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分析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分析

一、人才与科技创新

(一)人才及其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对人才简明定性描述说明人才具有专业性、创造性和高素质的时代特征。人才在我国从世界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回顾近代科技发展史,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中叶的近二百年间,人类经历了蒸汽革命、电力革命和新技术革命等三次大的科技革命,而每次科技革命无不显示出人才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无论是牛顿、瓦特还是法拉第、麦克斯韦、爱因斯坦,无不在科学理论提出和科学实践、技术应用中做出杰出贡献,给历次科技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正是一代代科技人才在科学理论和实践应用中的探索和创新、奉献,极大的推进科技的快速发展。

(二)人才和科技创新的关系

现代国家间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其强弱既要看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又要看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这取决于科技发展的水平和科技人才素质的高低,说到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要靠科技人才来实现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则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内生驱动力。从国际环境看,面临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容乐观。实现经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面仍旧临诸多制约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平稳发展。从国内环境看,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系列难题,进一步把各项改革推向深入,离不开创新的驱动的强大动力,更离不开各领域专业人才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则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破解各项难题的突破口和关键所在。这并不意味着盲目信奉“科学技术决定论”,认为依靠科技创新就能解决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只是从人才和科技创新关系层面上作为一项解决当前面临现实问题的有效措施来分析,强调科技创新中以人才为主导的重要性。它须在当前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和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实现,脱离这一基本现实,空谈人才和科技创新的关系,唯创新而创新,极易陷入“本本主义”的窠臼,将会迟滞甚至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影响“十二五规划”中各项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人才为主导的科技创新机制是人才和科技创新关系的集中体现,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则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征。其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没有人才,创新无从谈起。二战期间美国大力推行科技移民政策,集中了世界顶级的科技人才,用了两年的时间研制出了原子弹,对尽快结束二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战后又从德国挖走了大批的科学技术专家投入到了规模浩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1972),实现了人类的梦想。正是由于大批顶级的科技人才源源不断的涌入,使航天第一强国的地位至今无人能撼动。

2.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灵魂。

建国初科技人才虽然极度匮乏,科技人员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彪炳史册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结晶牛胰岛素、大型计算机等,为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科技人才,为我们国家向科技大国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科学的春天”的到来和“863计划”的实施,我国在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高技术领域,无论科技人才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和水平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3.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引擎。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观念业已成为共识,战后德国、日本的迅速崛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在在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乃至腾飞中成为科技创新的引擎。近两年来美国苹果系列手机横扫中国市场而且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成为平板电脑、手机领域的领跑者,其卓越的科技团队在科技创新中,创造出的先进的电子产品,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心。

二、加快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

人才与科技创新关系如此密切,即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此重要,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受传统人才培养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墨守成规,明显缺乏独立思考的的能力和敢于怀疑、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彻底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建立起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人才培养体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我们科技人员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墨守成规、甚至是安于现状的现象,这固然与人才培养方式有关,但更多的是个人对创新理解和把握不够有关。创新能力不足表现在企业发展上就是: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慢,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低,掌握不住真正的核心技术。因此,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企业管理者都要深入学习创新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借鉴他人的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等为我所用,在引进、借鉴、学习、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科研实践、生产实践中创新。

3.建立科技创新平台、营造适合人才成长和发展创新环境

政府要把科技创新的各项规划、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只停留宣传上。加强对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制定、调整完善,既要立足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实际,又要着眼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做到政策的现实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统一;进一步加大科技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完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制度,避免资金挪用和浪费,使每一分钱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力。摈弃急功近利的短视观。人才的成长、科技创新的过程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执行者还是科技创新过程的参与者,都应该彻底摈弃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认识其发展规律,把握发展特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循序渐进,将会事半功倍。建立允许失败的创新环境。无论是直接的参与人员还是其他相关人员都要认真对待,每失败一次距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任何成功都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而不要认为设定难以实现的目标,更不要因噎废食。建立科学的科技人才的选拔、激励机制。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理念,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并能在适合岗位上展现自己,真正做到“在创新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同时,改变传统科研中只重科研成果的数量而轻视质量的错误做法,科研成果是衡量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但绝不是唯一标准更不是决定性的标准。

三、结语

科学认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域下的人才与科技创新关系,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树立起良好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的环境,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长期的工作,既要有政府的全力支持,做好保障,又要有社会各方积极的参与。一言概之,要让科技人才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中成长,在成长创新”,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实现我国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作者:路明华 单位:中共莘县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