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精选(九篇)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

第1篇: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案例播报】

在高考之前我根本就没考虑什么专业问题,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我老爸老妈也没什么文化,他们认为考什么分上什么学,哪用得着去瞎琢磨呀。没想到分数一出来,全家都着了慌,那么多专业让我眼花缭乱,有的专业名称我连听也没听说过。我爸说,你还是到学校问问老师吧,让他们给你参谋参谋。

第二天,我拿着志愿表去了学校。唉,不问老师还好,一问更拿不定主意了。英语老师说,学外语吧,将来考研或出国都方便;政治老师说,甭管上什么学校,千万别报哲学专业,要不然,你将来只能回来跟我做同事……眼看着快到交表的时候,我还一点眉目都没有,后来我问了几个分数跟我相近的同学(分数都是超过二本线十多分),他们都说,反正也上不了什么好学校,就挑一个热门的专业吧。我见许多同学都选跟政法有关的专业,于是,我就报了现在这个地方学院的法学专业,梦想着将来能当个“大檐帽”法官什么的。入学后我才知道,这个专业是学校前几年新上的,根本就没什么实力,专业老师都是从社科部转过来的,据说原来是教“马列”的。连我们的辅导员私下里也发牢骚:“就咱们这小学校,学什么法律呀!第一届学生毕业已经两年了,没听说有一个人找到对口工作。你们还是好好学英语,将来跨专业考研吧。”听得我心里直冒冷汗。

【案例点评】

行业无优劣,专业无冷门。表面上再热的专业四年后也可能因为供大于求而备受冷落,而看似冷门的专业却往往因为无人问津而供不应求,特别是在某一领域有兴趣的同学,一旦真正钻研进去了,再冷的专业也可以通向成功的殿堂!

热门专业年年有变,但是法学专业在一些高校里一直“高烧不退”。许多考生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学习法学专业,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名神气的检察官、法官,实在不行就自己开个律师事务所,根本就没想到,要想跨进这一行,本科毕业时,你必须和许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一起去参加“天下第一难考”――司法考试。

为了造就精通法理、有着高尚情操的司法精英,保持法律职业的精英性和社会公信力,司法考试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是最难的考试,其录取比例少得惊人,比如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平均每年通过率只有3%,而我国香港的司法考试通过率更只有2%左右。我国大陆的情况稍好,通过率是6%。在这些有幸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的考生中,很多人并不是科班出身。2013年全国司法考试中,某直辖市著名大学法学院的28名法学硕士参考,只通过了7人。

【求学提醒】

行业院校VS综合大学:全国15个专业被亮“红牌”

2014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整理并公布了2012―2013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共有15个专业“榜上有名”,同时公布的还有全国各省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在这15个专业中,有不少是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热门专业,比如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生物科学、贸易经济、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等。这些专业几乎都是前些年大量的行业性院校为了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而增设的。但是这些专业由于是“急就章”,师资力量难以保证,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如前不久一所重点师范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的一位同学到一家外资企业去应聘,考官举着该同学的简历一脸吃惊:“你们学校还有这个专业?”

揭秘:行业院校增设非行业类专业的类型

生源捞取型:增设专业就是为了多招学生,结网捕鱼,所以这张网织得越大越好,网眼越密越好,尽可能多上专业。学校普遍喜欢上投资少、见效快、靠几本书找几个老师就可以应付的“软专业”,而对像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化工能源等需要上设备、上仪器、投入比较大的“硬专业”一般不“感冒”。

分散就业压力型:学生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专业,会人为造成就业压力过大,所以部分学校将专业设置化整为零,目的是自我减压,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

高考导向型:考生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就上什么专业,而不考虑市场就业形势。

热门专业VS冷门专业:“冷”“热”不绝对

所谓热门专业是和冷门专业相对而言的。正常的“热门”是有关专业人才短缺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的反映。由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如果社会上某行业相关人才紧缺,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就高薪聘请人才,造成某一专业领域内人才一时走俏的态势。这种态势又刺激考生争相选报此专业,从而形成“热门”。一段时间以后,该专业人才短缺的状况得到缓解,社会需求下降,人才市场就以此类专业人才就业难、待遇低等现象反映出来,造成一定程度的过剩,成为“冷门”,诱导人们不再选报此类专业而转向其他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形成新的“热门”。

然而,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它们是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在人才市场上的作用周期,盲目挤报“热门”,有可能仅仅抓住了热的尾巴,等大学毕业后,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上的过剩品。

城市发展VS高校名气:就业首选求学地

求学看城市,城市发展与高校数量的多少、名气的大小相辅相成。城市的地域、区位优势、支柱产业等与大学的气质、学科的组成息息相关。尤其是当你大学毕业时,如果想留在当地就业,就一定要提前考虑当地的经济传统和支柱产业情况。

第2篇: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近年来,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1998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全国高校法学教育繁荣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开办法学专业的高校达到640多所;北京地区亦有40余所高校开设法学及相关专业。根据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可以分为综合性院校、政法类院校、理工类为主的院校、财经类院校、外语类院校等。

从就业状况来看,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着突出困难,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以中央部属高校为样本进行的分析中,在11个一级学科中,法学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较低。其中,近三年来全国政法院校(系)毕业生规模在4万左右(2008年~2010年,全国政法院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25万、3.95万和4.83万),平均就业率保持在80%左右。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权威数据,以及北京地区4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具有典型性且法学专业毕业生规模较大的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手资料,选取时间段为2008年~2010年。

北京地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1.北京地区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数据

目前北京地区开设法学专业的有40余所院校,且呈现出递增趋势。2008年北京地区共有42所院校开设法学专业,2009年有44所,2010年有45所。在这些高校中,2008年法学专业毕业生总数为7,696人,2009年为6,874人,2010年为7,104人(均含研究生)。

毕业生总人数中,本科毕业生人数呈递减趋势,2008年为5,389人,2009年为4,674人,2010年为4,623人;研究生毕业生人数稳中有升,2008年为2,306人,2009年为2,200人,2010年为2,481人。法学专业培养方式逐渐倾向于缩减本科生教育规模,增加研究生教育规模,法学教育总体规模保持平稳趋势。

2.就业状况

2008年~2010年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渐上升,2008年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0.93%,2009年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2.68%,2010年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3.23%,与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趋于稳定、稳中有升的形势基本吻合。

从毕业去向来看,连续3年法学专业毕业生派遣人数基本保持稳定,但是有小幅下降,升学比例稳中有升。2008年的派遣人数为3,857人,占74.7%,考研与攻读双学位总共为1,042人,占20.2%;2009年的派遣人数为3,367人,占68.8%,考研与攻读双学位总共为1,266人,占25.9%;2010年的派遣人数为3,548人,占66.5%,考研与攻读双学位总共1,260人,占25%。出国的法学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3年分别为265人、264人和258人。

从就业形式上分析,连续3年法学专业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人数有所减少。2008年为3,859人,2009年为3,415人,2010年为3,594人。自主创业人数有所增加,2008年为1人,2009年为2人,2010年为7人。志愿服务西部及北京基层的毕业生人数出现波动,2008年分别为9人和1人,2009年为26人和7人,2010年为9人和2人。升学人数逐步递增,2008年攻读博士后、博士、硕士、双学位的分别为12人、59人、859人和127人,2009年分别为14人、66人、986人和206人,2010年分别为22人、83人、1027人和136人。出国人数稳中有升,2008年为343人,2009年为362人,2010年为387人。

从就业地域来看,法学专业毕业生连续3年就业地域基本保持稳定。2008年~2010年法学专业毕业生在京就业的人数分别为3,309人、3,249人和3,273人,京外就业人数分别为2,364人、1,992人和2,078人。东部地区仍然是就业热点,3年中法学专业毕业生去东部就业的人数分别为4,586人、4,136人和4,098人,去西部的就业人数分别为496人、421人和556人,2010年去西部就业的人数有所增加。

3.四所样本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通过分析与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以采点的四所高校为样本,近三年,北京地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一是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近三年,北京地区法学专业毕业生一直持续在七千人左右,2010年法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又出现了上浮。虽然近些年部分高校积极优化招生规模,缩减法学专业本科生人数,扩大法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但是前者的缩减小于后者的扩大,法学专业总体的毕业生规模依然在扩大。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比较严峻的大背景下,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其突出。

二是从毕业去向来看,除个别院校外,本科生派遣比例下降,升学比例上升。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除了Z大学之外,本科生的派遣比例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本科生升学比例上升。这一方面说明在法学专业领域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学历,凸显学历的重要性;从另一侧面也说明了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本科生选择了继续升学。

作为特例的Z大学,由于法学专业是其优势学科,学校内法学专业学习氛围较好,司法考试通过率较高,也由于其作为各级法院、检察院的重点生源院校,加上近三年各级法院、检察院的扩招,使得Z大学的本科生派遣数量并未呈明显下降趋势。

三是除个别院校外,本科生签订就业协议人数减少。数据显示,大部分学校近三年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签约人数中,签协议的比例有所下降,尤其以本科生中的比例较明显。这主要是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基本为公务员,而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各级公务员招考应届毕业生的比例逐年减少,这严重影响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这一点可以从W大学的就业质量佐证。W大学的经济金融氛围较浓厚,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选择企事业的较多,受国家政策影响不大,因此,虽然从北京市整体状况来看,法学专业毕业生签协议的比例下滑,但是W大学的签约人数一直保持平稳上升。

四是从就业性质来看,法学专业就业传统领域出现危机。通过对就业性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学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传统就业领域出现危机。以Z大学与W大学为例,Z大学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以往的就业性质以党政机关为多,但是比例也出现了逐年下滑的趋势,而W大学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以往的就业性质多以企业为主,近些年去党政机关就业的比例上升,这就意味着去企业的比例开始下降。这就表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原有的就业领域出现了变化,法学专业毕业生已经开始转变原有的就业目标,开拓新的就业领域。

五是从就业地域看,在北京就业人数总体下降,毕业生到京外就业人数增加。从就业地域来看,法学专业毕业生中本科生在京就业的比例逐步上升,但是研究生的比例却在下降。一方面,由于进京指标的严格控制,使得部分受毕业生青睐的单位无法解决北京市户口,另一方面,“村官”和社区工作者等服务北京基层项目的开展及公务员政策的调整,一些本科生选择了服务北京基层或者去乡镇就业,使得在京就业的人数比例上升,而研究生的就业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许多研究生不愿意去基层工作,因此在京就业的比例有所下降。

结论

通过对2008年~2010年北京地区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以及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与分析,提出解决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应对策,希望籍此能对今后北京地区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是要客观、理性、正确看待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非孤立存在,是当前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背景下的一个具体体现。

二是北京地区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法学院(校)间“划分层次、区分类型、资源共享、市场开放”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是解决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第3篇: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关键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建议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高度重视。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2009年,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更是首次突破了600万, 2013年接近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放缓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对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情况更为糟糕。《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2012年就业率87.2%,排名倒数第一。这就意味着,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失业量较大,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河北省也是人才大省,2013年有35.5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形势不容乐观。旨在了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和师生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多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心态、就业途径、就业技能、就业取向、专业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课题组针对四所高等院校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下发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并就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就业单位去向、就业区域、就业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就业率

根据统计,到2012年低,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8.5%,基本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由此可以看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二)就业单位去向

根据统计,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15人,占8%。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35人,占19%;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16人,占8%;进入私营企业的41人,占22%;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的18人,占10%,个人创业的有18人,占10%,考研的有32人,占20%,从事其他职业的14人,占有7%。调查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型的特点,其中,考研和进入公司就职的较多,比例占50%。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就业比较困难,学生不得不扩大范围,放弃本专业方向,进入就业门槛较低、要求不高的公司。

(三)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据统计,工作单位在大城市的有53人,占28%;在中小城市工作的有102人,占54%;回家乡工作的有22人,占12%;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到其他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数据显示,从就业区域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居多,比例近五成多,其次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近三成。而回家乡和去偏远地区工作的人非常少,还不足两成。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愿意去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及省内的地级市,而不愿意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

(四)就业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和人际关系资源,来谋取就业机会。就业途径包括参加公务员考试、招聘会,考取研究生,学校推荐,通过网络自己投简历,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等等。

二、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趋向之解读

(一)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加强“修炼内功”成为必然趋势。专业、学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成为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大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人才市场上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在回答“哪些问题将成为您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时,大约60%的同学选择了综合实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等),20%的同学选择了知识储备,1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关系。这一择业态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符合未来国际趋势。可见,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人才的竞争就是个人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理想职业规划

据调查,在我国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公务员(包括检察官、法官)律师、高校教师等等。由此可见,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的职位受到人们的青睐,公务员和通过继续深造成为科研人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目标。

公务员成为我校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职业。在问卷调查中,有两道题就能够证明这一观点。1:大学毕业,您打算如何就业?65%的同学选择考取公务员,15%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12%的同学愿意通过亲缘关系进入国企或公司,7%的同学愿意应聘私营企业。2:如果您毕业时没有考上公务员,您会怎样?67%的同学选择继续考公务员,30%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而只有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三)就业薪酬期望值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约有40%的人会首先考虑工资待遇问题。关于薪酬的数额,不同学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回答“您心中理想的工资待遇”时,有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有45%的同学选择3000-4000元,37%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可以看出,现在的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四)就业区域的意愿选择

在被调查的四所院校,其学生主要来自于本省境内。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时,大概30%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地域问题。

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福利待遇好、发展潜力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尤其是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经济落后、环境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工作。

三、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不足

近几年,面临全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低,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下面仅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就业倾向单一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就是国家机关单位,成为法官、检察官,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加,招考岗位数量日趋减少,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有的岗位录取比例达到几千比一的程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受就业倾向单一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梦想成为法官、检察官,进入公务员队伍,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而最后,学生去企业或其他单位,都是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

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现今,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企业团体及高校都提供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平台。一方面,国家、社会鼓励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而另一方面有很多毕业生瞻前顾后,担心失败,认为自己缺乏经验、资金和社会资源。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机关单位工作,抱着“铁饭碗”,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问题症结之所在,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受过时观念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创新意识。

3、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就业观的影响,为了成为法官和检察官,为了通过公务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上,而忽视了自己司法实务知识的增长、司法实践能力的提高。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而忽视了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司法实务部门。尤其是到了大四阶段,学生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造成了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滑、时间过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到毕业。

(二)学校方面

1.缺乏指导学生就业的意识。部分院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和学校自身没有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更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学校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没有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过去的象牙塔内,没有考虑市场经济和实践对人才的需求,而只是闭门造车培养自己的学生,这就造成培养的学生与司法实务部门脱节的问题。

3.师资力量不强。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随着国家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很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法学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法学院(系),这就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

四、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几点建议

影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面而复杂的,既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因素,又有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微观因素。为了使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仅仅从大学生个人和学校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一)法学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1.理性面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理性、冷静的看待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在我国,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受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影响,更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大学生不要惊慌和胆怯,要用理性、积极的心态去坦然面对。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择业观。公务员虽是现在比较理想的一种职位,但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法律行业是一个门槛高、口径宽的领域,除了做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外,我们学生还有更多选择,可以从事公共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以及自己创业等等。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首要问题。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基础功打扎实,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有机会和能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避免一门心思去准备公务员的考试,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转变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就需要转变过去的老观念,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设置相关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践课程,传授市场急需的专业知识,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念,倡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制定客观、实际、理性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26-31.

[2]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8-91.

[3]李发军,张宏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55-60.

作者简介

张庆林(1980―),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法、婚姻家庭法研究。

栗军(1983-),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研究。

第4篇: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一、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

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律系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法学专业对人才高素质、高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高学历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

二、当前就业形势

“法学怎么了?”这或许是当下所有关心法学的人最想问的问题。从红极一时的“专业龙”变成了“专业虫”;从耀眼的“就业精英”变成了垫底的“就业劳工”;就业已冷到哈气成冰,每年却仍有那么多考生报考得热火朝天。近些年来,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已经成为社会广泛专注的问题。无论是“北大学生卖猪肉”还是“西政学生卖糖葫芦”,种种新闻媒体夸张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法学教育的忧思与考量。根据法学专业历年就业情况,形式之所以严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扩招。太多院校跟风设置法学专业,致法学专业太多太滥,才最终导致法学这块“优质蛋糕”变了味。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未对高校设置法学院系设定统一标准。设置法学专业的门槛过低甚至没有门槛,也使得我国高校出现许多“法学专业目睹之怪现状”,如一些理工院校为升综合大学而设法学;一些专科院校为提升品牌而设法学;一些院校虽设有法学,却没有专职教授,甚至没有科班出身的法学老师……据不完全统计,20**年,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92所;20**年约为560所,4年所增数量几乎与过去20多年积累的数量持平;截至20**年底,该数值更是达到了634所,法学一跃成为了目前我国开设数量最多的三大专业之一。至此,我国高校的“法学大跃进运动”也成功完成了三级跳。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0万左右的法学本科在校生和22万左右的法律专科在校生,比30年前增长了200多倍。一方面高校对法学专业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另一方面,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却是“步履蹒跚”,这就把大量“法学遗民”堵在了就业的高速路口。

②司考。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司法考试,作为法律职业的准入制度,阻碍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前进脚步。

③专业教育。法学专业就业面的狭窄及其过高的门槛,目前高校的法学教育也只是根据传统着眼于培养在法律职业部门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而没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着眼于更为宏观的市场需求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

④法学是一门社会学科,要求必须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就拿律师行业来说,律师所提供的商品是服务,所出卖的是自己的办案经验和法学知识的结合物,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法学知识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利益。这就需要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有一定的办案经验,这样才能很容易的找到法律工作,而其恰恰正是法学毕业生所缺少的。一定程度上正是法学专业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脱离社会实践的法律知识是没有生命的。

⑤期望值过高。法学学生毕业后更青睐机关单位,对薪资、社会地位的要求比较高。

三、直面困境,问计未来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尽早培养一些以后需要的素质,尤其是一些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至关重要,只有在学习期间锻炼这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所学能为以后所用,这样方可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去;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领域,像在地域选择上可以考虑艰苦地区,在具体职业的选择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法律职业,而去选择一些新兴职业。

由于法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专业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

法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四学习时,只要有各种可能的就业选择,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尝试(主要是参加各类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

学生可以选择考研、参加司法考试、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等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学习一技之长,比如速录技术,进入法院当书记员也是不错的就业渠道之一。最关键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时并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学生不愿去做而已。

无论是执业人数占整个人口的比例,还是律师界中高学历、外语人才所占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师事务所占律师事务所总数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师业与东部发达地区律师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直接导致律师收入的差距悬殊,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改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律师业发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律师正在向东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动规律的。

第5篇: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环境艺术设计(Environment Art Design)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覆盖面甚广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诞生的产物,是一门新兴学科。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下,它逐渐走向成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近些年,它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我国的各大高校广泛开设。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毕业生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但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众多需求的不断提高、变化,专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了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能够顺应时代的需求。更好地发展下去,我们应该采取多项措施和方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项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其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出发,从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对专业进行深入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一、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知识结构更新快,所以我们要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如下三方面的改革。

(一)采用“学分制”。

必须是完全的学分制。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大大加强教与学的灵活性,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这促使教师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也更有利于资源配置。譬如,单就毕业设计课程来说。现在很多高校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去分学生”。这种方法存在弊端:教师本身研究方向的不同,他们对本专业内所擅长的课程肯定不同。如果教师每人分十个学生,十个学生如果是十个不同的课题。那么教师辅导起来效果就不太好。如果改成“老师选课题。学生选老师”,那会使毕业设计变得自主、能动起来。每个教师可选择自己较擅长的两个课题。且每人再接受教学主任分下来的一个课题,也就是每人三个课题,这是“老师选课题”阶段。“学生选老师”阶段是学生根据自己所想选择的课题来选择相对应的教师,在所能选择的教师中再择优选择。这可能出现几种情况:某一课题选择的人很多。那么一个教师可能分到过多的学生;而某一课题选的人较少,某一教师可能没有学生带。那么我们可以再划分,学生多的教师可挑选出自己想带的十个学生,而剩下的学生再重新选择别的教师。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会有危机感,学生害怕被教师淘汰,那么从一开始就很努力地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以在毕业设计可以选到自己想去的教师那里;同样,教师害怕自己被学生抛弃,也会不断地学习进步。提高业务水平。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对所选课题有深入研究的教师的深层次指导,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色与专长,给学生以最好的指导。

(二)采用“大专业小方向、多方向、细方向”的培养方式。

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 P・Dober)曾说过:“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由此可见,环境艺术不仅包括美化环境的艺术作品,还包括地景艺术(Land Art)、景观艺术(Landscape)、规划艺术(Planning Art)、室内艺术(InteriorArt)等。现在很多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内容既包括室外环境艺术方向,又包括室内环境艺术方向,而这两个方向内的小课题更是多。室外的包括景观艺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公共环境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等,室内的包括公装、家装、商业空间设计等,现在还出现了“会展”专项。目前很受欢迎。大学四年要想把环境艺术设计中所涉及的这些小课题都学完,并且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完成学习目标,应该说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满手抓”式的教育模式只是完成了“三段式”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什么?”的问题,而“为什么?”“怎么办?”却完全不懂。每项都学但每项都没学好,那么无疑就导致了教学的失败。就业的困难。所以,我们要改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每门都学可以增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从就业广度上来说是个优势,如果缩小课程、详细划分的话,会不会缩小就业面?对于这个问题。在此解释一下:我们所说的细分、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教育,并不是只学这个小方向内的课题,而是说这个方向的课题是侧重点、核心部分,而其他课题可以有选择地去学习,这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其实也就是“必修与选修”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是应该在这个方面上有所体现的。增大选修课的分量、加强其自,这样完全可以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并且,学生是根据喜好去选择的,其学习的效果应该会比较理想。所以,我认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本科教育应该大致划分为景观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有针对性且兼顾全面地去改革调整专业设置的结构问题。

(三)“交叉学科”的问题。

提到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专业,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专业是不是属于"SE科”的。但对这个专业稍微有些熟悉的人又会觉得:这个专业是艺术类的,应该是侧重于文科。讲求的是形式上的东西。为什么会给人造成这种感觉,原因在于:很多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后,所做出的设计根本就是外在形式上的,只考虑到造型是否独特的问题,不懂相关工程上的问题,很多方案永远只能是“方案”,而永远不会是“工程”。或者是让做工程的去揣摩做方案人的意图,也就是说“施工的不懂设计,设计的不会施工”。做出的工程像是人工合成的产物,没有灵魂。这也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脱节,而没有达到环境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前面所提到的大师多伯对环境艺术的定位相违背,也使学生觉得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要改革,要和工科的一些专业合作,学习他们的一些与我们相关联的课程,比如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

二、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处理和实践课的拓展问题

(一)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处理问题。

首先,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基础,而现状却是“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比如一年级学生学习“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学习目的应该是为以后的专业课打基础,而现在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根本不明确,甚至有人认为学 习这些课程只是为了巩固高中所学的东西,只是为了夯实基本功,只认识到了其承前作用,没有认识到启后作用,而其恰恰重在后者。所以艺术设计的一些课程应作一些调整。如:素描、色彩应该是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为专业课的学习作铺垫。

其次,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之前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应用到后面要学的专业核心课中,学生感觉迷茫,而教师也觉得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应增设一些课程,做一个过渡,将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起来,将基础的知识融合应用到后面的设计中去。比如:学生做的方案可能设计得很不错,但是最终所呈现的效果却不是很好,原因可能在于构图不好或是色彩搭配不好,其实就是没有把基础课(素描、色彩)的知识利用好,那么在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过渡阶段就可以增加“版式设计”这门课程作为衔接。最后有些基础课学时安排不够合理。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三大构成都是分别开设的,并且学时数过多,学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大致就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占大学学习整个过程的1/8。况且分开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学生往往学了后面忘记前面,也不能将它们熟练、综合运用。所以,最好是将三大构成合并成一门课程“综合构成”。这样不仅能缩短学时,为专业课提供更多的时间,而且课程衔接也较紧密,教学效果也会较好。

(二)实践课一专业拓展问题。

许多毕业生反映,学校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上不实用,许多东西要在工作中去重新学习,这表明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不相适应,学生的实践能力匮乏。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放羊式”的实习制,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实习,学校不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体系中,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检测。甚至根本无法知道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实践。并且,现在多数学校的实践课大都是集中在大四时的两三个月的时间内,试想大学四年的理论知识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实践?其实践比重太少,导致作用也很小。或者根本就不起作用。但是,如果按前面所说将大专业细分小方向,那么四年所学的专业课程数量会有所减少,就可以为实践课提供充足的时间。理论的东西想要变成现实必须通过实践,并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也决定了它应该是“理论指导实践,并且重在实践”,所以应增大实践课的比重,真正意义上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学校在实践教学上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做法。不但要培养具有环境艺术设计基本能力的学生。更要培养社会环境艺术设计职业的合格就业者。要达到这个目标,在设计教育上实现“学以致用”,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者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这样不仅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了,而且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第二,建立校内工作室,完善技能实践课堂,使学生在校内就能直接参与社会实践课题。第三,校企结合,达到共赢。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的设计师可以到学校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也就是将校内课堂延伸至校外,使大学生在校即可获得社会实践工作能力。而学生也可以在设计师的指导下,为企业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达到共赢的目的,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总之,专业的发展,有赖于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才能使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多灌输几门课的理论知识、多做几个课题就能解决的,它有赖于学校对教育内容的合理规划,有赖于教育者正确的引导,有赖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使我们的专业顺应时代的潮流,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林家阳,席田鹿.对设计与设计教育的思考.美苑,2004,(1).

第6篇: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关键词:法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对武昌理工学院法学与行政管理专业原有办学特色的简析

(一)专业简介

法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设立于2002年,原属文法学院,几经变化后,现隶属于文法与外语学院。法学专业现有教师8名,其中教授1名,具有副高职称者4名,博士1名,在读博士1名。行政管理专业现有教师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在鼎盛时期,法学专业在校学生近千人,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也曾超过200人。近年,由于招生规模缩小,目前法学专业在校学生已不足200人,行政管理专业目前在校学生也降到百名左右。两个专业现有规模的确很小,但它们在学校的地位却很重要。因为作为一所大学,不能毫无人文气息,法学和行政管理专业则成为体现学校人文气息的重要载体。

(二)“特色教育”是两个专业既往的最主要办学特色

两个专业成立伊始,就开始了对特色教育的探索。首先是鼓励具有潜质的学生报考研究生,安排专职教师作为负责人,对考研学生进行辅导,并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便利。因此,首开组织学生考研之风,为当时的文法学院在学校赢得了声誉。此后,法学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先后组织了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与司法考试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专职教师为学生上课,学生也积极参加辅导班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组织学生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始于文法学院。文法学院组织该活动的初衷是督促学生多读书,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服务于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人才培养目标。法学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将这一活动一直坚持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特色教育的组成部分,取得了一定实效。活动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列出读书清单,保障所读书目具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价值。学生读后写出读书日记,由素质导师对读书日记进行批改、评分,记入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学分中。

文法学院开展特色教育的另一种形式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暑假,大部分学生在家乡就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记活动日记,并撰写相关的专题实践报告,开学后,将实践日志和实践报告提交给专业教师批阅。小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社会开展专题调查,让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待取得第一手调查材料后,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写出调查报告。

二、法学、行政管理两个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办学规模缩小等诸多问题

(一)两个专业因招生规模缩小而面临生存危机

近年,因法学、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率偏低,两个专业招生规模在逐渐缩小,学生规模都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两个专业已有多名优秀教师流失了。招生规模缩小已成为学校法学与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最大问题,由此,也引发一些其他问题。

(二)在现有特色教育难以完全维持的情况下,两个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去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两个专业特色教育的主干部分是考研、考公务员,法学专业加上一个司法考试。往年,考生们的成绩之所以突出,离不开学院组织辅导班,让专业教师开课讲解。如今,招生规模缩小,两个专业每届各自只有一个班级时,学校再也无力组织起考试辅导班了。可以说,维持两个专业发展的支柱已不复存在,法学与行政管理专业今后靠什么去维系自身的发展呢?置身于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它们不仅要与国内同类的专业竞争,也要与校内、院内的其他科系竞争,没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就难以立足于“强手之林”,更谈不上发展自己了。所以,为了生存和发展,当以往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时,建立自己新的竞争优势就是必然的选择。

(三)实践环节的教学比较薄弱

如何做好实践环节教学是两个专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两个专业作为文科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尤其是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像理工科那样,可以通过逻辑的推演或实验室的实验操作来获取实际操作知识并提高能力,而必须通过真实的场景或模拟的场景进行演练,才能锻炼实践操作技能。

在我国,高校同类专业课堂实践教学的部分课时被理论教学所挤占,毕业实习走过场的现象是见怪不怪的事情。这两个专业以往在认识和实际操作上没有摆脱该现象的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突出。

在解决实践教学环节现存的问题时,两个专业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改变毕业实习走过场的现象。

三、对法学、行政管理专业更新专业发展之路的探讨

(一)实施三阶段发展战略

第一阶段侧重于拓展生存空间,保存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第二阶段聚集实力,扩大招生规模。第三阶段争取硕士招生权。这一规划可能被质疑为不切实际。我们认为,既然是规划,就应当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只要是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就不妨先规划进来,这样也可为奋斗者提供更大的动力。从另一个角度看,再过若干年,如果两个专业达不到这一目标,恐怕即使不被市场所淘汰,也会被学校所淘汰。所以提出这一渐进性的规划有一定的必然性。

第一阶段所需时间与两个专业同类毕业生的市场就业率有较大关系。经过一个周期后,如果两个专业同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好转,则这一阶段就可能结束。当然,若两个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也会使第一阶段所需时间缩短。预期该阶段所需时间为三年或更长一些。

第二阶段到来的标志是招生规模开始扩大,法学专业逐渐扩大到三四个班,行政管理专业扩大至两三个班。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每个专业可以吸收若干高学历、高职称、有经验的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组成高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为取得硕士招生权做准备。这一阶段预期为三年。

第三阶段两个专业开始通过学校申报硕士点,从开始申报到获得批准,预期不会少于两年。

从此开始,励精图治,经过这几个阶段的发展,需六至八年,最终获得硕士招生权。到那时,硕士招生权也许不再象征专业的强大,而只能作为某专业存续下去的通行证了,届时,两个专业中若有达不到目标者,或许会被淘汰。

(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施需求导向的一体化人才培养策略。

1.在招生方面,如果政策允许,有两点值得考虑:第一,向西部生源倾斜。对于法学与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西部是一个广阔的就业市场,但中东部生源的毕业生往往不愿到西部去。显然,两个专业若多招收一些西部学生,待毕业时一般不会不愿回家乡就业,这将降低就业压力。第二,可招收一部分理科生,尤其是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招收一定数量理科背景的学生,能影响和帮助其他学生。如果全是文科学生,易形成逻辑分析上的盲区。

2.在教育培养方面,可完成“一个转向”“三个结合”,即由过去的“特色教育理念”转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理念”,常规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培养单个专业内知识面广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一个转向”:原来两个专业特色教育的支柱即组织“三考班”,现已不再可能。为此,在原专业发展理念整体上失去存在基础时,必须建立新的理念,使其发展获得支撑。这一新理念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个结合”:首先是常规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常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其特点是传授知识快捷,比较适合应试教育,不足之处在于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案例教学法,在这里我们特指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围绕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发言,得出结论,教师进行追问,这样一种教学过程和方法,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指导,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做到对某个专业知识点的深入体察,故适合素质教育。由于对单个知识点用时较多,使传授知识的广度不够,不太适合应试教育。法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做到本专业就业,就不能绕过应试教育。他们要通过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在这些考试的内容要求点多面广的情况下,就不能在单个知识点上花费太多时间,所以不能在所有的课堂上都倡导案例教学法。可以专设一门案例分析课,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开设一门案例分析课,由它将各主干课程的知识串通起来,专门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以调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兼收两者之效。采取常规教学法教学时,要贯彻学校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其次是“培养单个专业内知识面广的人才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相结合”,这就需要对课程设置作出适当调整。法学专业可以充实税法、公司法等课程,开设证券法与房地产法等课程,压缩实用性不强的专业选修课,拓宽实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使毕业生能在大中城市开辟新的法律服务项目或胜任新的法律服务项目。法学专业也可利用现有条件,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开设外语类课程。行政管理专业可在现有开设的行政法、合同法、公务员法等法学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宪法与法理学等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打通两个专业,由知识的复合跨向人才的复合。

再次是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需对等重视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当实践技能训练课时本身就很少时,如何保证毕业实习不走形式?最好是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可是,武昌理工学院两个专业的几个实习基地都已建立多年,均分布在武汉市城区或郊区,它们不仅接纳我们的学生实习,还接纳其他学校的学生实习,一到毕业实习季节,各校学生大量进入基地实习,学生基本上学不到真正的实践技能,许多学生干脆将毕业实习时间当成了寻找工作的时间,毕业实习一定程度上走了过场。我们倒不如换一个思路,请有实践经验的法律从业人员、国家公务人员进校园指导学生实习,以上课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实践技能,在此期间由指导教师将学生带出去进行几次实地观摩,如旁听庭审等,这样做,哪怕只用一半的时间——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去找工作,效果可能更好。

3.在考试考核方面,要保证成绩的真实性。有三个环节需把关:出卷、监考与改卷。对出卷的把关,可由教师提供试题,学院建立试题库,考试由学院统一命题,开考前试卷对任课教师保密,在许多课程只有一个任课教师的情况下,这样做可避免任课教师考前对学生泄题。对监考的把关,不能让本系的教师监考本系的学生,更不能由任课教师监考所任课程,可由院内系与系之间交叉监考,最好的做法是由学校统一安排,院与院之间交叉监考。对改卷的把关,可改由任课教师外的其他人批改。为了使这种方法可行,考卷可全采用客观题——客观题也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霍宪丹.法律教育:从社会人到法律人的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第7篇: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关键词】兴趣导向;电子政务;数据库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获得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更主动的去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进行“填鸭式”灌输,可想而知,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枯燥乏味,何来的兴趣可言?没有兴趣自然也不会主动去学习。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作为教育者不仅仅传授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对学习“好之”、“乐之”。只有学生成为“好之者”、“乐之者 ”,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才能学有所获。电子政务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都是由信息技术专业和管理专业相结合而成,在招生中一般都是文理兼收,因为专业的这种特点,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出现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文理兼收,通常文科生多于理科生;第二,作为新兴的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发展前景不了解;第三,盲目填报志愿或由其它专业调剂过来的学生比较多。因此学生在入学后对专业前景比较盲目,对专业课的学习显得比较茫然,自然学习起来也兴趣不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所在。

一、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教学内容和目的不甚明确,学习茫然。电子政务专业一般在大二开设数据库课程,学生在此之前虽然接触过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但对数据库往往知之甚少,教师在第一次课授课时一般只是简单介绍数据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会对数据库做全面完整的介绍,因此学生对课程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本专业以后具体在哪些情况会用到数据库,自己在专业领域怎么去开发数据库或者使用数据库却不是很明确,因此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理论知识不愿意听,对实践操作的内容也没听进去,实践课自然也不知道怎么动手或者不知道老师让完成的任务涉及哪些知识点。

2.学习缺乏激情,主动性差。电子政务专业的学生往往对本专业并不了解,而且很多学生高中读的文科,逻辑思维能力弱于理科学生,对于涉及到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他们一方面理解能力稍微差一点,存在一种畏难的心理;另一方面,对专业方向和目标的不了解,让他们对课程的学习缺乏足够的激情,在学习中明显的表现得比其它课程主动性要差。

3.不愿投入太多精力去了解课程。对于专业方向茫然,对课程教学目的不明确,因此也不愿意花太多精力去了解课程,去寻求学好课程的办法,而是凭个人兴趣只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或知识。

总的来说,对于电子政务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数据库课程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对专业的不了解,对课程的不了解导致学习缺乏兴趣。其次则是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思维模式差异导致对课程的畏难情绪。

二、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电子政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要使数据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学生厌学、难学,教学难教的困境,必须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对专业的了解,全方位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提高了,自然也有了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1.课前“说课、说专业”。前面已经分析了,电子政务专业在学习中,因为对专业的茫然,对课程的不了解,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因此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最好用说课说专业的方式阐明该课程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好课程对以后的就业和工作的作用以及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等等。学生对课程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有了清楚的认识,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因材施教。教师在正式教授某一门课之前,要了解三件事:课程开设专业情况、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教授的学生情况。在高职教育中,开设《SQL SERVER》课程的专业很多,但是每个专业开设该课程的目的不尽相同。对于不同专业,各自的起点不一样,前导课程不同,因此在教授SQL SERVER应当有不同侧重点。例如,对计算机专业而言,可能在学习SQLSERV

ER之前已经学过数据库原理,那么在教授SQLSERVER时,数据库原理方面的知识就可以简单介绍,甚至略过,而对于电子政务专业的学生而言,可能前导课并没有学过数据库原理,那么在教授SQL SERVER时,不仅仅要教他们怎么用,也要教授他们相关的数据库基础知识。考虑到他们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薄弱,那么在教授过程中内容不能讲的太深。与之相对应,在进行实验实训时也应该结合电子政务行业特点选择相关相近的实验内容。也就是说,在开展教学时必须结合专业特征,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3.从实践到理论。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会先将原理,再教授数据库怎么用、怎么设计,这样的教学安排往往给学生第一印象比较差,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生对实践课的兴趣要远大于理论课,学习中希望能很快入手。一开始就教授理论,听起来会觉得枯燥无味,上一两次课就会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后面再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事倍功半了。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反其道而为之,先教学生怎么设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在实践的过程中再穿插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我们在教授数据库的创建时,我们可以先教学生怎么动手操作建立一个数据库,并且可以结合实际或者是行业特点,比方说建立一个某机关职员信息数据库,让他们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来介绍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表、字段、记录等等。

三、兴趣导向法教学

兴趣导向法要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取得良好效果,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教材、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环境、师生关系。

1.精心挑选教材。教材对于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学习中,除了听老师教课,更多的可能就是通过教材学习,因此教材的好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很重要,SQL SERVER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挑选教材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SQL SERVER版本。现在SQL SERVER最高版本已经到SQL SERVER2012,那在挑选教材时最起码应该是2008以上版本,学生虽然对课程不了解,但是看版本年号就会觉得这个课程过时了。再就是教材应该尽量选取近两年出版的。其次,教材内容应该通俗易懂,实践性强。最后,教材实例组织和实际结合比较密切,最好是结合实际项目的。

2.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任务驱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也是通常所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问题动机驱动下,进行自主探讨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对于数据库这一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方法能较大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课程感兴趣,教师在第一次授课时就可以告诉学生,本门课程最终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将整个任务分割成小的项目,结合各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学习。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型的政务办公系统或者一个简单的政府网站,也可以结合学生现在的情况,比方说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这样,学生在上第一次课就知道这门课最终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也是带着问题去学。以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将系统分解成处理学生的信息和学生成绩,这就包括对学生信息表的设计、学生成绩表的设计以及学生信息和成绩的录入、成绩的修改、成绩的查询、备份及删除等功能;另外有学生退学或新同学加入时,还需要对学生基本信息及成绩信息进行删除和添加等功能,以及对学生成绩报表进行打印的功能。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对于不同身份登录的用户,还应该设置不同的权限,比如只有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录入、修改,而学生只有查询的权限等。最后将任务结合各章节知识点进行讲解学习。因为所设计的任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实现一个目标时,其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自然就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由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兴趣驱动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数据库这样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在机房上课,并且是一人一机,在老师讲授的时候,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时候随时可以自己试验。而且对于电子政务的学生而言,更应该如此,一般而言,他们的计算机基础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对数据库有更感性的认识,可以更熟练的操作计算机 。如果一味的在教室听老师“纸上谈兵”,很显然是难以调动学习兴趣的。

4.和谐的师生关系。韩愈在《师说》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观点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很多老师以此来勉励自己做一名好老师。但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的变革等因素影响,作为高校教师,也应该在传承中发展。“传”、“授”、“解”三字实际上说明传统教育教学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的,而今天的教育观念奉行以“学生”为中心,不是被动灌输,而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育中应该“垂身示范”,做好学生的表率,同时与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让学生因喜欢老师而对老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

四、结语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兴趣指导主体的认识;主体又反过来认识兴趣。兴趣是人的认识意向、愿望和需求,人的认识就是由认识兴趣驱动和指导的,而人又可以考察兴趣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它的不足。因此,作为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帮助他们培养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到主动学习。当然这对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学校和教师都意识到这一点,兴趣驱动法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发挥其作用。

参 考 文 献

[1]赵静,吴秀君.用电子政务行业标准指导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政务方向)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58~61

[2]汪静,李红阳,姜艳静.论兴趣驱动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226~227

[3]张晶晶,张琪.任务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125~127

第8篇: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漆画课程开始在各大美术院校中开设,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经验积累,如今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这对保护和传承我们民族的漆画文化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同时也是对我们高校艺术教育者们的考验。因为,高等艺术教育承载着意识形态的指引和艺术价值观选择的重任。漆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这一主导途径完成,其渗透力和影响力是长远的。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漆画可以说是一门相对比较年轻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及状况,亟待我们去思考和研究,从而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

(一)学科定位模糊

在国内各大院校的艺术专业教学中,除了小部分院校开设独立的漆画专业和具备全面的漆画教学设施之外,大部分院校都是把漆画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科里面的一门工艺美术课程来进行的,甚至还有一些院校把漆画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或者公共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艺术欣赏和对制作流程、工艺技法的了解,没有从一种艺术的角度去认识,使得学生对于漆画的认识出现偏差,过于片面化和局限性,这自然不利于漆画的教育和发展。另外,艺术设计专业有很多的方向和门类,比如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等,在开设漆画课程的时候,没有区别较为明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侧重点,没有从根本上去区分开不同专业方向开设漆画课程的目的,还是采用同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一味地去模仿,定位不清晰。更有一些院校将漆画作为装饰图案的延伸,或者直接并为一门课,这也是定位不明确的体现,直接影响到漆画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模式落后

在漆画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上侧重点的偏离,使得学生对于漆画的理解就是一种工艺制作过程,而忽略了漆画本身是一项创作性的艺术活动,最终致使漆画课程成了工艺美术技能的培训。漆画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虽然漆画也是绘画的一种形式,但它与普通绘画也存在很大的差别,除了以往绘画中讲究的构图、色彩、空间等表现形式,漆画还讲究材质和工艺。因此,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学生在学习漆画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其去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而不是单一模式的制作。在目前环境下,由于很多高校的漆画教学模式还是沿袭传统的工艺制作流程,缺乏创造性,因此学生的漆画作品水平整体不高,对此也激发我们对于漆画教学进行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思考和探索。

(三)教学方法单一

漆画具有非常丰富多彩的表现力,除了具有特殊效果的材料美和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外,漆画的创作还应该强调特色和创新。在目前高校的漆画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还是相对单一,一般都是采用蛋壳拼贴和色漆平涂为主要表现形式。当然,在漆画的创作中,蛋壳拼贴自然是个亮点,能够为漆画的创作增添一种天然龟裂的美和韵味。不过,除了蛋壳之美以外,漆画还可以通过材料和手法达到水彩画的透明感和中国画的大气,甚至工笔画的细腻和丰富的层次。

二、艺术设计不同专业方向的漆画课程教学发展方向探索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方向的漆画教学

漆画制作手法中的丰富技法、神秘肌理等视觉美感与装饰画中利用材料特点、工艺技术来进行装饰性表达这一点比较吻合,因此,视觉传达专业的漆画教学应该偏重装饰画的表达。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进行漆画教育,可以用启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作能力、拓展其表现技巧为教学目标,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设计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1.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幅漆画作品首先是画,所以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绘画造型能力和绘画创作能力,但更重要的则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装饰设计基础和对形式美的敏感认知。在漆画教学过程中,有意地要求学生根据漆材质本身变幻莫测的材质美特点来进行创意,比如蛋壳拼贴的天然龟裂营造的神秘感、松节油和腰果漆稀释产生的类似水彩撞色效果、金箔与铝箔制作衬托出的精美大气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创作过程中的创意亮点。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目前的高校漆画教学中,学生的作品大部分来自于临摹,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漆画过于陌生,对于制作工艺流程等方面尚显力不从心,更何谈创作。在漆画教学中,引导学生创作应立足本乡本土,挖掘地域方面的特征。对于本土文化,大部分学生还是有所了解的,并且有很深的感情因素在里面,因此创作起来会更加用心。在漆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本土文化方面去进行选材(见图3),这也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漆画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3.拓展学生的表现技巧。漆画的创作材料与表现技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教学上除了常用的一些创作手法之外,还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手法上进行创新,而不要只是拘泥于一种或几种表现方法。在漆画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尝试,突破传统的局限和束缚,大胆吸收和借鉴其他画种的长处,从而使得我们的漆画教学更加多元化。比如,运用中国画工笔的晕染手法和油画的堆砌手法来进行漆画创作,也常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漆画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两大部分构成,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环艺专业的特点去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从而顺利完成从基础向专业进行过渡。作为建筑物附属部分的壁画,其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其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壁画的表现形式中就有漆画创作形式,比如湖北荆州博物馆的大厅壁画就是采用的漆画创作形式。因此,环艺专业的漆画教学应偏重壁画创作方向,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漆画教学中,要增强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的培养。

(三)其他艺术设计方向的漆画教学

除了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这两大方向之外,还有工业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等,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找到各自的针对点,并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明确各自的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我认为这样就可以让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对于漆画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力量,并且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发挥它的作用。

结语

第9篇: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需求;影响因素

1.前言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为培养从事社会体育领域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意味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应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然而,实际就业情况并非如此,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大学生的求职意向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因此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设计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解决就业率的问题, 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失业。学生的就业率是关系到该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2.沈阳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2.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理想,只有个别毕业生没有就业,整体的就业率达到95.3

2.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男女就业比例(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的就业率更高一些,这反映出女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在很多的用人单位都愿意接收男生,认为男生的身体素质强于女生,尤其一些俱乐部的私人教练基本都是男生。

2.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分配比例(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选择自主择业和非体育相关单位的各占34%和8%,总计达到42%,这已经接近2013届毕业生的一半,说明毕业生改行易业的情况十分严重。

2.4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择业标准(见表4)

从表4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将经济收入处于择业条件第一位的占46%,而与专业相符的只占了10%。高的收入在如今这个市场经济社会里,对每个人来说无疑不是一种诱惑。

3.影响沈阳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3.1社会需求与学生专业能力之间的矛盾

从调查中发现,目前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量缺口较大,而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学生数量却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专项能力水平较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而用人单位又不愿意花费时间去重新培养,导致大量学生改行易业。

3.2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的影响(见表5)

由表7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中明显存在课程门类多,专项技能课时少,专业特色课程不突出,缺乏实践环节等问题,而部分学校还存在培养模式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学生难以胜任社会需求。

4.结论

4.1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形式不容乐观

沈阳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严峻,就业率虽然较高,但毕业生改行易业现象严重;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量虽然很大,但是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却很少。

4.2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不明确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结合高校自身现有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荣俊杰,赵先卿,张仁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74-78.

[2] 崔晓霞.安徽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09,11(3):110-116.

[3] 黄瑞霞.陕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3):44-48.

[4] 石冰.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之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6):115-118.

[5] 贾岩.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去向社会需要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28(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