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

武术初级棍术教学精选(九篇)

武术初级棍术教学

第1篇: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 双节棍 要点 技击 精神

一、引言

双节棍是我国古代宋太祖赵匡胤始创的,两根木棍或钢条(长度25厘米~30厘米),通过链条或尼龙绳(长度15厘米~18厘米)连结起来,双节棍作为一种武术器械,具备武术器械攻击力巨大的特点,有很强的攻击性,警方也曾一度将其列入凶器一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双节棍随着李小龙先生电影的发扬光大,渐渐成为了一个时尚的武术健身运动。但是,由于双节棍的特殊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误伤自我,如不进行必要的基本技术教学和安全引导,容易诱发安全事故,作为一门运动技术学习的特殊课程,需要一定的原则。

二、健身学技,双节棍教学的出发点

双节棍选修课,不仅是学习双节棍的技击技法的过程,更是学习中华武术精髓的过程,在学习中,体会每一招每一式,不仅要领悟双节棍刚柔并济的攻击特点,也要将修身与修德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1.健身功能是双节棍的主要功能

学习双节棍,是学习一种具备防身自卫功能的武术器械技巧,也是一种体育运动。在教学中,时刻进行武德教育,不利用双节棍进行打架斗殴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爱人,热爱生活,在学习双结棍的过程中通过技击动作锻炼身体素质,加强身体各关节、各肌肉群的机能,提高身体敏捷性、大脑反应性,具有很好的健身功能。

2.正确传授双节棍的使用技巧和基本技术,是贯穿教学的重点线

在课堂中,传授双节棍技巧是课程的主体,老师主导和设计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从基本的双节棍结构和双节棍的攻击物物理原理再到技击技术传授给学习对象,不仅要动作规范,更要指引学生从基本动作到勇敢自创动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空间,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人棍和谐,双节棍教学的支撑点

通过笔者的教学经验,有80%的学生在学习双节棍中,有伤到自己身体的情况发生,主要是初学的时候,无法有效地控制棍子的整个挥动途径,没有体会发力点所在,如何在练习中,做到人棍合一,人棍和谐,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掌握双结棍的运用规律是学习基本技法的前提条件

双节棍所有的技击方法都是由挥棍来完成,双结棍的主要攻击方法有:劈、击、扫、挑、撩、拦、盖、架、捅,在传授学生这些动作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每一动作,包括挥棍的开始点、挥动途径、攻击目标点、发力点的位置、收棍的身置、收棍的方式。只有学生明白了这些,在挥起棍子,做动作的时候,才会明白每一个动作的真正含义。比如,讲述“劈”这个动作的时候,可以简述为“以棍端之一由上向下向敌方肩、头、面等部位劈出,迅猛有力,力达棍端”,讲述“击”这个动作时,可以简述为“以一棍端或棍身平行向左或右用力横打,攻击敌方头部、颈项、腰肋部等,力达棍端”,进而完成动作的学习。

2.学习基本技法莫忽视“棍感”练习

鉴于双结棍的特殊构造,学习和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简单重复而又充满创新的过程,“棍感”练习好比“球感”,是掌握和运用双节棍技术的一个前提条件,熟悉棍的每一个位置,了解每一个动作的握棍方法,通过各种下劈、斜劈、腰部反弹、掌握棍子的挥动轨迹,通过螺旋花、四连花练习手腕的灵活性,通过击打目标点体会发力位置,通过苏秦背剑等左右换手动作,练习操控棍子的能力,通过抛棍练习,练习棍的转动原理,以上这些都是棍感练习,可以说每一个双节棍的动作的练习提高了对棍的感觉,“棍感”的提高又正面提升了技术攻击能力,“棍感”始终隐藏在技法的练习中。

3.了解双结棍技法中的物理现象

双节棍在挥动的过程中,人控制着其挥动的轨迹、路线、速度、力量,同时,根据物理的相对性原理,棍子在挥动的过程中,同样给了人体一个反作用力,那就是离心力。如果人没有控制住离心力,棍子就会脱手,但在实际训练中,空劈训练不易掉棍,但在击打较大物体的时候受到击打物体的反作用力很大,如果没有遵循力量的反弹原理,就容易掉棍。另外,在学习各种转棍的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发生掉棍的现象,主要是转棍力度和握棍位置不对产生的现象,棍和人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棍只有在人的手上才有生命,只有在人的手上才有灵性,人如果掌控不了棍,那就失去练习双节棍的意义,人与棍的和谐与统一是每一个习棍者永远追求的目标。

四、正确授棍,双节棍教学的切入点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双节棍的基本技法,是教学成功的切入点,双节棍的学习需要遵循下面的原则:

1.强调动作的规范性

强调动作的规范性,是每一个运动项目的基本要求,双节棍作为武术器械类运动,规范性是是掌握武术“精、气、神”的重要基础条件,每一个动作都要遵行“运动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的三个基本理论,从认知阶段到联结阶段再到自动化阶段,学习双节棍首先通过模仿的方式学到“相似”,再通过对细节的纠正,再做到“形似”在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改进,做到自动化阶段,完成动作的学习过程,所以在一开始阶段都要从规范动作开始,包括眼神、挥棍、步法、攻击点都需要不断地磨合,使其成为最科学、最有效、最具观赏性的一个动作。

2.注意动作传授的顺序性

在体育训练学中,“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中介绍到,运动技术的练习有三个趋势,即练习进步从慢到快、练习进步从快到慢、练习进步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指在练习中期练习的进步出现了暂时停顿,经过一段时间又继续进步的现象叫做高原现象。双节棍学习中,首先从简单的动作学习学起,让学生快速地培养学习兴趣,逐渐增加动作难度,但在学习难度动作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出现在某个动作止步不前的现象,这时就需要通过分解法将难度动作分解为简单动作,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达到掌握难度动作的目的,克服出现“高原现象”,双结棍的学习主要遵循以下顺序:

(1)单手单棍单个动作练习。左右手挥劈,绕圈练习。比如,上下翻腾,左右逢源。

(2)单手单棍多个动作连贯性练习。如左右逢源接上下翻腾接转身横扫等。

(3)单棍左右手换手练习。如苏秦背剑一式、二式、三式。

(4)单棍左右手多个动作连接练习。如右手左右逢源,左手接后作斜劈再接海底捞月。

(5)单棍套路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范和要求完成不下20个动作的链接。

(6)双手双棍等同动作练习。如左右手的左右逢源等。

(7)双手双棍不同动作练习。如右手上下翻腾,左手螺旋花。

(8)双手双棍套路练习。规定的时间内双手持双棍按要求,完成不少于20个动作的链接。

3.重视基本动作的熟练性

双节棍的特点是有每一个动作斜街而成,在通过有机地组合,形成了武术里的套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当拿起双节棍的时候,脑子就会控制棍子做出上下翻飞的动作套路,这就到了双节棍的高境界,每一个动作衔接有序、动作种类多、动作难度大眼神和力量匹配到位,成就了双节棍的人棍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也就是运动技能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自动化阶段,招招相连,随意而动,随心而欲。对每一个规范动作成千上万遍地练习,在练习中领悟棍的力学,悟出新的动作,再加以学习,以此反复,必将能够提升自我。

4.相互学习的必要性

在班级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学得快学得好,鼓励学生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常见手段,只有在这种比较的氛围下学习,学生才会产生良性的竞争心理,正确引导这种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为达到技术上的一个短期目标花上更多的精力,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修心养德,双节棍教学的闪光点

双结棍的课堂中,对学生自信、坚强、向上、无畏、友爱的武德精神的培养,是教学的闪光点,当学生完成一个难度动作时,教师要给与肯定的目光,在学生不断学习新动作不断失败的时候,要提醒学生继续坚强学习,学会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生受到挫折偷懒之时要鼓励其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钻研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尊重同学、发扬不嘲笑、常鼓励的优良品德,学习发扬尊师爱友的中华武德。

1.自信在学习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自信,是不断促使自我学习的重要心理条件;自信,也是对学习新动作后的一种自我肯定。在双节棍教学的过程中,找出学生的成功地方,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的地方,并及时进行赞美,是使学生坚持学习双节棍的重要宝典,从而,学生因为掌握了一些双节棍的一些技巧,比没有参加双节棍的课程的学生多掌握了一门技术,亦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学习新动作是自信心的重要保证,自信心亦是学习新动作的良好催化剂。

2.赞扬和鼓励是学生自我学习的源动力

双节棍的攻击性很强,由于两头硬,中间软,初学者容易误伤他人或自己,学生在学习新的动作的过程中,产生恐惧心理,缺少训练的胆量和自我练习的主动性,这时要通过鼓励学生掌握双节棍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保护自我方面出发,通过减难性的练习方法。比如,通过海棉棍学习新技术,减少学生伤害他人和自我伤害的几率,进而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掌握新的动作,要积极给与赞扬,使其体会成功的喜悦,教会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

3.教学不忘修德

双节棍是一种武术器械运动,是体育范畴内的一个小元素,它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学习双节棍不仅不能忽视武德,更不能忽视体育道德,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将其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技术进行学习,遵循运动技术的学习原则,遵循自然学习的规律。体会前人智慧、不忘武术先辈,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信、坚强、向上、无畏、友爱的武德精神。

六、结束语

学习双节棍是一种自我难度的挑战,一种自我身体极限的升华,更是自我内心控制能力的一种表象。正确引导学生有序学习双节棍,体会中华武术之精髓,不仅是课堂的教学需要,更是课堂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快使用双节棍.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第2篇: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 农村职业学校 体育课程资源 开发实例

一、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和思考

正在进行的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出了“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实行教学内容的放开与开放,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交给一线教师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极大地调动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力地促进了新兴体育项目的引进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使体育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职高生的身心发展已逐步趋向成熟,其思想和行为已同社会一切活动相连,文化学习压力较小,而对体育活动在内的各种实践性活动的需求较高。我校是农村职校分校区,场地、器材等设备较匮乏,传统的体育教材基本上是以田径为主的跑、跳、投项目。这些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直接影响到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体育教学的效果。《课程标准》在内容设置时,把田径和健康教育专题作为必修必学模块,然后选择七个运动系列中的某项目作为必修选学模块,我们根据条件不足的情况,在模块设计时创造性地设置了融合“田径、武术、体操”在内的“综合模块”,将其作为必修必学内容。并且打破传统内容的限制,乘着课改的东风尝试将当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项目引入综合模块的体育课堂,积极开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实例介绍

1.民间地方资源开发

[案例]踩高跷

老师发给每位学生长、短木棍各一根及绳子一根,要求学生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按图示捆扎完毕(老师事先备一张高跷图),然后宣布:同学们动脑筋,利用手中的棍子开拓自己的玩法。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踩着单棍跳移,有的踩双棍移走,有的不怎么会玩而摇摇晃晃的。在学生经过初步的尝试后,老师集中学生讲解示范踩高跷的动作要领,组织学生教学练习。接下来的几节课上老师逐步提高要求,最终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踩高跷的动作,并且做到了艺术性地表演展示。

[评析]踩高跷是本地一项用于庆祝活动的表演项目,学生们经常在节假日的庆典活动中看到,对该活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的欲望。我们将该内容引入体育课堂并划分到体操项目中(因为它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支撑平衡能力),使这一地方文化得以传承。该内容对场地要求不高,且高翘制作不难,取材也很便利,所需的长棍、短棍(木块)、绳子在农村容易找到。我们虚心拜当地踩高跷的艺人为师,设计了多种适合学生的练习方法,进行了有效的资源开发,促进了该活动的技能化和教材化。如开发了高跷入门行走、高跷赛跑、高跷舞蹈、团体高跷比赛等项目。另外,踩高跷使用的器材也可以一物多用,长棍子可以当武术中的棍棒,短棍(短木块)可以当木砖或障碍物使用。

2.民族文化开发

[案例]推手

上课开始老师先创设情境,戏说一段武当创始人张三丰的故事。同学们一听议论纷纷,情绪高昂。老师抓住时机说:“同学们,你们可以根据自己所看过的武侠片自由模仿练习。”有的同学拳打脚踢,有的同学表演象形拳,如模仿鹰、虎、蛇、螳螂,有的学生两人一组模仿推手。老师找出推手的学生对同学们说:“推手属于中国武术哪个流派?”学生们沉默不语。老师抓住学生渴望的心态,大声说:“武当派,同学们一起来练推手。”刹那间学生一个个像武林高手一样模仿起来,老师着重引导学生正确推法,十几分钟后集中学生,由老师表演一段简化太极拳,然后告诉学生:推手是太极拳中的功法练习,要想推好手,还得打好太极拳,学生们听后个个要学太极拳,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相关练习。

[评析]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影视作品中有大量的武术动作,让观众对中华武术心驰神往。武术动作有一定的攻防和对抗因素,符合职高生勇于敢拼的心理特点。该内容的学习能发展学生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同时也是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另外,还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武德的教育,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该内容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也便于在学校广泛开展。鉴于武术的独特功效,目前教育部已推广中小学生武术操,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建议将武术和田径合并作为高中的必修必学内容。我校有一名老师是武术专项运动员,曾参加过全国太极推手比赛,该老师负责教学内容的制定,并对我们进行太极拳及太极推手动作的规范和培训,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为了配合教学的开展,我们把太极拳作为校运动会开幕式的团体比赛项目,太极推手作为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实现课内和课外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三、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

[案例]越野

我校地处茅山革命老区,背枕著名书法家米芾隐居的十里长山,有着较好的地理环境。春天的一节课上,老师告诉学生:“今天的体育课我们开进长山。”学生们欢呼雀跃。老师带领学生按照事先开发的线路行进,遇到平坦的路就快速跑,遇到曲折的小路就慢跑,遇到小沟就跨过跳过。等到达山脚下的目的地时,虽然大家都大汗淋漓,但兴致都很高。然后经过小憩后,老师带领学生慢跑或走回学校,沿途让学生欣赏自然风光。那油菜金黄、蜂飞蝶舞、百花争艳,让学生心旷神怡,老师也择机讲解一些野花野草的名称和知识,学生们身心愉快地回到了校园。

[评析]老师并没有单纯地在跑道上组织学生练习,而是利用自然地理环境,通过越野旅游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耐力、速度、弹跳等素质,同时让学生走进了自然,增长了知识。虽然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但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他们的生活也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两点一线。我们利用学校地处农村、背枕长山的有利条件,事先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安全评估选择“旅游路线”,然后将身体素质练习巧妙地安排为“旅游景点”,组织学生进行远足、定向越野、抓野猪等活动,拓展了体育课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野外安全活动能力,缓解了学习的压力,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2010年学校四星级验收时,我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受到省教育评估院专家的好评。2009年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制定公布了《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建议把田径、体操内容合并作为校定必学项目并可增加到3个模块,同时加强武术、民族传统项目的教学。这些都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做法。

参考文献:

第3篇: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唐宋时期;民间武术;发展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aterial, tak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s the main clue,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fusion, entertai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s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t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Key words】Tang and Song Dynasties; folk martial arts; development

引言

唐宋时期是我国商业极其繁荣发展的时期,变革之风势不可当。唐宋人常常惊叹世道之变、惊叹世道之乱。透过这种现象影射在市井、民间武术上时,也有其发展规律。武术和其他事物一样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矛盾为事物的发展提供原动力。不同历史时期的武术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唐宋时期的武术流变与发展也存在其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武术的概念、特点和价值都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1〕。

1武术形式和内容

1.1武术组织

宋代以民间结社的武术组织蓬勃兴起。以乡社为基础的武艺结社组织有“弓箭社”“忠义巡社”“榱子社”“霸王社”等。除“弓箭社”外,北宋末至南宋初,山西、河北河海、山东诸省各地乡村居民还组织了寓兵于农的抗金武艺组织“忠义巡社”。在农村还有以“社”“堡一”“山寨”等形式出现的武艺结社组织,如“榱子社”、“霸王社”等。有的是防御外族晚上侵略的,也有以反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为目的而自发结社的。其共同点为这一时期的武艺具有军事训练和实用性质。以弓弩、刀枪等为当时结社组织的主要装备和训练内容〔2〕。

宋代商业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起,商业化的习武卖艺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大量的以练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时常在表演前打套子以照观众,这种打套子的表演,有“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使棒”等。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这些以技击技术为要素,按规定动作进行的套子化武艺,充盈了民间武术大舞台。

1.2武技

唐时有颇多的文人及民间艺人练剑术。同时由于唐代表演艺术的发达,使剑术演练技巧发展到较高水平。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朝诗人姚合《剑器词》都有剑舞艺术的描写。

宋朝时期,对抗性的“手搏”“角力”也有发展。《宋史・兵志》载:“手搏虽不切于用,而亦习其身臂。”手搏在民间得到发展,比武时,可以“拽直拳”“使横拳”“使脚剪”。角力已有专著问世。宋・调露子在《角力记》中写道:“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角力是双方凭技艺、勇气、智能决胜负的竞技运动。宋代还出现了“露台争交”。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这种露台争交类似后来的打擂台,它是中国古老的武术竞赛模式〔3〕。

关于角抵这种颇具观赏价值的对抗性项目,自先秦历唐宋而不衰,唐时期,角抵手搏普遍开展,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深受大家喜爱。当时手搏、角力比赛时,大都身体的一部分,(《续文献通考・乐考》)载:“角力戏,壮士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既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在宋东京的勾栏瓦舍中常有表演,不仅在民间存在,而且受到官方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种表演非常精彩,颇具观赏价值,为王公贵族,乃至皇帝后妃们所喜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军队的训练有关,作为一种军事技能,摔跤在军队训练中受到重视,这种训练既可以提高武艺,又能提高体力,后来又在重大的活动中用以表演助兴〔4〕。

南宋时期,农村结社组织发展的同时,城市结社组织也在发展。都城临安府(今杭州)出现了争交的“角抵社”“相扑社”,射弩的“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使棒的“英略社”。参加武艺结社的成员,大都是市民阶层,他们入社习武,非求柴米之资,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娱乐消闲。

《梦粱录》中有专门的记述:“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且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曰‘内等子’,隶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所管,元于殿步诸军选膂力者充应名额,即虎贲郎将耳……有诗咏曰:‘虎贲三百总威狞,急彪旗催迭鼓声。疑是啸风吟雨处,怒龙彪虎角亏盈。’盖为渠发也。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渴种资。先以女s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梦粱录・卷二十・角抵》)。可见当时“争交”不仅有“市井之徒”,在盛大的活动中还有专业御用摔跤手,号称“内等子”的献艺。且有的比赛还有“渴种资”,所以“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可见民间的比赛虽然是“瓦市相扑者,乃路遇人聚集一等伴侣”,但也有相当高的水平。

在这里有两点颇引人注意。第一,既然当时已有了“内等子”这样的职业摔跤手,那么他们在献技时必然更注重表演的效果,可能有双方相互配合的情况,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花法”,是后世“圈内人”所说的“花跤”。从摔跤的角度来看,当真摔实拼;而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就难免有所偏离了。第二就是女跤手的出现。宋史专家在解释上述《梦粱录》的记述时认为:“瓦市中相扑,在赛前有女s数对打套子,即开场卖艺。不仅有男,也有女相扑手,其服装与男子一样,短袖无领,袒胸露脯。”杨泓先生在解释这段记载时也认为:“开场表演的女子相扑手当时有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杨泓先生将“先以女剽手对打套子”,一句解释为“开场表演的女子相扑手”。他又说:“相扑时的服装,沿袭着汉唐以来的旧制,比赛双方上身完全,下身光腿赤足,仅在腰胯束有短裤,头上一般是梳髻不戴冠,也有时足下穿靴或鞋。在山西晋城南社宋墓中,墓室南顶绘有一幅相扑图,生动地描绘出宋代相扑的情景。”“至于女子相扑时的装束,可能与男子差不多,肢体,因此当时的文人看不惯。北宋时,司马光还特别写过《论上元令女子相扑状》,要求禁止‘使妇人裸戏于前’的妇人相扑。所谓“打套子”犹如近代戏剧舞台表演时的“帽戏”,为后面的“压轴”“大轴”做垫场。在男子上场比赛之前,先由女相扑手登台献艺,一方面是为了招揽观众,另一方面也为后面更精彩的男子比赛做好铺垫。由于女子如同男子着装登台甚是不雅,以至司马光给宋仁宗写了《论上元令女子相扑状》:“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令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亦被赏赉,臣愚窃以宣德门者,国家之象魏,所以垂宪度布号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诏有司严加禁约,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聚众为戏。”

从司马光的上书中可以看出,当时女子相扑是市井小民喜爱的表演项目,即使是皇帝、后妃、命妇、百官也习以为常,以至在宣德门前表演。再从《水浒》第七十四回描写浪子燕青与任原在泰安进行相扑比赛的情况看,在燕青获胜时“数万的香官看了,齐声喝彩”,这虽是后人施耐庵的手笔,但这种竞技比赛的观赏价值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看来,说角抵相扑是雅俗共赏,绝不为过。

2火器和选制

2.1武器使用

宋代开始,我国的军事就进入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军事史专家认为,“从北宋到清咸丰年间(公元960年至1861年),我国正处于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它们的消长,曾经经历了九百年的渐变过程,而在这个时期的战术变化,也相应地反映了这渐变的规律。一般地说,在北宋时期,火器对战术的影响是比较轻微的,从南宋到元代中叶仍然影响不大,大抵从元以后,由于火器数量、种类的增多和战斗性能的改进,使得战术上的变化特别显著〔5〕。”火器日益进步,在军事中的作用日益加强;相反,冷兵器则无大的进步,在军事中的作用日益消退,冷热兵器的此消彼长,充分体现了军事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出现是军事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随着火器的不断进步,全面改变了军事活动。军事史专家说:“火器这样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代替冷兵器的过程。”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正是由于火器的发展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军事技术,不仅使军事技术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促使了战斗中战术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了武术的实用价值,促成了武术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必然的,只是这中间有一个过程,这个时期就是冷兵器逐渐退出军事舞台的过程。以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进步,是想说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火器的进步,而正是火器的进步直接影响到了武术技击价值,特别是在军事活动中的技击价值,这才使武术“逐渐退出军阵”,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一个新的发展领域。

2.2武勇选举

在宋朝统治的320年中,与辽、金、西夏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一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十分重视武备,宋朝的军队实行募兵制,通过选募、武举考试选拔武艺人才〔6〕。军事训练采用法,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军事训练规范化、统一化,促进了武艺的提高。这一时期兵器的种类大增,形制复杂,各种兵器武艺争奇斗妍,武艺向多样化发展。武术表演项目也有相当的发展,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角抵社”等,同时为适应市民娱乐的需要,还出现了群众性的游艺场所“瓦市”、“勾栏”。在瓦市、勾栏中表演的武艺丰富多彩。其他如杂剧、戏文、小说中也有不少反映武艺的内容。在民间武艺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农村也出现以乡社为基础的民间武艺组织。百姓互相团结,以乡为社,既务农又习武的现象十分普遍。乡社武术组织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民间武艺的发展。宋代武术体系基本形成。除了对抗性的角抵、手搏外,套子武艺有了较大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基本格局。从而基本摆脱了从属于军事训练的地位,在民间土壤中生长起来,并按自身的规律演进。

3民间武术的吸纳

论及武术与宗教的关系时,当然就不能不提到少林寺和少林拳。少林寺武僧习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少林寺之所以闻名于天下,除传达摩在此面壁以外,得益于少林武术当不为过。少林寺武僧习武的事在唐代就有记载,在李世民与王世充作战的过程中,少林寺的武僧助秦王李世民有功,可见很早之前少林寺就以僧人善于武技而显名于世。以后在抗倭的战斗中也曾有所建树,为人们所称道。《耕余剩技》中有《少林棍法阐宗》,在汪以时为这本书所作的序中说:“近世少林沙门始以是技显,然相传甚秘,自非趾其门者不授也。程君冲斗负奇节遨游梁楚间,憩少林者屡矣,遂师友其魁杰,得尽其技已。”

在《少林棍法阐宗・纪略》中程宗猷除说明达摩到少林寺面壁以外,主要记述了从“唐初僧昙宗等起兵拒伪师,执王世充侄仁则归本朝,太宗嘉许其义烈,拜昙宗为大将军”开始,到元代至正拒“红军”“观音大士化身紧那罗王”和“奋神棍”救护少林寺的传说,以后“演其技不觉”。而“少林形胜有文武二山峙,故棍法与禅宗并传不替,是以四方之士往往慕其风声”这样一段少林棍法产生和发展的传说和过程。后段则主要记述了程宗猷在少林寺学习棍法,“由生诣熟,缘渐得顿”的经过,以及程宗猷后来撰写《少林棍法阐宗》的经过。在《少林棍法阐宗・总论》中程宗猷开始说:“盖闻兵法有正有奇,有虚有实。度众寡强弱之势,决高下劳逸之机;识前后左右之局,审彼己主客之形;有长而匿短,有短而见长;有呼而动九天,有吸而静地,能阴能阳,能柔能刚,可攻可守,可纵可横。今少林棍法,包罗变化,大类是焉。”然后记述了少林棍法的技法特点和要领之类的内容。其后在一些名人所写的“赞”中是对紧那罗王的赞语,其中有“我闻菩萨,住世表慈”“早拔慈航”和“我菩萨慈以勇养,偶示杀相,漠无杀想,不嗜杀人,能D寰壤,不战屈人,功受上赏”,这些都是一般的对佛教菩萨的赞语,虽反映了一些佛教的思想,如“慈悲是佛道之根本”的佛教的基本观念,也涉及紧那罗王以棍救寺的故事,却不见将佛教思想和棍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话,如果我们从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中可以知道程宗猷在少林寺学习过武术,并深得其中的奥妙,可以说程宗猷对少林武术佩服得五体投地,但这主要是技术方面,而在佛教思想方面,虽然他提到了“缘渐得顿”,涉及从“渐悟”,到东晋、南北朝时的竺道生首倡佛教禅宗,南宗慧能所提倡的“顿悟”,但这只是一个学习过程中的提法,“缘渐”还包含了渐进的过程。所以说,就少林棍法的技术和理论中,并没有反映出与佛教教义有关的更为深刻的思想,否则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中就不可能没有进一步的反映。

4小结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渊源历史,唐宋时期更是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在封建社会历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唐宋时期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开放性和融合性,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体现,也使得武术文化从本质、外延,到实用的发展都存在不同变化,为后世武术文化、技艺的继承和考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6-67.

〔2〕温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58-159.

〔3〕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03-214.

〔4〕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2-37.

第4篇: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我校紧扣教育主题,牢牢抓住武术最根本的文化意蕴价值,将武术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使这些打工子弟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教育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武术文化营造特色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学校建设了教学楼楼梯间的三条武术特色文化走廊。

我们通过开设武术节,组织学生观看武术教育录像、武术队表演、武术情景剧演出,组织武术故事演讲、绘画比赛等活动,营造浓郁的武术教育氛围,推动以武术教育活动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武德促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明确一项课题,以课题研究促特色形成

我们依托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武术特色教育。在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陈雁飞和周志勇两位院长的指导下,于07年4月开始进行县级重点课题《小学武术教育教学内容的实践研究》的研究。研究目的:一是激发学生习武术兴趣和爱国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二是加强武术专业技能学习,提高体育教师武术教育教学水平;三是编写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武术校本教材,初步构建起与国家课程相协调的武术校本课程体系;四是形成武术特色,创建武术教育品牌。

三、抓好一个关键,借系列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知识型、现代型、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武术特色学校的根本保障。由于学校规模连年扩大,体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六年间我校前后共有赵建军、刘莉莉等10位老师任体育课,他们中仅有两位是习武出身,有7位老师属于在我校学习交流、支教一年或三年,这样一支流动性非常大的教师队伍,对学校的武术特色建设是个巨大的考验。为保证武术教育的有效实施,我们从能力培养、师德建设、生活关心等方面致力于塑造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包括重点做好校内教研组的专业研修交流;多次邀请教科研专家对体育老师进行武术理论、武术教学的专题培训。聘请县武术协会主席、秘书长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基本功指导。

在请进来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把老师送出去,到兄弟学校取经学习,同时主动承担教师培训等实践任务。五年间我校的体育教师先后8次承担全县小学体育教师武术技能培训、密云县休闲养生活动的培训、指导任务。

四、实现一个目标,全面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计划

1.创编课间操 凸显特色

为了更地的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每天上午半小时大课间操,下午半小时集体跑步。我们创编出《中国功夫》《八式太极》两套武术操。武术操一经推出,备受学生喜爱,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学生的习武热情。

每天下午的半小时全校集体跑步,我们本着“跑出健康,跑出审美,跑出特色”的宗旨,按照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跑步距离、运动量,精心设计跑步队形和路线。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全校师生在喜闻乐见的音乐曲目调控下,随着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调整跑步速度和跑步节奏,跑出了气势宏伟的太极图。

2.自制器械 灵活实践

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武术实战的魅力,又避免武术实战容易受伤的难题,我们经过研究和实践,利用废纸、旧布、海绵、皮条和木棍制作了精灵球、软棍、拂尘等辅助器械,很好地弥补了武术教学中的不足,增强了学生习武兴趣。在2007年北京奥体中心的大型展示表演中,我校自制的拂尘和精灵球备受推崇,精灵球也被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的《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用书》采用。

3.自编教材 全面施教

我们从“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出发,从提高学生良好的运动兴趣入手,本着让学生“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及不同形式的武术技击原理,创编了《密云县南菜园小学武术校本教材》。

在全校一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武术校本课,以课堂教学为手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是通过对武术发展的历史学习,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是通过武术基本功的训练,培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意志;三是通过武术技能的训练和“武德”培育,促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健全学生人格;四是通过武术学习,强身健体的同时,让孩子掌握一种技能养成锻炼习惯。

第5篇: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

一代宗师胡善芝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自古彭城徐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造就了徐州独特的战争文化,也衍生了徐州灿烂的武术文化,民众皆以崇尚武德为习俗。七星螳螂拳传到徐州不过半个世纪,就雄踞这兵家必争之地。上世纪50年代初,胡善芝老先生从山东烟台移居徐州时把这一稀有拳法带到徐州。工作之余在徐州南城墙下设帐授徒,曾有人诗赞曰:“南城墙下螳螂拳,习练弟子约三千。”这足以说明其影响之大。当时慕名求教者摩肩接踵,从者如风。胡老先生育传身教,悉心指导,传技艺,讲武德,排除门户之见,倾心教学,凡有要求交手实战者,胡老先生均以不伤对手、点到为止为宗旨。胡老先生的武艺与人品为弟子和武林同道所敬佩,弟子皆能遵奉师规,潜心学武,注重修身。手下众多弟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没有一个人参与派别打斗,而且众多弟子在胡老先生的精心培育下,在全国、省、市武术比赛中摘金夺银,在群众性武术活动中踊跃参与,率先垂范。为弘扬徐州的武术事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胡老先生作为外乡武术高手,前来徐州传播这一稀有拳种,他是拓荒者,恩泽武林。他一生在徐州这块沃土上为武术事业呕心沥血,是武术界的骄傲与楷模,堪称“一代宗师”。

文武双全臧思勤

在胡老先生众多优秀的弟子中,有一位文武相通的弟子臧思勤先生,他白幼崇文尚武,对那些武林豪杰的侠肝义胆和高超的功夫十分羡慕、敬佩,于是决心拜一个好的习武老师,成为一名武林高手。他四处寻找名师,在徐州城南墙下天天都有一群人跟一位老先生学打拳,经打听才知道,他们学练的是螳螂拳。于是,经人介绍他和几个朋友便加入到了这群练武人当中。经过艰苦的磨练,臧思勤深得胡老先生的厚爱,他便拜在胡老先生的门下,成为七星螳螂拳的正式弟子。随后,他闻鸡起舞,刻苦自励,拳艺进步很快,将螳螂拳演练得惟妙惟肖。每逢有名家来访或武术交流活动,胡老先生必定带上他去长见识或下场表演。臧思勤由于扎实的基本功、灵活的身法跳跃,被市武术队选中,成为市首届武术队运动员。入选后,他更是如鱼得水,辛勤的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在各级武术比赛中均获佳绩,并载入徐州武林史册。经过数十年的磨砺,臧思勤终将数十套螳螂拳练得纯熟精到,颇有风格。工作之余,仍然坚持练功,在繁忙的工作后,精研各家拳法。走山东、赴上海,以武会友,转益多师,勤学苦练,学得广西周树生老师的鹰爪拳,北京刘希华老师的查拳,山东牛怀禄老师的子龙枪,南京钱源铎老师的双钩、通臂,河北顺势长拳名家胡春秀兄长的锦掌拳和诸多器械套路,也得到了徐州“三杰”之一的孙荣益师兄的醉拳、醉剑的真传,并熟练掌握了长短兵器、软兵器、双器械,使其螳螂拳功法更加精到完整。

“武到极致必文”,臧思勤先生除深谙武术的精髓外,还精擅书道,并在全国、省、市书法大赛中获金、银、铜奖。在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后,其书法风格更加独到。2009年其篆书作品随江苏省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到联合国展出,其中一些作品还被美国洛杉矶唐人街的“二月画廊”收藏。

德艺双馨邵景福

邵景福先生,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辅导员,国家二级武术裁判员,七星螳螂拳馆馆长,徐州市青少年宫武术、散打总教练,七星螳螂拳第九代传人。

螳螂拳在徐州武林中独具风格,自一代宗师胡善芝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把这一稀有拳种带到徐州后,便迅速在此扎下根,一时间从者如风,一代代演习传承,每代都有佼佼者。邵景福先生便是再传人中的杰出代表,他自幼喜爱摔跤、拳击,后又师承著名武术家、书法家、七星螳螂拳第八代传人臧思勤先生习练螳螂拳法,从手型到步法,从积力到积成,闻鸡起舞,勤学巧练。冬练“三九”不惜力,夏练“三伏”不怕热。七星螳螂拳素来以快袭、刚猛而著称,它讲究身为七星头为魁,肩、肘、手、足、膝、胯为七星,步法是按北斗七星在夜空中排列的方位,踏罡斗操练拳脚。为了达到七星螳螂拳快、刚、准,步法的疾、快、稳,邵景福每天都要练习甩手几百次,到了第二天,双手手臂都肿胀酸痛了。为了练习步法就去登台阶、纵身跳、腿绑沙袋练助跑,每天在练功结束时都要冲刺二三十趟。就这样邵景福在恩师悉心指导下,寒暑不辍地习练螳螂拳法并注重礼仪修身。辛勤的汗水最终得到了回报,邵景福在练功中逐步领悟到了七星螳螂拳的真谛,并掌握了十几套螳螂拳法的精要。除拳法外,本门的独门短兵器螳螂刀、螳螂剑、螳螂拐、螳螂爪,长兵器螳螂棍、螳螂枪的操练方法和技击打法他也都熟记在心。触类旁通,三节棍、九节鞭、双鞭、关公大刀、月牙铲、双刀、大枪术等他也运用自如,颇有造诣。邵先生在外出以武会友时碰到了另一位老师,他就是山东济宁的武林高手、技击实战家董世金先生,并得到了他的独门功法梅花桩螳螂拳法。据董老讲,他家先辈们世代以贩运皮毛为生,世传少林诸艺,常年行走江湖。邵景福在实战搏击中结合了卉传螳螂拳的转身快、动作小、技击干脆利索的特点,周身防守不要用太大地方的优点,按照踏八卦、走少林桩的方法创立了梅花桩螳螂拳法。它没有套路演练,只讲究实战效果,并有上桩静气、左右相合、下桩立功、上下相随的操练功法,动作古朴,发力刚脆,特别讲究手抓和脚踹、勾的腿法组合和不抓就打、抓住就放、远踹近摔等实战特点。

邵景福先生为了弘扬本门螳螂拳,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创立了徐州市青少年宫武术队,后又开办了七星螳螂拳馆,从此开始了他的教武生涯。在他任教的二十年里,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幼儿心理学到青少年的身体特点都得以涉猎,因人施教,使学员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掌握住拳术的要点,进步快速。身体弱的练强健了,体态胖的练苗条了。其教学方式和方法深受学员家长的欢迎。“二十春秋一挥间,教授学生超二千”,他还无私地把辛苦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员输送到省、市武术专业队;把有散打特长的学员送到武警特警部队,为军队输送了合格人才;把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的学员送到大专院校去深造。邵景福教练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以少年规定拳为基础,以七星螳螂拳为重点,以南刀、南拳、南棍、醉拳、醉剑、醉棍为风格的教学特点,吸引了大批的青少年武术爱好者前来学习。

随着国际武术平台的畅通,有的学员把七星螳螂拳带到了国外,并且深受好评。邵景福先生每年都带领着优秀的队员参加山东烟台国际武术邀请赛、香港国际武术邀请赛,以及国内各级武术大赛,他所率领的队员都能获得优秀的成绩。

第6篇: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

在武术门派尚未形成的汉代以前,基本采用拳勇与力量并重,器械操练在后的程序。如秦时强调“习手足,便器械”。“习手足”本意有两个 一是活动手脚,即为基本功,二是演练徒手招势。同时提倡“勇力过人”。《三国志・蜀志.刘封传》中有:“(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的说法。实际这与后来拳谚中所说的“练拳先站桩,大鼎添力量”、“练武不练腰,到老艺不高”、“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是一脉相承的,与前面相比更加条理化,这些也表明基本功的重要性及与练武的相互关系。明代以后,随着门派的分立,习武程序更加明确,何良臣在《阵记・技用》中率先提出:“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分明,则刀枪诸技特易易耳。”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捷要篇》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即“大抵拳、棍、刀、枪、叉、钯、剑、戟、弓矢、勾嫌、挨牌之类,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强调练拳的基础作用。也正是按照这样的程序和要求,训练出了强大的戚家军,在历次的战斗中无往而不胜。

清初著名的理学家元在游学河南时,特意拜访了名震南北的商水大侠李子青,在晚宴上李向说明了习武程序,即“先生如果想学刀法,那就要先学会举法,拳乃十八般武艺的根基。”少林武僧们同样推崇“拳为诸艺之源”的道理,少林寺历代宗师认为拳术是一切武艺之源,如果拳术练得好,手足身眼步法协调,套路结构严谨,练久则手足灵敏,真气充盈,呼吸自如,暴发力强,劲力实足,在此基础上向技击过渡。少林寺为提高弟子们的实战功夫,往往从十套拳、百套拳中集中选出数百或上千精华招势,编成打擂套路,授给弟子,专门训练和提高其实战技术,因此,少林打擂术的真正功夫大都来源于拳术。

若想成为武林高手,必须练好基本功――拳术。概括地讲就是“功源于拳,势出于招”。通常练习实战技术是由两人攻防转换,或师傅亲自喂招来逐渐达到“真可搏打”的水平。拳谱云:“要想散手会,还得二人喂”。从拜师入门到师满出徒,整个过程大约需5―6年时间;倘若学得功夫上乘,恐怕至少得10年时间。因此,有人称“功夫者,工夫也”。提到“功夫,太极拳名家陈鑫将其分为四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软手、散手、好手、妙手”。

从诸家之说可以看出,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严格而有序的习武规律。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遵循渐进规律。拳谱称:“舍本逐末瞎胡闹,循序渐进最为高”。吴殳在《手臂录》中强调:“……且传一法,练未熟,不教第二,第二法未熟不教第三,半载的学不多”。可见,前人对循序渐进的重视。

二、强调基本功法。习武通常有“下死功夫于根本者二年”。将基本功学习贯穿习武的全过程,而且要持之以恒,做到“要想功夫好,一年三百六个早”,“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强调的就是基本功的重要性。

三、注重套路练习。“其拳也,为武艺之源”。传统上把练套路称为“盘功架”,讲的是“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通过套路练习,使习武者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同时也求得内外双修,形神兼备的有效途径。

四、一切为了实战。传统的习武目标十分明确:练为了战,使“打练”有机地加以结合,这是战争与实用的需要。《吴越春秋》提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古代与近代的武术家都有“打练”并用的风格和特点。

但是传统的习武程序并非尽善尽美,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诸如入门先站桩3年;太极10年不出门;练功必须面南背北;午夜练功最有效等,这种作法和说法都缺乏科学性。

第7篇: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

鸟儿离巢,9岁寄宿生想家泪涟涟

2009年4月10日,年仅9岁的莫岭被河南登封天才武术学校校长孙铭叫到校长办公室,让他打电话给父母,催交学费。

莫岭的父母是贵州台江县农民,常年在外地打工。顾不上照顾小莫岭,听邻居说河南这家武校不错,就在一个多月前把小莫岭带过来。武校一年学费要7000元,夫妇俩一时筹不齐,恳请校长孙铭宽限交学费的日期,先收下孩子,他们回去筹够学费就马上送过来。天才武术学校是孙铭2004年自筹资金创办的,最近两年生源比较紧张,无奈,孙铭同意收下莫岭。

莫岭对武术没有什么概念,表哥说学了武术有了武功打架可厉害了,莫岭就高兴得屁颠屁颠地去了。可刚去几天就发现上父母的当了,尤其是教练规定一个月才可以出校门一次,对于这个玩野了的孩子来讲更加无法忍受。一开始,他与几个大孩子联合起来想与教练打架,准备将教练打趴下,这样教练就不敢管他们了,他们就自由了,想干啥就干啥。可教练根本不把调皮孩子放在眼里,几个孩子像群狼一样一下子围住了教练,又一起扑上去拳打脚踢,可教练一动不动,任学生打,学生打得筋疲力尽,教练却毫发无损。看学生不打了,教练才开始发威。对付这些调皮孩子教练从不手软,一顿狠揍,几个新来的大孩子知道了天高地厚,也明白了什么是规矩,从此,莫岭再也不敢胡来了。

“莫岭,你给家里打电话。你父母留下的手机号码一直打不通。”孙铭忧心忡忡地对莫岭说。

莫岭告诉校长家里没电话,他也只有父母临走前留下的手机号码。说着,莫岭接过校长递过来的电话拨打父母的手机号码,可一直忙音。

“校长,打不通。”莫岭有些慌乱地告诉校长。

看着手足无措的莫岭,孙铭心里不由生出怜悯。孩子才9岁,实在太小,他也不想孩子介入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事情,但学费老是拖着也不是办法,除了莫岭,还有50多个学生拖欠学费。全校200多个学生每天要吃要喝要住,没有足够经费,学校运转困难啊。

莫岭没精打采地从校长办公室走出来,心里非常难过。到学校一个多月来,他时常去学校的小卖部打电话给父母,但一直联系不上,他有时甚至怀疑父母是不是不要他了。得知父母一直欠着学校的学费,他总觉得抬不起头。

“你怎么了?校长找你没事吧?”同桌张林见莫岭回来以后一直耷拉着脑袋,就问他。

“我找不到我爸我妈。”莫岭眼眶红红的,说完就伏在了课桌上。张林知道莫岭很难过,因为每次莫岭去小卖部打电话,都是他陪着去的。每次莫岭都是满怀希望地去,又充满失望地回。最近两次,莫岭都不敢听电话了,一拨完号码就把听筒递给张林,让他帮忙听听接通了没有。看着莫岭充满期待的目光,张林多么希望自己能跳起来高兴地告诉他电话通了,但可惜的是一次都没有接通。

“我怀疑爸妈不要我了,以前我老爱打架,惹他们生气。”下课时,莫岭对张林说。张林呆呆地看着莫岭,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

下午是武术课,莫岭扎马步不到位,教练丛煌老师拿着棍子抽打他的小腿,莫岭痛得差点尖叫,但他使劲咬住嘴唇没有发出声音。很多扎马步不到位的学生都被教练抽打了小腿,可莫岭觉得是因为他交不起学费才被抽打的。

天才武术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体罚是家常便饭。被家长送到武校的孩子大多比较调皮,许多家长都要求学校严格管教自己的孩子:“就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不少家长明明知道学校经常体罚学生,却都默认了。

父母交不上学费让莫岭觉得抬不起头,再加上他无法适应这种经常挨打的生活,于是产生了回家的念头。

晚上,莫岭偷偷地对张林说,我想回家,我不想在学校待了。张林马上劝他别走,“我妈和我说过,千万不要擅自离开学校,外面有很多坏人,给人拐卖就完了。听说是抓小孩去卖器官,挖眼睛卖掉,还割掉肝、割掉肾去卖掉。”张林在自己身上夸张地比画。莫岭听了也害怕了,就暂时压下了回家的念头。

但回家的想法已经深深地印在莫岭的心里,睡在他下铺的张林深夜被莫岭的喊声惊醒。莫岭在睡梦中哭喊道:我要回家,爸爸妈妈,快点接我回家……

张林把他摇醒了,莫岭醒来才发现自己在梦中哭得枕头都湿了。

逃离被捉,无助幼童求救无门

4月14日下午武术课,莫岭又和另外几个同学被留堂挨老师训了。这种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让从小自由自在惯了的莫岭在学校里度日如年,更重要的是,他担心自己再不回家,爸爸妈妈就把他给忘记了,于是,他还是决定逃离学校回家。晚饭时,他告诉张林,明晚9点熄灯睡觉后,他就翻墙逃出学校。

张林见劝不住莫岭,非常焦急,他担心自己的好朋友跑出学校后被拐骗了,担心自己再也见不到好朋友了,他想告诉老师,但又怕出卖了朋友不够义气。看着莫岭悄悄收拾行李,张林如热锅上的蚂蚁,整个晚上都没睡好。

第二天早上上课前,张林来到教师办公室门口,又缩了回去,他心里一直在挣扎,他不想出卖朋友,却又担心朋友出意外。教练丛煌叫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张林吞吞吐吐地把莫岭想逃跑的事情说了出来。“教练,您千万别惩罚莫岭啊,他只是想家了。”张林哀求丛煌。

年仅17岁的教练丛煌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担心,校长反复强调不能让学生擅自离开学校,学校最怕学生逃跑,一旦学生出去了就很难找到,如果家长来学校要人就麻烦了。他想向校长汇报,但不巧的是高年级的一个学生前几天上武术课时,小腿意外骨折,最近几天校长都在医院忙受伤学生的事情。于是,丛煌决定先自行处理。

丛煌了解情况后认为莫岭逃跑的可能性很大,但他不想提前教育制止,他要抓莫岭逃跑的现行,这样就可以狠狠惩罚莫岭,借以警告其他想逃跑的学生,杀鸡做猴。

为了便于管理,全校学生分成几个大宿舍,每个宿舍安排一个教师带班,带班教师就睡在宿舍靠门边的床上。丛煌负责莫岭这个宿舍。21时,睡觉的哨子响过,丛煌躺在床上佯装睡着了,眯缝着眼睛扫视着宿舍。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莫岭以为教练睡着了,就蹑手蹑脚地出了宿舍门,看四下没人,就向围墙遛去。丛煌悄悄跟在后面,他要等莫岭爬上墙头再抓他,让他连诡辩的机会都没有。

莫岭来到墙下,迅速爬上墙头正要往下跳,却被丛煌一把拉住小腿。莫岭摔在地上扭头一看,丛煌凶神恶煞般地站在他身后,莫岭顿时吓傻了,下意识地喊:“妈妈,快来救我。”

莫岭虽然到武术学校只有一个

多月,但已经多次领教过武术教练的棍棒教育法,他吓得直哆嗦,赶紧向教练求饶:“丛教练,饶我一回吧,我保证再也不跑了。”丛煌根本不搭理莫岭的认错,从地上捡了一根练功用的棍子朝莫岭的屁股和腿上打了几棍,接着把莫岭拉回到宿舍。见宿舍里的学生都起来围观,丛煌觉得“杀鸡做猴”的时机到了,就当着大家的面狠狠扇了奠岭几个耳光。练过武术的丛煌下手很重,因为他的手掌不仅有功夫还带着火气,也为了让其他学生不敢再逃跑。丛煌这几个耳光打下去后,莫岭鼻子出血了,他哭喊着求饶,“丛教练饶了我这一次吧,我再也不敢跑了。”丛煌没有收手的意思。

这时,另外一个武术教练傅柄闻讯也赶了过来。傅柄是愣头青,粗暴管教学生惯了,听说莫岭竟然逃跑,冲上去就踢了莫岭几下,将莫岭踢倒在地上。莫岭趴在地上“呜呜”哭起来。虽然学生们时常被体罚,但这样剧烈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围观的学生被吓得缩成一团,有些学生被吓哭了,张林更是哭得一塌糊涂,他非常后悔告诉了丛教练,因为他的“告密”,把自己最好的朋友给害了。

两个教练被哭得心烦,就想带莫岭离开宿舍,丛煌说:“你不是喜欢跑吗?好,现在就罚你到操场跑步。”莫岭强忍着浑身的剧痛慢慢地爬起来,他感到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但他不敢违抗教练的命令,他知道如果他现在说他疼,他没力气,那一定会招来更残忍的毒打,他只好强撑着踉踉跄跄地围绕着操场跑步。9岁幼童莫岭在挑战自己极限时,两个年轻的惩罚者并没有一丝放过莫岭的念头,他们决定把“教育”进行到底。丛煌看莫岭跑得慢,就在操场边捡了一根棍子撵着他跑。莫岭强撑着跑了几圈,他屡次跌倒又屡次爬起来,最后跌倒那一次,他爬了几下都没能爬起来。

丛煌看他实在跑不动了,就给校长打电话,告诉校长说有学生想逃跑。

200多学生亲睹惨烈一幕,可怜小小孩子命赴黄泉

孙铭一听说有学生逃跑,立马火冒三丈,他让丛煌好好看管莫岭,他过十几分钟就赶回学校。

丛煌像押解犯人那样把莫岭押在操场等校长回来。

回到学校,孙铭让丛煌去二楼抱来一捆练功用的棍子,又让傅柄去集合全校的学生,并把操场的灯全都打开。他要开一个全校的现场会,他必须杀一儆百,以绝后患。

莫岭被这架势吓坏了,他哆嗦着连连求饶:“校长,校长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不敢了……”

孙铭看到莫岭的小脸蛋都吓白了,有些犹豫,但他最后还是横下心来:必须通过“教育”奠岭达到“教育”全校学生的效果。他声色俱厉地命令莫岭:“趴下!”接着,他从丛煌抱来的十几根棍子里随意抽出一根,朝莫岭屁股、腿上打了起来,把棍子都打断了。莫岭痛苦万分地喊叫着,嘴里还不停地哀求说:“校长别打了,我以后不跑了,我真的不跑了,求求您饶了我吧……”孙铭觉得还没有达到“教育”全校学生的效果,又罚莫岭绕着操场跑步,让全校学生都看着。冷汗淋漓的莫岭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他用无力的小手捂着自己的胸口,佝偻着腰,跑跑停停,最后终于因为体力不支,扑倒在地。孙铭大喊道:“你还敢自己停下来不跑了?”旁边的丛煌马上把棍子递到了孙铭手里,莫岭趴在地上生生地被打得尿了裤子,他连求饶的力气都没有了。“起来,接着跑。”孙铭严厉地说。莫岭只好挣扎着继续跑,跑跑停停,跑得慢了就趴在地上,让校长用棍子抽打屁股,如此反复四五次,棍子打断了六七根。

200多名学生眼睁睁看着奠岭被毒打,许多学生都哭了,张林更是哭得快晕了过去。张林哭着哭着就不由自主地喊起来:“校长,别打了,校长,别打了!”许多学生也边哭边跟着喊。孙铭见学生们都被吓得面无血色,觉得已经达到了震慑作用,就让学生扶莫岭回宿舍。

4月16日晨,浑身是伤的莫岭勉强爬起来准备出操,张林劝他,你伤这么重,找教练请假吧。莫岭听到“教练”两个字,立刻恐惧地摇头:“不,不,我能行,千万别给教练说。”

跑步出操、上文化课、上武术课,整整一天,莫岭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坚持了下来。同学们并不知道莫岭头上的冷汗意味着什么,大家都以为他没有事了。

孙铭也觉得昨天的惩罚太过激烈,有些担心,于是一大早他就留意莫岭有没有正常出操、正常上课。当他看到队伍里的莫岭时,他就放心了。

晚上,张林听到莫岭整夜不时发出声,却因为害怕,没敢向教练汇报。

4月17日早晨5点半左右,莫岭突然打破早晨的宁静,说要上厕所。被他吵醒的同学认为他真要去厕所,可过了好一会儿,他还没动静,同学们以为他又睡着了。

起床哨响了,丛煌把学生们都叫起来后,就去了卫生间。同学们紧张地穿衣起床,有同学叫他:“莫岭莫岭,起床哨响了,快起来。”莫岭声音微弱地回答:“嗯,我起……起……”然后又没动静了,有同学又去拉他:“是不是身上太疼了?快起来,奠岭。”

这时同学们突然发现莫岭没有反应了,一群同学围上去,发现怎么叫喊莫岭都没反应,吓得忙去叫教练丛煌。待丛煌赶到时,莫岭已经没有了呼吸。丛煌也慌了,忙叫校长孙铭。

孙铭还在校长办公室的沙发上睡觉,听说莫岭快死了,吓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孙铭火速跑到莫岭宿合,他发现莫岭的的确确死了1

4月20日,登封市公安局尸检鉴定认为,莫岭系被他人用钝性物外力打击部及双下肢引起大面积软组织挫伤致创伤性休克而死亡。同一天,孙铭等人被依法逮捕。

孙铭被捕后陷入深深的悔恨中,他不敢想起莫岭,不敢想起他的学生们,奠岭恐惧哀求的眼神和痛彻心扉的哀求声,还有操场上学生们“校长,不要打了”的呼喊声,却牢牢地占据他的脑海,令他的良心时时刻刻不得安宁。

4月22日,通过贵州省台江县公安局,登封县办案警察找到了莫岭的父母。办案警察告诉记者,当看到一个多月前还活蹦乱跳的儿子浑身青一块紫一块静静地躺在停尸间时,莫岭的父母顿时晕了过去。但莫岭已经听不到父母撕心裂肺的痛哭声了,他的嘴巴微微张开着,似乎在发问: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

莫岭的父母悔恨交加,他们告诉警察,因为凑不够学费,他们不敢开通留给学校的电话,总想着很快就凑够了,凑够了就去学校看望儿子,谁知道儿子没有等到这一天!

采访中,记者多次试图联系莫岭的父母,但也许是痛失儿子令这对伤心欲绝的夫妇割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也许是飘零的打工生涯令他们杳无音信,记者经过多方努力,仍然联系不上这对夫妇。

第8篇: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

单纯查找史籍,很难断定昆明地区武术萌芽的起始年代。有据可查的最早史料是宋代云南画师张胜温在宋淳熙七年(1180年)所绘的人物长卷(原件现存博物馆),画中有人物628个,其中许多人物手中持有不同种类的兵械,反映出南诏时期云南的武术已有了一定规模。从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昆明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许多种青铜武器,有剑、戈、矛、钺、镞、啄、护腕及长兵器末端上的镦蹲等许多类型,有的武器还有不同的型制区别。如1975至1976年,昆明附近的楚雄万家坝出土79座墓葬中;有两种不同型制的青铜剑:一种剑格呈花蒂形,剑茎为圆柱形,上有缠缑纹或园点纹,剑锋为直刃或曲刀;另一种无剑格,剑茎呈扁圆形或圆柱形并镂空,剑锋为直刃。说明在春秋时期,昆明地区兵器的型制已臻完备。由此推断,武术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并不落后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

元代,赛典赤任云南平章政事,以儒治滇,政绩显赫。他建孔庙,举贤才,但不彰武事。明代,沐英、傅友德率军自贵州攻人云南境内,占据昆明后,大部分军卒留戌当地。朱元漳下令,将留戍土卒的家属尽数送至云南。这一时期,落籍定居云南的人口达十六万之众,兵卒中善拳能武者颇众。至清顺治年间,吴三桂率部人滇,专制滇中十四年。吴三桂能文善武,骁勇善战。史料记载:吴三桂在62岁时,倘能立马横戈“驰骋军校场者三匝,就马上举戈而挥者三”。吴三桂有一族弟名耀恒,“躯伟而貌雄,能用十三力硬弓搭箭而百发百中,且矫健善走,可追及奔马”。吴三桂军中有勇土佴寿寿,人称“佴千斤”,身材魁梧健壮,“富勇力,能以八十斤重铁棍运动如飞,故有千斤之名”。吴三桂“试其力,千斤能将府前一对石狮左而右,右而左之,迭易三四次。三桂喜,赐以勇士之名”。军中能武者由此可窥一斑。

民间善拳者亦大有人在。史料载有一则武术轶事:佴千斤在市井被一农妇的竹篓刮破衣角,“千斤怒,以手掴之颊。举手而搪之,千斤遂自跌于地。起而询其姓氏里居,答以住北门外之殷家箐,‘人呼我为殷娘娘’。请较力,许之;,且云愿候教于家门。次日,千斤往殷家箐访斯人……殷娘娘倚门而待客,旋指地面插定之木桩两排曰:听君先择一排而用足扫去之。千斤视之,每排为十三根,桩出地面约七八寸。问:人地几何?答曰:三尺。千斤易之,举足扫桩,但去其九,余仍如故也。殷娘娘笑曰:差可!差可!千斤请殷献艺。殷乃举足,十三根桩齐浮土面。千斤乃折j艮”。军中有名的勇士竟折服于民间一之手,可见民间武风之盛。

明清两代,云南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动荡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地方大户都组建起地方武装以防患未然。《滇志・兵食志》载:“近日人情所向,渐修武备,以安人心,以实内地,以备招募,以禁盗贼……今使民自保家,人心欢从,精壮子弟,必有喜事技击,而轻行阵,呼吸间万人毕集。”明清时期动荡的时局是民间习武成风的主要因素。《滇南纪略》中说当时的地方武装“能跣战,不畏矢,执标枪、大刀,常以少胜众”,其悍勇可见一斑。但另一方面,则反映出这时期的武术尚停留在军事或准军事的格斗功能上面。在有限的史料中,很难找到以教武为业之人的影子,也未见民间节庆活动中有关于耍棍练拳的场面描写。在这方面,云南武术较中原地区武术多元化发展已明显滞后。明代武术专著的出现标志着云南武术进入发展的成熟时期。清代重兴武科,倡武举。昆明城内建立武庙,武考场设在承华圃内。武庙成了好武者的“俱乐部”,常有人在此教拳习武。民间习武开始走向职业化。

清代盛行武举制度,云南全省各地大都设有武庙,以武著称者大有人在。据有关资料统计,清代,云南全省有武举4211人,武进士140人。

1867年,福建莆田少林寺弟子陈占英云游至昆明,在昆明南校场设场收徒传授南少林拳法,从学者颇众。

1914年,昆明承华圃运动场举行武术擂台赛,来自陆军讲武学校骑兵科的学员龙云击败法国大力士瑞纳,一时四方轰动,传为武林盛事。龙云少年时代即好武,师从昭通民间武师马德胜、魏焕章等人习武多年,不仅身手不凡,且胸怀大志。后为云南总督唐继尧所赏识,先任侍从副官,继任靖国军第五军军长、昆明镇守使。后来,龙云倒唐,历任云南省务委员、讲武学校校长、第三十八军军长、云南省主席兼十三路军总指挥等职。解放后,龙云由香港回国,历任中央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三届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云南昆明地区武术发展史略 艾 山

云南省,古时称“滇”。云南省会昆明,历经几个历史时期外来人口的涌人,使昆明地区的历史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发展史。作为民族文化形式之一的武术,在融合的过程中由萌芽逐步发展起来。

单纯查找史籍,很难断定昆明地区武术萌芽的起始年代。有据可查的最早史料是宋代云南画师张胜温在宋淳熙七年(1180年)所绘的人物长卷(原件现存博物馆),画中有人物628个,其中许多人物手中持有不同种类的兵械,反映出南诏时期云南的武术已有了一定规模。从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昆明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许多种青铜武器,有剑、戈、矛、钺、镞、啄、护腕及长兵器末端上的镦蹲等许多类型,有的武器还有不同的型制区别。如1975至1976年,昆明附近的楚雄万家坝出土79座墓葬中;有两种不同型制的青铜剑:一种剑格呈花蒂形,剑茎为圆柱形,上有缠缑纹或园点纹,剑锋为直刃或曲刀;另一种无剑格,剑茎呈扁圆形或圆柱形并镂空,剑锋为直刃。说明在春秋时期,昆明地区兵器的型制已臻完备。由此推断,武术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并不落后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

元代,赛典赤任云南平章政事,以儒治滇,政绩显赫。他建孔庙,举贤才,但不彰武事。明代,沐英、傅友德率军自贵州攻人云南境内,占据昆明后,大部分军卒留戌当地。朱元漳下令,将留戍土卒的家属尽数送至云南。这一时期,落籍定居云南的人口达十六万之众,兵卒中善拳能武者颇众。至清顺治年间,吴三桂率部人滇,专制滇中十四年。吴三桂能文善武,骁勇善战。史料记载:吴三桂在62岁时,倘能立马横戈“驰骋军校场者三匝,就马上举戈而挥者三”。吴三桂有一族弟名耀恒,“躯伟而貌雄,能用十三力硬弓搭箭而百发百中,且矫健善走,可追及奔马”。吴三桂军中有勇土佴寿寿,人称“佴千斤”,身材魁梧健壮,“富勇力,能以八十斤重铁棍运动如飞,故有千斤之名”。吴三桂“试其力,千斤能将府前一对石狮左而右,右而左之,迭易三四次。三桂喜,赐以勇士之名”。军中能武者由此可窥一斑。

民间善拳者亦大有人在。史料载有一则武术轶事:佴千斤在市井被一农妇的竹篓刮破衣角,“千斤怒,以手掴之颊。举手而搪之,千斤遂自跌于地。起而询其姓氏里居,答以住北门外之殷家箐,‘人呼我为殷娘娘’。请较力,许之;,且云愿候教于家门。次日,千斤往殷家箐访斯人……殷娘娘倚门而待客,旋指地面插定之木桩两排曰:听君先择一排而用足扫去之。千斤视之,每排为十三根,桩出地面约七八寸。问:人地几何?答曰:三尺。千斤易之,举足扫桩,但去其九,余仍如故也。殷娘娘笑曰:差可!差可!千斤请殷献艺。殷乃举足,十三根桩齐浮土面。千斤乃折j艮”。军中有名的勇士竟折服于民间一之手,可见民间武风之盛。

明清两代,云南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动荡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地方大户都组建起地方武装以防患未然。《滇志・兵食志》载:“近日人情所向,渐修武备,以安人心,以实内地,以备招募,以禁盗贼……今使民自保家,人心欢从,精壮子弟,必有喜事技击,而轻行阵,呼吸间万人毕集。”明清时期动荡的时局是民间习武成风的主要因素。《滇南纪略》中说当时的地方武装“能跣战,不畏矢,执标枪、大刀,常以少胜众”,其悍勇可见一斑。但另一方面,则反映出这时期的武术尚停留在军事或准军事的格斗功能上面。在有限的史料中,很难找到以教武为业之人的影子,也未见民间节庆活动中有关于耍棍练拳的场面描写。在这方面,云南武术较中原地区武术多元化发展已明显滞后。明代武术专著的出现标志着云南武术进入发展的成熟时期。清代重兴武科,倡武举。昆明城内建立武庙,武考场设在承华圃内。武庙成了好武者的“俱乐部”,常有人在此教拳习武。民间习武开始走向职业化。

清代盛行武举制度,云南全省各地大都设有武庙,以武著称者大有人在。据有关资料统计,清代,云南全省有武举4211人,武进士140人。

1867年,福建莆田少林寺弟子陈占英云游至昆明,在昆明南校场设场收徒传授南少林拳法,从学者颇众。

1914年,昆明承华圃运动场举行武术擂台赛,来自陆军讲武学校骑兵科的学员龙云击败法国大力士瑞纳,一时四方轰动,传为武林盛事。龙云少年时代即好武,师从昭通民间武师马德胜、魏焕章等人习武多年,不仅身手不凡,且胸怀大志。后为云南总督唐继尧所赏识,先任侍从副官,继任靖国军第五军军长、昆明镇守使。后来,龙云倒唐,历任云南省务委员、讲武学校校长、第三十八军军长、云南省主席兼十三路军总指挥等职。解放后,龙云由香港回国,历任中央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三届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

1918年,滇西首先成立国术研究社,聘请天津著名武术家王俊臣(韩慕侠弟子)任教导主任。1919年,教育部总长傅增湘咨请云南省长,将国术列入学校正科中。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昆明先后五次(1926年、1928年、1930年、1931年、1935年)举行全省运动会,均设有武术表演项目。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在“国术救国”的口号下,官方和民间先后成立了许多国术社团组织,较为著名的有振武社(1931年成立)、云南国术团(1933年成立)、英武社(1934年成立)、昆明市国术团(1934年成立)、太极拳研究社(1940年成立)等。

1933年,云南教育厅于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中附设国术团(即云南国术团),任命陈玉泉为团长兼教官,先后联系了蒋勋培、蔡荣森、张静和、窦府泽、马永亮、朱煊等武师执教。国术团每半年招生一次,每期50人,分初级班和中级班。国术团直至1940年日军飞机轰炸昆明才被迫停办。国术团为云南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

1939年,国立体专因躲避战火迁址昆明,开设拳击班,面向社会招收学员,昆明民间开始有人练习拳击。1940年,美国空军陈纳德部队在云南助战,军中有拳击训练和拳击比赛。1943年,基督教青年会举办拳击训练班,昆华师范学校体育科也开设了拳击课程。1944年,美国著名黑王乔・路易斯来昆明慰问军队,对拳击在昆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抗战期间,内地人滇的武术家有陈玉泉、张金龄、王少舟、买祝三、吴志清、吴俊山、张云雷、范之正、张方、杨英侠、关福全、刘峻山、吴子荣、何福生、魏壮犹、李元智、张文广、王献忠、尹作圣、沙国政、马鸿志、朱建文、许水章等(其中包含中央国术馆教员)。193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由南京迁至昆明,在昆明停留两年后,又继续迁至重庆江津。在昆明期间,除授课外,还办有国术训练班,对外招生。这一时期,在云南省长龙云“将云南建成国术

模范省”的口号下,又成立了一些武术社团组织,进一步推动了昆明的武术发展。1939年,政府正式批准云南为“国术训练模范省”。

解放后,国术改称为武术,民间武术活动仍然盛行不衰。抗美援朝期间,昆明的武师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进行了联合义演。每逢节假日,举行一些武术表演活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昆明地区武师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均获较好名次。如1953年11月,天津全国民族体育表演比赛中,关福全荣获优胜奖;1957年6月,北京全国武术评资观摩大会上,张金龄荣获一等奖,沙国政获二等奖,胡永年、刘峻山、马鸿志3人均获三等奖;1960年,全国武术大会,何福生荣获一等奖。文庙和工人文化宫是20世纪50年代昆明武术爱好者的主要活动场所。1956年,工人文化宫开始开办武术学习班,聘请一些武师定期授课。

1958年,云南省体训班武术队正式成立,教练是何福生、沙国政。

20世纪60年代初,云南省教育厅和省体委联合举办全省体育教师武术训练班,武术在全省范围内的学校中得到广泛普及和发展。

“”开始后,大部分的武术辅导站点被迫停闭,武术被列入“四旧”,老教练、老武师成了被批判的对象,武术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

1971年,随着体育活动和比赛的恢复,昆明市第23中学首先开展武术训练。1972年,云南省体委重新组建武术队,教练为何福生、沙国政、任继华(兼)。1973年,云南省武术活动再度兴起,东风广场、工人文化宫设点开办武术辅导站,报名学武者达千人之多。1974年,随着武术活动的进一步恢复,仅昆明市青少年宫体育场的业余武术辅导员就有125人。每天上午,都有―上千人在此练武健身。昆明地区习武热开始升温。1975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体育节目中播出了昆明东风广场开展武术活动的先进事迹,介绍了昆明开展群众性武术活动的经验,此举使昆明地区武术活动再度升温,园通山、翠湖、云南艺术剧院、文庙、昆明剧院、东风广场等处均有武术辅导站。

1978年9月,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会长宗道臣率宗由贵、宗美子等一行10人来昆明访问。此后几年,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等国武术队和武术爱好者先后访问昆明,日本多次组队来昆明学习交流。

1980年,全国武术表演赛在昆明举办,有260人参赛,云南省武术队获得优异成绩,荣获3个冠军(胡宝林的通背拳、李海燕的八卦掌、吴云华的形意拳),进一步推动了云南武术运动的发展。

1981年,昆明市武术协会成立。1983年,昆明市武术馆成立。1984年,云南省体委成立云南省武术挖掘领导小组,张风贵任组长。同年,老武师杨玉亭参加兰州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表演的燕青大九枪荣获一等奖。1984年,云南省武术队老教练何福生、沙国政退休,任继华接任总教练之职,吴云华和苏自芳兼任教练。

第9篇: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

而一年前,阿西尔达斡尔族乡中心校的孩子们就在2015年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上以“黑马”姿态赢得男子U12普通学校组季军。校长赵子龙说,“孩子们连续两年在全国大赛上取得佳绩,第一次如果是幸运,那这次该是实力的体现。”

“其实就练了3个月。”11岁的达斡尔族队员孟子君说,包括女队在内,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曲棍球。

据了解,新疆的达斡尔族人是18世纪60年代奉清政府旨令来新疆驻防的索伦官兵的后裔。索伦营最初驻扎在霍尔果斯一带,19世纪70年代调入塔城。世代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达斡尔族人很早就玩起了类似现代曲棍球的“波依阔”。 8月4日,阿西尔达斡尔族乡中心校曲棍球队队员们在土场地上训练。新华社发

2014年初,在“曲棍球之乡”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帮助下,前中国国家曲棍球队队员杜宝柱、德秀艳夫妇志愿来到阿西尔,成为当地小学的曲棍球教练。

记者前往阿西尔采访时,两位冠军教头正带着一拨队员在内地打比赛。“两人都没工资,第一年拿了铜牌,一人奖励了1万元。今年开了工资,但每人月薪也就4000出头。”尽管知道教练来这里不为钱,但赵子龙一直对此心存歉疚。

塔城市文广局干部张志强告诉记者,塔城历史上并没有开展过现代曲棍球运动,阿西尔算头一遭。但在经济水平并不发达的塔城地区,想推进这项运动太难。

冠军队成员、哈萨克族男孩阿合卓力引路,记者见到了他们在校园中的曲棍球场――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土球场”。“地不平,经常摔跤,不过这不算什么。”10岁的他告诉记者,最烦恼的事在于“小石头太多了,用多大力气球都击不远。”

副校长叶尔波尔曾带队到内地参赛,据他介绍,“参赛前,孩子们的球杆早都被土场地‘磨透了’,每人又更换了一套400元的球杆。但和其他省市队伍相比,这个价位的球杆不过是最低配置。”

大人们眼中的困难,对孩子们来说似乎都“不值一提”,他们更享受这项“打法类似足球,却又不太一样”的运动带来的快乐。

冠军队U10的队员由达斡尔、汉、哈萨克、回4个民族的8名队员组成。“我们都用哈萨克语喊战术,别人啥也听不懂。”阿合卓力得意地介绍着球队的“秘密武器”。学校6个年级的300多名学生来自11个民族,由于学校开设了哈萨克语兴趣班,许多学生都会说基本的哈萨克语。

哈萨克族女队员热阿万告诉记者,校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打球让大家彼此熟络起来,“谁家在哪、谁爱干啥”都清清楚楚。更重要的是,“从全校那么多想打球的同学里被选中,每个人都觉得无比自豪。”

阿西尔的孩子生于祖国内陆边陲,赴江苏等地参赛使多数人第一次走出新疆。“我们这里干热,而那里闷热。我们爱吃面,可那里总吃米。”10岁的阿合土尼克说,除了“气候与饮食”外,在内地比赛的经历总是一遍遍在脑海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