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范文

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精选(九篇)

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

第1篇: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霍夫曼 《金罐》 诗性自救 神性他救

E.T.A.霍夫曼是德国浪漫主义晚期一位具有争议性的作家,在文学史上具有“鬼怪霍夫曼”之称。霍夫曼由于开明的思想、新颖超前的艺术在当时封建保守的的德国遭到轻视,直至逝世后半个多世纪的十九世纪末霍夫曼的价值才被人认识和认可。一大批杰出的德语作家如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卡夫卡都受到霍夫曼怪诞风格的影响。和在德国的情况相比,霍夫曼在欧美其它国家反而受到更早、更多的关注,如法国的巴尔扎克、雨果、缪塞,英国的狄更斯、王尔德,俄国的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国的爱伦·坡等都从霍夫曼的创作中吸收过营养。

《金罐》是一部幻想与现实相融合的现代童话。从表层意义上看,这部作品批判当时社会上的虚荣和愚昧风气,呼吁重寻诗性;从深层意义上看,人们思想上的愚昧和对物质荣誉的追求,其实象征着时代精神的荒芜和贫乏,基于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现实,对此作者霍夫曼企图用诗性的自救与神性的他救相结合的救赎方法来拯救德国和人类。

一.诗性和自救性的结合

(一)诗性

“维柯说:‘在世界的童年时期,人们按照本性就是些崇高的诗人’这就是说,诗人和诗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诗人,又可以看成是诗性的代表。所谓诗性,不仅是诗人的特质,也是人人都具备的属性。”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物质主义和理性主义使人们想象力匮乏,进而导致人生诗意性因素丧失,只有诗人仍是诗性的最普遍代表。在《金罐》中,安泽穆斯虽然不是一位会写诗的真正诗人,但是他身上具有诗人的气质——“童稚般的诗人气质”,他感受敏锐,能与自然相通。他能听见小草、繁花的语言,他能听懂风的吟唱,他也能听清夜幕下远方隐隐约约传来的粗犷而低沉的神秘呼唤。安泽穆斯身上具有的一般市民所缺乏的敏感细腻的感受力使他对情感和自然具有超人的领悟能力。他喜欢幻想,具有艺术天分。安泽穆斯用幻想来抗拒现实生活,用艺术来寻找生活的自信。他把火花的倒影和河两旁灯光当作了金蛇穿行于水流之中,旁若无人地朝着水面大喊,并纵身一跃要从船上跳进水里。保尔曼副校长认为他喜欢睁着一双大眼睛做梦,把他当作疯子和傻瓜。幻想让他对于外界日常生活失去了任何反应能力,幻想唤起了他对“那种使人追求更高尚的另一个存在的向往之情”,(P207) 让他更渴望摆脱困窘生活的束缚,重新发现自我。他在现实生活显得笨拙无力,但是对于自己的艺术才能却显得相当自信

(二)自救性

自救性是人的理性精神的显现,面对人性的堕落,人类在理性精神的观照下发挥人的力量来寻找救赎之路,从而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诗人身上不仅仅具有突出的诗性,而且诗人身上蕴藏的自救性也十分明显。特别是在世界进入精神贫乏的时代,诗人英勇无畏的自救精神就得到凸显,海德格尔强调世界进入贫乏的时代,世界之暗的拯救唯有诗。作为诗的创作主体的诗人的自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感受到世界匮乏,走进黑暗深渊

海德格尔认为一个时代绝对匮乏的特征就是“匮乏的时代本身也不再能够体验到自身的匮乏……匮乏完全被掩盖了,因为它仅仅显示为一种意欲的得到满足的需要,芸芸众生几乎认识不到他们本身的必死性,也无力赴死。”[3]安泽穆斯就生活在一个“大自然的语言已为蜕化的人类无法理解”“被束缚于本领域的自然神只能从远处以低沉的声音对人类说话,两者已无法产生和谐共鸣”的世界和时代,(P237)他虽然能与自然相通,但是对于命运他深深地感到无奈和无助。在同被关在玻璃瓶中的三个十字架的学生和两个实习生的对话中,他彻底体会他们愚昧无知和麻木,体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匮乏。因此在面对魔鬼莉西的诱惑和威胁时,他发出了怒吼:“我决不屈服于你的力量……我宁肯在渴慕中死去!”(P250)安泽穆斯没有屈服于时代精神的贫乏和魔鬼的诱惑,而是勇敢地走向了有可能被毁灭的深渊。

2.坚持爱和信仰,相信永恒存在

茀洛尼卡和魔鬼莉西联合起来使用魔法使安泽穆斯在世俗和幻想中不断徘徊,对爱和信仰的坚持也处于动摇状态,但是当他处在玻璃瓶中时,折磨和痛苦让他反思自己。塞佩狄娜的鼓励让他感到痛苦和折磨可以忍受。他相信有更高尚的另一个永恒存在,相信那更高的另一个世界的美丽梦想所许诺给他的一切将会全部实现。正是因为他经受住了对爱和信仰的忠诚的考验,他才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幸福。

虽然诗人具有自救性,但是作为有限个体的人,在面对无限的宇宙和神秘的神的世界,仅靠诗性的自救无法获得拯救,仍然需要外力的帮助,因而作者霍夫曼在强调诗性的自救的基础上转向了对神性“他救”的吁求。在霍夫曼看来,诗人的自救性是获得神性启示的必要条件,但神性他救和诗性自救的结合才是人类获得拯救的充分必要条件。

笔者把神性启示定义为“他救”主要是相对于人的理性而言的,神性启示给人的不是纯粹的知识关系,不是教人如何用理性去占有或者征服外在的对象,而是通过价值关怀打动人心,感受外界赋予的爱,从而提升人的灵魂。海德格尔认为“诗人就是这样的众生:他们虔诚地歌颂酒神,辨寻逃离诸神的踪迹;他们执著于神的形迹,为与他们同类的芸芸众生寻找回头之路。”诗人的自救并不能达到终极目的,而需要神性的降临。对神性的信仰并不是意指对某种不确定的事物作理论性的肯定,而是对某种超越寻常经验的存在的接受,从而获得的一种人性超越。本文中所讲的神性如肖四新在《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中所讲的“神性”相同,除了具有启示性的上帝与基督教外,还包括源于受难悲剧的精神超越。

第2篇: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企业政工干部;匮乏;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54-01

1 企业政工干部匮乏的各种表现

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面临着各种发展机遇和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政工干部的工作职责是对职工的思想进行疏导和了解,通过保持职工的思想稳定来让职工更投入的工作,所以政工工作非常的重要。很多企业面临着政工干部匮乏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政工干部的心态不平稳,队伍纪律涣散

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政工干部的工作压力,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个人追求也千变万化,单靠传统的政工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新月异观念的变化,政工干部经常会非常尽力工作但是工作结果不理想,不仅受到上级领导的压力,而且还不被职工理解,工作既不能增加个人收入又获得不了认可,政工干部会失去工作的热情和信心,都开始从事其他工作,年轻人因为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耐心,所以不能胜任政工工作。政工岗位需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还必须要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工作难度较大,以上种种致使政工干部的心态不稳,队伍整体较涣散。

1.2 政工干部老龄化严重

很多企业的政工干部整体老龄化严重,调查显示企业政工干部的年龄在40岁以上,政工人员的年龄过大,业务学习能力就会受到思维的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也会受到生理年龄过大的影响。政工干部不仅老龄化,而且新老员工的人才交替较难,缺位无人填补的现象更加突出。

1.3 后备力量薄弱,缺位难补

有的企业政工干部缺乏,有的企业政工干部退休后,没有相应的储存干部给补上位,后备力量比较薄弱,有的补位了但是对政工工作不感兴趣,有的政工素质无法胜任岗位工作,青黄不接致使储备干部非常匮乏,企业没有办法只好一个人做多项工作。

2 企业政工干部匮乏的原因

2.1 政工干部的地位下降,承受的舆论压力大

市场经济冲击着企业的政工工作,有的企业不重视政工岗位的重要性,将这个岗位当做一个摆设岗位,使政工干部的地位不断下降,努力工作却做不到领导的重视和认可,所以工作效果可想而知。人们的思想不断变化,追求和想法越来越多,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不紧跟形势发展,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使政工干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时间长了很多政工干部不愿意从事政工工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被重视,工作难度很大。这样以来老政工干部不愿从事政工工作,年轻人又不愿意谷事这个工作。

2.2 对政工干部的定位不准确,工作动力欠缺

企业政工干部对岗位的定位不准确,工作起来放不开,害怕越权,也同样害怕工作不到位,工作的尺度把握不好。政工干部的工作动力不强劲,企业注重经济效益,人们追求更多的是工资福利等这些实际的东西,企业的领导因为对政工岗位太不重视,使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一直不高,企业的效益如果不好、政策支持不足以及配套设施不完善,政工干部的工作更是无法做好。

2.3 政工干部的待遇太低,对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物价也在不断上涨,政工干部的现有工资待遇已经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企业政工干部的工资偏低,福利待遇没有跟上物价增长的速度,使企业的政工干部严重流失。企业政工干部参加的培训较少,没有业务锻炼的机会,所以政工专业素质和创新性就无法提高。

3、解决政工干部匮乏的一些对策

3.1 用正确的舆论,重视政工干部

要解决政工干部人心涣散、思想不稳的现状,要引导正确的舆论,大家都要理解政工干部,消除对政工工作的偏见,通过认可提高政工干部的地位;企业的领导要重视政工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进行政工重要性的宣传,要增加政工干部的福利待遇,从物质和精神上来满足政工干部的需求,让政工干部在企业感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政工队伍的稳定,从而可以更顺畅的开展工作。

3.2 加强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能力,培养储备人才

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要把相关的制度进行落实,在企业管理的环节中加入政工队伍的建设这一项。要宣传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能力,要培养学习型的政工干部,重视政工干部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工队伍要实行老、中、青相结合的形式,以老带新,不断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政工人才,对储备政工干部进行锻炼。

3.3 关心政工干部,解决政工干部的后顾之忧

政工干部要端正工作态度,通过学习来提高工作水平。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政工工作本身就难度很大,所以政工干部的工作没有包袱非常重要,领导要关心政工干部的心理变化,关心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政工干部的后顾之忧,改善政工干部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轻装投入工作。

3.4 在政工干部队伍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

政工干部必须要业务精、干练、工作效率高,所以在队伍内部要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根据业务能力的高低来选拔人才,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举透明,这样才能调动政工干部的工作性,为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储备新的力量。

3.4 政工干部内部要形成自觉学习的氛围

政工干部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理论上过硬,这也是搞好作风建设的前提。政工干部必须要树立大局意识和群众意识 ,端正工作作风,同时要自觉进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国家的各项政策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内容,通过自身的学习来带动其他政工干部,形成政工队伍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要知识面宽,更要业务精,只有业务过硬,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不仅要掌握思想政工作的精髓,更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要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个性特点和工作表现来开展政工工作,将所学的政工业务应用到员工的思想开导中去。

4 小结

现在社会是一个竞争和高速发展的社会,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小分子―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风向标的思想指导作用,所以必须加强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使这支队伍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力量和中坚队伍。

参考文献:

1、杜学玉,韩迈.提高自觉性反对自发性―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前线,2009(4).

第3篇: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范文

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体育电影应该是以电影艺术的形式,表现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的相关的社会生活、故事情节、人物传记、比赛场景等故事、传记、纪实等题材的电影。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中,陆续产生了一批体育电影,其中也不乏较强影响力作品。

我国体育电影的特征

体育电影人才匮乏首先表现在体育电影制作人才的匮乏,体育电影来源于生活,但体育电影剧本的编写、比赛场景的设置、体育规则的理解、技战术的安排则需要非常专业的体育知识,电影制作人员对于体育项目方面知识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题材影片在画面上的冲击力与感染力。虽然体育电影并非要完全还原体育的原貌,但对于体育场景过于离谱的描绘还是影响了整部电影的质量,并且将最后主题提升的任务变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许多导演和编剧本身对体育运动不熟悉,在拍摄体育电影时,对影片中的体育运动的常识明显存在问题,不真实的体育场景不仅使影片本身缺乏真实感,更使得一部体育电影雷同于一部动画片或是科幻片,严重影响了电影的整体质量。其次是体育电影表演人才(演员)的匮乏,一方面,演技高超的演员缺乏娴熟的体育技能,体育动作给人以生涩、僵硬的感觉,影响电影的可观赏效果;另一方面,专业的体育人才又缺乏表演艺术方面的造诣,现在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如李宁、李小双、刘璇、王军霞、杨晨、王涛等,他们能够出演不是因为其高超的演技,而是制片方可以多些噱头炒作,运动员也可以借此过过戏瘾。所以体育题材电影就应该由运动员来演,或者说体育明星只能出演运动员角色的想法是局限的。正如体育强国不一定是体育电影的强国一样,好的运动员也不一定能出色地诠释他们所熟悉的运动生活。此前,球王贝利出演自己的传记影片《不朽的贝利》,就受到了外界的质疑“:他的演技和球技真的没法比[5]”。

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路径

1拓展体育电影精神内涵

要拓展体育电影的精神内涵,就是要走出体育电影以竞技体育为绝对导向的怪圈,改变以往我国体育电影沿袭着“主人公经受挫折,通过顽强拼搏最终得以成功,取得金牌”的竞技体育思维,体育电影着力弘扬民族精神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假如每部体育电影都要附加强烈的政治内容,而无法充分展示电影应有表演艺术和激烈的体育比赛场景,就必然走向单调和肤浅,成为形而上的表现方式,就势必不会引起广大体育电影受众的共鸣。其实,体育电影在继续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还可以有其他价值探求,如体育的团队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奋发向上的精神等等。中国体育电影虽然也有《沙鸥》等轰动一时的精品体育电影,但总体来看鲜见精品之作,在国际体育电影的舞台上更是难觅其踪。其原因就是在于精神内涵的单一性,反观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体育电影,如《洛奇》、《奔腾年代》、《伯尔尼奇迹》等,它们无不注重对体育精神的表达以及人性的探索,从而成为体育电影的经典。它们的成功,在于这些电影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思想藩篱,成功地在银幕上诠释了崇高的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相吻合,使公平、公正、竞争、友爱等体育精神得到了艺术的诠释,这种体育精神超越了宗教与国界,让观众在欣赏主人公体育技艺的同时,也深深被他们的那种乐观、坚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染,得到所有电影受众者的精神共鸣,摆脱体育电影“祖国、民族”为唯一弘精神的模式,拓展体育电影的内涵,使之多元化发展,这才是体育电影的魅力所在。

2发掘体育电影创作素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国竞技运动中的一些项目早已是世界公认的“梦之队”。但从我国体育电影题材的项目来源看,我国体育电影在选材上显得不足。在我国,取材于传统优势项目的电影很少,关于乒乓球、游泳和跳水、体操的共计5部,仅占体育影片的12.5%。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可是关于乒乓球的电影却只有一部儿童电影《五虎将》;跳水是中国队的强项,游泳也正逐渐接近世界水平,但关于这两项运动的电影也比较少见,上世纪80年代初仅有过一部《女跳水队员》和一部关于花样游泳的电影《美人鱼》;体操也是中国队的强项,但体操题材电影只有80年代初的《乳燕飞》,电影中也没什么体操好手出场。中国女排五连冠的佳绩让国人骄傲,但排球题材电影《沙鸥》更多地表达的是一种生存状态,使得该片在镜头运用、表达手法上更象随后风行一时的“探索片”。我国体育电影影片取材最多的是足球,共10部影片,占我国体育电影的25%。我国的足球一直比较落后,中国是乒乓大国,多年雄踞霸主地位。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70年代曾有“小球转动大球”的外交佳话,但至今没有一部像样的反映乒乓球运动的电影。[6]此外,我国跳水“梦之队”称雄世界,跳水王子、女皇风采绝伦;我国是自行车第一大国,羽毛球实力强劲,体操也颇有佳绩。刘翔在田径项目上跨越天然障碍,为黄种人在短程项目上创造了奇迹;姚明以状元的身份加盟NBA,成为中国篮球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李宁由体操王子成功的转型为世界知名体育运动品牌的缔造者等等人物和事迹等待发掘,数不胜数的题材呼唤着优秀体育电影的反映。

3培养体育电影相关人才

早期里芬斯塔尔拍摄的《奥林匹亚》尽管又为纳粹德国服务的成分,但是它将运动健儿最具风采的瞬间实录下来,尽显体育最美的精髓,开创了将体育与电影完美结合的典范。欧美许多体育影片中的表演尽管也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严格按照比赛的规则设置,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赏心悦目的比赛画面,还可以获得项目的基础知识,为参与比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欧美的演员,包括顶级的演员,几乎能出演许多项目的运动员角色,在许多表演中几乎不用替身演员,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本身就是某个项目的“内行”。增强电影制作人员的体育知识,充分利用画面上的冲击力与感染力是发展中国体育电影的重要前提[7]。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体育摄影、体育新闻等学科,体育与影视表演专业联合培养一些体育电影人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第4篇: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空巢老人;空巢综合症;质性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延长,许多国家相继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也不例外。而我国年轻劳动力谋求更好发展出外务工或定居其他城市成为趋势,空巢老人的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们高度关注的普遍问题。从过去研究结果来看,空巢老人的确在情感上更脆弱,对来自外界的支持与关心更渴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常表现出痛苦、不适、焦虑和抑郁[1]这些突出的心理问题归纳起来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即"空巢综合症"。以往针对空巢老人的研究多为量性研究,用质性研究的分析方法甚少。然而,除物质需求能够量化外,老人的心理需求难以量化,而质性研究能从更深层次理解和感受空巢老人的内心世界,能从另一个层面剖析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空巢老人和空巢综合症的定义:当前对空巢老人的定义主要有三种,第一,有学者将空巢老人定义为最后一个孩子离开,只剩下一对夫妻独自生活的老年父母。第二,有人认为空巢老人是指只与配偶或一个人单独居住的老人。此种定义与前一种稍有不同,他们觉得独居的老人也应该是空巢老人。第三,研究者把空巢老人界定为那些子女不在身边或无子女的老人,这也是当前最多学者认可的定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立意取样法,于2015年1月~3月在成都市犀浦镇锦苑社区,有目的地选取有代表性的空巢老人共9名进行访谈,一般资料见表1。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以上;②能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③符合空巢老人定义范畴;④长期定居此地且无严重躯体疾病者;⑤自愿参加本研究。选择城市郊区空巢老人目的是因为此类老人基本为失地农民,除务农外基本没有其他谋生手段,文化层次不高,精神生活匮乏。但由于征地,均有房产和拆迁补偿款,基本生活无忧,但在精神生活和心理层面,空巢综合症的表现则比城市或农村的空巢老人更为严重。

1.2方法 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全体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前设计提纲和主题,确保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者通过社区街道办,电话联系老人说明研究目的,并承诺保护其隐私以取得理解和配合。交谈地点为街道办休息室或老人家里,使老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畅所欲言,鼓励其说出内心真实感受。提问除客观资料外,以开放式问题为主,如:您现在生活状况怎么样?身体好吗?您和子女关系怎么样?您有什么烦恼或压力吗?您生活中感到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吗?每例个案访谈时间为40 min,现场录音,并笔录下研究者对访谈的直观感受。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化为文字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总结。资料分析法采用Colaizzi分析法。

2 结果

2.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

2.2主题1:物资匮乏

2.2.1经济收入偏低,来源途径单一。有7名受访者不同程度表示收入低,可支配收入不足,所有人都会采取不同方式减少经济支出。个案F:"我的钱少,要吃饭,有时候要看病,虽然子女要给我钱,但我还是要省着点用。"个案H:"有时候要捡点瓶子、废纸板来卖,有一点算一点。"个案A:"我的子女经常给我钱,但是现在身体不好,隔三差五的去医院,开销还是大。"

2.2.2消费理念保守,不愿消费。9名受访者普遍都表示不舍得花钱,不论收入高低均宁愿把钱存起来,平时省吃俭用,到过年时孙儿孙女回来时给他们发压岁钱。个案A:"我平时不怎么用钱,除了看病,吃饭买衣服花销都很小。"个案B:"舍不得拿去旅游,人老了又走不动,去哪儿都不方便,不如存起来。"

2.3主题2:身体症状

2.3.1疾病带来痛苦 有6名受访者表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痛风,哮喘等。由于没有子女照顾,病情发作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加上现在看病难,看病贵,老人感到非常痛苦。

2.3.2年龄增长带来不便 7名受访者表示因为年龄增加,生活中有诸多不便。2名受访者表示减少出门活动。个案D:"我住6楼,又没电梯,上下楼很不方便,经常一天只出门一次。"2.4主题3:精神空虚

缺乏与子女的交流:9名受访者均表示与子女沟通较少,与子女见面时间少。即使子女回来或打电话时也往往就为谈论某事,少有精神层面的交流。个案A:"他们(指子女)忙得很,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都是头天回来第二天就走了,也就吃吃饭,没啥好说的"。

3 讨论

质性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自然的,偏好对受访者做生动的观察与访问,它暗示一种亲近与非控制的情景,运用"深度的描述",来传达受访者错综复杂的世界。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希望通过挖掘受访者对养老需求的描述,了解本研究中城市郊区空巢老人的特点,了解其空巢综合征的情况,让医护人员更好的帮助空巢老人,服务于社会。

本研究认为空巢老人综合征的情况是较普遍的,主要表现为:物资匮乏、身体症状、精神空虚等。我国应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空巢老人长期照料体系,满足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需求是保证其享受有质量、有尊严晚年生活的基础;满足其医疗服务需求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其生活照料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重视对失能空巢老人的长期照料。社区医护工作者应认识和理解老年人的各种特点,以广博的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业务技术,向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最终使老年人得到全方位的照顾,愉快地安享晚年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2-4]。

综上所述,由于年龄的增高,社会交往领域及家庭代际关系的巨大变化,空巢老人会表现出与其他人群所不同的特殊的"空巢综合征"。我国应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空巢老人长期照料体系,更好的服务于空巢老人。

参考文献:

[1]黄少宽.广州市社区老人服务需求及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南方人口,2005(1).

[2]余昌妹,符丽燕,杨晔琴,等.失能空巢老人健康和照料现状的分析及其建议[J].医学与社会,2010,12:6-8.

第5篇: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精神生活;新农村;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38-03

一、我国今年“三农”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自从我国“三农”建设提出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

1.从2006年起,在我国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宣告结束,这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和历史突破。粗略估算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000多亿元。

2.不但不用交农业税,从2004年开始,全国范围开始对农民实施生产者补贴。这一项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放开了粮食市场流通,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农民种粮从此获得了一个稳定的收入预期,降低了粮食生产的市场风险。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4.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改善,给农业生产稳产增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水、电、路、气等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

5.全面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为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发展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所以“三农”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正在慢慢地改变着这一现状,特别是当下农村,农业的大力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农民早已过上了小康生活,住上了洋房,开上了小轿车。农村环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上了水泥路,亮起了路灯……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起色,有了很多积极的方面。

1.主动性增强。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发展,农民群众腰包渐渐鼓起来,并且农村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使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进入较快增长期。经济的增长使得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的主动性。很多群众已经买上了电脑,这就使得群众上网获得外界信息有了很强的自主性,不用像以前那么拘束。

2.文化素质的提高。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和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使得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思想在逐渐地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愿意接受新的文化思想,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方式,文明程度也在逐步好转。

3.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设施逐渐完善。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使得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设施正在逐渐完善,使得农民群众有得可玩,有设施可以娱乐,精神文化生活逐渐丰富。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精神生活依然存在的不足

然而仍然有一些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严重匮乏,有些整日与麻将为伴,陋习严重……精神生活的严重缺乏与蒸蒸日上的物质生活严重脱节,形成明显的不协调。具体表现为:

1.精神生活空虚,在精神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任何要求,有些甚至处于空洞状态,没有任何的精神生活。

2.精神生活方面需求层次很低,很多农村,农民的经济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多数农民的精神追求只停留在吃、穿、住、用等物质层次的满足感受方面,消遣、娱乐次之,追求自身发展、塑造人格、追求理想位居最后。

3.精神生活方面设施严重不足,没有足够的条件去获得更好的精神生活,从而使得精神生活的质量没办法也没有条件,更没有能力去获得提高。受条件限制,各村所组织的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较少,只有在一些如节假日才会组织大型的文化活动,比如端午节的龙舟比赛、重阳节的登高、春节的焰火、篝火晚会等。平时闲余时间很少有大型精神文化活动。

四、造成精神文化生活不足的因素

造成农民精神生活方面需求消极、精神生活匮乏、质量不高的原因总结有如下几点:

1.长期以来精神生活的匮乏导致农民群众已经适应了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内心没有强烈的需求和驱动力。

2.物质条件的匮乏、经济投入的不足等等均导致一些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设施的缺乏,无法满足真正的需求。

3.大多数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比较低,受教育的程度不够高,导致思想陈旧。虽然现在新农村建设在农村中大力提倡积极、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但由于农村留守人员多以老人和孩子为主,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有少数农民的信仰出现了错位,不是追求科学,而是相信宗教,搞封建迷信,把人生理想与希望寄托于宿命。

4.政府等有关部门宣传、引导力度不够,甚至过分地关注经济的增长,忽视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使得群众心有余而力不足。

5.现在当代农村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导致后来农村留守人员多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本来就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导致精神生活建设的主力军的严重缺失,留守人员在过好物质生活的闲余时间无力顾及精神生活。

五、新农村建设中提升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后面几项建设的经济基础,只有基础牢固,新农村建设才能呈现繁荣的景象。“乡风文明”就是对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要求和最终归宿。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1.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为精神生活建设打下良好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发展条件。一方面,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发展以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推动着人的物质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标志,二者的协调共同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来源,拓宽农民群众的增收渠道。让农民群众能够有信心去憧憬,去建设精神文化生活。

2.大力建设精神文化生活设施,让农民群众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做保障。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硬件设施的缺乏。很多农民群众在闲暇时间只能靠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甚至是聚众来打发时间,完全没有很好的方式去休闲娱乐。在农村应该多建设一些类似于农村书屋、乒乓球室、露天羽毛球场和篮球场的设施,使得农民群众在闲暇时间可以有更多的娱乐、锻炼方式,这样不仅使得农民群众戒掉一些类似于聚众的陋习,还能够愉悦身心,锻炼身体,获得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提高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

3.充分发掘农村自有的精神文化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农村有很多自有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比如:戏曲,舞龙舞狮等),这些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有很大的群众基础,这些方式群众容易接受,因此应该大力进行弘扬,可以在群众中建立一些文娱活动组织,比如舞龙舞狮社、戏曲社等,不光可以让传统精神文化方式在群众中发扬光大,还可以让群众有一个积极的文娱方式。

4.政府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制定各种政策,合理引导,为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开绿灯。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不管是硬件设施的建设、政策支持还是各种宣传、引导。各级政府、领导应该正确认识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虽然成果可能不会有经济建设明显,但是应当摆在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其作为政府和领导考核的重要依据。领导和共产党员应该积极起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各种政策。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建设也将是一场持久战,不管是各级政府、领导,还是群众本身都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在现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不应该仅仅重视经济、物质建设,而应该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一个和其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思想上重视了,行动起来才会有充分的积极性,只有经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有一个繁荣发展的景象,农民群众才能有一个和谐发展的大环境,获得经济和精神的协调发展。

第6篇: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范文

    一、消费社会及其前提

    消费一直在人类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4]21,所以“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5]191。也就是说消费与人类社会相伴随,有了人类就有了消费。然而人类社会存在消费活动并不就意味着进入了消费社会,只有人类社会在历史进程中发展出了新的社会生活与经济秩序才敲开了消费社会紧闭的大门。

    首先,消费社会是个物质丰盛的社会。消费社会之所以区别于生产社会,其核心在于消费社会的物质极其丰盛,出现波得里亚所描述的“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3]1的现象。在物质丰盛的社会中,大众得以摆脱短缺经济的限制,由生产主导转向了消费主导。在生产主导的社会中,物质相对短缺,享受性消费成为少部分人的特权,社会大众的主导工作是迫于生存压力的生产。科学技术革命根本性地扭转了生产效率低下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以及产品种类的丰富性,使社会大众也被日益丰盛的物质产品包围。这一转变既使社会大众获得了潜在的消费对象,同时也将他们从生存性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拥有了一定的闲暇时间。

    其次,消费社会是个个体拥有消费能力的社会。消费社会的降临标志着享受性消费走下了神坛,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成为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但其前提是作为社会个体的社会大众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他们才可能在拥有闲暇时进行享受性消费,否则缺乏个体消费能力的社会大众依然被排除在消费的浪潮之外。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不局限于生存性需要,已经摆脱了传统社会中的同质性消费文化,享受性、个性化成为了消费社会的主流标签。享受性、个性化消费是在生存性消费的基础上所延展的消费,是生存需要之外的支出,极大地提高了对消费支付能力的要求。这一方面对社会大众的消费能力提出了额外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能力支付生存性消费,同时还能够支付享受性消费;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以支持额外的消费支出,社会大众又必须扩大他们在生产方面的时间、精力或资本投入,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感,进一步刺激对物质消费的迷恋和放纵。

    最后,消费社会是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消费取代生产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实现由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向,消费主义文化侵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消费主义兴起瓦解了传统社会的消费观念,社会大众不再为了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潜在的使用时间而购买物品,而是消费符号,并在消费符号的过程中界定自己。瑞泽尔指出:“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所消费的东西,人们就是以他们所消费的物品为基础而将自己与其他类型的人相区别。与我们的直觉相反,我们所消费的并不是物品,而是各种符号。”[6]109在现代社会,这种将物品当作符号的消费倾向不再局限于少部分特权人群,在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已经侵入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当社会大众接受并践行消费主义,消费也就真正占据了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

    二、消费社会中丰盛与贫困的断裂

    在消费社会中,社会大众得益于科学技术革命,一方面能够以较少的生产投入而获得较高的物品产出,从而不再局限于生产的束缚,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拥有了一定的闲暇;另一方面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产品在产量和种类方面都极大丰富,社会大众被丰盛的物品所包围。在消费主义指引下,享有闲暇并被丰盛物品包围着的社会大众开始成为市场消费主体,被纳入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享有消费者主权。因此,民主化、大众消费、个性消费迅速流行,发展成为消费社会的主流标签,标榜着一幅富裕、丰盛、全面消费的欣欣向荣的图景。然而以一种理性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到处都流淌着物品消费的社会景象,将会发现其中充斥着丰盛与贫困的断裂。

    第一,物质丰盛中的精神贫困。物质丰盛是消费社会的直接表征,社会大众自然地享受着现代社会的奢华与丰盛,并认为这是天赋的权利,波得里亚指出:“他们被科加尼地区的幻影所包围,在广告性的祷文作用下,相信一切都事先给了他们,以及他们在富裕方面具有合法的、不可让与的权利。”[3]10弗罗姆更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消费社会中物质消费对精神消费的取代与蔑视,“如果我有钱,即使我对艺术没有鉴赏力,我也可以得到一幅精美的绘画;即使我不懂音乐,我也可以买最好的留声机;我可以买下一座图书馆,尽管只是为了炫耀之用;我可以买学问,尽管除了作为附加的社会资产之外这学问别无它用。我甚至可以毁掉买来的绘画或书籍,因为除了金钱损失之外,我一无所失。只是有了钱我就有了权,得到我所喜欢的任何东西并随意处置它们”[7]107。同时,社会大众在传媒、影像、广告等诱导下放弃了对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时间的要求,转而追求无穷无尽的符号消费。瑞泽尔对此指出:“我们再次试图在我们所消费的那些物品———符号的基础上使自己与某些人成为同类而与另一些人有所区别。在资本主义当中我们趋于需要的不是某种特殊的物品(譬如说一辆宝马牌轿车)而是某种差异,我们正是通过这种差异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意义。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获得和使用一种物品时所产生的那种愉悦,而是某种差异。这就将我们引向这样一种看法:当需要是以这种方式而被界定时,它就永远不可能被满足,因为我们拥有一种持续不断的、贯穿终生的将自己与占据社会中其他位置的那些人区别开来的需要。”[6]110因此,消费大众在蔑视精神消费而追求符号化的物质消费时,必将坠入物欲横流的欲望深渊,将自身隔离于精神消费之外,出现物质丰盛与精神贫困的断裂。

    第二,物质匮乏者的双重贫困。杜宁直接指出:“这个世界有三个主要的生态等级:消费者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穷人。理论上讲,这三个等级可以根据他们人均消费的自然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和破坏的动植物栖息地准确地确定。在实践中,这些群体可以通过两个有代表性的标准区分:他们的年平均收入和他们的生活方式。”[8]9换句话说,杜宁认为依据人们的年平均收入和生活方式可以将他们区分为三个生态等级,其中消费者阶层的高速增长本身就是消费主义的扩展。然而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经济体系中,消费者阶层的高速增长并没有消除生态等级的差异,物质匮乏的穷人仍然作为一个边缘性群体顽固地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忍受着生存性消费不足的煎熬。随着消费主义的扩张与盛行,尤其是借助大众传媒、影像、广告对社会日常生活的全面入侵,根本性地改变了社会大众,包括穷人在内的消费文化。正如堤清二借助“物象化”和“欲望的模仿”描述广告的力量时所指出:一方面人类所创造的东西恍如自然存在的事物,反过来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看到别人的欲望得到满足,也唤起了自己的欲望[9]45。“物象化”和“欲望的模仿”既塑造了消费者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观念,也在媒体广告无孔不入的强势入侵中刺激着物质匮乏的穷人的欲望。因此,边缘性的贫困人群将陷入一种双重煎熬境地:既要忍受物质匮乏的苦楚,又要承受消费主义制造出的物质迷恋的焦虑。

    第三,物质无限追求下的人类贫困。波得里亚在描述消费主义的冲击影响时指出,“正如狼孩因为跟狼生活在一起而变成了狼一样,我们自己也慢慢地变成了官能性的人了。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3]2。在这种物所控制的社会中,大众陷入了对物的迷狂,丹尼尔·贝尔明确指出:“到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不是设法以工作或财产而是以物质占有的地位标志和鼓励享乐来证明自身的正确。”[10]528马尔库塞更加直接地说:“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复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11]10其结果“不言而喻,富有社会的丰盛与浪费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呀。……这里,我们再一次对消费有了一种简单化的概念———建立在财产必然用途之上的道德概念。从不相信这种事物内在的道德规则是使用价值和使用期限,以及随着地位和时尚的变化而乱扔财富、更换财富的个人,一直到全国和国家范围的浪费,甚至全球性的浪费”,因此,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其极尽奢华和浪费的消费观念必然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冲击。杜宁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过度的消费主义是异常的价值体系。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对人类文化经过几百年发展起来的保守定位的彻底背离。不论是因为我们选择抗拒它,还是因为它毁灭了我们的生态依托,消费主义终将是一种短暂的价值体系”[8]109,否则物欲横流的消费主义最终将毁灭生态而陷人类于困境。

    三、消费社会中的贫困拯救

    全面反思消费社会的基本前提、本质内涵以及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其结构性的断裂与悖论,采取有力措施消除或缓解消费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冲击将是一种现实关怀。真正扭转消费社会内在性的丰盛与贫困断裂,需要从制度到消费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努力。

第7篇: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范文

吉林省脑科医院吉林省四平市136000

【摘 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的52例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情特点,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主要病情特点为在缺乏兴趣以及情感淡然(86.54%)、难以沟通以及思维迟钝(73.08%)、意志力薄弱以及生活懒散(48.08%)、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以及语言匮乏(7.69%)、行为怪异(7.69%)等。结论:对精神分裂衰退患者实施严密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生活技能训练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护理对策;临床特点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疾病,不同于其他精神性疾病,精神分裂症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进入衰退期后社会适应能力显著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分析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的病情特点,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52例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了其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52例,其中,男42例(80.77%),女10例(19.23%),年龄22-65岁,平均(44.72±3.22)岁;病程3-29年,平均(10.73±3.21)年;住院次数2-29次,平均(8.12±2.71)次;本次住院时间3-212个月,平均(51.36±12.33)个月;婚姻状况:31例(59.62%)未婚,11例(21.15%)已婚,10例(19.23%)丧偶;家庭情感状况:13例(25.00%)较佳,12例(23.08%)一般,27例(51.92%)较差。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婚姻状况及家庭情况状况。观察和评估患者的主要病情特点,针对性提出护理对策。

2结果

本组52例患者中,38例(73.08%)患者主要表现为难以沟通以及思维迟钝,45例(86.54%)存在缺乏兴趣以及情感淡然表现,4例(7.69%)表现为行为怪异,4例(7.69%)表现为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以及语言匮乏,25例(48.08%)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以及生活懒散。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衰退原因较为复杂,本研究结果发现,男性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可能是由于男性所承受的社会压力相对于女性更高,家庭以及社会重视度不及女性等所致。临床研究表明,病程越长,患者的进入衰退期的风险越高[2]。本组患者的病程平均约为10.73年,且住院次数较为频繁,住院时间较长,导致患者的家庭感受降低,加速了衰退进程。分析患者的病情特点显示,有86.54%的患者存在缺乏兴趣以及情感淡然表现,难以沟通以及思维迟钝率高达73.08%,此外,还有接近半数的患者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以及生活懒散,与王涛等[3]报道结果较为接近。表明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多存在明显的性格缺陷,这也是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陷入困境并且难以自拔,进而导致病情进展加速。此外,本研究还发现,51.92%的患者家庭情感状况较差,这类患者由于失去家庭支持、关爱以及帮助,更容易发生情感上的孤独感,进而导致情感淡然、语言匮乏、不愿参加社交活动等。

心理障碍不仅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将增加病情复发风险,增加住院频率,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3]。针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病情特点,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3.1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在经过系统规范化治疗以后,精神活动基本稳定,此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鼓励其主动探视和照顾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关爱与重视[4]。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充分关心和尊重患者,针对性予以心理疏导、安慰、教育和激励,以协助患者克服负性心理,树立胜病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日常生活护理

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工作,定期组织患者更换衣物、洗澡,协助患者完善个人卫生清洁工作,每周更换被罩以及床单,定期安排患者剪指甲、刮胡子或者理发等,确保患者身心舒适。完善病区管理,确保病房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并更具天气变化维持病房温湿度适宜,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对于行动不便以及年老体弱者,尽量按照专人实施一对一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3.3开放式组织管理

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组织进行开放式管理,安排患者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例如打扫病房卫生、共同学习、做广播体操、读书看报、集体合唱等,并予以一定的奖励,活跃住院气氛,增加患者的人际交往适应性,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主动参与和配合护理工作,促进病情康复,减轻其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3.4生活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生活技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加强生活技能训练非常必要。由专职护士负责,指导患者练习穿衣、如厕、洗漱以及一些一般性劳动等。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团结协作、遵守纪律以及服从命令情况,适当予以精神或者物质奖励,以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生活能力。

3.5疾病分级护理

对于精神分裂症一级衰退患者,由于其尚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可由专职护理人员带领,组织参加打球、下棋、游戏等集体活动,以培养患者的兴趣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二级衰退患者,由于其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则重点进行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包括定时、定量进餐、如厕、穿衣、睡觉等。对于三级衰退患者,由于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由专职护理人员实施全程陪护,必要时需采取行为,尽量避免发生护理差错事件[3,4]。

4小结

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人格缺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病情康复。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通过完善心理干预、日常生活护理管理、生活技能培训以及疾病分级护理,争取患者家庭、社会的多方参与和支持,实施多渠道、多学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5]。因此,以社会学为出发点,分析精神分裂症衰退的原因、发展以及临床转归规律,加强精神分裂症健康宣教管理,争取社会、家庭等多方参与配合,消除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偏见,并为其提供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刘飞云,吴君,杨桂等.精神分裂衰退患者的病情分析及护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9):270.

[2]张慧.精神分裂衰退50例的病情分析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2):24.

[3]王涛.浅谈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201-202.

第8篇: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22-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而且要搞好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实现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本文从新农村文化建没的角度,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现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等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对农村文化建设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致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缺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1、文化建设的内容,其主要表现于农村文化品味下降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实施与国家的重视,农村社会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当代农村社会的农民文化生活中,适合农村实际生活的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文化尚未形成。农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多以看电视、打牌等现代文化形式为主,农民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的兴趣正在逐步降低。由于现在正缺乏对农村文化的正确的引导,一些内容低俗和劣质的文化乘虚而入,导致现在农村仍存在有大量的封建迷信文化和腐朽没落文化,有大量的农民仍然相信算命看相、烧香求神拜佛,以至于造成农村文化层次普遍较低。这些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在文化建设设施落后

农村文化设施和场所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先决条件。从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农村许多文化机构无法运转, 有的陷入瘫痪状态。文化设施建设落后缺乏,“六五”计划提出的“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 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至今仍然没有实现。大部分农村还没有图书馆、阅览室、更不要说设施齐全的文化大院。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的落后和匮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

3、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主要表现在队伍人才匮乏

人才匮乏是影响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地方,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与管理缺乏规范,主要是由于农村乡镇文化干部大多数是兼职人员,他们长期忙于乡镇其他社会事务,文化不专,工作盲目,疲于应付,真正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并且农村干部经常得不到培训,知识更新较慢,难以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相适应,从而导致工作方式落后,观念陈旧,难以担当组织引导农村文化发展的重任。同时基层文化干部工资待遇低,专业职称工资得不到兑现,人心浮动,人才流失严重,导致文化建设队伍不够稳定。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文化发展”或“文化繁荣”,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里头都从不同的侧面蕴含了发展农村文化的目标和要求。

“生产发展”既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包括文化产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当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为切实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国家和农村共同的来发展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

“生活宽裕”应是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富裕的内在统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求新、求美、求乐、求知”日益成为农村文化消费的新时尚。不少率先富起来的农民已经改变了“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开始享受着同城里人一样的文化生活。我国广大农村已基本上摆脱了贫困,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不满足于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然而,物质生活上脱贫的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上依然匮乏者也还是存在,只有实现物质生活上的丰衣足食和精神文化生活上的丰富多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涵是文化建设,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重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我国农村的富裕程度已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富裕程度并不等同于文明程度。只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改变落后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自觉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创造新生活,才能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尚。

“村容整洁”不仅是指村庄建设布局上的合理、管理上的有序,而且包括村民的居住环境清洁卫生、优美协调。村容村貌、乡村建筑等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要想在我国广大农村形成一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增加农村公共设施,并把文化馆舍、娱乐场所等文化设施纳入农村城镇化建设规划,组织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整治村庄环境,搞好公共卫生,建设美好家园。

“民主管理”作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事务管理的一种权利或方式,是与农村文化事业和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密不可分的。农村文化的发展既可以培育农民的民主意识,也可以促进农民对民主管理的追求。总之,发展农村文化的目标要求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个目标要求之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从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出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1、普及科学技术,提倡科学精神

要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迅速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首先,把对农民进行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倡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使科学无神论的教育由外在要求转化为农民内在信念。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品味,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农民转变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等传统落后的观念,逐步形成适合于农村现代化建没需要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加强科普宣传和科技传播,使广大农村树立起“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让农民尊重科学、懂得科学、用科学的手段发展经济;用科学的手段来发家致富。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目标,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任务。首先,要贯彻落实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实现城乡文化统筹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国家文化设施布局、文化经费投入、文化生活安排、文化产品生产等各个方面,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行城市带动战略,以大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建立城乡互动、互利双赢、协调发展的统筹机制。其次,城市文化、教育、科技、广播电视等部门要继续开展文化、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要通过实施各种希望工程,帮助贫困地区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普及科技,建立广播电视网,送戏送电影下乡,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

3、加强新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农村基层文化队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是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的必由之路。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当前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调动他们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稳定和发展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再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要加强农村文化工作者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和沟通,学习文化工作先进经验,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不断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J].小城镇建设,2006(2):11.

第9篇: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范文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现代市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内在原因。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关系的参加者具有良好的民主平等意识和权利与义务统一意识,它可以内化为严格的自律精神、公平正当的竞争意识、诚信无欺的合作精神,外可转化为市场主体之间平等、公平、公正、理性、有序、讲诚信、守信用的市场竞争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因此公民意识在市场中的不断成长与成熟,对市场走向良性循环,起着积极的建设作用。

公民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但让我们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公民意识培养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作为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载体的课程效果不显著是其中的表现之一。1996~199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针对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全国9省市72个地区约16000名学生,约2500名教师、校长和社会知名人士。调查结果表明:74%的校长、62%的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只有10%的教师与同事谈论个性发展、情感态度;50%的校长和35%的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体现最好的目标是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在学生身上表现最差的目标依次是劳动态度与技能、动手能力、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等方面。而另一项调查也表明:相对于必要的知识、技能,社会对初中生爱国、爱党和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要求更高;毕业生各方面的现状均不令人满意,各项素质大都居中,而集体主义思想和权利义务观念尤其被人们认为很差。公民意识培养问题另外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权利与义务的观念没有深入人心。体现在具体情况上,首先公民对自身的权利认识不清,缺乏热情,很少行使权利。其次公民对自己的权利看得很轻,虽然有一定的民主观念和权利观念,但要求行使权利的心情不迫切,对自己行使权利的行为也没有过高的期望,另外,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缺乏遵纪守法意识的现象日益增多,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和不良影响。

笔者认为公民意识缺失主要有以下原因:

1.公民意识培养的地位没受到应有的重视

第一,思想观念上的忽视。

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中国,缺少民主的积淀,相反封建社会的遗毒却长期存在,所以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对民主的向往不强烈,也就无法认识到培养公民的重要价值,也无法将培养公民意识作为教育的重大责任,尤其是在无法摆脱考试压力的情况下,公民教育缺乏应有的地位,公民意识培养就更难以取得人们的重视。

第二,教育过程中的忽视。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看,教育者的明确目标还是以传递知识、培养技能为主,公民意识培养得不到重视。不论在品德课中,还是在各科教学中,教育者很少能有意识的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作为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内容,更没有有目的培养公民意识。从大的教育过程来看,在儿童从出生开始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后来的社会教育以至终身教育这个过程中,无论从父母的期望及对子女的教养,从学校教育的教育目标及实施,从社会教育力量的引导思想等来看,都只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个体,培养精英,都缺乏对学生作为集体一分子的要求和培养,尤其是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就更加薄弱。

第三,教育评价上的忽视。

评价上的忽视首先体现在没有将公民意识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考试成绩成为评价人、教育效果和学校的单一的权威的标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仅作为评价中形式上的参考,一个学校能否备受青睐,看的是它的升学率,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人们被短期的功利目标蒙蔽住了双眼,在教育的评价手段上难以体现对公民意识的要求。评价上的忽视还体现在,公民教育体系还没有真正建构起来,仍缺少对公民意识形成状况进行有效评价的重视,缺乏针对学生公民意识发展情况的评价手段。

2.公民意识培养缺失评价标准

第一,缺乏真实性、实践性。

目前,教育者已经注意到要加强教育内容的生活性,但仍缺少与现实生活的真实联系,往往是对生活平面、死板的再现,引不起学生在思想上的感触和共鸣,因而也难以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观念。而最通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缺少质询、讨论、辩论和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等方法,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记忆事实上,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严重缺乏实践性。

第二,重知识技能教育、轻思想观念形成。

与语文、数学等科目不同,公民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掌握知识和技能多少,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观念,并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承担责任,勇于践行。就我们目前所进行的公民教育内容来看,无论是编写的教材还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技能所占的比重还是远远大于思想观念占的比重,目标仍停留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记忆背诵,对学生的评价就是掌握知识的准确度。知识能否被学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能否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缺乏衡量的标准,既没有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没有作为重要的指标来审核。

3.公民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单调

第一,途径单一。

目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尚未单独设课,公民教育仅是融于品德政治课和各科教学之中。其它的途径诸如课外活动、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活动虽然已经初步具有实效,但大部分流于形式,停留在一些仪式和活动的多次重复上。心理咨询、学校管理与服务因缺少必要的组织结构和硬件设施难以有效地进行下去。而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不能更好地与学校教育联结起来,作用微乎其微。总之,缺少有效的途径来保证公民意识培养的顺利进行。

第二,方法呆板。

目前公民意识培养多沿用传统的方法,主要局限在单向式的你讲我听,只注重枯燥理论的传授,没有结合学生需要,也没有给学生一个理解的空间。不仅不能取得应有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丧失学习的兴趣,更加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意识观念。事实上,公民意识形成是一个需要不断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育方法的运用不仅对应用方法的主体有特别的要求,而且要求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时期运用不同的方法,要考虑到其复杂性,决不能简单运用,使方法的运用成为一门艺术。

4.公民意识培养的环境资源匮乏

第一,校园环境资源匮乏。

公民意识培养需要丰富有利的环境资源,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精神文化环境,都将制约影响着公民意识的形成。然而公民意识培养所占有的环境资源仍十分匮乏。从校园环境来看,物质环境上,公民教育缺乏必要的图书资料、道具、场所,缺少时间上的保障;精神环境上缺少学校、教师的重视、支持、引导、鼓励,缺少相应制度保障;校园文化中也缺少民主文化的氛围,校园活动、校园的设置、学校风气都缺少公民教育方面的内容。环境资源的匮乏往往很难使学生产生对公民身份的向往,以及对公民有关的知识、技能的学习的兴趣,即便有要求,也会因缺少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使这种学习不完全,走样甚至达不到效果。

第二,家庭环境资源匮乏。

“三纲五常”在中国社会曾经存留了几千年,直到现在家长制的作风依然盛行,因此中国家庭中民主氛围一直难以真正形成,这为学生最初民主意识的形成造成无形的障碍。家庭中父母及主要亲属对民主活动的重视程度如何,政治态度、民主法制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形成,是其政治基本态度意识的来源,而中国人民主意识素来较为淡薄。另外,在考试的压力下,父母大多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摆在学生生活中的首要位置,不能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时间来进行公民意识方面的学习。

第三,社会环境资源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