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武术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武术单元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武术单元教学设计

第1篇:武术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成果名称: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成果完成人:

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成果完成单位: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等级建议:

二 等 奖

推荐单位名称(盖章):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时间: 二0一一年三月三日

成果科类: 工 学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成果类别:教学改革

申报等次:二等奖

成果名称: 校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完成单位:(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主要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申 请 人 及 简 况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李庆宁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10学时

主持项目设计引进实施

陈长江

教 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15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陈彬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00学时

参与项目实施

熊绪

副 教 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80学时

参与项目引进

朱春华

高级工程师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8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争取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专业教学软硬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探索出了实行产权联结,按现代企业的制度运作,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教学大纲,构建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3,在船舶类高职院校率先与船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使学生有了直接参与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的教学平台,能真正做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成果用于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计收入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还可以作为工作站的发展基金,进一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

4,专业教师以工程师身份积极参与工作站的船体生产设计,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了联合设计和技术交流,企业的工程师定期对教师进行了 "tribon"软件和造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为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1,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工作站既作为佳豪公司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也作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学院提供近600?的场地,XX年9月佳豪公司投入50余万元,购置电脑,安装船舶设计软件.2011年6月再投资200余万元安装"tribon" "sb3ds"软件.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工学结合"培养应用性人才.

2,学校和企业"双向兼职,双岗双职"建立良性运作机制,构建了共同参与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的管理体系,工作站工作团队由本院师生和上海佳豪公司派驻人员组成,工作站站长由学校专业老师担任,企业管理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站承接船舶产品生产设计任务,将实船产品引入生产性实训教学,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以工程师身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与佳豪公司的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了自身实践教学水平,培养与锻炼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船舶产品生产设计,学生在真实的生产产品,真实的生产过程,真实的职场氛围,真实的企业文化中教学做合一,实现了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4,实现教学与生产双丰收,学校与企业共受益.XX年佳豪公司从工作站直接招聘技术熟练的学生40名进入佳豪公司工作,现在大部分学生已成为项目主管,为佳豪公司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先后完成了中国远洋总公司南通中远船务分公司350人生活驳船,振华港口机械公司1200吨,3000吨浅水铺管船,南京武家嘴船厂1080teu标准集装箱船,长航宜昌船厂8000吨多用途船舶等共230个分段,近8000张图纸的生产设计,设计产值150万元.图纸已全部用于企业生产,得到了厂家的高度赞扬.

2,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带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内燃机,船舶电气自动化等专业.2011年,工作站又引进了佳豪公司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专家,计划对学校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开展实船生产性实训,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带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内燃机等专业,形成以点带面的专业化,系统化.

通过改革与实践,专业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船体识图与制图》课程被评为11年省级精品课程,编辑出版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实训指导》,《船体放样实训指导》教材,发表了人才培养和实训教学论文三篇,对船舶类国家示范性建设的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1,与船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在该模式的影响下,全院各部门都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办学,全院船舶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9%以上,毕业生获得企业的高度赞扬.实现了与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生产性实训教学体系.

2,工作站的实船生产实训为学生提供了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教学平台,图纸用于企业生产也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收入的一部分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

3,显著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2篇:武术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原甘肃毛纺厂厂房招租

厂房6万多平方米,占地3000亩,水电暖配套齐全,能上各种加工项目。合作方式为合资、合作均可。

武山县鸳鸯玉石开采与综合开发

年开采荒料28000立方米,年加工板材240000平方米,各种工艺品15万件。项目投资8600万元,合作方式为独资、合作均可。

武山县马铃薯变性淀粉生产线

在年产10000吨精淀粉的基础上再建年产5000吨的变性淀粉生产线。项目投资4000万元,合作方式为独资。

武山县胡萝卜浓缩汁及果蔬汁

年生产胡萝卜浓缩汁及各种果蔬汁6000吨(已建成产权转让)。项目投资5600万元,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均可。

武山县西关水上公园建设

设计面积15000平方米,占地100亩的综合游乐园,年经营收入1300万元。项目投资3000万元,合作方式为合资、合作、独资均可。

武山县四门食醋开发

投资300万元,利用闲置厂房,开发四门食醋这一地方特产,开发小包装,建立销售网络,年产值300万元。项目投资300万元,合作方式为独资。

武山县鸳鸯水库建设

库容3.6亿立方米,集发电、灌溉、养殖为一体。项目投资180000万元,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合作均可。

武山县钼矿开发

初步探明,武山有世界超大型钼矿,储量9000万吨,品位0.01―0.06。项目投资500000万元,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合作均可。

武山县水帘洞及鲁班山风景区建设

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综合收入500万元。项目投资1200万元,合作方式为合资、合作均可。

武山县新建万头养猪场项目

依托武山凤鸟淀粉厂10万吨淀粉渣加工饲料,投资2000万元,建立万头商品猪养殖场,开发绿色商品猪屠宰加工,同时建立熟食品加工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项目投资2000万元,合作方式为独资。

项目联系人:武山县招商局 宋增祖

万吨板栗保鲜、加工项目

项目背景和优势:金寨县位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是部级生态示范区,312国道、105国道、商景高速和宁西铁路擦县而过,已动工兴建的合武高速、沪汉蓉快速铁路穿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县现有栗园面积50万亩,1600万株,年产板栗2万吨,占安徽省板栗总产量的50%以上,位居全省第一,销售上一直是以单纯依赖原料销售为主,因此,开展板栗贮藏保鲜、加工,走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既有利于板栗生产的稳步发展,又能显著提高板栗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建立5000吨板栗保鲜库和年产6000吨的板栗系列食品加工厂。

市场分析:该项目产品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全国的各大中城市及出口到东南亚国家。金寨“笑哈哈”板栗在国际、国内市场因其优良品质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销售前景广阔。目前,全国规模在500吨以上的同类板栗厂家仅有7家,1000吨左右的板栗厂家只有4家,由于金寨生态环境较好,原料充足,交通便利,成本低廉,本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

投资估算:总投资5050万元。1、土建工程1200万元;2、设备1655万元;3、其它250万元;4、流动资金1000万元。

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设投产后,年销售收入按100%生产力计算,年可达7320万元。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联系方式:联系单位:金寨县招商局 联系人:叶甜

遵化市投资环境介绍

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得遵化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的长城脚下,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2个街道,648个行政村,总人口69.3万,是一个顾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遵化建县市于五代后堂,清康熙年间升为直隶州,称古友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曾以“穷棒子”精神和“当代愚公”精神享誉全国;“五小工业”闻名全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1992年撤县建市。

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境内有适宜的气候和发达的现代农业,耕地面积80万亩,是粮食、蔬菜、畜禽产品的主产地,特别是京东板栗享誉国内外,是出口创汇的大宗农产品。近年来,遵化先后被评为: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大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能源建设示范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板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国家园艺产品示范县、北京市放心蔬菜供应县和环京津蔬菜生产基地等。

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金、锰、硌、白云石等30余种,其中铁矿总储量3.2亿吨,年铁精粉生产能力800多万吨,黄金1万余两,为现代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工业基础比较雄厚。遵化工业经过50年的积累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冶金矿山、电力能源、机械电子、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医药化工、轻工食品七大产业。以建龙、港陆两大钢铁联合企业为龙头的冶金矿山业,以栗源、广野公司为龙头的农业食品加工业,以热电厂、黎河梯级电站为龙头的能源工业,已经成为遵化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的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后妃陵寝建筑群,2000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清东陵为龙头,沿长城一线还分布着唐代古温泉、古大洋遗址、千年古银杏园区、上关湖、鹫峰山自然风景区等名胜古迹,每年迎来大批中外游客游览观光。

道路交通四通八达。遵化境内有铁路、公路与京、津、唐、承、秦等大中城市相通,国道北京环线、省道邦宽公路和唐遵铁路穿进境而过,大秦铁路横贯东西,成为连结京津亲的交通枢纽。唐承高速公路遵化段已经动工兴建。

改革开放以来,遵化人民继承发扬“穷棒子”和“当代愚公”的艰苦奋斗精神,强力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遵、旅游突破、工业强市、龙企富民”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在第二、三、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分别位居第77位、第76位、第61位。

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为遵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也为海内外朋友投资兴业提供了无限商机。昂首新世纪,勤劳勇敢的遵化儿女将传承前人之优秀,借四海之才智,携手共创遵化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情况介绍

一、建设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

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位于新乡市小店工业区西部,距市委、市政府新区9公里,西距京珠高速高速公路6公里,北邻新(乡)长(垣)公路和吉(源)东(明)高速公路,西邻经三路,东邻经五路,南邻纬二路,占地1816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规模近期为全日制在校生18000名,其中大专类学生3000名,技工类学生15000名,教职工1540名。中长期发展计划为至2010年在校生人数25000名学生,其中大专类学生5000名,技工类学生20000名,教职工将达到2000名。

新乡市职工技术学院建设目标:为适应新乡市职业技术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学院有条件面向全省、全国招生,形成规模,打造凭牌,我们拟将学院建成全省最大,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一高的职业教育和各类技工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普通高等院校:能够承办全省或全国的大型技能竞赛基地和集中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本着“面向社会、紧贴市场、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高起点、高质量的建设一座以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类技工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将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训练并重,为学生创造联系社会、熟悉市场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面积及投资估算:项目占地1816亩,总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投资估算总额为5.5亿元人民币,二零零五年三月开工建设,工期2年。

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速度: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立项、征地平面桂冠设计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详规和施工图设计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新乡市委、市政府对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非常重视,已将项目列入新乡市“十一”五重点工程。

二、优越的投资环境

新乡市地处中原,南邻黄河,北依太行,距省会郑州80公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的之一。京广、太(原)石(臼)两大铁路干线在新乡交汇;107、106国道、京珠、济(源)东(明)高速公路贯穿辖区,交通便利,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新乡市辖下两市六县,全区面积8169平方公里,人口54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87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乡市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80.77亿元,审批外商投资企业418家,合同外资6769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777万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首次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新乡市名列中国百强市中的第84位,在河南省居第3位。目前,新乡市已建成一个与家电、化纤、制药、水泥、电源、农机等优势产业为骨干,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豫北工业重镇。新乡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之势。

对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学院的立项、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中,市委书记连维良、市长吴天君、常务副市长范学贵、副市长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抓紧兴建。对学院的建设目标玉和等市领导多次协调、指导,给以了明确的指示和批示,要求把新乡市作了详细的批示。同时,市委、市政府把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列入全市重大项目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和对学院建设的大力支持,为学院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力地推进了学院的筹建工作。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新乡市高技工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的。新乡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在新乡市第一、二、三技工学校的基础上整合成的。新乡市高级技工学校目前有教职工69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45人,占21%)。在校生人数为11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10426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8616.6平方米。学校设有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车工、钳工、电子、计算机应用、制冷技术、物业管理、烹调、餐旅服务、建筑、锅炉、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公路工程技术等二十二个专业,生源遍布除和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全国各地。累计为用人单位培养了4.2万余名较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毕业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从2000年以来,连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所以组建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无论在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安置上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最近几年,新乡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趋势较好,因此,中、高级职业教育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近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因此,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快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第3篇:武术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2008年从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新闻会上获悉,两百多项重大化工项目落户武汉城市圈,总投资一千多亿元,将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圈内化工企业众多,化工产业发达。目前湖北地区包括湖北黄冈化工产业园、宜昌生物产业园、葛店经济开发区、宜昌化学工业园、潜江经济开发区、武汉化学工业园、湖北应城长江埠精细化工园、湖北江汉盐化工园、光谷生物城等9个化工园区。其中和黄冈地区有关联的化工园区就有3个,分别是黄冈化工产业园、葛店经济开发区和光谷生物城,因此黄冈地区将会汇聚大量化工专业人才。

根据《2009―2013年湖北化工产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一书统计,湖北现有化工企业707家(生产总值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而鄂东地区化工企业就有324家,占总比例的45.83%。

二、黄冈市化工产业园

近年来,随着黄冈市化工产业园区的审批,黄冈市以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建设城市圈乃至中部地区一流化工园为目标,全面启动了黄冈化工产业园建设,黄冈化工产业园区的建设重点是承接武汉化工产业的转移。到目前为止,已有武汉有机、青江化工、远大制药、无机盐、力诺化工、双虎涂料、远城科技、凯马仕、力发化工、中天化工等六十多家武汉化工企业到黄冈化工园进行考察和选址;武汉有机、凯马仕、强龙化工等8家企业已签订投资意向协议,正在进行规划选址。

随着武汉到黄冈市的城际铁路的开通,武汉和黄冈的城市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从而解决目前制约化工产业园的交通问题,因此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化工园区创业和工作,黄冈化工园区将会成为湖北最具人气和最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化工园。

三、湖北省高职院校开设化工专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湖北招生考试网,从去年湖北地区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招生计划中我们看出,鄂东地区除了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理工学院具有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其他院校都没有相关专业。而黄冈地区近几年化工企业发展迅猛,据黄冈市化工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预测,黄冈化工产业可能需要一千名以上的技术员工,因此黄冈本地化工类的技术人才缺口大,需求旺盛。而且未来几年内,这种需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笔者认为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十分有必要的。此举不仅可以服务黄冈地区经济发展,还可以辐射武汉城市圈和全国化工产业发展。

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应用化工专业可行性分析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六十余年的职教发展,特别是十余年的高职教育实践,已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省职教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希望能够为黄冈市的经济建设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拥有以陈年友教授为首的雄厚师资队伍,陈年友教授同时也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湖北省科研优势与特色领域“杂环化学”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和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卟啉―肽―蒽醌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微波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等项目两项,公开发表《系列二肽链键联的卟啉―蒽醌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微波合成及电子转移性质研究》等研究论文百余篇,熟悉物质的合成、分离、分析与鉴定工作,并且获国家专利5项。

在企业中,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聘请了广济药业集团的柯贝雄高级工程师、湖北祥云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华文先生为黄冈职院生物化工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同时也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场地和空间。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投入了一百多万元建设了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化工分析实训中心、化工工艺实训中心等,可以完全满足一百余名学生实验实训的要求。

综上所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无论在软件还是硬件上,都具备了开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基础,因此,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关专业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第4篇:武术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武术馆校,现状,影响因素

 

1.前言

自九十年代以来武术学校已经摒弃了旧时代“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保守思想,抛开了门派之别,广纳各门各派之长,立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教育与武术教育密切结合、共同发展的办学路子(公办、民办、私立等形式),使武术走上产业化,这是对原有教育体制做出的有益的补充,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武术学校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对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武术馆校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如何引导和规范武术馆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辨证的认识了我省武术馆校的现状,并科学的分析和探讨了今后武术馆校的发展方向。为武术馆校的良性发展,提升教育品质和办学水平,繁荣武术事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2 山东省武术馆校发展现状分析

2.1硬件设施分析

通过调查和采访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几乎所有的武校创业都很艰苦,在建校初期启动资金少,多数采取只招生不建校舍的办法,临时租借其它单位的场地,教舍破烂不堪,学校的地址经常变动,学生住宿拥挤,训练场地简陋,训练器材严重不足,没有图书馆,阅览室和微机房。尽管经过艰苦奋斗,武校的条件有所改观,但武校教学设施还是薄弱环节。

通过对68所武术馆校硬件设施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如表2、3),

表2武术馆校占地面积情况表(单位:平方米)

第5篇:武术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市场化;现状

一、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市场化现状调查问卷,在全国武术青少年套路运动员集训期间,对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代表队的200名运动员发放问卷,回收187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回收率为93.5%,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7.3%。

(2)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个案分析法。对塔沟武术学校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进行个案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习武动机

武术是我国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很多青少年因为喜欢武术而走上了专业训练之路。表1显示,青少年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最初习练武术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喜欢、家长让练和锻炼身体。其中,自己喜欢所占比例为85.7%,远远大于其他选项;在锻炼身体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选项中,散打运动员所占比例高于套路运动员,二者存在显著差异。

表2显示,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比赛和上大学,打比赛、上大学以及先打比赛后上大学的比例分别为31.2%、15.6%和46.5%;由于受武侠电影、电视剧的影响,有13.4%的运动员希望能成为武术明星;而为国争光的比例仅为11.7%,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青少年武术运动员接触国际武术比赛的机会较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爱国主义教育的薄弱。

2. 来源状况

传统的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在“举国体制”下的三级网络中进行选拔、培养。改革开放后,随着“武术热”的兴起,各类武术馆校、培训班和辅导站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为竞技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武术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以体校为核心的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趋于横向发展,武术馆校、武术俱乐部、高等院校等机构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运动员的来源来看,据笔者统计可知,体工大队(包括各省、市、区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运动队)和业余体校的运动员,所占的比例之和为87.9%;而来自武术学校、体育训练中心和少年宫的运动员较少。以上数据说明,“举国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各省、市、区武术专业队一线运动员的来源主要是体校和武术馆校;而且武术馆校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中小学,表明武术馆校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3. 培养费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武术运动员的培养完全由国家投资,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家办体育的传统格局被打破,社会力量参与竞技武术人才培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种趋势反映许多家长希望子女通过武术训练获得成才的机会,同时也应付出相应的培养费用。

从表3的统计情况来看,青少年套路运动员需要或有时需要交费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4.1%和8.1%;不需要交费的为57.8%;散打青少年运动员需要或有时需要交费的所占比例分别为40.9%和10.5%,不需要交费的为48.5%。以上数据表明,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中,运动员家庭所支出的费用已占据较大比例。关于套路与散打交费情况数据Mann-Whitney U检验的Z值为-0. 840,落在-1.96~+1.96区间之内,渐近线水平为0.401,表明两个样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不同区域和单位的收费情况出现较大差异。据笔者的统计结果显示:套路、散打每月最高的训练费用分别为1000元和800元。套路运动员交费数额中每月100元及以下占到41.0%,散打月缴费最多的是500元及以下。由此来看,散打运动员的收费标准整体高于套路。从整体情况来看,每月收费100元、200元、500元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7.5%、16.0%、32.8%,反映运动员的收费标准存在差异。收取适当的费用,有利于运动队吸收社会资金,但是过高的收费标准,会阻碍一些优秀人才的成长,甚至会造成一些颇有天赋的运动员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而被迫放弃训练。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省市专业队的教练为增加个人收入,接收编外队员,学费甚高,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运动员找到了成才的捷径;而一些自身条件优越,颇具发展潜力的优秀运动人才,却因交不起训练费,终止了运动生涯,造成优秀后备人才的流失。套路与散打运动员收费情况Mann-Whitney U检验的Z值为-4.222,落在-1.96~+1.96区间之外,渐近线水平为0,二者的收费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统计数据来看散打的收费标准高与套路,这表明套路与散打在技术培训的收费上存在差异。

四、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青少年武术运动员最初习练武术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喜欢、家长让练和锻炼身体,所占比例分别为85.7%、25.3%和22.5%;参加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比赛和上大学,打比赛、上大学以及先打比赛后上大学的比例分别为31.2%、15.6%和46.5%,而为国争光的比例仅为11.7%。

(2)调查结果显示,业余武术班和武术馆校分别是青少年套路和散打运动员启蒙训练的主要场所,所占比例分别为51.7%和66.1%,表明套路和散打基层训练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在高水平的训练中,“举国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看,散打的市场化程度优于套路。

(3)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中,运动员家庭所支出的费用已占较大比例。每月收费100元、200元、500元的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7.5%、16.0%、32.8%。套路运动员月交费100元及以下的比较普遍,占到41.0%;散打运动员月交费比较普遍的是400元以上到500元之间,占到50.0%。

2.建议

(1)加强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为国争光的观念;重视文化课学习,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2)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基层武术训练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提高武术馆校套路教练员的素质,完善武术竞赛制度,发挥武术馆校在在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培养中的作用。

(3)建立竞技武术后备人才有偿训练收费的行业标准和监督机制,管理不规范的收费行为。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

参考文献

第6篇:武术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形态认识;丰富意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45-01

21世纪景观设计形式多种多样,呈现出奇形怪状的形态。标新立异,本身没错,但是无厘头的创新,更让人们头昏眼花;人们也常常报以走马观花的态度。建筑的趋同性,已使地方特色,民族风貌受到威胁。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只有充分挖掘民族民风,将地域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之中,才能找到出路。作为设计师,需要读懂这种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去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创造出符合时代审美的新形态。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武星宽教授,在中国景观建筑的地域化、特色化上做出了突出的成果。在他的一系列以“河套广场”的景观设计作品中,透露着浓烈的蒙族文化特质,成功地将地域文化抽象并巧妙地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下面,我将就武教授的“河套广场”景观设计系列,用最常见的形态认识方法逐层解析,写下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感。

一、客观具象中的提炼

内蒙古,最具象征意义的当然要数“敖包”了。在武教授的“河套广场”系列景观设计中,一种由“敖包”演变而来的形态特征就被广泛应用。拱起的穹窿对于外界空间是一种扩张的形态,向外膨胀,饱满,是内部空间向外张拉外推所造成的结果。一方面,这种扩张的形式并非偶然,与蒙族人的勇猛无畏,洒脱不羁,不断开拓的性格相应。另一方面,这种向外扩形式的形态也表达着一种哲学思想。中原常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说法,宣扬的是一种“非扩张”“内敛”的处世哲学,认为这才是最能保护自己的方法,却导致晚清被动挨打的局面,而蒙古族用扩张精神创造了疆土辽阔的大元帝国。

二、抽象元素中的形式美

正如前面的这一部分都讲的是景观设计中的“形”,而接下来对“态”的解析才是景观设计的精髓。武教授在这处理形的变化和统一关系方面显得得游刃有余。大体势态处于静止,端庄大气;着小处动态的起伏,充满生命力,既体现庄严的秩序感又不失生动的灵气;以水平线条为基调,让垂直线作为视觉中心出现,在面的构造上多利用洞口的韵律与节奏营造虚实相生的空间感。

内蒙古地域特征,不论是草原,戈壁,雪山,都显得空旷宽敞,所以,天际线和景观建筑与大地的连接线,在形式美感上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系列的设计作品中,武教授将大部分天际线处理得低矮、相对单纯、清晰和空旷,根据景观建筑的不同需要,强调不同的感觉。刻意将大地与建筑的接触线尺度增大,使下部呈现较大的体量,让整体建筑显得更稳定,同时与周边的环境和建筑在形态上保持呼应,给人雄浑壮丽、气势磅礴的空间感受。

三、美中创造的丰富意象

武教授作为身在异乡的蒙族人,用景观设计将蒙古地区的磅礴壮丽,恢宏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也传达对家乡的深深热爱之情。

景观设计实际上就是在大地之间找到人的一种认同,一种归宿。这就是景观设计中要传达的文化价值,让人们能从简单概括的外形中读出千姿百态。这也是武教授在做这系列“河套广场”景观时,一再强调的,设计要有故事可说,才会让单薄的外形有了浑厚的基础,才会耐人寻味,才能走进观赏者心中。

这些由“敖包”转变而来的特色景观,无不让人联想到圣山与成吉思汗的故事, “红格尔敖包”的传说,还有希拉穆仁草原牧民的传说,让人想到蒙族“祭敖包会”的传统习俗,想到他们骑着骏马在无边无际的草原驰骋的飒爽英姿,想到他们身披战甲,勇猛无畏。这些都是“河套广场”系列景观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武教授在空间概念中,将思想文化中的宇宙观与自然观、宗教与伦理、理性精神和审美观念都融入了设计中。另一方面,跳出文化地域的限制,再次审视这系列景观,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像是一个个太空外来者的旅行飞行器,让人都会猜测它的来历,充满神秘感。

从以上三个方面上看,景观设计与设计师的社会素质、经验、感知程度、文化修养紧密相关,武教授以个人的审美感悟,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设计艺术作品,再一次向世人呼吁,文化是联系民族的精神纽带,通过维系民族的团结和凝聚,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宁和稳定。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从武教授的景观设计表现手法中获得灵感,将地域特色文化运用到设计中,让民族文化如百花齐放,呈现我们国家的多姿多彩,向世界的人们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淀积的灿烂文化。

参考文献:

[1]潘锋.金石磅礴,以神造型――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城雕“河套人”为例,浅析武星宽景观设计艺术[J].魅力中国.2011(5).

[2]王长艳.论蒙古族传统和谐文化及其现代价值[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文中祥.浅析地理因素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形成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4]李宏剑.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1(8).

第7篇:武术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经过实践,**矿在实施“人才兴矿战略”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练比”活动为龙头,以职工培训为主要方式,采取自学、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职工素质。以技能教育、学历教育、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突出实效性,构建教育培训体系;以业绩考核、技能比武为主要内容,突出公正性,构建技能考核体系;以对技能大赛选手奖励、培训费用报销为手段,突出实效性,构建多样式的激励培训体系;突出三大特性建立的三大体系工程使**矿职工素质得到速迅提高。在**集团公司举办的第一届职工技能比武中**矿共取得了5个第一、2个第二、3个第三,全矿47名选手参赛,22个选手获奖,得奖率为46.8%的优异成绩。在焦煤集团第二届职工技能比武中**矿又取得了8个第一,7个第二,10个第三,**矿选派的48名选手中35名选手进入前六名,得奖率为72.9%的优异成绩。这些充分展示了大矿的风采,反映了**矿素质工程建设的丰硕成果,**矿在“素质工程”建设的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实效性,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体系突出实效性就是按照“一切为了生产,一切服务生产,一切保证生产”原则,把学历教育、思想教育、技能培训教育与矿井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使企业成为一所学校,让职工在工作、生活的同时接受由表及里的教育与培训。1、安全管理历来是煤矿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而提高职工技能培训是确保职工教育的关键。**矿在职工教育中,管理制度上突出一个“严”字,一方面改善硬件条件,一方面抓软件建设,按照生产矿井综合治理标准和质量环境认证要求,规范了职教人员和培训班的管理制度。根据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制定出《**矿职工教育五年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培训目标。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每期培训都必须做到“六齐全”(教学大纲、学员花名册、教员考勤表、学员考勤表、培训情况通知单及试卷)。在职工培训上突出一个“细”字。根据受训人员文化层次接受能力差别较大的特点,对于不同学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参观式、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加强安全技术技能培训,努力配合全矿开展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在安全培训上下功夫。对“三违”人员培训实行专人负责培训,由专人管理档案,为该矿安全生产长周期奠定了基础。对于特殊工种的培训,仅2003年**矿就举办了33期培训班,培训了小绞车、信号工等15个特殊工种,发放各类上岗证539人。坚持做到所有的特种作业人员达到100%培训,100%合格,100%持证上岗。建立了业余培训体系,加强了对基层单位培训工作的管理,通过鼓励青工报考专业对口的成人高校,送出进修委培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技术工人学技术、钻业务、争当技术能手的热情。

2、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矿在加大职工培训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职工学习意识的培养。矿统一给各区、科、队、组订阅了报纸、杂志。矿宣传部每个月月初都作出全矿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安排。矿在工会、通风区、单身楼、退休办建立了四处图书阅览室。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在搞好日常培训的同时,还与大中院校联合,办起了采煤、机电、计算机等矿上急需人才的大中专班。矿党委中心组坚持每周五学习,学习政治、法律、企业管理、安全科学技术等知识。为全矿学习带了个好头。各科室、各党支部每周组织职工学习。各班组利用每天班前会进行10分钟的班前培训教育。矿积极支持鼓励职工自学,参加各种学历、资格考试的人越来越多。矿每年还聘请有关专家、教授来矿讲课,经常举办安全、经营、改革、创新、企业文化等研讨活动。为了把学习落到实处,矿各级组织、干部学习作为综合业绩考核排名内容之一每月进行考核。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干部、学习型区科、学习型班组、学习型职工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矿企业文化建设。以“**********”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以“崇尚学习,提高素质,方方面面争一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内容的工作理念正在**矿日益形成。

二、突出公正性构建立体式的技能考核体系。建立技能考核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保证这项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我们建立建全了一套以“领导、纳入”为主内容的运行机制。总结**矿的做法和经验,可概括为“两抓两促一保证”。1、抓关键,促领导。**矿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一方面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下设资料、培训、考核、总评等工作小组,一方面本着“目标专一、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制定了工作标准,制定下发了《关于举办**矿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的通知》,对运动会做出具体安排。同时召集矿领导、副总及各工种负责人,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召开会议。2、抓基础,促运转。技能考核体系能否建立运转,基础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发挥着更为真接、更为具体的组织协调和引导促进功能。为保证此项工作正常运转,**矿重点建立和建全了技术培训制度、比武评比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各项制度的建立使技能考核体系更加完善。3、一保证是指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做好理论转化工作、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坚持以队组为单位,结合生产,采取人与人、组与组相互间进行对抗赛的形式,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另一方面坚持以矿为单位,根据年度总体安排,由矿工会生产部牵头,采取分工种、跨采区的组织形式,开展了一年一次的多工种、大规模、全矿性的技术比武活动。在练兵比武过程中,力争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两年来**矿技能比武人数2700余人次,占到全矿总人数的60%以上。

三、突出多样式构建多角度的激励员工体系在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同时,**矿注重采用对技术工人、懂经营善管理人员地位上提高、经济上重奖、工作上重用、生活上关心等方法让他们真正感到学习技术的重要性。

2003年,**矿为表彰在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上获得比武状元及技术改革、创新能手而召开表彰大会。全矿共有100余人参加了表彰会,8名焦煤公司级技术状元身披绶带、胸带红花在鲜花与掌声中走上主席台并与矿领导坐在一起。矿工们都说,这是参加工作以来所见到的对人才最高待遇。

该矿在给予人才以精神鼓励的同时,也从物质上进行奖励。拿出35万元专门用于奖励此次获奖的选手以及技术改革、创新能手,同时该矿还规定将技术状元的工资在一年内上浮三级,对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二名、第三名的选手分别给予在一年内浮动工资二至一级的奖励。

重视人才的培养,更重视人才的合理利用。在北1#暗斜进行水情观测出现涌水明显变大,PH值升高等情况下,矿领导非常重视,特地选派了业务能力强的技术状元杨高峰处理问题,多角度检查,终于查出了问题所在,为矿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版权所有

2003年共表彰了47名技术状元、46名技术标兵、38名技术能手以及35名技术创新的先进个人。为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争取农合工转正的名额,对其中的22名农合工(17人是技能比武选手、5人是工人技师)转为长期合同工。

通过制定对技术状元一系列的政策,**集团公司**矿为广大职工展示自己的技能风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一系列的政策也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热情。

四、三大培训体系的建立,有力的推动了**矿素质工程建设。**矿多方面、多渠道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认真抓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同时,由于注重结合企来改革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技术尖子、骨干的智慧,使企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素质工程建设带来矿井职工出现“两多”,即学习技术的人员在增多;学习技术的人员身份多样化在增加。其主要效果是:

第8篇:武术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武术项目;传统体育;教学现状;整改措施;发展模式

前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专业项目的设置,主要联合多类型格局实施办学规模调整,有关结构跨越式发展能效相当显著,随着基础事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有关校园内部招生数量正骤然上升。但是因为外部人群响应力度不足,使得办学机构长期保留单招制度,内部版块分割问题严重。因此,相关管制人员必须联合综合办学指标进行逐层变革,避免调试过程中衍生任何问题障碍,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优势,使得相关人员身体健康素质和传统文化基础维系潜质长久低下。

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现状论述

中华民族若想真正发扬世界交流传统,就必须联合单位社区人员进行文化交流、传承,涉及这部分内容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武术。另外,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塑造阶段,为了贯彻、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理念,就必须联合多项专业内容进行个人素质完善,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与体育项目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身强调与各类学术团队的交流,同时主张运用科学演练模式进行文化内涵整理,全面提升中国体育在世界文化舞台的影响地位。随着我国教育内涵的全面延伸,涉及这部分专业已经得到科学认同,在拓展专业对口路径的环节中,课程设计人员将传统武术训练项目改造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与体育训练专业,使得内部民族文化意识与健身理念得到全面规整,我国高等体育教学作用也进一步获得强化。这类变化过程深刻揭示了我国精英文化改良的决心,但是事物的两面性特征,决定了调试环节中一定会衍生各类隐患问题。具体如下所示:

(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统筹管理力度不足

国家体育管制总局在设定专业规划职责与招生计划环节中,涉及细化调理程序不够严谨,尤其在各类生源计划影响下,有关后期毕业分配、成绩管理工作相对混乱,长期延续下去势必影响人才的统筹安排能效;后期多头管理现象全面延展,使得细化责任范围难以界定,造成教学资源和管制目标的分散现象。另外,地方体育管理局基本不会参与任何管理事务,大多数院校不得不接受多头管制,这使得武术与相关体育项目长期处于混乱管理状态,并且急迫需要某种协调管理的科学方案加以改造。

(二)既定教学手段与社会需求结构严重脱轨

目前任何高校都积极倡导贯彻学习主体的价值延伸地位,主张依靠家长和教育条例进行交流环境改善,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延伸力度。众所周知,中华武术是既有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余运动项目、文化体制长久协调,并逐渐演化成为某种良性竞技内容。现在的中国武术具体结合竞技比赛与文化价值进行宣传理念完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特征。按照专业竞技标准验证,因为单位人员都是经过同等训练科目实施改造的,因此这部分设置机理与社会创新结构势必产生严重的矛盾现象。这全面阐明了中国传统民族体育专业的单一化发展情势,单位管制人员必须针对学生个性特征以及最新时代元素进行同步调整,避免教学理念上存在任何屏障危机。

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科学发展方式的思考

(一)确立宏观管控战略地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以说具体成立期限不长,加上内部竞争机制不够明显,使得阶段发展隐患比比皆是。但是,整个专业在全面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过程中,需要联合多类人员模型以及学科标准进行阶段改造,相关延续期限将更加漫长。管制人员如若想实现综合调整目标,就不得不争取优秀文化传承途径,确保武术与文化交织机理的长期延展能效,这是贯彻中华文化全面发展指标的唯一出路。

(二)创新管理体制的设定

专业教育内涵的传达需要借助不同管制单元进行协调梳理,因为武术学校以及后备人才来源较为复杂,因此规整后期的集中科学培训活动显得至关重要。这样,涉及总局内部的辖区管理思路便会瞬间清晰,便于全面保障资源合理配置优势,维持现场管理能效的提升指标。此外,为了避免错乱管理问题的滋生,国家教育部门必须全面依赖“体教结合”方针进行职业学校规模改制,进而全面赢得文化规整契机。

(三)因材施教方针的推广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为了发挥内容传授的技术性特征,有关训练活动中的“武术”要在训练动作中得到有机呈现,并结合学生主体的反复训练进行指标要求贯彻。教育过程中,有关内部规划理念与分层目标要设定完全,包括特定流派等,需要联合既定地理环境特征与传统文化思维进行科学界定,同时克制过往宗派思想的束缚作用,坚持发挥综合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与超越能效。这样,各类学生依照个人主观情感标准与体能天赋进行分层优化,确保阶段调试目标的逐个达成,进而朝向“一专多能”的人才模型不断跨越。

(四)推进开放进程

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交流活动有限,内部结构规模尚且不能成型。为了发挥国际文化和体育竞技优势,就必须参与全面竞争活动,从而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培养国外武术传播者的一个重要基地。

结语:武术与传统体育专业目前已经呈现集约化管制形态,有关阶段转化过程基本迎合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承需求。教师专业技术和规划经验逐步得到完善,与此同时,细化的宏观调控战略与创新管理制度更是全面展露,为专业品牌与竞争优势的开发奠定适应基础。在整个产业环境科学改善的同时,有关细化开放政策和国际化影响格局将全面开放,确保后期我国在贯彻体育竞技优化指标过程中能够顺风顺水。

参考文献:

[1]董.从国外体育专业教育改革看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22):156-174.

[2]洪浩.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17(09):36-46.

[3]蔡仲林.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历程及发展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14(05):78-85.

第9篇:武术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铁道通信信号;实训基地;探索与实践

铁道通信信号为铁路特有专业,培养的铁路信号工属于铁路特有职业(工种)。2008年5月,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期间,以国家示范院建设为契机,依托“湖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圆满完成了实训基地建设各项任务。2012年6月,该实训基地被确定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 专业办学定位

1.1 培养对象

本专业主要面向国有铁路,地方铁路,城际铁路,地铁、轻轨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轨道信号设备的维护、管理,安装施工及应用开发工作,具有基本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本实训基地面向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两个专业的实践教学;面向铁路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及考证工作;面向铁道部及各铁路局技术骨干及职工培训工作。

1.3 就业率及就业方向

1.4 合作培养

为更好地培养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与武汉铁路局、武汉地铁等企业签有联合办学协议,积极开展双主体订单班高技能人才培养。同时,该专业承担了原铁道部电务监察、高级信号工等技术骨干培训工作。

2 专业及基地办学条件和基本情况

2.1 专业设置情况

2.2 教师结构与建设

2.3 专业实训基地面积、设备、校外基地及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以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出发点,建成了多个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具有真实岗位环境的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3 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重点,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为保障,以专业资源库建设为辅助,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3.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探索并实施“岗位导向、学做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核心课程教学。

(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高技能人才培养分为职业基本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3个阶段,分别在3个学年中完成。

3.2 课程改革与建设

与武汉铁路局等企业的技术专家联合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根据铁道信号技术领域和铁路信号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铁道部铁路信号工职业资格标准,结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基于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工作过程,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突出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把“双证”课程融于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考取“中级信号工”职业资格证书。

实践课时比例达到计划课时的50%以上,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实践教学的80%。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比例达到100%。

(2)课程建设。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从基本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到职业综合训练(岗前培训认证)循序渐进。

(3)实施以信号设备维护真实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课程标准。

3.3 教学管理改革与质量监控

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强化“政府、学院、企业”三个结合,突出“管理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价体系”四项重点,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4 本基地职业资格鉴定

在基地的建设方案中,参照了铁道通信信号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充分考虑了实训基地设备功能在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的关键作用。

3.5 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由基本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专项技能、顶岗实习、铁路信号中级工技能实训及考证构成,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本实训基地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硬件和软件建设配套,特别是一些国内技术领先的设备,为职业认证课程体系实施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这对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平台打下了基础。

4 专业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依托湖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本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建共享,互惠双赢”的原则,武汉铁路局、湖北城际铁路等相关铁路企业为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无偿调拨信号基础焊接组装设备、继电器测试台、计算机连锁系统、微机监测系统、6502大站电气集中控制及轨道转撤机等设备,设备总价值达585.42万元。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与武汉铁路局、武汉地铁等企业签有“订单”培养协议。每学期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承担一定的实训课、专业实习指导等教学工作;开展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项目,每年去联合办学企业工作的专业教师人数及时间达到一定规模。

5 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考核

5.1 实训基地管理水平

按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管理办法,实训中心会同教务处、教学督导处、基建与后勤管理处等部门,对学院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进行全过程监控,全方位管理。

5.2 实训基地考核制度

学院制定《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管理办法》、《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30多项管理文件,确保基地稳定运行。

6 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情况

6.1 政府支持

湖北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并在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发展资金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6.2 经费支持及创收

近年来,依托实训基地,本专业共为铁道部及铁路局企业培训职工534人;为武汉地铁公司员工进行中级信号工职业鉴定167人;为企业技术服务到款额达350.5万元。所有这些都为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铁道通信信号实训基地建设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7 示范作用与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