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武术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武术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武术教育对提升青少年体质与文化自信有着积极作用,它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学校武术教学新理念指导下,对学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反思。依据武术教学改革操作新思路,针对当前学校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优化学校武术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立德树人”的武术教育目的。

1学校武术教学新理念提出的背景

武术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要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弘扬民族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实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要求“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为践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精神,坚持“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作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举措,持续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及国家文化软实力。可见,加强国家文化建设,优化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已成为时代最强音。

武术承载着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崇尚厚德载物与人际和谐,追求理想人格,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美德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学校是武术教育的重要场域,武术进学校从1914年开始(徐一冰在《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中,建议将武术列为高等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正课[1])至今已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其间,国家相关部门为了更好地普及和完善学校武术教学,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教学内容、实施策略等相关研究。为了解决武术发展中出现的从一种极端到另一种极端(对武术“唯技击论”的批判使武术走向了“唯套路论”的另一个极端)和“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等诸多问题,提出“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指导思想[2]。在《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武术类课程是以攻防技击动作为练习手段,以武术知识、武术技能和民族体育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健身、防身、修身为一体的体育实践性课程[2]。其中:“淡化套路”是使套路既体现武术的攻防技击性,又简短实用,同时还具有传统的继承性,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方法”是突出武术套路的攻防自卫的方法,利用传统武术锻炼身体;“强调应用”即强调武术套路的实际应用[3]。运用这种武术教学改革思想指导过的几轮武术教学改革效果如何?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的全国调研和多个区域性地方调研可知: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武术教学还停留在形式化、表面化、操式化上,武术并未真正进入学校,瓶颈问题并未得到解决[4]。此问题的症结主要是:“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建立在武术套路基础上,其本质是对武术套路自身的教学改革,是以套路中的攻防技击动作为练习手段,降低了格斗技击学习效果。武术技术是武术内涵的载体。从技术层面而言,技击是武术的本真,格斗技击教学才是武术教学的本质要求,套路不是武术的全部。

首先,“淡化套路”降低了教师、学生习练武术套路的意识,武术经典套路得不到充分习练,不能有效地传承经典武术套路,使学生习练完后不能熟练、完整地演练武术套路,学习武术的兴趣自然减弱。其次,对武术套路动作进行“说招、解招、拆招”,讲解组合动作的攻防含义,虽然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套路攻防动作学习毕竟不是真正的格斗技击学习,效果较差。最后,学生经过这种武术学习后,既不能练习完整的武术套路,也未真正掌握格斗的本领,既不能“演练”也不会“格斗”,自然对武术学习失去兴趣。在践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之际,学校武术教育应在新的形势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学校武术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多次组织武术教育工作者、课程改革专家进行全国调查、研讨,探寻学校武术发展新路线。在多年思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回归武术的本真出发,提出了“强化套路、突出技击、保质求精、终身受益”的学校武术教学新理念。“强化套路”的理论基点是:“武术套路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数代武术名家对实战中有效技击动作的提取和艺术集结后精心创编出来并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文化精华,体现武术本质特征和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固有载体。只有对武术套路完整的‘强化’教育,才能真正掌握武术套路的真谛。”[5]“突出技击”的理论基点是:“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之所以是武术,是由其内部规定性———技击性决定的。习练武术必须以技击为基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武术的本真。”[5]“强化套路、突出技击”是由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2种武术文化存在形式所决定的,是武术人练习武术的实际历程及学生学习武术的心理指向,两者不可偏废[6]。“保质求精”是一个复合递进词。“保质”是指保证质量,“求精”就是追求完美。在此“保质求精”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技术层面,不要以学习武术套路和格斗招数的数量为目的,要少而精;二是在文化和精神层面,要把武术中的“厚德载物、人际和谐、追求理想人格、倡导修养践履”等丰富内涵,在保证其质量的基础上继承,并追求完美。在具体技术学习中,要实现“既要会套路,又要会格斗,同时追求两者完美”。对习武学生的要求是熟练掌握一套完整的、原汁原味的武术套路,并具备较强的实战格斗能力。“终身受益”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武术中找到他们的“期待”,发现学习武术的快乐,喜欢武术而终身锻炼[6]。

2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新思路的诠释

2.1“一校一拳”是传承拳种套路的策略及“强化套路”的实践路径

武术发展方向问题是文化追源、追流问题的具体化。就武术套路而言,当前的竞技武术以追寻高、难、新、美为目标,进行竞技标准化,缺乏中国武术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武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历史产物,而不是中国武术的本质源[7]。中国武术套路的源是传统武术———拳种,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拳种,既凝结着“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中国文化精神,同时也因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形态、社会变革以及创拳者的个人修养水平使每一个拳种都有其文化、技术、理论体系,它们承载着武术的历史、文化、精神[7]。可以说,拳种是构成武术套路大厦的一块基石,是武术技理与文化的完整承载单元,武术套路教学应以拳种为单位。武术拳种应作为学校武术套路教学主要内容之一,在保证不失武术本质的情况下发展现代武术套路,达到继承与发展协调统一。学校是武术发展的主场域,拳种具有地域性、门户性、多样性,如何进行拳种学校教育化是武术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传统武术拳种的传承人、习练者和爱好者多在民间,由于文化认同度、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拳种的传承人与学校之间缺乏系统交流和切磋,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应搭建一个平台,使传统武术拳种学校化教育落到实处,使学校武术教育与传统武术教育对接[8]。“一校一拳”是指在一个学校内进行一种拳种的教授。“一校一拳”武术教育操作新思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首先,“一校一拳”保证拳种发展的“环境稳定性”。在一个学校进行同一种拳种学习,使该拳种的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集中学习便于集体研究、攻关该拳种,整个校园充满该拳种的“影子”,便于拳种原汁原味地发展。其次,“一校一拳”保证拳种发展的“环境生态化”。一个学校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同一拳种,始终处于拳种学习的全过程,成为生态化自然习练拳种的环境。再次,“一校一拳”是“强化套路”的具体实践路径。一个学校进行同一拳种的教育,学生从进校的第一天开始就学习这一拳种,经过几年的精心习练,不断掌握该拳种的内部规律,使学习者毕业后能够具备精炼一套武术套路的本领,保证了拳种的“原真性、多样性活态”传承。

2.2“打练并进”是武术教育本真的内在需求及“突出技击”的具体措施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各必要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事物外部表现形态的根据。本质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规律性和必然性的综合,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性,套路是武术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套式化,是武术本质内涵的载体。受过系统技击训练的人,在关键时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思维和体能潜力,这种能力在其他领域无法获得,这也是青少年学生中进行格斗技击教育的原因所在。“突出技击”强调技击的重要性,就是习练武术必须从格斗技击的习练出发,格斗技击学习贯穿武术学习的始终。“打”是指武术格斗技击的实战习练,是武术格斗技击内容教育化的实践路径;“练”是指武术套路的学习与习练,是武术套路动作的习练与程序化,是武术套路内容教育化的实施对策;“打”和“练”是由武术套路与格斗技击2种文化所决定的,是武术人练习武术的实际历程及学生学习武术的心理指向。“打”能使“练”回到武术套路创编时的“原景”,能使“练”的技术发展和提高。“练”是继承武术套路的具体实践路径。从某种程度上看,“练”是“打”的某些单个具体格斗技击动作“假想对手串联”的程序化、套式化、定式化,但武术中的格斗技击是具体实战现场的真实场景,具有“进攻、防守无条件性、随机性”“胜负不可预料、不可控制性、瞬变性”“时机把握稍纵即逝”“局势瞬息万变”等特点,与掌握套路的特点完全不一样。“打”和“练”是2种完全不同性质和技术文化的实践路径,不是过去所说的“打练结合、打练融合”的概念。“打练并进”促使“武术套路、武术格斗”成为武术教育内容,既保留武术文化“套路与格斗”2种形态的全面性,又实现武术教育“套路演练与格斗实战”并进,着力培养能练、能打的武术人才[6]。在具体操作上即通过一定的实战格斗(徒手格斗)学习与训练、打靶、条件实战,并在不断提高难度的实战训练下,同时教授原真、少而精的武术套路,培养学生的武术素养,达到武术技术教育目标,实现武术技术教育目的[5]。

2.3“术道融合”要求精术而明道,是“保质求精”的目标指向

历史上对“道”的解释为:方向、志向、法则、规律、道理等。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说:“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在此的“道”是指军队作战的规律、法则。“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认识和感知,是指导事物发展之根本规律,是对事物的系统进行总体和全面把握,也是人修身养性之本。道的作用主要是找方向、寻道路、定目标,不使所做之事发生背道而驰的方向性、原则性错误。“术”指技艺、技术、方法、战术。“术”是事物发展之具体方法,是人遵行自然规律的做事方式。“融合”是指将2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古人论述“道”与“术”的关系是:“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精于术而以道为本,守于道而以术御事。精于术而乏于道,乃无本之源。只有精于术而明道者,才能生生不息,术合于道,相得益彰。“术道融合”就是术和道归一化,道与术构成系统,在其互相变化运行中,可以逐渐实现从混沌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使事物从无到有。道与术的系统运行体现出方向性、目的性,即小术归于小道,小道归于中道,中道归于大道。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得道的过程。在此“术道融合”中的“术”是指武术中技术、战术的方法及其应用。“道”是武术自身的内部规律、高于武术技术的深层内涵以及指导学习武术的根本规律。将“术道融合”作为武术教学原则,通过武术教学使学生经过我国优秀文化载体的规训,不断学习中国武术带给人们的传统美德和攻防技艺,体悟武术之道,最后得武术之道,实现“保质求精”的目标。

2.4“德艺兼修”追求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是“终身受益”的主线

《荀子•非十二子》曰:“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一个人要做到“问”“学”“让”,才能算是有“德”。“德”是指道德、品行、德行。“德”的外化即为礼,在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即为“礼”。“德”是道的体现,是能看到的“心行”,是通过感知后的行为。“艺”是指才能、技能。在此“德艺兼修”中的“德”主要指武德,即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武德受中华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以礼待人,见义勇为,疾恶如仇,热于助人,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刻苦练功,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是“武德”的具体表现。在此的“德艺兼修”中的“艺”是指武艺、武术的技术知识、武术技能,掌握武术的才能。“德艺兼修”是指学习武术要同时涉及武德和武术知识、技能、修行。贯彻“德艺兼修”的武术教育宗旨,应实施“以技术学练为中介、以礼仪和文化为两翼,以完善道德、体验文化为目标”的学校武术教育。通过学生对武术这一中国优秀文化的体悟、感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3学校武术教学改革实施的应对策略

3.1重构武术教材体系,增设武术技击内容

从武术的本真出发,构建武术教材体系应以武术格斗技击内容为主,只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格斗和套路内容的比例有所不同。以往出版的不少武术教材对格斗技击内容选取不够,如2005年4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教程》,2005年7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武术》,2006年8月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专科主干课程系列教材《武术》等,都只有少量关于武术格斗的内容,而且所选择的格斗内容也不是格斗技击的核心内容。武术教材中“格斗技击内容选取不够”是不争的事实。在学校武术教学改革中,武术教材选编应以格斗技击武术素材内容为主,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增设武术本真性格斗技击内容。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格斗技击内容是武术的精髓,通过练习掌握其迅速、有力、准确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激励性、竞争性。以往的武术教学缺乏武术本真性格斗技击内容,是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主要原因。其二,格斗技击内容选择的基本性和精炼性。根据学校武术教学学习时间短、学生其他学习任务重、武术自身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在选编格斗技击内容时要简单实用,少而精,便于学生掌握。其三,格斗技击内容选择的系统性。在教材的编排上,格斗技击内容选择要充分考虑学习与传授的递进关系,逐步提高,统一安排,整体设计。

3.2选用科学、有效的武术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付诸于教学过程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订教师与学生应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武术教学策略的选用应具备以下特点:首先,维持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心态。了解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培养武术学习兴趣。其次,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传输、加工。武术体悟循环策略为:通过教师的武术身体教学,自觉形成体悟,以此体悟形成循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现代媒体,多方法、多视角地向学生传输武术教学内容。再次,提升武术认知指导效果。提高学生的武术信息接收能力,形成对武术信息的熟练反应,进行武术学习记忆的编码训练、武术阅读图式训练等。

4结束语

“一校一拳”是传承拳种和武术套路的有效策略,是“强化套路”的实践路径。“打练并进”是武术本真教育的内在需求,是践行“突出技击”理念的具体措施。通过多年的武术“打”“练”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能潜力,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和民族精神。武术教学要达到精术而明道、德艺兼修的目标,应重构武术教材体系,增设武术技击内容,优化教学实施过程,以达到“强身健体、自卫防身、修身养性、立德树人”的武术教育目的。

作者:张峰1 赵光圣2 单位:1.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