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范文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精选(九篇)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

第1篇: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掘和强化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有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更好地落实。本文从“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围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进行研究。

一、内涵解读

(一)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理念要求高校所有课程承担起思政育人的任务,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二)工匠精神。2016年至2020年连续五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被树为新时代各行业职业标杆受到社会广泛推崇和倡导。工匠精神在我国自古就有,它不仅是古代工匠对自身职业的态度,也是“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及“道技合一”的技艺境界。在工业化和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手工业相继消失,现实中工匠们几乎销声匿迹,工匠精神在人们记忆中淡忘。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工匠精神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重塑工匠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家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已经不仅是手工业者所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劳动道德,而是当代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的职业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坚定执着的专注精神、紧跟前沿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等伦理特质,工匠精神的要义还在于不能仅把工作视为谋生途径,而应将其视为一种对待职业的纯粹态度,是每一个劳动者都要努力追求的职业和人生境界。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格和健全人格。因此高职教育要把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尤其要重视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价值观塑造,这与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高度契合,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高职人才培养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让工匠精神呈现在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满足经济转型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消退,要想全面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就必须培养建成一支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高素质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某一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以及视品质为生命的职业价值取向,这些正是当前社会呼唤的工匠精神价值意蕴。强化高职学生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职业精神的塑造,旨在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三)推动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从就业和个人发展的视角来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大学阶段正是广大青年人格塑造和职业理想孕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可塑性强,但也有思想不成熟、稳定性差等特点,职业素养同社会需要存在差距。将工匠精神培养与学校育人工作有机融合,把工匠文化精髓作为各类课程教学的德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职业品质和较强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其未来成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一)教师自身践行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活动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弘扬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鼓励他们甘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工匠。高职教师亦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对待教育事业要有一个敬畏之心,视教学质量如生命,践行工匠精神,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此外,教师的“匠心”还体现在要有一颗纯粹的心,摒弃功利思想,克服心浮气躁,做严谨求实、卓越进取的“工匠型”教师。(二)课程建设融入工匠精神。1.思政课程凸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和价值,是可以传承和教育的。高职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思政教学结合在一起,从思政课程理论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开展,都要突显并落实工匠精神的培养目标,在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工匠品格。如在思政课程中开设工匠精神养成专题,讲授中国工匠精神的起源与演变,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工匠精神典范,用工匠故事启发、感化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开设创新思维与实践专题,讲授工匠精神如何与数字化时代合理对接,未来工匠需要的思维方法,技术革新需要的技法和系统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加深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为未来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奠定基础。2.专业课程渗透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赋予了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要求所有教职工都担负起育人职责。专业教师要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深挖专业课程中德育元素和工匠精神内涵,提炼教材各章节的社会、人性、产业及技术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从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呈现,不同教学环节都有针对性地渗透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价值内涵根植于每个人内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归属感和光荣感,激发践行工匠精神的热情。3.实训实践磨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也要在实践环节中锤炼强化,在劳动中磨砺形成。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学生能充分认识、理解劳动价值和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为个人的职业态度及职业价值观,引导自我职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训课管理,推进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情境化实训环境,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内涵融入技能传授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精神引导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磨砺意志,激发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发挥课程的实践育人功能。4.双创教育锤炼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创新创业的主力,也是工匠精神中创新价值需要依托培育的主体。高职院校要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容,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转化为双创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融合,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传递工匠精神,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孵化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锤炼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信念,锤炼敢于探索、勇于开拓的意志品质,实现培育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意识的比翼齐飞。(三)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在目标、功能、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耦合性。高职院校应当发挥文化育人的隐形作用,将工匠文化扎根于大学校园,让精神融入校园景观熏陶人,融入校园生活培养人,融入校园活动涵育人,融入校园制度规范人。如开展“我为工匠精神代言”“寻找优秀校友”等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将鲜活的工匠故事融入学生情感世界,让学生在榜样身上发现劳动的价值和尊严,体悟职业的荣光,进而激发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热情。(四)校企合作传递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传承工匠文化的优秀企业合作,统筹校企资源共同育人。引导企业先进技术进课堂,聘请产业教授、技能大师和行业专家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授课任务;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完善运作机制和育人机制。顶岗实习中,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能,将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传递给学生,既保证了岗位能力得以衔接与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接受职业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形成崇尚劳动、务实进取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中培育对师道的尊重、对职业的敬畏和对质量的永不妥协,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专业精业的当代工匠。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Z].2017-12-4.

[3]盖庆武,贺星岳.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

[4]柳琼.民族复兴:“中国梦”视角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第2篇: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文精神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全面融合

一、通过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彰显是研究型高校大学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与彰显构成了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的特质[2]。进一步而言,以理工为主的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中更加突出了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上的特征,人文精神方面的要素就相对欠缺;而以商经为主的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中则无形之中更加彰显了人文精神与商业精神,同时,其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就显得不够突出。但无论以何种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人文精神都是大学文化的基础,只不过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文化中的特质更为突出。亦即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的高职院校的文化是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一方面,通过以文化人,使学生在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优雅的审美情趣等做人基础及通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本专业与相邻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判别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使学生在职业理念上树立起“质量至上、用户至上、荣誉至上、责任至上”的意志品质,在工作态度上秉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价值取向,从而让学生在全面全程培养中树立起包括职业态度与精神理念、创新创造等在内的工匠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当立足于以下方面以促进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高度融合。首先,必须将人文精神作为高职院校文化的基础。裴斯泰洛奇说:“要把专业训练和道德培养结合在一起。”[3]表明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必需的人文素质这一重要依托。在我国人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已由过去的手工艺人与生产一线动手操作的能工巧匠转向了被广泛描述为工作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及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教育工具性功能,即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面来看,使学生拥有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教育的目的性功能,即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方面来看,显然需要培养学生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工匠精神视为职业精神的范畴,看作是从业者的职业态度、精神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表现,以此为核心塑造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及大学文化,从而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高职院校文化架构中必须突出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融合的特征。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必须以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指导。大学章程作为大学的根本大法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章程以及以此为基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都应在大学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彰显其中,这是高职院校的文化之魂。最后,高职院校校训一定要高度凝练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精髓。在教风建设上,一定要突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教师特色。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师共有的高尚师德、信念坚定、仁爱学生、精湛教法等“人师”引力,还要拥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过硬的实践技能、持久的创新能力等“经师”素质。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师要确立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以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懈追求、完美至真的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而非将学生当作“工具人”来训练与培养,从而使学生不仅拥有技术技能方面的“工匠能力”,而且是具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在学风建设上,一定要突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教育特色。如加强人文课程教学、举办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专题讲座、感受和体验工匠精神的实质、开展有利于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的课外活动、优秀企业文化融入课堂、大力宣传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等等,以引导良好学风文化的形成。

二、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突出对工匠精神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把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灵魂与核心来抓,而且必须全面全程地贯彻于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之中。这既源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源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现实职业能力,即所谓“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以及未来应对各种复杂挑战时必须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迁移能力[4]、综合研判能力、求新发展能力等的需要。而非过去忽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是单一强调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工匠精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5]作为劳动者最基本的素质,工匠精神是职业人做人与做事的相统一、人文素质与技术素质的有机融合。这决定了必须从三个维度理解工匠精神:第一,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内核。其强调德与才的互为表里,既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职业习惯。因此,不仅要把工匠精神作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且要以专业技术的高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更高追求,从而培育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第二,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思维。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指出:“真正的工匠是一种思维状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一些兴趣或技能集合。”[6]说明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工匠式思维,学生才可能具备工匠式技术技能。第三,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道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要想真正锻造出职业必需的工匠精神,前提便是要履行上述道德规范。而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则需要采取如下途径:首先,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树立工匠精神的新理念。尽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6],但是高职院校并未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量轻质,重传技轻育人的人才培养误区,时至今日“实用够用技术技能”的人才观仍未得到纠正。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其次,要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特殊作用。从人才培养的逻辑上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必然会体现出学识、素质、专业、技能、创新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统一,但现在仍存在着将学识与素质、素质与技术、专业与能力等相割裂的做法。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将上述各要素嵌入人才培养中,使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工匠精神达到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情感的有机统一,人才培养规格下的工匠精神就是达到职业技术、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有机统一。最后,要塑造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落到实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的言行标准。加强对新时代大国工匠、敬业典型、创新高手、能工巧匠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工作观、担当观等精神文化的宣传,将“羡慕工匠”“尊重工匠”“成为工匠”渗入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信仰与价值追求之中,塑造“润物细无声”的工匠精神,培养必需的文化氛围。

三、在工匠精神中厚植职业道德教育

深厚的人文道德修养与娴熟的精湛技术是“工匠”的两个双重保证。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内在契合之处在于“精”“诚”二字。“精”指工匠要有娴熟精湛的技术,在专业技术技能中必须表现出精心、精细、精准、精责;“诚”指工匠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是其敬畏职业精神的集中表现[7]。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将工匠精神厚植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之中,以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终极目标。首先,要科学界定工匠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标准。工匠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行为和专业道德、专业伦理、专业信息管理、专业批判性思维等的基本素质,以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而工匠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标准无疑必须包括:精益求精的精神、细节极致的精心、一丝不苟的态度、专注耐心的要求、专业敬业的行为[8]等核心要素。因此,坚持职业道德与职业教育突出专业技术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坚守教育共性立德树人的崇高目标,无疑是现代职业教育重建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迫切任务。其次,构建“技能教育+道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与全方位,必须构建“技能教育+道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9],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全新评估。一是以过程中的多次评价代替期末的一次性评价;二是评价主体由单一学校教师评价变为企业师傅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并重及第三方监督实施的多元评价主体;三是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由传统的仅评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单一维度向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为先导+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多元维度转变;四是专业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从“独白”教学方式转向“对话”教学方式[10]、从“说教”教学方式转向“体验”教学方式、从“显性”教学方式转向“隐性”教学方式[11]、从“灌输”教学方式转向“浸润”教学方式、从“定制”教学方式转向“个性”教学方式、从“粗放”教学方式转向“集约”教学方式、从“理论”教学方式转向“理实结合”教学方式、从“书本”教学方式转向“社会生活及实践”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系统构建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合新模式。第一,建立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工匠精神教育体系。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根本还在于坚持党的立德树人原则,路径在于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新模式,重点是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养成及德技之间的水乳相融。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性,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拓展到学生的全部课程之中,并由专业课程思政群、人文教育课程思政群、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群等组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思政体系,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全覆盖。通过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的贯通性,在学生的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践之中对其进行实践活动思政教育,将过去单一的思政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延伸到企业实践思政教学课程体系,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覆盖。第二,构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同向共行机制。要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进入学生的脑海与心田,就需通过距学生近些、近些、再近些,和学生亲些、亲些、再亲些,与学生熟些、熟些、再熟些,对学生好些、好些、再好些等方式,掌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并确实具备比学生高些、高些、再高些,较学生强些、强些、再强些[12]的能力,才能点亮学生的理想之灯,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教学内容上,在思政课程中注入专业元素,将古代优秀工匠文化、当代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红船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关职业道德案例引入专业课程,增强专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开展专业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使思政课程热起来、活起来;通过在专业课程的见习、实习、实训、实践环节中的课程思政实践,不断增强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融为一体。第三,构建工匠精神提升贯通培养新方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教育和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服务社会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从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人文素养的养成与内化。

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由于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在本质上契合、目标上一致、模式上融合[13]、价值上契合、培养上契合、过程上契合、思维上契合等关联性[14],决定了工匠精神在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时,不仅要加强创新创业理想教育、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重视敬业精神的培养、加强心理品质的塑造、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而且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突出工匠精神引领性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评定与学生能力素质评价制度等,以引导师生积极支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二是要把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就必须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标准、培养师资、择优企业、评价主体及机制等进行优化,重新制定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工匠精神。三是搭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平台既包括已有的校内实训体系,也包括合作企业可以用作创新创业教育的硬件设施,更需要以各类技能竞赛、工匠比武、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以赛带学,以项目促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第3篇: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范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B-0036-02

工匠精神在古代是指手艺人在拥有一项精湛技艺的同时,能够对所从事的工作以及钻研的物件有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追求。我国自李克强总理在 2016 年 3 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时,工匠精神培养开始上升到国家层面。与此同时,诸如《致匠心》《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讲述工匠精神的微电影与纪录片的广泛流传甚至引起社会的热议,则反映了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敬仰,也体现出我国目前各行各业中工匠精神的普遍缺失。职业学校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摇篮,由于其特殊的办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更应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补上素质教育的这块“短板”,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尽早生根发芽。

一、职业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职业学校办学理念的特殊性。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行业办学规模的扩大,各类职业学校的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竞争日益激烈。但在数量剧增的前提下,多数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仍不能够得到保障。我国的职业教育类学校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院校,其办学导向更加强调解决在读学生的就业问题,要求毕业生能够无缝对接工作岗位。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将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导向结合起来成为职业学校负责人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市场发展对中职毕业生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产业格局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变革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现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不仅要求其拥有扎实、广泛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其拥有超前的技术创新意识以及对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在对中职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技术实操能力的提高,更要注重对学生正确从业态度的培养。这种企业对毕业生的创新意识与敬业精神的要求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

(三)职业教育课程安排灵活性的要求。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课程安排的灵活性,其课程设置直接对接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岗位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职业所需要的岗位能力进行解构,从而设置不仅局限于理论教学的、融合实训教学在内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安排中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讲类似于过去工匠带徒弟的方式,但又有所创新。这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安排更加要求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就融入对工匠精神的培养。

(四)中职言传身教的教育模式的要求。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进步,我国的中职教学已经进入成熟期。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职业学校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技术讲授型教学,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标准也转变为学生能够亲自独立实践所学技能。因此在技术讲授的基础上,大多数职业学校引进了个别辅导模式,即中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组织小组讨论学习,直至全部学生真正掌握所教授的技能。现代的职业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弊端,变被动为主动,但也更加类似于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传承模式,中职教师需要承担更大的教学责任,成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接触工匠精神的首要传授者。

二、职业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中的措施

(一)转变职业学校办学理念,融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职业学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导向不应单纯地局限于解决在读学生的就业问题和糊口营生,而应致力于培养兼具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使工匠精神在现代教育中得到新发展,使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者,在对中职生的在校培养过程中就使其树立正确的从业态度。作为广西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国办万人中专学校――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学校始终坚持以建设“国际水准、全国一流、广西第一”的职业学校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

(二)开展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对中职生职业素质方面的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负责人要紧抓职业品德教育,将其作为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我国从古至今的杰出工匠都热爱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将其作为一生的追求,这就是一种执着敬业的职业道德的体现。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理解与应用,更要让学生拥有一颗热爱自己终身事业的心,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超一流产品,为客户提供无可挑剔的服务体验。

(三)完善课程安排,融入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毕业生这类对实际操作能力有专业要求的技术人才是我国流传至今的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因此在中职生在校期间,职业学校的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融入理论教学与技能传授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教师不仅要在基础知识教育中融入对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普及,还要在实训过程中强调遵守行业操作规范的重要性,通过小到工具摆放、服装穿戴,大到操作前准备、操作后清理的实际操作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以一丝不苟为内涵的工匠精神对于本职工作的必要性。

第4篇: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工匠精神的概述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有我国的一流木工匠师聂圣哲提出的,正是由于这种精神,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随之改变。而把“工匠精神”的学习理解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制约,我国教育的重点一直为知识教育,在对于建筑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也一直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但是,实践对理论知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更是理论发展的源动力。最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应该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就目前而言,每年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毕业的技能型人才只占毕业人数的百分之一。

三、将“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结合问题分析

(一)“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于二零一四年印发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到的教育理念中,更深层次的职教体系,更科学的职教结构的现代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现阶段高职的人才培养只限于专科,如果高职学生想要进一步深造只能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从而失去本科职业教育的机会。而且,很多院校为响应国家课改而舍本逐末,在培养人才上注重理论知识的提升而在设置专业、管理教学与实际培养中并不能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使技能型人才难以具备“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科学的规划教育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缺乏专门的规划教育机构;学生在自我的职业规划中,缺乏前瞻与远见,对自身的定位模糊;学生自身的服务能力差,意识薄弱,难以形成强大的职业梦想。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现阶段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阻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在高等职业院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因为“工匠精神”的不可自成性,需要老师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与职业规划。

四、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方法

(一)以能力为基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由于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对与“工匠精神”的掌握缺乏,所以对与学生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树立科学的指导观念,让学生以劳动为光荣。只有确立正确的劳动态度,才能将工作的动力最大化发挥。在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置于首位,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才可以正确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加强校内实训

实训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目标对学生进行的职业能力技术的应用训练。在建筑这个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所必须的。要将“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训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要结合学生自身能力与建筑专业的不同课程特点对人才进行针对性培训。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中,要做足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工匠精神”与教学课程相互渗透,有意识的在实际讲课中带头的践行“工匠精神”,从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中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进行“工匠精神”的定期宣讲

弘P“工匠精神”,社会的重视程度和认可度很重要,由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民众普遍认为从事劳动型工作是“没出息”的表现,实则不然,再尖端的科技、再高大上的成果都需要去实现,必须要有人做出来,论贡献,一个工匠或许并不比一个科技人才差多少。所以,要进行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进行关于“工匠精神”的宣传,使“劳动光荣”这一口号得到学生的重新认识,正确的树立爱岗敬业的劳动理念。

五、结语

“工匠精神”一词由来已久,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一种将“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的梦想。只有发扬“工匠精神”,才能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他们的敬业精神,从而满足我国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5篇: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职业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王晓漪(1966-),女,浙江湖州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与职业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交通‘最美行业’创建工作的对策研究”(编号:2014T11),主持人:王晓漪。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14-04

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是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与支撑点,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这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一、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来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工匠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阶段,需要解决低端供给与高端需求、贸易经济与实体经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关键就是提升供给质量、使供给更好地满足需求。那么,这些理论层面的要求如何转化成产业的实践要求呢?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当前的产业发展强调了三个基本要求――“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样的要求对企业来讲,就是深耕细作、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对就业者来讲,则是敬业、一丝不苟、专注于产品质量,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对整个产业发展来讲,就是产业结构从数量、质量上的整体优化升级。

当然,产业结构的整体变革要依靠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实现,也就是说需要有大量的新型劳动者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必然引起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匠精神”所指向的人才规格和要求正是适应这种产业结构变革的人才需求。可以这样说,“工匠精神”如同改革开放之初的“效率精神”一样,将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语境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核心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渗透到每个工作者的思想行动中,成为其基本的职业素质,并内化成自觉的行动。这种内化的使命,恰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的人才培养所要践行的。

(二)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严格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也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不够成熟。一些基础性的观点没有形成共识,如“什么是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哪些要素”等多有分歧,而且往往是教育者的观点与企业管理者的观点无法在学理上达成统一。这就使得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等因没有达成共识,而无法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理论的“空场”,必然导致实践的裹足。事实上,在高职院校里,职业素质教育相比于专业教育,因其不知道要“教什么”而被摈弃于边缘地带。课程内容散落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工团委部门的日常教育与活动、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当中。比如就业指导课负责学生面试应聘的技巧与技能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职业道德教育等等,造成了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无定式、教育无体系的尴尬局面。

“工匠精神”的培养恰好为困境中的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阿基米德支点”。“工匠精神”既然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的职业素质,那么自然是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抓手。这个核心与抓手就是把“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以解决职业素质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这条主线来完善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三)培B“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

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存在不足,职业素质成为高职生的就业短板。这首先表现在企业对毕业生不停地强调“综合素质”“做人做事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等;其次表现在大量的高职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其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迁移能力不足等等。根本原因在于目前高职生的能力素质仅限于“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这样的毕业生最多是粗浅的从业者,没有能力更好地去面对职业中的各种复杂的挑战,也无法承担起“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职业责任。

“工匠精神”所指向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远超于“实用与够用”的范畴。其不仅是指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而且是指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与技能。这种技术技能是对目前高职院校秉承的“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培养目标的质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以培养“够用实用”的技术技能转向培养“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从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质为主转向培养职业素质为主,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三个维度

“工匠精神”虽是源于传统手工业时代的优秀劳动素质,但没有因资本化、机械化、信息化等当代工业文明而消失。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认为,在经历了金融资本、虚拟经济的高潮之后,支持美国经济的动力是制造实物的创新经济。他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工匠精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人会大胆追求自我实现,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并坚持他们的理想。”[1]作为基本的劳动素质,“工匠精神”在经历了历史的传承与现代的赋新之后,成为现代职业人的一种重要的职业素质。

从本质上来讲,“工匠精神”既是职业诉求也是产品诉求。这种诉求既是职业技术技能的体现,也是职业理想和信仰价值的体现。“工匠精神”将职业的“做人”与“做事”、“技术素质”与“非技术素质”有机地统一起来,所以,要求企业发扬“工匠精神”,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故此,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工匠精神”需要把握三个基本维度。

(一)“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技能

虽然“工匠精神”是以“精神”两字来描述的,往往让人们望文生义成是一种“道德观”,但是“工匠精神”不只是“德”而且是“才”,不只是一种职业精神而且是一种职业习惯。职业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技术制度锻造而成的。高品质高标准的职业技术应该是工匠的基本前提。没有对职业技术的精确把握、职业技能的娴熟运用,何来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何来持续的创造力与创新力?

如果“工匠精神”只停留在道德层面,不免会陷入虚化的“工匠精神”的浪漫主义误区。其实,我们从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里也可以读到“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这里“工匠精神”不仅是指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而且是指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与技能。因此,倡导“工匠精神”须先倡导“工匠技术”,培育“工匠精神”实际上是要培育“工匠技术”。

故此,以“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需要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要以专业技术的高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追求,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系统的阐述引导,并通过具体的实践实训教学培育“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

(二)“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思维

一般来讲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特别是思维习惯对人们行为会起到固化的作用。要使人们具备“工匠式技术技能”,首先需要培养“工匠式思维”。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就认为“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真正的工匠是一种思维状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一些兴趣或技能集合。”[2]当然,这种思维既要承续传统社会的工匠思维,又要保持现代职业的思维。那么,“工匠精神”的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在哪里呢?――就人类社会劳动的实质而言,“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劳动的价值与尊严,这既是传统手工业社会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职业本质。因为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与人类社会。所以,作为职业思维的“工匠思维”首先要确立劳动思维,然后是自主劳动思维、品质劳动思维、创新劳动思维。

自主劳动思维是“工匠思维”的基本前提。马克思讲过“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自主劳动是劳动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产物,只有自主自由的劳动才能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与劳动潜能,而这种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潜能的展现,恰好代表着劳动者的一种荣誉与尊严。因此,“工匠精神”就是这样一种把工作视作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的方式、自愿要把事情做好的思维。“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4]

品质劳动思维是“工匠思维”的主要特征。“工匠精神广义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5]“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6]人们认同“工匠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认同工匠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专注严谨、追求品质与完善等。这些元素源自于技术能力、工作规范与劳动时间的综合,是“工匠精神”的传统继承。当然,在当代工业发展的背景下,品质劳动不能只停留于此,需要赋予信息化、智能化、创新性、制度性等等技术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品质劳动思维实质就是技术思维、规则思维。

创新劳动思维是“工匠思维”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工匠精神不是指技术技能的模仿能力,而是指技术技能的创新能力。因为模仿止步于停滞,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所以创造性思维、创新劳动思维正是工匠思维的核心。没有创新思维,工匠将失去活力与生命力,工匠无法成其为工匠。工匠不仅仅是通过自主劳动、品质劳动而获得工作快乐与成就感,而且是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来解决问题或者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才是工匠精神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工匠精神”是一N职业道德

尽管职业道德是指履行职业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总和,但是由于道德的自律性与义务性,往往使得人们把职业道德视作情感的产物。其实,道德规范正是由于自律性与义务性才显示其行为的崇高性。“工匠精神”既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也是一种执着敬业的职业精神、尽善尽美的价值追求。作为职业道德的“工匠精神”主要包含着爱岗敬业、履行职责、无私奉献、踏实工作等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既是传统的积淀、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更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对于职业人来讲,只有履行了这些道德规范,才能锻造出真正的工匠精神来。所以,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职业技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所谓“做事先做人”是从广义的角度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承的、缺一不可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与职业思维三者从不同层面系统地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职业素质体系。没有道德、思维的技术是机械的被动的“异化”的技术,而没有技术依托的道德、思维则是抽象而无根的空中楼阁。这三个维度,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讲就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从人才培养规格来讲,是技术、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统一。

三、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职院校一直处于高速扩张发展中,注重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多而全、知识技能实用够用,导致高职院校陷入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实用”而轻“耐用”,重“传技”而轻“育人”的误区。这种人才培养理念既不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与要求。即“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7]“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正是“工匠精神”的本质要求。“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就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工匠”。这种“工匠”是对目前高职院校秉承的“实用够用技术技能”人才观的纠正。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正在转变这种理念,逐步从数量扩张式转向质量内涵式的发展,转向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要构建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工匠精神”为目标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构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当然,这个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打破现有的传统模式将素质与专业、能力与技术割裂开来的做法。实际上,对人才培养来讲,素质、能力、专业、技术等要素是有机地统一在每一个毕业生身上的,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上述各要素的培育不能单列分离或有所偏重。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技术、思维、道德的有C统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讲就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从人才培养规格来讲,是技术、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统一。因此,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以这三个维度为基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确立其职业技术、职业思维、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发出相应的课程体系,并制定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

(三)高职院校要建设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除了社会的宣传引导外还需要制度的保障、文化的熏陶。对高职院校来讲,校园文化建设本身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与主题的制度保障与文化熏陶。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相互配套,共同构成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因此,以“工匠精神”为目标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需要建设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呼应。首先,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这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培养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的根本要求。其次,要以“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信仰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来引导宣传。通过对“大国工匠”的事迹及其道德观、价值观、工作观等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展现,在学校营造一个“走进工匠”、“了解工匠”、“尊重工匠”、“学习工匠”、“成为工匠”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2](美)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42,3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6

[4]付永守.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5]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第6篇: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职业素质

[DOI]10.13939/ki.zgsc.2016.32.212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以就业为导向,为一线生产、管理和服务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职业素质包括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而职业精神涵盖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等方面。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大都重视对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常常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当前我国进行经济转型升级,开展供给侧改革,尤其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

1 工匠精神的内核

工匠精神不是指具体的技能或方法,而是指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其核心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信仰和良好的敬业精神。互动百科认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会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追求极致和完美,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专注、敬业、专业、坚持等都是工匠精神的特质。因此,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的统一。而这是当前我国所缺乏的东西。

2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是对人的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只有树立立德树人的标准,才能真正将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也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灵魂,而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工匠精神为本,就是将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途径,也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技能人才,并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想内容。

我们提工匠精神,就会自然地想到瑞士的手表、德国的机械,正是由于这些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坚守,才创造了众多名牌和名企。在德国,除了众所周知的宝马、奔驰、奥迪和西门子等品牌外,尚有众多“术业有专攻”的中小企业,他们立足本职,在细分市场的产品上通过不断积累和创新,从而成为市场上的领头羊。

尽管我国古代有鲁班等类似的工匠,并创造出一些历史奇迹。但在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重视产品生产的数量和成本,而对质量重视不足,工匠精神的衰落就在所难免。工匠精神的衰落,也影响到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甚至对学生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明确在当前产能过剩的经济形势下,不能再依靠过去产能不足时的生产方式,单纯依靠速度和规模取胜,应该像德国、日本等企业一样,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环境,主动担负起育人的责任。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提出了“有才有德提拔重用,有才无德慎重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的原则,这也充分说明了德在企业招聘和使用员工中的重要性。因此,在企业和员工都只有短期目标的前提下,企业短命的现象就成为了必然。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大型企业平均寿命只有7到8年,而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而日本企业寿命超过200年以上的企业有3000多家,德国有800多家,而我国有150年历史的企业仅有6家。职业院校要正确把握传技和育人的关系,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教育培育,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技术和个人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成为德艺双馨的人才。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

3 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科技部部长万钢认为,工匠精神的培育要从职业教育抓起。

国际上德国和日本能在高端制造业中长期领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职业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工匠精神。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可以说,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既顺应了国际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适应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学生未来职业长远发展的要求。

首先,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目前,“中国制造”成为国外粗制滥造的标签,其根本原因就是制造企业缺乏工匠精神,进而导致不少消费者到日本抢购马桶盖、水壶,到香港等地争抢奶粉。事实上,120多年前的德国产品进入英国,同样被贴上了德国制造的标签,作为假冒伪劣产品区别于英国产品。日本数十年前的制造业同样是假冒伪劣成风,导致消费者维权组织在报纸上进行曝光相关企业。尔后,德国和日本企业开始重视产品质量,重视工匠精神,打造企业品牌,从而确立了在国际制造业的地位。我国制造业占GDP的三分之一,占据出口总额的90%,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必须弘扬工匠精神,这也是世界工业4.0的必然要求。

其次,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德国和日本企业重视工匠精神,对产品精益求精,重视品牌质量,因而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工匠精神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潮头的利器,也是企业获得基业长青的法宝。需要说明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企业的价值观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国企业过度追求99.99%的质量会导致成本上升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那么工匠精神就会被放弃。因此,要把工匠精神与企业经营战略协调运作,才能使企业质量、品牌和效益得到较好的协调发展。

最后,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目前一些职业院校领导把学校看作技术工人的流水生产线,重视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忽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目前职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但工匠精神的缺乏至关重要。因此,重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新导向,以工匠精神培育学生,也成为学生成才的市场需要。

4 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和途径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燃起一把火。高职院校领导应在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多方面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学生点燃敬业精神的火种。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培育:

(1)从职业教育培育目标看,将工匠精神纳入职业道德教育之中。职业院校要着眼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完善职业精神的职业道德教育,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对于职业道德的内涵,充分理解工匠精神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改革职业教育的内容,为加强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指导,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技能。国务院从2015年起设立了“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的实施,更需要大批工匠人才。职业院校应抛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培养体制,建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体系,以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岗位需求为目标,培养既具有较强职业技能又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学生,提升培养质量,让教育回归到教育本身。事实上,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全新教学理念的挑战。

(2)将工匠精神纳入专业教育教学中。专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阵地,职业院校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具体的专业教育中,使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工匠精神在专业教育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行业和专业特点,分析本专业所需要的职业精神,并纳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中,从而使学生在专业教育中逐渐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

(3)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心传身授”教学涵养工匠精神。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讲授职业精神的重要性,难以让学生形成亲身体会。而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具体实践能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并逐渐作为自身的职业追求。在实践教学中“心传”是内在精神的熏陶,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需要不断学习领悟和体会。而“身授”则是师生共同参与实践,躬身力行有利于营造工匠精神的体悟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西方的学徒制度就是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逐渐形成严谨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通过打造校园文化熏陶工匠精神。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展览等活动营造校园文化,从而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拓展其知识面,有助于职业精神的养成。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传播工匠精神,学生通过参观和实习等走出去和请企业专家进校园上课的方式,发挥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榜样力量,通过优秀毕业生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爱岗敬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工匠精神的职业素质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工匠精神得以更好的弘扬和传播。

5 结 论

美国作家亚力克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有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优秀职业技能的工匠。要重塑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要走出忽视职业素质教育的误区,从职业教育目标、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入手,营造校园文化,通过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动,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为本,积极传播和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的土地上开花结果,才能真正使我国的制造业在工业4.0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寒.做产品需要工匠精神[J].创业家,2015(5):108-111.

[2]杨佩昌.德国的竞争力来自何处[J].领导文萃,2013(8):95-97.

[3]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第7篇: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范文

一、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1.工匠精神是现代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

工匠精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的重要精神,也是指引我国工业发展方向的精神指标。在中华民族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后,工匠精神开始成为现代各行各业的发展理念,并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的主体方向是以职业岗位为主,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场道路中具有足够的实力满足社会需求,真正发挥职业教育应有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存在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工匠精神所推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恰好与职业教育的需求相符,而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必将使人才培养方式发生转变,使其更符合当下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理念。据对各个国家的企业统计调查发现,发展历程在100~200年的企业大多分布于荷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这些企业在当地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变革仍然延续着。这些企业之所以成为长青企业,在市场变革中未被淘汰的主要因素是它们虽历经了百年发展,但其最初的工匠精神仍然延续着,仍然在不断地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并引领企业朝着更长远的目标走去。在企业运营中,如果每位管理者和员工都具备工匠精神,对企业的运营和产品有更高的要求,那么就会使企业的持续发展具备更强的实力来应对外界市场的变化。在我国的行业企业发展中,市场以往的低成本时代退去之后,企业在此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诱惑,而只有坚持自己的原则,保留自己的发展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工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仍然得到有效传承的重要原因。

2.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主体目标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掌握技能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大部分企业都希望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立即上岗工作,能够适应企业的运营模式,并在各项技能操作方面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快速熟悉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实现良好的衔接,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在企业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各个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尊重自己的职业,对自身职业的未来发展与付出有着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将来不管在何种岗位任职,都能将工匠精神置于职业中心,将其作为努力的目标。而这也是让职业院校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指标,是吸引更多技能型人才投入至职业院校的重要保障,也使职业院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教学带来的启发

1.对院校文化精神的启发

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而技能的形成过程不仅是对专业的实践操作,还需具备一定的精神内涵。工匠精神是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文化,职业院校需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当中,在校园中突出工匠精神的信仰理念、职业态度和对职业精神的坚持,使学生在校园氛围中感受到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从而对职业教学有更深的认识。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校园媒体、校园广告或校园杂志、报刊等途径报道鲁班、方文墨、小野二郎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介绍每位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对他们的工匠精神以及对自身事业坚持不懈的精神大力宣传,使之融入职业院校的每个角落,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大力弘扬,使校园文化在人物事迹的渲染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工匠精神。

2.对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启发

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所肩负的是每位学生未来的前途,同时也关系着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提升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在职业教育的创业教育中,创业的教学多数是建立在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具备承担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所开展的教学,是围绕创业能力、创业思维、创业意识等方向进行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能力,但其创业精神仍然十分缺乏,对未来的创业道路未形成基本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过于注重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了精神领域的发展。对此,职业教育要结合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融入创业教育中,围绕工匠精神开展职业能力教学、培养职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活动中,从而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3.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启发

职业教育所涵盖的专业课程十分广泛,涉及多个行业,是一个具有综合体系的教学系统。在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领域中,完善的教学方案都是促使职业教学顺利进行的依据。教师在执行教学方案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发挥工匠精神,做到先育人再教人,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并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学和职业考核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爱岗精神和奉献精神,并提高自身的职业服务意识,与其他学生互帮互助,形成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工匠精神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强化细节培养,摆脱传统教学过于笼统的问题,将教学内容进行更精细的划分,并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专注、一丝不苟的专业习惯。工匠精神是当前每个行业都需要的精神,其对岗位工作的细节和求精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个专业的教育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中,以工匠精神为基础开展各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工匠意识,在工匠意识的驱动下改变职业行椋更认真地对待自身职业,使人才的培养更适合当下企业的发展需求。

4.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启发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具备的共同特征是实践性,因此,在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实训课程加以关注和重视。不可低估职业教育中任何一个教学领域,要将教学重点覆盖于职业课程的任何一个分科,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结合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对自身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例如,定期举办实践展示、实践竞赛等,合理划分实践教学领域,强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要求,使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核心与理念,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小结

第8篇: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一、“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契合度分析

中国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自农耕时期就出现了师徒相传的木匠、石匠、铁匠等行业,也涌现出了鲁班、李春、李冰父子等享誉盛名的工匠大师。如今,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中国制造业面临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质造”的升级转型,蕴含着崭新时代价值的“工匠精神”应运而生。“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官方文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随即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工匠精神是“工匠”与“精神”的融合,工匠要具备“技”“精神”则追求“德”“工匠精神”实为一种“技德合一”的态度和境界。学界没有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做具体规定,兹以为,“工匠精神”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爱岗敬业。这是对劳动者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相印证。二是精益求精。对待产品要极度负责,用千锤百炼的工艺追求99%,直至100%的卓越品质。三是推陈出新。“互联网+”时代提出的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匠心”文化的传承,更应该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新思维、突破新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四是团队合作。我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集体”的力量,团队协作共进,共克难关,实现个人事业与团队成绩的“双赢”。综上,工匠精神,其实质即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在职业领域的集中体现。职业素养是对职业人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包括爱岗敬业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合作共进的态度等。从这个层面上讲,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在对职业人整体内涵的评价上,具有异曲同工之效。高职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外,更要凸显职业操守的养成。

二、“工匠精神”视角下职业素养的构成要件

百度百科认为职业素养包含四个层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著名“素质冰山模型”,一个人的素质包括“冰山以上”的表面部分和“冰山以下”的隐藏部分。根据“素质冰山模型”,可以将职业素养的构成要件划分为两大类:作为“软件”存在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可称之为“隐性素养”;作为“硬件”存在的“显性素养”——职业技能。后者可以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等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前者则属于德育范畴,必须通过全过程、全方位、持之以恒且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促成。“工匠精神”背景下的职业素养,不仅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掌握较高水准的操作技能,更要求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具备以敬业、责任、合作为核心的精神态度。

(一)显性职业素养

显性职业素养,即职业技能,占据“冰山”的1/8部分。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侧重于实践应用,重点在于锻造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使命,也是高职学生求学的应有之义。学生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训练,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以期具备“工匠”所具备的基本要素“技”。

(二)隐性职业素养

隐藏在水面以下看不见的7/8“冰山”,其实质为职业精神,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作风等,支撑并决定着显性职业素养的优劣。隐性职业素养要求学生首先在意识层面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并且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文化熏陶两方面完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教育工程。

三、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原因

高职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亦居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是,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期望依然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不同,高职教育侧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虽然高职院校被寄予培养“大国工匠”的厚望,但通常又被视作高等教育体系的末端,社会中存在大量对高职教育认识理解上的误区。在针对本校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卷中,有85%的学生认为阻碍工匠精神发扬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原因是社会中的“职业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以及“社会对工匠精神和各类职业意义认识不够”。尽管国家不断在政策制度方面给予高职教育强力的支持和倾斜,但是从社会整体观念层面来看,高职教育依然不被大众认同并看好,因此,高职院校在生源,尤其是优质生源获取上受到了很大制约。

(二)家庭观念的影响

受到社会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家长皆希望子女十二年寒窗苦读之后能进入理想的大学,而这里的“大学”意指本科院校,因为“名企”与“名校”最是相得益彰。对本校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有7%的家长“不喜欢”学生就读的院校及所选专业,另有33%的家长对学生就读学校及专业持“无所谓”的态度。这40%的比例说明了部分家长将子女送入高职院校就读是一种无奈之举。在父母态度的影响下,这部分学生学习欲望不强烈,学习态度不端正,在校期间得过且过“混”日子,对于就业前景、职业规划等兴趣索然,对于职业中所需综合素养的培养更是漠不关心。

(三)高职院校因素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大批较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填补了各行业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缺口,对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今,4.0的工业时代不仅需要技能出众的“工人”,更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工匠”。但是,从高职院校现有的运行模式来看,在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依然是侧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锻造,包括职业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被忽视。部分老师在课堂上仅扮演着“授业”角色,缺乏“育人”意识,没有将职业素养的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这种重技能轻素质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对专业和职业的忠诚,与国家产业结构转型所需的兼具“技能+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差距甚大。

(四)学生自我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在知识层次和学习能力方面略有欠缺。部分学生来高职院校就读,是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选择,学生存有自卑、消极心理,缺乏学习热情,学习自信心不足。在针对本校不同专业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所做的调查中发现,有53%的学生从未参加过校内外的技能大赛,这部分学生根本不在乎专业学习,三年之后混得一张文凭了事。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2+1,或者2.5+0.5的模式,即在校学习四到五个学期,最后半年至一年时间,学生会到签约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根据调查发现,顶岗实习结束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选择重新找工作,有些专业的离职率甚至高达百分之五十。63%的学生就业时的第一指向是待遇好、工作轻松的管理岗位,只有14%的学生会选择专业对口的一线岗位。说明高职学生缺乏对专业和职业的正确认识,缺少认真的职业态度和执着的职业精神。

四、工匠精神引领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

2019年初,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进入了“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黄金历史时期。借着这一硬核文件的东风,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转变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技能人才“量”的需求,更要注重技能型人才“质”的提升,坚持德技兼修。

(一)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办学理念

近二十年来,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曾经走过一段规模高速扩大的发展道路,在人才培养上追求“短、平、快”,重技能轻素质,职业精神的培养被长期忽视。因此,要从顶层设计上调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办学理念中,秉持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两手共抓的原则,主动适应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由数量转向质量的变化。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前瞻性,学生在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至少要在三年后才能应用于企业实践中,高职院校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给学生早于市场3-5年的知识,这样,学生毕业之时所掌握的技能才能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实现职业价值。

(二)实施课程思政,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

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所有环节,从入校开始至进入职场,让“工匠精神”浸润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强化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将与专业相关的大国工匠事迹、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入课堂,“授业、解惑”与“传道”并重。94%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最有效的培养途径是通过实践教学和生产实践,高职院校要制订与企业、行业标准相一致的实践操作规范和流程,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操作习惯,在实践课的教学中形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协作共进的道德品质。再结合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等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实现教学过程与职业素养培养的融会贯通。

(三)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还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双赢”的运作模式,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命脉所在。要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委培生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使其成为校企“双元育人”的新途径。本校部分专业自2018年7月开始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项目,第一、二、五学期以学校培养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政治理论、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四、六学期以企业培养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企业文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年时间的学徒制学习,使学生实现从知识到技能,再到素养的深度融合。此外,可尝试在本校导师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双导师”制度,聘用企业技术人员担任班级导师。让这部分“工匠导师”言传身教,用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对职业的敬畏,自觉提升职业素养。

(四)构建蕴含“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

第9篇: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范文

>>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 深度教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中职通信专业实训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实践 《液压传动》教学实践中“工匠精神”的培养 浅谈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浅谈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培养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思考 浅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优化数控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论教学中的工匠精神 在《工程制图》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工匠精神的教科书 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论工匠精神在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中的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方法研究 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与探索 论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 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研究 浅析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素质冰山”视角下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余同元.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以江南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D].复旦大学,2005.

[3] 吴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3(5):110-11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