老、抗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从免疫、脑科学等领域,到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层次的研究,不少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社会性的保健教育全面展开,普及养生保健的科普期刊杂志定期出版。同时,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保健知识,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自我养生保健,为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做出了贡献。2006年来,随着中医“治未病”的蓬勃发展,养生学从理论到实践均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尤其在社区养生方面,更为养生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些养生的研究成果,急需要在一个世界性的平台进行交流,从而取得进一步的综合性发展,因此在世界中联建立养生专委会是十分必要的。

对养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养生保健实践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近年来,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有的研究单位成立了中医养生研究所(室),全面研究养生保健的理论与方法,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健康保健活动。与之相适应的疗养事业,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也迅速发展。根据不同环境气候特点,建立了各种疗养院,既利用丰富的天然疗养因子,又采用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此外,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养生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建立,普遍采用按摩、SPA等中西结合的方式开展养生保健服务,传统养生保健的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由于缺乏专门的规格较高的养生专业团体对行业进行监督、规范及资源整合,缺乏行业标准,当前社会养生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混乱的现象,因而有必要在世界中联内建立国际性的养生专业团体,以规范和促进养生行业的发展。

二、养生迎接八方客

随着世界医学对健康愈加重视,来华求取养生“真经”、进行健康学术交流的国外友人越来越多,养生可谓“笑迎八方客”。这也让人深切感觉到,需要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组织,以使养生走上世界舞台,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传播养生文化。

加强养生的国际交流,对养生的发展也颇为有益。随着现代医学及公共管理的发展,国外在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及养老领域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都值得养生加以借鉴,这种借鉴必然建立在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因此,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养生保健合作,体现学术交流的多样性与多维度,引领国际传统医学与养生事业健康发展,推进传统医学与养生保健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利用,规划养生保健事业发展战略,促进养生健康产业的繁荣发展,并带动养生文化的深入普及,世界中联养生专委会筹备组每年都会接待很多来中国考察养生的外宾。

2013年6月21日至23日由成都中医药大学与美国世界养生学会等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养生与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胜利召开,来自中美的100余位养生健康领域的专家及养生爱好者参加了交流会,交流会上还展示了健康领域最新的保健器械,让与会者了解了中美健康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德国中医代表团于2013年9月及2014年9月两次来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养生杂志》编辑部参观并商谈合作事宜,还参观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设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2014年9月23日,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投资处、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和马来西亚绿野集团一行9人在马来西亚投资发展教育局教育医疗与酒店业处处长丁悦珍带领下到成都中医药大学访问交流,共同探讨了合作的领域和渠道。

就在今年3月份,我们还接待了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公共保健学院院长Keith Moultrie教授的来访。他来中国考察,就是想了解我们在养生养老方面有无可资借鉴的经验。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的深入发展,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加之近年来的经济危机,英国在实施社区照顾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未来5年内,英国年满75周岁的老人总数预计将增加50%~60%,而相对来说政府投入的养老资金就愈显不足。同时,受到培训的专业人员亦日显短缺,家庭照顾的能力减弱等等因素,从诸多方面对于英国的养老制度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当他了解到中国人自古追求健康长寿,不分老幼均有主动养生的动力和习惯时,颇受启发,这种主观意识的缺乏正是现今英国民众养老问题的关键所在,提高健康主动意识也是英国政府正在急切寻找的解决办法之一。他同时提出,希望将来进一步的合作,将中医的文化,尤其是养生文化带到英国,探索出一种适合英国民众的养生方式,成为两国人民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桥梁。而Keith教授所谈的英国养老经验,对我们也帮助很大,双方顿觉建立一个国际养生交流平台十分重要,其实,世界中联养生专委会就是最好的平台。

三、养生走向全世界

近些年来,养生也在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宣传养生文化。世界中联每年在国外各大城市召开的年会,几乎都少不了养生健康主题。我也曾多次被邀请出国做养生交流与讲座。

其中记忆最深者,当属2013年4月上中旬,我应邀赴美主持和参加多项养生学术活动,传播来自遥远东方的养生文化。邀请方安排我首先在纽约州立大学发表题为“《黄帝内经》性衰老的超前认识”的专场演讲。演讲以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为理论源头,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为基础,兼及《黄帝内经》其他篇章,同时引经据典,务求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系统宣讲了《黄帝内经》对人体性衰老的认识,并与现代认识相比较,指出其超前之处和防治对策。这一演讲,题目新颖、内容翔实,引起了州立大学众多老师和学生的热议和一致好评,演讲获得了圆满成功。

其后在康奈尔大学演示了“当归生姜羊肉汤”药膳的烹饪制作。这个药膳方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首创,在中国已经流传千余年,有非常好的养生效果。该药膳经精心烹饪制作,不仅汤鲜肉嫩,而且色香味俱佳。现场观众品尝之后都对汤的味道赞不绝口,对中国药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互动环节中提出了许多问题,我都一一耐心作了回答。

在美国活动期间,还出席了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世界养生大同修活动,并亲自现场指导气功爱好者的养生功法修炼。学员们学习养生动功,体会气功调息、调形、调心的妙处,并且在修习功法之后均感身体轻健、神清气爽,对来自东方的养生文化有了感性的了解,对这种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知识方法十分向往。

可以看出,养生已经受到来自全球的关注,大家面临相似的健康问题,有相同的健康需求,自然会对历史悠久、手段丰富而有效的中华养生产生兴趣。世界中联养生专委会的建立,能让各国健康与养生领域的专家、学者、爱好者、企业家等在同一平台共舞,促进全球大众的健康提升。

四、细致规划,积极筹备

世界中联养生专委会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期间几经波折。养生专委会是世界中联最后一个经国家民政部审批登记的分会,其后新的分会审批权下放至世界中联。因此,专委会申请阶段,须填写两份资料,一份报世界中联,另一份报民政部,这两份资料内容还有较大差异,填写过程着实费了一番周章。

望穿秋水,申请终得通过,进入了筹备阶段。于是,2014年8月24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养生专业委员会筹备会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召开。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彭成教授及科技处处长刘友平教授、副处长冯全生教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处张大鸣处长、世界中联学术部副主任王晶博士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教授、莫桑比克共和国总统保健医师江永生教授、台湾全方位养生协会理事长黄三德教授等近30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我作为世界中联养生专业委员会筹备会主任,主持召开了这次会议。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彭成教授代表学校首先致辞,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情况,表示将为学会的各项工作做好全方位支持,并对学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世界中联学术部副主任王晶博士介绍了世界中联的宗旨、业务范围、组织体系、学术活动等情况,随后重点介绍了世界中联专业委员会组织管理规定,还就养生专业委员会的特点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随后,我代表世界中联养生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就养生专业委员会的筹备进展及未来规划向与会专家及领导作了汇报。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教授、三峡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陈涛教授、莫桑比克共和国总统保健医师江永生教授、台湾全方位养生协会理事长黄三德教授、四川大竹温泉养生研究院刘达平副院长等各位与会专家也分别发言,为养生专业委员会的筹建建言献策,并围绕汇报讨论了学会的筹建计划、组织结构及成立大会的各项事宜。

最后,经大会讨论通过,世界中联养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时间拟定为2015年5月,至此,专委会进入成立大会的准备阶段。

五、专委会宗旨与工作任务

宗旨:世界中联养生委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下属的专业学术团体,为中医养生专业创建的世界性组织,是由从事养生行业及相关的医疗卫生、中医药、食品、体育、科研开发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知名人士等自愿合作组成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目的是加强养生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广普及养生文化,引导及推动养生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医养生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合作,为中医养生的发展及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工作任务:

(1)学术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入会,并通过定期举办与本专业相关的研讨会,增进养生保健相关领域的全球性学术交流。

(2)文化传承。以专委会为纽带,整合国内外专业资源,搜集、整理中国古代养生文化及现代民间传统养生健康文化;搜集、整理养生传世方法;发掘、整理全球长寿地区、百岁老人的长寿经验。

(3)专业培训。定期举办中医养生培训班。参加培训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由“世界中联养生专业委员会”或联合其他职能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书。

(4)科研合作。通过专委会加强各大院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联合开展生命及衰老规律的科学研究;对传统的养生理论及方法进行研究与创新;对国内外新的养生理论、养生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并与国内外养生及相关专业知名专家、学者、同仁及医疗机构进行广泛的业务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合作进行养生学术研究。

(5)文化传播。与媒体合作,向社会宣传科学的养生理念、方法;辅助政府机构开展各类养生文化宣传活动;创办《养生杂志》,宣传最新的养生研究成果及科学养生知识;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养生文化。

(6)行业管理。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养生行业发展调查研究,收集、分析、行业信息,提出行业发展意见;经政府部门授权或委托,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经政府部门同意,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参与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规范行业行为。

(7)推荐。凡表现突出、专业业务娴熟的会员或经本专业培训的学员,本会向国内外有关临床科研用人单位推荐进修学习或聘用;为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成果作相关的推荐活动,或组织国内外相关专家进行科研成果鉴定及推广等活动。

(8)表彰与奖励。对在本专业工作成绩突出者,予以不同形式的宣传、表彰和奖励。

(9)服务会员。依法保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向有关部门积极反映他们的意见及需求,为成员提供服务和帮助。

(10)建设养生保健行业平台,通过联合养生保健、养老、健康管理等相关单位,共同整合资源,打造产学研、产供销平台,促进养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打造优质养生服务品牌,提高养生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