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精选(九篇)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

第1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理论文献;分析维度;定量研究;趋势分析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 of structural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is article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literatures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ed from 1995~2005 in China from ten dimensions including title, author, abstract, key words, topic, choice of topic, terminology, methodology, conclusion, reference and annotation. There is indication th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academic norm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has been improved a lot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theory contents; quantitative research; research dimension; descriptive statistic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有了长足发展,90年代中期以来更是硕果累累,研究者在提高高等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术规范上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展,研究的问题逐步深入,研究的方法不断走向科学,并且涌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著作及学术论文。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无论是理论研究本身还是所运用的研究方法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比如,从研究的内容来看,知识老化、观念陈旧、老生常谈的现象依然存在;从研究形式来看,研究中量化研究不够,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还相当缺乏,研究欠规范、不科学的现象还相当普遍,等等,如果不从认识和研究上加以强调,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恐怕只能沿着不规范、低水平的轨道永无终结地运行。因此,我们认为对我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理论文献进行全面研究是非常必要而且极为重要的一项课题。自2005年底以来,我们特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并拟以“我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分析”为课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但我们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从建国一直到1990年代初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同时大多数是经验总结或工作报告类文章,真正的学术论文或学术报告并不多,这为我们的统计和分析带来了困难。后经研究小组商量,确定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最丰富的1996~2005年为研究范围,对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多维度考察,运用结构式定量研究——“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比较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描述统计、评价与比较,寻找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用简洁明了的数学关系来展现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普遍规律和总体趋势,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向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教育文献内容的次级分析主要有两种具体方法,一种是非结构式定性研究方式(学术界常简称为文献法),另一种是结构式的定量研究即“内容分析法”。在这里,我们正是采用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对10年来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资料进行统计量化、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描述性分析,探索10年来的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理清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思路。可以说,我们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量化统计、比较、分析,从研究方法上是一种新的尝试,这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文献分析或文献综述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另外,我们在现存的文献中发现,目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多数是定性方法,尤其对文献内容的研究几乎全是对有关性质、作用和特征方面的定性描述与评价,从而得出结论。这种定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特殊性,比较注重其逻辑关系,不太注重所分析文献资料的数量特征和整体状况,因而较难从直观上发现研究主题内的变量关系。而对文献资料的次级分析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对文献的性质、特征和属性方面的描述来揭示其逻辑关系,还需要从文献中各个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入手进行研究,以从整体和普遍性意义上探求发展规律和趋势。因而,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定量方法来对高等教育学理论文献进行次级分析。

二、文献综述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收集到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著作(含教材)近300部,学术论文1 800多篇次,其中只有近30部(篇)论著(文)探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问题。以下摘其有代表性的论著进行综述。

首先从著作或教材来看,我国大多数著作或教材都是对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列举和简要介绍,比如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专列了一章来讨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普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一样,有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历史法、个案法、实验法、统计法等等”,“在研究过程中,也经常要应用抽样、假设、比较等一般的研究方法”[1],并对以上几种研究方法及其运用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田建国编著的《高等教育学》也列举了有关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调查实验和分析综合相结合[2]。邓晓春、王华春主编的《高等教育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按照纵横两条线索,将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准备阶段的搜集高教研究资料的主要方法,包括高教研究的观察法、高教研究的调查法、高教研究的实验法;第二类是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方法,基本上可归为两种:第一种为逻辑分析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科学抽象法,第二种为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绝对数和相对数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动态数列分析法、表格法和图示法等;第三类是高教研究的横向科学方法,包括高教研究的系统方法、高教研究的信息方法、高教研究的控制论方法[3]。谢安邦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提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可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而对于某一课题的研究,往往是多种方法并用,只用一种方法的情况很少[4]。徐小洲编著的《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中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除以上几种,常用的还有观察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5]。

除此之外,还有两部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探讨的专著。一是张应强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作者认为,“描述——解释”研究范式,并不能真正适用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应该采用“反思——建构”范式来研究高等教育现代化问题。从人的价值理想和教育的本真意义出发,一方面以“事实研究”为基础,以对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有一个客观把握,同时对之进行反思与批判;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精神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进行建构,提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可能发展方向[6]。二是陈廷柱的《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书中对“反思——建构”的研究范式进行了讨论,认为“反思”虽然不等于对客观发展过程的“描述”,但“反思”显然要以客观现象为依据;“建构”虽然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建构”必须建立在对教育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上[7]。

在国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的两部著作:一是《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作者主要从组织分析角度进行研究,从多学科视角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观察,将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组织、文化、社会学和政策分析的观点和方法综合应用于高等教育研究[8]。二是《高等教育系统》,该著作在对国外20多个国家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入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范畴分析模式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研究[9]。

其次,从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方面来看,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也只有五六篇。比如,刘承波在《试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一文中指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方法按其地位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为哲学方法,中层为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下层为适应于某些科研领域或某种科学分支甚至某个科研课题的特殊研究方法。其基本结构为: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他认为借鉴上述科学研究方法建立高等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就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的观点,构筑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同时指出,在哲学层次上, 唯物辩证法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一般层次上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基本方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法、历史法、文献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等[10]。

朱旭在《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思考》一文中指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弊端,一是从个案研究得出结论就个体推及全体(表现为太具体,忽视普适性);二是具体情况不做具体分析,大一统(表现为太抽象,忽视个体性)。高等教育学研究应从实验、案例、比较等方法论的角度对此予以匡正。”[11]李海芬和薛天祥在《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方法论》一文中指出,不当的方法是造成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失范与混乱”的关键因素[12]。徐辉和季诚钧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研究中方法意识淡薄,思辨倾向严重;二是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多元研究方法意识;三是研究方法落后,规范意识不强。此外还指出, 高等教育研究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具有多元研究属性,因此要运用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方法论为指导,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范式,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采取思辨定性、实证定量的多种手段进行高等教育研究[13]。张黎和马静萍在《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分为哲学、科学方法论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三个层面。其中,“对高等教育学科具体研究方法的研究是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的目的,而哲学层面方法论和科学层面方法论则可用以指导高等教育学科具体研究方法的研究,是为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具体研究方法服务的”[14]。

从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著作或教材中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提到比较多的是调查研究法(75%)、实验研究法(75%)、比较研究法(72%)、历史研究法(50%),次之的是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统计研究法,以及表格图示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法等。而专门的学术论文又大多比较宏观或抽象,要么探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问题,要么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要么从方法论原则上探讨高等教育研究问题。当然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进行高等教育文献的定量分析无疑有着参考作用,尤其对我们全面掌握高等教育研究现状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1.分析单位与范围

本研究以每篇文章为分析单位,即从1996年1月到2005年12月我国高等教育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在国内发行的教育杂志中,选择了发表该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较多的5种杂志,即《教育研究》(月刊)、《高等教育研究》(双月刊)、《中国高教研究》(月刊)、《江苏高教》(月刊)、《黑龙江高教研究》(月刊)为文献检索范围。具体搜索范围是:《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黑龙江高教研究》从 1996年第1期至2005年第12期,《高等教育研究》从1996年第1期至2005年第6期。

2.文章取样

本研究从上述5种杂志中共抽取了250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分析对象。取样方法是:原则上从5种杂志中每种刊物每年随机抽取5篇。具体抽取办法是,首先从5种杂志中收集到有关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共1 808篇(其中《教育研究》166篇,《高等教育研究》414篇,《中国高教研究》693篇,《江苏高教》350篇,《黑龙江高教研究》185篇),然后再从5种杂志中按每种刊物每年随机抽取相关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5篇,共抽取250篇作为最终分析对象。

3.分析维度

我们在参考大量文献,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分析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了对文章进行内容分析的理论框架,查找了所有文献中所包含的10个方面的共同或共有因素并将其抽取出来作为分析维度,对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情况进行质量和数量的评定。所确定的10大维度是:文章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课题、问题的提出、重要术语界定、研究方法、结论、参考文献和注释。课题组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将10大维度各自又分解为若干子维度或具体类目,如文章题目类维度可分为题目陈述不简洁和表达不准确等,作者类维度可分为大学教师、学生和其他机构研究人员等,摘要类维度可分为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和表述精炼等,关键词类维度分为排列顺序是否恰当、使用词性准确与否、关键词数量是否规范等,课题类维度分为是否归宿课题以及来源于哪一级课题等,问题提出类维度分为问题陈述是否清楚、有没有研究假设、有无文献综述等几类,重要术语界定维度分为有术语界定和无术语界定等,研究方法类维度分为是否规范地运用了科学研究方法、运用何种研究方法以及有无研究设计等,结论类维度分为有无结论和结论是否鲜明等,参考文献和注释类维度分为有无参考文献或注释、是否规范地使用了参考文献或注释等。最后在设计分析类目尤其是子类目时,为了保证随后的评判记录工作有具体、统一的依据,我们又对所有子维度进行了细化分解并明确其操作定义,如题目不简洁表现为题目过长、概括程度差、字或词重复多、累赘重复、大小标题使用不当、意义重复等;问题陈述不清楚又表现为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没有陈述、陈述过于简单、未包括研究的内容或陈述问题范围过大,等等。

4.分析程序

本研究由10位研究者共同完成。其程序为:

(1) 向10位评价者或研究者介绍研究目的,并熟悉有关文献资料和信息材料;

(2)通过反复讨论、提问的方式,使10位评价者掌握10个分析维度及其子维度的含义,并进行信度分析,以取得一致的理解。本研究一共做了10次信度分析,即对每一维度就其中一年的文献样本进行评判。根据信度计算公式,一般来说,信度在0.5~1.0范围内即为合格。

信度=n(参与内容分析的人数)*平均相互同意度/1+(n.1)*K(平均相互同意度);K=(ki+k2)/2;k(相互同意度)=2*M(两者完全同意的栏目数)/N1(第一评判元分析的栏目数)+N2(第二评判员分析的栏目数)。

按照以上公式,我们对10大分析类目的信度计算结果依次为: 0.976、 1、 0.994、 0.994、 1、 0.939、 0.98、 0.931、 0.955、 0.988。信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式测验之前,10位研究者的评判标准基本一致,信度比较高。

(3)熟悉内容分析代码系统和编码表的使用。因为本研究主要是想通过对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分析来探寻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此,我们主要采取A——X——T模式进行分析,其中A代表同一资料来源,X代表同一内容变量(或分析类目),T代表从不同时期中抽取样本。首先通过来源抽样选取我国10年来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内容资料来源A(5种期刊,1 808篇文章),并按照研究任务,在1 808篇文章内把具有共同特点和因素的方面作为分析类目X(10大分析维度)。同时再从同一资料来源A中,按每年每种杂志随机抽取共250篇文章作为内容分析的样本;根据分析类目或分析维度对样本进行量化处理,统计比较,找出其中内容变量X的集中或差异的趋势以及前后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

(4)对内容分析的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描述分析。

四、研究结果

1.文章题目

从“文章题目”维度的数据统计(见表1、图1)情况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文章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占20%;

(2)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多于后一阶段(分别为13.6%和6.4%)。如1996年到2000年间学术论文题目不准确、不简洁或不规范的表述所占的百分比情况为:在1996和1998年比较高,分别为52%、32%;1999年和2000年分别为16%和28%,这表明这段时间内的高等教育研究在文章题目的陈述上明显存在着不规范现象,尽管所占百分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规范化程度仍然较低。而在2001~2005年这5年内,题目规范的文章所占百分比从2000年的72%上升到2005年的88%。这说明,在此期间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文章题目”的确定和表述上逐渐准确,简洁程度越来越高。

(3)从作者和研究机构来看,来自大学教师、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的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比例相对较低,而其他人员(如教育行政人员、管理者以及社会上对高等教育感兴趣者)的文章或研究报告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比例最高,专门研究机构或研究院所的情况居于二者之间。

2.作者

根据“作者”维度的数据统计(见表2、图2),研究结果如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1996~2005年作者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百分比变化不是十分明显,而且所占比例很低。其数字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作者中在学研究生所占比例很少,尤其硕士生所占比例相当低。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底,作者为博士生的百分比分别为4%、0%、4%、4%、16%。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百分比稍有增加的趋势。

(2)从教师来看,在1996~2000年间,来自大学教师的学术论文所占的百分比趋于稳定;但在2001~2005年,大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所显示百分比分别为56%、40%、52%、64%、48%。虽然在这5年中大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数不是很有规律性,但是从数字显示可以看出,大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数相对其他人员还是相当高。来自师范专科学校的研究人员从1996~2005年的数据除1997年和2002年以外其他均显示为0。这表明,师专教师对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兴趣相当弱,普通大学教师的研究在1996年还是比较高的,之后4年出现低潮,而从2001年起又进入高峰期,所占比例最高。从统计数据来看,尽管大学教师所占的比例呈波动性变化,但是大学教师依然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处于主要地位。

(3)从教育管理实践者来看,1996~2005年间他们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所占百分比趋于平稳状态,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4)在独立院所研究人员维度中,1996~1998年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1999~2003年逐年下降,到2003年下降至0; 2004年又上升到12%; 2005年又下降到8%。数据表明前5年中,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百分比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后5年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百分比又有所上升,但是幅度不大。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从1996~2000年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教育管理实践者,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比例较小,大学教师居于二者之间;从2001年起学术论文作者为大学教师的文章百分比逐年增加,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比例较小,教育管理实践者则降至二者之间。而作者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一直很小。另外,表2中的“不明确”项,是指文献样本中并没有对作者进行介绍和说明。

从“摘要”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3、图3)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文章未列或无摘要的占48%;

(2)文章摘要不简明、不准确(含未列摘要)共占60.4%;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未列摘要的占43.2%,后一阶段占5.2%;前一阶段摘要不简明、不准确的(含未列摘要)占43.6%,后一阶段占16.8%。以上数据显示,10年来高等教育学研究在摘要这一维度上,不简明、不准确、不精炼的状况在前一阶段明显多于后一阶段。1996~2005年未列摘要的百分比分别为100%、100%、84%、84%、64%、28%、22%、4%、0、0。数据表明,未列或无摘要所占比例明显下降,2004年和2005年均降为0。而在5种期刊中同时期的学术论文有摘要并且摘要简明扼要、准确精炼的百分比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学者们在其“内容摘要”上规范意识在不断增强,学术研究水平在不断提升。

4.关键词

根据“关键词”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4、图4),研究结果如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文章或研究报告中没有关键词的占49.6%(主要集中在前5年);

(2)从所列关键词数量来看,依据数量标准所列关键词3~6个的占45.6%,不标准(不足3个或超过6个)或未列关键词的占54.4%;

(3)从关键词的词性标准(以名词为准)上来看,除1996年、1997年未列关键词外,从1998年起所列关键词词性不标准的(含未列关键词)占44.4%;

(4)从关键词的词序来看,一般来说,关键词的排列顺序是从学科到专业方向,再到研究问题和理论观点,即学科——专业方向——研究问题——理论观点;

(5)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未列关键词的占43.2%,后一阶段占6.4%;前一阶段关键词数量不符合要求(标准为3~6个)的(含未列关键词)占44.4%,后一阶段占10%。同时,前一阶段关键词词性(含未列关键词)不标准的占43.2%;后一阶段所列关键词词性不标准的占21.2%。

5.课题

从“课题”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

(1) 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不是来源于课题的学术论文占97.2%;

(2) 来源于独立课题中国家课题的占1.2%,来源于省部级课题的1.2%,来源于其他课题的占0.4%;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来源于非课题的占49.6%,后一阶段占47.6%;前一阶段无来源于部级课题,而后一阶段来源于国家课题的占1.2%。同时,前一阶段来源于省部级及其他课题的占0.4%;后一阶段占0.8%。

6.问题的提出

从“问题的提出”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问题提出不清楚(包括没有陈述、陈述过于简单、陈述问题的范围过大)的占48.4%;

(2)问题的提出中没有问题陈述的占21.2%,陈述的问题过于简单的占24%,陈述的问题的范围过大的占3.2%;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问题的提出不清楚的(包括没有陈述、陈述过于简单、陈述问题的范围过大)占26.8%,后一阶段占21.6%;其中,没有陈述在前一阶段所占的百分比比后一阶段略高一些(分别为10.8%和10.4%);前一阶段陈述过于简单的占13.2%,后一阶段占10.8%;而在陈述问题的范围方面前一阶段所占百分比也要比后一阶段高(分别为2.8%和0.4%)。

7.重要术语界定

从“重要术语界定”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7、图7)来看,研究结果表明:从纵向数据来看,学术论文中重要术语界定的情况几乎无规律可循,但是横向比较显示,无重要术语界定的学术论文远远多于有重要术语界定的学术论文。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没有重要术语界定的占72%。

8.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8、图8)来看,研究结果表明: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采取实证研究范式并运用统计方法或量化方法的占11.2%;

(2)采取理论研究模式并主要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方法、评论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的占83.2%;

(3)经验总结式的报告或文章占5.6%;

(4)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采取实证研究范式的占6%,后一阶段占5.6%。前一阶段采取理论研究模式的占39.6%,后一阶段占43.6%。同样,前一阶段采取经验总结方式的占4.4%,后一阶段下降为1.2%。这一数据显示,采取经验总结方式的研究有下降趋势,但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还主要是在思辨、定性研究的范式下的研究方法,而采取实证研究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

9.结论

从“结论”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图9、图9)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没有结论的文章所占比例为49.6%;

(2)有结论的占50.4%,其中结论鲜明的占35.6%,结论不太鲜明占14.8%;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如果从有结论这一维度来看,后一阶段结论比较鲜明比前一阶段所占百分比明显上升了(前后两阶段百分比分别为10.8%和24.8%)。

10.参考文献和注释

从“参考文献和注释”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10、图10)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中,无参考文献和注释的所占比例为37.6%;

(2)有参考文献和注释,但不规范(排列顺序不当、错误标点符号、页码不全、信息不详细、英文字母大小写不规范等)的占10.8%;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如果从无参考文献和注释这一维度来看,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所占百分比明显下降了(后一阶段为10.4%,前一阶段为27.2%)。如果从有参考文献和注释但不规范情况来看,前一阶段比后一阶段所占百分比要高,前一阶段不规范的占6%,后一阶段占4.8%。

五、讨 论

本研究通过对所选取的250篇高等教育领域的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表明,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理论品位在不断提升,学术规范在逐步形成和树立,但仅以所选的文章和研究报告来看,在题目、关键词、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结论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但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现象逐步有所改观。我们以2000年为界限将研究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研究中明显可以看到前一阶段文章题目的准确性明显低于后一阶段;从研究人员来看,来自大学教师、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在题目上明显要比其他研究人员的文章或研究报告要准确规范得多,专门研究机构或研究院所的情况居于二者之间。

同样,在“关键词”上,前一阶段不规范的现象更为严重一些,比如,许多刊物发表的论文中要么随意列几个关键词,有的刊物干脆没有关键词。从文献学角度来讲,关键词对于我们检索、查找、收集、分析文献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关键词我们可以迅速、便利地获得文献资料,而且关键词运用不当必然影响我们获得文献信息的准确、全面、系统程度。但如何使用和列举关键词,在目前学术界几乎无人问津。我们认为,使用“关键词”有三个标准:一是词性标准,二是词数标准,三是词序标准。从词性来看,关键词一般为名词(包括名词化的词或词组)或专用术语或专业术语,比如高等教育、大学管理、学术自由、政策措施、学科性质、学科定位等等;从词数来看,所列关键词不能少于3个,也不宜多于6个;从词序来看,关键词的排列顺序一般为:你研究所属的学科领域—专业方向—研究的问题—具体的理论观点,也就是说:第一个关键词应该是你所研究的大学的学科门类或学科种类,第二个关键词是你研究所涉及的专业方向或专业问题,第三个关键词是你研究的某个问题或主题,第四个关键词是你研究所得出的理论观点或结论,如果你的理论观点或结论有二个方面或体现在三个层面上,那么就列出第五、第六个关键词。

问题的提出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阐明问题的来源、问题的现实针对性、研究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等等对于研究非常重要。虽然近几年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也纳入到议事日程上来,可是在我们所分析的文献范围内,仍然有很多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要么没有明确说明问题的来源,要么陈述不清,要么问题范围过大或者过小。

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更是存在着很大的偏向和误区,有近50%以上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没有交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要么采取定性评价,要么采用纯思辨的方式,不少理论结论经不起检验和推敲。我们以2000年为界,将前后各五年进行对照,发现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这样的趋势:量化、统计分析少,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思辨成份多;事实深描少,主观评论多。在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上,我们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特地对“作者”和“研究机构”两项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研究者当中,专门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如大学教师、本专业的研究生等相对于其他人员如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者或高等教育管理者等要规范得多,这说明科学研究需要一些专业或专门的理论规范,没有受专门研究训练或研究环境的熏陶是难以达到相应的学术规范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品位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必要前提,在理论发展的脉络中我们已看到了这一趋势。我们相信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必然走向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高等教育学 (下)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5.299.

[2]田建国. 高等教育学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9.16.

[3]邓晓春,王华春. 高等教育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1.27.39.

[4] 谢安邦. 高等教育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315.316.

[5]徐小洲. 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05.410.

[6]张应强.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 [M].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0.9.

[7]陈廷柱. 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 [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7.8.

[8](美)伯顿·克拉克. 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

王承绪,等编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3.5.

[9](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

王承绪,等编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5.10.

[10]刘承波. 试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J]. 教育与现代化, 2000,(4): 8.13.

[11]朱旭. 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思考 [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1,(3): 44.46.

[12]李海芬,薛天祥. 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方法论 [J]. 江苏高, 2004 (3): 11.13.

第2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环境教育 制度构建 湖泊保护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353-03

对于享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来说,湖泊保护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湖泊状况和科学的湖泊管理体制,不仅是提升生活环境水平的需要,更是推动湖北经济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然而,湖北省湖泊保护工作既有着一般湖泊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更是具备了自身独特的省情区情。因此,我们做好湖北省的湖泊保护工作所需要考量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建设相对完善的保护机制也远非一夕之功。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环境教育制度作为湖泊保护制度的根基,其顺利构建与生效会对突破湖泊保护瓶颈,推动湖泊保护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目前湖北省湖泊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地区古称“云梦泽”,在解放初期更是号称“千湖之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湖泊的利用和改造力度也逐渐加大,这对湖泊的数量和质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湖泊数量上看,根据湖北省水利厅的《湖北省水资源质量通报》显示,截止到2009年1月,全省现有百亩以上湖泊仅为574个,比上世纪五十年代减少56.9%,其中5000亩以上的湖泊仅剩100余个,比上世纪五十年代减少2/3。从湖泊水质上看,《湖北省环境质量状况(2010年)》表明,湖泊水质总体不容乐观:11个省控湖泊的15个水域中,水质为Ⅱ类的占20.0%;水质为III类的占26.7%;水质为Ⅳ类的占26.7%;Ⅴ类的占13.3%;劣Ⅴ类的占13.3%。水质符合功能区划标准的水域仅占40.0%。总体上来说,目前湖北省湖泊水质恶化,水生态环境破坏,湖泊保护情况着实不容乐观。

我们必须承认严酷的现状背后存在着多种原因:立法者、管理者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取舍矛盾;行政管理体制不明晰,形成了“九龙治水”的混乱管理局面;湖泊保护治理综合协调机制未得到有效建立,难以从整体管理的层面达成一个目标管理的优先次序等等。但是在笔者看来,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看似复杂的局面,其实根本上主要是与环境教育制度的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即,环境教育制度的缺失这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恰恰是形成上述各种原因合力作用的主要因素:

1.立法、执法和司法欠缺科学性。法律目的得以实现离不开科学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工作,然而从湖北省的湖泊保护立法来看,立法上欠缺的专业人才和立法技术,更欠缺对于现实的了解和发现问题的渠道和方法;司法、执法上来看,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结合,加之污染问题、水事问题的复杂性,当前的执法司法体制无法满足湖泊保护事业对于专业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的需要。从本源中来看,正是因为系统环境教育的缺失,湖泊保护法律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只能依靠生活经验和有限的科学知识去判断。总体上说环境教育机制的缺失严重的限制了立法的水平和执法、司法的效果。

2.环境管理理念落后,使得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得不到保障。从湖泊保护的角度来看,作为内在动因的科学理念和价值观,在湖泊保护立法、执法、司法的环节中都是欠缺的。立法时立法者在保护经济和保护环境两方间举棋不定,在立法条文中不得不顾及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保全实施效果,更要考量公众反映以保全社会效果,这往往导致立法条文的价值混乱,使得法律的科学性大打折扣。从执法和司法上看,由于其人员编制设置和资金来源都与政府密不可分,所以司法机关行为往往有着强烈的行政色彩,加之执法者本身即为政府工作人员,所以执法、司法人员对湖泊环境保护总是采取选择性忽视,而转向的积极追求其经济价值,可以说这种忽视和取舍正是湖泊保护工作长期不尽如人意的症结所在。

3.公众环境素质较低,为湖泊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造成不利影响。对湖泊进行保护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湖泊的经济属性以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发挥湖泊的环境属性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社会公众的利益都是其最终指向。而且从湖泊保护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状况来看,湖泊保护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会由公众参与的情况所决定。但现今实际情况却是公民环境素质的低下,无论是理解环境政策、落实保护措施还是监督环境状况,现今民众的环境素质状况都是无法适应湖泊保护工作需要的,可以说环境教育最基础和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在于提升公民的环境素质上的。

二、环境教育制度构建对于目前困境的解决作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环境教育制度的构建是被现实所迫切需要的,更是突破当前湖泊保护工作困境的有效方法,所以我们有必要自此引入环境教育的概念。希望可以通过对于环境教育理论和环境教育制度的探索,去思考未来环境教育制度的构建,希望可以以此作为当前湖北湖泊保护事业所处困境的起点。

所谓环境教育就是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情操和行为,使人们养成面对环境问题进行明智决策和采取负责行动的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环境观和生态观,形成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自觉性。而环境教育机构则是指立足于通过向受众普及环境知识,宣传环境政策以提升公众环境素质和促进环境政策的落实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职能部门。狭义的环境教育机构是指专门立足于教育职能的机构,而广义的环境教育机构还包括为环境教育提供基础资料,制定并促进环境政策贯彻落实的职能部门。现实中,环境教育机构大致可以分为教育科研机构和行政职能部门。教育科研机构比如高校的环境科学研究机构,环境法律研究机构,环境知识普及团体,而行政职能部门包括,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与环境保护事业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中涉及的环境法律、环境政策制定与修改的分工部门。

环境教育对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环境保护人才的培养,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以及整个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现实中的环境保护事业进展的不尽如人意,除了常见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心态所致以外,这更是与社会公众环境素质偏低、合格的立法和司法人才缺失所分不开的,而在此方面,环境教育机制的作用便突显现出来了。

环境教育制度在湖北省湖泊保护工作中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环境教育制度有助于实现绿色立法、执法、司法。环境教育制度可以通过直接提升法律职业者的素质,直接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的水平。丰富的环境教育内涵,使得立法拥有了更立体科学的环境立法知识技术,在立法时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使得执法者得以掌握更科学合理的执法手段,拥有宏大的视野和远见,做到有效执法和科学执法;更是使得司法者充分领会环境司法的公益特性,推动环境司法的绿色化。

2、构建环境教育制度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湖泊保护工作的开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及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更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环保理念,而环境教育制度的建立正是为这一要求服务的。环境教育制度的建立,可以扭转过去重经济轻环境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推动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湖泊保护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经济价值,更是在于实现其深厚的环境意义。

3、构建环境教育制度是提升公民环境素质的重要方式。公民环境素质的提高是环境教育制度构建的最终目的和最终落脚点,更是湖泊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所在。现今社会公众环境素质之所以无法满足湖泊保护工作的需要,主要原因就在于环境教育制度的缺失。而环境教育制度建立之后,可以通过提升公民的环境素质,明确公民的环境监督责任和公民的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使得湖泊保护工作的制度得以更加完善、目的得以更加清晰、效果得以更加良好。

三、环境教育制度的科学内容

现实中往往对于环境教育与“自然教育”“知识普及”等相近概念有着混乱的使用,然后环境教育作为一项专门的制度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和内容:

1.从时间维看,包括基础教育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和职后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主要是开展普及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和环境意识的培养。职前教育阶段又分为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环境教育。对高等学校非环境类专业应增加一门环境必修课,至少要作为指定选修课,尤其是师范院校。如果环境教育不落实,当今的大学生不了解环境,今后难免会好心办坏事。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也是时代的要求。职后教育阶段可根据工作岗位分为决策者、管理者和实施者的环境教育。决策者处于各个部门的重要位置,其环境意识直接影响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他们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最深远。因此,环境教育的对象应在普遍涉及的基础上,突出强化对政府决策管理者的教育。这对于预防环境问题的产生、 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从空间维看,包括家庭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家庭是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对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教育对其日后环境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对成人来说,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环境道德水平也是相互影响的。社会环境教育就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对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其中对农民的环境教育急待加强。我国有8亿农民,农村环境形势日趋严重,农药、化肥、地膜的使用造成对土壤的污染;森林的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增强农民对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责任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从知识维看,包括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环境基础知识教育是面向中、小学生和大众的。环境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面向从事环境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人而进行的职业性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四、环境教育机制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环境教育机制的构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环境教育内涵,建立立体的教育体系。环境教育不仅包括提升公众的环境素质,更包括对于立法司法执法等与湖泊保护工作直接相关的人员的环境素质教育。后者更是具有见效快、专业性强的特点,从而能够迅速起到缓解湖泊保护管理混乱、成效不高等尴尬状况。从构建环境教育机制的过程来看,完善环境教育理念,要秉承以下几个理念:第一,教育模式科学立体。环境教育的模式要做到科学合理,立体有效其主体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研究所等教育机构,社区、政府机关的宣传机构、组织机构更应当是环境教育的应然主体。第二,教育体制切实可行。新制度的构建应当尊重当前现有情况,环境教育制度更是应当把目前的教育和行政制度现状作为建立制度的前提所在。只有充分的结合现实,环境教育制度才能真正的将自身的功能落到实处。

2、创新环境教育手段,贯彻环境教育全民化。环境教育由于内容的特殊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其手段必然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学校式的教育,而更应当结合社会性的手段,通过创新教育思维,以社会化的宣传手段来提高受众的环境素质。由于立法工作成效如何是环境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这就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对象更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公众,对湖泊保护法律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实行深入全面的环境教育,使之具备高精尖的专业化知识,更是环境教育机制的应有之义。

3、推进环境教育立法。为了使环境教育制度的构建不单单停留在理论层面,对环境教育制度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更是当前我们所应当重视的问题之一。只有做到“有法可依”,以行政法规或者法律的形式确定环境教育的主体、对象、机制等各个方面,环境教育制度才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各级政府更应当在行政法规中明晰自己的环境教育职能和任务分配情况,充分发挥现有的法治功用,落实环境教育制度的构建工作。从立法实践来看,地方立法已经了相关的法律实践,如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已经填补了环境教育专门立法的空白。

4、高度重视大学生环境教育工作。在我国推行全民教育的今天,大学生作为重要的国家后备人才,其环境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未来环境工作的成果如何。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高等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内容,都应当适当注重“环境保护”这一内容的体现。高等学校的职业技术行为教育,都应当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惯例进行培养和训练。有些高等学校试开了《生态伦理》,《环境道德》等选修课程,这都是些有益的尝试。

总之,环境教育制度对于改善现今湖泊立法状况,提升执法、司法效率,提高公民环境素质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当前湖泊保护工作陷入困境之中,可以说与环境教育制度的缺失是直接相关的,因此环境教育制度的构建既是突破目前困境的有效方式,更是环境问题解决的最终归途。

参考文献:

[1]王学雷、吴建农等,《湖北省湖泊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民长江,2 0 0 9(19):11

[2]范天森等,《大学生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的现状与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5期。

[3]郭霞,《谈环境教育》,北方环境,2011年3月。

[4]湖北省2010年水资源公报http:///xwfbh/gssxwfbh/fbh/201103/t879137.htm,2012.5.21登入

第3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评价;改革;DEA模型;高校

引言

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与支持。201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1]。”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然而,数据包络分析(DEA)不仅可以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而且可以分析出优化措施,同时避免了繁锁的计算过程。因此,在这个背景下,进行DEA模型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中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1体育教学评价和DEA模型的基本概念

1.1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

“评价”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价值是指一种事物能够满足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换言之,一种事物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属性即为该事物的价值。“教学评价”这一术语的概念较多,但有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概念,并且众多学者基本上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教学评价[3]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测定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种种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对照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及个性发展水平,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出价值判断,进而调整、优化教学进程,促进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由众学者的观点来看,可以把教育评价的概念归结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和运用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4],以做出相应改善和调整来促进教育活动的过程。体育教学评价被看作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教育领域中一般评价活动的一种具体体现[5]。

1.2DEA概念

数据包络分析[6](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是数学、运筹学、数理经济学、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一个新的交叉学科[7]。它是[8]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开始创建的,并被命名为DEA;第一个模型是CCR模型,随后,1984年,R.D.Banker等人从公理化的模式出发给出了另一个DEA模型———BCC模型。最为经典的模型有CCR,BCC,FG,ST[9]。简言之,DEA模型就是通过把搜集的评价指标的实际数据输入软件包,然后模型自动生成一个最优的临界值,并把每个被评价对象与最优的临界值的距离计算出来,从而根据每个被评价对象与最优临界值的差距来判定其优劣,也就是最终的评价结果———相对有效性。2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在中国知网中,以“体育教学评价”为关键词,共搜索到1986年至2018年的文献3365篇,发文量总体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体育教学评价的相关发文量开始逐步增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我国2001年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图1我们还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到2017年,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发文量达到高峰期,这与我国201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有着直接联系。在中国知网中,把以“体育教学评价”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图2,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位于前四的主题分别为:体育教学、分科教学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评估。值得指出的是,关于“普通高校”这一主题的文献有160篇,占到2.42%;关于“教学评价”这一主题的文献有668篇,占到10.10%;关于“体育教学”这一主题的我文献有933篇,占到14.11%。所以,关于高校的教学评价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进一步阅读文献,归纳总结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对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不高,存在为了评价而开展评价的现象,并且对于评价结果不予反馈、反思及改进。其二,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在评价过程起着主导作用,不仅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同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其三,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评价过程过于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其四,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内容缺乏对体育精神、体育品德等隐形因素的评价,但是,这些内容恰恰是体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导致评价内容与评价目标的脱离。

3当今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动因分析

3.1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从这一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殷切期盼与支持,并且,高等教育主要是用来培养高质量人才,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部分,不仅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在党的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及体育的重视。因此,国家政策的支持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因之一。

3.2新时代的要求和召唤

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重大判断。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同理,当今时代的主要旋律就是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在教育领域,我们也要继往开来、不断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用新时代,才能取得教育事业伟大征程的胜利。

3.3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存在问题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进程,总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当我们发现问题后,若能及时解决,必能取得质的进步。在本研究中的第二部分,已经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了论述,也归纳总结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对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不高、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方法欠缺科学性和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这一系列显露出来的问题,从而推动着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急需解决。因此,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存在问题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动因之一。

4DEA模型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DEA方法与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相同点:其一,都是为了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提高各单位(教师、学生、企业、学校等)的积极性。其二,都是为了优化,即:通过评价,发现各决策单元的现状及不足,从而找到改进措施。其三,都是评价具有多个投入和多个产出的复杂系统。DEA方法与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不同点:其一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的赋值,然后才能得出评价结果;然而,DEA方法不需要任何权重假设,而是把搜集的决策单元的输入和输出原始数据输入软件包,软件包中的模型可以直接求出最优的权重,并确定出了生产前沿面,排除了很多主观因素,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其二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对各评价指标判断后,要进行大量的统计、计算工作,才可以得出评价结果;然而,DEA方法把投入指标和输出指标的数据输入软件包后,就可以直接、明了的显示出来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是否有效,即:可以省略繁琐的计算、分析过程,直接看出各决策单元需要优化的指标。从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及发展趋势分析:变革课程评价是打通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瓶颈”的关键[10],丰富发达的评价理论必将推动评价实践的发展。体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由“目标取向”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而且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已经由质性评价取代量性评价走向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的完美结合。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趋势是人性化和客观性。从DEA方法的功能分析,此方法来进行体育教学的评价比较合适。DEA在避免主观因素、简化算法、减少误差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11]。从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来看,体育教学评价的整体趋势是既需要定性评价,也需要定量评价评价,但是,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采用现有的评价方法或多或少的会有参杂主观因素,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不真实。DEA的核心思想是将各决策单元与所估计的生产前沿面进行对比,识别出低效率决策单元,并显示出每个决策单元的效率值,本质是判断决策单元是否位于生产前沿面上。从DEA操作角度来看,此类软件包(已经有DEAP2.1版本)操作简单,只需预先进行建模,把各决策单元做好标记,然后把收集的投入和输出数据输入模型,就可以直接得到评价结果。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动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国家政策的支持;其二,新时代的要求和召唤;其三,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对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不高、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方法欠缺科学性和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5.1.2DEA方法与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相同点:其一,都是为了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提高各单位(教师、学生、企业、学校等)的积极性。其二,都是为了优化,即:通过评价,发现各决策单元的现状及不足,从而找到改进措施。其三,都是评价具有多个投入和多个产出的复杂系统。

5.1.3DEA方法与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不同点:其一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需要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然后才能得出评价结果;然而,DEA方法不需要任何权重假设,而是把搜集的决策单元的输入和输出原始数据输入软件包,软件包中的模型可以直接求出最优的权重,并确定出了生产前沿面,排除了很多主观因素,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其二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对各评价指标判断后,要进行大量的统计、计算工作,才可以得出评价结果;然而,DEA方法把投入指标和输出指标的数据输入软件包后,就可以直接、明了的显示出来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是否有效,即:可以省略繁琐的计算、分析过程,直接看出各决策单元需要优化的指标。

5.1.4从DEA方法的功能、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和DEA模型操作的角度来分析,DEA模型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具有可行性。DEA模型和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有着共同的评价目的和作用,并且DEA模型的客观性、科学性、操作简单性等特征,正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急需改进的地方。

5.2建议

5.2.1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对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视,完善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从而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本质作用。

第4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一、学校督导评估的范围内容

督导评估是收集、整理、处理、分析所得信息的一个过程,是在监测的基础上利用某一现象发生及发展到什么程度所提供的信息来作出的判断。学校督导评估是指按照一定的督导评估标准对学校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因素所进行的评估判断。学校督导评估也叫学校评价,它是教育督导评估的一个组成部分,督导评估的根本标准是看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对学校自身来说,通过对学校教育成果和教育过程的科学督导评估,可以使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全面认识自己学校的办学宗旨、资源配置、学校管理、教学水平、队伍建设、教学设备、各项规章制度等因素在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找到改进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全面督导评估基层单位的教育工作质量,对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本地区教育质量,进行正确的指导,合理的调配,做好宏观教育管理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1、督导评估学校奋斗目标 学校的奋斗目标是学校的总纲领,是学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所提出的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办学宗旨的具体化,对学校各项具体工作起指导作用,所以督导评估学校首先要对学校的奋斗目标进行督导评估;2、督导评估学校工作计划 “思路决定出路”。学校工作计划是学校的总思路、总部署、总安排,是学校实现奋斗目标、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的具体体现,督导评估学校工作计划既要看全面性、科学性,又要看具体性、效用性。督导评估时要特别关注是否体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创新;3、督导评估学校管理 对学校管理水平的督导评估是督导评估学校的重要方面之一,学校管理水平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经费、图书、设备等效益的发挥,具有决定意义。4、督导评估校风 校风是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要对教风、学风、作风作出评估;5、督导评估学校德育工作 俗话说:“文化不行成次品,道德不行成废品”。对政治课教学、班主任工作、全校性的安全、法制、禁毒等教育活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教育情况、爱心救助、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作出评估;6、督导评估教学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而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督导评估的重点是看教师执行教学计划,遵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水平及教学效益;7、督导评估学校美育和卫生工作 查看学校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的教学、校园文化和快乐校园建设、文体卫生工作的开展等,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体质方面作出评估;8、督导评估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工作 对学校职业技术课教育,按规定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科技竞赛、文娱体育、社会性公益、勤工俭学等作出评估;9、督导评估教师团队和学生整体 对学校教师整体的学历、职称、业务能力、年龄等方面结构的合理配置、职业道德水平、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与团结协作精神和学生的文明礼貌、整体水平作出评估;10、督导评估校长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人、责任人、决策人也是指挥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对校长的政策水平、献身精神、创造意识、知识素养、业务能力、领导魄力等作出评估。如此说来,如何对学校进行客观、公平、公正、全面的督导评估?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督导评估?

二、学校督导评估的方式方法

第5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公益性 产业化 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扩大到2008年的约600万,录取人数暴增5.5倍,录取比例则由1998年的33%上升至57%,暴增24个百分点。但高校学费10年也增长18倍,而政府投入部分只增长了3.5倍。有一部分学者和专家认为,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高等教育产业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轨时、推行产业化的必然结果。然而,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2008年12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新华网与网友交流时也表示:对于“教育产业化”现象,教育部一开始就反对,教育产业化会毁掉中国的教育。

那么,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产业化还是公益化?以下是笔者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分析。

2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必须保证

1995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1999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因此,从法律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那么,从理论和时间的角度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公益性理由又是什么呢?

2.1 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具有外部经济的特质

“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实上,从教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来看,至少还有两个方面值得人们重视:第一,教育具有教化的功能,是人谋求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第二,教育是保存知识、整理知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发展知识的特殊行业,在传承文明、发展文明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从现实来看,高等教育体现其公益性不仅是当前广大人民的共同诉求,也是社会的重要稳定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来完成和实现它的法定任务与社会功能,具有巨大的外部经济特质。具体来说,高等教育的外部经济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由于它进一步提高了公民社会的素质,必将推动我国法制环境的改善,公民的道德、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创建。(2)由于它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必将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3)由于它为社会开发了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必将成为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强国”方面的生力军。

然而,根据外部经济理论,高等教育能在为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带来好处的同时,他自己却很难由此得到补偿,并由此造成其自身成本大于社会成本、自身利益小于为社会带来的利益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配置的失调,使高等教育事业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帕累托最优状态无法实现。因此,“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才规定了“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2.2 我国高校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公平

我国高校目前的公益性是计划经济的延续和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财力有限,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实行了“严进宽出”,全额拨付教育经费,毕业生由国家计划分配的“精英型”的高等教育体制。但从1993年开始,在人民对高等教育需求强烈的情况下,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国民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不公平性也越来越大。因此,1999年9月1日起实施的“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了“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教育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保证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至今,政府始终是高等教育拨款的主要机构。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8年版,1997年我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的预算内拨款占教育经费70.74%。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将采取两项重大措施:一是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二是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

可见,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政府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的重大责任。

2.3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互助,并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为目的。社会互助既有个人对个人的互助、组织对个人的帮助、也有国家对个人的帮助。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和全球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发展更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从理论上讲,任何社会既要重视效率,也要体现公平。效率和公平既有统一的时候,也有对立的时候,这就是说,有时候效率的提高能够促进公平的提高,但更多的时候效率的提高更多的是公平水平的下降,即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不断下降。高校如果一味地讲求效率和效益,将会使许多符合条件的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大学,从而失去了他们收入提高的潜力,这将是严重的不公平,最终伤害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3 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必须重视

在世界许多数国家不断对高等教育进行产业化、减少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资比例,增加非政府(市场、家庭或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的背景下,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产业化性质。事实上,“高等教育法”中已明确指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具体来说,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由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政府政策的转变为高等教育产业化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1998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将高等教育产业化定义为“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大市场与小而能的政府)下,全球的高等教育开始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占主导地位的转变,其实质就是减少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垄断和管制,扩大高校的自主办学权。

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对于社会团体和公民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加强管理、正确指导”的方针。199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教育法”第25条已明确规定“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国家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2002年12月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1条规定“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同时在第6条也明确指出“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机构,不得以盈利为目的”。所以,政策上说,政府不仅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同时也允许高等教育实行一定程度的产业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不仅具有私产产品的性质、也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有人称其为准“公共产品”。

从私人产品的角度看,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和其他非义务教育不同,它直接面对的是学生的就业和获取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的高收益,这正是我国实施“非义务教育阶段,以成本核算为依据、实行收费制”的理由。

从公共产品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的成果,具有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竟用性。高等教育创造的知识、技术、发明,现实中,往往是任何人不用支付价格或支付很少的价格就能使用它。同时由于知识资源具有共享性,使得高等教育产品,不会由于某一个人的使用,导致其他任何人不能再使用该产品。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按照公共产品理论应由政府提供,然而,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由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存在低效率的现象,所以,可以交由私人部门按照产业化来提供。实践中,我国大量发展着的民办高等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提供了很好的脚注。

3.2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弥补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有效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高等教育产业化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减少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资比例,增加非政府(市场、家庭或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在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90%,在校大学生1700万,有近800所普通高等院校,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却只占全部经费的15%。

在我国,高等教育2007年毛入学率超过15%,在学人数达2300万人,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实现了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这种“大众化”教育带来的规模扩张,以及要求质量提高,使得高校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尽管政府在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中占到了72.8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8年版),然而,从我国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重看,与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到上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的工作目标相比、与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教育投入占GDP中的比重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而要继续发展壮大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办法之一,就必须让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业化,就要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就要鼓励、激励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捐助,就要让高等教育的投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3.3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数十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辟了学校工业园,使教学活动、科研成果与工业园的发展双向互动,彼此推进,最终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这就是“硅谷”。对这一成功的案例,有人提出了“教育产业化”这一概念。之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英国的剑桥大学等,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教育产业化”的尝试,开辟了一些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的研究项目,如新型材料的运用、制造业的技术革新、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生物化学的广泛应用等。这就是教育产业化的由来。而且,在美国,传统学校与名牌学校中的多数是私立学校,列入著名大学排行榜中的很多大学也是私立学校。美国4000所高校的大部分属私立学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可以说,高等教育产业化,不仅是“诺贝尔”奖的摇篮,也是科教强国的基石。

我国2007年1908所普通高等学校中,中央政府管理的公办高等学校111所,省级政府管理的公办高等学校1500所,民办高等学校仅297所。因此,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和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的供给,而且也要使公办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实行产业化,要扩大和实现作为事业法人的学校的办学自,要在学校之间和学校内部适当引入和形成有限而有效的竞争机制,要通过市场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要讲究投入产出、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既包括多出人才、多出成果,也包括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办学经费的良性运作。

4 结论

通过对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必须保证和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必须重视的分析,我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不能只简单地讲公平,也不能简单地讲产业化,而是既要讲公平,也要注意产业化,即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握好他们各自的度,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进行调整。具体来说:

讲公益性,就是加大政府对高校运营经费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公办高校,以减轻学生的学费负担,并加大对学生的奖励和资助,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兑现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到上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一工作目标,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而决不是实行国家垄断,禁止民营,排斥其合理的回报。

讲产业化,就是不能回避高等教育不可能隔绝于社会而独立存在,特别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实际。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arw)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理论,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对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基础作用增强,应要求高校像企业一样,重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研究,重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决不是“高收费”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福家.关于如何办好大学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8(10).

[2] 马陆亭.制度保障下的高等学校为地方发展服务.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8(10).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

第6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 对高职教材建设的几点看法 关于高校教材研究工作的几点看法 对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几点看法 对目前统计学教材的几点看法 对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几点看法 对“古典概型”教材编排的几点看法 对小学英语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对编写中职校本教材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初中数学教材的几点看法 对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几点看法 对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对高校基建维修工作的几点看法 对高校财务经济管理的几点看法 对高校实行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 对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几点看法 对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看法 对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几点看法 对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几点看法 浅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看法 对企业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几点看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进入南昌大学优质课程系统后通过查找可以找到本课程的教学网站;同时在由笔者创建的211高校网()的论坛里有一个“电脑研习”栏目专题探讨网页设计知识,为广大喜欢网页设计的读者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笔者通过这次成功的编写教材的经历, 结合教育理论的探索和研究, 分析了当前高校教材建设的若干问题后,对教材在编写时应该树立哪些思想,应该遵照哪些原则,以及应该如何结合实际编写出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教材提出了以下一些个人看法供大家借鉴和思考。

1.教材的编写要适应教学改革,明确定位

教学改革的种种设想和试验,要通过教材建设来体现,而教材建设反过来又推动和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教材支持,因此,教材建设必须主动适应教学改革。

明确教材的定位,纵横结合,做好教材建设。所谓“纵”是指要深入研究不同的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开设特点,做到因学科而宜来编写教材;所谓“横”是指参照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人而宜来编写教材,如同一类课程应该针对高职、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编写侧重点不同的教材。

2.明确教材由谁来编的问题

教材的编写当然首先优选学科带头人和学科中较有名的专家教授了,但要注意这些人通常除了要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要做大量的管理和社会工作,工作繁忙,要想潜心编写教材,有时也不容易。因此还可以由教学一线的对教材编写具有特长和用心的老师,特别是那些热心教学研究、重视教材建设的学识高且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来编写。有别于专著,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一般都是比较成熟的和学科中公认的知识,编写好的教材关键是作者的用心和热情。

另外教材的编写还应该广泛吸收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来参加。有些教材的编写仅仅依靠在校的授课教师来完成是不够的,虽然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往往编写的教材与实际容易脱离。但是如果完全由社会工作人员来编写教材,虽然可以和实际密切地结合,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教学经验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在校学生的了解不够,也写不出易于教和学的优秀教材。因此由在校的教师和社会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共同协作、共同完成某些教材的编写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3.注重教材内容,确保教材质量

没有一流的教材,就没有一流的学生,高质量的教材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保障之一。教材内容力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性。教材的先进性是指教材应具有时代特征,即教材内容必须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反映当代科技界公认的成果,反映学科发展趋势,为了避免“课程老化”还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教材的科学性表现在:一方面教材的编写必须符合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并能促进课程体系改革;另一方面教材的编写要符合教学规律,即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注意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到学生的实际基础和接受能力,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让多数学生能够顺利接受。教材的教育性则是指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的,因此要求教材建设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理论必须联系实践

基础理论知识应该尽量融入到专业技能知识内容中去,尽量减少独立单调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的编写,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也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生活有效相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在教材的编写时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多在案例上下功夫。

5.重视教辅资料的地位,加大其编制力度

教材包括文字教材、电子教材、音像教材,在文字教材形式中,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实验指导书、习题集以及补充讲义等;电子教材主要包括计算机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各种形式的教材。目前多媒体教材发展很快,但用于教学的多媒体教材智能型的较少,演示型的较多,且交互性不强,无论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是质量和数量都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使文字、图像、动画等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集中体现多媒体教材的特性,展现那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6.积极吸收国外经验,扩大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

教材的编写也要与时俱进,增强竞争意识,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多多思考怎样面向世界,怎样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怎样用最先进的知识武装学生。要多出优秀教材,多出精品教材,打造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教材,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适应全球化的高素质国际性人才服务。同时也要引进先进的教材建设理念,吸收国际上的优秀教材,尽快跟上国际高校教育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杨选辉.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选辉.网页设计与制作实验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沈中和.高校教材建设发展的新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 张永芬.关于高校教材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5).

[5] 白光义.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材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 ,2006, (7- 8).

Several views constructs which to the universities teaching material

――By "Homepag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Course" a book selling wellinitiation ponder

Yang Xuanhui

(Nanchang University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Abstract:This article at present universities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existence some questions as well as the author arranges through theanalysis "Homepag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Course" a book selling wellreason, has produced the author some individual views which constructsto the universities teaching material, for everybody model and ponder.

Key words: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Universities; "Homepage Design AndManufacture Course"; Ponder

第7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职中生英语教学研究

当前职中生英语教育面临着很大挑战,对职中生在英语教育方式上有待改进,由于一些原因,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试图探讨我国职中生英语教育方式,以达到认识职中生教育规律、优化职中生教育结构的目的。职中生英语教学作为我国职中生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职中生综合素质培养、英语运用能力以及升学均起着重要的影响。只有熟练掌握语法特点以及灵活运用英语语法才能够保证表达的正确性和流利性,为了有效提高职中生英语教学中英语语法教学效果,现代职中生英语教师应运用科学的英语语法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改进职中生英语语法学习方法的最终目的。

一、职中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提高职中生英语教学质量,职中生英语教师以及教研人员对语法教学现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与探讨。面前现阶段职中生英语教育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一)受以往自身学习状况的影响英语基础太薄弱,学生对英语学习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很多一部分学生初中时英语基础就太薄弱,甚至大面积空白,以致现在听

不懂英语课,在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睡觉、思想开小差、看其他书籍等等。学生们反映说,“老师我们也想学可就是听不懂啊!”“看到英语我头都晕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已走进了死胡同,到了让他们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让老师头疼的地步。

(二)职中生英语教师教学方式落后,不能针对英语语言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是导致职中生英语语法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中职英语老师无论是从师资规模、办学水平、个人专业熟练程度来看,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中职英语教师水平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中生教育的需求。

二、我国职中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语法的学习与教育。现阶段职中由于历史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不太重视语法教育,无论是从学习角度还是从教育角度,英语语法的学习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对我国职中生的教育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

(二)过分强调和追求应试结果。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职中生教育也十分重视教育的考试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运用实践的要求较低,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记笔记,然后考试考核的基本路子。

(三)职中生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相对滞后。由于特殊国情,职中生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十分薄弱。国家对职中生教育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客观上不利于我国职中生英语语法学习水平的提高。

(四)中职英语老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落后,认为语法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还有的中职英语老师认为,只要教大纲中的内容就可以了,语法没有系统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在课上教语法很浪费时间,也影响教学进度等等观点。

三、改善我国职中生英语教育的策略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要转变学习观念,学习先进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学习知识的积累,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重视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要充分认识到英语语法在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要过分追求分数,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上。

(二)从老师角度来看: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法教学效果。在进行英语教学实践中,针对英语语言学科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此为职中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要充分重视职中英语语法教育,遵循它特有的语法知识。新课标中要求基础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语法包括: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理解和掌握描述人和物的表达方式;理解和掌握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表达方式;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以此作为职中英语任教老师的教学目标,根据该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要重视对职中生英语语法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从学校层面来看:要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通过运用反思教学法对教学方式进行系统检验。这是检验教师教学方式有效性的重要方法。通过反思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方法运用效果、了解学生语法掌握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重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促进语法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从学校层面来看:要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研究,针对我国教学面临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教育政策,提出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进行推广,积极引导社会、教育机构、学生、老师对英语语法学习观念的转变。

(五)从政府层面来看:加大对职中生学校教育硬件设施的投资。国家财政要拿出专项资金,对我国现有的职中生教学设备进行更换或者升级,我国现有的职中生英语语音学习设备严重短缺或者不足,这对我国职中生英语学习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困难,国家可以鼓励其他领域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改善职中生学校教育的硬件设施。

总之,中职教育面临诸多难题,英语教学也还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也会使学生们的素质得到很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使他们具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斌.职中生教育研究[J].教育出版社,2010(4).

第8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43-04

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学教师的摇篮。中学新课改、高考改革、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改革这“三重改革”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课程设置改革是其中心环节。梳理目前我国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有关文献,从“中学政治课程新课改”、“高考改革”、“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改革”等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大部分运用比较法和个案研究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立足“三重改革”为背景,运用实证研究法,基于对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阳学院三所高师院校的调查分析,尝试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提出初浅性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中心环节

如果说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更偏于“目标导向性”,那么课程设置的功能则更偏重于“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无论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中最根本的支撑就是课程设置改革。英国课程专家彼得・戈顿曾说过:“教育的鸿沟,是通过它们所设置的不同课程反映出来的。”要想真正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亦是其根本载体,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支撑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个框架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其中一系列内部要素的改革,比如课程设置改革、培养途径改革、培养方法改革、教学制度改革、学业评价制度改革等。从形式上看,这些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内容实质上看,要素与要素之间必须存在目标取向上的内在逻辑性。从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结构和篇幅来看,与精炼的概括和总结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方法、学业评价等要素相比,我们不难发现唯有课程设置是在整个培养模式中内容最详细、制作时间最长、篇幅所占比例最大的一个要素。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过程中,学校必须把课程设置放在首位,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这一根本要素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改革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载体

载体是指承载、传导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因素,能为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借此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国际课程论专家菲利普・泰勒指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1]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角度来看,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方法的运用,培养途径的选择,学业评价制度的实施等都离不开这一根本载体――课程设置。因此,只有以课程设置为根本载体,才能把理想的教育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发展路径。

(三)课程设置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学校工作的第一生命线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以课程设置的改革作为根本保证的。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来看,人才培养质量的实现程度可以通过不同院校的思政专业师范毕业生的技能和素质来反映,毕业生的技能和素质又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不同课程来反映。授课方法、师资设备、培养途径等都是以学校所设置的课程来实施的。因此,学校要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程设置改革是其根本保证。

二、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根据前面所述,我们已知课程设置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中心环节。本课题选取了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及贵阳学院三所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大四学生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以课程设置为主要内容,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1份,有效收回率为94%。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分析,鉴于课程设置每个模块对人才培养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将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不全面,结构不协调

通识教育的功能定位是解放思想,使人摆脱“无知、偏见和狭隘”的束缚,避免狭隘的专业化,启发学生从多种视角思考专业问题。下面来看看被调查的三所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课程是否起到此作用,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1)从通识教育课程地位来看:通识教育课程在总学分的比例大约占20%-26%,略低于其他高等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平均比例分配。

(2)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来看:首先,“毛”和“思修”两门课程是思政专业的研究内容,并且还与思政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有重叠现象。其次,唯有贵阳学院的语言类课程不仅涉及英语,而且有培养大学生写作、阅读及表达能力的大学语文。最后,整个通识模块未涉及到自然科学类课程和国家所要求的创业基础课程。

(3)从通识教育课程内部结构来看:首先,在同一所学校内,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和课时之间的比例不一致,有的1学分对应16课时,有的甚至1学分对应32课时。其次,从性质上来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不均衡,所提供的选修课程较少,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自选空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三所高师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不协调、具体课程也不全面。

(二)专业课程缺乏时代感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能满足毕业生在实习中的专业需求,一般可以通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体现出来。为此,我们来看看学生对于以下几个问题的调查回答情况:

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

(1)对“我省2010年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基本熟悉”的比例达47.5%,不熟悉比例竟然达到39%。学生对于我省初中《思想品德》课改不熟悉的比例占48.2%。相关教材教法未做到与时俱进,就会导致学生对于相关课改的不熟悉,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到措手不及。

(2)对于“我省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熟悉程度”调查显示非常熟悉的仅有2.1%,而不太熟悉教材的有26.2%。学生对我省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熟悉程度略低。

(3)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41.1%基本熟悉教学方法,比较熟悉教学方法的占22%,同时也有30%的不熟悉教学方法。这就表明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具备政治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

从表中的均值来看,五个问题的均值的范围都是在“2

(三)教师教育课程缺乏

高师院校思政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那么具体的课程设置就应该是偏重于实践的培养,但是问卷中问到“你认为学校所提供的师范教育课程是偏重于理论还是实践?”,调查结果来看:61.7%的学生认为师范教育课程是理论较多,实践较少;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当的人数占14.2%;3.5%的学生认为师范教育课程理论较少,实践较多。当调查者被问到“你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满意的地方有?(多选)”时,认为注重于中学教学实践相结合比例是最少的,占16.3%,反过来分析,专业教师授课时不太注重与中学教学实践相结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中学教学产生一种陌生感。

(四)综合实践课程次数教少,时间不够

在调查问卷中问到“你参加专业教学实习的机会多吗?”选择“大三才有”的占37.5%,选择“大四才有”的占36.2%。这说明专业教学实习的次数较少。关于“专业教学实习的时间一般是多长时间?”的问题来看,51.1%的学生实习的时间都是三个月;其次,实习时间为两个月的人数占33.3%。中学教学都是以一个学期(四个月及以上)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足四个月的实习时间和次数较少的实践是不能足以使学生完整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就没有达到实习最理想的效果。

三、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探析

针对当前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本学科特点,根据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模块进行。

(一)通识教育课程:增加学分比例,丰富课程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通识教育模块的重要性更加突显。首先,从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来讲,在总学分的总比例应当增加至30%,并且还要贯穿整个大学在校课程学习的过程。通识教育课程必须包括必修和选修部分,每个部分都应该涉及社会科学类、人文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具技能类和军体保健类。每一类至少有两门以上的必修课程,才能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尽量多开始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起爱好自由选择所喜欢的课程,使其具有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性,而且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其次,从通识课程的内容来讲,第一,要设置与关文化素养相关的课程,例如中外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等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素养。第二,增加“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大学生,不仅要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还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等。第三,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国家颁布相关文件要求大学新增加创业教育课程。

(二)专业课程:关注实践需要,精简课程比例

专业课程模块解决今后师范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后“教什么”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应该包括与思政学交叉的相关课程,例如:逻辑学、法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通史等课程。另一方面,适应时代的发展,关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需要,主干课程必须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改之后的四个必修模块及六门选修课相衔接。与此同时,还应该按照学科的原理、方法论、史料和比较的思路来设置思政专业的主干课程,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中学政治课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政治经济学、文化概论等相关课程[2]。

专业选修课程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的主干课程开设更加具体的课程,另一方面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设置,例如:政治法律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等课程。

(三)教师教育课程:突出师范特色,重点培养技能

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最能突显师范特性的就是教师教育课程模块,这一模块主要解决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教师技能课程,分别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3]。

一方面,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应包括五大必修领域:部分中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中学教育基础、心理健康与道德发展。建议模块主要有教育哲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学校教育发展;班级管理;学校组织与管理等为选修部分,可供学校或学习者选择或组合。另一方面,教师教育技能课程在走入教学岗位之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整个人在课堂上的艺术表现,因此,对教师技能的练习增加了教师的教育效果。这些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说课与评课、三字一话、教学设计、微格教学等相关课程。选修课程可根据必修课程开设更加详细或者具体的课程来供师范生深入地对自己不足之处进行查缺补漏,例如,必修的现代教育技术下可开设选修课程:专业文献检索、WPS软件运用等相关课程。

(四)综合实践课程:延长实习时间,增加实践次数

2016年3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的文件,指出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累积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丰富创新教育实践形式,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可以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并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再分配不同的任务,达到不同的效果。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社会价值观面临巨大的挑战,高等教育归根结底要多数社会发展服务,高校专业设置必须着眼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关注社会发展的变迁,认清社会发展新形势[4]。

综上所述,对高师思政本科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的重改,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个模块突出各自的培养功能,模块之间才能相互促进、融会贯通,最终达到高效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课程设置的重改,在理论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研究。在实践上,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提供优秀的师资且有效地推动“三重课改”的发展。

注 释:

①此表中所列出的通识课程均为必修课程;由于每所学校的具体选修课程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只列出了选修课程的总学分。

参考文献:

〔1〕[英]菲利普・泰勒.课程研究导论[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0.11.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0.

第9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19-03

教育发展到近现代时,教育家们日益关注教育中的主体,不再仅仅思考教育的社会价值,更关注教育对于个体自由发展的意义。然而,已制定的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却不能与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步,显得略有滞后,影响了其自身正义价值的有力彰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自1998年公布并于1999年施行以来,从未进行任何修订,然而自1999年扩招以来,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压力,无论是学生的数量还是教师的数量都增加了许多,在此过程中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多方利益主体也出现了种种矛盾,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虽然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限于《高等教育法》,然而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母法,《高等教育法》应当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更新理念以规范相关法规的制定。伴随教育法律体系的不断发展,学生在《高等教育法》中所具有的主体价值,以及其应当享有并得到维护的合法权利都需要获得不断完善的法律的回应。

一、追求人的自由发展的法律正义

随着教育与法律的发展,多年未加修订的《高等教育法》需要更加关注学生主体的权利,以便更好地实现教育追求的个体发展的目标和法律所具有的正义理念,以便适应时代的变化。

1.经由平等的正义。“正义”指与法律和政治——在福利分配的公共政策的意义上理解这里的政治——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概念集,最著名的区分正义领域的方法可能要属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纠正正义”和“分配正义”。纠正正义是在发生伤害事件之后所进行的改正,而分配正义则指对福利乃至各种权利进行的恰当分配。各种法律和政治授予人们种种权利,继而对于个人所享有的权利给予保障甚至是损伤后的修复。

《高等教育法》的一个重要旨趣便是为达到入学标准的学生在高校的主体价值的实现给出规范和指引,而学生在法律的保障下应当作为平等主体而分享正义,获得相同的权利和寻求合理的补偿。这种理想正是罗尔斯给出的两个正义原则的第一个“每一个人对于一种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完全适当体制都拥有相同的不可剥夺的权力,而这种体制与适于所有人的同样自由体制是相容的”。①在罗尔斯看来,人的前景的不平等受到社会阶层、自然天赋和运气的影响,这些由于不是个人意志所能决定的,都可作为偶然性。如果我们忽视人生前景中产生于这些偶然性的不平等,不能建立起来保证背景正义所必需的规则,那么就不会严肃对待社会作为自由和平等公民之间的一种公平合作体系之理念。②出于偶然性所决定的不平等给人带来的是无望,缺少对于未来的憧憬,而理想制度所追求的便是思考如何帮助人们能够提供平等的权利,让人们在平等中体会到未来的希望,进而追求自己的理想。为教育活动而设立的《高等教育法》在价值层面关注学习者的义务(规定教育者应达到怎样的标准才可以毕业)时,更应该关注如何帮助他们实现平等的权利,进而感到社会的正义。

2.从差别寻向互惠。由于人们遭遇的种种偶然性导致个体的发展会受到不同的限制或推动,而呈现在教育与法律面前的便是基于智力、性别、所处阶层和运气等个体差异。面对人们的差别,罗尔斯提出了第二个正义原则,即社会和经济条件的不平等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所从属的公职和职位应该在公平的机会平等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第二,它们应该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③这一原则强调由于差别而无法实现理想的平等时,对于最不利者进行补偿,这与长期被信奉的最大多数人可以牺牲少数人追求最大利益的理念相比,更关注于那些可能被牺牲的弱势者。在十八大精神的正确指引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理念思考差异,进而营建公平的社会环境使得国家发展硕果能为弱势者所分享则显得日益重要。

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人欣赏他所处社会的文化,介入社会的事务,从而以这种方式确信个体的自我价值,因此,差别原则的本意即是要求平等地分配教育方面的资源,以便改善最不利者的长远期望。法律应当发挥对于不利者的鼓励,提供给最需要期望的人以获得权利的便利。学生必然具有千差万别,而《高等教育法》在立法过程中应当看到差别产生的原因和类型,进而以强制力保证弱势者的基本权利,以鼓励措施扩展他们能够获得的实惠。理想的社会是人人能够享有同等的权利。当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享受时代进步的硕果,然而总有些人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应当得到法律和他人的尊重与满足。当最不利者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时,社会总体的差异则最小,此时实现的正义将有望达到最大值,每个个体也将对未来充满希望。

3.教育、法律与人的自由发展。真正的教育乃是人之精神建构,是对人的精神的延伸和拓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④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传递思想而助人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进而实现自由的发展。学生主体性在教育中的重要体现,在于自身自由之实现。不可否认,当今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的发展,学校过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了他们的自由与兴趣,教育被导向了人以外的目的。

人们常将法律视为限制的象征,这与法律的强制性有很大关系。然而,法律的强制性要源于其正当性,强制的推行是为了限制“非正当强制”的行为,公民真正的守法行为不是源于畏惧强制,而应是认可法律的正义。法律的强制是一种正当的强制,它所捍卫的是群体化的自由,以实现人们彼此间的尊重,而每个人也都是法律的受惠者,因法律而避免损伤或获得弥补以保证发展的自由。当从主体出发思考教育与法律时,可以看到这二者的终极价值都是将人引向自由,而并非制约人的发展。这是一种应然的追求,虽然在现实中的体现确实还有一定差距,但这不是因为个体缺少对于自由的向往,而在于社会还有待发展。教育法规在完善的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的价值,既是教育的要求也是法律的重要旨趣。学生作为教育法律法规的主体,需要获得正义原则的保护,进而才 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高等教育法作为有针对主体的教育法规,其未来也必须含有从正义导向自由的价值追求。

二、《高等教育法》中学生主体的权利缺失

作为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学生在《高等教育法》中的主体地位还略显模糊,其主体性亟待凸显,权利体系还需完善。

1.高等教育培养任务的功利主义取向。《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高等教育任务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法》直接体现国家的意志并强调教育的社会目的。

人才培养的受惠者抽象的说是社会和国家,在和平年代则可以具体化为广大民众,追求最大多数人能够共享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成果。将个人接受的高等教育与国家、社会和大多数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法》便具有了西方古典功利主义的意味。功利主义是一种目的论学说,它通过“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来定义正义,认为简单的快乐或者直接满足应当为了更大的利益、哪里是更遥远的满足而做出牺牲。哲学上的功利主义与人们平时所提到的以物质为导向增益个人财富的功利追求不同,体现了可以牺牲少数人以获取大多数人的利益。功利主义思想出现在英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国家的经济繁荣,牺牲公民个体利益被认为是合理的。但在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一定成就的今天,国家日益关注每个个体在和谐社会应有的价值实现,功利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价值观便显得不合时宜。而具有功利主义哲学倾向的法律虽然体现了制定者的权威和社会整体的发展利益,但也同时忽视了个体学习者的权利与自由。

法律法规具有规范各相关主体利益的重要目的,然而,它的存在对于人而言不只是一种限制,也在为人们提供着以互不侵犯与互相尊重为起点的自由。在教育场域中运用法律时应当看到,教育与法律都以指向人自由发展的可能为目的。因此,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法》不应只体现令多数人受惠的功利主义原则,还应该关注个体的自由与正义。如果国家的发展较为落后,政局较为动荡,个体为国家和社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常常是应当的,也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个体的发展便应当受到国家和他人的尊重,自由与正义在这个时代也应当成为一种重要的立法理念。

2.有待完善的学生权利体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法》对他们权利的设定较为狭窄,仅涉及一般性教育权利,而对学生入学、收费、就业、受教育内容的选择、自我管理等基本权利的规定要么没有,要么太简单。《高等教育法》中关于学生的权利出现在第九条和第五十三条至第五十九条,可以分为普通学生的权利与特殊学生的权利。第九条中将少数民族、家庭困难和身患残疾的学生单独列出,作为公民满足条件享有高等教育的个例;在第五十三条至第五十九条提出,法律保护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减免学费的权利,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申请奖学金、贷学金及助学金,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社团的权利,满足条件准予毕业的权利,获得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权利。

《高等教育法》中虽然涉及了给予具有劣势的学生以帮助,然而却没有提出如何帮助,由谁帮助,可以获得何种限度的帮助,在运作过程中必然缺乏可操作性。学生进入高校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学习,然而《高等教育法》中缺乏与学习权利的获得和保护相关的条款,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便缺少了激励与规范,对学校则缺少了指导与监督。与经济方面权利相关的条款虽然有助于减轻部分学生的家庭负担,然而却缺乏清晰的程序,对于他者如何提供经济援助或奖励,而学生获得帮助或奖励的条件以及外在的监督都缺少细致的描述,因此,在现实中人们也可以看到奖助学金的发放过程常常会引发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就业方面的权利模糊则容易成为学生与学校之间冲突的伏笔,学生能享有怎样的管理权利,并是否得到学校合理的尊重,在实践和就业的环节应得到学校在何种程度上的帮助都应当得到详细的描述。

自《高等教育法》颁布后,中国逐渐结束计划经济迈入市场经济时代,学生自己负担学费并且毕业后需要自主择业,这都改变了其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学校对于学生的尊重以及帮助的方式和程度都应当得到法律法规的明确规范,以避免学生应有的权利遭到忽视或侵害。

三、正义视角下学生权利在《高等教育法》中的构建

为使《高等教育法》在未来更能显现学生正义的权利,便需要在明确当今时代《高等教育法》须待完善之处,以适应人们的不断发展的需求,以便能在更好地发挥自身效能时维护学生在高校更加自由、清晰地享有自身权利,公平地处理与学生相关的侵权事件。

1.从指导性走向实用性。《高等教育法》具有很强的宣言性质,条文较为抽象,使得救济具有很大的困难,对受教育者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多属于纲领性质,其不良后果将是权利难以满足,义务难以推脱。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一方与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一方之间应具有平等性和权利义务的均衡性,有别于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尤其在学生自己支付高等教育学费的今天,学生与学校之间权利与义务应当更加明晰,然而这在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中还很模糊,必然导致学生和学校在享有或维护权利时缺乏有效的途径。

《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三条提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增强体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体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在其他条款中对于学生义务的规定则体现为不违背法律、法规。因此,从“应当”二字便能看出《高等教育法》对于学生义务的规定指导有余而规范不足,没有细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惩戒措施,因而在高校对学生进行惩戒时便因为缺少依据而造成双方的矛盾与学生的抵抗。《高等教育法》侧重学生应当是怎样的,却没有提出学生必须或禁止做什么, 对于学生而言不具有约束力度。而学生也不能从中清晰地获知自己所具有的权利,法律就不能达到自身应有的基础价值。学生的权利与国家、学校和教师的相应义务有着动态平衡的关系,学生的义务也与这三者的权利呈现互补的关系,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在明晰的同时实现均衡,进而才能发挥《高等教育法》的效用。

在立法上要以绝对确定性规范为主,对权力的依据、运行程序、行使主体、监督、责任必须明确、具体、完整,减少使用甚至不用概括性和原则性条款。这是《高等教育法》应当完善的要点,如此才符合党和国家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的努力。

2.完善救济制度。教育法律救济是指通过法定的程序和途径解决教育活动中的纠纷,维护受损一方的合法权益,并给予其法律上的补救,是法律救济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当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司法、行政和其他救济方式寻求救济。教育法律救济正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纠正正义”。受教育者寻求救济的方式按照提供帮助的机构可分为以上三种方式,其他救济方式指通过教育组织内部机构以及民间组织进行维权。然而,在《高等教育法》中不仅对于学生权利的规定不够清晰,也未涉及如何维护权利。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教育法》的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这可以作为高校学生维护自身权益所能找到的最主要的法律依据。

现有《高等教育法》的条文中没有很好地体现纠正正义的精神,便影响了学生有效地实现自身权利。第一,在当前法律对于高校学生权利规定不明晰的情况下,学生如何界定自己拥有哪些权利便是问题;第二,在学生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如何界定是否发生侵权行为以及侵害的程度缺乏法律依据;第三,学生在侵权行为发生时缺乏可供求助的机构;第四,学生无法明确地参考《高等教育法》提出维护权利的理由,以及通过怎样的程序进行解决;第五,在确认学生的权利受损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补偿还欠完善。《高等教育法》为更好地实现教育与法律的终极理念,便必须通过完善自己以强化自身的价值追求。

为明确法律救济原则,实现有权利便有救济,确保及时的救济,《高等教育法》在未来的修订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拥有的种种细化的权利制定相应的救济措施。对应不同种类的权利提供相应的帮助者,并制定专门的求偿程序,建立健全补偿机制,以保证高校学生的合法权利获得维护。

3.创建处理多元主体矛盾的正义程序。高校集中了多种利益主体的矛盾,其中不仅包括生活、学习在其中的人,也包括学生家长、希望报考高校的青少年、企业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泛而言之,当今高校与社会的密切程度就决定了利益相关者覆盖群体较大,而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也是必然存在的,这便需要健全《高等教育法》以协调种种矛盾,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

在罗尔斯看来,正义是社会的结构性规则,在这种规则中拥有不同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的人能够共存、合作以及某种程度的竞争。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具有各种不同的权利,这些差异撞击产生矛盾时,理想化的正义制度应该能够使各群体都获得满意,但现实中则需要确定如何平衡种种权利才能符合正义,其所要达至的主要目标便是公平,而公平不能完全实现时则要尽可能保护弱势者的权利。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利益主体也是在种种矛盾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因此,《高等教育法》在处理多元矛盾时应该看到学生作为主体的权利实现。目前,《高等教育法》中权利义务以及奖惩制度的不明晰,导致利益相关主体在处理矛盾时无所适从,因而其修订迫切要求将各种权利进行分类,并对于每种权利的享有、维护和修复等机制给出明确的表述。法律所追寻的正义理念需要通过正义的程序获得体现,而法律所处理利益关系时,也只有通过正义的程序才能实现主体的正义。

当《高等教育法》刚刚颁布时,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开创性的法律保障,然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法》有了更多、更清晰的需求,这便要求国家通过修订《高等教育法》体现学生主体的权利,凸显自身的正义理念。

[注释]

①②③(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70,88,88.

④王啸.教育人学内涵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1):25.

[参考文献]

[1](美)比克斯.法理学:理论与语境[M].邱昭继,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高见.我国《高等教育法》的检讨与反思[J].求索,2010(9).

[3]黄崴.教育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金林南.《高等教育法》的立法缺失及完善思考[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5]贾中海.社会价值的分配正义:罗尔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美)利科.论公正[M].程春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