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范文

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精选(九篇)

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

第1篇: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范文

关键词:继续教育;宏观经济;评估;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6-0182-02

继续教育是宏观经济背景下,立足高校發展现状,窥见现代教育精粹,复合高等教育、远程教育、学历提升再教育发展规律的体现。从本质上来看,继续教育秉持“计划招生,择优录取”的办学原则,并与现代教育体制息息相关,且发挥社会职能,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并在运作模式上与市场竞争间密不可分。立足宏观经济条件,需综合评估其经济效益,并剖析期间存在的问题,以通过问题解决路径在夹缝中获得对“风险”的最大掌控并获得经济效益成效最大化。

一、宏观经济视域下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继续教育培养社会从业人员,主要招生类型以自主报考为主。从录取比例来看,多以计划性指导形式为主并与普通本科教育考试报考率持平。在培养目标上,主要面向岗位进行着力,以科技素质为参照物,注重岗位技能和应用。教学形式多样,包括非全日制、远程教学或“一对一”面授,在培养内容上,多于现代企业接轨,并以碎片化、模块化或慕课教学等为主。师资力量上,多以校内空挡、退休教师、外聘教师、专业培训师、研究生或企业成功人士为主。办学方式上以开放式或校企合作、中外办学等为主。在办学资源上,多以学校部分投入(如学校品牌、管理人工和办公设施和场所),主要靠吸纳社会资源办学,如建立学习中心、教学站为主。而国家政策的边缘化、产业化,则成为继续教育无以为继的风险存在的基本因素[1~2]。

加之,国家在继续教育上的办学政策不明朗,网络高等教育试点的展开举步维艰、止步不前,且高校参与积极性不足,试点审批期间准入机制无法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相持平,这也决定了高校观望期间继续教育经济效益低迷的主因。

二、继续教育经济效益风险原因分析

宏观经济背景下,继续教育产权明晰倾向趋于高风险境地,这就决定了继续教育不得不从风险行为控制上加以补偿,并将风险转嫁。

1.生源经济效益。以远程教育为例,生源作为其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其经济效益风险存在的根本。从学员招生来看,网络教育停止招收全日制学员,教育部颁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政策。从学历到能力的转变中,远程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在不同地区所获得经济效益不一,并在竞争层面逐渐浮现出不同的效益结果。而现实情况是,包括网络高等教育在内的低成本教学平台建设中,受专业类型限制和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一次性投入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直接导致学生大规模涌入并呈现出惊人的扩张态势[3]。而与之相反的是,经济风险的危急值也愈高。单专业而言,需要融入市场研发、宣传投资及其网页制作等投入,而周期内招生规模效应受不可抗因素影响,无疑在整个网络办学周期内无法满足既定投资要求,垄断性试点同时又成为高校生源风险存在的主因,唯有无休止的招生才能弥补前期投产的亏空。

2.办学质量经济效益。教学状态和校内资源受办学期间的不稳定性影响,指导、辅导、实验、实训路径的何去何从,归根结底在于办学质量的高低。统观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中,继续教育的培训目标、模块化教学形式、“快餐文化”的主宰喜爱,学科体系结构调整、知识体系结构追踪、专业调研、跟踪访视和教科研等经济效益风险与市场的“教学质量”,学员上线率、专业规模、教师导学、网上交互式讨论等缺位和不足间关联度甚广。

3.规范化管理经济效益。社会资源的稳定性支持是继续教育得以为继的根本,也是评估其远期经济效益中不可估量的内容。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的函授中,在教学资源评估、招生宣传及其线上线下互动之中,无不需要学习支持系统、代收学杂费系统、考务信息系统、实验实训基地基建设施等作为继续教育成本管理的核心和重点[4]。诚然,继续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民营企业合作部门、招生违规行为、隐性消费、非严肃考纪行为等为经管部门的信誉造成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统观政策之于高校学生权益保护和学习社会星星塑造,无一不需要规范化管理作为经济效益衡量的关键。

4.边缘化地位经济效益。继续教育受现代高等教育影响,在办学情感态度上,多处于边缘化地位,且在办学途径中不予全日制高等教育冲突,并不挤占其资源环境,并在资源合作共享实践中,受制于主管部门、办学资质、文凭,产业链滚动举步维艰。在创收指标的逼迫下,继续教育办学心态的衡量使得招生中介大捞一把。

三、继续教育经济效益评估理念及建议

1.经济效益评估理念。从概念来讲,教育经济效益以统计计量的方法说明教育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果,揭示教育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效益评估理念的诞生主要源自鼓励竞争、避免急功近利的盲目操作办学导致的办学风险,从利益层面把握最佳经济效益获得时机。同时,将规避风险、合理转嫁作为办学目标、规模拓展、合同执行及其风险预测评估、责任共担作为司法条件的主要依据。基于此,以该理念为基础的预警机制建立之于继续教育成本预算、立项选择、媒体布置、上下级协调、主动权掌握和风险止损等态势猛烈[5]。此外,合作办学作为明确双方责、权、利的依据,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继续教育的成本最低化和风险最小化。

2.经济效益评估建议。办学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风险控制、目标办学可承受范围、战略规划等环节。各利益方间的信息交互、业务接洽、财务报表统计及其流程化管理,均需要以市场为知识提升关键,以行业企业转型时期对人才的渴求和市场份额、优质资源开发、理性消费等为动因。从优势作用分析来看,充分发挥资源盘点优势、调动优质资源参与继续教育办学、谋求差异化发展,以政府政策为先导;规避短板,在体制和机制中引入外部资源并评估性价比后在学校整体承重范围内降低学院包袱。坚持依法办学的底线参与合作,能为主办方、学生及其社会间谋求最佳社会效能。寻求资源优势互补、甄别并与法人(单位)合作、营设办学的良好内环境如政策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合作办学中,走司法路径寻求最佳经济庇护。拷问和审视市场和合作方诚信,需秉持全程监管,摒弃效益分账;严格招生宣传、学籍信息审核、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平台运维、实验实训辅助、考务组织、经费往来等监管细则[6]。量化评估须分阶段进行,多在直观性、可比性及其可行性指标体系中,做还初期、早期、后期的全程评估。为避免内部管办分离,需要学校和其他职能部门各施其职。

四、宏观经济背景下提升继续教育经济效益评估体系的作用

1.基于继续教育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评估路径,须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顺应教育部号召,大力推行继续教育,并在日益增多的培训机构中达到满意的培训效果。在注重继续教育学历的同时,不忽略技能培训之于个人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在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中,从培训机构、辦学理念、办学质量、教育评价体系上考虑学员的现实条件,并做到分层次教学。培训机构重需重视办学社会效益,并根据区域性和行业性确定服务方向。在评估环节将办学合法化硬性条件和教学质量作为评估重点,并做好中期建议和后期更改。

2.优化多元评价方法的应用,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让学员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避免单一评价技术手段的滞后性和流于表面。在教学标准评价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调查走访和学生综合成绩了解整体上提升评价的经济性。积极的评价是继续教育兴趣化的源泉,也是教育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学效率及其职业责任感的表现。

第2篇: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范文

个人收益 社会收益 曲线估计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社会公平正义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受教育者通过各级教育获得的教育收益分为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两部分。[1]教育个人收益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使受教育者自身或直系亲属获得的收益。教育的个人收益主要通过学历与收入的关系程度进行衡量,即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平均月收入会出现迅速的增长。教育社会收益是指除受教育者及直系亲属以外,受教育者通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给政府、社会或其他社会成员带来的收益。社会收益主要通过不同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以及教育对社会公平产生的影响来衡量,即不同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比重及教育对社会公平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采用曲线估计方法对学历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由此衡量教育的个人收益;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研究不同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的关系,由此衡量教育的社会收益。

一、教育个人收益分析

教育的个人收益包括多个方面,但最重要的就是个人收入的增加。教育与收入的关系在理论上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其关系,一言以蔽之,即受教育者的水平高,其收入也就高。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发现,一个大学毕业生平均年收入比一个高中毕业生多2.3万美元左右。加拿大统计局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具较高教育程度、较高读写能力的人通常获较优厚薪酬的工作。[2]同样有研究表明,在我国城镇居民中的本科、高中、初中、小学的受教育者的收入比为1.8:1.26:1.17:1,接受教育年限高的的人,收入水平也高。这里重点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检验收入与学历的关系,同时测量和验证由教育而引起的收入差别的大小。学历主要通过接受教育年份指标来衡量,收入主要通过平均月收入指标来衡量。

表1 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关系表

数据来源:兰州市2012年社会调查数据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博士接受教育的年份假定分别为6年、9年、12年、16年、19年、23年,其收入分别为1769元,2368元、2630元、3217元、4386元、7209元。对其进行一般性描述统计,我们可以计算出初中、高中、本科、硕士、博士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3.9%,11.1%,22.3%,36.3%,64.3%,我们可以得出除初中以外,收入水平达到峰值前,学历层次高的人群,平均收入递增速度总比学历层次低的人群快。为了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关系程度,首先进行相关分析[3]。

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926,接近绝对正相关数值1,说明教育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呈高度的正相关性。同时,从图1的散点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平均月收入随着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年份的增加,受教育者的平均月收入不断增长,从小学的1769元增长到博士的7209元。这也说明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呈高度的正相关性。从图1的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的散点图中,可以看出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两者的关系并非是线性关系,对于非线性关系通常是无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无法直接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为进行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之间统计关系的数量分析,这里主要通过曲线估计的方法来建立本质线性模型,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曲线估计,[4]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平均月收入的曲线估计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根据判定系数R方、显著性检验F值和概率P-值综合判断,拟合优度最高的是三次曲线,其次是复合曲线、二次曲线、幂函数、线性函数。可以优先采用前两个模型。但从输出的方差分析结果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来看,三次曲线中包含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因此该模型不可采纳。接下来在复合曲线和二次曲线中选择,复合曲线的拟合优度高于二次函数,同时复合曲线、二次函数均通过了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可采用这两个模型。但根据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之间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最终考虑采用复合曲线。

则复合曲线的表达式为:y=1089.431×1.080x

其中x为接受教育年份,y为平均月收入,该函数表达式的实际意义可以描述为接受教育年份每增加一个单位,则平均月收入增加1.080倍。这种分说明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关系密切,即学历与收入关系密切。

学历与收入关系密切的原因,我们通过人力资本理论来论述。[5]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学校就是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得到培训,以此在劳动力市场通过较高的收入得到回报。一些学者认为通过培训的人们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人,无论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其劳动效率都要高于低水平教育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不同教育层次的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是: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这充分说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般情况下是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成正相关。另外,受过高水平的人可以完成复杂的劳动,这是低水平受教育者所不具备的。因此,高水平受教育者获得更高的收入是对复杂劳动和高劳动效率的补偿。

二、教育社会收益分析

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通过对公共利益的贡献来衡量。教育对公共利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变革、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减少社会矛盾和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从宏观上来看,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条件。世界各国的经验都表明:教育与经济二者之间关系十分重要且密切。主要是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决定作用,相反,教育发展又对经济发展起强大促进作用,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实践证明,适宜的教育投入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很大。

1.教育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变革所起的作用

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变革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无可厚非的。这里主要通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衡量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具体程度,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达式为[6]:

Y=X?琢L1?茁1L2?茁2L3?茁3L4?茁4

其中α为资本产出弹性;β1、β2、β3、β4分别为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中等教育动力、高等教育劳动力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由生产函数理论,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初中、小学)、中等教育动力(高中)、高等教育劳动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硕士,博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各自的弹性来表示。即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中等教育动力、高等教育劳动力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弹性越大,说明其对济增长的贡献率越大。不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可以描述为:

Ei=(?茁i×li/y)×100%(i=1,2,3,4)

其中E1、E2、E3、E4分别表示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中等教育动力、高等教育劳动力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i1、i2、i3、i4分别为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中等教育动力、高等教育劳动力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逐年增长率;y为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率。则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

Ei=(?茁i×li /y)×100%(i=1,2,3,4)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整理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中等教育动力、高等教育劳动力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等不同教育层次劳动力人数的数据,算出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7]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 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并计算

从表3中可以看出,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中等教育动力、高等教育劳动力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7%、8.73%、23.65%、32.67%,可见随着教育程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就越大。我们可以对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中等教育动力、高等教育劳动力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相关性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教育年份与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的相关系数为0.975,接近绝对正相关值1,说明接受教育年份与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呈高度正相关性,即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中等教育动力、高等教育劳动力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教育事业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据调查研究发现,现在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70%的高水平,发展国家也平均达到了40%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只有不到30%的水平。

2.教育在减少社会矛盾和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社会和普通群众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矛盾得到缓解,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教育对社会公平正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力量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8]首先,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而教育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起点,同样也是人提高自身综合竞争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不仅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上,更应该体现在从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收入不公影响人一时,教育不公影响人一生”,[9]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国家安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次,教育可以缩小收入差距,是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能够直接提高其收入水平,这也说明了接受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可以使低收入水平者增加自身收入,缓解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形势;另一方面收入水平高的人群不仅会影响自身收入水平,还会对下一代的收入水平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即收入水平高的父母,其子女收入水平一般也会比较高,这说明教育对代际收入也会产生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在缓解贫富差距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为国内外的经济学家所肯定。比如英国经济学家米德指出,教育是影响人们获得收入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的投资,它可以间接地对财产的分配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也曾指出,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没有比免费提供公共教育更为伟大的步骤了。通过对财富的重新分配,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0年7月,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其核心就是把推进教育发展作为其战略重点。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进程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要求。党的十已经把教育公平置于社会公平正义重要基础的地位,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任务。只有真正建立起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体系,才能有效地推动教育公平地实现,进一步减少社会矛盾和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早日实现。

三、结论及分析

通过上面采用曲线估计方法对学历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衡量教育的私人收益,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研究不同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的关系从而衡量教育的社会收益以及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学历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密切。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学历层次高的人群,平均收入递增速度总比学历层次低的人群快。但是我们应该注意收入水平的临界点问题,即收入水平达到峰值前,收入水平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长,但收入水平达到峰值之后,收入水平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停滞不动,甚至可能出现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

第二,通过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926,接近绝对正相关数值1,说明教育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呈高度的正相关性;通过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之间关系进行曲线估计,得到符合曲线方程:,即接受教育年份每增加一个单位,则平均月收入增加1.080个单位。这也进一步说明接受教育年份与平均月收入关系密切,即学历与收入关系密切。

第三,通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Ei=(?茁i×li /y)×100%(i=1,2,3,4),计算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可以得出: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中等教育动力、高等教育劳动力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7%、8.73%、23.65%、32.67%,可见随着教育程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就越大。通过对接受教育年份与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教育年份与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的相关系数为0.975,接近绝对正相关值1,说明接受教育年份与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呈高度正相关性,说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这也为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第四,教育在减少社会矛盾和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作用巨大。一方面,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能够直接提高其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教育在缩小收入差距,缓解贫富不均,减少社会矛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010年7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是教育公平问题,只要实现教育公平,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地实现。

通过对教育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实证分析,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仅在提高自身收入水平等个人收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技术变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国家于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便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

参考文献

[1] 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闵维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Schulta T.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

[3] 陈振明.社会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 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Morrision.C.Income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trade:A cross-sectionai analysis.European Economid review ,1990(6)

[6] Samuelson P Al Paul Donglas. A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marginal productiv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

[7] 叶茂林,郑晓齐,王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

第3篇: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范文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心得体会

通过进一阶段学习和观看录像片《居安思危》和《较量无声》,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背景有了进一步认识,从而增强了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

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国际背景

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剧变,是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影响尤为巨大。特别是前苏联解体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至今犹钟声在耳。一个有1500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一个社会主义的老大哥,一个创造过战争和经济奇迹的大国悄然解体,给我们留下了沉重的教训和无尽的思索。苏共为什么?当然,有外部原因――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但主要是内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主要是前苏共放弃了党的建设,背弃了党的宗旨,脱离了人民群众,以致于在苏共宣布解体时几乎没有人进行抗议和抗争,他们对苏共早已失去了信心,那样的苏联共产党要他何用?这充分说明,一个党无论过去创造过怎样的辉煌,曾经多么受人崇敬和爱戴,一旦他脱离了人民群众,必然遭到人民群众的抛弃。

剧变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和平演变的目标指向了中国,可以说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并且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渗透,堪称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此中国共产党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次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筑牢自己的防线。而我们这些年,党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群众的不满情绪在增加,如果不引起重视加以整改,长此以往,就有的危险。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国内背景

我国经济经过35年的高速发展,国力得到空前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但社会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会公平正义出现了问题。社会公平正义应坚持四项原则:基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按贡献进行分配、社会调剂。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是公平交易、公平分配、公平消费,使所有人能够在个人能力贡献的基础上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它意味着权力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司法的公正等。但现实的差距很大,许多感觉到人与人竞争不公平;企业竞争不公平,分配不公平等等,只有高考和体育比赛比较公平。

(二)尼系数一直在高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息,2013年,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层系数为0.473,虽然连续几年有所下降,仍然超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超过了发达国家。这也是社会不公平的一个方面。群众意见很大。在富人增多的同时,穷人也在增多,许多人所拿的工资在最低工资标准以下,同时有的公务员和国企高管拿的工资高到自己都不好意思说。

(三)会矛盾集中爆发,维稳成本居高不下。许多地方社会矛盾突出,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时有发生,维稳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有人说维稳费用已超过了国防费用。

(四)环境恶化,群众意见大。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但有人人感觉到的雾霾,还有森林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河流和地下水的污染。有的地方因地下水被污染出现了癌症村、怪病村。一方面要防污染治雾霾,一方面还要发展经济,这两方面群众都要,政府很难,这又是一对矛盾。

(五)“”问题突出,腐败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饱受 病。“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但任务仍然很艰巨,道路依然漫长。既打老虎又打苍蝇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但同时又不满意,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尚未得到建立。

因为以上这些问题说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已经到了非改善不可的地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十分必要。

三、群众路线教育的感悟和心得

面对国内、国际的诸多问题,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和军队诸多方面,不像以前历次改革主要是经济方面。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而且是全面改革。其难度从亲任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可见一斑。这次改革不像以前的改革,能让大家都受益,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或阶层的利益。可以说是权利的调整,是利益的调整。动了谁的奶酪,谁就会不高兴,甚至会骂娘。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在全党开展一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党性觉悟。一旦改革涉及自身利益,要从大局出发,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对自己利益要看淡一些,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全党上下才会统一思想,减少改革的阻力,使这场综合改革顺利进行。否则,改革可能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改革就无法顺利推进。

正在进行的反“”和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使领导干部受到了更大的约束,原来享受的一些便利和好处,如公款参观旅游、公款吃喝及隐形的福利都不再有了。一些领导干部权利也将被削弱(如权利被取消或下放)。对此我们不应该有怨言,对所有的改革措施,只要对人民群众有好处,对党和国家有好处,我们都应该积极响应,愉快接受,带头执行。

以上是我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背景的粗浅认识。只有认识了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才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性锤炼,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参考文献

第4篇: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范文

关键词:资助工作;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困境;对策

【分类号】G649.2

关于资助工作与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研究,目前学界主要关注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网络信息化对大学贫困生资助的促进作用,例如裴九雄的《网络信息化的大学生资助新模式》[1];二是关注在资助工作中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史凌芳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析》;三是关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比如祁承勇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研究》。

以上关于资助工作与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研究文献中,一是研究在资助工作中利用网络信息化的研究已开始出现,但数量很少;二是关注在资助工作中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多,但涉及网络思政教育的少;三是关注网络思政教育的多,涉及资助工作的少。这些相关文献说明直接涉及资助工作与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研究非常少,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探究。

一、概念界定

为了本研究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界定相关概念。关于贫困大学生的概念界定。对此目前并没有统一意见,主要散见于一些文件中,如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贫困大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和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不足以支付其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费用(主要指学费、生活费、住宿费和书本费等费用)的学生。”借用以上界定,本研究中的贫困大学生也即指高等学校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或在支付教育费用上有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其衡量标准是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就读学校所在地当年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大学生。

二、网络已成为许多贫困大学生表达权益的重要途径

1.贫困大学生网上表达权益的特点。一是快捷性与便利性,具有随时随地表达权益的特征;二是开放性与多元性,可以表达各种利益诉求;三是及时性与无限制性,不但可以及时表达利益诉求,其他人也可以不受限制接受这种利益诉求;四是交互性与多样性,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五是全球性与广泛性,利益诉求影响之广,受众人群覆盖之大前所未有。

2.网络已成为贫困大学生表达权益的重要途径。目前,网络发展越来越快,大学生受网络文化影响也越来越深。随着贫困大学生权益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网络表达权益诉求的特点所在,使网络天然已经成为了贫困大学生表达权益的重要途径。

3.贫困大学生表达权益的现实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消极影响。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自卑感、空虚感、落寞感、挫折感、意志薄弱、人际关系障碍、主动性差、缺乏自立自强精神和价值观趋于功利化等特征,导致他们会在网上一些不实的言论,严重伤害高校的资助政策和资助工作。

4.资助工作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贫困大学生网络表达的合理性与正当性是应该予以支持和谅解的,也应该予以及时支持,以免问题扩大化。但由于贫困大学生自身利益观、功利性、心理缺陷及价值偏差的存在,使他们在表达利益的正当性、合理性与真实性时,很可能会使人产生一定的误解,并造成一定范围的负面影响。

三、资助工作视角下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

1.现实教育目的与理论教育目的相悖离。就资助工作来讲,它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服务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局。因此,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论目的也应该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这一大局。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更多从稳定的角度、从掩盖家丑的角度、从息事宁人的角度进行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这严重违背了网络思政教育的本来面目和价值所在。

2.实然教育主体与应然教育主体相悖离。在现实贫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往往资助教师、学生处教师和辅导员等会作为思想教育的主体。而网络思政教育主体已经与现实思政教育大相径庭,它的主体往往具有相对性,“教育者、大学生和网络环境三方中的任何一方,均可作为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作用于其他两方,相对于其他两方成为主体。”

3.真实教育效能与理想教育效能相悖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努力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实现育人目的”,这应该是检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标准,也应该是检验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论效能。然而,由于教育目的、教育主体等的局限性,导致教育效能仅在于针对具体事件,解决一时问题。

4.实际教育途径与应然教育途径相悖离。就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途径而言,实际工作中与线下教育并无本质区别,主要是通过批评教育的方式开展,并没有寻求到与应然教育途径更契合的方式开展教育。同时,如何将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结合,如何将教师教育转化为学生自育,还没有很好的途径。

5.现行教育方法与应有教育方法相悖离。在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中,很多人仍然采用线下灌输的方式进行,认为线下教育能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应用于线下思政教育都已经行不通。如今,网络思政教育已经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界限,拓展了思政教育的领域与内容,教育的方式也理应被更合理的新的教育方式所取代。

四、强化资助工作视角下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厘清教育目标,强化教育理念。学校以育人为根本,贫困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也必须遵循这一宗旨,充分发挥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培养人、塑造人、感化人的功能。必须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把培养健全人格、提高道德品质融入网络思政教育,将资助育人与网络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2.树立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育人,这决定了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加上网络思政教育应然主体的相互转化性,就更有必要调动贫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他们自我教育的良好状态。

3.创新教育载体,更新教育方法。“资助工作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都会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促进作用。” 高校资助工作者要善于通过创新网络思政教育载体和方法,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将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结合起来,将日常教育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

第5篇: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范文

基于经济管理理论的中职院校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研究

目前的中职院校的发展模式下,实用型人才培养是其最主要目标,校企合作则为其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在不完善、不健全的发展体系内,中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结合教育学理论,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来分析中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双赢模式是目前研究的一个全新思路。结合德国双元制模式,以经济管理学理论形成校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的理论基础

1.人力资本理论

在社会资本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繁荣,人力资本逐渐超越物质资本,成为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相对于物质资本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人力资本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大,因此对人力资本的加大投资将会加快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在经济效益贡献中的直接表现为生产效率和技术革新,这些都是基于人力资本投资而产生的后果。从经济管理学本质上来讲,人力资本的质量是以提升的生产效率来直接展现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可借助物质资本的投入。但目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生产效率的提升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技艺、知识、熟练度、创新能力等因素,这些因素则需要高质量的教育来提供和实现。

2.实用教育主义理论

实用教育主义理论是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其核心理论是教育的经验论和“做中学”理论,而中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正是基于这两种观点而建立起来的。在杜威实用教育主义理论中,他认为教育使经验的改造和改组,是人在主动尝试行为与环境的反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组合。教育经验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别人的经验,而且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和建立自己的经验,在新获得的经验和别人经验改组和改造中来增加或提升自己知识实践能力。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理论,认为学校应该具备社会的主要基础功能和部件,应该是以一种社会雏形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完成真实和经验的积累。这些理论也集中体现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本质,成为中职院校校企合作双赢模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面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一面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训练,这种模式实施的成功在于德国自由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德国双元制模式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并实现双赢深刻体现了人们对待企业自治和国家责任的双重认同上。基于市场认同和社会责任的自由式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对我国中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首先,在企业第一生产先上的实训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熟练运用和实践技能的快速积累,最终被企业欢迎。针对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实践训练的弊端,德国双元制模式提供了参考。其次,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再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一方面能够使课堂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尽快使用到实践操作中,保障了知识的吸收、掌握和使用,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和企业间的交流,给学生展现自己能力提供了平台,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率。再次,德国双元制模式中以岗位为培训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受企业欢迎,因为这部分学生能够来之即战,不需要进行二次培训,上手快。这方面应该是我国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最后,跨企业培训中心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能够帮组中小企业实现培训机构的构建,另一方面还能实现学校实训基地的构建,这是实现双赢的基础,值得我国中职教育借鉴。

三、我国中职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的构建

1.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的设置

中职院校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这就涉及到合作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合作的前提是利益或者效益,都是基于需求目的的。为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在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责任和利益,以及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和校企合作过程的透明度,这就需要从经济管理的理论视角出发,以经济管理的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管理机构。以学校为中心和纽带,联合多家企业成立校企合作学院董事会,借助学校的纽带作用构建多企业合作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技术成交流和人才交流,以及构建各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院校学术方面的优势,以学术成果作为吸引企业合作的最大优势。

2.校企合作的资源整合

以经济管理学理念分别对高校和企业进行资本化,将学校放在知识资本的位置,为社会经济培养一线技术性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资源,这就需要要对院校和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以发挥最大的作用。首先从学校方面整合教师队伍资源和教学设施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教师和设施的教育功能,同时还要发挥教师学术方面的功能,为建立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提供基础。其次从企业方面整合生产实践资源,将生产第一线作为学术实训的基地,让老师、一线操作工作人员、学生共同参与,实现老师、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第6篇: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范文

(湖南大学,长沙410079)

内容提要:通过成本一收益理论分析表明,政府增加民生支出可以增加犯罪的机会成本,减少从事非法活动的时间,降低犯罪率。基于1998年-2012年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也证实,民生支出与犯罪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民生支出的增加可以显著地降低犯罪率。这一发现表明:现阶段我国民生支出的弱化可能是犯罪率恶化的一个重要根源。因而,更多地关注民生状况,不断地提高民生支出水平,将是我国治理犯罪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犯罪率民生支出成本一收益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 2015)06-0047-05

一、引言

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犯罪形势。据治安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犯罪率的年增长速度是西方国家的34倍;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刑事犯罪率绝对数要明显高于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同时,从我国官方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见图1),短短的30多年里,我国犯罪率急剧恶化。中国公安机关犯罪立案总数从1978年的53万起,增加到了2012年的658 57万起,犯罪总量在35年间增长12倍多,年均增长率高达7.65%。并且,社会治安和安全问题已经连续几年成为群众安全感调查中最为关心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犯罪总会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严重危害,导致巨大的社会成本支出。犯罪率的持续上升不仅消耗了大量稀缺性的生产性资源,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和社会福利损失,而且还会造成社会不安定,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阻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建设和谐社会道路上的沉重枷锁。因而,深入认识我国犯罪率的影响因素已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与犯罪率持续上升的同时,我们还发现,在中国式改革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更倾向于出台以投资为主的经济措施,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备受青睐,而事关居民福祉的民生支出,却显得相当孱弱。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的部分仅占29.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就业难”已成为困扰人们的普遍性社会问题,中国的民生状况令人担忧。

犯罪率的恶化与民生支出的弱化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不禁令人猜测民生支出的弱化是我国犯罪率持续上升的一个重要根源(陈刚,2010)。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同时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研究民生支出与犯罪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之间关系,以及选取合理的财政支出政策和刑事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犯罪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虽然发展的历史不长,但是却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在理论方面,犯罪学的鼻祖Bec,cana在《论犯罪与刑罚》指出,犯罪行为也不过是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的一种行为。著名的功利主义哲学家Bentham也指出,只有当犯罪的快乐大于痛苦的时候人们才可能去进行犯罪活动。在此基础上,Becker(1968)建立了犯罪理论的第一个模型——“成本一收益”模型:若从事违法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带来的效用时,人们便会从事违法活动。这一模型开创了犯罪经济学的新历程。此后,大量的文献也只是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了扩展和完善。

在实证研究方面,众多的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犯罪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收入不平等(Fleisher,1966;Ehrlich,1973;Alesina et al 2004、2013;imrohoroglu A,Merlo A and Rupert P 2004、2006;胡联合,2005;吴一平和芮萌,2010;王韬和鲁元平,2011,陈春良,2013);②劳动力市场环境(Myers,1983;Wong,1995;Freeman,1996;S Raphael and R Winter-Ebmer.2001;李殊琦和柳庆刚,2009;章元、刘时菁和刘亮,2011);③教育水平(Ehrlich,1975;White and tauchen,1994;P Fajnzylber,2002;Jacob,2003;L Lochner,2004、2010;陈屹立,2008;何亦名,2009;陈刚和李树,2010);④城市化及人口流动(Butcher,1998; EL Claeser and BI sacerdote, 1999、2003; Reid,2005;H Entorf,H Spengler,2000; Alonso-Borrego,2008;田鹤城和万广华,2009;陈刚和李树,2009;梁亚民和杨晓伟,2010)等。

现有研究主要从收入、教育和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关注政府民生财政支出影响犯罪的文献较少,相关研究尚不成熟。从理论上来看,犯罪学中主要有紧张(strain)、社会絮乱(social disorganization)、社会支持(social suppon)等理论认为民生支出的增加、社会各种福利条件的改善可以减少犯罪。实证方面,2hang(1997)利用1987年美国各州的截面数据发现,政府的现金和实物补贴计划均能显著地降低财产犯罪率;Johnson(2007,2010)基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的美国各州的数据分析发现,各州政府针对低收人者的福利救济计划,可以显著地降低财产和暴力犯罪率j3_卅.陈刚(2010)、陈刚、李树和陈屹立(2010)、陈硕和章元(2010)也仅证实社会福利对犯罪率的抑制作用”;毛颖(2011)虽然从总量上综合考察各地区民生支出对地区犯罪率的抑制作用,但却并没有研究三大支出分别对犯罪率的影响机制。因此,国内尚没有文献系统研究过民生支出对犯罪率的影响。

三、理论分析

经典犯罪经济学理论认为,犯罪和其他行为具有一致的特征,它们都是一种理性选择,都是在衡量犯罪成本与收益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也正是由于他们在权衡了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谋利方式所需的成本和预期所获收益之后作出的最优选择。由此,一些人成为罪犯,不在于他们的基本动机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而在于他们的成本同收益之间存在的差异。

利用犯罪的成本与收益曲线,来分析民生支出对犯罪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用犯罪所获得的收益表示犯罪价格,用曲线f表示边际收益曲线,用曲线m表示犯罪的供给曲线。与一般的供给需求曲线一致,犯罪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边际收益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描述犯罪数量是如何随着犯罪收益的提高而增加的。因此,它实质上也是一条边际成本曲线,表示对于每一个犯罪数量而言,其成本取决于边际成本。根据MC=MR的理论,犯罪的均衡点为b点,均衡数量为e。供给曲线的纵轴截距则代表罪犯产生的最低犯罪成本,图上表现为a点。该点表示只有当收益大于或者等于a时,才会有人犯罪;否则,根据成本一收益选择的理性的人们不会进行任何犯罪活动。因此,这一点决定着供给(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置,因而也影响着犯罪均衡数量。而这一点是由所有罪犯里的最低成本的人所决定的,并且最低成本的人往往是低收入者。

大量的文献也证明低收入者或低于中间收入的人们与犯罪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构成了犯罪活动的主体。而这一群体往往都是一些低教育水平的,他们面临着恶劣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健康状况受到极大的威胁,然而却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社会救济和保障。在这种连必要的生存和生活资料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人们从事犯罪活动的机会成本相当地低。因此,保证人们基本生活水平的民生支出就显得极为重要。

虽然民生支出的范畴界定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但学术界公认的核心部分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这三部分涉及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从教育方面来看,教育支出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我国受教育水平。教育与犯罪之间存在着学历溢价效应,教育水平的增加提高了获得合法劳动机会的概率和收益,收益的提高又降低了犯罪。同时,受教育水平高的人将面临着更大的名誉和社会地位的损失及道德与痛苦成本。从而,教育支出的增加会使得m线往上移。从医疗卫生方面看,健康状况与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当人们连最基本的健康状况都无法得到保障时,人们进行犯罪的成本极低。而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医疗卫生不足与健康需求之间的差距,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也能相应提高参与犯罪活动的机会成本,驱使m线不断上移。居民的合法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对犯罪率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当居民从事合法劳动的收入水平且工作相对稳定的情形下,其犯罪的机会成本就会大大增加。而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的增加,则能够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使得供给曲线的截距(最低成本点a点)上移,m线上移。综上所述,民生支出增加会使m线上移,假设上移到n线的位置,均衡的犯罪数量从e到减少到d点,减少了e-d个单位。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即民生支出对犯罪率攀升起到抑制作用。

四、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

为了分析民生支出对犯罪率的影响,本文采用了1998年至2012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加以验证,为克服各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选取了动态面板数据处理技术。由于犯罪率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在借鉴部分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影响犯罪率的其他因素如收入不平等、失业率、受教育水平等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到实证研究,因此建立如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

其中,crmes。。为刑事犯罪率,在模型中,我们用每万人逮捕人数(arrest)指代,crimest-I表示滞后一期的刑事犯罪率,msze为民生支出总量,msze中包括jy教育支出、ws卫生支出、社会福利支出,x为一组控制变量。下标i,£分别表示第i个省第t年,w。为不可观测的地区效应,已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和数据

在实证分析之前,简要介绍一下主要变量指标和数据来源。现有研究对真实犯罪的替代也各不相同,本文以每万人中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刑事犯罪嫌疑人数(arrests)度量省级犯罪率(陈刚、李树和陈屹,2010;姜保全和李波,2011;陈硕,2012)。同时,Levitt(1998)也曾验证虽然报案率与实际犯罪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但对估计的结果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我们把涉及民生最核心的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福利与就业支出定义为民生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差表示收入不平等;以城镇登记失业来衡量各地区的失业率;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城镇化水平;6岁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受教育水平①;每平方公里人口数来表示人口密度。数据除犯罪率来源于《中国检察年鉴》,其余数据均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由于宁夏和新疆数据缺失严重,所以本文的实证分析中剔除了宁夏和新疆。因而,最终数据为29个省份1998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且所有价值变量数据均经过平减(1998年为基年)获得实际值。

(三)实证结果分析

基于前面设定的计量模型,我们分别以民生支出及其分类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福利支出为核心解释变量对犯罪率进行面板数据回归估计,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从表2对万人逮捕比的回归结果来看,民生支出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民生支出核心的分类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分别与犯罪率回归时,系数均为负,也在I%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这说明不管是民生支出总量,还是其各类支出的上升对犯罪率的攀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验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福利支出三个变量同时对犯罪率的影响时,我们发现虽然三项支出的系数均为负,但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并不显著,而社会福利支出不仅系数为负,且在1010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这说明在三者之间,社会福利支出对犯罪率的抑制作用比教育支出与医疗卫生支出贡献度更大。这一方面可能由于社会福利支出主要是直接补助低收入者,直接增加了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对犯罪率具有直接效用,而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更多的体现在间接作用上,影响可能有一定的时滞性。

公共安全支出的估计系数在各列中均显示为正,且显著性水平较高。这表明公共安全支出不但没有有效的减少犯罪,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犯罪。这可能与我国财政支出的非效率性有关,并且公共安全支出的增加必然会挤出部分民生财政支出,从而增加了犯罪。收入不平等水平的系数均为正,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这说明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将提高刑事犯罪率。这与现有的文献研究结论一致(吴一平、芮萌2010;陈春良、易君健2009;Imrohoroglu A,Merlo A,Rupert P 2006)。失业率与犯罪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这可能由于我国的城市登记失业率严重地低估了我国真实的失业率。教育水平对犯罪率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一方面与我国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则存在着过度教育f高等教育),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过度教育的合法收益率产生了负面冲击,存在着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现象。城市化率与犯罪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现有文献吴一平和芮萌(2010),Edlund et al(2007)研究结论一致。地区人口密度不显著,说明对于以万人逮捕比为度量指标的犯罪率来说,不能发现人口密度影响刑事犯罪率的证据。

五、结论

第7篇: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范文

按照《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长组明电〔20**〕38号)要求,我县对照调研提纲,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我县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和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我县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群众路线贯穿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做决策以群众意见为依据、谋发展以群众需求为根本、评政绩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实现了群众意愿基本满足、群众利益基本维护、群众评价基本满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范文节选!

一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县始终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做决策、定政策时征求群众意愿,廉洁从政、务实为民上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如2008年,我县就如何开展北方水城、中国沁州建设开展了聚民意、集民智的征求群众意见活动,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宝贵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以水为魂,打造北方水城;以土为根,建设生态园区;以工为重,创建新型工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以发展战略。

沁县近年来水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这个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制定出的发展战略,切实把握住了沁县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命脉,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又如,沁县近年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主动将党的工作、各项活动和所取成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权力运行公开,坚决阳光施政。在县委开展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在乡镇推广了文建明工作法,在党支部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正确评判、积极参与党和政府的工作,提高了党政工作的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二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发展为了群众,为了群众发展。我县将为人民谋利益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年来,为了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我县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在农村大力推广实施以设施蔬菜、沁州黄、核桃经济林三大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等活动,全力引进、大力实施促农增收项目建设,形成了以松村农业园区为典型的农业园区经济发展模式。

尤其是从20**年以来开展了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动员全县县直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帮贫助困、扶持产业、推进基础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活动,为基层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群众利益,提升了党政工作与群众意愿的契合度。为了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贴身利益,我县在各级党政机关推广实施了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更是坚持每周二接访,畅通了人民群众的来访渠道,明白了群众所需所盼所忧,了解了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三是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本领。群众对党的工作满意不满意,能否贯彻执行好党在群众工作方面的部署举措是关键,因而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本领是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县采取多项措施来提升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二是重视民主评议带动。以党支部为单位,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干部述职报告会,对自身半年来在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在大会上作出报告,接受上级领导、同级党员和基层群众的点评、评议,听取宝贵意见,学习先进经验,改进自身不足。

三是重视一线锻炼。注重对党员在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实打实解决群众难题方面的能力锻炼,在这方面,我县坚决加大对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督查力度,督促党员干部常下基层、常访民情、常解民忧,让干部在真刀真枪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本领。

我县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是部分群众不理解。存在部分群众观念陈旧、不信法,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蛊惑,采取过激行为反映利益诉求,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造成党的方针政策难以及时、全面地贯彻执行,带来发展滞后、缓慢、不科学等后果。

二是一些干部不优秀。部分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高、工作作风不实,不愿做群众工作,或者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欠缺、本领不大,做不好群众工作,导致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系不密切,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导致组织和干部公信力的下降。

三是整体制度不健全。虽然在联系群众制度、接待制度方面作出了探索,取得了实效,但衔接合理、配套齐全的制度体系还未形成,主要缺乏对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在处理群众问题方面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导致全县整体推进群众工作的合力还未完全形成。

二、党员干部群众调研中提出的意见建议

调研中,党员群众提出了不少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合理意见和宝贵建议,经梳理总结,有以下几条:

(一)关于活动的目标、原则

1.以活动的开展为契机,解决各方面突出问题,促进中心任务落实。多数人认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还是要见到实效,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要达到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推动中心任务完成,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好群众贴身利益的目标。活动要坚持与工作实际、与群众利益、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结合紧密,不达目标、不见实效不罢休的原则。

2.强化教育,重视实践,推进活动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教育内容重点围绕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进行,要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重要教育内容,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实践载体设置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相结合,让党员干部在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中锤炼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理论教育就是要让干部在思想上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理念,树立起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帮助群众即政绩的正确观念。

(二)关于如何既体现从严要求,又确保不出偏差

1.提高干部自我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能力。真正利用好开好民主生活会这个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利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利器,要求党员以吾日三醒吾己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照要求,对比典型人物,及时发现和更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及经常会犯的小错;以不怕惹人、不耻下问的心态来督促自己,主动找人谈心交流,既指出他人不足,又请教自身缺点,实现真诚交心、共同进步。

2.综合推进,强化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在思想上教育,在行动上引导,在措施上激励。一是抓好廉政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开展,让党员干部思想得到触动。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开展领导干部集体走基层、搞调研等活动,外出学习不去发达地区、而去穷乡僻壤,不走康庄大道、专走羊肠小道,让领导干部体验基层、感受基层,增强基层阅历。三是加强考核评议。注重听取单位同事、服务对象、基层群众的评价意见。

(三)关于活动的组织方式

1.选好载体。将中心工作的热点、难点、关键点作为活动载体,以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来衡量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同时将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列入党员干部年度考核细则中。

2.抓好调研。在活动开展前,要组成专门调研组对不同部门、不同层次领导干部和党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主要做法、基本情况分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了解不同类型党员对群众路线教育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作出部署。活动不一定非要同时启动,要在做好摸底调研、全盘考虑、统筹部署的基础上展开,没有合理的实施方案,就坚决不进行,要做就做到最好,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3.搞好互动。一是制定活动载体时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中的干部形象、群众最需要干部如何为人民服务、在哪些方面服务。二是党员干部向联系点或本单位群众代表会议作述职报告,尤其是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听取群众意见。三是适当增加现场办公和公开处理事件次数,将处理过程向干部和群众公开,增强群众大局观念和发展意识,避免出现无理上访、影响发展的现象发生。

三、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综合调研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县以往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的经验做法,现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指导思想要明确。指导思想关系根本,指导思想正确,就能有力地推进活动见实效,要在指导思想上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让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认清形势,明确中心,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真正将活动开展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目标制定要合理。要结合实际,将活动目标制定与促进中心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干部作风相结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各自实际,加入自己的活动目标,让活动真正融入自身工作实际,将活动效应发挥到关键处。

三是阶段设置要科学。做到各阶段主题突出、任务明确、时间合理,让活动开展扎实、稳步、深入、有成效。建议巩固成果、总结工作、完善制度的回头看阶段放长时限,让基层党组织切实建立起务实管用的制度。

第8篇: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范文

――姚桓

寿光,一个深处内地、没有任何资源优势的县级市,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连续九年跨入全国百强县(市),以“中国蔬菜之乡”而闻名全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他们不是孤立地就作风抓作风,而是把作风建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以作风建设促进、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又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检验党风建设的成效,实现了二者的有效互动。

寿光作风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体现在:

作风建设具体落实在提高干部的执行力上。作为与基层和群众面对面、直接打交道的地方党委,寿光的体会更深刻,行动更自觉。他们把转变作风摆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强调建设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从健全制度入手,从具体事情抓起:通过现场咨询服务活动,“零距离”征求群众意见来实现党群沟通,使贯彻党的路线政策和上级决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不扎实、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每月组织机关干部“当一天工人”、“做一天农民”,体验群众甘苦,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市委领导班子成员,每月拿出不少于一周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实现了“干部工作在第一线,决策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第一线,创新体现在一线,成效检验在一线”。这样,党的路线政策、上级指示和市委决策能够在寿光得到迅速、有效的执行。寿光经验证明,县级和基层干部的执行力,实际构成县域的软实力。

以干部的优良作风教育和鼓舞党员群众,在全市形成朝气勃勃、奋进向上的精神风尚,使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工作的动力是什么?曾经有人简单地认为就是物质利益。利益确实是“敏感的神经”(列宁语),物质利益原则在调动人们积极性方面是不可缺少的。问题在于,人们不是、也永远不会是经济动物,“金钱有诱惑力,事业有凝聚力”,为建设美好社会、创造人生价值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强大、更持久的动力。这样的动力从何而来?当然要靠先进思想的教育。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育党员、动员和组织群众方面,“一个行动比一打纲领还重要”。

第9篇:在线教育的经济效益范文

【关键词】 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利用率

一、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性

高校人力资源的范围较广泛,是高校中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工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技能和知识的总和。高校人力资源除具有人力资源的生物性、社会性、主观能动性、时效性等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

1、多样性

高校教职工的个人需求不仅仅表现在其有物质需求,更多的表现在其精神需求方面,高校教师的工资近几年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低于受过同等教育的其他行业,尽管高校教师工资相对较低,高校教师的流动率较高,但仍有大批人愿意留在高校,这说明高校人力资源在精神上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物质需求。

2、独立性

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群体本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很大程度上在时间和意志等方面享受自由,对高校的学术劳动力很难像机关和企业那样严格有序地按行动指令来管理。

3、流动性

对人力资源来说,通过教育和健康投资等形成的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和增值,要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来实现,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现象。人才的流动总是受到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生存环境等利益机制的驱动,人们向往着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高校人力资源依靠资深人力资本丰厚的储备,在市场经济下,具有很大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目前高校当中普遍存在的青年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青年教师对高校现状的价值取向。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模式陈旧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大多数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这种模式基本上没有很大变化,此模式大致属于人事管理阶段。人事管理的职能一般表现在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人员培训等、人员调动和晋升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显得单一,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

2、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再也不是以前的“铁饭碗”,人才竞争也成为高校市场战略的核心问题。没有人才的发展,高校也没有很好的发展。但是观察高校这些年的人才状况,难免令人担忧。很多高校人才流失严重,严重的有形成青黄不接的人才断层之势。真正做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工作是当前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3、人力资源利用率偏低

人力资源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用好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唯一载体就是人力资源。但是现阶段很多高校人力资源利用率低下。在人力资源使用上存在很多怪现象,有的大材小用,有的小材大用,有的学非所用,有的人才与工作错位等等。由于“论资排辈”的旧习,很多高校不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年轻人的发展机会相当少,很大程度加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4、对教职员工管理设计规划相对不足

从我国高校的情况来看,相当多的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高校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方式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对高校的要求。一些高校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教职员工对高校发展壮大所起的作用。对教职员工的培训还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与此同时,高校人力资本的投资渠道单一,人力资源开发主要依赖于岗位培训和外地引入的做法,对大多数教职员工还没有建立起岗位工作目标激励制度。这一现状降低了人力资本的边际效率,难以适应高校及教职员工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5、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调

在人力资源结构安排上,很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有的呈现一些病态发展趋势。搞教学一线的“一线科教人员”远远不够,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承担管理职能的“二线人员”附加少许一些可有可无的,服务性的“三线人员”却人满为患,几个人干一个人的活。“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臃肿”这样的病态局面在一些高校上还是存在。这种结构反过来又极大地打击了教学一线的“一线科教人员”的积极性。这种病态结构极大地影响了高校人力资源的利用。

三、高校人力资源利用率偏低现象探究

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来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问,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增进生产性活动。新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指规范、约束、协调教育领域中人们行为和关系的一套规则、习惯、信念或统一程序。它是国家社会、教职员工和受教育者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的用于约束组织或个人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契约关系。

按照这一观点分析上述高校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的现象,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在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系统中存在着制度的供给不及时、不完善的现象,也就是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制度的缺失,它对效率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已成为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制度障碍。

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赋予高校较大办学自的同时,未能通过相应的改革建立起有效的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了新的影响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体制因素,因此,应尽快建立起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向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急需改革,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大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