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精选(九篇)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第1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始愈来愈重视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彼此间的文化产品输出和交流。广西社科院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研究岗位特聘专家杨亚非、助理研究员陈禹静认为,面对巨大的文化市场需求和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的需要,地处中国与东盟合作前沿地带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在地缘、语缘、亲缘上的“三缘”优势,将其作为撬动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的有力杠杆,以夯实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发展的基础。

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合作优势明显

首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于东盟拥有文化认同上的优势。北部湾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海洋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华人文化等。历史上,广西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该区域与东盟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可谓是源远流长。广西还是中国的第三大侨乡,东盟各国华侨众多,华侨亲属与东南亚保持着亲缘的密切往来。由于民族起源、历史承传、地理风习以及文化交流等原因,广西和东盟国家有较多的文化认同理念和稳定的友好关系,为双方合作孕育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和产品消费主体。因此,充分挖掘和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将该区域打造成中国与东盟进行文化产业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能为我国与东盟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天地。

其次,在地缘和时机上有优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桥梁和东盟各国文化产品进入中国的前沿地区。凭借特殊的地缘时机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是可以有助于发挥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品牌效应,通过旅游、出版、电影电视、音像、网络、演艺娱乐、文化用品、文化信息传输、文博会展、传统艺术等方面的产业链接,形成品牌集合群,深化双方的文化产业合作。二是有助于坚持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道路。利用边疆及沿海便捷的通道,能较好地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它的博大精深,并加快向世界文化市场进军,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利用毗邻海外市场的区位和机遇,能较好地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促进与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另外,具有特色文化项目上的优势。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行动早,收获大。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代表的会展品牌、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广西民族歌舞品牌,在东盟国家社会各阶层已产生广泛影响。广西与越南合作打造的下龙湾海上实景演出《越南越美》、与柬埔寨合作建设的吴哥窟实景演出《微笑的高棉》两个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开创了广西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新境界,项目已列入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贸易重点项目。在文化图书出版方面,如广西师大出版社和马来西亚智慧城有限公司共同出版的《儒学四书精选漫画》,短短半年在马来西亚的发行量即达10万册。在期刊出口方面,如接力出版社的《小聪仔》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已拥有众多的小读者。广西已成立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设立“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并开展系列活动。这些都为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的对策

杨亚非、陈禹静认为,北部湾经济区应利用好各种优势,从以下方面加强与东盟文化产业国际合作。

——搭建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利用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枢纽的地位,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为平台,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支撑,以正在建设的广西文化产业城为基础,有效整合国内文化产业资源形成合力,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和企业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在东盟国家的中心城市和南宁,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园区,由双方共同投资,共同开发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产品市场。建立合资企业,吸引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文化艺术产品,使园区成为批发、销售对方特色文化艺术产品的集散地,扩大当地的就业,带动双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加强与东盟各国媒体间的合作。合作开办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栏目,共同开发数字化的内容和节目,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增进双方人民的沟通交流,促进双方媒体业的发展。

——开展“中国-东盟文化”巡展和巡演。可由文化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牵头,在南宁设立“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协调事务办公室”。文化合作协调办公室可与东盟各国的文化部门联手,开展“中国-东盟文化”双向巡展和巡演活动。可先沿南宁—河内—胡志明—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经济走廊,形成巡展和巡演亮点,然后由线到面,依次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巡展和巡演辐射,加深与东盟国家和人民间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实施中国与东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开发项目。建设中国-东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市场,组建销售网络合作实体,把广西特有的画扇、绣球、三皮画、壮锦,以及中国各地特有的工艺美术品推介销往东盟各国,把东盟各国特有的工艺美术品推介销往中国,逐步建成面向双方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的销售网络合作企业联盟,扩大产品销售覆盖面,促进工艺美术产业做大做强。

第2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美术史;影响;联系;文化艺术

不同的文化传统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这种不同文化下艺术家的文化思想和作品理念、艺术表现也是不同的。在历史长河中,世界不同地区的人类在不同的状态下发展向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着美术史的发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美术史文明。东西方文化由于所在地域、政治体制等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美术作品中风格体现也不尽相同的。东西方美术分别是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术和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美术,在人类美术发展史上,东西方美术以各自美学追求和艺术规律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东西方的美术发展的差异体现在,西方美术以写实为主。

在美术发展史上,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产生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艺术流派。这些风格流派对事物的认识理念的不同决定它们艺术表现和特点的不同。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差异,造就了艺术家们创作出了本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国间日益频繁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广泛,人们的眼界也随之开阔,东西方带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思想文化必然会相互间产生冲撞与影响。例如中国圆明园就是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风格和西方巴洛克建筑风格,是东西方艺术结合的体现。而中国的陶瓷艺术和丝绸对西方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促成和影响了法国洛克克艺术。同样题材的艺术作品表现形式也存在差别,东西方绘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画的审美特点主要是“神韵”“意味”西方绘画的主要审美特点是客观“再现”“宗教性”。所以决定中国和外国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注重规范化、科学化,东方美术则以写意为主,讲求“形神兼备,天人合一”联系。艺术流派,促进它们艺术的认知和表现形式的交流对世界美术发展有帮助的。哲学思想不同决定东西方中外美术的区别,西方人考虑事情理性因素比较多,以人主观的思想为指导比较多是中国的艺术人在考虑问题中。西方美术讲究动感的视觉效果。但是仔细去观察,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下的艺术家,他们的的艺术思维和创作特点有共性也有差异,不同画种形成发展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艺术特点、艺术手法等也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具有鲜明的特征。随着世界全球化和贸易的一体化的进程,东西方增多了交流、接触的机会,这对本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较大冲击。

东方美术史的发展是渐变式的、缓慢式地向前发展,它发展特点具有相对平稳的持续性。而西方美术的发展是多变的跳跃式的。主要因为它经历了中世纪的停滞和倒退,直至18世纪后,通过艺术家不断探求艺术的新理念、艺术的新样式、艺术的新表现,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才层出不穷,把一个画种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一起比较,对他的总体特征、艺术语言和发展规律有清晰的深刻的认识。系统性整体性认识社会历史年代的更替变化,对于认识美术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有帮助的这西方绘画种直观动感视觉效果中却蕴含着静的本质。绘画就是将客观物象刻画到画面的过程,西方人的观察方法是纵向专注式的观察,并以这种观察来刻画记录客观事物瞬间的静态状态。可以说是动中有静的方式。东方美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人对事物的观察方式、思维理念方面。中国人的思维和观察方式带有神秘的直觉性、感悟性、在先秦时期的美术以后,逐渐倾向追求人与自然则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主张人的精神可以归结为“自然”,即“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由于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们的审美实践、也就不同。其艺术特点、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差异甚大。东方美术主张线造型,并追求其在画面的传神性,主要突出是表现自然,表现事物的真与美作为其审美趣味。直至18、l9、20世纪,西方出现多个艺术流派,它们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理念的多样化,标志着古典写实主义的终结。西方美术的传统是建立在严格的现实基础之上,讲究明暗法和体面关系,以面造型为主,主要以逼真地再现自然。西方美术的发展在很长时间内主要体现在它的科学性、逻辑性,在绘画创作上注重主观服从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物象。

在东西方美术史发展上.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都相互产生过重大影响,近现代以来东西方艺术交往更加频繁,相互吸收、相互借鉴。随着影响的深入,使不同文化的艺术观念和要求改变得更加迫切。东方美术追求自然美与艺术美达到高度的统一,西方美术追求的是人工之美,技能之美。西方美术重典型,追求美与真的统一,偏重于物质性。东方美术重意象;追求美与意的结合,偏重于精神。西方美术的发展史是相互影响与相互碰撞的历史,系统性整体性认识社会历史年代的更替变化,对于认识美术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张家鹏,王祥,《中国文化概论》,辽海出版社,2002年.

第3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全球化;文明对话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33-03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把落后东方社会纳入晚年马克思的研究视野,他以俄国等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研究为题,探索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的新规律,由此形成了有别于早期资本主义理论的东方社会理论。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普遍性与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原则,一方面分析了东方社会“跨越”发展的理论可行性,一方面考察了东方社会“跨越”发展的现实不确定性,给后来者留下了一道未解的谜题。如果说马克思对东方社会“跨越”发展理论可行性的分析是放眼世界历史所做的逻辑推理的话,那么,他对东方社会“跨越”发展现实不确定性的考察则是扎根东方社会所做的现实考证。这表明,马克思在研究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尽管一再强调 “与西方资本主义同时并存”的世界历史环境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他并没有主张用先进西方文明消解或取代传统东方文明,而是进一步指出了东方文明的独特性以及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给我们喻示了一道这样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和看待世界历史背景下东西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后来的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东方社会正是在东西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中一路踽踽前行的。当代全球化是马克思所处世界历史时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理论对我们如何正确处理和看待当代全球化历史条件下的文明对话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试图从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理论出发,立足全球化时代背景,对文明对话的必然性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握的价值限度等问题进行一些尝试性探索。

一、由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看全球文明对话的必然性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主要以备受资本主义冲击的俄国农村公社为研究范例来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那么,当时的俄国社会是一种怎样的发展情形?在人类历史上,俄罗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欧亚民族的奇异融合体。因此,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总是内在地包含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俄国在东西方之间探寻徘徊的历史。18世纪开始的彼得大帝改革打开了俄国通向西方的大门,开启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俄国的东方色彩并未消失,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一部西方与东方相互斗争、彼此纠结的历史。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农奴制的残余也依然保留着,农民不仅没有挣脱农奴制的束缚,而且又套上了资本主义的枷锁。在急剧的社会经济变革中,俄国经历着剧烈的社会阵痛,“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思想界争论的焦点。其中,民粹派试图为俄国找寻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大肆歪曲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思想,一部分人热切期盼马克思对当时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发表看法。正是在和俄国民粹派思想家的交往和论战中,为了对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准确判断,探索东方社会未来发展道路,马克思晚年不惜花费大量精力,专门研究东方社会,进而形成了东方社会理论。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背景来看,当时俄国社会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上。俄国国内民粹派故步自封,主张“向后看”,坚决反对西方文明对村社文明的入侵。也就是说,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在俄国民粹派那里找不到一丝出口。马克思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当然,他既不是一味赞美西方文明的先进发达,主张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取而代之,也不是盲目讴歌东方文明的淳朴美好,主张东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顽固抵御,而是详细考察和分析了东方社会所处世界历史环境和内部发展状况的双重现实,客观地指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历史条件下文明对话的必然性。首先,从东方社会的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无限攫取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了它并不满足于在民族范围内生存,它要打破民族界限,不断开拓世界市场,通过资本的扩张在世界范围内生存、发展、壮大。为此,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276这个“世界”就是普天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这即是说,无论东方社会是否愿意或做何种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决定了它都会以势不可挡之态侵入东方社会,在那里传播自己的文明,而不管这种文明对东方社会产生何种影响。其次,从东方社会自身发展来看,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的自西向东拓展,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在这样一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还一味坚守之前的与世隔绝的生存发展状态,那么,其结果必然是被历史发展潮流所淘汰和淹没。东方文明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它毕竟是一种落后于西方文明的传统农业文明,如果不吸取和融合西方文明的一些先进性因素,或迟或早都会湮没于世界文明的大家庭。总之一句话,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文明对话是时展的必然,是时代使然。反而言之,如果拒绝文明对话,东方社会只能自取灭亡。

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理论告诉我们,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东方落后国家是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中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的。西方文明作为一种高于东方文明的先进文明形式,不断地从冲击、碰撞传统落后、故步自守的东方社会,迫使东方社会改变原有的发展轨迹和前行方向,推动东方社会现代化加速超前发展。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先进西方文明的外来冲击和碰撞,东方落后国家就无法摆脱传统落后农业文明的禁锢和束缚,更无法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和融入世界历史的大家庭。基于此,马克思晚年大力强调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对东方社会发展和前行的积极外部推动作用。不过,马克思没有就此停滞不前,而是进一步指出,东方社会借鉴吸收西方积极文明成果的目的不是要重走西方社会发展的老路,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一种不同于西方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不断加速自身发展进程,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融入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这就告诉我们,在当代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先进西方社会,还是落后东方社会,都不能抵制外来积极文明成果,不能闭关自守谋求发展,而是应该相互借鉴,互通有无,最大限度地实现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否则,就会犯别的国家犯过的错误,就会不断重复别的国家走过的老路,从而错失全球化发展带来的良好发展际遇。不过,在这里,有一个根本点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来积极文明成果的吸取应该建立在自身机制变革和更新的基础之上,要符合自身发展实际。

二、由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看全球文明对话的价值限度

马克思晚年在研究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尽管一再强调 “与西方资本主义同时并存”的世界历史环境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他并没有主张用先进西方文明消解或取代传统东方文明,而是进一步指出了东方文明的独特性以及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里,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文明对话过程中必须把握的价值限度问题。当代全球化是马克思所处世界历史时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理论对我们如何正确把握当代全球化历史条件下文明对话的价值限度问题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全球化,而与全球化同存的另一个历史事实是全球文明冲突的大量存在,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全球化发展进程。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经提出 “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其中心点是:认为世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将受到文明冲突的左右[2]102。不可否认,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和碰撞产生过文明冲突甚至是暴力冲突事件,而这些事件也确实对全球化发展进程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完全由文明因素引发的冲突其实是不存在,任何一种表面上看来是文明冲突的事件实质上都有其深层经济或政治根源,而且,从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才是主流,文明对话是时展的必然。这主要是因为人类共同生活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同时又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体制和不同的文明形态之中,因此,必须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来更好地促进全球化发展进程,但与此同时必须把握好文明对话的内容和限度。

首先,要通过文明对话实现人类的和谐共处与世界的和谐发展,这既是文明对话的首要出发点,同时也是文明对话的根本主旨之所在。尽管西方学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充斥着“文明冲突论”的观点,但我们仍应清醒地看到,不同文明间关系的主流是不同文明在沟通交流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竞争比较中求同存异,竞相发展,而唯有积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才能有效遏制所谓“文明冲突论”的进一步滋生和蔓延,为实现人类的和谐共存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尊重不同文明本身的民族性和特殊性,这是文明对话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相对东方文明而言,作为一种先进文明的西方文明是一杆立在东方文明前方的标尺,如何向标尺靠拢则是问题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用西方文明的先进性来消解东方文明的民族性,而是通过东方社会内部机制的彻底更新,既吸取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同时根除东方文明的落后性,使东方文明在具有世界性的同时而不失民族性。简而言之,落后东方社会的历史只有在实现内部机制根本变革和更新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先进西方文明,才能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总的来说,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对话,是为了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最终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而不是以一种文明形态消解另一种文明形态。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明对话的目的不是在全世界实现一种统一的文明形态,恰恰相反是要实现文明形态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发展,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存和世界的长治久安。最后,要避免文明对话中的意识形态化倾向,这是文明对话必须遵循的价值限度。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文明是以国家为主要载体的,而不是如哈特和奈格里所言是由“超国家的机体”[3]2为载体,所以,在文明对话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尊重和维护不同国家的和利益,保证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融入全球化发展潮流,共同为全球化的阔步发展奏响和谐的音符。总之,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而是东西方民族共同参与创造的结果,只不过,不同国家和民族参与创造的方式不同。在这个过程中,东西方文明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而正是有了不同民族的相互碰撞和交融,才有了当代全球化的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未来和谐的全球化发展图景更有待于不同民族的共同参与创造,更有待于不同文明之间更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

作为一个后起的东方大国,中国正大步行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道上。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还远远落在后面,正处于奋起直追的关键时期。众所周知,在当代全球化发展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方落后国家共同构成了世界现代化运动的主体力量,但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中,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面对当代全球化这一发展现实,中国要使自己在当代全球化发展潮流中更好地立足、生存、发展和壮大,首要问题之一就是要面向世界,主动构架中西文明对话的桥梁,积极吸取西方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因为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盘西化,而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我们在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中西文明对话的同时,一定要扎稳根基,独立自主。面对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可行性政策和措施,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迎头赶上。只有这样,才能搞好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4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田学斌的新著《文化的力量》,可以归入“灿烂的书”之列。作者用自己的性情和心智,感悟先贤的思想,不仅勾勒出文化的基本框架,还探讨了文化的核心问题,对文化的几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几番精彩阐述。而关于思想的特性,作者提出的观点亦富有启迪性。

剖析“人”的内涵

对人生的感悟,多少古圣先哲毕生都在探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卓越思想。作者用自己的性情和心智去“感悟”前贤的思想,结合现实的生活,提出与前贤在精神上相通而又不完全一样的认识。

“人生的意义在奉献”,这是作者阐述的第一个问题。对人生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作者认为,若仅以生命长短来判定人生的意义,是不妥的。“欲从时间久暂上来求得生命的意义,真是微乎其微。故生命的意义,当然别有所在。”作者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赋予人生更丰富的内涵,使之更有意义、有价值,也就等于延长了生命”。作者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领悟,既是对先哲思想的继承,又是一个超越。

《文化的力量》中对做人准则作了阐释:要有感恩的心。这似乎已成常理。然而,究竟为何感恩,向谁感恩?又当如何感恩呢?

答案是:“要尊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

在《感恩》一文中,作者也曾写道:做人要感恩父母、师友、乡亲、兄弟、姐妹、亲朋、同事、故乡、祖国……一个都不能少。在这里,他特别强调对大自然、故乡、祖国的感恩。

此外则是要“有所守”。

在《文化的力量》中,“守”是守道德规范。有所守,是中华文化的要义之一,守的是自己的一份信念,一份节操。有所守,还是做人的“底线”,是心灵的道德律令,是无形的法则。作者认为,只有每个人有所守,才能有和谐的社会。在和谐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思想是文化的灵魂

关于文化思想的价值,作者认为,文化是对人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过程中所取得成绩的综合反映。作者特别强调“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正确的思想是真理,思想也是生产力。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文化的力量》论证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其源盖出于思想上的大解放。每一次大的思想解放,都成为社会进步的重大推动力。

欧洲在文艺复兴后进入思想启蒙时期,经过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和民主思想的激荡而产生民主革命,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使人们找到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之所在,第一次给劳动赋予了新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使唯物史观真正成为科学。

关于思想的特性,作者提出几个富有启迪的观点:

一是思想的诞生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创立者甚至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而现实世界中,人们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物质财富,却没有更多的人沉潜下来追求精神财富。因为追求物质财富可以得到现实而及时的荣耀、地位和享乐,追求精神财富的道路却是艰辛、漫长、孤寂而曲折的,常常是劳苦终生而一无所获,有的甚至还要冒着被误解、被侮辱的危险。

真正的精神财富是思想,而真正的思想就是真理。真理不是别人赐予的,只有在探索中得到。在思想的原野上,辛勤探索真理的人们,是人类的伟大先知,是全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引领者。他们窃天火,煮己肉,照人间,开启民智,其中许多人穷困潦倒,甚至默默无闻地死去。

二是作为文化的灵魂,思想可以穿越时空,势不可当。

再强大的武器总有能够拦截它的盾牌,但作为文化的灵魂,先进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逾越疆域、超越时代,如水润物,无所不入,甚至无视宗教、语言、民族的界限而潜移默化。它就像花香在天地间无形地传播给人美感,令人神往。有些东西是看不见的,但深深隐藏在人们的意识里,始终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这就是思想。

文化融合不是物理的混合 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思想交流不能焊接,只能嫁接”。这一观点,作者在另一部作品中曾作出阐述。在作者看来,把“亚洲”和“欧洲”作为两块彼此不同的、相互割裂的大洲来看待的错误概念,源自希罗多德的《历史》。亚欧大陆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地缘上的不可分割,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经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上。

所谓“东西方的交流”,“指的是亚欧大陆,包括北非广大领域在内的欧洲、北非、中亚、东亚和北亚各个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这种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构成了亚欧大陆交流的主要特征。”

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性、特殊性、传播性,决定了它一旦产生,就必然会超越地理上的距离和不同民族、国家的区别,以自己固有的方式和路线,借助其势能由核心地区向外不断辐射。

关于东西文化交流的方式,《文化的力量》以在我国甘肃、河南、陕西和伊拉克、伊朗高原及土库曼地区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的数量、质量、时间、特点为依据,作出东亚、西亚的彩陶文明不存在一方源于另一方的“东来说”或“西来说”的判断,证明了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亚起源说”不符实情。

作者认为,东亚、西亚彩陶文明的交流只能是一种双向交流。“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本质,客观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最一般规律。

人类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作者特别强调,文化思想的交流不能照搬、不能焊接。正如所说:“我是主张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吸收外国的东西要加以熔化,要使它们不知不觉和我们民族的文化熔合在一起。这种熔合是化学的化合,不是物理的混合,不是把我们中国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焊接在一起。”

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点,对于实现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比经济更深刻

文化通过思想改变人的观念,进而改变世界。作者认为,创造思想要有自由的环境。在作者看来,自由的想象力是培育思想的沃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自由才能独立,独立才能创造。只有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自由的想象力虽然有时不着边际,有时甚至近于荒唐,但应给思想提供一个梦想的空间,可以让人鼓起思维的翅膀。思维的翅膀一旦在蓝天飞翔,总会寻求新的彼岸,那里也许就有辉煌的新大陆。

文化思想具有独立不惧的品格,它比政治更久远,比经济更深刻。作者认为,文化不是金钱能收买的,也不是权力能强加的。文化通过一种思想改变人的观念,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人,再通过改变了观念的人改变世界。

《文化的力量》提出,所谓文化比政治更久远,就是说一个朝代更替了,但文化依旧活着;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国家破灭了,但文化还在延续。所谓比经济更深刻,是说经济关系只是利益关系,利益没有了,经济关系也就消失了;但文化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更是一种价值认同,是深入人心、熏神染骨的,文化一旦被接受,就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的联系不容易割断。

第5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1OBOR背景下旅游文化特征研究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合作重点中明确指出“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因此,OBOR战略沿线必将呈现出人类古代文明繁荣的鲜活再现、为欣赏旖旎风光的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线路游、沿线OBOR友好城市互办旅游推广活动游、体育活动交流观光、参与、体验游和“新海上丝绸之路游轮游”等5大特征,相应的文化也呈现出这五大特征。

1.1人类古文明的鲜活再现

丝绸之路是跨越文明、贯穿古今的古代经济发展之路,对丝绸之路的重游是对人类古文明的探索与考察,具有旅游和文化挖掘发现的双重意义。2014年,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三国联合递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将丝绸之路沿线的人类古文明推向新的历史舞台。透过OBOR,不仅可以探索考察中国自秦、汉至清的灿烂文明与文化,而且还可以探索考察西亚、中亚、欧洲诸国的文明发展史,对比中外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差异。

1.1.1博大丰富的汉前文明

OBOR的陆路起点西安,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其历史变迁是华夏文明发展的缩影。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出的旅游圈,能充分体现中华古文明。西安早在汉朝以前就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曾是周、秦的都城,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座城市。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将人们带回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兵马俑则展现出了大秦帝国的强盛国力。对OBOR起点城市的考察,人们可以领略汉前中华文字的形成变化、陶器制作工艺、古建筑的特征、古代天文体系、别树一帜的中国数学及丝绸文化等等。

1.1.2影响深远的汉文化

汉代是中华历史上科技与文化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从汉代建立到灭亡的四百多年间,汉代王朝与古罗马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大帝国,汉王朝雄踞东方,开拓了OBOR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走廊。而且在汉代,西南丝绸之路也在这个时期开辟,从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到缅甸、印度,将汉朝先进的文化技术传播到东南亚。因此,汉代是OBOR战略的起始朝代,考察旅游OBOR的内涵与文化功能在于探索和考证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汉代文化。其中著名的建筑文化,有著名诗歌“秦时明月汉时关”为证,可见汉代的建筑科技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还有史学瑰宝的《史记》和《汉书》;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如今在成都、西安、安徽宏村、浙江等地还保留着这种比较原始的造纸术,对人们了解汉代科技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汉代的《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以及地震仪等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深入了解和考察探索汉代文化,对OBOR旅游品质的提升、内涵建设、转型升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1.3辉煌的隋唐文化

隋唐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以强大国力为依托,以蓬勃发展的世俗文化为主体,表现出了内容丰富、思想兼容、形式多样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大量汲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多的表现出对外文化的输入输出,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其中丝绸之路OBOR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和平台作用。辉煌的隋唐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之一便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畅通和频繁。考察OBOR线路,不少历史遗迹和名胜景点都是对唐朝文化的重新认知。就科技而言,隋唐发明了火药,将印刷术发展到雕版印刷,代表作有《金刚经》,建造了辉煌的长安城和赵州桥。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历史时期诗人辈出,影响深远,如初唐的陈子昂、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李白、杜甫,田园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晚唐诗人杜牧和李商隐等。OBOR线路考察诗人的出生地、作品等,对认识和发扬古代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提升了OBOR区域旅游的品质与内涵。位于OBOR线路上的文化旅游景点众多,其中有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集绘画、书法、乐舞于一体,有很高的旅游、考察、研究价值。辉煌的隋唐文化促进了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而隋唐文明遗留至今,保留完好的大多分布在OBOR,因此对OBOR旅游线路的开发,是中国旅游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新领域。

1.1.4鼎盛的宋朝文化

宋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是品质旅游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宋朝时期,文学、科学、理学、史学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宋代有大文豪苏轼,还有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散文家范仲淹等。宋代的四大书法家,对中华后世影响深远。宋代还有无数的著名画家,最能代表中国画最高艺术水平的就是宋代山水画的博大意境,如今被制作成3D技术重现的《清明上河图》等。此外,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史学,陶瓷窑为代表的手工业,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南北宋时期文化的OBOR综合规划,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提升途径。

1.1.5文学艺术空前的元、明文化

元、明是中国疆域广阔、国力强盛的时代。元朝进行了大一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交通发展,各民族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特别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研究考察元代文化,对当今国家发展战略乃至世界和平共处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重回元朝时代的OBOR线路,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明继承元代文化,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呈现出平民化与世俗化。在文学方面,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在明朝完成。在明朝,宗教方面,天主教传入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萌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OBOR的南线,明朝文化深远的影响着东南亚和南亚。随着丝绸文化的不断影响,中国的庭院建筑随之传入西方。

1.1.6历史巨变中的清代文化

中华民族领先世界文明几千年,而到了清代,由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自大,直接导致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未能影响中国,从而使中国沦为后来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为了防止明朝复辟,清关闭了南方的泉州、宁波等重要港口,在北方驻扎重兵,严重影响了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与科技的交流。清代前期国力强盛,国内安定,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戏剧和绘画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清代后期逐步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反封建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和特征。1.1.7神秘的中西亚文化中西亚位于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地带,素有“五海三洲”之名,是OBOR的重要枢纽和中间连接点,承担着连接亚洲中华经济圈和欧盟两大经济体的作用。中西亚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但富有石油资源。中西亚还是人类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有辉煌灿烂的古巴比伦,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研究考察OBOR线路,不仅可以考察探索文明古国中国,还能接触神秘的中西亚文化,最后抵达体验欧洲的近代文明,因此,OBOR是一条古今文明的文化之旅。

1.2OBOR精品线路文化兴起

OBOR大战略下,国内旅游将此作为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契机和平台,各地纷纷以OBOR为依托,出台《XXX旅游总体规划纲要》,形成精品线路游,并以精品线路为平台,提升精品线路文化。精品线路将极大的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促进文化的交流。随着三部委联合推出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颁布,建设精品线路的步伐在加快。OBOR是世界最精华的旅游资源带,汇集了世界4/5的文明,古代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和古罗马均被OBOR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人类古文明的历史及进程。据新华网报道,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确定为“OBOR旅游年”,推动了国际旅游的发展。北方线路上,甘肃出台《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计划至2020年建成20个游客容量为300万人次的大景区,形成华夏寻根线、黄河风情线、民族风情线、中医药养生线、红色旅游线等主题精品品牌线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靠OBOR战略体系,着眼于优越的旅游资源和天然的区位优势,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和非洲开放的最前沿,把丝绸之路做成品牌,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旅游概念。此外,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浙江、海南、福建等地均以OBOR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快把OBOR线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开拓旅游文化发展新境界。

1.3OBOR沿线城市文化交流频繁

OBOR战略体系下,国内城市之间,国际城市之间,OBOR线路带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宽广深入。OBOR战略前提下,形成全新的四大城市文化交流线路体系:

1.3.1西北方向的新亚欧陆桥城市文化交流

从西安经兰州,通过乌鲁木齐出国境线,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乌鲁木齐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成为丝绸之路城市文化交流的核心城市。西北方向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内容广泛,涵盖教育、城市交通、、城市文化等,有利于促进城市、区域的共同繁荣。

1.3.2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城市文化交流

以福建大中城市为核心区,通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了中国最有活力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连接了日本、韩国等许多大中城市,对东亚的稳定和促进东亚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有着重要作用。

1.3.3西南方向的中国-南亚-西亚城市文化交流

从成都、重庆经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促进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1.3.4东北方向的中蒙俄城市文化交流

从东三省向东连接绥芬河、海参崴出海口,向西连接俄罗斯赤塔,通过老亚欧大陆桥抵达欧洲。目前,东北方向已开通“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并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随着OBOR线路高铁的建设运营,东北方向的经济带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文化推广将出现繁荣鼎盛的新局面。

1.4体育活动文化交流

体育活动文化交流对促进国家之间、城市之间、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就曾经以“小球撬动了大球”,通过兵乓球的比赛展开了对美国的外交。如今的国际化体育赛事如NBA、F1、奥运会、洲际运动会、足球等,都是国家和民族展示各自文化的平台。OBOR战略体系下,体育活动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先行者,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文化交流,加深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对实现区域和平稳定共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5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起始于秦代,繁荣于隋唐,鼎盛于明代,以广州为起点,连接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其中最为著名的郑和下西洋。2013年,国家主席提出了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从而拉开了建设新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通道的序幕。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既包括古代文明的交流,也包括现代文明的交流。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对区域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区域一体化、区域繁荣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并与亚投行遥相呼应,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两大战略举措。

2OBOR旅游文化新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OBOR战略体系下,随着高铁的建设发展、亚投行的建设运行,OBOR旅游承载着传播古代文明,发扬人类文明,建设现代文明的重任。在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体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文化。OBOR集中了世界4/5的文明,新OBOR旅游呈现出旅游文化互补、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平衡发展、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等新内涵与发展趋势。

2.1国内国际旅游文化互补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华。目前,旅游文化已经趋于大众化,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也进入瓶颈阶段[1]。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旅游文化的单一和旅游文化的互补性不强。实际上,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2]。旅游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旅游目的地对旅游兴趣产品、服务的开发、再生产及营销;(二)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特征、体验模式及行为。就这两点而言,只有旅游文化互补,旅游文化才能发展。OBOR线路涉及众多的城市和全世界主要的人类文明和现代文化,因此,出现极强的旅游文化互补,能更好地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

2.2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平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蓬勃发展。随着国内外旅游的发展,对外文化输出趋势明显,而对内文化输入、吸收、演变的趋势缓慢,这就呈现出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不平衡发展的现象。国内很多景区接待的游客多为境内游客,境外游客较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出境游方面,出境游甚至超过了经济发展增速[3],远远高于入境游,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的不平衡发展,也导致了国际旅游文化失衡现象。OBOR战略下,境内境外旅游有机结合,成为系统旅游下的两个有机部分,这两部分各有特色,但又高度统一在OBOR下,因此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成为OBOR旅游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将出现均衡发展的态势。

2.3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

OBOR是贯穿古今文明的线路,将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中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辉煌灿烂,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5000年的文明中,天文、算术、教育、哲学、科技、学制等,都有着历史意义,与现代文明一起,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2.4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OBOR战略体系的目的在于促进沿线沿路城市和区域的共同发展,用文化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新的文化带来新的旅游消费观念,人们在日益国际化的旅游文化中,逐步提高公民意识,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通过在旅游活动中帮助他人、自觉排队、低碳出行等行为,影响和推动交际文化的发展。为适应OBOR战略体系的发展,教育、外交、建筑、交通等也融合了国际文化内容,这些新的内涵特征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为共同富裕和区域发展创造条件。

3启示

对OBOR旅游文化特征及新特征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一些启示:

3.1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的交流互鉴

OBOR是实现区域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必须加强国际间的战略合作,相应的,在文化上也要加强国家间、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依托亚洲,促进亚非欧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目前,中国已同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科威特等多个国家签署了同OBOR建设相关的合作协议,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OBOR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随着OBOR建设中的互通互联,泛亚洲高铁网的建设,国际间的战略合作将进步一步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发展主题。

3.2充分利用亚投行的战略平台,加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

亚投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简称,缩写为AIIB,总部设在北京,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是OBOR支撑的经济战略平台,能为“丝绸之路”基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应充分利用亚投行的战略平台,加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加快中华文明文化的输出。截止2015年4月,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埃及、瑞典等国先后已同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成员国已达57个,大多数是OBOR战略体系下国家,这不仅为OBOR产业合作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还有利于OBOR战略体系下旅游文化的健康发展。应充分利用亚投行的经济战略平台,为旅游提供一体化支付等提供经济便利,在此基础上,尽快完善一体化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3.3加快落实国家旅游局的全局战略规划行动

2015年,国家旅游局从全局出发,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战略规划》,该规划在组织专家进行3轮讨论后,形成定稿,包括实施重点行动等内容。OBOR核心城市和区域早在OBOR战略提出后,已经做出OBOR的发展布局,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旅游营销大幅增多。因此,各地加快落实国家旅游局的全局战略规划,有利于国内旅游的健康发展和旅游升级,促进出境入境旅游的平衡发展。

3.4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实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

第6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一、国内主要国际大通道建设概述

(一)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中缅印国际大通道建设

云南毗邻东南亚、南亚,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占全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和沟通印度洋、太平洋,连接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陆上最便捷的通道。近年来,云南进一步把“请进来,走出去”作为发展云南经济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加快与东南亚、南亚等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紧密交流合作,加快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云南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大通道,继续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挥桥头堡作用。《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云南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依托优势,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战略目标。

具体建设方案为:加快完善“八出省、四出境”铁路和公路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昆明-大理-保山-腾冲通道;建设中国与缅甸、印度国际经贸走廊;加快中缅输油管道建设,主要修建中缅石油管道并在云南建设石油炼化基地,以中缅油气合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与缅甸等东盟国家的能源合作,共同开拓东南亚国家石化产品市场。总体目标是:连接“三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沟通“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加快形成北京、成都至昆明(联系环北海);二连浩特、重庆至昆明;上海、贵阳至昆明(联系长三角);广州、南宁至昆明,以及昆明至越南、至老挝、至泰国、至缅甸、至南亚方向的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连接的中缅印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将延伸和加强云南与东亚、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为中国寻找到另一便捷安全的出海通道。

(二)广西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

广西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也是我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和连接桥梁。2007年广西制定了《广西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十一五”规划》,规划中分析了广西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的现状、问题、背景、建设目标和任务、项目安排和实施措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把广西建设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加快构建西南出海通道和国际枢纽的长期战略部署。

主要建设方案为:一是加快水运通道建设,基本建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现代沿海港口群。二是加大公路通道和公水通道建设投入,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各市、连通周边省和出海、出边、出国的网络化目标,形成东部沿海省区“西进”和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省市“东进”的高速公路网;2012年已与周边国家、邻省建成14条高速公路进行对接,通往北部湾经济区的出海高速公路得以贯通,并建成较完善的公路出海通道。三是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形成国家重要的旅游枢纽机场,实现连接国内主要城市和东盟、日韩、欧美等国家重要城市的广覆盖、大密度航空网络。四是进行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新建滇桂铁路工程,使广西作为联系东部与西部、中国和东盟的交通枢纽地位也将进一步加强。

总体而言,云南、广西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为发挥地区区位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经济开放合作能力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其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为新疆建设向西开放条件下的经贸国际大通道提供了借鉴。

二、向西开放战略下新疆与中亚经贸国际大通道构建基础

(一)新疆与中亚区域国家经贸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已经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和重要的贸易通道。2001-2012年,新疆对外贸易总额从17.7亿美元增加到251.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7.3%。在贸易地理方向方面,中亚五国是新疆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占新疆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4.42%。随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加快以及新疆与中亚各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密切,新疆国际大通道在中国与中亚、西亚通向欧洲的经贸联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新疆综合交通体系的雏形已经逐步形成

经过60年来的发展,新疆国际大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新疆与周边国家已开通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一百余条,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以亚欧大陆桥为纽带,以沿边口岸的建设为节点,由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组成,通往中亚和西亚各国、周边省份的国际大通道总体框架正在逐步形成。

(三) 西向开放边境口岸通道建设日趋合理

近年来,随着新疆对外开放的深入,新疆边境口岸通道建设速度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目前,新疆17个一类口岸中已正式开通使用的有15个,口岸客流和物流的通货量增加迅速。2012年共完成国际道路旅客运输量63.44万人,客运周转量20344.68万人公里,分别较2011年增长10.05%和156.66%;国际道路货物运输量359.29万吨,货运周转量119734.59万吨公里,分别较2011年增长30.04%和78.08%。

(四) 航空通道建设步伐加快

目前新疆航空事业发展正迎来历史性的机遇,民用航空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疆内支线机场建设稳步推进,续建喀纳斯机场,迁建库车、石河子、吐鲁番机场,改造复航哈密机场,改扩建喀什、伊宁、阿克苏、阿勒泰、库尔勒等机场。民航总局支持各航空公司开通经乌鲁木齐至中亚、西亚及欧洲航线,以及开通经乌鲁木齐至疆内各支线机场的航班,目前已初步形成枢纽辐射式的航线网络(航线153条,通航里程超16万公里),成为国内拥有机场最多、航线最多的省区。

(五)与中西部省份联系的陆路通道建设不断取得进展

经过60余年的发展,新疆与其它省份的陆路通道建设发展迅速,无论在公路还是铁路的营运历程还是公路的长度均增速明显。目前,新疆共有行政等级公路20953条,总里程达15.5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已突破4400公里,连通了全国和全区主要城市与经济区域。“十二五”期间,新疆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将达1500亿至2000亿元,将加快新疆连通内地、新疆与周边国家以及新疆区内的铁路物流运输大通道建设。

三、新疆与中亚经贸国际大通道战略实施

(一)能源资源大通道战略的实施

新疆与中亚能源资源大通道战略主要指“空中走电、地上走煤、地下走油气”的立体能源资源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与完善。结合中亚国家能源资源优势,落实能源资源输送协议,完善并扩建中国-中亚能源资源跨国原油输送通道(A、B、C线),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原油天然气管道、中国-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输送管道;加快建设喀什-瓜达尔港(巴基斯坦)-霍尔木兹海峡-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中巴能源资源铁路运输通道;加强与阿富汗、阿塞拜疆等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扩建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阿富汗的“瓦罕走廊”的口岸与通道建设,形成阿富汗能源资源向中国的出口通道。

发挥阿拉山口口岸的“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国家进口能源资源大通道的作用,保证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克斗卡铁路的正常运营,贯通兰新铁路红柳河—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铁路通道和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运输通道,扩建口岸铁路站场,合理规划站场布局,增强口岸换装能力和过货能力。

逐步改善中国与中亚石油出口国家的关系,争取签订政府间的长期能源资源合作与贸易协议。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在中亚-俄罗斯、中东-中非等地区建设境外能源资源生产基地的同时,取消部分贸易管制政策。援建或BOT建设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国的国内公路与铁路,为贯通多边或双边能源资源通道创造条件。

(二)物流大通道战略的实施

基于新疆的地缘优势与中亚区域国家的经贸互补优势,依托亚欧大陆桥以及多边开放口岸,实施物流大通道战略。建设贯通新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欧洲、新疆-哈萨克斯坦-里海-欧洲、新疆-中亚-伊朗-土耳其-欧洲、中国(喀什)-吐尔尕特山口-贾拉尔拉巴德-卡拉苏--安集延(乌兹别克斯坦)的公路运输通道;改造奥什—古里察—萨雷塔什—伊尔克什坦口岸的公路,尽快启动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铁路运输通道全线建设;加强新疆境内喀什-吐尔尕特山口的铁路建设,逐步解决中国与中亚国家运输技术标准问题,落实2012年中国路桥公司与吉尔吉斯斯坦交通通讯部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以进一步拓宽新亚欧大陆桥的运输范围,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发挥“喀什”中国“西大门”的战略地位作用,建设向西经喀什-中亚-伊朗-土耳其-欧洲的物流通道、向南建设经喀什-巴基斯坦(白沙瓦和卡拉奇)-阿拉伯海-中东-欧洲的物流通道、或经巴基斯坦到伊朗再至中东及欧洲的物流通道,把喀什打造成中国陆路最大能源进口铁路枢纽和中亚矿产资源输入的重要通道节点。完善霍尔果斯口岸-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欧洲的公路通道建设,加快“中国新疆伊宁-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俄罗斯莫斯科-欧盟”绿色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并设计更多的汽运、铁运物流快速通道。

发展“一站式服务”的现代物流产业,完善沿边口岸与开发区的物流园区建设。构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环绕塔里木盆地与准格尔盆地的核心城镇为节点的沟通天山、东联内地、西出中亚的物流区域基地,打造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一体化的现代物流基地或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专业化分工的区内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互动发展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开展与中亚国家的通关便利化合作,提升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货物运输便利化水平,降低大通道物流成本。落实与完善双边或多边政府为主导《中、哈、吉、巴政府过境运输协定》、《关于建立国际公路过境运输行车许可证制度的协议》、《中、吉、乌国家汽车运输总公司关于建立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制度的协议》、《上海合作组织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多边协定》草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方案》等多边协议,进一步推进双边或多边谈判,减少货物运输壁垒,简化国家间过境运输手续,协商货物运输的许可证份数、线路、允许的车辆载重、尺寸范围以及运输监管等具体细节。

(三)旅游服务贸易大通道战略的实施

旅游服务贸易大通道战略是指发挥新疆联接中亚与欧洲的枢纽作用,建设新疆与中亚旅游服务贸易长廊,利用“公路、铁路和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联接欧洲和国内旅游的最经济最便捷的国际旅游大通道。争取全方位开通与中亚周边国家和内地大中城市的航班、列车,缩减旅游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开发新疆-中亚-欧洲国家的旅游专列和航班,发展高等级公路和主要旅游城市与重点景区间的快速旅游专用通道。合理安排重点景区与中心城市旅游运输线路,开通特定时间、特定路线的旅游班车。贯彻落实《新疆国际道路旅客运输服务示范工程行动计划》、《新疆国际道路旅客运输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丝路使者”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精品线路运营及服务规范(试行)》和《“丝路使者”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精品线路驾乘人员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等指导性、规范性文件,积极组织相关试点企业、汽车客运站开展先期试点工作,提升国际客运服务质量水平。争取旅游落地签证政策,落实中国与中亚各国签订的自然人流动协议,简化自然人流动手续,提升旅游贸易便利化水平。

完善疆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塑造旅游品牌,畅通旅游通道。继续建设乌鲁木齐、喀什两个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完善边境口岸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日免签”入境政策,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旅游项目,全力打造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的“丝路阳光”、“丝绸使者”旅游品牌,带动沿线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通道。

(四)文化贸易大通道战略的实施

文化贸易大通道战略是指传承中亚文明与文化,发展新疆与中亚国家的文化贸易,形成文化认同的文化贸易交流大通道,主要包括图书版权贸易、影视节目贸易、演出贸易和手工艺品等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输出与输入。加强新疆面向中亚口岸的文化事业建设,将口岸作为文化输出与输入的重要窗口,带动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边境口岸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与中亚国家磋商服务贸易相关协议,消除或减少双边文化产业投资或输入输出的壁垒,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为形成文化贸易通道创造条件。

根据新疆与中亚区域具有文化趋同性的特点和“古丝绸之路”的传统,挖掘丝路文化,发展影视传媒、新闻出版、文化演艺、文化会展、文化旅游等产业,依据《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目录》(2011-2012年度),加大对新疆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扶持新疆部分规模较小但特色鲜明的文化出口企业,扩大文化贸易规模和实现文化贸易多元化,支持鼓励国内文化贸易企业开拓中亚市场,通过“内引外联”,形成以新疆为纽带的中亚文化贸易通道。

第7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传统,现代,体育文化,融合,发展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浪潮中,文化领域的传统与反传统、中西文化孰优孰劣之争起浮消长,从物质文明层面,已深入到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在体育领域,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一百多年来的体育文化争论,始终凝聚在历时性的传统与反传统之争,及共时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的争论两个特点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在经历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流传融会之后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其各类活动形式的产生、发展和活动方式,体现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民族社会心理的民族体育文化。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既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具有人类共性。二十一世纪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必须在不断地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只有在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浪潮中保留其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与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交融才能在世界体育文化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

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没有离开中国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中国传统体育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可见中国传统体育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规定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文化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这种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稳定、坚韧的结构形态,并世代传承,历经千百年的浸淫最终积淀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的体育文化模式,就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她具有如下特:1.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特点;2.整体观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方法论的基础;3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与适应性特点;4体育活动与文化娱乐融为一体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又一特色;5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终极目的。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首先,中国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被世界各国充分肯定。其次,在中国传统体育主体保持非竞技化的同时,一部分项目将发展成为国际竞技项目与现代西方体育接轨。第三,与世界各国的横向体育交流更趋频繁。总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二十一世纪将迎来一个复兴的新时期,但它决不是对古代体育的回归,更不是对现代西方体育的皈依。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极其特点决定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完全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借鉴、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优秀内容,并使其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中国传统体育在内容上更充实,表现形式更多样。

2.在与东方体育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的现代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现代体育的诞生和扩张过程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这种全球化的生产方式带给人类社会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扩张的同时西方现代体育文化一度成为近代体育的主流。但是,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体育文化,从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也是民族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统一。

世界体育的发展历史表明,世界体育首先产生于东方。公元前五千年古代的东方就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产生于这个历史时期的东方体育,不仅对后来的西方体育,而且对整个世界体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到公元前八至五世纪,西方体育才逐步形成,这个时期,东西方体育才形成各有特色的两种体育类型,并驾齐驱地发展。有的学者把世界体育的这一发展过程称为“东学西渐”的发展阶段,意思是东方体育比西方体育先行了一步,并对西方体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公元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中期,西方体育进入兴旺发达的近代体育时期,世界体育也进入近代体育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近代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和体格的具体价值。十九世纪末,西方体育大发展的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组织。再这一时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体育进入了停滞甚至衰落的阶段。鸦片战争后,许多西方的体育形式传入中国,世界体育发展格局发生了转变,由“东学西渐”发展为“西学东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东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大发展缩小了与西方的差距,东方体育又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现代科技文明和世界大家庭的社会条件的形成,使东西方体育进入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新时期。东西方体育文化双足鼎立、同步发展的新格局开始显现。

3.在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与共存中审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世界体育文化在“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的双向迁移中,在经历了历史的文化碰撞之后走向融合是东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3.1在经历体育文化的冲突后走向交流与共存

世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的特质表明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时代性展现的是体育文化的变动不居的时代内容,民族性展现的体育文化的民族内容则相对稳定且多姿多彩。

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曲线总是在两个维度上进行的,一个是在时间维度上,一个是在空间维度上。随着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多种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各种体育文化的孤立系统彼此相关渗透,在开放性和不失其整体性的基础上,加入到更大更复杂的超级系统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文化发展的两极对立,从交替走向共存,最传统的与最现代的,最民族性的与最国际性的同时存在。中西体育文化的冲撞、对峙和激化,将历久不衰地锻造出充满活力的未来体育文化以光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2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本质内核是中西体育文化交融的基础

任何优秀的体育文化无一不是由民族的传统体育演变而来。科技论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现代体育文化转型,绝不意味与传统文化“彻底绝裂”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任何民族的现代文化,都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如果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起点,并不意味全盘接受、照样复制传统体育文化,而是要继承其含有积极因素和“中性”成分,革除其陈腐的成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是反映民族个性、特质的文化,没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民族文化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也是以中华民族形式反映人类共性的文化。如果不含有人类共性,那就不属于人类文化了。把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联接起来的正是民族个性特质和人类共性的因素。科技论文。尽管传统体育文化随历史的发展、演进而变迁、转型,但决不意味着民族个性的泯灭。也不意味以民族形式体现出来的人类共性的消亡。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全盘否定,必然既导致否定传统体育文化中体现民族个性、特质的成分,也导致否定传统体育文化中以民族形式体现出来的人类共性的成分,而这些不仅是属于我们民族的,也是属于人类世界的文化财富。

3.3在“全球化”进程中提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

二十一世纪将是全球合作和竞争的世纪,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将变得更加广泛,竞争和冲突也不可避免。体育的国际化趋势将会进一步发展。其中在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进程中,增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文化建设的,积淀了许多宝贵财富,但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乏竞争观念。以儒家为代表的伦理价值强调个人服从社会,中庸和谐。西方的价值观则强调个法律规范,奋勇竞争。东西方在这方面的价值观,分别和农业与工业文明有密切关系,其中有一定的互补性。要提高我国体育文化的竞争力,必须借鉴西方体育文化,强化文化竞争意识。首先,继续推进体育文化开放,借鉴而不是照搬西方体育文化,博采各国体育文化之长,在开放竞争中发展我国的优秀体育文化;其次,要加强体育文化创新,因为文化创新是有无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第三,塑体育文化品牌。科技论文。注重提高中国体育传统文化的品位,努力打造自己的体育文化品牌,提高在体育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力。第四,加大体育人才培养力度。文化建设关键在人,文化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为培养更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体育人才,我们需要大力推进高等体育教育的国际化。

4.结束语: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重,表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她在中国大地上几千年的发生、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质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瑰宝。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在世界体育文化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如果说,二十世纪初叶体育文化的传播是“西学东渐”,那么,在世界文化发生多元交融与平等竞争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将在保持其本质内核和提高自身竟争力的基础上走向世界,也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在一个共同认可的平台上展开竞争和相互交融,促进全人类体育文化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张应杭,蔡海榕.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2]曾于久, 刘星亮.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6.

[3]李鸿江. 中国传统体育导论[J].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0,7.

[4]颜绍泸,周西宽. 体育运动史[M].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5]许本力. 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6]黄文仁. 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曲线[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 (2)

[7]卢元镇. 世纪之交体育运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 体育科学, 2000,20(3)1~6

[8]孔繁敏. 文化的多元交融与竞争[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16,增1,总增6期

[9]徐本力. 世界体育在东西方的形成、发展和相互迁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3)

第8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 U41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原有道路存在的问题

原有的道路设计的通行能力经过数年的运行,交通量迅速增长,以现的交通量,该道路满足不了,常堵车。行人、机动车及非机动车非常混乱。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对整体道路环境及交通特性的分析,没有做到优化设计。

(2)对非机动车流,过街行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缺乏考虑。

(3)交叉口管理措施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交叉口潜力。

(4)非机动车、行人和机动车相互干扰严重,很多非机动车、行人并未按照交通规则前行,无视标志标线,在机动车之间“见缝插针”,随意穿行,不仅自身得不到保障,还对机动车辆正常行驶造成严重的干扰,造成一片混乱。因此做好交叉口的规划和设计很重要。本文就A路与B路交叉口进行论证分析。

A路与B路交叉口原有现状见图1。

A路与B路交叉口原有现状图

二、交叉口改造方案

从调查情况看,B路与C路为城市主干道,A路与D路为城市次干道。由于历史遗留形成不规则交叉口,本次交叉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平交口立面设计

平交口立面设计是平交口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立面设计主要足依据纵断面,道路横坡进行设计;设计时要使平交口路面等高线圆滑,没有菱角;各右转车道还应考虑车道横坡方向及大小。如被交路是旧路,立面设计时标高与横坡应与旧路接顺。如旧路设有超高,交叉口应在相接处渐变至同一方向大小的超高。设计时还应考虑整个交叉口的排水,排水不畅,形成积水的交叉口是失败的设计,因此排水设计对交叉口非常重要。排水设计时应考虑排水的方向、坡度及收水口位置,一般交叉口路面水应向四个转角方向汇聚,收水口设置在水汇聚的位置。

(2)交叉口进口车道设计

适当增加交叉口进口车道数,路缘半径,设置交通导流岛,保持交通流畅。

A路由双向2车道拓宽为5车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在同一平面上,在A路与C路交叉处拆除原有建筑物,增加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通过设计三角形导流岛,实施交通导流线,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由此,D路与C路交叉处也设置 1 处导流导,分隔由A路、B路行驶到C路上的非机动车。

(3)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

①进口道适当拓宽,与路段通行能力像匹配

进口道展宽长度 La(见图 2)应由展宽渐变段长度Ld与展宽段长度 Ls组成。主干路最小长度应不小于50―70m,次干路最小长度应不小于 40―50m。理论上讲,两条等级相同的道路相交,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有效时间一般仅相当于路段通行时间的一半左右,依据交叉口的交通需求特性进行交叉口的进、出口道数设计与相连接道路的通行能力相匹配。

图2进口道规划展长度示意

②改造后的交通信号设置及配时说明

a.交通信号设置

在交叉口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系统。根据道路断面形式及交叉口形状,在A路与B路交叉口东口设置两组信号灯:一组直行箭头灯和一组左转箭头灯;西口设置三组信号灯:一组直行箭头灯和一组左转箭头灯;南口设置两组信号灯:一组直行箭头灯和一组左转箭头灯;北口设置三组信号灯:一组直行箭头灯和一组左转箭头灯;在人行横道线位置设置 8 套人行横道灯。

b.交通信号配时说明

经交通流量调查,C路、B路交通流量约占 60%,A路、D路交通流量约占 40%,此时设置合理的红绿灯相位,尽量避免行人等待时间过长而选择在较小的空隙通过冲突点。对交叉口进行了合理的配时说明。

晚峰时段:24 点至7点,22点至24点。相位周期:75s。相位走向:东西通行(40 s),南北通行(35s),见图3、图4。

图 3 东西通行,南北行人图4南北通行,东西行人

高峰时间:7点至8:30点,17点至19:30点。

相位周期:118s。

相位走向:东西左右(20 s),东西通行(8 s),东西直右(55 s),南北通行(35 s)。

平峰时间:8:30 至 17 点,19:30 至 22 点。

相位周期:98 s。

相位走向:东西左右(15 s),东西通行(8 s),东西直右(45 s),南北通行(30 s),见图5~图8。

图5东西左右转图6东西通行,南北行人

图7东西直右图8 南北通行,东西行人

(4)交叉口视距满足要求

交叉口转角部位红线应规划成切角斜线或圆曲线,并必须满足安全停车视距的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界限的要求。视距三角形界限内,不得规划布设任何高出道路平面标高1.0 m、且影响驾驶员视线的物体。

(5)交叉口自行车道合理设计

合理组织自行车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是交叉口渠化的重要内容,本次设计采用斑马线铺设车道,引导自行车通过交叉口,特别是自行车左转问题是解决交叉口自行车交通过街最为头痛的问题。本次设计,是左转自行车同左转机动车同相位,两次过街,在交叉口设置左转自行车等待区导流岛,在直行绿灯时自行车驶入导流岛,等到左转绿灯时通过交叉口。

(6)重视交叉口的景观设计

合理设置交叉口绿化,功能与景观并重是城市交叉口景观设计的重要节点,因此从美学上对交叉口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合理的交通设计、增强交通流的连续性,以及使较少机动车在交叉口延误外,道路绿化、线性等景观设计也是交叉口设计的重要部分。另外,道路绿化能够起到交通管制和诱导交通的作用,导流岛里不宜种植高大的遮挡交通视线的植物,宜种植低矮的灌木。

(7)交通标志标线

在交叉口合理设置交通标线和标志。在A路与B路交叉口,标线设置有道路中心线、车行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人行横道线、停止线、导向箭头、非机动车标线、导向车道线,合理渠化,分流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行进路线,促进交通安全管理;标志设置有交叉口标志、分道标志,禁止调头、禁止停车标志、机动车道标志、非机动车车道标志、限速(50km/h)标志。

改造后的A路与B路交叉口见图 9。

图9改造后的A路与B路交叉口图

三、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首先应注重精细化,高效化,重视现有交叉口的改 造挖潜。其次重视交叉口的管理措施、优化设计,充分考虑非机动车流对交叉口的影响。重视行人过街,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还要考虑节约占地,利于环保,与城市环境相适应。目前道路交叉口基本采用的是时空分离法,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流量继续增加,将采取壶把式交叉口设计、远引路段掉头左转等设计法(见图10)。

图10交叉口设计方法示意

四、结束语

第9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2100年前,起源于中国的古丝绸之路,横贯东西、连接欧亚非,是一条文明交流互鉴之路,也是一条经贸繁荣、人民富裕之路。宁夏,位于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要塞,正是这条“经贸玉带”上的必经驿站,悠悠丝路文化与渊源黄河文明在此交织。

今日的丝绸之路,历经时间的洗礼与传承,已成为一条早既能连接南亚东南亚,又能向我国西部延伸的重要经济带。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我国将在新一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下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地处西部内陆的宁夏,更将以“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为契机,提出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宁夏的地域文化优势,借助中阿经贸论坛的平台,在新丝路建设中获得新发展。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宁夏的地域文化优势

(一)区位优势

作为内陆省区,宁夏的对外开放起步稍晚、开放程度略低,开放型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宁夏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宁夏处于祖国的几何中心部位,是东、中部地区进入河西走廊、新疆,通往中亚、欧洲的边界通道;重要的是南北通达,东西纵横,更是进入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枢纽。宁夏是联系西北与华北地区、蒙西与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包兰铁路、宝中铁路在中卫交汇,形成一个放射性的交通网络格局。同时,宁夏位于雅布赖航线上,具有优越的空中通道资源。据有关数据统计,西部地区的西向航空出口货物,经过银川前往中东、欧洲和非洲,比绕道“北上广”可节省20%的运输成本;黄河中游地区的货物,经由银川出发,可节约15%的运输成本;西部地区的商务旅客,从银川直飞迪拜,比绕道北京可节约9个小时。

(二)政策优势

经济方面,宁夏地区不仅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政策优惠,而且拥有我国唯一一个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银川综合保税区,能够为中亚经济的合作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平台,尤其在金融、土地以及财税政策方面比其他西部地区拥有更为灵活的开放政策。文化方面,宁夏更加注重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的文化建设,创建有利的人文发展环境。今年5月,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共同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文化发展战略联盟框架协议》。

(三)产业优势

宁夏煤炭、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煤电化基地和新能源开发示范区;农业综合生产水平高,枸杞、酿酒葡萄、清真牛羊肉等特色产业领先全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金融、信息等新兴服务也下酝酿待发。

三、 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宁夏地域文化

(一) 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从传统意义上看,丝绸之路不仅是运输货物,还赋予了精神认同。文化交流最具亲和力,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认同的基础。伟大的丝绸之路把中国与中亚国家连在一起,在传承文化的同时,秉承着一种精神。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等方面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要充分挖掘中华文化底蕴,凸显丝绸之路广泛的亲和力与深刻的感召力,必须文化先行。

(二)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宁夏地域文化的途径

1.加强与丝路各国的文化交流。

宁夏在因地制宜地发展过程中,因地域文化的共性使得其长期以来在丝绸之路中处于黄河流域文化核心的地位和与阿拉伯世界同信仰的兄弟认同感更加巩固。因而,在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宁夏应将重心放在和中亚阿拉伯等同文化地区的文化交流方面。通过宁夏与丝路各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将本土的优秀文化产品带出去,同时将国外的优秀文化作品引入宁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异国文化之精华,补充本土特色文化。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丝绸之路是一份多国共享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是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绵长的人类文化纽带。历史上丝绸之路推动了各国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让不同文化得以交融和发展。在丝绸之路上,文化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众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成为人类共同财富。因而,充分发挥宁夏的地缘与人文优势,结合我区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统筹文化产业发展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按照点、线、面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重点培育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引导中华回乡文化园、镇北堡西部影城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新内容;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城乡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建设文化产业专业村镇,大力发展剪纸、刺绣、雕刻、泥塑等地方特色文化产品。

3.推动丝绸之路宁夏段遗产的传播与发展。

宁夏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2006年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逐步加大保护力度,开展西夏陵本体保护,须弥山石窟本体保护,开城遗址、固原古城的环境风貌整治等一系列文物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宁夏还与丝绸之路沿线河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与国家文物局共同签署了《关于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联合协定》。去年,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而丝绸之路宁夏段由于基础工作薄弱,没有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宁夏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地域性优势,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下,宁夏将秉承合作互赢,互帮互助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地域文化优势,在新的发展实施途径下抢抓宁夏的历史性新机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