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精选(九篇)

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

第1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高校旅游专业 大学生创新能力 涵义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Meaning of Research on College Tourism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ZHENG Yu

(Luo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meaning and background of college Tourism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then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professional college tour College Students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prompted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r research, and then vigorously strengthen training college tourism undergraduates innovative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n the creative talents.

Key words college tourism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connotation; cultivate

1 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涵义和研究背景

1.1 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涵义

有关创新能力的定义,学术界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我们认为,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有效地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或产生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

1.2 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背景

早在20世纪的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对大学生开设“创造性开发课程”。以后不久,美国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理工科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和许多军事院校、工商企业也都相继开设了“创造学”、“创造力开发训练”等课程,以培养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除了美国之外,日本、前苏联、欧洲各国乃至很多发展中国家很早都注重对包括高校在内的学生进行创造创新教育,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我国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校专门人才”。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知识的传递。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进展加快,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型国家”的国策之后,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引起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旅游专业是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满足旅游业对于人才需求而进行旅游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重要的阵地。为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进行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2 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的意义

(1)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毅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久而久之使包括旅游专业在内的不少高校的大学生比较缺乏创新意识。也使其缺乏创新的信心、勇气与毅力。而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就能通过启发、诱导、激励来提高学生对创新意义的认识,使其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与特长,激励起勇于探索和开拓的创新精神。

(2)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实操能力。旅游专业是管理性、经营性、实操性和技能型较强的专业。但由于高校的教育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偏重于记忆和积累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而忽视和淡化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影响,存在缺乏创造性的实操能力的现象。而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通过运用创造理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在实践的探索中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3)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多掌握创新性思维和技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新型的旅游需求在不断出现,旅游业的发展很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憧憬、去设想;而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就能促进培养学生多掌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进而使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旅游专业大学生走出常规思维的模式,不盲从他人的观点,多提出新思路,勇于求新求异,并运用创造技法设计新实践,探索新观点,为参加未来的旅游实践做好创造性思维和技法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4)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是创造性实践的基本素质,它要求人们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和共处。旅游业的发展既需要业界成员的合作,也需要旅游管理者和消费者的合作。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之一就是要探索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为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就需组织学生多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的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增加学生讨论、交流和操作的机会。使其从中得到全过程的创新训练。

(5)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调查表明,目前高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其自身的社会适应性较弱,而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信心和勇气,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坚持性的创新毅力、实操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实操动手能力的强弱,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无是目前用人单位的首要考察标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是他们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学生的创新意识、信心、勇气和毅力是其走向事业成功的非智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非常有利于增强旅游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 结束语

总之,加强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对于促进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培养其创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毅力;培养其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多掌握创新性思维和技法;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社会的适应性;促进其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确其重要意义,进而大力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当代旅游业发展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01.01.

[2] 李晓敏,李晓璀.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3.

[3] 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第2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1.创业型大学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驱动力。创业型大学兴起于欧洲,1965年创立的英国沃里克大学,在建校初期的20多年为走出发展困境,走出了一条特殊的创新之路,后被高教专家概括为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和经验。①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亦日渐兴起。应该看到,创业型大学建设将会是未来高等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创业”也将继“教学”、“研究”之后成为大学的第三个中心。如同“研究”成为大学的第二个中心一样,“创业”成为大学的第三个中心,其真正的驱动力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创业型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组织转型的一种实践,也是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变革共生的产物。②只有从这个层面来认识,才能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创业型大学代表着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2.创业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要把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作为重要突破口,探索部部、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③创业型人才培养将教学、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是协同育人机制的有力举措。培养目标上,创业型人才培养定位于更新教育理念,强化自主意识,激发创业潜能;知识应用上,创业型人才培养更注重理论知识向经济财富的转化,体现知识内在价值;培养方式上,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倡校企合作,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3.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突破口。就业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每年数百万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寻求就业,并逐年递增,2014年已达727万。如此庞大群体的就业问题,已不仅仅是涉及民生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尽管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相适应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客观因素,但不可否认,实现就业的关键还是大学生个体的综合实力。对高校而言,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实现就业的根本保证。有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在开发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还具有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潜在作用。④毋庸置疑,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加快和加强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确保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4.创业型人才培养是提升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炼金石。培养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大学阶段是个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已趋于成熟,有较强的自主发展意识,具备实现自主管理的基础条件。⑤在这一阶段,强调并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不仅仅对于拓展大学生个体的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让大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瞬息万变的社会实践中去,将创业意识和技能投入到各项具体的工作与学习活动中去,使大学生们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更具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有效提高对融入社会的适应性。

二、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人才培养应注重把握的几个要点

1.坚持党的领导。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党带领人民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既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又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借鉴了千百年文明的优秀成果,从根本上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等重大问题,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培养创业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首要前提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站在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突出意识培养。卢梭认为,每个自由的行为都是由道德上和物理上的两种原因使其产生。道德上的原因,即是决定行为的意志;物理上的原因,即是执行行为的力量。⑥创业行为亦是如此,对学生个体而言,要实现创业这一行为,首先必须要具备创业的意识,这是前置必要条件。不难看出,创业是一个主动行为,是机会驱动的,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意识,需要捕捉和把握住机会。更应该看到,创业型人才只是一个潜在的创业人才,其区别与创业人才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还未创业或者说是即将创业。因此,高校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创业人才,其着力点应该是培养即将创业的人才,或是准备创业的人才,关键点即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培养的重点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打开视野,将创业作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选择,并激发创业热情和坚定创业信念。

3.重视创业引领。创业是一个具体而又复杂的过程,既依赖于创业个体的综合素质,包括富于挑战的勇气,敢于决断的魄力,把握机遇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等等;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包括前期的市场调查,企业注册流程,进驻孵化器等等。特别是实际的具体操作过程,需要进行创业引领。做好创业引领,至少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加强创业教育。教育是引领创业行为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启发性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心理品质等各种创业基本素质,使其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多安排有实际创业经历或有企业兼职背景的教师来开展创业教育,注重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抓好经验传承。既要注重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到创业课堂上来宣讲,进行创业实际问题的答疑、解惑,为大学生打开创业的新视野;也要注重安排已创业成功的毕业生,重返校园,进行现身说法,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坚定创业信心。

4.强调因地制宜。服务地方是高校的一大职能,无论是高校产学研基地的建设,还是学生个体创业的成功,都极大地依赖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每一个实际创业行为的出现,都与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休戚相关。因此,切实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注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紧密结合地方区域政策,以地方经济政策为指导,深入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寻找创业机遇;二是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行业发展,关注当地产业行业的发展状况,顺应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发展中不断产生的商业机会,选择正确的产业行业进行创业。此外,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并深入研究总结大学生创业成功新的做法与经验,实现创业过程的与时俱进。

三、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

1.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这一表述进一步阐释了我国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基本导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切实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业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坚定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创业型人才培养,即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4年一贯制的做法,采用联合培养的模式,在培养理念、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体系4个方面上进行创新。在培养理念上,要强调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出真知的教育教学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浓厚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创业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上,要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将启发性的创业教育作为教学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促进,着力提升学生自主研究、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在培养制度上,要抓住关键环节,建立起与创业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突破传统学术型基础型人才培养,转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培养评价体系上,要以是否具有创业潜质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作为评价的首要因素,突出社会评判、市场选择。

3.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通过向产业转化知识成果取得经济收益,同时对经济发展作出显著贡献的大学。⑧知识成果通过产业转化为经济效益,是创业型大学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也决定了高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必须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培养出适应产业行业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一是要注重探索联合培养模式。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仅依靠高校一方是无法实现的,需要与产业行业进行联合。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联合培养的模式,与产业行业内的创新型企业进行联合培养,采用“3+1”或“2+2”的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培育应用能力的有机统一。二是要注重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要积极依托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发展等方式,与产业行业共同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共同组织教学团队、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平台等,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培养与需求的对接,实现协同育人、合作共赢。

第3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课程建构 农村中学生 创新人格 培养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是我国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就是根据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按照教育科学规律,综合运用学校的课程资源、课内外活动、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创新人格素质。本文主要阐释建构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的意义、策略。

一、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是创新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这些都依赖于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格是创新素质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要素,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 拥有创新人格是成为创新人才的基础

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精神彰显、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知识形成、创新能力强化、创新行为成功的人格特质,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它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执著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等。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些个性品质对一个人的创新作为的影响,大大高于具体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

在创新人才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创新人格。有人曾把世界上32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具有的共同素质归纳为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的素质中,人格因素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现状分析

中学生个性基本形成,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原创性大为增强,对创新充满着渴望和憧憬,创新意识浓厚;中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实践,不易囿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创新精神增强。

人人都具有创新人格,每个农村中学生身上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只是由于他们地处农村,受家庭、社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信息相对闭塞,眼界相对狭窄,个性缺乏张扬,自身创新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因此,农村中学生更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习惯于循规蹈矩,对于书本和权威缺乏怀疑精神,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使发现问题或者有疑惑也不善于表达出来,缺少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

(三)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培养意义重大

创新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离不开素质的训练和提高,离不开日积月累。中学阶段是创新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教育教学中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动机、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进行有意识的强化、培养和塑造,使创新成为他们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并内化为他们人格的主要素质,那么,他们将来的创新能力愈发增强,创新成果就愈加显著。

在基础教育阶段,切实加强对农村中学生的创新人格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特别重大。

二、课程创新是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教育评价的科学化等各个方面,而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课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最终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因此,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课程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居于核心地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必须重视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课程的创新来具体体现和实现。

我国目前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有新的突破。新课程方案确立了大课程观,着力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并将创新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贯穿在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各个环节。

第一,体现在课程目标上。

课程体系受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制约,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中有所规定,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就会有所体现。课程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集中体现。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有什么要求,编制出的课程就会体现出这种要求,不同的课程对学生不同素质的培养起着不同作用。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各科课程目标,《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中学各科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作出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特别强调“应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第二,体现在课程结构上。

第4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应用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中建构一词是从建筑学中引申而来的,原意是在建筑或木器加工中把现有的零件和材料筑成某种结构。在建构主义思想中,建构指的是通过人的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解决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之间,通过二者反复的和双向的作用形成并不断调整个人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他们反对用直接教学的方式获取知识,主张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来探究答案。近代,哲学家维柯在代表作《新科学》一书中表明: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社会被创造的同时也创造、塑造了人类自身,所以人们才能够通过历史认识到社会是如何被创造的。由此,维柯进一步提出:人们只能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自己所建构的一切。继维柯之后,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和“主体建构客体”思想验证了在建构科学知识中人的认知结构起决定作用,对建构主义的生成和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以来,当代建构主义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主要代表,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建构的,认知结构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和不断建构中发展的。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后继者布鲁纳提出:学习的过程是积极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是自己现在的和过去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两个主要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多次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的结构中有多么重要,还对个体的主动性如何在认知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总之,上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也为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追溯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时,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涉及领域广泛,虽然上述各种建构主义提出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如何学习等方面是趋同的。概括起来,我认为建构主义至少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参与的主体,别人无法替代。二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习者理解和建构新知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已有知识进行改组和重建,而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知识。因此,学习离不开真实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就要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三是主张学习的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但是个人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更是以社会为媒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和会话而内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未来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少大学毕业生正经历着与社会相脱节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狭窄,部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探究素质、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深层开发等。针对上述困境,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可以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新的视角和提供参考。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是学习者对现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知识赋以意义,同时强调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中介通过与别人的协作不断建构新知识的。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鼓励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强调反思能力的培养,还主张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找到建构主义与应用型人才培B的契合点,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而达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构主义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新课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需要,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思维方面的发展。建构主义主张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其中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难点。这就意味着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理念、方式和方法都要进行深刻的转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向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但是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课程被视为工具性和个体发展的统一体。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提高素质和强化实践能力。因此,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置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要因材施教,要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综合考虑。

在课程设计方面,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向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围绕学生“意义建构”而展开的,不是以分析教学目标为主。在学习方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认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要求课程设计要将知识的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程设计首先要立足于知识的情境性,本着情境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然后将学生置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处于主导地位。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其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环节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价值,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两大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角色方面,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强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应该由以知识学习、教学任务和教育教学为中心转变为思维训练、学习效果、自育自学为中心。

(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进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字呈现,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展开。目前,纵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可以发现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培养的目标局限于信息的传递,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的内容仍以现成知识为主要载体,对学生的现实需求缺乏关照,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缺乏教学资源的深层开发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实践能力、探究素质,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人才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吻合,可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养方式,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实践中棘手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在活动与交往中M行探究性学习,切实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银蒲,申彦春,姚明林.基于建构主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1(05).

[2]徐维英.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浅析[J].教育与职业.2011(23).

[3]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7.

第5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科学。它所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其价值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人们提供观察社会生活,指导人生实践的方法、原则和思维方式、认识工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固然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但更重要的是把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习者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解决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提出的实践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理论学习解决实际生活提出的问题,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答现实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科学性、实践性、发展进步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提供给人们的是观察、认识、解决人类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原则和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实事求是。而人类社会生活与较之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时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无论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演变,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成、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演变、对社会主义的不同模式的探索,还是有关各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自己的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路径选择及其实践活动方式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提出了无数的现实课题,需要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给予有价值的理论回答。实践的发展变迁要求理论认识必须与时俱进,而且更需要人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行超前的理论思考,推动理论的先行发展,以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停留在既有的理论认识水平上止步不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就成为理论学习和推动实践发展的关键环节,也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充分展现其科学性和增强其生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高校教学活动规律和任务的内在要求。高等学校是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殿堂。高等学校的使命就是传承人类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智慧之花,但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是在教学活动中,使受教育者超越前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主客体互动的过程,而且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转换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传授知识时,教师是主体,学生学习、接受知识时学生为客体。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原理,并从知识原理出发,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而提出问题时,学生便成为主体,教师便成为客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关键之环节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这种主体地位发挥的突出表现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展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展现主体地位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呼应教师的讲解和提问,并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问题,要求教师给予理论上的解答。这充分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非常高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真正学有所成的目的性要求。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和思考是相互促进的过程,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两个方面,也是创新性活动的前提。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性教育,其价值指向就是学生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不断的超越过程。而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则是这种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和不断超越的鲜明标志。我们教学活动的效果怎样,是否达到了授业解惑的目的,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真正学有所成,人才的培养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需要,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有所建树,有所创造,在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成为检验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是紧密相联的,而社会实践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纷繁复杂的,这种理论的学习客观要求学习者必须逐渐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凡是学习能力比较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强,考试成绩好、论文写作的能力就比较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强。这说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和努力的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真正学有所成、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教师作为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如何充分认识和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下去,就成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逐渐认识到:

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活动承担着神圣而伟大的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光荣使命。教师必须勤奋敬业、努力学习、认认真真讲好每堂课,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负责,积极、热情、主动地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以设问方式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教师在备课、讲课,答疑的各个环节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甚至把讲解的理论问题从几个角度去分析、认识、介绍,体现教学活动的学术性,与学生一起展开学术讨论,而不能为求简便而照本宣科。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不断增强以及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导方面。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是相互促进的。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挖掘科研潜力,结合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实际,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教师科研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深人探讨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所蕴涵着的指导社会实践的真理性价值。并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既备教学内容又备学生,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学术性价值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学习过程中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习的过程变成超越和创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就会成为充满激情、富有吸引力、创造力的快乐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彼此促进,教学相长。除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应开展经常性的学术讲座活动。针对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为学生进行学术讲座,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的前提是,教师的讲授必须知识丰富、信息量足够大,而且富有学术性,只有这样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才有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创新而创新,否则就成为空泛的花架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进行启发式、联想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解释力、指导性、预见性、真理性价值。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人们认识、观察、分析人类各种纷繁复杂社会现象的人类智慧之学。使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逐渐培养起自己的理论学习的问题意识,提高自己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联想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于实现师生互动,深入探讨教学内容所指向的社会问题,打开师生的思路,启迪师生的智慧,把辛苦的学习过程变成再创造的快乐过程。

第6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科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科研学术水平,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科学。它所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其价值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人们提供观察社会生活,指导人生实践的方法、原则和思维方式、认识工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固然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但更重要的是把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习者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解决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提出的实践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理论学习解决实际生活提出的问题,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答现实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科学性、实践性、发展进步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提供给人们的是观察、认识、解决人类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原则和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实事求是。而人类社会生活与较之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时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无论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演变,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成、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演变、对社会主义的不同模式的探索,还是有关各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自己的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路径选择及其实践活动方式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提出了无数的现实课题,需要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给予有价值的理论回答。实践的发展变迁要求理论认识必须与时俱进,而且更需要人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行超前的理论思考,推动理论的先行发展,以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停留在既有的理论认识水平上止步不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就成为理论学习和推动实践发展的关键环节,也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充分展现其科学性和增强其生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高校教学活动规律和任务的内在要求。高等学校是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殿堂。高等学校的使命就是传承人类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智慧之花,但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是在教学活动中,使受教育者超越前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主客体互动的过程,而且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转换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传授知识时,教师是主体,学生学习、接受知识时学生为客体。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原理,并从知识原理出发,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而提出问题时,学生便成为主体,教师便成为客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关键之环节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这种主体地位发挥的突出表现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展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展现主体地位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呼应教师的讲解和提问,并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问题,要求教师给予理论上的解答。这充分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非常高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真正学有所成的目的性要求。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和思考是相互促进的过程,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两个方面,也是创新性活动的前提。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性教育,其价值指向就是学生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不断的超越过程。而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则是这种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和不断超越的鲜明标志。我们教学活动的效果怎样,是否达到了授业解惑的目的,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真正学有所成,人才的培养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需要,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有所建树,有所创造,在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成为检验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是紧密相联的,而社会实践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纷繁复杂的,这种理论的学习客观要求学习者必须逐渐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凡是学习能力比较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强,考试成绩好、论文写作的能力就比较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强。这说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和努力的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真正学有所成、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转贴于

教师作为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如何充分认识和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下去,就成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逐渐认识到:

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活动承担着神圣而伟大的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光荣使命。教师必须勤奋敬业、努力学习、认认真真讲好每堂课,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负责,积极、热情、主动地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以设问方式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教师在备课、讲课,答疑的各个环节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甚至把讲解的理论问题从几个角度去分析、认识、介绍,体现教学活动的学术性,与学生一起展开学术讨论,而不能为求简便而照本宣科。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不断增强以及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导方面。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是相互促进的。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挖掘科研潜力,结合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实际,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教师科研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深人探讨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所蕴涵着的指导社会实践的真理性价值。并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既备教学内容又备学生,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学术性价值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学习过程中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习的过程变成超越和创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就会成为充满激情、富有吸引力、创造力的快乐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彼此促进,教学相长。除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应开展经常性的学术讲座活动。针对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为学生进行学术讲座,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的前提是,教师的讲授必须知识丰富、信息量足够大,而且富有学术性,只有这样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才有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创新而创新,否则就成为空泛的花架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进行启发式、联想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解释力、指导性、预见性、真理性价值。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人们认识、观察、分析人类各种纷繁复杂社会现象的人类智慧之学。使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逐渐培养起自己的理论学习的问题意识,提高自己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联想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于实现师生互动,深入探讨教学内容所指向的社会问题,打开师生的思路,启迪师生的智慧,把辛苦的学习过程变成再创造的快乐过程。

第7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意义;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41-03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1]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高校除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外,还应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源流性工作、本质性工作上,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促进高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高校永葆生机的关键所在。当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人才竞争、教育竞争的形势下,切实在大学生创新教育这一领域进行有效突破,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在整个教育系统内部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性问题。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在21世纪,创新之于国家富强、组织生存、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有鉴于此,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为实现科学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教育问题。目前,创新教育在我国仍处于起始阶段,在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教育理论体系;在教学实践方面,真正有魄力地勇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学校不多,我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整体上较差。面对这种严峻的教育形势,为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创新教育进程,首先就需要明确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终目的的全面的教育活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首要内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产生的动力,包括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观念等,具体表现为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想他人之不敢想,敢于为他人之不敢为,勇于探索,追求突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能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决定着创新的水平和质量,包括创新感知力、创新注意力、创新想象力、创新思维力和创新实践力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创新型人才富于开拓性,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开拓新局面,能够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领域发展的要求。全面性是评价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客观指标。全面性是指创新教育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知识型教育所要求的知识与经验,智能型教育所注重的对知识的活化运用,还应包括非智力因素,如道德教育、体育训练、审美教育和劳动实践等。

二、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事关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明确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经历了外延拓展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地方高校也在这一轮发展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但也面临着内涵发展的问题。当前,地方高校实施创新教育,是落实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应有之义,是促进自身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1.是落实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应有之义。“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正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应有之义。

第8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 地位; 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65-02

在高等教育中,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可以通过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教学、实验等途径来进行,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创新教育中,则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定,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它所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情操、意志品质培养,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1]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承担着这样的任务,使其培养的人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道德感和使命感。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其结果就是对创新人才的缔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学习,不仅有经过概念、判断和推理过程以及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思维,也有通过形象感受和实践体验而产生直觉、顿悟和创造灵感的形象思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能够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就创造性人才。可见,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2]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社会需要的道德情操与意志品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任何国家、任何阶级办教育的目的,都是把符合本阶级利益的,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意识、政治概念、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通过教育的手段,内化于受教育者,使其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并把其放在教育之首。孔子在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时曾明确地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要求弟子首先致力于思想道德修养,然后,“行有余力”则学习文化知识。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邓小平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同志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这些论述和思想,都是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由此可见,我们要培养的创新人才,首要的是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坚强意志的人,这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人格。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的反映。高尚人格是保障创新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道德约束的创新,不但不会给社会带来利益,反而会成为社会的破坏因素。[3]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智力因素,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在学习中缺少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甚至个别学生有才无德,以至于许多企业在使用了大学生以后,都有这样一个呼吁:现在的大学生应该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对大学生进行做人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素质的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教育,使大学生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客体的关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提高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前提。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具备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现代使命感。在大学生的身上既有时展对其人生观、价值观所提出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极大地追求真理、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激情。关键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追求真理和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激情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人才。[4]大学生正处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时代,这一时代必然要求创新精神。正如同志所说:“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可见,创新精神和能力,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的高要求以及高校德育环境的复杂化,出现了过去所没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这样的挑战面前,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战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作用就显现出来。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创新教育的实践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它不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而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出发,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明确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它着眼于人的非智力因素,从大学生的品质、心理、修养、行为入手,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才能。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大学生的创造精神。现在的大学生,总体说来,有较强的创造动机,但在实际中往往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独立批判精神不强,承受挫折的心理较弱。有的学生更是全面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生不会有发明创造。还有的学生意志薄弱,往往怕困难危险而放弃原定的目的,改变既定行为。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自信心训练,让学生充分肯定自己。自信心的树立是大学生创新的前提。一个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的人,是难以有所建树和创造的。同时,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使学生自觉地、坚持不懈地排除创造活动中的障碍,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克服困难、完成各项活动的重要条件。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及时强化大学生的创造行为,对他们的创造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这种行为得以固定和保持。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重视对大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创造的关键是思维,而思维能力的高低则是由思维品质来决定的。现在的大学生,创造力总体偏低,缺乏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缺乏想象力,创造思维能力不强。阻碍大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过于拘谨、思维定式、从众心理,如果这些因素不能及时的消除和解决,将会使大学生陷于僵化、保守、安于现状,不符合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组织学生辩论、讨论和案例分析,有意识有目的地设立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的意识和行为,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寻求解答,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顿悟、想象和灵感,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充分施展。

第三,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满足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大学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但是,目前大学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严谨有条、创新不足,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的现象。许多教师的讲授方式还在沿袭传统的单向“填鸭式”灌输,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国家先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三次改革。每次改革都是服从于时代的变化,服从于时代对我们国家所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而作出的选择,都是为了使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当代青年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特点的现实状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生动活泼、入情入理的教学形式和模式,构建创新体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坚持真理、不断探求真理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创新教育,要善于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造条件和机会组织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讨论、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广开言路,交流思想,达到明辨是非,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5]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感染力强,能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学方式的改革,会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一个崭新的教学氛围和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行为,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其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既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必要手段。

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教育者也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旺盛的求知欲,具有不断钻研和进取的精神,提高自己的素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丙红.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教育的必然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191.

[2]崔华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6(8):30.

[3]刘经纬等.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 教育探索,2003(5):13.

第9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是国家和社会保持持续发展进步的动力和能力,通过创新,产生出多种新技术、产品、思想,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也正是由于创新的存在,人类社会慢慢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在教育,教育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人才体系的建设。

高中体育作为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思考,而不仅仅是按照课堂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所以,现代体育教学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教授各种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制,还要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养成,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师要全心全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1、教学观念的转变

要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要拿体育教师“开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传授学生知识,其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教学过程和教育成果,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必须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陈旧、落后,主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以及某些基础动作,课程教学无趣。并且很多学校将体育作为副科看待,对体育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原因导致高中体育教学结构的混乱和创造性的缺失。因此,现代高中体育教学要先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教学,将其视为重要学科。在教学设置上遵循科学化和系统化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填压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教学观念的改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2、寻找创新思维规律,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

高中生的创新性想法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遵循某种固定的规律。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拥有分析学生,发现这种规律的能力,从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传授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让其养成创新习惯。比如,在进行足球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充当教练,提出自己的战术并付诸实践查看效果。通过这种方式,给予学生创新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极大程度的提高创新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创新意识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体育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创新进行教学,以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比如,在室内进行体育理论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利用生动的三维动画和音频文件将需要传授的知识展示出来,不仅吸引学生兴趣,也能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合理想象的能力。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方式主要有:

(1)学生授课。在体育教学课程安排中,可以安排某些课程由学生指导完成,在这些体育课上,学生充当学生的角色,根据本节课的主题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和个人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被给予足够的主动权后,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创造性的安排课程,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

(2)优化组合。创新和创新往往是紧密结合的,有一种创新的出现,就可能带来十种创新的可能,所以体育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多动脑、多实践的良好习惯,对已经出现的事物进行积极的联想和想象。比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技术名称为“胯下运球”,相比简单运球方式,这已经是一种创新,但是如果再进行创新,发散思维,还可以有“背后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