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乡土文化的内涵精选(九篇)

乡土文化的内涵

第1篇: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挑战,乡土文化本身蕴含的德育功能也在逐渐消退。在中小学校中,德育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受知识本位影响,当前德育课程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如何使其教育功能最大化?如何开创德育工作的新模式?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者需要进行思考和亟待破解的课题。本文拟提出基于乡土文化来开发德育课程,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尝试阐释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的内涵、价值和开发路向。

一、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内涵

“乡土”一词较早出现在《列子・天瑞》中,所谓“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这里的“乡土”即指家乡或地方。有研究者认为,“乡土”二字简单的说来就是属于吾人所居住之本乡土地的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环境而已。[1]也有研究者将其理解为“与自身的内在生命息息相通、构成部分自我的存在,是与自我结为一体的存在”。[2]可以说,作为个体或群体存在的人与乡土不可也不能分离。

乡土文化是指产生和存在于某一地域内的、具有该地域特色的人们创造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总和。它既包括外显的建筑古迹,如亭台楼榭、革命遗址;也包括内隐的文化内涵,如民俗风情、等。它的形成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地形;也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人口迁移等。地域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历史产生的乡土文化也各不相同。随着历史的积淀,乡土文化表现为人们对该地域价值观、情感和思维的认同,既是该方水土养育的人类劳动的结晶,又表征着该地区人类活动的过程。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是指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系统选择与提炼,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师生能够共同对话、理解、体验和实践的活动及其进程的总称。乡土文化本身承载着德育功能,而德育课程本身也包含乡土文化内容,但二者只是两个部分重合的非同心圆,重合部分正是德育的精华所在,相互融合与开发才能使重合部分不断扩大,将德育的精华更多地释放出来。一方面,乡土文化本身承载着德育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乡土文化都具有正向教育功能,需要将其有意义的部分升华为德育内容;同时,乡土文化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发挥需要依托一个具体的情景和平台,通过课程这一载体便能使乡土文化价值功能得到系统提升;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土文化价值体系正徘徊在解体的边缘,乡土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正是通过系统的课程开发,才有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德育课程内容比较广泛,乡土文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乡土文化源于乡土现实生活,通过对其开发,能够使德育课程内容更加联系生活情景,突出了德育的适切性,有助于摆脱德育内容知识化的困境;同时,大量的具有优秀传统特色的乡土文化融入到德育课程中来,极大丰富了德育课程内涵,也提高了德育课程的质量与品位。因此,提出基于乡土文化来开发德育课程,不是简单重复累加,而是双向提升。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实施方式,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美德袋”式德育课程。乡土课程资源仿佛是一个“美德袋”,将经过精心筛选和编排的乡土民俗历史、乡土人情、名人轶事等优秀文化传统编写成有关德育的内容,以美德故事和道德格言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使学生在故事熏陶中理解道德的内涵。二是体验式的德育课程。开展生活论视域下的兼具乡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德育活动,如“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等主题活动,参观烈士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历史古迹等,并引导学生亲近乡土自然,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自然地感悟到乡土的魅力和可贵,进而对乡土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三是渗透式德育课程。既可借助各学科教材蕴含的有关乡土文化的德育思想,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乡土意蕴,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亦可通过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场,对学生品德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与感染。三种德育课程类型相互补充、互为转化,将独白式的道德宣讲与教学场域的人文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凝聚了乡土亲情,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与道德等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价值

1.接地气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最显著的价值就是能够与学生的乡土生活联系起来,使品德信念通过生活实际转化为道德行为。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为了生活。教育回归生活本真,这便启示我们德育课程的乡土文化根基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是真正的课程教育。一个人的道德表现受到情感、态度、需要等价值因素的影响,所以道德教育与充满熟悉味道的乡土环境相结合,才能从情感上引发共鸣,形成道德信念。

反观当前德育课程,由于缺乏乡土文化气息,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导致德育课程出现弱化,甚至虚化。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快速涌向城市,呈现出对乡土的逃离现象,从家长到学生,都想拼命疏离原本淳厚的乡土气息,农村人口空心化直接导致乡土文化的褪色,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培养。毋庸置疑,生活是伦理道德的基础,道德离不开生活,它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个人价值观念。同样,乡土文化是德育课程发展的土壤,为课程建设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蕴涵着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更能突出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本民族的精神气息。

2.弥补爱

从教育学的视角看,课程是品德教育和情感关怀的有效载体。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凝聚着乡土亲情,释放着一种归属感,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道德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乡村中学有这样一个群体:父母外出打工,学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长对孩子的需求、兴趣和困惑关注甚少。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和轻狂,长期以来缺乏父母的关爱,又不愿与老一辈人沟通,他们对精神关爱的渴望迫切而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学生明显表现出归属感与安全感缺乏,心灵空虚逐渐转换为性格的孤僻和冷漠,甚至产生嫉妒与怨恨心理。因此,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德育课程恰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缺失的情感与关爱。

由于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至上的影响,当前有些学校德育几乎等同于知识教学,德育知识科学化与神圣化,这种知识观直接导致事实与价值的剥离。有研究调查发现,“城里小学思想品德课一般是每周三节,农村学校多为一节,且这些课经常被‘主课’代替,客观上造成了道德教育的缺失。”[3]究其原因,知识本位与德育课程脱离实际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开发和建设具有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提升德育课程内涵质量,不仅能够增强情感关怀,还能够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判断,使其产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3.促发展

2005年,针对乡村文化建设,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离不开乡土文化的建设;坚持社会和谐发展,离不开乡土学生。开发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德育课程的目的是塑造品格,提高道德水平。蔡元培强调,“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有了知识,有了品性,才能有益于社会。学生在校期间只有接受了良好的德育,才能具有乡土情怀,才能感恩家乡和回报社会。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学生考入大学的比率相对较低,而且中学辍学率高。这样的群体进入社会以后,如果缺乏道德认知,加上偏差的人生观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定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发与建设具有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并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开发路向

1.尊重乡土特色,彰显课程品性

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开发要尊重本地乡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是教育学生的最好素材,也是最有营养的心灵鸡汤。乡土文化不仅能涵养学生的乡土情怀,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可以说,乡土文化是德育课程的源,德育课程是乡土文化的根。有根,乡土文化才能发展壮大;溯源,德育课程才能得到滋养。

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开发更要彰显选择与包容的课程品性。在尊重乡土文化特色的同时,要提高辨别乡土文化优劣的价值判断能力,摒弃不合时代的落后思想,弘扬正确的文化。在对待乡土文化和我国主流文化时,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强调乡土文化的个性,又不可割裂与主流文化的衔接。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所以需要以动态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来选择乡土文化,处理好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提升德育课程的内涵与品味,彰显其课程品性。

2.贴近生活情境,升级乡土教材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要具有生活情境性,使德育对象具有亲缘感和温情感,以独到的乡土文化赋予该片土地的学生以真实的乡土蕴涵。乡土文化生活是学生德育的起点,是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原动力。将自己家乡的青山绿水、邻里关系、伦理道德等自然淳朴的文化品格编排在德育课程中,使学生再现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情境,效果会更佳。

提炼与升级乡土教材就是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德育课程的有效途径。乡土教材就是“以学生所在地区的地理、历史、生物等知识为内容的补充教材。一般由学校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乡土教材有利于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家乡、了解和热爱家乡,立志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4]《教育大辞典》也阐释了乡土教材有利于教学紧密联系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树立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对乡土教材进行开发与升级,将其具有教育内涵和意义的部分提炼成为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这样的德育课程能够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乡土文化元素融为学生的意义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其转为学生的精神内涵。

3.树立主体典范,构建支持体系

在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开发中,教师的道德业绩就是最好的德育载体。教师不仅是德育载体,更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我国著名学者顾明远曾呼吁,“繁荣乡土文明,关键在乡村教师。他们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村里没有教学点,没有教师,那么这个村也就没有文化了。乡村教师有水平,就可以挖掘和保持当地的文化。所以,培养教师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尊重老师,相信老师,依靠老师”。同样,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的开发,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责无旁贷。乡村教师是乡土文化的真正推动者,是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当前农村教师薪酬存在酬额相对偏低、差异依然较大、分配不够合理等问题。缺乏足够激发农村教师任教的积极性和长期性,致使部分农村教师产生离农脱教、消极无为的思想和行为。[5]因此,应该构建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支持体系,地方政府、社会和学校应该形成合作机制,优先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让坚守在一线和乡村的教师真正拥有志业感,在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伯昂.乡土教材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1-2.

[2]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3.

[3]周琢虹.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困境与消解――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2(10):197-200.

[4]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66.

第2篇: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 键 词:乡土美术 课程资源 教学内涵

由于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改革,转变了课程的功能,开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及学生学习体验、方法能力的培养;改变了过去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性,实行了“三合一”管理,提高地方、学校特别是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性。此次改革的目的是最终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美术课程育人的功能,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开始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尤其重视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所进行的建设。

一、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实施现状

步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我国也在进行着课程改革,体现在课程教学上,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随着2001年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明确了课程资源的性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美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拓宽了课程资源的涵盖面,课程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甚至更广的领域。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在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利用情况

就温州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在教学中的实施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课程资源的思想滞后,课程教师队伍有待壮大;不能合理利用资源;课程开发力度上不够;综合性不足,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大;筛选及评价机制尚未完善等。而温州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俗艺术,随着温州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其作为新课程改革中资源利用的研究,无论是促进乡土美术资源的发扬光大,还是促成新课程教学的转变,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三、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在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深刻内涵

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乡土美术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且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研究乡土美术,在于它所涵盖的深刻内涵、思想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 转贴于

1.有利于爱国爱乡教育

温州乡土美术同温州乡土戏曲、舞蹈等一样,是民族文化中最为生动、本原、质朴的一部分。它体现着温州人民传统的审美观念,抒发着“天人合一”和谐的哲学观,传达着民族基本心理意识和美好愿望。因为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抽象的,无论是国家、地理、文化、历史、科技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还是温州乡土中那些剪纸、米塑、黄杨木雕、瓯绣、木偶、灯龙等,都凝聚着温州乡民的艺术创造及智慧才能,特别是那些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作品,是浓浓乡情的最好表达。

因此,开发温州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弘扬温州内在的人文精神,不仅可以理解温州先民健康、原始、质朴的美学思想,而且可以增加现代人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温州乡土美术是最好的爱国爱乡教育素材之一。

2.有利于美术课程改革的推进

国家美术课程并不是全面性的,只有充分发挥地方课程资源优势,将美术课与温州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增加对温州历史、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理解,才能将自己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认识这座历史悠久的活力城市;才能真正汲取温州现代文化中的精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集温州当地富有特色及具有影响力的美术文化资源,也可结合身边的乡土文化,来组织课程内容,合理开发并传播乡土美术,更有效地推进美术课程改革。

3.有利于师生教学的融合

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传播乡土文化,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其教育目标;有利于师生共同关注乡土这块文化,使学生早日适应时展的要求。

4.有利于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城市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本无可厚非,但由于我们忽视了乡土这块可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致使一些弥珍稀罕的乡土艺术及文化,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这怎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呢?比如温州苍南的蓝夹缬,起始于东汉时期,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盛行于唐代的宫廷与民间,然而到了近代,夹缬这独特的染色技艺将面临着失传。通过开发与利用,将有利于学生广泛接触温州乡土优秀文化,将美术学习与传统文化资源、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等联系起来,使“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感触身边文化的艺术魅力;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教育与经济有机的结合,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5.有利于认清乡土美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但真正认识并不易。研究温州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既要认清乡土美术发展的根源所在,同时又要分清其他共生关系中非民间美术的联系。为了找出温州乡土美术发展的根本所在,有必要研究乡土美术在各个历史特定时期所做出的成就,从而帮助我们对不同时期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作出判断。因为,若不去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就无法对客观现象的存在以科学理性对待,也无法对一些表面现象作出解释。譬如,中国的佛教绘画及雕塑在温州乡土艺术的发展中,缘何如此有生命力?温州的古村落建筑、宗族文化及其脉络是如何形成的?温州的务农又崇尚仕官的思想是怎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温州人的?如果对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清,就无法理论联系实际,无法对身边的现象进行剖析,甚至会纠缠在自身的束缚之中。因此,只有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一个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一个生存与文明的尺度,才能抓住其本质规律。

第3篇: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乡土资源;应用;积极性;文化内涵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从操作计算机的角度来说,是比较单调的。但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在基于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把乡土资源渗透到课程的各个环节,即以书为纲,但内容却可以丰富多彩。而且,学生在面对乡土资源的时候,其兴趣和积极性都比较高。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一片空白地走进课堂的,我们要对其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建构,这样知识的掌握才能更牢固,而乡土资源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资源,所有很适合充当建构的素材。

一、丰富的乡土资源

我校地处汤山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小镇,从猿人溶洞到别墅,从温泉文化到新的旅游示范区的打造,这些都是汤山人引以为傲的乡土资源。学生从小接受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这些乡土资源伴着他们成长,而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如此多的乡土资源利用好的话,就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课堂的高效。

二、信息技术与乡土资源结合是课程发展的趋势

信息技术课既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从教科书的年年改版就能看出来。而它具有的处理信息的速度感、存储方便、便于创新等方式都在随时随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而乡土资源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把乡土资源整合进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利用这些乡土资源结合各种软件的学习,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处理我们的乡土资源无疑为古老文明与现代技术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桥梁。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必须要有它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渗透的课堂就是无源之水,我们不能把信息技术课做成工具书的样子,这样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而乡土资源的引入,就是课程之“水”。

三、乡土资源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的特点就是信息量丰富,从古至今,从经济到文化。通过千百年来的积淀形成的这些资源可以应用于课程的各个环节。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阐述。

1.课堂引入

这个环节是课堂的开端,起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的作用。此时,乡土资源可以引入该环节。比如,在讲授PPT制作前,教师展示利用PPT制作的介绍家乡的宣传片,学生产生了共鸣,跃跃欲试。又如,讲授图片处理之前,教师展示一些家乡的风景图片,并作适当的处理,图片变得更美观,更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2.讲授环节

教师在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时候利用乡土资源,联系学生的实际,促发学生的热情,唤醒记忆。比如,在讲解图片处理的时候,提供给学生乡土资源的图片,重点讲解在图片上加入文字说明的方法与技巧。又如,在进行Excel讲解的时候,提供给学生旅游资源的名称以及每个景点的价格,让学生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既把难点突破了,又让学生了解了家乡的旅游资源情况。

3.学生活动环节

学生活动是课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要做到有针对性,不仅让学生获得操作技能,更要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高。要想达到目的,讨论的对象就十分关键,离实际太远,学生有陌生感。如果太浅,又达不到活动的目的。而让乡土资源参与其中,将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探究文章美化的活动中,教师提供一段描述家乡美景的文章,要求学生探索如何美化,包括标题、颜色、字体、段落等。学生采用了多种美化方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说明美化要做到颜色搭配合理、字体符合文章的意境等,让学生在自身的探索过程中,了解到美化必须做到与内容有关。

四、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对乡土资源的利用

信息技术课离不开上网,而网络是学生快速获得信息的一条便捷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上网浏览与乡土资源有关的信息,达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上网获取信息的章节中,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搜索具有家乡特色的文章、图片、新闻等。学生在上网搜索和浏览的过程中,将对自己的家乡更为理解,同时上网的操作技能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五、乡土资源为学生创作提供素材

一般信息技术课完成一个软件的学习后,为了巩固学习的内容,发挥学生的个性,都会给出一个主题,由学生自主发挥。而主题的确定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范围、可行性和针对性。而我喜欢的主题总是跟乡土资源有关系的,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也更乐于接受,尽可能地发挥其创造性。比如,小报制作能够检验学生Word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就让学生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让学生创作一个介绍家乡的小报,可以是景点,可以是文化,可以是历史。把这些乡土资源融入创作中,特色鲜明。又如,幻灯片是用于介绍宣传的好工具,我以《我是一个小导游》为主题,让学生利用乡土资源制作一个介绍家乡的PPT,要求做到图文并茂,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乡土资源成为信息技术课课后延伸的好题材

第4篇: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乡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所以拥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点,同时具有长期性、广泛性和渗透性的特征,是一种依赖于土地的地域性文化。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在室内,还会在室外,都对环境景观造型艺术的设计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景观造型设计与生活、文化、艺术、精神追求等内容有密切相关,因此与乡土文化有很多的交叉之处,乡土文化在环境景观造型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乡土文化的环境认知和理解的过程中,将乡土文化元素应用到环境景观造型艺术设计中,具有一定工具性的指导作用,这类环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都离不开乡土文化的作用。

二、基于乡土文化的环境景观造型设计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通过对乡土文化的解读以及在环境造型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能够更为透彻的了解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民俗特征,为环境景观设计者提供更多的借鉴。但是,在将乡土文化应用到环境景观造型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乡土文化的特点,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避免过于追求造型上的创新而形成与乡土文化传统上的冲突。例如,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群众都具有一定的民间信仰,而且这些信仰经久不衰,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一种信念、期望乃至诉求,环境景观设计者必须对其给予充分的尊重,否则做出的设计肯定是不和谐的。

2.突出亲和感

乡土文化在环境景观造型设计中应用,除了要增加一定的文化元素和艺术气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拉近环境景观与个人在心理上的距离。所以环境景观设计应当在深入挖掘自然素材和历史文化条件的基础上,从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出发,这就要求环境景观造型的设计者要重视人性化空间的科学设计,尽量避免刻意追求造型设计而形成的与人体功能结构上的矛盾或心理需求上的冲突,提高环境景观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3.重视自然风景与乡土文化的融合

乡土文化的形成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当地自然风光和地域特征的,所以在将乡土文化应用到环境景观造型设计时,只有实现了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有效协调,才能确保乡土文化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在环境景观造型设计的具体实践中,除了要考虑基本的历史文化元素外,还要重视自然风景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可以将水体环境、绿色植物群落和土地地形作为主体背景,在景观造型上追求自然界有的柔和美、年代美等效果,增强环境景观造型设计的可视性和生态性,实现景观造型设计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有效结合。

4.重视乡土情意的塑造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中,非常重视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的追求,在环境景观造型的设计活动中,物象是有限的,但是在实现与乡土文化的融合之后,其中的乡土情意可以是无限的。对此,环境景观造型的设计者要重视乡土情意的塑造,即把乡土文化的内涵以及个人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凝聚在以乡土事物为载体的景观造型设计当中,从而让人们在感受乡土文化情意的基础上,丰富人们内心的审美体验,引发人们对环境景观在情感上的共鸣。

5.重视乡土材料的灵活运用

乡土材料作为乡土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其运用到环境景观造型设计中,能够很好的凸显乡土文化特征,收到出乎意料的设计效果。将乡土材料灵活运用到环境景观的造型设计中,所形成的乡土景观会流露出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传统,更加鲜明的表现当地区域的独特个性。因此,环境景观造型设计者在设计乡土景观时,要重视各式各样的地方产的乡土材料的运用。例如用茅草和木条修建屋顶,用地方竹材、木材搭建古村落等。

三、结语

第5篇: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乡土电影;比较

乡土电影是内地和台湾电影的重要构成,由于电影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及其特定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中国内地和台湾两地电影在文化蕴涵和艺术风格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通过对两地乡土电影的主题表达、叙事立场和艺术风格等艺术特质的比较,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种艺术差异及其艺术魅力。

一、两岸乡土电影概念域定及其差异

内地的乡土电影产生于新时期,其生发与乡土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刘绍棠先生倡导建立乡土文学,要“以描写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农民的现实生活和时代命运为内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1]。与此相呼应,1981年胡炳榴的《乡情》开启了乡土电影的新篇章,其稍后的《乡音》和《乡民》亦是内地早期乡土电影的代表作。

内地的乡土电影是相对于当时城市电影而言的,是以广袤的乡村为其表现空间,侧重于表现农民日常生活和民俗习惯,展现地域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味。地域乡土是乡土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志。电影《边城》描述了湘西一个原生态的边远小镇上优美的地域风光,人们的日常生活及风土人情,表现了乡民们的淳朴、善良及人性美。《野山》展现的则是陕北一个小村庄里的生活故事。

台湾乡土电影的内涵和外延比较宽泛,这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当局执掌台湾后,对台湾长久以来形成的闽南文化未持以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反而对其进行排挤和打压,如推行“国语”教育,禁止青少年学生在一切公开场合讲闽南话,推崇美式文化。在文艺政策方面,颁布“六不”政策,即不专写社会黑暗,不挑拨阶级仇恨(事实上是外省移民与原著居民之间的文化矛盾),不带悲观色彩,不表现浪漫的情调,不写无意义的作品,不表现不正确的意识。[2]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电影题材主要是电影和武侠片。 1963年,台湾“中影”公司经理龚弘提出“健康写实主义”的创作路线,要求电影人尽量发挥人性中之同情、关切、原谅、人情味,“要灌以人间的关爱,以求真、求善、求美为目标,岂不成了最好的写实影片,可以成为‘健康写实’影片,以别于其他影片。”[3]李行的以描绘农村恬淡、祥和的田园生活的《蚵女》和《养鸭人家》是这一时期新写实主义影片的代表作,是台湾早期的乡土电影。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台湾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开放,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引入台湾,引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学之间的强烈冲突。在这种社会文化语境下,出于对乡土家园和地域文化在商业文明和外来文化冲击下逐渐消逝的危机感,为维护和保持本土文化和乡土文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文学界掀起了“乡土文学”的大论战。与此同时,电影界也掀起了关于“建立乡土电影”的论战。迫于压力,台湾当局对乡土电影的压制政策有所松动。80年代是台湾乡土电影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影片。代表作有万仁的《油麻菜籽》,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童年往事》《小毕的故事》《恋恋风尘》《冬冬的假期》《风柜来的人》等,还有王童的《香蕉天堂》《稻草人》《无言的山丘》、李佑林的《老莫的第二个春天》以及侯孝贤等合拍的《儿子的大玩偶》等。

因此,“台湾乡土电影和乡土文学中的‘乡土’这一概念,并非乡村、农村之意,而是本土之谓。”[4]乡土电影“所指的就是台湾这个广大的社会环境下的生活现实;它既包括了乡村,也不排斥城市”[5],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本土意识和乡土精神或精神乡土。

二、两岸乡土电影主题叙事之异同

电影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内地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此相对应,一批反映农村改革题材的乡土影片应运而生。电影《野山》通过两个农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改革带给人们内心世界与精神层面的变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传统农业体制带来的冲击。《乡民》则反映了改革的艰难以及改革浪潮对农民生活观念、土地观念、道德伦理观念的冲击和改变。

对文化的反思是20世纪80年代内地电影也是乡土电影探讨的主题之一。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通过电影语言将民族的灾难、现代化进程的艰难与国民性相联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挖掘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人生底蕴,引发人们从更深的层次上对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以及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的反思。《孩子王》《老井》《野山》中无不蕴涵着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批判了农业文明中落后、愚昧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对代表进步与发展的现代文明的召唤,《乡音》陶春的夙愿是想去看一看现代文明的象征符号――火车,电影结尾处独轮车的吱呀声与火车的鸣笛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影片中关于文明与传统的对立,一方面是对文明、进步的渴望与呼唤,一方面是对传统社会及其道德体系的审视与批判。

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对照在台湾乡土电影中也有表现。出于对乡村文明的深深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在叙事立场上,台湾乡土电影主要表现传统文化和农业文明美好的一面,《冬冬的假期》《恋恋风尘》《风柜来的人》中都表现了乡村淳朴的民风以及乡村生活的恬静与闲适,乡民们的善良、淳朴;而对城市现代文明则揭露其丑恶的一面,揭示了城市文明对人性的侵蚀,人会变得贪婪、冷酷、自私,《恋恋风尘》中阿远在城里打工时赖以生计的摩托车被盗,《风柜来的人》里乡下青少年刚进入城市,就被一个城里人以观看“欧洲电影”为诱饵骗走了一笔钱,憨直的锦和进城不久居然也去窃取工厂零件。

台湾乡土电影中更多体现的是对台湾近当代历史的反思,以个人的成长经历的形式,展现台湾的社会变迁史,如《小毕的故事》《童年往事》《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电影剧作者成长的二三十年,正是台湾政治、社会、经济变化最巨大的时期,自传使得成长记忆,不但展现台湾电影史上未曾有过的现实笔触,也代表着多种角度寻求台湾身份认定的努力”[6]。《童年往事》虽是体现阿孝的成长经验及一家人的生活状态,由于创作者在情节上的巧妙处理,使观众见证了台湾数十年政治、经济、社会变化,使得“童年往事”的记忆成为时代的记忆。片中的人物与行为让我们看到台湾自1949年以来的变化,政治上的本土扎根意识以及老一代根深蒂固的乡愁。老祖母屡次蹒跚地寻找回内地的路,阿孝对老祖母行为的不理解,父母以为在台湾生活只是暂时性的过度,只买容易处理的竹制家具。这一系列的细节揭示了台湾当局的强行“移民”政策给移居的内地人所造成的精神伤害以及上一代的乡愁与内地情怀,将会在子一代处凋零。

从不同侧面表现不同历史时期台湾遭受外来势力(日本侵略者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压迫,是台湾乡土电影的又一叙述主题。《稻草人》《无言的山丘》中体现了日据时期台湾民众的苦难生活和文化侵略。《儿子的大玩偶》中写日本高压锅推销员武雄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女孩小琪。她总是戴着帽子,武雄摘去了她的帽子,却发现她头顶上有一块很丑陋的伤疤。这则故事颇富象征意味,令人联想到象征了台湾在繁荣的表象下,却遭受着日本的经济文化侵略,隐藏着难以启齿的伤痕。

三、两岸乡土电影审美风格之异同

内地乡土电影在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调上带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注重营造诗意化的意境,呈现出形式主义或唯美主义风格。胡柄榴的《乡情》是一部追求浓郁诗情画意的抒情写意片,讲究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影片开始田桂和翠翠在去结婚登记的途中,湖中荡漾的小船,岸边摇曳多姿的垂柳,漫山遍野的野花,翠翠爽朗的笑声,优美的音乐,衬托出田桂和翠翠喜悦的心情。相比较而言,以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更加注重空间、造型和象征意象的展现,张艺谋的《红高粱》中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黄土地》中的黄土地,影片往往注重写实性与写意性相结合。

而台湾乡土电影更注重还原生活本来风貌,注重写实主义风格,像《恋恋风尘》《童年往事》《冬冬的假期》《悲情城市》《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等,这些影片摒弃了传统电影的戏剧性叙事结构,而采用散文性叙事结构。影片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追求一种自然、朴实、平淡的影像风格。

在场景调度上,台湾乡土电影大量采用长镜头、深焦距和定镜景深镜头,使影片更具有生活实感,还可渲染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童年往事》中,阿姐将要北上出嫁,母女促膝谈心,母亲低低地讲述自己悲苦的人生以及对女儿的声声叮嘱中包含着母亲对女儿即将离去的牵挂与不舍,表达了对女儿深深的爱。在景别的选择上,很少运用特写,而偏爱中景、全景和远景,使摄影机与被拍摄的人和物之间显示出一定的距离感,以示客观。而内地乡土电影中多用特写和近景镜头,通过凸显人物的面部表情和一些细节的情景来表现主题,如影片《老井》《菊豆》《湘女潇潇》等,《湘女潇潇》中巧秀娘与铁匠相好被发现后,两人各自接受族规惩罚时影片镜头不断切换,通过对围观群众的面部特写去体现乡民们的愚昧与麻木。

与内地乡土电影一样,台湾乡土电影比较注重对本土风俗民情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台湾民众信仰“妈祖”、信奉“土地神”、爱看“歌仔戏”以及他们的尚鬼招魂、念祖祈福等。闽南语、客家话、其他原住民语言的大量使用是台湾乡土电影的一个重要特色。还有影片中的傍山而居的村庄,海边静默的渔村,宛如一幅幅风景画;老旧的火车站与宁静的边远小镇,既是历史的遗留物,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循着这些乡土电影的镜头,人们可以寻见台湾特有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不仅增强了电影的生活气息和地域风情,而且还提升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两地乡土电影都曾有过辉煌的发展时期,但在市场消费文化的当下,乡土电影的处境与发展显得有些窘迫。由于乡土电影创作者们在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与通俗性、大众性、娱乐性、商业性和观赏性之间尚未寻找到较好的平衡点,乡土电影的审美风格和表现形态与广大观众的审美趣味存在较大差异,以致票房惨淡,投资者们考虑到票房问题,都不愿涉险,台湾乡土电影基本处于停拍状态,内地的乡土电影也是在国家的扶持下,艰难支撑。如何在高雅与通俗、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是当下两岸乡土电影创作者的最大难题。

[参考文献]

[1] 刘绍棠,宋志明.中国乡土文学大系(当代卷)[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6:2137.

[2] 宋子文.台湾电影三十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7.

[3] 龚弘,口述.回顾健康写实路线[J].电影欣赏,1994,总第72期.

[4] 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5.

[5] 武治纯.台湾乡土文学的源流及其理论要点[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34.

第6篇: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乡土游戏包含日常性的和仪式性的乡土游戏,范围较广,在乡土社会儿童、成人中一切所谓的“游戏”,都属于乡土游戏;具有大众性、归属性、民俗性、自然性与可塑性。乡土游戏在传统社会是乡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中创造了乡土游戏,又用乡土游戏来维系生活情感,这种内生性的活动,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革开放以后,大众文化兴起,中国进入市场与消费的时代。乡村社会生活也随之变迁,乡村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乡土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那么,在这种变化了的文化环境中,乡土游戏在乡土社会又是怎样存在的呢?本文将以文化视角,从大众文化出发,分析这段时期乡土游戏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乡土游戏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2.大众文化影响下乡土游戏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后,家长开始管制儿童的游戏活动,儿童游戏时间逐步减少;由于儿童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游戏的重要场地转移到了学校里去,野外游戏活动减少,“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自然情趣被积压的课业取代;与此同时,玩具商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塑料枪、刀、箭等受到欢迎,人们开始摒弃自制玩具的方式,从市场上购买玩具成为潮流,这时一些需要自己动手的游戏活动开始衰落,部分乡土游戏面临消失的困境,如90后大多没有再玩过原生态的陀螺,也不知道打铜板是什么;到现在,除了学校,基本上看不到大队的儿童在游戏,村落里原来游戏的固定场所被新建筑等取代,儿童有时会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在自家屋旁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捉迷藏、骑自行车,原来游戏的时间被电视、现代玩具所取代。日常化的乡土游戏遭到无情的挤压。而仪式性乡土游戏却作为城市人的消费品逐渐盛行起来。在开放一点的乡村“大多游客都希望亲自参与、体验那些充满情趣、活泼欢快的民间民俗体育旅游活动”[1]。于是,游戏作为一种消费性质的活动,控、包装与推广,民俗文化被经济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经济为主导而非文化主导的乡土游戏,发展侧重于其娱乐表演价值,促使乡土游戏中某些重要的乡土文化特征逐渐消失。此外,仪式化乡土游戏在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中其“传承空间的依附载体逐步在发生流变”[2],节日关联的乡土游戏在大众文化背景中变成一种催生节日事物,功利性极强。而仪式化乡土游戏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大多走的是“开发性保护”的路子,之所以保护是因为它还有利用价值。不可否认,乡土游戏这种迎合大众的发展模式确实对其自身存在与发展有一定作用,但抛却其他从上述两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大众文化对仪式化乡土游戏的一种变相挤压。

2.1市场与消费的时代改革开放带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促进乡村“民工潮”的兴起,未离乡的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也与现代市场经济密不可分,村落不再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封闭村落,慢慢地从原来的“乡土中国”进化。“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国的农民和农村现在更多是捆在市场上,而不是捆在土地上。就整个中国而言,已经是‘市场中国’了”[3]。与此同时,社会精英阶层分化,对社会的控制逐渐减弱,迎合现代人需求的大众文化兴起。“所谓大众文化是在工业化技术和消费社会语境下,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趣味的文化范式和类型”[4]。大众文化所包含的商业化、世俗化、碎片化、虚拟化的文化内涵冲击了农民传统的价值观,“一切宜于移动的、轻便的、一次性的东西,都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所有妨碍迁移的负累之物都被尽可能地摆脱”[5]。快餐文化的侵袭,使得无功利性的、自然的、实在的、具有精神内涵性的日常性乡土游戏逐渐遭到冷落。

2.2被替代的乡土游戏活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现代娱乐设施进入乡土社会,并改变着乡村人民的生活观念。媒体传播手段的发展使电视等设备进入农民的生活,人们大多更愿意守在电视机面前而不是去外面游戏;商品化的玩具盛行,使人们更愿意消费现成与新鲜感而不再自己动手做玩具;虚拟的游戏活动取代儿童现实的游戏活动;大众文化盛行促使儿童成为孤立的个体,乡土游戏活动失去了群体的依托。同时也促使仪式性乡土游戏在现代社会的功利性中,作为一种地方经济发展资源被挖掘出来,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与大众消费需求,使发展利益替代了游戏精神。

2.3失落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动词,它生产出了诸如象征‘符号’价值观‘叙事行为’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之类要素,并为这些要素之间发生各种关系而提供场所、条件和背景,也为不同的文化要素的展现提供可能性。这些要素成为文化空间得以生存与传承的重要保证。”[6]而乡土游戏活动下的文化空间的物质形式就是那些承载着游戏记忆的游戏场所与游戏工具,如今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消失与异化。村落空间形态在乡民的行动中迅速变化,特别是80年代以后,原来以祠堂为中心的建筑结构到插空的紧凑格局再到以交通路线为先的建筑行为,致使祠堂聚众能力削弱,原来一到晚上聚集少年练武的公馆戏台变得冷清,充满村民集体游戏记忆的空地被建筑覆盖,抽陀螺,跳飞机图的晒谷坪搬到了自家楼上,躲猫猫的巷子拆掉了。曾经寄存着乡村儿童一切想象的空间,被那些冰冷的事物所取代;与此同时,制造业发达的现代文明,制造出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玩具,致使传统的玩具制作手艺面临失传的境地,乡土游戏失去了依凭。经济的发展承载农民脱贫致富的梦想,为达目的而不遗余力,而当富余成为现实,建立也往往伴随着毁灭。随着那些满是文化记忆的符号的消失,人们迫切想摆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却遭遇如孙立平所描述的断裂时代,从熟人社会的联结进入一个分散的状态,造成乡土文化的失落。

2.4遭受挤压的乡土游戏文化“大众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通过取悦大众而赚钱”[7]。而商业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正是作为传统乡土文化的乡土游戏发展的制约所在。游戏活动商业化,游戏活动有专门的人士来组织进行,“节约”了游戏活动的时间,但却疏远的游戏的人,导致游戏群体分散化;游戏的玩具商业化,意味着现代玩具的泛滥,人们沉浸在各式各样的玩具海洋里不亦乐乎,便不会再浪费时间和精力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没有付出情感与精力的玩具,也就无珍惜可言了;甚至游戏的伙伴也被商业化,那些电子游戏制造出一个个虚拟的伙伴与对手,人们在游戏中尽情地厮杀与发泄,游戏过后却还是孤身一人,情感无从寄托。这些都是大众文化给游戏活动带来的负面效果,而这些效果恰恰符合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于是日常化乡土游戏在坚守传统的过程中遭到无情的挤压;仪式化乡土游戏在商业化进程中,从传统的神圣化乡土社会活动变成一种走过场的商业文化活动,遭受“神”与“形”的分离,逐渐迷失自我。

3.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乡土游戏逐渐衰退,这让我们深思。乡土游戏曾作为乡土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与文化功能,“农民对于自身的文化变迁是非常漠然的。然而,在知识分子的想象中,农民正遭遇着文化认同危机,他们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与尊严”[8]。伴随乡土文化的变迁,农民丧失生活的意义与尊严只是知识分子角度的理解,对于农民来说并没有严重到这个地步,因为生活是农民自己定义的,由于农民的“有限理性”[9],其选择具有片面性。但是乡土文化确实还有其存在的必要,从乡土游戏的社会价值方面来看,现代社会所创造的大众文化弊端正在逐步显露,在乡村,可以通过传统来弥补,乡土游戏可以增加人际与社会互动,将分散的现代社会凝聚在一起,进而填补现代村民因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所带来的精神空虚,将村落建成有集体空间记忆的聚落而不是冰冷的建筑群;从体育教育的角度来看,乡土游戏所具有的生活教育价值无可替代,再加上中国乡村学校体育建设滞后的现状,儿童应该用乡土游戏充实他们的生活而不是电视与电子游戏。不管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教育角度出发,乡土游戏的发展都需要一个乡土游戏资源全面统合的环境。仪式性的乡土游戏,因经历开发性保护,暂时停止的衰落的步伐,然而这种政府或商业主导的行为,对乡土游戏文化内涵的传承保护有限。仪式性乡土游戏是乡村人民的精神归宿,承载着村民的精神信仰,只有贯彻村民自行组织、自主发展的理念,才能在活动中传承乡土游戏的精神内涵,当然,也少不了政府的引领。而日常性乡土游戏,因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生存环境遭受严重打击;因此需要为其创造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使其价值得以继续为乡民所受用。这需要统合包括乡土游戏精英、游戏空间与游戏文化在内的村落游戏资源,联合乡村小学的群体、环境等资源,对乡土游戏活动进行重构。然而最重要的还是村民的文化自觉,形成对乡土游戏及生活观念的正确认识,才能将乡土游戏文化持续地传承下去。

4.结论

第7篇: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乡土地理素养;改革;地理课程;教育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确定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深化地理课程改革应加强乡土地理素养教育。

一、乡土地理素养的内涵

1.素养和乡土素养

素养是平时修养形成的知识、能力、品德、方法、观念等。乡土主要指“家乡、故土”,是一个体现地理学区域性的小地域概念。作为初中地理课程必学内容的乡土地理,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其区域范围作的规定是:一般要求以“县一级行政区”为单位;也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讲授本省地理,或者本地区(地级市)地理”[1]。乡土素养指从事乡土建设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2.地理素养和乡土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方法等[2]。

乡土地理素养是指在地理学习中积累的乡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的从事乡土地理建设工作所需的技能,获得的解决乡土地理问题的智能,养成的乡土意识及乡土情感。并能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乡土事物,用地理学的态度、方法解决乡土现实问题的内在涵养。

二、乡土地理素养的构成

1.乡土地理的知识与技能素养

是指乡土地理基本知识和从事乡土建设工作具备的各项技能。乡土文化是一个人出生地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乡土地理基本知识指乡土文化知识中与地理学科相关的部分,如与一个人出生地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古建筑遗存等。图像技能、实验技能、实习技能等地理基本技能也是乡土建设工作中要求常用的技能。

初中地理课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求“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1],就是对学生提出乡土地理的知识和技能素养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地理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

2.乡土地理的过程与方法素养

是指学生在经过乡土地理学习后需具备的从事乡土地理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方法。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经过调查了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理论联系实际地去解决乡土地理实际问题 。通过对家乡野外考察和环境调查,学生认知身边乡土地理事物,形成正确的表象;再比较、抽象、概括信息,形成概念,才能正确理解其特征、规律等理性知识。

3.乡土地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

“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1]。”这是课标中明确对学生提出的乡土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要求。乡土地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指个人在家乡生产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地理态度和各种观念,包括学生正确人地观,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地方性政策法规的法制观念等。

三、加强乡土地理素养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进一步贯彻课标理念

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和对将从事地方建设终身有用的的知识莫过于乡土地理知识;注重实践的乡土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乡土地理学习评价可以观察和衡量学生参与乡土实践中的过程。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有机联系的乡土地理课程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

2.有助于地理课程的建设和整合

显性和隐性,必修和选修,国家、地方和校本地理课程都具有自身特点,共同承担中学地理课程的教育功能和任务,应加强各类地理课程建设和整合以充分发挥其整体教育功能。现行的地理课程存在重显性、必修和国家地理课程而忽略隐性、选修和地方与校本地理课程等问题。乡土地理课程是新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体现和实施其它各种课程的教育功能。

3.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地理课堂教学互补的地理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学生在家乡的社会环境大课堂中,以探究的方式获得乡土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才智和能干,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生活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和个性思想品质都大有益处。

乡土地理素养教育不仅对学生提出全面发展的素养要求,并且其特有的实践教育领域和教育方式为学生达成全面发展的素养提供可能。

4.有助于地理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

乡土地理知识教学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并开发教学资源甚至编写教材;乡土地理素养教学实践和探究、区域性等特点,需要教师掌握更多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现代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此外,它还有助于地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乡土地理内容是地理教学科研选题的主要方向,探究式的乡土地理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研究过程。可以在乡土区域建设地理课程研究基地,整合一线教师、教研员和专家学者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乡土地理素养教育需要地理教师掌握更多专业知识、能运用更多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创造条件创新性地完成乡土地理教学任务。因此,开展乡土地理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育人能力。

第8篇: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能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底蕴。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莫言是我国文坛上为数不多的成功者,而莫言的作品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民俗文化是帮助莫言登上文坛的重要力量。莫言用他独特的文字语言描述,将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莫言的众多作品均得到了东西方的共同认可,如《红高粱》、《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等,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他独特的精神向往及民俗文化内涵。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各局千秋,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而文本则具备互动性及不确定性,对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阐释,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力度,以此加深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感受。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一)莫言作品中的l土乡情民俗文化体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莫言的《红高粱》被广大读者评委“我最爱的作品”,《红高粱》中“真刀、真枪、真性情”的语言进攻性,使其刚发表不就,就广受欢迎,面对挑剔的发行商,《红高粱》还能大受欢迎,不仅仅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还在于民俗文化的生动表达。在《红高粱》中充满了浓郁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使得国内外读者叹为观止,如姑娘坐花轿出嫁,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花轿”是特有的婚礼用轿,正所谓“上错花轿,嫁错郎”,这主要是描述对礼俗、民俗的忠诚,《红高粱》中“花轿”的设置,将乡土乡情的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酿酒、饮酒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乡土乡情,作品中血气方刚的少年对新时代、新思想充满了向往,憧憬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由此大碗喝酒,可以说在中国人心理,酒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读者之所以感觉血气方刚的少年有力压群敌、以一敌百的气势,就是跟喝酒有很大的关系。在《红高粱》中,作者强调酒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读者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味道,《红高粱》中对民俗文化乡土乡情的深刻描述,使得作品的民俗色彩、政治色彩更加丰富。

(二)实作品中的礼仪民俗文化体现

对于文学作品,在传递某种价值观时,就需要设定这种价值观 特有的礼仪性,实的《白鹿原》就是一部民俗文化十分浓厚的作品,《白鹿原》充分描述及定位了礼仪民俗,特别是在描述长子白孝文、长女白灵的诞生礼时,更是将礼仪之道描述的活灵活现。在实的作品中,集中将“有礼志士”的宽广情怀和“礼仪”引起的民族气节展现出来,凡事礼当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公共规则,礼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对我国而言,治国安邦的关键就是礼。实在作品中,用礼对生命进行了诠释,整个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礼的存在,因此,《白鹿原》被海外读者评为最具中国味道的文学作品。

(三)莫言作品忠、勇、毅精神民俗文化体现

在莫言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寻找到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于中华民族固有的性情、心态,可以说莫言的作品中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同时每一个感觉刺激后面都有一个不清不楚的内涵,而这个内涵会对读者的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就是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毫无疑问,《红高粱》是一部充满了励志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展现中国忠、勇、毅精神的作品,作品通过对青年余占鳌的成长进行描述,以此让人明白一个“忠、勇、毅”的道理。年少轻狂,为一时之快,做出很多啥事,多年闯荡后,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但是国人的身份却没有改变,面对外辱,余占鳌意识到,丢什么也不能丢了民族气节,这也是中国人民最质朴的品格。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是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民俗文化的体现是升华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作品底蕴的最好方式,也是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独特魅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东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23):123-124.

第9篇: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校;艺术下乡;乡村文化振兴;价值探析

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使命,是完善当前高校育人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其目标是通过各类美育工作的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是当今乃至今后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1]。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鼓励学校因地因校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艺术实践活动形式[2]。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最厚实和牢固的基础[3]。党的,将乡村振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之一,乡土文化中孕涵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总工程,是振兴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但在实际建设现状中,因为顶层设计、路径探索、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缺失,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仍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美育工作往基层走,往薄弱的地方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也是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要求。因此,高校艺术下乡能够将高校艺术资源与乡村文化资源有效整合,有利于丰富高校美育工作内涵,也有利于乡村文化振兴,对实现充满活力、内涵丰富的高校美育格局以及美丽、和谐、繁荣的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产业化的过程中缺乏顶层设计与规划。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农村建设与改造不断推进,乡村文化也逐渐向产业化的方向迈进,但是在这个进程中主导部门缺乏顶层设计与规划,产业化的进程中往往利益在第一位,求“新”和求“形”思想占主导,对乡土文化、历史遗迹、人文建设等的挖掘与传承意识欠缺,片面追求产业化的布局将出现不接地气、“千村一面”的情况,不符合乡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品味偏差、审美不足容易导致庸俗化。商业资本的大量介入,导致乡村文化建设方面需要迎合大众口味,难免会呈现出一些娱乐化、庸俗化的形态。审美高度不够、观念保守等固有缺陷使得乡土文化自信不足,从而在建设中使得城市商业元素野蛮植入,轻视传统文化价值,无法在发掘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重构。乡村文化振兴运行机制上存在不足。城市与乡村作为两种不同的人类聚居形态,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各自的生活方式也呈现明显不同的特征,有人把城市当作现代文明的象征,认为乡村文化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停留在过去的遗存,而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的发展方式中,城镇化通常会被理解为将城市特征移植进入传统的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4]。大城市的吸引力使得高学历、高技能的年轻群体纷纷进城落户,乡村中的生产力人群逐渐减少,老龄化已成为趋势,因此缺少带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力军群体。除了缺乏文艺队伍与专业人才外,在乡村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品牌建设方面也捉襟见肘,缺少能够打破僵局的创新思维,因此需要更专业、更有活力的文化艺术专业人士以及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来引导乡村文化振兴。

2高校艺术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探析

2.1促进高校美育工作的影响力与政治地位提升

1999年、2006年、2010年、2015年国家相继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国家教育方针加强美育工作[5]。2019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设置了总体目标,到2022年时高校美育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5年时要形成多样化、高质量的高校美育体系。虽然我国高校的美育功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各方面有了十足的进步,但高校的美育中时常脱离高校整体教育体系而存在,使得其地位在高校整体环境中排在末位。而社会专业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艺术下乡能够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反哺高校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美育实践育人体系,提升高校美育工作效果,将美育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在引领青年责任意识与奉献意识的同时,发挥艺术专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实现双赢。

2.2完善高校美育体系,艺术回归生活中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从强化普及艺术教育方面来看,艺术下乡能够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人才和专业能力的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科交融等特性,能够针对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实际需要进行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开展各类丰富多样、具有实践和教育意义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在艺术下乡的实践中探索出具有时代特征与教育意义的活动形式,促使大学生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艺术修养。从提升专业教育方面来看,艺术下乡能够有力提升艺术教育的内涵建设,将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艺术前沿进行有效衔接,做到源于生活,服务社会,使得高校美育工作能够脚踏实地。从专业实践上来看,艺术下乡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使得乡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为乡村振兴的铸魂总工程打好根基,能够让青年大学生群体在艺术下乡的过程中触摸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脉络,充分完善高校美育育人体系。2.3有利于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精品助力乡村振兴乡土文化随着国家历史的变迁而沉淀,在沉淀中又不断创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宝藏。乡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展现了各地域的文化资源与精神内核,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传承着文化历史脉络。因此,高校艺术下乡能够进一步有效的活态传承与利用乡村优秀文化,着力打造文化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构和激发乡村文化复兴,通过打造文化精品的形式,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依托高校的艺术资源优势,为乡村环境做整体规划布局,凸显乡村文化特色;高校艺术下乡实践过程中,充分挖掘乡村的文创资源,进行文创的开发与创新,形成有效的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对传统手工艺品进行形象提升,在已有的文化作品基础上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提升,培育出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一村一面”的乡村文化发展模式。

2.4有助于厘清乡村振兴建设思路,激发高校与乡村的精神文化动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发展和繁荣的整体振兴,因此乡村建设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不仅要重视经济和品质的提升,更要重视文化的振兴建设,在形成产业化的布局同时,也要激活乡村文化的内涵。高校艺术下乡需要结合乡土风情与特色,对乡村生态和文脉进行研究,不能将乡村文化单独的割裂开来,同时也要注重在其现有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避免现代化以及城市元素过多的引入而造成文化失衡。作为乡村主体,只有不断完善乡村文化的精神家园,充分建立乡村文化认同,才能够形成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动力,为乡村建设战略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