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精选(九篇)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第1篇: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商业组织;外部知识源;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结构方程

一、 引言

自Burns和Stalker提出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概念以来,创新能力的构建和组成要素以及创新能力对提升企业绩效的影响已被学术界和业界广泛研究。尤其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创新能力更是企业茁壮成长的重要驱动力。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中小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创新潜力、提升创新管理水平、完善创新机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和方向指导。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RBV),构建了从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外部知识源,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再到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

二、 文献回顾和假设

1. 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的创新。根据RBV,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具有因果模糊属性的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资源,包括新品研发、流程创新和高效操作设备的能力。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有关创新类别的分类中,经合组织(OECD)于2005年提出的创新四分法: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本文研究除营销创新外的其他三类创新。根据OECD的定义,流程创新是指部署一项新的或能够显著改善生产或交付的方法。产品创新是指引一项新的或对其特性、预期用途有显著改善的产品或服务。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从外部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一种简便而高效的途径。Souitaris将企业为建立知识流渠道和联系的努力分为两类:(1)扫描或审视外部信息;(2)与外部组织进行协作。创新源来自第一手外部知识的获取,这其中包括技术报告、使用专利数据库、参加会议和查阅科技出版物。在上述第一手外部知识中,专利被视为在技术层面对潜在创新最有用的知识源。使用专利数据库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领域的相关有价值知识。

第二类创新源来自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如我们常说的校企合作、研企合作等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KIBS)就是企业通过外部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获取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常用途径。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a:外部资源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外部资源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a: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b: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流程创新通过降低提前期或减少运营成本来改组织生产和交付产品的模式。流程创新通过效率内部导向,促进企业采取成本领先策略,促进生产创新提升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流程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 组织创新。Armbruster等将组织创新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组织内维度和组织间维度。组织内维度的组织创新发生在独立法人企业内部,而组织间创新则发生在相互独立的法人企业之间,包括跨越组织边界的新的结构或流程的组织创新,如签订合作协议等。

3. 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与创新绩效。Camisón与Villar-López的研究认为组织创新对产品创新起着积极的作用。关于组织创新与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将技术创新作为输入或结果,研究技术创新绩效或技术创新努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另一类研究基于RBV,将创新能力作为组织技能,研究它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即研究流程创新能力和生产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与生产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略有不同,流程创新能力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首先,诸如物流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其次,生产工艺改进能通过诸如降低成本、提升产量等生产创新对企业绩效间接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Camisón-Zornoza等的研究表明,处于复杂环境下的企业,其科技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提升的影响力较弱。在此,本文引入环境不确定性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a:环境不确定性在流程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H6b:环境不确定性在产品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在控制变量方面,本文引入企业规模和行业属性作为工具变量。

至此,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示。

三、 研究方法

1. 样本。本文的研究样本取自长三角地区,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小制造型企业。企业规模属性标准参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此次调研,共计发放2 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010份,回收率为50.5%。

2. 统计分析。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作为研究方法,运用SPSS 19.0(常规统计分析)与SmartPLS 3.0(结构方程建模)作为分析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

3. 测量变量。

(1)组织创新。本文采用OECD、Camisón与illar-López的定义对组织创新进行测量,将组织创新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业务实践中的组织创新、工作场地组织创新和与外部联系中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2)产品创新。本文采用OECD对产品创新的定义,并使用Menguc与Ozanne的量表,包含5个题项。

(3)流程创新。本文采用OECD的定义及Tuominen与Hyv?inen的量表对流程创新进行测量,共包含7个题项。

(4)企业创新绩效。任何创新的成果最终都需要通过财务指标进行衡量。财务指标可以测量一项创新是否对市场有效或最终取得成功。销售绩效可以通过最近三年,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或改进产品占企业总销售收入占比表示。这一指标被创新研究广泛采用。

(5)环境不确定性。根据Simchi-Levi等的风险定义和分类,影响企业运行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供应链风险,可测和可控程度是划分供应链风险的主要标准。而风险的可测和可控程度与供应链运行环境密不可分。相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本文考虑两个条件变量,环境的动态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四、 研究结果

1. 内容效度和一维性。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问题在实证研究中非常重要,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多角度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表1)。

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运用方差最大化旋转。由KMO和Bartlett检验可以看出,KMO为0.886,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显著性为0,表明检验可以接受。

其次,本文所研究的10个一阶构念,均不存在因子交叉载荷现象,即构念内的因子载荷大于0.4,且不存在交叉因子载荷现象。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327%,说明调研结果满足数据一维性要求。

最后,在信度方面,Cronbach's a为0.972,高于0.7门槛值,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即信度好,该问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 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从表1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汇总可以看出所有的组合信度(CR)均大于0.6,说明模型的内在质量理想。根据平均方差抽取值(AVE)的结果可以看出,各构念维度的AVE均大于0.5,聚合效度质量理想。根据构念维度的因子载荷大小,所有构念维度的测量指标在本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且在其他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3,表明不存在因子重叠。通过检查各构念维度内的AVE是否大于各构念维度间的决定系数,可以判断构念的区别效度,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各构念的区别效度良好。

3. 主模型分析。通过使用SmartPLS 3.0,可以得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显著性(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本文的4个内生变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74、0.551、0.638、0.718,均高于临界值0.10,且达到中或强水平,表明各构念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在所有假设中,除H3a拒绝外,其余假设均得到了支持。调节效应方面,环境不确定性的路径系数为负且显著,表明环境不确定性越高,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另一调节效应,组织创新的路径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本文的两个控制变量对研究未产生影响。

4. 异质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异质性问题源于调查数据中存在的亚群,参考Dong等的研究方法,采用分层聚类对样本按照供应链复杂度的高度程度进行分组,然后对路径系数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类调节效应的作用不尽相同,环境产生逆调节效应,即环境复杂性越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组织创新则相反,即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这一点可以从路基系数差异上看出。

五、 结论

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为基础,通过对1 010家中小制造型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知识密集型商业组织、外部知识源、企业流程创新能力、企业产品创新能、企业创新绩效以及两个调节效应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外部知识源的获取产生正面影响。说明企业应重视借助外部科研机构获取科技情报,利用第三方组织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前言信息,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其次,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外部知识源对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善于与外部机构协作,通过外部机构提供的知识源,提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

再次,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是为众多学者研究所证明的,表明只有创新才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源泉。同时也表明,作为中小企业,不应盲目做大,而应将眼光放在做强上,只有高质量的规模才能持久保持。

最后,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对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说明,企业在创新和将创新转化为绩效时,应重视环境和组织创新,适时地通过组织创新对环境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 吕一博,苏敬勤.“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化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58-64.

[2] Coombs J E, Bierly P E.Measur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下转第63页)[J].R&D Management,2006,36(4):421-438.

[3] Ortega M J R.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moderating rol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63(12):1273-1281.

[4] Statistical O O T E. Oslo manual: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R].Publications de l'OCDE,2005.

[5] Souitaris V.External communication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newly industrialised country: a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and perceptual results from Greece[J].Technovation,2001,21(1):25-34.

[6] Camisón C, Villar-López A.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s an enable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1):2891-2902.

[7] Armbruster H, Bikfalvi A, Kinkel S, et a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challenge of measuring non-technical innovation in large- scale surveys[J].Technovation,2008,28(10):644-657.

[8] Camisón-Zornoza C, Lapiedra-Alcamí R, Segarra-Ciprés M, et al.A meta-analysis of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ize[J].Organization Studies,2004,25(3):331-361.

第2篇: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eds internal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for enterprises to acquire knowledge.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cre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n we put forward six hypothetical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at we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model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end, we pointed out that enterprises need to in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bility of absorbing knowledge and creating knowledge, further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关键词: 社会资本;吸收能力;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绩效

Key words: social capital;absorptive capacity;knowledge cre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15-02

0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有效管理、利用知识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关系的国家,从知识产生的社会情境因素和人际互动因素探讨在中国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代后期,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管理领域,Nahapiet和Ghoshal(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个人或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组织内外部的社会网络状态会显著影响组织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获得、转移、整合及利用。企业要想成功的进行产品的创新,必须寻求与产品创新模式相匹配的社会资本。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且几乎都认为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将企业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并没有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少数探索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将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但是,企业获取知识以后,还应整合内部拥有的资源和外部获取的知识以创造新知识,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当前文献对于知识创造这一概念仍然缺乏研究,尤其是系统的实证研究依然少见。基于此,本文引入吸收能力、知识创造这两个变量,从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社会资本对组织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是怎样影响技术创新的?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管理机制又起到什么作用?

1研究现状

1.1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中。还有学者从能力角度、功能角度、网络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定义。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研究者的定义中一般都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词:“网络”、“信任”、“合作”、“规范”。社会资本的研究维度以Nahapiet与Ghoshal对社会资本的划分影响最广,他们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维度。结构维度主要研究影响信息共享、合作行为和决策形成的既定的社会角色、网络、规则、程序。关系维度指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的资产,包括信任、规范、认可等属性。认知维度指表征双方之间可通用语言、编码和叙述进行沟通的通用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形成于企业的内部员工之间。本文借鉴这一研究,使用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来衡量社会资本。在社会资本的分析层次上,按照张方华(2003)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划分将社会资本分为外部社会资本与内部社会资本。

1.2 知识创造知识创造的定义是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的,认为组织知识创造是指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将知识区分为隐性和显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综合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知识创造以螺旋的形式向前发展,这一过程一般称为知识创造的Spiral-SECI过程,如图1所示。同时他们提出 “场”(Ba)的概念来解释SECI四种知识转化过程。他们认为“场”可2共享的空间或知识创造的基础,为个人或团体提供了知识创造平台。启动场、互动场、网络场和训练场分别对应前述四种知识转换过程,本文按照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对知识创造的定义,认为知识创造过程包括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内部化四个环节。

1.3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现状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大部分是根据Nahapiet & Ghoshal(1998)提出的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的。大多数观点(Yli-Renko,Autio & Sapienza、张方华等)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产品研究开发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如谢洪明等(2007,2008)对社会资本、知识能量、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内部社会资本虽然对管理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仍有显著的间接影响。外部社会资本对管理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仍有显著的间接影响。但同时有少数学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有着不确定的关系,或者说呈现出的是有条件的正相关。如Morten T.Hansen,Joel M.Podolny和Jeffrey Pfeffer(2001)对研发分类为探索性研发和利用性研发,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研发的作用需要根据研发特点的不同而有差别地看待,即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探索性研究,而对利用性研究的作用并不显著。总结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是针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对于如何利用社会资本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仍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少量的研究虽然探索了知识获取、资源获取等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但是社会资本在影响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变量以及这些变量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关系模型

2.1 企业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2.1.1 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周小虎,陈传明(2004)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①通过信任、规范、义务等关系性嵌入影响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具有较高关系性社会资本的行动者就使得他人具备了与其合作的动机,也就为知识创造过程提供了可能;②通过共同的语言、符号和共有的故事等社会资本的认知嵌入来影响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为相互间的协作提供良好的前提。还有一种观点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企业内部良好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企业成员之间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一方面促进企业成员的沟通与交流,使成员可以接触到更多其他成员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从而使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成为可能。显而易见,这种良好的内部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成员将个人的隐性知识共享来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社会化)、通过隐性的知识创造显性知识(外部化)、通过显性知识创造出更为复杂和系统的显性知识(组合化)、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隐性知识(内部化)。所以,本文认为:H1a: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知识创造。

2.1.2 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指形成于企业外部的关系网络,主要包括客户、供应商、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企业之间积累良好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影响非常大。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是已有的知识,对另一企业来说可能还是新知识。Cohen与Levinthal(1990)认为,技术转移并非完全照搬技术供方所转移的技术,而是在转移的过程中隐含着组织通过外部知识来创造组织自身的知识。具有不易编码、不易传播、难以模仿特征的默示知识是知识创造的源泉。因此,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能使企业吸收更多的关于市场等方面的新知识,加速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有利于知识创造。而企业与政府建立有效的社会资本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R&D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为企业的知识创造施加有利的影响。另外,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约占到全国总量的62%,在人才、信息、技术、研究设备等方面也都拥有突出的优势。毫无疑问,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企业员工创造新的知识。因此,本文认为:H2a: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知识创造。

2.2 吸收能力与知识创造关于吸收能力引用最为广泛的定义是Cohen和Levinthal于1990年在《管理科学季刊》上提出的:“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外部新知识的价值,并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和应用,取得商业成果的能力”。关于吸收能力与知识创造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大部分研究对吸收能力与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Midgley & Devinney(2004)认为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导致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创造新的知识。林筠(2009)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对于外界环境的经营掌握能力也就越高,就越能辨别外界有用信息的价值,能够更快地获取到企业所需的知识的信息,使得企业能够较竞争对手更快地获取目标客户与需求与其他关乎自身发展的信息。企业获取和消化知识之后,其中有多少知识被用来与现有知识整合进而为创造新事物提供知识基础,这是由企业的现实吸收能力决定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组织知识创造是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而吸收能力能促进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因此,本文认为:H3a:组织的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知识创造。

2.3 企业的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技术创新的概念由熊彼特在专著《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利润的过程”。当前很多研究中存在对知识创造与创新混淆使用的现象,樊治平、李慎杰(2006)对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知识创造注重的是新知识的产生,而知识创新注重的是新知识的实际应用,经过知识创造产生的新知识具有了实际应用价值,才是真正的知识创新。因此,可以认为知识创造是创新的前提。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组织知识创造是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而知识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来源。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产业中,技术知识交换与整合得越好的企业,研发的效率和所创造的产品也越好。因此,组织成员之间共享与整合知识,有助于企业R&D活动,进一步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认为:H4a:知识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

2.4 吸收能力、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当前绝大部分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都把吸收能力当作自变量来处理,关于吸收能力如何影响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的深入研究不多。Nieto& Quevedo(2005)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技术机会和创新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本文借鉴这一研究,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不同来源的信息交流从而加强资源的获取,为企业提供发现机会、新产品观念测试以及相关资源获取的可能性,但是消化和吸收这些信息和知识却依赖于企业的吸收能力。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将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用于知识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本文认为:H5a:吸收能力能促进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H5b:吸收能力能促进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2.5 模型框架根据上述对社会资本、知识创造、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四者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表示,企业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知识创造,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另外,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内外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且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知识创造。

3结论

正如Moran(2005)等学者指出的社会资本不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那样容易让渡,也不像人力资本那样容易流动,而是与企业紧密相连,因而可以说是组织优势的最持久来源。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社会资本来获取和创造用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吸收能力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企业应该重视吸收能力的提高,通过组织学习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整体吸收能力。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的理论模型和一些假设理论对于深入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机制的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从实证方面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2]谢洪明.社会资本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中国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6(24):150-158.

[3]张方华.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

[4]张明,江旭,高山行.战略联盟中战略联盟中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2008,26(4).

第3篇: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产业群聚;知识共享;生态创新;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0;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9-0074-04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dustrial Cluster, Knowledge Sharing,

Ecoinnovation Impact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WANG Ji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Abstract: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Park in east Chinese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the empirical object, in interpreting the corporate eco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t the same time, to analyze the three businesses to buil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levels play a utility. Empirical studies show that knowledge sharing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ecoinnovation; knowledge sharing for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have some positive effects; ec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has full positive impact; industry clus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businesses the building has some positive effects; knowledge sharing and ecoinnovation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enterprises with full positive impact.

Key words: industry clusters; knowledge sharing; ecoinnova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意味着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生产与创新能力,“知识等相关创新要素不同于物质要素,其使用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因而创新并不排斥新知识的广泛采用”[1]。知识的产生从内隐到符码化的过程通常需要透过学习流程来完成,产业群聚所营造出的生态氛围也是知识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产业群聚的形成与企业竞争优势的确立更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体现,以华东地区科技园中的上市高科技企业为研究样本,验证知识共享、生态创新与产业群聚内在的关联性以及三者对企业竞争优势所产生的影响效力。

1文献探讨与研究假设

1.1知识共享、生态创新与产业群聚的关系释义

产业群聚的内涵包括三个向度:地理空间向度体现为产业经济活动受到空间邻近因素吸引从而产生集中化的现象;经营策略向度意指产业群聚中企业的表现差异化与群聚所具备的竞争合作关系、资源依赖关系;网络特性向度表明产业群体聚集现象所具有的关联脉络关系。生态创新则指利用劳力分工与区域内高度的劳力流动性来超越单一企业知识能力的限制,并借由产业文化、密集性的资源投入产出、长期持续的专属技能以及交互学习机制等凝聚整合而成的创新系统。BAPTIST和COE的研究认为:“企业创新的意义在于经由群聚内部机构来增进科技环境的快速变革,企业与垂直合作产业的生态网络会推动群聚产业的共同发展”[2]。知识共享指将企业的知识与其他机构共同分享,透过知识市场机制的形成使得企业成员寻得本身需要的知识,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理应建立企业个体层次上的非正式合作网络关系,从而提高知识共享的效果”[3]。BAPTISTA的研究也指出:“知识具有内隐性,聚集区的企业可经由生态创新的学习流程、创新流程来达到知识外溢的效果”[4]。“知识型的企业员工能够通过知识共享获取自身创新所需的外部知识,最终实现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与超越”[5]。BAGOAI指出:“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在于促使群聚企业维系创新活动,知识共享效益的显现也必须在生态创新所营造的条件之下才能显现其独特价值”[6]。综合上述文献提出如下假设:

H1:生态创新对于产业群聚形成具有正向影响;

H2:知识共享对于产业群聚形成具有正向影响;

H3:生态创新与知识共享具有交互关联性。

1.2产业群聚、知识共享、生态创新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辨析

PORTER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以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策略、支援产业的交互影响来判断”[7]。由于企业自身资源的获得有其限制性,倘若在有限资源基础下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则必须依赖企业氛围所营造出的生态创新来获得支持。“创新的本质是基于创新资源流动与交换而嵌入在组织层面的价值创新,不仅包含着开放式的价值创造,还涉及初期的价值识别与最终的价值获取”[8]。RACO指出:“知识是增进区域经济变革的关键因子,企业战略的转型在于成功塑造出具有竞争优势的知识共享机制”[9]。经济发展的动能来自于知识,知识经济成功的关键有赖于知识的利用生成、网络合作与社会经济机构的介入。“当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时,企业应注重对现有资源和技能的开发与利用,企业联盟关系的强度将会影响竞争优势的确立”[10]。SABOURIN和PINSONNEAULT指出:“企业群聚的策略性资源条件与竞争优势具有动态关系,其中的知识资源、技术设施与资金支持是群聚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11]。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4:生态创新对于竞争优势具有正向影响;

H5:知识共享对于竞争优势具有正向影响;

H6:产业群聚对于竞争优势具有正向影响。

2研究架构

2.1研究设计的关联路径

基于上述文献探讨与研究推论汇整出生态创新、知识共享、产业群聚与竞争优势4个构面之间的关联图谱(如图1所示)。

2.2研究对象与信效度分析

本文以华东地区科技园中的企业中层主管为实证对象,实测企业所处省份比例如下:江苏占24%、上海占27%、浙江占20%、山东占10%、江西占9%、福建占3%、安徽占7%;企业类别中半导体产业占33%、光电产业占21%、电脑及周边产业占15%、精密机械产业占12%、通讯产业占14%、生物科技产业占5%;问卷回收1128份,扣除无效问卷44份,有效问卷计1084份。

研究采用主轴因素法与直交旋转变异最大旋转法,因素萃取以特征根大于1为判断准则,其绝对值应大于05,最后就萃取出的共同因素予以命名。各构面的信度检定以Raine(2010)所提出的Crobach’s α值为准,其值应大于06。产业群聚构面:财务资源的特征根为3188、累积解释变异量为39503%、Crobach’s α值为0798;内部及周边基础设施分别为3127、4833%、0808;高素质人力资源分别为2920、5601%、0789;需求链分别为1983、6232%、071。生态创新构面:创新流程的特征根为367、累积解释变异量为39406%、Crobach’s α值为0878;知识转移分别为3645、33251%、0874;学习流程分别为3057、47145%、0725;知识网络分别为1961、56058%、0696;弹性互补分别为1814、64302%、0608。知识共享构面:知识外部性的特征根为2858、累积解释变异量为2382%、Crobach’s α值为078;知识可及性分别为2383、43675%、0737;研发合作分别为1922、59692%、0627。企业竞争优势构面:品质的特征根为4308、累积解释变异量为26923%、Crobach’s α值为0922;资源技术分别为4016、52023%、0931;成本分别为3382、73157%、0866。在效度层面,各构面负荷量t值检定均大于2且χ2值差异检定均达显著水准,χ2值界于976245~1008836,P值小于0001;依据Anderson和Gerbing的评估准则,研究构面之间的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均表现良好。

3研究结果

31多元回归模式分析

由表1分析可知,M1具有显著检定性(R2=0206,F=5665,P=0),其中知识转移、创新流程与弹性互补最具显著性,这表明生态创新对于产业群聚的财务资源具有正向影响,但学习流程与知识网络对于财务资源没有显著影响。M2具有显著检定性(R2=0174,F=4604,P=0001),以学习流程、知识移转与弹性互补最具显著性,显示生态创新对于产业群聚内部与周边基础设施有正向影响。M3具有显著检定性(R2=0232,F=6603,P=0),以创新流程与知识移转最具显著性,表明企业在知识创造、员工教育、产业创新活动层面的凝聚对于人力资源绩效的提升与产业体系的完善均有着显著影响。M4具有显著检定性(R2=0287,F=8765,P=0,以学习流程具有显著性。综合上述结果可知,生态创新对产业群聚的影响以创新流程、知识移转、学习流程与弹性互补较具影响性,以知识移转的影响最为关键,知识网络的影响最不明显。

由表2阐释可知,M5具有显著解释力(R2=0298,F=36,P=0016),其中知识外部性对财务资源有显著影响,知识可及性与研发合作层面对财产资源较不具有影响性。M6具有显著解释力(R2=0144,F=6221,P=0001),其中知识外部性对产业群聚内部及周边基础设施最具影响性,知识可及性与研发合作层面的影响较不显著。M7体现出知识共享对于产业群聚内高素质人力资源最具有影响性(R2=0311,F=16622,P=0),研发合作层面对于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影响较不显著。M8解释力未达显著水准(R2=0206,F=1637,P=0185),这表明知识共享对于产业群聚需求链不具有直接影响性,因此知识创新的研发移转活动虽然可以促进产业知识的获取,但对于商业化的需求活动并无直接影响效果。综上分析可知,知识共享对于产业群聚的整体影响具有显著性,其中以知识外部性与知识可及性最具影响性,而需求链的影响无法获得支持。由表3分析可知,M9具有显著解释力(R2=0223,F=6250,P=0),其中以知识移转对企业竞争优势较具有影响性,表明企业在增进员工教育层面对于维持产品品质具有正向影响。M10具有显著解释力(R2=0308,F=9708,P=0),以创新流程与知识移转对资源技术最具影响性,显示企业在创新流程、知识投入、产业合作层面的发展将正向影响资源技术的竞争优势。M11具有显著解释力(R2=0l22,F=3015,P=0014),其中知识移转对成本因素具有显著影响,表明企业若能加速知识转化并满足高素质的人力需求,则能使自身产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综合以上分析结果,生态创新对于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性,其中知识移转对于企业竞争优势里的各个因素最具有影响性,表明知识移转层面的生态创新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具有关键性影响。

其中知识外部性与知识可及性较具有影响性,这说明企业在研发专利与知识产权获取层面的关注将有利于差异化优势的形成。M14具有显著解释力(R2=0121,F=5098,P=0002),各因素均具有显著影响性,这表明企业透过知识的开发获取以及研发合作关系的建立将能促进自身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综上分析,知识共享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品质、资源技术与成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之间处于知识共享的情境下能够使其取得产品差异化与降低成本的优势。

由表5得知,M15具有显著解释力(R2=0155,F=5032,P=0001),以财务与高素质人才资源对企业竞争优势最具影响性,表明企业若具有财务与人力两项充足的资源将对产品品质提升具有正向影响。M16具有显著解释力(R2=0164,F=5395,P=0001),其中财务资源、内部及周边基础设施较具影响性,说明企业在取得充足财务资源与良好基础设施的情境下对于建立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有正向影响。M17解释力未达显著水准(R2=0054,F=1581,P=0184),表明产业群聚的4个因素对成本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准。综上分析,产业群聚虽然在成本优势上较不显著,但就整体而言,产业群聚对于企业在品质与资源技术的竞争优势层面仍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32线性结构路径的检验

线性结构路径主要是探讨生态创新、知识共享、产业群聚与竞争优势“四位一体”模型的配适性,4个构面的效果分析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条路径:第一条为生态创新产业群聚竞争优势;第二条为知识共享产业群聚竞争优势。第一条路径分析结果为:生态创新对竞争优势有正向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果;影响的间接路径为生态创新产业群聚与产业群聚竞争优势,其值为0392(0827×0474);影响的直接路径为生态创新竞争优势,其值为0419,故总影响效果为0811(0392+0419);各影响效果均达显著水准,表明生态创新的显著特性会正向影响产业群聚的形成。第二条路径解析结果为:知识共享对竞争优势有正向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果;影响的间接路径为知识共享产业群聚与产业群聚竞争优势,其值为0294(0620×0474);影响的直接路径为知识共享竞争优势,其值为0160,故总影响效果为0454(0294+0160),各影响效果均达检定水准,表明知识共享效果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产业群聚的形成。4研究结论

41知识共享、生态创新对产业群聚的影响

由多元回归与线性结构分析表明,生态创新对于产业群聚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H1获得全部支持,产业群聚内的企业营造出的生态创新氛围将对产业群聚的形成与效应有所助益。企业的生态创新活动、知识移转过程对于财务资源、基础设施与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获取均有正向影响,这意味着高科技企业若能有效地专注于技术市场与创新策略的发展,则有助于获得稳定的外部融资投入、增进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知识共享对产业群聚具有不完全正向影响,H2获得部分支持。群聚区域企业对于创新发展所需的知识生产与知识扩散作用越强烈则越能促使产业群聚形成。知识共享效果是镶嵌在外部硬体设施与资源基础上的,企业若能在外部知识的开发以及知识生产者的工作满意度上取得成效,则会对周边邻近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好的衍生效果。这表明企业在智慧财产权的禀赋与知识价值创造上所展现的外溢效果越明显,则越有助于产业群聚的形成与发展。

生态创新与知识共享具有交互关联性,H3获得全部支持,这意味着生态创新的显著特性与知识共享的效应强度之间具有交互作用,群聚区域的企业在创新活动、技术获取、知识网络与弹性策略层面会与其外部知识的扩散、研发合作的开展有着交互影响。

第4篇: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从系统创新和区域产业发展的视角,将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纳入到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框架中并构建了以其为关键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型通过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根本在于提升知识吸纳与知识创新创造能力.而产业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是围绕这一根本,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解释了产业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现象及其相互影响,探讨创新活动背后的学习、激励过程及其机制.并指出其实现的关键环节以及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0引言

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大规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两大趋势.知识和创新成为经济的决定力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济分布的地理集中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凸现出区域化的特征。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组织学习日益强化,区域已成为经济协调的重要基础,而区域创新能力则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知识经济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围绕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及国家创新系统的“自下而上”的建构特征,构建符合国情和区情的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各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集中于特定区域的产业集群与创业活动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它们不仅促进了所在区域经济量的增长,还吸收和凝聚了创新能量,促使区域内知识与信息的高效流动,成为创新的重要来源和载体。因此,产业集群与创业是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同时。针对区域内产业集群和创业活动特点,加强相关区域创新政策研究,促进制度创新与制度环境建设.也是我国产业集群与创业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本文将从系统创新的视角分析产业集群与创业活动的特征及其互动关系,围绕创新活动主体关联机制及过程,将产业集群与创业纳入到区域创新研究框架中,建立以知识吸纳与知识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创新性集群与知识创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动态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框架,指出其实现的关键环节以及相关的措施与建议。

1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

1.1创新型集群——创新集聚与传导

熊彼特(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强调了“创新不是随意地均匀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中,而是趋于在某些部门及其周围环境聚集”的观点。产业集群的出现,为创新活动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在这点上,创新型集群更强调了产业集群的创新特性。传统意义上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众多企业因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集群概念更强调了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和知识交流.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后来的新熊彼特主义学者也认为,知识创造是一个“集体过程”,作为创新行为主体的企业必须与其它企业的专业化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才能产生创新结果。根据集群的创新特性及对创新效果的促进.衍生出了创新型集群(innovativeclusters)的概念l1]。创新型集群的研究更侧重从创新网络观和知识观层面来考察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与行为。

创新型集群不仅存在于高科技产业,而且也可能形成于传统产业内部。创新型集群的发展,首先是一个产业内创新集聚、知识吸引、消化与内部转移的过程。而随着集群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张.创新型集群通过与其它创新主体(区域内其它产业、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服务机构、政府)的交流与互动,促进集体学习,形成稳定的区域创新网络并推动其向纵深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金融创新等,这又是一个创新从产业内向外部传导、知识溢出的过程。另一方面,创新型集群为创业活动,尤其是知识型创业活动提供了孕育的空间.也为新创企业成长提供平台

1.2知识创业——创新扩散与吸引

知识创业,或称知识溢出创业(knowledgespilloveren—trepreneurship),是将创业看作是知识溢出的一种形式,认为知识聚集环境更容易制造出创业机会l2。根据经典创业理论,创业是一个机会发现过程,知识和决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机会是创业的核心和关键问题_3 Audretsh和Keilbach的研究(2007)也实证了那些没有被商业化或没有被彻底商业化的知识是创业机会的重要来源.这些知识往往是在已经存在的企业中被创造出来的。

知识创业作为知识溢出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新创企业在将知识付诸商业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创新的扩散。同时,知识创业过程也是创新能力吸引和凝聚的一个过程。创新能力凝聚可能得益于一些外生性因素如波特钻石模型中涉及到的企业战略、需求条件、生产要素等,而核心的内生性变量应是产业知识的吸收与创新能力]。从这一点来讲,知识创业活动可以看作是在区域创新网络下形成的若干吸引子,既可能巩固、拓展现有的创新型集群或创新网络,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或促成新的创新型集群出现。

1.3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关联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产业的创新型集群能够培育和促进知识创业活动.并对新创企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战略提供有效的背景信息,这种背景信息多是以知识形式存在,为知识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知识创业活动能够对创新型集群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创新型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创业与创业精神作为一种必要的支撑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创业精神的涌现大大影响着产业集群边界的拓展与经济性质的动态演进[83。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的核心在于知识吸纳与知识创新创造,这也是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形成的核心内生要素。两者关系如图1所示:

2基于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型与机制

2.1模型构建

从系统创新和区域产业发展的视角.围绕创新型集群、知识创业及其它创新活动(包括服务模式创新),以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大学或研究机构以及政府为创新活动主体.将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纳入到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innovationsystem.RIS)的研究框架中构建模型,如图2所示。

创新是知识流动和资源活化的动态过程:.与以往主要侧重创新主体及其联系的创新系统模型不同,本文提出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型以创新活动(创新型集群、知识创业

及其它创新活动)为中心,基于创新活动本质(提升知识吸纳与创新创造能力),研究创新行为、创新绩效的关联机制及其动态过程。在整个创新系统中,创新活动背后存在两类机制在发挥作用:学习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存在两类地位、作用不同的活动对象:以企业、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大学或研究机构为主体的I类创新主体,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II类创新主体,后者能够通过制度、政策等措施规制或激励前者的创新行为,政府在整个创新网络中起到或影响了创新活动的集结、组织与协调。在取得创新绩效过程中促进两类创新主体的良性发展.创新网络拓展与政府服务创新.从而共同推动实现整个系统的演化与升级。

2.2学习与激励机制

2.2.1学习机制

伦德威尔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其中心活动就是学习,而学习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包括了参与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有机组成,其学习机制主要通过吸纳、应用、创新、创造、扩散新的知识.提高创新主体的创新素质与能力。在本文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型中,学习过程通过创新主体内部及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发生,伴随着创新型集群、知识创业等创新活动及其相互转化作用的整个过程,促进了知识吸纳与创新创造能力的提高。

2.2.2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有两类作用方式。其一是创新型集群、知识创业等创新活动所产生的创新绩效对I、II类创新主体的激励作用.创新绩效是各类创新活动的直接及综合作用结果.I类和II类创新主体对创新绩效出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判断和衡量,从而激励的效果和呈现方式不同。其二是政府(II类创新主体)通过制度、政策等措施对I类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激励,与政策、制度设计的内容有关,与政府服务创新、政府自身职能转变有关。

3结论与启示

本文认为.通过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根本在于提升知识吸纳与知识创新创造能力。而产业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是围绕这一根本,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环节和途径。通过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体系和视角,本文解释区域内产业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现象及其相互影响,探讨创新活动背后的学习、激励过程及其机制。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和启示:

(1)创新型集群本质是基于产业集群的创新行为,知识创业本质是一种源于知识溢出效应的“机会型”创业(相对于“贫穷型”创业而言),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是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动态演进的主要动力。创新型集群和知识创业不仅限于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也可能形成创新型集群和孕育知识创业。

第5篇: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顾客在线互动;知识共创;新产品开发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随着企业创新活动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共同创造”作为一种汇聚各方力量的创新模式,开始应用于新产品开发实践。顾客无疑是重要的“合作创造者”之一,其与企业的合作主要通过互动来实现[1,2]。Muller和Zenker[3]指出,企业与顾客间蕴含着一种“共生关系”,“企业-顾客互动”的界面是企业与顾客共创价值的新场所。在价值共创的创新层面,创新过程也是参与主体的知识增加过程,是知识的共同创造[4]。因此,通过与顾客的互动来整合双方知识和潜能并实现知识共创,是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企业与庞大顾客群体的在线实时零距离互动成为可能,企业-顾客互动的广度、深度和频度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企业-顾客在线互动来进行新产品开发[5]。与此同时,出于对现有产品不满等原因,顾客也希望通过便利的在线工具与企业互动并共创价值[2]。在线顾客群体拥有大量的消费知识、市场信息和技术诀窍[6];企业-顾客在线互动可充分利用顾客的异质性知识和创造力,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风暴[7]。企业—顾客合作创新是创新领域的新兴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创新管理、服务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学科。已有研究主要从顾客参与创新、顾客导向、价值共创、服务主导逻辑等视角展开,其中顾客参与创新研究最为多见。虽然“顾客创新工具箱”、“虚拟顾客环境”、“基于社区的创新”等互联网环境下的顾客在线参与创新,已开始引起学界关注[6,8,9];但传统的顾客线下实体性参与创新研究,目前仍处于主流地位。已有研究基本肯定了企业—顾客合作对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但大多从顾客单向性参与企业创新视角出发,将顾客仅仅视为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信息提供者,主要关注企业如何获取顾客信息以提升创新绩效,低估了顾客的“合作创造者”角色[2]。企业—顾客合作创新的本质是互动[1];隐性、粘性的知识和洞察力很难与产生它的社会背景分离,因而需要更深入的双向互动和沟通过程[10]。Sigala[11]的案例研究也发现,创意并非预先存在,而是在企业与顾客互动、对话过程中产生的。Sawhney等[12]、Lundkvist和Yakhlef[10]、Kohler等[13]、闫幸和常亚平[14]对企业-顾客互动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Bonner[15]、张若勇等[16]、王琳[17]从信息质量、组织学习和知识整合视角,分析了企业—顾客互动与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Kohler等[13]、Mo-haghar等[18]对知识共创进行了界定,并强调了其在新产品开发中的重要性。但企业—顾客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研究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以线下实体性互动及两者间的直接影响关系研究为主,对知识共创及其在两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尤其缺乏足够关注。本文将企业—顾客合作创新的情景,从传统的顾客线下实体性和单向性参与,延伸至网络虚拟环境下的企业-顾客在线双向互动。同时深入到企业—顾客合作创新的本质层面,从知识共创这一新颖视角出发,就企业-顾客信息导向、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在线互动,对外向型、内向型知识共创及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具体作用机制,做较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企业—顾客合作创新的理论研究,在研究情景、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方面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理论贡献,对后续相关研究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还为企业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虚拟环境下的企业-顾客在线互动,来实现知识共创并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2研究设计

2.1企业-顾客在线互动与知识共创的关系

假设企业-顾客在线互动是企业与顾客基于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围绕特定创新任务而进行的持续交流与协作活动,可分为信息导向、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互动三个维度。信息导向互动是企业与顾客在线分享和交换创新信息的活动;关系导向互动是以建立双方持久关系和满足情感需求为目标的在线互动;任务导向互动是企业与顾客围绕特定创新任务开展的在线合作。知识共创是企业与顾客通过互相启发、诱导、激励,共同构建和发展新知识的过程,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知识共创两类。内向型知识共创指企业获取顾客知识,在企业内部经过共享、整合、利用,进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外向型知识共创指顾客利用企业提供的知识和资源,与自身拥有的知识与技能相融合,进而创造出新的知识。(1)企业-顾客信息导向互动与知识共创。信息交换与分享是知识共创的前提和基础。显性知识可以方便地通过现实或虚拟环境进行传播;而隐性知识的分享难度则相对较大,需要通过更为复杂的互动和沟通过程来实现[10]。在网络技术帮助下,部分隐性知识也有可能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分享,从而有利于知识共创。通过与顾客信息导的在线向互动,企业能获取顾客关于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产品使用经验等海量的异质性信息。这些信息与企业原有知识相结合,经过提炼、整合和升华,能进一步发展出新的知识。与此同时,为有效贡献自己的知识,顾客需要获得企业的专门知识并理解其含义。信息导向互动为企业创造了对顾客进行背景知识和技能辅导的便利机会,从而有利于顾客进行与企业的知识共创[19]。因此,假设如下:H1a:企业-顾客信息导向互动对内向型知识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H1b:企业-顾客信息导向互动对外向型知识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2)企业-顾客关系导向互动与知识共创。企业与顾客进行关系导向的在线互动,有利于培养顾客信任并促进其分享高质量的知识。信任是知识管理和创造的关键变量,是刺激知识分享、促进知识共创的重要因素之一[20,21]。在网络虚拟环境下,企业与顾客通过在线互动建立起友善、信任的合作关系,能有效促进企业与顾客的信息交换与相互沟通,进而提升顾客群体的创造力,并诱发更多新知识的创造[22,23]。如通过网络开展对顾客创意的奖励活动,既有助于企业建立起与顾客的情感联系,又激励和引导了顾客创造力。Payne等[24]指出,企业与顾客在互动过程中彼此影响、相互学习,尤其当顾客的意见、建议被企业聆听或采纳时,会让其体验到愉悦和满足并进一步激发创造热情。因此,假设如下:H2a:企业-顾客关系导向互动对内向型知识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H2b:企业-顾客关系导向互动对外向型知识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3)企业-顾客任务导向互动与知识共创。Mohaghar等[18]认为,顾客对自身的产品相关知识和信息是无意识的,企业应为他们提供一个场景来提取所需知识。王莉和任浩[7]指出,顾客拥有新产品开发所需的重要信息和资源,但受专业能力所限而无法准确表达;开展创新任务导向的在线互动,有利于企业引导并获得顾客的知识贡献。Kristensson等[25]指出,通过与企业的互动,普通用户能产生更具原始性和价值的创意,专业开发者和高级用户能产生更可行的创意。企业-顾客任务导向的在线互动,使顾客自身无法思考和表达的知识,在交流、沟通过程中迸发,并创造出新的思想[26]。如企业在网络创新社区创意征集帖子后,顾客可跟帖回复提交自己的创意,或对他人的创意发表评论。通过社区成员互相评论和思想启迪,有价值的创意和想法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因此,假设如下:H3a:企业-顾客任务导向互动对内向型知识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H3b:企业-顾客任务导向互动对外向型知识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

2.2知识共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假设

Sawhney和Prandelli[27]指出,更大的创新潜能、更好的市场需求契合、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更低的信息模糊性,是企业跨边界知识创造的最显著结果。Gibbert等[28]的研究发现,与顾客共同创造知识能有效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与顾客合作共同创造知识,还有助于企业深入理解顾客潜在需求,从而更快更好地响应顾客。Sawhney等[12]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顾客作为知识共创者的重要角色,与顾客共创知识既有利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又对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有积极作用;知识共创的良性循环,还能增加企业知识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并成为潜在的企业租金自我更新源泉。Mohaghar等[18]也指出,与顾客共创知识是企业确保新产品开发成功的现实需要。因此,假设如下:H4a:内向型知识共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H4b:外向型知识共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2.3企业-顾客在线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假设

(1)企业-顾客信息导向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顾客与企业互动过程中提供的信息,能帮助企业有效评估和满足顾客需求,从而降低新产品失败风险[29]。在网络虚拟环境下,企业与顾客可以进行高效的双向交流和互动,顾客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载体,方便快捷地与企业分享知识和信息。通过信息导向的在线互动,企业能及时更新和深化顾客信息,获取顾客分享的创意和知识,从而使产品需求映射更加精准[30]。Fil-ieri[31]指出,在创意产生和筛选阶段,通过与顾客在线互动获取的顾客原始、新颖和可行的想法,对企业开发出更好满足顾客需求的新产品十分关键。企业与顾客信息导向的在线互动,还有利于增加顾客知识存量,加深其对产品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能为新产品开发提出更切实可行的想法和建议。因此,假设如下:H5:企业-顾客信息导向互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2)企业-顾客关系导向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企业与顾客间开展关系导向的在线互动,有利于双方通过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构建起亲密关系,激发顾客的品牌情感和共鸣,满足顾客被关怀、认同和尊重的心理需求,增强顾客感知价值和企业认同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顾客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与顾客建立亲密的关系,能为企业提供获取新产品开发所需信息和知识的渠道[32]。企业与顾客间关系导向的在线互动,是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有效途径[26]。合作创新是一个资源整合过程,以合作各方的彼此信任为基础。企业与顾客间的相互信任,能降低交易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风险,从而提高合作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绩效。因此,假设如下:H6:企业-顾客关系导向互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3)企业-顾客任务导向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企业-顾客任务导向的在线互动,是一种积极的市场导向新产品开发策略。Jeppesen[33]指出,企业将特定开发任务交给顾客,允许他们创造自己期望的产品特征,能提高顾客满意度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与顾客开展产品讨论、问题解决等在线互动合作,鼓励顾客提出、评价、讨论、票选创意和新产品改进思路,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理解和满足顾客潜在需求,获取更广泛的顾客知识和新产品开发创意。任务导向的在线互动使顾客能有效参与创新相关任务,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去探索、发现和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多满足顾客潜在需求的创新性解决方案,从而有利于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34]。因此,假设如下:H7:企业-顾客任务导向互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2.4模型构建

在理论假设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企业-顾客在线互动、知识共创和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见图1)。2.5研究方法(1)变量测量。本研究采用Likert7点量表形式,对变量进行测量。量表在借鉴已有研究的成熟量表基础上,根据本研究需要和企业新产品开发实际进行适当修改。经小样本测试和问项净化后,形成最终量表(见表1)。企业-顾客在线互动主要参考Bonner[15]、Kohler等[13]的测量方法,从信息导向、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互动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共12个问项;知识共创主要参考Mo-haghar等[18]、王莉和任浩[7]的测量方法,从内向型和外向型知识共创两个维度进行测量,共6个问项;新产品开发绩效主要参考Cooper和Klein-schmidt[35]的测量方法,共3个问项。(2)数据获取。本研究以浙江省内具有企业-顾客在线互动经历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为实证分析对象,通过对相关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及参与过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研发部门、营销部门、客户服务部门人员的问卷调查来获取研究数据。问卷调查历时两个多月,采用实地发放和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312份,回收问卷246份,回收率78.5%;其中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82.1%。样本企业中,制造业占38.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20.5%,金融业占18.6%,其他服务业占22.7%。(3)分析方法。由于本研究使用的变量测量量表已相对较为成熟,故直接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FA)来检验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同时考虑到本研究涉及的变量相对较多,且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较为复杂,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研究数据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SEM)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以系统分析各变量间的具体作用关系。

3实证分析

3.1信度与效度分析

使用SPSS17.0、AMOS7.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各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8,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所有问项在其所属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6,t值均大于2.0,组合信度CR值均大于0.8,平均提取方差AVE均大于0.5;测量模型的各拟合指数也均基本达到要求,显示模型拟合良好。由此可见,本研究使用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关系模型和研究假设有一定合理性,可对各变量作用关系做进一步分析。

3.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使用AMOS17.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初始模型中,“内向型知识共创关系导向互动”、“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导向互动”两条假设路径未达到拟合要求。依次删除上述两条路径后,获得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分析结果如图2、表2所示。修正模型的拟合指标显示,虽然P=0.000<0.05,但χ2/df的值为2.080<3,因此可对χ2不显著的要求忽略不计;RMSEA为0.073,小于0.08的参考值;NFI为0.904,CFI为0.947,均大于0.9;AGFI为0.814,GFI为0.858,均接近0.9;所有显变量和潜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大于0.5,对应的C.R.值均大于1.96的临界值,至少在P=0.05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所有内生潜变量和外生潜变量间的路径C.R.值均大于1.96,至少在P=0.05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由此可见,修正模型拟合良好且比初始模型有所改善,已无进一步修正必要。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除假设H2a和H6外,其余假设得到有效验证。

4结论与启示

4.1研究结论

(1)企业-顾客在线互动各维度对知识共创各维度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顾客在线互动的信息导向、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互动三维度,对外向型知识共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关系导向互动对外向型知识共创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小;信息导向和任务导向互动两维度对内向型知识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导向互动对内向型知识共创的正向影响则并不显著。由此可见,以信息分享和交换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导向互动,及围绕特定创新任务开展的任务导向互动,是促进外向型和内向型知识共创的主要途径。关系导向的在线互动,虽能通过激发顾客的知识创造热情来促进外向型知识共创,但其积极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维系双方信任合作关系及满足顾客情感需求等方面。(2)知识共创各维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顾客外向型和内向型知识共创,均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可见,顾客无疑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创新合作主体之一;且在企业—顾客在线合作创新中,外向型知识共创与内向型知识共创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已有研究往往偏重于基于企业逻辑的内向型知识共创,而忽视了基于顾客逻辑的外向型知识共创。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虚拟环境,通过与顾客的各种在线互动来促进知识互补和相互启迪,以同时实现企业—顾客外向型和内向型知识共创,是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战略选择。(3)企业-顾客在线互动各维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路径存在一定差异。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导向和任务导向互动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导向互动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直接影响未得到有效验证。外向型和内向型知识共创在信息导向、任务导向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分别为0.239、0.227和0.438、0.550;关系导向互动则以外向型知识共创为完全中介而间接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间接效应为0.042。由此可见,企业-顾客在线互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积极作用,在较大程度上是通过促进外向型和内向型知识共创来实现的,且信息导向和任务导向互动的积极作用大于关系导向互动。

4.2管理启示

第6篇: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1]早期关于服务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如Dunning(1989)将基于制造业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应用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认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并且只有同时拥有上述三大优势时,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2](5-39)之后,很多学者从更多角度对国际化动因进行了分析。Lovelock和Yip(1996)从市场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政府驱动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3](64-86)李慧中(2004)认为,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是不突出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差异条件下追逐规模报酬的产业内贸易导致的结果。[4]郑吉昌(2004)则将服务业国际化动因概括为生产性和消费的拉动、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服务业的竞争、进入壁垒降低(标准成本化、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5]魏江等(2004)认为,KIBS国际化是需求拉动及供给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方面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及竞争的需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更擅长的企业,实现价值链的分工,使KIBS企业有了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供给方面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而主动向国外扩张。[6]

以上学者尽管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及KIBS国际化动因做出了解释,也注意到服务业与KIBS、与制造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者更多地是从产业角度来进行分析,注重的是服务的特征。KIBS不仅仅在于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也是KIB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KIBS具有创新功能的特征,忽视了KIBS在创新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KIBS的特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系统的视角对KIBS国际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二、KIBS创新特性及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逐渐取代了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KIBS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一般的生产和消费部门。

(一)KIBS创新特征

KIBS创新是指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及活动,是KIBS与客户利用各自的知识及技能,为完成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任务而做出的一系列合作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高客户相关性,即KIBS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创新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KIBS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在创新中,客户与KIBS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KIBS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交互中传播现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客户反馈也加强了KIBS本身的知识基础,扩大了KIBS的知识存量,并可能引起新的交互作用。Strambach(2001)建立一个模型(见上图),将KIBS知识过程分为明晰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重新整合、知识向客户企业的转移与扩散三个阶段,说明了KIBS与客户间的这种知识流动及交互作用。[7](53-68)

(二)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KIBS创新具有高客户相关性,这不仅仅促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的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也使其有可能将创新性知识传递、扩散给客户,即KIBS不仅仅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知识扩散的功能。具体而言,KIBS在创新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创新推动者(Facilitator)、创新转移者(Carrier)及创新来源(Source)。[8]

1.创新来源(提供者)。KIBS在进行创新时是创新主角,KIBS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或知识,提供创新概念及思想,并与客户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创新。Hertog(2000)认为,KIBS作为知识及创新的合作生产者,是一种私人知识库,即所谓的“第二知识库(theSecondKnowledgeInfrastructure)”或“新知识库”①。[9](491-528)如广告商为客户开发并组织实施一个新的广告策略。2.创新推动者(合作者)。KIBS企业为客户的创新提供支持服务,但创新本身不是来自KIBS,也不是由它从别的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客户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分销渠道或引入一种新的会计制度,在这里,KIBS为客户传递它们需要的知识或服务来支持创新。3.创新转移者(购买者)。KIBS企业将现有的创新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传播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客户企业,创新本身不是从KIBS产生的,KIBS只是一种中介。此时,KIBS也扮演着购买者角色,即KIBS从制造业或者其他服务行业购买知识、设备及资本品,但KIBS在购买后还承担一个重任,即将该产品客户化,适应客户的需求。如KIBS企业为客户引进及实施一个先进的、创新性的ERP软件,并将该软件客户化。

可见,KIBS在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是创新系统的节点及桥梁,是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IBS在创新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KIBS本身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在不断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也为创新系统中的其它主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创新起到催化作用。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扩展——KIBS国际化的动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系统,国家创新绩效取决于该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已成为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Toivonen,2005)。[10]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自身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及创新资源的缺乏,通过国际化获取创新资源,提高本国创新系统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及必要的途径。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作为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KIBS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及压力,主要体现为实现如下四个效应的需要:(一)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国际扩张效应

Coase(1937)认为,企业的扩张与收缩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11](386-405)创新系统也存在由于交易成本节约而导致的边界扩张与收缩。创新系统边界的扩张表现为创新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行为的融合与协调两个方面,前者是单一组织形式下的规模扩张,后者是对创新系统的改造。[12]创新系统革新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机制。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创新活动之间的互动与依赖日益加深,为了获取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主动向外扩张,实现国际化发展。KIBS国际化一方面是实现本身规模经济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在创新网络接点传播的交易成本,使报酬递增得以实现,并促进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同时,KIBS作为知识扩散的桥梁及中介,它的国际化有利于改造跨国创新组织结构,建立灵活的组织创新网络,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规模扩大而带来网络接点之间连结不稳定的风险(规模扩大与风险加大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实现创新系统质的扩张。(二)知识的放大效应及国际扩散效应

知识系统要么是网络结构,要么是层级结构,而无论哪种结构,KIBS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结构中,KIBS加强了不同网络接点之间的知识流动。在层级结构中,KIBS有利于知识沿着层级进行流动,如典型的专业会计服务就属于这类。而创新系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知识创造和扩散通过不同的中介和组织交互作用来进行。[1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产业全球化以及企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的知识流动愈加强烈。由于KIBS具有知识生产性和扩散性并重的特征,KIBS在国际化发展中不断吸取国外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加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放大知识存量,提高了知识流动的质量,促进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流动,在不同类别的知识网络中传递,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生产子系统及知识扩散子系统功能,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结来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国家创新系统立足于国际创新前沿,利用国际创新系统的优势,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国际互动效应

KIBS所具有知识生产及知识扩散功能,使传统的创新系统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与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出现融合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互相表现对方的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信息、知识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使两者产生极强的互动作用,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KIBS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在国外提供服务经验的不断丰富,KIBS企业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跨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制造产品的能力,[14](45-56)在制造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情况下,KIBS国际化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四)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综合协同效应

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本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的网络协同。在强调知识流动的创新系统架构中,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愈趋复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正、负向反馈及增强、抑制作用,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要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不仅要提高内部效率,即各子系统(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内部管理过程的效率;更要提高外部效率,即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效率。KIBS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及区域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的重要桥梁,只有与国际接轨,保证知识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及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流动,产生互动和作用,形成创新网络的国际协同,使国家创新系统在国际环境下有效地运行,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第7篇: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不确定性规避;知识转移;创新绩效;中介作用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10.25

中图分类号:C936;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10-0113-05

Abstract:Tak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ployees as the object, based on 370 valid questionnaires,using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UA) on employe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IP),and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transfer(KT) between them.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UA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KT and IP, KT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IP. KT plays a part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UA and IP. It has reference and guidance significance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management and intervention of K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mployees to improve IP.

Key words:uncertainty avoidance; knowledge transfer(K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termediary role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依赖于员工创新绩效,如何有效提升个体创新绩效是实务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不确定性及创新项目的内在不确定性是创新活动的两个典型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企业难以准确预期创新的投资回报率,在实施创新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创新目标,企业将这些压力传递到员工层面,使员工的工作不确定性增加、安全性降低,这就造成不确定性容忍度较低的管理者和员工往往倾向消极地预测或估计,表现出更少的协作性和工作热情投入,严重阻碍创新绩效的提升。已有学者从国家层面和组织层面研究不确定性规避对创新的影响,发现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从个体层面系统证实这一观点的研究成果很少。

知识转移作为一个过程变量,常被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其他变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见研究知识转移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员工创新绩效间关系中作用的文献[1]。知识转移可以增加知识储备量、提高知识质量、优化知识结构,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奠定基础[2]。个体是知识转移的起点和载体,不同层面的知识转移通过个体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研究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不确定性规避作为个体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维度,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较高的不确定性规避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知识传播方和知识接收方的文化价值观差异对知识转移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双方都是低不确定性规避时,知识转移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好。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探讨不确定性规避是否会降低员工创新绩效,以及知识转移在两者关系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企业提升员工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支持。

1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11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个体在未确定或未知的情境中感受到威胁的程度,从而产生对变化的回避[3]。不确定性为创新提供可能,员工常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创新决策。创新绩效是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的结合体。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员工在面对一些模糊的、不可预测的情境时会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对新的、不同的想法、方法和概念容忍度较低[4];在决策时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负面影响较大,表现为对未来不良预期的发生概率和成本做出较高估计,导致识别、接收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受损,决策出现偏差,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并选择消极应对的策略[5]。不确定性规避可以理解为成员依赖企业制度、规则和程序来缓解未来不确定性事件对自身造成压力的程度。不确定性规避在探索性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创新依赖于企业的制度环境,创新对企业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6]。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个体在识别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想法、执行创新行为、支持他人创新等方面表现出较低的积极性,甚至拒绝接受这方面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影响创新绩效的提升[7]。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H1a: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行为呈负相关关系

H1b: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结果呈负相关关系

12不确定性规避与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是不同个体之间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的知识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一方将知识传播出去,另一方接收到知识并消化吸收、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提升个人能力或完成工作任务[8]。不确定性规避差异对知识转移渠道丰富性与知识转移效果间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表明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有重要影响[9]。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个体对新颖的想法和观点的容忍度较低,认为吸收新知识存在风险,进行知识转移的主动性和意识较弱;不确定性规避较低的个体通常相信事情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期望通过知识转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不断充实、提升自己。

知识转移双方的文化差异会影响知识转移,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体现在转移主体的文化与所转移知识特征的匹配,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高的文化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10]。知识传播方和知识吸收方在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上的相似性或知识传播方的文化情景都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当双方都倾向于低不确定性规避时,知识转移容易进行,否则,二者之间的知识转移过程中会有阻力,较高的不确定性规避会增加知识转移的成本[11]。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不确定性规避与知识转移呈负相关关系

H2a:不确定性规避与知识传播呈负相关关系

H2b:不确定性规避与知识吸收呈负相关关系

13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知识转移有助于个体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增加个体的知识存量,为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交流和共享知识为个体提供相互学习与合作的机会,有助于组织内部进行知识的交换和转移,会激发个体创造知识的动机并增强个体的创新能力[12]。个体间的知识转移推动转移知识的集成和整合,从而提升个体创新绩效。研究证实,知识转移为激发员工的核心能力提供推动力量,为员工创新活动提供知识储备,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13]。隐性知识对个体创新绩效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隐性知识转移越多,个体创新能力越强,创新绩效也越高[14]。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H3a:知识传播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H3b:知识吸收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H3c:知识传播与创新结果呈正相关关系

H3d:知识吸收与创新结果呈正相关关系

14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

知识转移过程中具有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甚至存在一定的风险。具有较高不确定性规避的传播方,其知识转移意愿、转移能力较低,对知识接收方的信任度不高,知识保护的意识强,但这会阻碍知识转移,增加知识转移成本;具有较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知识接收方对知识的接收动机、吸收能力、挖掘能力比较低,知识转移要在这些个体中发生,必须有重大介入,否则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转移促进知识共享,有利于开拓思维、产生新思想、新创意。知识转移的效果越好,知识被吸收和挖掘的程度就越高,知识存储量就越多,越有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创新行为就越多,创新绩效会逐步提升。可见,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产生阻碍作用,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由此推断,知识转移是不确定性规避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知识转移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H4a:知识传播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H4b:知识吸收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H4c:知识传播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结果间起中介作用

H4d:知识吸收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结果间起中介作用

综合以上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本研究构建了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取

科技型企业重视员工的创新绩效,研发活动较多,员工创新活动也较多,所以本研究选取科技型企业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员工作为调查对象。2015年8月,对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石河子、昌吉、克拉玛依等城市的29家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纸质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31份,最终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858%。此次调查中,学历为高中、中专的占81%,大专的占281%,本科的占505%,硕士及以上的占111%,其他占22%;普通员工占503%,基层管理者占195%,中层管理者占181%,高层管理者占59%,其他占62%;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占156%,3~6万元的占519%,6~10万元的占222%,10~15万元的占54%,15万元以上的占49%。

22测量工具

所有变量均采用国内外成熟且信效度良好的量表进行测量,问卷设计采用李克特 5 点量表法,由调查对象对题项表述的符合程度从“1表示完全不符合”到“5表示完全符合”中选择。

(1)不确定性规避。采用Jung和Kellaris编制的单维度量表,包括7个题项,如“比起灵活多变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我更喜欢固定、事先确定好的工作内容和流程”[15]。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3。

(2)知识转移。采用唐辉开发的二维度量表,分别是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其中,知识传播包括5个题项,知识吸收包括5个题项,如“我经常与同事、客户和专家有效沟通来解决问题”[16]。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7。

(3)创新绩效。采用姚艳虹和衡元元开发的二维度量表,分别是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其中,创新行为包括6个题项,创新结果包括11个题项,如“工作中,我能提供改进技术、流程、服务或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新想法”[17]。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5。

(4)控制变量。学历、工龄、职位和收入等变量不同程度地影响不确定性规避、知识转移和员工创新绩效,本研究选取学历、职位和年收入作为控制变量。

3数据分析和结果

31变量的结构效度检验

通过AMOS 210软件,使用模型拟合指标评价变量的结构效度,X2/df

3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与区分效度检验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从相关矩阵看出:(1)不确定性规避与知识传播、知识吸收、创新行为、创新结果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

33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

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利用膨胀因子( VIF) 和容忍度检验多重共线性问题。各回归模型的VIF均小于10,容忍度均大于01,再次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检验的结果如下:

(1)不确定性规避对创新绩效及其维度的影响。模型M1、M2、M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确定性规避对创新绩效、创新行为、创新结果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β=-0460,p

(2)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及其维度的影响。模型M4、M5、M6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知识传播、知识吸收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β=-0561,p

(3)知识转移及其维度对创新绩效及其维度的影响。模型M7、M9、M1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β=0652,p

(4)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分别对比模型M1和M8,模型M2和M10,模型M3和M12的分析结果,中介变量的效应显著而自变量的效应减弱明显。这说明知识转移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结果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见表4。假设H4、H4a、H4b、H4c和H4d得到验证。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本研究以科技型企业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不确定性规避、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假设,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及其维度(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个体,无论是知识传播方,还是知识接收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都会表现出较低的知识转移意愿和较弱的接收动机,这种不愿配合的内在心理动机严重阻碍知识转移的进度,增加知识转移难度或成本,导致知识转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在知识传播方和知识吸收方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都比较低的情况下,知识转移的效率才最高。

(2)知识转移及其维度(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对创新绩效及其维度(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对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都有重要的影响,知识转移激发创新动机,推动创新成果的产生。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对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存在正向影响,这与现有关于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结论一致。

(3)知识转移及其维度(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及其维度(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不确定性规避通过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间接对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产生影响。实证检验结果与前文的理论分析一致,这一研究结论扩展了个体层面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也揭示了个体文化价值观对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

42管理启示

(1)塑造“创新型”文化价值观,全面提升员工创新绩效。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价值观与创新型文化价值观的内涵和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企业要塑造员工的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价值观,使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员工看到创新成功带来的变革,弱化未知情况带来的恐惧和压力感,为提高员工创新绩效提供内在引擎。针对不同水平的不确定性规避的员工提供不同的制度规范和工作要求,尽量安排不确定性规避较低的员工从事与创新活动相关性强的工作,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员工从事一些对创新需求相对较小的工作。

(2)选择文化价值观与知识特性相匹配的员工,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目前很多企业认为知识转移仅是技术问题,建立知识交流平台就可以实施知识转移,这种观念是片面的。知识所有者常考虑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所有权、所处的优势地位等,或者担心得不到共享知识后的适当回报,最终不愿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实践表明,仅通过建立知识交流平台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作用很有限,为知识主体提供适当或比当前更高的利益是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

(3)优化知识转移环境,建立员工之间信任。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对员工创新有更直接的影响。个体间的知识转移通常在双方自愿、彼此信任的情况下进行,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建立一个气氛活跃、沟通畅通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间的信任,使员工能够自由、轻松分享知识与经验,可以将知识转移绩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维护知识转移双方利益的政策,避免知识转移导致使员工间的组织关系发生改变或产生利益冲突。

43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本研究仅限于科技型企业,未能在其他行业展开调查,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调查范围,提高研究的代表性;二是本研究仅限于个体层面,未来可以开展跨层次研究,探索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在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使理论模型更加完善、解释力更强,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宋方煜.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2(5):412-417.

[2]张光磊,周和荣,廖建桥.知识转移视角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8):78-84.

[3]Joiner,T A.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lignment on Job Stress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Greece[J].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001(3):229-242.

[4]刘追,郑倩.不确定性规避与员工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149-155.

[5]张国华,戴必兵.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4-130.

[6]Mueller,V,Rosenbusch,N,Bausch A. Success Patterns of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3(6): 1606-1636.

[7]张敏.时间压力下个体无法忍受不确定特征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J].管理评论,2014(11):67-75.

[8]Shu-Hsien Liao,Ta-Chen H.Knowledge Transfer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Taiwan Semiconductor Industry[J].Techonvation,2007(6-7):402-411.

[9]徐笑君.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对跨国公司总部知识转移的调节效应研究[J].经济管理,2010(1):61-68.

[10]Bhagat,R,Kedia,B,Hareston,Pand Triandis,H.Cultural Variations in Cross Border Transfer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204-221.

[11]Leyland.M.Lueas.The Role of Culture on Knowledge Transfer:The Case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Learning Organization,2006(3):257-275.

[12]Tsai W.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5):996-1004.

[13]任伶.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与企业核心能力发展关系探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11):60-61.

[14]Cavusgil S T, Calantone R J, Zhao Y S.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and Firm Innovation Capa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 2003(1):6-19.

[15]Jung J M, Kellaris J J.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Proneness to Scarcity Effects:The Moderating Roles of Familiarity,Uncertainty Avoidance,and 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J].Psychology and Marketing,2004(9):739-753.

第8篇: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机制;创新网络;知识创新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培育产业集群,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而在实践过程中,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产业集群却逐渐走向了衰落,主要原因就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不断升级,才能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大量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升级必然会涉及到知识的积累过程,知识创新成为产业集群升级的最大动力,产业集群升级的实质就是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导致企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分工不断细化。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已由过去那种相对独立的内部创新发展成为多方合作、交互作用的外部创新网络阶段,企业内外网络成为成功创新的基础,创新的位置也由企业转向了网络。为全面把握产业集群升级的规律,本文从创新网络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升级机制,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1、创新网络的概念及内涵

Freeman率先提出了创新网络的概念,认为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邢晓柳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彼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集群创新网络是集群内企业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在协同创新和交互作用过程中,彼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集群内部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的各个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在长期合作和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建立起的相对稳定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2、知识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顾新认为知识创新是指企业创造并拥有新知识的过程,它包含于企业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的全过程,是通过把企业内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与获取外部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整合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晏双生认为知识创新是将所创造的新的思想性的、流程性的知识具体应用于实践并开发生产出新产品的过程。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新知识的产生、创造、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知识创新过程不仅包括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知识,还包括对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以及将新知识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3、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及内涵

Porter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即制造出更好的产品、使生产更有效率或者从事更需要技能的环节。武云亮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就是在全球价值链范围内产业集群获得附加值能力的提升。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升级是指以集群知识为基础,通过增强集群企业能力来提升产业集群的附加值获取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过程,最终表现为集群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

二、创新网络、知识创新及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关系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本文所研究的创新网络特征,主要从关系―结构角度出发,研究产业集群中各节点的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此,根据已有的研究和本文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创新网络划分成五个维度: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稳定性、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网络范围。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在集群企业的创新网络中,企业间或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所形成的创新网络关系直接决定了该企业从创新网络中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同时,知识的流动也会受到该创新网络关系特征的影响。

集群网络关系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是由多个结点所组成的大系统,其中的结点主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顾客、供应商、高校或研究所、中介机构等。集群中的各个企业作为众多结点中的一环,通过与其他结点间的往来与联系互相提供创新要素,例如隐性知识、创新资金、流动人力资本等。这种交流与联系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根据对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情况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也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2)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稳定性对知识创新的影响。首先,网络成员间只有相互信任、遵守诺言和履行各自应尽的义务,并关注共同的利益所得,才能够提供真实信息,放弃以虚假信息欺骗对手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相互信任有利于成员间知识的整合。其次,相对稳定和持续时间较长的成员关系还意味着成员之间的熟悉度更强,这样企业在寻找合作伙伴时能够将目标迅速地锁定在拥有所需知识的企业身上,同时这还有利于企业找到整合知识的最佳路径和方式。最后,网络成员之间较高的交互频率有利于相互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共享态度、主张以及协议的达成,从而促进成员间沟通的进一步加深以及有价值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知识的整合。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越稳定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也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第9篇: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采纳;知识适配关系;促进策略

一、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知识基础

作为技术扩散的微观基础,个体的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包括初步了解创新、形成态度、达成采纳决策等一系列步骤或过程(Roger,1962),而研究顾客创新采纳行为则有助于创新企业将新产品和服务准确定位于关键的创新采纳者,并通过这些采纳者与其他类型采纳者的进一步沟通来开启整个技术扩散过程。

有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早期研究力图揭示采纳者个人品格和其他先决条件对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创新采纳行为的个人品格理论从主观视角出发把创新定义为采纳者个体或其他采纳主体所感知到的新思想、新实践或者新事物,将创新采纳者个人品格概括为冒险精神、年轻、具有广泛社会关系和自身具有创新倾向等,并把创新采纳者进一步划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多数、晚期大多数和落伍者等五种类型(Roger,1962),此种采纳者细分方式所依赖的关键概念是创新倾向,即采纳者相对其他人员较早采纳新思想的积极程度,其中首先采纳一项创新的采纳者往往具有最高水平的创新倾向,随后是早期采纳者,早期大多数、晚期大多数和落伍者。然而,这里的创新倾向概念内涵并不明确,现实中的采纳者往往具有不同类型的创新倾向,用这种抽象的人格特征来描述技术创新采纳者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准确(Goldsminth and Hofacker,1991)。例如,一些实证研究发现,与个人品格理论根据创新倾向对采纳者应该是高度社会化并见识广博的主体的基本判断截然相反,许多家庭计算机的早期采纳者常常表现出逻辑内省的理性思维品格(Dickerson and Gentry,1983),更有不少研究发现这些人格特征对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甚微(Lockett and Little,1997),创新企业将创新产品和服务定位于这样的创新者采纳者收益并不理想(Boyd and Mason,1999)。

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创新采纳者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是拥有一定的财务资源来吸收不成功创新采纳造成的损失(Roger,1995)。然而,在现代融资环境下,只要能够降低在购买新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风险,创新采纳者通常能够获得必要的财物资源(Moore,1991)。与此同时,由于采纳者本身常常能够协助创新者完成新产品测试以尽量减少创新可能存在的失误,创新采纳者就由此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大量的免费产品和服务。为此,购买技术创新的决策通常与上述财务投资能力的相关度并不高。以互联网为例,许多采纳者最先就是在办公场所认识和接触到互联网技术和服务,在购买互联网服务之前就已经使用和能够对其做出评价。因此,他们在实际购买和为创新产品和服务支付费用之前就已经是采纳者。另外,易于接触到创新对于创新采纳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接触到创新并不一定会使个体成为创新的采纳者。实际上,创新采纳是指对创新产品和服务全面连续的自愿使用(Rogers,1995),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新产品和服务的购买都并不意味着一定构成对技术创新的使用和采纳(Venkatraman,1991)。

本质上,个体对创新的采纳与其对创新的感知有关(Eastlick and Lotz,1999)。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通常较短,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很快就会被更新的产品和服务替代,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通常也更为复杂,创新采纳者采纳决策的风险较高。而潜在创新采纳者的知识基础和状态,在实现创新的确定性结果和抑减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Roders,1995)。

依据创新采纳者把握和运用复杂技术知识的能力,可以进一步将原先抽象的采纳者创新倾向进一步划分为先天的创新倾向和知识专有的创新倾向两个组成部分(Goldsmith and Hofacker,1991)。前者常常与创新采纳者的先天认知模式有关(Kirton,1976),而后者则是个体在特定的知识领域内认识和采纳创新的倾向,由采纳者自身的属性要素和行为要素两方面构成(Goldsmith and Hofacker,1991),其中采纳者创新倾向的属性要素表现为个体对一定范围内的新产品持有的积极态度,而行为要素则表现为从上述态度导引出的行为结果(Goldsmith and Hofacker,1991;Wixom and Todd, 2005)。总体上,个体的创新倾向与个体引导自身认识新产品并对新产品形成积极态度,以及依据这一积极态度而采纳新产品的意愿紧密相关。

在属性要素的背后,还可能进一步包含采纳者个体努力成为技术市场中的创意领导者和技术先锋的信念和价值取向(Parasuraman,2000),以及独立运用新技术的信心和学习技术创新的意愿等诸多因素(Parasuraman and Colby,2000),但其根本还是个体的知识基础(Moreau,2001)。即创新倾向通常需要具有广泛而牢固的技术知识基础,同时也包括对于技术持有的态度以及在运用新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对拓展自身技术知识并实现知识自足的信心等一般化的创新倾向要素(Parasuraman and Colby,2001),这是因为在技术上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潜在采纳者往往比生手更可能对获取相关知识感兴趣(Mitchell and Dacin,1996; yangweiyu1968),因此具有广泛和牢固的技术知识基础的潜在采纳者通常更具创新倾向。

这里的知识基础是指采纳者头脑中的知识存量和状态,通常包括基于关于创新的知识而对创新产品和技术本身的熟悉程度,以及个体累积的使用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相关经验和成功完成相关任务的经历(Alba and Hutchinson,1987),涉及创新采纳者关于相关产品技术性能和使用程序的知识,以及对有关创新带来的产品和服务改进及其由此带来的利益的理解和认识;在使用以往的创新产品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能,创新采纳者对创新产品和服务对采纳者自身运营状况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的知识,即关于创新如何有助于采纳者解决自身问题、满足需要和实现特定绩效的知识;创新产品和服务可能给采纳者技术经济和制度系统带来的变化,包括对其运营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和规模经济效应产生的影响,以及对采纳者自身战略定位和运营策略带来的影响等。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关于创新的知识常常与使用创新的知识存在很大差别,而单独一种知识本身并不足以作为决定采纳的依据,潜在创新采纳者需要将不同层面和维度的知识综合起来对创新加以评价和考虑(Rogers,1995)。

二、技术创新采纳决策中的知识适配关系

事实上,依托一定的知识基础,潜在采纳者基于一定创新倾向而感知到的,创新与其现有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往经历和现实需求的匹配程度,即适配性(Compatibility)才是决定创新采纳决策评价阶段决定采纳者态度形成的关键变量(Rogers,1995),其能够强化各类潜在采纳者的采纳倾向,并由此成为决定个体创新采纳行为的决定因素(Eastlick,1996; Zhu and Kraemer,2005)。创新的潜在采纳者在考虑是否做出采纳决策时,不仅关注创新的运行和使用,以及感知到的在使用功能和利益方面的相对优势,也关注创新与自身在物理条件、外部形象和生活方式方面的适配性(Holak and Lehmann,1988)。

不少实证研究表明,这种综合性的适配性在采纳过程的态度形成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创新采纳者相对非采纳者通常具有更多接受相关技术产品服务方面的经验(Roders,1995;Zhu and Kraemer,2005),例如,过去使用扫描设备向互联网发送大量图片的摄影专家,就可能发现数码相机比常规相机更为适合它们使用,从而认识到数码相机可以实现节省时间、简化工作,优化图片质量等各种利益。而关于数码相机的适配性则是引导摄影专家为了能够全面运用这一创新而进行学习,最终使得其知识状态更加趋于做出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又如,适配性引发人们使用自助银行,是因为有些人在银行开门办公期间无法去银行办理业务,或者感觉到使用电子手段可以更好地控制财务交易。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更可能感知到自助银行比银行的柜台服务更适合其现有需求和生活方式(Greco and Fields,1991)。

个体基于以往经历、价值观念和需求满足等方面的知识,常常会拒绝接纳或者不予理睬与其现有需求、信念和态度相抵触的创新。而且感知到的适配和不适配会立即产生影响,有过某些不适配经历的主体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接纳相同和相似的创新(Olshavsky and Spreng,1996),甚至不愿再去重新评价这些创新的优势和效用,主体与这些创新相关的知识在采纳过程中也就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而是停留在原初状态。总体上,低水平的适配性或不适配会以消极方式导致潜在采纳者拒绝采纳,因为个体认为创新无法满足需要或者适合其生存和发展方式及现有状况。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静态适配概念对创新采纳决策过程的描述还不够全面,静态的知识适配对于采纳行为只具有有限的作用(Roders,1995)。创新采纳者使用已有知识认识创新产品和服务,往往要涉及到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Yamauchi Markman,2001;Waarts, E.,van Everdingen, Y.M. and van Hilligersberg, J.,2002),其中涉及到的潜在采纳者原初的核心知识,后期通过学习获得的辅助知识和动态的适配性才是共同决定创新采纳行为的重要因素。个体认识和评价创新产品和服务,是依据事先接触的某种近似事物来完成信息从核心知识基础到目标评价结论的转化的,既涉及个体的理性知识基础,又涉及个体的属性知识基础(Gentner and Toupin,1996),而学习过程要在知识基础与评价目标之间建立其的关联关系既可以是技术经济基础的也可以是功能属性基础的关联关系,诸如有形的产品属性等(Mckeinthen et al.,1981),这取决于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基础的结构(Medinet al.,1993; Luchetti and Sterlacchine, 2004)。

具有核心和补充知识的潜在采纳者侧重于建立技术经济基础的关联关系,而不具备上述知识的外行则常常倾向于建立功能属性基础的关联关系(Gregan-Paxton and Roedder John,1997),这是因为后者往往在技术经济方面不具有足够的知识来认知知识基础与评价目标之间的逻辑相关性(Grentner,1983)。另外,在评价新产品和服务时,创新采纳者通常需要使用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加以综合才能对创新做出评价,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则往往要尽量依托自己熟悉的知识来加以理解和认识(Roehm and Sternthal,2001),即需要使用来自熟悉领域的基本信息并将其转化到不熟悉的目标领域。但对于非连续创新而言,即使是拥有某种核心知识的专家通常也无法将现有产品和服务与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起关联关系,为了全面理解这一创新就需要从其他领域获取知识,需要引入全新的技术和知识结构(Gregan-Paxton and Roedder John,1997),开展集中的学习过程。但其原先拥有的知识主域仍然可以以某种方式作为分析性学习过程的依据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掌握一定核心知识的专家会比不掌握核心知识的外行更善于识别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新特征,并能够意识到自己缺乏哪些知识(Gentner et al.,1993)。潜在采纳者能够面向陌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发展出新的知识结构,而旨在从其他领域获得补充知识的学习活动对于弥补潜在采纳者的知识缺口则是必要过程(Moreau et al.,2001)。

按照学者们的观点,个体认识到创新的存在并设法理解其功能何价值时,关于知识的学习过程就已经发生,个体要努力获取信息降低采纳有关创新解决自身问题时涉及到的因果关系上的不确定性(Rogers,1995)。潜在创新采纳者要对创新属性与创新收益做出解释和评价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态度(Bettman and Park,1980),不同创新倾向的潜在采纳者可能对感知到的创新利益做出不同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已有认知和适配性就会发挥重要作用。拥有核心和补充知识的个体相对不具备上述知识的个体能够以更为恰当的方式使用其专业才能来评价较为复杂的创新(Parasuraman and Colby,2001)。

另外,采纳者一旦学会了如何使用某一项创新产品或服务,只有在感觉到适配的情况下,才可能引导自己学习新的逻辑和过程。具有核心知识的主体会发现学习补充知识的意义重大,有助于完善其现有得知识结构,并倾向于努力获取核心领域的知识以学会如何使用这一创新,由于这些知识本身具有是多维的结构,个体需要将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够全面理解和认识技术创新(Alba and Hutchinson,1987),随着大量复杂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引入,个体能够使用的补充知识的数量就会增加,例如在评价数字机顶盒产品时,个体就需要将来有关数字录像、CD,DVD、MP3音乐播放器和互联网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理解这一创新。潜在采纳者要全面理解创新产品和服务,就不会局限于有限的补充知识领域。以数码照相机的采纳为例,如果拥有某些核心知识的潜在采纳者认识到先前的关联关系不再有效,诸如有关曝光胶片的化学药品和暗室等方面的知识不再能够用于解释数码相机的图像处理过程,采纳者做出关于创新的评价,需要将来自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打印等其它知识域的信息进行组合(Moreau et al.,2001),个体对创新做出的评价由此取决于其在核心知识领域和补充知识领域具备的知识水平。如此,大部分的潜在创新采纳者大多是在补充知识领域,或者在核心和补充知识领域具备多方面知识的个体,而不是单一核心知识域的专家(Moreau et al.,2001)。

另外,作为潜在采纳者的学习过程,拥有补充知识的个体作为一类潜在的创新采纳者,具有将其自身知识应用于创新产品和服务领域的优势(Moreau et al.,2001),例如,在相机领域具有较低核心知识水平的个体却可能在计算机知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补充知识,他们最可能采用数字照相机。而且他们的知识在其运行主域外并不受具体产品和服务的限制。当然,创新产品和服务本身必然要求这一类型的潜在创新采纳者进行额外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无线电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知识的个体能够理解卫星定位功能背后的技术逻辑,但却不可能在没有其它帮助的情况下使用卫星电话,相对具有使用同类产品经历而知识结构局限于核心知识的个体,这些具有补充知识的潜在采纳者的柔性知识结构能使其更为积极地评价创新。

同时应该看到,既不具有核心知识也不具有补充知识的个体,往往对创新持有更为开放的态度,因为新手并不受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关联结构的限制,他们又可能比具有核心知识的个体更加积极地评价创新(Moreau et al.,2001),但他们通常尚未建立起一定的方式或者只具有较少的参照标准来对创新产品和服务做出比较和评价,且无法在同样透彻的水平上全面理解使用创新的收益和成本(Alba and Hutchinson,1987)。而具有核心知识的个体,其知识结构虽然有助于其理解连续创新,但对于非连续创新而言,由于自身知识结构所存在的刚性(Moreau et al.,2001),在认识到无法与创新产品和服务建立起一定关联关系的情况下,他们自身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就会产生某种惰性来抵触创新,从而阻碍了采纳创新可能带来的净收益的全面充分的理解和感知(Peracchio and Tybout,1996; Wixom, B.H. and Todd, P.A.,2005)。认为创新产品和服务与其现有需求、生活方式和以往经历不适配的具有核心知识的个体,就会执着于他们能够建立较全面关联关系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有些个体不购买数码相机,就会选择具有易于理解的新特性并能够提供相关功效和收益的传统胶片照相机。

三、技术创新采纳的促进策略

(一)全面的价值提供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创新采纳者的决策是围绕多种价值展开的,这些价值至少包含产出价值和过程价值两个基本方面。创新的产出价值,即其技术功效只是采纳者关注的价值的一个方面,应该说一般的产出价值相对易于获得客观的评价,它决定了采纳者能够获得什么,直接满足采纳者解决问题的需要,但只是潜在采纳者体验到的实际价值的一部分。作为采纳者感知价值内容和过程两个维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与采纳者接受和运用创新的方式有关,采纳者采纳创新的过程价值涉及采纳者在运用创新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的便利性和支援性条件。涉及运用创新实现既定目标需要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包括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组织制度,甚至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态等方面。创新的产出价值直接决定着采纳者可能获得的利益,但并没有说明使这些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过程和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是采纳者经历和评价整个创新产品和服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采纳者对过程价值的认识也不能脱离基本的产出价值。

全面价值提供策略就是把创新的运用过程结合到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整体价值中去,在创新采纳的前前后后甚至使用和消费过程中提供一系列支援性服务,实现从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效用向采纳者总体效用和全面价值的策略性转变,这就要求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和提供不只单纯面向孤立的产出价值,而是要涵盖采纳者接受和运用时的价值生产过程,考虑到新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可能给采纳者生活、学习、工作,及其所在组织的管理和运营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并通过及时便利的互动有效地帮助采纳者认识和把握创新,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潜在采纳者对创新的感知还可以进一步被视为产出价值、过程价值组成的整体价值与购买价格与使用成本组成的感知代价之比。在此基础上,提供全面价值的意义就不仅仅在于能够扩大创新采纳者能够感知到的产出价值和过程价值,而且还在于能够有效降低采纳者的感知代价。即通过改善和管理已有的创新产出和服务来降低采纳者的感知代价,使采纳者的整体感知价值得到提高,而不是单纯增加产出和过程价值的提供。

另外,面向创新采纳者全面感知价值的构成要素,创新企业要改善潜在采纳者感知价值应该致力于消除在生产销售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可能存在的差距。这包括认知差距、价值标准差距和价值提供差距。其中认知差距源于创新者对个体期望价值认识不准确,缺乏需求分析、市场研究或需求分析不准,企业联系层向主要创新者传递的信息失真,以及多重的组织层次阻碍或改变了市场接触中获得的信息。要缩短和消除这一差距,就需要创新者加强对个体需求的认识,同时开展深入的调研工作,疏通信息渠道。价值标准差距源于创新计划失误或管理混乱、目标不明确,或者创新得不到相关人员的合作,没有形成各部门人员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缩小或消除价值标准差距就要努力使所有参与创新的人员对潜在采纳者的价值达成共识;价值提供差距源于在创新产品和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员工的行为不符合价值标准,这可能是由于价值标准太复杂或苛刻,员工对价值标准有不同理解,技术和系统没有按标准为工作提供支持,要缩短或消除这一差距就要通过培训员工,使员工的工作业绩符合价值标准。

(二)关系导向的互动策略

创新采纳决策的适配过程表明,创新企业的采纳促进策略应由单一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导向向长期关系导向的交互过程转变,创新企业应在双方之间创造更加紧密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发展与采纳者的连续性交往,在各方之间创造一种值得信赖的关系,不仅要赢得潜在采纳者,达成对创新的一次采纳,而且还要维护和加强关系,促进潜在采纳者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持续采纳。而企业的创新活动围绕与采纳者的关系展开,不仅是在一次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纳中达成各方的目的,而且还要通过关系的承诺效应,促使采纳者形成对创新企业连续提供最优,甚至超乎采纳者想象的创新产品的服务的能力的预期。而在与采纳者发展关系的各个阶段,某些涉及采纳者的与创新企业的产品、服务、资源和运营方式相遇的情形,对采纳者的价值感知来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着采纳者对产出价值和过程价值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创新企业的人员、技术、系统、实体产品和服务与潜在创新采纳者发生接触,一次成功的接触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成功的接触可能迅速地结束关系,而创新企业和采纳者在交互和接触过程中通过提出和履行承诺,为关系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从对某一方面创新的了解程度和以往创新采纳过程的经历角度看,创新采纳者都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这些区别在各种接触过程中影响着潜在采纳者,采纳者完成一次采纳决策就要经历一系列与创新企业不同类型的接触和交互过程,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人与机器或系统之间的接触,必然要涉及对产品、服务等价值要素的感知,因此,这些接触和交互过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采纳者和创新企业之间完成了产品、服务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其中如果某些交互和接触过程处理不当,就会引起采纳者不满,给予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就会下降。特别是潜在采纳者的期望受价值观、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难以控制的变量,使创新企业在关系导向的互动过程中必然面临采纳者抱怨这一事实,但如果创新企业能够为履行诺言而无偿地做一些必要的补救或补偿,同时对自己的不佳表现和失误进行分析,了解采纳者希望的改进方向并勇于承担责任,从抱怨中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及时融新产品服务设计或老产品服务改进于关系拯救活动之中,创新企业甚至仍然能够使采纳者调整自己的期望并重新建立起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关系导向的互动策略要求创新企业在设计、生产和提供具有某一特定价值水平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时使用的资源,必须直接有利于潜在采纳者对交互和接触过程的认识,这不仅涉及直接参与交互过程的人员和资源,同时还有依赖于其它资源和职能所提供的支持,因此对企业的交互过程进行计划和管理时,就必须深入组织内部。其中与采纳者直接接触的资源包括采纳者所接触的物质资源和设备、员工、系统与规程,而创新企业内部的支持部分则包括管理支持,即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在各部门之间建立的价值观念、思维和工作方式;物质支持,即企业职能部门提供的建筑设施、办公室、汽车、工具文件档案等物质支持;系统支持,如技术投资分析、计算机系统等。

面向交互过程的关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开发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协调这些资源的相互作用,将创新产品服务概念转变为理想的价值水平。为了强化内部职能和员工的关系导向,创新企业就要采取方法确保企业各个阶层的员工,包括管理者,在有利于强化关系导向的环境中,理解和体验业务及有关活动,通过创建关系导向的文化,让员工能够理解和接受企业使命、战略、战术以及产品、服务和营销活动,通过工作说明书、招聘程序、职业生涯规划、薪金、分红制度、奖金激励方案等人事管理手段,将其转变为企业中每个人的责任,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过程反馈信息,向员工传授关系导向的接触和交互技巧,并确保管理者、一线员工和支持人员获得充分的有关规章制度、产品服务性质的信息来圆满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一体化的沟通策略

创新采纳决策的学习过程意味着创新企业要努力创造与潜在采纳个体之间的双向甚至多维的沟通。保持创新企业与潜在采纳者之间的经常性联系,关键是建立起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分享共同价值的对话机制。这个过程涉及一系列方式,如大众沟通、直接沟通和公共关系,其中大众沟通包括传统的广告、宣传手册等,是不寻求直接回应的沟通活动。直接沟通则包括含有特殊信息和已经发生交互的个人信件往来和会谈等,它要求得到对方的具体信息,寻求从以往交互中得到某种形式的反馈。后一类沟通与采纳者感知到的创新属性和价值有紧密的联系,沟通内容是创新采纳者所真正关心的,影响其实际体验到的价值。前一类沟通如广告等,对采纳者而言,沟通的有效性还有待验证,主要影响潜在采纳者的期望价值,期望价值与实际体验价值的比较决定了创新采纳者的感知价值,因此创新企业所有对自身及其业绩的宣传和几乎所有在交互和接触过程中实际所作的一切,都对采纳者具有影响,与采纳者的所有接触和交互都具有沟通效应。其中大多数交互的沟通效应是因潜在采纳者接触到创新的有形方面而产生的,包括与实体产品、制度规程和管理系统的接触,绝大部分带有个人性质,它们都在向采纳者传递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某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