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武术在外国传播现状及策略探究

武术在外国传播现状及策略探究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究中国武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的优势,以马来西亚为例探究其传播现状,分析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所面临的优势与现实困境,并提出研究中国武术传播策略。

关键词:中国武术马来西亚“一带一路”武术传播

1前言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1]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海外群众认为,武术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代表,数据表明,武术在海外群众认识中国文化的来源中排名前三,占比43%。[2]这表明中国武术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传播载体,传播中国武术文化,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审时度势,把加强国际传播列为重要议题,大步“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充分体现了对加强改进国际传播的高度和殷切的希望,意义重大而深远,[3]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在东盟地区的重点建设国家,且华人人口众多,是东南亚地区中国“功夫”最盛行的国家之一。

2中国武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的优势

2.1依托华人华侨和孔子学院的武术传播创新平台

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大多是依靠海外华人进行传播与推广。同时,他们对自己所处的国外环境也相对较为熟悉,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语言以及宗教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克服许多传播障碍,便于因地制宜制定中国武术传播方案。近几年来,孔子学院已逐渐成为沟通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它在传播汉语言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传承和推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任务,这其中包含中国武术文化。基于孔子学院的庞大规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合作,共同打造文化互相包容的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推动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与发展,搭建起促进中国武术创新发展的新平台。

2.2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经济合作,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文化产业的进步。中国武术文化产业包括武术竞赛、武术培训、武术用品、音响、图书和武术表演等几个方面,[4]中国武术文化品牌实力的提升,需要与之相关的子产业相互协调配合,也在武术传播过程中,发展武术训练所需的基本设施,如沙袋、武术器械、服装、教材以及音响设备等相关产业,有助于中国武术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时,大多会以影视、书籍报刊等手段进行传播,这推动了沿线出版社产业和影视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武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和传播。同时,现场表演类文化产业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推动效果也较为显著。如中国大型现代少林功夫舞台剧《风中菩提》武术舞台剧在世界各地相继亮相,是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结果,同时,它的发展也彰显了中国的艺术形象,较直观地向国际展示了武术文化的魅力。

2.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下的中国武术文化发展

中国武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需要使其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色,同时与被传播国的文化相结合,孕育出符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的文化交流环境,从而提高中国武术文化的市场。同时,中国武术的传播,需要专业的武术传播人才,他们需具备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过硬的专业素养与先进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此,应该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在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推动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网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其所需的武术文化需求,同时,国外的武术爱好者还可选择适合自己的优质武术教练,进而解决中国武术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推广内容单一和推广教学力量薄弱等问题。

3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的优势

3.1以海外华侨为主要传播介质的中国武术文化传承

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主要通过海外华侨为传播介质而进行,而其传播的方式可分为: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影视媒介传播。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过程中,涌现了很多武术先驱者,如,霍元甲之孙霍东阁、霍寿嵩,永春五祖拳高手干得源,少林拳高僧高参法师等。[5]这些武术名家将中国武术传播至东南亚地区,为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和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华武术在东南亚乃至世界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马来西亚,武术的传播除了通过个人和组织传播之外,影视媒介传播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这为影视传播中国武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问及访谈对象是否知道中国武术,他们很多会回答:JackieChan(成龙),BruceLee(李小龙)等中国武术动作明星。由此可知,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影视作品等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3.2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推动中国武术文化传播

1909年,霍元甲在中国上海创办“精武体操学校”,1910年订立章程改组为“上海精武体育会”。1919年9月,中国精武体育会萌生了向东南亚地区发展精武体育会的想法,上海中央精武于1920年间派遣“精武五使”(罗啸璈、黎惠生、叶书田、陈公哲、陈士超)远下南洋宣传精武精神,传承中华武术文化。到南洋后,他们表演精武拳艺、推崇精武会宗旨,为南洋精武的发展开拓先道。20年代,马来西亚的精武体育会逐步开始建立,至1993年,由于国家独立等原因,新加坡精武体育会退出,因此其改称为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并延续至今。据统计,1921年至2003年,马来西亚先后成立了20个精武分会。[6]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成立以后,致力于举办各种大型武术活动,传授中国武术、龙狮运动以及中华文化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80年代以后,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稳步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世界范围内有颇具影响力的武术团体组织。2008年11月21日,马来西亚怡保中国精武体育会承办第十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比赛结果表明,马来西亚精武联合队在本次大会中斩获奖牌数排名第一。

3.3马来西亚武术总会推动中国武术发展

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对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调查表明,自1978年4月4日马来西亚武术总会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武术的发展,是马来西亚政府认可的最高级别的武术组织机构,在它的引领下,已在马来西亚的各个州和直辖区内成立了共计14个分会[7]组织活动:(1)组织武术竞赛活动和武术交流活动。马来西亚武术总会以及下属州分会,每年会定期组织武术比赛,各个州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州际赛,马来西亚全国范围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国赛。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定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邀请海内外的武术爱好者或武术大师来到马来西亚分享习武经验。(2)推行武术段位制度。2008年起,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开始正式推行武术段位制度,这为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武术传播的官方性和官方管理认证考核提供了前提条件。(3)培养优质的中国武术教练员和运动员。近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武术交流越发密切,2018年,亚太区大师运动会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参加此次大赛的有进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武术爱好者,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副会长方万春拿督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武术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不仅是华人,现在当地的马来人、印度人也喜欢上了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武术总会的努力之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武术选手,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荣获较高的荣誉。

4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现状

4.1马来西亚人民对中国武术认知不足

阻碍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的首要原因是当地人对中国武术认知不足。整体上当地人对于中国武术的认知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仅限于从影视作品或武打明星的武术表演中了解中国武术。在中国武术的传播过程中,武术宣传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在马来西亚当地,武术的宣传却很欠缺。马来西亚对中国武术的宣传途径主要是武术组织的招生宣传,如在Facebook上的广告,线下的招生传单等。同时,当地的教育系统对中国武术并未进行有效宣导。在马来西亚的中小学中,跆拳道是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程,而中国武术却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之中,只有在当地的华文学校中,才会在体育课中安排中国武术课程。

4.2优秀武术教练员匮乏

在马来西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个官方武术组织的成立,加快了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以及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但是,在中华武术文化生态环境并不完善的条件下,武术教练员的质量就很难保证。比如,语言交流阻碍了中华武术在海外的深度传播,优秀人才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武术在国际的传播道路上,还需要确保人才资源的高质量,这样才有可能顺利地加快武术在世界上的传播速度。[9]因此,武术传播者不仅要掌握中国武术的技术动作,还要善于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武道精神和价值观念,还要熟悉异国他乡的文化习俗;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还要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制定武术传播方案;不仅要求传播者具备高超的动作技术水平,夯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能力。这就需要从国内教育入手,早日和国际接轨,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有目的性的培养专业综合性人才,主推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推广。

4.3“希拉”武术与其它武术对于中国武术的冲击

当地马来人向笔者介绍了马来本土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及实用性的自卫术,马来西亚人称之为silat(希拉),一般在结婚,国家庆典或是武术竞赛中可以见到。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本土文化更容易被当地人所接受。“希拉”武术不止能够在东南亚发展,而且能够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推广。同时,在马来西亚,在大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或者体育活动设置当中,大都开设有跆拳道的课程,学校选择自主招聘跆拳道教师或者外聘跆拳道教练担任课程教师,对在校生进行跆拳道的教学。反观中国武术,在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当中处于无关紧要的地位,极少数的学校会开设中国武术的教育,只有在马来西亚的华文学校中,中国武术才被设置为体育课程的学习任务之一。

4.4中华文化与马来文化交流、融合障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武术根植的沃土,马来西亚有本民族孕育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并未给中国武术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传统武术的文化生态环境即传统武术文化生存和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种条件的总和。[10]由于文化的多元性,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乃至冲突,[11]这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以诸子百家为源头,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母体,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内涵意义重大,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其部分核心内容译介较少,而且中国武术文化身处“异国他乡”的马来西亚,使得当地人在学习中国武术时并没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导致在中国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错误传播或“折扣传播”,如,中国武术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中华哲学思想,体现了感悟为主的东方思维方式,而在思维方式、文化系统与中国不大相同的马来西亚,文化解读和内涵理解时便容易造成理解偏差,同时,由于语言表述等问题的,导致中国武术在言传身教过程中,产生传达不到位甚至错误解读等问题。这一类的文化交流、融合障碍就成为了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的外部挑战之一。

5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的策略研究

5.1深化体育产业结构发展,利用武术组织借势推广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巨大,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基础之后隐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体育产业及其相关子产业的协调发展成为了中国武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广中国武术,仍需深化体育产业发展,借助顶层设计的支持,发展武术竞赛,武术培训、武术用品等产业,加大对新媒体和互联网产业的推广和发展,完善中国武术传播机制,带动中国武术文化品牌实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对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的深度传播“搭桥铺路”;另一方面,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及精武体育总会作为官方武术组织,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同时其下属多个分会,有认可程度高,覆盖面广以及体制健全等优势,它们从官方层面组织武术竞赛,培养武术教练员,为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接下来的推广策略中,仍应该坚定不移地借助官方武术组织的力量,依托于官方武术组织联合民间武术培训机构,以体育产业结构发展作为抓手,深度推广传播中国武术。

5.2依托华人华侨,孔子学院,同步提高中国武术认知水平

海外孔子学院蓬勃发展,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势头猛烈,并已逐渐成为中国与他国沟通贸易往来,凝聚文化共识的重要桥梁,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以点带面,立足本土,辐射周边,扩大其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是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的可行策略;马来西亚的武术传承伊始便是由华人华侨进行,他们或多或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对当地语言和民俗等有一定的了解,可克服诸多传播方面的现实困难,以海外华人华侨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有利于从文化体系层面对中国武术进行深度传播。加大武术宣传力度,构建健全的武术传播机制是提高马来西亚人对中国武术认知的重要举措,线下传播与线上传播同步进行,是健全武术传播机制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切实传播武术文化及其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是中国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有利战略。

5.3强化中国武术“走出去”顶层设计,健全国际文化

交流及传播机制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从“十一五”期间该战略的提出,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的陆续颁布,标志着顶层设计的逐步加强,基于此,应该借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对外传播的平台和载体,切实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及中国武术思想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同时,需要健全国际文化的交流及传播机制,打破障碍,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引导中国武术在内容上和文化上正确传播,广泛传播。

5.4建立“内外结合”的武术人才培养体系,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纵观全球,立足本土的理念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播模式提供了新的指导方案。全球化思维,本土化行动(Thinkgloballyandactlocally)[12]的理念,昭示着事业的全球化的进展必须要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着眼于马来西亚的武术人才培养体系中,就需要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武术人才,除了依托华人华侨进行武术传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本土化的武术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本土独特的现实环境和内在需求,加强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使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培育适合于中国武术根植的文化沃土。

作者:李晓鹏 李春木 汪如锋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体育 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