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范文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精选(九篇)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第1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党建 企业文化创新 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24-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实行了现代化企业制度,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使企业彰显生命力与活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收益实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党建方面,缺陷比较突出。因此,企业要不断实现文化创新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正面影响,发挥优势,体现企业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中的作用,凝聚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与此同时,丰富企业改革的内容,挖掘企业内部在综合能力方面的潜力。

1 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间的统一关系

1.1 企业进行文化创新的特殊本质

(1)企业文化创新的本质主要体现在:首先,在价值上体现优质的本色,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以企业的全局利益为前提,具备整体观念,对企业与社会价值的最优化进行深入的探讨。促进企业遵守国家和行业规范,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对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保证其全面、稳定、健康发展;其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合性的特征。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应对来自原企业以往文化的阻力,在领导层推行倡导和实践功能,实现各级企业和组织的协调和配合,保证企业全员都能够以积极、高涨的热情参与企业系统架构的建设;最后,具有明显的组织性和自觉性。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建设中,要对企业进行准确的定位,明确企业目标,在此前提下,促使企业形成整齐划一的价值思想和价值体系。

(2)企业文化创新的根本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彰显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在对外的工作中,要保证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和统一,也就是说将企业外部的社会群体列入企业利益架构中,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为己任,使企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对于企业内部,要将整个企业的员工作为企业寻求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保证企业和员工的根本利益,形成与事业、命运相结合的共同观念。在进行企业内部管理的时候,要注重员工的个性需求,与他们的创造性劳动相结合,在根本上实现职工个人发展与企业长期进步的共同目标。

1.2 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企业中,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政治性作用,其工作主要建立在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基础上,监督企业对于国家方针和政策的落实情况;以企业职工为基础,倡导职工代表大会的开展,促使员工以饱满的情绪投入企业发展中;对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进行不断强化,保证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健全;构建完善的系统,将企业文化创新作为主要内容来抓,实现党建与文化创新的协调发展。

1.3 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之间的统一性

企业党建与文化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在理论方面,党建和文化创新都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在组织架构方面,二者都具有由上到下的系统性和领导成员的交叉性的特性;在实践中,二者都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参与性较强;在内容上,二者都要满足时代的要求以及企业的个性需求;在实效上,二者都注重人的本性;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二者相互支持。党建工作中的科学观念是文化创新的载体,要对企业的决策、执行进行有效监督,实现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因此,党建与文化创新的统一,对于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2 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存在的不足

2.1 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忽视了党建与文化创新的作用,将其排斥在企业软实力建设之外,同时也没有将其列到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中,根本谈不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就阻碍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进行,与企业管理相脱节。同时,文化创新缺少党建的支持也无法做到全面落实,从而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

2.2 民主作为的构建存在难度

企业受到形式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民主作风的形成存在难度。当前企业党内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存在不足;党组织生活有待健全,形式化过于严重;在企业文化方面,员工主人翁意识薄弱,缺乏对企业的责任心,导致管理层存在职权滥用的情况。

2.3 规章制度存在不配套的情况

在现代化企业制度中,企业主要集中在对产权、政企等方面问题的重视,却忽视了相关方面的管理创新。鉴于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企业领导仍过多重视政府的态度,忽视市场规律,无法形成适应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的完善制度。企业制度偏重于对人才、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对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配套制度存在很大不完善。制度的不协调,直接阻碍企业对资源的整合,无法全面发挥企业的潜力,党建与文化创新停滞不前。

3 实现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共生的具体策略

3.1 加大对价值观的培养

企业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文化在适应国情的前提下,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接轨。企业党建与文化创新发展中要彰显时代特点,做好理论创新,也就是要积极参与到群众基层中,加强管理,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同时,注重平衡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面的发展关系,处理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在发展中总结规律,丰富经验。

3.2 实现党建与民主管理的结合,实现民主参与体系的制度化运行

民主体现的就是目的和方式的统一。在目的方面,主要是体现主人翁的地位;在方式方面,民主能够发挥其对各种关系的有效协调作用,体现群策群力的优势。企业党建和文化创新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证社会、企业和个人价值的共同实现。利用党建来为民主奠定基础,利用企业文化来拓展民主,实现二者在各个层面的有机结合。

3.3 重视人才管理,促进职工的全面进步

在组织建设方面,要重视人才管理,实现凝聚力的提升。职工素质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在党建工作中,要根据企业特点,加快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体现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 结语

综上,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党建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党组织的优化和建设,形成有效的机制和制度,有助于防腐倡廉,发挥了对企业文化创新的积极指导作用。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要给企业党建以必要的协助,促进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实现二者的有效互补,促使企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翟长江.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7):48,58.

第2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自主创新 奇瑞公司

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怎样变的谋略,是对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和谋略性问题的科学实际、新颖、独特、简单的解决办法。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化,竞争日益加剧,目标市场变得日益难以琢磨。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必须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只有拥有核心能力,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取丰厚利润。建立核心能力所需的要素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企业的各部门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共同追求如何获得在未来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地位,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创新是拥有核心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来源于自主的研究开发基础上的创新;二是来源于引进技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强调科技自主创新并不是不要引进技术,而是要加强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于1997年成立,至2003年已全部完成一期至二期投资建设,现已经形成年产40万台发动机和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前两期工程都拥有各自的轿车生产四大工艺,即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此外还包括两个发动机厂、一个变速箱厂。紧接着三期工程也正式破土动工,四期、五期工程也在紧张地规划之中。奇瑞经过短暂的发展,已取得瞩目的成绩,其发展战略与企业一贯奉行的自主创新的宗旨密不可分的。

1 注重自主研发

奇瑞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快速建设,滚动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倡导创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公司氛围。就企业行业而言,汽车若没有自主品牌,我国汽车业将永远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的依附者。拥有自主品牌,才是支撑起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正道。作为汽车业的企业,搞自主研发要冒很大风险,同时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奇瑞在技术方面的进步,打破了汽车行业的技术神话,更为自主品牌的成长提供支持。几年来,奇瑞汽车在技术投入方面花了很大的精力,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8%,占去了企业相当大一部分利润。自主研发以来,新技术、新成果不断出现,很多技术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研发投入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奏效,而且有可能失败,是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为了适应市场和技术不断变化的要求,奇瑞成立汽车工程研究院,下设车身部、车型部、底盘部、发动机部、变速箱部、电子电器部、CAE部、试验试制部等八大研发部门,深入研究汽车技术,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年研发投放额达到销售收入的10%~15%。仅2004投入就超过10个亿。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其核心技术的掌握,对于一辆车来说,发动机是它的核心部分,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积极涉足核心领域的研究。

在开发的全过程贯彻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思想即PLM思想,使产品紧跟市场要求;建立起3D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奇瑞吸引了一批我国汽车研究方面最出色的人才。一方面是重视和发挥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技术创新。近年来,企业的技术进步也很快,“搞自主创新还要正确处理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关系。”自主创新不排斥引进,市场永远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准则来选择最实用的技术。奇瑞现已与欧美12家世界一流的轿车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奇瑞的科技人员常年在国际著名的汽车研发部门工作,参与全过程的研发,使奇瑞的技术研发迅速跃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技术和人才资源,既冲破了少数跨国公司对我国自主品牌的技术封锁,又加快了自主研发的步伐。

2 自主创新成效

2.1 技术成就

奇瑞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获得了260多项专利技术,拥有一支较强的研发队伍,技术创新能力强。2001年奇瑞成为国内主流轿车企业,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2004年成长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支柱企业;2005年奇瑞发动机二发启动及首台发动机点火仪式,实现中国在主要零部件自主研发上“零”的突破。

企业发展战略本身就要求处理好技术研究与管理研究的关系及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既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也要注意吸取其他企业失败的教训,更应注意不能照搬照套。奇瑞作为汽车业的后来者,要借鉴已存在的知识为我所用,才能快速发展壮大。借鉴原型车SPARK用动感的外形设计来抢占市场,就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赢得市场,也快速地提高了设计水平。奇瑞独特的开发模式投资不多,不仅有产权,更有知识,实现奇瑞公司的技术积累。奇瑞公司汽车技术开发模式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熟练运用现在世界上的三种资源:一是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二是外国的技术人员,三是模块式供货。中国良好的经济使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正释放出来,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到中国来寻找机会,不少优秀的汽车技术人员也愿意来中国工作。

自主开发企业具有竞争力。产品开发成本比引进外国现成产品技术的成本低。虽然自主开发产品需要高投入,但比购买外国产品技术便宜且自主开发企业使用更大比例的国产设备和材料也是事实,且建设投资成本低。自主开发企业因为掌握产品设计能力和设计确认权,所以也就掌握工艺设计确认权和生产设施建设的控制权。自主开发企业也很可能在若干方面发展出对外国企业的优势。汽车工业是一个在技术上具有高度连续性的工业。技术能力只能通过学习获得,而技术转移的有效性取决于接受方的学习努力程度。由于能力是组织内生的,所以只有自主开发产品,中国企业通过学习获得技术能力,才可能发展出能力,成为决定企业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

2.2 企业成长

奇瑞的出口销售不仅成绩显著,而且与伊朗SKT公司合作实现海外建厂。在进入中东市场后,东南亚、拉美等地区也进入了奇瑞的视线范围。汽车市场的竞争焦点越来越集中在产品更新换代上,奇瑞公司将每年向市场上推出3~4款新车。车展上的M14跑车、B13的MPV、NewCross-Over、S16概念车以及面向家庭的中型轿车A15等五款车,展出了代表奇瑞3个系列18款发动机所拥有的出色技术的以3.0V6为主的六款发动机以及CVT自动变速箱,突出自身技术实力。科技部以奇瑞为依托单位建立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显示了科技部对奇瑞的信任、支持和鼓励。

从奇瑞大幅度地提升产能、控制成本及提高市场占有率角度看,奇瑞采取的是成本领先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奇瑞的一系列市场行为此战略服务。自主研发促发奇瑞采用低价策略,一直凭借较低价格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积极发展壮大。2001年奇瑞风云上市10个月实现产销近3万辆;2002年突破了5万辆,凭借在同类车型中低廉的价格优势进入国内轿车业8强;2004年奇瑞汽车以8.65万辆的销售量排名第10位,占据3.9%的市场份额。

奇瑞汽车在原创技术与品牌塑造上持续不断投入,从而实现其在原创技术基础之上创造一个绝对差异化的汽车品牌企业发展战略。

奇瑞公司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自主开发,并制造出受到用户欢迎的轿车。通过整合和利用世界资源,奇瑞轿车的研发仅用几年时间就跨越了反向工程、模仿创新阶段,2002年就进入了正向研发阶段。

用不到10年的时间,从一个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的企业,成长为国内乘用车市场前八强,自主开发结合市场需求,其出口量全国第一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

3 奇瑞发展经验

第3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企业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5日

一、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及理论研究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创新理论,他是学术界第一个提出了技术创新思想并对技术创新作了定义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把它概括为: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熊彼特所指的“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引入新产品、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弗里曼在《工业创新经济学》修订本(1982)中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林恩也对技术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是首次从创新时序过程的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的学者,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过程,这个过程开始于意识到技术的商业潜力,而结束于将这种潜力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者对技术创新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清华大学教授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是以获取利益为目标,抓住市场潜在机会,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织,推出新方法或新工艺、新产品或者开辟新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吴贵生提出技术创新是指产生新技术构想,通过技术组合或者研究开发,让技术得到实际运用,并且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商业化的全过程的活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就技术创新而言,行为主体是企业家,行为方式主要是个人决策,主要包括渐进型创新、根本性创新、技术革命等三种类型的技术创新。

因此,技术创新是指由新的技术构想,经过企业技术人员的研究与开发并组合,到运用于新产品的生产,最终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在技术方面拥有创新之处,但并非纯粹技术,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且能够创造新的市场空间,或拓展原有的市场空间,或促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将生产要素的组合应用在生产中,应用在商业化的生产系统中,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所以,技术创新一般是基于适应市场需求,为获得一定的收益而进行的技术开发活动。这种开发主要表现为产品或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一)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出现。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创始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1994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又在合著《竞争大未来》中重申了核心竞争力是多种单个技能的整合的观点,提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用户提供某种特定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的集合”。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企业的综合能力,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了吸收能力、开发与整合能力、拓展能力等三个方面的能力。吸收能力是对各种先进技术、信息捕捉和吸收的能力。开发与整合能力是善于把捕捉和吸收到的各类技术、信息整合成在某一领域具有特有的竞争实力、对手无法超越的能力。拓展能力是运用所整合的特有的竞争力研发核心产品并最大限度地延展到多个市场领域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资源。Christine Olive(1992)的资源观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取超额的利润率和持续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基于这一观点,企业在进行有限的资源配置和具有特点鲜明能力决定了其获得超额利润率的概率。企业在不完全的要素竞争市场中对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合理配置的能力将最终决定企业以后可持续发展甚至能够获取超额利润。因为在复杂、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任何一家企业只能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因果关系模糊、认识存在差异等条件的约束下选择和积累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其最本质的特征表现为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最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其生产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其进行资源获取与配置的发展战略上,这些都鲜明地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知识。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知识是指企业自身的知识是其他企业不能掌握的,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是企业独有的知识与信息,其他企业很难甚至无法获取。企业独特的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要培育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知识的学习。学习知识的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代表者Leondrd.Barto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且能够为企业带来持久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健全的知识体系主要由技巧和知识、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观系统等几个方面构成,他们之间有着较强的相互作用,缺少某一方面都形成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有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当然,Barton还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久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它不会随时间积累而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就必需有着稳定的核心竞争力。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凯文科因等也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有知识的整合与各种技能的互补,并且能使企业的核心业务达到竞争市场上的一流水平的能力。所以,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需要有不被模仿的知识体系。

(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能力。基于能力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协调技术、管理等各方面技能的能力,它包涵了企业各个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因此,基于能力观认为,企业管理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知识体系构建能力、技术开发与研究能力等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具备以上几个方面的能力并在运作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与整合,最终构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不断地获取超额利润。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将企业潜在的能力不断显性化。任何一个企业只要能够将自身的发展潜力不断发掘,并不断地规范与引导,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的执行、管理等制度,这将对于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企业战略管理经验来看,企业要从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入手,进行多元化技术创新,不断地创新管理,使自己在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与众不同且其他企业无法复制、无法替代,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地培育出了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并维持超额利润的唯一来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取超额利润,就必须培育、保持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市场瞬息万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紧跟市场的步伐加强技术创新,这样才能保持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超额利润。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和特征看,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够获取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具有唯一性和难以模仿性,当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时,企业生产并销售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差异化产品,这就真正形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核心技术的获取,只能通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才能够拥有。当然,因为市场的急剧变化,任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有可能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消失,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断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否则企业无法保持该企业在其所处行业的领先地位和超额利润。

(一)技术创新能够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美国管理学者Barny对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四项标准:即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当企业拥有的资源具备以上四项标准时就能够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拥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其中最符合这四项标准的是技术创新资源。但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来讲,是最难攻克的一个难题,因为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但是同时它又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为技术创新难以替代或模仿,他能为企业创造出超额利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企业持续培育竞争力、保持竞争力、提高竞争力,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还可能帮助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又来源于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力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科学合理地调整自己发展战略,根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对核心技术、企业管理、企业制度、营销和企业战略等诸多方面进行大胆地创新,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其中当然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他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维护与提升。否则,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旦丧失,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有可能使企业倒闭。技术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核心竞争力最强有力的保障。技术创新不仅是获取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而且也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企业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三)技术创新使企业成本降低,收益放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表现为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提升,企业处于市场领先的优势地位。技术创新是企业对现有的各种资源、生产条件、组织架构与经营管理进行重新整合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建立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迅速地运用是实现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性、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途径,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如果在企业中成功运用并使之商业化,能够使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里产生“收益倍增”效应。当然,通常企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收益乘数效应主要源于企业不断地创新管理,开展多元化运营,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尤其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配置。企业价值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具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他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研发、辅助增值等各环节,企业价值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属于技术创新的领域。成功的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由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比企业某单一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更具有意义。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也是科技发展、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当一项技术创新成果被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吸收利用,他将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而且最终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利润来源。因此,企业也将逐渐形成自己的特有核心竞争力和独有技术创新模式,此时企业的技术模式趋于相对稳定,并且能够为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创造出超额利润并带来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技术创新而培育出来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承载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覆盖到企业内部任何一个业务元素,此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业务元素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为他能够为企业的未来整体发展积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充满变数,在这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其独特的竞争能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正具备了这一特征。独特的竞争力来源于哪里,靠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来源于技术的创新,靠的是技术创新。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技术创新平台,不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企业将很难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更谈不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企业没有核心力,其超额利润难以获取,可持续发展那将是一句空话。

主要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吴贵生.企业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崔晓筝.浅析技术创新在提升国企竞争力方面的作用[J].企业经济,2009.10.

[4]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易显飞.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9.

[6](美)Melissa A.Schiling著,谢伟等译.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范文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建筑业是走向市场较早的行业之一,早在1984年,国务院就提出建筑企业要作为城市改革的突破口进入市场。截至2001年底,全国拥有建筑企业45893家,从业人员2110.7万人,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5361.6亿元,产值利润率1.9%,产值利税率5.2%,资产负债率66.8%[1].目前,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稳中有升(图 1)。

2、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加速,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竞争全球化,我国建筑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在技术创新方面,建筑企业面临以下问题:

(1)建筑业科技投入相对值较低。建筑业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特点决定了科技含量比较低,生产方式较落后。改革开放以后,国内许多行业为了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加大了在技术领域的投入,而建筑业科技投入却在 1999 年后呈下降趋势,从而抑制了建筑业的向上发展势头。(见表2[1][2]、图 2)

(2)建筑业技术装备落后。从表 3[3]可以看出,建筑企业技术装备率虽然逐年上升,但上升幅度远远不及总产值的上升幅度,并且其在总产值中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即绝对值增加、相对值下降。

3、技术创新对建筑企业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傅家骥先生曾对技术创新做过较完整、全面的论述。他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实体,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促进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实现的。建筑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细胞,是技术创新得以发生和实现的场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在过剩经济为主导的情况下,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建筑企业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进入新领域;

(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建筑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必须不断进行种种技术创新,以维持甚至加大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因此,技术创新是建筑企业生命力的源泉。

4、技术创新与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科技部日前公布了《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确定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科技工作2010年的目标:建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具备以创新为主解决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科技能力;建立和完善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技术标准与产业技术体系;形成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科研和管理队伍。我国加入WTO,这既为我国的战略性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使我国的传统产业(包括建筑行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技术创新不足、创新体系不健全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日益突出和尖锐,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乃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当务之急。

上述分析表明,由于建筑业近几年科技投入的下降,造成建筑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动能不足,从而使得建筑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照此发展下去,建筑业将步入夕阳产业的行列。为了建筑业的第二次辉煌,使建筑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应该加大全社会整体科技投入,从而带动建筑企业每年拿出相当比例的经费投入到技术创新、科技研发上,使企业向更广阔的相关领域发展。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建筑企业才能在竞争的压力下取得竞争优势,才能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保持企业长久不衰。

5、我国建筑科技发展战略

为了适应建筑业振兴和发展的需要,我国已制定了科技发展战略,其要点是:认真贯彻《建筑法》和《建筑产业改革》;加快建筑工业化发展步伐,实现《建筑工业化发展纲要》;提高建筑功能质量,向社会供应满意的产品;推广先进、适用的建筑技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建立和发展工业化建筑体系;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建筑科技队伍和建筑企业职工队伍;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广泛使用计算机;建立新型科研体制,保障科研资金;加快企业技术积累,培育和发展技术信息市场。实现如此庞大的建筑科技发展战略,需要依靠建筑科技市场作基础。只有科技市场充分发育,才能改变科技工作个体化、分散化、低效化、封闭化的传统弊端;才能真正使科学技术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经济和生产发展服务,才能建立我国建筑业的现代化、高水平的大科技,从而,推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2.

[2]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 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 陈劲。永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透析。科学出版社,2001.

第5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资本;商业操作;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4-2

目前,资本对艺术的介入已成为艺术活动中的一个霸权因素。换言之,促进艺术创新的外部力量不断增强,同时也更为复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 )在“趣味分层”说中指出,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往往有着不同的趣味,我们可以通过趣味来表征一个社会阶层、一个群体。当然,这种趣味是由阶层主动创造的,并且有着独特的符号,可以作为社会区分的一种标志物。社会的阶层越多,它的趣味符号就会越丰富。艺术家为了使自身的艺术具有某种“符号价值”,首先要行使的就是这种“区分”的功能。要实现这一功能,作品在风格、形式上所呈现的视觉外观的差别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处于上层的人自然会创造出只属于上层的趣味符号,以示自己和下层阶级的区分,同时形成壁垒,保障自己的利益。如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分析有闲阶级的服装时指出,女士们穿戴的胸衣以及男士们的圆柱体礼帽、精致手杖等,都是明显有碍于劳动的衣物,这些穿着可以使旁观者一目了然,他们是不可能从事任何生产劳动的,这些服装是有闲的标志,其符号价值正在于它能够将有闲阶级与普通中下级劳动人士区分开来。正是在这种“区分”的潜在要求下,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新时,转向创造更多样化的符号外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阶层区分的现实需要。

资本为了加快循环而需要把自身符号化、形象化,以迅速获得更大收益的获利意志使然,所以美术的流通、符号的流动不免要卷进资本运作的旋涡中。①巨额资本的拥有者通常会倾向于选择那些符合其阶层口味的艺术品进行运作。如1913年的美国军械库展览,杜尚的参展作品《下楼梯的裸女》,在当时的美国是极具视觉创新的,甚至可说是大逆不道的,但这件作品刚起步就有了资本的支持。原因正在于它顺应了当时美国新兴的中产阶级的观念和口味,他们愿意拿钱来资助这些展览。资本在艺术世界中运作的一个目标无疑是要获利。资本拥有者会主动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符合其个人趣味以及具有增值潜力的艺术作品,以赞助艺术家创作、投资展览等方式,开展与艺术家、商业或公共艺术机构的合作,用资本的力量打通宣传、评价等环节,利用明星效应、广告策略等方式对作品进行包装,提高艺术家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的同时使作品获得更高的“符号价值”,进而提高作品的价格。在这个过程中,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如艺术展览、媒体宣传、批评等都对艺术作品的“增值”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消费文化与艺术创新》中,作者杨斌针对艺术原创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大致理出了一个这样的线条。他用A(art)来代表艺术创作,用C(consumer)来代表消费者②。A和C是艺术活动整体的两端。他分析道:“传统的艺术消费没有像艺术中介机构、文化传媒这样的中间环节,所以说所谓精英的艺术和社会贵族阶层的消费是在很小的一个圈子里完成的,这就形成了“A-C”的结构……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在艺术的原创与消费增加了一个“B(bussines)”环节,形成了“A-B-C”的新的结构,而且,实际上“B”可以分解,出现许多个B,其中包括各种商业机构和媒体等”。③

我们从这个“A-B-C”的结构中可以看出,“B”对艺术作品的呈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作品要“震惊”也是通过“B”发挥作用,“B”能够帮助艺术作品在消费环节中更好地被鉴赏。而资本的很大一部分力量正体现在它对B环节的操控。作品要“震惊”就要有资本来介入和操纵。因此,艺术家首先需要创造多样化的符号外观以满足阶层“区分”的要求,进而吸引资本介入;其次则需要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为资本在“B”环节的运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可能性。相应地,资本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它也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商业操作手段将自己手中的艺术品打造成为时尚经典,同时不断推出新潮流,以加速资本循环。在这一过程中,资本需要利用媒体、对艺术品进行极致包装、炒作,以形成轰动效应。其中,对媒体的控制最能为作品实现惊天动地的效应,因此它成为商业操作最重要的内容。另外,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技术的出现,各种商业、艺术机构都纷纷与媒体展开多元化的合作,充分利用媒体这一便利资源进行各自为利的商业活动。同时对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使得传媒工业过度发展,导致艺术创新供应不足。这些商业、艺术机构以及空前强大的传播能力无疑感到缺少了“原料”和“产品”的供给。在这种供不应求的环境下,艺术家适应着操作的需要来进行艺术创新。同时,商业操作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创新的动力,推动着艺术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杨斌.消费文化与艺术创新(中国当代美术战略研讨文丛)[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第6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策略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短缺,全世界的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技术创新问题。我国由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规划、同时由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的转移,所以想要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

1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就是在注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用高效的技术开发、研究、转换等手段,进行资源的创新分配、创造更多的农业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1]。

2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2.1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期,主要是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研究、比如:农业种子的发育研究、农业收割机械的研究、喷洒农药化肥技术的研究、播种技术的研究、农业病虫害的研究等。所以在这个时期农业技术创新可以说与农业的经济增长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随着这些农业技术的创新活动运用到真正农业生产中的时候,将会极大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比如:新的高产玉米种子的应用可以使玉米的产量得到增长。新型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农业收割的效率、我们就以玉米的收割为例子,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手工玉米的收割数量仅有1000~1500kg,而大型的联合收割机一天的效率是3个人手工玉米收割效率的10倍以上。而喷洒农药化肥技术的革新可以达到的效果是使用更少的农药化肥达到农作物不受病虫害的侵扰,保证农作物的健康。所以说,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

2.2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中国有许多的新型农业创新技术,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使得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收到了影响。比如:许多的农村地区因为过去信息的闭塞和缺乏农业生产的投资,对于许多的新技术不了解、即使对一些有所了解因为缺乏资金也无法马上使用。现在,许多的农村地区都用上了增产增收的玉米种子,农业的产量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些增产增收的玉米种子不是近几年才研究出来的,而是早就研究出来了,由于种种的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所以直到现在才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型的联合收割机也是如此,因为推广工作的不到位和过去农民对农业投入力度小、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即便是现在,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使用联合收割机进行农业产品收割的也非常有限,许多的农民依然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玉米、花生、黄豆、高粱、小麦等农作物的收割[2]。

3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策略

3.1国家要加大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

进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必须要加强国家的扶持力度。无论是农业种子的技术研究、新兴化肥农药的喷洒技术,还是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以及技术改进都必须要国家进行强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否则是不可能完成的。

3.2两者之间要进行有力的成果转换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策略是注重成果之间的转换。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可以极大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增产增收,反过来、农业经济的增产增收效果也会促使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工作更有效率的进行。比如:农业经济增产增收后,许多的农民就有足够的资金和很高的认识,购买新的增产增收的农业种子和先进的联合收割机,这些行为都会促进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3.3大量农业科技人员的投入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离不开大量农业科技人员的投入。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归根到底是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完成的。把各有所长的农业科技人员投入到具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工作中,研究出适应我国农业特点的科技成果并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去,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4结论

在农业土地资源短缺、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进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不仅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为我国农业整体的改革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淑娟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河滩社区

参考文献:

第7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 :当企业普遍推崇以成本领先战略为基础的“低成本一低价格”模式时,整个产业往往会形成一个低价主导的竞争环境,只能容忍模仿创新的存在,而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排斥自主创新。在以标歧立异战略为基础的“差异化一非价格”模式主导下,自主创新开始成功地扎根 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成为其取得持续成功的首要工作和最终保证

1.引言

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提 出了一个问题 :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了重要的贡献,但为何科学和工业革命未能在近代中国发生?一般认为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土壤未产生 自由竞争市场,导致科技与经济缺少紧密联系与相互促进的纽带——知识产权制度。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已开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推进以“市场换技术、资本带技术”的技术引进和学习方式,80年代建立了基本符合国际标准的知识产权制度,依然未发生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与经济革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未彻底改变,以致于我国经济虽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却未能产生国际知名企业。人们公认其原因是我国企业缺乏 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实施 自主创新战略,目的就是要调整科技及经济发展战略。然而如何实现这个战略,却不全是国家宏观层面的问题.也涉及企业竞争战略及模式等微观层面的问题。

应该说 .关于企业竞争的基本战略在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 .其中波特提出的成本领先战略 、标歧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是该领域研究的经典 。需要指 出的是 ,相对其它两种战略而言 ,目标集聚战略在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讨论问题 .其最终将进一步具体化为成本领先或标歧立异。因此.企业竞争基本战略可归纳为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两种基本战略 。本文以此为前提展开分析。

l 低成本一低价格模式的成功及其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

一般认为.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和优胜劣汰促进企业发展 、产业升级及国家经济进步,价格竞争是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 .我 国企业的竞争力在于产品的低成本 .这也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因此面对国内外市场上外国企业及产品的竞争 ,凭借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优势 ,以成本领先战略为基础的“低成本一低价格”模式成为我国企业的主要发展范式 .并由此赢得了一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资源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对于经济起飞阶段的我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恰当的选择。从过去和目前的利益来看,中国制造的出现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然而企业随经济发展而强化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优胜优汰机制的压力作用下 .被进一步上升为“商场如战场”和“让利不让市场”的理念和行为 ,进而与价格 (低价)竞争策略相互影响 ,强化成一个结合体 ,构成“让利不让市场一视商场如战场一价格 (低价)竞争”的行为链(见图 1)。

当我国企业视商场如战场,相互间缺乏合作而只有竞争并要彻底消灭对手时。“低成本一低价格”模式的易模仿性及价格(低价 )竞争策略具有的市场攻击性,在微观上易引起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应而导致价格战,从宏观上则易导致贸易摩擦 。从而恶化企业经营环境 ,使企业 陷入恶性竞争并遭受损失。其具体表现是:国内市场各行业内企业之间价格战彼伏此起,企业或凭实力挤压对手谋求优势、滥用市场支配力量谋取利益,或通过降低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来降低成本以确保在价格战中生存下去,结果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被扰乱,规范的竞争行为受打击,产品技术含量低,售后服务难以令人满意,企业及行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升级和整体良性进步受影响。而在 国际市场上国内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 中面临反倾销、保障措施等多重阻击。

更为严重的是 ,没有前提与约束的价格竞争所导致的利润损失将损害企业 自主创新的物质基础,而 自主创新不足反过来又使企业更依赖价格竞争而无法约束之 (见图23 )。因此 ,尽管“以低成本进行竞争的能力可以改变世界贸易格局”,但一个企业(国家)只依靠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优势 .并不能维持其在国际贸易 中的长久竞争优势试 图以所谓的低成本抗拒技术优势的观点,一定意义上有可能对我国的发展形成危害。

2 “差异化一非价格 ”模式对自主创新的保护及其相互促进

应该说,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观点已成为共识。事实上,当企业普遍推崇以成本领先战略为基础的“低成本一低价格”模式时,整个产业往往会形成一个低价主导的竞争环境,只能容忍模仿创新的存在,而在一定意义上排斥自主创新。因为企业自主创新需要大量投入,此投入若不能凭借 自主创新产品从较高的市场价格中得到补偿,将不仅导致自主创新因进行创新 的物质基础丧失而不能持续 ,难以实现 南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过渡,而且有可能摧毁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精神动力。因此从长远看,这有可能使我国付出失去产业制高点的代价,丧失赶超发达国家的时机而始终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事实上 .价格手段能在短期取得成功 ,企业有决定成本的能力 、产品特性有 中期效果,研究与开发则是确保企业取得长期成功的手段。也就是说 ,以本成领先战略为基础的“低成本一低价格”模式具有短中期成功的特点。以标歧立异战略为基础的“差异化一非价格”模式具有 中长期成功的特点。因此发达国家企业已实现 了从“低成本一低价格”模式 向“差异化一非价格”模式 的过渡 ,后者更是国际竞争的主流。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在以标歧立异战略为基础的“差异化一非价格”模式主导下 。自主创新开始成功地扎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成为其取得持续成功的首要工作和最终保证 (见图3 )。

不仅如此.由于非价格竞争更容易营造合作共赢的环境 .而以合作共赢的竞争观念指导非价格竞争,企业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预期 目标,最终在经营中获得合理利润 .由此形成的“非价格竞争合作共赢一实现合理利润”行为链(见 图4)推动企业走上 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企业在此背景下开展价格竞争也不易导致价格战,其竞争行为具备友善性 ,追求利润最大化也以有序竞争和实现共赢为基础.这些已成为确保企业优势不被滥用的底线。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倡导的竞争与合作体现的就是这种价值理念 ,这也是市场经济趋于成熟和 自由竞争理性化的反映。

3 基本结论及启示

毫无疑问.增强和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仍需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但也应是企业 的自觉和主动行为。以上分析表明,企业要在实现 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获得持续发展 。选择和实施竞争基本战略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已演变成一种以跟踪模仿为主的“创新”,而“人世”不仅意昧着政府要转变职能,也意味着企业要更主动地适应和跟上国际主流趋势,在走向国际市场时减少经济摩擦。这既是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是其分享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预期利益的紧迫问题。

(1)重新认识企业竞争基本战略与 自主创新的关系。虽然人们已认识到价格竞争的潜在危害及可能导致的价格战的危害 .提出了建立应对价格战的机制 .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举国重视 ,然而一般认为.由于我国企业缺乏技术 、品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在竞争中只能依赖价格竞争。换言之,我国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使其只能将“低成本一低价格”模式作为主要发展形式 ,成本领先战略也就成为其参与竞争的主流选择。这种认识存在缺陷 。即仅从静态角度考虑 自主创新与竞争基本战略之间的关系,认为自主创新现状与结果决定企业对竞争基本战略的选择,而未注意从动态角度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企业实施竞争基本战略的情况将影响其自主创新的水平和层次这既导致我国更多地从技术角度考虑自主创新问题.将自主创新的成功和能力提升更多地依赖于研发机构和人员的努力 ,也对企业实施竞争基本战略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忽视了企业家在此过程中应承担的为 自主创新提供更好的支持的责任和可能的作为

(2)确立基于 自主创新的企业竞争基本战略实施原则企业实施不同的竞争基本战略有不同的效果,竞争基本战略的不同实施方式也会使其效果有相当大的差别。因此在明确竞争基本战略对自主创新影响的基础上.企业应 以此作为规范其运用竞争基本战略的指导思想,进而结合经营环境和现代竞争发展趋势的要求,规范在市场中实施竞争基本战略的原则,诸如避免价格战、以顾客为导向、市场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借助于所确立的原则,使企业实施竞争基本战略不仅能很好地应对不同的问题,还可能降低竞争双方因利益问题而导致的冲突,进而有助于竞争各方实现共赢。

(3)在保护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如前所述,以成本领先战略为基础的“低成本一低价格”模式可能存在对企业 自主创新的危害。因此 ,“人世”后我国企业若要继续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构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竞争基本战略学习机制.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竞争发展趋势的认识 .建立有约束的价格竞争机制。摆脱因对价格竞争的依赖而可能陷入价格战的局面.使自主创新和成本领先战略有机统一起来,解决因运用成本领先 战略而有可能损害其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进而为更好地应对国外反倾销、保障措施等多重贸易摩擦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4)积极实施更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标歧立异战略。显然.过多依赖成本领先战略是导致我 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按照现代经济发展 以共赢为核心,主张非价格竞争、限制价格竞争的要求,我国企业不仅应该在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时注意保护其 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要积极转向实施更有利于 自主创新的标歧立异战略,探索模仿创新向 自主创新转变的方 向,在维护市场 占有率和公平竞争秩序的基础上,围绕技术进步、知识产权、环境营销、人力资本等构建非价格竞争优势。努力实现竞争方式与国际接轨,从而更好地在国内市场赢得合法利益,在国际市场分享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好处,更从容地应对“人世”后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

4 结束语

影响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的因素很多 ,然而忽略竞争基本战略对 自主创新的影响 ,甚至认为竞争基本战略与自主创新无关,或认为 自主创新决定竞争基本战略,其结果都将导致我国大多数企业不能及时跟上国际趋势,进而在实施竞争基本战略时,对其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在国内市场无法实现更为良性的发展,在国际市场面临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贸易摩擦困境。改变这一局面的工作之一,就是企业必须关注竞争基本战略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方式,突破对竞争战略、自主创新的已有认识,提倡竞争基本战略不仅要满足企业实现短期利益的要求.还应有助于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从而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47—55.

[2] 侯雁,李炼.如何 面对价格战[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23—52.

[3]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 :上海三联 书 店1998:111-120.

[4] 泰勒尔.产业组 织理论 [M].北京 :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1997:264.

[5] 侯雁,李炼.贸易 自由化条件 下企业营销行为的贸易组织导向[J].国际商务 ,2005(5):81—86.

第8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管理者社会关系;企业创新绩效;制度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3001809

一、引言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市场制度仍然相对不够完善,企业面临相对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1]。基于这样的情况,企业会倾向于利用管理者的关系纽带作为正式制度的有益补充来帮助自身解决问题,获取资源,保证市场交易的效果和效率[2]。相应地,学术界对于管理者社会关系纽带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展开了讨论。

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个人间的关系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对于位于新兴经济体内的企业运营的重要性[3]。尤其是在中国,关系纽带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工具有助于企业获取关键和稀缺资源[2],通过非正式的社会机制促进商业交易的完成[4],增强其对于不确定环境的适应性[5]。虽然不断有新的研究探讨管理者社会关系对于企业的影响,然而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这种社会关系对于企业绩效产生的作用,而关于管理者社会关系对于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并且现有研究将管理者社会关系作为一个整体笼统地开展分析,忽视了社会关系的组成。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对于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除此之外,虽然个人间社会关系在企业层面的重要性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但是有关其对于企业的影响,学者们之间出现了不一致的观点。依据社会资本理论,Peng和Luo[3]指出经理们的社会关系纽带能够为企业带来有价值的资源,这些资源能够用于使企业产生多样化的产出,进而产生积极的作用。Luo和Chung[6]通过实证检验,认为管理者社会关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的,甚至是负向的[7]。基于此,近来有学者呼吁研究管理者社会关系对于企业影响的权变情境因素,以此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机制。而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其最大的且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制度和体制的变革,由此所带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环境则成为处于其中运营的企业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基于以上所述,本文就管理者社会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并从战略权变视角考虑了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首先,基于已有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管理者社会关系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者商业关系,指的是焦点企业与其他运营企业的经理们所建立的纽带[3],如供应商、用户和竞争者等;另一类是管理者政治关系,包括焦点企业与不同层面和机构的官员和员工建立的关系纽带[8]。这两类关系的实质、内容和特征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进而对于企业创新产生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本文从这两类关系分别探讨了各自的作用及作用程度,提出了相关命题假设并进行了检验。其次,基于战略管理的权变视角,本文将社会关系相关研究与制度基础观相结合来考察可能的调节效应。除了资源基础观和产业竞争观,Peng[9]指出制度基础观已经成为研究转型经济体企业战略方面研究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并且明确指出制度环境因素在开展企业相关研究的重要作用。而对于企业创新来讲,Peng等[10]指出制度环境会对企业创新行为与过程产生影响。在中国的情境下,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相对不够完善的政府、法律和金融制度会导致环境干扰和无序竞争[9],从而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因此,本文试图从制度环境出发探讨并检验制度环境对于管理者社会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而纵观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构成制度环境的具体维度来考察其对企业创新战略和行为的影响,比如探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11]。然而,讨论中国制度环境特性对于企业创新行为和过程的影响则较为鲜见。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拟通过探究制度环境特性对于管理者社会关系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具体地,参照已有相关研究的观点与结论,我们将制度环境特性划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制度不确定性和制度完善性[9-12],进而考察这两个制度环境特性的作用。

二、理论背景与命题假设

关系纽带的概念来源于人类学和社会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系纽带被引入组织研究,并且逐渐引起了组织学者们的研究兴趣[6]。首先,依据社会嵌入理论的观点,管理者行为嵌入在其关系纽带组成的社会网络之中[4]。尤其是在新兴经济市场中,关系纽带是无处不在的。在中国,个人间的关系纽带被视为企业运营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且对于关系纽带的使用有助于界定一个组织的成功[4]。从企业间交易的层面来看,笔者认为企业间的交易和关系是基于在管理者关系纽带之上的。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纽带通常是发生并发展于企业间建立正式交易关系之前的,并且个人间关系可以作为非正式的渠道来减少交易阻力[13]和建立信任[3],从而能为企业解决某些问题提供帮助。其次,Adler和Kwon[14]支持社会资本是嵌入并且衍生于组织的社会关系中的,并且社会关系纽带能够为企业带来达到产出目标的重要且有价值的资源。事实上,社会资本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并且社会资本通过能够促进开展各种行为的社会关系构建而产生。正因如此,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了个体与组织间社会关系纽带的重要性,并且提出通过关系纽带的构建能为组织带来各种可见的有利结果,比如获取相关知识与信息的特有条件、优先的机会与声誉的提升等。因此,McEvily和Marcus[15]认为管理者社会关系纽带被视为一种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一个因其社会复杂性而难以复制的企业资源的来源[16],进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动力。

总之,管理者社会关系纽带的社会嵌入性与其所带来的社会资本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产生重要影响[4]。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企业,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利用都至关重要,很多时候,你认识谁比你懂得些什么更加重要[3]。管理者社会关系纽带能为企业带来社会资本,从而用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加具体地,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5],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主要培育与两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其他企业经理们的关系纽带和权力与监管机构官员们的关系纽带。虽然这两种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笔者认为两者都是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

除此之外,在中国现今的情境下,一个相对凸显的理论问题就是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会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17]。在战略管理领域,制度已经从仅仅作为背景走上前台,特别是对于处于新兴经济体的企业而言[18]。而且,制度基础观已经成为与产业竞争观和资源基础观同等重要的理论观点,用来解释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原因和这些决策如何导致竞争优势[9-10],特别是关于新兴经济体企业和发达经济体企业之间的战略与绩效差异问题。更进一步,企业的创新战略制定和实施都会受到其所处制度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制度转型情境下。例如,Atuahene-Gima和Li[1]指出中国的高科技创新企业产品创新战略使用的有效性可能不仅要依赖企业处理外部环境的干扰和无序竞争,还要取决于从政府机构那里获得的政策和计划支持,以减轻他们的资源限制。另外,中国的产权保护制度还相对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推出。而且,Phelps等[19]指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关系嵌入可能会受到更为广阔的非正式文化或意识系统和正式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并且Vasudeva等[20]开始探讨并实证检验了社团主义(Corporatism)对于组织间关系网络属性与组织产出之间关系的影响。然而,这些研究关注的层面为组织间层面,而忽视了个体间社会关系的视角,这恰恰是中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另外,这些研究关注的是一种特定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形态下制度环境的影响,而中国的情境有其特殊性。因此,探讨基于中国国情的制度环境对于企业管理者社会关系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研读与分析,笔者发现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制度环境特性的两个方面最有可能影响企业的创新:制度确定性和制度完善性。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中国作为最大的转型经济体,可以说是改良和检验现有管理理论的非常好的研究试验基地[18]。

具体地讲,管理者与外部建立的微观社会联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然而,管理者商业关系与管理者政府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程度是有差异的。首先,管理者商业关系能够有助于克服不信任,并且帮助其保持与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促进了焦点企业与其价值链上下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可以增强与创新相关的知识与资源的流动。具体地讲,管理者与供应商经理们所建立的社会关系会加强双方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活动供应商可以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思想,用于其企业相应的生产过程的可替代并且多样性的原材料和有效的生产实践等[15]方面的知识与信息,这些知识通常会提升企业改进其产品的质量、效率与速度。而与供应商企业不同的是,通过与用户企业管理者们建立社会纽带关系,会增进焦点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相互信任与互动,通常会使得用户企业可以给予其产品与产出相关的知识[15],这些知识包括替代性的产品构想与新出现的市场趋势、现有的与潜在的顾客需求和潜在的产品新应用,这些知识对于企业来说很可能是与现有知识基础不同的,从而为企业进行知识重组来进行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对于管理者与竞争对手的管理人员建立的关系纽带而言,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不论竞争还是合作都会促使企业分析其竞争对手,在这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过程中,企业会从竞争对手的身上获取一定的知识,并且会增强企业对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进而促使企业适时改进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开展相应的创新项目,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适应行业环境的变化。综上所述,管理者的商业关系会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其次,在中国,管理者不仅仅与其他企业建立商业联系,同时也倾向于与政府建立政治联系[21]。笔者认为管理者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纽带可以作为提升企业创新活动的一个来源,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在新兴经济市场,对于企业创新行为来讲,政府很可能起到一个资源配置协调员的作用[8]。管理者与政府官员的关系纽带可能会有助于企业接受有利于其创新的金融与税务政策,从而保证其创新项目的持续性并且提升其创新活动过程中处理各种风险的能力。第二,中国的智力资产保护机制还相对不够完善,这会导致潜在的科技模仿与不正当竞争,进而为企业创新活动带来消极影响。但是管理者政府关系可以使企业从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些消极影响[8]。第三,在中国的情境下,政府通过修正产业发展规划和制定法规政策来指导经济发展。而管理者政府关系可以允许企业获取与聚集与产业方面相关的政策,这样企业能够重组不同的知识元素从而改进机会认知与创造潜力[22]。由上所述,管理者政府关系能够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政策倾斜,从而保证其创新的成功性,抵消制度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对于创新的影响,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这些作用会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虽然上文已经指出两类管理者社会关系都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然而这两者的作用强度是不同的。相比于管理者政府关系,管理者商业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相对更强一些。首先,管理者商业关系给企业所带来的均是与企业生产流程和产品直接相关的知识与信息。比如供应商企业可能会给企业提供如何改进产品生产流程的知识,给予企业新的生产材料供其选择[15];而用户则直接提品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反映对于现有知识的评价和未来可能的需求;与竞争者的关系纽带则会为企业创新活动指明发展方向。这些知识和信息会在保证企业创新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一方面,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现有的生产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改进现有产品或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其次,管理者政府关系还有可能会为企业的创新带来限制。第一,企业可能会为了获取资源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游说与影响政策制定者,而不是去推行自身的科技创新。也就是说,企业过分依赖于政府支持推动的商业成功[2]。第二,管理者政府关系可能会导致企业迫于压力将其资源更多地用于地方或区域的政治与民生发展[23],导致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可用资源减少。因此,虽然管理者政府关系能够为企业创新带来相对优势,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使得这种社会关系的价值有所降低。

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a:管理者商业社会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b:管理者政府社会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c:管理者商业社会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比政府社会关系要大。

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内部资源使用与整合、战略行为以及绩效都具有显著影响[9]。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的制度情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中国属于新兴经济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对较快但人均国民收入相对较低,而且政府会倡导和鼓励经济和市场自由化。其次,中国正在经历制度转型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在进行过程中[9]。虽然经济体制已经有所转变,但是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较强干预作用依然存在,这就需要继续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并使得政策与法规的执行到位,解决制度真空所带来的问题[12]。最后,中国的经济改革使得企业在其运营过程中面临着相对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来自于制度变革和政府变动所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而这就需要企业给予制度环境更多的关注,适当地调整其战略和行为,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冲击,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2-10]。基于此,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后,笔者发现制度不确定性和完善性是制度环境特性的两个重要反映指标[12]。制度不确定性反映的是制度环境变化的频率、不可预测性以及无固定的模式可循等特性,其近义词为不稳定性和动态性;制度完善性反映的是企业组织边界外部制度环境中支持企业运作和发展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健全程度和法规制度的落实性,较高的制度完善性作用于企业会使得企业将有可能感知到较多的制度支持。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上两个维度考察制度环境不同特性的调节作用。首先,制度不确定性会为企业对于未来的判断带来许多未知因素,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未来的预测与现实的差距可能会较大,所以企业创新行为的效果与效率呈现相对较高的不可预测性。为了达到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仅仅依赖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创新来保持竞争优势是不够的,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就更有可能采用社会关系纽带来获取相关的资源与知识,从而尽可能地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与成功。其次,制度环境完善性的差异使得企业在其所处的环境中经营运作的基础保障性具有异质性。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所带来的制度变革对企业创新产生深远影响[23],目前中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法律不健全和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存在着诸多的制度真空。然而,体制转型的过渡期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使得企业的管理者仍然采用社会关系作为重要的经营手段,以此为企业创新获取资源和支持。但是,随着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宽松与自由,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相对减少,企业为获取资源与得到保护而依赖于政府官员的程度降低[24],因此,管理者政府关系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随着制度环境完善程度的提升而有所降低;而相反的是,管理者商业关系会随着制度完善性的提升而增强。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增强管理者商业关系和管理者政府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H2b:制度环境的完善性会增强管理者商业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但是会减弱管理者政府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三、数据收集与变量测度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有效样本来自上海、北京、吉林和黑龙江4个地区。共发放问卷344份,回收问卷281份,其中有效样本222份。笔者对研究中涉及的所有变量的测量题项都遵循双向回译原则,以保证各个中文题项含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关创新绩效的测量,本文主要参考了Chen等[25]的研究共有5个题项测量样本企业的创新绩效。关于管理者社会关系的测量参考Li和Peng[17]的研究共有6个题项。对于制度环境的测量,已有研究大多采用以市场化程度指数[26]为基础档案指数测量法,虽然这种方法有其一定合理之处,但是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市场化指数不能反映省内或者区域内的制度环境差异。其次,制度环境的影响需要通过管理者的感知起作用,这也是不同个体处于同一客观环境所做决策不同的原因[27]。因此,本文采用主管感知的调查问卷方法来测量制度环境不确定性这一变量,量表主要参考了Luo[28]的研究,并且做出适当的调整,用以衡量制度环境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本文的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法,量表题项内容及来源如表1所示。制度完善性的测量主要参考了Atuahene-Gima和Li[1]的研究中测量有关制度支持作用的题项,由于本文采用感知测量法来测量制度环境特征,就企业而言,制度完善性对给予的感知就是其所能感受到的制度对于企业发展的支持,因此,将有关制度支持的测度应有于本文中。参考已有相关研究,本文将企业经济属性与企业规模设为控制变量,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和非国有分别用0和1表示;1、2、3、4和5分别表示规模在100人以下、101―300人、301―500人、501―1000人和1001人以上的企业。

由表2可知,各量表的Cronbach’sα均大于0.700,这表明各变量的测量符合信度要求。除此之外,本文还对三个量表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各题项的因子载荷都大于0.500,这表明对于本文所涉及的变量测量具有较好的内部结构效度。因此,可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2.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3可知,管理者商业社会关系和政府社会关系都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r=0.295,p

3.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文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来检验管理者社会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特性的调节作用。首先,将本研究涉及的控制变量引入回归模型中。其次,把模型框架中的两个关键自变量依次引入回归分析中。因为本文还要比较管理者商业关系与管理者政府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作用的差异。最后,将考察制度环境特性的不确定性和完善性两个调节变量的作用,引入了管理者社会关系两个维度与制度环境特性两个维度的四个交互项来考察调节效应的显著性。并且考虑到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的数据在进入回归模型分析之前均进行了数据的中心化处理。经过中心化处理之后,回归系数的方差膨胀系数(VIFs)的检验结果显示所有的数值均小于10,这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反映的管理者商业社会关系对因变量解释的方差。从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管理者商业关系的解释力要大于管理者政府关系的解释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管理者商业社会关系和政府社会关系都对创新绩效具有提升作用。而从管理者社会关系不同维度的作用差异比较来看,管理者商业社会关系相对于管理者政府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一些。因此,H1a、H1b和H1c得到了实证检验结果的支持。

而对于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而言,模型6的制度环境特性两个维度与管理者社会关系两个维度之间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示了调节效应的具体状况。首先,制度环境不确定性与管理者商业关系交互项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0.113,P≤0.010),以及制度环境不确定性与管理者政府关系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β=0.104,P≤0.050),这就印证了制度环境不确定性管理者社会关系两个维度对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作用的正向调节效应,即制度环境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管理者社会关系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其次,制度环境完善性与管理者商业关系交互项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0.083,P≤0.050),这表明制度环境完善性对于管理者商业关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即完善性高的制度环境下管理者商业关系更有利于企业创新。最后,制度环境完善性与管理者政府关系交互项回归系数显著为负(β=-0.056,P≤0.010),这表明制度环境完善性对于管理者政府关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完善性高的制度环境下管理者政府关系对于企业创新之间的作用将会有所降低。由以上的分析可知,H2a和H2b都得到了实证检验结果的支持。

4.稳健性检验

本文通过以下方法测试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首先,为自变量(管理者社会关系)和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设置了多种计算方法,以管理者与外部不同实体建立的社会关系个数作为自变量的测度,同时以新产品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的测度。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互为稳健性测试,回归结果表明无论自变量和因变量采用哪种度量方法,回归结果均一致,这充分说明回归模型有较强的稳健性。

其次,本文有关调节变量的假设逻辑之一是制度环境完善性相对较高时,管理者商业关系对于创新绩效的作用增强,而与此相反,制度环境完善性相对较高时,管理者政府关系对于创新绩效的作用减弱。因此,针对制度环境完善性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分组回归方式检验,把样本企业根据其所在制度环境完善性程度分为两组进行回归检验(利用均值分离技术,大于均值的赋值为1,否则为0)。然后在回归结果基础上,运用z检验,

表5模型2中管理者商业关系的回归系数为0.309(P≤0.010),模型4中的回归系数为0.468(P≤0.010),然后采用z检验,|z|=3.570,大于tα=0.050=1.960,模型2中管理者政府社会关系的回归系数为0.415(P≤0.010),模型4中的回归系数为0.263(P≤0.010),然后采用z检验,|z|=3.960,大于tα=0.050=1.960。综合表4和表5的检验结果可知,制度完善性使得管理者商业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得到增强,而制度完善性则减弱了管理者政府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所以,分组回归的结果支持了H2a和H2b的逻辑推理,而这则表明回归分析所呈现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五、研究结论及讨论

在中国,个人的社会关系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并且已有研究检验并证实了管理者社会关系对于企业存在重要影响[3]。然而,有关管理者社会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则相对鲜见,而且现有研究还忽视了关系纽带所嵌入的更为广阔的制度环境的作用[20]。结合相关理论,本文旨在回答下列问题:(1)管理者社会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是否存在影响以及作用如何。(2)制度环境是否调节管理者社会关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影响。

本文现有管理者社会关系对于企业影响的研究有以下几点贡献:首先,基于战略的权变视角,结合社会嵌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制度基础观,探究了管理者社会关系在企业创新方面的作用,证实了中国企业管理者社会关系确实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从而回答了有关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因为发展并保持管理者的社会关系需要大量的投入,即作为一个企业战略的管理者社会关系是有成本的。因此,考察管理者社会关系不仅对于研究者是重要的,而且对于中国企业的实际运营也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笔者依据已有研究将管理者社会关系划分为管理者商业关系和管理者政府关系,进而检验这两种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各自作用。这样做可以使我们将商业关系与政府关系的各自作用展开比较,从而能够使我们对于管理者社会关系的作用做出一个更为清晰和深入的刻画,进一步推进这个领域研究的发展。最后,本研究考察了制度环境在管理者社会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探讨管理者社会关系与创新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情境权变因素能够使得我们对于两者关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特别是在中国制度转型时期考察制度环境的作用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本文增进了我们有关管理者社会关系对于企业创新影响的认识,然而还存在如下一些限制:第一,我们只是考察了创新绩效作为一个整体所受到的影响,然而企业创新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包括多种类型,比如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等,未来的研究应该考察企业社会关系对于不同类型创新的作用。第二,管理者社会关系属于企业间的非正式连接形式,企业间关系还包括合同、协议等正式连接形式,这两者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如何是进一步研究的关注点。第三,本文考察的是企业外部的管理者社会关系,而企业内部各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也会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因此,探讨企业内外部社会关系对于创新的单独与耦合作用是有益于我们对于企业社会关系作用的理解和认识的。

参考文献:

[1]Atuahene-Gima,K.,Li,H.Y.ProductInnovationStrategyandthePerformanceofNewTechnologyVenturesinChina[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1,44(6):1123-1134.

[2]Luo,Y.D.FromForeignInvestorstoStrategicInsiders:ShiftingParameters,PrescriptionsandParadigmsforMNCsinChina[J].JournalofWorldBusiness,2007,42(1):14-34.

[3]Peng,M.W.,Luo,Y.D.ManagerialTiesand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inaTransitionEconomy:TheNatureofaMicro-MacroLink[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0,43(3):486-501.

[4]Granovetter,M.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TheProblemofEmbeddednes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91(3):481-510.

[5]Canina,L.,Enz,C.A.,Harrison,J.S.AgglomerationEffectsandStrategicOrientations:EvidencefromtheUSLodgingIndustry[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5,48(4):565-581.

[6]Luo,Y.D.,Chung,C.N.KeepingItAllintheFamily:TheRoleofParticularisticRelationshipsinBusinessGroupPerformanceduringInstitutionalTransition[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2005,50(3):404-439.

[7]Liu,Y.,Li,Y.,Xue,J.TransferofMarketKnowledgeinaChannelRelationship:ImpactofAttitudinalCommitmentandSatisfaction[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10,39(2):229-239.

[8]Xu,K.,Huang,K.,Gao,S.TheEffectofInstitutionalTiesonKnowledgeAcquisitioninUncertainEnvironments[J].AsiaPacificJournalofManagement,2012,29(2):387-408.

[9]Peng,M.W.InstitutionalTransitionsandStrategicChoices[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3,28(2):275-296.

[10]Peng,M.W.,Sunny,L.S.,Pinkham,B.,Chen,H.TheInstitution-BasedViewasaThirdLegforaStrategyTripod[J].AcademyofManagementPerspectives,2009,23(4):63-81.

[11]高照军,武常岐.制度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创新行为研究――基于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10):1580-1592.

[12]魏江,邬爱其,彭雪蓉.中国战略管理研究:情境问题与理论前沿[J].管理世界,2014,(12):175-179.

[13]Li,J.J.,Poppo,L.,Zhou,K.Z.DoManagerialTiesinChinaalwaysProduceValue?Competition,Uncertainty,andDomesticvs.ForeignFirm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8,29(4):383-400.

[14]Adler,P.S.,Kwon,S.W.SocialCapital:TheGood,theBad,andtheUgly[A].Lesser,E.KnowledgeandSocialCapital:FoundationsandApplications:89-115[C].Boston,MA:Butterworth-Heinemann,2000.

[15]McEvily,J.,Marcus,A.EmbeddedTiesandtheAcquisitionofCompetitiveCapaciti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5,26(11):1033-1055.

[16]Atuahene-Gima,K.,Li,H.,DeLuca,L.M.TheContingentValueofMarketingStrategyInnovativenessforProductDevelopmentPerformanceinChineseNewTechnologyVentures[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06,35(3):359-372.

[17]Li,Y.,Peng,M.W.DevelopingTheoryfromStrategicManagementResearchinChina[J].AsiaPacificJournalofManagement,2008,25(3):563-575.

[18]Ahlstrom,D.,Levitas,E.,Hitt,M.A.,Dacin,M.T.,Zhu,H.TheThreeFacesofChina:StrategicAlliancePartnerSelectioninThreeEthnicChineseEconomics[J].JournalofWorldBusiness,2014,49(4):572-585.

[19]Phelps,C.,Heidl,R.,Wadhwa,A.Knowledge,Networks,andKnowledgeNetworks:AReviewandResearchAgenda[J].JournalofManagement,2012,38(4):1115-1166.

[20]Vasudeva,G.,Zaheer,A.,Hernandez,E.TheEmbeddednessofNetworks:Institutions,StructuralHole,andInnovativenessintheFuelCellIndustry[J].OrganizationScience,2013,24(3):645-663.

[21]Peng,M.W.,Zhang,S.,Li,X.CEODualityandFirmPerformanceduringInstitutionalTransitions[J].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Review,2007,3(2):205-225.

[22]Marquis,C.,Qian,C.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ReportinginChina:SymboleorSubstance?[J].OrganizationScience,2014,25(1):127-148.

[23]Yang,J.J.,Liu,H.F.,Gao,S.X.,Li,Y.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FirmsinChina:Past,Present,andFuture[J].AsiaPacificJournalofManagement,2012,29(3):819-840.

[24]Krug,B.,Hendrischke,H.FramingChina:TransformationandInstitutionalChangethroughCo-Evolution[J].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Review,2008,4(1):81-108.

[25]Chen,Y.S.,Lin,M.J.J.,Chang,C.H.ThePositiveEffectsofRelationshipLearningandAbsorptiveCapacityonInnovationPerformanceandCompetitiveAdvantageinIndustrialMarkets[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09,38(2):152-158.

[26]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7]何轩,宋丽红,朱沆,等.家族为何意欲放手?――制度环境感知、政治地位与中国家族企业主的传承意愿[J].管理世界,2014,(2):90-101+110.

第9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范文

基于此,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本文概况归纳了联盟网络的内涵和联盟网络与其他网络组织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本文分析了联盟网络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联盟网络;企业创新;多元化;关系

一、联盟网络

(一)联盟网络的内涵。第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这使得企业单独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很难。面对行业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外部商业经营环境剧烈变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种新型组织模式联盟网络兴起。

然而,目前学者们对于联盟网络的定义尚无统一的定义,现通过对有关的文献的整理归纳如下:(1)从组织制度创新角度,任利成,吴翠花认为联盟网络是指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即企业为获得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外部组织构建的相互信赖、长期协助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变革。(2)从成员公司依赖关系角度,刘翼认为,联盟网络通常由几个或十几个公司,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集团,在规模成员公司内部组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在经营目标上也可能各不相同,但各个成员公司都在联盟网络中为着同一目标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网络集团中,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相互关联的,有一个普遍的依赖关系。另外,在此环境中,合并与竞争并存。(3)从外部环境角度,焦俊、李垣、杨建君认为联盟网络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对成员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宗旨。(4)从形成原因角度,张晖、蓝海林认为企业将联盟网络作为网络合作战略基础的原因有多个,包括作业可以有机会:共享互补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与可能影响到自己核心业务的新兴技术保持同步;与合作伙伴分组成本和风险。(5)从性质定义角度,林润辉认为联盟网络是企业结点为了共同的目标,通过各种联结(忠诚于信用,共享和合同协议)是资源,优势互补,网络组织风险分担、多流元素。

综合以上文献定义,本文认为联盟网络是企业间通过联合研发、联合制造、联合营销、共享服务、标准设置和长期采购协议等契约合作方式来达到优势互补、开拓市场、分担风险以及获得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种网络组织。

(二)联盟网络与其他网络组织的区别。林润辉将网络组织定义是一个有活跃的网络节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有机的组织系统。大多数企业都在各种不同的网络中,网络是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信息渠道和来源的流动,特别是在联盟网络,这种效果更为突出。

依据节点的性能和连接模式的不同,可将联盟网络与其他网络组织加以区别:

三、联盟网络多元化与企业组织创新的关系

联盟网络多元化,有利于促进联盟企业相互学习,加速联盟内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扩散和应用,促进组织创新,增强所有成员企业的创新效率。下文探讨联盟网络多元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两方面创新的影响。

(一)联盟网络多元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网络企业之间相互交换互补性资源形成合力优势,共同对付强大的竞争者的过程中,产品多元化、技术关系多元化必然要求联盟网络企业在原有的市场、产品、工艺、物质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联盟网络的竞争力。

(二)联盟网络多元化促进企业制度创新。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经营观念等规范化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制度创新是把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又具有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功效。

联盟网络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外部组织建立的彼此信任、长期合作的一种制度安排,联盟网络形成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企业制度创新,来建立一种更优的制度安排,调整联盟网络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联盟网络具有更高的活动效率。

(三)联盟网络多元化促进企业层级结构创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联盟网络的形成的过程中,联盟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在联盟网络层级内部,使组织内各个层级之间与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便利,传统的管理幅度理论不再有效,企业组织的层级结构向着扁平化和网络化改造,促进企业层级结构方面的创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四)联盟网络多元化有利于组织文化学习,促进组织文化创新。联盟网络各工作单位与外界的广泛接触将会使组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而组织内纵横交错的沟通网络则会使各工作单元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在组织内迅速得到传播。

联盟网络组织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异质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存在。与等级明确的层级结构不同,网络化层级结构不可能要求联盟网络企业以整齐划一的方式行事,具有决策自的联盟企业必然会在经营中表现出各具特色的个性化行为方式。

文化的多元化必然会促进联盟网络文化的不断创新,从而必然会促进在信息技术经济条件下的联盟企业不断地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地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 任利成,吴翠花,王威武.基于联盟网络的知识创新与服务创新互动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8):54-58.

[2] 刘翼.刍议跨国公司联盟网络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1999,5:24-27.

[3] 焦俊,李恒,杨建君.基于内部能力、联盟网络的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3):70-73.

[4] 张晖,蓝海林.围绕中心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网络[J].科技管理研究,2004(2):40-42.